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工程机械租赁行业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28 16:43: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程机械租赁行业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工程机械租赁行业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工程机械租赁业;信息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规模的不断拓展,工程机械行业也进入了存量时代,机械设备都步入了“由买转租”的轻资产运营模式,这在为各企业解决资金压力问题的同时也为国内工程机械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根据目前国内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信息化水平方面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待提高,当下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在许多行业中发挥着显著优势,而工程机械租赁业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引进信息技术,推动工程机械租赁业的长远发展,也促进产业的升级。对此本文便围绕国内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发展展开论述,探讨其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1国内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发展现状

1.1发展规模分析

我国工程机械租赁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而当下则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工程机械租赁业具有着非常强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工程机械租赁市场的发展来说也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其发展规模也处于不断拓展的现状。

1.2优缺点分析

(1)优点。工程机械租赁业具有投资较低、经营成本不高、占地较少、对人员数量要求不高、专业化水平高、经营灵活等特征,能够结合市场变化进行经营的扩大或缩小以及转业。此外,在地域上更加贴近客户,能够避免很多施工单位的管理环节。(2)缺点。首先,租赁方式不多,对于一些小型的租赁企业来说,只能进行简单的实物租赁,中型租赁企业可以提供司机或实物租赁,但不能提供全包租赁;其次,租赁公司实力不足,存在设备数量不足、设备种类不全、先进设备缺乏等现象,难以达到高标准施工的要求;最后,配套服务不足,维修水平难以跟进,很多情况下难以及时对租赁机械进行维修,可能会带来一定损失。

1.3影响工程机械租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管理。部分工程机械租赁企业存在着管理力度不足、管理工作不够系统化、权责划分不明等问题,导致租赁业管理工作一度陷入瓶颈。同时,很多租赁企业存在着政府主管部门或有关协会管理缺乏的现象,不能及时进行工程机械租赁企业的协调和管理,以及业务信息交流等。(2)法规建设。由于工程机械租赁业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导致租赁经营存在着无法可依的问题,租赁合同当事人存在着行事规范不够统一的现象,难以确保租赁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并且在工程招投标、资质审查等方面,租赁企业的合法利益难以得到全面保护,这对于工程机械租赁行业的发展来说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3)政策。当下国内工程机械租赁业缺少可靠的财政税收政策,由于我国长时间将融资租赁视为贷款,因此在税收方面按照商业行为划分,通常情况下银行不会受理租赁业的抵押贷款和信用担保,保险公司也不参与租赁业保险工作,导致工程机械租赁市场的发展存在一定不足。(4)资金。很多工程机械租赁企业存在着资金流转困难的问题,租赁中承租方若拖欠租金,那么高昂的租金拖欠可能会让租赁企业陷入经济困难的境地。并且若租赁惬意自身的资力不够雄厚,也难以建立完善的租赁网络和连锁机构。

2国内工程机械租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2.1工程机械租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目前工业经济逐渐向数字时代的方向转型,而工程机械租赁业也需要明确时展的方向,紧跟时展的步伐。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租赁业务的线上经营,在网络中进行资源配置以及信息交流。如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建立全面性的网络服务平台,促进“互联网+租赁”业务模式的声线,推进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快速发展。

2.2工程租赁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

对于工程机械租赁业来说,需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汇集社会分散的设备租赁资源,促进资源数据的共享,实现租赁业务的零距离。实现竞争性选择和高效化的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控制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租赁供求双方的互助共赢。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3S技术,在确保设备稳定且高效运作的基础上应用技术参数分析设备,实现设备的风险控制,也为设备的管理和维保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在工作时间和位置、损耗等方面实现动态化监控。(1)运用电子商务简化设备租赁流程。对于工程机械租赁业来说,传统的设备租赁模式存在效率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整合社会分散的设备租赁资源,建立完善的生态链,实现数据的自有共享。设备的在线租赁业务利用电子商务的形式开展,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交易过程变得更加便利且透明,能够节约出租以及承租双方的信息沟通成本以及交易成本,让设备租赁变得更加简单便捷。(2)运用智能撮合提高设备租赁实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构建智能撮合引擎,利用特定的规则智能化匹配出租方与承租方的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信息对接。同时也能够结合历史数据和需求信息,想承租方推荐可行的租赁方案,帮助承租方选择更符合需求的租赁选择方案。(3)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动态化监测。利用物联网技术针对租赁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提供工程机械的定位、状态监测、全景呈现、运行统计、数据分析等功能,可以解决设备租赁中面临的各种管理问题,实现设备的动态化监测,为设备管理和设备维护提供便利。

2.3工程机械租赁业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1)汇集租赁资源,实现高效对接。运用互联网将零散的租赁设备信息进行汇总,将业务撮合并移至线上,开展线上的租赁业务,为出租以及承租双反提供信息撮合平台,保证信息交流的稳定畅通。突破传统设备租赁面临的效率问题,运用互联网实施线上经营,进一步提高数据信息流转效率,通过一定的匹配规则,将出租和承租业务进行高效对接。(2)构建信用机制,提高租赁规范性。利用用户数据分析的方式建立完备的租赁评价机制和信息评价体系,让出租和承租双方的信用情况能够透明化,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能够对出租方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承租方能够降低恶意拖欠租金等现象,为租赁信息撮合过程的透明化予以保障,建立和谐健康的租赁市场环境。(3)加强比价竞争,科学控制价格体系。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在实现线上租赁资源汇集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报价模式,加强比价竞争。运用租赁设备资源的分析,能够掌握指定区域某一类型设备的供需情况和价格情况,指导市场租赁价格行情,引领租赁市场定价权,避免市场出现价格混乱和恶性竞争等问题。(4)规避资源浪费现象。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够做到设备租赁双方信息的有效撮合,避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进一步实现了设备租赁的成本控制,避免资源浪费等问题,对于生产效率来说也起到了改善作用。将设备出租方管理归纳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之中,能够有效淡化传统租赁模式下的“关系网”现象,建立更加标准化也更公平的出租方管理体系。

3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工程机械租赁业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汇集设备租赁资源,并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建立“互联网+租赁”机制,实现设备租赁的线上经营。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解决了供需信息撮合和信息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完善租赁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促进工程机械租赁业市场的规范化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冉冉,周伟,姚振强,胡永祥.“特护式”服务模式的工程机械租赁平台[J].工程机械,2011,42(03):69-73+9.

[2]雷智翔,王念丛,何平.工程机械租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12):165-170+38.

[3]陈晓霞.工程机械租赁实施信息化势在必行[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5(02):28-29.

[4]章崇任.发展工程机械租赁业的思路[J].建筑机械化,2004(09):13-14.

第2篇

【关键词】 融资租赁 工程机械 风险

融资租赁的销售模式在欧美等国已趋于成熟,然而融资租赁作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新型的营销模式,起步较晚,法律制度尚待完善,企业风险防范机制十分有限。近年来,国内工程机械几大制造商纷纷成立融资租赁公司,国内外学者围绕融资租赁的研究成果丰富,但针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深入探索仍然有限,特别是在制造方立场上更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一、融资租赁概述

1、融资租赁概念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按照签订的租赁合同或协议,购置承租人需要的资产并将其租赁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的规定: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在融资租赁期间,该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获得该资产的使用权,租期届满,承租人有权选择留购或续租。融资租赁当前成为工程机械供应商争相使用的现代营销手段,它在促进设备供应商产品销售的同时,也缓解了施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融资租赁类型

(1)直接租赁。直接融资租赁是指承租企业新购设备时,由租赁公司向供应商支付设备款,租赁期间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拥有利用租赁设备创造的收益,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并承担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义务。租赁期结束后,承租人按照约定的远低于设备公允价值的名义价格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取得设备的所有权。

(2)售后回租。售后回租是指承租人将自由设备的所有权转让给租赁公司,根据设备净值的一定比例获得流动资金,再由租赁公司将该工程机械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期间出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租赁期结束后,承租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名义价格重新购回设备的所有权。

(3)杠杆租赁。杠杆租赁一般涉及承租人、出租人和贷款人三方,在租赁交易中,出租人投资20%~40%的金额,拥有法律上的完整所有权,其余金额由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人提供无追索权的贷款支付。出租人利用贷款人资金的财务杠杆,提高自有资本利润。贷款出资需要出租人以租赁设备作为抵押,以租金收入作为担保,故在杠杆租赁中,出租人既收取租金,又需要偿付债务。如果施工企业不能按期偿还租金,则设备的所有权就要转归贷款人。

(4)转租赁。转租赁是指第一出租人根据最终承租人的要求,向供应商付款,获得设备所有权,再把设备使用权和收益权出租给转租人(第二出租人),然后转租人再将设备转租给最终承租人使用并获取收益。转租人可以不动用自己的资金,而通过发挥类似租赁经纪人的作用获利。转租赁多发生于跨国租赁的业务或最终承租人资质差的情况。

二、融资租赁对工程机械供应商的意义

1、迎合客户利益,促进产品销售

(1)降低客户支付压力。工程机械的单台价值很高,而设备作为固定资产产生收益的年限较长,对于客户来说,一次性付清款项对其资金的流动性和负债水平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为客户提供了融资渠道,既减轻了其资金周转的压力,又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投资风险。

(2)客户租入的工程机械可以加速折旧。通过融资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在法律上虽属于出租方,但在会计上计入承租人的“固定资产”账户并计提折旧。由于融资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折旧期限按照租赁期限与尚可使用年限孰低确定,承租人可以享受加速折旧,延迟缴纳所得税,相当于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可支配的现金流。

2、融资租赁政策放宽促进产品销售

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激励竞争中,融资租赁政策的不断放宽在该市场中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低价格优势,如不断降低的首付比例,不断延长的还款期限。2011年上半年,一些工程机械供应商甚至推出了零首付的方式,这些现象都给其客户造成一种低价格的直观印象,直接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3、便于建立与客户的长期关系

工程机械属于高科技的专业设备,其销售、使用与维护都有专门的固定渠道。特别是工程机械的售后服务是各个供应商和客户关注的重点,供应商与客户的服务关系产品在销售后仍然长期存在。工程机械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营销,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同时售后服务还可以与租赁期间的信用管理相互配合。

4、增加利润来源

我国大部分工程机械企业都成立了自己的融资租赁公司实现融资租赁业务。通过融资租赁公司处置回收的设备,一方面解决了融资租赁公司的忧患,另一方面处置二手设备也是供应商一项客观的利润来源。更重要的是,通过检测二手设备市场的价格波动,为供应商调整产品价格体系和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和预警机制。

三、我国工程机械供应商开展融资租赁面临的障碍

1、承租人信用风险

承租人的信用风险具体表现为承租人到期不能偿还租金的债权风险,以及承租人侵犯出租人租赁财产的物权风险。承租人信用风险是工程机械融资租赁项目的主要风险来源。承租人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第3篇

关键词: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厂商

1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应用现状分析

1.1业务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面对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激烈竞争,制造企业为了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采用了“分期付款”、“以租代购”或“先租后购”等灵活销售手段,有点类似融资租赁,但还不是具体的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进入我国虽然时间不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发展一直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就更少。对目前具体业务的开展更是很少,基本上处于理论认知与实践探索阶段。除卡特彼勒(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依托其全球融资租赁经验在中国市场为客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外,国内现有的融资租赁公司涉足工程机械融资领域的并不多,而国内制造厂商开展融资租赁的更是很少。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在融资租赁发展的比较成熟的国家,租赁公司中的大部分是有银行或厂商背景的。

1.2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前景广阔

我国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南水北调、西电东输、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需要的大量的设备投资,单靠银行贷款、直接购买,既行不通也不现实。通过融资租赁,即可满足上述地区、工程的投资需要,又能盘活东部发达地区的闲置设备、存量资产,促进中国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在新经济环境下,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由于贷款的相对困难,对生产设备的融资租赁,对库存商品和闲置资产的租赁,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当下,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贷款、上市这两条融资渠道尚难走通,融资租赁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现实选择。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的租赁需求量仅占全国工程机械设备需求量的10%左右,与高达80%的相应的国际水平相距甚远。2004年,美国租赁业对GDP的贡献已接近2%,而我国仅为0.17%。比例低正说明市场空间大。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共性,对比发达国家,面对全国供、求市场都非常巨大的工程机械设备,工程机械租赁业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2工程机械企业融资租赁模式比较分析

2.1直接融资型厂商租赁

直接融资型厂商租赁指融资租赁公司和厂商达成合作销售产品总意向,当用户需要租赁设备时,融资租赁公司则向厂商直接购买设备,然后租给用户,用户再分期向租赁公司缴付租金的租赁形式。

一般情况,直接融资型厂商租赁中的承租人大都对其自身承担的责权利有清楚了解,采用租赁形式也是以解决分期付款的融资需求为主,而金融租赁公司则以收取租赁手续费或租金价差为主要目的。这种模式虽然具有参与各方角色明确、操作程序简单的优点,但是已经不适应租赁业“专业化、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若不予以操作模式创新,不适合融资租赁公司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加强市场竞争力的经营需要。

2.2转租赁

转融资租赁是由出租人从另一家融资租赁公司或厂商租进设备,然后租给下一个承租人使用。转融资租赁与其他融资租赁的主要区别在于转融资租赁是从租赁公司或开发商取得融资便利,其他是从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融资便利。转融资租赁的关键在于多了一个第三人充当转租人,其功能可以通过最终承租人和转租人两方面以体现。对转租人而言,当租赁公司在其借贷能力较弱,融资技术也不发达,资金来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利用别家租赁公司条件优厚的融资便利,往往会采用转租赁的方式。

转融资租赁在租赁中引进了转租人这样一个中间人,解决了承租人信用额度不足的缺陷和贸易壁垒的障碍,使承租人通过转租人完成融资,使承租人在直接融资租赁成本的基础上,还要增加转租人的成本利息、转租人承办租赁业务的费用、转租人向承租人提供租赁服务所赚取的利润,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租金,使融资成本远远高于其他融资租赁方式。

2.3委托租赁

委托型租赁指厂商作为委托人,将产品委托租赁公司分别给其指定用户达到销售目的的租赁形式,而租金额等租赁款项则由厂商与用户事先约定。

在委托型厂商租赁中,融资租赁公司一般不承担风险,只是担当租赁中介角色,以收取委托租赁手续费为目的。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厂商。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拥有较多闲置资产的工程机械厂商、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设备制造厂商、能控制用户租金归还风险的厂商等。在当前租赁市场,该模式的创新现实意义也很大,融资租赁公司也可以打破常规,在承担部分租赁风险、代为寻求承租客户、增加中介经纪或二手设备供应商参与合作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构想。

2.4杠杆租赁

对于建设和运营中所需的一些购置成本特别高的大型设备的融资,利用直接融资租赁的方式难以实现,杠杆租赁则为此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杠杆租赁指租赁公司以现金投资设备成本费的20%~40%,其余购置费用通过向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借款获得,然后把购得的设备出租给承租人。租赁公司要把租赁物的所有权、融资租赁合同的担保受益权、租赁物的保险受益权及融资租赁合同的收益权转让或抵押给贷款人。对于隧道挖掘的专用机械设备等购置成本特别高的大型设备,采取杠杆租赁方式可以分担资金风险、解决融资困难。

在杠杆租赁中,对于出租方而言主要体现在债务杠杆作用。出租方自有资金投资利润率的提高,出租方的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出租方使用权益资金所获得的收益。另一部分是出租方使用负债资金所获得的收益负债对权益资金收益能力的放大效应,称为财务杠杆正效应,财务杠杆正效应的条件是:息税前全部资金利润率高于债务资金的利息率;税收的屏障效益,负债筹资可以给出租方带来税收上的优惠,因为按照规定,生产经营期间的负债利息作为出租方的财务费用可以在当期或以后若干期内的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表现为国家财政少收了税款而给出租方带来价值的增加。企业的负债越多。利息抵税效用就越大。

3工程机

械企业融资租赁的可行性分析

3.1融资租赁对工程机械企业的功能优势

工程机械制造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有着企业长远的战略考虑。因为现阶段相当多的制造商销售受到了很大的外部力量牵制,随时会有来自银行的不确定因素。尽管有了银行的介入,其风险控制的专业手段和给客户的心理压力确实有助于项目的风险控制;但当银行亦要求厂商、商提供回购担保时,信用风险的最终落脚点仍然落在了厂商和商身上。因此,当工程机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用自己的融资租赁公司改善销售产品的风险控制、降低销售门槛、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更为有效直接。

对于工程机械企业来说,融资租赁在法律上明确地界定了所有权问题。银行按揭是一个抵押担保问题,但是如果涉及到承租人破产及三角债问题,从法律上来讲没有清晰地界定物权。而融资租赁过程中,法律已经十分清晰地界定了物权,只有当承租人缴纳完全部租金,并付清最后的设备残值费之后,设备的所有权才转移到承租人手中。融资租赁将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一旦承租人不还租金,一可以收回物件;二可以保留债权,避免三角债;三可以处置担保资产。法律上,租赁物件不参与承租企业的破产清算,一旦承租人经营不善、企业破产,租赁物件不会灭失,债权不会全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促销租赁创新模式的探寻过程,实际上就是金融租赁公司和厂商之间不断寻求共同创利方法的过程,厂商租赁创新必须服从于获取利润的需要,否则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3.2应对国外厂商的冲击

中国的工程机械市场和金融租赁市场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2004年世界租赁年报——中国分报告》)。从2000年以来,外国工程机械厂商、外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纷纷抢滩进入中国工程机械金融租赁市场。近年来,一些欧美大的跨国公司及其工程机械厂商开始进入中国租赁业。这些大公司介入中国融资租赁业的首要目的就是为推销他们产品提供金融服务,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因此,国内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保持并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必须结合实际借鉴国外制造商发展融资租赁业务的经验,引入融资租赁业务,抢占先机。

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拥有巨大市场的同时也将面临整个行业竞争加剧的问题。我国工程机械企业一直采用厂商销售模式来销售产品,但是目前这种方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此,我国工程机械厂商引入融资租赁业务是其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屈延凯.发展厂商融资租赁业的探讨[J].财政研究,2006,(5).

[2]延鑫年.工程机械设备租赁服务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5).

[3]刘红燃,曾冠辉.企业租赁融资的特征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5).

第4篇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模式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显得尤为必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融资租赁在该行业的现实状况如何?在此,笔者以2012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机械租赁分会联合《建筑机械》杂志社的调查数据为样本,系统归纳如下:

(一)融资租赁公司类型 在此次调查中,笔者发现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类型呈现多样化、分散化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从事工程机械设备的租赁公司种类主要有:专业工程租赁公司、隶属施工企业的租赁公司、隶属制造商的租赁公司、隶属商的租赁公司以及其他设计租赁业务的公司。具体结果如下图1.1。

根据调查结果,专业工程机械租赁公司有66家,占样本总数的53.7%;隶属施工企业的租赁公司有24家,占样本总数的19.5%;隶属制造商的租赁公司有18家,约占样本总数的14.6%;而仅约2.4%为隶属商的租赁公司。从中可以看出,专业工程机械租赁公司则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主要出租人,表明由于融资租赁的技术条件要求高,业务复杂化,更需要专业的租赁公司吸收专业人才开展专门的、卓有成效的租赁业务。

另外,隶属制造商的租赁公司也占有一定举足轻重的比例,这就表明主要工程制造商,发展租赁业务重要目标还是为了促进设备销售以及回收资金。如徐工、三一、中联、龙工、厦工、柳工等公司都开展了融资租赁业务。这类厂商一般都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过硬的设备维护能力,对厂家来说,融资租赁会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对用户来说,厂商租赁最大的好处是设备维护能得到切实保障。

(二)融资租赁业务规模 在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规模方面,主要呈现出规模参差不齐、以小规模为主流的趋势,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我国工程机械的融资租赁实力稍显薄弱,需要重点关注融资并有效监控租赁业务的若干风险。具体业务规模构成如图2所示。

从上图2可见,企业注册资金方面,1000万元以下的有57家,占46.3%;1000万~5000万元的有30家,占24.4%;5000万~1亿元的有18家,占14.6%;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8家,占14.6%。结果显示,2012年近70%企业的设备保有量在100台以下,近50%受访企业注册资金不足1000万元,而这两个比例在2011年调查中均接近90%,注册资金过亿的大型企业,2012年占14.6%,而2011年仅占3.1%。这说明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的租赁公司规模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但是,现阶段仍反映为小型企业还是市场上的主力军,由于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市场表现比较散乱,中国的工程机械租赁业需要规模较大的企业来引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融资租赁产品类型 在融资租赁的产品类型方面,调查结果表现为现阶段我国以土方机械、路面机械、起重机械和混泥土机械为主要租赁标的物的现实需求,而这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资趋势一致。

从图3可以看出,租赁企业中经营业务涉及最多的是土方机械,为51家,占总数41.5%;经营路面机械业务的有42家,占34.1%;经营工程起重机的有30家,占24.4%;经营混凝土机械的为27家,占22.0%;经营塔机的有21家,占17.1%;经营高空作业平台的有15家,占12.2%;经营压实机械的有9家,占7.3%;经营桩工机械的有6家,占4.9%;另外还有12家企业经营其他设备,占9.8%。这一数据比较合理地佐证了2009年国家对交通运输及公共设施行业进行了重点投资的政策,加之2009年房地产业的复苏升温,这些都为土方机械、路面机械、起重设备、混凝土设备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四)融资租赁客户类型 在融资租赁的客户类型方面,调查问题将客户类型分为国有大型施工企业、民营大型施工企业、个体施工企业和其他客户等四类;与此同时,问卷还搜集了融资租赁的营销方式,分别为销售人员直接上门、原有关系维护、网络营销、广告销售、投标以及委托他人经营等六类,具体结果如图4所示。

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客户来自于施工企业,其中对工程机械租赁需求量最大的还是国有大型施工企业,这与前述的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客户结构相当一致。但需要注意到,涉及到个体施工企业的占到46.3%,超过了涉及大型民营施工企业的43.9%,也高于2011年涉及的个体施工企业所占的33.8%,这说明个体施工企业虽然大多承接一些小型工程,但随着全国各地投资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个体施工企业通过量的积累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营销方式上,工程机械领域的融资租赁主要依靠业务人员直接销售以及原有关系的维护等方式,即利用原有的面对面销售渠道,仍然是主要的融资租赁市场来源,同时网络及广告销售也起到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五)融资租赁业务类型 在融资租赁的业务类型方面,随着租赁公司的不断数量及规模扩张,工程机械设备的融资租赁业务也不断创新拓展,很多租赁公司均开展了各自特色的租赁服务,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出租人开始从事二手设备的租赁服务,并且取得较大的进展。

从图5可以看出,有84家企业表示已经或计划要从事二手机械业务,占样本总数的68.3%;而另外39家则表示没有这样的计划,占样本总数的31.7%,而2008年这两者的调查数据分别为52.3%与47.7%。另外,根据海关数据统计,1998年全国进口二手挖掘机总量仅为几千台,而2012全国每年入境的二手挖掘机就超过两万台,相当于国内挖掘机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一。这表明基于工程机械的通用性特点,二手工程机械的租赁市场还将继续快速扩展。

二、工程机械行业实施融资租赁风险分析

现阶段众多的融资租赁公司,特别是隶属制造商的租赁公司在实施融资租赁过程中面临一些风险问题。下面,将分别从系统风险方面和非系统风险管理方面,重点解析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业务的若干风险。

(一)系统风险方面 具体如下:(1)利率风险――融资租赁的资金来源过于单一,过于依赖银行资金,从而使得出租人受制于银行利率的波动。理论上,融资租赁公司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投资风险,有效锁定较低的经营风险。现阶段,我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除了吸收股东投资必要的注册资本金外,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解决资金短缺,从而使得自身处于被动的局面。并且银行贷款审批手续较为繁琐,审查较为严格,融资成本较高,放款时间具有不可控性因素,从而给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扩展带来资金瓶颈。(2)政治法律风险――融资租赁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不够健全。我国工程机械租赁行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对比于国外融资租赁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仍停留在小型、分散、独立经营的传统原始状态。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不够健全或滞后,现阶段关于融资租赁的法律保护仅停留在合同法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等司法解释层面。按照惯例,应该是法律法规指导业务发展,而实际上,融资租赁行业存在法律法规滞后于租赁实践发展的现象,即出现了两者的“倒挂”。从而,一定程度上使得出租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不足或者出现“真空地带”。

(二)非系统风险方面 具体有:(1)信用风险――融资租赁的客户信用制度缺乏标准化。现阶段,国内尚未建立具有指导性的、标准的客户信用制度。众多融资租赁公司往往根据自己制定的信用体系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而由于我国融资租赁公司成立时间不长,难以积累充分的实践经验,从而造成其信用评估体系不够科学全面,会导致对客户过于乐观的信用评估而同意融资交易。即客户信用制度的合理化缺失,将不可避免地给出租人带来由客户资信引发的信用风险。实践中,国内工程机械的融资公司一般给予客户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比如对于那些个体客户,由于其收入来源不确定,其信用实际上是难以保证的,但是为了促成销售,也同意为其办理融资租赁服务,甚至是零首付,从而无形中增加了租赁公司回收资金的不确定性。(2)操作风险――融资租赁实施过程中出租人缺乏系统的风险预警机制。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集融资、销售和信用为一体的经营活动,其本质上就充满风险和挑战。租赁公司如何完善其风险监控机制,保障融资收益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国内工程机械的租赁公司普遍规模较小,连一般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都不尽完善,更高层次的风险预警机制则严重缺位。很多国内租赁公司为了生存,将工作重心放在融资业务的营销上,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往往无暇顾及融资租赁行为后续的风险监控,更多时候只是被动地疲于应付客户违约的事后管理上。其实,国内租赁公司的此种做法由于缺少事中监控,无疑增加了融资租赁的诸多风险。而一旦风险预警缺失造成客户选择的失误,必然导致企业高成本的补救措施。(3)经营风险――融资租赁的退出机制不够完善。由于租赁公司通常不匹配的资产与负债结构,使其陷入流动性不足的困境。特别是我国租赁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一旦银行停止放款或房款不及时,租赁公司资金周转不灵,则会导致企业难以正常运营,而且一部分潜在的租赁需求也难以满足,使得租赁公司陷入双重困境。目前,常规的融资租赁交易只有待租赁期满后才能将租赁公司现行垫付的资金完全回收,才能再次用于新的租赁业务,这其中往往期限较长,而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租赁公司资金唯一的退出通道。如果租赁公司当前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难题,此种单一的退出渠道使得租赁公司要么积极需求银行的贷款支持,要么等待先前融资租赁项目的资金回收,始终处于一个被动融资的状态。即出租人在开展融资租赁过程中,由于缺乏充分保障的退出机制,将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受困于融资租赁的经营风险。

与此同时,虽然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现阶段的融资租赁公司快速发展,数量及规模均有所增长,一定程度上也刺激并促进了工程机械设备的销售增长。但是,目前国内各租赁公司相对于国外租赁公司而言,其开展的融资租赁仍显得业务种类单一,日常主要经营一手工程机械的租赁服务,对于二手设备,可能处于谨慎避险的战略考虑,尚未大范围实施此租赁服务。而国外知名租赁公司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了较为成熟的二手机械设备租赁服务体系,从中获取了较为丰厚的利润并优先占据了该类细分市场的份额。此外,国内融资租赁公司主要提供实物租赁,但无法提供成套式的整包租赁,以及配套的维修力量不足,一定程度上难以为客户租赁的设备提供全方位的日常保养服务。

三、工程机械行业实施融资租赁风险管理借鉴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实施融资租赁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如何在一个可以容忍的风险管理水平下,充分发挥该业务在工程机械行业有的销售功效,已经成为我国众多工程机械企业迫切需要突破的瓶颈。本文以卡特彼勒租赁公司为例,系统阐述其在融资租赁风险管理方面的具体做法,为我国工程机械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借鉴。

(一)卡特彼勒租赁基本情况 1997年,卡特彼勒建立了“卡特彼勒租赁店”,作为卡特彼勒的附属品牌,通过卡特彼勒在全球的商,为新老用户提供卡特彼勒的工程机械、发电机组以及其他联盟产品的出租服务。目前,卡特彼勒在全球40个国家拥有大约1600家租赁店(其中中国有50多家),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专业租赁网络。其租赁店主要致力于为顾客提供多种灵活的租赁形式,构建了全面的一站式租赁服务模式,同时还提供配件服务、设备故障诊断、设备修理和设备救援服务。

(二)卡特彼勒融资租赁风险管理 具体有:(1)卡特彼勒为租赁业务配备了高质量的工程机械设备,并为租赁管理配备了高效率的服务团队。具体做法是,出租前维修工程师需要对设备维护和检查,在租赁协议中明确约定维护保养职责;租赁期间,维修服务团队随时为用户提供技术咨询和检修、更换、置换等租赁服务。(2)卡特彼勒针还研发了客户管理系统,对出租设备、合约、客户信息等进行详细登记。出租后,记录设备的运转和维修保养情况,并将设备记录与提供金融服务和二手设备的销售挂钩,充分做到有效的及时记录和租赁跟踪。后续保障上,卡特彼勒还创建全球金融网络的直达交易账户,承租人可以使用一个账户在全球范围内及时获得租赁、配件和维修服务。(3)卡特彼勒拥有先进的再制造技术。通过租赁设备的回收、材料清洁和再制造技术,能使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新品一样,从而有效提高了租赁设备的附加值。并且,卡特彼勒承诺,再制造产品能享受和新品一样的保修服务。具体做法是,卡特彼勒通过遍布全国的租赁店回收大量的二手设备,然后通过再制造中心进行再制造,随即输送至各租赁店,以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各节点运营说明:节点1:经再制造的设备转至经营租赁,降低存货沉没成本,增加再制造环节盈利;节点2:制造商回购的设备二次出售,降低制造商风险,购入价格存在盈利空间;节点3:再制造的设备经二手交易销售到终端用户,盘活资产、实现二手交易盈利;节点4:为终端用户提供经营租赁,实现经营租赁收益;节点5:经营租赁的设备可随时通过二手交易销售到终端用户,实现设备更新和二手交易盈利;节点6:二手交易平台可供终端用户直接销售或置换,化解终端用户经营风险,置换实现二手交易盈利;节点7:为制造商或商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实现融资租赁盈利;节点8:为二手设备销售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为资产顺利变现提供资金支持,并实现融资租赁盈利;节点9:为终端用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实现融资租赁盈利。

总体上,卡特彼勒租赁业务的大体框架为:通过融资租赁、以租代售、以旧换新的多种方式购买卡特或山工设备;租用卡特及其联盟产品;选择卡特认证的二手设备;获得快捷、专业的维修保养服务;为客户提供高技能的操作手,他们经过专业的培训并已经获得卡特的认证,使设备能得到及时的维修保养,使客户得到最高的效能。

基于卡特彼勒的融资租赁业务,可以看到,卡特彼勒成功实现了“将融资租赁业务有序纳入公司运营的业务循环,有效降低业务风险,促进了市场的快速成长”。其设备维修和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促使融资租赁业务稳定增长,锁定了较低的经营风险;同时通过有效回收及再制造,可以使得租赁标的物寿命延长,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客户的信用违约而造成较大的损失;操作层面上,由于专业化的技术团队以及完善的客户管理跟踪系统,融资租赁的操作风险也得以控制。基于以上三点,卡特彼勒融资租赁的风险管理卓有成效,使得租赁风险处于一个可接受的水平。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建筑设备;设备租赁;现状;策略

Abstract: since the 1980 s, the international leasing business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o expand export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overseas investment and job creation. In contrast, the domestic engineering machinery leasing industry is very immature, lack of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leasing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leas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quipment; Equipment leasing; The status quo;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F72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施工企业的性质主要是国有,从事建筑设备租赁的也主要是国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资本不断涌入,出现了大量的民营租赁企业,使国内的建筑设备租赁市场蓬勃发展。巨大的市场潜力已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参与竞争,但是我国设备租赁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还很不规范,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由此来说,研究并调控我国建筑设备租赁行业的是很有必要的。

一、建筑设备租赁现状

(一)缺乏行业机构管理与法律保障

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宏观管理,缺乏统一的归口部门,权力分散、责任不清,容易产生相互摩擦、相互推诿的现象,难以在政策上协调统一,使我国的租赁业管理陷入有名无实的“真空地带”。而且我国租赁业至今尚无一个与政府主管部门有密切联系的、对工程机械租赁公司的业务管理及信息加以协调、指导、沟通和服务的租赁行业协会。

缺乏保护租赁业正常发展的租赁法规,致使租赁业长期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环境之中,远不能适应租赁业的发展需要。租赁业无法可依,租赁合同当事人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租赁合同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工程投标、资信审查中,租赁业合法性也未得到保护,严重阻碍了我国租赁业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

(二)信息化平台尚未搭建

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信息:租赁信息、出租和承租双方的企业信息、双方的信誉评定以及相关资讯技术服务。打造一个信息化的平台有利于弥补传统方式进行交易的不足,使得承租和出租双方能及时进行对接,改善施工企业需要租设备时却发现一时无法找的相应的设备,而出租方则手里有闲置设备却找不到承租人等状况。

(三)从业者竞争力小

对于整个租赁市场来说,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租赁行业的从业者数量非常多,但其中约90%以上是中小型租赁企业和个体从业者,这些从业者的竞争力都很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发展模式单一,而且其业务也颇具偶然性,整个行业来看尚没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的租赁企业来引领带动全行业的发展。

(四)设备租赁收费标准不合理 

由于机械租赁市场尚未成熟,因而造成收费标准不统一、私营租赁企业较多和随行就市情况比较普遍。企业内部的租赁公司大多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台班标准进行收费,不仅欠缺灵活性,标准收费也与市场涨价幅度相比显得过低。因此,很难通过出租设备获取到合理的利润或必要的补偿。极大挫伤了一些施工单位设备出租的积极性,也造成一些大、中型设备处于长期闲置的状态。

(四)租赁公司发展困难多

研究表明,租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要面对许多困难:大多数雇员能力相对较低;不注重对工人进行继续教育;没有认识到顾客需要的是高质量的机器,顾客的满意程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用于分析租赁机器性能的软件;不断完善公司经营方面的工作不多;缺乏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研究工作;外派雇员的数量有限,雇员经验不足,租赁关系协调员经验不足;很少使用标杆方法;没有促销和树立品牌的意识;没有积极宣传高性能机器的优点和推销这类机型;没有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重要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很少听取咨询公司和其他专家顾问的意见。

二、建筑设备租赁发展策略

(一)发展金融租赁

除了继续发展实物租赁外,需要发展相应金融租赁。国外经验表明,金融租赁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即由承租方指定设备及生产厂家,委托出租方融通资金购买并提供设备,交承租方使用并支付租金,它具有融资融物双重职能。对技术含量高、资金占用大的工程机械或使用率超过85%的工程机械,采用金融租赁比起购买装备和实物租赁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因此,相应发展金融租赁,可以使我国工程机械租赁类型多样化,而且可以大力促进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发展。“用别人的资金和设备赚自己的钱”,也已经成为行业普遍的共识,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良性资产的基础上。在行业尚未规范的情况下,融资租赁的市场渗透率在30%以下为宜。因为按风险承受的概率来说30%是个标准的经验数据,租赁保证金收取30%的理由也是源于这个因素。

(二)注重租赁物的保值增值,发展二手设备市场

厂商租赁公司的优势就是回收租赁物件再销售。租赁公司更多的收入来自租后管理和物件的保值、增值,而不是把收益都挤在微薄的利润来源中。但现在租赁公司当信贷银行,没有翻新、再制造的概念,没有租赁物件快速回收的手段。国内二手设备体系建设缺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真正理解融资租赁的内涵,将其正确地纳入现代营销体系,把获利放在后市场上,降低对一级市场的过度竞争,提高租赁资产质量,形成良性循环,行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建议国内租赁业协会尽快打造区域性二手设备展销平台和全国性二手设备信息中心。租赁企业应扭转目前的竞争理念,将产品销售转向更有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管理上来,注重物权的增值处置,注重物权对债权的保护,注重对信用的增信设计、注重租赁资产的无追索销售

第6篇

作者简介:杨双全(1966-),男,四川广安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城市建设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城建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摘要: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已成为现代工程机械营销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但是我国在建筑业内开展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业务还存在诸多问题和阻碍,如何避免信用风险和租赁资产余值风险是阻碍当前融资租赁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外部环境存在的基本问题,同时试图就建立以风险预测、风险预警和预防、风险监控、风险锁定、风险转移和化解等为组成的风险控制体系提出了思路和看法。

关键词:融资租赁;工程机械;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5 文献标识码:A

工程机械融资租赁是一种以设备为载体,集贸易、金融、租借为一体的特殊金融产品。是由出租方融通资金为承租方提供所需设备,具有融资、融物双重职能的租赁交易。随着工程建筑市场竞争的日渐加剧和工程机械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施工企业为避免设备陈旧风险带来的资产损失,对资产流动性和设备的先进性更加关注。从全球来看,工程机械租赁公司已成为国际上设备流通的新兴载体,机械租赁已成为现代工程机械营销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

从国内目前市场发展看,迅猛的投资和项目需求的多样性、梯度性,为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和二手市场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多数制造商为扩大市场份额、维护自己品牌的市场秩序,已经认识到租赁销售和发展租赁经营,对于控制设备流通、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非常重要。但是现代租赁在我国发展很不成熟,设备生产厂家对如何利用租赁来开展融资业务还处于摸索甚至茫然状态。如何避免信用风险和租赁资产余值风险是阻碍当前融资租赁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宏观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从工程机械融资产品看,我国目前开展的仅仅是以使用设备为目的的简单融资租赁,对于技术要求高、程序复杂、涉及当事人广的杠杆租赁和售后回租等租赁方式还少有涉及,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从国外泊来后,国内法律十年间近于空白。此后,相关立法相继出台,但是它们非常分散,当前存在双头监管(商务部和银监会)而且立法效力不高。

虽然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关于租赁交易市场的法律框架,但是各项法律法规之间的配套和协调不够,导致出租人在进行交易时常感到无所适从。的确,目前在我国现有的融资性租赁、外商投资租赁和工程机械等实物租赁的三种租赁存在政策不一致、税收不一致、法律解释不一致、扶持政策不一致的问题,如我国关于租赁交易的税收规定与监管的规定不统一,甚至我国关于租赁所得税和流转税的规定也不够一致。

多重监管阻碍了我国租赁业的发展。公开数字表明,我国租赁市场渗透率(通过租赁实现的设备投资占设备总投资的比例)只有2%左右,远低于17%世界平均水平(美国已达到33%)。商务部和银监会共同起草的融资租赁法(草案)首先必须解决多头监管这一纷争局面,也就是说银监会、商务部必须有一个放弃对租赁的监管,但目前似乎哪个部门都不愿意放弃。于是乎,立法中一种观点认为,工程机械融资租赁怎么也脱离不了金融业务的本质;而另外一种则认为,国外的工程机械租赁业务并未当作金融业务监管,而是把工程机械租赁作为企业的一种营销模式,如果以监管金融的思路监管租赁,势必会引来严格监管,限制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发展。

法规匮乏也使得租赁机构的权益难以保证。我国没有颁布有关法律条文来确保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业的法律地位,致使一些租赁合同纠纷无法可依,相关主体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造成欠租、骗租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承租人恶意拖欠租金,而租赁公司无计可施。

二、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风险控制

由于工程机械产品的特性,工程机械产品的营销非常适合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但是我国开展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业务,就应该面对和研究中国环境和企业内部资源的约束条件:第一,相关融资租赁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十分健全,租赁公司和厂商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会遇到法律方面的障碍。第二,在中国资本市场欠发达的条件下,银行是为企业提供资金的最主要渠道。而国内租赁行业再融资的难题是限制工程机械厂商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巨大障碍。第三,风险控制和信用管理是融资租赁业务的重点,租赁公司或厂商都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对于前面的两个约束条件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太大太多,下面笔者针对第三个约束条件风险的控制谈谈思路和看法。

工程机械融资租赁是金融和贸易结合的边缘产业,涉及面比较广,是个系统工程,风险控制也要是系统工程。单一的就某个问题谈风险控制,是狭隘的、无效的。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主要有以下控制手段:风险预测、风险预警和预防、风险监控、风险锁定、风险转移和化解等。

(一)风险预测

主要目的是防患于未然。我们总喜欢用亡羊补牢来说我们对错误的补救是必须的。但这样做成本太高,如果把风险提前预测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风险预测首先要划分融资租赁经营管理中到底有多少种风险。一般说有以下几种:

1.金融风险。融资租赁是一种金融性质的活动,既然涉及金融就必然摆脱不了金融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汇率、利率、金融诈骗等风险;融资租赁是以承租人占用出租人资金的时间来计算租金的。因此占用的时间越长,租金总额就越多,租赁是根据企业的现金流的波动频率来确定计算方式的,因此它比银行贷款的计算方式要灵活的多,种类也比较齐全。主要有:定额年金法和变额年金法,在具体的测算时要充分考虑利率的影响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2.政策风险。工程机械受建设项目影响很大,建设项目又和我国的宏观政策影响比较大,因此工程机械租赁的人员要研究宏观调控对租赁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3.企业风险。承租人的信用风险是主要风险,要从企业及法人代表的经济实力、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管理团队、财务状况等多方面进行衡量,这点和一般的贷款审贷没什么区别,但要强调的是项目未来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要防范来自承租企业的风险租赁公司必须首先了解潜在的承租企业基本情况,是否具备使用租赁物件的条件,法律的主体资格、经营状况;其次是工程的盈利性和资金回收的保障;三是承租企业的对租赁物件使用的担保实力。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特点是:大部分承租人都是私有经营者,他们需要有足够的家产作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来确保租金的偿还;四是要有30%左右的租赁保证金,租赁公司不能为一分钱都没有的企业做融资租赁。

4.市场风险。不同的工程机械有不同的市场领域,这些领域的变化对市场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根据地区分布、历史销售状况,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在设立融资租赁公司阶段,如果没有市场预测,就没有项目的可行性。租赁主要玩的是残值,设备未来的价值比现值更重要,因为盈亏都反映在这里。因此租赁物件的二手市场非常重要,既是物权的退出通道,也是盈利的一个环节。贸易环节中的风险也不得不防。

5.不可抗力。工程机械普遍价值相对来说不算高,一旦发生不可抗力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仔细研究现在的市场环境,许多所谓的不可抗力都可以解决。预测不可抗力的目的,一是尽量躲避,二是根据市场环境和技术创新的手段,转换为可控风险。[1]

(二)风险预警和风险预防

在预测的基础上要建立预警制度预测才有作用。对于预测到的风险要及时通报有关部门,采取预防措施。同时也为止损制订的基本标准,以便将损失控制在最低。

对于一些可以预见并可以防范的风险,要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企业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业务操作流程执行。融资租赁大亨卡特彼勒成功经验就是建立了6西格马管理体系,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不得越雷池半步。国内企业一般很难做到这点,失误不仅带来高成本的补救运作,还有能带来灭顶之灾。租赁讲究创新,但在执行程序时要严格禁止“创新”。因为这种“创新”是对游戏规则的破坏,害人害己。

(三)风险监控

我们讲风险控制总是习惯在一个静态的层面上考虑问题。风险控制实际上应该是一个闭环的控制体系。它经过操作――检测――反馈――调整――再操作这样一个过程。这个闭环应该有两路:一路是外部系统,另一路是内部系统,这两环交叉的部分就是风险控制中心。检测就是风险监控的重要环节之一。出问题不怕,怕的是出了问题没有人处理,甚至有意掩饰,最终不可收拾。监控的目的就是要避免这类风险,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随时改进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系统。

(四)风险锁定

风险锁定实际上是一种止损的措施。理论上讲,租赁不可能没有风险,而且风险越高,有可能利润越大。如果损失超过了收益,就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就算是不可控的风险也要把损失锁定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否则企业则无法生存。比如:风险五级划分(把租赁的债权质量按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划分)在每个阶段都要有限定的时间和有效的处理手段(例如:财产保全、强制公证执行、申请承租人破产等)。层层把关以免损失进一步扩大,有条件还要把处置当作盈利来操作。[2]

(五)风险转移和化解

听起来好象是转嫁危机,其实租赁公司本身控制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可以依靠社会力量,把他们的优势整合到风险控制体系中。比如:财产保险、信用担保、信用保险、应收帐款保理等字号的机构为我们排忧解难。他们可以把企业风险分解为社会风险,让社会力量为企业承担风险。还可以要厂商回购租赁物件。在他们具有翻新销售的条件下,虽然是单一企业,但中间的收益使他们更愿意承担这个责任。还可以把租赁资产交给有能力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让他们支付一定保证金来分担风险。

有的风险是暂时的,如果处理得当,不仅可以避免风险,还可以从中收益,处理不好的话会扩大风险带来的损失。比如有些承租企业信用比较好,但因某种原因遇到暂时的困难。如果市场还在,现金流还在,通过缓收租金、租金放假、提供租赁项下流动资金贷款等方式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保住企业就保住了租赁债权。[2]

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企业之所以能生存,除了依赖一个良好的外部政治和经济环境外,更多主要靠自身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而体系的建设是离不开企业管理的,风险控制、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才是最佳体系。我国工程机械租赁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国外一些大企业如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等世界著名的工程机械厂商,他们把租赁作为重要的营销方式加以运用,对此觊觎已久,并已开始大踏步进入这一市场。因而,我们必须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尽快发展和壮大我国的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融资租赁概念内涵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拥有租赁物件的使用权。租期届满,租金支付完毕并且承租人根据融资租赁合同的规定履行完全部义务后,对租赁物的归属没有约定的或者约定不明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仍然不能确定的,租赁物件所有权归出租人所有。

融资租赁通过“融物”的方式实现“融资”的目的,对于终端客户而言提供了一条门槛相对较低的融资渠道;而对于资金提供方而言,其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获取了终端客户租赁资产的法定所有权。租赁期内,若出现客户方破产的情况,出租人可直接收回和处置租赁资产,锁定了风险损失。

在当前国内工程机械市场,融资租赁类型主要包括直接融资租赁,也称简单融资租赁,售后租回融资租赁。直接融资租赁一般为终端购机客户,性质上属于消费者信用贷款;售后回租融资租赁一般为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缓解公司现金流,而将公司现有固定资产出售后再租回使用,性质上类似于“抵押”贷款。

二、国内工程机械融资租赁操作模式

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业务操作模式主要有厂商融资租赁服务模式与社会第三方融资租赁服务模式两种。

(一)厂商融资租赁模式

融资租赁公司一般由工程机械制造商出资筹建设立,其定位为为母公司制造商产品的销售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根据其设立的属性可以明确以下几点:其一、融资租赁公司为二级子公司,其业务发展依附并专注于母公司;其二、融资租赁通过其运作平台,筹集社会资金,全力支持母公司产品的销售;其三、融资租赁公司因其设立的使命,导致其风险防范的主观能动性欠缺。

1.在货物流层面:制造商与商签订销售协议,并将设备出售给商;

商在获取意向客户信息后,向融资租赁公司推荐,并签订《融资租赁合同》与《租赁物买卖合同》等相关文本,融资租赁获得设备的所有权并出租给终端客户(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租赁公司委托商直接将设备交付给终端客户)。

2.在资金流层面:租赁公司在融资租赁合同生效后,将设备款项放给制造商旗下的商,然后由商将设备款项扣除价差后支付给制造商(如制造商特别要求,融资租赁可将款项不经过商直接放给制造商)。终端客户按合同约定支付周期回款至租赁公司指定的账号。

3.在风险控制层面:租赁公司主要通过转移的方式来规避风险。首先商为终端客

户的违约行为向租赁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其次在商出现破产、倒闭风险时,制造商为商及其终端客户向租赁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商公司及其股东向制造商提供反担保。另外部分租赁公司要求在融资租赁模式中引入担保公司,为链条中的坏账提供担保。

从厂商融资租赁业务操作模式我们可以看出:①终端客户的违约行为的责任主体在于商。作为商,其生存与获利的条件在于最大化销售产品,而将风险远远抛在脑后,即使意识到风险控制重要性,但骨子里仍是销售,更何况制造商对其还有销售量化的考核要求;②制造商、融资租赁公司在业务模式框架中将风险进行了转移,其对风险的重视程度已大大弱化,并肆无忌惮的降低客户的准入门槛,助推商实现产品的销售;③最具备风险管理能力的融资租赁公司通过框架设定放弃了其终端客户管理职能,而将其客户界定为“商”而不是终端客户,其风险控制关注的焦点在于商风险承载能力,但对于部分“小打小闹”的商而言,其风险承载能力是及其有限的,但租赁公司一味的通过放大杠杆比例将风险进行遮隐,从而导致融资租赁链条上的风险敞口愈来愈大。

(二)社会第三方融资租赁模式

社会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尤其是外商投资系融资租赁公司,因其瞄准国内市场的融资需求而纷纷投资设立。因其设立的初衷在于风险可控前提下的盈利最大化。

相较厂商融资租赁模式,社会第三方租赁公司在货物流与资金流方面均一致,但不同的是缺少了风险控制转移手段,取而代之的是相对较高的管理费用。

1.社会第三方租赁公司在初始阶段切入工程机械市场难度较高。一方面是因为其较高的管理费用导致终端客户的购机成本提升;另一方面因为其承担了终端客户的违约风险,故其对客户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从而对制造商及商的销售存在一定的约束。

2.社会第三方租赁公司没有将风险转移至制造商与商,从而释放了商的销售热情,解除了商销售的后顾之忧,对欠缺客户管理能力的商而言存在较大的吸引力。

3.社会第三方租赁公司没有将风险转移至制造商与商,但其同样不具备消化风险的能力,故迫使其背后滋生一条或多条不良资产的消化通道,与之相对应的是其处置不良资产的成本越来越高。

4.社会第三方租赁公司作为风险投资者,其逐利的使命与对风险的厌恶,迫使其投资分散化,从而导致其一方面对项目进行优中选优,另一方面不会无额度限制的接项目。

从社会第三方融资租赁模式我们可以看出:①社会第三方能有效的对终端客户进行筛选,并承担了客户违约的风险,但其将客户筛选的成本与客户违约管理的成本转移至了制造商、商或终端客户;②社会第三方融资租赁模式承担终端客户违约风险,但其并不具备解决终端客户违约的能力,故迫使其将该业务进行外包委托管理(拖车、诉讼等)、资产整体出售等,从而确保其资金的快速回笼。

三、风险预警体系(客户信用履约指数)

风险不管如何转移,并没有在转移的过程中降低;如何有效的识别风险、预防风险,最后解决风险是我们从项目伊始阶段就要考虑的问题,因风险防范的成本要远远低于事后风险处置的成本,故本文将侧重论述融资租赁业务模式在工程机械行业的风险预警体系。

信用履约指数,它是衡量国内工程机械和商用车信用履约情况的“体温表”,是衡量在固定资产投资、信贷规模、设备采购及设备开工率四个方面状况的指数,是经济先行指标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附属指标,对制造商、经销商有重要指导意义。信用履约指数以不断变化的四项指标进行综合后的加权指数,思想指标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信贷规模、设备采购、以及设备开工率。加权指数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代表意义,显示出变化的趋势和程度大小。

信用履约指数各项指标的数据统计主要来源于终端设备的GPS工作小时以及中国国家官方相关经济数据数。该指标有利于制造商了解真实、宏观全面的市场履约情况,为下一步商务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有利于经销商的资产管理计划制定以及实施。

信用履约指数以50分作为履约能力强弱的分界点,当指数高于50分时,则被解释为客户收益增加,信用履约能力增强的讯号;当指数低于50分时,尤其是非常接近40分时,则被解释为客户收益骤减,客户管理难度加大,大面积违约的忧虑出现。

指数模型公式:

信用履约指数=开工小时指标*权重a+新增销量指标*权重b+信贷指标*权重c+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权重d(为了减小单个指标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故对单个指标的得分均设置上下限。)

(一)开工小时指标

根据经营设备的成本与收益考量月工作小时数成本收益的平衡点,以某品牌挖掘机为例:

工作小时 80 120 180 240 280

收入 22400 33600 50400 67200 78400

油费 9600 14400 21600 28800 33600

人工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配件 800 800 800 800 800

净收入 7000 13400 23000 32600 39000

贷款 23000 23000 23000 23000 23000

收益 -16000 -9600 0 9600 16000

对应指标 30 40 50 60 70

30(a

30 + (a-80)/4(80

开工小时数指标得分= 40 + (a-120)/6(120

(a为当月开工小时) 60 + (a-240)/4(240

70 (当a>280)

(二)市场销量指标

根据设备当月国内市场销量、当月进口量、以及当月的更新需求,计算确定当月新增需求。如果当月新增需求为小于或等于零,则表示市场一致认为未来环境会更加糟糕,设备报废后不再投资新设备。

30(d

30+d/100(2000

市场销量指标得分= 40+(d-3000)/150(3000

(d为当月新增销量) 60+(d-6000)/100(6000

70(当d>7000)

(三)信贷指标与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

信贷指标选取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值作为指标得分判断依据,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选取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作为指标得分判断依据。

信用履约指数为滞后反应趋势分析指数,信贷指标与固定资产投资宏观指标的影响传导至市场需要一定的时差。根据信用履约模型分析,6月份指数得分为43分,低于50分的临界点,并且接近于40分危险信号点,表示未来2-3个月工程机械终端客户收益继续呈下降趋势,客户回款管理难度加大,并存在大面积违约的风险。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信用体系逐步完善的大环境下,信用履约保险业务将逐步恢复启动,届时可能在工程机械行业再次掀起大风潮,也是市场专业化分工的大势所趋,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中国租赁蓝皮书,2013年上半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

[2]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网站,中国融资租赁资源网站.

第8篇

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提高了工程的效率和优化了资源配置,与传统的施工相比明显提高了工作,适合现代化快节奏的、程序性的工程建设。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关键的不但是快,更是质量。现代化技术的成功运用实现了工程施工的质量与速度同举。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最大的特点是机械代替人工。建筑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不管怎么预防,工地事故仍然频发。在施工中,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工程机械在施工中的应用取代了传统的纯人工作业,只需要小部分的专业人员操作机器,即可实现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工程机械在施工中的运用,一方面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机械取代人工,能完成工作人员不能完成的危险工作,并在一般的常规工作中减少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工程,能避免人员的伤亡,从而减少施工中发生的事故。工程机械的高效性与安全性促进工程机械应用于铁路的工程建设。

一、可维修性

由于科技进步,工程机械设备正在向高速化、连续化、现代大型化、机电液与计算机一体化、结构复杂化发展,现代机械设备要用现代手段来维护保养,但施工现场落后的设备检测手段远远不能与之相匹配和适应,知识更新缓慢,维护技术陈旧,感官诊断比比皆是,经验管理比较普遍。但是我们可以运用铁谱仪、内燃机工况检测仪、油水化验仪、齿轮轴承检测仪、液压系统测试仪等多种先进的检测仪表、仪器,以弥补感官诊断的不足。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和效益密切相关,机械零件会在工程机械日复一日的运作中磨损,从而降低工程器械的寿命。但是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对工程器械进行技术保障,降低工程器械的磨损,预防故障发生,以保持机械设备处于完好技术状态,减少事故率和不必要的停工损失。

工程机械的可维修性还体现在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只要加强工程器械的日维修,能对工程器械的整体状况有清楚了解,防患于未然。日常维修可分为日常检查,定期点检,精度检查。日常检查是指作业周期在一个月以内的点检为。日常点检的对象为在用的主要生产设备,由设备操作人员根据规定的标准,以感官为主借助便携仪器,每日一次或数次对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技术状态检查和监视,了解设备在运行中的声音、振动、温度、压力、动作等是否正常,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调整,检查结果记入日常点检卡中。日常点检的作业内容比较简单,作业时间也较短,一般可在设备运行,所以对声场影响不大。日常点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设备异常,防患于未然,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定期点检是指作业周期是在一个月以上的点检。定时点检由设备维修人员和专业检察人员根据点检卡的要求,凭感官和专用检测工具,定期对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和测定。除包括日常点间的工作内容外,其检查作业主要是测定设备的劣化程度、功能参数和精度,查明设备异常的原因,记录下次检修时应消除的缺陷。定期点检的主要目的是确认设备的缺陷和隐患,定期掌握设备的劣化状态,为进行精度调整和安排计划修理提供依据,使设备保持规定的性能。

精度检查是指对设备的加工精度、几何精度及安装水平的测定、分析、调整。这项工作由专职检查员按计划进行,它的目的是为确定设备的实际精度,为设备调整、修理、验收和报废提供参考依据。工作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各项检查、准确地记录设备的状态信息,为日后维修提供可靠的依据及维修成本。工程机械的可维修性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工程机械的寿命,节省了工程支出,增加工程的盈利,工程机械的经济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程机械在施工中的广泛应用。

二、完善的租赁制

工程机械在工程施工上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专门的企业按照企业化和商业化、规模化的原则,成立机械租赁公司,把大中型精良机械调往租赁公司集中管理经营,以租赁机械为主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工程机械设备则一律实行有偿使用,无论对内外一律实行租赁制。单位内部租用施工机械,要求操作人员认真、客观、及时地填写机械设备使用记录表。

第9篇

关键字:工程机械,机械行业;现状;维修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对施工企业来讲,工程机械是一项关键资本,它对施工企业的作业能力以及发展命运都有重要的影响,保证工程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的高标准、高效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加强对工程机械的维修管理工作。然而很多施工企业都面临一个问题,即如何提高工程机械维修管理措施,怎样更好的发挥工程机械的使用效率。本文就对这几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1建筑施工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虽说我国建筑施工机械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势头较好,但是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起步比较晚,发展还相对落后,综合实力也有待提高。现将我国建筑施工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概括如下。

1.1国内机械市场竞争不公平,秩序不规范

虽说建筑施工机械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及保障,但是随着《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颁布,使得原来的建筑施工机械企业只能独立承揽工程任务。国内目前取得企业资质的企业还不多。再加上我国建筑市场的容量非常有限,有的企业甚至凭借它们在资质存在的优势,只负责盖章环节,对设备的维修保养不负责,并借此牟取利益。

1.2监管工作不到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多

目前,我国取得行业确认租赁的企业数量不多,有很多的企业还没有通过取得安装的资质,以至于存在很多的出租套用安装资源,建筑施工机械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机构缺少专业的检测人员,检测质量低。

1.3国家的扶持力度不够,行业缺乏组织

由于建筑施工机械跨越建筑、机械等多个行业领域,技术较差比较大。致使行业的主管部门不够明确,虽然近些年国内的建筑机械行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国家对建筑机械制造行业不够重视,建筑机械制造企业基本处于无行业主管部门管理的尴尬状况。

2 工程机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用轻养

很多企业,由于缺乏对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及管理方面的认识,超负荷使用机械,致使机械设备“带病”作业,很多零部件都出现了超限磨损现象,再加上,机械设备使用完后,没有做好机械的保养,使得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大大增大,不仅缩短了机械的使用寿命,而且增加了工程的建设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重修轻改

很多企业为了贪图眼前利益,宁愿对一些落后的机械设备进行反复修理,却不愿多花成本进行技术改进。从长远来看,这不但增加了设备的投入成本,而且很难恢复设备以往的精度与性能,致使机械设备很难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2.3 租赁的设备使用期间,管理主体不明确

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市场上,设备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施工企业配备的建筑施工设备;施工人员自己携带的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企业租赁过来的施工设备。在我国相关法规中就明确规定:租赁公司与施工企业就机械设备分别存在管理和使用的责任关系。但是对于一些使用时间短、使用次数多以及价值低的小型设备,责任人则不是很明确。对施工企业来讲,只要施工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大问题就好,因此,很多施工单位对设备的维修及管理就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然而设备租赁公司则认为,施工设备的日常维护应该由施工单位负责。因为如此,便导致了施工设备处于两不管的尴尬境地。

3 工程机械维修管理要点分析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