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企业采购数字化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30 10:16: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采购数字化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企业采购数字化管理

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电厂;概念;数字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一、数字化电厂的概念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逐渐覆盖到了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个层面上。数字经济指的是在经济发展和参与的每个环节和每个要素中都广泛地采用软硬件技术及应用和通信技术。数字化工厂的出现就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于数字化电厂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国电力行业将数字化电厂的概念定义为电厂的各级控制和管理系统均进入数字化后称之为数字化电厂。可见,数字化电厂的建立要求电厂的数字化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或者说数字化的全面覆盖。

二、数字化电厂建设的方案

(一)数字化工程

1数字化设计。这是指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都利用数字化方式来进行产品的设计。目前与建设数字化电厂有关的数字化设计包括了三维数字化的设计模型,电厂数字化的设计模型以及系统数字化的设计模型。其中三维数字化的设计模型是用来管理电厂建设时期的工程项目,在电厂的运行期,该模型会构成三维数字化的管理系统,将各个系统的信息加以整合,实现电厂运行和维护的统一管控。而电厂数字化的设计模型包括了数字化管理的设计方案,将确定数字化电厂在建立时的系统结构,建立起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项基本技术的要求,保证系统和软件平台的技术。系统数字化的设计模型包括了电厂整体的系统图、安装的仪表和管道图、现场的总线图,还包括了被控对象、控制设备、控制信号等的相关数据。这些数字化的信息将直接用在数字化管理当中。

2数字化采购数字化采购是建立在数字化设计的基础之上的。在采购之前,要将工作进行步骤分解和编码,对工程物资也要进行编码,然后在采购的过程中按照工程的需要制定采购单,实施整体采购、分批交货的管理模式。数字化的工程采购实现了工程的规模化采购,是数字化工程的实施重点。

3数字化移交。这是数字化电厂建立的基础,是指在数字化的移交平台上将电厂建设中各个环节和阶段的相关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最后通过审批后移交给业主。通过数字化移交,对电厂建设时期数据的移交过程进行全面的管控,从而提高数据移交时的质量以及电厂的管理能力。

(二)数字化控制

传统的电厂工人能够有效监控的只有工艺的过程和设备的状态。而在数字化电厂中,锅炉、电气系统、汽轮机、现场仪表以及控制设备都将实现智能化,使设备的整定和维护信息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控制系统,从而让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更加的轻松。电厂的数字化控制将包含了单元机组的分散控制系统、电气的控制系统和全电厂辅助车间的控制系统。

(三)数字化管理

在传统的火电厂中,管理系统一般是由管理信息系统MIS,即management inform ation system和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即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共同组成,两个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但是系统中的功能却存在着重叠。数字化的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具备了准确性和唯一性,运用了先进的设备来实现生产运营管理和控制的优化,使电厂的资产管理和决策支持等方面都能在数字化的管控下更加的科学。数字化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以下四个部分:(1)生产运营管理系统;(2)财物资产管理系统;(3)优化控制管理系统;(4)决策支持管理系统。其中生产运营管理系统不但包含了对生成操作票和技术监督等方面的管理,而且还能够对电厂的重要设备进行早期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和故障预警,通过这类预测性的维护来帮助电厂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益。而决策支持管理系统也具备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为电力企业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为电力企业的发展经营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和指标,使企业的决策能够更加的科学和可靠,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盈利水平。

三、数字化电厂的优势

(一)数字化

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能够将电厂建设和发展各个阶段所反映的现象、本质、规律等的相关文字、符号、数字、声音、图像等模拟信息都转换成数字信息。

(二)信息化

信息化指的是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我国政府一直努力将工业化和信息化进行深度的融合,而数字化电厂不管是在电厂的设计、施工,还是在电厂的生产、管理等多个环节都采用了信息技术,所以具备了信息化的优势,成为了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三)智能化

数字化电厂广泛地采用了现代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智能测量技术、智能决策的支持技术,使电厂的运行实现了智能化、高效化。保证了电厂生产的经济、安全、环保,符合了社会和时展的要求,保障了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可视化

数字化电厂可以通过对现实进行虚拟,把电厂中的各类实体包括实体的特性用以三维立体等形式直观地呈现在用户面前,其表现形式还会随着时间和空间进行变化,建立用户的交互通道,使用户能够对电厂数字模型进行浏览、模拟、观察和计算,提高电厂设计和规划的效率,使电厂的设计和规划更加的方便快捷。此外,对电厂的设备运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进行仿真模拟,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数字化电厂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中包含了多个方面,其构成非常复杂。建立数字化的电厂能够使电力企业具备先进的设计技术、管理技术以及控制技术,实现发电的数字化、智能化和透明化,将推动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 物资采购 信息化

目前,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时仍然延用着传统采购的方法,即电话、直接见面或者是传真的方式,而对于国有企业来讲,物资采购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首先,企业的采购人员对产品供应商进行寻找,对他们的产品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调查,例如上门调查、试生产、产品认证以及供货跟踪等来进行,从而看他们的产品与其所需的产品从数量、质量和价格上是否相符。产品供应商选定好之后,采购人员就会向产品供应商发出一份标有具体产品数量的采购订单。接着,供应商就会向企业发出通知,通知他们采购订单已经收到并且可以满足采购订单要求。当供应商把产品发出之后,会再次向采购人员发出通知以及产品的发货单。企业采购部门及相关部门在验收货物合格后出具验收单,供应商开具发票并办理出入库手续后由财务挂账并由相关领导签字后付款。在此期间,原有的采购订单发生变化时,此过程更为复杂。这一采购过程程序较繁琐,需要较长的时间,工作量很大,并且暗箱操作问题还存在其中。事实上,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常常会因为低效的商品选择过程、昂贵的采购成本、费时的手工订货操作和冗长的采购周期而被困扰着,对于价格变化快的今天,传统模式的报价方案根本无法适应,从而使得买卖双方在经济上都受到损失。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为企业采购提供了较新的模式,从而使采购效率提高了,采购成本降低了,从而使企业获取了更大的效益。

一、国有企业电子采购的必要性

首先,电子采购使采购成本大大降低。与传统的采购方式相比较,电子采购从人力、物力到时间都有所节省,并且更加高效。并且与处理、管理订单有关的交易所用的成本占采购原料总成本的40%左右。在线采购不但便宜快捷,而且减少了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损失,从这方面讲,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国有企业物资采购采用电子采购来进行,过程成本降低了90%;对于采购产品的直接成本来讲,价格减少了11%。其次,电子采购扩大了采购范围,提高了采购质量。网络没有地域的限制,这是网络的一大特点,国有企业物资采购通过网络来进行,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可以在全国各地寻找合适的产品供应商,使采购范围扩大到了全国乃至世界,从而无论是从产品质量、产品价格还是产品服务上都实现了最佳选择,并且使企业的需求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再次,电子采购缩短了采购周期,使得采购效率大大提高,采购的人工操作失误也大大减少,并且库存也随着降低。传统的采购中,采购方与产品供应方由于信息闭塞,需要了解很多的信息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市场调查。而电子采购系统的运用,使采购方与产品供应方获得其所需信息更加便捷,从而缩短了企业的原有周期,同时库存也有所降低。最后,电子采购使生产销售公司的供应链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在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形成了一个订单信息流。由于从客户服务者到网络为基础的技术转变,建立了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相统一的数据库,全面改造了企业的价值链。也为企业通过此供应链在产品设计和生产方面与各种层次的供应商交换意见提供了便利。

二、国有企业原有物资系统主要问题

首先,异地办公很难实现。采购人员出差频率较高,导致不能技术完成某些业务员,因此,使得物资采购系统的可用性和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其次,仍需手工完成。信息查询,招投标评价,物流配送等等需是手工作业,信息传递滞后,使得采购和物料的领用时间被延长,并且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被消耗,同时造成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较慢,很难掌握最新的产品信息、供应商信息和市场行情;再次,重复劳动,信息利用率低。采购合同、收料信息、发料信息等不能实现共享,造成各个环节都需要重新完成业务处理;第四,采购业务实施全面动态监控较难。采购的整个过程人为因素较多,并且难以排出,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流失;最后,供应商管理薄弱。没有合理的评估系统,对供应商的服务、交货、价格、质量等信息无法充分利用,缺乏对主要供应商的管理能力。

三、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信息化发展过程

物资采购信息化实施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采购数字化、采购一体化、采购虚拟化、采购智能化。本文主要对采购数字化和采购一体化进行分析,因为采购虚拟化的应用领域目前是有限的,采购智能化的理论与技术的限制,使其还不能广泛使用。

1.采购数字化

在日常的工作中,人们常常所说的电子商务,其实就是采购数字化,它是采购信息化的最初阶段。事物状态的属性就是所谓的信息,信息能直接被处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包括数据。数字化的实现就是通过数据将事物状态的属性表现出来,从而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处理,实现信息化,促进采购业务和管理的发展。国有企业涉及到的数字处理对象主要包括订单、供应商、资金和产品。

(1)订单信息。采购信息中订单是最基本的元素,订单主要包含产品、供应商和资金三个方面的信息。采购数字化的核心也就是订单信息数字化的实现。也可以说,订单信息的数字化管理的实现也就意味着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实现。

(2)供应商信息数字化。使得信息保存和搜索更加方便,并且也为信息更高级应用提供了可能性。供应商信息包括很多指标,主要有供应商资信、交货质量、报价和及时性等。常用的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系统),SRM系统的运用使得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并且有助于与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国有企业物资采购通过对供应商的筛选和管理使得企业长期采购利益实现了最大化。

(3)资金信息。资金信息是采购数字化最先被数字化的。由于财务电算化的发展,使得采购信息的处理更加便捷,对于所需各种数据能够随时获取到。企业目标实现的最主要对象就是资金,尤其是控制占有大量资金的关键性设备,对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具有直接影响。

(4)产品信息。为了使采购质量得以保证和提高,产品信息实现了数字化。在采购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采购质量,而且采购质量也是采购最难信息化的部分。目前,部分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主要通过数字标签和无线射频技术来实现,从而获取采购的信息。

2.采购一体化

采购一体化就是指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理论支持下进行流程重组,从而通过供应链的优化实现更好的采购。实现采购一体化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采购数字化,它实现采购信息的共享应用时通过采购数字化提供的采购信息来进行的。

(1)从资金流来看,在国有企业外部,采购一体化是需要信息化金融来作为基础支撑,从而使得支付收款、成本控制与管理能够实现。在国有企业外部,原有的MIS系统集成是需要进一步来实现的,而对于资金管理来讲,其实现是通过流程重组来进行的,从而使得资金的利用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2)从实物流来看,在国有企业外部,采购一体化需要信息化物流的基础来进行支撑,从而其所需采购物资装载、运输、分发及相应的管理控制得以实现。采购一体化结算完成的标志就是采购的三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实物流)在企业能够很好的进行。

四、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信息化具体措施

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的信息化物资采购要经过网上招标、网上拍卖、网上报价、网上产品目录、电子合同这五个关键步骤。由于企业经营要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又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国企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措施:

1.必须尽可能地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通过网上招标,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消息覆盖域,增加承包商、供应商的数量,加大相互竞争,从而迫使其降低利润,突破传统采购模式的局限。

2.网络监察系统实时监控,采购过程必须做到公开化、透明化。参与者要能够从电脑屏幕上看到整个招投标的动态过程,使采购过程更直观、更规范。

3.要促进采购管理的科学化,使决策依据更加充分。物资的需求信息、询报价信息、审批信息、合同信息等必须永久保存在系统中,以方便各级经过授权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调阅、查询、分析,实现了采购数据的永久追溯。

4.电子盖章技术必须确保合同安全合法。这样才能避免法律纠纷,同时也便于将来合同的管理和查询。

五、完善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信息化进程需注意的问题

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因此在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的信息化进行时,要根据其自身独特优势,对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规范:

1.加强采购数字化。(1)建立物资信息的动态化跟踪管理信息处理平台,实现库存查询、单据查询、物耗查询、合同查询、计划与合同分析,并据此编制短缺前的采购计划,有效防止生产中断,提高物资管理水平。(2)建立对供应商的档案化管理机制记录供应商成交的数量、价格,及时性等指标,通过指标分析,实行考评动态管理形成货源稳定、质量优质、价格合理的供应商伙伴关系,通过长期协作关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避免分散采购带来的质量差等弊端。(3)同时对市场上的供应信息加以记录分析,并以之与供应商的供应信息相比较,准确把握各种需求物资的市场走向、精准价格、需求等信息,避免盲目采购。(4)深入浅出地汇集需求信息,物资管理部门要深入生产一线听取生产部门对物资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有利于精准生产需求、有的放矢,同时也为评判供应商实施等级化管理提供了可行条件。

2.进一步规范政府的采购流程。其能够促进国有企业采购信息化的实现。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一直都是各自为政,各采购机构之间没有统一的规范,经常会发生做法不统一的现象,监管部门与执行机构没有足够清晰的职责,另外,国有企业物资采购受到了采购机构和社会中介挣业务的影响。物资采购信息化的实施对于统一操作流程有很大帮助,统一操作对于一些因机构分设、不健全的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冲突可以有效的进行避免。

3.有效整合现有网络资源和系统平台。在此过程中,坚决杜绝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进行统一规划。实现统一 规划是需要由政府部门牵头,并且由各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和执行机构联手,来共同制定。

4.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法律和制度保障是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但是资源和信息共享实现还需要认识到国有企业采购的有些问题的解决是不能靠简单的市场竞争来进行。另外,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信息化的发展是需要吸取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中的成熟技术。

5.电子招标采购方式。电子招标采购方式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使传统的招标过程电子化管理和运作。传统方式招标采购作为一种交易模式,很难体现招标采购公开、公平、公正的优点,而且,传统招标操作周期较长,效率较低、运作成本较高,给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电子招标采购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开、公正、公平,而且采用电子招标采购避免了招标过程中人为因素的作用,减少了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电子招标也大量地节省了工作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电子招标平台在线的可导出数据表单可随需自动生成各种统计表格供查阅,帮助企业从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对招标业务的宏观监控和科学管理,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六、 结语

国有企业物资采购是企业进行管理的一大内容,并占有一定份量。本文主要对国有企业电子采购的必要性、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信息化发展过程以及完善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信息化进程需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信息化的具体方法:“加强采购数字化”、“规范政府采购流程”、“对网络资源和系统平台进行整合”、“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电子招标采购方式”,这样能够使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信息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哲.论采购信息化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8,(06).

[2] 冯正秀. 电子商务在企业物资采购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商业, 2010, (05) .

[3] 邹小兰,关伟.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分析[J]. 特钢技术, 2009, (02) .

[4]武付军. 国有企业物资采购招投标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 中州煤炭, 2006, (S1) .

[5] 余昕.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关系的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09,(08).

[6] 刘斌. 论企业信息化采购的优势及其发展对策[J]. 中国市场, 2007, (49) .

[7] 周翔,唐立新. 信息化在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09, (06) .

第3篇

[关键词] 数字化;职工书屋;建立;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76

[中图分类号] 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126- 03

2008年,“职工书屋”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由全国总工会组织召开,会议对建设职工书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建设职工书屋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优势,为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做出更多的努力。

1 数字化职工书屋的发展

1.1 职工书屋的定义及其发展现状

所谓“职工书屋”实际上是全国总工会为了保证广大职工的文化权益,尤其是一线农民工、职工等的基本权利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公益工程,在丰富基层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由全国总工会统一命名的“职工书屋”一般将工业园区、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工地等作为主要的建设场所。其图书配送以及书屋办公室建立和管理等都是由全国总工会主管。另外,中国工人出版社在全国设立了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的图书配送中心,主要负责对各个企业书屋进行图书配送,同时还要负责《职工书屋》专刊的编发、图书馆业务的指导和服务等日常相关工作。

全国总工会在2012年年底之前建立了1 000家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并几乎完成了对所有的职工书屋示范点的图书配送,并在全国多个省市和企业建立了职工书屋。

1.2 数字化技术对职工书屋建设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职工书屋建设成为了提高效率、完善职工书屋管理的重要举措。

数字化职工书屋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实现了图书查询、使用、阅读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其中包括资产登账、读者注册、图书查询、借阅管理、图书入库等一系列环节。数字化职工书屋建设需要一套专门的信息化软件以及配套工具,并且不断改进,成为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的重要工具,有效实现职工书屋的数字化升级。

另外,在传统的职工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图书采购、资金运用、还书过程等会出现诸多问题。尤其是对一些条件较差、规模较小的职工书屋来说,如果采用传统手工管理的模式,会给职工书屋的运转带来很多问题,管理员会十分忙乱,容易出问题。因而,数字化技术有助于企业形成高效、科学的数字化管理系统。

2 建设数字化职工书屋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数字化管理技术不断发展、应用手段不断改进,职工书屋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也大大提升,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2.1 有效消除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传统管理模式下的职工书屋由于信息处理的速度缓慢、人工审核效率较低等原因,通常会在图书采购、账务、借还手续等方面存在大量的问题。

首先,在图书采购的过程中,企业会为职工书屋提供大量的图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传统的图书采购管理模式,采购人员就不能有效获得职工书屋中的藏书状况,容易发生采购人员重复购置相同图书的状况,最终导致同一图书的复本过多,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在图书的借还过程中,由于图书和借书人的数量过多,图书管理员无法获得相关有效信息,容易出现差错率高、手续繁琐等状况。另外,由于传统的借书证通常都是一样的,图书管理员在管理、登记以及时间、书名等记录方面容易出现纰漏,最终引发矛盾,导致资产的流失和读者的投诉,图书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第三,传统的图书馆模式对于读者借阅图书等也造成了很多不便。由于图书数量和种类众多,读者对图书的检索也十分麻烦。很多读者找了半天才发现书已经被借走了。而在数字化职工书屋当中,图书管理员可以对图书进行数字化管理,在图书馆的数字化系统中对图书进行统一录入,并对借阅情况等进行管理,以此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

2.2 充分保障职工的学习权,提高其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作用越来越来重要。如今一个企业是否能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企业能否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而决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就在于职工的综合素质是否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利用职工书屋,让员工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建设企业数字化职工书屋的过程中,职工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可以在知识储备量上得到明显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其知识系统和知识结构的更新,以此满足职工更高层次、更多方面的需求。在运用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职工也可以提高自身学习的效率,不仅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专业知识,在专业上有更为深刻透彻的理解,而且还能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拓宽自身的知识广度。

2.3 创造企业文化,为企业培养和谐高效的氛围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当中都会形成自身的文化特征,代表了企业的道德规范、经营理念、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在向社会展现企业的信誉、影响力、整体形象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日后企业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成为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持续进步。企业职工书屋在建设的过程中,在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还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创造和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并形成更具活力、更具特点的企业精神,并让企业文化成为连接企业和员工的文化枢纽,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发展。

3 如何建立与管理数字化职工书屋

数字化职工图书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管理者的关注。数字职工图书馆在近几年已经较为成熟,其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职工书屋数字化建设成为提升企业员工素质、构建企业文化、促进企业长期科学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

3.1 确保正常的职工书屋投入是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

要建立数字化职工书屋,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职工书屋的设施,更换旧设备、增加新设施,确保对于书屋建设的总体资金投入。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对书籍的补充。随着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科技和知识层出不穷,涉及新的领域、新的思想、新的方法的图书也是不断推出。如果职工书屋无法提供全面、多样的书籍,尤其是部分专业知识的书籍较少,那么就不能满足员工学习和阅读的需求,无法丰富职工的阅读生活,更不利于他们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高。

3.2 提升职工书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职工书屋的投入还涉及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数字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甚至影响到职工书屋能否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首先,管理人员应当注重对于管理软件的学习。一般情况下,图书馆管理软件都是单机版,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一台电脑上完成对图书借阅、图书编目、资料检索的管理工作。另外,数字书屋的管理人员还需要通过软件来帮助读者注册。第二,数字化职工书屋建设还涉及软件的维护,而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任务,这就需要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具有维护系统的能力,以此来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

3.3 构建长期有效地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

企业职工书屋由传统的手工管理发展到单机系统管理,再逐步发展至网络系统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图书管理软件,以此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

一方面,企业职工书屋应当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与专业软件公司合作,明确提出该软件需要具备的功能,定制网络版的图书管理系统。例如,职工书屋中的图书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更新,便于员工检索;通过对员工借阅图书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帮助不同需求的读者查阅图书,并可以让读者通过图书书号来进行查询等。

另外,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软件的逾期提醒功能,找到长期借书不还的员工,以此避免图书馆的资源和财产损失。另外,数字职工书屋的软件还应当提醒管理员对数据进行定期清理或备份,大大提升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4 利用条码扫描等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数字化职工图书馆的建设需要通过更加便捷、更加科学的方式让员工去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文化,并且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水平,从而让企业的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的延伸,营造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

因此,在具体操作上,图书管理者可以利用单机版本的图书管理系统,实现对程序的不断修改和扩展。另外,不干胶条形码等也可以应用到馆内所有图书和借书证当中,并且输入图书和读者的信息,这样还书、借书时,管理员只需要扫描一下条形码,避免了读者排队的状况,使管理效率倍增。

4 结 语

总而言之,构建数字化职工书屋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职工,而且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项有利于长久发展的大计。企业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来开办职工书屋,提升职工的知识修养和阅读能力,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文化素质,构建和完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与此同时,企业在建立数字化职工书屋的过程中,还应当不断适应当前的社会竞争环境,完善数字书屋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保障数字化图书馆实现更为长远、科学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边志文.职工书屋建设初探――以大同市工人图书馆承办书屋为例[J].晋陶学刊,2009(3):50-52.

第4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 物资管理 策略

一、 相关概念内涵和研究的必要性

加强、规范企业物资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焦点问题,是合理解决物资供求之间的时间、空间、品种、数量、质量矛盾的重要举措,是衔接生产各环节,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实现物流合理和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证。面对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只有反应迅速,才可能抢先占领市场。加强物资管理是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改善企业技术指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金占用,提升产品质量、知名度和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加强和优化物资管理,科学、合理地采购、供应,对于企业不断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 现代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资管理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营、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物资管理作为管理部门,涉及内容广泛,物资部门必须“煞费心思”的投入足够精力,以科学、严谨的管理态度为企业营利做出积极的贡献。营利是企业的天然使命,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但现代企业物资管理工作还不够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预算不合理

企业物资管理部门制定详细可操作的预算计划是工作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计划科学合理,才能满足企业生产运营需要,及时保证物资供应。预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它的影响很大,有时计划赶不上变化。现代物资管理部门预算的编制经常忽视宏观、微观经济环境对物资管理的影响,这就造成预算计划的被动、滞后甚至根本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二)采购不规范

物资采购是企业物资管理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也是经常会出现问题的环节。采购工作中物资采购的招投标时常常存在供应商串标、假招标等不良行为,直接导致价格偏高,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会出现物资以次充好,供应商降低产品质量标准、更改既定的物资材质、降低设备配置以赚取高额利润。个别验收人员不按照质量标准对采购物资进行质量验收或不严格遵守检验标准等采购不规范行为大量存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三)物流协作不力

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通常是被动地接受生产部门的计划安排,然后采购、仓储,运输部门被动地接受物资供应和生产部门的需求安排,这必将导致供应与生产部门的物流各自为政,间断式的物流链。物资采购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较大,物流功能不能协作流通,发挥最佳优势,孤立地流动于供给与需求部门之间,就会给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带来负面影响。

(四)信息管理不完善

传统的企业物资管理,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统一的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在物资管理流程中,从物资采购的计划编报、采购询价、质量检验、仓储管理和配送等物资管理信息,没有整合资源,整理归档到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导致信息局限,信息不对称,大大降低了信息利用率,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而物资管理在社会大生产中占用重要地位,其计算机化在发达国家已达到95%以上[1]。

三、完善现代企业物资管理策略

(一)采购数字化

为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供应部门必须保证物资采购目标和企业总目标一致。为最大可能的降低采购成本,供应部门应集中采购和批量采购,积极做好物资储备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物资储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条理化,为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提供保证。采购数字化就是通过数据将物资管理的采购表现出来,经过计算机的自动处理,实现信息化,促进采购业务和管理的科学发展。

第一,订单信息数字化[2]。订单信息是最基本的内容,包含产品信息、供应商资料和资金。对订单的数字化处理是采购数字化的核心内容,对订单信息的数字化管理的完成意味着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实现。

第二,供应商信息数字化[2]。供应商的信息保存使搜索和联系更加方便,为信息的高级应用提供了可能性,主要包括供应商资信、交货质量、报价等。常用的SRM系统是最常用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它使企业与供应商的沟通更加便捷,有助于与供应商进行的沟通交流和长期合作,以实现企业长期采购利益最大化。

第三,资金信息数字化。对资金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是采购数字化的第一步,随着财务电算化的发展,物资管理能够随时获取所需数据。资金信息是现代企业要实现的最主要的对象目标,尤其是价格昂贵的关键性设备,直接影响企业利润能否最大化。

第四,采购产品信息数字化。产品信息的数字化能使采购质量得以保证和提高,采购质量是采购中最关键的环节,也是采购最难实现信息化的一部分。

(二)管理科学化

现代企业管理,为满足物资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明确分工和职责权限、重组业务板块,完善包括审计考核和奖励制度的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局域网,强化物资管理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实现业务流程办公自动化,开展电子商务网络实施采购与管理,积极拓展提升物资管理水平新渠道。

第一,计划管理。企业计划管理部门必须准确的掌握本企业对物资的总需求。物资计划管理科学化要求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能够根据企业对物资的使用量、仓储量、供货渠道以及价格等因素科学制定,对于已经制定的计划能以季度为标准严格执行[3]。科学的计划管理,能够有效发挥采购的规模优势,有效规范企业的采购行为,保证企业生产部门的材料供应。利用计划管理对企业的物资采购和供应实施有计划的管理,有助于物资计划管理部门采购和供应的规范化。

第二,仓储管理。鉴于生产和消费在时间、空间上存在矛盾,为了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必须科学地搞好仓储管理工作。物资仓储管理企业必须明确规定供应部门在物资入库、出库、贮存等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和具体的工作职责。库房必须严格设立待验区及隔离区。待验区用来存放未验物资,隔离区用来存放因检验发现质量不合格的物资,仓储管理部门要对不合格的物资及时给予退修或退货处理,严禁未经检验的物资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资流入存储区。同时,物资的贮存必须严格按照类别、特性分区、分库定点存放,贵重物品和危险物品必须专库存放。库存物资要实行材质清、数量清、规格清和堆码整齐、库容整齐的标准存储,以保证存放整洁和通道畅通,也方便管理人员对采购物资进行定期盘点和对采购物资的质量检查,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第三,采购管理。物资采购管理是加强物资管理的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采购的科学、有效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分工明确可以把各项职责都确定下来,例如,质量工程师可运用系统工具监察采购回来的物资,并进行定期评估。还可成立相互独立的资源管理部门和资源开发部门,并安排专人专管,而市场负责人员对供货能力、供货细节进行管理,详细的分工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采购中的不规范行为。在企业物资采购中规范招标机制是科学管理采购的有效措施,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完善企业的物资招标采购机制,企业所有物资采购都实现集中招标,在实行招标采购过程中要坚持集体审核、逐级审批、分散把关的原则,以吸引供应商参与竞争,最终择优搭档,保证企业可以以最低成本完成最优物质采购,确保产品质量。同时还可以避免物资采购过程中的营私舞弊和暗箱操作,实现企业采购规范化和程序化。

(三)监管人性化

以人为本是实现企业物资管理的核心环节,企业物资管理涉及面广、品种复杂,建设以人为本的物资监管体系目的也是为了加强对成本的控制。物资管理部门应该主动接受广大员工群众的监督,将物资采购细则公之于众,随时接待、处理职工对差异事项举报问题。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心,应当建立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力度,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物资管理的人性化才能进一步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评估专业化

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现阶段工作评估是下一阶段工作改进的基础和依据。物资管理部门应对编制预算计划、改革供应链、重塑库存管理模式等工作实行量化统计,包括采购兑现率、计划准确率、资金周转率等专业标准来评定工作业绩,鼓励各部门节约物资消耗,提高物资使用率,以带动全员协助管理。企业物资管理评估工作能够引导节约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物资管理纳入协调、有序、健康地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杨励钦.浅谈物资管理系统需求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33)。

第5篇

关键词:投入产出;企业管理;数字化;动态;经营

企业的经营就是各要素的投入产出管理和优化,投入产出的比例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生存。目前多数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企业的投入产出事前核算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企业都是手工或者静态的核算,并没有建立数字化、动态的投入产出管理,没有实时跟进各类要素和产品的成本和市场价格,对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敏感性不足,无法及时进行动态管理,这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整体经济向着节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将不利于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稳固。

1现阶段加强企业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1.1竞争的加剧及环境变化的快速决定企业要加强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

目前国家整体出现了产能过剩,很多的企业主要依靠政府补助进行生存,企业整体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影响,一些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环境的变化,决策的时候没有借助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造成企业的资源浪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走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东莞等传统的制造强地都出现了大批企业倒闭,经济整体下滑,这些问题的发生决定了企业必须在投资和生产的时候更加科学化管理。另外,现代社会由于新媒介等的介入,很多环境因素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市场价格变化速度及其传导速度更快,企业如果依托于以往的手工计算的投入产出管理,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变化,无法获取最新的数据进行决策,导致其决策无效,反而被市场淘汰。

1.2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有利于企业管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及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内部

也选用了以市场机制运行的方式,对各要素进行内部的层层分解,实现内部的核算,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较快,很多的内部管理需要更加高效,及时将市场的变化融入到管理之中,而且目前很多公司内部的员工、车间、厂房和班组的工资都是和投入产出的管理系统挂钩,因此投入产出的管理要实现数字化管理和动态管理,这样才能够及时反映市场的变化和公司各个班组的成本、能耗的降低,这样的内部管理才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可,才能够推动企业的改革。

1.3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的制造业也在全球竞争中面临着迁移的风险,周边国家越南等国也慢慢在制造业上与我国企业进行竞争。未来我国企业的发展要向更高级的产业主动性转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这种转移就需要企业加强对其投入产出的管理,通过市场信息的收集,加强研发的投入,向一些蓝海竞争领域发展,避免简单初级的加工业,实现我国整体产业的结构调整。如果没有进行必要的投入产出管理就随意进行调整,将可能导致很多企业没有获取相关的动态信息,缺少数字化的管理,而导致企业盲目转型,这样企业可能反而会失去发展的机会进入发展的陷阱,这最终也将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2建立完善的动态化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

2.1建立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

企业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企业需要建立起符合自身业务特色的动态化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查明企业生产管理所存在的基本数量关系,明确企业生产的界限,通过这一系统获得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其他一些重要的情报信息,在系统的建设中要将企业的业务和产品统一在这个系统中,清晰地发现人财物的关系。这个系统要实现对产品分配方向、价值构成的集成和查询等功能,系统内的数据要能够实时根据原材料的价格、委托加工的费用、人力的投入、产品价格的变动等进行更新。

2.2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模型建立及其与ERP系统的对接

在系统的建设上要着力建设一个模型库、数据库和方法库,企业内产品、业务的投入产出数据要归集到数据库,用以对模型库等提供数据来源,数据库应当将企业的财务数据库、计划数据库、物资供应数据库、生产调度数据库、设备数据库、销售数据库、人事定额数据库等集合在一起,做一个综合的数据库,面向企业的管理层,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库就包括了矩阵、基本统计、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和数据规划等,为不同的决策内容和生产要求提供相应的方法分析。模型库包括了决策分析模型、相关性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等,这是结合企业的具体业务进行选择。企业需要将ERP系统与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统一,利用ERP所拥有的计算机高速运转的能力处理制造生产和管理运营中的海量数据,提升ERP系统的动态反应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在双方的统一中要确定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实现ERP与投入产出表数据的转换、利用投入产出表提升ERP系统的功能,对于输入数据可以利用原有的公用数据模块和其他模块进行提取,并通过手工添加一些必要的数据,将生产计划书、产品定价文件、成本核算文件、原材料供应清单等输入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块、生产模块、车间模块、采购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生产计划模块等,从而根据生产流程得到各类投入产出的消耗关系矩阵,得到总产品矩阵及总产量向量,设计ERP模块中的数据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和价格模拟提供依据,满足多种经营的需要。

3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加强成本管理

3.1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加强成本管理的总体思路

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最主要的运用是在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中的投入是指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消耗,产出是指产品的分配和数量、方向,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等将这些关系以矩阵式的方法进行棋盘式列示,综合分析双方的数量关系和匹配关系。由于现在技术的变化也导致很多消耗关系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相对稳定的关系,但是技术的改变也将导致其消耗比例出现变化,而且采购价格、产品价格、劳动力价格等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该系统必须是动态化的,对目标成本中的各要素变动也要进行动态管理,这也需要对成本内的项目进行详细的分解,确定足够细的基础数据。成本管理需要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中进行分层设计,综合考虑实物投入和价值投入的不同,企业需要对成本中所涉及的流程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分析主要产品的生产流程和技术经济关系,结合会计核算特点对该流程进行归集合并,全面反映企业生产中的物料投放和产品产出关系。

3.2加强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与多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结合

由于现在很多生产都是柔性生产,多数企业也接受了定制化生产,这对企业的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带来了变化。传统的财务成本核算已经难以反映这种生产的变化,投入产出管理也需要对财务成本的分摊标准和核算提出新的要求,投入产出管理应当结合一些最新的技术和财务方法,对成本进行更好的分摊。例如投入产出管理可以结合作业成本法,对生产流程中的作业进行归类,利用作业分摊成本,并以作业动因归集成本,投入也应当利用作业对各类消耗资源进行归集,进一步提升成本管理的准确性,通过提升成本分摊的科学性,企业也可以提升其投入产出管理的准确性。相对比而言,对于一些新的产品,由于要明确其作业,在对新产品的投入产出模型设计的初期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但是作业成本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一些作业可能在柔性生产系统和敏捷生产系统中面临着人员和物料组合灵活性较强的问题,生产任务也随时进行调整,容易造成一些资源的消耗难以追溯到活动中,这样可以利用列昂惕夫提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记录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投入、产出活动、货币投入,计算中间投入成本和初始投入成本,汇总的投入成本,利用直接消耗系数、单位成本向量、物理单位计算的投入产出表,得到单位成本,从而得到成本核算。

4加强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运用

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除了可以提升企业财务核算和成本管理外,对企业整体的运营和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可以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的原理提升企业整体经营和价值链管理。企业的价值链活动包括了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可以通过产值、费用、收入、生产效率等方面进行衡量,辅助活动也包括了订单、人事、采购、管理、研发等,财务指标主要是新增合同金额、人工费用、材料采购价格、固定费用、技术开发费用、制造费用等,这种方法的投入产出管理是利用投入产出的理念加上价值链管理的思想,将企业的各个价值链环节的轻重缓急进行划分,用量化的指标确定重点环节和战略方向,准确计算出内部管理的价值,监控企业的研发投入及其对生产的作用,避免研发投入不足,通过财务指标的分析,反映各指标的平衡关系、对企业管理提升的价值及其实现的利润,推算各环节应当贡献的价值,反映各环节需要提升的不足,推动企业管理的提升。将这种投入产出的方法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可以解决企业管理难以量化的问题,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分析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不足及其努力的方向,为制定后续的管理提升计划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以成为管理环节中绩效考核的依据,避免管理的盲目性。在企业的制造资源计划中也应当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将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与企业工序产品的生产计划、成本计划、外购产品采购计划、成本核算、物料清单结合起来,以企业的基础信息平台为依托,提升制造资源计划的科学性。企业的投入产出管理有利于企业提升其经营的有效性,是现代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和竞争加剧而必然采取的措施,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升级,企业要利用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数字化系统,利用这一系统完善成本的管理和核算,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资源的整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够对企业有所帮助,也对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升级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李成林 单位:江苏神舟车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崔晓,王艳刚,李富忠.投入产出技术在农业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北方经贸,2015(07).

第6篇

1现阶段加强企业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1.1竞争的加剧及环境变化的快速决定企业要加强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

目前国家整体出现了产能过剩,很多的企业主要依靠政府补助进行生存,企业整体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影响,一些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环境的变化,决策的时候没有借助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造成企业的资源浪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走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东莞等传统的制造强地都出现了大批企业倒闭,经济整体下滑,这些问题的发生决定了企业必须在投资和生产的时候更加科学化管理。另外,现代社会由于新媒介等的介入,很多环境因素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市场价格变化速度及其传导速度更快,企业如果依托于以往的手工计算的投入产出管理,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变化,无法获取最新的数据进行决策,导致其决策无效,反而被市场淘汰。

1.2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有利于企业管理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及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内部也选用了以市场机制运行的方式,对各要素进行内部的层层分解,实现内部的核算,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较快,很多的内部管理需要更加高效,及时将市场的变化融入到管理之中,而且目前很多公司内部的员工、车间、厂房和班组的工资都是和投入产出的管理系统挂钩,因此投入产出的管理要实现数字化管理和动态管理,这样才能够及时反映市场的变化和公司各个班组的成本、能耗的降低,这样的内部管理才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可,才能够推动企业的改革。

1.3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的制造业也在全球竞争中面临着迁移的风险,周边国家越南等国也慢慢在制造业上与我国企业进行竞争。未来我国企业的发展要向更高级的产业主动性转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这种转移就需要企业加强对其投入产出的管理,通过市场信息的收集,加强研发的投入,向一些蓝海竞争领域发展,避免简单初级的加工业,实现我国整体产业的结构调整。如果没有进行必要的投入产出管理就随意进行调整,将可能导致很多企业没有获取相关的动态信息,缺少数字化的管理,而导致企业盲目转型,这样企业可能反而会失去发展的机会进入发展的陷阱,这最终也将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2建立完善的动态化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

2.1建立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

企业投入产出的数字化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企业需要建立起符合自身业务特色的动态化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查明企业生产管理所存在的基本数量关系,明确企业生产的界限,通过这一系统获得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其他一些重要的情报信息,在系统的建设中要将企业的业务和产品统一在这个系统中,清晰地发现人财物的关系。这个系统要实现对产品分配方向、价值构成的集成和查询等功能,系统内的数据要能够实时根据原材料的价格、委托加工的费用、人力的投入、产品价格的变动等进行更新。

2.2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模型建立及其与ERP系统的对接

在系统的建设上要着力建设一个模型库、数据库和方法库,企业内产品、业务的投入产出数据要归集到数据库,用以对模型库等提供数据来源,数据库应当将企业的财务数据库、计划数据库、物资供应数据库、生产调度数据库、设备数据库、销售数据库、人事定额数据库等集合在一起,做一个综合的数据库,面向企业的管理层,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库就包括了矩阵、基本统计、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和数据规划等,为不同的决策内容和生产要求提供相应的方法分析。模型库包括了决策分析模型、相关性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等,这是结合企业的具体业务进行选择。企业需要将ERP系统与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统一,利用ERP所拥有的计算机高速运转的能力处理制造生产和管理运营中的海量数据,提升ERP系统的动态反应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在双方的统一中要确定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实现ERP与投入产出表数据的转换、利用投入产出表提升ERP系统的功能,对于输入数据可以利用原有的公用数据模块和其他模块进行提取,并通过手工添加一些必要的数据,将生产计划书、产品定价文件、成本核算文件、原材料供应清单等输入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块、生产模块、车间模块、采购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生产计划模块等,从而根据生产流程得到各类投入产出的消耗关系矩阵,得到总产品矩阵及总产量向量,设计ERP模块中的数据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和价格模拟提供依据,满足多种经营的需要。

3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加强成本管理

3.1利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加强成本管理的总体思路

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最主要的运用是在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中的投入是指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消耗,产出是指产品的分配和数量、方向,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等将这些关系以矩阵式的方法进行棋盘式列示,综合分析双方的数量关系和匹配关系。由于现在技术的变化也导致很多消耗关系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相对稳定的关系,但是技术的改变也将导致其消耗比例出现变化,而且采购价格、产品价格、劳动力价格等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该系统必须是动态化的,对目标成本中的各要素变动也要进行动态管理,这也需要对成本内的项目进行详细的分解,确定足够细的基础数据。成本管理需要在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系统中进行分层设计,综合考虑实物投入和价值投入的不同,企业需要对成本中所涉及的流程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分析主要产品的生产流程和技术经济关系,结合会计核算特点对该流程进行归集合并,全面反映企业生产中的物料投放和产品产出关系。

3.2加强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与多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结合

由于现在很多生产都是柔性生产,多数企业也接受了定制化生产,这对企业的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带来了变化。传统的财务成本核算已经难以反映这种生产的变化,投入产出管理也需要对财务成本的分摊标准和核算提出新的要求,投入产出管理应当结合一些最新的技术和财务方法,对成本进行更好的分摊。例如投入产出管理可以结合作业成本法,对生产流程中的作业进行归类,利用作业分摊成本,并以作业动因归集成本,投入也应当利用作业对各类消耗资源进行归集,进一步提升成本管理的准确性,通过提升成本分摊的科学性,企业也可以提升其投入产出管理的准确性。相对比而言,对于一些新的产品,由于要明确其作业,在对新产品的投入产出模型设计的初期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但是作业成本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一些作业可能在柔性生产系统和敏捷生产系统中面临着人员和物料组合灵活性较强的问题,生产任务也随时进行调整,容易造成一些资源的消耗难以追溯到活动中,这样可以利用列昂惕夫提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记录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投入、产出活动、货币投入,计算中间投入成本和初始投入成本,汇总的投入成本,利用直接消耗系数、单位成本向量、物理单位计算的投入产出表,得到单位成本,从而得到成本核算。

4加强投入产出数字化管理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运用

第7篇

航空装备制造具有单位价值高、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大、制造装配所需资源多、生产周期长、质量控制严格等特点。飞机制造对过程质量严格控制要求其物流过程的透明性、可跟踪性和可控性。但是,由于环境、体制等原因,尽管我国在飞机制造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就民用飞机制造而言,我国飞机制造企业与波音、空客等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飞机制造物流管理方面,企业不但面临大飞机研发和制造的生产任务,同时面临劳动力成本、汇率变动等压力,更重要的,建立和完善飞机制造物流管理体系是目前和未来提高我国飞机制造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因而,在深入剖析我国飞机制造物流管理面临的挑战之后,本文提出了供应链环境下以民用飞机数字化物流管理为核心的民用飞机制造企业物流体系。

二、飞机制造物流管理面临的挑战

飞机制造物流管理是一个涉及采购、配送、生产、仓储、发运等过程的系统性工作,尽管我国的部分飞机制造企业也参与了一些国际大型飞机的生产工作,但是,由于长期的封闭式管理,在人员素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信息采集、管理模式等方面仍面临不少的挑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中心的运转效率,主要体现在:

1.流程信息采集和处理方式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在物流中心的各个环节上还未真正的实现信息化,处理方法还主要依靠在卡片、表格等方式,没有做到数据一次生成和有效管理。

2.缓冲区内库存过多,物料的流动性比较低。在飞机制造和装配等环节普遍存在由于上下工序节拍不一致,当半制品流到下道工序时,必须停留在缓冲区内等待较长时间。同时,由于人机配合、人员配备等各种原因,工序间物料流动断断续续,时紧时松。此外,大量工装夹具的使用、存放、流转、日常耗材的管理等也给飞机制造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生产过程中物流管理与控制不合理。目前飞机制造企业虽然更加重视物流运作的结果,但是常常忽视了生产物流过程,对事中没有进行实时监控导致多余库存、多余搬运和操作、停工待料等,存在现场管理无序、管理流程不完善和执行不到位、员工对标准化管理的意识较差的等现象。

4.物流成本较高。由于生产物流管理理论应用水平低,不合理运用,造成在各个环节物流成本的增加。同时我国现有的会计项目对物流费用的核算和管理,不能解释物流费用的分布,掩盖了物流费用的真面目。

5.主制造商与供应商、客户的沟通不畅,特别是对供应商的管理有待加强。由于长期的封闭式管理,主制造商与供应商的交流、供应商管理与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客户关系管理数据支撑,降低的供应链的反应速度,不利于降低供应链成本。

6.缺乏物流体系的统一规划和实施。尽管目前一些飞机制造企业也在积极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但是由于缺乏从供应链的角度来构建和规划整个物流管理体系,一方面制约了先进管理技术和方法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物流资源的整合、流程变革和组织架构的完善等带来隐患。

三、民用飞机数字化物流管理体系设计

民用飞机数字化物流管理是是面向供应链的物流管理体系,它涵盖了从采购、库存到销售等环节的物流过程,整合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产品物流这三个方面,其基本功能包括生产排程、材料采购、订单处理、存货管理、配送、仓储及客户服务等,民用飞机数字化物流管理系统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

1.生产排程

(1)制定年度计划,年度计划是整个生产经营的前提,按照、生产任务及公司规划编制年度生产规划大纲。

(2)在数字物流管理系统中定义需求,对各设备、部件、零件定义确切的产品信息定额。(3)通过定义需求,做出准确的年度预算,并将年度生产计划列入大纲及年度预算。

(4)将生产规划、预算信息下发至各个相应的部门、车间、工位。

2.材料采购

(1)确定采购需求,按照年度生产计划和建设规划,主动进行采购计划安排。

(2)将产品进行分类,设定合格供应商清册,以此作为供应商选择的标准。

(3)按类别、材料划分向不同种类的供应商进行询价,并通过系统进行实时比价,保证了采购的公开、公正。

3.供应商及订单处理

(1)汇总各类订单的信息。

(2)统计费用发生及支付情况。

(3)统计货物交付及质量情况,及时反应逾期的交付情况,以保证所采购产品能够准时准点到达。

(4)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包括供应链选择与评价、供应商日常质量监控、供应商协同设计与质量改善等。

4.存货管理

(1)将各类设备、产品、零件数字化,统计各类库存信息。

(2)通过前期在数字物流管理系统对产品的定义,自动比对生产计划,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至相应的部门、车间、工位及采购员,及时补充缺少零件。

5.配送

(1)不仅仅局限于主制造商,同时把业务扩展到各个地区的合作供应商。

(2)将配送信息及时的反应到库存系统,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

6.仓储及客户服务

(1)将日益扩大的仓储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保证对货物的控制。

(2)通过数字物流管理系统。可以为引进先进的物流视频监控解决方案进行链接,保障货物的安全性,降低仓储安全的使用成本。

四、民用飞机数字化物流管理意义

飞机的研制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个专业子系统综合和协调的结果。各子系统间存在着复杂的信息传递和依赖关系。一个恰当的信息化平台有利于支持这些子系统之间的信息的交互和连接,使它们可以集成和协调起来共同完成整个飞机的研制、生产、销售和客户支持等工作。由于民用飞机制造有大量的进口零部件,通过民用飞机数字化物流管理系统与保税仓库进行链接,加快清关、报关的速度。通过数字物流管理系统加强与各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规范供应商的供货习惯等,以达到提高整个物流流转速度,降低时间成本。因此,通过建设民用飞机数字化物流管理体系,可以实现:

1.功能内的协调,即企业内部对作业、流程、信息的管理,以提高作业效率和资源效益。

2.功能间的协调,即指企业内各个部门间的整合,以降低可能的目标冲突,诸如后勤与财务部门或后勤与生产部门等的协调。

3.组织间的协调,即从整体供应链协调的角度,组织与其他组织间通过协同规划和管理,实现低成本、高效益、无缝协作,如根据生产状况实施的自动补货系统或及时生产等。

第8篇

一、人力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企业实现信息现代化。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就包括人力资源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这一重要部分。它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推动了企业的信息化进程。2.有助于档案资料的保存。传统的档案资料以纸质为载体,时间一长,破损严重,给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同时不利于档案的使用。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转换成数字信息,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的影响,更利于档案资料的保存和使用。3.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传统的档案管理以手工为主,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极易出错,同时利用率不高,使档案价值难以体现。数字化管理,信息的存储、查询更高效、更快捷,把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基于信息安全条件下的人力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1.档案数量巨大难以快速数字化。目前,大中型企业中,信息资料经过长年的累积特别丰富,给数字化管理造成了不小的困难。而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数字化设施、设备等,难以满足人力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需求。2.网络技术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一是系统软件由于设计中存在漏洞,极易被黑客等侵袭,致使信息被窃、流失、损毁。还有磁场等对信息传输的通道造成干扰,影响了信息的传输,留下了隐患,另外就是网络的开放性给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带来冲击。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忽略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对采购的设备和网络服务供应商限制要求较低,也给黑客等入侵数字档案资料库窃取信息提供了方便。3.人为操作导致的不安全故障。数字化管理需要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的操作,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年龄偏大,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经常出现一些失误,造成信息丢失、损毁。另外,工作人员在操作上的不良习惯、违规操作等,都会导致安全问题的产生。再加上防护措施不到位、警惕性低,影响了网络安全管理的整体质量。

三、基于信息安全条件下的人力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路径探究

第9篇

数字化企业的特征

据了解,“2016浪潮企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全国巡展”的主题为“‘互联网+’企业 赢在数字化转型”。此次浪潮的“企业数字化罗盘”,旨在为传统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一站式信息化服务,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互联网+’背景下产业互联网的兴起成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新动能,它将继续引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浪潮。”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认为,我国企业已进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企业更加注重运营流程、客户体验和商业模式的重塑。

浪潮此次的“企业数字化罗盘”描绘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方法论、关键点。来自浪潮方面的消息称,不同行业或领域互联网化的着重点是不同的,数字化转型的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企业要根据数字化企业的平台化运营、组织扁平化、企业互联、互联员工和设备、全渠道客户接触点、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无边界企业,以及工作数字化八个特征,以数据化思维深化“互联网+”,才能真正实现运营模式创新、重塑客户体验,赢在数字化转型。

王兴山表示,在“互联网+”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互联、精细、智能”将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理念,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方法论,其中,“互联”是数字化转型的起点,“精细”是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支撑,“智能”是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与成果。

浪潮通软副总裁魏代森在题为《互联网+企业 赢在数字化转型》主题演讲中指出,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就需要继续深化“互联网+企业”落地,以数据化的新思维,建立内外部的连接、共享、协同机制,把各个环节都统一到数字化的协同平台上,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为企业管理运营、客户体验提供有力的决策指导和支撑。

秉承“互联、精细、智能”理念

浪潮还在论坛上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即以数字化推动产业转型为目标,秉承“互联、精细、智能”的理念,融合管理会计思想,重塑用户体验,以数据为核心加速云化,推动“互联网”+ERP,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具体到产品领域,浪潮将继续推动管理会计、营运资金、智能制造、企业大数据、电子采购等的云化、互联网化,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比如说,连接员工的HCM Cloud定位为基于“互联网+”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的“互联网+”架构,旨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平台化运营和工作数字化,使高管能够实时洞察人力资源状况,员工可以及时获得社交化的移动服务,构建完整的HR服务化链条。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