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校管理措施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30 10:16: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校管理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校管理措施

第1篇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优化措施

高校资产是高校进行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的基础,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效率的标准。放眼世界,当下的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因此国家也大大增加了对高校的投入。然而高校获得较大投入,却忽视了内部的管理。实际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存在资产的重复购置、闲置等问题,这大大降低了资产的利用率,造成巨大的资产浪费。这也是如此多的高校表示科研资金不足的重要原因。

一、当前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投入,轻管理

高等教育的规模相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规模大、数量多的特点。为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国家不仅加大了政策上的支持,也不断加大了财政上的扶持,除此之外,高校还通过企业赞助、校友捐款等途径获得了可观的收入。然而,流入学校的资金并未得到有效分配和利用,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科研项目搁置或放弃,教学仪器得不到及时补充。这些现象在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都时有出现,极大影响了资金效率。2.传统的管理观念要办好高校,不仅仅需要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要管理好整个高校的资产使用与共享。传统的管理理念使得很多高校在缺乏专业性管理的情况下随意处置资产,导致高校资产的分配和使用不合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3.资产产权界限不明

高校的资产产权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之分。二者的区别在于经营性资产主要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并具有保值、增值的的特点,而非经营性资产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完成国家的行政任务或社会活动。前者的产权不清晰将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如:有些高校为了弥补办学经费不足而置办校办产业,没有及时对学校资产的使用进行补偿。后者产权的不清晰将会导致权责不对称的现象,造成管理与使用脱节。而资产产权界限不清晰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未能按资产的不同形态进行合理配置,使得国有资产的权责不明、保护不力以及流转不畅;二是无形资产管理体系不规范,使得相关的发明、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账实不相符合

高校的账实不相符合主要在于对购进资产没有及时地按规定登记入账;对于处置的,没有进行及时地账务处理。另外,在资产分配和使用过程中资产的流失也是导致账实不相符的原因之一。

4.配置不合理

由于高校各部门之前存在着资金、人员的差异,配置不合理容易导致资产不足或过剩,资产到位不足容易导致项目无法开展,无法进行正常的科研活动,而到位过剩的容易导致腐败现象。总之,这会使得资产分布不均,配置效率低下。

5.使用效率低

造成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高校不科学的资产购置计划。高校资产是用来维持高校正常科研项目得以开展,盲目地借款购置或使用各类资金将会导致资产闲置或浪费,资产得不到合理利用,容易导致利用效率低下。

6.资产管理效益评估体系不健全

资产的使用是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收入与支出应得到合理的配置,并且作为资产使用和处置的重要依据,因此进行资产绩效评价是势在必行的。然而,许多高校对于资产仅限于管理,而很少进行评估,如在科研、教学的资产成本核算、计算折旧工作的理论化与系统化方面得不到应用。

7.管理机构欠缺、管理制度不健全

如今,高校在资产管理这一方面主要由财务部门和后勤部门负责,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于资产的使用管理严重缺乏科学性。一方面由于资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隶属关系不明确,缺乏相应的配合和监督;另一方面各部门间横向联系差,办事效率低下,管理制度被搁置,无法落实,造成资产流失严重。

8.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偏低

首先,资产管理人员的招聘没有像其他职位一样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筛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难以开展工作。其次,资产管理工作在高校得不到重视,从业人员没得到专业的培训,甚至导致相关人员在购置器材时对仪器的基本属性和使用率缺乏了解。

二、优化高校资产管理的措施分析

1.转变资产管理观念

一方面,重投入、轻管理的观念已不再适用于现代高校的发展,重投入而产出得少只会让高校的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因此必须要努力转变资产管理理念,实现少投入高产出,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钱重物轻的观念,要把实物、货币、有形资产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所有权把握好、掌控好,把使用权使用好、落实好,简政放权,减少不必要的管理人员,提升员工素质。转变资产管理观念是进行管理的基础,关系到资产管理是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转变管理观念要坚持从上至下的原则,涉及资产管理的全体人员都要做好转变观念的准备,树立各类资产的价值观,建立资产档案,增强产权保护意识。

2.健全高校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健全高校资产管理体制,必须要建立资产三级运营管理体系,尤其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实现由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变。首先,应该建立学校层级的资产管理的统一机构,由学校领导负责,接受其他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无论对经营性资产还是非经营性资产坚持统一的法人责任,坚持权责统一的原则。其次,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如资产的登记、验收、保管、使用等,对于报损、转让、变卖等的规定也要进行详细说明。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必须要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审计制度是资产使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要加强资产使用监督,固定资产要严格审查明细账,检查是否有个人非法占用的情况。

3.明确产权关系,明确责任

明确产权关系是管理清晰的重要前提,涉及财产的使用、占有、收益、出资、让渡等权利,各权利之间应当保持明确的责任关系,以保证流转顺畅。产权关系在整体产权管理的过程中作用明显。只有明确占有者所占有的资产,才能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监督,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私人占有、资产浪费以及腐败的现象。对于非经营性资产有偿性使用的转型,各个高校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在支付资产使用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提高资产使用率;二是对于校办企业,要努力实现校企分离,形成产业的独立运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产权关系也会发生动态性转变,这需要高校掌握好产权发展的度,把握产权发展的正确方向,实现产权关系现代化,适应现代管理体系,如以租赁的形式出售使用权,即买方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置权。这种方式大大提升了高校资产投资的收益,也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

4.规范绩效评估体系,提高使用率

如今,各高校都会以各种方式向国家、企业争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这说明高校并不缺资金、人员的流入,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健全的绩效评估体系会使得高校使用各方面的资产去从事一些与教育无关的事情,因此,一个健全的评估体系的建立是刻不容缓的。财政主管部门应对高校进行及时的资产绩效评估,做好合理配置资源的工作,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注重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带来社会效益,也能给高校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体现在绩效评估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在完善体系前,要健全资产购置、登记、使用、评估等方面的制度法规,能够做到有规可循。在一个完善的体系下,管理人员越能够按照规则办事,避免出现资产随意处置的状况。

5.优化管理队伍,加强职业培训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资产管理队伍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优化管理队伍旨在增强管理的专业化、科学性,这意味着资产管理每个环节的效率都将得到提高,如在科学仪器的购置上就不会忽略应有的指标,造成资产浪费。同时,奖惩激励制度应被应用到资产管理中,因为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才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管理效率。新形势下,做好资产管理的工作已成为高校良好运作的重点,成为高校维持日常管理运营的重要保障。如今,时代的变化迫切地要求高校转变资产管理观念、健全高校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逐渐明确产权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

作者:孔晓波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武.论国有资产管理对合并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扬州大学学报,2000(3).

2.李侃,纪静.浅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若干顽疾及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8).

3.李国助.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Z1).

4.索俊颖.浅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5.吴民.论如何使高校资产管理不再成为高校发展的瓶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

6.宋鑫超,尹思懿.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员培训提升高校资产管理水平.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3).

第2篇

关键词:高校物理实验室;安全问题;预防

中图分类号:642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刘昱(1988-),女,吉林长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物理,吉林工商学院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其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物理需要理论知识与实验相互结合,所以物理实验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必修课程。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许多高校都加强了校内实验室的建设,但随之而来的仪器设备、易燃易爆物、具有放射性和辐射物质等危险品也不断增多,如果实验室内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当,很容易造成人身安全及财产上的损失[1]。因此,物理实验室内的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使学生能处在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中。

1高校物理实验室的特点

高校物理实验室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2]。在这里笔者简单对高校物理实验室的特点进行阐述。

1.1实验室类别多,管理难度较大

高校物理实验室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实验室类别多,管理难度较大。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许多高校建立了种类繁多的物理实验室,例如,基础物理实验室、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基础光学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等等,以此保证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扩大了学生的学习活动范围,但与此同时,对这些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实验室种类比较多,导致其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大增加。

1.2实验室设备种类繁多

不同类别的实验室要进行不同种类的物理实验,因此实验室内部的实验设备也有很大不同,而且往往一个实验室内,就具有多种的实验设备。比如,在光学实验室中,就需要具备平面镜、凸透镜、光屏、分光计、钠灯、汞灯、氦氖激光器等多种光学元件,在基础物理实验室中,就需要具备压片机、电子天平、万用表、容量瓶、压力计、温度计、导管等设备。由此可见,不同实验室内的设备各有其独特的属性和特征,而且种类繁多,另一方面,这些实验设备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也有很大的区别。

1.3实验活动频繁,人流量较高

为了保证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物理实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高校中的物理实验室大多数属于开放实验室,除了教师教学时间以外,平时的生活中学生也可以自由的在实验室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因此实验室内实验活动频繁,参与实验的人数比较多而且流动性大,同时实验设备也经常被使用。如果学生的实验经验和安全意识不足,或者学校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极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实验设备、实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一些不良后果。所以,学校一定要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2高校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相应措施

2.1完善实验室安全建设与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实验室安全建设与安全管理制度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基础条件[3]。首先,将实验室内的安全建设完善,对各个实验室做好防水、防电、防火的三防工作,必要地点放置灭火器和绝缘物件,在遇到触电、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通过这些安全设备能及时有效的制止安全事故继续恶化。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将这些管理制度张贴在实验室内明显的位置,以此确保每位实验操作人员都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按照这些规章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实验活动,使高校物理实验室变得制度化、规范化。

2.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加强对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到实验室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并在问题出现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学校可以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安全培训,以切实的提高学生对安全技能的掌握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或者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要求,只有接受了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没有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则不能进入,以此加强他们对实验室安全常识的重视。总之,想避免实验室内的安全事故,一定要先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3排除一切实验室内的不安全因素

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除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他们自身安全意识以外,还要及时的发现和排除实验室内的不安全因素,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例如,高校可以设立实验室安全员的岗位,安全员要对实验室进行定期的巡视和检查,检查水管和开关水龙头是否老化,下水道有无堵塞,电器安装是否符合规范,消防设施是否到位,实验室外的走廊是否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等,这能很大程度的降低实验室内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结束语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保证实验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4]。另一方面,实验室的安全环境也是进行人才培养和进行相关实验活动的基础条件。因此,希望各高校能通过完善实验室安全建设与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排除实验室内的不安全因素这三种方法,彻底杜绝物理实验室中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黄雄辉.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41-243,252.

[2]刘有旺,方茜,李雅林等.关于高校实验教学中安全问题的思考[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8):766-767.

[3]李曦雯.高校物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3,16(4):191-193.

第3篇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绩效 措施

一、高校财务管理绩效概念及重要性

(一)高校财务管理绩效概念

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绩效主要是由教育资金所产生的通过数量反映的效率和效益等,是高等院校成效的总和。效率是指高等院校投入与结果两者之间的比例,用于反映资金使用程度;效益用于反映高校预计目标和经济收益实际情况。通过绩效来取代效益,用绩效来表明教育产出的效益情况。

(二)高校财务管理绩效重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顺应教育形势发展需求,以提高高等院校办学质量为核心,针对各高校财务管理提出更具体的要求。高等院校采取财务管理绩效对其发展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首先,高等院校通过财务管理绩效,能够使得高等院校教育目标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和教育方式更加科学化,教育资金运用更加合理化,有利于全面提升高等院校经营决策和发展水平;其次,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绩效与整个管理相结合,有利于提升高等院校整体资金运用水平;最后,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绩效是国家相关行政部门财务支出绩效的主要内容,是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运用透明度,确保国家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绩效意识偏低

为更好顺应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部分高校已进入到扩张阶段,虽然高等院校规模得到了扩张,但其负债也明显提升。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经营形势的不断变化,使其从以往的靠国家投资发展,逐渐成为民办独立法人主体,从而使得以往的财务管理绩效难以适应当前高等院校发展的具体需求。高等院校的成立与发展体现在其社会效益方面,而民办高等院校的成立使其l展更倾向于经济收益的取得,这使得财务管理绩效发生了转变,且对该管理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高等院校在经营方式上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在院校财务管理方面缺乏整体意识,并且在高等院校资产管理中,其仅对办公数、教学设备以及桌椅等实物进行管理,对其他相关资源管理和使用情况不够重视,进而使得高等院校财务报表数据信息不真实,财务管理存在疏漏。

(二)资金收入分配情况较差

当前一些高等院校将精力主要集中于提升经济效益方面,并通过提高高校教职工津贴,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高校经济收益,然而这些措施会降低高校实际收入,使得高校经营管理过程中与其资金使用情况之间存在不匹配现象,造成高等院校资金收入分配情况存在偏差。这主要由于一些高等院校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并未与高校实际情况和专业教学特点相结合,从而使得高校内部收入与支出之间出现失衡,不利于高等院校的持续经营与良性发展,同时也限制了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绩效成效。

(三)财务管理预算较为混乱

财务管理预算是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的重点内容。从目前高等院校实际经营管理情况而言,我国高校财务管理预算不论在制定还是在实施过程中都较为混乱。各高等院校为了提高财务管理预算执行成效,特别是在明确不同部门领导权力与职责过程中,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多次分配的现象,而这种多次分配预算将直接影响其公平性和透明度,同时,也容易造成高等院校不同部门之间财务预算混乱。比如高等院校各项管理经费运用,通常根据其内部不同职能部门的不同工作职责进行分配,各职能部门依据其职责制定相应的资金预算情况,并根据其相应的工作职责取得不同的管理资金限额。除此之外,高等院校内部不同部门和组织为了能够取得相应收益来确保高校的持续经营与发展,在资金费用分配过程中,并未采取一次性结算方式,而是通过多次分配来实现资金费用结算,这种做法严重降低了高等院校财务预算费用使用效率,并直接影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绩效的全面实施。

(四)财务管理体制建设不善

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在构建财务管理体制过程中,主要依据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制度,并根据这些制度内容要求来构建财务管理体制。然而不论是集中式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体制,还是分级式财务管理体制,其均直接受到组织结构因素影响,从而使得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体制存在不足。一方面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体制权责不够明确,财务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等;另一方面高等院校未能根据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和其他部门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财务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难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绩效成效,阻碍了高等院校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与开展。

三、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对财务管理绩效重视度

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存在对财务管理绩效重视度偏低现象,这使得当前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绩效实施过程中极易出现问题,为了有效提升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工作,提高高等院校社会、经济收益,应全面增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绩效重视度和整体意识。各高等院校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各部门、各学院给予财务管理绩效足够的重视,同时通过利用会议等形式,定期对高等院校教师及工作人员开展财务管理绩效知识学习,提升整体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特别是涉及财务管理绩效工作的相关部门和人员,使其能够更快地融入到高校财务管理绩效工作中来。除此之外,高等院校还应提高财务管理绩效在整个管理中的地位,使其同管理会计相结合,从而为高校经营与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具体信息。

(二)明确成本效益管理意识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经费主要由国家政府部门和社会共同提供。高等院校在社会中起到教育传授的重要作用,其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高等院校应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作为重要目标,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绩效成效。一方面,高等院校应将教育作为其主要的经营和管理内容,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虽然极其重要,但加强高院教育资源分配与应用也极为重要;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应当将现代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内容与高校自身财务管理绩效情况相结合,建立健全已有的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并通过成本效益如实反映出高校的教育成本使用情况。

(三)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我国预算法对各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指明预算管理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制度中都明确指出财务预算管理是其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同时高等院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与高校财务管理绩效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完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应当建立健全相应激励机制,将高校各部门资金预算情况同绩效相结合;其次,提升预算管理关注度,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最后,拓宽预算管理范围,将高等院校各项活动所需用资金全部纳入到财务预算管理范围内,对各项资金运用情况加大管理力度。

(四)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绩效

提高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绩效应当以建立健全各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绩效体系为中心,明确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绩效体系发展方向和具体实施内容。各高等院校应根据我国目前教育体制和自身院校发展情况来具体规划其发展方向,构建相应合理的财务管理绩效体系,并针对院校各部门、各院系的日常支出和收入等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评价,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总结得出其财务管理绩效结果,完善并提高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与此同时,高等院校还应根据实际财务管理绩效,制订相应的资金使用计划,提高高等院校资金利用率,避免责权不明现象发生,防范盲目和适用资金情况,从而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绩效的主要作用。

四、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与发展,社会对高校教育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种趋势下,我国高等院校应当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且全面实施财务管理绩效。高校财务管理绩效应从实际着手,提升对财务管理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相关制度,并选定相应的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考核指标。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才能实现并加快高校发展,提升高等院校教育质量,为完善我国教育体制和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潘太雄.改革背景下我国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8):270.

[2]杨建章.关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措施的思考[J].新经济,2015,(14):38.

[3]朱宇坤.信息化: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快车道[J].会计之友,2014,(5):123-124.

第4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档案 特点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118-01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高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前,加强高校的内涵建设,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成了高校健康、持续发展主要内容,其中,加强高校财务档案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介绍了高校财务档案管理的特点,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财务档案管理的几个措施。

一、高校财务档案管理的特点

1.高校的财务档案既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记录和反映高校经济业务、财务状况的重要史料和证据。财务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体现高校综合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2.财务档案由财务部门归集,一般是先在财务部门保存1~2年以后,才移交到学校综合档案室。这就涉及到财务档案在财务部门的归集、装订和保管存放,移交到档案部门的内容、移交时间、相关的借阅手续、保管存档时间、过期档案的销毁手续和程序等。

3.在高校财务实务中,财务档案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会计核算的专业材料,比如会计凭证类、会计账簿类、财务报告类、工资津贴发放表、银行存款对账单及其余额调节表,以及会计档案移交、保管、销毁清册等;另一方面,是财务收入票据类,比如行政事业单位非税统一收入票据(学生学费收据)、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票据、服务业统一收据,以及校内收据等。这两方面的财务档案构成了高校财务日常经济业务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完整地反映高校财务状况。

4.随着高校财务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会计档案实行的是纸质档案与磁性介质档案并行的管理模式,历年的会计数据不仅以打印的纸质形式保存,还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存储在软盘、硬盘、光盘等载体上。这就存在磁性介质档案的保管要求和相应措施。

二、高校财务档案管理的当前状况

1.档案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档案是高校经济业务发展的历史记录,连接当前业务,并作为未来财务预算的重要依据,是财务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作为相关的领导和财务人员,在意识上普遍地对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少、工作繁杂的情况下,对财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往往被忽视,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日常系统的管理。

2.财务档案没有专人负责。《会计法》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会计档案管理。目前,高校财务部门普遍没有安排专职人员管理财务档案,一般情况下,往往是除了出纳之外指定某个财务人员兼管资料档案,分工不明确。以至于平时其他相关的财务人员手中都有档案资料,各自为政。这对财务的内部控制的实施,防止经济犯罪都有不利的影响。

3.财务档案没有专门的库房。高校财务档案移交到综合档案室之前,一般就存放在财务办公室,有的财务资料存放零乱,有的容易潮湿、破损,本部门财务人员随意查阅。有的财务部门因办公条件有限,存放财务档案的地方其他人员也可以随意进出,与档案库房的防盗、防火、防高温、防虫、防潮、防光、防尘、防鼠等要求相差很远,缺乏档案资料存放的安全性,难以保证财务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改进高校财务档案管理的措施

1.增强管理意识,加强财务档案管理。高校档案管理是提高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高校综合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学校领导应该提高认识,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高度重视财务档案工作,明确领导责任制,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网络,根据高校规模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有关文书工作,处理文件的收发、整理、归档,并做好财务档案的日常管理、查阅接待、登记工作。

2.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当前,高校财务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没有接受过档案管理知识的专业系统培训,财务部门也没有具体的档案管理制度。因此,建立和健全相关的财务档案管理制度,比如:综合性的规章制度,立卷归档、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保卫制度,开放档案的利用制度,未开放档案的利用制度,档案专(兼)职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等,从根本上加强财务档案的管理环境和制度建设,以保障财务档案的日常管理规范、有章可循。

3.加强财务档案的库房建设。财务部门是高校的一个行政服务窗口,财务办公室可以说是一个公共场所,并不适合作为档案库房。从档案保密的角度来看,档案库房和办公室应该尽量分开,门窗加固,以防盗窃。从档案安全的角度来看,档案库房要求有防火、防潮、防尘、防热、防磁、防冻等严密的措施。因此,加强财务档案库房建设是高校硬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4.加强专职人员的配备。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各种科研经费的增多,会计核算和岗位设置的规范,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的普遍应用,相应的财务档案资料数量日益庞大,由会计人员兼任档案管理显然已无法满足档案管理和建设的发展要求。应该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管理,负责财务档案的日常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的日常维护,以及财务部门的日常查账工作,确保财务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档案管理活动的规范性。

5.加强会计电子档案的管理。会计电算化的财务数据日常要进行备份保存,财务系统要进行日常维护和及时升级,年终形成会计电子档案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电子档案时应当实行双备份,备份时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和操作人员的姓名,并贴上写保护封签,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方,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引起整个财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不可恢复性。同时,保存电子档案的位置要远离磁场,注意防磁、防潮、防尘、防火等,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6.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财务工作的专业性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保密性,要求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并且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一方面,要求淡泊名利并充分认识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具有脚踏实地、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不仅要熟悉财务部门的职责,会计档案的分类,以及对不同的文件材料能按照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编目、立卷和归档。还要了解和掌握时事政策、财政税务、财务系统的电脑操作等。所以,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进行多途径、多形式的培训教育,在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多提供学习先进的机会,多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以不断地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总之,财务档案管理是加强高校内涵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在高校的教学评估中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所以,根据财务档案管理的特点,改进管理现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财务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Z],1998

2.李建周.如何加强高校财务档案管理[J].科技信息,2009(1)

第5篇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强化措施;管理方面

伴随着经济的飞跃,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高校在进行高等教育和科研研发的时候,离不开高校国有资产的大力支持。因此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对高校发展状况有着一定的影响,高校应该加强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

一、新时期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不足

由于经济的发展,高校经济的发展也在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部分高校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意识不足,并没有将国有资产列为可以发展经济的行列,因为部分管理者认为国有资产无法给高校创造经济价值。

2.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在管理方面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在管理标准和管理方法上没有一个系统的划分。各个管理部门无法明确自己的管理任务,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比较松懈、散漫,导致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账目比较混乱,有些管理项目多算了缺漏了高校都无法查出原因。

3.缺乏科学管理

高校在管理资产方面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导致高校在进行资产投资的时候,对高校的国有资产了解不足,高校领导在投资的时候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或者以其他高校为参照进行投资。

4.资源浪费严重

高校在管理国有资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相关部门在购买相关教学仪器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国有资产的可用额度,购买的仪器甚至是多余的或者质量不过关的。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产,还造成了货物的积压,使房产资源的利用出现浪费现象。

二、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措施的方法

1.加强管理人员对高校国有资产方面的管理意识

高校应该加强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不能因为高校资产的增长而忽略了对资产的管理。要深刻认识到高校国有资产对高校教学和科研研究的重要性,要深化对高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理念,使高校国有资产资源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高校可以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将高校国有资产的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全程监管。这方面需要高校加大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利用网络技术将高校国有资产集中起来。将高校国有资产分门别类,负责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通过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大力投入,使高校相关管理部门意识到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强化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

2.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高校应该明确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项目。其中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项目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包括高校的房产、地皮等不动产,流动资产包括高校的教学仪器、教学设施等资产。高校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时候,应该将高校的所有国有资产都包含进去,不能出现遗漏或者划分不清的现象。在管理人员方面,应该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包括高校国有资产的使用权、所有权和管理权,使管理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同时,高校还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工作,对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和不定期检查,防止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谋取私利或者直接挪用公款。对一些犯错的管理人员要视情节的严重性进行相应的惩罚。对一些情节较轻的人员应该执行相应的惩罚,再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教育。若其认错态度诚恳,并且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表现良好,应该给予其机会。对于一些情节严重的人员应该将其送入相关司法部门,追究其相关的责任,通过法律途径,将高校的损失降到最低。

3.强化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

由于高校国有资产方面的项目众多,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可能存在漏算或者算错的情况。因此高校在进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应该与时俱进,采用一些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在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可以将大量的高校国有资产编辑成数据,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管理人员在进行资产核算的时候,可以从数据库中提取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国有资产计算。当然,数据库的信息要定时更新,因为高校国有资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管理项目需要管理人员定期检查。比如说高校教学楼里的教学设备,包括学生使用的桌椅、教师使用的仪器、实验室器材等等,这些辅助教学项目可能会因为一些外部因素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需要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对高校国有资产状况有个详细的了解。像这种比较管理模式便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大数据,高校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全面了解到高校国有资产的所用项目。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能够方面高校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当高校需要资产投资的时候,能够根据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对需要投资的项目全面了解,不会出现盲目投资的现象。

4.合理利用资源

高校在利用高校国有资产方面,应该合理利用资源。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全新的管理模式能够帮助高校对国有资产的动向了解的十分透彻。相关部门在进行国有资产利用的时候,应该根据高校对教学设备的需求,合理的购买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不能因为国有资产丰富而浪费资源,购买多余的教学设备。在购买过程中,应该对教学仪器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因为高校在购买教学仪器方面花费的资源比较多,若是其中出现几个质量不过关的辅助教学资源,相当于是浪费了高校国有资产。那高校在其他方面的资源利用就会缩减,而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的发展。高校除了利用资源,还可以通过国有资产为高校创造利益,从而加大高校对教育的支持力度。高校可以开放一部分国有资产,比如说高校可以针对社会上一部分想要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开设一些培训课程,通过高校的教学设备对这些人进行辅导和技能教授。高校可以收取相应的教学费用,增添国有资产。当然,高校也可以利用教学仪器与一些企业合资开设项目研发,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新时期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措施方面的一些问题,高校方面应该引起重视。高校需要对高校国有资产资源统一管理,合理使用国有资产,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为高校教育事业和科研研发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这需要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经济发展。

作者:屠仓富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包银山.地方高校组织文化影响下的素质教育创新途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

第6篇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

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与应用,直接体现了高校教育教学的水平状况。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不断投入与应用,高校实验室在管理和应用越来越难以适应这种现状。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

(一)观念方面:高校师生没有认识到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

虽然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已经加大力度建设和管理实验室。不过,当前在实验室的建设与规划、教育资源配置、项目政策、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仍然过于重视理论决策,而忽视了实验的重要性。例如,实验室建设缺乏规划性、资源配置不够重视、实验室教学改革落后以及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老师和学生在接受实验教学知识时缺乏主动性,从而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对实验教学的认知能力。这就使得教师无法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中,很难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体制方面: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体制模式落后

高校受到重视理论、轻视实践观念的影响,在实验室设立方面多是依附教研室,按照课程设置,虽然在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实验室的分散体制,造成实验室的规模小、功能单一,不利于壮大和提高高校跨学科的科学实验能力,更不适合培养综合型人才。高校教学中,每个实验室呈现出的小而全特点,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更不利于实验室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些高校即便将实验室设立为大类学科的整体性,但是各个课程实验教学为了自身利益,不同程度的分割实验室资源,这种情况下也不利于实验室的长远发展。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缺乏专门的管理机制管理实验室,因而实验物资、实验教学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这种多部门管理的情况下导致实验室的管理不协调与混乱,无法满足高校资源整合发展的需求。

(三)资源浪费:实验设备利用率低,重复购置现象严重

在高校实验室教学中,实验设置改革落后,相似的专业设置的实验室、实验设备也多为类似,从而造成资源投入到实验设备的重复采购,大大降低实验设备的利用率,造成资源的浪费。购买的实验设备无处安置,同一个实验采购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仪器设备,增加了设备维护维修的难度,而且一些仪器设备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高,由此造成实验设备仪器的闲置,不利于实验设备的功能开发,也极大地缩减了仪器的使用寿命。

(四)经费投入:实验经费的投入不足,致使实验条件落后

一方面,高校教育经费预算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导致物价的不断上涨,然而实际上高校在实验室经费却没有提高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虽然有些高校投入建设实验室,但是随着学校的扩招,学生人均实验教学资源实际上呈现出下滑的现象。

(五)师资方面:实验室师资力量薄弱

一方面,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与推进,各大高校将培养人才作为发展学校的首要任务,并且积极改善和提高师资水平。不过,在改善工作条件、薪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都不利于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并且这种缺乏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条件,也很难将优秀的人才吸引进来和投入实验技术队伍中,长期以往导致高校实验室师资力量薄弱。高校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支撑结构、学历结构偏低,实验技术人员从事的工作内容琐碎,做得多却不容易看到工作成果,加之对实验技术人员工作认知普遍存在观念,这些在不同的程度打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此外,各大高校实验室之间相对封闭,彼此之间缺少交流互动,一些优势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不利于联合各自的力量,一起完成大型实验任务和攻克科研难题。

二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关于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改革与发展。

(一)强化实践与理论同等重要的观念认识

结合重视科技的教育背景需求,高校应当将实验室建设与理论、学科及专业建设相结合,为适应和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积极改变传统理论重视实践的教学观念。与此同时,高校从办学定位、特色等方面做好规划,将实验室建设与理论教学都重视起来,不断的完善和强化实验室管理机构。

(二)建立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机制

高校实验教学应当根据职权能级的原理,积极的建立科学有效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采用联合与工件的方式建设功能全面、规模大的实验中心,促进各个实验课或者各个高校之间资源的共享利用。针对实验用品分配、消耗记录、赔偿制度以及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方面,统一规范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协调各个实验室、各个项目工作的开展,促进规划和管理实验室实验和人力资源。规范的管理体制不仅有助于扩大实验规模,而且有效的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有利于资源的介于,提高实验室的效能。

(三)推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加大实验室维修经费的投入

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有助于实现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和现代化发展。通过网络等级系统检测实验设备仪器,这种动态化管理能够实时的检测设备的使用情况。不过高校实验室推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前期投入比较大。此外,增加实验室维修经费的投入,建设完善的维护维修管理制度,也直接影响到了实验室未来的发展。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严格按照存放要求保管实验仪器,不仅节约空间利用,而且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针对上文提出的,高校只注重仪器设备的使用,属于对实验室设备的维护,这种情况下极容易损坏仪器,不利于提高高校实验室教学质量。由此,实验室技术人员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不仅有效利用设备的同时,还能够及时处理和更新老化仪器。

(四)加大力度培养实验室技术人员,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从实验仪器的准备、管理、实验及安全等多个方面考核实验室各个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状况,将检查结果与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设人才培养机制、考核评价制度和体系,使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同时,高校还应当定期培训以不断的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以确保各大高校实验室教学的顺利开展。此外,高校还应当高度关注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从新近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方面定期培训工作人员,培养实验技术人员灵活的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最后,鼓励和引导现有的实验室技术人员提高学历水平,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当下高校实验室人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五)实现对实验仪器设备的科学购买与合理淘汰

当下,高校教育资源投资有限的情况下,高校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实验仪器设备。采购前,多方论证,确保采购到优质的仪器设备。采购前,应当多方比较,选择质量和信誉都优秀的厂家,避免盲目采购,同时合理淘汰一些落后于陈旧的仪器设备,为新设备的引入提供存储空间。

三结语

高校实验室工作内容繁多,为了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发展,实验室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篇论文从观念、体制、资源、经费投入以及师资等多个方面指出了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也从这些方面提出改革措施,以实现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毛莉萍,段颖妮.浅谈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6(1).

[2]吴志聪,詹春美.浅谈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X).

[3]张淑玲.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94-95.

[4]郭冉冉.浅谈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131-131.

[5]胡君萍,王晓梅,王小青.我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8):154-155.

第7篇

关键词 探索;高校财务管理;措施

前言

近年来,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1%上升到了2006年的22%、在校学生人数从643万迅速增加,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思路已不再仅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设想,而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现实。但是,在高校扩大规模的外在压力得到根本性缓解的同时。高校理财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问题,必须探索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建立无现金报账制度

(一)建立无现金报账制度

无现金财务报账制度,可以理解为借助强大的网络资源,通过财务转账POS系统为使用单位自身及持卡人提供快捷的报销、转账结算服务。财务转账POS系统是专为满足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实现无现金交易的需求,用于单位卡与个人卡之间款项划转的终端系统,具有硬件质量高、环境适应性好、操作简单、安全性强、交易快捷等特点。财务人员在办公室即可实现资金划转和报销,既可节省财务人员的人力,又可最大限度降低提取大额现金的在途风险。高校在建立无现金报账制度时要注意完善该制度有关的财务条款,例如,付款的审批以及确认支付,缴款的流程,代办领款、缴款办法,工资发放办法,工资外其他各项人员费用发放办法。医疗费赔款发放办法。代扣款办法等等。目前无现金报账制度已在一些行政单位、企业事业单位施行,并且取得初步成效。在高校建立无现金报账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现金支付结算,强化资金动态监控,从源头上堵住现金支付漏洞,规避现金风险。简化资金划拨。节省人力物力。从而完善财务制度。

(二)建立和完善“一卡通”电子钱包制度

建立和完善“一卡通”电子钱包制度。有助于无现金报账制度的完善。在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财务技术决定财务服务。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实际上是利用技术和人的智慧来创造方便、快捷的财会服务,在提供所需信息的同时,计划和监控资金的有效使用。以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关于实施校园一卡通电子钱包制度。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国内外已有先例值得借鉴。

校园卡对财务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务信息的输入、财务信息内部处理、财务信息的输出以及闲散资金管理这几个方面。

1 规范信息来源的格式,提高信息录入的质量,使财务核算与其他部门联系更紧密。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取得更及时。

2 改进财务管理方式,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一卡通包括金融卡部分,每个校园卡的用户都将拥有自己的个人银行账户。学费的收缴就可以方便地由传统的学生交现金方式转变为银行代扣的方式。

3 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改善财务服务的质量。校园卡的使用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影响较大。为满足校园卡应用的需求。需要对已有的财务信息的输入、输出以及内部的数据格式做必要的修改,以方便与其他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如学费管理系统和学籍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等。财务信息具有高度的机密性,仅靠输入用户代码和口令来确认用户的合法性是不够的。

4 规范全校收费管理工作。杜绝小金库。校园卡的电子支付功能。使校园内的现金流量大大减少。校内的一些有偿服务机构不再收取现金,而是将所得收入都直接划转到相应的财务账户之中。这样有利于学校调度这些闲散资金,改善学校资金运作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 缓解恶意拖欠学宿费问题。及时收回资金。通过严格的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对贫困生和临时特殊原因不能按时交费的学生可以减免或缓交,不属于“恶意”范围)以及校园卡的网络信息功能。针对恶意不交学宿费的学生,控制好该卡每学年投入使用的第一关,不交学费就无法进行学籍注册、成绩登录以及其他活动。通过“被动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确保学校能够及时收回资金,减轻高校经费不足的压力。

应当相信,随着我国信用机制的逐步建立,电子信息系统日趋健全和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高校率先使用一卡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明智选择。而建立和完善“一卡通”电子钱包制度。同时也有助于无现金报账制度的完善,以至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

二、加强高校财务制度的建设

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政策性、时效性比较强。因而,制度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高校发展速度之快,办学规模之大,改革举措之多,财务管理职能拓展之宽,经济活动之繁。无章可循是不可想象的。事靠人去做,人靠制度去管。用制度约束人就体现了多数人管少数人。用制度规范事,就是用制度规范程序,用程序约束行为,可以促进理财环境的改善、支出内容的净化和支出结构的优化。因此,要努力拓宽制度约束的覆盖面,把加快财经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按照先填补空白。再弥补缺陷,后修订过时的思路进行。有了制度还必须努力遵循,坚持按章办事、规范操作,才能提高制度约束的效果。反之,程序虚设,有章不循,非制度化行为盛行,则日常财务管理中的个案处理、非程序化操作等就会充斥其中。进而演变成“惯例”。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强调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到位问题。就会变得收效甚微。加强高校财务制度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建立一支能应对挑战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队伍,并提高高校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

1 建立以业务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会计队伍管理机制。按照业务能力大小确定其岗位。打造一支既有专业素质,又有服务意识的高校财务会计队伍。

2 通过进修、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全方位地提高高校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带动机构职能优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

3 定期对高校会计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定期考核。给会计人员造成竞争环境。

4 积极开展业务竞赛活动。通过业务竞赛活动比业务能力谁最强,比执行制度谁最严,比工作效率谁最高,比团体气氛谁最浓。

5 加强高校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教育。只有加强了法制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上,才能确保财务活动的安全。

(二)建立和完善财务公开制度

公正透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高校是精英集聚、人才荟萃的特殊场所,对信息公开尤其是财务信息公开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因此,高校财务部门要坚持以财务信息的广泛公开为正常,以财务信息的有限公开为例外。除不宜完全公开的财务信息外,都可以而且应当分层面多形式全过程按程序公开。只有公开才会产生公平,才能体现公正。财务公开的媒介包括会议、文件、公示栏、

校园网(财务网)等。财务公开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财经制度,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决算),收费的政策依据、项目、标准和范围,缴(欠)费情况、项目经费收支情况,教职工工资、津贴发放、税费扣缴等情况以及集中采购规章、招投标信息等。财务公开工作的不断深化。必将进一步推动高校民主理财进程的加快和开放型财务的形成。

(三)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财务管理要切实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统一工作程序、全面规范学校的财会工作,以保证学校财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腐败现象产生。它包括岗位分工及授权审批制度,现金、银行存款的内控制度,对票据实行专人管理等。特别要重点控制货币资金,限制开设银行账户,及时清理不用的账户;针对资金业务处理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督;限制现金的收支业务,尽量安排转账业务,现金超过一定数额要由会计主管、出纳、银行三方控制;对现金、银行存款等的清查盘点要作出明确规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减少风险。

完善内控制度可以结合运用电算化会计系统。随着计算机在财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对计算机产生的各种内容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为了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就要求要有严格的内部控制,而这些会计信息也只有在严格的内部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内容的准确可靠和安全无误,才能预防和减少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

三、回归财务管理职能,结合高校实际加强高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主要是资金管理,其对象是资金及其流转。资金流转的起点和终点是现金,其他资产都是现金在流转中的转化形式。因此,财务管理的对象也可以说是现金及其流转。财务管理主要内容是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全部过程。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有预算、决策、分析。高校的办学性质、目的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但是,企业一些先进的财务管理工具能对高校财务管理有所启示。尝试在高等院校内建立与企业财务管理类似的高校财务管理系统,并且吸取政企分离经验。进一步尝试政校分离、校企分离,给高校自主能力。给高校附属企业自主性,这样才能与市场经济更好地接轨,使其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适应并且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回归最基本的财务管理职能,并结合高校实际,可以加强高校财务管理。

(一)加强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反映总体规划。收支协调,必须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提高高校预算管理在高校会计工作的地位。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高校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是高校进行经济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高校,根据适当的集权与分权的管理体制,在高校内部各部门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尝试多种形式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同时,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建立责任分工明确的预算管理体制。将高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的职能分别赋予不同管理部门。实现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的预算管理体系。改革目前高校预算单纯以收入支出进行划分的部门预算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新的预算管理模式。尝试由“营运预算”与“资本预算”共同构成高校预算。

(二)筹资管理

筹资管理的重点是:加强贷款监控,防范财务风险。高校会计人员根据不同银行之间执行的贷款利率的差异、同行中不同贷款方式执行贷款上浮利率也不同的竞争环境,谨慎选择贷款银行和贷款方式;做好筹资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支出;认真计算、分析贷款的收益率和成本率。对贷款额度和期限进行论证,核算设置预警线,克服贷款的盲目性。在资金投放上,对制约高校发展“瓶颈”项目采用优先考虑原则,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学校所有项目的贷款必须纳入一级财务统一处理,防止资金体外循环。要建立和完善学校贷款管理办法,使项目可行性论证、贷款申请与报批、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绩效追踪与责任追究各环节有章可循,规范动作,防范财务风险,既确保高校财务安全,又保证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三)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的目标是:教育成本及效益。要重视教育成本的核算问题。使高校会计工作由向上级“报账”型会计逐步向“管理”型会计过渡。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为向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而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它是国家财政对高校拨款和制定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办学效益的重要尺度。核算高校教育成本,有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助于全社会增强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的观念,从而建立高等教育多元投入的机制。

第8篇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优化措施

高校资产是高校进行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的基础,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效率的标准。放眼世界,当下的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因此国家也大大增加了对高校的投入。然而高校获得较大投入,却忽视了内部的管理。实际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存在资产的重复购置、闲置等问题,这大大降低了资产的利用率,造成巨大的资产浪费。这也是如此多的高校表示科研资金不足的重要原因。

一、当前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投入轻管理

高等教育的规模相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规模大、数量多的特点。为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国家不仅加大了政策上的支持,也不断加大了财政上的扶持,除此之外,高校还通过企业赞助、校友捐款等途径获得了可观的收入。然而,流入学校的资金并未得到有效分配和利用,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科研项目搁置或放弃,教学仪器得不到及时补充。这些现象在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都时有出现,极大影响了资金效率。

2.传统的管理观念

要办好高校,不仅仅需要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要管理好整个高校的资产使用与共享。传统的管理理念使得很多高校在缺乏专业性管理的情况下随意处置资产,导致高校资产的分配和使用不合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3.资产产权界限不明

高校的资产产权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之分。二者的区别在于经营性资产主要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并具有保值、增值的的特点,而非经营性资产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完成国家的行政任务或社会活动。前者的产权不清晰将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如:有些高校为了弥补办学经费不足而置办校办产业,没有及时对学校资产的使用进行补偿。后者产权的不清晰将会导致权责不对称的现象,造成管理与使用脱节。而资产产权界限不清晰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未能按资产的不同形态进行合理配置,使得国有资产的权责不明、保护不力以及流转不畅;二是无形资产管理体系不规范,使得相关的发明、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账实不相符合高校的账实不相符合主要在于对购进资产没有及时地按规定登记入账;对于处置的,没有进行及时地账务处理。另外,在资产分配和使用过程中资产的流失也是导致账实不相符的原因之一。

4.配置不合理

由于高校各部门之前存在着资金、人员的差异,配置不合理容易导致资产不足或过剩,资产到位不足容易导致项目无法开展,无法进行正常的科研活动,而到位过剩的容易导致腐败现象。总之,这会使得资产分布不均,配置效率低下。

5.使用效率低

造成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高校不科学的资产购置计划。高校资产是用来维持高校正常科研项目得以开展,盲目地借款购置或使用各类资金将会导致资产闲置或浪费,资产得不到合理利用,容易导致利用效率低下。

6.资产管理效益评估体系不健全

资产的使用是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收入与支出应得到合理的配置,并且作为资产使用和处置的重要依据,因此进行资产绩效评价是势在必行的。然而,许多高校对于资产仅限于管理,而很少进行评估,如在科研、教学的资产成本核算、计算折旧工作的理论化与系统化方面得不到应用。

7.管理机构欠缺、管理制度不健全

如今,高校在资产管理这一方面主要由财务部门和后勤部门负责,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于资产的使用管理严重缺乏科学性。一方面由于资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隶属关系不明确,缺乏相应的配合和监督;另一方面各部门间横向联系差,办事效率低下,管理制度被搁置,无法落实,造成资产流失严重。

8.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偏低

首先,资产管理人员的招聘没有像其他职位一样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筛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难以开展工作。其次,资产管理工作在高校得不到重视,从业人员没得到专业的培训,甚至导致相关人员在购置器材时对仪器的基本属性和使用率缺乏了解。

二、优化高校资产管理的措施分析

1.转变资产管理观念

一方面,重投入、轻管理的观念已不再适用于现代高校的发展,重投入而产出得少只会让高校的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因此必须要努力转变资产管理理念,实现少投入高产出,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钱重物轻的观念,要把实物、货币、有形资产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所有权把握好、掌控好,把使用权使用好、落实好,简政放权,减少不必要的管理人员,提升员工素质。转变资产管理观念是进行管理的基础,关系到资产管理是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转变管理观念要坚持从上至下的原则,涉及资产管理的全体人员都要做好转变观念的准备,树立各类资产的价值观,建立资产档案,增强产权保护意识。

2.健全高校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健全高校资产管理体制,必须要建立资产三级运营管理体系,尤其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实现由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变。首先,应该建立学校层级的资产管理的统一机构,由学校领导负责,接受其他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无论对经营性资产还是非经营性资产坚持统一的法人责任,坚持权责统一的原则。其次,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如资产的登记、验收、保管、使用等,对于报损、转让、变卖等的规定也要进行详细说明。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必须要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审计制度是资产使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要加强资产使用监督,固定资产要严格审查明细账,检查是否有个人非法占用的情况。

3.明确产权关系,明确责任

明确产权关系是管理清晰的重要前提,涉及财产的使用、占有、收益、出资、让渡等权利,各权利之间应当保持明确的责任关系,以保证流转顺畅。产权关系在整体产权管理的过程中作用明显。只有明确占有者所占有的资产,才能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监督,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私人占有、资产浪费以及腐败的现象。对于非经营性资产有偿性使用的转型,各个高校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在支付资产使用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提高资产使用率;二是对于校办企业,要努力实现校企分离,形成产业的独立运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产权关系也会发生动态性转变,这需要高校掌握好产权发展的度,把握产权发展的正确方向,实现产权关系现代化,适应现代管理体系,如以租赁的形式出售使用权,即买方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置权。这种方式大大提升了高校资产投资的收益,也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

4.规范绩效评估体系,提高使用率

如今,各高校都会以各种方式向国家、企业争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这说明高校并不缺资金、人员的流入,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健全的绩效评估体系会使得高校使用各方面的资产去从事一些与教育无关的事情,因此,一个健全的评估体系的建立是刻不容缓的。财政主管部门应对高校进行及时的资产绩效评估,做好合理配置资源的工作,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注重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带来社会效益,也能给高校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体现在绩效评估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在完善体系前,要健全资产购置、登记、使用、评估等方面的制度法规,能够做到有规可循。在一个完善的体系下,管理人员越能够按照规则办事,避免出现资产随意处置的状况。

5.优化管理队伍,加强职业培训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资产管理队伍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优化管理队伍旨在增强管理的专业化、科学性,这意味着资产管理每个环节的效率都将得到提高,如在科学仪器的购置上就不会忽略应有的指标,造成资产浪费。同时,奖惩激励制度应被应用到资产管理中,因为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才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管理效率。新形势下,做好资产管理的工作已成为高校良好运作的重点,成为高校维持日常管理运营的重要保障。如今,时代的变化迫切地要求高校转变资产管理观念、健全高校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逐渐明确产权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

参考文献

1.张武.论国有资产管理对合并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扬州大学学报,2000(3).

2.李侃,纪静.浅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若干顽疾及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8).

3.李国助.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Z1).

4.索俊颖.浅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5.吴民.论如何使高校资产管理不再成为高校发展的瓶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

6.宋鑫超,尹思懿.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员培训提升高校资产管理水平.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3).

7.邵渊韬,周景明,张武标.两级管理体制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第9篇

关键词:高校 财务预算 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是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中十分重要的控制手段之一。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但是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而且还是高等学校各部门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工作。在我国高教事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办学经费愈来愈紧张,经费供求之间的矛盾更趋突出,经济活动也变得更加复杂,为此,强化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显得极为重要。

一、实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所谓财务预算管理,主要是指各单位会计人员依据本年度的总体工作目标,科学、规范、合理地实施规划,预测今后的工作成果、资本支出以及现金流量变化等财务指标,这是会计主体运用价值形式对于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预测、决策以及目标控制的重要管理形式。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主要涵盖了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预算执行结果等各个环节,将对本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高等学校领导者要运用预算管理以体现本校的发展策略,运用预算来配置本校资源,并且本校内各部分及教职员工履行岗位职责状况加以考核评价。因为财务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其质量高低必然会影响到本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如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张,大学的经费来源也从财政拨款变成以财政拨款为主体并且从多种途径筹集资金的全新局面,一旦不重视此项工作,肯定将影响到本校的改革和发展。所以说,必须不断提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水平,这样才能推动高校实现科学发展。

二、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牵涉到教学、科研、后勤以及产业等诸多方面,主要是以本校财务处的教学、科研这两部分财务预算为主体的,还包含了基建财务预算、产业独立核算、后勤独立核算等经营性收支预算等在内的综合性预算体系。高等院校财会管理工作接受财务部门的统一领导,不仅要汇总各个二级财务部门所上报的各类财务预算,而且还要具体编制以下财务预算内容:一是高校教学财务预算,主要有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等两个组成部分,其中前者又可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教育收入等内容。二是高校科研财务预算,主要有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等两个组成部分,其中前者有科研支出的具体内容。三是高校其它财务预算,主要有经营收支预算、其它收支预算。其中,高校基建部门负责基建财务预算编制,产业部门主要负责下属产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后勤部门主要负责后勤承包项目预算编制。

三、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是高校部分内部职能部门对于预算管理不够重要。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统一管理本校的财务工作。在诸多具体工作当中,财务预算管理显然是其中的中心内容。但是,预算管理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要得到本校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各个职能部门对于财务预算编制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部分预算项目与指标论证不够全面充分,缺少科学性,预算计划上报时有相当大的水分,随意性相当强,无法依据本校今后数年发展的要求来编制合理的预算,十分缺乏科学性。二是高校各部门的收入预算编制往往不够科学与规范。高校各部门预算编制主要有收入预算编制与支出预算编制等。收入预算包含了财政拨款、事业收入、产业以及附属单位缴款等,因为部分收入具有不可确定性,所以就有可能导致在预算执行中出现编制收入的不够到位,加之一些部门及个人截留甚至挪用单位资金,导致在财务预算编制中无法依据实事求是之原则来实施科学地编制。三是高校预算的执行不够到位。一直以来,高校财务预算在工作实践中往往会存在只注重支出预算却忽视了收入预算的状况,以至于存在着收入预算未能真正实现,从而产生预算赤字。这一状况的出现不仅说明了在预算编制中有可能存在不够科学与合理之处,而且也暴露出高等院校各部门在工作联系中存在的不够到位之处,缺少相应的监管与约束,亟待加以改进。

四、推进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相应措施

1.建立专业化的高校预算编制机构

财务预算管理是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控制方式之一,高校预算编制要和各部门的预算执行状况进行紧密联系,应当有利于部门预算实施的可操作性以及规范化。为了编好财务预算,高校应当予以高度重视,要层层把关与认真落实,同时还需得到本校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为切实解决大学内各职能部门对于财务预算编制的认识有所不足的问题,应当建立起在财务管理工作分管校长领导之下,以本校财务部门为主体,审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基建部门、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科研部门以及后勤部门等相关部门参与其中的高校预算编制机构。高等院校要依据预算编制机构所提出的财务预算思路落实到本校的年度发展目标之中,并下发至本校预算的具体执行部门。同时,预算编制机构的专家们还可以法律政策等标准作为依据,对本校今后的工作重点和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加以评审,其后还要对各预算执行部门所上报的预算方案加以汇总,通过数次论证之后得到最为合理的财务预算方案。

2.大力提升财务收入预算

大学预算编制的原则是要保持收支平衡,因此,应当在预算的收入上进行努力,从而编制出综合性预算。要依据当前高校收入预算未能全部加以实现,但是支出预算却足额予以安排的状态,将高校所能实现的所有正当合法收入均列入高校收入预算管理体系之中。在高校收入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稳健性的原则,将收入预算全面贯彻到各部门,防止出现截留、占用甚至挪用学校资金的情况。对高校当中一些具备不确定性的收入则应依据收缴部门所提供的收缴额度、招生部门今后的招生发展趋势开展细化研究,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更加科学而准确地编制各类收入预算,不能再随意改变收入预算。

3.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与内控机制

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是为了转变当前高等院校各预算执行部门缺少监管之现状,实现各个部门的资金预算和预算执行的彼此结合,把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和绩效予以结合,实现奖优罚劣。高校各职能部门在预算实施中应当尽可能地将问题考虑在前面,一旦遇到问题应当加强各个不同部门的相互联系,从而避免预算执行中的预算指标在使用中的不规范甚至挪用预算费用的情况。同时,为切实改进对于财务预算执行约束力不够之状况,预算在经过确定之后不得随意增减。在支出上,应坚持“一支笔”审批办法,严格依据预算规定加以控制,从而加大预算执行之力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对于该校是否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以及科研等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所高等院校一定要高度重视财务预算的重要作用,充分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内控机制,特别是在当前高校资金流量逐年增加的新形势下,实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不但能够为大学的生存与空间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而且还能为提升财务预算管理的水平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慧娟.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湖北社会科学,2010(4).

[2]王 颖. 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11(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