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16:50: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简述德育的途径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精神;和谐图书馆
图书馆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含义与性质,它是一个在不断生长、变化着的有机个体。时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由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对图书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图书馆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大力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各个行业都在打造自己的文化,包装并树立自身的新形象,确立新的价值导向。在新形势下,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阵地,大力弘扬图书馆精神,构建和谐图书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图书馆精神与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关系
(一)解读图书馆精神
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思想稳定行为风尚就是图书馆精神。它是馆员等各种群体在政治态度、思想情操、精神风貌和职业道德意识方面的总称。图书馆精神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我们将其简单的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事业精神,即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使用和自由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图书馆要致力于办成国民大众事业,为每个公民提供免费服务并为公民提供基本权利保障;二是科学精神,即图书馆要事实就是、遵照科学原则办得越来越好;三是职业素养精神,即每个公民在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便捷服务时,更要热爱国家、热爱图书馆、热爱每一本书籍、爱岗敬业。总之,正确的图书馆精神不仅要体现图书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实质内涵,还要体现图书馆与其他行业的本质差别,不断的发展追求,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进步,与时俱进,充分的体现时代精神。
(二)什么是和谐图书馆
“和谐”的本意是和睦协调。和谐图书馆就是指在图书馆各系统或部门在产生矛盾时,能互相包容、和睦相处、化解矛盾,使图书馆处在一个和谐、健康和富有生命力的环境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简而言之,馆员和读者与图书馆的工作大环境和学习阅读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要是指馆员之间的和谐、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读者之间的和谐;三是读者的需要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和谐;四是开办图书馆的理念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和谐。综上所述,构建和谐图书馆必须按照上述四个方面来进行,它们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二、图书馆精神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促进作用
图书馆精神对构建和谐图书馆有大的促进作用,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图书馆的凝聚力,促进人与人和谐
凝聚力是一个集体团结的象征,只有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集体中的全体人员才能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才会取得成功。图书馆的主体即馆员和读者。他们的关系又可以细化为三个层面:一是馆员与馆员,二是读者与读者,三是馆员与读者。图书馆精神能持久的激发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的集体意识,产生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观念,强大的图书馆凝聚力促进了图书馆内部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读者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依靠,图书馆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丰富的储藏资源会加深读者对图书馆的喜爱和依赖,促使他们关心图书馆未来的发展,为办好图书馆提供帮助。
(二)提高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要重视馆员的职业素养,着重强调事业精神,培养他们良好的工作作风与精神面貌,结合全体工作人员的智慧、思想和意志制定出图书馆的共同目标和理想,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挖掘自身的潜力,时时刻刻为读者着想,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三)搭建图书馆资源与读者之间的坚实桥梁
图书馆要全面了解读者的切身需求,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读者之间搭建一个坚实桥梁,发扬科学精神,建设一套适合且合理的读者馆藏资源结构体系,使这些丰富的馆藏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所以,图书馆要尽最大努力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主动地与读者交流、沟通,寻找读者遇到的难题,有针对性的、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从而创造图书馆资源与读者和谐相处的氛围。
三、弘扬图书馆精神,构建和谐图书馆
(一)用自尊构建图书馆内部和谐
构建图书馆的内部和谐主要包括各部门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馆藏文献资料比例结构的和谐。人是构成社会的主体,所以在众多的和谐关系中,最应该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做好内部馆员之间的和谐是图书馆内部和谐的重要标志。可以采取建立相关激励机制、矛盾解决机制和竞争机制等措施,来调解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营造和谐工作环境的目的。在各种激励机制中,精神激励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精神可以激发出馆员们强烈的自尊感和强大的自强、自信信念,凭借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图书馆内馆员之间、各部门之间、上下级的关系都会变得更和谐。
(二)用自豪搭建图书馆外部和谐
图书馆在社会中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与社会个成员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图书馆不仅要搞好内部关系的和谐,还要搞好外部关系的和谐。图书馆应用强烈的自豪、自爱精神不仅要处理好与读者的关系,明确读者就是“上帝”的服务准则,把弘扬图书馆精神作为工作动力,提高读者服务质量。还要处理好图书馆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获得他们对图书馆未来长期发展的大力支持,使得图书馆能在社会的各种外部关系中和谐发展。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以利用馆藏的文献资料科学处理好与社会外部关系的和谐相处,同时馆员以优质的服务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为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外部环境。
(三)用创新实现图书馆的和谐管理
图书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时期,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管理机制存在着很多缺陷,比如说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图书馆的教育功能长期偏离发展轨道,以及不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等都阻碍了图书馆的健康发展。所以,要改变图书馆的现状,就必须大力倡导改革、鼓励创新、大胆摸索、探究,把图书馆精神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实现图书馆的和谐管理。图书馆要改变管理制度不合理的现象,要从图书馆生存发展的根源上去探索,利用人力资源和吉他有利条件,组成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部门、人员构成方式,并尽量使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慢慢的提升图书馆馆员群体的能力素养和图书馆自身的整体形象。同时,图书馆还应该建立一套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团队文化,并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达到图书馆内部观景的和谐管理;还要根据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和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建立一套不仅能充分发挥自身长处还能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的机制,进而达到图书馆与外部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用服务营造图书馆的和谐氛围
图书馆要营造和谐的服务氛围,主要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美化图书馆的内部环境,二是构建和谐的图书馆人际关系,三是做到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读者的需求量和谐,四是优质的服务与享受知识获得的和谐。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无论是图书馆的内部环境美化建设,还是文献资料的丰富建设,以及馆员团队的素质建设,都应一切活动以“人”为出发点,来改革和创新图书馆的管理体系。把读者就是“上帝”作为图书馆的精神理念,把为读者服务当作是图书馆馆员们的最高人生奋斗境界。在这种强大精神力量的推动下,毫无疑问,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营造的是和谐、友爱的服务氛围。
(五)用坚持打造图书馆的美好未来
书是知识的源泉,不仅能提高自身素养,还能塑造健全的人格,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然而,书又是连接图书馆与外部社会的纽带,更是图书馆得以生存下去的基础。我们要追求热爱读书的精神,把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永恒的出发点,重视书对整个社会和人类产生的巨大作用。图书馆要继续、持久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关注社会对书的依赖性,并把这种强烈的依赖性作为图书馆未来坚持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道路如何艰辛,作为书籍的热爱者、作为图书馆的忠实追随者、我们都应当支持它,把它当成人类的最终知识宝库去爱护和建设它。不论是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还是非从业人员,都应该有一种嗜书如命的精神,把建设图书馆当作自己的事,那么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图书馆的美好为了就一定指日可待。
四、结语
当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面对这个浮躁的世界,构建一个令读者心旷神怡、舒适愉悦的图书馆环境显得迫在眉睫。加强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建设,创建一个安静舒适、充满活力、充满友爱、人性化的和谐图书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每一个公民的共同期盼。让每一个读者能够感受到图书馆浓浓的人文关爱,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养分,体会图书馆浓厚的文化氛围。从人文精神、管理和创新等方面去促进和谐图书馆的构建,从长远来看,大大促进了社会教育功能的步伐全面、稳定的推进。
参考文献:
[1]李云梅. 浅论图书馆精神与构建和谐图书馆[J]. 科技信息,2013,06:74.
[2]吕广生.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探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S1:170-172+155.
[3]邱越秀. 试论和谐图书馆的构建与图书馆精神[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06:51-53.
[4]张文卿. 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探讨[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7:134+150.
论文摘要:研究发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途径是:关注一线教师的实践智慧,并与一线教师组成研究和学习的共同体,在合作与对话中能够实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1实践理论解析
实践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主体,它体现了教育技术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固有的教育价值。“实践理论基于规范的哲学理论与一般的科学理论,但并不是二者简单机械的拼凑。因此,不能把教育技术的实践理论看作是一般科学理论的逻辑推演与简单延伸,它是以规范的哲学理论和一般的科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技术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和合理的抽象中建构而成。教育技术实践经验主要指一线教师(包括信息技术老师和其它各学科老师,他们是教育技术重要的实践者)使用教育技术(目前也称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和体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领域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形成的领域,而这里的“实践领域”不是单纯的“理论”与“技术”的应用领域,它是基于教师固有的“实践性知识”与“实践性思考方式”基础之上的复杂的、丰富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笔者认为,一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研究者值得挖掘的财富,因此,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建构的出发点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关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下文有详细阐述)。教育技术研究人员的使命在于,通过与一线教师的合作性的、实践性的讨论和反思性研究中,一方面指导一线教师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实践性研究(如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并参与到其中,一方面将这些实践性研究所形成的个人实践理论进行合理的提炼和抽象,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技术的实践理论。
2对话视角的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研究
2.1关于对话
对话作为一个日常生活的基本话语,是人际交流和沟通的诸多形式之一。在学术层面上,它又是个重要的学术话语,其覆盖的内容极其广泛,研究的方向和角度也呈现多样化。
对话哲学家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对话理论家戴维·伯姆从社会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对话理论,在伯姆看来,对话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谈话和交流范畴,他认为,究其本质人类的思维并非是对客观实在的完全、真实再现,它只是一种有限的媒质,生成于集体之中,并在集体中维持。
狄尔泰式的主体间性对话、伽达默尔式的解释学对话、德里达式的互文性对话,哈贝马斯的交往式对话等等有关对话的种种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阐发了各自关于对话的基本哲学观点和理论视角。
“融合”构成了对话理论的一块重要基石。“融合”是主体在对话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多元的,多样性的交流样态,“理解”是“融合”式的交流得以进行的重要因素,理解需要对话双方搁置己见,闲置自身的思维假定,并对对话过程进行敏锐的感知,仔细的审视自身和对方的思维假定,对话的目的不是对话本身,对话的最终目的是对话双方的反思性实践,因此对话需要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在反思性实践中不断的自我超越。
2.2在基于对话的实践研究中实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对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研究传统提出了挑战,“多少年来,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实验验证假说作为方法论核心的”。人们普遍认为基于假说验证的因果关系判明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然而这种忽略教师个体活生生的存在,仅靠因果关系推定式的独白思维,在一线教师的实践中会得到支持吗?笔者认为,对于一线教师,因果关系并不重要,而指出“今后该怎么做”却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的,因此教育技术需要开展对教育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的理论研究(即实践性理论)而基于对话的实践研究开辟了一条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建构的有效途径。
基于对话的实践研究需要教育技术研究者要克服停留在象牙塔里独白式的因果推定研究,需要他们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在教育的真实情境中,体验教师的生活,以教师个体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生活体验作为研究的基础,从关注教师的个人体验和实践性知识开始,与一线教师展开“深度汇谈”,在相互合作的反思性实践中形成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从而共同完成对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2.2.1关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要建立教育技术的实践理论首先必须确认的是教育技术研究首先是实践性研究,其主体是教师,研究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学,研究的内容在于创造性问题的解决,而教学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往往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密切相关性。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带有浓厚的个人私有色彩,它贮存于教师个人头脑中、为教师个人所享用。“伽达默尔曾经指出,实践知识与掌握一般规律的理论知识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针对具体情况的,因此它必须把握情况的无限多变化,并通过具体运用来发展和充实一般。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实践性知识是在教师的专业领域中有别于一般大众的知识和各领域研究者之知识的教师固有的知识。实践性知识与其说是在“理论的实践化”中发挥功能的知识,不如说是在教师的实践情境中支撑具体选择与判断的知识。我国著名学者陈向明教授将教师的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她认为前者通过阅读和听讲座获得,后者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吸收与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保障。
一线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实践智慧是教育技术实践论研究的重要“素材”,它们为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赋予了实践性,教育技术究者在指导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展开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的过程中,引导并鼓励教师公开交流它们的个体经验和个体实践知识,与教师们展开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尊重教师的个体生活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并将个体教师独特的关于个人如何实践的体验和反思进行合理的概括和抽象,在对这些实践经验的理论化研究中,形成一条“自下而上”的探索之路,产生教育技术对教育世界独特的理解视角,在这样的理解中教育技术说出自己的话语—实现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
2.2.2与教师组成学习和研究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要素包括:共同的问题、为问题而聚集在一起的共同体成员,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反思性实践,问题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要素。共同体中待沟通和解决的问题是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从国外的教育技术理论中演绎出来的问题。(目前国内的教育技术研究存在一个比较奇怪的思路,不是从自己的实际问题出发,寻求相应的解决之道,而是恰好相反,是从西方的教育技术理路出发,来寻求自己的问题。)共同体内部不存在专家学者自上而下的指导,也不存在一线教师自下而上的服从,不存在实践与研究简单的二元对立,教育技术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之间形成的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是圆形的,动态的,互相渗透的,是平等的不分等级的,共同体成员之间围绕着待解决的问题展开各种复杂形式的沟通—表达和聆听各自的困惑、心得,互相纠正和补充。在平等的对话中,共同体成员成为每个人用于返照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们之间实现着意义的共享,体验并分享着集体思维的强大力量。共同体成员特别是参与到其中的研究者需要闲置自身的思维假定,并对对话过程进行敏锐的感知。倘若我们只站在教育理论的高度远远的观望着教育实践,做教育实践的观察者,而不去做教育实践的参与者的话,那么教育技术理论永远也不会具备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教育技术研究者只有亲身处于共同体中,他们自身方能感受到作为生命整体与教学生活世界融为一体的存在,才能理解教育中产生的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2.2.3一个不该忽视的群体—信息技术教师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育技术的实践队伍中的重要分子,应将之纳入到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群体之内。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需要看到信息技术教师这一群体在对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过程中所起的不容忽视的作用,他们不仅仅是为其他老师做课件、打材料,不仅仅是上好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理论研究者所看到的信息技术老师吏应该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素材提供者,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的建构者和研究者,是教育技术实践理论应用的创新者和推广者。
就信息技术教师本身而言,他们要具有为教育技术研究服务的意识,能够在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挖掘自身关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实践智慧,加强和学科教师的合作,培养与他们沟通和对话的能力。目前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科教师缺乏沟通和配合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很多毕业生在中学里的地位一直不尽人意,很多人埋怨学校的不重视,埋怨学校的条件差,埋怨客观条件他们的不利,我们是否更应该反省一下自身的问题。
一、“综合与实践”现实困境
尽管“综合与实践”在培养学生三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实情况下综合与实践教学状况却不容乐观。笔者所在课题组曾经对重庆市200多名小学数学教师就“综合与实践”教学状况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近40%教师遇到“综合与实践”内容跳过不上,有35%的教师只是让学生自己看一看,没有认真地组织上课。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考试评价缺乏针对性。目前,对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仍然采用书面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多集中在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板块。对于着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综合与实践板块比较淡化,甚至没有。这样的试卷结构无形中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一种误导,即不考就不教,从而使综合与实践教学无法得到保障。
2. 教材内容脱离学生实际。从学生学习角度而言,越是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学习起来越顺畅。但是在教材中,有的综合与实践内容却脱离学生实际。以做的相对比较好的西南师大版为例,尽管教材有意识的关注西部、关注农村,但是关注度还不够。农村题材、三峡题材仅有6个,占整个内容的18%。由于教材使用的地区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内容选择上缺乏学生熟悉的题材,相应的学生理解难度增加,导致学习激情下降。
3. 教材内容简单、综合性不强,数学味不浓。从教师教的角度而言,只有具有数学知识性的内容,才能激发教师教学激情。但是,教材中有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程序及方式过于简略,呈现形式显得不丰富,融入的信息量不大,对知识的综合应用体现不明显,对问题的探讨深度不够,导致学生自己看一看就可以解决,教师教学变得可有可无。如,二年级下册“人身上的小秘密”,只是简单的测量操作,缺乏知识信息的广度和问题探索的深度。
二、“综合与实践”之突围
“综合与实践”的现实困境,有评价原因、有教材原因。评价归根到底还在于教材内容。因为,一旦教材内容丰富起来,具有可教性、可学性,自然具有可考性。所以,综合与实践要突围,核心在于教材的修订。在教材修订上,应考虑下面几点:
1. 突出活动题材的丰富性,注意呈现形式的多样化。“综合与实践”编写在题材的选择上,既要有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也要有突出学生开阔视野、扩大认识范围和领域的题材;既要有适合城市学生学习的题材,也要有适合农村学生学习的题材;既要有具有普遍性、大众性的题材,也要有能体现西部和三峡风情、地方特色的题材。为此,我们特别注意选取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生比较熟悉的、能反映一些深刻原理的典型题材,通过丰富的题材,激发学生参与综合与实践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认识范围,增大信息吸收量。同时,注意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既要做到图文结合,也要注意体现图画有效表达信息,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在四年级下册“节约一粒水”中,我们丰富调查内容,融入三农信息,同时增加了应用计算器的提示,这样,内容呈现形式更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2. 体现内容结构的均衡性,突出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在“综合与实践”编写中,应注意从活动次数、综合应用知识领域等方面考虑内容结构的均衡性。从数量上考虑,每册原则上安排3~4次;从综合应用知识领域上看,数与代数知识的占大部分(约50%左右),图形与几何次之,统计与概率最少。同时,注意体现知识的综合应用,既要注意让学生综合应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也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获得进一步理解与深化,感受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例如,三年级下册“纸与生活小调查”内容中,便将调查学生用纸情况进行简单统计,将了解纸的产生历史,计算纸张购买、废纸处理成本等融合在一起,凸显解决问题的综合性。
在科学领域中,数学因为其众所周知的准确而成为研究者最广泛用于交流的语言。因为他们普遍相信,自然是严格地演化着的,尽管控制演化的规律可以很复杂甚至是混沌的。因此,人们常对实际事物建立种种数学模型以期通过对该模型的考察来描述、解释、预计或分析出与实际事物相关的规律。
一、数学建模的教育价值
数学建模是数学专业改革发展的产物。从学校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观点来看,数学实践与数学建模都已经被大家认可,成为学生在学习数学这一专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课程。我国高等学校的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指出:要切实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运用意识与运用数学建模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学会数学与数学建模相结合,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猜测、判断、正名、运算与检验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数学建模需要符合数学专业本身的发展思维也要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判断思维,还需要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后运用数学的相关知识去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使学生合理的在生活中和工作中运用数学专业知识解决遇到的难题,使学生提升创造性与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大专数学教学是教育的最后阶段,大专学生毕业后将要走上社会,所以我们应该着眼于未来,为学生进入社会打好基础。根据数学建模的特点,不难看出,在大专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开展建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经过十来年教育后走入大专校门的学生,他们了解许多数学基础知识,但是如果进入社会让数学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他们往往会束手无策。只在课堂上学习基础知识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讲是比较低的,所以我们开展数学建模的课程,旨在使学生更好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重点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学会公式以及方程式的运算,也是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主意识,使学生们更加具体、全面的了解数学这一学科并不是枯燥乏味的,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学生们对数学建模有兴趣,才能更家深入的了解这一学科,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理论知识。因此,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是现代数学改革发展的必要途径。在数字现代化的时代中,提高科学技术是十分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基础即使来源于数学。也就是说,学好数学才能跟上数字时代的发展脚步,才能运用科学技术来为祖国做出贡献。
(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通过数学建模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数学建模就是运用数学的语言教学表达能力将数学建模的知识用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语言表述出来,而不是用数学专用语言;2.多进行小组探讨学习研究,把数学建模问题带入到小组中去,组员学生们密切配合,相互提出意见建议来解决数学建模的难题,这种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发展,也有利于难题的解决;
(三)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
数学建模的教学法不能只局限于传统教学,它的教学方法应该做到使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同学在下面死板的听课的模式。老师在数学建模中扮演的是引导者,而学生是数学建模教学中的主体,所以要求学生可以大胆的想像、提问,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大胆的进行猜测与揣摩,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这是现在社会十分流行的也是必然发展趋势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要比老师死板授课学的更加扎实和迅速。
所以数学建模教学符合现代教学理论,数学建模课的开设顺应了当前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数学建模的教学途径
(一)打好基础,强化意识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以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来说,如果学生们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独立的数学思维与方法是不可能解决的。所以,我们需要开展数学建模课程,在开展课程的同时,首先要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然后在传授给学生相对来讲难一些的问题。能力是在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中得到的,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挖掘教材,适当补充
数学模型包括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方程式、函数和算法等,数学建模的思维方式是体现在数学的教材中的。所以我们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教材中有包含的数学建模的知识点,并从知识点中总结数学建模需要用到的东西。总结用到的知识后,还应该适当的增加和补充,这样才能做出一本适用于学生的教材。
(三)内外结合、零存整取
强调数学应用现已成为当今各国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特点。在美国,人们提出了“用数学于现实世界”的口号。近几年来,我国对数学专业应该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大专数学教学也开始对数学建模进行研究和分析,但是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在数学课堂上,应该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围绕教学内容有意识的强化数学建模教学,让学生们能参透其中的道理。我国数学建模处于初期状态,许多东西都还不够完善,思维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将数学建模的教学工作和课外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开设数学建模的讲座、数学建模的探究小组、研究关于数学建模的论文期刊等等。一点一点的去探索数学建模中的道理,这种“零存整取”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使教师l挥指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与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刘冬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李明振.数学建模的认知机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
[3]马忠林.数学教育史[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稀土行业 景气指数 周期性波动
一、引言
经济景气监测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目前,美、日、欧盟各国都建有庞大的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借鉴国外的经验开展景气调查,建立了景气监测系统。目前比较著名的有:卡斯特评介中心的卡斯特经济景气指数、中国经济监测中心的国民经济综合指数、国经指数 、企业景气指数、国房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国家计委的宏观经济监测系统等。
稀土是镧、铈、镨、钕、铕、钆、铽、镝等 17种元素的简称,具有独特原子结构和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是现代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元素,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稀土行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下游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稀土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和监测。稀土行业景气指数是借鉴经济景气监测理论基础和实践而建立的行业景气指数,可以作为政府部门对稀土资源实施收储策略还是释储策略的依据,也可以作为调控稀土产业政策和出口贸易政策的依据。
二、影响稀土行业景气的因素分析
本文将行业景气定义为:当行业处于不同的周期节点时呈现不同的市场景象。处于周期波动不同周期节点的行业将有明显的表现差异。处于周期上升期的行业出现需求旺盛,生产满负荷,买卖活跃的景象;反之,处于周期下降期的行业出现需求萎靡,生产能力过剩,产品滞销,应收款增加,价格下跌,多数企业亏损的景象。行业周期波动是行业在市场经济下的必然规律。当需求增加时,促进行业生产规模扩张,生产能力增加。供应超过需求时,导致行业内竞争加剧,行业周期由上升期转向下降期。下降到一定程度,落后企业被淘汰,供应量减少,价格上涨,行业转向复苏,这样周而复始。
影响行业景气的外因是宏观经济指标波动、经济周期、上下游产业链的供应需求变动。内因是行业的产品需求变动、生产能力变动、技术水平变化及产业政策的变化等。一般进行行业景气分析,分析周期较长时间,本文根据《稀土信息》公布的数据,以10年来经过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稀土需求变动分析
当稀土产品需求增加时,会导致销售增加,总产量提高,稀土行业景气由差向好转变,但这取决于需求量的多少,维持时间的长短。短时间的需求量提高不能作为景气转好的特征,仅作为波动因素。
(1)10年国内稀土消耗变动分析。由图1可知, 2000年~2010年国内稀土消耗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也呈现一定的需求扩张和需求紧缩的周期性波动。
图1国内2000年~2010年稀土年消费总量情况
(2)10年国际稀土消耗变动分析。由于全世界稀土的消耗90%以上从中国进口,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基本上代表了国际稀土消耗总量。由图2可知,2000年~2010年国际稀土消耗总量整体呈现周期性波动。由于我国对稀土资源的出口额度指标、稀土出口税率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对稀土出口总量进行了较严格的控制,预计今后我国稀土出口总量将会控制在3.5万吨以下。
图22000年~2010年国内稀土总出口量
2.稀土供应变动情况分析
当行业内部因竞争或产业政策限制使总供应下降,而总需求不变时,这时企业效益好转,景气转好。只要总需求不变,这种景气转变往往能维持较长的时间。
(1)国内稀土总产量变动分析。由图3可知, 2000年到2010年国内稀土生产总量增长了近2倍。据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u.S.G eological Survey,2011), 截至 2010 年底,世界稀土总储量为11000万吨,其中,中国占50%、独联体 占17%、美 围 占 12%,国家储量合计占世界总储量近80%。中国50%的储量供应了全世界90%以上的需求,尤其是我国南方五省蕴藏着非常宝贵的中重稀土资源,工业储量达150万吨,但已经开采90多万吨,只剩下60万吨(杨子健,2008) ,按照现在的生产能力,20年后资源就面临枯竭。所以我国开始实施更严格的稀土生产指令性计划和征收稀土资源税等资源紧缩政策,使稀土总供应量得到明显控制。由图3可知,10年来,稀土矿产品总产量呈扩张和紧缩的周期性波动,但产量呈紧缩趋势。
图32000年~2010稀土矿产品总产量
(2)国外稀土进口总量分析。从图4可知,2000年~2010年稀土产品进口总量呈扩张和紧缩的周期性波动,进口量呈紧缩态势。
图42000年~2010年稀土产品进口总量
3.稀土产业政策分析
10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要求进一步提升和技术更新换代,使稀土产业整体得到升级。稀土行业内企业的整合,使稀土行业内的企业总数减少,稀土行业集中度提高,行业内企业整体竞争力提升,效益转好,这种产业政策导向能够长时间地使稀土行业景气。从未来稀土产业政策来看,我国对于稀土保护性开采政策和限制性出口政策基本不会改变,由于过去对稀土的过度开采以及稀土生产企业过于分散,造成了稀土资源的低价出售,在行业整合求变之后,今后预计稀土行业政策变化的可能性非常小。
4.稀土价格分析
[关键词]乡土中国 土地 权利 新社会文化 物权法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9-0111-09
“天高自古悬日月,地厚至今载江河。”这副对联张贴在河北柏乡县西汪乡寨里村一户人家神龛两侧多年。该村土地裂开了许多缝,其中最长的有8公里,最深的达10米。华北平原近十年来的地裂有200多处,据调查多因超采地下水所致。[1] 华北平原是中国主要农耕区,也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2005年,就在这片土地上,由于村民不愿土地被现任村委会和一家火电厂暗中征用掉,遭到数百名武装暴徒的袭击而致数人死亡。当我们聚焦于土地的时候,发现以上类似事件从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几乎在全国各地普遍上演,只不过在21世纪初更为频繁、更为严重罢了。地裂与地下水的超采有可能让某个地方的人无法定居并安排生活,但由于土地与土地之上权属与利益安排不妥而发生的社会冲突与断裂,却可能造成整体性的社会危机。由于土地问题而导致家国命运改变的历史叙事曾经支配了几代人。尽管这个历史叙事依然有可靠与否的疑问,但人们实际上还是非常忌讳它;就是说不管它真实与否,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力图避免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解放土地及其上劳动力的改革创造了土地等资源利用的巨大松解,而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个新社会的形成改变了这个伟大的方向。由于土地及其上权属与利益的安排在这个新的社会文化面前格格不入,因而出现了多处断裂且流变甚多。
一、从资源到权利:改革、物权与新社会文化的粗成
当今由“地裂”导致的社会分裂现象既是时间先后上的,也是社会结构横断面上的。与一直延续的渐进改革时期相比,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横断面上,孙立平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社会之新归纳为社会结构的“断裂”和普遍的权利“失衡”。[2] 更多的争论围绕改革合法性的丧失而展开,因此有了“后改革时代”这个更为灵活的定义。鉴于社会结构断裂和改革共识不再的动力机制是权力―资本的结盟与权利的失衡,所以有识之士多会将解决之道指向民主机制的产生。笔者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现状有一个朴素的看法,即认为中国公民个人基本权利的公共状态促进了90年代中后期新社会的形成。[3] 宪法规定的个人基本权利在生活实践层面不是个人天生具有,而是由公共权力的机构――中国的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基于行业管理建立的法律予以规定和确认。这种权利状态造就了两个社会病灶:一是公共权力的滥用。由于政治经济的高度相关性,公共权力甚至被委托―给了一些国有企业。资源高度集中是这些机构在市场化的环境下持续不断将权力私有化的主要动因。而因权力滥用而导致的问题是无辜的生命被膨胀的权力所剥夺。因此,切除这一病灶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建立在个人基本权利坐实的基础上,使公共权力为有限权力、公务人员仅是为纳税人服务的社会公民。否则,只会让90年代中期以来的社会状况进一步结构化,即机构和个人将公共利益转化为部门利益,再将部门利益转化为个人利益。尽管在政治上还有其他的权力制衡机制,权力私有还不至于威胁到政权,但在经济上的放手却导致了被管制的资源更快地从这些管道流失。这种资源再分配方式是社会断裂产生的一个体制性原因。一是个人权利的缺损。大批“体制外”的人和边缘人由此产生。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城乡分治下的小农。这里的小农不是农业经营面积、农业产量和收入之小和少,而主要是政治权利与资源享有、行使上的少和小。本来土地是农民持有的最大资源,但在个人基本权利公共化的状态下,来自公共权力滥用和个人权利缺损的挤压使小农处于被土地束缚的命运。除了受困于土地和离土离乡所遭受的超经济剥夺外,对于那些仍然生活在乡村的人来说,资源攫取型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污染使乡村生活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损害;农村居民点一旦发生环境和生态灾难,政治权利和资源占有上的不平等就会在空间上同生态灾难叠加。
中央政府虽意识到这一严峻的局面,但如果旧有的基本政治和法律制度不改变,那么也不可能有局部地区的松动。同时我们应警醒,即使有局部地区的松动,如果没有整体政治、法律制度的联动,单一地区的户口松动仍然不能解决目前非城市户口但从一生下来就在城里的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更不用说那些流动的儿童和少年了。因此,我们要明了,即使将宪法上的个人基本权利全部落实并给予明确保障,目前高成本的城市化和形成中的现代社会文化也基本断绝了多数乡村居民向城市迁徙的通道;废除旧有的不平等政治法律制度,只不过是将压在他们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除去而已。而从长远看,清理废止那些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不合理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是为那些移居城市居民的第三代着想,这应该成为社会变革的人道意义上的动力。倘若在这一点上都达不成共识,社会结构固化后恐怕更没有机会。
摘要:阐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农村建议的意义、优势及途径,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1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1知识经济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传递和服务的主体出现了多元化分布的趋势,高校图书馆如果还仅将其服务范围限定于封闭的校园,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区域性社会教育中心、知识传播中心、信息存储和开发利用中心,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利用其资源、人才、设备等优势条件,主动拓宽服务领域,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是知识经济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1.2提高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我国有1000余所高校,其图书馆藏书总量超过6亿册,这些数量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不断增加的电子网络文献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但是,高校图书馆现有的馆藏资源并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利用率多数在50%左右,有的甚至低于40%。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农村建设后,可以发展一批较为稳定的农民读者队伍群,打破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封闭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有效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1.3解决农民知识贫困的有效办法
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有8亿多农民。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城市差距巨大,由此产生的信息鸿沟以及导致的农民文化素质低下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改变农民的落后思想观念,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当务之急。地方高校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介入所在地市的建设,提高农村的信息化水平和农民的文化水平,是消除信息鸿沟、解决农民知识贫困、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有效办法。
2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优势
2.1信息资源优势
地方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料,如图书、期刊、报纸、光盘、声像资料等。这些文献资料内容丰富、专业性强、门类齐全、准确性权威性强、情报价值高,是各级地方公共图书馆无法比拟的。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进行了全方位合作,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将更加明显[1]。
2.2人才资源优势
地方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批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工作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信息服务技术专业人才,他们不仅有丰富的图书管理、文献信息收集与处理的实践经验,还具有根据社会需求来开发、挖掘、创新各种信息产品的能力。地方高校图书馆还可以组织协调校内各门学科的专家进行课题攻关、技术培训、产品开发等,这种优势也是地方公共图书馆无法企及的。
2.3设备资源优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图书馆管理软件的出现,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不仅实现了运用计算机手段为读者服务和科学管理,其全新的网络环境还使得高校馆迅速获取文献信息资料,而且能直接参与社会信息系统的循环。因此,在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搜集、整理、加工地方文献,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服务于地方建设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3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3.1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培养新型农民
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需要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可以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口资源,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文化的载体,具备提供信息、传播信息和引导信息的条件与实力,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利民活动。如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崇尚学习,鼓励农民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利用丰富的人才资源,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不同要求,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掌握足够的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2]。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途径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4-003-02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数学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在前进。然而,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仍随时存在的。比如课堂以教师为主,对学生要求太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在学习上依赖性强,厌学情绪明显,学习效率低下等等。如何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呢?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现行的初中数学教材无论是从版面设计还是章节安排,都做了很大的调整,从对学生发展来看,更具科学性和人文性。教学内容的设计更注意生活化,这对学生来讲本身也是一种吸引。如我在教《与数学交朋友》之《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这节课时,课前就让学生去做准备:(1)搜集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2)到银行了解定期储蓄半年期、1年期、2年期、3年期和5年期的年利率;(3)找一个正方体物体或自己做一个正方体模型,观察正方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形状。我布置的这三项任务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这三项任务的同时学生也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特别是第三项任务还在班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学生对这堂课饱含期待,教学效果可想而之,每个学生都在这堂课上得到了锻炼,愉快的获得了新知。如果课前不做这些准备,相信这节课难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故事可由教师讲,年利率可由教师抄给学生,正方体影子的实验也可由教师在课堂上做,但两者所达到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前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趣,促使他们主动的去学,而后者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二、营造民主的氛围,构建和谐的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表现出来。新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的新型关系,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实现情感的和谐统一起来,使课堂成为一个和谐的场所或平台,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学习的潜力得到发挥,课堂学习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三、改变传统的教法,注重知识的引领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创新课堂组织形式,对许多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在教学中我做了这样一些探索和尝试:(1)利用学案进行导学,设计温故知新部分,内容简单,面向全体学生,结合教材,完成学习,让学困生体会得到知识的快乐。同时,联系实际,讲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课时注意增强趣味性,重视课堂练习的教学;(2)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需要学生联系实际,做生活听有心人,学会归纳整理好习惯,从而学习数学获取兴趣的有效途径。比如:如何解决同底数幂的乘法,学生掌握容易忘记快的问题?根据教学实际,这个问题我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让学生掌握法则的规律,例如: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以让学生总结底数是乘法,指数就是加法,指数的运算比底数的运算低一级。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用和逆用法则。俗话说:熟能生巧。这样就不会忘记了;(4)尽量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意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用顺口溜、故事等引导需要帮助的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特别对于数学中不易表述清楚的难点,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展示或演示教学,能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们能及时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四、关注学生的情感,转变传统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网络环境;管理;图书资料
作为向人们传递各种知识和信息资料的图书资料室,能满足人们对各方面知识的需求。随着人们对图书资料需求量的增大,也为图书资料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应该将网络技术投入到管理中,从而也让图书资料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建设。
一、提高网络化图书资料管理意识
现在的图书资料要想实现网络化管理就是要先提高领导层面对其的重视意识,因为领导部门是对图书资源进行综合决策和统筹规划的核心,加强领导部门对图书资料网络管理的重视程度是重要的一项工作环节。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领导改变传统图书资料管理的模式,让他们明确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使用于现代化图书管理工作,从而意识到电子图书资源管理建设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网络化图书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二、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素养
在图书管理中,资料管理人员是很重要的角色,他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职业素养,并有一定的责任感才能胜任这项工作。相关的领导要对图书资料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他们的职业素养和知识能力都有所提高。首先,资料管理人员应该有综合技能和知识,要想将网络化彻底融入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和建设中,就要对资料管理人员进行更专业的培训,比如计算机、网络知识以及数据信息库等方面,要保证他们能熟练操作各种办公软件,对网上图书资料的检索功能和管理功能都能完善掌握,还要懂得数据库的联机操作以及光盘数据库的结构检索等方面,对每一种搜索引擎和检索系统都有一定了解。图书资料室是传播知识的主要源头,也是前沿阵地,图书室所体现出来的使用效果和图书资料结构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还要在图书情报知识方面对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到图书管理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让所有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所长,这样也就能让他们更好的服务于图书管理工作。其次,图书资料中会涉及到一些外国文献资料,而且网络上也会有大量的英文信息资源,所以要培训资料管理人员在英语方面的水平,这样能不受英文资料的使用限制。如果资料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英语水平,也就不能对图书资料中的英文资源进行分类管理甚至是阅读,也就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图书资料管理事业。
三、加强数据库的建设
图书数据库也就是图书信息储存的一个网络仓库,这也是网络化图书资料管理最基本的建设基础,数据库建设越完善,图书资料实现网络管理的速度也就越快,网络图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就越快,能向读者提供更优质的图书服务。在数据库建设上不能只注重形式上的建设,要将其网络化的功效真正发挥出来,为人们所用。我国目前的图书网络数据库还有一定缺陷,体现在数量少、储存容量少等方面,特别缺乏的是社科方面,现在多数的社科方面数据库都不是开放的,都是为自己的企业开放,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标准。对于免费的数据库还是很紧缺的,而且质量还不高,有很多信息资料都是重复的,再加上数据库在建设上也比较落后,贡献出来的专业文献并不多,还有的资料根本就没有,尤其是各个学科中比较权威的资料更是少的可怜;数据库更新也比较慢,一些最新的资料都没有及时更新出来,对于科研需求更合不能满足。所以,加强建设网络数据库,让图书资源实现信息化是现在亟需要做的,同时还要建设更多种类的专题数据库,让每一学科的权威资料都涵盖在其中,再额外购买一些国外权威的资料和杂质供人们使用,使数据库信息实现综合性的建设,让人们能在网络数据库中检索、下载到更优质的图书资料。
四、加强用户教育
建设网络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所服务,在为用户提供网络图书资料之前,要先对使用用户进行专业的使用方法教育,让他们对电子信息的检索和利用功能有一定了解,还能让他们熟悉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过程和情报检索功能。同时还要制定一些使用手册,向人们宣传电子图书资料的专业知识,还要建立专门的培训学堂,教授人们更专业的电子图书馆知识和使用方法,也可以利用网络视频、电子导航等网络功能去指导人们更具体的电子图书馆使用步骤。总之,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让人们传授电子计算机的检索功能和操作理论等内容,让人们能和时代接轨,逐渐走进网络时代,并能了解国内外各种先进的网络图书检索系统,进一步了解电子图书馆的应用。让人门学会在网络上检索和使用图书资料,并能对其进行分类和处理,实现全民使用电子图书资料。
五、强化网络的安全管理
以往的图书管理都是架式管理模式,除了日常的资料归档和分类处理之外,还要进行防火防潮等工作。但是网络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却不用这些现实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做是网络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这方面是不能被资料管理人员所忽视的。图书资源信息化虽然好保管,也不会占用过大的空间资源,但是网络毕竟是开放使用的,这会为电子图书资料带来安全隐患,缺乏一定的安全性。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是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做的一项工作,以防止网络病毒和黑客侵入电子图书系统。在计算机中安装有效的安全防护软件,并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是很有必要的,在登录电子图书资料室时也应该验证用户名和密码,建立有效的安全防火墙技术,这样也能减少病毒的侵入,进行有效的防范,从而保证电子图书资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实现资源共享
文献资源的共享性是网络化的内在要求,只有实现资源共享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虽然,资源共享已经宣传了很多年,但是很多学校、学院仍然走着保守路线,实行封式的管理。不能做到优势互补,自身的资源也得不到有效利用,白白浪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因此,各图书馆、图书资料室必须树立起资源共享的观念,强化共享意识,走网络化管理的路线,通过资源共享来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实现互补。
七、结束语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网络化是必然趋势。要想在新时期新背景下做好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我们必须紧扣网络环境的特点,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不断创新图书资料网络化管理策略,开展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吕玉凤.网络条件下图书资料管理的转型探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