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旅游管理行业现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31 16:50: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旅游管理行业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旅游管理行业现状

第1篇

[关键词]:黑导游 导游行业 旅游管理

导游这一职业群体,作为整个旅游服务行业链中的接待主体,是与消费者做最直观和长时间接触的关键和中心。除了行程本身,导游服务质量的好坏、职业操守的高低,是旅游服务产品质量最重要的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大幅提高,对于服务类消费和精神类消费的需求也逐渐加大,这催生了旅游服务行业的一个春天。在这一背景下,导游的服务和素质水平却一直参差不齐,近年来频频曝出各种“导游骂人”和“黑导游”事件。这既存在内在因素,也有整个行业监管不力的因素。如何在未来,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提升导游服务质量,是整个旅游服务管理部门工作的重要一点。

一、国内导游行业及旅游服务业现状

为了规范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2013年10月,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该法实施以来,旅游秩序有了相当明显的改善,导游的服务素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许多问题依然存在,各种旅游乱像无可回避。例如,2015年,一段云南导游辱骂游客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造成了极大的舆论影响。尽管舆论最初都一边倒向游客,但随着事件的发酵升级,公众逐渐回归理性的视野,重新审视了乱像的根源,亦关注到“导游骂人”背后的重重因素。我国导游学历层次不高、服务质量欠缺,行业监管不力都是重要问题。

二、影响导游服务质量的内外因素

1、导游准入门槛较低,文化素质不高

我国的导游资格考试难度不大,从去年的统计来看,旅游专业毕业的毕业学生在考试大军中仅占百分之三十的比例。由此可见,大批量的导游都属于社会人士或未经过专业培训而从事接待的人员。在学历构成上,本科以上的导游人数不到百分之二十,集中在中专和高中学历,而从事这一行业的许多人员都来自于困难地区。

2、导游工作的压力和强度要求过高

社会对于导游这一职业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说话幽默风趣、能歌善舞的导游往往最受游客喜爱。但这对于导游本身的情绪负荷是很高的,需要长时间控制情绪做好“演员”。此外,长途游的团期往往有一周左右,导游作为一个中心人物,还要协调旅行社、游客、司机、景点负责人等等多方的关系,而一旦出现矛盾,导游便是矛盾的中心,承担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不得不承认,导游是一个对于身心素质和抗压能力都要求很高的职业。

3、导游收入的组成方式不合理

导游的上一层是旅行社,对于导游行业目前国家并没有统一的基本工资标准,均是由旅行社进行制定的,基本工资仅仅是极少的收入。导游与旅行社签订五险一金的是极少数,更多的是以兼职形式,按照出团天数来计算的报酬。而近年来自由行的增多,使得导游的收入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以来“进店”和“回扣”的现象无法杜绝。

4、旅游市场整体不规范,不合理的“低价游”乱像无人管理

导游行业的混乱,与旅游市场整体的不规范是有关系的。由于监管不力,许多“零成本团”和“低价团”都打着“纯玩”的字样,不合理的低价固然要求乘客以购物的形式买单。许多游客素质不高,识别能力差,容易陷入这样的低价陷阱。这是多方原因造成的。

二、加强导游管理与旅游服务的途径

1、提高导游资格准入门槛,强化道德素质审查

必须要对导游从业资格水平考试进行改革,提高导游准入门槛,对于学历必须有所限制。另外要设立道德准入门槛,加重对于导游道德素质的审查。

2、加快建立导游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制

旅游管理部门一定要设立好导游培训机制。除了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岗前培训外,导游上岗之后也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文化道德的熏陶。使得从业人员能够提高自己的技能的同时,也提升了信心和行业认同感。

3、合理规范导游薪酬分配,加强人员激励

导游最为旅游行业最重要的一环,一定不能让这些人员变成“三无”(无组织、无保障、无纪律),要建立起一个合理的导游薪酬制度和激励制度。在薪酬上,根据本身的学历和职称等确立一个基本工资,在津贴上,则根据其带团天数、带团表现、游客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评定,使个人收入与他人收入拉开差距。促进行业间合理竞争和健康发展。

三、结论

导游服务行业的乱像,存在着其素质不高等内在因素,同样也暴露了监管不力和市场混乱等原因。作为导游本身必须要致力于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行业自律;对于行政部门而言,必须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导游薪酬制度等。只有推动了导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人民的消费质量才能真正提升,旅游服务行业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清.影响我国导游服务质量的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2]任艳.导游服务现状及导游职业素养提升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3]伏六明.导游职业道德的失范与整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第2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就业;发展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的毕业生和就业率的比例不协调,“有业不就”现象非常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就业率很低。酒店、旅行社等行业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毕业生不希望将旅游管理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这就使旅游行业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短缺,严重缺乏受过系统培训的专业人员,即便有少部分从事旅游行业的毕业生,也因为许多原因放弃了旅游管理行业。

二、影响高校旅游专业本科生就业的因素

(一)社会对学生能力和素质期望过高

毕业生就业的选择,受到社会价值观和家人的干预等很多方面的影响,随着旅游行业的稳步发展,我国的很多大学都相继成立了旅游专业,社会普遍对旅游管理专业存在误解,包括大部分毕业生的家长都认为,学习管理专业,毕业以后应该从事的是管理型的工作,比如经理、管理人员等相对上层的职务。形成了大学生“天之骄子”的思想和根深蒂固的观念,在社会价值观和家庭思想的灌输下,许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产生了很强的优越感,就业存在挑地区、挑单位、挑岗位的现象。

(二)学习课程实践环节方面相对落后

从师资力量上来说,旅游专业的教师多是“半路出家”,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只有很充足的理论知识,但是通常是纸上谈兵,无法通过实践进行教学讲解。而从旅游行业中转型而来的教师,的确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但是缺少规范化的教学方法,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从课程设置上讲,旅游管理的课程未实现系统化、科学化,课程之间也缺乏联系,教学有许多的重复内容,过度重视管理的理论课程,严重缺乏实践环节,部分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及专科或者中专生,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实践能力较弱。

(三)毕业生缺少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大学生在选择自己的就业目标时,对于薪酬地位和自身的发展前景非常看重,希望在短时间内,有施展自身才华和环境良好的工作空间和充足的晋升条件。而旅游行业尤其是酒店业要求管理者从最底层的服务员做起,有充足的基层经历,才能胜任高层管理者这一职务;其次,用人单位所支付的酬金没有达到毕业生预期的标准,毕业生过于抬太高自己的社会价值,所以才会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最关键的,作为服务业的一种,毕业生普遍认为,服务行业就是伺候别人的行业,看别人的脸色工作,他们希望得到地位上层,比较光鲜的职位,过盛的虚荣心不允许他们选择这样的职业,加上家庭的压力,父母甚至比毕业生自己更希望他们在社会的上游工作,这导致毕业生就业观念出现偏差,不愿从事旅游行业。

(四)旅游企业缺乏长远的用人眼光

很多的旅游企业在招聘时迫切希望有丰富旅游管理经验的成手人员,本科生虽然没有多年的从事旅游行业的经验,但是他们是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人员,具备很高的发展潜力,旅游企业不愿投资于培养人才,功利心太强,所以很难吸引毕业生选择就业。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对策

(一)加强职业教育

首先要对毕业生灌输正确客观的旅游业知识和就业思想,旅游行业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较发达国家的旅游业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迫切需要这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要转变择职观念、培养毕业生对旅游行业的热爱,旅游专业的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培养职业自豪感。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办学质量

学校要积极培养和发掘有实践经验的任课教师,注重各门课程的内部联系,合理分配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总课时中的比例,适当增加实践课的课时分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用人机制

旅游管理行业的薪酬标准应该同学历相关联,信任接受专业培训的本科生的能力,为他们提供符合本科生专业价值需求的工作岗位,只有给予本科生应有的发展空间,提高他们对旅游管理行业的认可,才能使更多的优秀旅游专业的本科生加入到旅游管理的行业中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学校、家庭包括社会给予毕业生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支持,需要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降低期望值,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从而学习更多的社会经验,更好的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杨帆,朱定秀,程晓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基于高校A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J].池州学院学报,2014(6):139-142.

[2]赵桂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与就业岗位关系问题之探讨[J].中国市场,2014(24).

第3篇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发表的蓝皮书表明:中国旅游业收入逐年创新高,旅游市场呈现出“两高一平”的局面,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入境旅游平稳增长。我国旅游业的增长使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世界第一客源国,以及较大的旅游目的地国。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服务范围较广的产业,就业门槛较低,能够吸纳大规模的毕业生。同时,我国各地区的酒店业管理人才缺口也非常大,就北京、上海来说,酒店业管理人才缺口均在55万以上,并且现在每年新增的旅游企业中,中、高级管理岗位就有一千多个。由此可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将会大大弥补岗位人才缺口的局面,应用型、技能型、素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不愁将来会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潜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家长和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不了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岗位需求严重脱节、旅游业不合理的用人制度、社会各界对旅游行业的偏见等因素致使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的“潜流失”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许多家长和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有错误的认识,认为旅游管理专业一毕业就能担任管理层职务,这种眼高手低的择业观念,致使很多家长和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很是失落。所以部分学生会选择转专业或者是修读双学位来达到将来不从事旅游管理岗位的目的,尤其是本科毕业生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占总学生规模的不到35%,许多毕业生都从事了不对口的职业,形成了“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的就业局面。 

(三)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亦有困境 

一般按照理论上讲,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势必会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情况不容乐观的是,旅游管理人才的供给质量无法满足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人才“供需”矛盾日趋明显。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高校紧跟社会岗位的需求,纷纷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每年报考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远远超出了旅游企业可提供的岗位;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又是“弱势专业”,许多考生在不了解旅游管理专业或者是“被调剂”的情况下误学了旅游管理专业,结果造成旅游管理专业大量流人其他行业,未人行,先转行的局面。由于教学模式的缺陷以及学生的个人态度造成了旅游企业在招聘旅游管理人才时迟迟招不到人或者是招不到合格的毕业生。这样给企业、学校、学生都带来的困惑,陷入了无尽的恶性循环中,这样旅游管理专业会给后来的学子和家长带来这样的影响:学习旅游管理专业难就业、就业面狭窄、找不到工作等等诸如此类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极为不利的负面评价。 

二、影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因素 

(一)现阶段旅游业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合理、不公平 

旅游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功利性较强,企图缩减用人成本,因此,招聘人员时过分强调毕业生是否具备丰富的旅游管理经验或旅游从业经验,完全忽视了毕业生的可塑性和再造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不合理的教学模式的培养下缺乏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但是如果就因为这个原因将旅游管理专业求职者拒之门外,是否会显得旅游企业不通情达理?旅游企业要充分考虑到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优胜劣汰的选拔机制,为广大旅游管理毕业生提供一个可以施展自身能力的平台,经过严格笔试、面试和考核后择优录取。另外,旅游业的现实情况:管理人员要从服务人员做起,要做好饭店管理者,必须具备基层服务人员和部门经理的经验。而且服务人员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都较低,很多毕业生眼高手低,觉得自己高校毕业,可是毕业后还是照旧需要从基层干起,不甘于基层等服务客户的工作,毕业生从事旅游管理行业局限了个人的发展空间,造成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1.缺乏合理有效的旅游职业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没有正确的认识,盲目的将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等同,忽视了毕业后所要从事的是旅游管理职业,而非是旅游本身;另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盲目跟风,在校期间只忙着报考旅游证、二级计算机证书以及教师资格证,证书缺乏针对性,对学生日后就业用处不大,忽视了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奋斗目标的规划,学生在旅游行业就业的愿望不强烈。 

第4篇

形体训练能够通过训练使人的形体趋于健美,这个毋庸赘论,它还能够通过锻炼,将一种开朗、豁达、真诚、进取的精神传送的人的心理之中,使人的举止和姿态都能够富有美的韵味,从而充分展现人体的文化素养。通过系统的形体训练,人的身才匀称,举止更为得体,坐、立、行都能够落落大方,将青少年那种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展现出来。锻炼出的良好形体美,能够反映一个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优雅气质,就像一扇窗口一样展现人的内在美。

2、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形体训练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形体美和服务姿态美对未来从事管理服务工作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通过形体训练课教学能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塑造健美的形体,更重要的是获得适应未来职业的职业劳动身体素质,这样毕业后处在工作岗位上可以很快地适应职业劳动要求,并为以后干出好的成绩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2.2有助于学生正确审美观的树立和艺术素养的提高。形体训练作为一种运动项目,它不仅能够使人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还能够提供非常高的审美价值。形体训练课优美的教学环境,能够使学生培养并提高自身身体姿态美的表现力和优雅的气质,另外,形体训练课有着非常讲究的教学内容,通过舞蹈和体操进行身体形态的训练,通过练习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与表现力,有利于学生正确审美观的树立和优雅气质的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优雅的气质是学生未来进入旅游管理行业中必需的职业审美素质。

2.3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旅游管理这个行业的从业者,需要善于与人进行交际,有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更要善解人意。如果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进行交流,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就有可能难于和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也就很难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了。形体训练课通过让学生感受其力度感、美感和韵律感,配上优美的音乐,能够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良好的教学氛围也能够增强学生进行沟通和交往的欲望,从而达到开阔学生心胸,激发其自信心和进取心的效果,使其形成乐观开朗活泼的良好心态,为其奖励啊走上服务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职业身心素养基础。

2.4能够帮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增强其社会竞争力。从目前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来看,旅游业发展相当迅猛,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激增,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而各大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却存在实习难、就业难的情况,表现出一种供过于求的假象。仔细推敲其中原因,不难发现这是因为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旅游业实际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况且还存在学生普遍存在职业意识不够强烈,忠诚度较低等现状。但是,如果学校能够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充分考虑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重视学生外在形象与内在素养的培养,开设像形体训练这样的既能塑造学生良好外在形象,又能提高其内在素养的课程,这样必然会使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得以有效的提升。

3、结语

第5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教学案例为媒介,以个案分析为切入口,以学生共同研究和观点碰撞为主要施教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起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判断,最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获取新的知识。

一.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特点

1.实践性

案例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理论和具体实践之间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专业,要求教学能力与指导实践相结合。根据格柯的研究理论,案例教学中所选取的案例应该是现实中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包含有解决问题所需的细节,学生可以充当某个角色来解决案例中反映的问题。因此,案例教学中,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状况,应当像一个管理经营者那样,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现实情况是学生对旅游管理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教材、教师和课堂,精挑细选的案例是实践的浓缩,学生可以从案例教学中获得对旅游管理行业的感性认识,加以分析和讨论,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吸收成为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这一来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务技能。

2.训练性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以及培养其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课程任务,如环境分析、市场调查、小组讨论、项目描述、回答提问等环节。整个过程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表达、应变等能力都是很强的锻炼。案例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模拟真实的环境,学生置身其中,扮演着管理者、执行者、服务者等不同的角色,应对各种事件,处理各种事项。在分析、讨论、归纳、综合中找到最满意方案。可以说,案例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学生在其中得到不小的锻炼。

3.互动性

围绕案例展开的师生互动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即作为教学材料的案例要结合教学主题,通过分析、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环节,使学生获得相关的理论和概念认知和对实践的指导,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案例教学中,虽然案例的选取与安排,组织学生开展的各个环节都由教师来决定,但毕竟不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同教师一起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每一个案例都有其独特性,学生不可能采取套用公式的方法去处理问题,从每一个案例上都能得到不同的体验和锻炼。案例教学为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4.全面性

教学案例多是通过描述旅游管理行业个人或组织面临困境或需要决策,需要学生把握案例背景,做出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把从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模拟运用到实践中去。案例的不同,促使学生不停地开动脑筋应对问题,新的案例又带来不同的考验,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案例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识,还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和素质,以及参与实践的积极态度,智能得到开发,从而提高了将来在旅游行业工作的操作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现存问题

1.案例方面的问题

案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而案例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案例的数量不足。一直以来,我们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案例多取材于国外实例,由于国外企业的制度与文化背景与国内有很大的差别,学生普遍缺乏对国外人文环境、市场状况、制度背景灯方面的了解,致使案例的实用性差,教学效果难以使人满意。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本土化案例的数量上有所增加,但亲和度稍显欠缺,通用性也不高。总体而言,难以满足庞大的需求。二是选取的案例质量普遍不高。许多教师选择的多是来自国外的案例,貌似可以和国际接轨,但实际上效果不甚理想。学生们认为这些国际案例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对今后的具体工作指导作用不大。一些案例的翻译生涩,给案例学习也造成了一些困难。国内的案例选择面窄,甚至直接来源于网上或传统媒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案例;一些案例教材更新较慢,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陈旧过时,缺乏经典。

2.教师方面的问题

教师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起着中心作用。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的态度与方法,以及如何控制与调度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等。旅游管理专业各教师在准备案例时很少相互沟通,直接照搬的案例在课堂上容易出现重复,学生自然兴趣锐减。更多的教师不懂得如何对案例进行加工,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时,教授方法也不够严谨。缺乏对案例的有效分析,甚至出现把举例当做案例的问题。

3.学生方面的问题

案例教学中,学生是否积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愿意并有能力参与到案例教学环境中,和教师积极配合,形成互动,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又一关键因素。中国现行应试教育制造出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理解抽象问题的能力偏低,参与意识不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种种因素共同导致案例教学在具体实施中受到限制。案例阅读、案例讨论、案例分析等各个环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不高甚至无动于衷,给案例教学带来被动。

三.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1.加强旅游管理教学案例和教材相关工作

首先应该加强案例的收集、选择工作。一个高质量的案例,使学生学习收后可以得到有效地锻炼,能够举一反三,并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指导作用。真实性、客观性、代表性是对教学案例的具体要求,案例最好是反映国内旅游行业经营现状。第二,加强旅游教学案例教材建设。目前教学使用的教材多是舶来品,一些国内的案例,也都照搬国外的理论观点和分析依据,这种死板硬套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当前急需的是反映中国文化背景和旅游管理现状的案例教材,这就需要广大旅游管理行业的从业者、研究人员、一线教师共同努力,加快这方便案例教材的建设,形成一个体系,共同作用,帮助提高教学案例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指导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

2.科学设计案例教学环节

第一,课前充分准备。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方法,案例教学的备课量大,难度高,教师不能依赖和局限于固定教材。教学案例中常隐含着旅游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教师要首先吃透这些隐藏在字面意思下深层次的内容。因此教师必须多方收集资料,课前熟悉案例并做深入地研究,准备案例所涉及的知识。不仅是知识点,还有课程的时间规划、意外安排、结束总结等都要有所设计和准备。准备越充分,课堂效果越好。第二,要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案例介绍要有艺术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谈论热情。案例讨论阶段,教师也应参与其中,通过启发和诱导,把导论引向一定的深度。以学生讨论为主,充分调动起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控制好时间和场面,防止过于激烈或冷清。促使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把知识融会贯通,从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总结时要对学生的发言整理归纳,简要总结,以更准确地反映学生思想。

3.教师要走到一线企业中去

案例教学是对旅游行业经营管理中真情实景的再现和分析,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这样对教学案例才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国外的高校在这方面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这些院校与景区、旅行社、酒店保持着深度合作,教师在企业中担任一定的职位,积累一线实践经验。这样的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可以很好地把系统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教学效果较好。旅游管理专业是特别注重实践的,管理的理论基于实践才能发展,才有意义。

4.案例教学要与学生实践结合起来

专业实习、假期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高校学生实践的一部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实习中处处留心,用心观察和感受实践中的实例,学习和体会别人的处理方法,对课堂上所学原理进行验证。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法等内容编写成为案例,在今后的教学中使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可以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努力完善案例教学法,以培养出更多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

旅游产业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向,致使报考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但随着旅游行业的专业化规模发展,对从事职业岗位人员的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学校在培育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技能时,应该朝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让学生能自如的胜任旅游行业的各个岗位,在提升学校就业率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一、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一)地方导游

地方导游的岗位职责主要是妥善安排当地旅游团的旅游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旅游团在当地风景旅游区食、住、接送和娱乐服务,地方导游必须与其他管理人员达成一致,做好旅游团的各项借贷工作。其次,地方导游必须熟知当地的旅游资源,便于向游客解读景点的背景传闻并及时回答游客的疑问。此外,旅游在旅游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地方导游职责范围内的首要问题,为了保护游客安全,地方导游必须在旅游途中,时刻提醒游客的人身、财务安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出现游客失踪或者物品遗失,及时与当地警察联系,并积极配合警察的侦查工作,将游客损失降到最低。

(二)全陪导游

根据旅游计划安排,全陪导游负责监督各个接待单位的执行情况以及接待质量以及旅游过程中,各个地区接待社的联络。其次,全陪导游同地方导游一样也要对游客的人身安全、财务安全、日常出行和住宿负责。但与地方导游不同的是,全陪导游,还应承担起旅游市场调研的责任,为进一步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开拓市场的战略部署做好前期准备。

(三)国际领队

国际领队不同于普通的导游,他主要负责海外客源的旅游服务。基于此,国际领队必须具备过硬的外语知识,最好熟知多门外语方便和不同国家游客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国际领队一般负责国外的旅游任务,在出发前除了给旅游团介绍旅游国家的风景习俗之外,还需要提醒游客检查好护照、身份证等重要证件,避免其遗失在家中耽误旅游行程。另外,国家领队需要安排好旅游团得到旅游计划,组织好当地的旅游活动,时刻关注游客的人身安全和物品安全。若是,旅行中出现游客身体不适或者天气因素干扰旅行计划,国际领队必须适时做好旅游计划调整,组织好旅游活动。对游客日常生活的关心,维护旅游团内部的团结,调动好游客的积极性,是国际领队的重要职责,也是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最后,国际领队负责的多半是国外的旅行任务,因此在国外旅游风俗交涉上,一定要游客明白,避免因风俗习惯不同造成的矛盾纠纷。

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能力培养

(一)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的课程学习

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一步步的知识经验积累而来的,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无论从事哪个职业领域方向,都必须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从导游基础着手,对导游法规、导游英语、旅游服务礼仪、旅游心理学和旅游管理学等专业课程、选秀课程进行深入化的学习。此外,根据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不同,其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也有很大的差距,对此,应鼓励学生课外多多涉猎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多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风俗、地域地貌。

(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技能学习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践技能才是决定其是否符合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的能力的评判标准。对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授课教师应增强与校外企业的练习,借助学生在外实践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旅游管理技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与此同时,聘请旅行社的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旅游管理技能进行培训,纠正其不当的管理行为,为学生今后在旅游管理方面的工作提供宝贵的实习经验。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旅游教学 问题与现象 手段与措施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

1.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学生对专业教学没有兴趣,这就需要改变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专业课程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也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以后灿烂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旅游专业教学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但是的旅游专业课堂上教学单一,导致学生对旅游专业课态度消极。这表明旅游专业课教学方式中仍存在着巨大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1]

2.旅游教育院校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旅游培养行业迅速兴起,在各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也火热展开。职业院校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前沿阵地,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各职业院校的骨干专业,承担着为旅游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如何进行有效的实践培养教学是学生重视的,也是学院对旅游管理教学的重视部分,保证旅游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性。

二、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1.教师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认识不够,不能进行正常的实践培养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重视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教导,只灌输知识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更深的知识研究造成了阻碍。专业教学应该贯彻“能力本位”理念,实践能力训练应该占有极大地比重,将学生带入到旅游管理的实践工作中去,让他们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才是教育中应有的旅游管理教学。教师对实践能力教学的认识不高,认为灌输知识才是教学的重点,没有认识到实践技能的学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对技能的掌控,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实践能力方面的保障。所以教师应该改革自身的思想,对旅游管理教学中实践能力教学进行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2.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不过关

课堂考核是实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及考核,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知识总结,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技能理解程度的了解,推动课堂进度,让学生在考核中了解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对学生能够进行较为全面的知识与技能教学,但是却忽略了课堂考核,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影响教学进度,使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认识与使用也不能深入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不深入,对旅游管理教学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

3.调整旅游管理专业结构

对应于旅游业不同的从业要求和管理层次,旅游管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也需建立不同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但是有些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建立,并不是在合理的计划和谨慎的可行性研究基础上产生的,而多少带有求生、转行、从众的因互,而且在层次结构上也欠合理。为促进院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的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为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三、加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手段与措施

1.注重对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发掘学生的潜力

在生源质量下降的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多数自身学习能力较差,基础知识不牢固,但是社交能力较强,对人际关系的认识较深,所以在学校中要充分将旅游管理知识与旅游管理实践相结合,锻炼更熟练的人际能力,有利于以后直接进入旅游管理行业进行工作,但是这样的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生硬的讲解,对学生传授知识,灌输思想,以至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够深,仅仅是死记硬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程度相当高,在学习中也积极要求个性,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愈加明显。教师如果能做到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发掘每个人心中潜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就能帮助学生在实践能力技能培训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再由教师灵活的解读教材与引导,将学生带入到生动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对旅游管理学习产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最高。

2.积极进行教法改革,带动旅游管理教育的发展

传统的旅游管理教学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将旅游管理的知识注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属于半强迫性教学模式,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教师的讲解会不充分,让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所以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制定教学计划,逐步进行教学。还有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的循序渐进性,而不是纯粹的灌输知识,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旅游管理知识的兴趣与劲头,这是最不妥善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从初步的旅游管理知识与职业操守进行教学,对学生的服务思想先教育,再将那些不易理解的抽象的专业性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具体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图画,声音等高科技教具的方式对学生的头脑内感官造成记忆的刺激,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重点上,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完善我国旅游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职业院校人才模式改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进行专业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高素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者切实进行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教学改革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 《湖南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湘政办发[2012]41号)。

第8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文化课教育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关注,尤其是旅游业,当前我国的旅游业正处在发展的高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的文化课教学要求也不断提高,当下旅游就业市场上急需专业人才,出现了严重的供需矛盾,这让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育及该专业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然而,中职院校该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无法达到旅游企业的就业标准,因此,如何有效加强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成为中职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文化课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方面

一方面来说,中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基础就不是很好。在最近几年,高中以及各种专科本科院校都扩大了招生量,这就直接导致中职院校的生源减少并且质量不佳,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没有考上高中才上中职院校,所以,这些学生通常都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专业课程也提不起兴趣来;从另一方面来看,当前的学生生活环境普遍较好,没有压力,学习也没有主动性。我国实行免学费的政策,而且范围逐渐扩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学生都能享受到这项政策。国家发放的资助金多数是由学生自己进行支配,这一现象导致大多数学生不好好学习,只重视物质享受。对于学业成绩也完全不担心,再加上家长不及时进行督促,很多学生放任自己,并没有投入到学习中。

(二)教师方面

1.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就目前来看,在相当多的中职院校里面,都没有专业的旅游管理专业文化课老师,基本上这些老师都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后来转到旅游管理@个专业,很少有科班出身的教师,所以,这些教师很多都从根本上歧视这门专业,也不想接受这门课程;有的教师基本没有学习过关于旅游管理的专业文化知识,上课时都是照着书本念;还有的教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实际教学经验,这些都反映出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文的教师教学水平堪忧。

2.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在很多中职院校里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教育方式还是陈旧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无非就是给同学们在课本上画重点,然后讲解难点,学生只是将这些知识硬背下来,虽然能在考试的时候得到比较好的分数,但是他们很多东西根本都不理解,更不要说是去实际岗位进行操作了,基本上这些学生就业之后,一切都要重新再学。

(三)学校方面

1.要不断完善课程的设置

在众多中职院校里,学生刚进入学校,不会对他们进行专业划分,而是让他们先学习一些和与专业知识相差甚远的理论基础,上了二年级之后,很多课程设置都没有新意,不能够及时跟上时代的变化,完全不能满足当前旅游管理就业市场上对人才的要求。并且课程内容枯燥,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更没有让人想要学习的欲望。久而久之,这一专业甚至成为学生所讨厌的课程。

2.对学生的实践安排太少

在当前的中职院校里,都不会给学生统一的安排实习单位,学生们只能自己去社会上找。这种方式通常会造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的学生很难找到实习的地方,还有一种就是有的学生利用关系,开一个实习的证明,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去进行实践体验,最终导致实习变成了偷懒的好机会。还有一些学校,虽然给学生找了实习单位,但是根本没有想那些学生是不是适合这个地方,造成学生实习压力大,中途放弃,最终给学生的就业造成影响。

二、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发展的对策

(一)以学生为中心

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他们有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学生要认识到专业文化知识对于自己学习和就业的重要性,用一种积极努力的态度去进行学习。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中职学校要鼓励旅游管理专业的文化课教师,让他们不断进行深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调研和学习机会,使教师及时的知道这个行业的具体发展态势。还要让教师积极的参与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活动以及学术交流会议,增强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2.在进行教师招聘的时候,要仔细选择,尽量挑选那种科班出身的水平较高的教师,经常请旅游管理行业的专家和学习的为同学们进行专业讲座,这样才能够让教师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

(三)优化教学方法

1.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时,要把教和学进行结合,然后将理论知识作为一种辅助,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课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有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具有创新意义。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思维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

2.对于教学的基础设施,中职院校必须努力改善,要为学生建立各种模拟的训练场地,保证学生的实际训练,提高专业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实习,为学生以后的实习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结语

我国的旅游行业近年来有很大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的中职院校,是他们的旅游管理专业为行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才使得行业飞速发展。但是就当前的专业教学来看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所以中职院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活动,增强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林滋.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问题的对策及建议[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5:92-93+129.

[2]李欣倚. 浅析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6,21:443.

第9篇

1、职业教育能力

教师应该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掌握最新的职业教育理念,选择更好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构建适合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实习实训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考核制定较好的评价机制。同时,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一种失落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旅游管理专业是社会服务型较强的行业,需要学生能够从基础做起,不断丰富知识,不断积累经验,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教师能够因材施教,结合旅游行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高职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旅游专业的特点,不断强化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的未来发展潜力。

2、职业教学能力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围绕旅游管理专业实际,设计更多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具备较强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学生不仅要掌握地理历史知识,还应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人文知识、心理学知识。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具备全局观念,理清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注重课程开发和设计能力的提升。还应该具备教学的设计组织、课堂的控制以及对学生综合考核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实习和实训,提高自己课堂驾驭能力。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基础,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策略,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适合旅游业行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高级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还应该具备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能力,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精心制作各种适合学生发展的课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同时根据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运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励学生,比如头脑风暴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等,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和驾驭能力。

二、科研能力

教师不仅仅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应该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围绕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开展学术研究,努力成就高素质研究型教师。将学校的理论教学与旅游行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针对当前旅游业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既能够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能力,又能够针对当前旅游业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出更多的解决方案。和同类院校开展合作研究,开发出更多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教材,开展有针对性教学,。

三、沟通交流协调能力

高职旅游管理教育必须紧跟社会和时展步伐,围绕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立足旅游行业特点,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在教育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时掌握市场的最新发展动向,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这方面的综合素质,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还能够逐步培养学生从事旅游管理行业所需要的沟通协调能力。因此,作为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多参加一些专家交流会,多参加一些学术性会议,尤其是多与企业进行沟通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实习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更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

四、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