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乡镇农业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31 16:50: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乡镇农业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乡镇农业发展

第1篇

一、镇实施生态兴镇战略的大发展

我们镇确定了生态兴镇战略,积极发展生态观念,按照农业发展生态工作理念,实现生态全面发展。一是优化发展环境,出台鼓励生态发展的优惠办法,进一步优化服务机制,加强协调沟通,努力实现生态经常化。二是发展生态建设。围绕建设生态环境基地目标,加快规模专业镇场项目规划,积极抓好生态广场、生态城镇等一批在环境建设的续建工作,新上了蔬菜配送中心、进一步盘活资源,提高效益。使我镇变成环境发展镇。三是加快生态发展。积极培育生态服务镇,启动了生态建设,规划建设专业生态配送中心,发展壮大生态农业,积极开展生态服务,优化生态环境,以生态带动物流。四是搭建开放生态发展平台,形成全方位合作新格局。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充分发展生态资源优势,推进园区生态建设。真正做到远抓林果近抓牧,当年抓好经济作物,全力发展生态农业。

二、推进生态互动,增强发展活力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城镇向经济强镇跨越的必由之路,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是财政增收的重要保证。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有一批经济项目作支撑,没有项目就没有投入。我们镇坚持以城镇化、生态化和农村现代化为载体,实施“生态兴镇”战略,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生态互动”成效明显,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抓住产业加快转移等有利时机,实施“生态互动”发展战略,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建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工业企业,扶持生态企业发展,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升生态兴镇竞争力。三是引导扶持全民创业,我们镇出台各项优惠政策,营造尊重、崇尚创业的社会氛围,鼓励引导生态企业专长创业,做到了公司+农户+基地,引导城乡居民开拓创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激活内动力;教育引导创业者围绕产业上项目、创大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迈进,逐步把小产品融入大产业。同时选准保护地、经济林、牛羊禽的发展,结合实际上项目,结合市场做文章。

三、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及综合效益情况

近年来,我镇广大干部群众和水利部门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治穷致富相结合,长、中、短期效益相结合,工程措施、林草措施、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共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条,累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条小流域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整修水平梯田万亩,垒谷坊坝万道,挖鱼鳞坑万个,造林万亩,其中经济林万亩,水保林万亩,用材林万亩,风景林万亩,种草万亩。

一是经济效益。在小流域治理中,通过兴修梯田、条田、改造滩地、发展经济林,实行果粮间作,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产出率和商品率,全镇治理程度达70%、年人均粮食产量公斤、年人均纯收入元以上的优质高效小流域已达多条,其土地利用率和商品率都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大规模植树种草和封育治理促进了养殖业的蓬勃发展;随着治理区综合治理开发初级产品基地的建立,促进了地方果品加工厂、饮料加工厂、肉食加工厂等企业的兴起,形成了“市场连企业、企业连基地、基地连产品”的水保产业链,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二是生态效益

经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林草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比例由治理前的30%提高到90%,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0%提高到40%。水保工程的兴建、林草面积的增加、涵养了水源,保持了水土,提高了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拦沙减洪效益显著。

三是社会效益

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解决了农村“三料”俱缺的问题。环境的改善,物质的丰富,收入的增加,农村人民的精神文化素质也得以普遍提高。水保产业的形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及再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岗位。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购买力的增强,消费档次的提高,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小流域治理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现在出现了山绿水清、经济繁荣、安定团结的新景象。为解决镇村人民的贫困问题。近些年来,在水利部门的支持下,利用本村大面积荒山资源,开展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人均粮食由治理前的公斤增加到公斤,人均纯收入由元提高到元。

四、主要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真抓实干

领导重视是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县委、县政府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水土保持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各级政府每年两次向同级人大专题汇报报水土保持工作的制度。有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的乡镇明确规定,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乡(镇)、村三级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政绩考核内容,层层签定责任状使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落到实处,年终由县委、县政府组织考核,依据考核结果论功行赏,决定领导干部的降免升迁。

二是科学指导,提高质量

我镇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开发科技含量。在工程措施上,注重坡改梯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并根据土质、土地类型等特点,使机耕路、田间道、林草带、农用梯田、林草整地、水利工程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蓄、引、漫、排相结合的坡面工程体系,并逐级修筑沟头防护、蓄水池、谷坊坝、塘坝、截潜流、排灌渠系等蓄、引、扬、挖相结合的沟道工程体系;在生物措施上,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条件、群众利益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灌则灌,宜农则农,宜草则草,形成成网、成片、成带的生物防治体系。创造和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如干旱阳坡水土保持造林技术、山区“三用路”设计与施工技术、山地微灌技术、地埂生物配置技术以及薄膜覆盖、穴施肥水、毛根蹬瓶、固体水、营养袋等先进实用技术,使果树成活率均在90%以上。同时,积极推广、引进和繁育赞皇金丝大枣、薄皮核桃、日本甜柿等名、优、特林草品种,为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针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社会性和群众性特点,我镇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精品示范工程建设。针对山区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区域化分布的特点,在不同的类型区选出示范小流域,提出优化的治理模式,目前,全镇已建成条各具特色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样板,多个治理示范片,形成以小流域为代表的丘陵区治理模式、以小流域为代表的自然风景区治理模式共种治理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成一批高科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水土保持精品工程。

第2篇

全镇幅员面积:80960亩,耕地面积:11272亩,林地面积:33600亩,农业总产值:6800万元,粮食总面积:18506亩,粮食总产量7412吨,水稻总面积:7900亩,玉米总面积:1556亩,珍珠花、甜叶菊600亩。农业人口:10817人,户数:4570户,劳动力:7922人,人均纯收入6752元。现有林地资源面积:2280亩,梨树面积:4410亩,已改良面积:亩,(品种:雪新、金黄、丰水等。)核桃面积:450亩,柏果:1500亩,种植大户:40户,养殖大户:26户。

设施农业发展规划:

为推动我镇灾后农业生产快速恢复和发展,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根据市委市府年初对农业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市委、市府、农办的关心、指导、支持下,我镇制定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工作规划,健全了领导班子,落实项目实施负责人具体抓工作的落实。根据我镇实际现将现代特色农业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生态发酵床养殖场

位于清泉村二组占地面积12.6亩,于12月动工,3月竣工,发展规模年出栏10200头生猪,计划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带动农户600余户。目前发展情况:出栏生猪5000余头,现已投入资金120万元,带动农户130户。

二、硕丰生态园猕猴桃种植基地

位于白玉村16组,种植面积300余亩,于11月动工,12月竣工。计划投入资金300万元,带动农户100户,目前发展规模:已种植猕猴桃162亩,投入资金140万元,带动农户40户。

三、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措施、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1、措施

一是党委政府对农业增产增收工作高度重视;二是加强领导、落实分管领导、落实了抓项目的农经、农技、畜牧、科协等政府职能部门;三是对项目的实施开展制定具体[:请记住我站域名/]的计划;四是对项目的具体实施部门制定奖励政策。通过这些措施确保了工作落实。

2、成绩

一是使我镇农业生产在大灾后迅速恢复;二是农业产值、增加值比去年增长;三是农民的收入得到快速增加;四是推动我镇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五是使我镇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增加农业土地价值。

第3篇

1.1休闲农业区存在雷同建设的问题

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中,大多都是由当地农民自行开发的,并且由于他们在建立之初没有做过多的调查,例如,对相邻地区的建设情况不了解等导致同一地区范围内多数的休闲农业园不管是在风格、品味以及规模上都存在相似的地方,雷同建筑更是多之又多。这就间接的导致了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市郊的房山、密云、延庆等郊区县,这些县都是相互毗邻,并且垂钓园、采摘节随处可见,使得游客的分散度较大,单个休闲园的效益就不太好。

1.2休闲农业区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效益却出现了下降

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快速地发展起来,加上越来越多的人对自然的向往,休闲农业建设的数量逐渐增多。人们看到休闲农业带来的利润之后,欠考虑地把休闲农业的数量涨了上去,但是真正能够很好取得效益的案例却还是少数。总结原因,可以发现,休闲农业经营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在园区区位选择上存在失误,对休闲农业客源、旅游项目以及经营条件等特性考虑不够全面。一般来说,在区位选择上休闲农业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即大中城市郊区、著名旅游景点附近、特色农业基地。在大中城市的郊区一般都有很大的客源市场,而在风景名胜附近能够充分利用风景区的客源,同时一般来说,农业基础较好并且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基地会有比较鲜明的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就比较大。

1.3细节水平建设得不到位

农民个体以及乡集体出资开发休闲农业园是当今比较普遍的建设模式。资金不足往往是休闲农业建设中面临的一项大问题,所以在休闲农业的细节建设上可能不到位,例如,有些休闲园区的旅游卫生环境比较差,园区中的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使得游客的反感度增加。因此,重游率是细节建设不到位带来的恶性影响,直接导致了休闲农业经济效益的下降。

1.4休闲农业受季节性影响较大

受农业发展季节性的影响,休闲农业也体现出季节性的特点。休闲农业的旅游季节比较短,无法与其他名胜古迹一样可以四季经营。打破季节性的影响是当今休闲农业发展多面临的一大问题。

2解决乡镇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的有效举措

2.1凸显休闲农业的特色

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中最忌讳的就是跟风,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休闲农业园区建设都应该重视当地地域特色的彰显以及文化特色的凸显,只有这样休闲农业才会具有原始的生命力。在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并使特色农业物产和特色自然、人文景观有效的结合起来,把农村特有的生活文化、产业文化及民俗技艺在休闲农业的建设中得以延续与传承。

2.2加强政府干预,防止同一地区休闲农业泛滥

在乡镇休闲农业的发展中,要加强政府的干预。在政府的指导下,引导休闲农业有序发展,防止同一地区休闲农业数量过多。这就要求政府在引导当地农民搞好农业生产的基础上,鼓励部分人发展休闲农业,并制定出详细的休闲农业建设规划,加大政府对休闲农业资金的投入,发展优质休闲农业。

2.3提高休闲农业区内项目的多样化

设计活泼多样的经营项目以及休闲农业产品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休闲农业区是如今人们释放压力以及旅游的好地方,多数都是家庭整体前来游玩,所以在休闲农业区内要注重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项目建设,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置身其中都能找到归属感,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2.4加强休闲农业人才的培养

第4篇

乡镇农业经济虽然与工业经济相比较远远不足,但是这种微观方面的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和影响。乡镇年农业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反映出我国年农业发展的基本水平,因此,最近几年,国家政府部门和农业部门高度关注乡镇农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最近几年,虽然我国的乡镇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其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对其进行重点的研究和分析。本文主要就乡镇农业经济法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乡镇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问题;解决对策

农业经济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目前对农业经济定义认可度较高的是农业从业人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获得而长久和持续的经济收入。与之相匹配的就是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其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就要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超过我国人口增长的比例,保证发展的持续性,生产的多样性。而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守上述的几点要求,并结合乡镇农业发展实际特点,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

1.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农民素质不高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不高,多数都在小学水平,甚至没有接受过教育,同时,在农村劳动力输出过程中,导致了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留守在农村中的劳动力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些劳动力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劳动技能不致于以及是人力资本含量较低等因素,导致了农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一些青壮年的劳动力和一些接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外出打工之后,又将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降低了一个档次,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拖累了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1.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在我国很多乡镇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产业化建设进程十分缓慢,机械化水平不高等因素严重影响到了我国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落后,造成了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和小规模,农业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低,使得乡镇农业经济建设步履维艰。目前,在很多乡镇地区,农民群众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生产和家庭小作坊生产方式从事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大部分农民群众还停留在直接出售最基础的农产品阶段,没有重视农产品的深加工,其农业产出较少,使得农业经济发展还停留在一个落后的初级阶段。现阶段,我国乡镇地区普遍存在水资源供给缺乏严重,农业生产科学化程度低,依然靠天吃饭,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迟缓。

1.3部门乡镇的农业经济思想落后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乡镇的农业经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历史时期,乡镇农业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还有部门偏远地区的乡镇农民依然沿用改革开放之前经济体制的生产习惯和生产思想,其农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十分落后,在农业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希望寄托给政府部门,要、靠、等的思想十分严重,大部分的农民群众还停留在满足温饱的追求上,缺乏发家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固有思想观念的影响,农业资源在建设和开发利用以及经营方面还存停留在过去的初级水平上。在部分乡镇上地区人和土地的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因此,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2.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2.1提升乡镇农村的农民素质在我国,尤其乡镇地区,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十分严重,在很大一部分地区都还没有享受到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的成果,农村的教育发展十分落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人工的素质提高。这也对劳动力转移产生了制约性的影响。因此,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应该将发展农村教育作为首要工作去抓,重视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次,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农村教育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最后,地方的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教师,特别是偏远教师的培养,积极鼓励教师接受再教育,从而显著提升农村教育的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2.2转变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首先,实现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土地作为农民群众的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工作过程中,如何提高土地的单位产量是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乡镇农业生产应该积极推进土地进行科学的流转,采用规模经营的方式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其次,对乡镇农业产业进行调整。乡镇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积极的利用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是一条十分不错的选择。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深度开发与其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更好的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切实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2.3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要不断的创新乡镇农业经济管理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树立现代化的农业管理思想,不断更新是农业发展的理念和思路,用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化等理念指导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次,还要建立具有特色的乡镇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开发出更多的具有本地区农业特色的农产品,从而不断壮大和发展农业市场经济;最后,强化政府部门对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力度,坚持走科技致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郑长春,祝海飞,郑成龙.对加强乡镇农业五站建设问题的探讨[J].江西农业经济.2010(04)

[2]邬小辉.农业野五站冶前景堪忧冥冥关于乡镇农业野五站冶经费现状的调查[J].江西农业经济.2011(03)

第5篇

1.1环境日益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环境是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目前,我国依旧是农业大国,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断改善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环境,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成长的沃土,是目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

1.2方式变得多元化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影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单一、传统的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经济增长效果不明显。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与乡镇农业有关的行业也越来越多,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变得多元化,增加了乡镇农业经济增长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目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改革的重要方面[1]。

1.3结构越来越合理

乡镇农业经济结构是乡镇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乡镇农业经济改革的深入,其经济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合理,各项经济增长点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

2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劣势

2.1农民主体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我国城乡差距依然很大,尤其在教育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其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进程,而且在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也易出现农民对政策不理解、不支持,采取恶意手段阻碍推行地方政策等情况。目前,农民主体文化素质不高,导致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民主体的推动力不强,某些地区因为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甚至使乡镇农业经济呈现零发展态势或逆发展态势,这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2.2乡镇农业基础建设不足

农业基础建设不足一直是制约乡镇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虽然在乡镇农业基础建设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与外国农业发展相比,在技术、人员素质、机械设备上都仍有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种植技术落后导致种植率低、人员素质较低导致农业管理水平不高、机械设备落后导致生产率低。此外,由于乡镇规划建设进度较慢,使得乱占耕地、违章建设等情况频频发生,一部分的土地资源在无形中被浪费,严重拉低了地区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

2.3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管理制度对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指导作用和监督作用,使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变得合理且有序。如今,由于中国各乡镇发展状况不一、农业基础不同,所以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仍面临着不少困难,既要考虑到平衡地区经济,又要考虑土地资源的分配和管理[2]。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也一定会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托,进一步完善。

3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化策略

3.1以人为本,提升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提升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作为优化乡镇经济发展的第一策略。首先,要加大宣传,有关部门负责人要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农村开展各项宣传活动,让老百姓明白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农业经济发展对他们的好处。其次,要加强农村基础知识教育,让更多的农民有机会接触各类教育知识,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最后,乡镇农业引入新科技、新设备时,要派专人深入农村进行指导。

3.2加强乡镇农业基础建设

首先,国家要加大乡镇农业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基础建设提供可靠的经济保障。其次,相关部门应落实好相关的农业基础建设工作,杜绝形式主义和。再次,积极招商引资,广泛调动社会各类资源,共同推动农业基础建设。最后,要在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采纳合理的建议,做到全民参与。

3.3完善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不断完善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管理制度,发挥管理制度的指导和监管作用,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优化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目前,我国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管理制度仍不完善,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同时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确保管理制度的顺利落实,真正做到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百姓谋福利。

3.4加快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只有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多元化,才能产生多股推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农业经济发展才能更具有活力和创新力。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经济发展方式层出不穷,有些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完全适应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如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管理,加快乡镇的企业机构调整等方式。

4结语

目前我国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具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这取决于国家政府和各乡镇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策略,同时还需要各地方农民的通力配合。

作者:张颖 单位: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对策建议

在当前世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人们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国亟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低碳经济以及扩大内需完善经济增长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除了传统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外应通过发展金融和以金融为依托的产品、产业来实现。笔者耗时半年之久,对地处西南地区云南省水泄彝族乡和重庆市李市镇的金融和经济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西南地区乡镇金融发展的困境及其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通过繁荣西南农村金融来促进西南农村经济的腾飞。

一、案例和数据来源说明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四个省(市)。这四个省(市)地域相邻、气候相近、习俗趋同,广大农村乡镇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水泄彝族乡是云南省内的一个偏远少数民族农业乡,全乡山高坡陡,谷大箐深,交通不便。2008年全乡的总户数为4705户,农业户达4229户,占总户数的90%,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为:1.15:1:0.57。李市镇是重庆市江津区下辖的一个镇,2008年全镇共有34248户人家,其中有23559为农业住户,农业住户占68.5%。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分别是27557、17626、30281万元。李市镇还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型农业乡镇,劳务输出率高达73.4%。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电话调查三种方式了解情况和采集数据。问卷题目为《李市镇经济、金融发展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访户主的基本信息,家庭收入和支出,融资目的和途径、以及融资意愿、融资难易变化情况、金融对日常生活影响的感受等。问卷以户为单位,一户一份,共368份。问卷收发方式为现即发、即填、即收回。问卷涉及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的11个社村中的7个,这七个社村分别为:林家嘴社区一社和二社、两岔村、牌坊村、沙埂村、双河村、孔目村。水泄彝族乡的调研方式主要通过走访和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电话调查对象包括村民和金融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电话调查农户的样本为随机样本,样本总数共31户,随机抽取了咱咧村、啊波村、水泄村、啊林村、瓦厂村五个村寨。

二、中国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发展现状

对水泄彝族乡和李市镇这两个典型农业乡镇进行调查分析,可得出中国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现象。

1.居民资金来源少,收入低。中国西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村民收入普遍较高,依靠传统农业生活的村民收入普遍较低。如农村居民占全乡人数96%的水泄彝族乡,2008年适宜种植和盛产泡核桃的箐田、马板河、马栗林、旧寨、啊林寨等十多个自然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千多元。可是全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908元,不到盛产泡核桃地区的1/3,低于大理州平均水平1170元,少于云南省平均水平1195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李市镇农村居民同样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该镇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型乡镇,2008年末从业人数44345人,劳动力输出32543人,劳务输出率高达73.4%。全镇外出务工村民人均工资是当地收入的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779元。可是,依靠上班和从事商品零售业的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13082元,低于江津区346元、少于重庆市1286元、落后于全国2699元。

2.居民多无融资概念,融资途径以民间为主。调查发现,水泄彝族乡和李市镇村民基本没有融资概念,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对金融也比较陌生,不知融资为何物。在代填《李市镇经济、金融发展调查问卷》时,问到需不需要融资时无人应答,只有把融资转换为借钱、周转资金后访谈才得以顺利进行。该现象在李市镇沙埂村和两岔村尤为明显。问卷中,65.3%的村民融资途径为“亲戚朋友或同村人”。不愿到银行贷款的原因认为手续繁琐占32.8%,利息高占25.9%,限制条件多占24.1%。问卷中80%的人回答民间融资不用支付利息占。居民不愿到金融机构借贷的主要原因是民间融资成本小、利息少。

3.居民投资融资热情高,但融资难。尽管生活在西南边陲的乡村小镇,但许多村民也能紧跟时代的旋律,心中蕴藏着许多创业的火花和拥有较高的投融资热情。问卷中回答“您有了钱最想做什么?”,回答“投资办厂”的占56.5%;回答需要融资的人数占到72.5%。融资目的为做生意的占40.3%、购买农用生产资料占19.4%,其他多为建房、孩子上学和看病。虽然许多人需要融资,但普遍都认为融资比较难,调查问卷中回答融资很难的人数占45.3%、一般占39.6%,容易仅为6.6%,还有人回答“根本就贷不到款”。“贷款也是要讲关系的”,在走访中有村民这样告诉笔者。问卷中回答与往年相比融资变难的人数占40.4%,没有变化的占50%,认为变容易的为9.6%。水泄彝族乡的一些青年有建设养殖厂、制砖厂、酿酒厂、食品加工和保鲜厂等很好的创业构想,但苦于资金匮乏和缺少勇气,这些创业的金点子仅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4.融资额度小,金融影响力不大。西南农业乡镇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融资额度普遍偏小。问卷中回答融资额度1000元及以下的占了50%,许多村民回答借钱数额为三五百元甚至几十元,目的仅仅以解生活中的燃眉之急。水泄彝族乡村民与李市镇情况相近,融资额度也普遍较小,除了孩子上学、生病、建房、娶亲和创业外一般融资额度都在1000元一下。居民还款时间观念也比较淡薄。在李市镇的村寨走访中有许多人回答还款时间是“有钱就还”。问卷中回答还款期限为一年的占42%、三个月至半年占26%、三个月以内占14%,其他占18%。在问及金融机构对生活影响时,42.2%的人认为没有影响,影响不大的为37.3%,较大的占20.5%。在水泄彝族乡的电话询问中8%的人认为没影响,65%的人认为影响不大,15%的人回答影响较大,12%的人认为影响很大。

5.货币化程度高,但金融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低。关于一国货币化程度指标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麦金农(1973)提出的广义货币量M2与名义GDP之比(M2/GDP)和戈德﹒史密斯(1969)提出的金融相关率FIR(FinancialInternalRatio)即金融资产与名义GDP之比。M2/GDP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金融深化过程中的经济货币化水平,而FIR反映的是一国金融化过程中的经济金融化水平。本文用M2/GDP来衡量李市镇的货币化程度。考虑到李市镇金融不发达、M0不多,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之和代替M2。从表1中可以看出李市镇金融深化过程中货币化程度并不低,近5年的平均货币化程度在90%以上,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太低,近5年平均比率不到12%,离75%的警戒线还很远,这充分说明西部农业乡镇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够,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比较低。详见表1。

6.小额信贷范围窄,数额小。为了缓解农村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李市镇和水泄彝族乡政府和银行都在联合开展小额信贷业务。该业务以低息、政府贴息的方式给当地创业村民提供资金支持。该政策和业务的初衷非常好,但僧多粥少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在李市镇的双河村、牌坊村等五个村寨的访谈以及水泄彝族乡五个村寨的电话访问中,回答知道这项优惠政策的人比较少。在李市镇的15个创业青年采访中,有14个人认为申请该类资金优惠政策十分难而且数额少。一个青年这样说“小额信贷一方面是难贷,另一方面是金额太少,一次性能贷到的最高金额仅为5000元,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三、中国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发展困境分析

1.农业乡镇经济不发达,资金来源少。一是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村劳动生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农业规模化程度低,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当前,西南农村许多农业乡镇村民仍沿袭着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模式。这种小农生产模式难以进行机械化、规模化耕作,也难以实现产业化,更不能很好地解放劳动力。二是特色经济少而弱。西南地区农业乡镇经济作物普遍偏少,特色经济不多而且弱小,多以种植玉米、水稻等传统作物为主。如李市镇多年来一直以水稻、玉米和红苕为主要耕作物。2008年水稻(56.86%)、玉米(19.79%)和红苕(15.18%)三者之和占了该镇粮食总产量的91.83%。三是养殖规模小。中国西南地区农业乡镇的许多农户都养有猪、牛、羊和鸡、鸭、猫等家畜和家禽,但养殖规模普遍偏小。李市镇上规模的养殖户不到五户,产值最大的裕丰养殖场,年产值不到50万元。水泄彝族乡没有一家年产值达到50万元的养殖专业户。

2.村民文化水平低,融资意识不强。由于农产品附加值低和人多地少等原因导致西南许多农业乡镇文化程度较高人群多已外出务工,加之农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这样许多村民尤其是劳务输出率高的留守村民的融资意识和能力就比较差,许多人只有借钱的习俗而无融资的理念。不少村民贷款仅为了生活,而不是创业或投资。水泄彝族乡外出务工人员较少,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要高一些,但是因观念守旧和见识不足、胆识不够等原因使得这些村民对融资的意识也比较模糊。

3.乡镇金融信贷成本高、风险大。表1中平均每年不到12%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说明西南农业乡镇金融机构并不是信贷资金匮乏而是为了防范风险不愿给偿还能力低的村民发放信贷。如李市镇和水泄彝族这样工业不发达的农业乡镇的许多村民只有依靠传统农业进行生产和生活。依靠传统农业生活的村民普遍收入低、偿还能力弱。另外,这些村民除了孩子上学、建房、嫁娶、看病外一般资金需求量都比较小,资金需求呈现沙粒化,从而也给银行的信贷增加不少风险和成本。面对这些偿还能力低的高信贷风险村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自然不愿给予贷款。农业乡镇金融信贷成本高,除了风险防范成本高外,还源于难以改变的空间阻隔产生的空间成本。中国西南地区的许多农业乡镇山多且高、平地少面积小,不少居民零星分居于不同的山中和山脚之间。那些至今仍没有通公路的地方,村民到金融机构贷款,需徒步不少山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核查这些人的经济状况和诚信度也需支出不少体力劳动。空间成本在回收贷款时尤其凸显,金融工作人员到农户家中催款不容易,到了农户家中也难保一定找到主人。这些交通蔽塞的乡镇与交通便捷的城市相比,明显需要支付更多的空间成本。

4.金融网点覆盖面小,金融产品少。正规金融机构覆盖率不高、融资力度和活力不够、金融产品少也是制约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009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的93个乡镇中无金融服务网点的乡镇达38个,占六盘水市乡镇总数的40.8%。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9万多人的乡镇,融资主要依靠镇里的三家正规金融机构: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产品供给主要是转结业务和以代收费用为主的部分表外业务。水泄彝族乡全乡只有两个金融机构,一个是农村信用社,另外一个是邮政储蓄银行。中国西部农业乡镇除了网点少外、制约乡镇金融发展又一个原因是金融产品少,风险控制方式不够灵活,抵押形式单一。李市镇和水泄彝族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把土地使用权和林权作为质押品的先例。项目担保、联保等方式不仅少而且呆板。

5.金融主体间交流不畅,金融机构服务意识淡薄。首先,由于村民多住在偏远地区、教育程度不高,对金融政策基本不了解,以及因生活习俗差异大等原因增加了借贷双方间的距离,阻隔着双方之间的交往。其次,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多采用抵押贷款,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不少手续,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到银行贷款的积极性。最后,金融行业本身是盈利性好收入高的行业,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金融行业的收入利润更是十分可观,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乡镇金融工作者的逐利动机而减少了服务农民、支援农村、发展农业的意识。

四、中国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发展对策建议

1.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发展规模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在不改变“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使用权制度下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是上策。土地流转办法当前主要有股份、租借、转让、转包、承包、倒包、置换等几种形式。在没有外来企业进入时可以鼓励本地企业通过股份制和租借的形式流转土地。以股份制流转土地成立农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农业是个比较好的方式。租借方式一般以实物地租为宜,这样可以很好的均衡转让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尤其能使转让者获得稳定的收益。转让土地使用权还可以采用BOT模式。

2.扩大小信贷范围和增加其额度,成立农业乡镇创业协会。一是扩大小额信贷范围和增加信贷额度。这应增加小额信贷资金的供给量和通过村社干部以及借助农业服务中心加大小额信贷宣传力度而增加需求范围。二是成立农业乡镇创业协会,为创业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和“抱团发展”的平台。农业创业协会会费由当地政府出一部分、会员出一部分和寻找一些赞助费而组成。协会会员应由当地创业人员、企业家、外出务工人员和创业人员、当地名人和当地籍外地名人等组成。

3.加快村镇银行建设步伐和规范政府监管行为。像贵州省部分没有金融机构网点的农业乡镇,应加快微型银行或村镇银行建设步伐,以消除过多的金融盲点。同时应规范和整合民间融资渠道,把乡镇资金的暗流渠道变为明流通途。对于存在民间融资组织而又是金融机构盲点的地区,可直接把这些组织变为村镇银行或信用社,并提供培训和技术与资金等支持以及进行监督管理。这些村镇银行既可是国家控股也可为私人控股。

4.设立特色农产品和无机农业发展基金。为了更好地促进资金流向西南地区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可设立特色农产品和无机农业发展基金。特色农产品发展基金专门资助那些在当地开发和生产特、优、新的农产品和种植特色农业的农户、创业者和企业家;以及开展无机农产品认证、品牌塑造和开展公益性和乡镇域的广告宣传等。特色农产品和无机农业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应为财政拨款。每年设一个固定存量,在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和法规前提下,采用发放多少补多少,不发不补的方式。农产品和农业发展基金还可以通过私募集资方式和引进风险资金方式而获得。

5.成立农业乡镇农民工培训基金和农业乡镇金融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当前在国家重视下,西南地区各级政府已投入了不少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但效果仍不明显,究其原因是针对性不强。这种困境可设立农民工培训基金来解决。该基金用途为农民工短期性技能培训。基金的支出以农业乡镇村民在规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获得资格证书或合格证书为凭证,按凭证给予报销所有培训费用。对于农业乡镇金融风险的降低和激励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民的办法之一是设立农业乡镇金融风险补偿基金。这部分基金用于核销那些在一定年限内(如10或15年)一定数额(如1000元以内)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的农户的债务。

参考文献:

1.王国红,刘兆征.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履约机制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2008,(7).

第7篇

百花湖乡的传统农业主要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全乡现有国土面积109平方千米,林地面积10.9万亩,201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219公顷,总产量1.5万吨。近几年,百花湖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主抓农业园区建设,2014年云归立体农业产业园、云归啊郎哨水果产品示范园和谷腊生态传统农耕文化示范园三个农业园区建设完成樱桃、梨子、葡萄、李子等水果种植900余亩,蔬菜种植500亩。我乡生态农业发展潜力明显,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种植业、畜牧业等农业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特色性、生态性不高,商品率很低,市场竞争力不足;农业无优质品牌和特色产品,农业专业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不高,难以形成示范带动作用;随着农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农村污染呈蔓延趋势,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染日益加剧,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增多;农业园区规划和建设落后,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效率不高,产业化不强。

二、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一)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4年9月30日,百花湖乡荣获国家环保部授予的国家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成为今年贵州省仅有的两家国家级生态乡镇之一。我乡应积极利用好这张生态名片,打好这张生态牌,深化生态建设,抓好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庭院经济和农村清洁能源工程项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水平。针对百花湖库区农村能源现状,加大农村改厕工程和清洁能源建设项目,构建以“畜禽—沼气—蔬果”等为主经营模式,促进生态农业成型和可持续发展。

(二)依托农旅一体化发展的发展定位,积极培植旅游业反哺农业

积极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沿百花湖美丽乡村示范带,以九里箐全国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为基础,壮大乡村旅游业发展,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观光的有机结合,使旅游业和农业的生态效益更加明显,并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形成田园经济、农庄度假和生态农业相互发展的格局。

(三)实现园区建设纵向延伸,积极培育主导生态农业产业

认真落实云归立体农业产业园、云归啊郎哨水果产品示范园和谷腊生态传统农耕文化示范园三个农业园区建设,重点提升百花湖乡温水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园、云归阿郎哨果业产业园、谷腊传统农耕文化产业园、三堡农业观光园、云归桃子冲食用菌产业园、三屯农业观光园等农业产业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加大土地流转面积,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培育以樱桃、李子和特色蔬菜为主导产业,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四)加强农村农业专业化程度建设,积极培育生态农业龙头企业

截止2014年底,我乡有农业企业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都是各自为阵,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未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乡应积极引导,落实相关政策,按照“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和发展方式,培育并形成一批生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规模生产中提升科学化种植水平,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和设施农业建设。

(五)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积极培植优质农业项目

以“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思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认真策划精包装项目3个以上,介绍引进5个以上生态型项目、农业观光型项目、文化产业项目,积极推动生态型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落户百花湖乡,加大建设百花湖乡中心小城镇建设;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策支持的方式,积极推动贵州省红山茶自然保护区申报工作,做好山体特别是灌木林区和贵州省红山茶自然保护区的林相质量提升。

三、结论与讨论

第8篇

关键词: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创新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6.064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需要定期组织相关农业培训,定期为群众发放相关农业技术资料,让群众们时刻对自己的农业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在乡镇要安排具有农业知识基础良好的技术人员长期坐班,设立答疑窗口以及答疑热线,当群众有问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回复,解答群众的疑难杂症[1],为群众间接的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并制定相关的规划,一切按照规划来严格执行。

1 乡镇农业服务的开展

1.1热线电话以及技术人员的安排

需要进行热线电话的安装,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支持,在服务中心专门设立技术疑问解答窗口。及时关注当地的天气情况,天气处于干旱或是洪涝的时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引水渠等安排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乡镇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地段进行引水渠道的挖掘。

1.2播种工作的安排

每到耕种的季节,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走进农田,与村民们进行技术的互动,用群众们能够浅俗易懂的语言跟群众们进行沟通。按时高效的完成农业播种的工作环节。当进行播种的时候,机械化生产会提升当地村民的工作效率。国家当前也为农民的机械化普及做了很多优惠政策,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更应该为村民们的机械问题多加努力[2],争取能够让村民们实现机械化生产。

1.3农村基础建设

农村当前的基础建设已经逐步完善,乡道以及相关机械化生产的设备,农村活动中心,相关的娱乐设施都在逐渐完善当中。农村的饮水工程目前正处于大力改进阶段,农村的水质本身是非常不错,但由于农村的牲畜以及人员排泄物的处理不当会对农村的水质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优化农村水质目前是一个非常重点的环节。农村当前的灌溉问题处理的非常到位,农田中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井房。喷水装置也基本到位,仍需要大力完善。

2 用科学的方法开展乡镇农业服务

2.1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

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可以通过进行科普讲座,在村内进行板报宣传或是发放科普小读物,对于起带头作用的村民,应该基于经济上的奖励等,鼓励大家科学种田,高效种田。并鼓励大家用机械代替传统的手工,提高工作效率。

2.2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

国家近些年来出台了很多惠农的政策,都是为了让农民们更加无忧的耕种,自从前些年农I税减免之后,国家对于农业的政策一直没有停歇。作为乡镇的农业服务人员,首要做的就需要将这些惠农政策宣传到农民的耳朵里[3],让农民明确自己的相关利益,更加科学合理的去进行农业操作。

2.3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国外有很多的农场,规模都很大,操作也很正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潜力与前景。一部热播剧当中,当地村民就运用当地的地理资源进行花卉栽培、果树的栽培以及豆制品的加工。这就很生动也很形象的为大家呈现出一幅农业生产的规范化影像。农业生产走向规范化、模式化会打开农村的经济,并伴随着农副产品的加工以及出口,最终会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造福一方,所以作为乡镇的农业服务而言,进行合理的创新以及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

2.4相关工作计划的制定

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设置粮油栽培技术员、植保技术员、土肥技术员、经作技术员、水果技术员、农业信息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保管员岗位。熟悉本乡镇主要农作物栽培品种及其栽培技术,根据不同农事季节,及时提出农业生产技术管理意见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3 结语

新时期,新动态,作为新时期的农村,作为处于机械化生产的时代,一定要运用机械化进行高效率的生产。并且要发现当地可以进行深加工的潜力作物,进行重点培养。耕种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进行生产加工一条龙的新农村。相关专线的成立,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定期科普的宣传,相信未来的农村将会令大家眼前一亮,为之所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乡镇服务应该紧紧围绕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核心,以科技创新、机制和体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以千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抓手,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为突破口,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各站的内部管理,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为基层群众服务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毛德谦.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创新和实践[J].农技服务,2016,33(10):186.

第9篇

关键词: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创新和实践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需要定期组织相关农业培训,定期为群众发放相关农业技术资料,让群众们时刻对自己的农业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在乡镇要安排具有农业知识基础良好的技术人员长期坐班,设立答疑窗口以及答疑热线,当群众有问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回复,解答群众的疑难杂症[1],为群众间接的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并制定相关的规划,一切按照规划来严格执行。

1乡镇农业服务的开展

1.1热线电话以及技术人员的安排

需要进行热线电话的安装,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支持,在服务中心专门设立技术疑问解答窗口。及时关注当地的天气情况,天气处于干旱或是洪涝的时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引水渠等安排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乡镇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地段进行引水渠道的挖掘。

1.2播种工作的安排

每到耕种的季节,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走进农田,与村民们进行技术的互动,用群众们能够浅俗易懂的语言跟群众们进行沟通。按时高效的完成农业播种的工作环节。当进行播种的时候,机械化生产会提升当地村民的工作效率。国家当前也为农民的机械化普及做了很多优惠政策,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更应该为村民们的机械问题多加努力[2],争取能够让村民们实现机械化生产。

1.3农村基础建设

农村当前的基础建设已经逐步完善,乡道以及相关机械化生产的设备,农村活动中心,相关的娱乐设施都在逐渐完善当中。农村的饮水工程目前正处于大力改进阶段,农村的水质本身是非常不错,但由于农村的牲畜以及人员排泄物的处理不当会对农村的水质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优化农村水质目前是一个非常重点的环节。农村当前的灌溉问题处理的非常到位,农田中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井房。喷水装置也基本到位,仍需要大力完善。

2用科学的方法开展乡镇农业服务

2.1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

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可以通过进行科普讲座,在村内进行板报宣传或是发放科普小读物,对于起带头作用的村民,应该基于经济上的奖励等,鼓励大家科学种田,高效种田。并鼓励大家用机械代替传统的手工,提高工作效率。

2.2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

国家近些年来出台了很多惠农的政策,都是为了让农民们更加无忧的耕种,自从前些年农业税减免之后,国家对于农业的政策一直没有停歇。作为乡镇的农业服务人员,首要做的就需要将这些惠农政策宣传到农民的耳朵里[3],让农民明确自己的相关利益,更加科学合理的去进行农业操作。

2.3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国外有很多的农场,规模都很大,操作也很正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潜力与前景。一部热播剧当中,当地村民就运用当地的地理资源进行花卉栽培、果树的栽培以及豆制品的加工。这就很生动也很形象的为大家呈现出一幅农业生产的规范化影像。农业生产走向规范化、模式化会打开农村的经济,并伴随着农副产品的加工以及出口,最终会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造福一方,所以作为乡镇的农业服务而言,进行合理的创新以及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

2.4相关工作计划的制定

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设置粮油栽培技术员、植保技术员、土肥技术员、经作技术员、水果技术员、农业信息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保管员岗位。熟悉本乡镇主要农作物栽培品种及其栽培技术,根据不同农事季节,及时提出农业生产技术管理意见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3结语

新时期,新动态,作为新时期的农村,作为处于机械化生产的时代,一定要运用机械化进行高效率的生产。并且要发现当地可以进行深加工的潜力作物,进行重点培养。耕种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进行生产加工一条龙的新农村。相关专线的成立,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定期科普的宣传,相信未来的农村将会令大家眼前一亮,为之所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乡镇服务应该紧紧围绕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核心,以科技创新、机制和体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以千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抓手,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为突破口,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各站的内部管理,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为基层群众服务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毛德谦.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创新和实践[J].农技服务,2016,33(10):186.

[2]王宏洁,张志荣,杨鹏,等.浅谈灵武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6(20):27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