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业发展势头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31 16:50: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发展势头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农业发展势头

第1篇

关键词:一村一品;龙头企业;比较优势

课题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社会科学类课题(课题编号:XCX14100)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3日

“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最早起源于日本大分县,二战之后,日本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农村的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大分县也面临农村劳动力流失以及农业萎缩的局面。该县位于日本西南部,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农业规模小,其生产的农产品仅能维持温饱,经济发展水平也严重落后于周边其他农村。大分县的知事平松守彦先生针对这些问题,在全县推广“一村一品”运动,以农民为决策主体,从当地的区位、资源、自然优势出发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主导产品或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发展。

由于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且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该运动推出后成效明显,大分县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980年大分县仅有4项特产,如今已经培育出330余种特色产品,总产值达10多亿美元,农民人均收入也大幅度提高,2002年人均年收入达到2.7万美元。“一村一品”在日本的成功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关注。此后,马来西亚、泰国、韩国、菲律宾、法国等20多个国家前往日本进行考察,很多国家开始效仿这种模式,“一村一品”成为很多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途径。

一、“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以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的特色经济。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村一品”实质上遵循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是相较于其他地区或本地区其他产品的优势。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理性的农民会选择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后,其他农民也会选择生产该产品,在政府的扶持、龙头企业以及各种农业服务组织的扶持下,该区域会逐渐形成以该产品为主导的农业生产格局。例如,日本的大分县,该县的区位条件较差,自然资源匮乏,只有当地的温泉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于是,大分县对当地的温泉资源进行利用开发,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将当地打造成了知名的旅游胜地。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优势农产品很难被模仿,即使存在多个地区选择同一主导产品的情况,也要全面地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产品的一个特色作为核心竞争力。

(二)主导产品兼具特色和精品。“一村一品”不同于传统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虽然两者都是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优势选择主导产品,但相比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大规模、集约化种植,“一村一品”的核心更多侧重于“精品”、“特色”。要将“一品”更好地推广出来,不仅是培育主导产品,还要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俗融入产品中,使特色产品体现出当地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氛围,提升产品的内在品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存在更明显的差异,很多消费者在选购农产品时不再只考虑解决温饱,同时开始追求多层次、多元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一村一品”顺应了这种消费趋势,利用错位竞争策略,将产品特色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在具有某种资源禀赋的地区培育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具有当地特色的主导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地域和农产品均没有绝对的优劣,只要重视市场需求,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产品进行创新,都可以找到产品的卖点和市场缝隙。市场需求是检验产品特色的重要标准,塑造主导特色产品要使其功能和内涵符合市场的需要。

(三)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过去在很多农村,缺乏对农业生产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受到信息、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单个农户家庭很难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导致农业生产的规模不经济、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一村一品”是一种标准化、专业化的集体经营模式,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变粗放式的分散生产为分工明确的专业化生产。它确定了特定区域的主导产品,集中该区域内所有生产要素发展一个重点产业,实现要素投入的集约化,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同时,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从产品品种、生产技术到生产管理,均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实施并对其进行监督,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也有利于主导产品的品牌建设。

二、龙头企业带动型“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一)区域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实现有效对接。目前,我国发展“一村一品”的模式主要分为:政产学研支撑型、服务组织带动型、旅游文化主导型和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是我国开展“一村一品”运动以来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导,通过合同契约、专业合作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从事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行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带动型与其他发展模式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其对高新技术和政府扶持政策的依赖程度较小,对于大部分地区都能普遍适用。龙头企业自身在市场活动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它可以成为衔接市场与农户的纽带,在充分挖掘当地主导区位优势的同时,也能科学地依据市场需要对主导产品进行定位。

八角溪村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西部山区,土壤富含硒、锌等元素,发展茶叶的优势突出,依托这一资源优势,沩山茶叶有限公司积极开展以茶叶为主导产品“一村一品”建设。该企业对于主导产品的选择非常精准,沩山为高山盆地地形,年降水量达1,670毫米,气候温和,空气湿度在80%以上,其茶园土壤为板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土层深厚,含丰富的腐殖质,非常适合名优茶的生长。结合当地的区位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沩山茶叶公司推出了从平价到高端价位的一系列产品,并根据不同产品的特色对其进行全力打造,将特色资源转换为市场竞争优势。当地的沩山毛尖是沩山茶叶中比较大众型的产品,价格和口感都符合一般消费者的需求。为了尽量保留毛尖本身的纯正和原生态,塑造沩山毛尖绿色、健康的产品形象,龙头企业只对毛尖进行简单的加工,使它在同类大众型茶叶中突显特色。同时,沩山茶叶公司也对高端系列的富锌富硒茶和高山有机茶全力打造,着重宣传它们的功效,例如养生和保健上的效果,满足了一批追求高品质茶叶的消费者。虽然企业经营的茶叶种类多,但每种茶叶都充分体现了沩山茶叶的特色,从产品的名称到具体的口感和功效,都代表了沩山茶叶特殊的品质。通过龙头企业多年来对于市场需求和当地特色的精准把握。八角溪村的产茶收入已经成为全村重要的经济来源,2012年全村茶产业收入达3,000万元,人均茶产业收入突破15,000元,为村民提供了120多个就业岗位,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二)龙头企业的科学经营与农户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带动“一村一品”发展的龙头企业在具体实践中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而是与农户关系密切,且具备较强带动能力,能够帮助农户开拓市场和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和技能培训的企业。这些企业与农户的共同利益是其联结的基本保障,在共同利益下,企业会切实考虑农户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的诉求,积极帮助农户改变落后的种植和养殖方式,将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到农户中。同时,企业也会提高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并将其先进的种植理念传播给农户,充分发挥农户在“一村一品”中的主体作用,为“一村一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以沩山茶叶公司为例,公司在其茶叶基地内雇佣农户按企业的标准进行茶叶种植,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全程监管生产过程,使得企业对茶叶基地的规划有了更大的自。茶园基地完全按照有机生态的标准进行严格把关,不施化肥、不喷洒农药,采摘纯天然茶叶。在施肥、除草等技术问题上,龙头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聘请了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和高校茶学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并将新技术向农户推广,将生态有机肥料在专业农户中普及,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种植方式。2012年底,该企业建成富硒有机茶标准化茶园10,000亩及多个名优茶出口基地。龙头企业对技术传播的重视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先进种植理念的农村能人积极投入生产,这些农村能人将成为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人才基础,使得农户在“一村一品”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在经营管理上,龙头企业对于灵活的市场变化具有比农户更敏锐的感知,能及时获取有效的市场信息并制定科学的推广及营销策略,并及时根据市场反响进行调整,弥补了农户缺乏市场意识的缺陷。

(三)龙头企业的资本集中于主导产业。与“一村一品”其他的带动主体相比,龙头企业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资本运营能力。在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积累扩大投资规模,并将资金投入集中在主导产业,使当地“一村一品”更加高效和迅速发展。当龙头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还可以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的其他环节或周边区域进行投资,支持“一村一品”向区域块状经济发展。

沩山茶叶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800万元,茶园占地面积1,000亩,配有完善的制茶和包装设备,拥有现代先进成套的毛尖制茶机械设备、200平方米的保鲜贮藏库及真空无氧包装设备,已经成为集茶叶培育、精加工、销售和科研一体化的龙头企业。现阶段该公司的资金主要用于主导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完善区域内“一村一品”的发展环境。沩山茶的历史悠久,唐朝时期相传密印寺内有老禅师精于制茶,并能辨别产茶的绝佳地理位置,沩山茶为他始创,从唐代到清代一直被列为贡茶。根据这段历史传说,2014年龙头企业自主研发了沩山密印寺禅茶,并将这种当地特色的茶叶文化作为产品宣传的重点,通过媒体传播的途径宣传提升。在企业投资建立的官方网站上,着重介绍了沩山茶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触动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使主导产品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区分,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具有标志性的品牌形象。为了进一步深化主导产品的品牌价值,龙头企业开设了品牌专卖店,并为部分产品注册了商标,其中包括沩山有机毛尖、沩山有机绿茶、沩山银针、沩山毛尖、沩山密印寺禅茶等。

八角溪村地处偏僻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2010年沩山茶叶公司拓宽和新修通茶园公路5公里,修建了3G通信塔,为20公里的环线旅游观光走廊建设奠定了基础,使当地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龙头企业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科研综合大楼,也对提升沩山旅游接待能力和宣传推介沩山茶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龙头企业带动型 “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品”的品牌建设薄弱,主导产品的品牌竞争优势尚未形成。品牌是检验“一村一品”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只有打造优秀的品牌才能顺利打入市场,保持“一村一品”的强劲势头。由于忽视品牌的建设,很多地区虽然具有资源优势,但无法将其转换为品牌优势。龙头企业对品牌的整体运作能力较差,地域品牌通常缺乏整体策划,品牌的传播范围也很窄。一个好的品牌要形成品牌竞争优势,要经历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对其进行宣传和保护。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龙头企业的资金积累有限,在这种环境下培育的主导农产品缺乏品牌优势是制约“一村一品”发展的瓶颈。

(二)龙头企业对专业村的辐射较弱,小户对“一村一品”积极性不强。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专业村来说,农户对“一村一品”的概念不了解,理论指导不清晰,只有少数领头人对“一村一品”有一定研究,“一村一品”面上还没有广泛宣传开。生产大户的农产品是企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从自身利益出发,龙头企业会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提供给种植大户;在合作社内部,技能培训和免费提供的良种也只能辐射到一小部分核心农户。大多数农户拥有的生产面积小,仅依靠企业收购其农产品获得的收入无法满足生活需要,农户对发展“一村一品”的动力减弱,因此在很多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依然选择在城市务工,老人和小孩留在农村,这是一个制约“一村一品”发展的恶性循环。年龄大的劳动力已经拥有长时间的种植经验,种植习惯已经形成,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且效果不一定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在未来拥有推广技术的资金实力,也同样缺乏年轻的后备人才学习和应用,使“一村一品”呈现出疲软的发展势头

(三)龙头企业缺乏创新的营销策略,产品卖难问题仍然存在。打造特色是发展“一村一品”的重点,很多地区单一地重视产品本身的特色,在市场营销方面却缺乏创新。对于发展“一村一品”的区域,其生产的产品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品质差异,但在市场上却面临销售难或者产品只能以低价卖出的问题。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存在一些龙头企业,没有专门负责市场营销的带头人,其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始终采用传统的营销手段,没有主动获取科学有效的营销技巧。甚至企业高层管理者也缺乏科学的经营理念,重生产、轻销售。在目前的市场上,农产品的创意营销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产品而言,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但主要是由一部分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带动起来的,这些企业能够很好地利用新媒体和各种市场资源进行创新营销,增强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很多小企业与其差异悬殊,无法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

四、龙头企业带动型“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一)以龙头企业为主导进行“低成本创意营销”。低成本创意营销是指,整合内外部资源、创新营销内容和形式,使消费者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关注,以达到“低成本大传播”效果的一种营销方式。针对“一村一品”,关键就是要突出产品的差异性,强调该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特殊需求,产品特色越突出,其比较优势就越大。日本在“一村一品”运动中曾注册过一种高级清花鱼品牌,其售价比同类鱼售价高出30%~50%,原因是这种鱼使用当地传统的一根钓丝钓法捕杀。这种方式不仅体现了当地特色,明显划分了该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差别,也吸引了消费者关注产品背后的文化,使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由此可见,只要合理利用,本地独特的风俗文化将会成为高性价比的营销资源,对于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可以加大在这方面的尝试。在营销渠道上,如果只是简单地走普通超市的渠道,产品很难进行深度包装,无法体现其品牌价值。消费者选择在超市购物也大多出于方便实惠的原因,而不是追求高层次的特殊需求,很少会考虑产品的的特色,高价格、高品质的产品在超市不具备竞争力。要将“一品”的特色塑造出来,必须通过对产品和市场的全面分析锁定消费群体,根据这个消费群体的特征选择营销渠道。

(二)引进和培养人才,为“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高学历人才的加入有助于推动“一村一品”向更高水平发展,企业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优秀人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企业可以通过与农林类高校合作的方式,举办“一村一品”高校宣讲会,鼓励刚毕业的大学生参与“一村一品”项目实施,并在校园招聘会上吸收一些优秀人才。毕业生加入企业后,要接受为期6个月的半工半读培训,培训期间企业会发放工资和生活补贴,并在6个月后与他们签订长期的工作合同,确保高素质人才不会流失。培养创新型乡土实用人才,是使“一村一品”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合作社要对农户进行“一村一品”的思想启蒙,帮助其认识当地的资源优势,培养农户自主学习生产技能的信心。同时,要围绕主导产品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大批农村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和科技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发展更多的专业农户。

(三)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企业品牌向区域性品牌转变。要推进“一村一品”的发展,必须依靠高质量、高信誉、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名牌农产品作为主导力量。单纯空泛地说品质好,不利于品牌推广,需要有力的品牌商标对其高品质进行定义。发展“一村一品”的地区应以注册商标为前提,对其产品进行“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建设重点的产品加工系列和名优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加大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督力度,加强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的管理,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确保基地按照无公害和标准化的要求进行生产。

区域性品牌是企业品牌成熟后的发展方向,与单个企业的品牌相比,具有更广泛和持续的品牌效应,它会吸引大量批发商和消费者,在促进主导产品销售的同时,也为农户提供了买卖信息、开拓了销售渠道、减少了交易费用。区域品牌农业是增强龙头企业自身实力的助推器,区域品牌农业建设将开展以品牌为标志的产业化经营扩展行动,使具有潜质的企业利用良好的发展环境逐步扩张。区域品牌农业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监管保障,区域品牌经营存在较大风险,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产生区域整体的信誉危机,因此必须把加强品牌监管放在重要位置;销售体系建设,包括品牌农产品专卖体系、批发市场体系、农业物流中心体系、龙头品牌塑造体系;深化产品加工,按照产品的市场定位对产品进行洁净加工、初加工、精深加工、高科技加工,提高主导产品的附加值。

五、结束语

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已经具备了发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条件,“一村一品”也在全国各地都有推广得很好的案例,实践证明“一村一品”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一村一品”的发展,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八角溪村的龙头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为其他区域发展“一村一品”提供了参考,但从根本上说,区域特色是“一村一品”的核心,只有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的选择发展模式并不断完善,才能真正使“一村一品”在农村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干经天,李莎莎.论区域品牌农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9.

[2]李清泽.日本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发展情况[J].世界农业,2006.3.

第2篇

一、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探讨

(一)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合理的分工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通过分工,可以加强工人对该环节的熟悉,从而加快了产品生产的进度,减少因为技术能力的差异而造成的损失,从而达到资本的积累。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经济的增长有着促进作用。他在结合收入分配的基础上,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要依靠于利润的实现。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阿罗提出了干中学理论,他认为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通过学习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资本的积累。在此基础上,卢卡斯提出了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进一步完善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他认为在现实条件下,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对国家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力。

(二)科技投入相关理论

马克思的技术发展理论提出,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从而保证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肯定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实际意义,这有利于维持经济的长期发展。

(三)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在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科技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利用好科学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显得格外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要依靠与国家对实验设备、人力的投入,除此之外劳动者的素质,劳动工具都对科技活动的过程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科技的投入对经济增长起到间接作用,在科学研究这项活动中,科研人员作为主体发挥着主观能动性,资金和设备作为必要的物质基础,辅助科研人员的工作进行。

二、农业经济增长现状和问题

(一)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

我国的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2004—2014年的数据中,我们认为农业的发展与我国的农业政策息息相关。从农业结构来讲,农业所占的比重为50%,其次为畜牧业,达到近32%的比重,渔业和林业则分别占有11%和7%的比重。然而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动,农业的内部结构也出现了波动的情况,但总体来看是基本稳定的。针对农业经济的效益情况,2004—2014年各个指标都在上升。第一产业的总增加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浮,增长速度达到了14%以上。同时,我们还发现,在我国从事农林牧渔的人数逐年下降,由曾经的49%到现在只有30%左右的,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将推动我国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外加我国在科技上的投入力度不高,科研能力水平难以促进农业的新发展,面对新形势下的严峻考验,使得我国农业发展陷入困境。

(二)农业经济增长的问题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出现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各个区域由于环境特征、技术水平的影响,差异较大。在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的发展始终保持着自身的优势,在农业结构上也优于中西部地区。另外,我国农业结构并不合理,这并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由于农业科技相对的落后,在成果的转化率上呈现出自己的弱势,农产品的附加值远远达不到人们的期待,对于多元化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除此之外,我国农业的高消耗,低产出,对农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同时,我国还面临着农业资源的不足,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在传统的农业耕作中,浪费了很多有效的资源,对环境也产生了新的威胁。

三、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在静态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得出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因此,我国想要实现农业的新发展必须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研究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有着很好的角度,他通过改变系统内部的变量来对所有的滞后函数进行模型的构造,将单一变量的自回归模型应用到多元时间序列中,组成向量回归自模型。从实证分析的方法来看,很多研究人员直接从农业科技投入和总产值进行对比,通过对因果关系的检测得出结论。实证分析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单位根检验。由于变量具有比较平稳的特点,而误差向量满足白噪声序列向量假设,因而我们要对时间序列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通过协整检测,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资金进行变量的排序,发现变量序列的水平值,在检验过程中寻找出滞后阶数。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误差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反映时间序列之间均衡情况,能够将短期偏离长期的均衡做出及时的显现出来,从而进行修正。因此,构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科技投入序列,对我们研究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有着深远的影响。最后,我们要做的是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它可以进一步地为我们解释经济间的相互影响和对冲,因此我们认为农业科技投入变量是具有随机性的,变量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也会反馈到自身上。

四、结论和建议

第3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贡献率;索洛余值法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表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在全国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以来,山东各级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山东省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还比较落后,由于没有及时完备的科学测算、准确切实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农业科技进步的潜力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掘,通过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就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山东农业科技进步状况及其测算现状在我们这个农业大国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而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这关系到现代农业体系的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落实和城乡经济社会格局一体化的完成。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再次强调: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本文运用索洛余值法来测算山东省1991-2005年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以期从测算的结果出发,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就发展现代农业提出思考、建议。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在深入了解山东省农业科技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统计年鉴和参考文献,通过完备的科学测算、准确切实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量化的指标了解、评价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的发展状态和走势。以期通过农业科技进步潜力的有效的发掘,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山东农业科技进步状况及其测算现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就我国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格局一体化提出对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本文对查阅的数据通过索洛余值法测算出山东省1991-2005年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然后对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各要素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二、山东省“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分析

(一)理论依据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它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目前经济学界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界定和测算还有争论,但其理论基础都是建立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或索洛增长方程之上的。增长速度方程是C-D函数的微分表达式,其公式简单明了,计算方便,但前提条件是必须用其他方法测算各投入要速度生产弹性系数,目前各投入要素弹性的确定还没有一种公认的方法,通过建立生产函数的回归方程估算出各投入要素弹性系数的弹性值(回归系数),不失为较适宜的一种方法。

(二)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农业部科学技术与质量族标准司颁布的全国统一方法:索洛余值法。根据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含义,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减去投入量产生的总产值增长率之后的余额。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结合我国农业特点,将其分为:物质费用、劳动力和播种面积,这样有如下增长速度方程:

a=(Yt-Y0)/Y0-α(Kt-K0)/K0-β(Lt-L0)/L0-γ(Mt-M0)/M0①

式中:a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Yt-Y0)/Y0为农业总产值增长率;(Kt-K0)/K0为物质费用增长率;(Lt-L0)/L0为劳动力增长率;(Mt-M0)/M0为播种面积增长率。

Y0、K0、L0、M0分别是基年的农业总产值、物质费用、农业劳动力及播种面积;Yt、Kt、Lt、Mt分别为计算年的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物质费用(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农业劳动力及播种面积。

即:a=Y/Y0―αK/K0―βL/L0 ―γM/M0②

可用更简洁的形式表示为:

a=y-αk-βl-γm③

式中,a: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y:产出的年环比增长速度;k:资金的年环比增长速度;l:劳动力的年环比增长速度;m:播种面积的年环比增长速度。α: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β: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γ:播种面积的产出弹性系数。

然后得到以下表达式: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a/y*100%④

(三)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1、山东省农业产值增长分析

从农业总产值来看,山东省农业经济总量呈不断增长趋势,农业总产值由1991年的834.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967.99亿元,其间增加了2.36倍,年均增长率为5.88%。

2、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根据年鉴数据和回归方程,计算出山东省1991-2005年农业总产值、物质费用、农业劳动力、播种面积的环比增长速度。运用Excel软件做回归统计,得到以下回归方程:

回归方程:

y=0.01826779+0.556572k+0.112791l+2.728173m(山东省“八五”时期)

相关系数:R2=0.843333

回归方程:

y=0.455039+0.657814k-1.05807l+1.010416m(山东省“九五”时期)

相关系数:R2=0.982686

回归方程:

y=0.010657+0.146316k-0.78080l-0.06616m(山东省“十五”时期)

相关系数:R2=0.960651

回归方程:

y=0.01437+0.575422k-0.15101l+0.79819m(山东省1991-2005年)

相关系数:R2=0.950013

通过上述计算结果和回归模型,可以得到山东省“八五”、“九五”、“十五”时期科技进步贡献率、物质费用贡献率、劳动力贡献率、播种面积贡献率。

从计算结果来看,1991-200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6.79%,物质费用年均增长率为9.03%,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为76.51%,山东省近15年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很大程度都是靠物质投入的带动来实现的。农业劳动力和播种要素的年均增长率分别是-1.35%和-0.11%,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很小,分别是3%和1.32%,农业科技进步年均增长率为1.14%,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为21.17%。科技进步还处于第二位的增长因素,这表明: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处于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为主的粗放经营阶段。

但是从各个时期的计算结果来看,“八五”时期物质费用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大于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居首位。而且物质费用年均增长率为17.47%,超出同期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11.64%,表明“八五”期间山东省农业总产值增长基本上是靠高投入实现的,是外延式农业增长方式。而在“九五”时期,物质费用的增长低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表明这个期间,山东省农业已经开始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增长方式转移,为二元增长。“十五”期间,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以22.40%高于同期物质费用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20.71%,表明在“十五”时期,科技进步已经开始在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考查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时,必须与本地区不同生产阶段、经济增长因率等因素相结合,才有实际意义。

三、从制度的视角看山东省农业科技发展的应对措施

(一)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现状

通过对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以及对农业科技、农业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得到:

“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是:15.70%,12.78%,22.40%;农业科技进步速度分别是:1.83%,0.46%,1.07%。山东省农业资本贡献率分别是:83.58%,53.20%,20.71%。农业劳动力贡献率分别是:-0.04%,6.18%,53.12%。播种面积贡献率分别为:0.60%,-15.23%,1.15%。

(二)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应对措施

1、继续保证农业科技投入,增加投资渠道

1991-2005年间的数据显示,农业投资在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因素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加速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农业科技工作是以社会整体效益为主,农业科技投入应该以政府拨款为主,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地筹集资金。改变农业科技投人只依赖财政拨款的单一国家投入体制,逐步形成政府、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等多渠道、多层次农业科技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农村和个人将资金投向农业科研,同时大力扶持私有经济承办农业科研单位。

2、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如何将科研成果过成功地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山东的一个重要问题。“八五”时期以来,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升高,表明山东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已经做出探索性的一步。因此,山东省抓好目前已建立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外向型农业开发示范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带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对重点农业科技成果,要保证资金投入,实行项目责任制,把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真正落到实处。组织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共同协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大力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建立健全全省农业技术市场网络,逐步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制度。

3、提高农民素质,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

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外、省外高级农业专家、留学生来省工作,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努力创造条件,多选派农业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才出国进修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术水平。加速改革农业中高等教育体制,培养农业科技后备力量。注重培养具有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的新一代农业科技企业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

参考文献:

1、王启现,李志强,刘振虎,刘自杰.十五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2020年预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6).

2、刘兴慧.山东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8(5).

3、李林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基于我国“十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

4、高志兵,李业荣.云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7).

5、袁卫.统计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7、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第4篇

一、加大扶持力度,培植发展龙头企业

资金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一大制约瓶颈。解决不了资金问题,龙头企业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该市从资金扶持入手,营造了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市财政每年都拿出800余万元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几年来争取并落实省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7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二是优化对企融资条件。在政府招商引资时,突出对农业企业的优先落户的政策鼓励。对进入工业园区企业,在土地、税收、政府服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实行了目录优惠。金融机构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贷款,适当放宽了担保抵押条件,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2011年,金融机构为市企业和种粮大户发放贷款125亿元。三是强化组织推动作用。市里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在立项、审批和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争取国家扶持项目上给予优先考虑。农业、畜牧、粮食、经贸、卫生、质检、工商、环保等部门也都按照各自职责,分战线抓好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

二、创新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坚持把提高农业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要求,重点在抓好科技投入、行业协会和载体建设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提高企业技术水准,强化科技支撑能力。积极引导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瞄准市场加快产业升级,搞好产品研发,打造具有自主品牌的高端产品。目前全市有50多家龙头企业拥有名特优产品280多个。二是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优化科技服务水平。2011年,成立全市农产品加工协会,开通吉林市农产品加工协会网站。通过协会工作,督促会员企业执行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或国际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开发新产品,创建国家或国际农产品品牌,注册商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同时,加强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协会信息网络体系,收集、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预测市场行情,加强会员之间、会员与各有关方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会员提供法律法规、产销政策、市场行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三是发展农业产业聚集区,加大科技服务覆盖面。立足地区资源优势和特色,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入手,对全市农业产业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在种植业上,从土地流转入手,实现了集中连片发展,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基地集中发展区,全市发展专用玉米基地面积38万公顷,优质水稻基地面积16万公顷,高油大豆基地面积7万公顷。在养殖业上,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牧业小区发展到1250个,生猪养殖规模达到750万头,肉牛养殖规模达到233万头,奶牛养殖规模达到5万多头,家禽出栏1亿多只。在特产业上,全市建成黑木耳种植,林蛙、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等5个特色产业园区,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第5篇

【关键词】 红塔区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是依托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的,规模较大,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具有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服务基地和开拓市场等综合功能;与基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利益机制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专业批发市场或合作经济组织。玉溪红塔区在2012年,重点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达32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个,市级龙头企业18个,全年总资产478554万元,固定资产132148万元,年利润41854万元。但目前这些龙头企业仍存在发展水平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资源和发展空间有限,出口创汇总额不高和企业融资难等突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本文采用走访、问卷和统计数据等方式,对玉溪红塔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历程、主要特征、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发展历程

红塔区龙头企业的类型多以食品、花、果、蔬、生物制药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相应的加工营销企业也不断在发展壮大中。其具体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98—2002年)。1998年,玉溪就率先在云南省出台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制订了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第二阶段:产加销一体化阶段(2003—2010年)。2003年,政府确立了“围绕增收调结构,依托烤烟建产业”的发展思路,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着重抓好烤烟、畜牧两大产业,同时逐步发展油料、蔬菜、甘蔗、花卉、水果、生物药等。通过引进、整合、技改等方式,现已培育发展了一批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

第三阶段:规模化、基地化、品牌化阶段(2011—2013年)。到2011年和2012年,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个,市级龙头企业18个,从业人员9495人,全年总资产478554万元,固定资产132148万元,年利润41854万元,上缴税金17954万元,出口创汇3914.1万美元,带动农户418725户,户均增收111989元。同时玉溪烟叶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品种,烤烟、丽都玫瑰等7个作物品种完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制订。发展至今,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类型更为丰富,企业集群开始形成。

二、主要特征

从玉溪市红塔区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龙头企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龙头企业逐渐向主导产业集聚

几年来,多数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区域特色和规模基地来发展企业,加快了龙头企业向主导产业的集聚,逐步形成了一体化为主体的六大农业龙头企业群。粮油及饲料加工方面,形成了以“滇雪粮油”、“国家粮食储备库”粮油加工和以“新广家禽”、“快大多”饲料加工龙头企业群;在食品加工方面,形成了“甜馨食品”、“达利食品”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群;在畜禽加工方面,形成了“滇绿”、“滇龙农牧”等畜禽加工龙头企业群;在花卉加工方面,形成了以“明珠花卉”,“联合花卉”等花卉加工龙头企业群;在果蔬类加工方面,形成了以“西格玛农业科技”、“兴田科技”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群;在生物制药方面,形成了以“维和药业”、“滇红药业”等企业群。此外,还有“云溪”香精香料加工龙头企业和“思创科技”精制有机肥加工龙头企业。

2、龙头企业逐渐形成产加销一体化

各龙头企业在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加快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批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联结较为紧密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据统计,全市28家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资产达454261万元。如:玉溪滇雪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它依托玉溪油菜籽产业和云南木本原料两项巨大优势,按国家保护价敞开收购油菜籽,逐步走出了一条“基地+公司+农户”一体化的经营新路,截至2012年,年加工9万吨油菜籽,带动农户25万户,农民户均增收500元以上,确保了种植户的利益。产品“滇雪”牌、“菜家村”牌食用油系列产品是云南名牌、绿色食品。

3、实施“特色+基地+品牌”发展战略

农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同时也是农业竞争力的标志。近几年玉溪市红塔区多家农业龙头企业以办工业的理念,着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农业品牌。许多农副产品都已在市场中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如云南省玉溪市甜馨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运用国际化的管理标准,工艺和设备均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其主要产品“猫哆哩”的包装和独特的口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公司产品先后通过绿色食品认证,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QS认证。因为质量有了保证,“猫哆哩”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三、主要问题

1、发展水平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玉溪市红塔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小规模的多,产品互补的少,规模不经济现象突出,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发展过程较短,所以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发挥最大辐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散、小、弱”问题依然存在。而且,由于企业规模小,标准化体系不健全,研究开发能力不强,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检测检验设施滞后,以技术竞争力为主导的企业屈指可数,科技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2、资源空间有限,出口创汇总额不高

首先是资源总量与发展要求不匹配。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问题严重,人多地少的矛盾特别突出。发展以规模经营为重要特征的龙头企业,受到来自各方面参与者小、分散,利益要求多样,意见难以统一等多个方面的制约。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占用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农业用地面积随之减少,2012年,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比2011年减少6485亩。企业能利用的资源空间“先天不足”的局限性已凸显。最后是在进入国际市场中步伐落后,在全区28家龙头企业中,仅6家创造了3658万美元的出口外汇。

3、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突出

目前,就玉溪市红塔区龙头企业的基本发展而言,大部分还处于发展初期,因此,需要不断加强资金投入和扩大原料基地的建设以便能够实现大规模化生产,另外,由于原料收购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导致在资金使用上出现季节性,而产品销售收入的回收又有分散性和长期性特点,所以,农业龙头企业在资金方面需求迫切且相对集中,但贷款难、招商引资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四、对策建议

1、壮大实力,推进带动作用

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是纽带、是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在玉溪市红塔区扶持和培育一批有实力、有技术、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不仅要优化社会资源环境还要积极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着力创新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使各方面的人才都投身到企业发展建设中,还要充分重视农业科技,它不仅决定着农业发展的后劲,而且还发挥着对农业的推动作用。

2、培育资源,抓好原料基地建设

农产品基地建设是发展龙头企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立足于原料基地的建设,才能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为企业经营提供原料支撑,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最多的资源,从而解决资源总量与发展要求不匹配等问题。在基地建设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设施时注意良种化,要结合实际情况诸如土地环境,气候条件等,选择高质高产的品种。二是要把传统的“种(养)什么—加工什么—卖什么”的模式,逐步改变为“市场需求什么—加工什么—种植什么”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并引导农户改变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加大土地流转,提高基地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经营水平。

3、创造条件,提供资金支持

龙头企业应当着力塑造利于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为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基础,还应依托本土优势,进行两方面的建设:一是建设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利用玉溪市的区位优势,打造一个以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为主的农产品物流中心,不仅可以发展经济,还可以引进外资,增加融资机会。二是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即把好的项目引进玉溪,营造一个招商引资的好环境,并配合出台优惠政策,用好的项目、好的效益来吸引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大企业的投资。同时,也要把红塔区龙头企业的特色农产品推出到全国乃至世界去,利用外力提升企业经营水平。

(注:本文属云南农业大学第六届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编号:2013RW048。)

【参考文献】

[1] 顾掌根、王国峰:嘉兴市农业龙头企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3(6).

[2] 刘琳琳:江西省玉山县农业龙头企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3] 向俊玲:关于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现状的分析及发展建议[J].时代金融,2010(5).

第6篇

摘 要 把改善农牧业基础条件作为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以创新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加快实施农牧业产业化;进一步强化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施科教兴农兴牧战略,加快农牧业科技推广,着力提升农牧业的科学化程度;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农村牧区二、三产业,着力提升农牧业的商品化程度;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加快新型农牧民培训,着力提升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

关键词 现代 农牧业 发展 思考

包头市作为最大的工业城市、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是一个工业经济占主导的城市。既有发达先进的工业经济,在经济总量中占绝大部分;又有落后的农牧业经济,在经济总量中占很小部分,这种“大工业,小农(牧)业”的经济结构,也为充分发挥“大工业”优势,加快我市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

一、目前包头市现代农牧业发展的现状

包头市是个工业大市、农业小市,全市土地面积27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2.11千公顷,草场面积2120千公顷;绝大部分是广大的农村牧区。2008年全市常住人口253.22万人,城镇人口192.22,农村牧区人口61万人,农牧业人口占24%;地区生产总值1760亿元,第一产业(农牧业)52.1亿元,仅占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076元,在我国西部地区近几年一直排在前三名,连续七年位居自治区各盟市之首。包头市农牧业属于城郊型农牧业,种植业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养殖业以奶牛和肉羊为主,经过几年发展,包头市农牧业已基本形成菜、薯、肉、乳四大主导产业。

(一)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立体种植等先进适用技术,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二)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畜禽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全市奶牛业已经进入理性发展阶段,全市奶站已由416个减少到227个,奶牛集中、规模饲养程度达到50%。按照第一产业“三区”规划要求,将我市山北地区确定为肉羊产业重点发展区域(羊存栏数量已占全市的70%以上)。

(三)农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种植业结构、品种优化。2008 年全市马铃薯、玉米和蔬菜面积分别为101.9万亩、142万亩和15.9万亩;脱毒马铃薯和玉米良种面积分别48万亩和142万亩。二是畜牧业布局、品种结构优化。按照第一产业“三区”规划要求,将山南和山北地区分别确定为奶牛、肉羊重点发展区域。全市33个奶牛小区建设项目全部安排在山南地区,连续三年将80%的市级羊舍饲圈养项目重点安排在山北地区。

(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目前基本建成了优势比较明显的菜、薯、肉、乳农牧业四大主导产业,并涌现出了一批如华资、鹿王、呱呱叫、海德、大圣、小肥羊、小尾羊、草原牧歌等国家级、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小肥羊”、“鹿王”、“草原”、“雪鹿”等中国驰名商标。

(五)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稳步提高。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有效提升了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农牧业科技体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由1950年的一穷二白的面貌发展到目前市县乡村四级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健全的新格局。

(六)设施农牧业实现新突破。通过实施“南菜北薯”战略,山北地区设施马铃薯面积达到26万亩,山南地区蔬菜保护地总面积达到4.7万亩。在土地流转基础上发展设施农业,在依法、有偿、自愿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引导工作,由村级基层组织、企业、中介组织等牵头,通过转包、转让、租赁、股田制等方式,促进设施蔬菜和马铃薯向小区、大户和企业集中,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包头市现代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包头市正处于一个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尽管近年来包头市的现代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1.促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目前,与包头市实际相符合、与现代农牧业发展相配套的土地草场流转制度、经营管理制度、支持服务制度和投入保障等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保护和加快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分异的户籍管理制度迟滞了我市城镇化步伐。目前,包头市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涉及户籍身份、土地制度、收入分配、公共财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已成为制约城乡社会福利和政治权利公平分配、人力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根源,特别是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户籍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

3.包头市财政对现代农牧业建设投入总量不足且分配结构不尽合理。自然条件差、农牧业基础建设薄弱、社会事业滞后是包头市发展现代农牧业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与现代牧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由目前,包头市在财政投入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市级财政投入农牧业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速极不相称。

4.农牧业科技水平整体落后,农牧民文化素养亟待提高。目前,包头市在农牧业科技方面问题严重,集中反映为科技投入严重短缺、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滞后、农牧业科技推广机制不发达、农牧业科技人才大量流失。

5.农牧业发展方式仍然落后。由于农牧民市场化观念淡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仍相对粗放,劳动力生产效率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农牧民传统的粗放式种植放养观念难以转变,多种因素造成土地草场退化压力不断增大。

三、加快我市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对策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头市的农牧业经济目前仍处在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起步阶段,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必须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一)实施基础先行战略,加快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农牧业发展后劲,把改善农牧业基础条件作为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

抓住国家加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各种专项补贴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力度。突出加强四项建设:一是加强农田草场、水利基本建设,二是加强农村牧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现代农牧业奠定基础。三是加强农村牧区能源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牧区能源结构。四是加强农牧业机械化建设,把过多的劳动力从土地草场里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

(二)以创新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

1.创新支农支牧政策,推进 “四个转变”。一是推进政府支农支牧人、财、物主要由支持小农牧经济向支持大规模企业化经营转变;二是推进金融支农支牧主要由支持单家独户的农牧民向支持从事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企业转变;三是推进扶贫式支农支牧向支持建设现代农牧业转变;四是推进主要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向支持工业、现代农牧业协同发展转变。

2.创新经营形式,推进“三化”互动。一是推进土地草场流转化。实现土地草场突破地域、跨村乡镇(苏木)、村(嘎查)有效整合;二是推进生产企业化。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农牧业建设。三是推进运营公司化。由政府组建现代农牧业开发公司,担当政府服务农牧业重要载体。

3.创新服务体系,实现“五个统一”。一是统一配套基础设施,二是统一配备专业人才,三是统一打造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要根据包头市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方向,由政府出资对农牧民进行统一职业培训,四是由政府和企业合作把农村牧区高考落榜生送到有关的职业院校统一培养,毕业后由有关企业录用。五是统一建设集中居住区,实现农牧民生活城镇化。

4.创新产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一是按照土地规模化、灌溉节水化、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组织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发展以玉米为主的种植业,为大规模养殖园区提供饲草料。二是发展一定规模的养殖园区,为种植业和设施农业提供有机肥。三是建设大型沼气池,使养殖园区产生的粪便生产沼气,为生活区和设施农业提供能源。四是建设规模设施农业,发展蔬菜、苗木、花卉等特色品牌种植业。

(三)加快实施农牧业产业化

就包头市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来讲,各环节都涉农涉牧,均属弱势群体,需要政府不断地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一是建立完善农牧业产业化基金投入增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二是提高信贷服务水平,着力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三是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五是加快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步伐,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六是加大农牧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七是实施工业反哺战略,着力提升农牧业的集约化程度。

(四)进一步强化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农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个依托资源优势、瞄准市场、突出高产高效的动态生产过程,是实现产业强村富民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对快加包头市农牧业结构调整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真正把农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现代农牧业重要的战略举措。一是突出特色,优化布局。二是培育龙头,产业化经营。三是加大力度,发展设施农牧业。

(五)实施科教兴农兴牧战略,加快农牧业科技推广,着力提升农牧业的科学化程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把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当前,包头市要以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农牧业为目标,把加快设施农牧业、节水农牧业、生态农牧业作为现代农牧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结合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建立健全菜、薯、肉、乳等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行“科技承包”制度,把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着眼于增强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指导农牧民按照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农畜产品的优质率。进一步强化农牧业的商标意识,对于颇具地方特色的农畜产品要壮大规模,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金融发展;融资约束;农业上市公司;公司投资

一、引言

金融发展能否促进经济增长,有些学者认为金融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甚至是可以忽略的[1][2],但有些学者强调金融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3][4]。从宏观角度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仍未得出确定的结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可能共同被一个遗漏的变量影响,因此确定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的更为有效的办法是研究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5],从微观角度,研究金融发展对微观经济实体各个企业投资的影响。

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开始出现利用公司层面的微观数据,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一个较为复杂的研究主题是金融发展是否有利于缓解公司融资约束,提高外部融资能力,促进公司投资支出水平进而促进总体经济增长。

大多数的研究是基于跨国数据研究金融发展对一国依赖外部融资的行业成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里,金融发展能降低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地成长[6]。Love(2003) 利用36个国家的跨国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提高公司外部融资能力,降低公司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程度,且这种作用对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的融资对公司的约束尤为显著。Islam and Mozumdar(2007) 利用31个国家1987-1997 年的跨国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内部资金流的作用进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近几年,一些研究开始转入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认为金融发展能够降低企业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缓解外部融资约束程度[7][8][9]。

国内也开始对其进行研究,李斌和江伟(2006)从金融发展与融资约束、企业增长、企业规模的角度研究金融发展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进而对公司成长的影响,认为金融发展与融资约束负相关,与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正相关[10]。饶华春(2009)利用2003-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研究中国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约束,民营上市公司较国有上市公司更为严重,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较国有上市公司得到更加明显的缓解;金融中介的发展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中的作用远比股票市场发展的作用大[11]。沈红波等(2010)对2001—200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和现金流高度敏感,存在着明显的融资约束现象;金融发展显著地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金融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显著低于金融发展较弱的地区;国有上市公司受到的融资约束比民营上市公司小,但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较国有上市公司得到更加明显的缓解[12]。况学文(2011)利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各地区金融发展指数,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视角,实证考察金融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对公司外部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发现,金融发展和市场化程度能够显著降低融资约束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缓解其外部融资约束程度[13]。

大量研究表明,同发达国家相比较,发展中国家面临更为严重的外部融资约束,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金融市场正处于一个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变过程,从不发达向发达的发展过程,金融发展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更为重要,然而目前研究金融发展对公司外部融资约束的影响主要集中于西方较为发达的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相对较少,对中国的关注更少。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以全部上市公司或者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而对发展相对弱势的农业上市公司关注较少。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利用中国农业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数据,选取287个公司年有效数据,从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视角,实证考察金融发展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而对公司投资的影响,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提供经验支持。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

资本市场的不完美,使得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企业的外部融资行为将受到约束。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交易成本、信息成本产生,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的投资一定程度上依赖内部现金流。 内部和外部融资成本差异越大,融资约束的效应越强,企业的投资对现金流的依赖性就越明显,企业的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相关性越强。

金融发展通过金融资源扩大、产品增多等方式,为投资者提供大量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减少交易成本,进而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发展中产生规模效应,通过贷款的分散化等途径降低信用风险,提高了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金融发展有助于有效降低或者克服金融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对投资企业和项目进行评估,甄别好的投资项目,为有成长性的企业提供资金,促进企业投资和技术创新,减少信贷分配的扭曲,改善信贷分配的效率,提高资金的分配效率。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提出以下的研究假设:

金融发展有利于降低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缓解了融资约束,减轻企业的融资压力,进而促进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投资。

(二)变量选取

在研究融资约束的文献中,对不可观察的融资约束指标的度量是分析融资约束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Fazzari,Hubbard and Petersen(FHP,1988) 将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作为资本市场上融资约束所导致的投资不足的证据。以后较多的文献也采用现金流和投资行为的关系来衡量融资约束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得到了与FHP(1988)类似的结论[14][15]。 企业的融资约束与内部现金流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融资约束的效应越强,企业的投资对现金的依赖性越强,本文融资约束指标选取时,仍采用这一方法。

关于金融发展指标的选取,Goldsmith(1969)提出金融相关率的概念,来衡量金融发展的程度,采用全部金融资产与全部实物资产比。 King and Levine(1993)利用三个指标:一是反映金融系统的相对规模的金融中介的流动负债,采用广义货币M3 或M2占GDP的百分比来衡量;二是反映金融系统的结构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在总的信用余额中所占的相对份额;三是反映金融系统的效率的银行系统向私人和公共系统的信贷数量。Murinde, V. (1994)运用信贷、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发展指标来综合衡量金融市场发展的水平。Odedokun,M. O. ( 1996)运用货币存量对GDP比率(M2/GDP) 来衡量银行体系对帐单的负债方对经济增长的效率(资金来源的效率),并且运用信贷存量对GDP比率来衡量银行体系对帐单的资产方对经济增长的效率(资金运用的效率)作为金融发展的指标。温涛等(2005)运用货币存量占GDP的比率、信贷存量占GDP的比率、股票和证券的市值占GDP的比率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综合相关研究与中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采取了货币化程度(M2/GDP)、信贷存量对GDP 比率(金融机构信贷比率),以及股票市值与GDP的比率 (经济证券化比率)作为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分别用FM、FI 和FS 表示。

(三)模型选择

研究融资约束对公司投资的模型中,欧拉方程投资模型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模型,由Abel(1980)最早提出,描述公司最优的投资行为,Bond and Meghir(1994)对其模型进一步改进,提出基于价值最大化,资本存量取决于前期资本量、折旧以及投资的欧拉方程模型,这一模型避免了托宾Q值的计算,同时控制未来预期收益对投资支出的影响,在文献中被大量应用[16]。Laeven(2003)把利润方程和成本调整函数引入该模型[17],最终得到如下模型:

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不一定表示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约束问题,而可能表示由问题导致的企业过度投资问题。为了确定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到底是表示融资约束问题还是过度投资问题,采用以现金流比率(IF ) 和无形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XG)的交乘项进行区分。由于企业的无形资产投资相对固定资产投资来说更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固定资产投资相对无形资产投资来说更容易产生过度投资问题 (Hubbard,1997),因此如果现金流比率(IF ) 和无形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XG)的交乘项的系数为正值且显著,则意味着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表示融资约束问题,而如果现金流比率(IF)和无形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XG)的交乘项的系数为负值且显著,则意味着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表示过度投资问题。模型转化为:

IK表示为固定资产净额、在建工程净额和无形资产净额之和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公司的投资支出水平;IF表示为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与总资产的比率,表现为现金流比率,衡量融资约束的指标;YK表示销售收入即主营业务收入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XG为无形资产净额与固定资产净额之比,反映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是否是过度投资问题引起。 FM为货币化程度、FI为金融机构信贷比、FS为经济证券化率,用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

当β’4显著为正值,说明企业的投资与现金流的敏感度表示为融资约束问题,融资约束的大小主要体现在β4的系数上,假如β4显著为正,说明企业投资与内部现金流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的投资依赖于内部现金流,企业受到了外部融资约束的影响。β5、β6、β7分别用来衡量货币化程度、金融机构信贷比以及经济证券化率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如果β5、β6、β7显著为负,则说明金融发展有利于减少企业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三、实证分析与讨论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中国农业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对公司投资行为进行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大多数的研究采取跨国数据,对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与公司融资约束进行研究,或者是以全部上市公司,或者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而对数量相对较少的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关注较少;而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投资者,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农业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少,大多数的农业上市公司是在2000年之后上市,因此数据选择在2004—2010年。

依据中国证监会制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将农业类上市公司定义为广义范畴,包括农林牧渔业,并选取2004—2010年上交所与深交所全部 A股农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由于农业类上市公司样本数目过少,本文选取了7年的数据,尽可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对初始样本进行了筛选,剔除2004年之后上市的公司、ST异常的上市企业以及部分会计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经过处理筛选,最终选定中国农业上市公司41家作为样本。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有关金融发展的货币化程度、金融机构信贷比率、经济证券化率的数据来源于2005—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其他数据来源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GTA)的中国股票市场财务研究数据库(CSMAR)。

因变量公司投资支出(I/K)的均值0.44略大于中位数0.42,说明大部分公司的投资支出分布在0.42之上,并且最大值1.09与最小值0.12之间的振幅较大,标准差为0.18,说明公司投资存在着多样性、差异性,不确定性;现金流比率(IF)的均值与中位数较为接近,但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变化较大,标准差较大,说明融资约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及波动性;销售收入总资产比率(S/K)的均值均大于中位数,且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较大,说明公司的销售收入变化较大;对于金融发展变量,FM、FI、FS的均值均大于中位数,货币化程度FM、金融机构信贷比FI的标准差较小,而经济证券化比率的波动性较大。

(三)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的实证分析

为检验金融发展是否能够减轻公司的融资约束,进而影响公司投资,运用面板数据分析和系统GMM估计方法。

模型中因含有因变量的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导致解释变量具有内生性问题,应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或者随机效应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的参数估计值将是一个有偏的、非一致的估计量。为准确估计模型,本文将采用系统GMM(Arellano and Bond,1991)方法进行检验,其一般形式如下:

yit=αyit-1+βxit+εit (水平方程)

Δyit=αΔyit-1+βΔxit+Δεit(差分方程)

用因变量的滞后水平值作为一阶差分方程的工具变量,因变量的滞后差分作为水平方程的工具变量,差分动态GMM仅估计差分方程,存在较大的有限样本偏误和相对较低的估计精度。系统GMM在差分动态GMM的基础上,引入水平方程,极大改善了差分动态GMM的估计效果(Blundell,2000;Roodman,2006)。

运用系统GMM,对模型结果估计结果。

从表2能够看出:在模型1、模型2、模型3中现金流和无形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交叉项的系数β’4为正值,并且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β4的系数为正值,说明企业的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不是由过度投资问题引起,而是由融资约束所引起。模型1、模型2中IFt-1的系数显著为正值,但模型3中IFt-1的系数为0.04,远小于模型1、2的系数,说明金融发展的三个指标对现金流的影响程度不同。模型1’ 中IFt-1前的系数β4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正,与模型1中的系数变化不是很大,货币化程度发展的条件下,企业仍然存在融资约束现象,现金流与企业的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模型2’ 中IFt-1前的系数在10%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正值,与模型2中的系数相比变化更小,受金融机构信贷比影响的条件下,现金流与企业的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模型3’中IFt-1前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正值,但在模型3中的系数为正值但不显著,经济证券化率对现金流的影响相比货币化程度、金融机构信贷比要低。可以得出,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约束,并且公司投资的大小与现金流的多少存在正相关关系,投资对内部现金流具有依赖性。

金融发展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从模型1’中能够看出,货币化程度与融资约束的交叉项系数β5小于零,并且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因此货币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金融机构信贷比与融资约束的交叉项系数β6小于零,并且在10%的显著水平上显著,金融机构信贷比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公司的融资约束。经济证券化率与融资约束的交叉项系数β7小于零,但不显著,经济证券化率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不大,β5、β6、β7相比,β5、β6的值远大于的值β7的值。因此,货币化程度、金融机构的信贷比、经济证券化率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货币化程度和金融机构的信贷比在缓解融资约束中的作用大于经济证券化率。整体看,金融发展缓解了农业上市公司对企业内部现金流的依赖,减轻了融资约束问题,促进了公司投资。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以2004—2010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方法,探讨宏观金融发展对微观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而对公司投资的影响,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提供经验支持。本文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融资约束现象,只是融资约束的程度有所不同,公司的投资受内部现金流的影响较大,投资与内部现金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越强,所受融资约束越大。但由于内外部融资成本的差别,使得农业上市公司更加愿意依赖内部现金流。

金融发展有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货币化程度和金融机构的信贷比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较为显著,经济证券化率的影响较小,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减少企业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通过减少投融资双方的信息成本、交易成本,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扩大再生产,进而改变企业的融资状况,促使企业投资的改变,进而促进宏观经济增长。

上述结论具有丰富的政策意义:

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能够减轻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不发达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存在融资约束的问题。我国属于经济转型期的国家,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发达,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普遍存在,融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行为。资本市场发展减轻企业外部融资的难度,可以通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的改革,推进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发展,改善金融体系的内部构成以满足经济的增长。

现金流能够有效缓解内部融资约束,农业上市公司更愿意依靠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减少对外部融资的依赖,增加内部融资。内部融资不能满足资金需要时,不得不依赖外部融资,由于外部融资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的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公司的融资约束,应加大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资金支持力度,使金融资源不断丰富,金融结构不断优化;要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提高信息质量,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农业上市公司能够满足资金的需求,让资金更好地按照效率分配,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提高企业的管理者的素质,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避免企业获得大量资金而产生过度投资问题,导致冲突。在我国特殊的转轨经济背景和投融资体制下,应减弱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以稳定市场预期,使其更好更快地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Robinson Joan.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General Theory, In the Rate of Interest, and Other Essay [M].London: Macmillan, 1952.

[2]Lucas 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22(1):3-42.

[3]Shaw E S.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M].Washington.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3.

[4]King, Robert G., Levine, Ross.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a, (108):717-738.

[5]Love,I.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Financing Constraints: International Evidence from the Structural Investment Model. Word Bank Working Paper, 2001,2694.

[6]Laeven L. Dos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Reduce Financing Constraints? [J].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3, 32(1):5-34.

[7]Gelos G, Werner A. Credit Constraints and Collateral: Investment in the Mexican Manufacturing Sector[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67):1-27.

[8]Koo J, Shin S. Financial L Liberalization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s: Evidence from Korean Firm Data [J]. Asian Economic Journal,2004,(18):277-292.

[9]Ghosh S. Did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Case Financing Constraints? Evidence from Indian Firm-Level Data [J].Emerging Markets Review, 2006, (7):176-190.

[10]李斌,江伟.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成长[J].南开经济研究,2006(3):68-78.

[11]饶春华.中国金融发展与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J].金融研究,2009(9):156-164.

[12]沈红波,寇宏,张川. 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6):55-64.

[13]况学文. 金融发展缓解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5):74-79.

[14]Hoshi T. Kashyap and Scharfstein D. Corporate Structure Liquidity and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Japanese Industrial Groups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 (27) 106.

[15] 郑江淮,何旭强,王华.上市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J] .金融研究,2001 (11):92-99.

第8篇

下步工作思路的汇报

济宁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5年5月20日)

各位领导,各位常委:

根据市政协安排,现就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作如下汇报。

一、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着眼市场需求,立足本地优势,努力做好结合文章。特别是进入2003年后,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整合优势产业和产品资源,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关于培育壮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并制定了与《意见》相配套的《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和《考核办法》,在全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责任目标体系、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督导推进和考核奖惩体系。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服务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市“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一是培育发展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为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从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和管理体制创新、择优择强进行贷款贴息、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和产品推介、支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申报省和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等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重点扶持,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647家,比2003前增加181家,从业人员10.2万人,年销售收入276.6亿元,出口创汇2.46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98家,比2003年前增加110家,年销售收入192.7亿元。在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中5000万元以上的58家,过亿元的36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家,其中省级7家,国家级2家;农贸市场发展到582处,年经营额150亿元;带动和辐射种植基地320万亩,养殖基地4500万头只,带动农户76万户,全市已有40%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44%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

二是培植壮大了一批与龙头企业配套的主导产业和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市场需求、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农产品种养产业的培植和生产基地的开发建设。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瓜菜、林果、畜禽、水产品、优质专用粮食、油料、甜叶菊、芦笋、中药材以及劳务经济等10大区域性主导产业格局。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纵深发展,主导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逐步发展,特别是以绿色无公害瓜菜、苗木花卉、奶牛、中药材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生产基地规模不断膨胀。种植业形成了以金乡为中心的100万亩大蒜基地,以鱼台为中心的30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为中心的15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邹城为主的10万亩土豆、150万平方米食用菌种植基地,以任城喻屯、金乡胡集、嘉祥金屯为主的10万亩甜瓜基地,以任城为主的3万亩甜叶菊基地,以曲阜、泗水为中心的6万亩中药材和以微山为主的5万亩芦笋特色种植基地;养殖业建成了1300余处规模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的肉牛基地达到33处、年出栏万只以上禽场562处,年出栏千头的养猪场345处,百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基地539处;林果业建成了1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90万亩干鲜果品基地和23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劳务产业形成了以泗水、梁山、汶上为主的30万人劳动力输出基地。

三是扶持发展了一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构筑农业产业经营的有效载体,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把扶持发展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研究会为主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经营的重要举措。市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的意见》,明确了农村经济协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呈加快发展趋势。目前,全市农村专业协会、研究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200多个,其中管理比较规范、运作效果比较好的农村专业协会达到1010个。

四是健全完善了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近年来,着眼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连接机制的有效途径。通过引导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建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风险金制度等多种形式,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利益主体之间逐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共同体。像兖州的绿源肉鸭公司、嘉隆公司,邹城的呱呱鸭公司,曲阜的圣地药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大都采取了合同订单种养、种苗供给、技术指导、保护价收购等契约化合作,建立了与农户较为紧密型的利益连接关系。

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和农业产业经营水平的提高,有力带动和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676元增加到2004年的3648元,年均增加243元,增长8.1%。2004年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直接来自五大产业的收入达到2264.9元,占62.1%;增加351.9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9%。

回顾总结近年来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并体会到,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中必须切实做到:一是必须坚持规划引导。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参加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按照适应市场需求、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制定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并通过配套完善的政策措施落实下去,这是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二是必须坚持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引导组织龙头企业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和应用,并建立健全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这是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三是必须坚持政策扶持。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低、效益差,必须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特别是资金扶持和金融服务,这是龙头企业发展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四是必须坚持不断完善利益联接机制。为保证龙头企业获得充足和符合质量标准的批量原料,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必须逐步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接机制,形成松散或紧密型经济利益共同体,这是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为298家,而我省的潍坊、烟台分别有1054家和874家;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仅36家,而潍坊、烟台过亿元的分别有109家、101家;带动各类生产基地320万亩,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76万户,而潍坊、烟台产业化生产基地分别达到953万亩、520万亩,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分别达到147万户、201万户。我市的农业龙头企业除了太阳纸业、绿源公司、菱花和雪花等企业规模较大之外,总体上看规模小,水平低,带动力差。象临沂的金罗、烟台的龙大、潍坊的得利斯、寿光蔬菜集团等规模大、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很少。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产品链条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从横向看,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满足加工业发展的需求;从纵向看,绝大多数龙头企业缺少精深加工技术和设备,加工增值链条短,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应对国际市场的能力比较弱。在全市298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中粮棉油加工型企业132家,占43.6%,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禽、肉、渔、果、菜精深加工企业少,带动力不强。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档次低、水平差,市场竞争力弱。我市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和产品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品牌和质量意识不强,企业产品注册商标和取得认证的产品为数不多,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不强。我市的龙头企业,虽然也有一些品牌,但知名度高的少。另外,在产品质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出口。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占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额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在1/42左右。而我省的潍坊和烟台分别达到8.7亿美元和11.5亿美元。全市298家龙头企业中达到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标准的仅9家,占全省188家的4.8%,而潍坊、烟台分别有30和29家;国家级的仅有菱花味精集团和兖州绿源公司2家,潍坊、烟台分别有6家、5家。

四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与农户关系不紧密。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民的关系松散,不同程度地存在产销脱节,没有真正结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合同农业、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仅在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少数产品中实行,且时常发生违约行为,在其它产业产品中刚开始破题,覆盖应用的范围和数量少。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五是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缓慢,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发展缓慢,目前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仅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而且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没有产权关系的松散型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农产品行业协会较少,现有的行业协会大都带有一些行政色彩,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也制约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三、下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都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地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新阶段、新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和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促进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着眼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支持和保障,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把握“三个结合”、加快“五个创新”、实现“六个突破”。

一个目标”就是把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三年左右努力,力争实现农业龙头企业大发展、大突破、大提高,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00家以上,争取有更多的企业进入省级、国家级行列,5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加工增值,优质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销售额有较大幅度增加,70%以上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农民来自产业化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两个重点”就是突出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铺天盖地”扩总量,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顶天立地”上规模,加快龙头企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主要靠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

“三个结合”一是宏观调控引导与微观放开搞活相结合,逐步建立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连接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二是点上局部突破与面上整体推进相结合,抓好骨干龙头企业、出口创汇重点龙头企业和成长型新建龙头企业发展和局部突破的同时,及时总结推广点上经验和模式,推动面上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三是长远规划与当前工作相结合,着眼长远搞好规划布局,立足当前抓好扶持政策措施落实。

“五个创新”即围绕增强龙头企业规模、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扶持保障制度创新;围绕提升龙头企业产品质量、档次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围绕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产业化经营方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围绕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加快营销方式创新;围绕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连接机制,加快合作经济组织创新。

“六个突破”就是按照谋划长远、立足当前的要求,工作中努力实现“六个突破”:

(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上实现突破。围绕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对生产基地和农户的带动能力,加快膨胀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按照一手抓量的扩张,一手抓质的提高的要求,“铺天盖地”扩总量,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顶天立地”上规模,不断提升龙头企业档次水平,尽快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要通过扩大开放引进、抢抓项目新上、发展民营经济培植等多种形式发展一批“大高外”龙头项目;通过改制重组、高新技术嫁接改造壮大规模培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对进入全国重点龙头企业行列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做好工作,创造条件,争取上市,加快融资;对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特别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出口创汇型企业,要加大帮扶力度,组织工作组,研究发展规划,落实帮扶措施,加强与国内跨国集团的联合与合作,迅速膨胀规模,打造一批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超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力争今年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40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5家。对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要搞好引导和扶持,促其尽快上规模上水平。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建立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投资保障机制上实现突破。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必须尽快构建起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和投资保障机制。一是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二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增加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的投入。市财政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选择扶持100家辐射带动能力强、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重点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对5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出口创汇重点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根据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实际,择优选择一批重点龙头企业特别是5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各级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性作用,通过贷款贴息、技改扶持、建立经营风险基金等多种方式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逐步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基本建设投资在整个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重,特别要增加对骨干龙头企业的技改投放。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及其它有关开发项目,实行捆绑使用,要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的基地建设、科研开发、质量标准、检测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形式多样的农贷担保机构,加强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三是尽快制定出台关于扶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重解决当前制约龙头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用人、用水、用电、用地和融资、税费减免等方面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企业真正得到实惠。

(三)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在基地建设上实现突破。农业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是推行标准化生产的重点。要按照出口农产品国际标准和国内大城市准入的要求,抓紧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加快市、县两级农产品检测监督体系建设,为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提供可靠保证。引导企业积极争取ISO9000以及国际相关组织的质量认证和安全卫生认证,千方百计获得国内各大城市“准入”许可,为产品进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奠定基础。引导群众逐步淘汰分散的种养模式,下大气力抓好标准化种养小区建设,把种养生产向小区集中,不断扩大标准化生产规模。

(四)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上实现突破。当前,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普遍缺乏长期稳定、密切相关的利益联结关系,导致企业生产加工没有稳固的原料来源,农户生产的农产品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而受损失。要引导龙头企业从企业长远战略出发,拿出资金、拿出人员,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合同基地,把企业的产品需求与农户的生产经营通过契约合同固定下来,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关系;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建立风险基金、制定最低收购保护价、按农户出售产品的数量适当返还利润等多种方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赢”。同时,要积极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户与企业间的对接,组织农户按合同生产,并严格监督,有效规避市场经营风险和同行业恶性竞争。

第9篇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速度加快

2012年,陕西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着力实施“稳粮、兴牧、优果、扩菜、强特”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依托科技支撑,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进程加快,农产品产量及品质不断提高,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优质足量的原料。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1563家,其中粮油类加工企业497家,年加工总量1456.4万吨;果蔬类加工企业360家,年加工总量1188万吨;肉类加工企业198家,年加工总量97.5万吨;奶类加工企业75家,年加工总量114万吨;茶叶类加工企业91家,年加工总量3.4万吨;中药材类加工企业60家,年加工总量35万吨;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282家,年加工总量1009万吨。

(二)龙头企业实力及带动作用增强

2012年,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2108家,比上年增长6.09%,其中国家级36家,省级409家,固定资产总额460.08亿元,销售收入总额974.50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了41.58%和19.74%,规模以上龙头企业929家,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159家,规模以上及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的数量分别比上年增长40.1%和24.22%,发展速度超过同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增幅。加工型龙头企业成为龙头企业的主力军,确保了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大幅提升和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以订单、股份合作等稳定方式联结农户的占企业总数的55%,带动农户866.7万户(次),农户全年实现增收200亿元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12年,陕西省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763元,增速连续6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3年高于全省城镇居民增长水平。

(三)产业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陕西省科技综合实力位居西部前列,高校和科研院所针对农产品加工成果不断涌现。依托全省优势特色农产品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载体,陕西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单位深入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不断做大做强技术服务平台。同时,龙头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逐步增强,到2012年底,有127家龙头企业成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其中建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的龙头企业数量达到86个。

(四)产地初加工水平提高

2012年,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陕西省围绕苹果、猕猴桃、蔬菜保鲜贮藏和马铃薯窖藏、大枣干制等优势农产品初加工环节实施项目,新建果蔬组装式冷藏库423座、马铃薯窖449座、多功能烘干窑135座,农产品产地冷藏量增加了4.1万吨,大枣烘干量增加了8100吨,马铃薯贮存量增加了2.2万吨,新增产值近20亿元。项目的实施,延长了农产品加工环节,完善了农产品加工体系,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确保了农民收入稳定增加,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发展水平低,整体实力不强

与发达省份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陕西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1.9:1,陕西不到1.3:1。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平均额仅为全国平均规模的75%左右,目前还没有销售收入过100亿元企业,也没有境内上市龙头企业。陕西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不强,战略规划能力、风险识别与规避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及资本运作能力等都亟待提高。

(二)农产品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

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中间原料生产型企业居多,初加工比重大,全省上万种加工农产品中,90%左右属初加工。2012年,在大宗农产品加工转化中,全省粮油类加工企业精深加工量占加工总量的12.8%;果蔬精深加工量占加工总量的0.82%;肉类精深加工量占加工总量的10.2%。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产业链条短,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盈利空间不足,限制了企业的市场拓展和持续发展。

(三)生产基地建设水平低,原料供应不足

基地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原料数量和品质难以满足加工需求。全省除苹果、牛奶外,其他农产品聚集度不高,难以承载大型企业加工生产。2012年,全省小麦实际加工量为设计加工能力的60.15%,玉米实际加工量为设计加工能力的50.12%,水稻实际加工量为设计加工能力的19.01%,苹果实际加工量为设计加工能力的57.71%,蔬菜实际加工量为设计加工能力的4.64%,猪肉实际加工量为设计加工能力的57.83%,原料供应不足,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

(四)企业发展资金短缺,普遍融资困难

金融市场趋利性与涉农产业脆弱、高风险特征的矛盾,导致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金融资源分配博弈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且许多企业缺乏有效抵押资产,通过银行信贷融资受限,难以及时取得信贷资金。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收购季节性明显,收购期资金不足,制约了企业原料储存,影响正常生产和效益提升。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加大政策引导与扶持

以现代工业理念、现代金融理念、现代流通理念、现代生态理念做大、做强、做活、做优农产品加工业,坚持以加工增值促增收,立足实际找准突破方向,围绕企业在融资、税收、用地、用电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协调利益关系,优化政策环境,搞好服务指导,提请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条件,保障产业科学快速发展。

(二)加强资金扶持力度

2012年,陕西省成立了农业产业化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1亿元,担保能力达20亿元。“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吸纳龙头企业入股,力争使资本达5亿元,担保能力达40亿元。到2012年底,累计为20多户龙头企业担保贷款1.3亿元。同时,省政府立足陕西省农业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实际,设立了果业、畜牧业、种业三大产业基金。此外,加大工作力度,鼓励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拟上市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上市融资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发展资金问题。

(三)狠抓初加工项目建设

2012年,农业部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陕西作为试点省份之一,抓住机遇,以果蔬冷藏、红枣干制为重点,按照“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受益”的工作思路,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强化工作指导和技术服务,保证项目建设质量。补助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全省农产品初加工推广探索出了新路径,发挥了积极的辐射带动效应。

(四)实施品牌提升战略

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以高品位产品争市场、创名牌,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加强对企业品牌建设的资金扶持,支持企业争取国家驰名商标、陕西著名商标、陕西名牌产品的认定及地理标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认证。2012年,全省通过ISO9000、HACCP、GMP、GA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龙头企业达到500家以上,全年共发展绿色食品企业19家,有机食品企业4家,涉及产品71个,全省获得“三品”认证企业总数到达334家,获得“三品”认证产品数量达631个,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企业总数达到277家,涌现出本香猪肉、银桥乳品、老牛面粉、陕富面粉、汉中仙毫等诸多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信誉的品牌。

(五)充分发挥协会服务职能

为给企业打造交流合作平台,更好地促进面向企业的服务和管理,经有关部门批准,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于2012年正式运行。一年多来,充分发挥协会服务与管理职能,积极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强化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引导企业坚持为农服务方向。一是为龙头企业及时做好法律法规、产销政策、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二是建立定期交流机制,组织龙头企业座谈会、联谊会,探索共同发展之路;三是组织一系列专题培训、学术讲座、外出考察等活动,提高企业家整体素质。同时,协会建立了“陕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网”,编发“陕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简报”,加强对龙头企业及其优质产品的展示推广,有力地助推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基地建设

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步伐,保证原料足量供应。种养业要围绕企业加工需求,改变传统的“以原料资源决定加工”的模式,形成“以加工需求来组织原料生产”,依托龙头企业开展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将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作为发展壮大的重要环节。以土地流转为切入点,引导农民把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资产进行入股,加快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和畜产品养殖基地。鼓励龙头企业加大对原料基地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将开展基地建设作为重要指标列入龙头企业监测和认定考评体系中。

(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以“扶优、扶强、扶大”为原则,实施大企业提升工程,选择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经营水平高、经济效益好、产值规模大的企业,逐户制定扶持方案,在贷款贴息、科技研发、技术引进、品牌培育、基地建设、人才培训、宣传推介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行业发展培育强有力的“领头羊”;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联盟,构建“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农民参与、资本拉动”的发展新机制;鼓励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联营、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走集团式、集约化发展新路;鼓励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开展品牌收购、建立营销网络、设立研发中心等,提高外向型发展水平。

(三)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建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形成“企业主体、政府主导、科技主力”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推广转化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快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及新装备,不断提升加工水平。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