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企业的团队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31 16:51: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的团队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企业的团队建设

第1篇

[关键词] 东营;石化企业;营销团队建设;对策

中国石化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政府管制和行业垄断的状态,对市场竞争的认识和参与相对较少,其市场营销工作和营销团队建设比较滞后。[1]如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高绩效的营销团队,成为石化企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以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大胜华公司)为例,深入分析和研究当前东营石化企业营销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该地区石化企业营销团队建设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东营石化企业营销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东营石化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推动实施,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整建制同时承担“黄”、“蓝”两大战略的唯一城市,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均取得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其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尤为迅速。如今,东营市已成为全国石化产业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截至2010年底,东营市共有规模以上石化企业82家,全年实现增加值287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1228亿元。全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2560万吨,地方炼化能力跃居全国第一位。有关统计数据均较2008年有大幅度提升,见表1[2,3]。石化产业已成为东营乃至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在东营市众多石化企业中,石大胜华公司是一家发展较快的年轻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主要校办企业之一,现已发展为一家以生物化工及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有员工1300余人,注册资本152亿元,总资产2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目前,该公司在碳酸二甲酯(DMC)等主打产品的产销方面在国际国内都有较大影响和竞争优势。

当前,东营石化企业在面临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批准实施为东营石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政策环境和产业基础条件;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石化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大批新企业的不断涌现,以及大批国际知名石油石化跨国公司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东营石化企业所面临的区域及国内国际竞争都将日益激烈。据有关报告预测,2012年中国将新增原油一次加工能力3820万吨,年加工总量达578亿吨,石化企业将基本形成多元化市场竞争的格局。[4]这无疑将给东营石化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石化企业营销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东营市多数石化企业成立时间较短,在营销团队建设和市场营销方面还缺少一定的经验,因此,东营石化企业营销团队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概括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营销理念和营销文化尚待形成

目前,东营石化企业营销工作还普遍存在市场开拓力度不够、信息渠道不畅、缺乏现代营销理念和营销文化等问题。多数企业至今仍采用传统的推销方式,产品销售方式比较落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缺乏科学合理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战略。市场营销本身往往具有双重任务和目标,即对企业产品的宣传与销售、对企业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营销理念和营销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企业文化建设和营销团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形成现代营销理念和营销文化是东营石化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2.营销团队内部缺少沟通协作机制

东营多数石化企业营销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各成员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协作和定期交流机制,在营销过程中,有时为了片面追求销售业绩,部门之间或成员之间甚至会出现相互拆台的不良竞争现象,从而影响到营销团队建设和企业的整体利益。以石大胜华公司为例,该公司营销系统下设5个分部:市场管理部、油气营销部、油气采购部、碳酸二甲酯营销部和国际贸易部,统一由公司常务副总主管,但在实际运行中,则分别由3位副总具体分管。日常营销工作实行的是分工、分片、分区销售,销售人员通常各自为战,彼此之间缺少沟通交流,也缺乏团结合作的意识,不利于营销团队整体力量的发挥。

3.营销人员业务培训亟待加强

东营石化企业现有营销团队中普遍缺少营销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的绝大多数员工都是半路改行或者临时招聘的。多数企业至今尚未建立起对营销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的机制。如石大胜华公司现有一支60多人的营销团队,平均年龄292岁,专科以上学历占967%,团队年龄结构与学历结构整体比较合理。但营销团队中,只有1人为营销专业毕业,其余的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营销专业理论教育和业务培训。公司平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活动较少,且基本以内部培训和自主学习为主。因此,营销团队整体素质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4.营销团队制度建设相对薄弱

东营多数石化企业对于营销团队管理制度建设重视不够,缺少完善和有效的团队建设制度体系,现有的制度措施往往只是局限于账款管理、销售规定等具体操作性、事务性层面。如石大胜华公司目前在该方面出台的文件制度有:集团公司岗位管理办法、采购营销决策委员会章程、应收账款管理暂行规定、营销系统订单管理办法及其补充规定等,而对于营销团队内部管理等团队软环境建设方面还缺少有针对性的制度措施。这从长远来说不利于营销团队建设和营销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优秀营销团队的特征与素质要求

第2篇

随着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到来,IT企业,尤其是中小IT企业身处的市场环境可以说是风云变幻,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是空前的严峻。据调查表明,现在美国平均每年要倒闭几万家企业,在美国的高新科技产业中,只有10%能活过5年, 90%不到5年就倒闭了。在我国1T业内这种情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组织变革中,中小IT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要想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自己细分的目标市场中之与大企业的竞争中赢得自身的相对竞争优势,就必须根据自身规模小、灵活.反应敏捷的特点,打造与其相适应的高绩效、柔性化的团队。高绩效的团队不仅对于中小IT企业的健康运行和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它还有利于组织更好地发挥雇员的才能,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和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中小IT企业的快速成长和长远发展。

 

一、团队的工作原理及发展模式

 

所谓团队就是一群人以项目或任务为导向,成员之间同心协力,用群体(10人左右为宜)的智慧结合成巨大的创造力,高效地实现团队共同的目标。现今的典型的团队工作方式更多地呈现出项目型的特征,根据特定工作任务要求,挑选合适的人员形成团队人员配备,同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_定程度内自由调拨资源和自主决定工作流程的权力,在达成以共同目标为导向的共识下创建团队。团队一般是临时性的,当团队任务或﹁个项目完成之后,团队成员即宣告解散,回到各自的原部门或进入新的工作团体。而以团队的方式协同工作时,更重视成员间的信息交流、技能互补以及角色分担等。其具体工作流程图如下:

 

 

团队的发展有两种典型的模式:一是蜕变模式,是以形成,风暴、整合。执行和解散5个阶段来描述团队的发展过程。二是影响模式,主要由包含,约束和影响3个阶段构成。在包含阶段成员经由实际的参与来试探与了解不同的意见;约束阶段团队开始对决策方式、解决问题的模式、个人的姿态、基本立场、对立意见等的处理进行协调;而在影响阶段成员之间注重相互的支持与整合行动,彼此意见一致,寻找工作的搭档与成功的可能性。

 

可见,团队的工作方式是团队成员之间紧密结合。相互作用而协同的过程,在这种协同的过程中,可以满足团队成员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什么是高绩效团队

 

提到团队,我们一般指的是高绩效的团队,而非一般意义上普通的团队。根据以往的调查和研究资料,我们认为高绩效的团队应该具备以下的特征:

 

1、拥有共同的价值观

 

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既是解决团队中矛盾、争论和;中突的关键,又是把个人目标整合到组织目标,增强团队凝聚力,最大程度上发挥个人效能的有效方式。缺乏共同价值观的团队就如同一盘散沙,失去了作为一个整体运作的基础,很难发挥1+1>2的整合效应。

 

2、支持性和开放性的持续沟通能力

 

开放的和支持性的团队沟通能力是高绩效团队的一个基本特征。在高绩效的团队里,领导者只相当于协调人的角色,并不主导一切,所有的团队成员都是平等地工作。他们不仅具备对个人绩效的承诺,同时也具备对团体绩效的承诺。支持的和开放的持续沟通可以增强团队内部的人际效能,团队成员可以更有效地共享知识、经验,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使团队更有效地增长知识,提高团队潜能。

 

3、团队成员良好的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协作意识

 

在高绩效的团队里,每一个团队成员基本上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因此必然要求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确保能够独立承担团队任务中的某一部分具体工作,从而确保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保证团队整体工作顺利完成。从另一方面来看,团队成员在独立完成自己承担的那部分工作的同时,还应该相互协作,通过在工作过程中的交流与沟通,发现问题,彼此相互促进,不断改善团队整体的工作质量。同时也确保每个团队成员的努力方向与团队整体工作目标相一致。

 

4、团队成员的高水平参与和相互学习

 

团队成员的高水平参与是决定团队绩效的重要变量。因此,高绩效的团队在团队决策、问题解决过程中应尽量让所有团队成员参与,而不是由一个或一些较强的成员或管理者操控。此外,在一些团队中如果有一个唱反调的成员,对子高绩效团队的建立、维持、发展都是有裨益的。同时,在高绩效的团队里,团队成员应具有很强的相互学习能力,善于从他人身上发现对提升自身能力有利的因素,不断提高自己长期的工作能力。而这种相互的学习活动在客观上也提高了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可以带来积极的回报。

 

5、高的工作效益

 

高的工作效益是高绩效团队最终结果的体现和典型特征。

 

三、如何创建高绩效团队

 

1、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和有效的团队领导者

 

合适的团队成员对于高绩效团队的建立、维持、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团队成员选择的适当,团队才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合适团队成员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一是选择团队成员除了专业技能的考核外,要特别注重个人在团队中的合群表现和人格倾向。要考核其是否能在刚组建的团队中,发挥利他、合作、诚信、专注与开放的团队协作精神。二是要注重选择敢于创新、善于学习的人员,以发挥团队成员的应有潜能,提升团队的竞争力。三是重视人员的合理配置。团队成员在共同的目标、兴趣和心理相容的前提下,其专业、技能、性格、资历的构成晕好是异质的,这样会兼顾多种专业领域、多方面技能和具有相互关注、尊重的互补基础。而有效的团队领导者是那些能在关键时刻为团队指明前途所在,让团队跟随自己共同度过最艰难时期的领导者。世界第三大软件公司CA的总裁王嘉廉说过这样一段话:“身处信息技术行业,很容易陷入一个圈套:技术通常会引诱其创造者,使他们深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完全忘掉了市场的需求。有许多的企业不乏技术和人才,但是由于经营者糟糕透顶的管理,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可见,技术虽然是推动中小IT企业前进的主动力,但当他们发展到一定阶段,面对的更大的将是管理和领导的挑战。

 

2、建立有效团队激励机制的奖酬系统

 

有效的激励是企业长久保持团队士气的关键。有效激励要求正确地判断团队成员的利益需求,给予团队成员合理的利益补偿。这就要求团队采取的奖酬系统不但要公平、合理,有效激励团队成员,而且要以提高团队凝聚力为目的。首先,团队采取的奖酬方式要把团队的绩效和个人的绩效结合起来,以团队绩效为前提基础,当整个团队完成指定任务后,团队成员的报酬将依个人绩效而同比增加。其次,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以物质激励为基础,但要慎用、少用,更加强调精神层面的激励,而最有效的精神激励就是对人真诚的尊重和信任,对成绩及时有效的肯定,增强团队成员的成就感,这一点对于IT业中自我尊重、自我实现需求强烈的员工来讲尤其重要。第三,要把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结合起来,以工资、福利,奖金等这些从生产劳动和工作之外所获得的报酬为基础,更强调团队成员从企业生产劳动和工作过程本身所获得的收益,如: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工作、个人成长和发展机会、能够参与决策和管理、弹性的工作时间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显然, IT业员工对后者会更加重视,其激励力也会更大。

 

3、加强授权和自主管理

 

对于IT企业所处的不断动荡变化的市场环境来讲,团队工作方式灵活、快捷的特点能适应市场迅速的变化,因此,企业授予团队适当的资源和权力是非常必要的,是确保团队高效运作的前提条件。此外,由于团队内务成员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他们工作的独立性很强,这也要求团队的领导者根据项目的要求,风险程度和性质授予团队成员相应的权力,以提高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并开发自身的潜能。还要推动自主管理,是团队成员边干边学,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的好方法。

 

4、对团队成员进行体验式培训

 

体验(Experience)是使人能够将身心融入其中,并能留下个性化的、难以忘怀的回忆的经历。体验式培训是高绩效团队的组建、维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其有效的工具。大多数体验式培训是为帮助组建和维持团队而设计的。培训的目的就是将团队建设中的疑难问题提到桌面上来,加强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培养个体和群体反省的习惯以发展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在体验式培训中,往往让团队成员参加敏感性训练、拓展训练或一些工作活动之外的集体活动。体验式培训在团队发展人际关系和社会水平的能力上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在IT业内,由于员工从事工作的高技能性和高独立性,员工一般都不太善于沟通,通过体验式培训正好弥补团队成员这方面的弱点,从而更有利于工作绩效的高绩效完成。

 

5、加强团队学习

 

所谓团队学习是指团队为了促进整体合作与实现共同目标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团队学习首先要求所有团队成员必须开诚布公,摊出心中的假设,将个人的观点明确地表达出来,以便接受别人的询问,而进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过程。其次是参与者必须视彼此为伙伴,以消除沟通的障碍,能更深入地了解别人的意见并减少不安的感觉。第三是要有一位辅导者作为团队学习过程的顾问,帮助成员进行顺畅而无拘束但又不偏离主题的讨论或会谈,并在必要时介入以加深成员对讨论内容的认识。团队学习的过程也即彼得·圣吉所谓“深度汇谈”(dialogue)的过程。对于IT企业来讲,知识的更新速度相对异常迅速,所以对于IT企业的员工来讲,团队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

 

6、提高团队情商

 

情商,亦即情绪能力(EQ),是在智商(1Q)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起来的理论概念。情商包括五种能力: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可见,情商对人的一生事业发展决不亚于智商,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智商。世界微软缔造者盖茨和可口可乐董事长巴菲特曾在回答中国大学生听众的提问时,直言不讳地说:成功与智商无关,关键在于理智,理智即情商。团队情商是指一个团队的综合情绪控制能力,它是团队创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3篇

关键词:外资企业;企业管理;团队建设;管理模式;企业团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16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81

随着经济的发展,团队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市场经济日益激烈,在我国的外资企业非常重视团队建设,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企业团队建设的内容,接着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分析外资企业管理团队建设的基本情况,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1 团队建设的内容

就目前而言,企业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团队组织。在实际过程中,企业管理的团队建设关系到企业成败。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首先了解企业团队的概念和特征,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1.1 企业团队的概念

团队简单地来说,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技能,在遵守共同规则的前提,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共同承担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与责任的群体,在实际过程中相互扶持和帮助,并产生良好的协作效应,从而获得更多的团队绩效。根据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斯蒂芬・P.罗宾斯的理论,团队就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在建立起来以后,会产生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组建团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建立明确的目标,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要了解团队的目标及实现的重大意义;第二,要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能力互补,每个成员之间要具有一定的技能,能够在团队发展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内部优势互补,促进团队的发展壮大;第三,要具有良好的沟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团队成员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明确各人的责任,认真完成团队交给自己的任务,具有良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四,要拥有自己的领导,对团队领导而言,要具有极强的领导能力,能够为团队发展制定完善的规划,为每个团队成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在团队组建完成以后,团队中每一个成员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相互尊重和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在团队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团队走出困境。

1.2 企业团队的类型

下面就以团队建设的目的和自为目的,分析企业团队的类型:第一,问题解决型团队,就是团队成员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改进工作程序和方式交换之间的意见,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改善生产环境。这种团队建设主要为了有效改变工作程序,优化工作方法,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实际过程中,领导起主导作用,团队成员主要负责具体实施工作;第二,自我管理型团队,这种团队也为自我指导团队,主要由一定数量具有各种技能的成员,通过调查和分析,找到其中的问题,从而制定完善的发展决策,促进团队的长远发展。自我管理型团队主要推行自我管理、领导、负责以及学习的运行机制,共同实现一个目标,明确团队中每一个人的责任;第三,多功能型团队,也被成为跨职能团队,团队成员主要包括同一等级和不同领域的员工,把他们组建企业就是完整一项任务。这种团队管理方式能够促进各个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工作效率,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实际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观念,协调较为复杂的项目,解决实际遇到的各种问题;第四,学习型团队,就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断共享自己掌握的信息和资源,并且建立完善的规则和程序,在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基础上,促进团队的发展壮大。在学习型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各种不同的尝试,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提升工作效率;第五,虚拟型团队。这是一种新型的团队方式,就是团队的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建立的团队。虚拟团队可以跨域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通讯信息技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进行协同合作,从而雇佣合适的人进行合作,实现团队的低成本运行,不断优化各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团队的专业化、合作化的发展。

随着现代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团队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的综合实力。加强企业团队管理和建设,能够帮助企业明确市场目标导向,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团队的优势,提升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 外资企业管理的团队建设

在我国,有很多的外资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企业团队管理的特点,对我国企业发展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因此,下文就结合在我国的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团队建设情况展开论述。

2.1 美国的企业团队管理

对在我国的美国企业中,很多都是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建立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下面就针对美国企业管理管理特征展开论述:

2.1.1 拥有共同的价值观。美国企业领导者认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在中国的很多美国公司,都拥有明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指导信念,能够让每一位员工了解到企业的政策导向和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行为指导和精神驱动力。作为价值观构成了美国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保证企业价值观与员工的价值始终保持一致,从而进一步统一企业的务实精神,建立强大的文化力,激发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实现企业的共同价值和目标共同努力。

2.1.2 秉承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在中国的美国企业中,非常重视人性,强调重视每一位员工的价值,信任每一位员工。对美国企业而言,就是把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以及信任员工作为团队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表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尊重员工的权利,美国企业经营者认为,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环境;第二,重视员工地位的平等,在美国企业中,很多经营者针对内部员工与管理者的不同特点,建立平等的同伴关系,采用良好的交往方式,创造了良好的企业工作氛围。

2.1.3 重视员工的创新精神。美国市场经济极为发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从而在中国的美国企业,继承了美国企业乐于创新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因此美国企业家不断把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不断融入到实际经营过程中,为企业培养了富有改革和创新的文化环境,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不断创造更多的业绩。

2.1.4 重视实干精神。在美国对外投资的企业中,非常重视实干精神,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美国企业省去了报表、手续等工作形式,不断简化工作程序,提升工作效率,有效地丰富沟通方式,促进组织方式的流动性,重视试验研究,重视实干精神,不断去尝试新的东西,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

2.1.5 重视团队的学习能力。美国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十分重视员工的学习能力。为了提升员工的学习能力,很多在华的美国企业不断开展国际合作业务,积极向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美国通用公司,学习韩国和日本企业公司的管理方式,不断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观念,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1.6 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根据在华的美国公司,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组织系统,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企业边界,坚持一律平等的挂念,各个系统界限不断模糊,企业管理组织结构逐渐朝着现代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在美国企业内部,十分重视内部的左右沟通,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提升公司内部的协调能力,不断取长补短,改进当前的工作方式;另外,还重视上下沟通,加快信息之间的交流,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开放的企业文化。

2.2 日本企业团队管理

日本作为我国的近邻,在我国投资的企业很多。在华的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团队的集体智慧和集体力量,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下面就日本企业团队管理的内容展开论述:

2.2.1 重视发挥团体精神。第一,重视企业的集体管理。在制定企业发展决策过程中,日本企业经营者会集中多人的智慧进行反复的酝酿,从而取得相对一致的意见,才能进行落实;第二,在日本企业制定激励制度过程中,主要针对团队,重视集体的合作,发挥整体的效率。在日本企业中,集体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2.2.2 重视人的能力,在日本企业中,经营者认为人的潜力非常大,因此会给员工很好的待遇,通常会采用人性化管理的方式,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2.3 重视科技投入和开发。日本企业非常重视科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每年都会投入一定的基础研发经费,一些大的在华公司会涉及公司研究所,重视基础研究,并结合实际市场变化情况,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综上所述,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多为发达国家投资和兴建的。外企企业团队管理方式和理念,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帮助。因此,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外资企业发展理念,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投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振华,郭忠金.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组织绩效:基于国企、民企和欧美外企的对比[J].学术研究,2012,(5).

[2] 杨林.高管团队异质性、企业所有制与创业战略导向――基于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9).

[3] 潘思谕,陈柳源.中外合资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外资持股比例为调节变量

[J].企业经济,2015,(4).

[4] 刘可夫,陈方园.在华外资企业跨文化沟通解决方案分析――以NEC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0,(40).

第4篇

[关键词] 团队建设 木桶理论 团队精神 协作

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也就是说,团队是由一些具有共同信念的人为达到共同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各成员通过沟通与交流保持目标、方法、手段的高度一致,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运用集体智慧将整个团队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某一方向,形成比原组织具有更强战斗力的工作群体。

一个成功的团队应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明确的目标;二是相关的技能;三是相互间信任;四是共同的诺言;五是良好的沟通;六是谈判的技能;七是合适的领导;八是内部与外部的支持。

一、木桶理论及分析

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在团队中,成员恰恰如构成木桶的木板一样,团队的成功也不是在那个最优秀的成员身上,而是在最弱的那一方面,也就是团队的“短板”。

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在正常情况下不仅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同时也和构成其所有的木板的紧密程度有很大关系,这一点,在团队中就是每个成员之间的协作。再就是桶底,一个好的木桶,首要的是他的桶底必须是好的,没有一个好的桶底,那也就盛不了水了,这一点相当于团队为每个成员提供的发展平台。

二、企业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1.领导的影响力和领导力不够

团队领导没有强有力的个人影响力和号召力,因而在管理中经常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沟通交流上的问题和失误,使员工无法真正做到和公司同心同德。

2.团队目标感不强

首先,思想不统一,队员的工作能力不能发挥到最佳;其次,用力方向不一致,队员之间有内耗,降低了工作效率与成果;第三,队员对团队和公司的认同感不强,产生精神离职的现象。

3.团队的战斗力不强

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够,战斗力不强,只会做领导安排的任务,不多考虑工作以外的周边问题。不论是业务问题还是沟通问题都浅尝辄止,这不单是工作能力问题,更多的是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问题。

4.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沟通不够

团队内部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沟通来解决,但是一般来说领导与队员之间的沟通、队员与队员之间的沟通不够。目标不明确、对目标不理解、对公司或领导有意见等等造成一些矛盾和隔阂。

三、运用木桶理论,有效加强企业团队建设

1.团队目标的确立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便是具有共同的愿景与目的。因此建立团队的首要要素,便是建立团队共同的愿景与目的。有人说:“没有行动的远见只能是一种梦想,没有远见的行动只能是一种苦役,远见和行动才识世界的希望”。

因此,要建设一个团队目标就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团队进行摸底。一方面可以让成员参与进来,使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别人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获取成员对目标的认识,即团队目标能为组织做出的贡献,团队成员在未来关注的事情等,通过这些广泛地获取成员对团队目标的相关信息。

(2)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深入加工。在对团队进行摸底收集到相关信息以后,不要马上就确定团队目标,应就成员提出的各种观点进行思考,留下一个空间――给团队和自己一个机会,回头考虑这些提出的观点,以缓解匆忙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

(3)与团队成员讨论目标表述。树立团队目标与其他目标一样也需要满足SMART原则:具体的(Specific)、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具有相关性(Relevant)、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与团队成员讨论目标表述是将其作为一个起点,以成员的参与而形成最终的定稿,以使获得团队成员对目标的承诺。

(4)确定团队目标。通过对团队摸底和讨论,修改团队目标表述内容以反映团队的目标责任感;虽然,很难让百分百的成员都同意目标表述的内容,但地形成一个成员认可的、可接受的目标是重要的,这样才能获得成员对团队目标的真实承诺。

2.补“短板”,找出团队中的薄弱环节

对于企业团队来说,团队成功并不是来自于其中最优秀、能力最强的那个人,而是决定在其中最薄弱的那个队员身上。同时,我们也要明确,短板不仅仅是指人,也指团队缺失的核心能力。

(1)寻找阻碍团队强大的“短板”。人,在后天的学习和劳动中所形成的知识,技术,能力,各种需要是不相同的,这就决定了在一个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能力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企业领导者,看重的并不能只是某一个人的能力,而是要看重一个整体的能力大小。能力强的不能完全覆盖能力弱的那部分,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组成团队。在建设团队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团队中的薄弱环节,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发现并解决团队中出现的“短板”现象。

(2)提高团队的核心能力。对于团队来说,薄弱环节,并不单单指人,同时也是团队缺失的核心能力。所谓的核心能力,指的是团队先进的管理理念或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作为团队的管理者,我们必须让企业团队所有的竞争能力均衡发展,当某项能力阻碍企业的发展,在竞争中暴露出来时,我们必须及时地给予补上,因为在某一时段该能力的缺失就可能给企业致命的打击。

因此,一个成功的团队建设,不仅在其成员构成上下工夫,同时也要保持领先的核心能力,只有这样针对团队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才能建设成功的团队。

3.团队协作与配合,培养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要求有统一的奋斗目标或价值观,而且需要信赖,需要适度的引导和协调,需要正确而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的传递和灌输。团队精神强调的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的合作态度,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成员自觉地认同肩负的责任并愿意为此目标共同奉献。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那么,如何促进团队的“紧密度”呢?

(1)作为团队负责人在工作过程中应善于营造团队氛围,提倡、鼓励和强化每个人员的团队精神,教导成员关注团队目标,努力去完成团队目标,防止个人主义思想蔓延。

(2)团队分工要好,合适的人站在合适的岗位。比如,木桶的A位置应该站一个足够胖的人,才能使木桶“密不透水”、不留缝隙,可是你安排了一个瘦骨如柴的人,即使他再高也不管用。

(3)强化团队的向心力和控制力。充分发挥领导者的影响力,有意识地强化领导的核心作用,使团队成员自觉主动的团结在领导周围,跟紧领导的步调,形成向心力。团队管理只有影响力是不够的,虽然每个成员都“向心”,但由于连结得不紧,成员之间就出现了缝隙,水也从箭头的方向渗出。因此领导者必须加强控制,规范各项流程与制度,强化考核与激励,确保团队成员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是“由外而内”的控制力量)。

(4)建设优秀的团队协作机制,强化团队的协同作战与互相支持。比如:团队的分享机制,使不同成员积累的经验能成为团队共同的财富,促进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内部竞争机制,团队中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使每个成员在竞争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

4.打造优秀平台,发挥成员的个人才能

没有好的桶底,木桶就像“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好的平台,团队成员的才能就会被扼杀,团队的战斗力将荡然无存。

(1)要为团队成员搭建能力发挥的舞台――授权。既然是团队,不同的成员也应该具备不同的能力,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即使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大包大揽。团队领导不懂得授权,一方面自己会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团队成员会因为无用武之地而选择离去。

(2)建立让团队成员施展才华的支持性系统。团队是一个系统,一个团队成员如果只有权力,缺乏应有的支持,就不一定能打胜仗,必须要有支持系统的支持,团队建设的支持性系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支持,包括市场信息和公司内信息都必须及时、准确的让团队成员知会;二是团队其他成员的支持;三是团队领导的智力支持,团队领导必须能站在比成员更高的高度,对任务的执行提供纲领、提供方向,并在执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团队成员解决问题。

(3)为团队成员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①为成员提供学习成长的空间。一是企业采取多种培训,为员工的业务成长和个人发展提供帮助。其二是团队成员在跟随领导的过程中自觉地学习领导。②为成员提供上升的通道。

5.团队文化建设

团队文化是团队综合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力量既是政治力量,也是经济力量,还是精神力量,做好团队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选好优秀的团队领导。团队的领导有两类:先锋型领导和赤字型领导。前者往往会身体力行,试图通过榜样的力量灌输给团队成员同样的品质,后者则善于根据薄弱环节进行补差,团队缺乏活力,他就提供活力,团队缺少控制,他就提供控制。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更新的加速化倾向日益凸现,赤字型领导应成为一种首选模式,注重培养下属,鼓励和支持下属承担更为艰巨的任务。

(2)加大团队管理上的授权。一个普通的团队领导者必须经常性在权力下放与权力控制、指令式风格与协商式风格之间做出分析、判断、比较、抉择。

(3)给予团队管理充分的尊重。一是特定团队内部的每个成员间能够相互尊重、彼此理解;二是团队的管理者能够为团队创造一种相互尊重的氛围,确保团队成员的自信心。

(4)建立成员间的技能互补、角色分工的团队。团队内应该同时有三种不同技能的人:一是需要具有技术专长的成员;二是需要具有权衡建议做出比较性选择的决策技能的成员;三是需要若干能够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成员。

(5)培养团队的创新精神。一只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具备这样的特点:在团队风气上,能够容忍不同的观点;在成员的忠诚程度上,人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在成员合作方式上,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坦诚交流,互通信息。领导必须在组织上为团队建设提供如下支持:①明确团队的目标;②给予一定的资源;③提供可靠的信息;④不断地培训和教育;⑤定期信息反馈;⑥技术及方法的指导。

6.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既能支持团队成员积极开发自身技能,建立一种勇于承担风险的自信心,又能接受来自基层对上级管理者制定的战略方案、管理模式的种种质疑,容许团队成员工作中的失败,进而达到团队成员创造性潜能的最大释放。

总之,在新经济时代到来之际,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需要,企业只有积极探索建立高效能、更灵活的团队管理运作模式,不断提高组织竞争力,以期在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慧波: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M].新华出版社,2004年12月10日

[2]姚裕群:团队建设与管理[M],2006年4月1日

[3]刘大东:高效团队建设5W1H[M].中国管理传播网 ,2005年2月

[4]高树军:管理心理学[M]. 科学出版社

[5]海伊斯:协作制胜:成功的团队管理――用“心”管理书系[M].2003年8月1日

[6]尼基・海斯.成功的团队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第5篇

关键字:教学团队;执行力;冲突解决

关于企业执行力及其冲突的研究非常之多,在此不赘言各种相关的研究及概念。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与归纳。在此只是简单说明一下 1、优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提高执行力的及对高校团队执行力提升的启示。 2、企业界对待冲突的态度及如何控制冲突及对高校教学团队控制冲突的启示。

1、如何提升企业团队执行力,主要方法有以下五个方面(1)强化责任是前提。(2)完善制度是保障。(3)选贤任能是根本。(4)有效沟通是基础。(5)奖优罚劣是动力。正如前文所说,教学团队的概念来源于团队理论,团队理论的发展已经经过了无数学者几十年的悉心探索,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企业团队也一直是各位学者研究的重点所在。企业团队和教学团队是有一定本质区别的,但是通过对企业团队的理解分析,是可以对教学团队建设、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起到巨大帮助的。从上述五点提升企业团队执行力的方法看,是完全可以应用在提升教学团队执行力的实践上来的。只是我们要注意区别。

启示:(1)教学团队也是有明确的教学科研目标的,在明确教学团队目标后把具体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位教师身上也是必须的。(2)既然是团队,就应该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教学团队也不例外,只是和企业员工不同的是,教师的组织形式可以更灵活,不一定需要坐班,只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即可,不用太控制他们工作的过程,只需看重结果即可。(3)选贤任能是任何团队都渴望的,教学团队也不例外,根据各种文献及优秀教学团队的事例看出,教学团队不但要选贤任能,还要注意团队人员结构的塑造。争取做到团队中老中青比例合适,在团队中形成赶、超、帮、带的优良氛围。(4)由于团队成员构成的特殊性,教学团队的成员间更加需要有效的沟通。教学团队成员都是具备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型人才,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是完全有能力形成自己独特见解的,只有成员间的频繁交流才能使他们互通有无,共享专业知识。(5)奖励与惩罚的问题中教学团队和企业中的团队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的。教学团队中的成员教师会更注重自己专业抱负的施展,他们会根据自己所处团队的成就中有多少是自己的贡献来做出判断。

2、企业界对待冲突的态度及如何控制冲突

国内外学者和企业界对冲突的研究认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既:1、传统观点,认为冲突是完全有害的,一定要尽量避免。2、人际关系观点,认为冲突是所有团队和组织中自然而然的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应采取接受的态度。此观点认为冲突不仅仅是有害的,对促进团队绩效也有正面的作用,不该随便消除冲突。重点在于如何'管理冲突'。3、互动观点(Interactiont View)此观点是目前最盛行的看法,传统观点避免冲突的出现,人际关系学派接受冲突的存在,而互动论学派则是鼓励冲突的存在。因为互动论认为:一个平静、合作的团队可能变得冷漠、静止,且对改革创新无动于衷。因此,互动论鼓励领导者应试着在团队内保持最小的冲突水准,以便能够保持团队的活力、创造力及学习绩效。可见,学术界对冲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而有转变巨大的过程。

启示:可以看出现在学术界及企业界对冲突有了一种非常开放和宽容的态度,认为适度的冲突对团队的良好运行有巨大的好处。同样的根据企业团队成员与教学团队成员的构成区别来看,教学团队成员有着比较高的教育背景,学术造诣,同样的他们也具有比较高的自我期待,和更强的自尊自立意识。因此,教学团队成员中可能更容易存在冲突,但是只要把冲突控制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一般而言,团队中的冲突,本质上既非好,亦非坏,应视个体如何处理而定,因此团队成员应该学习如何在冲突下处事,有效利用它,使它具有建设性,并减少它的破坏性。

从冲突的二维度理论来对冲突分类,可知冲突分为认知冲突与情感冲突。使得教学团队的成员保持一定的认知冲突,而在工作之余组织一些活动尽量减少他们之间的情感冲突。对整个团队的绩效和团队成员的凝聚力是有很多好处的。

参考文献:

[1]刘清平 执行力的双因素系统模型及其管理者提升下属执行力的方法[J] 辽宁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经济学研究, 2009,3 :84-85.

[2]申作青 企业执行力要素的模型构建及优化策略[J] 企业天地,2007,(4).

[3]张志峰 学校制度管理冲突及其处理[J] 江苏教育研究,2010,(9).

[4]于义良,安建业,罗蕴玲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学团队建设[J].江苏科学管理.

[5]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7月版.

第6篇

[ 关键词 ] 团队建设 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日益加快的全球化趋势,我国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根源。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与企业的管理创新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企业管理创新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团队建设,它是创造并且维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团队建设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通过有效地整合自身所拥有的多方面知识和技能,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不断利益的独特能力。

传统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低成本或是差异化的产品。然而高效的团队建设才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团队是指由相互支持、信任、有共同目标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正式群体。在群体内,成员之间保持紧密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明确的分工与协作中推动组织的发展。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关团队并进行有效地管理,就是团队建设。团队建设能够有效地塑造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灵活性以及促进成员的发展等等。

二、企业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团队目标不明确。团队建设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确立明确合理的目标。如果团队目标含糊,一方面容易导致成员之间由于个人价值观或是利益等的差异而出现思想分歧,降低组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导致团队领导者无法有效地分解目标,明确分工各成员之间的任务,最终无法充分有效地发挥出团队的真正作用。此外,团队目标不明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企业内部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团队成员的共同目标。

2.团队领导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团队中部分领导相关素质的欠缺,导致其难以有效地指挥和管理整个团队,影响了团队的整体士气和工作绩效。再者,随着团队的日趋成熟,团队就有了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团队领导者自然希望成员能够严格遵循他们所制定的规则。然而面对着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团队必须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这一背景性,由于相关机制的缺失,使得领导者一味地强调组织规则,而忽视了成员的需求,影响了团队的和谐发展。

3.团队内部沟通不畅。第一,团队成员往往来自于不同的部门、地域,或是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等,导致成员之间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利益诉求等等。由于沟通不畅,容易导致成员差异化的行为方式,从而产生各种矛盾,影响团队的有效合作;第二,团队内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领导。这直接导致团队内部难以形成有效的分工和协作,由于团队成员之间无法进行顺畅、有效地沟通,因此团队的整体效能难以有效地发挥,丧失了团队建设的真正目的。

4.团队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绩效评估的公正性受到了质疑。如,部分团队领导者会根据成员某一方面的表现而进行整体性的评判等,导致评估偏差,挫伤了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无法针对不同的团队成员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不善于运用目标激励、薪酬体系等多种手段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没有准确地把握好激励强度、频率等,导致激励作用难以充分地发挥。

三、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通过团队的有效建设,企业能够获得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确立明确有效的团队目标。团队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设定明确有效的目标。首先,必须设定明确的目标,力求团队成员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其次,目标必须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分析并评判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在综合考虑团队的整体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目标;再次,保证目标的激励性。确保团队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励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出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团队目标应该能够集中体现团队成员的利益,是企业目标和成员目标的综合统一。

2.提高团队领导者的素质。第一,提高领导者的人事管理能力。包括选人、用人、管人、育人等等,从而在团队内部形成融洽的人事关系;第二,把握全局的能力。能够从战略高度把握团队的发展方向,制定科学有效的团队规划和科学民主的决策;第三,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尊重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给予成员充分的发展空间;第四,不断开拓创新,通过适当的渠道积极引入成员参与到团队的决策讨论中,共同推动团队的建设。

3.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畅通的沟通渠道是实现团队目标的重要保证。团队成员之间只有通过有效地沟通,才能够相互了解,共同发现并解决问题。首先,要完善团队机制。针对团队目标进行合理地分工,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地协作,避免工作中不必要的冲突;其次,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和尊重;最后,通过举办多样化的活动,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使得成员共同致力于团队目标而努力。

4.健全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在遵循公平公开、实用性与可行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得团队成员明确并认同组织目标,从而制定出具体的团队和个体绩效评估指标,积极引进平衡积分卡方法,对团队成员进行全面、公平的绩效考核。在健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如目标激励、压力激励等,将长期与短期激励方法有机结合,设置合适的奖励目标、奖励频率和强度等,发挥好激励机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永其:团队建设如何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J].商场现代化,2004(14)

[2] 李建华: 浅析企业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科学,2009(4)

第7篇

关键词: 建设工程团队建设施工项目管理

Abstract: the orders of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gradually fierce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forc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have constantly to inefficient management process optimization, to strengthen the enterprise profitability. Will have special knowledge, skills and teamwork spirit of employees of efficient project team will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HeJianLi again as a high efficient project team and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also beca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hopes to through his own research, the project team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elements, and to sum up the management method, so as to be able to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ject tea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for reference.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am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施工项目管理是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科学技术对施工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 、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管理,具有很强的完整性和时间性。项目管理中需要利用人、设备、技术、资料等各种资源因素,项目管理的内容与程序要体现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管理层参与的项目管理活动。企业法定代表人向项目经理下达“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内容,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实施。项目管理应体现管理的规律,企业利用制度保证项目管理按规定程序运行。项目管理说到底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实践证明项目管理中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因素。因此,项目管理中作好团队建设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一个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项目经理是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工程项目的代表人,担负着管理、协调、沟通、解释的任务。主要包括施工安全管理、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合同管理、工程信息管理、工程组织与协调七大项。而公司领导层对项目经理团队的管理和引导是施工项目的成功起着成败的主要作用。

团队建设是将团队成员组织起来实现项目目标的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是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的共同职责,团队建设能创造出一种开放和自信的气氛,成员会有归属感,强烈希望能为实现项目目标做出贡献。项目团队的重要岗位成员是由公司领导层任命组建,成员中许多从未在一起工作过的人员被分配在一起,他们在背景、能力、需要和专业兴趣上有很大的差异,团队成员对项目目标不清楚,而项目经理对团队各成员的能力不了解。同时矩阵管理模式很难得到那些在该项目兼职工作的团队成员的真实承诺。因此,这时候团队建设、团队精神愈发显得突出。

在每个工程的团队建设过程中,我们主要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策划与实施。

一、施工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工程团队建设和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施工项目经理要将一批素质高、善管理、会经营、懂技术的建设项目管理人才组织在一个团队里,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方能在建设施工中节省资金、降低损耗、减少内耗、节省劳动力保证项目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如期实现。所以,要想创建最佳团队、管理好工程,创造最大效益,首先要选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着协调各方面关系、沟通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纽带作用,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项目经理在工程实施的进程中不仅要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 灵活自如地处理发生的各种情况,还要团结大家的力量多谋善断,灵活机变、任人唯贤、大胆管理。另外项目经理还需具有良好的素质和熟练的项目施工管理、经营技巧。项目经理必须具备这些基本能力,才能组建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才可以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

二、项目启动。项目经理必须首先要对项目进行分析,然后分析项目实施对团队成员的技能需求、责任需求、习惯需求等,根据这些需求有目的的从企业中选择项目团队成员。如果企业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供项目经理选择,项目经理可以比较顺利的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拔合适的项目团队成员。但现实情况中,企业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供项目经理挑选,在有限的资源中,项目经理需要审视每个供选择的人员,不但要考虑每个人员的技术能力,还需要考虑这个人的工作习惯、协作精神、责任心,甚至是个人脾性。因为项目是需要集体参与、共同协作完成的,任何项目成员的知识技能、习惯和个性都会影响项目的完成情况。慎重选择项目团队成员,组建项目团队,能够减小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员管理偏差。

三、项目经理创建项目团队的工作

引导员工,培育员工正确的价值取向。关注项目成员,了解他们的根本需求,阐明团队于个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其明白团队的重要性。同时将项目的文化环境因素和价值准则统一起来,加以优化,来引导员工的价值观。项目部向员工介绍项目的远景和目标,使员工进一步感受到工作的意义,把个人的付出和企业的贡献联系起来,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提高员工建设的积极性,使员工和项目部结成息息相关的共同体。

信任员工,营造团结合作的氛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创造机会,信任员工并让他们自由释放潜能去战胜困难,让员工看到他们的努力给项目建设带来的价值。项目部认真倾听员工意见及建议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使员工内在的活力和动力迸发出来。创造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归属感。

培养员工,发掘员工智慧与才能。大胆用人,为人才提供成长机遇和发展空间,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尽可能多的、合理的授权。针对工程需要的先进的科学技术,项目部在选人用人上不保守,详细考察,大胆选用确实有能力、有才干的年轻技术人员组成工程技术部,承担项目中大量施工任务,给他们定目标、压担子,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促使他们迅速成长。

团队管理是项团队成员沟通和不断达成共识的过程,通过项目经理与项目成员的沟通,项目经理可以更深入了解每个项目团队成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明确项目工作任务,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分配。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进行人员协调、激励,使项目组成员能够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激情和责任心,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内容,它涉及沟通、协调、激励和考核等多个方面。项目团队组建以后,制定项目计划,进行项目工作的分解和分配。项目经理对项目目标进行及时的传达,让每个项目团队成员参与工作分解过程,了解各工作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让每个项目团队成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整个项目的内容。这个过程是使项目挥团队最大作用创造经济效益最大化,为达到项目目标而共同努力。

结束语

团队建设和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成功的团队建设和管理促使项目得到更有效管理,可以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保证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邱菀华等. 现代项目管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第8篇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交通企业 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二十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向学习型社会”前进的目标。随后,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发表《第五项修炼》[1]以来,这一 “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逐渐受到重视。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抱负,以及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在美国,由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组织学习中心,通过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等,提高员工学习能力。包括美国石油公司、AT&T实验室、联邦快递、IBM、英特尔、飞利浦、壳牌石油、苹果公司等均加入了学习型组织建设当中[2]。我国对学习型组织性建设相当重视,分别提出了“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军队”“学习型科技园”“学习型校园”“学习型工会”等诸多概念[3-7],学习型组织被运用于我国各级组织、部门及企业当中。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交通企业占据国家民生保障重要地位,随着交通企业数量日渐增多,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交通企业团队逐渐从个体学习向团队学习转变,学习型组织建设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学习型组织及建设的必要性

学习型组织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组织成员具有一致愿景(version),即为组织的共同构想;第二,组织与成员均善于学习(learn);第三,组织结构扁平化(delayering);第四,组织具备极强创造力(creativity);第五,团队能够实现自主管理(self-management)。具有上述五个特征的组织中,团队是学习的基本单位,组织目标均通过团队的努力实现,组织中强调团队学习,同时又注重个体学习。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市场竞争激烈,管理观念发生巨变,个人与团队的持续发展收到重视,学习型组织建设适应时代需求、组织需求,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也是企业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要求的新模式。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交通企业面临融入世界潮流和适应时代变迁的挑战,在开放、全面的竞争中,做出变革和调整,交通企业管理者应当由传统管理理念转向“学习理念”“责任理念”转变,抓住时代机遇,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角色抓变,掀起交通企业全行业内的“管理变革”。与此同时,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浪潮下,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不能有效学习,将无法适应时代变化,甚至无法生存和发展。交通企业应建立“活到老,学到老”和“学到老,活到老”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强调人与社会同步发展,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知识领域和知识层次,引领交通行业走在时代前列。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下的交通企业团队特征

(一)具有一致的团队愿景

在学习型组织理论视角下,交通企业中,不论是科研团队、施工作业团队还是行政管理团队,团队内部都应当具有共同愿景。在相同“愿景”下,团队成员努力朝目标奋进,激发团队探索和创新动力。但共同愿景不是凭空产生,必须有实现的载体。在交通企业中,科研团队通过科研课题将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的专家聚集在一起,通过科研课题的执行,科研任务的探索,共同完成科研任务。施工或作业团队通过相同项目将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人才集中在一起,通过对项目的执行,团队紧密合作,保障项目完成。行政人员通过组织目标,各部门紧密合作,保障企业运作顺利。

(二)实践与学习相辅相成

交通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保障交通(包括水运、空运、公路、铁路等)运行通畅,交通企业员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在实践学习中,将知识和经验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在交通企业中,主要知识均是从实践中获得,也均运用与下一次实践中去,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创造是团队行为,也是个体行为。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促进更好的实践,实践过程中,能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实践与学习相辅相成,有助于开放思维,解放思想,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创新,保障实践的顺利进行。

(三)具有较多的学习渠道

在当今世界的大背景下,交通企业团队与个体均有开放且多元的学习渠道。既要坚持研究性学习,即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推动知识创新;又要坚持开放式学习,以开阔的思维博采众长,学习世界最新知识和经验,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正确性;又必须保障学习的互动性,在交通企业中,团队是学习的基本组织,个人是学习的基本单元,团队个人要平等参与、相互交流;同时又应当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探求不同规律,提升理论水平,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将失败经验变为自身财富。

三、交通企业团队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培养组织学习能力

在现代社会当中,交通企业应当适应高度开放和社会激烈竞争形式,打造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人才,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企业员工培养,全面提高企业和团队学习能力。彼得·圣吉在《变革之舞》[8]中提出,“学习能力”是个人、团队和更大社区所具备的技巧与能力,它能帮助人们有效学习,并取得确实的学习成果。交通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弱,则导致创新能力下降,产品、技术与运营理念逐步落后,最终被市场淘汰。交通企业应当立足现在,不断学习,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

(二)拓宽组织学习内容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1]中提出了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交通企业应当以上述五项修炼为基础,结合企业特点建立系统组织管理体系和员工培养机制。在交通企业的学习型组织体系中,除了日常工作(如科研、工程、行政等不同工作内容)外,还应当对团队目标、团队文化、企业文化、创新精神等进一步合理安排和布置。

(三)规范组织学习结构

前文已论述,在交通企业中,学习型组织架构下强调团队学习,团队是学习的基本组织,个人是学习的基本单元。学习型组织能够指导个人学习,更能够促进团队建设和团队学习。因而,企业应注重团队培养,建立团队学习、领导学习和员工学习的组织结构体系,通过学习,增强企业内部协作能力,提升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交通企业团队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组织学习主体

在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交通企业中,个体、团队和组织是学习的重要构成部分,都是学习的主体。在传统组织框架下,往往注重个体学习,而忽视团队和组织学习。在学习型组织中,(1)特别强调团队学习,包括个体和群体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发掘。在学习型组织中,各企业员工不仅仅是学习的被动受体,也是知识的主动传授体,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和教授,彼此沟通,强化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良性发展;(2)企业主体培养涉及团队所有人员,包括领导和员工。团队领导是团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团队发展至关重要,更应当加强学习;(3)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学习是团队内部和谐的主要动因,只培养团队优秀成员,不符合学习型组织原则。

第9篇

关键词:中层管理人员;团队精神;能力;绩效管理;企业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13-03

一、概述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中层管理人员的作用越来越被凸显出来。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并不仅仅由一位英明的老板和几位灵魂式的高层管理人员就能够决定的。企业的经营目标能否实现,经营计划能否被有效地执行,措施的实施是否到位,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危机能否被及时地化解,关键还要看中层管理人员能否有效地管理各个部门,创建并带领自己的团队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激发基层员工的潜力,使得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人尽其才,创造卓越的业绩,从而使整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创造出卓越的业绩。首先,从企业组织架构来看,中层管理人员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是高层决策的执行者,是基层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中层管理人员上有领导,下有基层员工,在一个单位处于上与下,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点。他们既要执行上级领导的指令开展工作,又要给出明确的指令领导本部门的员工开展工作,既被别人领导,又要领导别人。其次,中层管理人员是执行高层管理人员各项计划和决策的中坚力量。一个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订的计划和做出的决策,关键要靠中层管理人员去推动、去实施、去执行。计划和决策最终实施的效果如何,与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和各项管理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是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与综合实力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中层管理人员作为本部门的领导,必须要创建一个高效的团队,这样才能带领员工高效地工作。“人离不开合作,而团队是合作的最高形式。每个成功人物都要依托一个成功的团队。时代需要英雄,更需要伟大的团队。发挥团队精神,会使我们的合作更有成效。”(张智慧)可见,一个高效的团队对于中层管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在一个优秀的团队里,要求每位员工都要有团队精神。所谓的团队精神,简单说来也就是大局观、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综合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员工、认同员工,灵魂是团结合作,而终极目标是向心力与凝聚力,体现出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的统一,从而保证企业这台机器的高效运转。任何一个团队都需要凝聚力与向心力,团队精神通过对员工团队意识的培养,使得他们使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习惯、信仰、观念、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相互沟通思想,促进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从而产生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团队精神具有一定的激励员工的功能,使得员工自觉地要求进步,争优创先,与其他员工竞争,获得团队的认可,赢得其他员工的尊重。

二、如何创建一个高效的团队

1. 树立领导者的权威

中层管理人员作为其所在部门的灵魂和核心,要想使员工自觉地服从自己的领导,必须树立自己的权威。“领导者的威望主要靠自己卓越的才能以及为组织内部所作出的贡献来树立的,而非靠自己已有的权势来征服别人而取得。”(叶子)中层管理人员必须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经历、经验等来树立自己的权威,通过为本部门和整个企业作出杰出的贡献来打动员工,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服从自己的领导。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中层管理人员还必须是优秀的执行者,具有较强的执行力。由于中层管理人员在企业中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接到高层管理人员的目标与指令后,需要在本部门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明确执行者就是要找到能够执行的部门和人员,组织的目标与计划确定后,要将这些目标与计划逐项分解到不同的部门,再由部门逐一分解到每一成员。”(王平)要执行计划和决策,就要建立适合实际情况的流程标准,流程要量化、简化和优化。对于有效执行和无效执行,要公正合理地进行考核,考核要赏罚分明、及时到位,总结经验教训。在执行的过程中,流程如何设计与工作效率以及执行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流程量化、简化、优化,工作效率就高,执行力就强;流程复杂烦琐,工作效率就低,执行力就差。

2.共同的愿景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共同的愿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共同的愿景是组织成员发自内心深处的远大景象和真实愿望,是‘愿在心中的景象’,包括组织存在的价值、目标和使命,组织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墨墨)共同的愿景反映了企业的历史使命,体现企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使员工看到企业所背负的历史责任,增强自己的自豪感和对企业的信心。这种共同的愿景会潜移默化地在员工的心中内化成一种强烈的愿望,进而成为员工的驱动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来源,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潜力,促使他们为实现共同的愿景而奋斗。

为形成共同的愿景,首先要树立共同的目标。“现代企业也正如一个海盗船一样,企业管理者要想获得最大的利益,就要发挥团队的力量,而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就是发挥团队力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叶子)可见,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愿景对于一个团队、对于一个企业是如何的重要。“共同的目标是任何一个组织一切行为的支柱和力量的源泉,共同的目标能使组织整体发挥出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创造出惊人的奇迹。”(叶子)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要根据企业整体的目标制定出本部门的目标,目标要具体,符合实际情况,切实可行。

3.知人善任,合理分配权力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是企业在竞争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企业,人才是企业实现顺利转型与改革的‘领头羊’,是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关键,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叶子)由于中层管理人员直接与基层员工接触,在他们的管理对象中,有的人可能知识、技能、学历、文化层次和综合素质等都不高,情况较为复杂,要用心去观察每一个人,了解他的长处和短处,用人之长,扬长避短。为了准确地认识一个人,要在实践中从素质(Competency)和能力(Competence)两个方面来考察一个人。“素质是有助于个人或团队获得成功的知识、技能以及行为价值的综合体。”(罗双平)素质具有可塑性、抽象性和基础作用性等特点。一个人的素质是由先天性的遗传、后天环境因素和自己的主管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塑的。

由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直接管理基层员工,员工的素质与能力良莠不齐,并且,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所有员工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抓住各种机会,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针对企业内部人员素质偏低的情况,企业经营者要加强企业与员工的培训,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包括企业管理者在内的培训,优化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换代。”(叶子)提高员工的素质与能力,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所面对的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要靠员工长期的、积极主动的努力。

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固然重要,另一方面,忠诚也很重要。“每一个优秀的企业,既需要忠诚的人才,也需要具有一流个人技能的人,只有将人才的忠诚度与实际的技能相结合,这样才能选择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人才。”(叶子)只有素质、能力和忠诚皆具备的员工才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中层管理人员在打造自己的团队时必须慎重考虑这一点,要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引导下属培养忠诚意识,只有忠于企业、忠于岗位、忠于他人的员工才能获得重用和晋升机会。团队中员工之间相互信任的良好氛围的建立依赖每一位员工的忠诚意识,而这种信任对于打造一个高效的、优秀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会使得团队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顽强的战斗力,会使得团队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勇往直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4.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绩效管理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中层管理人员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必须采用绩效管理来确保员工对目标和计划的有效实施和执行。“绩效管理是指识别、衡量以及开发个人和团队绩效,并且使这些绩效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一个持续性过程。”(赫尔曼·阿吉斯)这种管理手段可以强化员工完成工作的动力,增强员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管理者对下属的工作有深入的、及时的了解,能够更加清晰地界定工作的内容及其需要达到的目标。对于绩效优良的员工,要及时给予奖励,正向激励;对于绩效不佳的员工,要及时指出,并给予合理的惩罚,甚至调换岗位,使整个团队在变化中永葆活力。“赏罚分明是褒扬贬抑的真实体现,对正当进取的强化,对错误选择的弱化,如指示灯指示人们行动的方向。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来讲,赏罚的公正性是其成为管理公司有效手段的因素之一。”(墨墨)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更进一步提升员工和整个团队的执行力。“执行力,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个人、团队执行任务的能力和效率。对于企业中不同的人要完成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具体能力,执行力严格说来包含了战略分解力、时间规划力、标准设定力、岗位行动力、过程控制力与结果评估力,是一种合力。这六种力是六种职业执行(做事)技能。”(常元红)一个团队有了较强的执行力,就可以在管理人员的领导下高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领导地去执行任务,去完成自己在岗位上应该做的事情。

在进行绩效管理的同时,中层管理人员还必须引进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潜能。“激励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激励,一类是精神激励。”(王少东、吴能全、蒋晓光)前者一般是企业的薪酬和福利等等,后者主要是表扬、嘉奖以及晋升和培训等等。员工用自己的素质、能力与忠诚为企业奋斗,当然希望获得高薪,丰厚的福利待遇、领导的肯定、企业的认同、晋升和培训的机会等等,使自己和家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此外,认同感也是非常重要的。“认同的结果是双向的:员工认同领导、领导认同员工、员工认同企业、企业认同员工。”(吴维库)员工认同领导会使得员工成为领导忠实的追随者,领导认同员工是在人格和能力上尊重和认同员工,增强员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领导者要赏识员工,提供平台使其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供与其能力相匹配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让员工感觉到公平,从而心情舒畅地为企业努力工作。

5.有效的沟通

沟通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很多时候都要与基层员工进行沟通,这些人的素质与能力往往偏低,因此,对于中层管理人员来说,如何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创建一个高效团队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在现代企业之中,管理共有四种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贯穿在其中的一条主线即为沟通,沟通是实现企业管理职能的主要方式与途径之一。任何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都离不开沟通。”(叶子)可见,沟通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由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在组织架构上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起着一种纽带的作用,一方面,他们要与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他们也要与基层员工进行沟通,这样才能确保本部门员工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协调一致地工作。

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一种技巧,一门学问。“沟通则是相互理解的方式。而沟通又始于倾听,人际沟通的成败往往是由倾听是否有效决定的。”(墨墨)要想实现有效沟通,不仅要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心去倾听别人的话语,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聆听者,善于退一步倾听下属说话。“管理者倾听下属谈话的时候,应对对方言辞中的真正含义予以分析、理解。仅从表面意思理解还不够,应当用心去体会对方话语中的真正含义。”(墨墨)倾听员工谈话必须用心去体会,因为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并非一成不变,语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词语与对象之间并非天然地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词语的意义随着使用的变化而变化。”(张少杰)人们在整个沟通的过程中,除了语言本身外,肢体语言,即人的面部表情、姿态、语气、服饰、发型、穿着打扮等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传递信息,而通过肢体语言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往往要大大地超过语言本身,表现力更强。

三、结语

作为一名长期担任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业经理人,我对企业中层的管理工作有着深入的认识和深切的体会。中层管理人员是高层决策的执行者,是生产一线和基层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联系高层和基层的桥梁和纽带。上有高层领导,下有基层员工,既要接受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又要领导基层员工,既是作战者,又是指挥者。高层领导的决策能否被有效地执行,能否落到实处,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与中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一般都比较强,是企业的业务骨干,并且对企业作出过巨大贡献。他们在完成企业烦琐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质,并且与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我摸索着前进,努力创建一个高效的团队。在企业大目标的指引下,中层管理人员要给本部门的员工树立目标,形成共同的愿景,在工作中身体力行,身先士卒,树立领导者的权威,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与各项技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将每位员工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同时,要加强绩效管理,在现有的条件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与工作热情,使自己的团队充满活力、激情与战斗力,为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阿吉斯,赫尔曼.绩效管理[M].刘昕,曹仰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

[2] 常元红.优秀员工的职业精神[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193.

[3] 罗双平.从岗位胜任到绩效卓越——能力模型建立操作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6.

[4] 墨墨.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1-150.

[5] 王平.做最优秀的执行者[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78.

[6] 王少东,吴能全,蒋晓光.绩效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9.

[7] 杨静.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精要问答[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4.

[8] 叶子.海盗王的管理哲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3-16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