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1 17:05: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 外国留学生 高等教育国际化 社会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18-02

一、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社会认同理论起源于欧洲,是由Henri Tajfel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在群体行为等方面研究发展起来的。后来John C. Turner在此基础上提出自我归因理论,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社会认同被定义为:“个体知晓他/她归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且他/她所获得的群体资格会赋予其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2011)。”社会认同理论成为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对社会心理学的众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包括集体行为、群际关系、群体偏见、刻板印象和组织行为等。这一理论被用于解释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国家、民族、宗教、语言等心理认同问题,对于欧共体及欧洲各国制定的政策产生显著效果,从而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交流、民族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韩静,2009)。社会认同理论提出以后,先后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地得到充分重视以及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主要涉及种族问题、组织行为与集体行为等。如Capozza 等人(1982)针对意大利种族间问题和社会冲突,提出获得积极认同的策略。Greene(2004)通过研究美国党派,表明党派的社会认同水平对于预测政党评级、意识形态和党派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众多对女权主义者的研究发现,社会认同感对于女权主义者参加集体活动具有重大影响意义(Hercus 1999; Kelly& Breinlinger 1996; Liss& Crawford & Popp 2004)。

目前,国内对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较少,主要以香港青少年、基督教群体、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如赵志裕等人(2005)以香港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社会认同的动态历程。方文(2005)对北京基督宗教群体成员的社会认同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郭星华等人(2009)揭示了农民工复杂、多维的社会认同。然而这些研究群体有限,研究者只关注在自己学科范围内具有的应用价值,缺乏跨学科视角以及多元文化时代背景。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流动,多民族融合,尤其在全球文化多元共生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认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各民族、地域、种族等不同文化群体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达到其社会认同,并促进社会和谐及多元文化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研究意义。本文试图以来华留学生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从多元文化的视角探讨来华留学生的社会认同感与多元文化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近年来来华留学生现状与来华留学生的社会认同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多元文化教育发展是国家、地域之间进行文化交流、融合的必然趋势。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都不断提升,而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更掀起全球范围内学习汉语的浪潮。来华留学生教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新兴产业,由图1所示自2000到2011年的11年间,来华留学生人数从52150人增长到292611人,增加了5.6倍,除2003年因非典造成的来华留学生人数短期下降外, 其他年份都实现了飞速增长。

图1 2000-2011年来华留学生人数

继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大,学术界展开了对来华留学生管理与教学等宏观层面的探讨以及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等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目前,对来华留学生的研究多集中在从心理学角度和跨文化角度来研究来华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及心理适应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孙乐岑等人(2009)从社会适应、心理适应和文化适应三个角度对来华留学生的适应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来华留学生总体适应状况良好,欧美留学生的适应性明显优于东南亚和东亚的留学生。亓华等人从社会适应和心理适应两个方面,分别对韩国、俄罗斯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进行研究,发现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情况随时间推移而变化(亓华,李秀妍2009;亓华,李美阳2011)。但这些研究视角片面且较为僵化,没有将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及社会认同放进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这一主流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没有考虑到外国文化群体与主流文化群体的关系。来华留学生对我国以及所在院校的认同感直接影响我国留学生教育招生人数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高来华留学生积极的社会认同感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动力,而且有助于缩短留学生来华后社会文化心理适应过程,同时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力。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新亮点

(一)将来华留学生工作纳入大连理工大学国际化战略进程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于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大连。近年来,东北地区来华留学生数量剧增,韩国、日本等国在数量上一直居高不下,据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来华留学生的统计数据表明,韩国、日本、俄罗斯、白俄罗斯就占据接近一半的学生,远远超过别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在数量上一直领先于其它各国,同时也给了我们值得借鉴的方法和措施。除了韩国和日本,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不仅能够辐射整个东亚地区,更能影响东南亚、南亚、西亚等亚洲地区。这些地区也是我们发展留学生教育的有力选择。对于那些与我们不相邻的欧美和非洲等地,我们应发挥孔子学院和中国政府奖学金作用来吸引更多的来华留学生。学校应根据学习者自身的语言能力、学历背景,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推进教学语言的国际化,为来华留学生学习提供更广阔的选择专业的空间。据统计,自2010年到2012年三年间大连理工大学学历生人数的增幅最大,这得益于学校形成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理、工、经、法、管等专业并且与中国学生一起上课,学校的学位留学生处于“趋同化管理”的趋势中。由此留学生能更好的融入学校整体的学习与生活中,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不仅增加交流的机会,同时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来华生活。

(二)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营造多元文化校园

经济全球化需要大批既熟悉经济运作, 又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以及科技发展水平与动向的、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国际人”( 钱明才,2007)。在此时代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实现全球化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同时有利于提升我国各大学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其思维开阔、创新意识强,为大学校园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国际化交流的新源泉。学校关于留学生教育例如发展规划、信息沟通、管理规范、保障措施等应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积极性,并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以及学校所在地的经济文化特征, 开办留学生特色专业,为留学生教育发展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教师应充分掌握跨文化知识与技能,获得国际化视野和理解力,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来华生活,并丰富其在校的学习生活,营造多元、交流与包容的校园文化。

(三)增强来华留学生社会认同感,促进多元文化教育发展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留学生在知识、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基础,在进入跨国教育之后, 在身心发展方面具有不同的适应过程,因此不断的增强来华留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尤为重要。来华留学生作为多元文化交流的媒介,对学校及社会的认同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汉语,接受并认同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我们应从教学体制、管理模式、情感关怀等多方面为留学生开展属于自己的文化活动平台,使留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校园多元文化建设中,从而促使来华留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社会认同感。

四、结语

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加快了我国推广汉语国际的步伐,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与生活。未来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依赖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有助于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学校应积极营造多元文化校园,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来提升来华留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及社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Capozza D, Bonaldo E, Di Maggio A. Problems of identity and social conflict: Research on ethnic groups in Italy[J].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1982: 299-334.

[2]Greene S.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Party Identification[J].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2004, 85(1): 136-153.

[3]Hercus C. Identity, emotion, and feminist collective action[J]. Gender & Society, 1999, 13(1): 34-55.

[4]Liss M, Crawford M, Popp D. Predictors and correlates of collective action[J]. Sex Roles, 2004, 50(11-12): 771-779.

[5]Kelly C, Breinlinger 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llective action: Identity, injustice and gender[M]. Taylor & Francis, 1996.

[6]方文. 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教新群体为例. 社会学研究,2005(1): 25-59.

[7]郭星华,李飞. 漂泊与寻根:农民工社会认同的二重性[J]. 人口研究, 2009(6): 74-84.

[8]韩静. 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综述[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55-57.

[9]迈克尔・A・豪格, 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 社会认同过程. 高明华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10]钱明才. 大学国际化和留学生教育管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42-144.

[11]亓华, 李美阳. 在京俄罗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2): 36-42.

第2篇

一、基础教育要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战略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教育引导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从中小学教育抓起,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我们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制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抓住“融入”这一关键,通过展示和交流,引导各地各校突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5个关键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把各门课程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目标和内容具体化,并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在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源中,生动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班主任工作中,把班级工作中的各个工作细节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机,无论是班级的日常教育管理,还是解决具体问题;无论是常规的教育引导,还是处理突发事情;无论是面对全体,还是针对个体,都体现育人。

――在学校管理中,对实施各项管理提出具体明确的德育要求,把体现德育作为完成教育教学各项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特别强调要建立起“大教育”的机制,按照大力倡导、创造条件、扎实推进的方针,依据《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的部署,继续与涉及的部门进行沟通协商,进一步在公共机构、公共设施、国有企事业等开发可开展某一类教育的社会资源,建立基地,推动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生动地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推动学校每月至少有一整天时间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二、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发展

义务教育已经完成了全面普及的历史任务,进入了一个推进均衡发展的新阶段。学校建设也好、课程改革也好、教师队伍也好,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也好,都要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题目下统筹。

――在工作机制上,就是落实教育部与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们要公布签署备忘录的省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省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公布签署备忘录的省级规划的2517个县级单位到2020年10年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间表。2012年还要与去年通过国家“两基”验收的4个省、自治区协商,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

我们要明确基本均衡的评价标准:以县域内义务教育巩固率、学校达标率、班额、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生均设备值为基本指标,以县域内学校之间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备大致相当为重要标准,以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和解决择校问题为显示度,以民意调查为依据,推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从2012年开始,根据各省规划基本实现均衡发展的县向省督导机构申请验收,省督导机构确认后向国家督导团申请认定,国家督导团依据基本均衡标准认定验收,向合格者授牌。再干10年,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关于义务教育的目标。

――在工作内容上,要针对问题推进工作:一是着力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后出现的学生就学困难、“大班额”以及布局调整程序不健全问题,二是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率低、农村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存在困难问题,三是着力解决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遇到体制机制障碍问题。

――在工作重点上,要转向内涵发展:一是认真组织好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审查工作,强化育人功能,调整容量与难度,突出各版本特色,实现多样化而非多本化,全面提升教材质量。二是组织实施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评选一批优秀教学成果进行交流推广,引导激励广大教师在教学一线一心一意实践探索,在教书育人上下功夫出成果。三是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探索建立包括品德素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业负担等因素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工作重心上,要关注到并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针对安全保障、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突出问题,按照“纳入规划、政府主导、多种模式、明确分工、发挥优势、齐抓共管”的思路,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随迁子女:针对“两为主”政策还不能全覆盖的问题,深化“两为主”为“两个全部纳入”,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融入城市生活。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工作思路一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学生时间;二是让中考、高考引领学生多元发展,以多元的考试评价引导不同兴趣、志向和潜质的学生分流;三是让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在教学环节上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四是让学校遵守规范,落实已经明确的减负要求,并及时进行监督检查;五是让宣传营造氛围,引导教师、校长、家长关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细节和自己的责任。当前要做三件事:一是推动以省为单位规范办学行为,对学校作息时间、工作日、课程设置、考试、作业量、教辅材料使用等提出基本要求,并严格执行。推动建立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义务教育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度、家长联动制度。二是强制执行每月至少有一天到校外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三是持续开展“学业・负担・兴趣・责任大家谈”活动。

缓解义务教育择校问题。依据就近入学的原则,一是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关于就近入学的规定,按照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合理划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二是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有效政策,如大力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把分设的小学和初中学校对应起来。

对口初中,逐步实现属于义务教育的初中与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分离,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三是加强监管,坚决查处择校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禁止捐资助学与招生挂钩。禁止公办学校举办以各种名义和方式通过办班、竞赛、考试招生。四是持续开展“身边好学校”主题介绍活动,宣传“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能提供适合教育的学校就是好学校”的理念。

安全问题。重点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突出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关于校车,总的思路是:国家制定法规和标准,地方以政府为主导专业化集约化公司化运营,过渡期保安全。教育系统要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责任,与相关部门一起推进建立校车制度有关工作。

在工作项目上,要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实施改造计划,广大中小学校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的配备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要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相结合;校舍建设类项目要着重解决急需,提高使用效益。

三、努力普及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目标已经确定,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前所未有(5年500亿元),各地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明确。下一步要强化指导督查,一手抓资源建设,一手抓科学保教。

――在工作推进上,抓好三年行动计划和重大项目的跟踪指导和检查。一是向社会进展情况评估报告;二是对中央财政支持的重大项目进行绩效评估;三是召开2012年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会。

――在工作关注点上,要特别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一是重点抓好《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规范管理;二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供专业指导;三是启动学前教育宣传月(每年3月)活动,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科学育儿知识。

四、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在内涵发展上,推动普通高色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制定《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施意见》和《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纲要》,抓好普通高中多样化试点。二是研究制定普通高中与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计划,支持一批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探索培养模式。

――在普及重点上,支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提高普及水平。一是要组织实施好“普通高中建设试点项目”,改善集中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二是组织实施好“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扩大办学规模,消除“大班额”现象。

五、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

――在普及对象上,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加大力度推进多重残疾、重度残疾、自闭症、脑瘫等更加特殊人群和边远贫困地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还要实施“残疾人非义务教育拓展计划”,推动向学前和高中阶段延伸。

――在普及途径上,通过扩大随班就读、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的方式,使更多残疾儿童少年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建设一批招收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教学校;送教上门。

――在条件保障上,制定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特教教师待遇的政策,提高保障水平。

六、全面加强教师教育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师培养上,一是学校布局:制定教师教育院校布局结构调整总体规划指导意见,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二是教育教学: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启动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计划”和高校与地方、中小学共同培养教师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三是学前教育教师培养:支持地方建设一批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扩大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

――在教师入门上,扩大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试点范围,制定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办法,严格教师准入。

――在教师培训上,推动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一是精心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启动实施新一轮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二是提高校本研修质量;三是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探索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四是推进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教师参训的激励机制。

――在教师管理上,颁布实施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出台幼儿园教师配置标准。研制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地市试点工作。探索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特别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启动统一的城乡教师编制标准,探索农村学校班师比核编办法,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二是扩大农村教师国家级培训规模,加强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增设名师培养,加大对东部农村地区教师培训支持力度。三是扩大实施“特岗计划”,由国贫县、“两基”攻坚县扩大到其他财力薄弱、师资紧缺的县,建立中央补助经费动态调整机制。四是扩大“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覆盖面,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校长定期交流。

七、全面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

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教育督导要围绕落实政府依法履行的教育责任,强化教育督导的“督政”功能;围绕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提高教育督导的“督学”水平;围绕依法督导的责任,加快教育督导的制度建设。

――强化“督政”功能。教育督导工作就要推动各级地方政府贯彻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确保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三个增长”。有力推动各级地方政府科学地领导教育,正确地评价教育,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协调地发展各类教育,不断地完善教育的布局和结构,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重视幼儿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摆在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教育要规范发展,教育督导工作就要推动各级地方政府依法规范办学行为,依法管理学校,依法指导教育,依法赋予学校办学自。

――提高“督学”水平。教育督导工作就要深入学校、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全面了解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指导各地建立适应当地情况的、具有专业水准的教育教学监督体系,并在总结各地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督导监测体系和机制。特别要针对中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不能照搬国外模式,要像小平同志当年设想的那样,选派专业督导人员到学校去听课,实地了解教育政策落实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目前教育还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突出问题,急需在“升学指挥棒”外,强化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督导指挥棒”,急需教育督导机构在督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发出警告,督促纠正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错误行为。

第3篇

一、当前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每年有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因此形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祖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长时间缺位,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和完整的家庭教育,致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行为、安全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

(一)学业失教

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祖辈们由于文化素质低,家务负担重,没有时间和能力去督促、辅导孩子的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的留守儿童完全是在学校混日子,有的则干脆辍学,早早走上打工之路。

(二)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亲情和心理关怀,缺少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失衡。他们常常表现出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悲观消极、内向自闭,有的自卑懦弱、敏感多疑, 有的性格怪异、脾气暴躁,有的忧郁焦虑、自暴自弃,逆反心理强,不服从管教。

(三)行为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上得不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监管,隔代人也往往管不了,导致留守儿童缺乏道德养成教育和纪律教育,容易形成偏离主流道德规范的思想和行为。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了乱花钱、摆阔气等陋习;有的任性、自私,并且经常逃学;有的还染上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四)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特别是留守女童受到侵害的风险更大,近年来留守儿童被拐卖、拐骗、猥亵、的案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是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亡事故,如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还有的留守儿童患病得不到及时医治带来不良后果。

二、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产生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河南省“三农”问题突出,农村经济落后,工业化不平衡,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城镇化发展滞后,实质是“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

(一)“三农”问题突出、工业化不平衡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存在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事业都有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居民生活有很大改善。但是也应当看到,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首先,“三农”问题仍然突出,人多地少的矛盾没有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多数农民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其次,河南省经济总量在全国靠前,但工业化不平衡,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少,中小城市和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工业化落后,导致河南省工业化对本地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有限。

(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农民工子女难以随父母进城入学的主要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进城后虽然在城市有工作,却不能拥有城市居民的身份,不能与城里人享有相同的权利和待遇,他们及其子女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排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尽管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来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相关部门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真正能够享受到政策好处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只是少数,大量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难、上学贵、上学不稳定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民工只能忍痛将子女留在家乡接受教育。

(三)农村教育事业落后是留守儿童在农村当地不能受到良好教育的现实原因

几年来河南省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村各项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河南省城乡差距仍然比较大。城乡发展不协调导致河南省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理念落后,对教育重视不够;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强,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农村学校教师流失严重,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到农村从事教学工作;农村教师教学任务和家务负担较重,难以顾及留守儿童学习的方方面面;很多学校缺乏相关专业教师,难以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艺术、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对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三、以“三化”协调发展为抓手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大力繁荣农村经济,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前提条件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发展农业而使农民致富,减少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和频率,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众所周知,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为此,就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让一部分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减少农民外出的盲目性,做到发展农村经济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相互促进。

(二)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就业问题,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前提。河南省之所以外出务工人员多,一方面是因为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另一方面是因为河南省工业化程度低且发展不平衡,一、二、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无法满足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的需求。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河南省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在发展好传统优势产业、高端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到以农带工,以工促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特色产业聚集群,促进农村地区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注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业支撑。

(三)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真正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以超大城市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中小城市和县城,把中小城市作为吸纳农村剩余人口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县城的发展,提高县城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促进,强化产业支撑,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有机融合。通过产业发展和产业聚集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通过新型城镇化,逐步放宽中小城市户籍限制,破除城乡户籍壁垒,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问题,加快推进城市农民工转变为城市居民,最终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四)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是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从根本上解决河南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以前,我们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以满足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到农村任教,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学校在重视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把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和艺术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使留守儿童在知识学习、品德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协调发展。另外,动员社会力量,让更多的人去帮助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开办留守儿童活动之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开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提高留守儿童家长自身素质,帮助他们掌握正确教育儿童的知识和方法,提升家庭教育功能和质量。

第4篇

“六五”普法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作用

普法的核心环节是法治的宣传教育,法治的宣传教育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否存在着一个关联关系呢?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影响,对我们科学地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研究,这一点正是本文的指导思想。

首先,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是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其经济等的集中反映,并为其服务;那么该社会的经济等是其经济基础,是决定该社会上层建筑的基础;这是经典作家的经典理论,根据这一经典理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法治的宣传教育是为法律制度服务的,所以这种行为也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的范围;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本身的发展都是社会的实体内容,是经济基础的范围;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经典作家的理论知道,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但是在我们国家,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和产生它的经济基础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作为它们的主体都是人民,所以两者在代表利益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两者的价值取向是同构同向的。那么基于此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过来也一样,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越是发展的好对我们的法律制度走向完善就越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性保障;当然有了更加有力的基础性保障,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也就会更有物质基础,也就会做得更好;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一种矛盾统一关系,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明白做好法制的宣传教育虽然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务虚性的工作,但它同样重要,也是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的一种促进;同样道理,做好社会的经济发展是我们的现实需要,对不断地完善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物质前提,两者都很必要,都很重要。

我们认为,法制的宣传教育是法律制度落实执行的观念实现途径。也就是说立法的目的,立法的内容,只有向全社会广泛地宣传和教育,才会在全社会中产生对该法的了解,知晓,才会在人们的观念中树立起该法的观念,才会在人们的意识中以之为规范,从而去自觉自为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个过程我们看到它其实就是法的执行和落实的一个观念上的实现过程。当然法律一旦经过合法程序产生,并不以社会某些成员是否了解其内容为其生效的前提条件;也不以某些成员不了解该法的内容而对该成员不产生拘束力;但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反映,是用来维护人民的利益的,所以不希望任何人糊里糊涂地受到制裁。我们的法律不是以事后的惩罚为唯一目的的,所以法律的观念实现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我们普法的目的所在;我们的法律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秩序,在观念上实现为最高境界。法律在观念上的实现,是在社会成员中形成自觉自为地守法,以良好的社会秩序规范成员的行为。所以法制的宣传教育是实现法制观念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更多成员自觉自为的守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积极因素;社会更多成员的自觉自为的守法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性条件;所以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环境动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比如,我们的行政执法以往的做法都是一种被动性的执法,也就是当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产生以后才去给与惩罚的,但是这种惩罚(来源:文秘站 )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同类违法现象,为什么呢?就是这些行政相对人并不是人人都从观念上形成了一种自觉自为的守法意识,从而没有内在的拘束力,当然也不排除某些行政相对人根本就不知道相关法律的内容,当然也就不知道他们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以被动执法的结果是:同样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执法工作量很大,效果不明显。我们的行政执法体系,对象多,领域广,具有源头性,如果在这里使我们的对象能够自觉自为的去守法,那么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的发展都会大有改观的。

法制的宣传教育是强化社会法制环境的有效手段,依法治国不仅仅需要把立法工作和执法工作,司法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法制环境;因为不管是执法,还是司法,这些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事后性,也从而使之具有被动性;但是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后,这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对社会成员具有矫正力。我们做好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不仅使社会成员树立起法制意识,还会在这种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人们的法制意识,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的言行就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这种环境的强化还会推动社会的法治进程,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推动力量。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没有一个很好的法制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高效有序地运行就是一种不可能,所以我们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5篇

Abstrac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has brought the world impacts and challenge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Korean Culture How to maint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premise, but also to absorb the essence of other cultures,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its own, enhancing competitiveness, the development of Korean culture, an important issue.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Korean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全球化 朝鲜族文化 研究

Key words: globalization of Korean culture

作者简介:郭艳春,职称: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自助课题阶段研究成果

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经济全球化不仅意味着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意味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经济全球化势必形成世界经济技术的交流,经济技术的交流也必然带来人员的频繁往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人员往来必然带来文化发展的交流性和交融性。文化是民族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文化是民族生存的根;民族以自身的文化为标识,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没有民族,也就无所谓文化;同样,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存在的。世界是多民族的,因此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

二、文化全球化对朝鲜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朝鲜族文化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学者认为:“朝鲜族文化作为中国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虽然具有中华文化和朝鲜半岛文化的双重性,但毕竟与中华文化、朝鲜半岛文化有不同点。因此,在与国内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冲突,这实际上是边缘文化与中心文化之间的矛盾。朝鲜族文化在与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文化发生冲突,这实际上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同的矛盾。在文化交流中,朝鲜族努力学习中华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

第一、朝鲜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各个国家、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朝鲜族文化的民族特色的问题。朝鲜族文化作为舶来文化,自从来到中国东北落地生根后,一直保持着鲜明的民族个性。朝鲜族那种古朴的生活习性和勤劳的奋斗精神,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以及追求进步、崇尚新事物的价值体系如何得以延续,朝鲜族文化产生以来,就以鲜明的民族性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位子。

第二、朝鲜族文化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从而增强自己的生命力。毫无疑问,文化全球化加速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在文化交流中各个民族文化之间必然进行生存竞争。

三、全球化条件下朝鲜族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发展朝鲜族文化要研究朝鲜族文化,搞清楚朝鲜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朝鲜族文化的特色及优势,研究朝鲜族文化发展的矛盾。只有立足朝鲜族文化现实,才能寻求到发展的路径。目前,关于朝鲜族文化的研究应当说很不够的,对朝鲜族文化的认识还缺少理性成分。在文化上,我们有许多人盲目乐观,不思进取,对文化发展采取一种自然主义心态。因此,我们要把民族发展的立脚点放到文化上来。21世纪朝鲜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说来就是朝鲜族文化的发展。

第二、文化发展根本点在于朝鲜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以发展朝鲜族文化要立足发展朝鲜经济社会。文化来源于经济社会,文化的主体是民族,但民族是依托于经济社会的。一个民族文化的昌盛,常常与这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联。朝鲜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挑战,各种滞阻因素接踵而至。面对错综复杂国际国内形势,朝鲜族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摆脱传统的发展观念,摆脱等靠要的思想,立足自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我调整,自我发展。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党的民族政策的惠顾,但是党的民族政策毕竟是输血型的,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必须在充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前提下,发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0多万各族人民的智慧,改革经济体制,创新经济管理机制,招商引资,拓宽新兴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内向型经济。

总之,由于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与生活中积淀形成的,文化的民族特色十分鲜明。正是这样一个特点,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来源于外部,而是来源于民族内部。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靠的是这个民族自身。“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文化发展也同样没有什么救世主。朝鲜族文化发展,最终要靠朝鲜族自身文化发展意识的进步。“过去,由于受到冷战格局及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朝鲜族在自身化建构过程中,曾一度把意识形态要素看作主要的内容。特别是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以后,在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过程中,更多的倾向于朝鲜。而现在,种种迹象表明,朝鲜族文化建设又受到韩国文化的冲击。事实上,朝鲜半岛与延边朝鲜族有着特殊的文化上的纽带关系,我们不可能完全拒绝来自朝鲜半岛的文化影响。问题在于我们以什么为原则去接受它。在目前朝鲜族已经形成和拥有自身相对独立的文化价值体系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把来自朝鲜半岛的文化当作外来文化的一种来借鉴,加快朝鲜族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早日实现朝鲜族文化的现代转型。” 在新的世纪,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朝鲜族着眼更新文化发展意识,转变文化发展观念,立足文化全球化的背景,站在大文化的视角上审视朝鲜族文化,走出封闭,丢弃保守,大胆改革,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展创新自身的文化。

第6篇

关键词:传统戏曲文化;交流与建设;政府引导

一. 戏曲文化交流现状分析

(一)传统戏曲交流合作方式亟须拓展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电视、网络已成为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社会中,戏曲文化主要通过剧场演出、社区演出以及农村演出的方式进行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网络等现代化传播技术已成为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但在戏曲文化交流过程中,与现代化传播媒介的融合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且适应区域文化传统西区交流合作的机制还不健全,无法为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传统戏曲交流合作途径不断拓宽

近些年来,国家文化部门逐渐意识到戏曲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传统戏曲交流合作途径不断拓宽,最突出的表现则是为传统戏曲演出团体和传承艺人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契机。例如,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下,针对传统戏曲艺术传承的职业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而且通过组织院校竞赛,促使不同戏曲院校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在文化交流活动一些具有艺术天赋的戏曲文化传承人逐渐被发现,并受到重点培养,进而为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传统戏曲交流合作瓶颈亟待破解

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合作的瓶颈突出表现为加强合作、抱团发展共识有待加强,我国在戏曲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则是不同的地区和剧种各自为战,由于缺乏合作意识,导致无法将我的传统的戏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推广和宣传,无法将不同地区戏曲剧种的优点进行融合,从而实现戏曲文化的创新发展。例如,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各地的传统戏曲剧种都进行了包括音乐、表演、乐器以及企业运行模式等在内的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活动,促使戏曲文化更加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使得戏曲艺术表演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习惯,但是在戏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合作交流,致使戏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无法有机融合各地以及各剧种之长,无法有效提升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传统戏曲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戏曲文化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支持传统、打造精品的投入扶持体系,无法对戏曲艺术专业化人才以及传承者进行更好的保护。

二.文化交流建设策略探究

(一)不断完善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为了不断促进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必须进一步完善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机制,具体而言,应该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建立起多层次的传统戏曲交流合作格局。在曲艺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进行传统戏曲交流合作的专项规划,从而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从而将戏曲文化的民间交流、传承艺人交流、院校交流以及企业之间的交流进行相互融合,促使戏曲文化交流更加符合经济社会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模式,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通过鼓励现代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从而积极打造区域知名的传统戏曲文化品牌,走组团发展的路子。

(二)探索建立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新载体

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与建设过程中,针对戏曲文化的传播,必须适应当前的信息网络环境,从而为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好的载体。具体而言,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过程中,可以利用各大电视台以及网络平台,对各类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目进行展示,而且要利用现代化的视频制作技术,对戏曲表演进行精心整理,从而不断提升戏曲表演的影响力。而且可以利用电视台举办各类戏曲竞赛活动,鼓励各类戏曲人才积极参与其中,在竞技过程中,取长补短,从而实现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中,可以建立专门的戏曲文化网站平台,然后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目及其相关文化资料进行整理和上传,使社会公众可以更加便利的了解到各种优秀戏曲文化,并能够被优秀戏曲的文化魅力所吸引,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

(三)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

受我国历史发展特点、地域特点以及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戏曲文化资源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而且在不同地区的戏曲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促进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历史文化名人和人文景点,采用复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合理科学开发利用,不断丰富扩大传统戏曲文化的内涵。在传统戏曲文化资源挖掘过程中,应该要注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而有效提升传统戏曲题材的选择范围,要将不同地区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剧目创作活动中,而且还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的力量,促进传统戏曲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合作交流,从而不断推动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

(四)营造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过程中,可以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加强不同地区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交流沟通过程中,相互借鉴,从而建立起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的社会环境,这对于保护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针对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活动的开展,地方政府应该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且要为戏曲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为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总之,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建设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为了更好的促进传统戏曲文化的交流建设,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不断完善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建立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新载体、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营造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文化互动转型论;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正式启动应自利玛窦入京开始。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话很好地指明了这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说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发生在1600年前后的一件极为有趣的事,因为这实际上是两个完全独立发展的伟大文明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各种文化自组织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扩张和相互接触,会有文化输入与输出的现象发生。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可以维系和强化该文化系统,但不会引起它的质变和型变,而不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则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一、文化互动转型论

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途径往往是双向的,在许多情况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交流的双方相互影响,在许多场合下很难分出谁是纯粹主动的传播者,谁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这就是文化互动转型理论的要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区分在文化融合阶段是相对的,两种文化的关系及其自身价值要在一个互动的过程中方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在双向性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双方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身。

二、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必然,但不能用来证明异质文化不可能融合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引发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普遍现象。文化互动转型论对文化冲突持具体分析的态度,而不是加以笼统的肯定和否定。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不容否认的,但是,文化冲突带来的不良后果只能用来证明不同类型文化差异和文化传播手段的不恰当,不能用来证明中西文化的不可融合,否则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形成和拓展都将成为可疑。文化互动转型论承认异质文化融合是可能的,这不仅是世界各大文化体系成型的历史告诉我们的事实,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文化互动转型论不仅要考察文化类型及其根本差异,更要注重文化融合后输出方与接受方各种文化要素的组合、调适、乃至达到和谐,从而比旧文化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三、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是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文化互动转型论要思考文化传播与融合的有效途径,在武力征服被公认为无效的这个时代,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应该视为世界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外来文化在与本有文化深入接触以后必然发生外来文化本土化、本色化一类的变化。本土化是文化互动转型论的逻辑推演和组成部分。本土化方法有优点也有缺点。它的缺点在于有可能曲解了原有文化,甚至将一些它原本不具有的含义强加于它,影响了人们对于原有文化作出客观正确的理解,而它的优点在于丰富了原由文化的内涵,有可能丰富和发展了原有文化。因为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融合本来就包含着一个对原本重新解释的问题,文化交流的传播方和接受方都要为这种解读作出努力。在这里取决定作用的不是外来文化或本有文化自身的性质,而是文化接受方的自主选择。有了适宜的文化环境和接受方的正确选择,文化的转型和更新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方豪先生早已指出:“利玛窦为明朝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自利氏入华,迄于乾嘉厉行禁教之时为止,中西文化之交流蔚为巨观。西洋近代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无不在此时期传入;而欧洲人则开始移译中国经籍,研究中国儒学入一般文化之体系与演进,以及政治、生活、文学、教会各方面受中国之影响,亦无不出现于此时。”耶稣会来华传教这场跨文化传播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从文化互动的基本立场出发,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不能完全等值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但确实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中西文化虽然仍有巨大差异,但共性和趋同的一面在不断增强。由此看出,倡导中西文化融合是符合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的。

五、明清之际基督教神哲学的中国化

神学与哲学关系密不可分。在文化系统中,神学与哲学同处于精神与文化的核心层面。跨文化的文化传播有无神学与哲学层面的交流与融合,是判定文化传播深入程度的标志之一。任何外来思想均有其自身的渊源与性质。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利马窦传入的神学思想,属于中世纪欧洲正统经院哲学思想理论体系。”这一判断是正确的。然而,对耶稣会士在华传播的神哲学思想追根溯源以确定其本身性质是一回事,考察其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与思想起了什么作用是另一回事。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与哲学思想之间的沟通、了解,不论其媒体的主观意图如何,必然会在超出媒体的更大范围内发生作用。传播方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会针对接受方的实际情况对其宗教哲学思想作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和修饰,而接受方则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外来思想作翻译、诠释、再创造的工作,从而引起建设性的传播、解释和运用。正是这种双向的诠释和创造活动,提供了精神文化融合的契机。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明清之际发生的中西神学与哲学的思想交锋,我们发现该阶段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平等互动的性质。当时有机会接触西方神哲学的知识分子,无论是赞同还是抗击实际上都表明他们基本上弄懂了天主教的灵魂学说,而他们对待中西文化关系的态度则决定了他们对西方神学思想的取舍。通过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促进中国文化自身的更新与转型,创造出一种高度发达的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强调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呈现的种种中西文化并存与融合恰恰表明,这条道路是可以走得通的。

参考文献:

[1]谢和耐等著,耿升译.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M].成都:巴蜀书社,1993

[2]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J].浙江社会科学,第3期,1999

[4]许志伟,赵敦华.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第8篇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意义)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必要性)

(3)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关系)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文化传播的媒介:

①传媒的形式(略)

②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地位: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为什么---------------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A、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多种文化传播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播)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有海纳百川,,又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D、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E、坚持正确的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交流态度)

高中文化生活第四课知识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是什么?

(1)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继承性的表现)及 各种形式的影响:

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艺术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为什么---

--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3、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1) 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 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4)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 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5)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与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

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 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5、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

A、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D、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E、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高中文化生活第五课知识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1、为什么要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如何进行文化的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

(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6)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四个关系

A、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B、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C、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D、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第9篇

1)粤北偏远山区文化交流少。文艺团队是广东地区发展较好的文化组织之一,为粤北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包括节庆日期的整台演出以及对也与文化组织的帮扶和培训等。但是,粤北山区地处偏远,本身交通不便,山区群众生活水平不高,山区人民政府能够投入到文化建设中的资金比较少,并不能吸引附近专业文化组织进入山区进行文化交流,因此,该地区群众文化发展比较落后。

2)农村群众自主文化项目发展困难。很多农村由于经济欠发达,无法吸引专业的文化团体深入农村进行文艺演出,因此,地区政府以开发自主文化项目的方式帮助群众拓展文化生活。然而,粤北地区的山区常年处于闭塞的状态,农民本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并不具备主动开发文化项目的能力;此外,粤北山区本身缺乏文化项目发展资金和资源,这也成为文化活动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3)农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有限。粤北山区的农村群众世代都在为生活辛勤劳作,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文化娱乐活动是可有可无的,由于文化本身并不具备经济性质,对人们物质生活改善帮助不大,因此,农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不多。许多农村群众只满足于看电视和听广播,即使后辈有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也很容受环境影响而淡化,这成为山区群众文化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

二、丰富山区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

1)以山区自然条件吸引城市文化团体。发展山区群众文化首先需要解决山区文化交流少的问题,受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状态影响,山区能够与城市或其他地区进行交流的文化项目不多。但是,山区的自然条件丰富,能够为城市文化团体提供休闲旅游的场所,这是山区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可以活用的最有利资源。城市文化团体也应该重视到山区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困难,想方设法将文化交流活动从经济模式转为资源交换模式。例如,可以利用文艺团队的公休期间,组织粤北地区的文化馆人员进入粤北偏远山区进行山区旅游,在欣赏山区美景,寻找创作灵感的同时,为山区农村群众带去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这样即节省了粤北地区的文化馆人员的福利开支,又能丰富山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另外,还可以以粤北地区的文化馆人员个人发展需要为契机,使工作人员在进行文化艺术研究的过程中走进山区,一边进行山区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相关的调研、一边开发文化项目和文化资源,同时为山区农村文化活动的发展提供直接的帮助。例如,研究广东地区山歌的唱腔以及山歌文化,就可以深入到粤北山区,以农村群众为研究对象开展文化研究,同时为有歌唱天赋和歌唱基础的农村群众提供专业指导和训练。

2)充分利用山区周边文化资源促进文化项目发展。在我国的基层,尤其是不少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大多因为政府缺乏资金支持,导致这些地方的文化基础设施缺乏、文化基础薄弱,而要加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做到扬长避短,创设良好的群众文化发展的氛围。首先,要学会整合各种有效资源,为群众文化活动搭建平台。我们可以采取与单位联办、与企业联姻、与群众联手的办法,以解决群众文化活动缺资金、少场地等问题,保证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正常开展。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合理配置基础设施资源,不断提高现有场所、设施的利用率和共享率,给各种文艺团体展示技艺的机会,进而促进民间艺术团体和队伍的快速发展。其次,超前策划,积极寻求文化活动的新载体。要超前策划,提前介入,紧密配合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文化辐射面广、吸引力强、参与面大的特性,设计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颖载体,比如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读书月、赛歌会等活动,使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

3)积极进行文化宣传。偏远山区群众文化发展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群众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认识不足,丰富的文化生活能够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和对精神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被他们接受和认可。因此,要丰富山区群众的文化活动,应以文化宣传为基础。建议城市文化团体在进入山区进行文艺演出或推行文化项目时,采取深入群众进行走访的方式,而不是采用一般的大舞台演出的方式。大舞台演出只能在短时间内吸引群众,并不能将文化发展对群众精神发展的积极意义表现出来,而深入农民家庭,通过观察农村人民的实际生活,与农民群众进行精神发展的交流和探讨,才能够唤起他们对文化娱乐的追求,才能够了解农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真正所在。建议参与偏远山区文化建设的粤北地区的文化馆人员和其他文化事业单位,调动组织内的宣传员并强调演员们的文化宣传责任,以一村一户为文化宣传单位,发挥城市文化团体的艺术传播和审美指导力量,使农村群众对文化发展以及个人精神发展的认识有所提高,激发农村文化活动自身的发展动力。

三、丰富山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展示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要具备鲜明的时代性,才会得到群众的热切响应,才会得到基层的广泛认可,才会具有源源不竭的生命力。因此,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并能够凸显特色。首先,要把握时代脉搏;其次,文化活动要追求变化创新;再次,要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二)重视文化资源的高效分配城市文化团体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是有限的,山区周围企业和政府能提供的文化资源和启动资金也是有限的。要丰富山区群众文化活动,使山区群众拥有自我发展的动力,就应该以现进村组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文化活动,使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更高。

四、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