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1 17:05: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民营企业融资服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民营企业融资服务

第1篇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中小企业;融资中介服务

[中图分类号]F27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0101-02

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紧贴市场需求产生的,其投资渠道相比于政府投资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而言更加多样化,而且一般具有明确的产权主体和经营管理主体、规范的企业制度,通过为入孵创业企业提供服务,帮助其实现市场价值,从而获得创业服务应有的回报,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值。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在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对于民营孵化器数量和规模的迅猛扩张,很多的民营科技孵化器还固守在物业等传统的服务领域,孵化服务品质上亟须提高。要提高孵化器的孵化服务质量,如何发挥融资中介的作用,不断改善在孵企业的融资环境是必须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融资中介服务理论

目前,国内外融资中介服务研究以交易成本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强调了市场经济中的中介服务组织的功能和作用。R.H.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狭隘观点,在把交易成本看作是企业和市场运作的成本,指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支付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这一理论被其后的经济学家称为“科斯定理”。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中小企业如果完全靠自己能力进行融资,无疑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环节或某些方面力不从心,或者缺乏某类资源,都需要中介组织从外部支持帮助或委托,综合利用比较优势,互补互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介组织的服务可以极大满足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是企业融资的重要保障。

二、融资中介服务的主要方式

目前,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在孵企业能够获取的融资中介服务的形式主要有政府资助、银行贷款、风险投资。

1.政府资助:对于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来说,获得的政府资助主要来自于各项优惠政策,使在孵企业获得相应的启动基金、减免税费、廉价快捷的技术服务等以及国家、省、市的各专项资金。

2.银行贷款:目前各家金融机构已经基本形成了功能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非常重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并积极开发相应的金融产品,有的银行还在相关服务中建立了对科技行业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评估机制。

3.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这是当前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最为主要的渠道,也是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提供孵化品质的工作重点。

三、当前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科技孵化器如果不能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那其对创业者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而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就比较单一。相比于政府举办的孵化器来说,民营孵化器对入孵企业的投入得到政府财政支持和银行的间接融资的机会较少,因此只能通过灵活的机制,引入社会资本、民间资本作为融资的途径。但由于民营孵化器缺乏政府背景,其能够吸引的风险资本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往往只有几千万元甚至几百万元资本,连支撑一个大型科技项目都非常困难。而且,这些资金需要分配给入孵的各种有融资需求的科技中小企业,分散了风险资金的使用。

2.引入风险投资缺乏专业性

在某种程度上,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片面追求规模效应,对产业定位、产业特色和自身优势等认识不足,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这制约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专业化,结果导致孵化企业专业方向较多、分散,无法形成集中效应和有效的风险引入机制。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投融资中介,在引进风险投资时,未充分考虑风险投资与重点发展领域的专业化融合。由于未刻意建立或引进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化的风险投资机构,这样不利于降低孵化器的经营风险,也不利于提高孵化的成功率。而由于科技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为降低风险,风险投资领域逐步向专业化发展,投资趋向于选择自身所熟悉的行业领域,更有利于对投资项目的评估和投资后的管理。

3.风险投资对科技中小企业的投资具有一定的偏好

不管是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自身建立的或者引进的风险投资机构,按照目前的投融资体系的运营情况,都不能保证入孵企业从初期萌芽状态到最终形成产业毕业的各个阶段,都能非常有效地获得资金支持。风险投资大多投向较成熟项目,较少投向早期项目。从国际风险投资来看,风险投资主要应投向创立期和扩展期,而不是成熟期。而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是一个艰难、漫长和充满风险的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要经过多次惊险的跳跃,资金的需求不仅仅发生在孵化企业的起步期,进入孵化器的企业在开始的最初几年通常会经历一系列的困难时期,要使其发展成为成功的公司,它需要不断获得财政支持来源。风险投资机构对科技中小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孕育期、创建期、发展期、成熟期)有不同的偏好,尤其是只有少量的风险投资机构偏好在孕育期提供“种子资金”。

四、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服务改进策略

1.吸引政府参与,拓展融资途径

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一般以自有资金投入和引入民间资本作为给入孵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主要途径。实际上,政府对孵化基金的参与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因为孵化基金所从事的投资领域是一般投资者从纯商业的角度较少考虑或不敢轻易从事的。这项工作对政府而言也是必要的,因为通过孵化基金可以鼓励更多的人从事创新创业活动,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创造新的增长点。政府的参与将会带动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的跟进,也可以更好地引导民间资本从事风险投资的活动。各级政府每年都会有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发展,因此通过各种形式吸引政府参与到民营科技孵化器的融资平台建设中来是提升孵化器融资水平和拓展融资途径的重要保障。

2.打造特色园区,引入专业风投机构

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强化产业集聚机制上多下工夫。这对于解决诸多民营科技园区的产业结构雷同、缺乏产业特色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改善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融资服务水平也大有裨益。通过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和强化产业集聚机制,不断营造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可以吸引专业的风险投资公司进驻。如软银中国是一家专业性投资IT类产业的风险投资企业,该公司投资过阿里巴巴、盛大网络等企业,但对于新能源、新材料及生物技术等并非熟悉的高科技领域从不涉足。因此,充分发挥民营孵化器的机制优势,改变原有的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形成孵化器的产业特色,对改善民营孵化器的融资服务水平也是相当关键。

陈 斌 周 萍: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全程跟踪企业,提升融资服务水平

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要根据入孵科技中小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的特征,分析出该阶段企业的主要风险、融资规模及资金用途。在产品和企业成长的初、中期,企业的风险远比中、后期为大。在成长阶段后期,企业已有稳定的产品销售收入和稳定的现金流入量,其总体风险已经大幅度降低。许多科技中小企业在每一阶段的完成和向后一阶段的过渡,都需要资金的配合,而每个阶段所需要资金的性质和规模都是不同的。因此,作为融资中介,民营科技孵化器要合理引导种子资金,在企业有融资需求的各个阶段都能及时提供服务。

五、结语

民营科技孵化器在培育科技中小企业,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服务水平尤其是融资中介服务水平还有很大可提升空间。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只有有效地进行资金的筹措和利用,建立新的融资管理体系来解决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瓶颈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入孵企业的资金难题,提升孵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斌.浅析南通市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价值工程,2010(11).

第2篇

关键字 民营企业 融资 金融支持 动产抵押

1 金融支持不力是造成目前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

充足的资金供给与合理的资金安排是企业良好运行的基础。但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无论是在观念上、体制上还是在技术上,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都不如国有企业。我国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的资金困难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极大地抑制了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调查表明,在整个商业银行客户当中,大户占比约0.5%,得到的贷款额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50%以上。而中小民营企业户头占80.9%,得到的贷款额却不到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

在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下,继续忽视甚至轻视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可能形成诸多不良后果。如民营企业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得资金,只好选择地下融资,或非正常渠道融资,可能会增大国家的金融风险;由于民营企业受资金困难拖累使生产经营活动受阻,将会使我国面临更大的社会就业压力;而且不利于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积极辅助作用,进而影响国有资产重组的效果等。因此,有必要将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摆到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予以考虑,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推动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寻求支持途径。

从我国的现实原因与操作情况看,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金融支持的力度不够。虽然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当前的融资困难已经不存在认识上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去实践与落实相关的政策。而实践与落实相关政策的关键,除民营企业自身的信用意识与风险防范水平以外,一方面在于对我国金融制度与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在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如何加强对稳健经营原则和产品创新风险之间的权衡与协调。因此,在高度重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性与急迫性的前提下,在政府财政对民营企业给予必要资金支持的同时,在金融组织结构上,在整个金融布局的组织结构上,要能够使我们的组织结构更加有利于向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切实从金融机构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来解决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问题,才是解决当前民营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根本办法。

2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金融支持制度安排构想

2.1 合理金融制度设计,化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体制障碍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央行的信贷政策也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但由于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计对象主要是面向国有企业,导致了现有商业银行面对民营企业的可操作性水平较低。因而,追究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还是要回归到现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制度设计问题上来。

笔者认为,从完善金融制度的角度来看,首先,应尽快促使国有商业银行按照资金使用效益而不是所有制形式选择贷款对象。其次,在时机成熟时,有必要将一部分金融机构进行非国有化,或者放开一些小的金融机构,从制度上给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开放一个融资渠道。再次,还要进行制度创新,改革现行的贷款审批程序,形成合理的制度安排,建立适合民营企业的授信体制和政策。

2.2 搭建资金供求对接平台,谋求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协同效应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融资体制、信用环境、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等诸多因素,需综合协调、配套解决。因此,政府有责任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问题的解决。

在当前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不能完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搭建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资金供给对接平台,协调信用中介机构、担保机构和贷款银行共同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服务,通过谋求金融支持协同效应,争取更有效地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

2.3 直接融资与债券融资共进,寻求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多重渠道

一方面,要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上市融资或是具有条件的中小民营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融资。另一方面,还应鼓励民营企业以吸引外部直接投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

另外,要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进行间接融资的来源,积极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尤其是发行实用性较强的短期债券。要摆脱民营企业对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依赖,构建民营企业更为广泛畅通的间接融资体系。

2.4 建立专门金融机构,构建全方位民营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根据国外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发展经验,金融业务专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应鼓励与规范民间金融或合作金融,建立专门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小型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地方性、社区性的中小金融机构。

实践表明,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偏爱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重视不够。而专门化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则在贷款成本、信息收集成本、经营灵活度等方面,具有大型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有能力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与此同时,还应抓紧时机逐步建立和完善开发性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企业、票券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构建全方位的、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国家还可以考虑成立一家民营企业或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是构建良好金融支持环境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发展有利于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机构,专门对符合担保条件的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包括民营企业集资联合建立的商业性担保公司,政府拨款建立的非盈利性担保公司以及其他的小型担保公司,民间组织建立的互担保基金,企业集资建立的行业内互担保基金等。还可以考虑直接由担保公司对民营中小企业进行小额的特定项目融资。同时,为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要加紧研究和建立再担保机构,以利于提高担保机构资金放大倍数,扩充融资担保额度,也有利于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促进担保机构与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3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金融支持实践操作建议

3.1 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发展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各种产品

各个大型商业银行在服务好大型企业的同时,也要寻求更好地为中小企业客户服务。因为,大型企业的融资将来会更加依靠于资本市场,包括股权市场和债券市场。因此,商业银行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开展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业务将会成为其未来业务增长的必然选择。而且,银行开展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业务也是调整银行资产结构、防范银行经营风险的理性选择。各种金融机构应积极寻求业务创新和工具创新,以便更好地为民营企业融资服务。

从花旗、汇丰等大型跨国银行的经验可以看出,要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常是私有企业)进行分类,且分类越细致越好。对每一个风险点进行拆分,拆分后实行专业化操作。这样一来,金融机构的风险成本与营运成本就会降低。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民营企业市场进行多层次细分,针对不同类型民营企业采取有区别的操作性强的对策与措施,加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品种创新,开发民营企业在各个金融服务领域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民营企业不同的金融服务需要。

目前实行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方式中,综合授信、项目开发贷款、无形资产担保贷款、票据贴现融资、金融租赁和典当融资等都突破了金融业传统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金融业务等方面都有所创新。针对中小企业抵押能力弱的问题,人民银行还推出鉴证贷款的新业务。只要满足规定条件,企业可以在无抵押担保的情况下获得贷款。

真正的市场化利率是可以完全或基本覆盖金融机构所有的风险和营运成本的,因为,完全市场化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都有自主定价的能力。但我国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还比较弱,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主定价权尚未充分运用好。我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定价技能培养。

3.2 强调灵活性与实效性,改革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实践操作

第3篇

【摘要】我国的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民营经济必然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及问题是为了能更好地提出对策以解决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原因分析融资对策

一、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我国企业融资难,难在融资渠道不畅,难在可供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多。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只有少数企业可到资本市场融到资金。融资渠道的单一不仅制约企业的发展,而且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风险。自2005年起,中央政府已从财政资金中拿出6.5万亿元资金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但是截止2008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仍然高达25%。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旧的未消化,新的又不断增加,其深层次原因是我国企业融资市场格局的不合理,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狭窄,众多的企业将融资的负担都压在商业银行的肩上,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决策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干预。因此,金融机构在提供贷款是更多的去考虑借贷风险和风险规避,从而导致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同时我国经济中涌现出一批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本来应以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但在实际中,这些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上与国有金融机构有趋同的趋势,不能真正面向民营企业,存在一定的信贷歧视现象。很多中小金融机构将大量资金上存或购买国债,对急需贷款的民营企业却不予支持。另外,我国地方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社已成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力量。地方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没有建立,实际资本充足率偏低,在支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有心无力的局面。

民营企业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补充成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中国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民营企业,在金融支持方面却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客观地说,为了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下了很大的力气,也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措施,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些措施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治短不治长,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现实表明,民营企业融资难表面上的反映是渠道狭窄,而深层原因则是各方面的体制和制度问题。因此,仅靠出台一些政策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制度调整,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出发来综合考虑民营企业融资发展的问题。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途径

1.不断完善和发展民营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

(1)调整和完善银行体系,加强安全管理。现有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仍然持续了国家银行高度垄断的局面,民营中小商业银行数量严重不足。这种畸形结构,不仅严重降低了融资效率,影响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加大了金融风险,并使风险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应该创立金融社区服务模式(如农村信用社),使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深入到当地众多的个体私营企业,形成企业与金融机构“双赢”的局面。

(2)扩大市场准入领域。一方面,要全面检查有关民营投资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认真清理限制民营投资增长的不合理规章和收费。凡国家、省、市已废止的和不利于民营投资的规定和办法要坚决废止,彻底清理各种行政性收费。对企事业单位的行政性收费应坚决取消,对确需保留的收费在经过测算后实行一次性、“一门式”收费,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财政预算;对取消和保留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要进行公示。另一方面,要改变行政审批事项多、手续繁、透明度低的状况,对非政府投资项目原则上实行登记备案制。

(3)系统地调整有关制度,努力改变对民营企业的错误歧视。

①实行同等待遇。在国家金融、财税、土地、技改等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要取消不同经济政策的制定,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对各类市场主体都必须履行法定职责,制止凭借审查、审批或核发许可证的行政管理职能,向民营企业收取部门管理费和不公平、不合理行为。

②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政府应进一步改善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服务,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完善的机制,为民营企业融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在各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如创新金融产品,提供理财服务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探索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③研究探索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多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力争使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可通过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相对中小企业来说“门槛”过高,为适应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需要,有必要为其开辟一个合法的股权流通场所,即开辟一个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二板市场。

④重点扶持中小企业中的高新科技企业。充分创造投资便利,吸引国际国内风险资本投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制定完善的市场监控机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问题。

2.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的内部因素

随着1999年把非公有制经济明确写入宪法后,我国的私营经济更加如火如荼。私营经济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营企业的观念和体制也应该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强化企业凝聚力。

民营企业主必须改变落后的用人观念。(1)民营企业只有让员工的待遇,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两者之间有公平合理的关系,才能有效减少员工因横向比较感到待遇不公而流动。(2)明确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企业使命说明企业存在的目的,也是企业行为追求的价值所在。民营企业通过企业使命和勾画中长期战略目标,可以把员工的目标统一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并赋予员工美好的远景,增强民营企业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吴丽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期刊论文].市场论坛,2009,(2).

第4篇

截止2013年底,民营企业的数量已经高达1870万户,已经是全国企业总数的84%。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命脉,每年缴纳的税收是全国总税收的70%,民营企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2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银行贷款。调查显示,30%的民营企业将银行贷款作为主要的融资渠道,调查了100家民营企业,其中25家企业在中国银行有贷款,30家分别在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有贷款,45家在三家或更多家有贷款,数据显示,大多数民营企业在银行都有贷款,银行贷款仍然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民间融资。在民营企业融资方式中表现较为活跃,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均有过通过民间借贷方式进行融资的经历,融资利率在上44%左右,是典型的高利贷。有项数据表明大部分民营企业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15%的民营企业表示从银行贷款还算顺利,35%的民营企业表示较难,50%的民营企业表示十分艰难。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已经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3造成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原因

3.1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原因

3.1.1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会计核算混乱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民营企业常常不设立专门的财务机构,有的民营企业准备一套账本,专门应付税务部门检查。实则,账目不清,有的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也存在缺陷,管理者只考虑是不是自己家人而不考虑业务水平,财务人员身兼会计、出纳、稽核等多个岗位,无法有效地实现财务的管理监督作用,财务制度落实不到实处,资金管理混乱,经营决策不靠财务分析而是经营者自身的经验,没有科学化的依据。

3.1.2资金链存在风险民营企业银行贷款难度较大,民间借贷数额较小,自有资金周转频率有限,压资本金的情况时有发生,政府扶持惠及民营企业的机会较少。民营企业的资金链随时存在崩溃的可能

3.1.3抵押、担保困难缺乏可以抵押担保的优秀资源,民营企业由于规模有局限性,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少,可以抵押的固定资产少、设备老化、厂房建筑物少之又少、无形资产更是罕见,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也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民营企业贷款常常因为找不到担保人、抵押物而不能实现。自然而然形成融资能力低下的情况。

3.2金融机构的存在原因商业银行是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民营企业信贷支持机构的缺位和多元化债务融资工具的缺乏,使民营企业不能像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那样通过债券市场股票和债券来筹集资金。

3.2.1融资费用高,地区差异明显在资金筹集过程中,民营企业在贷款申请环节,都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抵押登记、信用评估、财务审计费用的支出,民营企业一般融资金额较少,筹集资金的费用所占比例较高。据中国人民银行(行情专区)调查统计,2013年度终了,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别是8.98万亿元、2.76万亿元、2.36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总额的52%、18%、16%,区域不平衡状况明显。

3.2.2从金融机构的设置上分析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从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设置情况来看,缺乏对民营企业服务的民营金融机构。随着民营企业的飞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以及中国民生银行等他们的数量和资金实力还远远不够,不足以提供融资支持。

3.2.3限制条款多,数额有限股权筹资与债务筹资相比存在资本成本高、股利一般会在税后支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发行公司债券、股票的费用。降低净利润。并且都有比较严密的制度限制,造成与大型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融资来源狭窄。

3.2.4银行体系制约民营企业融资民营企业融资主要通过银行业,银行事先会对融资单位进行调查其偿还能力和资信状况、抵押担保能力、贷款管理成本等才签订合同。与大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无论从其哪一方面都存在缺陷和漏洞。银行就会区别对待大企业与民营企业。典型的结果就是金融机构更愿意将资金贷款给规模大、管理健全、信用等级高的大型企业而民营企业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融资需求。

4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路径研究

4.1从银行方面解决融资困境

4.1.1深化金融业改革,完善金融企业制度。①增加融资服务窗口,适当放宽对民营企业融资门槛,改善审批环节复杂、繁琐的弊病,提高服务质量,开发针对民营企业融资特点的信贷品种。②积极发展资本市场,营造上市环境,使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尝试债券与股权融资,同时积极推进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采取兼并、联合等手段积极吸收资本,扩充民营企业自身实力。

4.1.2建立和发展直接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民营合作银行或合作金融组织。①针对民营企业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②发挥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面向民营企业,服务于民营企业的金融机构并且多发放小额贷款。③发挥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机构金融租赁、典当行的作用。④建立民间信贷融资平台。利用民间资金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引导民间融资成为银行和民营企业之间的纽带。⑤大力发展以股份制为主体的非国有金融机构,并放宽政策,提供优惠,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自由、平等、广阔的融资平台

。4.1.3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融资担保,即借贷活动的信用保证,是融资活动中担保机构以一定的财产为基础约定的保证债务的履行和保障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各项法律措施和手段。简单地说,就是担保机构为债务人融资所做的保证。为民营企业进行融资担保,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担保的扶持力度,缓解民营企业融难的关键性问题,许多地方财政局决定对担保机构提供贷款担保费补贴,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4.1.4改变银行信贷的规模经济,从投资浮动、投资结构、基本建设贷款等方面入手优化投资机构,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有效控制信贷投放和优化信贷结构。

4.1.5建立完善的民营企业资信评级制度。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是极具生命力和成长性的因素,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交易链条,信用出现问题双方的交易成本自然偏高,建立民营企业贷款信用评级制度是维护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改变以往评估机构技术落后、管理单一、可操作性差、机构数量少,服务水平不足的缺陷。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资信评估体系,加强评估人才培养。

4.2民营企业从自身解决融资难困境

4.2.1加强财务管理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调动管理者和劳动者的积极热情,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能够改善民营企业财务基础薄弱,账目不清,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完善的财务体系是企业竞争力的保障。

4.2.2发展行业协会各民营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协会当中,经常与会员交流、探讨,许多会员熟悉行业内部事务,协会一般与政府还保持密切的联系,能够有效地实现企业与政府间的信息沟通,维护各方利益的同时,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地解决。

4.2.3有效利用P2P贷款模式P2P—可以简单解释为“人人贷”有资金、有理财想法的个人,通过中介机构,使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贷给有借款需要的单位或个人。无需抵押,通过了解身份信息、银行信用记录来确定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双方签订借款协议。P2P模式能够直观、透明地感受到自己为他人创造的价值,风险分散、门槛低、渠道成本低、每个人都有可能是P2P信用的受益人和传播者,使闲散资金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有效利用,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便捷服务。

4.3政府层面解决融资难困境为了贯彻十精神,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取市场化方式,完善服务体系,改善融资环境,促进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4.3.1为民营企业设立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政府制定中央财政预算时可以按比例提取一部分资金设立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改善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民营企业可以利用专项资金,研究和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核心技术,发挥专项资金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引导作用。

4.3.2改善融资环境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优化建立办法,实施服务品质奖励等机制,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努力,鼓励民营企业参股担保公司,制定合理的担保金比例,理清各方面利益关系,使信用担保机构发挥最大作用。

4.3.3完善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民营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营企业服务机构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快实现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的建设和运行,争取能够建立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多领域、专业、便捷的服务体系。例如:组织一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针对民营企业中存在的财务管理、数据共享、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技术升级和改造、创业指导、法律顾问、风险评估、质量标准等,进行一对一的公共服务。

4.3.4促进民营企业国际合作发挥中央财政在民营企业国际合作的统筹和协调作用,鼓励加快引进先进技术,避免盲目引进和恶意竞争,鼓励民营企业从国外合作单位引进先进技术,提升我国技术研发水平,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5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难;对策

民营企业融资难致使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从而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根据统计得知我国民营企业只有1.4%来自于银行的直接融资。因为民营企业上市的门槛十分高,因此致使很多民营企业很难进入到证券市场,也无法进行融资。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民营企业自身原因。民营企业融资难有一部分原因是企业的自身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民营企业因大多规模小、技术水平较低抵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

(2)民营企业的财务状况十分不好,因为民营企业大多数都是家族企业,所以在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时,没有规范的操作,多套账目多种目的,缺少可信度。

(3)在民营企业当中,部分企业过度扩张、盲目投资等造成在经济活动中逃债、不诚信,对企业的融资带来了阻碍。

(4)多数民营企业处于创业和成长的过程中,因此没有发展规划,内部管理也十分混乱。

2.政府制度不完善。因为我国政府的制度不完善,导致了在制定民营企业经济政策时,许多部门都参与其中,比如工商管理部门、劳动部门、开发区部门等。因为政策多且繁杂,有些政策甚至相互矛盾,这种情况让政府和民营企业的互动关系难以进行,使政策的针对性、实施程度等作用都大幅度减少。因为有些地方政府的工作不负责、相关制度不完善、政策环境不理想,追求政绩和短期利益,导致民营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向、争取技术支持等方面都享受不到政府的服务,没有从切实营造健康的投资环境出发让民营企业参予地方经济。

3.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制度的缺陷。我国很多金融机构和工具都只服务于大企业和国有企业,因此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到此类服务。因为金融机构工具太少,没有创新金融手段,因此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我国也缺少法规、法律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方法

我国温州在2011年时,爆发了民间借贷的风波,导致了资金断裂,老板跑路等情况,一时间,隐藏在民营企业中有关金融问题一一出现。因此,温州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的政策来解决此问题。

温州市实行的政策如下:第一,对民间融资的管理政策进行了规范化制定,建立了融资管理制度、融资检测体系;第二,政府在对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时,鼓励民间资金的参与,对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金融组织进行建设;第三,政府开始利用民间资金对投资企业以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进行设立;第四,建立了规范的投资渠道,对有些地方的金融机构进行了改革。

温州金融改革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促进作用,而温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民营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取资金援助,就需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首先要对管理层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引进人才,让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转向现代化管理。其次要制定企业发展目标,研究具有企业特色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后要加大力度对财务进行管理,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建立财务管理体系,让财务账单透明化、公开化。

2.进行产品创新。只有提高了民营企业的信任度,才能获取银行的融资,因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按时偿还债务,让企业没有不良的信用记录。生产的产品要保证其质量,避免欺诈行为。

3.建立担保服务法律机制。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太低,银行认可的抵押物也不多,因此就要建立担保机制从而解决此类问题。在美国,民营企业管理部门和七千多家商业银行合作,为民营企业的融资起到了担保作用。但是就算如此,对民营企业融资担保的需求还是无法满足,所以国家应该在政策上面进行财政弥补机制的建设,让民营企业的担保机构能够得到发展且更加稳定和安全。

4.建立信用机制。在制定相关法律的基础上,还需要金融机构等的配合,制定信用机制和规范标准等,让民营企业的信用数据做到公开化,以此来提高企业的信用理念,企业的信用度公开后,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信用额度决定是否贷款。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政策,提高个人和民营企业的信用意识,鼓励民间融资活动纳入征信系统,杜绝民营企业的隐性的负债。

5.规范融资活动。闲置资金在我国有许多,若是能够合理的运用这些资金对解决民营企业存在的短、频、急的弊端有很大的帮助,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这种方式的实行,让银行资金的供给压力大量减少,也让银行的信贷风险得到了分散。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利用民间闲置资金,发挥出闲置资金的作用,让民营企业进入金融市场是目前的必然选择。

三、结束语

我国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时,要结合民营企业目前市场的特点,建立可行的计划,同时,在民营企业进行融资时,政府应该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比如降低进入金融市场的门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以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同时对国家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侯春来.如何破解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J].中国商贸,2012(4)

[2]谢静.如何破解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J].中国商贸,2011(18)

第6篇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 政府 银行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方式

(一)内源融资

民营企业的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即以内源融资作为主要融资渠道,它是来自企业内部的资金,包括企业初始创立时期由所有者投入形成的资本、通过留存收益以及员工的投入等方式获得的资金来源。我国民营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内源融资,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面对外界压力的自身储备和外部资金难以获得。

(二)外源融资

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主要有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但是,受“所有制”限制,资本市场还不能成为民营企业的有效融资渠道;民营企业间接融资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然而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贷到的有限资金不足以满足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形成强烈反差。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还有民间融资,即非正式融资,主要是民间借贷、地下钱庄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等。由于这种融资方式没有过多的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加之操作方便,它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但是民间融资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国家经过金融整顿对非法接待形式予以取缔,加大了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程度。

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

(一)家族经营制弊端多

大部分民营企业以家族经营的方式起步,在规模不大的初期这种家族经营的方式是有优势的。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家族经营制已经不能紧随时代的要求。家族经营制的的弊端主要是:家族经营制下的企业决策其实就是由一人决定。个人决策可能会严重偏离实际,造成投资决策或经营方针上的严重失误;家族经营制下,由家庭成员来担当重要职位,企业不能多方面引进有能力的人才,导致企业丧失活力;家族经营制下,产权单一问题突出。企业主不愿外部人员参股,董事会不能发挥真正作用,企业发展风险大,外部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给民营企业。

(二)政府政策倒向和法律制度保障缺失

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转型而来,政府政策明显倾向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占主要位置。民营企业基本不能得到与国有企业平等的待遇,如国有企业在资源分配上总是享有优先权,商业银行在考虑贷款风险时,更愿意贷款给风险较小的国有企业。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制度也是以这些企业的权力及义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对比来看,民营企业的应享受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三)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

对我国融资体系而言,主要是倾向于向国有企业提供服务,服务于民营企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十分匮乏。我国的债券市场主要发行国债,国债由国有企业垄断;我国的股票市场主要向国有企业提供服务,民营企业进入限制条件比较多。虽然国家为满足其他企业的融资需求积极发掘新方式,例如票据贴现、融资租赁、风险投资、应收账款融资、基金融资、短期融资权、信托等,但是发展却极为缓慢。由此可见,专门针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还是非常狭窄的。

三、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一)全面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

民营企业应该从自身开始入手进行改革。招纳与企业没有直接利益牵挂的有才能的人为企业增添新活力,致力于建立一个规范运作、能够真正发挥效力的董事会,避免个人独断决策;民营企业应该吸收和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个管理方式,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状况,规范企业的运作,实行财务透明化,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民营企业应该培养“诚信”的企业文化,让诚信沉入企业的每一个细胞,提升企业的信誉和整体形象。

(二)政府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从根本上消除歧视,设立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的基金,提升担保机构的信用度,可以借鉴美国的小企业管理署为其国家的企业贷款时提供担保的经验,让我国政府机构扮演担保人的角色;民间融资具有自身优势,政府应该正确加以引导,为民间融资行为提供一个以合理合法为前提,可以任其发展的平台,这样就可以避免它采取不法手段提供融资,降低其破坏道德和法律的风险,加强对其的监管,建立专门的有效的监督体系,让民间融资能够发乎作用。

(三)拓宽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的渠道

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国有银行作为我国企业主要的融资途径,应该消除歧视,加快深化改革的脚步,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扶持民营企业信贷的力度;在一些政策性银行建立专门针对民营企业融资的部门,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促进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有自身灵活性高等各方面的优势,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让其在融资市场上发挥效力;扩宽眼界,积极发展各种融资方式,挖掘身边的资源,如使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使民营企业能够多方面、多途径的获得资金,让其发展为国家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帆.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经济经纬,2006.

[2] 李根奇.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6.

[3] 李潇.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

第7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银行;政府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有效提高民营企业自我融资的利用率

摆正心态正确认识内源融资,提高使用效率。内源融资应是民营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尤其是处于创业初期及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市场需求及生产规模的约束,很难承受高额负债成本,因此,必须注重自有资本的积累,避免过度负债经营,主要依靠内源融资来积累资金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因此,民营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内源融资,提高内源融资的使用效率,加强财务管理,向管理要资金,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金。通过加强财务管理,特别是现金管理和应收账款的管理,使企业流动资本得以节减,现金流量得以增加。另外,企业要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分配制度,提高内源融资的利用规模,从而达到突破企业自有资金瓶颈的制约。

二、积极发展资本市场解决浙江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拓宽直接融资的渠道。比如通过创建创业板、二板等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放低企业上市门槛,或者通过开设一些小型交易所,开辟民营企业上市的特别通道,使股市为民营企业服务。目前沪、深两地的证券交易所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创业板、二板市场对成长型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一条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这样不仅会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规范民营企业,促其实现改制同时消除所有制歧视对于国有和民营都一视同仁,建立现代公司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在选择上市交易所时还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海外上市,这也是民营企业又一条好的筹资渠道。浙江民企已不乏从创业板、二板及海外上市成功融入资金的。此外,还应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

三、解决浙江民营企业银行贷款难的问题

浙江民营企业难以筹到资金,对于政府和银行都会有不利影响,所以政府和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解决浙江民营企业筹资难问题。作为政府应当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加强银企沟通合作。现在银行有钱不敢向中小企业贷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企业发展情况了解不多,风险难把握,当然不敢放贷。作为政府就要帮助做好信息沟通工作。二是在在金融政策上,政府要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商业银行主动为民营企业贷款,鼓励商业银行进一步进行贷款的条件、方式与品种,以适应民营企业贷需求频率高、金额小、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等特点的要求。政府在制定面向民营企业金融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以往政策的缺陷,并在制度等方面给商业银行松绑,改革某些不适于民营企业信贷服务的考核指标,使商业银行 在没有制度壁垒的情况下将政策真正要求落到实处。商业银行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改革现行的贷款审批程序,进行制度创新。根据民营企业贷款的风险水平、筹资成本、管理成本、收益目标及当地利率市场水平等因素确定贷款利率,对不同借款人实行差别利率,并根据风险变化灵活地进行调整。银行要进行金融的创新,尝试扩大存货抵押贷款、应收款抵押贷款等新业务,以满足不同层次民营企业的不同金融服务需求。

四、发展民间金融机构解决浙江民营融资难问题

政府和民间共同努力解决浙江民营企业筹资难问题。首先,与民营企业一样同属民营经济范畴的多数中小金融在为民企服务时不存在所有制歧视的问题;其次,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它在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优势;再次,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灵活,经营成本低,能有效地降低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因此,发展中小金融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重新细分市场,把支持民营企业作为自己服务的重点。有些地方性的金融机构就比较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五、完善浙江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要加强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信用担保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介于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是商业银行和企业的“防火墙”。担保人对商业银行做出承诺,对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可以适当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从2000 年开始,浙江省坚持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积极探索发展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目前,全省已建各类担保机构209 家,注册资本金达37 亿多元,其中66 家列入了国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试点。在开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活动中,担保机构认真按照互利互惠的原则,积极加强与银行合作,特别是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合作。到2004 年6 月底,全省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累计为18 700 多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担保贷款总额达到254 亿多元,为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解决浙江民营企业筹资难问题,必须是政府、银行金融机构、民间金融机构、企业4个主体共同努力,而且是个过程,不可能一时就能解决的。只有在多方面共同努力,相互协调下,才能为浙江省民营企业营造一个健康、有序、有效的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沈娴瑜.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上海:民营企业经济研究,2004.

[2]周静.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途径[M].四川: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赵春琴.浅议如何解决民营企业筹资问题[M].浙江:东方企业文化,2007.

[4]李敏.民营企业多种融资渠道探讨:以温州为例[M].湖南: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5]杨梅.求解民营企业资融难问题[M].武汉: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6]李光晖.会计准则研究组.关于畅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探讨[M].商丘:商丘师范学院报,2006.

[7]国彦兵.温州民营企业融资的七种方式[M].温州:区域经济,2004.

第8篇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 分析; 对策

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经济现象,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是,融资困难成为目前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据统计,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紧缺,54%的企业放弃了新产品的研制开发,43%的企业放弃了新的经营目标,47%的企业放弃了新市场的拓展。融资难严重影响着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一问题不解决,民营企业就很难发展壮大。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内源融资,即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包括企业初创阶段由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企业连续经营过程中的折旧资金,以及由利润的一部分构成的企业自有资金;二是外源融资,即源于企业外部的资金。

(一)内源融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渠道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即继承家业、劳动积累以及合伙集资。据统计,民营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来源比重约为2/3,而银行贷款等外源资金小于1/3。

一般来说,内源融资只适用于处于初创阶段的民营企业,当其发展进入追求技术进步和资本密集的阶段后,内源融资就不能满足需求。

(二)外源融资现状

多数商业银行实行“双优”、“双大”信贷战略,集中有限资金,优先支持优势产业、优质客户和大企业、大项目,即把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大型企业等作为服务重点,使为数众多的民营企业无法通过有效途径筹资。国资商业银行长期担负着为国有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其经营追求安全性和收益性,对民营企业的不信任使得其不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其机制也缺乏灵活性,信贷经营体制改革提高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门槛。

(三)直接融资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办法,每年由政府部门确定债券的发行规模和规模内的各项指标,在具体确定年度债券发行计划时,优先考虑农业、能源、交通、重点原材料与城市公共设施项目,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对发行企业的净资产有严格标准,使民营企业进入债券市场的难度加大。

(四)间接融资现状

我国企业融资主渠道的间接融资尚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依然将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放款对象的非市场化原则,对民营企业融资存在金融限制,使得不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因为资金约束,无法形成规模经济。

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剖析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既牵涉到政策、制度方面,又牵连到银行方面,还有企业本身,可谓错综复杂。

(一)政策方面的原因分析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市场经济均处于转型时期,政府的政策作用相当重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是促进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构成良好融资环境的诸因素中政策支持居于首位,对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从1998年初起,我国政府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第一次明确提出鼓励银行系统“增加向中小企业贷款”,表明加大支持力度,政策层面逐渐趋暖。但是,实质进展得却不很理想。

(二)制度方面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将近三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最重要地位的银行和企业改革在不断推进,但作为两个独立的领域,其改革过程中制约因素的迥异造成了其改革进程的非均衡性,也构成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党的以来,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迅速壮大,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影响全局的战略作用。但却没有培育起一个与之相适应、相对应的金融支持体系。民营企业的发展,并非一定要有商业银行大规模介入,更需要中小金融机构股权和债权结构的融资支持,中小金融机构主要为多种经济成分的中小企业融资和服务。这往往是国有商业银行不愿顾及或无力顾及的市场范围。

(三)银行方面的原因分析

随着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所有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都要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为原则进行经营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有关人员在民营企业贷款损失方面承受的压力,比对国有企业贷款损失所承受的压力大得多。这样,极大地遏制了银行向民营企业信贷市场的开拓,也增加了对民营经济的贷款数额的限制。同时,贷款手续繁杂,抵押条件苛刻,对抵押品要求过严,抵押率过低,层层审批造成的“时滞”等问题,也增加了民营企业融资的机会成本。

(四)企业方面的原因分析

1.竞争能力弱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竞争力不仅表现在产品或业务的价格、数量、质量方面,同时也深受企业形象、社会责任、环保意识、研究发展水平、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我国大多民营企业,自身素质不高、经营机制不健全、产权不明晰,对企业进一步扩张经营形成威胁,造成困难。而他们基本上是以自筹资金起步,资金短缺、融资困难问题始终困绕着他们,限制着他们扩大规模,难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这样主观、客观上均迫使他们只有继续小规模经营,难以适应市场和整个变幻的宏观大环境。只要宏观层面出现经济不景气,许多民营企业就会面临经营困难、增速放慢、甚至亏损和破产。

2.管理水平低

企业初始阶段,都是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或承包、租赁经营,责任约束力较差,经营管理的质量也低。实践证明,企业管理人员的非规范化行为在我国民营企业中表现相当普遍。同时,企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组织结构变动快,形式各种各样,内部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存在许多“不透明”因素,从而使其资信等级普遍不高,出于各方面的考虑,银行对其贷款非常谨慎。

三、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政府政策方面:完善政府的融资服务体系,全面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1.树立和强化保护、扶持观念

随着经济发展多元化,民营企业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愈来愈不可替代。政府在制度建设和政策调整中应注意保持政策的公平性和统一性,坚持市场效率原则。同时,给民营企业发展必要的重视,使广大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竞争。为民营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优惠的发展条件。因此,在现行体制内的融资安排中,逐步扩大非国有部门的融资比重,消除在股票发行额度与银行信贷分配中的不均。

2.建立法律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合理分配政府、经营者和投资者三方利益,特别是在反垄断、反条块分割、个人投资保护、资本保值以及资产流动上切实调动投融资各方的积极性;尽快出台调整民营企业的专门法律,确保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的法律地位和维护其应有权益,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3.建立金融支持体系

大量的民营企业缺少为之服务的金融支持系统。建立与民营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各异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依靠政策引导,疏导地方性金融机构在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约束下进行合法经营,使之成为正规金融体系不可替代的、为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力量,从而规范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在建立民营企业金融机构方面,可从向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开放市场、组建政策性的中小企业银行、加快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城市合作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的改组、改造和建立一些专门的民营融资机构等方面入手。

4.建立民营经济融资担保体系

目前,民营企业融资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无法提供必要的和足额的担保物和合格的担保人。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为广大民营企业获得贷款提供一条通道,这是为民营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关键。信用是融资的基础,而信用保证是提高企业金融信誉度的有效方式,是民营企业利用率最高且效率最佳的一种支持制度,同时也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国际通行做法。从我国的实践情况以及发展趋势来看,设立多层次、多形式民营经济融资担保机构就显得尤为迫切。

5.建立民营企业的信用制度体系

民营企业向银行借款时,普遍存在着随意违约、拖欠、赖账、逃债、废债等不讲信用的现象。究其根源,是民营企业没有确立相应的信用观念和制度。只有确立了信用观念和制度,才能真正使民营企业履行契约和偿还债务,也只有确立了信用观念和制度,才能在借款时考虑偿债能力,考虑筹资规模,考虑成本约束,考虑风险概念,使民营企业的融资行为真正纳入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中来,也惟有如此,才能提高企业间接融资的效率。因此,政府要积极推动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企业信用制度体系的建立,明确区分企业的信用等级,使银行可以对信用度高的民营企业减少信贷配给行为。

(二)银行方面:加快银行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间接融资体系

1.国有商业银行要转变观念,重视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

真正的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其发放贷款的基本原则应是唯“效益”论,而非唯“成分”论。因此,银行在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应提倡公平信贷,对于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同样给予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于经营管理水平高、信誉好、设备技术先进的民营企业,产品质量好、有特色、市场需求旺盛的民营企业,以及采用高新技术成果的技术密集型民营企业,银行应重点帮助他们创业和发展。另一方面,从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来看,放弃一大批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客户,也必然降低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

2.银行应当加强金融体制创新,增加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项目

首先,发展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具有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出现问题时租赁公司可以把租赁物收回处理,因而在办理融资时,对企业资信和担保要求不高,非常适合民营企业的需要。其次,完善票据融资业务。各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票据市场,广泛开展商业汇票的承兑和贴现业务,提高商业汇票的融资比例,促进企业间商业信用的发展和广泛利用,这样既可以解决民营企业短期资金需求,又可以增加银行的效益。再次,开发应收账款的抵押和出售业务。银行可根据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和期限来确定贷款利率,进行应收账款的贷款业务或购买企业的应收账款。这种贷款利率普遍较高,对银行来说是一种收益较高的业务,不仅增加银行的获利空间,同时也增加了民营企业获取贷款的机会。

(三)资本市场方面: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市场,解决各层次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问题

积极开展各类票据市场业务和企业债券市场的业务。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条件,大幅度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直接融资能力,培育为民营企业服务的票据业务和债券业务。目前,民营企业融资过度依赖于货币性间接融资,不仅极大地限制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规模,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而且也不利于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参与国际竞争,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因此,推进和加快民营企业票据性融资及债务融资步伐,也是未来民营企业融资的必然趋势。

(四)企业自身方面: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增强融资信誉度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存在产权状况不清晰、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决策不科学、财务管理不规范、报表数据不真实等现象。因此要提高民营企业素质,首先,必须明确界定产权关系,要逐步完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投资者与经营者分离,聘用职业经理来经营管理企业,使企业管理真正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其次,民营企业必须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确定规范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实行严格、科学的内部监控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收益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此外,经营者要重视市场营销管理,使经营项目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盈利水平,保证偿债能力,减少和消除不诚信经营和违法违规行为,树立诚信守法的经营理念。

综上所述,通过完善政府的融资服务体系,加快银行改革步伐,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等方面,可改变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局面,从而促进民营企业迅速发展,使他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国荣.民营企业管理创新[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11).

[2] 李亚.民营企业融资运作实务与案例[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3).

第9篇

民营企业普遍陷入“金融瓶颈”和“融资陷阱”

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和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迅猛,目前已有1100多万户,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99%以上,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数据引自“黄孟复同志在全国工商联十届七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6月27日)。

但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是融资难。目前在民营企业融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和所谓的“地下钱庄”。这迫切需要尽快建立一批民营企业银行,为民营企业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结算等金融服务,而不要让民营企业在被逼无奈下只好认“地下钱庄”为“义父”。

大型银行只是民营企业的“继父”。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在中国也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民营企业本身具有设立时间较短,资本实力较弱等先天不足的特点。这种“先天不足”的特点,普遍难以获得大银行的青睐。就民营企业而言,大型商业银行对它们可能只是不得不靠,却又不能全力依靠的“继父”。民营企业只能被迫认“地下钱庄”为“义父”。

设立政策性民营企业银行,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

2010年的“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对加强民营企业支持、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都有明确说明,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比如民营企业考核信贷体系、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担保体系以及建立和落实担保记录、免征营业税等政策都有突破。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中国金融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亟待提高,建立全国性政策性民营企业银行,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的竞争,是深化民营企业金融体系改革的关键一步。

要大力发展商业性民营企业银行。一般讲的民营企业银行,是指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一般而论,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它自身的规模比较小,从资产及其他方面来说,都难以与大型商业银行进行竞争;二是它们主要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及其他金融服务。需要说明的是,这种银行虽然也可以承办某些政策性业务,但它们本身不属于政策性银行。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大多设有大量的民营企业银行,为民营企业提供相关银行服务。例如美国全国即设有约7000多家中小银行,政府还对它们实行某些特殊政策给予扶持。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设有一批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的中小银行。民营企业银行与民营企业间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它们之间进行的“资金”联姻可以说是“门当户对”。

要参照国际经验,设立中国的政策性民营企业银行。据专业信息咨询机构北京银联信息咨询中心监测,仅仅是珠三角一个地区的民营企业就有约3万亿元的资金需求。彻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商业性的民营企业银行指望不上,民间融资满足不了,根本的出路在哪里?从国际经验来看,无论是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还是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服务,主要还是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目前,中国没有一家如日本民营企业金融公库、韩国民营企业银行、加拿大发展银行、德国复兴银行和平衡银行这样的政策性银行。而这,才是当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根源。生命周期短是一个全球民营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在美国,据劳工部下属的劳工统计局数字显示,只有不到50%的小型企业能够成功跨过4年生存期,只有13%的民营企业能存活10年以上。目前中国新生的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则更短,平均是3至4年。仅此一点,已经决定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融资,主力军非专门的政策性银行莫属。

韩国民营企业银行(IndustrialBank of Korea),是韩国三大国有银行之一,是韩国政府设立的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专业银行。1961年8月由政府出资设立,主要目的是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是韩国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总资产达1110亿美元,世界银行排名第133位,韩国国内银行排名第4位。韩国民营企业银行已发展成为拥有约160,000家韩国民营企业客户的大型银行,在民营企业金融业务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建立国家政策性民营企业银行的条件已趋成熟

在通过发展现有小额贷款公司与村镇银行等推动建立商业性民营企业银行的同时,要及时进行金融政策创新,由国家直接设立政策性民营企业银行。

国家民营企业银行,即国家政策性民营企业银行。同时,可以考虑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城市银行、城市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进行改制重组,设立和大力发展商业性民营企业银行。民营企业银行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及其他金融服务,真正使其服务对象更有针对性,也使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更加专业化。

笔者认为,目前试点建立政策性民营企业银行的条件已趋成熟。首先,对于通过多种方式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认识已高度一致。经过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无论是政府部门、专家学者,还是金融机构,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都在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其次,设立国家政策性民营企业银行需要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进行操作,需要社会设立相应的贷款担保机构,以保证这类银行的正常经营秩序。因此,要继续大力发展商业性民营企业银行。

实现民营企业金融解放,是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

民营企业在中国同国有企业进行公平竞争的难度有多大?事实上,国有企业会获得更加多的金融资源的分配,更加容易从银行拿到贷款,而中国的民营企业获得资本与贷款要困难得多。

中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确实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上。很多重要的资源民营企业难以得到,比如能源、石油、金融、电信服务等领域。造成这种资源配置和行业准入差异的原因是现存的制度与体制。因此,要改变它,就需要更深层次的经济制度改革。

银行贷款问题,在制度上并无明确的条文规定要倾向于国有企业。一个原因是中国的银行业已经商业化,因此这些银行也需要考虑自己的效益与资本的回报。大型的民营企业在获得贷款上难度并不大,获得银行贷款方面比较困难的是那些规模不大、效益不好和没有足够抵押物的民营企业。很多大型国有企业之所以能够得到银行优质的金融资源分配,是因为很多国企借用的是中央政府的信用。贷款给它们相当于贷款给国家,因此实际上是没有风险的。

中国融资渠道单一,民营企业贷款困难,不仅是银行体系的问题,也有中国资本体系的问题。在中国的开放性行业中,民营企业的效率已经战胜了国有企业。因此,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提高国家金融政策的公平性,在政策上要充分体现对民营企业的公平性。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