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7:05: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健康教育的效果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艾滋病是由于艾滋病病毒诱发的致命性传染疾病[1],产生的危害极大。艾滋病毒会攻击机体的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导致细胞丧失正常的免疫能力。而人体丧失免疫力之后就会非常容易感染其他的疾病,进而诱发各种恶性疾病。艾滋病的在人体中具有很长的潜伏期,在病毒潜伏期中,人体不会产生任何异常症状。待病毒爆发之后发展成为艾滋病患者,患者抵抗力下降之后容易发生肺结核感染、带状疱疹感染以及口腔霉菌感染等,还可能由于特殊病原微生物引发肠炎、肺炎、脑炎等[2]。严重的情况下会诱发恶性肿瘤,患者全身衰竭导致死亡。就当前的医疗技术而言,没有能够根治艾滋病的方式和药物,也没有用于预防的特效疫苗。本文探讨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配合健康教育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南昌市第三医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检查出-HIV阳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下降,小于200个/mm3,患者中男31例,女15例,其中有24例患者因为不洁感染,有偿供血患者11例,7例吸毒患者,2例被动受血患者,2例感染途径不详患者。全部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厌食以及盗汗,出现轻微的感冒,患者的体重明显下降有18例患者的颈部和腋下淋巴结有肿大的表现,11例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和尿痛的临床症状,11例患者出现明显的皮肤疱疹以及口腔黏膜白斑,9例患者出现右上腹部疼痛。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在治疗之前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只有满足标准才能够给药,用药之前签订同意书,主要进行抗病毒药物结合的治疗,使用的药物有拉米夫定、齐多夫定、替诺福伟、依非韦伦以及去羟肌苷等,使用不同的药物组成不同的配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症状针对性的治疗。当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炎的情况下,司他夫定使用齐多夫定取代,而患者出现贫血症状时,则使用司他夫定取代齐多夫定。1.2.2健康教育首先,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专题方式向患者宣传艾滋病,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传播方式。同时医院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到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中,增强艾滋病患者协同治疗的信心。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确诊为艾滋病的患者,医生和护理人员要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怀与帮助,通过心理辅导帮助患者面对现实,积极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讲解,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有报复社会的行为[3]。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息,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实施生活健康教育,要注意日常的合理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除烟酒,定期进行体检。第三是危害性教育,嘱咐患者尽量减少性生活,且必须使用安全套。向患者强调抗病毒的药物不具有防止病毒感染的作用,务必避免交叉感染;开展法治教育,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4]当中的相关条例,艾滋病患者通过任何方式有意识的传播艾滋病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药物依从性教育,向患者说明高于95%的治疗依从性对于抗病毒的重要意义,漏药、停药、或者换药都是不允许的,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应当长期根据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病毒药物。告知患者服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出现不适要立刻来院就诊。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资料均录入到SPSS16.0软件实施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T淋巴自保和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
通过持续3年的治疗,全部46例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量均出现上升,由治疗初期检验的(108.46±81.52)个/mm3,增加至(540.15±224.67)个/mm3,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50,P<0.05);患者的病毒载量由治疗初期的(4.66±1.48)lg,减少为(2.61±0.76)lg,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7,P<0.05)。
2.2患者对于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组中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都没有收到专业的心理教育,基于疾病的认知程度不高,预防和传播途径也不了解,治疗期间对于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也不高,患者还存在或多或少的营养不良的现象。而接受健康教育之后,大多数患者得到心理教育,掌握基础的艾滋病的预防和传播知识、机会性感染知识等,患者自行岁饮食和生活方式进行调整,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也提高。在接受健康教育之前,很多患者由于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导致对生活失去信心,而健康教育之后这一部分患者的心态逐渐好转,能够正确面对疾病,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前后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艾滋病的发病人群以18~45岁的青壮年最为常见,其中性生活活跃年龄段的发病率最高[5-8]。感染艾滋病之后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容易出现真菌感染的现象。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乏力、食欲不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为降低病毒的载量,重建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死亡率。在本文中,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配合健康教育的工作,前者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患者如果发生恶性肿瘤,能够抵制恶性瘤发生扩散,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而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个人的护理,均衡营养、改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率。对艾滋病患者展现人道主义关怀,激励其正确的面对疾病和人生,防止产生轻生和报复社会的念头,延长患者的寿命,改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秦红英,赵清霞,何云,等.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措施[J].护理杂志,2012,29(11):22-23,26.
[2]戴芬,梁雪梅,敖小敏,等.护理关怀对提高老年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4(13):77-79.
[3]杨显琴.抗病毒治疗配合健康教育对艾滋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14):7-8,10.
[4]邓梅花,覃少洲,周少云,等.老年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依从性的护理关怀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32):70-71.
[5]汪润笙.辽宁省丹东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34-235.
[6]陈霞.影响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4):203-204.
[7]郑连雪,陈秀敏,丁红云,等.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5):4052-4054.
【关键词】健康教育;肝癌;遵医行为;耐受性
肝癌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代谢功能,存在腹胀、肝区疼痛、食欲缺乏等临床表现。相关研究表明,在肝癌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旨在评价健康教育对肝癌治疗的效果,以我院8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见下。
1肝癌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护理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随机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肝癌患者。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42~73岁,平均年龄(61.51±8.26)岁。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43~75岁,平均年龄(61.48±8.32)岁。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采取口述的方式为其介绍手术前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前需做好哪些准备,叮嘱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时间包括入院当天、入院第2天、术前1天、手术当天以及术后1天。1)入院当天: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住院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等,同时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讲解健康教育的计划,将图文并茂的宣传卡、《健康教育手册》、《肝癌手术治疗患者须知》向患者发放并将各项内容逐项向患者讲解。2)入院第二天:了解患者情况,向患者普及肝癌的发病原因,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介绍手术流程,以口头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健康宣教,列举以往手术成功的案例以及介绍主刀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并准确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叮嘱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3)手术前一天:向每位患者说明床上排尿的方法,帮助患者有效咳嗽,提醒并监督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告知患者可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放松心灵,再次强调手术相关信息。4)手术当日:再次向患者详细介绍术中相关事项以及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如何判断并发症以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指导患者做足部的背伸运动,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适当活动上下肢。告知患者术后疼痛属于正常现象,指导患者利用倾诉法、放松法或情绪转移法减轻疼痛感。5)术后第一天:告知患者术后休息事项,在进行上述内容的讲解时邀请患者家属一同参与,提醒患者在发生腹胀或腹痛等不适症状时不要强行忍耐,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肝癌患者的遵医行为与手术耐受性。
1.3.2判定标准遵医行为判定标准[1]:优表示患者对手术治疗方案表示认同,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良代表患者基本认同手术治疗方案,但内心依旧存在少许怀疑,护理工作的配合情况良好;差表示对手术治疗方案存在较大的质疑,拒绝接受手术治疗以及不配合护理工作。手术耐受性判定标准[1]:1级(耐受):顺利完成穿刺以及未出现不适症状;2级(耐受能力一般):患者能够坚持并顺利完成穿刺,然而在术中发现患者出现了不适反应;3级(耐受难度大):患者在医生的鼓励下能够勉强完成穿刺,术中发生生理反应,例如等;4级(无法耐受):患者由于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包括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情况,导致未能完成穿刺。1.4统计学处理本文数据均经SPSS18.0版处理,用%表示遵医行为与手术耐受性,使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别。
2结果
观察组肝癌患者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肝癌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高(P<0.05)。
3讨论
研究数据显示[2],全球每年患上肝癌的人数多达60万,在中国,一年内肝癌的死亡人数就有20万左右。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肝癌患者,但由于多数患者在术前会伴有各种焦虑情绪,不利于手术正常进行,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将影响患者治疗的负面情绪排除是护理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后,手术的治疗依从性、耐受性也会随之提高,手术成功的概率就会提高。常规护理无法显著达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手术耐受性的目的,相关研究发现[3],科学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提高后,对应的预防并发症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就能够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本科室按照护理程序制定健康教育内容,结合患者的需求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结合影音材料、书面教育以及健康小册子多种途径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理解能力,患者的理解能力提高之后能够使其更加容易掌握疾病知识。将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宣教方式与口头宣教相比,多数患者一般倾向于接受画册等直观的健康教育方式[4],健康教育能够纠正患者对疾病、手术的错误认知,帮助每位患者正确认识并接受自身疾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同时还可促进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关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创造和谐的治疗氛围,减少医疗纠纷。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肝癌患者的遵医行为与手术耐受性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可得,对肝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手术耐受性,进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延娟.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在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0):89-91.
[2]张庆珍.健康教育在肝癌病人介入术联合生物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207-208.
[3]陈婷.行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4,06(06):515-517.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按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宣教,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周末,用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HAMD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 健康教育;抑郁症;个体化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depression patients.Methods Eighty depress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i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layered time sequence of admission to the hospital. The tri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dividual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education. All the patients were assessed with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score of HAM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1).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dividual health education on depression patients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depression; therapeutic effect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和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抑郁症的防治工作是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抑郁症不仅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给家庭、社会及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本研究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本院2005年1月—2006年3月间住院或出院随访的抑郁症患者。按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7~45岁,平均(25.1±2.4)岁,疗程4~13周,家庭病史阳性6例(15.0%)。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9~48岁,平均(25.2± 3.2)岁。疗程5~14周,家庭病史阳性5例(12.5%)。入组标准:(1)符合(CCMD3)有关抑郁症诊断标准[1]。(2)汉米顿抑郁量表[2](HAMD)17项总分≥17分。(3)年龄20~50岁,病程1~12年。(4)排除有严重的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酒精或药物滥用者和妊娠期、哺乳期女患者。⑸无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两组病人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按预先设计好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由年资较高的主管护师根据健康教育计划实行一对一的教育方式。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个体的文化程度因人而异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护理宣教。
1.2.1 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方法
制定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计划,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估,确定患者的健康需求,并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病人一起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和特点确定教育目的。健康教育有登记表格,由专人专管, 实行一对一的方式与病人进行沟通。 健康教育内容为:(1)讲解抑郁症的基本知识,病因及临床表现,结合自身表现分析自己的病情及严重程度等。(2)让患者了解治疗初期所具有的心烦焦虑、抑郁等的情绪障碍以及服药所产生的口干、便秘等副反应的应对措施。(3)对情绪低落,孤僻少语、社交及兴趣缺乏者,多采用工娱疗, 心理治疗, 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培养患者的社交能力及多方面的兴趣,提高和感染患者的情绪。
1.2.2 给药方法
两组均采用乐友(又名帕罗西酊)治疗,起始量为10 mg/d,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加大剂量,最高用量为40 mg/d,连续观察4周,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的抗抑郁剂和电休克治疗。1.2.3 评定方法
采用汉密顿抑郁HAMD量表对病人进行评定。该量表包括24个症状项目,其中13个精神症状项目按0~4级评分,11个躯体症状按0~2级评分。量表总分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总分越高病情越重,一般认为前17项总分达17分以上可诊断为抑郁状态,此分值亦为抑郁症病人的住院指标。评定工作由病人的主治医师进行。每周评定1次。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总分变化(略)
表1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说明药物治疗加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或常规护理宣教对抑郁症均有明显疗效,但两组相比观察组在经过以人为本的系统的健康教育4周后,HAMD总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的病情恢复比常规的护理宣教更有效。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2-0060-03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multiple 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stroke patients
WANG Liqun, LIU Zhangyin, PAN Gongyi, ZHANG Zhongying
(Jiangp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arrying on multiple 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 along with reg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Methods: Sixty-three strok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 observational group (32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31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with the traditional health edu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given with multiple 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uga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and the Barthel index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of the patients were assessed at 3 stages (on admission, 4 and 8 weeks after admission). Results: The scores of FMA, ADL and NIHS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P
KEY WORDS cerebral stroke; multiple forms; health educati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
?X卒中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70%~80%的幸存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1]。有研究表明,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2-3]。如何使用有效的健康教育配合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率、降低致残率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多形式健康教育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为2015年1至1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入院的脑卒中患者63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经颅脑CT或MRI确诊。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1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72.03±8.94)岁;脑出血1例,脑梗死30例;左侧偏瘫14例,右侧偏瘫17例。观察组3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72.60±10.93)岁;全部为脑梗死病例;左侧偏瘫14例,右侧偏瘫18例。两组病程、病变部位、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康复评定为Brunnstrom I~II期,1个月内未参加过其他临床研究。排除(1)纳入标准年龄段外的患者及妊娠、哺乳期的女性患者;(2)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不能按期随诊或因其他原因不能与研究者配合者;(4)意识不清、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异常、以及认知功能异常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两组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训练方法
(1)常规治疗方法:脑梗塞患者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5]、脑出血患者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6]给予基础治疗。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凝集,调节血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改善循环和脑代谢,以及营养神经等。
(2)康复训练方法包:良姿位的摆放和牵张训练;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包括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以及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维持关节活动度训练,以不出现疼痛为原则;床边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及电动直立床站立训练。康复训练每日训练一次,每次20~30 min,10天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
1.2.2 两组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告知脑卒中相关知识、治疗方法、饮食及预防措施。观察组则(1)普及式健康教育:在病房中设立健康教育栏目、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以及召开“公休座谈会”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2)针对式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情况单独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焦虑情绪患者可给予加强心理疏导、对卧床患者则可进一步普及有关勤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等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内容。(3)互动式健康教育: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与患者同时进行挤牙膏、穿衣服、床椅间的移动等日常生活动作,并让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强化健康教育内容。(4)扩展式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同时告知家属日常的预防措施、康复锻炼要点以及饮食用药指导。(5)讨论式健康教育:每月二次由责任护士、床位医生以及康复医师共同组成的健康教育团队,回答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内容涉及治疗、护理、康复、预防保健知识,共同探讨患者康复治疗情况。(6)回访式健康教育:出院后一个月内由责任护士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生活习惯以及家庭康复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1.3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观察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Barthel指数[8],神经功能缺损(NIHSS)[9]的差异,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时、入院4周、入院8周进行评估。
1.4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2.1 Barthel指数
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均比入院时有明显提高(F=834.134,P
2.2 FMA评分
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均比入院时有明显提高(F=811.424,P
2.3 NIHSS评分
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比入院时减低(F=1183.011,P
3 讨论
3.1 开展多形式健康教育在康复训练中的作用与意义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及行为干预帮助患者掌握疾病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系统教育活动[10]。如何使用有效的健康教育同步康复训练来降低致残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我们护理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的健康教育多以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口头宣教为主,而老年患者因年龄大记忆力差,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接受度较弱,从而导致较差的依从性,影响了肢体康复的效果。开展多形式健康教育,是在入院宣教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同情况,采用系统化、个性化、团队化、专业化的教育方式,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所致功能障碍及康复基础知识的知晓度和接受度。通过健康教育团队以及家属的参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能积极配合主动肢体康复和治疗,达到康复的目的。在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回访,继续了解患者的身心?羁黾敖】敌形?执行情况,使健康教育从病房延续至家庭,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质量。
3.2 开展多形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护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3-0012-02
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是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纠正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促进疾病复发的重要举措。护士与患者是健康实施的两个主体。护士及护理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护士因素与患者因素,积极寻找干预对策,才能更及时、更有效地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满足其健康需求。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调查对象为护士、患者各50人。50名护士,中专学历30人,大专学历18人,本科2人;50名患者,小学12人,中学15人,中专及以上23人。
1.2调查方法采用同一问卷调查法,调查内容分为两部分:评价护士部分为年资、性格、文化水平、工作繁忙程度;评价患者部分为年龄、心理状态、文化水平、健康状况、对护士的信任度、社会支持情况,共计10项内容。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
2结果
3分析与对策
3.1提高床护比例,确保护士有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与精力本次调查中100%的人员都认为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任务跟护士的比例不协调,影响健康教育的真正有效实施。随着医疗效率指标的提高与完善,护理技术操作和基本护理操作工作量成倍增长,临床护士人力不足,护士经常处于高度紧张、超负荷的疲惫状态,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健康教育,即使去实施教育也是走过场,应付管理者检查,难以保证实效。护理管理者要认清目前医疗形势,按卫生部要求建立合理的护患比例,确保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人力和时间。
3.2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调查显示,67.0%的人员认为患者的健康状况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疾病的发展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处于疾病不同时期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需求也是动态变化的,病情的轻重、好坏会影响患者的心理,从而也会影响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欲。例如一例胆囊结石患者剧烈胆绞痛时,是没有接受健康教育的欲望的,此时他最需要的是止痛治疗。因而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时,首先要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正确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心理状态,确定患者的健康需求,制定好相应的计划,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实施好健康教育。这样的教与学,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2010-2013年收治哮喘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5~60岁,中位年龄40岁。哮喘的诱因:过敏20例,感染10例,无明显诱因6例。
方法:所有患者给予综合性治疗,包括抗炎、平喘、支持治疗等,对患者的不同的情况,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哮喘的健康教育。
二、结果
本组36例患者疗效较好。随访6~14个月,患者的喘息、气促、胸闷等症状明显改善,活动耐力增强,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其中21例患者恢复正常工作。
三、讨论
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指导:①向患者讲解哮喘的基本知识:在病房内设立健康宣教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哮喘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对哮喘病能够有一些最基本的了解,了解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等。多与患者沟通,帮助他们消除不良情绪,缓解压力,保持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通过宣教和交流,使得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为出院后的健康宣教随访打好基础。②帮助患者找出病因和发病诱因:哮喘病的发病病因有内因和外因因素,同时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在遗传因素中,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且亲缘关系越近,其患病率越高。在环境因素中,一些激发因素如花粉、动物毛屑等吸入物,细菌、病毒等感染,某些食物和药物,气候变化、运动等都可能会引起哮喘发作,其程度可能有所差异。医务人员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同时在上级医院详细查过敏原,对过敏原能够明确的,应积极脱离,这对哮喘病的治疗很有意义。③帮助患者及时、准确地发现哮喘病的发作先兆表现和相应处理办法:a.帮助患者了解每次哮喘发作前的前驱症状。在变应原引起的急性哮喘发作前往往有打喷嚏、流鼻涕、眼痒、流泪、干咳或胸闷等前驱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引发哮喘发作。需要及时给予用药,防止症状的进一步加剧。b.帮助患者掌握哮喘病的药物控制方法:常用的治疗药物是支气管舒张药物,主要有茶碱类、拟肾上腺素类、抗胆碱能类;控制或预防哮喘发作类药主要治疗哮喘的气道炎症,主要有糖皮质激素类、LT调节剂类等药物。常用的给药途径是气雾剂吸入。重点教会患者正确使用气雾剂,严格掌握用药的时间、频率和方法,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指导患者做好定量雾化吸入剂四步法:摇动吸入器;呼气至不能再有气体呼出,将吸入器放入口腔;开始缓慢,深深的吸入,在吸气开始时,在吸入器顶部加压释放药物,继续吸气直到肺完全扩张;屏住呼吸尽量10s以上,然后慢慢呼气,至少1min后重复下1次。
出院后健康教育指导:①根据需要供给热量,要求患者家属要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口味,做一些有营养、经济实惠的饮食,禁止食用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日常进食的海鲜、蛋、牛奶等,多食用水果、蔬菜,不要食用有刺激性气味或味道的食物,忌酒及过咸的食物,对某些调味食品和硬壳干果过敏的也禁止食用。消化不良的患者要少量多餐,多食钙质食物。②帮助患者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指导家属每天室内通风1次,15~20min/次,最好选在比较温暖的午后,防止冷空气突然进入,引起咳嗽不适和受寒。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环境干净、无尘、无烟,窗帘、床单、枕头应及时清洗,减少环境中的细菌、真菌、螨虫。③做好针对性的宣教:在急性期,患者能够规范坚持用药,但是在症状缓解后,有些患者认为疾病已经治愈,不需要继续服用药物,甚至自行停药。针对这种情况,应耐心地指导患者,要求规范用药,防止疾病加重或反复。在外出时应随身携带止喘药,在疾病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要认识哮喘的发作先兆。④在家中自行监测病情变化,并进行评定,以方便修订防治计划。
指导患者识别和避免过敏原或诱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春天花粉、真菌最多季节应尽量减少外出,如外出必须戴口罩;年轻女士应避免使用香水、香的化装品及发胶等可能的过敏原;家里不要铺地毯,不要养宠物,不用皮毛制成的衣物或被褥,如去有宠物的家庭,应提前吸入气雾剂。运动性哮喘患者在运动前应使用气雾剂。帮助患者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哮喘患者通常由于病程长,心理负担重,情绪容易波动,导致病情加重。因此,让家属多陪伴患者,多关心鼓励患者,和患者多聊聊天,稳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建立信心,消除焦虑情绪,保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
【关键词】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15-02
骨质疏松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1、4]。骨质疏松增多会导致患者骨组织减少,从而引起骨质疏松[2、5]。骨质疏松患者常表现为程度不同的驼背、腰背疼痛、呼吸系统功能下降和身长缩短等,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和气短等症状。现搜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骨质疏松117例患者,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骨质疏松117例患者。11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58±1.62)岁,最大77岁,最小62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为58例、59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117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117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方法如下:(1)由于老年人是该病主要的发病人群,老年人对疾病基础知识了解甚少。必须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基础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详细的向患者介绍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有效预防和危害性等,增强患者对疾病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对疾病预防的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3、6]。(2)大多数疾病患者由于疼痛、骨折等对身体和正常生活造成的不便和影响,易产生过于担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心理压力较大,不利于疾病控制。必须对患者不同的不良情绪和心理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加强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使患者认识到不良情绪和心理状况对疾病控制的危害性,提高患者对疾病控制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能够长期、坚持接受治疗。(3)指导患者养成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均衡饮食。提倡患者多食富含钙的食物。65岁以上的患者每日摄入钙量以1500mg为宜。饮食以低盐、低糖、低动物蛋白为主,禁忌吸烟、喝酒等。提倡患者结合自身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户外运动进行身体锻炼。多晒太阳,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摔跤。(4)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药物分为两类,即促进骨性成药和抑制骨吸收药。促进骨性成药如异黄酮、合成类固醇等,抑制骨吸收药如雌激素、钙剂和二磷酸盐等。必须反复叮嘱患者严格按照药物用法用量服用,告知患者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和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4、7]。鼓励患者长期坚持治疗。
治疗半年后,对患者的骨密度进行检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9个月后,对患者的疾病基础知识知晓度进行调查,调查形式选择问卷表,调查内容包括对疾病病因、治疗方式、并发症、预防手段、危害性等。
1.3 疗效标准 满分为40分。差:36分。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
2 结果
治疗半年后,117例患者的骨密度平均T值为-1.26,趋于正常。患者的腰背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117例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知晓度为97.44%,其中3例差,占2.56%;34例良,占29.06%;80例优,占68.38%。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3 讨论
按照不同的发病原因可以将骨质疏松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5、8]。目前,医学上尚未发现明确的该疾病治疗方法,治疗时仍以早发现、早诊治、早预防为主。由于该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度,促使患者养成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均衡饮食,对控制疾病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9]。在本文研究中,对117例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包括知识普及、心理疏导、生活方式和均衡饮食、药物治疗等,患者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知晓度达97.44%,表明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知晓度,效果较好,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亮,马远征,刘海容,白颖,李大伟,杨帆.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新模式探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7(14):47-48.
[2]刘建芳,廖筱妹,孙晓芬,俞黎,张东红.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学报.2013,16(19):42-43.
[3]郭公慧,王茂桂,陈常云.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折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1(21):75-76.
[4]张洁,孙敏.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1:144-145.
[5]杨秀琳. 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中老年人进行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效果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
[6]陈立英,史丽丽. 骨质疏松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8:1784-1785.
[7]夏凌霞,范井月.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质疏松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05:19-20.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9年1月~2011年9月我卫生院就诊的9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确诊为高血压时及3个月后对其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结果 2组患者在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血压达标及生活方式改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常见多发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该病的发病率为16.7%~71.6%,男性高于女性,男性患病率为19.5%,女性患病率为16.8%[1-4]。高血压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慢性疾病,一旦诊断,终生服药。我国高血压存在着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和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的现象。卫生院通过对居民社区内高血压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以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降低危险因子,从而促进健康,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2009年1月~2011年9月我卫生院就诊的9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9月我卫生院就诊的9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10版(ICD-10)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为35~66岁,平均年龄(44.23±9.89)岁;男性29例,女性20例;病程为1个月~30年;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32~67岁,平均年龄(43.23±8.87)岁;男性28例,女性21例;病程为1个月~3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 干预方法
社区医务人员对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而分别于确诊为高血压时及3个月后对其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健康教育方法具体如下:
2.1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医务人员深入社区进行有效的宣教和指导。印发高血压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开辟“高血压知识专栏”,定期组织“专题讲座”等。
2.2 指导高血压患者坚持按医嘱用药 社区医务人员为高血压患者介绍常用降压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及最佳服药时间等,增强高血压患者服药的意识,同时,让高血压患者了解到服用降压药的目的,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长期服用药物,绝不要任意停药或自行增减药量,定期社区医师随诊,根据患者身体状态及时调整降压药物及药物的剂量。
2.3 强化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监测血压意识 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自我监督和测量对其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非常重要。社区医务人员指导高血压患者检测血压,定期给病人测血压,同时,让高血压患者或者家属学会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建议高血压患者家中自备一个血压计,及时根据血压的变化情况来调节用药的剂量。
2.4 指导高血压患者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血压患者发病与其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因此,高血压患者除了坚持规则服用降压药物外,调整饮食、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及控制情绪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改正也是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非常重要的方法。
2.4.1 指导高血压患者合理饮食 限制高血压患者摄入钠盐的量,每日摄盐量应低于6g。可选用豆类制品、鱼类、瘦猪肉、兔肉及脱脂牛奶等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优质蛋白的食物;也可芹菜、胡萝卜等含维生素、纤维素高的新鲜蔬菜;山楂、香蕉、柑橘等含钾和维生素高的水果;多食用海带、紫菜、海蜇等降脂作用的食物;多食植物油,少吃动物油;控制咖啡、饮酒及浓茶等刺激性饮料,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之内。
2.4.2 指导高血压患者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不利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于烟或者酒成瘾的高血压患者,应发动高血压患者家属一起做患者的工作,协助病人制订可行的戒烟计划,同时,在社区内的公共场所悬挂禁止吸烟的醒目标志,积极宣传吸烟酗酒的危害。
2.4.3 指导高血压患者注意休息及进行适量运动 社区医务人员嘱高血压患者劳逸结合,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睡眠时应保证室内安静,减少声光刺激,避免紧张及劳累,同时,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运动种类和运动量,可选择健身操、快步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量以微微出汗,呼吸轻度加快,运动后次日晨起感觉舒适为宜,而且运动量宜从小开始,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和自觉症状逐渐增加。
2.4.4 指导高血压患者调节情绪 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让高血压患者保持愉快、平稳的心情,避免激动、忧郁、悲伤或过度的兴奋等不良情绪的出现,同时,教会病人自我调控自己的情绪,减少情绪的波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5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2检验。检验水准=0.05,双侧检验。
3 结果
2组患者在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血压达标及生活方式改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效果比较
4 讨论
本研究发现:2组患者在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血压达标及生活方式改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于德海.农村社区居民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7):1203-1204.
[2] 余金明,崔思芳,胡大一,等.西部偏远地区彝汉两族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3):223-226.
[3] 刘馨桦,许美振,朱凯星,等.广州市海珠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医药科学,2011,1(13):158-160.
【关键词】 白内障;健康教育;影响
白内障是目前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药物不能有效地治愈白内障,也不能完全控制其发展,目前唯一能治愈的方法仍然是手术治疗。为了让患者及时接受治疗,手术顺利,防止术后并发症,应给予患者及家属系统的健康教育。
1临床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白内障197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112例,城镇113例,农村84例,初中以上文化62例,初中以下文化135例。
2健康教育方式
口头宣教,电话咨询,发放书面材料,全程协助指导等多种方式。
3健康教育内容
3.1术前健康教育
3.1.1门诊预约,初步宣教: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便于治疗和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白内障的基本知识、手术的大致过程及疗效,列举诸多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积极接受治疗。
3.1.2家属的健康教育:家属在经济、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持与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遵医行为,而且术后的护理更需要家属的参与。所以要充分利用与家属接触的机会,进行健康教育,使其理解手术治疗可恢复患者的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1.3指导并协助患者办理预约手续,完善术前检查,说明术前各项检查的意义。
3.1.4患者多为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协助患者到内科就诊治疗以适应手术。
3.1.5术前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术前3天用抗生素滴眼液点患眼,示范并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的点眼药水方法。
3.1.6术前一般指导:患者术前戒烟,预防感冒,多食粗纤维食物、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教会患者防止咳嗽、打喷嚏的方法,如舌尖顶住上腭部;指导患者练习眼球向下转,以便手术操作。
3.1.7定下手术日期后,通知患者入院,介绍住院环境及医院制度,给予生活上的协助,尽量照顾患者的特殊习惯。
3.1.8术前心理疏导:再次给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及疗效,缓解其紧张情绪,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
3.2术后健康教育
3.2.1术后当天卧床休息,平卧,不过度活动,不摇头,不低头,不弯腰,不用力挤眼、揉眼,不大声说话,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
3.2.2如敷料脱落、术眼疼痛或疼痛伴呕吐,应及时报告医生或护士。
3.2.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富含纤维素,忌辛辣、烟、酒、海鲜、葱、蒜等。
3.2.4一个月内洗脸、洗头、洗澡不要让水溅入术眼。
3.2.5再次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点眼药水方法,并让家属掌握术后护理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其建立有利于患者疾病治愈的健康行为。
3.2.6指导并督促患者按时复查,如有眼痛、畏光、流泪、恶心、呕吐等情况,立即就诊。
3.2.7必要时指导患者术后3个月行屈光检查,验光配镜调整看近、看远的视力,以达最佳效果。
4小结
患者多为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医学知识缺乏,因担心手术效果,容易紧张和焦虑,不利于术后恢复[1]。而术后又因手术损伤小,反应轻[2],对身体无影响,反而视力恢复后生活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患者和家属容易忽视术后的护理,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对白内障及其家属在入院前和围手术期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宣传教育,能让患者消除疑虑和恐惧心理,积极接受治疗,正确配合检查和手术;而家属在经济、生活、精神上积极给予支持,主动参与护理,更使患者增强了治愈疾病的信心。由于遵医行为良好,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达到了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