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7:05: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统计学特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医学院校 统计学教学
统计学作为医药卫生类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师应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医学院校应以实践为主,强调学生学有所用,在分析医学院校统计学教学的一些特点以及应该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
1. 教学用通俗简洁的语言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对医学临床实践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找出医学科学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或决策的学科。它作为医药卫生类基础课程之一,一直被学生认为是枯燥而难学的课程。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统计指标的计算统计理论的演绎,使学生深陷繁复的计算中,对于如何运用统计方法和统计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则讲得很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般都基于统计学基本概念的阐述和统计公式的推导,使用的语言都非常专业化、学术化。语言一定要简洁、通俗,只有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这种语言形式要贯穿讲课的始终,不管是讲授统计思想、统计概念还是讲授统计公式,都可以把内容具体化,删繁就简,挑选重点有代表性地着重讲解,而没有必要针对对每一个公式都推导演算,可以通过不断地举实例来说明统计概念的意义,能使学生活学活用。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多用些提问句、疑问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和学生互动, 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在讲课时要与学生熟知或学过的课程联系,更加便于他们理解、掌握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并且能把所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其学科之中。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分析案例,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分析,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理解理论知识。
2.1准备工作
要做好准备工作,就是精心选择适当的临床案例。所谓的适当是指:一要和所讲述的理论知识联系密切;二要难度适中,但要有综合性,不能只针对某个具体定义而编写,因为案例太容易就没有挑战性,不深入讨论就学不到东西,太难就会让一部分学生知难而退,不参与讨论;三是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所选的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而不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2.2课堂教学
要组织好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角色需要发生变化,要从教师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普通学生,让自己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不要直接作答,而是引导学生互答问题和辩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自觉地归纳总结。
2.3课后总结
还要注意在案例课结束以后,要让同学们写总结,把课上所运用的理论知识,在讨论中领悟到的知识点,以及自己归纳总结的知识书面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把授课重点转向过去传统教学顾及不到但实际上更加重要的方面,即从过去主要针对统计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转向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
3.1多媒体技术教学使内容形象生动
多媒体教学可以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的教学目标中去,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3.2多媒体技术教学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声色兼备的优势,我们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向学生讲述各种临床实践及数据统计,这样即加深了印象也做到了了解,比起枯燥的讲解,多媒体更有助于学生记忆。
3.3多媒体技术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显著
多媒体教学具有大容量的特点,通过图片、视频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45分钟内,接触到大量的知识,能够打破教育的时空界限,拉近了学生与临床实践及数据统计之间的距离,即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又节省了教学时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4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还可以选择一些分析软件,例如Excel办公软件。Excel 是《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中的一部分,医学院校的课程普遍把《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这门课程安排在大一上学期, 而《医学统计学》这门专业基础课则安排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开设。所以在学习《医学统计学》时,学生都已对Excel的使用比较熟悉,在具体授课时教师只需把其中的统计分析功能介绍给学生,再演示一些实例,学生一般很快就能掌握,另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操作来检查教学效果。
4.实践训练
教师还要充分利临床实训基地,让学生真正地接触现实,了解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还可以就具体问题,模拟问卷调查,从得到的调查数据里运用统计知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过学生就生活费的花费问题做过调查,在具体调查过程中考查学生都是用了哪些统计方法,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探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6):95-97.
[2]刘仿.谈多媒体教学中的利与弊[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8):59.
[3]彭玲玲.多媒体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利与弊[J].黑龙江教育,2006,(2):157-158.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统计学; 教学
统计学作为经济类、管理类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它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 教师应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高职高专教育和普通本科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本科院校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主要以理论为主, 而高职高专院校则以实践为主, 强调学生学有所用。
前者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学习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 而后者针对的对象则是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弱的学生,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意在分析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的一些特点以及应该采用的教学方法。
一、用通俗简洁的语言进行教学。
统计学是一门对客观实际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 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或决策的学科。它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一直被学生认为是枯燥而难学的课程。
传统的统计学教学过于注重统计指标的计算统计理论的演绎, 使学生深陷繁复的计算中, 对于如何运用统计方法和统计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则很少讲到。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一般都津津乐道于统计学基本概念的阐述和统计公式的推导, 使用的语言都非常专业化、学术化。对一部分学生来讲, 他们认为教师的语言是晦涩难懂的。由于高职高专院校招生分数相对较低, 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质量与一般本科院校相比总体水平偏低, 参差不齐异常突出。
针对这一现实状况, 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要用简洁、通俗的语言。这是高职高专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语言一定要简洁、通俗, 只有这样才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 而且这种语言形式要贯穿讲课的始终, 不管是讲授统计思想、统计概念还是讲授统计公式。可以把公式具体化, 删繁就简,挑选重点有代表性地着重讲解, 而没有必要对每一个公式都推导其来龙去脉。还可以通过不断地举例来解释说明统计概念的实际意义, 使学生活学活用。另外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多用些提问句、疑问句,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要和学生互动, 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统计学的灵魂在于与经济管理类各实质学科相结合, 用统计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可以与学生熟知或学过的课程联系, 这样更加便于他们理解、掌握所学的统计学知识, 并且能把所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其中。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分析案例, 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分析, 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理解理论知识。这个方法在高职高专的授课过程中运用得非常广泛, 普遍反映效果良好, 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在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过程中, 使用案例教学法。
首先, 要做好准备工作, 就是精心选择适当的案例。所谓的适当是指: 一要和所讲述的理论知识联系密切; 二要难度适中, 但要有综合性, 不能只针对某个具体定义而编写, 因为案例太容易就没有挑战性, 不深入讨论就学不到东西, 太难就会让一部分学生知难而退, 不参与讨论; 三是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材, 所选的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 而不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其次, 要组织好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角色需要发生变化, 要从教师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普通学生, 让自己参与其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当学生提出问题时, 不要直接作答, 而是引导学生互答问题和辩论, 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 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自觉地归纳总结。[ ]
第三, 还要注意在案例课结束以后, 要让同学们写总结,把课上所运用的理论知识, 在讨论中领悟到的东西, 以及自己归纳总结的东西书面化,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以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利用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把授课重点转向过去传统教学顾及不到但实际上更加重要的方面, 即从过去主要针对统计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转向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
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是教学课件的制作。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应该自觉地学习并掌握教学课件的制作:
首先, 要学会运用PowerPoint, 并且充分运用PowerPoint的动画功能, 这些动画功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 由于运用多媒体演示课件或幻灯片信息的流量大、速度快, 接受起来有些难度, 学生可以不再记笔记, 而是将不明白的作标记, 课件可以让学生课下拷贝, 以便于复习。
在教学实践中, 还可以选择一些分析软件, 例如Excel办公软件。Excel 是《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中的一部分, 高职高专的课程普遍把《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这门课程安排在大一上学期, 而《统计学》这门专业基础课则安排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开设。所以在学习《统计学》时, 学生都已对Excel的使用比较熟悉, 在具体授课时教师只需把其中的统计分析功能介绍给学生, 再演示一些实例, 学生一般很快就能掌握,另外, 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操作来检查教学效果。
四、注重实践操作。
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行业基层技术型应用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 因此, 高职高专教学中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的学时所占的比例相对高于普通的学历教育, 即其教学目的应在于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重叠, 重理论轻实践, 实际操作能力很差。
高职高专的学制一般为3 年, 而学生的基础较差, 理论上也很难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这使得很多高职毕业生难就业,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每个专业都建有相对应的实验实训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 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给学生联系的实训基地,让学生真正地接触现实, 了解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还可以就具体问题, 模拟问卷调查, 从得到的调查数据里运用统计知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例如: 工商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就曾组织过学生就生活费的花费问题做过调查, 在具体调查过程中考查学生都是用了哪些统计方法, 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姚波。建构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专业模式[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 2) .
[2]董芸。注重理论教育强调动手能力———浅谈高等职业教育非统计专业统计学的教学方法[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5,( 1) .
关键词:统计学;工程造价;特点;作用
一、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的统计活动历史悠久。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最初利用手指、石子、贝壳、小木棍以及绳索等工具进行的一般计数活动就蕴藏着统计萌芽。“结绳记事”是最典型的原始社会的记事统计方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感到“结绳记事”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需要,于是便开始向“书契记数”的时代迈进。 进入奴隶社会,统治者为了满足国家管理的需要,开始进行较系统的入口、土地等的统计活动。 在封建社会,统计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并开始建立人口、土地登记调查制度。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活动日益复杂,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大幅度增加,以简单汇总计数为主的静态统计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需要。统计工作逐步由人口、财产等领域扩展到工业、贸易、运输业、保险业等领域。随着统计领域的迅速扩大,统计的内容和方法也不断发展。统计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和迅速发展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现代社会,统计作为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世界各国和重要国际组织都成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制定、颁发了统计法规,统计工作逐步实现经常化、规范化、专门化。
二、统计研究在工程造价中的特点
(一)数量性
数量性是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客观事物都是有质和量两个方面,是质和量的辩证统一体。统计学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是与质量密切联系的,即研究的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必须考虑质量特性,并通过量反应质。对质量的研究称为定性研究,对数量的研究称为定量研究,统计研究的过程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过程。在工程造价中,这个特点极为明显。 在工程造价中,在开始工作前,需要进行市场调查,这个过程中,将会产生各种数据,因此,统计学知识就显得尤为重了。
(二)总体性
统计研究就是总的、综合的数量研究。统计研究的目的不是计量个体的特征表现,而是对个体的特征表现进行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到总体的综合的数量特征。总体性也有综合性的含义。对客观事物的同一特征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进行的分析研究就是综合性统计研究。
统计研究也不排除对个别事物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研究,进行个别事物的综合性统计研究。例如,进行个人综和素质测评,是把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个别素质加以综合得到个人综合素质。 工程造价在进行预算时,个体的综合性质也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市场各个用材的具体价格的大致估计极为重要。
(三)具体性
具体性即客观性。统计对象是具体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统计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都是客观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是具体的数据。这是统计和数学的一个重要区别,数学的对象可以是脱离了具体对象的抽象的数量。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能将在市场上得到的价格规律更加客观准确的展示出来,给预算工作人员提供了极有利的帮助。
三、统计分析在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一)提供信息服务
提供统计信息是统计的信息职能,也是统计的首要职能。在工作之初,所有搜集上来的原始数据在未经过统计分析工作前,只是一堆“资料”以备查询,为了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蕴涵其中的对造价管理有用的信息,则需要对所有数据进行深入而细致地进行统计分析工作。 统计分析在工程造价中运用的重要表现为:统计分析是西方国家制定企业定额和投标报价的基础;统计分析是国家及有关部门制定全国统一定额和行业定额或投标报价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我国工程造价的改革方向是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控制量,放开价”。实际工作过程中,工程造价需要提前收集分类,分析一下那些能用,那些只能参考借鉴。
(二)提供咨询服务
统计工作不仅要完成提供信息的基本爱要任务,还要进一步利用已掌握的各种统计信息资料,为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提供各种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当收集完资料之后,我们只能看到它的表面价值,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使收集到的数据充分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提供监督服务
监督职能是指根据长期大量的统计信息,按照标准和规范客现象发展变化状况进行监督,确定其是否正常,有无警情。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持续不断地进行观察,是工程造价的计算更加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
一、过程的实践性
任何一门技术都是由设备、工艺、技能等方面所组成的,比如冶炼技术、木工技术、生物技术等,技术是离不开实践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技能,尽量创设动手实践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有亲自体验的机会。
本学期,在学生制作广告宣传灯的过程中,我发现,开始的时候几乎没有学生会熟练地使用锯子锯材料,有些小组虽然有很好的创意,但是却连简单的照明电路都无法实现。当学生最后完成了作品的制作,都非常兴奋,普遍认为最初的设计到最终的实现还是有相当的距离,制作过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有探究的精神,要有实践的勇气。
但是,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又不同于初中阶段的劳动技术活动和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初中阶段的劳动技术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多种劳动实践和技术活动进行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的操作性学习,形成劳动方面的意识、技能及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实践能力。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未来从事某个职业或岗位所必须的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其实施方式是较为系统的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特征的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面向所有学生,教学内容较为宽泛,体现一般性和通用性,且应用广泛、具有时代特征。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二、体系的科学性
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正是产生解决方法的主要途径,所以说设计是技术的关键。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设计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各个模块的始终,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设计的流程、设计的一般原则、条件限制、设计的优化及改进等融会贯通在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中。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不是以知识体系作为课程结构,并不呈现线性的逻辑顺序,而是覆盖了人类广泛的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个个技术的设计或制作;各章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存在必然的递进关系,这是通用技术学科与其他理科学科的明显区别。
比如《技术与设计2》(广教版、必修)的四章内容分别为“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和“控制与设计”。
比较下列的2个图例,选自第二章第四节“流程的改进设计”与第四章第二节“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描述”的范例,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逻辑联系。
虽然通用技术学科和物理学科的某些研究对象比较相近,但它们研究的角度一般是不同的。比如考虑物体的受力情况时,物理学往往研究外力,把物体当作质点;而技术学则关注物体内部的受力情况,研究物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三、内容的实用性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技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中去。
在制作广告宣传灯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许多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锯、钻、粘接等。
在讲述“系统与设计”时,可以提出这样的设计任务:为学校运动会设计竞赛日程表。
在学生学习了开环控制后,可以提出这样的小组活动方案:为学校的学生宿舍楼梯口设计并制作一个自动照明开关装置。已知的材料有:传感器,照明灯,一套开关电路。设计要求:当人脚踏上楼梯口的垫子时,灯会打开;在短暂的延时之后,灯自动熄灭。通过学生设计和制作的自动照明开关装置,考查学生对开环控制系统的理解和运用。
由于技术始终处于迅速变化之中,学生走出校门必然要面对技术的更新换代。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可广泛迁移的思想与方法,有利于解决实际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生活方式。
四、形式的多样性
教学的形式取决于教学的内容,在通用技术课的教学中,有三种教学形式比较常见:
1. 传统的讲练结合形式,比如讲授机械制图基础中的三视图画法。
2. 分组讨论的形式,比如分组构思广告宣传灯的设计方案。
3. 制作实践的形式,比如制作广告宣传灯就用了5节课,在此期间有些学生还利用了许多课余时间。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形式,目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能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五、评价的多元性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对设计方案的评价和对最终作品的评价。
产品的质量始于设计,设计质量不高,即使制造质量再好,也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确定了设计任务后,学生会提出许多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评价项目可以集中考虑重要的和基本的要求,比如创新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安全性、经济性等,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既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要使设计方案能够在制作中得到实现。
最终作品是设计和制作过程的结晶,是设计和制作水平的集中体现。比如对广告宣传灯的评价就包括有功能评价、性能评价和综合评价。
功能评价项目:广告宣传、环境照明、道路指示、节日庆典和其他。
性能评价项目:光亮强度、防水防晒、供电方式、散热、功耗、使用寿命等。
综合评价项目:外观、环保、性能价格比、文化内涵、推广应用价值等。
对学生利用磁带盒做的广告宣传灯(如图)作简单的评价。
优点:照明效果好,有节日气氛,供电方式简单,外观漂亮,剪纸体现传统文化等。
不足:广告主题不明显,制作略显粗糙等。
建议:选择合适的广告内容,制作更精细,增加旋转功能等。
【关键词】 双极电凝;儿童;利特尔区鼻出血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27-02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病因复杂。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迅速查找鼻出血部位和快速、有效地终止鼻内出血。[1]儿童鼻出血,发病年龄多在2岁-10岁,青春期后逐渐减少,儿童鼻出血可发生于鼻腔任何部位,但90%患者流血区在鼻中隔前下方,即利特尔(Little)区[2]。我们选择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58例利特尔区鼻出血患儿,将其分为双极电凝组和止血海绵填塞组,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8例患儿中,双极电凝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6岁,平均年龄8.8岁,常规检查排除其它疾病,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双极电凝治疗组与止血海绵填塞组均采用1%丁卡因和1%呋麻滴鼻液棉片行鼻中隔利特尔区粘膜表面麻醉3次,每次间隔5分钟。双极电凝治疗组:麻醉后,使用高频电凝,功率调至25W,电凝头贴附于鼻中隔前下方出血部位,电凝2-3秒,至组织周围粘膜发白。术后不出血,可不予填塞,给予红霉素眼膏表面涂擦,如仍有少量出血,可给予凡士林油纱填塞,48小时后取出。止血海绵填塞组:表麻后,根据患儿利特尔区出血范围,给予止血海绵填塞,48小时后取出。
1.3 疗效判断标准 有效为术后当即止血,且1个月内无复发性出血;否则为无效。[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 论
传统鼻腔填塞止血存在盲目性,临床上往往过分的填塞使鼻腔粘膜的广泛擦伤,导致鼻腔粘连、嗅觉减退等并发症的广泛发生。部分患者一旦抽出鼻腔填塞物,稍有用力,打喷嚏等诱因,可再次出血。本文鼻腔填塞治疗组一次治愈率为75%,可见单纯依靠鼻腔填塞治疗的方法,患儿年龄较小,配合困难。双极电凝烧灼具有浅烧灼的特点,对深层和周围组织损伤较小,尽可能地保留正常鼻腔粘膜,防治鼻腔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未出现鼻中隔穿孔的并发症,说明双极电凝运用于鼻出血安全,微创,值得推荐。必要时可给予明胶海绵填塞,可自行吸收。操作时麻醉充分,避免电凝止血时患儿因疼痛而不配合,动作应准确轻柔,避免损伤正常组织。如出血汹涌,可行鼻内镜下辅助检查,双极电凝对出血部位有更准确定位,电凝烧灼是治疗鼻出血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手段,提高了一次治愈率,降低了鼻腔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费用,减少了患儿的痛苦。通过双极电凝完成止血治疗,较传统填塞治疗,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住院时间短,止血效果好,达到微创治疗,尤其适用于儿童、中老年和合并心血管、血液病患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降低再出血率,保护鼻腔粘膜,提高诊治效果。电凝时还应注意护理,适当饮食,预防鼻腔干燥,使用软膏涂鼻,体温高必要时给予局部冰敷,避免剧烈活动,出血量大者要给予及时补液。双极电凝止血,避免鼻腔填塞,有利于儿童配合。缺点是设备投资大,费用高。但其适用范围广,可适用各类利特尔区出血。
参考文献
[1] 韩德民.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4-175.
关键词:心理特点;心理结构;榜样作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理念以及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目前的小学教学情况来看,大约有20%的儿童在心理与行为上存在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性格,同时对学习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必须结合儿童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提高文化素养,优化心理结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人师表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
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在消除不良心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自然以及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这过程中,语文老师不仅要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更要重视自身修养,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让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应该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接触,实施教学活动。在课余时间,用长辈的身份对有问题或者困难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或者沟通。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上好语文课,还具有多重责任。因此,构建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语文教学具有不可置疑的作用,通过幽默或者游戏教学法,让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同时这也是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的过程。
二、发挥榜样作用,做好心理渗透工作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素质作为教材最关心的内容。因此,在现代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学作用,以学生心理特点为依托,加强学生感悟过程,并且将心理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丰富学生情感,让其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树立挫折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抗挫能力。在传递教材含义的同时,让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结果,并且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
另外,还可以利用作文教学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保持乐观、阳光的心理,让学生在锻炼中,养成良好的心理素养。例如:在学习《挑山工》时,可以根据儿童所见所闻,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通过总结,让其更好地理解文中劳苦大众的辛劳与勤奋。
三、放飞儿童的想象,帮助他们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更好理解
小学阶段是充满幻想的季节,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小学语文教材中,发挥学生想象力的素材很多。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放飞儿童的想象,帮助他们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更好理解。
例如,在学习《蓝色的树叶》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于文章主旨的认识与理解,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林圆圆看到李丽画蓝树叶时脸红了,他会想到什么?他会说些什么?李丽又会有何反应?”并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文章补充一个结局。学生兴致高昂,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此一来,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实现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个艺术化与个性化融合的过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应该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发挥老师作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进而推动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漯河有线电视台从2003年开始了电视散文的创作,《沙澧情韵》栏目应运而生,笔者结合创作实践,就电视文学的一些美学特征及同期声的魅力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音诗画的交响。电视散文的形式美是受观众喜爱的基本原因。无论是对自然山水的礼赞、对人间真情的歌颂,还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怀,观众总能从亦真亦幻的画面、隽永的语言和舒缓曼妙的音乐的交相辉映中,进入某种物我交融的意境,感受博大的人文精神。其实欣赏电视散文,从形式美上说是欣赏音诗画的交响。
音诗画本是三门独立的艺术,三者意境相通,但无论哪一种艺术都既有其优势又有其局限。画面塑造的形象具体可感,但单纯的一幅画又往往难以让人理解物象的延展性意义和它的深层内涵;诗表现的形象空灵、深邃、意蕴悠长,许多用画刻意表现的情感、风骨只需一两句诗就把它点化了,可单纯的诗毕竟又会因缺少义理的凭借,或者欣赏者文学素养的限制而影响其审美效果;音乐表现的形象常常令人陶醉,但用音乐来表现具象是不现实的,可它的非语义性和表现性,又使它在表演艺术和像电视这样的综合艺术的许多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情感催化剂。但是要把这三种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中创造出新的艺术,就不能不对这三种艺术各自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以便扬长避短、合而为一,通过综合运思,实现音诗画的交响。音诗画的融合,最难处理的是诗与画的关系。电视的先天优势是记录实在的影像,而散文表现的许多是作者意念中的形象。这一实一虚怎样融合?作者认为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者融合才和谐。
电视散文本来就是诗与画的延伸,二者的创作规律是相通的。除了勾连情节必不可少的叙事性语言外,电视散文的创作,应尽可能避免对事物表象的直接描摹,努力挖掘事物的深层内涵,表现由联想牵出的意向,才能实现与画面语言的呼应与自然对接;电视画面的拍摄,除了展示客观环境必不可少的场景外,也只有尽量摒弃对具象原生态的实录,转向对隐含意蕴的虚像的创造,实现与文字元素的“虚里接”,才能使两者水融,共同营造开启情感阀门的意境。如作者的山水吟《在水一方》――石漫滩水库掠影曾经获得本台组织的风光片大赛优秀作品奖。
石漫滩水库的美景许多电视媒体都拍过,把它作为融山水于一体的美景名胜来赞美,而《在水一方》的创作却融入了作者和摄像记者敏锐的美感感知力,从石漫滩水库山水系列的表象中,体悟到了“农家山水的本真”,画面中薄雾里的鸡鸣、农家袅袅的炊烟、湖面荡舟的渔人等多个场景,使得《在水一方》具有了浓郁的农家山水特性,声画效果产生的丰富联想,引导观众思绪超出屏幕之外的天地,让人浮想联翩,超出文字解说之外的联想。这种本真的审美价值和蕴涵的人文精神在本片中显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也使得本片回味悠长。
同期声的完美运用。电视诗歌散文是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的有机组合:有字幕――作者的文稿,有解说词――诗歌散文的朗诵,有画面――自然景观、作者的行动、生活场景,有同期声――使观众身临其境,有音乐――抒发更深层次的情感。这种表现手法的组合,构成了电视诗歌散文的丰富多彩、意蕴深远。在越来越多的电视诗歌散文作品中,同期声成为其声音的主题构成。大量同期声的运用,使以叙述为主题的电视诗歌散文呈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
同期声使电视散文具有感染力。在电视诗歌散文作品中,运用好同期声能打破音画对位的单一模式,增强电视诗歌散文的现场感和感染力,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真实感,增添了表情达意的效果。在抒情写意的片子中,同期声的运用使得人们对事物的感受更加细腻。由于片子加入了未加修饰的同期声,就引起了作品声画内部的变化,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状态,产生了新的电视声画的整合机制,从而更加自然、更加本质地表现出生活的原态。如在电视散文《用爱倾听》的创作中,我们通过运用同期声和大量的现场声来表现片中的真挚情感。该片通过细腻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收养聋哑女童并努力使她接受教育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女间平凡真挚的爱。但片中通过同期声的巧妙运用,透过聋哑女童稚嫩的脸庞以及呀呀的学语声来展现。慈爱的母亲一遍遍一声声,不厌其烦的手势、话语昭示了一位母亲伟大的爱。当聋哑女童的一句“妈妈”脱口而出时,流泪的岂止这位母亲,同期声的魅力也同时打动了观众的心。这画龙点睛的同期声和母女间的普通生活场景现场声无疑是片中的重点和亮点。通过声音的叙述、画面的描写,使电视散文的声音和画面达到了“声画”一体的效果,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同期声增强了电视散文的叙事功能。电视散文大多采用幕后解说,叙述时间的发展过程、描述人物内心活动、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揭示事件蕴涵的意义。而随着同期声在电视散文中的大量运用,不仅改变了电视散文以解说为主的状况,同时也带来了电视散文中纪实语言的革命。在有些电视散文作品中同期声的使用,部分甚至全部承担了电视散文中的叙事功能。在电视散文《过年》中,大量运用小镇父女做年夜饭、舞龙舞狮和小镇的戏台表现家乡过年的热闹情景,从而表现了家乡古老的年俗和浓浓的乡情,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叙事效果。
电视文学中音诗画的完美结合,使电视文学具有了美学特征,合理运用同期声的叙事功能在增强电视文学作品的真实感与生动感,增强事件对观众的吸引力和观众对事件的参与感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期待着更多的电视从业人员对电视文学作品中的美学特征及同期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运用。
关键词 机测 普通话水平培训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更好地促进测试工作的推行,提高测试的公正性、准确性,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于委托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简称机测),并在全国陆续推广使用,标志着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进入到了机测时代,普通话水平测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推广,我们看到了机测普通话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面对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机测普通话的特点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的研发基于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可对除考生命题说话之外的测试题型进行自动评测,并可以自动检测发音者存在的语音错误和缺陷,对使用者提升普通话口语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效率,降低了测试成本和组织难度,为更好地推广普通话测试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自动化评测。测试现场不需要安排专业测试人员,只需3~4名工作人员即可。考生测试结束,即可得知除命题说话部分的评测结果。(2)学生操作简单。测试流程由计算机控制,考生根据计算机语音提示即可完成测试。(3)管理方便。监考人员通过监考机可以全程监控考生的测试过程,了解每位考生的测试情况。(4)灵活实用。测试系统提供网络版、单机版两种方案,测试单位可以根据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条件选择合适的版本进行测试,最大限度地降低应用门槛。
2 机测普通话带来的问题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站于2008年正式使用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经过五年的测试,我们发现机测普通话在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问题,有些问题是人工测试时很少或几乎没有发生过的。
(1)测试时间增加。机测普通话使测前准备工作相对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测试时间相对变长。人工测试时,一组测试员每天约测试40人,测试时间约6小时。机测时,一组10名考生同时进机房测试,必须等最后一名考生测完后,这组考生才能离开,下一批考生才能进入机房测试。一台机器测试40人约需9小时。同时,还会出现突况,例如有些考生不参加考前辅导,造成测试时不懂操作流程,耽误大量时间。测试过程中网络环境的不通畅,导致电脑死机,考生必须重新进行测试等等,这些都会增加测试时间。(2)应试心理不稳定。机测过程中心理因素的变化,对测试成绩有较大的影响。考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语言背景复杂,语音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语音面貌较差、自卑心理过重的考生,面对考试机心理过度紧张,说不出话来,直接影响测试成绩。有些语音面貌较好的考生,觉得自己普通说得很好,没有认真参加培训,考试过程中对测试流程不熟悉,造成紧张心理,影响成绩。(3)应试技巧欠缺。人工测试时,考生的测试流程由测试员控制,考生只需按照测试员的提示进行相应部分的朗读。机测则给了考生较大的自由度,在对考生的说话部分进行了分析后,发现考生在测试过程中由于准备不足,失误现象比较普遍,直接影响测试成绩。
3 机测普通话对教学的影响
高师院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学生来自祖国各地,语音面貌相差较大,语音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大帮哄”,应该针对各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往,教师在授课时,都是针对人工测试情况下考生应注意的问题。面对机测的新环境,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两方面做出改革。
3.1 教学方法改革
(1)根据普通话水平的高低,建立分流机制。高师院校的学生语音面貌相差较大,语音水平高低不平,因此在教学之前需要摸清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方言背景,了解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遵循摸底分配与学生自测自选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合理的分流机制。有异议时应以学生自由选择为主,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又满足各层次水平学生的不同要求。然后再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实现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2)在分流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次教学。在分流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语音面貌及等级要求,可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包括方言背景与普通话接近程度较高,普通话语音面貌较好的考生,教学中对他们应侧重语感能力的培养; 第二层包括来自北方方言区但方音较重的考生,以及来自南方方言区的普通话口语水平较好的考生,对这一层次的学生应侧重其说话、朗读能力的培养,提高语感; 第三层包括语音系统问题较多语音面貌较差的考生,对这一层次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语音基础知识和普通话口语训练,使其找到自身语音的问题,纠正方言习惯,提高普通话思维能力。总之,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使各水平层次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心态和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意识,有针对性地接受目标训练。
3.2 教学内容改革
(1)基础知识培训。倪宝元曾指出“必须运用语音知识理论来指导语音实践”。首先要向学生讲授相关的语音理论,使学生了解音素发音的条件、部位、方法等。根据之前建立的分流机制,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有选择地教学,不能“一锅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适当调整教学重点。对于同一层次的学生,要分析其与普通话的差异,对于经常犯的错误要讲清楚讲透彻,多示范,多练习,鼓励学生多开口说和读。(2)应试心理培训。经过多年机测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发现机测过程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对成绩有着较大的影响。造成心理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于机测和口试的测试形式比较陌生,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对成绩的预期过高或过低而造成的紧张情绪。针对以上两种情况,在教学中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首先,要让学生熟悉机测和口试的测试形式,消除紧张情绪。教学中要向学生讲解和演示机测的流程,介绍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哪些地方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测试,熟悉测试环境和流程。其次,要进行心理疏导,排除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3)机测应试技巧培训。在机测过程中,测试程序完全由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控制,教学中要注意应试技巧的讲解,避免因对测试程序的操作失误而影响测试成绩。例如,在试音过程中,学生的音量要控制好。有的学生试音时声音很小,导致试音失败;有的声音很大,导致在答题时不能保持同样的音量而不能被系统识别,造成答题失败。因此,除常规的普通话教学内容外,在教学中还应该对机测流程以及测试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等做相应的培训。
在机测普通话的背景下,机测这种全新的测试方式给我们的测试工作带来诸多便利,它使普通话测试尽可能地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让测试结果更加公平、公正。同时,面对测试方式改变后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妥善的对策,完成普通话测试的目的,更好地推广普通话。
参考文献
[1]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申向阳.试论普通话测试中心理因素的负效应及调控策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3] 邹渊.浅析优化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的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0.
[论文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梗死相关血管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2组,A组76例为右冠状动脉(RCA)闭塞,B组24例为左回旋支冠状动脉(LCX)闭塞,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心电图ST段抬高STⅢ>STⅡA组显著高于B组(P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上比较常见。一般认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预后要好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因为供应下壁的右冠状动脉(RCA)和左回旋支冠状动脉(LCX)所支配的心肌比前降支支配的前壁心肌要少,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如合并右室梗死和正后壁梗死,其病死率仍较高。现总结分析本院近年来住院的不同梗死相关血管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月至2006年11月连续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选标准:(1)胸痛>30 min;(2)心电图Ⅱ、Ⅲ、AVF导联至少2个导联ST弓背抬高≥0.1 mV;(3)心肌酶谱: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升高超过正常2倍以上。所有患者均于发病12 h内入院,符合条件共100例,其中男82例,女18例,年龄在37~81(64.0±9.7)岁。
1.2 方法
入院后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变化,常规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心电图ST段的测量:T-P段为等电位线,以J点后0.08 s为标准,胸前导联ST段压低以相邻两个导联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 mV判断为缺血型压低。所有患者均采用Judkins法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并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罪犯血管的确定:100%闭塞或严重狭窄伴溃疡,或血栓形成;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2组。A组为RCA闭塞76例,B组为LCX闭塞24例。
1.3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成组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白细胞总数、CK-MB峰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A组(51%±14%)显著低于B组(57%±10%),P
心电图ST段变化。心电图ST段抬高STⅢ>STⅡ的患者中A组显著多于B组,P
ST抬高>0.1 mV的患者A组显著高于B组,P0.1 mV患者共47例,合并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狭窄>70%的有35例(74.5%),显著多于胸前导联sT无下移的患者53例合并LAD狭窄的患者12例(22.6%),P
3 讨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要低于前壁心肌梗死。但如果为RCA近端闭塞,常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及心源性休克,其预后要比LCX闭塞所致的下壁心肌梗死要差。闭塞血管不同临床上产生的预后也不同。临床上急性下壁心梗80%~90%为RCA闭塞所致,10%~20%为LCX闭塞所致,极少数为LAD闭塞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