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7:05: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煤矿安全规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新编《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总共有751条,分四编及附则组成。第一编总则,共有14条,分十章组成;第二编井工部分,共有519条,分二十章组成;第三编露天部分,共有205条,分八章组成;第四编职业危害,共有13条,分二章组成;附则一条。与原《规程》(2001年版)相比较,总体章节结构及总条款数不变,绝大部分技术与管理要求不变,变化的总共有40条。
二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社会法治管理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新《规程》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6号令颁布实施,是首次以国家政府部门行政规章的形式颁布实施,这意味着新《规程》不仅是一部从事煤炭生产、建设单位的技术规范标准,而且是煤炭生产安全技术管理的行政规章。它充分表明从事煤炭生产、建设活动中,若有违背《规程》的行为则属于违反了政府部门行政规章,不仅要追究技术上的责任而且要追究行政责任。
在过去的相当历史时期中,政府煤炭行政部门一边行使政府职能的行政管理权力,一边从事着煤炭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着严重的政企不分的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国家撤消了政府煤炭行政部门,国资委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履行煤炭行业管理的职能,煤炭生产、建设单位完全企业化,实现了政企分开,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规程》将行政部门管理职能归国资委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而将煤炭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技术的选择审批权交给煤炭生产企业。如,新《规程》的第50、107、112、137、199、262、269、270等条款,将2001年版的《规程》中所规定的“按管理权限报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审批” 改为“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或“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新《规程》的第179、259、444、570等条款,取消了由“煤炭管理部门审批”的规定;新《规程》的第79、176、178、228等条款,将2001年版的《规程》中所规定的由“煤炭管理部门” 改为“负责煤炭行业管理的部门”。凡此种种表明了政府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着“简政放权” 的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营造完善的社会氛围。
三、体现我国煤矿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深化煤矿科学技术的规范化
近年来我国煤矿科学技术不断地取得新的进步和发展。最具有代表性和划时代意义的典型例子是内蒙古神华集团神东煤炭公司创造了综采年单产超千万吨的世界记录并建立了无人回采工作面。几年来,大量的新的生产材料、新的生产设备、新的开采工艺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煤矿生产上,煤矿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新《规程》充实了煤矿新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容,体现了目前我国煤矿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如,已经受权使用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煤矿生产设备厂家,其生产的煤矿生产设备产品(除防爆电气设备外)的安全性能、技术指标均能达到技术要求,因此,新《规程》的第7条及第467条,将原规程的同条款中的“经过安全检验(的)并”予以删除;随着甲烷监控设备的性能的提高及生产制造的成本不断下降,甲烷监控设备已广泛应用到生产煤矿中,因此,新《规程》的第147条,将原规程的同条款中的“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改为“甲烷断电仪或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甲烷传感器”;现实中放顶煤回采工艺技术已经应用到非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因此,新《规程》的第68条,将原规程的同条款中的“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法放顶煤开采” 改为“采用放顶煤采煤法开采”;在我国目前尚无高压水闸门的定型设计产品,因此,新《规程》的第273条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且深部水压大于5MPa的矿井,增加了“可以不建水闸门,但必须制定防突水措施”的内容。新《规程》在煤矿科学技术的规范用字、用词、用语上作了进一步的修正。如,新《规程》的第252条比原规程的同条款增加了“等”字;第272条及第280条,将原规程的同条款中的“篦”修正为“箅”;第450条,将原规程的同条款中的“辐射”修正为“敷设”。通过对煤矿科学技术的规范用字、用词、用语上所作的这些修正,使得煤矿科学技术的规范化得以进一步提升。
四、总结煤矿安全生产经验教训,强化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策略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是一个具有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井,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瓦斯灾害、水害、火灾、煤尘灾害以及顶板事故五大灾害并存,为有效防止矿井事故,全矿进行了多年探索,安全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安全生产局面持续好转,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显著降低。
1开展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1)企业领导必须足够重视此项工作,当前部分煤矿领导不重视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不去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这必然做不好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日积月累就造成了安全基础的薄弱,实际生产作业时,若待开采煤层生产条件相对较好时,安全事故还相对较少,一旦遇到复杂生产条件,就无法保障生产现场的安全。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视为一项日常工作来做,每天真正落实到位,让员工养成日常安全良好习惯,就可有效应对复杂生产条件。(2)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一朝一夕难以形成,应有目标、有计划、按步骤逐步推进。当前部分煤矿领导主要为应付上级检查来搞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听说上级要下来检查,就把部分工作停下,临时突击搞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更有甚者停止生产,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突搞,上级领导检查完毕后,一切又恢复原状,这样的企业很难做好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只有定出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目标,并列入年度、季度甚至到月度、每日生产计划中,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业才能真正落到实处。(3)加强安全考核,企业不应把安全考核职责当作是安监部门与上级领导的工作,自身也应主动开展动态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让动态安全质量标准化制度在生产全过程始终贯穿,只有落实好动态安全质量标准化,才能真正保障企业日常生产安全。自2008年起,阳城演礼煤业通过把检修班次验收当月安全质量标准化逐步改为了具体生产班次,使安全质量标准化从结果标准化逐步过渡为生产过程标准化,有效推动了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落实,保障了企业安全生产。
2制定各工种操作规程从技术上保障煤矿安全
由于煤矿井下地质条件通常复杂多变,很多操作规程不能及时修改适应井下第一生产现场,而在没有具体操作规程做指导的情况下,依据矿工经验作业,实际安全度可想而知,因此,必须通过及时适时制定各工种细致、正确、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操作规程来保障工人的正确操作。经过多年发展,历经几代煤矿管理者的共同努力,煤矿对各个工种都制定了具体、明确的操作规程,这在一定时期很好地保障了煤矿安全生产,但随着近年来煤矿科技的迅速发展,矿井引进了很多新技术、新设备,原有操作规程已很难满足发展需求,急待完善、创新。另一方面,还有很多规程制定过于简单,缺乏很强的可操作性,已不能满足矿井现代化发展。对此,各煤矿企业应逐步把过去的粗放型生产安全管理,逐步细化,具体到对每个生产环节操作规程的细化,如部分重要工具,是用左手还是用右手,井下是靠左行走还是靠右行走等等。煤矿的生产管理应按企业生产流水线形式开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此外,对于完善、细化操作规程的制定不可急于求成,必须从本矿井实际情况出发,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主动到井下生产现场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归纳总结,把实践上升到理论,再到井下去用实践检验,再归纳总结,如此循环反复进行多次,以使制定出的操作规程更为完善,可操作性强,员工愿意执行。2011年阳城演礼煤业组织矿井专业技术人员,重新修订了各工种操作规程,大力推广岗位具体操作过程标准化、开展了岗位描述与岗位风险描述,长期坚持后,显著降低了员工“三违”率,促进了全矿员工业务技术素质的提高,为矿井的后续安全生产夯实了基础。
3重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想有效落实到每位员工,并使其主动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必须得有良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做支撑。(1)企业通过文化建设可使各员工更热爱企业,把企业真正当成自己的家,增强企业实际凝聚力、向心力,为企业后续良好发展打下基础。(2)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可使员工更好、更全面地认可各项规章制度,主动学习,自觉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并深化为一种自身素养,具体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自2011年起阳城演礼煤业在各生产班组推广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方法,如“手指口述”、“准军事化管理”“安全确认制”等,各员工都得到了熏陶,职工面貌焕然一新,并显著增强了他们的执行力、创造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稳步前进,为后续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动力。
4强化矿井安全监察,做好矿井监督保障工作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矿井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还不到10%,特别是井下生产一线,农民合同工占绝大多数,煤矿职工素质偏低也是引发矿井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在短期内很难扭转这种现状,这就需要做好煤矿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这也是当下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1)从提高矿井所有安全监查人员的整体素质着手,现代化矿井一名合格的安监员,其一线生产经验必不可少,且应不断学习,主动提高自身安全理论知识与实际安全技能,安全专业知识应全面。(2)矿井安监员应有一定的权利赋予,当发现生产一线存在重大潜在安全隐患时,他们应有权把现场作业停止,安排作业人员撤出,待消除安全隐患后,再安排生产,这样安监员才能起到安监作用,更好地保障安全生产。(3)应定期量化考核安监员的工作质量,并让考核分数与实际收入相连,有效提升各安监员主动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经过阳城演礼煤业的实际实施,有效改善了矿井的生产现场质量标准化,矿井安全生产状况显著好转,使矿井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5结束语
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工程,要想充分做好这项工作,只靠领导与安监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全体员工共同努力,长期坚持,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煤矿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需求,才能促进煤矿企业的长期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梁卫东 单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凯.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江西煤炭科技,2013.6(03);30~32.
[2]余新海.跨越式发展中政府有效干预的制度分析一现象、理论回顾和新的审视[J].财经研究,2003,3(03);22-23.
关键词 煤矿;安全;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5-0045-02
1煤矿安全管理的紧迫性
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包括人的行为、员工素质、物(机)的完好,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等等多方面因素。我国是一个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能源占传统能源的比例高达70%以上,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项产业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大。这些不断发展的因素都在不断促使煤矿生产的规模和产量要不断进行提高,伴随着增产的同时,而煤矿生产作业的事故发生率也一直居高不下。被各种媒体曝光的煤矿事故呈现增长趋势,而这些也仅仅是煤矿事故的冰山一角而已。
2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克制,当前我国煤矿生产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将人员的管理停留在人管人的传统层面上,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之下所产生的直接后果便是管理无法量化,无法从整体上预防事故的发生。这就致使煤矿安全管理绝大部分都处于被动状态,没有做到煤矿事故的量化管理,超前预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行的安全评价工作有待加强实施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相关的方法与规则对煤矿生产进行检查、打分,从而得出其相关的安全度值,从而能够从相对客观的角度对煤矿生产的安全状况做出更加客观、真实的评价,并进行进一步的整改与完善。但是由于现有的安全评价工作,仍然采用人工算分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算分慢,而且时效性也很差,往往一个班快结束了,才把分算出来,效率低,根本就起不到安全生产的指示表的作用。随着评价内容的增多,这个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对安全评价的运作形式的改进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煤矿生产复杂变化的条件;
2)琐碎事故抬头近几年来,虽然大的事故较往年相比,在逐渐减少。但是小事故的发生却丝毫没有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在施工过程当中由于缺乏对过程的控制,造成了施工状态往往失控,更无从谈起衡量作业现场是否具备施工条件,以及按章作业与否;
3)重大事故的预防工作需进一步强化。通过对重大事故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很多事故并非是偶然的,而是都有前兆的。这就时刻在提醒我们不要忽视生产中的任何一个有关重大事故的前兆,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及时的对和安全生产有关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客观缜密的分析,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总结事故发生的规律。我们应当主要到,这是一项基础工作,必须通过长期不断的积累才能实现,例如,当某时间中的某个地点,某隐患频频发生,就能够导致某个事故会随时发生,这样应当建立一个科学的事故预测模型,通过收集的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
4)隐患没有及时处理隐患是事故发生的预兆,因此,排查与处理隐患也就成为了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当前,很多煤矿处理隐患时采取的方式大多为发现隐患,进行隐患整改单填写,进行三定后处理,最终进行复查。事实上,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各种隐患随时都会存在,因此在处理隐患的过程中如果都严格按照这样的一个程序的话,那么便会出现许多的超时现象。往往某个隐患的延迟未及时处理将会导致一个更大的事故发生。实现每一个发现隐患的闭合并及时处理,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3 规程措施的编制存在漏项
规程措施是指进行某种施工以及作业的指导性文件,必须严格遵照规程措施进行作业是避免事故一个有效的方法。目前,由于规程措施的编制通常都是由相关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完成的,此后由相关业务科室和总工办进行规程评审,再进行使用。在这样的过程有两方面存在漏洞:一是由于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水平有限,为此在编制规程的中难免会出现漏编的现象;二是即使相关业务科室的人员能够发现章程制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但是依然不能保证规程措施的完整性。对煤矿井下事故的研究发现,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规程措施编制的不够详实与完整而造成的,为此,我们可以发现解决规程措施的漏编问题能够有效的避免部分隐患及事故的发生。
4 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应用的意义及重点
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研究的实现是在计算机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的,能够通过其来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很多决定性过程点,气宗包括:隐患处理、事故预测、规程措施、灾害预防、员工培训、三违管理、安全证书管理、安全文档、人员考核日常管理、、事故追查、紧急物资储备、安全环境区域评价、动态避灾路线、应急预案、实时数据监测等规则,其内容囊括了煤矿生产中的人、机、环境等各个因素,能够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量化管理和数字化煤矿安全管理业务全过程的量化预测。进一步实现了系统地预防事故的发生,给安全生产业务过程,以及领导安全决策、矿井救灾抢险和事故预测预防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对现场中的隐患做到了及早发现和处理,预防隐患进一步恶化造成的事故;对于生产环境以及影响矿井安全的重大设施运行状态进行动态全过程监测,进一步规范和控制操作人员,更好地发挥现场安全员的“活探头"的作用;对工程施工全面进行电子化档案管理,编写并完善规程措施;对于事故实现量化超前预警,实行井下区域的安全评估,对于评估结果为“较危险”和“危险”的区域进行有侧重的关注并且找出提升该区域安全等级最快捷的办法,以此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对于生产中安全数据进行集中的管理,来实现多种数据展现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以及整合全矿安全信息,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数字化平台。
5结论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适应煤矿企业发展新形式的需要,便于理清了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找准事故预防的控制点。依托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能够使事故的预防工作更加科学和高效,从人、机、环境等多个方面实现了数字量化管理,开创安全管理工作新思路,从而形成一个长效机制,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型矿井。
参考文献
[1]曾庆贵,袁秋新,刘永,单国文.矿井安全管理全息动态监控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煤矿安全,2003,34(11).
[2]王艺栋,井健.墓于Web的煤矿企业麦全信息管理系统.煤炭科学技术,2005,33(11).
[3]杨水龙.安全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再造.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3).
关键词:纳什均衡 ;博弈 ;煤矿 ;安全投资 ; 行为
中图分类号:X915.4 F4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5003007
煤矿安全是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煤矿安全所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煤矿员工四个参与方的行为、目标各不相同。
用博弈论研究煤矿安全监管的国外文献很少,国内文献比较丰富。使用博弈方法主要有静态博弈、动态博弈和进化博弈三类。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分析的目的是预测博弈的均衡和分析博弈的结果。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可以根据信息对称的情况分为完全信息和非完全信息。
一、文献回顾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假定参与方同时行动,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行动空间、支付水平等都完全清楚,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一定知道其他参与人的特征、行动空间、支付水平等。这类静态模型如于国强[1](2015)、余吉安[2]等(2014)、肖兴志[3](2007)、宋艳[4](2011)、凤亚红、马静[5](2011)等。研究结论上,张相成[6](2008)给出了控制事故隐瞒的对策,设计了以信息技术、生物识别为基础的煤矿安监体系,解决事故隐瞒现象;方世建、丁守和[7](2009)建立了监管部门、小煤矿及矿工之间的两两博弈模型。董江爱、徐朝卫[8](2015)从制度角度分析了三个参与方在煤矿生产上的博弈。
动态博弈假定参与人的行动顺序有先后。冯群等[9](2013)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给定后验信念的贝叶斯均衡和分离的均衡策略,得出只有当安全生产带来的收益高于不安全生产的收益时,煤矿才会主动遵守制度;许晚晴等[10](2013)认为政府的策略选择非常重要;张国兴[11](2013)运用委托理论分析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契约激励机制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建立博弈模型来解决企业的逆向选择问题。
进化博弈理论是生物进化论和博弈相互影响的理论,假定参与人是有限理性的,参与人遵循某种比贝叶斯法则更简单的行为规则来采取和改变行动,参与人只要知道什么会发生,而不必知道为什么,决策由“基因”决定,这种博弈分析的目的是寻找博弈的稳定态―所有参与人都会选择的策略,并分析稳定态的影响因素。杨腾九[12](2009)运用进化博弈分析了存在腐败的煤矿安全监察模型,确定了煤矿安全监察的稳定态的影响因素。李娟[13]等(2013)运用系统动力学和演化博弈模型证明不存在演化稳定均衡;李新春[14-15](2015a,b)也用演化博弈和系统动力学证明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难以提出政策建议和办法,因而,本文不采用进化博弈模型。
为了弥补对煤矿安全投资的博弈研究局限于某几个管理环节或部分参与人之间的博弈这个缺陷,全面分析煤矿安全投资博弈各参与方的行为,需要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博弈模型,穷尽各参与方的行为,分析各参与方收益的影响因素,求解纳什均衡和精炼纳什均衡,预测最可能出现的均衡和改进均衡的策略。
二、煤矿安全水平及影响因素
煤矿安全水应了煤矿的生产状态,安全水平高说明事故和(或)损失低于预期;安全水平低说明事故和(或)损失超过预期;介于二者之间的安全水平可以称为正常安全水平的,表示基于煤矿行业的特性,符合预期的事故和(或)损失;这个预期是基于煤矿自身条件、煤炭开采科技水平(与安全投资有关)、煤矿员工业务素质(与安全投资有关)等因素,结合历年事故和损失统计得出。
在影响煤矿安全水平的因素中,煤矿自身条件是自然因素,改变的可能性非常小;煤炭开采科技水平和煤矿员工业务素质是可控因素,这个两个因素的有效配合可以提升安全水平,故安全投资可以提高安全水平。安全投资主要是由煤矿决定的,但是,煤矿员工、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煤矿的安全投资行为。安全投资的具体方向决策已经比较明确,根据梅强[16](1999),安全投资主要包括安全技术措施费、工业卫生措施费、安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和日常安全管理费用,通过其对某化工企业 (该企业未列日常安全管理费)的研究表明,对提升安全水平重要性降序排列榘踩教育费用、安全技术措施费、劳动保护费用、工业卫生措施费。煤矿历来比较重视安全技术措施投资和安全教育投资,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安全水平,这两部分占总投资的比重也最高。
三、煤矿安全的各参与方行为分析
煤矿安全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煤矿员工四方,有文献将新闻媒体列为参与方,毋庸置疑,新闻媒体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作用,但是一般局限于发生事故后的调查处理情况报道,可以间接提升煤矿安全水平,对于没有上市交易的煤矿企业没有直接影响,不会改变煤矿的安全水平和安全投资决策,因而,在研究直接决定安全水平的各方时,可以不考虑新闻媒体。
(一)中央政府
我国代表中央政府行使煤矿安全监管职能的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央政府从全局的高度看煤矿安全问题,希望煤矿安全水平高到没有伤亡事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建立各级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真正切切的监督、彻查、问责、处理。中央政府的行为可以简化为最严格监察和严格监察两种,其监察的对象是煤矿和地方政府。
(二)地方政府
代表地方政府的是各级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地方政府从地区和同级别地区比较看安全生产问题,希望煤矿生产既能满足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考核,又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的行为主要在监督煤矿采取合适的安全投资,保障安全水平在合适范围。地方政府与煤矿的利益有一致性,也有矛盾。一致性的一面体现在二者均要接受监察并共享煤矿生产的成果,煤矿获得利润,地方政府获得部分税收。矛盾的一面体现在地方政府要和同级别地区的安全水平作参考要求煤矿达到,而煤矿则会综合经济效益考虑安全投资的问题。
地方政府的行为可以简化为严格监管和监管两种,假定没有监管懈怠的现象,其监管察的对象为煤矿。严格监管为多次 (超过基本规定的次数)到现场 (井下),能查出安全问题,监管为能查出明显的安全问题,前者的监管力度大于后者。
(三)煤矿
煤矿主要从社会可接收的安全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来考虑安全投资问题。作为企业,煤矿的经济效益是其必须考虑的,但是安全事故频发可能会导致煤矿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要求下关闭,因此煤矿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和合适的安全水平。
安全水平与安全投资高度正相关,煤矿的行为可以简化为安全投资高、安全投资正常和安全投资不足,分别对应煤矿的安全水平高、安全水平正常和安全水平低。这里安全投资高,应该比正常投资高一个较大百分比 (比如10%),安全投资不足应该比正常投资低一个较大百分比 (比如10%)。
(四) 煤矿员工
煤矿员工希望安全水平达到足够高,其目标是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最大化自己的收入。煤矿员工与煤矿博弈的行为可以简化为完全遵守安全规程、部分遵守安全规程、不遵守安全规程,与监察管理机构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博弈时的行为可以简化为主动揭发安全事故及隐患、保持沉默、隐瞒安全事故及隐患。
四、煤矿的安全投资博弈模型及分析
(一)博弈的基本假设
从博弈角度出发,在分析煤矿安全生产参与人的行为时,为了使模型比较简洁,同时又能基本反映煤矿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煤矿安全水平与安全投资正相关,安全投资越大,安全水平越高;
假设2:煤矿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在此目标下选择合适的安全水平;
假设3: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利益 (主要是税收)和正常的安全水平;
假设4:煤矿员工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其收益与收入和安全水平正相关;
假设5:中央政府监管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监管煤矿,煤矿监管员工,中央政府一般不直接监管煤矿,仅在有安全风险或发生事故时从煤矿员工处获取信息;
假设6:中央政府追求正常安全水平或高的安全水平;
假设7:完全信息假设,各参与方对对方的行动和收益完全了解。
假设8:同时行动假设,各参与方同时决定自己的行动。
(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煤矿安全水平是多方参与的结果,如上所述四个参与方均通过自己的行为和目标影响煤矿安全水平 (安全投资)。根据排列组合 (4个中取2个),四个参与方共6个博弈模型,去除不够合理的(见下文)模型,可建立如下四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假定各参与方在选择行动时对对方的行动和各自的收益都清楚,并同时行动,煤矿安全管理和监督实际情况基本满足这个假定)。
1.煤矿与煤矿员工的博弈。 表1中M和W分别代表煤矿和煤矿员工,mij代表M采取行动mi (mi同时表示安全投资的大小)而W采取行动wj时M的收益,由公式 (1)决定;wji代表W采取行动wj而M采取行动mi时煤矿员工的收益,由公式 (2)决定。
安全投资高 m1m11,w11 m12,w21 m13,w31 安全投资正常m2 m21,w12 m22,w22 m23,w32 安全投资不足m3 m31,w13 m32,w23 m33,w33首先来分析煤矿的选择。当W采取w1时,综合影响M收益的各种因素来分析m11、m21和m31的大小。根据事故理论,人的行为是安全水平的关键因素,在煤矿事故损失为0时 (即不发生事故,煤矿正常运营,大概率事件),根据公式 (1),因为m1 >m2>m3,所以m11
当W采取w2时,分析m12、m22和m32的大小。在煤矿事故损失为0时 (即不l生事故,煤矿正常运营,概率较小),根据公式 (1),因为m1 >m2>m3,所以m12
当W采取w3时,分析m13、m23和m33的大小,此时发生事故概率很大,事故损失将显著上升,事故损失占煤矿收益的比例将显著上升,安全投资越高,事故损失相对越低,根据公式 (1),m13>m23>m33。即煤矿选择m1。
其次来分析煤矿员工的选择。当M采取m1时,安全投资高,安全水平也高,安全设备、劳保用品、安全投资等投入到位,根据公式 (2):wji=C2 - 选择wj策略付出的代价 - yj,可得w11和w21均高于w31,因为w31里面一定有罚款,w21可能有罚款,w11里面包含的完全遵守安全规程的付出的代价很高,所以w21>w11。综合得w21>w11>w31。即煤矿员工选择部分遵守安全规程w2。
当M采取m2时,安全投资正常,安全水平正常,根据公式 (2),类似上文的分析,可得w22>w12>w32。即煤矿员工仍然选择部分遵守安全规程w2。
当M采取m3时,安全水平低,不遵守安全规程事故率将大幅上升,员工面临罚款甚至伤亡事故,根据公式 (2),w13>w23>w33。即煤矿员工选择完全遵守安全规程w1。
根据上述分析,纳什均衡如表1中的下划线所示,该博弈有三个纯策略纳什均衡: (安全投资高,部分遵守安全规程), (安全投资正常,部分遵守安全规程), (安全投资低,完全遵守安全规程),根据基数定理[17](Wilson,1971),无混合策略均衡。
对纳什均衡进行精炼。对煤矿员工来说完全遵守安全规程代价太高,因而 (安全投资低,完全遵守安全规程)这个均衡出现的可能性很小。剩下两个: (安全投资高,部分遵守安全规程)和(安全投资正常,部分遵守安全规程),难以区分谁会出现,但可以得出结论:煤矿可以按照自己的对安全水平的判断来决定安全投资水平,因为这两个均衡煤矿的选择中有安全投资高和安全投资正常,而煤矿员工只会选择部分遵守安全规程。
为了进一步的理解模型,对表1中的字母用数字代替,计算依据为公式(1)和(2),C1,C2均取1, qj为煤矿事故损失,取0到1之间的数,yj 为选择wj面临的罚款表,取0-1之间的数.
先来分析煤矿员工W的选择。当地方政府L选择严格监管l1时,各种安全隐患均能被查出,结合公式 (7),煤矿员工的不会选择w6 (因为面临罚款),w5没有奖励和被开除的损失,w4有奖励也有损失,如果奖励足够诱人 (超过月工资的数十倍),w4会成为煤矿员工的首选,但这个奖励往往条件较多,不一定能兑现,因而,一般情况w5是最优选择。当地方政府选择监管l2时,由于监管力度与l1相比稍低,煤矿员工会倾向于w5和w6,不会选择w4,因为较低的监管力度使查出安全隐患的概率降低,举报了也是徒劳。到底是选择w5还是w6,取决于隐瞒的罚款究竟有多大,如果足够大 (比如为月工资的3倍),w5会是最优选择。
其次来分析地方政府L的选择。当煤矿员工W采取w4时,结合公式 (8),地方政府会选择l2;当W采取w5时,结合公式 (8),地方政府会综合考虑税收和安全风险 (涉及安全生产主管官员的政治前途),权衡利弊后选择l2或者l1;如果安全风险较高,地方政府会选择l1,如果安全风险较低,地方政府会选择l2。根据安全形势较为严峻这个现实,地方政府会选择l1。同理,当W采取w6时,地方政府会选择l1。
综合上述分析,博弈有唯一纳什均衡:(严格监管,保持沉默),这一均衡反应了煤矿监管的困y。要了解实际情况,地方政府必须严格监管,不能指望奖励让员工自己举报,除非举报的奖励足够诱人。 按照目前的管理制度,中央政府与煤矿之间,中央政府与煤矿员工之间,一般无直接相互作用,煤矿安全由地方政府监管,只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时,由国家煤矿安监总局成立调查组调查,与煤矿和煤矿员工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此时的调查结果是非常值得信任的,故可以不分析中央政府与煤矿和煤矿员工的博弈。类似的,读者可以设计一个算例来分析各方行为。
(三)重复博弈
煤矿安全的监管实际是一个重复博弈的过程,因而上述四个博弈都会重复进行。在重复博弈的过程中,四个参与方主要的变动是,代表中央政府的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会换届,地方政府和地方各级安全监督管理局会换届,煤矿员工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根据这些特点,可以认为,重复博弈只会进行有限次,根据重复博弈的研究结论,如果均衡是唯一的,那么有限次重复博弈的结果和一次博弈的结果是相同的。因此,前文所述博弈模型可以只考虑博弈一次的情况,不需要再重新分析博弈的均衡。
(四)合作博弈
如果煤矿安全监管的实际情况违反假设(5),可建立合作博弈模型,由于合作博弈的分析框架与非合作博弈分析框架差异较大,限于篇幅和本文已有框架,不在本文展开,但合作博弈亦可作为煤矿安全博弈的分析工具。
(五)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如果煤矿安全监管的实际情况违反假设(7)和(8),可分别建立动态模型和非完全信息模型。实际情况一般比较符合这两个假设,故动态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可以不展开,一旦这两个假设不满足,则应该展开分析。
五、结论
总结四个模型,不难看出各方的基本选择:煤矿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安全投资水平,安全投资常常不足;地方政府监管力度取决于中央政府的监督力度;煤矿员工部分遵守安全规程,对安全事故隐患和调查保持沉默。通过博弈模型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在安全管理机制上彻底实行由国家安监总局垂直领导各级地方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因为地方政府监管力度取决于中央政府的监督力度,如果地方监管机构由国家安监总局垂直领导,国家安监总局的目标就能实现,就能彻底改变煤矿安全形势,提升安全水平。
二是煤矿违规的罚款应该与该煤矿的安全投资有可比性,提高煤矿违规成本。
三是事故损失与安全投资要有可比性,科学计算事故损失,尤其是低估命消失对社会和家庭的损失。
四是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有伤亡可能的岗位的从业人员总数。把能够用机器设备代替人的活动都用机器来完成,安全水平一定能够有大幅度提升。参考文献:
[1]于国强.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行为的博弈分析[J]. 中国煤炭, 2015(11): 106-110.
[2]余吉安,陈哲,杨斌,等. 基于效用函数的煤矿企业安全投资博弈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4 (1): 115-125.
[3]肖兴志. 中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博弈解释[J]. 财经问题研究, 2007(7): 28-34.
[4]宋艳,郭燕. 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博弈分析[J]. 煤炭技术, 2011(4): 1-3.
[5]凤亚红,马静. 基于博弈论的煤矿安全管理[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1 (5): 598-601.
[6]张相成. 煤矿安全事故隐瞒博弈分析及监管对策[J]. 煤矿安全, 2008(10): 125-128.
[7]方世建,丁守和. 基于博弈论的小煤矿安全问题分析[J]. 运筹与管理, 2009(4): 73-78.
[8]董江郏徐朝卫. 基于煤矿资源的利益博弈和策略选择――山西煤矿开采与经营中的政企关系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2): 78-83.
[9]冯群,陈红. 基于动态博弈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2): 15-19.
[10]许晚晴,赵连荣. 乡镇煤矿劳动关系博弈的政府策略选择[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3 (3): 29-34.
[11]张国兴. 基于博弈视角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制分析[J]. 管理世界, 2013(9): 184-185.
[12]杨腾九.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进化博弈分析[J]. 商业时代, 2009(36): 45-46.
[13]李娟,魏晓平,陈爱国,等. 基于SD的煤矿企业安全监管演化博弈分析[J]. 煤炭技术, 2011 (1): 238-240.
[14]刘全龙,李新春. 中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演化博弈有效稳定性控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 49-56.
[15]刘全龙,李新春,关福远. 煤矿安全国家监察演化博弈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5): 175-179, 184.
[16]梅强. 安全投资方向决策的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9(5): 45-50.
[17]Wilson R. Computing Equilibria in N-Person Games[J].Siam Journal on Applied Mathematics, 1971, 21(1):80-87.
新《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新《规程》)修订历时两年,经历了10余次的大规模修改,较好地反映了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强化了有关法律、法规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新《规程》露天煤矿编是露天煤矿安全生产、职工人身安全和防止煤矿事故的有力保障,也是各级监察监管人员和广大职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对规范煤矿安全生产、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变化
新《规程》对露天煤矿部分修改106条,删除53条,拆分、合并40条,新增19条,由原来的8章204条修订为9章127条,条款数降低37.7%,字数降低27.7%。具体内容由原来的“露天部分”改为“露天煤矿”,按工艺环节将“采剥”章节拆分为“钻孔爆破”和“采装”两章,丰富了设备检修的内容,压缩了铁道工艺相关的运输部分和电力牵引等内容。
根据露天煤矿生产工艺特点及相关方的安全管理要求,以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防治水和防灭火、电气、设备检修为主要内容,围绕安全构建了较为系统的管理与监督制度。第一章“一般规定”明确了多工种多设备联合作业、人员及设备安全、安全标识、采场建筑、特殊天气、高处作业等规定;第二章“钻孔爆破”明确了钻孔和爆破作业的设计、钻孔、装药、爆破等规定;第三章“采装”明确了单斗挖掘机采装、破碎、轮斗挖掘机采装和拉斗铲作业等规定;第四章“运输”明确了铁路、公路、带式输送机运输等规定;第五章“排土”明确了排土场的位置选择和各类设备排弃作业等规定;第六章“边坡”明确了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及安全措施、排土场和最终边坡管理等规定;第七章“防治水和防灭火”明确了防治水的治理和安全措施、地面和采场内防灭火措施等规定;第八章“电气”明确了变电所(站)和配电设备,架空输电线和电缆,电气设备保护、操作、维护和调整,爆炸物品库和炸药加工区安全配电,照明与通信等规定;第九章“设备检修”明确了检修作业、吊装作业、高处作业等规定。其中主要的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联合作业安全方面
露天煤矿生产现场多设备、多工种交叉作业较多,联合作业包括:采装设备在采装过程中与轮式推土机、履带推土机、平路机交叉作业,运输过程中与平路机、履带推土机的交叉作业,排土过程中与排土设备的交叉作业,采装运输过程中与破碎设备的交叉作业等,种类较多,但其发生的频率有所不同,要求程度也不同。针对联合作业,在一般规定中进行了明确规定,即“多工种、多设备联合作业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爆破安全方面
爆破作业危险性大,安全要求高,在钻孔、爆破前的工作程序规定为“露天煤矿钻孔、爆破作业必须编制钻孔、爆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钻孔、爆破作业必须按设计进行。爆破前应当绘制爆破警戒范围图,并实地标出警戒点的位置”。明确了钻孔、爆破作业前必须有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指定了审批责任人,强调了警戒范围绘制和实地标注。
同时,新增了关于爆破后检查的规定。
公路运输安全方面
公路运输中的交通安全是露天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道路上移动的设备种类多、数量大,随着采场的推进,道路经常变更,坡道、弯道、交叉路口多,尤其是大型卡车运输作业时,车体宽,操作盲区大,导致安全隐患多。新《规程》明确规定,“特殊路况(修路、弯道、单行道等)下,任何车辆都不得超车;除正在维护道路的设备和应急救援车辆外,各种车辆应为矿用卡车让行”。更为全面地说明了超车、让行的条件。
矿用卡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故障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若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可能导致次生事故。新《规程》对此给予了明确规定,即“矿用卡车在运输道路上出现故障且无法行走时,必须开启全部制动和警示灯,并采取防止溜车的安全措施;同时必须在车体前后30 m外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防护措施”。
排土挡墙安全方面
在间断工艺中,运输卡车沿排土台阶边缘排弃时,容易发生卡车下陷、滑落坡面的事故,因此制作连续、标准的安全挡墙尤为重要。随着卡车的大型化,轮胎直径也大幅增大,但机械地执行轮胎直径的2/5高度的挡墙,造成成本大幅增加、效率低下等不合理现象。应当规定一个保证安全且符合生产实际的合理挡墙高度。因此,新《规程》明确了矿用卡车排土场及排弃作业应当遵守的规定:“排土场卸载区,必须有连续的安全挡墙,车型小于240 t时安全挡墙高度不得低于轮胎直径的0.4倍,车型大于240 t时安全挡墙高度不得低于轮胎直径的0.35倍。不同车型在同一地点排土时,必须按最大车型的要求修筑安全挡墙,特殊情况下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这个数据主要依据国内露天煤矿的经验数据得出,当车型240 t以上时,按照安全挡墙高度到达轮胎直径的0.35倍计算,挡墙高度最低1.56 m、挡墙底部宽度最窄3 m,卡车无法越过,故确定为0.35倍。
边坡安全方面
边坡安全是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为了及时掌握露天煤矿端帮、排土场边坡的稳定状态,新《规程》明确规定了需要定期对采场、排土场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一般随着采场和排土场的发展,应当每年至少进行1次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电气安全方面
露天煤矿采场停送电作业非常频繁,按照一般电气作业停送电工作票的要求,将造成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生产进度的结果。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在采取安全措施后完全能很好地实施停送电作业。因此,新增了采场内(变电站、所及以下)配电线路的停送电作业要求,并进行了各种情况的细化,即规定:一是计划停送电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制度;二是非计划停送电,应当经调度同意后执行,并双方做好停送电记录;三是事故停电,执行先停电,后履行停电手续,采取安全措施做好记录;四是严禁约时停送电。
同时,明确定义了计划停送电、非计划停送电、事故停电及约时停送电的具体内容,使停送电工作有据可依,在保证供电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对露天煤矿企业的影响
对安全生产起到保障作用
新《规程》对露天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权威的法制约束力,同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认真贯彻执行新《规程》,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广大煤矿管理人员、岗位员工都要认真学规程、用规程、守规程。
对降低成本增效起到促进作用
新《规程》中部分条款的规定,更趋科学、合理,符合露天煤矿生产实际。以主排水泵站电源设置为例,原《规程》规定“有淹没危险的主排水泵站的电源线路必须设两回路,当一回路停电时,另一回路的供电能力应能承担最大排水负荷”。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发现,双回路线路的利用率非常低,且增加移设工作量和成本负担。新《规程》将其修改为“采场内的主排水泵站必须设置备用电源,当供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备用电源必须能担负最大排水负荷”,通过设置单回路供电线路,配备“备用电源”的方法更趋合理,且能够大幅降低工作量,节约生产成本。
体现出新工艺技术的特点
随着露天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铁道工艺逐步退出工艺系统,单斗挖掘机―自移式破碎机半连续工艺、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和抛掷爆破技术已经在我国露天煤矿开采行业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等特点,具备了推广应用的条件。在《规程》修订时,尽可能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领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除铁道工艺仅保持较少篇幅外,增加了新工艺的相关安全规定,不仅体现了规程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也对露天煤矿工艺选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企业对标整改
煤矿企业要组织开展新《规程》的宣贯培训工作,要严格执行新《规程》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认真对照新《规程》的新规定、新要求,梳理完善本单位的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完善生产安全系统和设施,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保障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重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全面梳理煤矿自行制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新《规程》的相关规定及时修订、完善。
各位领导、同志们,下午好:
根据我矿201x年,坚决实现年终零事故指标,为切实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确保矿井安全健康发展,为实现“xx”良好开局创造稳定的安全环境,我们机运工区,将严格遵守以下承诺:
1、严格认真执行安全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理念,遵照安全法令、规定、指示和有关规程、制度,认真执行,认真做好先安全后生产工作。
2、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规定,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进行安全生产工作。
3、全力搞好机电、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工作,切实抓好机电现场管理,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杜绝隐患蔓延,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4、加强机电设备现场监督检查,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5、杜绝违章指挥,不违反劳动纪律,主动制止和纠正违章行为,
严查岗位日常行为规范,做好专业管理工作。
6、利用工前会“安全10分钟”,做好职工的安全思想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理念,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各位同志!请牢记血的教训,深刻认识安全生产人命关天、一刻也不能放松,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关系企业生死存亡,任何时候都不能疏忽大意。
承诺人:xxxx
范文二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安全条件,落实主体责任,防止再次发生事故,特制定本承诺书。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2.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诚信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企业安全诚信机制。
3.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各级安全责任制,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建立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5.大力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积极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一年内建成示范矿井。
6.加大煤矿安全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
7.积极推行“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加强班组建设,强化现场管理。
8.按规定配备煤矿专业技术人员。
9.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和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10.加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严防煤矿职业危害的发生。
11.不再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伤亡事故。
一、安全技术培训调查的背景和的现状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安全基础工作,搞好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也是维护职工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强化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规定:“煤矿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也对煤矿企业提出了强制性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严格要求。对在新体制下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提出了新课题。这充分说明了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比其它行业显得更为重要。 据查阅资料统计,1981-1999年,全国煤矿职工死亡人数114878人,百万吨煤死亡率为5.94。而同期美国煤矿死亡人数仅为1261人,特别最近三年煤矿死亡人数每年均控制在40人以下,1994年以后百万吨煤矿死亡率一直保持在0.05以下。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如此严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员安全意识差、能力较低,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加强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存在问题
从大量事故调查资料分析结果看,80%以上的事故都是“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说明,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素质是减少事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认识不深,理解片面,对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抱着敷衍了事和走过场的态度,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三、规划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杜绝“一劳永逸”的学习态度,树立不断培训和努力学习的思想。为使安全培训教育取得预期效果,必须注重培训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同时考虑到煤矿行业的特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制订不同的培训规划措施如下:
1、 安全培训内容 (1)法律法规教育。主要有法律基础知识,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和《劳动法》等。 (2)煤矿安全基础知识。包括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性质和危害及防治办法;采、掘、机、运、通各个环节中的工作常识、要领及安全注意事项,如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技术、爆破安全技术、“一通三防”安全技术、矿井提升运输安全技术、矿井电气安全技术、井下现场救护常识等。 (3)煤矿安全技术法规。主要包括《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一通三防”责任制和各种《操作规程》及《作业规程》等。 (4)煤矿事故分析和处理。主要是案例教育,包括煤矿各种事故产生的原因、特征、发生发展过程、分析技术方法的理论和防治对策等方面。 (5)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方面的信息技术。 在具体培训中,可根据培训对象不同安排选用不同的内容。
2 、培训形式 (1)入矿培训。对象为新招收的工人,一般是脱产培训,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间为2个月。但在实际中很多矿并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培训,内容简化,时间仅有一个星期左右,使得进矿的新工人刚一参加工作在安全方面的素质就先天不足,从而为以后的违章埋下隐患。 (2)现场培训。对象包括经过理论培训的新工人和对工艺、设备等不熟悉的所有各种工作人员,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也可能长达数月之久。内容包括手工操作过程、工艺设备流程、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等。 (3)脱产集中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的各类人员,根据工作岗位和性质,可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对特殊工种和各级安全监察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上岗资格培训和定期安全培训,对其他工作人员也应进行定期安全培训。 (4)在职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没有时间或不需要进行脱产培训的各类人员,如班前、班后安全培训,利用会议间隙培训,利用有关图书资料自学等。
3、安全技术培训措施
(1)对安全培训设备与教学管理要两手抓,不能一手硬一手软。有些单位要么只重视更新培训设备和教室的装修,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等一应俱全,但对培训具体计划和落实执行情况疏于管理,人员培训缺少明确目标;要么只注意落实计划和任务数,但由于设备陈旧,缺乏必要的教学手段,教室或专职教师不足,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2)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安全培训变成走过场。为不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许多单位也对 有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但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且只要参加学习就能通过考试,拿到合格证,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而且,由于生产比较紧张,全员培训经常得不到落实,生产能手、技术骨干和单位正职等人员需要参加培训时经常因为人手紧和工作繁忙无法参加,为了完成“任务”,只好指派他人参加。最后培训部门和接受培训单位的培训任务指标虽然完成了,双方皆大欢喜,但并未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
(3)增加安全培训投入。如在安全培训资金安排上,美国煤矿提取比例为0.02美元/t;文化程度方面,美国矿工高中以上占77%,其中大专以上占15%。相比之下,我国煤矿职工素质低,企业在安全培训方面的投入也较低。为提高本单位职工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大安全培训资金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的被动局面。
(4)加强和改进师资建设和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作为安全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往往没有实践经验,专业技术课主要靠聘请生产技术人员来讲授。虽然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各种规章制度比较熟悉,但受时间和精力限制,难以保证培训内容的系统性。表现在教学上,对培训的具体方法研究较少,讲授时具体技术法规讲的多,理论和案例讲的少,而案例教学是培训中具有针对性能够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一环,只有抽象,没有具体,讲授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使安全培训质量大打折扣。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隐患排查
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和事故案例分析,机电系统主要存在的主要隐患如下:
1、 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剖析
(1)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种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
(2)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3)安全基础工作要长抓不懈,设备的防爆失爆检查要放在首位。
2 控制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对策
(1)加强的用工制度管理。特殊工种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员工来担任,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建立竞争机制,采取竞争上岗,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加强岗位技能培训,以内培与外培相结合。
(5)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设备更新换代要跟上,要尽快把无MA标志的电气设备进行更换。论文参考。
1、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的台帐管理,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
2、认真贯彻执行设备使用与维修相接合的原则,实行专人负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做到定人、定机、凭上岗证操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操作规程,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大型设备均有运行记录。
3、建立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强化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工程的设计、选型、设备购置、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及管理职能,防止大型机电设备恶性事故的发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矿井主通风机装置
1、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装置,其中一台备用,备用风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开动。
2、矿井的主要通风机必须每三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
3、生产矿井主要通风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40%。
4、矿井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还必须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主要通风机的运行必须由二人及以上的专职司机负责。
5、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
三、井下防排水装置
1、矿井必须配备三台及以上水泵,两趟及以上排水管路,水仓、泵房机电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78条规定。每年进行1次性能测定。
2、排水系统配备与矿井涌水量是否相匹配。
四、煤矿提升运输设施
1、立井、斜井提升机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规定,装设保险装置和提升机后备保护装置,各种保险装置必须灵敏、性能可靠、在正常提升过程中严禁甩掉保护运行。提升机的电控系统,液压及机械制动系统必须可靠,各种闭锁关系正确,制动能力满足运行要求,专门升降人员及混合提升的系统每年应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其它提升系统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提升系统除常用信号装置外,还必须有备用信号装置。
2、各种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19、420条规定。论文参考。
3、立井升降人员必须使用带MA(煤安)标志的罐笼和防坠器并按《煤矿安全规程》第413条规定对防坠器定期进行脱钩和不脱钩试验。
4、升降人员与物料的罐笼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81条要求
5、在提升速度大于3m/s的提升系统内,必须设防撞梁和托罐装置。
6、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规定。
7、提升斜井和行驶机车平巷危险区段必须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必须行人,要经信号工、把钩工同意,并停止行车;对通过人员必须清点人数,确定无人时才可发开车信号。
8、提升装置使用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对磨损、锈蚀断丝超限的钢丝绳和不合格的连接装置必须及时更换,不得违章使用,严禁超载提升。箕斗提升必须采用定重装载。
9、井下绞车安全保护装置、制动系统灵敏可靠,提升系统做到“三固定”(开车司机固定、把钩工固定、信号工固定)、“四保险”(保险闸、保险峒、保险杠、保险绳)。信号系统声光齐全。
10、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输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4条规定。
11、井巷中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送人员时应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5条规定。
12、井下使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3条规定。皮带必须选用带有MA(煤安)标志的阻燃带。论文参考。
五、煤矿供电及井下电气
1、矿井必须有与实际相符的井上、井下供电系统图,该图的绘制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50条规定。
2、矿井至少应有可靠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意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其它任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3、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条回路。主通风机、提人立井提升机、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应设置双回路供电。
4、井下防爆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5、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6、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必须严格执行《河南省煤矿电气性能检查细则》的规定。
7、矿井严格按照《煤矿井下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装设过流、漏电、保护接地装置,“三大保护”装置必须动作灵敏可靠。
8、井下电缆必须选用带有“MA(煤安)标志的阻燃电缆。电缆的联结和铺设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468、469、470、471、472条规定。
9、电煤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
10、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必须采用具有短路、过载荷漏电保护的综合保护。
根据省经信委皖经信煤炭函【2011】1157号文件通知要求,现将我市煤矿安全生产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全市小煤矿基本情况
1、个数与分布:我市目前现有矿井12处,按行政区域分:宣州区5处、广德县5处、泾县2处;按瓦斯等级分:高瓦斯矿井3处、低瓦斯矿井9处,矿井总共设计能力为57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56万吨/年。
2、煤炭储量及生产:至2010年底,全市地方煤矿煤炭储量共计 939.44 万吨,可采煤层单一煤层即龙潭煤系c煤层,煤层厚度1—1.5米,煤层开采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区域煤炭开采率低,煤炭生产量低。 2011年生产原煤大约19万吨。
3、自然灾害及安全状况:我市煤矿自然条件差,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瓦斯、水、火、顶板、地温等各种灾害威胁。煤矿随采深的增加,地应力、瓦斯压力、地温也越来越高,煤矿自然灾害的威胁逐步加重,在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我市的煤矿尤其是瓦斯矿井容易发生灾害事故,因此,瓦斯灾害事故防治是当前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2011年9月14日宣州鑫源煤矿(高瓦斯矿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4人,目前全市煤矿全部停产整改。
4、矿井主要系统和回采工艺:目前,全市煤矿都已按《煤矿安全规程》及国家、省有关规定和标准建立健全了煤矿通风、监测监控、防尘、机电、提升运输、排水、通讯等安全生产系统,并积极按照省、市有关煤矿“六大系统”建设规划的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实施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煤矿技术装备方面,经过各级煤矿安全监察和监管部门的日常监察和监管,各煤矿企业都已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及时淘汰了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禁止使用超期服役和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电气设备,对在用安全可靠性差,不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的设备和设施进行了技术升级和更新改造,以提高矿井装备的安全可靠性。强力推进支护改革,淘汰落后的采煤工艺和方法, 2010年底全市有条件的煤矿回采工作面都使用了单体液压支护并实施正规化壁式布采,资源回收率得到有效地提高;所有新掘巷道都坚持使用金属支护,同时对原有的木支护巷道,各煤矿企业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更换计划。2011年所有生产矿井都开展了“六大系统”建设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5、煤矿从业人员及培训情况:煤矿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配备方面,我市严格安全准入,各煤矿企业都按安全资格准入条件及时安排人员到各级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参加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对井下从业人员,要求按规定参加培训,严禁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入井作业,同时督促煤矿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岗位标准、操作技能及自救互救等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增强了职工实际操作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全市煤矿综合整治情况
近些年来,我市在完成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和整顿关闭两
个攻坚战工作任务同时,通过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到2010年末,全市小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生产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实现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要求。2010年我市进一步对照国发【2010】23号文件和省政府皖政【2010】89号文件精神加大贯彻落实力度,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1、强化组织领导,狠抓瓦斯综合治理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增加,瓦斯压力和含量越来越大,瓦斯治理难度也相应加大。我市对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并将它放在煤矿安全工作首位来抓。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了国务院、省有关文件精神,并对瓦斯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和统一部署。市、县和重点产煤乡镇三级政府成立了瓦斯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工作机构,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责,强化了瓦斯治理监管责任,督促帮助解决本地区煤矿瓦斯集中整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二是结合我市实际,组织制定了《***市构建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实施办法》和《***市继续深入开展煤矿瓦斯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印发到各级煤矿监管部门贯彻落实,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整治目标、整治重点,为整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严格实了煤矿瓦斯治理措施落实情况的定期排查、调度和通报等制度。各煤矿企业根据瓦斯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安排,针对采掘部署、系统建设、管理体系等关键环节开展了全面排查和治理,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县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所属煤矿企业瓦斯治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督促煤矿从严、从细排查隐患,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对有重大瓦斯隐患须进行整改的矿井,实行挂牌督办,明确督办责任。四是要求矿井必须按规定落实瓦斯防治措施,建立瓦斯防治工作体系,实现“一通三防”达标;所有煤矿都按期、按规定建设完善了煤矿瓦斯安全监控系统,并实行了数据上传,网内监控;煤矿掘进工作面按规定实现“三专两闭锁”、实行双局扇自动切换,并将煤矿瓦斯报警值下调至0.8%,提高了瓦斯管理安全系数。五是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加强了对瓦斯专项整治工作监管力度,把瓦斯治理措施落实情况纳入重点监管内容,按相关规定对达不到瓦斯治理要求的矿井,责令停产整改;对瓦斯灾害严重、拒不执行防治措施、现有条件难以有效治理的煤矿以及违法生产造成较大以上瓦斯事故的煤矿,提请地方政府实施关闭。六是督促企业加大了瓦斯治理投入,按规定提取瓦斯治理专项资金,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保障了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落实政策法规,推进煤矿整顿关闭
2006年全省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以后,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攻坚克难,多措并举,强力推进了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一是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我市明确规定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为整顿关闭工作第一责任人,关井工作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主动抓,同时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制,一级对一级负责,工作层层落实,压力层层分解,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二是把握政策,平稳实施。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意见》颁布实施后,我市通过政策宣传,在思想观念上形成共识,并给每个煤矿企业发放了《致全市煤矿企业业主的一封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煤矿业主理解,争取社会民众支持。市、县党政主要领导、政府分管领导以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煤矿检查工作,和企业投资人以及企业职工促膝谈心,通过形势分析、算账对比、政策引导等方法,为煤矿业主算好“经济账、政治账和人命账”,劝其权衡利弊,尽早决定,尽快主动退出。“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关闭煤矿企业56个,矿井总数由2006年初的68处减少到目前的12处。三是出台政策,引导退出。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涉及经济利益和再次创业两个现实问题,煤矿关闭后还要重点帮扶业主实现二次创业。为此,我市采取政策引导、经济扶持的办法,实施“关闭无情、操作有情”的做法,加快煤矿转产退出,广德、宁国等县市区根据市政府要求,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引导高危行业生产企业转产退出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煤矿企业自愿转产,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可以享受一定优惠政策和经济扶持。四是制定措施,依法操作。2009年乌石煤矿发生瓦斯事故后,我市更加坚定了安全发展理念,市政府迅速出台2009年第65号《煤矿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纪要》和2010年第50号《常务会议纪要》,依据“皖政办[2009]118号”文件精神,明确规定:全市高瓦斯矿井一律不再实施矿井改扩建工程,不再开拓新的采区,采矿许可证到期的不再给予延续,到期后三个月内关闭到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在政策规定的期限内实现托管或者退出突出危险区域,否则由所在市区政府组织关闭。2010年5月底前我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已全部关闭。2013年底高瓦斯矿井将全部关闭。
3、加强安全监管,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基,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的管理是控制煤矿安全风险、提高煤矿安全能力保障的需要,为此我市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一是国家七部委《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下发后,我市依据文件组织制定了《***市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工作实施办法》并予以宣传和贯彻,同时要求全市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对辖区内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情况加强监管,督促煤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分级监控制度,定期对煤矿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煤矿存在的重大隐患要挂牌督办,跟踪治理。二是督促各煤矿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大力实施管理强矿战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工作现场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都处在制度的管理规范之下;完善矿井安全管理人员配置,落实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并将其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三是要求各煤矿企业必须加强技术管理,科学合理组织生产,坚决防止“三超”;强化矿井“一通三防”和水害防治、顶板、机电等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切实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督促煤矿企业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费用,保证安全投入到位,淘汰落后装备和落后的采煤工艺和方法,指导煤矿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强力推行支护改革,提升煤矿安全基础条件。四是着力落实了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国家安监总局《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下发后,市煤矿监管部门立即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了宣传和贯彻,同时全市各级煤矿安监部门也将此项工作作为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凡发现煤矿有违反带班下井制度的行为,一律依照规定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处罚。五是积极推进了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所有煤矿企业都建立了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标准,至2010年末,所有生产矿井都已实现了煤矿采、掘、机、运、通等系统及地面设备设施的安全质量标准三级达标。六是明确培训管理责任,加强了安全全员培训。督促煤矿严格执行职工岗前培训有关规定,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确保井下作业人员每年接受不少于规定时间的教育培训。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相关机构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对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经教育和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下井作业,切实做到不持证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三、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
1、我市煤矿矿井规模小、地质条件复杂,安全装备、生产条件较差及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加之当前国家煤矿政策和地方政府对小煤矿发展限制,部分矿业主心有余悸,不愿加大煤矿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影响了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煤矿技术职工流动频繁,专业技术人员相对欠缺,制约了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