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21 07:21: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第1篇

【关键词】 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 几点做法

“6.23事故”:2011年6月23日,我公司设备租赁站2号库北侧仓库现场使用海虹20吨吊车装卸液压支架,在吊卸第16号支架放至第二层时,碰到邻近的第二层的第15号支架,致使15号支架下滑,15号支架的尾梁将站在支架与吊车之间的用长柄工具给支架摆向的工人***挤压在吊车后保险杆上,致使***胸部挤压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由于15号支架下层支架的前立柱未收缩到位,造成顶梁前高后低,顶梁形成斜坡,且当时正在下雨,支架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致使15号支架受碰撞下滑。

事故间接原因:

(1)当班工人***站位不当,站在支架尾梁与汽车吊保险杠之间,两者间距仅为1.35m,工作时人与支架距离太近。(2)现场作业时,缺乏统一指挥,对吊卸作业人员站位不当没有及时纠正;现场缺少监护人员。(3)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预知到存在的潜在危险。(4)起吊司机在起吊臂下有人的情况下继续作业。(5)缺少起重作业的操作规程、措施、安全管理规定。

因使用管理不善、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事故,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事故及财产损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不容忽视。我矿特种设备主要包括场内机动车辆和起重机械,根据我们在安全监察中掌握的情况,认为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人员

特种设备使用部门要提高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指定特种设备管理职能部门,如:使用、管理、安全监察部门等。同是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职能部门对特种设备日常管理和作业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

2 制定特种设备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特种设备只有在其设计的运行环境和操作条件下,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操作才能安全运行。因此,应根据特种设备各自使用特点,逐步了解和适应其运行规律,建立、完善特种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从制度上固定下来,并把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并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既做到责任明确,又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把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企业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负主体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对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安全管理人员应该熟知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基本知识,负责监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操作,监控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特种设备技术规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特种设备,严禁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作业,只有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才能真正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和避免人为影响因素,消除企业内部之间、上下之间、管理与生产之间的不协调因素,有效的克服不讲责任、职责的混乱状况。

3 规范技术资料管理

按照传统惯例,人们比较重视设备现场操作忽视设备技术资料的管理,造成设备资料残缺不全。这不仅给设备管理和维检修带来很大困难,而且因资料缺乏详细记录,容易疏漏某些不安全环节,增加特种设备的危险性。为此,所有特种设备台账、档案、运行日志、维修保养记录等都要进行规范管理。技术人员可以随时清楚掌握每台设备的技术状况,及时处理潜在隐患,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事故率。

4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原因表现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者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在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违章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对人为因素,应通过培训教育来纠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业务培训、考核合格,获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未取得上岗资格证人员不得上岗操作。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其结构特点、性能和用途,认真理解其设备的注意事项。作业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才会有保证。

5 加大安全监察力度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要加大安全监察执法力度,加强现场监察,对发现非法操作、非法上岗等现象坚决进行查处。对特种设备事故,坚决做到“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处理不放过,职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以达到通过事故处理起到警示教育的目的。

6 加强日常使用检查、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

特种设备如起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处于高温、露天环境中,恶劣的天气易造成设备的锈蚀、损坏,使用过程中易造成磨损、电气装置失效等。作业人员每天作业前应对特种设备及作业环境进行检查,及时避免事故发生。日常精心的维护保养,可有效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提高设备安全性能。与此同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强制性检验,因此,使用单位应定期联系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特种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也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7 结语

安全为天,生命至尊,要进一步提高防范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防止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2012年.

第2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 依法自律 安全管理

1前言

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检验、登记、使用管理到报废的整个过程,均需按照国家特种设备相关行业标准执行。对油田采油厂而言,重点在特种设备的使用环节,因此,油田采油厂必须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实际现状出发,依法自律,从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做好衔接工作,从标准规范执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增强特种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持续提高特种设备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

2 目前特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油田企业和安全形势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在特种设备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2.1“先上车、后买票”的习惯性做法

近两年,政府特种设备主管部门加强了属地监管,在办理告知手续时,先要看现场,看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对未办理手续先行施工的进行严厉处罚。已经有包含油田企业在内的多家企业受到处罚。“先上车、后买票”已成政府监管部门打击重点。作为使用单位,对于涉及特种设备施工的如果不从源头抓起,那么设备安装后施工单位无法提供完备安装资料的,依法不应将该设备投入使用,一旦使用即为违法。而像采油生产现场的分离器、加热炉、多功能罐等类别的特种设备不能投产将严重影响油气生产。

2.2 业务主管部门安全意识淡薄,履职不到位

目前各特种设备主管部门不同程度的存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部门为主,主管部门只负责设备管理的想法,将设备管理与安全管理分割开来,不符合《安全生产法》要求的“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管理程序上也容易造成相互推卸责任,形成管理方面的盲区。

2.3 特种设备管理的其它依法自律情况

在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不懂也不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程,设备投入使用前后不按规定注册登记、设备未经检验投入使用,以及操作人员未取得相应的特殊作业操作证或不按时复审培训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更有甚者基层单位的特种设备处于无监督之下,只抓人的违章而忽视设备的本质安全,对生产场所的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日常巡回检查流于形式,没有建立预防及减少事故的有效措施。

3 企业特种设备管理主要对策

3.1把控特种设备使用源头环节

针对“先上车、后买票”的习惯性做法将关口前移,树立对自身负责的管理意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进行项目工程的安全设备实施过程中,务必经过相应的上级安全监察部门的审批和验收,对于特种设备的选择,使用单位的各级管理部门要依照不同的生产厂家进行性价比方面的实验论证和比较,然后在上级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下进行最终确定。最后关于特种设备的维修以及技术更新工作,应由生产厂家和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在使用的时候,必须要通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才能够投入使用。

3.2 加强对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

组织学习《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提高特种设备管理能力和水平,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企业主体责任。同时相关管理、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取得上岗资格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逐步建立满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HSE管理体系,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和对特种设备安全的认识,以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促进企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

3.3 完善特种设备管理责任制度

使用单位要以《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为基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订满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需要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职责明确,落实到人。具体包括各职能部门安全责任制和各岗位安全责任制,以及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应急救援、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特种设备报检、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制度等,把特种设备的管理纳入基础工作的考核奖惩中去。同时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照履职、理清程序,总之要切实改变“管设备不管设备安全”的思想意识。

3.4 完善特种设备档案管理

特种设备档案管理的完善应从设备台账档案、从业人员档案、安全技术档案、教育培训档案和信息沟通档案方面入手。结合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实际,明确特种设备档案收集归档的基本内容,加强对特种设备档案的管理,其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要进行长期保存,严格管理。

3.5 做好特种设备的隐患排查治理

特种设备要进行定期的自行检查工作,安全监督部门也要进行定期的检验工作,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使用单位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出记录。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4结语

特种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装备,也是安全风险源头之一。特种设备主管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选型、购进、安装、使用、维修改造等关键环节,是合法使用特种设备的主要责任部门,应履行使用单位守法责任,在安排涉及特种设备施工作业时,应坚持原则,依法设计施工方案,加强多特种设备的购进、安(移)装管理,不安排不合法的特种设备施工及使用。在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更要全员参加特种设备管理,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保持长期处理完好、完整的运行状态,今后要不断改进管理模式,持续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体系,遵守特种设备使用中的依法自律。

第3篇

关键词:医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一、医院特种设备的定义

特种设备是指设计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 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超重 机械、客运索道等。它主要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就是涉及 生命安全;另一个就是危险性较大。这两 个特点都会关系到人类 的生命安全。下面就针对锅炉、压力容器以及电梯这三种常见的特种设备予以解读。

1.锅炉

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规定:承压蒸汽锅炉容积≥30L;出口水压≥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均属于医院特种设备。值得注意的是压力表、水位计、安全阀是锅炉必不可少的安全附件。

2.压力容器

根据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将盛装气体或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最高工作压力≥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2.5MPa帀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器的乘积≥1.0MPa帀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60℃的液体的气瓶、医用氧舱等称作压力容器。

3.电梯

电梯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的定义是,由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平行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以及杂物电梯和液压电梯。

二、加强医院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现在的多数医院往往把医院质量、人力资源、财务、教学与科研等作为医院发展的主要目标,他们的主要精力也集中在了这几个方面,而医院特种设备的管理相对于这几方面则比较落后,特种设备的管理人员在奖金、福利等待遇方面也没有同龄的专业技术人员优厚,这就造成了医院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年龄则较大,严重的制约了医院特种设备管理的发展。

现代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医学的发展脚步,而伴随着医学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特种设备也逐渐的投入使用当中,保证了现代医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高压氧舱的使用使我们能够更加有效的完成对缺氧性疾病的抢救;蒸汽锅炉的使用为整个医院提供了一个温暖、便捷的生活环境。各种不同用途,不同规格的氧气瓶、二氧化碳气瓶、笑气瓶、氢气瓶,混合气体瓶等压力气瓶也分布在不问的科室内,发挥着自身的作用。由此可见,加强医院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三、加强医院特种设备的管理的手段

1.建立管理体制,履行工作职责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无论是特种设备的生产厂家还是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都应该将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放在首要位置。同时对于每一台特种设备,都要有其相对应的生产人员以及使用人员对其安全和节能负起责任。针对这种要求,我们可以在医院成立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委员会,由相关科室以及单位的领导组成,将责任落实到人头,让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特别是对于危险性比较高的特种设备,更应该有针对性的安排与设备相关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使用以及维护,以保证特种设备顺利安全的运行。

2.人员的培训

设备的运行最终还是需要人来操作,所以人是设备安全运转的关键,因此我们要聘请有经验的工程师对各个设备的负责人进行培训,也可以安排医院器材科的同志与设备管理人员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定期的安排相关人员参加一些技术讲座或者到有丰富的特种设备管理经验的医院进行考察、实习,学习他人的经验来提高自身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3.定期检验

对医院的特种设备进行必要的检验、维护是设备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来完成对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及时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检验申请。我们一般将定期检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全面检验周期,其中高压氧舱为六年、卧式高压消毒锅为三年;另一种就是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的定期检验,其检验周期一般为一年。但是氧电极的检验情况比较特殊,其使用周期一般为一年,举个简单的例子,若是氧舱使用频率为2~3次/天,那么我们在半年就需要对氧电极进行更换,需要更换氧电极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在使用过程中测氧仪反应迟钝,定标后有明显漂移或数字显示乱跳不稳定。

4.设备的报废处理

若是在专业的技术人员检验后发现医院的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设备损坏严重,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已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那么我们应该及时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程序,将出现问题的特种设备上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并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进行账务处理,防止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四、总结

“安全第一”以任何岗位都必须要紧抓的,对于医院特种设备的管理运行我们更要提高注意力,力求万无一失,这就需要我们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为依据,通过科学的手段组建医院的特种设备管理队伍,来提高我们对于医院特种设备的管理力度,尽力做好医院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检验机构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047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01

在当代很多企业中,都应用到了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在为企业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也有可能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问题十分重要。

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特种设备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要把企业和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有机结合,让他们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特种设备也根据工业化产业布局的调整而增加,并广泛应用到各个企业中,人们也就更加直接地面临着特种设备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要谨遵自己的使命,严格进行检验工作。企业作为被检验单位,要积极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检验,以诚恳的态度接受检验。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性因素主要是由内外两方面原因引起的。特种设备本身所存在的问题是设计不合理、产品质量把关不严、用料不佳等;外在原因是对设备的保养、操作不当,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有时还可能会发生违章作业现象。这些因素都成为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

2 特种设备监察部门应履行的职责

对特种设备的准入关率进行严格把关。对一些使用特种设备的企业,必须经过特种设备监察部门的安全许可。

对特种设备的审批严格把关。企业和安装部门必须要有政府所颁发的安装资质,并向上级申报。

对特种设备的检验关严格把关。安装单位对特种设备安装完之后要向检验机构报检,特种设备检验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工作。

对特种设备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在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后才能上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3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应为特种设备提供安全服务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一直忽视的环节就是安全服务。设备检验机构应主动为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服务。因此,作为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工作人员来说,要树立服务意识,积极为被检单位做好服务工作,强化学习观念,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责,做一名优秀的“检验员”。同时,还要树立为大局着想的意识,将一些存在危险性问题的企业及时上报,发扬求真务实精神。

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兵团的特种设备仍有少数没有经过检验,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相背离,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没有引起企业相关部门的重视,企业对设备的安全管理认识不够,还有一些企业中的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把安全隐患提升到法治的高度来看待,甚至对检验机构的检验也是消极应付。正因为这些设备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政府要时时刻刻的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措施进行落实,为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水平做出贡献。

5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对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应用

为推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企业要加强特种设备管理的安全意识。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也要提高服务意识,对企业的特种设备进行检验和监督,重视安全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体系中做到以下要求:在企业建立安全生产体系,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企业应加大对特种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设备设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治理;应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知识的教育,让员工在操作机器的时候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企业在日常应对员工进行训练,演习紧急救援;企业对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应承担经济方面的责任。

6 结 语

只有落实安全监督和监管工作,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离不开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检验,因此作为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应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为特种设备企业服务,积极检查和监督。作为拥有特种设备的企业,在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检验时应端正自己态度,积极配合检验工作,这不仅是对自身企业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负责。只有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和企业做到和谐统一,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主要参考文献

[1]谢浪涛.特种设备安全及检验工作管理平台开发应用[D].长春:吉林大学,2014.

[2]张浩.浅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J].四川建材,2008(2).

[3]杨胜州.特种设备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

[4]刘志刚.基于检测流程控制的特种设备管理系统开发[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第5篇

双方职责

一、甲方(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落实专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甲方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工作全面负责。

二、甲方必须制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科室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对本公司使用的所有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才能上岗,并制订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定期对各设备、容器进行检查,确保能正常运行。

三、按国家有关规定,甲方要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配置适量的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安全生产防护装置等,并要定期维修,确保设施器材与装置完好。

四、乙方,要带头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公司一切的安全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等;

五、作为特种设备的一线管理者,乙方必须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每天要定时巡查,督促工人执行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应的操作规程,发现违章操作立即指正,发现事故隐患,

及时处理。

六、乙方要对矿的特种设备管理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建议和意见,并积极与监督部门沟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七、乙方绝对不能向上隐瞒矿内发生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考核与奖惩

矿规定一般情况对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季度考核和年考核,若本公司一季度内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对该负责人奖励,作为季安全生产奖;一年内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则奖励年度安全生产奖。若一季度内发生一起一般性事故,扣除安监科负责人季度奖并进行检讨总结、留岗试用;发生两起事故,撤销职务,扣除年终奖金,并视事故的影响程度追究相应的其他责任!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字后生效。

第6篇

中图分类号:TH69

引言:国家质检总局统计数据:2010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296起,死亡310人,万台死亡人数为0.67;2011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75起,死亡300人,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为0.595。201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28起,死亡292人,万台死亡率为0.517。事故原因主要是安全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落实和违章作业。由此可见,加强对特种设备使用过程的管理,是避免和减少特种设备的生产安全事故的重点。

关键词:企业 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

一、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

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2009年,全国特种设备582.56万台;2010年,全国特种设备647.65万台,设备总量比2010年增加11.2%;2011年,全国在用特种设备729.15万台,设备总量比2010年增加12.3%;截至2012年底,全国在用特种设备总量已达788万台。最近10年来,我国特种设备平均增速达到10%以上。

二、安全管理

所谓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主要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必要手段

1.采购与安装

特种设备采购时,必须审查设备生产(销售)单位的相关法律文件、生产条件、设计制造许可证,不得采购不具备生产(销售)条件和资质的单位提供的特种设备。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需要安装调试的,应聘请具有国家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采购单位要协助在开工前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在相关手续尚未办理并获得开工批准前,不得擅自组织安装。

2. 设置管理机构及人员

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还要与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人员及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检人员保持沟通联系,配合安全监察人员及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检人员做好安全监察及定期检验工作,当设备有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发生特种设备事故要立即报告。

3.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岗位培训教育部门、安全生产负责人、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特种设备自查及隐患整改、特种设备报检、特种设备安全培训等安全规章制度;根据特种设备种类以及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制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办理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及定期检验

一是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停用、注销、过户、迁移、重新启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到质监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二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5.安全培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落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的基础上,必须对特种设备作业进行业务培训和安全教育。要有安全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考核。

6.特种设备相关记录

包括特种设备日常使用状态记录、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包括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保养记录)、特种设备检查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定期检验整改记录。

7. 建立特种设备档案管理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8.特种设备使用现场

(1)悬挂副证、喷涂证号。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副证(可使用副证复印件)应悬挂于特种设备旁边,在特种设备显眼的地方喷涂特种设备使用证号。

(2)张贴安全标志、标识。

机电类特种设备,应包括检验合格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注意事项、禁用标志。

压力容器,必须在设备的显眼位置喷涂“压力容器”的字样,并将特种设备监检报告复印件悬挂在设备的旁边;在压力管道显眼地方,应标明管道的介质名称及介质流向。

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必须在设备显眼地方,悬挂“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标示牌”。

(3)张贴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责任制、操作规程。

将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责任制、操作规程张贴到相应的部门、工作岗位、特种设备使用场所。

(4)检查设备安全运行情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在校验有效期内,并灵敏可靠;特种设备在许可条件下使用,无异常情况出现。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随身携带有效证件副证以备检查。

第7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措施策略

一、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意义

一是对企业正常运转具有推动作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特种设备企业而言,特种设备又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要求企业对这种生产资料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精力进行管控。同时这种特殊的生产资料也对企业的正常运转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是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改善。特种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无论是企业生产中的锅炉、压力管道等设备还是公共场所的电梯、交通运输设施或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游乐场等场所都是特种设备应用的重要地点。然而,这些地点人流量大、人口密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可预测。而作为事故高发的特种设备就更应加强监管,重点进行检查维修,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特种设备是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特种设备的生产和使用涉及到我国的国民经济生产。在石油、运输、机械等众多国家基础产业当中,特种设备的使用频率都是极高的。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特种设备的生产和使用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依然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项目。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问题,在许多使用部门当中,只是简单的认为经过国家质检合格的产品都是完全安全的,缺乏对于各种设备安全概念的明确认知。与此同时,一些部门单位对于特种设备的具体类型和分类模糊,对于各种特种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要求、保存要求不甚明晰。另外,在安全使用特种设备的过程中忽视安全问题,使用随意性大、缺乏规范性。这种错误的认知给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极易产生安全问题。

(二)安全管理机制缺陷

通过分析目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制缺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一,这种机制缺陷表现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专业人员的不足,进而导致整个管理层次的能力缺失。其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使得许多安全问题找不到具体的责任人员进行管理。另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制度的执行以及具体的操作行为规范也严重影响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制的构建。

(三)特种设备检修和维护管理问题

特种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往往是关乎特种设备安全的一大重要问题。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在使用特种设备的过程中往往缺乏这种定期维护和检修的意识,一方面由于管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也是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在特种设备的安全检修维护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专业知识的应用。

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深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意识

深化企业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意识首先要明确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的重要性。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不仅仅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更是一种法律要求,企业要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其次要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管理人员而言,一定要明确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利害关系,明确安全管理的经济效益,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机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体系。在完善原有的安全制度体制的基础上,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法律监管制度。企业也要加大对管理干部业务能力的培训力度。将安全责任分配到个人,让每一个人都投入到安全管理当中,明确职责分工。做到“事故前有预防,事故后有措施”。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条例,提高安全意识,增强管理能力。

(三)实现专业检修,定期维护

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要对特种设备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这种管控不仅仅体现在特种设备的操作过程当中,还应该针对特种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进行专业化的设定。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特种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的管理。国家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保障。各企业生产部门和使用企业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管理条例,明确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共同投入到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当中,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第8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问题;发展;安全管理

引言

特种设备,顾名思义,在特定场合使用的包括一些危险以及意外因素的设备。随着科技进步,特种设备的使用不可避免,所以为了提高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系数必须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进行管理。对于特种设备的使用不仅要进行培训演练,还要加大对其监管力度以及预警管理。一旦特种设备发生意外其危险性很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都有巨大的危害,所以研究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1]。

1特种设备简介

1.1定义

特种设备是指其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包括客运索道、游乐场所等使用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其容易爆炸;过滤,其容易爆炸发生火灾等[2]。

1.2风险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对于特种设备的风险进行评估与交流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减少意外发生的概率还能提高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坚持责任到人的原则,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降低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改善风险评估的质量。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与发展现状

2.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还存在较多的问题,管理还不是很严格和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发展。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群众对其安全风险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并不是很了解究竟代表了什么,有什么意义。以下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

2.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

1)管理层面责任不明确。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会有多方单位参与其中,所以这也使得责任管理实施不到位,当事故或者意外发生时各方单位互相推脱责任。为了避免意外发生,我们必须严格要求各方全面履行责任,做好每个细节每一方面的工作,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系数。2)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较差。在施工或者工作场合,对于特种设备的使用,有的操作工并没有经过合格的培训与练习,这样也会导致特种设备使用时发生一些意外。另一方面,有的操作工人对于安全风险问题不知晓,忽略了其严重性,例如在工地上严格要求带安全帽或者穿着安全服饰,有的人认为并无大碍,没有意识到安全隐患对生命与财产有严重的影响。3)特种设备维护不到位,检测不达标。特种设备的安装维护都有其严格的程序与规格,但是某些单位对于特种设备的维护和检测方面的工作还未到位,一方面,维护时,定期检查的项目并未按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实施,造成隐患;另一方面,在维护时,一些维护人员技术落后并未检测出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当检测出一些小问题时,并未及时进行更换或者进行其他处理。当设备老旧时,有的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并未更换新设备,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策略

3.1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统

1)基于网络化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系统网络。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上,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也采用网络化的管理,将相关特种设备的材料、使用方法、单位管理人员等信息进行网络处理。既可以共享其信息,又可以方便管理节约时间与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2)完善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根据前人的工作经验对潜在的问题进行处理解决。另外,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能进行包庇行为和裙带关系的相关处理,规章制度需要大家一起共同遵守与完成。

3.2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数据信息系统

及时进行数据的记录,比如日常的检查与维护,要及时记录与反馈,避免意外的发生。数据要进行反复的核对,不能出现差错,完善数据信息系统。

3.3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监管系统

对于监管部门,首先要明确每个部门的责任,落实责任到人的政策,每个环节都进行相关的监管,避免出现问题。监管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不能因为关系或者金钱利益而忽略特种设备本身出现的质量等问题。在检测方面,要及时进行抽检或者定期的检查,避免执行单位的相关疏忽造成安全问题。最后要做好对于特种设备紧急预案的管理工作,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提出最优的方案,避免人员的伤亡与经济的损失。

4结语

为了使特种设备能够安全的使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对于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伟斌.现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分析[J].中国机械,2015(7):143-144.

第9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发生,针对特种设备使用环节事故隐患多的特点,结合多年来实际工作经验,对特种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了浅显分析,并提出对策及措施。

1、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分析

从全国特种设备事故情况看,201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28起,死亡292人,受伤354人,与2011年相比,事故总起数减少47起,下降17.1%;死亡人数减少8人,下降2.7%;受伤人数增加22人,上升6.6%。全年228起特种设备事故中,锅炉事故29起,压力容器事故26起,气瓶事故26起,压力管道事故8起,电梯事故42起,起重机械事故76起,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17起,客运索道事故2起,大型游乐设施事故2起。

截止目前,我市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593户,各类特种设备8789台(套),其中锅炉1140台、压力容器3292台、电梯2294部、起重机械1912台、厂(场)内专用机动车辆116台、大型游乐设施34台(套)、客运索道1条;此外还有各类气瓶近13万只,压力管道572条。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使用范围日益扩大,设备种类不断增加,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使用环节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特种设备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薄弱环节

2.1部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对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整改或者是整改不彻底。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方面,现在政府重视了,但个别企业仍然麻木不仁,我行我素,给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个别使用单位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味强调低成本投入,违反特种设备法律法规,非法使用“土制设备”现象时有发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有的还酿成了事故。如市果品公司“土压力容器”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就是一个血的教训。

2.2部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未按规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一些企业觉得安全管理机构可有可无,安全管理人员也是随意指定,特别是一些新创办和规模较小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表现得更为突出。

2.3个别地方政府在高度重视经济发展,采取一些保护措施的同时,也无形中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设置了“”,致使有些企业特种设备安装不告知,使用不办理登记和检验检测、人员不持证上岗,不仅影响了特种设备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削弱了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也无形中纵容了少数企业拒绝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个别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领导不在”、“需要请示”等各种理由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不予配合,甚至以“软环境”、“宁静日”、“必须由某政府负责人出面”等为借口加以拒绝,给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留下了隐患。

2.4个别招商引资和民营企业存在非法安装并使用特种设备现象,安全监管难度加大。随着招商引资和民营企业的不断增加,法人代表或业主缺乏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一味追求低投入,使得有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不向质监部门告知,有的非法移装的旧特种设备资料、手续不全,安全状况不明,无法办理使用登记和检验检测,安全使用存在死角和盲区。

2.5国家对特种设备不仅规定了定期检验时间,而且规定了检验收费标准。有些企业以单位困难为由缓交、少交、不交检验费,检验机构入不敷出,检验设备、用具更新不及时,检验难度加大。

2.6部分重点工程违规使用特种设备问题比较突出,不能正确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近年来,全市重点工程明显增多,特种设备的使用也随之增加,如公路施工工地中使用的起重机械,施工单位安装前既不向当地质监部门告知,使用中也不向当地质监部门注册登记,更谈不上检验检测和人员持证上岗。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机构发现问题后,既不配合安全监察,更不愿接受处理。

2.7部分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无证上岗,违规操作特种设备。目前,司炉工持证上岗率比较高,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不容乐观,无证上岗和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的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时有发生。

2.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数量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需要,随着特种设备数量逐年递增,安全监管难度不断加大,急需相应增加监察人员;少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没有认真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赋予的职责,严格监管不够,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不力,存在以罚代管行为;个别检验检测机构没有按检验规则、质保体系要求严格检验,检验检测质量不高。未按照区域覆盖的原则落实定期检验,“抓大放小”,定检率达不到要求,发现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未及时向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3、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安全管理的对策及措施

3.1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安全的规范化管理。

3.1.1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察条例》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制定特种设备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加强特种设备日常安全管理。

3.1.2确保使用登记制度实施到位。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须向设区市质监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否则不得使用。使用登记证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3.1.3严格实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管理工作。

3.1.4严格实行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通过定期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危及安全的缺陷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定期检验的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相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3.1.5加强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工作。做好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工作,是使用单位的义务,也是保证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按规定要求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3.1.6加强气瓶充装安全管理,建立气瓶安全监管新模式。气瓶充装单位必须经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向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自有产权气瓶,并对气瓶的安全全面负责。积极推行“物联网”等先进信息化管理模式,实行气瓶充装电子信息化安全管理。

3.1.7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设计文件资料、制造质量证明书、监督检验证明、特种设备使用说明书、安装质量证明资料等;二是定期检验、改造、维修证明,自行检查记录,设备日常运行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3.1.8做好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工作,履行事故报告及配合调查处理等义务。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应及时向当地质监部门报告。对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向质监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3.2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

3.2.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应当通过推进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建设、签订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状、加强监督管理责任落实情况的考核、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人员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等方式,认真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赋予的职责,做好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工作,依法查处使用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和事故结案率达到规定的目标。

3.2.2检验检测机构对在用特种设备安全负有技术把关的责任。首先在强调企业主动报检的同时,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置、区域覆盖的原则,保证设备的定期检验率;其次要确保检验工作质量,严把安装改造维修过程的安全质量关,严把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能关,及时发现和报告事故隐患,杜绝因检验把关不严而导致的责任事故。

3.2.3各级政府应履行对特种设备安全统一领导,并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的责任。 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应定期召开防范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工作会议,听取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布置、检查防范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工作,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及时予以解决。

结束语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的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尤其要加大“两节”、“两会”、以及五一、六一、十一期间的安全检查力度,安全检查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设备,着力解决使用环节特种设备的隐患整改,坚决遏制和减少特种设备使用环节事故的发生。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各类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发现和消除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事故隐患,确保特种设备安全使用,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张孝生.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探究[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3,(9):255-25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