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6:29: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学研究调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问卷调查;化学教师;教学研究;解决策略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4)7C0023C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课程实施中[1]。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以自己的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力图使自己的工作更加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的要求,运用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发展[2]。
实践证明,一个教师能不能以科学研究的态度来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面貌和结果是大相径庭的[3]。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在我国逐渐得到认同,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与教学研究能力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众多研究者对中学教师如何进行教学研究进行了讨论[4],特级教师张乃达提出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王林哲对中学教师教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进行了论述,吴非指出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选题不要脱离中学学科教学。刘海燕,张丽萍[5]对哈尔滨市中学教师教学研究的个人能力及外部分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中学教师对教学研究在认识层面、能力水平和主动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差距。了解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现状是有针对性培养中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前提,从已有研究中我们看到,很少有研究者关注中学教师教学研究的现状。为了了解中学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现状,为提升中学化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供依据,我们以湖北省高中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在湖北省两个地级市不同层次的高中选择了150位教师为研究样本,对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研究现状开展了调查研究,以探寻化学教师在教学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调查概况
以湖北省两个地级市部分高中化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考虑到研究的代表性,选择了普通高中、市重点高中和省重点高中作了较全面的问卷调查。
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并结合个别电话访谈。通过不记名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高中化学教师对教学研究的认识、作用及动机,教学研究的基础,教学研究问题的来源,教学研究的方式,教学研究的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设计了21道选择题,其中15道为单项选择,6道为多项选题。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回收率94.0%。
2 问卷设计
研究本质上是一个过程,麦克米伦和舒马赫将“研究”定义为“为某一目的而收集、分析信息的系统过程”。教师的教学研究也应该遵循研究的一般过程: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提出假设、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用一定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教师对教学研究方法的认识及教师基本研究能力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保证。
教师对教学研究的认识、对其作用及动机的认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础,有认识才会有行动,如果教师自己不能认识到教学能力的意义,那么教师的教学研究行为只会是被动的、消极的。能否有相应的外界条件的支持,是教师教学研究能否推动的条件。
基于此,我们认为教师对教学研究的认识、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及外部的条件三个方面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将之细化为6小类并设计问卷。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化学教师对教学研究及其作用、动机的认识
化学教学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实践活动,开展化学教学研究,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化学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调查表明,认为“教学研究非常有必要或比较有必要”的教师比例达到82.3%,认为“教学研究对于提高教学水平非常有帮助或比较有帮助”的教师比例达到80.2%。
由表1可知,为评优、评先以及晋级而参与教学研究的教师比例超过50%。可见,教师虽然认为教学研究很有必要,对提高自己的水平也很有帮助,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功利性研究倾向。
3.2 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基础
当传统的教学法无法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创新。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即是教学创新,因教学创新不仅能够激发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更可以培养学生思考及创造能力,教学创新就需要一定的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
由表2可知,教师对于教学研究知识与理论的掌握基本上处于概念理解层面,他们多数能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含义(60.2%),但对于教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与研究方法的熟悉程度很低(13.5%),这势必会影响教学研究的质量,进而影响他们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
3.3 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来源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新课程的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才能落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影响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提高教师理解新课程、驾驭新课程、实现新课程的能力,是当前教师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由表3可知,教师主要通过查阅资料并与同行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45.7%),有时会经过认真思考并写心得体会(27.6%)。而在面对教学中的问题时,约有29.1%的教师总是进行自觉研究,有53.8%的教师有时会进行自觉研究。可见,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多数有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不过仍以查阅资料、研讨为主要的问题解决方式,通过自觉研究探寻问题解决方案有效性的比例不高。
3.4 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方式
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从研究实践经验入手,也可以从研究理论成果入手;既可以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纯科研的课题研究方式。由表4可知,学校的教学研究尚处于粗放的状态,以教师自主探讨及互相学习为主(共占65.9%),学校会组织一些学习,但优秀教师的指导相对较少,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研究的质量。
3.5 化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困难
本次对化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困难的调查设计了如下几个选项(多项选择):(1)自身的理论水平不足。(2)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3)缺乏思考和研究。(4)怕改革,影响升学率。(5)经费紧张。(6)文献资料不足。(7)缺乏整体协作。(8)其他。由图1可知,教师进行教学研究遇到的困难是整天忙于上课、任务繁重、缺少时间、没有时间去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没有精力去进行教学研究。
3.6 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成果转化
教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有: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撰写专著等形式。目前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是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占64.5%,撰写专著占9.2%,总结材料和其他占26.3%。
4 化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整体状况还不是十分理想。高中化学教师多数认可教学研究对于提高教学水平的作用以及进行教学研究的必要性,但在实践中参与研究的功利性比较明显,这与教师非常沉重的工作负担、较为薄弱的研究意识以及明显欠缺研究方法密切相关。若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进一步提高对教学研究的认识
针对化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为了促进他们对教学研究的认识,学校要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倡导教师对自己工作中的创新点和不足及时总结,充分发挥教师的自我评价作用;教育本身及教育情境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即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面对的永远是不同年龄、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新的情境,教师应该改变长期以来消极被动的“教书匠”形象,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坚持开展“说课――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再听课――再评课”的教学活动,尤其要强化授课教师自评这一环节,强调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随机事件的处理,提高他们对教学研究的认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4.2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研究指导
针对化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缺乏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法问题,面对新课程目标全面启动,教师自己要能有选择地学习一些新的教学理论,把它们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导,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反思自己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角色,从而不断地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不能期待教育行政部门的轮训,应该立足于自己的岗位,通过教学创新、同行听课、教研专题活动、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教育教学杂志的阅读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实践,扎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学校可利用本校或校际优质教师资源,建立化学名师共同体,充分发挥名师共同体作用,释放名师自主成长的活力。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一方面可以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和指导,尽快找到教研的生长点和落脚点。
4.3 将教学与教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研究应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教学研究尤其是中学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研究,只有从自己最熟悉的教学实践出发才更具有意义。脱离了教学实践的所谓教学研究那是没有前途的,所以中学化学教师要从教学实践中获取研究的素材。
针对化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时将教学与教学研究分离的问题,学校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设计《校内研讨课评价表》、《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表》、《课堂教学评价表》、《课外教学研究评价表》等,采取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形式,设计体验式教学听课笔记;同时建立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反馈制度。并以此及时调整教师工作思路,做到教师评价多元化,以解决教学与研究分离问题。
4.4 教学研究成果表达形式多样化
在调查者中,有64.5%的化学教师认为教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是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认为形成了论文,就是有了研究成果,就是搞教研。这种认识使真正的教研远离了教师。做课题、写论文虽然是教师教研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正如专业研究者的研究主要是借助于论文表达出来一样,中学教师的研究也有独特的表达方式。日志、叙事、案例、反思记录等,都是教师研究成果的重要表达形式。中学教师自始至终是生活在教育教学的现实场景之中的,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常常不是论文可以承载的,论文语言方式的抽象、叙述结构的刻板、论点论据的严整,是教师所不熟悉的,同时也不见得是教师表达自身研究成果所必需的[6]。所以教师呈现教学研究成果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5 结束语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每个教师都面临着大量的新问题、新困难、新矛盾,单靠原有的办法和经验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新课程改革,需要每一位教师通过研究找到新的途径和方法,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新课程的实施当中。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为研究者,才能成为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的适应者。
参考文献:
[1]刘永和.“教师教科研”亟待“草根化”改革――南京市教师教育科研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9,(1):34~35.
[2]张孔义.语文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5):71~76.
[3]肖建民.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3,(10):10~11.
[4]威廉・维尔马斯,斯蒂芬・G・于尔斯著.袁振国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 学习策略;信息技术;计算机;手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09)05-0064-05
一、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学习策略量表
1.已有学习策略量表综述
Weinstein编制了标准化学习策略量表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s Inventory[1] (简称LASSI),该量表是专门设计用于测查和诊断学生适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能力的一种测评工具。Vermunt (1987)编制了学习方式测量问卷[2]Inventory Learning style(ILS),该问卷主要是用来测查和诊断大学生的学习方式。Pintrich等人(1993)编制了“学习的动机策略问卷[3]”,该量表包括九个认知策略项目,分别考察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的使用情况。O’Neil(1996)编制的元认知测量问卷,主要是测查学生的元认知能力。Yesim Somuncuoglub[4]编制的学习策略问卷,该问卷主要综合Weinstein和Mayer、Pintrich等人的问卷项目。
上述学习策略量表年代久远,多是基于传统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内涵和结构编制而成,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因素未能全部涉及,更未能考察信息技术工具在学习策略中的应用情况,而且国外一些相关量表由于文化差异的限制,因此无法直接为我所用。
目前,国内陈义勤[5](2005)研制开发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水平量表,辽宁师范大学的王晓晨[6](2006)针对远程学习者开发的远程学习策略量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的王迎[7](2007)编制的远程学习策略量表,均在网络环境下对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其它尚未见到已开发的专门用于分析网络学习策略的量表。
但是,陈义勤研发的量表采用Weinstein (1978)LASSI量表的10个分量表,结合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特点,对原有的各个分量表进行修改或补充,并没有研究将网络环境扩展为计算机、手机“二网合一”情况下的学习策略内涵与结构,尚不能认为可以专门测量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策略的情况。王晓晨研发的量表,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进行的研究,没有考虑大学生经常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更没有考虑手机及其网络对学习策略造成的影响。王迎研制开发的量表对原有学习策略分量表做了较大改动,将学习策略分为辅助工具策略、信息素养策略、时间和任务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合作交流策略、考试策略和情绪缓解和意志管理策略六个方面,是对传统学习策略的重大挑战,但是未能考察手机在学习策略中的使用。同时后两种学习策略均是针对远程学习者,其中有些远程学习资源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意义不大。因此,科学、有效地编制用于分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策略的量表,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策略研究的基本保证和重要途径。
2.学习策略量表编制
本研究采用20世纪90年代杨宁教授关于学习策略的分类模型[8],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自我调节学习策略(见图1)。本模型在原有的基础了对元认知进行了扩展,更加强调情感动机策略等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应用,是对当前开放的大学教育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补充。
对当前大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情况进行访谈,了解当前大学生主要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有手机及其网络、计算机及其网络等。根据文献调研,将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推广到学习策略的各个环节,发现手机及其网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源管理策略,在认知策略和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均有少量体现。而计算机作为工具和环境的双重作用,贯穿于学习策略的各个环节。
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策略的三个基本维度,结合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或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实现的学习过程,编制出问卷。问卷在认知策略方面包括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人机协同记忆、信息精加工、信息应用和创造性思维策略共16个项目;在自我监控学习策略方面包括自我计划、自我监控和调节、自我评估和情感动机策略共12个项目;在资源管理策略方面包括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空间管理和人际支持策略共12个项目。问卷采用多重计分法,项目反应分为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一半符合,一半不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几个等级,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式计分,从低到高依次计1分、2分、3分、4分和5分,分数越高表示大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学习策略水平越高,学习能力越强。
二、研究方法
1.样本选取与结果分析
采用多阶段群集抽样法(以学校文理科艺术类、院系、班级为群集)选取徐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文学院、信息传播学院、美术学院共560名本科生对所编制的问卷进行了集体施测。问卷回收545份,去除缺失及空卷、答案趋同及极端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1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2.4%。被调查学生情况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量表信度分析
通过信度分析,发现本调查总量表的Cronbach Alpha信度系数如表2所示:
一般认为Cronbach’AlphaCronbach’Alpha>0.3,该量表可信,0.5Cronbach’Alpha系数
3.量表效度分析
本调查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分析,考察量表是否能够测量出研究者设计量表时假设的某种结构。在因子分析的结果中,衡量结构效度的主要指标是因子载荷,见表4。
结果显示,所有题目的载荷因子均在0.3以上,分布在0.439到0.878之间,均符合要求,说明各因子具有较明确的测量意义。即本量表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所有调查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并利用此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技术主要包括均值比较、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技术。
1.信息技术工具使用下各分策略量表及各项均值
其中,项目符号加粗带下划线,表示手机及其手机网络在学习中的使用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提高了大学生在时间管理策略和人际支持策略方面的水平,但是手机在认知方面的应用,诸如在信息检索、人机协同记忆、和信息应用方面的水平却比较低,影响了大学生的认知策略水平。说明当前手机在学习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习的辅助方面。
2.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信息技术工具使用下的学习策略差异
表8的数据表明,性别对大学生学习策略方面的影响体现在学习策略的各个方面。男生的信息检索策略和创造性思维策略明显高于女生,t检验的结果更进一步表明在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创造性思维策略方面男大学生具有明显优势。在网络学习空间管理策略方面,男生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而且男生的各种策略水平的标准差明显高于女生,说明男生之间的策略水平分布同女生相比更为离散;而女生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明显高于男生。
3.不同科目类别大学生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学习策略差异
不同科目大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的差异体现在不同方面。在认知策略方面,理工科大学生的信息精加工策略水平较高,文科学生的信息检索、信息组织策略水平较高,而艺术类学生在信息组织和创造性思维策略方面的水平较高。在自我调控策略方面,理工科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调节策略水平较高,而文科学生的自我计划策略水平略高一些,而艺术类学生的动机情感策略水平则略高于其它科目的学生。在资源管理策略方面,理工科学生的时间管理策略水平较高,而文科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管理水平略高一些。
4.不同年级大学生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学习策略差异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基本情况呈现以下趋势,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最高,大二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除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信息应用、自我评估、网络学习空间管理策略水平有提升外,其它策略水平略低于大一学生,到大三时几乎所有学习策略水平达到大学期间的最低谷,大四时学习策略水平又出现回升现象,比大学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略高。
5.高分组和低分组大学生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学习策略差异
从所调查的大学生中选取学习策略水平总分最高的前20%的大学生作为高分组,再选取学习策略水平总分最低的后20%的大学生作为低分组。通过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高分组和低分组在信息组织、信息精加工、创造性思维策略三方面有显著差异,高分组学生的信息组织、信息精加工、创造性思维策略水平明显高于低分组学生。在自我计划、自我评估方面以及时间管理策略方面高分组学生也有明显的优势。
四、讨论
1.学习者视角:应重点对大学二、三年级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不同性别,不同科目大学生辅导的侧重点不同
从大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年级差异表可以看出,大三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较低,影响了大学生整体学习策略水平的均值。本研究的调查工作在10月期间进行,大三学生刚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学习策略水平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也偏低。信息技术工具在学习中的使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然而没有正确的引导,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对自己的目标不是很明确,加上自控能力不是太强,容易受各方面的诱惑,所以对大学二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应该加强学习策略方面的指导。
结合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信息技术工具使用下的学习策略差异,要加强对男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指导,而对女生的指导应该侧重于网络学习空间管理方面。而不同的科目特征又使得大学生学习策略水平发展不一致,不同科目的大学生学习策略水平具有不同的优势。对于艺术类大学生要重点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自我计划以及自我监控和调节的学习策略水平,而文理科学生的动机情感策略水平则有待提高。在资源管理策略方面,重点应提高理工科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管理策略水平,而文科学生的时间管理策略水平则应该成为教学关注的重点。
2.信息技术工具视角:根据信息技术工具在学习中的不同作用,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
移动手机作为学习的工具,可用于信息检索、协作记忆等认知策略方面,也可以在时间管理、网络学习空间支持和人际支持以及情感交流策略中发挥作用。调查表明当前环境下手机多用于学习策略中的人际支持,以及情感交流方面。手机作为信息检索的工具和协作记忆的工具降低了认知策略水平均值,说明手机作为知识查询和辅助记忆的工具还没有被大学生广泛接受。当前尽管移动学习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还需要较长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作为认知工具,用于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人机记忆、信息精加工等认知策略的各个方面。计算机作为信息检索、精加工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工具,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认可。然而计算机作为信息组织、帮助大学生记忆的工具以及信息应用的工具在大学生学习中应用较少。计算机在大学生认知策略中的总体使用水平较低。
计算机作为学习空间创设工具的同时,为大学生的开放式学习提供了支持。计算机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工具,这些工具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得分高于中值,说明大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意识较强,教学中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大学生传授一些关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技巧,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水平,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
3.学习策略视角:大学生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大学生信息精加工能力、网络学习空间管理及自我监控能力方面
数据显示,在认知策略方面,大学生信息检索策略的平均水平较高,然而大学生的信息精加工水平较低。有一种论调认为学习中有了计算机网络的强大支持,之前需要学习者记忆、组织、精加工的内容可以由计算机网络代为执行,实现知识的外储存、外加工。学习者已经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记忆、加工学习内容,这种观点成为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而问题解决需要依靠大脑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以及创造。假如完全实现了知识的外化,人的大脑将无法对材料进行加工。毕竟电脑不能完全代替人脑,电脑虽然可以生成一些东西,但创新的方面还得依靠人脑完成。所以,尽管计算机网络为我们获取知识带来了种种便利,但我们并不能把需要人脑处理的信息完全交给计算机网络。如何高效地学习、加工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仍然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习研究的重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场所,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当前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习的最具有权威和时尚的学习基地。由于在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习多是在传统教学环境下进行,大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非线性环境较难控制,大学生常常因为多而杂的学习资料和内容导致思路不清晰,因为超链接的吸引使得注意力分散,从而在网络学习空间中迷失方向,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策略教学在帮助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的同时,重点针对大学生对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控制能力、以及自我监控能力进行辅导,加强大学生驾驭网络的能力,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获取及加工信息能力的重要法宝,同时要注意提高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自我监控能力,成为大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高效学习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Weinstein LASSI User's Manual[EB / OL]. ,2005-03-03.
[2]Vermunt, J. and Van Rijswijk, F.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kill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J]. Higher Education, 1988, (17):647683.
[3]Printrich. P. R., Smith. D. A.F, Garcia. T., Mckeachie,w. j. Micheachie. W. J.A. Reliability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SLQ)[J].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993,(53): 801-813.
[4]Yesim Somuncuoglu & Ali Yildirim; Relationship between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and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M].1999.
[5]陈义勤.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水平量表的初步修订与试用[EB/OL]. 省略/websitedm/elearning/guest/magazine/paperpre.asp?PaperID=1795.
[6]王晓晨.远程学习策略量表的研制与开发[D].2006.(5).
[7]王迎等.远程学习策略量表的编制[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8]杨宁.从元认知到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研究的新进展[J].南京师大学报,2006,(7):101-105.省略)。
The Research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 Applied in the Learning Strategy:
The Investigation students come from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Feng Xia & Li Ziyu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Department,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009 )
【Abstract】 Learning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learning effect, and it’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learning ability. The article summed up the existed learning strategies first, then draw up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by myself, to investigate the tool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role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commonly used. Select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because teaching information is relatively ma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ir own students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s to improve their level of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hen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strategies level from the different grades, different subjects, and different gender students. the high and low scores learning strategies group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compared to identify differences in the same time, at last from the learn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tell the teachers to put the emphasis on Teaching Learning Strategies training. And provide some guidance in learning strategies teaching for teachers.
【关键词】市场调研与预测;访问调查法;学习能力;社会能力
《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是让学生了解市场调研与预测方法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口才表达、协调沟通、与人相处能力、理解能力、组织策划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等社会能力的培养,而要具备这些能力,掌握必要的调查方法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访问调查法的技巧提供本文作者的一些研究。
访问调查法又称询问调查法,是调查人员采用访问询问的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市场情况的一种方法,它是市场调研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调研方法。访问调查法的优点是灵活性强,能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收集客观的事实材料,能依据研究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员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其方式灵活多样,方便可行;访问期间调查有助于调查者直接观察样本的特征,所得资料较为全面、准确、有利于调查的深入,访问调查法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调查方法。要全面掌握访问调查法,深入的研究访问调查法的技巧非常重要。
访问员在访问过程中如果有良好的素质和娴熟的访问技巧,就易于取得访问的成功,使调查数据更为真实可靠。本人总结研究访问调查法有如下几方面的技巧。
一、接近被访问者的技巧
访问调查的第一步就是接近被访问者,能够为被访问者接纳,所以合适的称呼就显得非常重要。对被访者的称呼要恰当、亲切、自然和入乡随俗。如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称其职务,以示尊重;对一般人士以其年龄结合工作性质称呼,如:“老伯”“先生”“师傅”“老师”等。与被访者面对面直接访问的访问者要求仪表端庄、服饰整洁大方、礼貌礼仪周到、精神饱满、亲和力强,以便在短时间内为被访者接纳。要正确做到:
1、正面接近。访问者开门见山,直接自我介绍,说明来访目的和调查内容,然后正式访问。如拦谈。
2、隐蔽接近。访问者以某种隐蔽的方式或伪装的方式接近被访者,这种方式可在对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了解真实的市场情况。如竞争对手的调查。
3、自然接近。是通过某种媒介(如会议),使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之间有个自然的接触过程。这种方式易消除被访者的戒备心理,了解到深入、详细、真实、全面的信息。
4、求同接近。访问者通过共同的兴趣、话题等接近被访者,然后慢慢切入调查主题。如与家庭主妇谈孩子教育、厨艺等,与经理谈销售。
5、关心接近。是从关心、帮助被访者的角度来联络被访者的感情以接近被访者。
二、向被访者提问、引导、追问的技巧
提问、引导、追问是访问进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访问者的提问技巧要正确做到:
1、提问时态度要诚恳、自然、大方,精力要集中,以耐心鼓励的目光注视被访者,表示对被访者话语的认同,并用“哦、嗯”等语气词陪衬。在对方讲话时,尽可能不要插话,如要追问,可以用“对不起,我可以问个问题吗?”或“我可以插一句吗?”
2、提问的语气、措辞、方式要适合被访者的身份和知识水平,否则会造成被访者的不安或答非所问。
3、提问要根据调查表上问题顺序提问。调查表是事先根据需要精心设计的,其前后顺序一旦随意调整,个影响答案的准确性。
4、当被访者在回答有些问题有顾虑或不想回答时,访问员要及时改变提问方式,尽量消除对方顾虑,并向被访者保证严守秘密,同时可以暂时穿插一些被访者感兴趣的话题,活跃一下气氛。
5、提问时要注意根据被访对象的不同、问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注意观察被访者的性格,性格内向的可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性格外向的可采用直来直去、简洁明快的方式,而对于专家学者,采用层层深入的提问方式。对于简单的问题,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提问;对于敏感、隐私问题,
6、在访问中,如果被访问者出现答非所问、一时语塞,或口若悬河、离题万里时,访问者可以耐心解释,及时提醒,转换角色,及时切入,引导被访者进入调查主题。
7、在被访者回答问题前后矛盾、含糊不清、过分笼统、内容不完整时,访问者可以通过正面追问、侧面追问、系统追问、补充追问、反复追问的形式,获得所需信息。
8、作为集体访问的主持人,要准确好开场白、活跃气氛、把握主题、照顾全面、亲切友善、灵活应变。在提问时不能冷范任何一个被访者,在倾听一个人谈话,目光还要注意与其他人交流;对于不善言辞者,要善于启发其发言;不要让某一两个人占用过多的发言时间。
三、访问气氛控制技巧
访问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沟通,要想取得良好的交流沟通效果,必须营造一种轻松、友好、顺畅的访问气氛。营造这样一种气氛必须掌握访问气氛控制的技巧:
1、尊重。被访者在受到访问者尊重和重视的前提下接受调查,会消除顾虑、紧张、不安、不自信,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交流时会畅所欲言,比较轻松。访问者在初次与被访者交流时,要表示调查机构选择他是因为对他的意见很重视。在交谈中要用谦虚、认同的肢体语言表示同意和鼓励。
2、诚恳。彼此理解是访问进行的前提,诚恳是打开理解的钥匙。访问者要以诚恳的态度感染对方,以自已的诚心表明自己的访问东意图,以自己的诚意赢得对方的信任。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双方推心置腹地进行沟通交流。
3、中立。访问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被访者对调查项目的意见和看法,所以,访问者在访问过程中,对所有问题都应该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对被访者的意见保持中立,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在与被访者进行肢体语言和头语言交流时,也始终表示中立。这样才能收集到客观、真实、反映被访者自身看法的信息。
《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教学研究——访问调查法的技巧掌握是《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一个方面,运用和掌握这些技巧教学则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能力的培养,这对将来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工作实践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杨江娜.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试改革浅议[J].科技经济市场,2009(4).
[2]唐凤秀.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杨汉东.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营销调研》实训设计与组织[J].职教论坛,2009(1).
关键词:任务驱动 实践技能 职业素养
随着国家对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完善共享型"校企--专业--课程"的资源平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培养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对实践教学环节已经越来越重视。
一、《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实际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老师黑板上搞市场,学生教室里做调查",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跟上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认知,没有体验,学生在进入企业真实岗位时很难快速地进入职场状态。
(二)教学模式单一化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目前,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案例分析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和使用问卷星、调查派等模拟软件的实践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营销实践操作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 以案例分析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案例选取的合理性对教师提出了挑战
在案例的讨论分析中,为了引起学生对知识点的共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和掌握,教师选取的案例往往是可口可乐、肯德基等国际知名公司,而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时进入的企业大多是一些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由于营销战略的差异、调查经费投入的不同等导致在调查方法、资料收集整理等环节上存在差异,因此,这就使学生在职场中不能很好的切入,在毕业生回访中对学校的教学产生质疑。
2. 使用模拟软件的实践教学模式虽然与发展趋势接轨,但因为没有真实的实践导致教学效果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软件操作时往往假设某个背景,这些背景没有一个真实的企业所依托,没有真实的调查场景,往往与实践脱节,而学生也纯粹是为了应付和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因此导致教学效果差,教学及实践不成体系,不能相辅相成。
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分析
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为例进行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是该校市场营销专业通过深入调研与工作任务分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重构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校企共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课程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课内学时共计56学时,后续课程主要有《市场营销实务》、《卖场运营实务》、《品类规划与管理》、《销售实务》等。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作用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市场调查的工作流程,掌握市场调查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设计调查方案、设计抽样方案、设计问卷、选拔与培训调查人员、组织实施及监督调查项目、整理与分析调查资料、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市场预测并独立撰写完整的市场调查报告等专业能力,培养学生较好的开展市场调查、分析、预测和解决企业相关市场问题,捕捉和分析市场信息、对问题进行科学决策的综合能力,提高与人交流、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等职业核心能力。因此,《市场调查与预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主干作用,对学生从事营销工作的专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三、课程实践教学建议
(一)课程设计建议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和开发,对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深入调研,基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确定专业所对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从而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同时对相近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归并,本着全面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目标,充分参考国家行业标准,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进行课程设计,以此确定学习领域。
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也应根据岗位适用、行业发展、课证融合的原则进行取舍,注意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职业素养形成的需要。
教学过程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引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分解,在不同教学任务中整合、序化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做到教学任务驱动、学习自主创新、实践岗位引领。
(二)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议
建议《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可以从原来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发展到企业参观、角色扮演、实战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学中根据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和任务的差异,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和不同的教学方法,立足于每个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体现学生主体、教师导学和教学做一体的职业教学理念,融"教、学、做"为一体,做到"教中学"、"教中做",综合运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1、整个教学过程应站在企业调研分析部门工作人员的角度,以3-4人为一小组,开展调研分析活动,充分利用excel软件、spss软件、模拟调查软件、调查派和问卷星在线问卷设计系统等教学软件,完成要求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在仿真环境中,使学生能够像实际调研者那样,自主地进行模拟调研。
2、整个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应从基层市场调查与预测人员实际需要出发,通过模拟调研、企业实际调研和岗位见习,使学生感受调查作为一种艰苦工作,经常会触及哪些棘手和敏感的问题,调查人员应该怎样做到客观公正、无私、严谨、认真、细致,应具有怎样的敏感性、警惕性、坚韧性,开拓性、创新性,以及这些素质的重要性;并自觉的、有意的培养自己的思想素质,实现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的融合。
3、课程应依托所在专业的实践基地,开展各项校外实践活动,满足课程的实训需要。学生通过 "真刀真枪"的实践,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感受真实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氛围,也缩短学生与社会的适应期。
(四)师资队伍配备建议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是一门职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建议任课教师要专兼结合。师资队伍的配备上要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考虑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课程教学团队中专任教师应拥有营销专业相关的本科以上学历,具备"双师"素质或行业一线工作经历,专兼职教师配备合理,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任务达总课程的25%以上。
(五)教材的选用及编写建议
1. 建议任课教师选用实践性较强的教材
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应针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专业性与实践性较突出的特点选用实践性较强的教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实训部分的内容为教材的重点内容,内容要尽可能地具有丰富性和广泛性,并注意与外经贸企业一线实际的一致性。同时,还能进一步体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突出以任务训练为主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部分的内容为教材的辅助内容,理论仅为实训服务,所有知识点和案例的选取只为能够满足能力培养的需要,并力求做到以实训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 鼓励任课教师自编教材
鼓励任课教师自编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材应通过与学生实际工作相关的各个案例和实践项目的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认识。教材表述必须精炼、准确、科学。同时,任课教师在自编教材的过程中,能够将教学体系进行有效梳理,将教学体会融入教材,教学相长。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关键词:教学方法;大学英语;交际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93-02
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精讲多练,以学生语言运用为主、以教师语言输入为辅的教学理念。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均能较好地体现此语言学习规律,并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首选的教学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国以往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受钟摆效应的困扰,轰轰烈烈的交际教学法改革最终演变成折中主义。虽然近20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有不少教师受教育背景、传统教学方法及理念的影响,在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时不能有效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在高校,依然有人使用语法翻译法等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刘润清&戴曼纯 77-78)。
1.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是外语或第二语言的一种教学理论,它强调交际过程,强调交际能力是语言学习的目标。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创立,与以语法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如听说法相对而言(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 81)。
交际教学法虽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但从交际法的有关实践来看,可以发现有三个原则在起作用:一是交际原则,即涉及交际的活动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二是任务原则,即用语言完成有意义任务的活动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三是意义原则,即对学习者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学习过程(束定芳&庄智象 206)。
交际教学法符合新的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被予以提倡,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交际教学法是否被广泛的运用呢?以下是对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一个调查研究。
2.调查与研究
本文对来自西华师范大学的33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25岁至58岁的11为男教师和22位女教师。他们有着不同的职称,其中副教授3名,讲师18名,助教12名。33份问卷全部有效。
此外,本次问卷调查还包括了18至23岁的236名学生。他们分别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如文学院,历史学院,商学院等等。在检查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211份,其中男生68人,女生143人。
本次问卷调查表由40个选项所组成。选项包括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为了对问卷有更好的理解,本次问卷全部用中文编写。
2011年10月,作者分发了问卷调查表。在问卷调查之前,作者先告知大家问卷仅用于研究,对他们不会有任何影响。其次,回答整份问卷需要大约15分钟,老师和同学们可在课间休息时间完成。再次,提醒大家注意个别选项为多选。在回收了所有问卷之后,作者进行了整理以确保问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此次研究借助SPSS 15.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如下。
3.研究结果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为主。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听说领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的首选。然而,很多老师却并不能将这些新理念应用于实际之中。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法仍然很流行。
下面对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15.2%的教师认为语法翻译法是他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仅有18.2%的教师使用了交际教学法。听说法被21.2%的老师上课所采用,而近1/4的老师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此外,12.1%的教师认为他们在课堂上主要使用了合作教学法。而大多数教师则认为他们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是折中法,即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和教师相比,可以发现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意见大有不同。在学生看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一大半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了听说法,并且40.3%的学生认为语法翻译法仍是英语课堂上的主要教学方法。而对于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的任务型教学法,尽管有41.2%的学生推崇,但于交际教学法而言,仅有21.3%的学生选择。相同比例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老师使用了合作学习法。而对于折中教学法,尽管大多数老师认为这是他们的主要教学方法,只有35.1%的学生支持它。
由上可以看出,交际教学法并未被广泛的使用,而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了大学英语课堂的主要地位。
此外,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理想状态,然而这需要教师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大胆的将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折中法。实际上,从理论上讲,折中法是最好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因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班级的大小,综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刘润清&戴曼纯 78)。但实际问题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干扰,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并不能很好的运用,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4.原因分析
【关键词】广西 高校 学生 安全教育 教学 现状 调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0015-02
目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校园的开放性以及学生的年龄、心智、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不足,高校不安全因素在逐渐增加,这使得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亟须加强。广西地处西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区域、民族、文化环境特殊而复杂,因此,全面了解广西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的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切实增强广西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这是具有现实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召开相关座谈会为辅。调查问卷主要设置了教学模式、教学时机、教学内容、教学次数、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在题型上,以选择为主,兼有一定的主观补充性选项。在调查范围上,主要选取了南宁、桂林、柳州、玉林、钦州、梧州、百色7市的9所高校,随机抽取各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77份,有效问卷840份,问卷回收率97.44%,回收问卷有效率95.78%,符合抽样调查原则,样本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
二、安全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目前,随着不确定的不安全因素的增加,广西区内各高校逐渐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安全教育教学模式以“注入式”为主,缺乏多样性。广西高校进行学生安全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目前广西高校学生安全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为主,所占比例高达92.26%和80.48%,这两种模式均属“注入”性质,即通过教师或主讲人(如学校保卫部门负责人、专家等)的讲解活动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这种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安全知识,但教学过程中学生较为被动,缺乏反馈及互动,教育效果有限。另外,采用影像观摩、亲身体验、个别化教学等教学模式的较少,分别只占29.17%、12.98%、5.59%。因此,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教学以“注入式”模式为主,有待进一步发展更为直观、更具实践性和个性化特征的教学模式。
(二)安全教育教学时机较为零散,缺乏连续性。目前广西区内高校进行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的时机情况如表3所示。
据表3可知,广西高校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时机主要有开学、安全活动日、典型案例后,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2.02%、64.64%、74.17%。也就是说,多数高校利用一定的时机,以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安全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这些时机零散且有限,因而安全教育教学活动的持续性不强,尤其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甚少,只占4.41%。因此,在今的安全教育中,各高校不仅应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学,更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安全教育教学内容以基础性安全知识为主,缺少多层次性。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涉及的教学内容如表4所示。
据表4可知,在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被调查学生所在高校多以交通安全、人身及财产安全、消防安全的教育为主,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0.48%、67.74%、60.95%;对学生的心理安全、网络安全也较为重视,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2.14%、28.93%;但缺乏对学生的国防安全、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只相应地占7.02%和12.14%的比例。交通、人身及财产、消防安全知识均属于大学生应了解的基础性内容,而广西特殊的区域因素还需要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国防安全和文化安全意识。因此,广西高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有关国防、文化等多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
(四)安全教育教学次数偏少。目前广西高校每学期进行学生安全教育次数的情况如表5所示。
据表5可知,在开展问卷调查的9所高校中,每所高校每学期都进行了相应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其中,有27.86%的学校每学期只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教学;每学期进行三次以上安全教育教学的学校只有10.95%。可见,广西高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都有所涉及,但次数偏少,重视程度还不够。
(五)安全教育教学效果不明显。所调查学生对高校安全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如表6所示。
据表6可知,对于安全教育教学,59.04%的学生认为其效果“一般”;21.79%的学生认为“好”;2.85%的学生认为“很好”;14.17%的学生认为“差”;2.14%的学生认为“很差”。可见,广西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以便切实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由以上调查、分析可知,在高校日益复杂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广西大多数高校已注意到了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比较有效的形式展开了不同程度的安全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但存在的问题仍比较明显,这就需要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教学方面进一步加强重视,创新改革,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更安稳的教育环境。
三、安全教育教学的策略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切身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有利于营造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更有利于促进建设美丽广西的长足性发展。因此,要解决广西高校在学生安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
(一)深化“安全第一”认识,健全安全教育教学体系。广西各高校应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来深化师生的安全教育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同时,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管理与教学计划中,落实师资、编制规范教材、购置设备、规定课时和学生、实施教学评估,使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工作逐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以保证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二)推广多样化教学模式,增强安全教育教学的实践性效
果。广西高校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应在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电视、广播、舞台等媒介,采用影像观摩、话剧表演、知识竞赛、演讲等形式,多以正面的形式将安全知识生动形象地植入学生头脑中。此外,广西各高校还应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安排安全演练、让学生参与校内安保工作等,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及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充实安全教育教学内容,适应广西区情发展。当前,威胁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广西各高校应树立大安全观,与时俱进地拓展、延伸和充实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的内容,使安全知识既广又专,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除重视传统安全知识的教学外,各高校还应突出学生的知识产权安全、心理健康、网络安全等内容,强化学生的民族团结、文化安全、国家安全意识,为建立和谐、安定、友好的校园、社会和国际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需要积极调动各方面人员参与到学生安全教育中,构建安全知识教育教学的立体网络,使广西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君枫,杜以昌.大学生安全教育[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3]禹勇.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4]汤继承.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5]张振东,陈永亮,黄迎乒.河南省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5)
[6]鲍彩娟.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9(6)
[7]谢红岭.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考[J].高等教育,2012(3)
[8]周水平,万江文,郭安平,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江西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4)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西高校安全稳定立项研究课题(桂教安稳[2011]26号)
关键词:大学物理;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24-03
一、引言
大学物理作为我校诸多工、农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修读人数众多,面向专业广,且在学生大学一或二年级修读。从学生所处的修读阶段和对象面广这两个方面来看,大学物理课程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的养成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都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刚接触大学物理时有很多的不适应,学习累而效率低。甚至有部分学生高中阶段物理成绩非常好,然而学学物理同样感到吃力。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学学物理效率低?如何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一问题以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本文拟通过问卷调查法从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有效衔接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大学物理学习效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为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
1.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2.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华南农业大学2013级修读大学物理课程的6个自然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7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问卷回收率为90%。
3.研究工具:自编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从学生因素、课程内容、教师因素三个方面构建,学生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理科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大中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重复性、学生的适应性、课程考核方式;教师因素主要考查教师的教学方式。
三、调查结果
1.学生方面的调查统计结果:
(1)在学习态度上,52%的学生非常喜欢物理课,但是喜欢做作业的学生只有28%,只有30%的学生认为班级学习气氛比较好。大学物理的知识点多,数学手段以微积分为主,学生难上手。课程进度快,老师不会过多地复习学过的知识,导致学生越来越跟不上进度。一个学年下来,仅有31%的学生比较积极地学习物理,而有20%的学生不喜欢做大学物理作业。
(2)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大多还保持着高中时期的依赖性,缺乏学习的计划性、独立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做到课前预习的学生仅占6%,有34%的学生课前从来不预习。有39%的学生上课会记笔记,43%的学生偶尔做笔记,18%的学生从来不做笔记。在课后作业方面,近50%的学生会边复习边做作业,而有27%的学生根本不复习,做作业是为了应付老师不得已而为之。
(3)理科基础方面,85%的学生中学时物理成绩都还不错,但进入大学后,仅有31%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微积分,51%的学生微积分掌握一般,另外18%的学生微积分掌握得较差。由于数学工具掌握不够扎实,导致部分学生物理学习困难,上课听不懂,课下不能及时独立巩固复习,严重影响物理学习质量。
2.课程内容的调查统计结果:
(1)在大中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重复性问题上,85%以上的学生认为内容重复是必要的。即大学物理和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复,使教学能有效衔接,学生也更容易理解,能有效增强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
(2)学生对内容的适应性调查结果显示,61%的学生认为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相比较,内容跨度太大,很难适应,并且有78%的学生认为大学物理课程知识点过多,难以在短时间一一掌握,导致学习困难。中学物理知识点少,作业多,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消化吸收。大学课程学时有限,在有限的时间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点,而作业量又大幅度地减少,学生很难得到有效的巩固。另一方面,作业量的减少让学生觉得轻松,学习上更容易放松,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对于教材内容而言,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应该通俗易懂,而学生实际使用的教材内容过于抽象,这与高中教材具体、直观形成鲜明对比,在学习量增加的前提下,教材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下降。
(3)在课程考核方式方面,大学物理一般只有2次考试,即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的内容以基础为主,大部分题目都是书本上的例题或学生的作业题。这种考核方式缺乏有效竞争,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而中学里考试较为频繁,考试内容以选拔为目的,学生能在考试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中学学习竞争大,学习积极性高。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49%的学生认为考试次数和学习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70%的学生喜欢一个学期只有一次考试,另外30%的学生认为除了期末考试以外,再增加几次段考模拟考更有利于巩固知识。
3.教师方面的调查结果统计:
(1)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多,教师讲解进程快,29%的学生能够非常或比较适应,71%的学生适应一般或完全不适应。可见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多,教师教学进度快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2)21%的学生喜欢老师上课提问,21%的学生非常讨厌老师上课提问。当老师课堂上留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时,仅有33%的学生愿意积极思考,另外67%的学生很少或根本不思考。教师上课以讲授为主,仅11%的学生能坚持听课,另外89%的学生或是边听边自学,或者上课根本不听完全自学。84%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程结束后能提供总结,仅有16%的学生愿意自己总结课程。
四、大中学物理教学有效衔接的对策
1.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由于大学物理课程存在进度快、学习量大、学习梯度大、课时少、课程难等特点,并且大学物理课程的主要数学工具是微积分和矢量计算。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上这些都给大一或大二学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学生若仍然保持高中的学习态度,认为上课跟着老师走,所有内容都可以在课堂上消化吸收,其直接结果就是逐渐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落下的课程越来越多,学习也愈感吃力。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课程开课前就应对学科特点做到必要的了解,并及时调整好学习心态,做到有备无患。另外,对于物理课程用到的微积分和矢量计算不要有畏难情绪,工具总是在不断地使用过程中逐渐熟悉和灵活掌握。若是之前学过的大学数学内容早已经遗忘了,那么在物理知识点用到哪些数学工具,此时有针对性地去复习一下,或边学边用,树立坚定的信心,勤学苦练,也不会对物理学习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2.培养独立自主的大学物理学习能力。大学物理课程学习中,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这包括必要的课前预习、科学的听课记笔记和课后勤复习。
首先,课前预习非常必要。因为物理课程难度较大,书中涉及大量推理,学生只靠老师上课时的讲解是难以掌握的。课前预习能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定理是如何推导的,对老师上课的内容有一个提前了解,就更容易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另一方面,预习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目的性地听课,大大提高了听课效率。
其次,科学听课与记笔记。一般而言,听课比自学效果要好。教师的课堂讲解,除了可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课程的知识以外,还会交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另外,课堂记笔记不是把PPT上的内容照抄,这种记笔记的方法是低效而且也不必要的。科学地记笔记,是记课堂上教师强调的重点难点,把课上学生没听懂的问题记下来,记笔记有利于课下的复习和巩固。
最后,课后要勤复习。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多、进程快,学习的消化吸收大多在于课后的及时复习巩固。物理课程的课后作业大多比较基础,做作业的过程即是带着问题去复习,因此要逐渐学会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当然同学之间的讨论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另外,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借助网络或图书馆资料对所学的物理知识就广度和深度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学会自主学习。
3.教材编写应直观形象且通俗易懂。教材编写过程中应考虑教材的形象性、直观性,适当增加图文形式,并尽可能联系实际,让学生感觉到一部教材好看、好用、实用。另外,教材应对各章节的知识点加以疏理和概括,并详细地介绍大学物理专业术语、微积分和矢量计算的运用,如此以来,物理的知识点虽多但不零散,同时教材有详细的专业术语及数学工具的具体运用,可降低大学物理的学习梯度,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此类教材也更方便学生自学。
4.教师教学方式方面的衔接对策:
(1)上好大学物理绪论课。大学物理绪论课程中要给学生强调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讲清楚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从课前预习、听课、课后复习的不同,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态度,转变学习方式,为后续物理课程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另外,绪论课上应给学生简单介绍物理学的发展概要,让学生对大中学物理内容的前后衔接有明确的认识,同时概要介绍物理学的趋势及广泛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师生互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以讲授为主,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有效的教学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讲授、启发、讨论、互助式等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也可以设定一些课堂小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说出他解题的思路,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地防止作业抄袭现象,也能更加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老师应该多走下讲台,减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亲而不是可畏,增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启发,引导学生善思考、会思考。
五、结语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从中学物理学习过渡到大学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衔接不良,在学习态度上不重视、学习方法上过度依赖缺乏独立自主性,数学工具微积分、矢量计算掌握不扎实,大学物理课程学时少、内容多、教师讲解过快,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等一系列的现实是造成学生大学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在今后的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上好大学物理绪论课,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以尽快适应大学物理课程学习、培养独立自主的大学物理学习能力。教学中宜选用编写直观形象且通俗易懂的教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景勤.大学物理教学中两类衔接问题[J].科技信息,2010,(27).
[2]江涛.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思考与探索[J].科技信息,2008,(21).
[3]朱伟玲,登平,何颖君,等.从光学谈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J].物理通报,2012,(5).
[4]李海,熊万杰,旷卫民.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地位的思考和实践[J].现代物理知识,2006,(02).
[5]向永红,贺静,王泽玲.电磁学知识结构体系与教学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02).
关键词 四川 小学科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The Study of Research and Strategy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 Sichuan Province
――Take Some Primary Schools in Dazhou City as an example
YUAN Ye, ZHANG Yarong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Dazhou, Sichuan 635000)
Abstract Taking four elementary schools in Dazhou in Sichuan Province for exampl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in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teracy, course resources,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etc, meanwhil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carry out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 Dazhou.
Key words Sichuan Province;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urrent status; strategy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原来的小学《自然》更名为《科学》,同时《全日制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①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达州市处于西南四川革命老区,教育教学条件相比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落后,近几年随着国家加强对西南地区教育投资的力度,基础教育教学条件得到长足的改善。目前针对四川地区科学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报道还很有限,尤其针对川东革命老区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鉴于此,课题组结合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达州市4所小学(其中3所城市小学,1所城镇小学)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3份,回收率为96.5%,通过问卷的分析初步掌握达州市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区域特色问题,从而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②
1 达州市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分析
1.1 科学课程的实施情况
2005年新的课程标准在我省全面开始实施,在国外作为核心课程的科学课,在我市小学教学实践中一直被归为“副课”行列,与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主课相对,③由于受传统教育价值的影响,学生成绩的好坏往往通过这三门“主课”评价,造成了科学课在实施过程中一直处于瓶颈期,相比之前的自然课很难有所突破,因此,学校虽然在课程表上编排科学课,但实际没人上或者科学课被其他考试课程挤占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调查的数据上来看,高达79%比例的小学科学课曾被挤占,同时个别学校仍然存在着未开放或开放不足的现象,更甚者有些小学科学老师直接把科学课当作活动课和自习课。
1.2 科学教师队伍专业素养较低
科学课是一门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学科,上好科学课对培养和发展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④作为科学启蒙教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学教育的质量。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科学课往往由一些“主课”老师兼任,或是交由年龄较大的老教师来上,具有科学教育背景或理工科背景的专职科学教师很少,他们大多对新教材的理念理解不透,专业知识薄弱,统筹科学教学资源和开展科学教学的能力较差,同时在与这些教师的交谈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80%的小学对科学课程的重视度不够,科学教师无法体会到教学的成就感,直接导致其备课、上课不认真,科学课程计划执行差,课堂效率低下,科学课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1.3 科学教学资源缺乏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科学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联系多种教学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因此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科学教育场所、教学设施等的建设提供较大的资金支持。⑤在调查的4所小学中,普遍反映出以下三个问题:(1)即使学校配备了相应的科学教学设施,但调查结果显示,有一些教学配置但未使用的比例仍占61.3%,教学设施齐全但未使用占25%的比例,整体使用率不高;(2)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乡镇小学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没有专门的科学实验室,配备的少量实验器材和仪器出现陈旧或损坏,但未得到及时的修理或补充,导致科学教学资源严重缺乏;(3)科学教学场地,几乎在教室完成,教学形式单一,任课教师仅凭一支粉笔,以教教材为主要形式,不符合新课改理念。
1.4 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在观摩小学科学课时我们发现,由于教室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平时上课的时候教师只是拿着一本教材照本宣科,几乎看不到有什么教学设计,更看不到教师提供结构性探究材料带领学生在实验室或是教室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同时涉及到的实验探究活动往往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发挥。另外,由于教室紧张,上科学课的班级人数都在50~70人左右,在城镇学校班额甚至达到90多人,过大的班额导致科学活动无法展开,班级的纪律也难以控制,以至于出现上科学课的时候,80%的学生承认没有认真听课,自己在下面做一些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影响了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2 改变达州市小学科学教育现状的建议
2.1 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科学素养
由于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在整个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提高科学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就显得非常紧迫。目前我市小学科学教师普遍存在科学基本知识不扎实,教学经验不足,科学教育理论匮乏等问题。因此为了改变教师科学素养低下的现状,可结合地域优势,充分利用地方高校资源,加强与地方高校合作培养教师的环节,聘请高校教师对小学科学教师进行科学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培训,鼓励一线教师和高校教师共同开展教学探讨和教学研究,提高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另外,考虑到基础教育对科学教育师资的需求,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了科学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教学能力,基层学校可以选取优秀的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科学教学工作,提高科学教师的专业背景。
2.2 结合地方特色开发科学教育资源
科学课程标准(3~6年)指出:“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可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在观察植物时,城市小学的教师可带领学生到翠屏山或凤凰山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桥梁结构”这一单元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搜集或是拍摄达州市所有桥梁的照片,并在课堂上师生讨论这些结构桥梁的特点,从而理解桥梁结构对桥梁承受力的影响;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达州市博物馆、工业园区,在实践中拓展科学见习场所。农村小学可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结合农村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让学生边学习、边观察、边实践、边体验,如观察青蛙的生长过程等,加强乡土教育资源和乡土课程的开发。
总之,要加快达州市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进程,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教育观念,重视科学教育,加大对基层学校科学教育设施的建设力度。作为基层学校,积极进行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紧建设科学实验室,配备实验器材和器材,同时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增加科技藏书,学校可定期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周或是组织开展科技节。另外,我们了解到达州市通川区实验小学每学期均会组织赛课活动,一方面督促任课教师加强自我学习,同时也能借此机会加强不同教师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这一经验可在其他学校组织推广,为科学教育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② 许烨.海南小学科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万宁市部分小学为例[J].学理论,2013(27):267-268.
③ 孟洁然.当前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5):156.
关键词:山区;中专学校;英语教学;改革对策;学习策略
根据本课题调查(一),尽管山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但广大山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英语教师,应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乃至全社会和谐发展的认识高度出发,立足现实、肩负责任和重担,依据英语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积极探讨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教改措施,开展好山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英语教学,为山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尽心尽力。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因为在培养目标、学生来源及毕业以后的去向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树立与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能照搬普通中学的英语教学模式。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要根据社会和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具有相关专业英语知识的职业人才,为学生能更好地就业打下英语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特别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今后使用英语的需要,通过大量语言实践和有意义的语言运用,帮助他们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服务,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尤其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通过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让学生深刻理解和体验“做中学”的意义。
同时,英语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采取最佳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并注意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全面提高人文素养[1]。
二、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英语的需要,引导学生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针对大多数同学都有想学好英语的愿望,但又产生对英语“望而生畏”的感觉的现象。教学改革首要和最基本的突破口是,想方设法激发、培养与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当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又从学习中获得认知的满足和乐趣时,就会形成一种渴求掌握英语知识的内在需要和强大动力。教学上应通过列举大量现实生活的事例说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能否学好英语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未来生活。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科技信息、图书资料、商品信息等信息量之大已达到“爆炸”的程度。各行各业技术人员必须会英语,劳务输出也要懂英语等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一门外语是走向生活、走向未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基础,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语言存在的意义是表情达意、相互交流,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学习氛围的营造、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用英语,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如教师可组织开展“英语角”活动;进行一些朗读、对话或歌唱比赛;组织学生搜集商品广告、各类文具、衣服及商品外包装上的英文单词、句子及说明段落,并适时引用到教学辅助阅读材料或考查中。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英语运用的广泛性、实用性,亲切感受到英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学生对知识的每一次运用,都能多一次成功的尝试和多品味一次成功的体验,从而多享受一份成功的快乐[3,4]。
三、切实树立教与学的信心,耐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适时给予学法指导
信心是一个人在活动中对自己成功把握的主观估计,是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针对目前中专英语教学出现“教师难教,学生怕学”的局面,在教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树立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本身要增强教好中专英语的自信心。
针对调查中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普遍表现出的害怕发言、害怕出错的自卑心理,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正确对待他们的语言错误。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尽量放松,问题设置不宜太难,必要时可做一些科学性的放松运动,如跟着教师的节奏拍掌,根据教师的简单英语指令或者体势语言做动作或猜词等。同时,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都应小心翼翼地加以保护;应不时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和尊重的情感信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课堂回答或作业批改多给一些“Try your best”“Try again”“Great”“perfect”“Terrific”“Well done”“I’ll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等激励和鼓舞性的评语,使学生敢于开口,动手写英语,乐于实践。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并适时给予学法指导,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聪明才智,看到自身学习的潜力,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排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树立和坚定学好英语的信心。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习方法或策略,通过不断重复与练习从而形成并发展成为个体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倾向。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仅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则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和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它可以通过生物钟,通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学生自觉去做应该做的事,并调动其潜意识为学习服务。具体来说应加强培养下述习惯:记笔记和整理笔记的习惯、预习与复习的习惯、查词典的习惯、大声朗读英语的习惯、背句子的习惯、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以及克服死记硬背英语单词和语法规则,将单词融于句子、语法规则融汇贯通于课文阅读材料、灵活运用于口头或书面表达的习惯等。
四、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过程评价,讲求教学实效
1.分层教学和体验学习相结合。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分层教学和体验学习相结合的结合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张连仲教授在《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英语教育改革》报告中指出:当前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英语教育改革迫切需要我们认清扩招形势,在分析生源素质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譬如,根据学生的成绩编A班、B班或C班。把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选择适合他们的教材;对于基础较好又肯学的学生可结合专业按中专英语新教学大纲要求完成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对于那些程度较差而愿意学的学生,结合新大纲要求选择一些实用的口语教材,教给他们一些日常的会话,使他们能进行简单的交谈就可以了;而对于那些程度较差又不愿学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选修别的课程来替代英语课,开设一些感兴趣的课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学有所长。再如,在班级内开展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具体而言,对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以鼓励其自学为主,教授辅导为辅,注重实践能力提高;对基础较差、兴趣不浓的学生,则以教授为主,自学为辅,着重强化基础知识结构,课堂上尽量让每一位学生有事可干,有事能干,真正做到优等生“能吃饱”,差生“能吃动”。充分让学生在他们可达到的教学目标内生动活泼地发展。“体验学习”途径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者”的单一身份,成为学生学习的“管理者,信息提供者,帮助者,支持者”等多种角色,以学生的参与、感受和体验作为重要的方式,搭建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之间自主性探究式学习的桥梁。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改变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营造一种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如在教电商专业《商务英语函电》时,我们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或角色表演[5],精心安排活动内容,设计教学任务,把提高他们的质疑、分析和推断能力的培养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并且要尽可能地让他们有“出头露脸”的表现机会,使其练有所求,练有所获。
2.注重过程评价,倡导体验参与。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检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内在潜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保证。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问题设置、作业布置、考试形式(在考试方法上,要改变一统天下的闭卷考试为开闭卷相结合)上尽量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倡重在参与,培养合作精神。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不简单地给学生的观点回报以“Right”或“Wrong”、“Good”或“Not bad”,努力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其观点,从而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
五、结合技能大赛,优化语言环境,实施中职英语项目教学
从2006年到2010年,广东省相继举办了三届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技能大赛。大赛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引导中等职业学校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2010年广东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英语应用技能竞赛“主题演讲”、“图片情景描述”、“现场答问”、“英文听打”等竞赛项目体现了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全面检验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和英文打字能力。在今后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这种项目教学法,围绕竞赛各项目的技能要求配合基础知识教学,将教学内容分解成有机联系的技能训练项目,每个项目都跟随着所有的相关基础知识,完成一个项目就有了相关应用能力。活动课中应该注重主体参与,采用互动模式、小组比赛模式,激发学生们对英语应用技能的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努力通过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不断探索“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英语实践教学模式。
六、把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沟通技巧,建立新型平等师生关系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在师生的沟通中进行的,是师生间心灵相互沟通、相互感染的过程。我们调查中得知学生最喜欢懂得幽默,面带微笑又不失严厉,有耐心,认真负责,与学生有良好互动,平易近人的英语老师。可见师生间从传统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转换到新型平等的关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当前的形势下尤其不能被广大中专英语教师所忽视的是――把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做到对优秀生爱得严格,对中等生爱得温和,对学困生爱得细腻。要适时运用微笑、手势等丰富的体势语言,并辅之于风趣、幽默的情态或教学语言,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积极思维,大胆发言,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教师要相信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要发自内心地理解并尊重自己的学生,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智慧去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更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总之,英语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充分认识我国职业教育受教育群体的现状和实用职业技能和终身发展的潜在要求,积极发展有别于普通高中教育的中职英语教育,为大力推进符合广大学生实际生存需要的求实、踏实、扎实、落实的基础外语职业教育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晓卫.论中专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文教资料,2006,(24):149-151.
[2] 陈利平.谈谈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三要素[J].教育艺术,2003,(3):58-59.
[3] 卢丽娜.浅探中专学校英语教学的三个环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