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教育资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2 16:30: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教育资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教育资讯

第1篇

笔者认为,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必须强化训练环节,实施训练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当前教学中讲得多训练少的问题。这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手段。那么,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减少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教学时间,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

“许多语文老师把阅读教学课上成阅读课,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时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吕叔湘语)其实,阅读课与阅读教学课两者的目的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获取所负载的信息,如果以此来安排教学过程。那与要达到的语言训练目标不啻于“缘木求鱼”。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教学时,可以有计划地浓缩课文内容的教学时间,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不要把气力用在桂林山水的内容上,而应把重点放在本文轻松活泼、句式优美的语言和运用对比的表达方式与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上。让学生通过自学、反复朗读去感受生动优美的句式,学习对比和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二、抓好常规性的字词句基础训练

小学中、高年级要有重点地进行段与篇的训练,但仍不能放松常规性的字词句基础训练。目前有的教师只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忽视学习表达理解内容的语言文字,对学生回答问题、发表意见等语言表达、词语的运用、句式的选择、分析概括等组织语言的思维活动不够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都必须训练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利用推敲、比?^、替换、改写等手段,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懂得课文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例如,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句子用“飘拂”来描写红旗,而不用“飘动”、“飘扬”、“飘荡”等词。如果换用其他词,红旗飘得太利害或太轻了,与开国大典这庄严肃穆的气氛就不协调了。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我们必须让学生理解,每篇课文都可选几句进行专门训练。例如课文《凡卡》中“在写第一个字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有斜眼看了以下那个昏暗的神像……”凡卡为什么要在写第一个字以前要那么“看”呢?他“担心”什么呢?联系上下文,可以理解,这是因为老板经常打他,他的日子过得连狗都不如,怎么有资格写信呢?他要看一看有没有人发现他写信,他是在偷偷写的。凡卡“斜眼”看神像,表现出凡卡既希望得到保佑,又不相信神像能保佑他的矛盾心理。句子写出了凡卡可怜、可爱和幼稚。

三、加强对读的指导,在读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训练

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理解课文靠读,感受课文思想情感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现在许多语文课读得太少,讲得多,问得多,讨论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课文读得太少,而关于课文的谈话却很多”。其结果是教过的课文有的学生竟未能读通!因此,要以“读”贯穿阅读教学,初读知大意,精读品文字,熟读体会情感。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深刻的感受。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可引导学生在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视频的同时,反复朗读全文,正确处理课文中高昂、婉转、舒缓、急速等不同的语气变化,抓住关键字眼,突出几个“真”字,注意“啊”的读法,切实感受到桂林山水的静、清、绿和奇、秀、险的独特风姿。

四、注意写的训练,让学生自己去学懂课文

这里所写的写,有别于平时的作文,它的凭借和依托是课文。无论是扩写、改写、仿写和缩写,必须在掌握了课文的内容,理清了情节线索,领会了写作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这样就促使学生专心研读,自己去学懂课文。

第2篇

关键字:识字教学低年级

前言

识字,历来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许多专家学者多年来为之探索,希望找出一条多快好省的识字之路。就我国目前来看,各地探讨的识字教学方法就有二三十种,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识字教学中有了一点心得,下面谈谈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学方法灵活

我采取"直观教学、对比教学和语言环境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一年级新生较快地认识、掌握所学汉字,收到较好的效果。

1.直观教学: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并非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具体事物、物体强化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认识并理解汉字。如我在教"上、中、下"三个表示方位的汉字时就采取此法,先选三个学生站在上、中、下三个位置,手举汉字,以表字意,然后让学生变换位置,交换汉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上、中、下的位置是相对的,"上、下"这对反义词也就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了。

2.对比教学:由于汉字具有"拼形"和"表意"的特征,因此,在教学当中采取对比教学尤为重要。很多汉字字形是可以拆开,加以拼组的。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笔画和部首之后,经过对比,就可以较快掌握其它形状相近的汉字。如"青"而至"清""睛""晴",由"巴"衍生"把""爬",由"鸟"至"鸡""鸭""鹅"等。通过字义的讲解,学生很容易把旧知识与新内容联系起来,"读、写、义"也就很容易掌握了。

大多数汉字是形声字,其形符表意,声符表音。从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上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马"为例,在学生掌握了"马"字后,再教"妈、吗、码、骂"等字就容易多了。字形中有"马"这个部首,都读ma,再进一步解释字意。如讲"妈"字,因为妈妈是女人,所以有个"女"字旁,"吗"是说话时带出的尾音,所以要加个"口"等。再通过引导学生多组词,以强化记忆。

3.创造语言环境:学生容易写错别字,主要是因为少数汉字音、意相远引起的。在教学中,完成了读准音、辨清形之后,字义的教学可以在语言环境中完成。特别是一字多意,同音字等,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能取得较好效果。如学生对"手""首"混淆不清,常常用错,在教这两个字时,我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请学生到黑板上写上这两个字,要求示范的学生抬起"首",举起"手",在讲解"和,合"时,做好一些奖励卡片,要求学生用这两个字造一些简单的句子,做对的,奖一张"合格卡",用错的,给一张"和不对"的卡片。如此反复几次,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就深了。

二、教学形式多样

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人们一直在探索学生准确而牢固地识记字的音,形,义,形成一定识字能力的最佳途径。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识字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

1.游戏激趣: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除了认识字,还要读准字音,为了学生能读得准,记得牢,我在教学中多采用游戏的形式。

(1)找朋友:将生字卡片发给学生,请他们站在讲台一侧,再请同等人数的学生上台,认读一个生字,持该生字卡片的同学马上走到他身边,举起卡片,领读全班。

(2)点将台:将生字卡片发给一些学生,请他们站在讲台一侧,老师问:王字旁的字在哪里?持相应生字卡片的同学站出来,领读全班。

(3)小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所有生字卡片,学生自读后想想自己学会了哪个字,并教给全班同学。

(4)带帽子:将声母、韵母、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台选声母和韵母合成本课生字的音节,并贴在该生字的上边,领读全班。

2.多媒体技术:新兴的多媒体技术综合了视听与计算机的优势,可以将图文、声音和视频并用,产生活泼、生动的效果。经过证明,在识字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动画导入: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上了"动画片"。针对这一现象,我采用多媒体声像系统为先导,通过多采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诱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强烈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曾依据课文内容设计如下课件:

①春季动画图像,柳枝轻摇,花儿开放,布谷、蜜蜂、燕子在欢唱。

②配以《春之歌》的音乐。

③在实物旁打出生词,生字用红色显示,一幅声画并茂的春季图仿佛把学生带入了诱人的春光中,使学生兴趣盎然,引起了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2)字型演化:识字教学最初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攻下字形关。培养他们辨析字形的能力,掌握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多媒体技术可将死板的方块字演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将儿童必须牢记的知识,变成了有趣的形象,提高了识字的效果。

①象形字渐变演化:在低年级识记的生字中,有一部分是象形字。如:舟、泉、川、竹等。看似简单,但对于刚学横、竖、撇、捺的小学生来说,难以将字形与表象同意。基于此,我采用多媒体技术,从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学生丰富的联想,使简单的笔画结构和其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着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文字世界,增加了记忆的强度。

第3篇

关键词 电子实训 项目 知识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电子实训是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必修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每学期学校都会安排一定的学时计划,实训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一般采用“设计――查阅――实施――评判――完善”五个环节,通过学生自学,借助自身的创造力,发挥各自的潜能,完成指定的任务。教师一般只给项目任务书而不提供指导书,否则就失去了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1设计

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项目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提出明确而适度的项目是项目教学法的前提。因为项目设计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个好的项目,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项目的明确对于今后的学习与项目的最终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项目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设计精巧的项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电子产品装接,学生拿到项目后,会积极踊跃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然后提出很多种方案,并得出设计所涉及的知识和难点。知识点为放大、反馈、振荡、触发等,难点是电路的工作原理,所以必须熟悉电路,让学生带着任务很轻松地掌握各种电路。

2查阅

学生根据所接受的项目广泛地查阅资料,可以借助图书资料,也可以借助网络,旨在借鉴其他人的思路和想法。自主学习是以自学为中心,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独立完成项目。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利用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完成项目积累经验,避免大的错误,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到与任务相关的元器件发展的最新动态。这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前期的重要过程。

分析了实验项目后,学生分头去查阅资料,包括电路原理、产品功能、安装器件、调试检测设备等,也可上网查阅相关产品及其性能价格比,并能对设计有一个大概的思路,画出设计流程图,列出所需元器件的类别。

3实施

学生对所接受的项目经过分析、查阅,提出具体的方案并付之于实施。这是项目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过程。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能否付诸实践,其设计正确与否,都只有通过项目的实施来最终加以验证。在完成项目时,有很多是以前没学过的知识或技能技巧,这时就需要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欲望,教师就得使用手段,创设情境,通过讲解、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尽量不让学生对项目产生太大的畏难以及抵触情绪。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再提高和开发创新意识培养的过程。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开始具体的制作,主要包括搭制电路、设计线路板、购买元器件、借仪器仪表。当然,实训室应尽量给学生提供所需设备,并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4评判

这是教师对学生所完成项目的评价环节。学生将项目的完成情况展示给教师,教师针对学生的成果给出细致的评判,指出哪些方面可取,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同时提出合理的建议。效果评价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绝好时机。当学生以个人成果的形式完成某个项目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这时教师需要通过对其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讨论、分析、评点,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另外,学生每独立完成一个项目,都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时教师的及时表扬与鼓励,可以刺激其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自信,使其在不断地建构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同时,也提高自我认识与对自身的评价,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学习、进步。对学生设计出的电路,教师应给予启发性的提示及判断。

5完善

经过教师的评判,学生对方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学生在总结、完善中得到提高,也使项目的完成达到最佳效果。实验线路设计完成后,学生会发现实现不了设计要求,这时他们会反妥聊サ缏贰⒀橹だ砺壑识、不断完善。当反偷乃伎脊程结束后,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得到了强化。

当然,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项目中,难免忽略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了克服此弱点,首先,项目的提出要把握好,]意从整体上统筹设计,使项目与项目之间、新旧知识之间产生联系。其次,在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的学习之后,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归纳,以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这样,在项目的实现过程中才能不断加深对旧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4篇

学校是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主要阵地。对学生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造就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一定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里,笔者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的几点做法。

一、抓住课堂这块主阵地,加强小学生普通话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1、注重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英国文学家肖伯纳曾经说过“哪怕在文法上修饰得多么好,要表达语调时却是无能为力的。”说明朗读能把作家的作品,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绘声绘色地传递给听众,使其受到感染,达到身临其境的地步。假如一个教师,在每篇课文开讲之前给学生范读一遍,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那么本堂课的教学目的也随之达到了一半。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让语言文字的魅力如无声的春雨洒落田间一样洒落在学生心中,达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2、充分利用优美的古诗词,训练诵读

优美的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不仅内涵丰富,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文化素养至关重要。现在,古典诗词的诵读已经在我校普遍开展,这也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语感的好方式。在教学中我多采用熟读成诵,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读,先有不求甚解之意,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如学习《京口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节奏和重音,然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这样,学生不仅仅背下了一首首古诗,而且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也在点滴地积累着。

3、注重仿说和仿写,让学生习得更多地表达方式

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各路名家各作很多。在感悟文章的美好情感之外,我还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作者的表达方式。对于一些经典的段落或者句式,常常会安排学生仿说或者仿写。如教学《匆匆》一文的第三自然段。师:让学生反复读吧“洗手的时候,日子……”这一句。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生:作者运用了排比的手法。生:作者举了不同时间,日子怎样溜走。师:对,时间从不经意间溜走。同学们联系生活也可以举例说说。针对学生说的,师出示――的时候,日子――;――的时候,日子――;――的时候,日子――。通过模仿练习,既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好地积淀语感,又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二、用好读书笔记这一重要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强的学科,学语文的目的就在于学生学后会读懂文章,会写文章。其中遣词造句就是写好文章、正确表达的前提。如何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呢?

1、让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精选优美的词句,积累并感悟,丰富词语储备量

一般来说,在课堂中教师会抓住难以理解的词语指导学生理解,教给理解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毕之后,自己寻找其他优美生动的词语,自行进行理解并摘抄在专门的本子上。如,教学《和田的维吾尔族》一文:“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的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师:以前我们学过“战无不胜”,今天“美不胜收”中的“胜”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都用疑惑的目光,面面相觑。师:“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字典里是怎么讲的?”学生一查字典才恍然大悟,原来胜字有6种解释,我就让学生自己斟酌选择。生:我觉得应该选第6种。因为这句话作者是把艾得来斯比作彩云、花朵等。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告诉学生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叫联系上下文理解。学生习得这种方法后,自己会尝试着运用在自己的积累当中。同时,课堂上教师还会选择重点的句子指导学生评析修辞手法等,并要求学生寻找这样优美且生动的句子进行摘抄。

2、指导学生在广阔的课外阅读中有目的地去抄录精彩词、句、段,丰富自己谋篇布局方式方法的储备量

学生除了语文书,除了语文课堂之外,还有一个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那就是课外阅读。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阅读加强指导。首先要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目,其次是要规定阅读的速度,然后是要求学生选择其中有特色的段落进行摘抄和诵读。如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内心活动描写”等来摘抄,也可心分为“抒情”“说理”“环境描写”等来摘抄。也可以分为“精彩的题目”“ 意味深长的结”“巧妙的过渡尾”等来摘抄。这样,学生带着目的的课外阅读一定能成为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文字的肥沃的土壤。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第5篇

关键词:语言文字训练 规范性 探究

一、语言训练的现状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曾经是语文教学家族中重要成员的语言训练,历经沧桑几十载,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时至今日,竟跌至了破败落魄的边沿。《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也很难看到老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逐渐淡化。

二、语言文字训练――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石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染的过程,宜于采取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训练方式,企图一蹴而就,是不切合小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叶圣陶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这段论述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其核心就在“自能”二字上。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能真正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习语言的规律,让学生对每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眼看、口读、心想,用尽可能多的时间让他们参与语言文字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定能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

三、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训练

1.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训练的定义。有些教师为应付考试而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机械地抄抄写写,死记硬背,这样的做法被很多人误认为就是语言训练。要有效进行语文文字训练,必先正确理解其定义。就语文教学来说,训练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训练,主要着眼于语言的积累,在于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包含着对语言知识的领悟和语言规律的发现。语言文字训练不同于工匠式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到精确的递进式活动。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任何教学理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语言文字训练必须要切入到课堂这一领域,才能取得实效。

(1)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想象,用稚嫩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动人场景。这些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使他们听与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教师设计组织学生活动,通过语言训练实现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运用。

(2)引导学生学会针对语言提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语言问题只限于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并且多数在学习课文之前进行。学习课文中,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偏向内容性知识的,教师把握不好,就会使教学陷入单一的内容理解中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语言问题。

3.注重阅读教学中的读、复述和比较训练。加强读的训练,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要让学生优充分接触语言文字,多读课文。读:有默读、朗读、背诵。默读,是理解词语,熟悉句子、感知内容的好方法。朗读,既是吸收语言文字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文字、培育感情的有效方法。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文字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以便提高学习效率。重视复述训练,经常进行复述联系,是促进学生消极语汇转化为积累语汇的有效手段。抓好语言的比较训练,也可从文字的比较,词的比较,句式的转换等方面加以训练。语言文字训练,相当的一部分要学生学习词语的运用,语文中有大量的词汇。能否正确、流利、优美地使用语言,关键是看学生能否理解大量的词汇,词语的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学中词语的教学是相当重要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另外,语言跟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只有将语文教学延伸到校外,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读写实践机会,才能促成所学语言的全面内化,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大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

[2]郭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石――语言文字训练》。

第6篇

一、抓自律典型,榜样示范,逐步渗透学生的自律意识

我先从学生的自律典型教育入手,充分挖掘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自律事例,利用主题会、上课、自习等时间,大力宣传,示范引导,帮助同学们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学生比评有目标,赶超有方向,对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我时时处处事事有意识的把自律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努力为学生的转变营造良好的自律氛围,创设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他们的上进心、自尊感,逐步渗透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

二、信任学生,自立公约,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我改变以往硬性灌输的方式,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事务的主动性,我信任学生,给他们创设自主管理的机会。我感受到学生被尊重时,学生的自我教育就发挥作用了。在班级管理中,我改变以往要求同学学习并遵守规章制度的做法,而是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参照,发动全班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班的各项公约。由于公约是学生自己个个发言,人人参与,集体讨论制定的,同学们从维护自己制定的班级规则入手,也乐于按照公约的要求去做,并且能做到互相监督,学生自觉不自觉都被带动起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不只不觉地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三、提供学生做事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这些培训学生的自律意识,强化自我管理能力,有意识地提供给他们做事的机会,不仅管理本班级,我还与学校协调,加强与学校各职能处室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对各班的出勤、违纪、卫生、宣传、生活和两操等几大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协助老师进行值班管理。这些学生对我说:“老师这样信任我们、尊重我们,再不好好做事,就太没良心了!”他们的管理行为不仅维护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秩序,还进一步巩固了学生自己的自律意识,促进了他们的转变。

四、在活动组织中,因势利导,全面提升学生的自律水平

第7篇

一、按汉字的构造识字,渗透规律性

汉字是世界上最为特殊的文字之一。它以形表义、因义而音,其中蕴藏着许多造字的规律。在教学时,渗透这些规律,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生词,激励他们去探索汉字的奥秘,提高识字效率。

(一)象形识字

如“鸟”字的教学,可先让学生借助教材小鸟图认识图画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读出字音;然后让学生观察甲骨文的“鸟”,明确“鸟”是一个象形字;最后点明“鸟”字的变迁,教会现代汉字“鸟”。这样按“图画――象形字――楷体字”的顺序进行教学,既形象,又减轻了记忆强度,还使学生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口、耳、目”等象形字,均可采用此法。

(二)会意识字

会意字的学习,可以告诉学生,它是由两个或三个独体字合成的。它的意思与组成它的每一个独体字有关。如“尘”就是小土,小土就是“尘”;“日月明”就是太阳和月亮光很明亮;“鱼羊鲜”就是,鱼肉和羊肉味道鲜美……这样,学生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很快地掌握了字词。

(三)形声识字

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在汉字教学中可以提早引入形声字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形声字形和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一种是“基本字”带“字”(或加偏旁),如教学“青――晴――清”,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后,让学生辨析三个字的异同,告诉学生“青”是基本字,是后两个字的声旁,“日、氵”分别表义。这样,学生很快理解“晴”是“晴天”的“晴”,“清”是“河水清又清”的“清”。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清、情、睛、晴。另一种是换偏旁的方法。如教学“底――低”,告诉学生“氐”是它们的声旁,“广、亻”分别表义。“底”是“井底”的“底”,“低”是“高低”的“低”。这样,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之间的内在联系,架起了汉字教学的结构框架,教学一个,学习一串。

二、发挥自主意识识字,促进主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才起变化。在识字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识字,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区分难易

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清主次,把握生字音、形、义的重点。根据我地地方方言的特点,在读音方面的重点应该是声调、前后鼻韵母的区别以及声母“N”和“L”的区别。其次是把握生字难点。在汉字音、形、义中,字形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先让学生自学,然后找出较难的字形,如“睡”字的右半部“垂”是难点,需要反复强化。在每一课的识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难点,克服主次不分,平均用力的弊端。

(二)总结方法

生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关,在教学过程中,除渗透造字规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发现,总结出识字方法,化难为易,教给学生许多有趣的识记方法。

如:“编顺口溜”是根据汉字的字形结构,分析部件或笔画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的一种记识方法。如教“回”字,可以引导学生编出“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如记“林”“森”可编成“树木真有用,大家都来种,二木就成林,三木变成森”。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是根据已经学过的熟字,加上或者减去某个部件,有效地认识新字的方法。如“二人从,三人众”,“又”加”“见”是“观”,“树”减“又”是“村”等。

学生不仅对这样的识字方法感兴趣,更感兴趣的是自己编顺口溜,做字谜分析字理结构。尽管学生的识字方法还不成熟,有时甚至幼稚可笑,但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识字的主动性。

三、在“带格”书写中识字,注意规范性

写好字对于健全和发展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及学习习惯、提高审美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培养,让学生从小将字写得堂堂正正。

(一)引导观察

一是观察字形特点,包括结构、偏旁,有无特殊或应引起注意的笔画等。二是观察间架分布,主要是指汉字的多种基本结构在田字格中的分布。三是看主笔和次笔。

(二)描红感悟

如教学“牛”字,先让学生描一描,使学生试写感悟: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三)教师示范

将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有实效性。

(四)学生练写

学生练写,一般采用“学一字,写一字”的方法,每个字三遍左右为宜。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田字格内书写,对间架位置、间隔比例不规范者及时给予纠正。

第8篇

[关键词]学校;性教育;开展;载体

1 基本状况

市区学校61所,学生5万余名。专兼职性健康教育教师68名,配备率达90%;性健康教育开课率73.42%;性健康教材拥有率90%以上。教师年龄构成比为:30岁以下18人,占26.47%;31~40岁20人,占29.41%;41岁以上占44.1%。性别构成:全部为女性;学历构成比:大学51人,占75%;专科13人,占19.11%。职称构成:高级教师7人,占10.29%;中级教师40人,占58.8%;初级21人,占30.9%。其中具有医疗职称的6人。

2 主要做法

2.1 固定课时,落实教师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性研究与教育培训中心的指导下,教育行政部门在地方课时中固定了性健康教育课时,小学高年级每周0.5课时,中学每周1课时。由保健教师、心理教师或生物科教师任课,使用省内统编性健康教育教材。

2.2 知能培训,丰富储备

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的初始阶段,我们对任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①作为单独学科设立的性健康教育课,没有教师接受过专业培训;②阅读过专业书籍的不足1成;③能说出性健康教育目的、意义的不足1成;④对在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持赞成态度的4%。不赞成的17%,无所谓的79%;⑤没有教师能在课堂上解答学生提出的性困惑问题;⑥教师提出疑义比较集中的问题有:a、不知道该怎样进行课堂教学;b、对讲解“生殖系统、婚前、怀孕、安全套”等敏感课题存在顾虑;c、缺少专业辅助资料。

针对师资现状,我们一方面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请一些专家来佳木斯市做讲座,扩大受众面积。同时,与哈尔滨医科大学性健康研究与教育培训中心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邀请专家指导培训工作,使性健康教师对性教育有所了解和认知,明确性健康教育的目标。我们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讲学,如:在进行预防AIDS教育中,请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的专业人员为教师讲授“禁毒知识”;请妇婴医院专家讲授“低龄怀孕的危害”等。我们先做普及性培训,然后确定“性教育示范校”20所,选出“骨干教师”,建立“骨干教师”队伍,分期分批接受深入培训,通过这支队伍推动全市学校性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和2005年,20余名骨干教师接受了来自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晏涵文、台湾师范大学卫生教育研究所高松景博士、台湾东吴大学林惠瑛教授的培训。2004年10月,在福特项目基金资助下,我代表佳木斯项目组参加了赴台考察组,对台湾的学校性教育进行了考察,台湾性教育发展对我所的学校性教育工作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借鉴。

另一方面,我们加强常规培训管理,建立每月培训制度,即固定每月的半天为性健康教师培训日。经过实验,教师对集体备课、互动研讨、资讯共享、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方式比较能够接受。我们每个培训日都设立一个主题,或展示一个典型教案,进行校际间交流,促进教师知能水平提高。我们在对教师的知识、态度、技能的培训过程中,注重联系与社会实际。比如,讨论“早恋”的提法是否科学?“社会性别刻板化”的具体表现;的低龄化趋势等,教师在探讨中自觉提高认识水平和施教能力,更有效地教育指导学生和家长。

为了让教师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把比较基础的性生理知识和带普遍性的话题做成课件发给性健康教师,降低了教师授课难度。发放的教学辅助资料有:哈医大性健康研究与培训中心提供的《佳木斯市性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资料》,《男孩子、女孩子》影像课件,学校性教育教师参考光碟;国家教育部与卫生部制作的《预防AIDS教师培训资料》光碟,禁毒知识宣传片等。2005年与哈医大性健康研究与培训中心建立的“性健康教育网站:省略”形成资源共享,把教案、教法、课后反馈等内容放在网站上,扩大交流范围,为性健康教师的后续提高开辟了新的渠道。

经过系统的培训,性健康教师的知识、态度、能力都有了长足进步。目前,13%的专兼职教师能够完成高质量的授课任务。

2.3 改进教学方法,以活动促进性健康教育的发展

我们以开展各项活动为载体,使性健康课得到深化。我们通过开展“说、讲、评”活动、示范课展示活动、优秀教案评比等活动,培养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技能,交流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从而对学生做正向的引导。只有不断的推出活动,让性健康教师观摩、比较后,才能完善自己的教学,找出更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我们还调整了原有教材的教学内容,变章节式教学为单元式教学,重新组合教学内容,每个单元都以一个主题出现,选择学生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并做适时引导和点评。这种方法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摆脱了以往教学刻板、枯燥的形式,教学效果明显。2004年我们推出8节不同年级的示范课进行展示,并做互动式研讨,教师得到了很大启发。2005年我们又评选出17份课件,21份教案供广大教师参阅,极大地开阔了教师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性健康教育课的效果更加凸现出来。在一些学校,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明显提高,性健康课已是不能缺少的课程了。

教学活动的增加,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很多学校把教学活动延伸到学生当中,利用主题班队会、学校广播站等多种活动形式完善性健康教育内容。尤其是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学校都会举行宣传活动,把性健康教育的内容普及到社会,使社会各界更加认同和支持学校的性健康教育。

2.4 挖掘教师潜能,以个/群体咨询提高性健康教育的质量

性健康教育有共性的内容,但由于个体差异也很大,仅有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共性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解决,但个性问题更应该在课外辅导,使性教育更加人性化,对性健康教育工作也会起到推进与深化作用。

性健康教育涉及到个人隐私,教师的自身素质、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都能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我们要求性健康教师开展性课外辅导工作,学校要设立“咨询信箱”或“求助电话”,但不要求每个教师都作辅导员。对教师素质进行考核,能够胜任的教师才可以在学校进行咨询;对知识、态度、技能、价值取向不完善的教师要做进一步培训,合格后方允许开展咨询业务。暂时不能开展咨询的学校,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每月的培训会上公布,由全体老师共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后再反馈给学生。这种方式不仅使不具备资质的教师得到快速提高,还能让其他教师得到有益的借鉴,

做到了知识资源的完全共享。如:向阳中学的教师原来是教政治学科的,兼任性健康课后,胜任不了学生的咨询要求。学生提出的某些较难回答的问题,都是经过培训式的“集体备课”而寻找到适宜答案的。

3 体会

3.1 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在宏观上进行政策调控,建立有效的性教育推行机制,加大学校执行行政命令的力度,学校性教育就能稳步发展。我市教育行政部门近几年间曾转发了《关于在黑龙江省大中小学校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的通知》黑教体[2003]298号文件,佳木斯市教育局下发了佳教通[2004]40号文件《关于开展学校性健康教育示范课及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的通知》、佳教通[2005]4号《关于学校性健康课评比活动的奖励决定》,对学校性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3.2 建立团队组织,做到资源共享

性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只有建立组织才能打破闭门造车的弊端。我们在巡回听课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有时犯同样的错误,而有些教师授课中有很多闪光点,这些优势与劣势在培训例会上都会得到讨论,学校性健康教育开展的不均衡性可以得到缩减。尤其是哈医大性健康研究与培训中心在师资技能提高与拓展方面提供了资源共享的方便条件,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

3.3 提高横向协调能力,稳定教师队伍

学校性健康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教学效果会受到影响。我们与教育研究机构协商,把性健康教师的培训纳入继续教育考核范围,在中小学保健所参加系统培训的性健康教育教师,完成培训课时发放继续教育学分证书。我们还取得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设立独立学科即健康教育学科,在教师晋升职称、教师资格考试中予以优先,从制度上稳定教师队伍。

第9篇

结字训练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的训练,在合体字的训练中又作细的划分。这样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字形有基本的认识和把握。独体字是从用笔到结构过渡练习时最好的选择。独体字在结构中对字形没有太多新知识的掌握要求,关键的一点是理解和应用 “中轴对称”。于此同时,可以把前一阶段对笔画的学习所得应用到独体字中,从而能得到更多锻炼机会。

独体字的结字也有不同的形式,其基本要求就是保持字在字格的中央。第一种是以横或竖作主笔的独体字。这类字中轴线容易把握。如图1和图2,段聪聪同学写的这几个独体字,中轴线把握得很好。“水”是以竖钩为主笔左右对称,“寸”字也是以竖钩为中轴展开的。“古”字是以竖为中轴,平分横画和“口”。然而“万”却没有这么明确的标准,横折钩的起处要保持在格子的竖线上,同时撇的起笔也要在格子的竖线上,这样才能保持字的居中状态。当然,段聪聪同学能这样书写也做得比较好了。图3是另外一个同学写的,以竖为主笔的“市”结字很好,但这样简单的结构也暴露了笔画的问题:横折钩的折角处圆转了,没有表现出折的力度,整个字的气势就会弱。这一点是这位同学以后要加强练习的地方。主笔能表现字的美感,因此“突出主笔”在结构中是一个重要的法则。独体字笔画简单,如果没有突出的笔画,整个字形都会趋于平板。如图4中的“我”字,主笔“斜钩”是最能表现字的美感的,这位同学没有把斜钩表现出来,整个字表现得局促。如果把斜钩写得舒展一些,字形会峻拔很多。

第二种是笔画的交叉点处于字的中轴上的独体字。这就要求笔画的交叉点处于字格的竖线上。如图5的“人”字的中轴就通过撇和捺的交叉点,如果这个交叉点和所在的字格竖线重合,那么这个字就在字格的中央了,字形也能保持中轴对称。图6中“冬”字的中轴线就偏离格子的中线靠右了。“冬”撇和捺的交点在字格竖线的右侧。比较好的修改方式是把“冬”字小撇的起笔写在字格的竖线上,撇和捺的交叉点也写在竖线上,两个小点同时居于一条直线上,这个字形就能保持在字格的中央,以格子竖线为中轴对称。图7中的“又”字,撇和捺相交处同样偏离了中轴线。图8中“衣”字的书写中轴线同样向右偏离。字形一侧收缩,一侧扩张,像被风扯了一下,字形给人的美感荡然无存。图9是石渊元同学写的“罗”字,字的中轴偏向左侧,但笔画书写到位,整体感觉还是比较好的。这一点也应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在写简单结构的字时一定要保证笔画书写的质量,这样对字形的不足也是一种弥补。

以上介绍了掌握简单的两种独体字中轴对称的要点。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其他共性的问题影响字形的美感。接下来谈一下比较普遍的两个问题。

第一是结字重心靠下,这个问题几乎会伴随书写的整个过程。启功先生在书法的结字问题上提出“黄金分割”的应用。先生认为最美的结字是依据黄金分割的原理,字的重心在字格中心稍微靠上一点。这个理论观点同样适用于书法的硬笔学习。如图10中的两个字,都有重心靠下的问题。沿“兑”“文”两字的外轮廓线画一个四边形,把这个四边形上下两边与格子的上下两边的距离相比较,就可以明显地看到字形靠下。一般情况下,独体字中竖线的左右对称能引起注意,对于横线的对称,同学们关注的就要少得多了。

第二是笔画书写得不到位对结字的影响。如在图11中,两个字的撇画弧度都太大,以致占据了下面的书写空间。如果把撇的弧度减小写成直撇的话,“考”字下面的处理会居左,横折钩就会正好钩在格子的竖线上,“老”字头和下面的字形的中轴线就不会错位了。“者”字同样是这样的问题:“老”字头的竖在中轴线上,下面“日”的中心向右偏离,二者同样不在一条线上。

第三是学生对格子的漠视。如在图12中,这位同学写了一个“尽”字,几乎犯了以上提到的所有错误。字形偏离中心对称轴,结字靠下,笔画不到位。格子对字的唯一作用是界定范围,这位同学总算还没有把字写到格子外面去。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