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6:30: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德育教育成果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儒家伦理是韩国道德教育成功的前提条件
韩国自公元前十世纪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那时,孔孟也像在中国一样在韩国被给预极高的名誉。直到1910年日本入侵前,韩国人还尊儒教为“国教”。在几千年中,儒教影响了韩国的政治、法律及社会制度,同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形成了独特的韩民族的性格。甚至有人认为,韩国在保存儒教文化传统方面更甚于其发源地――中国,被认为是“儒教的样板国家”。今天,儒家伦理不但体现了韩民族的精神,更成为韩国的教育主体,是韩国学校德育的灵魂。
首先,儒家伦理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正是儒家伦理的浸染与渗透,生长出当今具有独特东方文化特色的韩国教育。”而韩国社会就是依靠学校德育将儒家伦理变为民族道德体系和行为规范。儒家伦理的每一次变革成果都能渗透于学校的德育之中,而学校德育又是儒家伦理每一次变迁的最直接动力。目前,韩国学校德育已成为一种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突出培养民族精神的道德教育体系。儒家伦理再一次得到相应的改造,为造就有韩国民族精神的人服务。
其次,儒家伦理是家族主义体制的基础思想。这种家族共同体是儒学深化于民族与国家之后的特有发展,是由“三纲五常”伦理关系为基础,以忠孝一体化为中轴点的。这种家族共同体有很强的等级及上下尊卑的家族式秩序,能产生彼此相互依托充分信任的感情,并以特定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上下行为,统一全体人民的思想。特别是在异族入侵的背景下,这种家族共同体的道德传统会愈加浓厚,共同体也愈加强固,达到家国同事,彼此不分。与此同时,韩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也都贯彻着这种忠孝一体化的原则。
再次,文化风俗中也感受着德育的熏陶。韩国的文化风俗大多和中国相似。而这些风俗中大都继承了浓厚的儒家思想,体现了民族的特色。在这些文化风俗中人们可以感到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可以激发人们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而青少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也必然会受益匪浅。
二、国民精神教育是韩国道德教育成功的主要途径
韩国极其重视德育教育,并把它列为教育的首要内容和核心思想。国家每时每刻都在提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在二战以后,韩国建国之初,就开设德育课。经过不断的德育改革,韩国逐步成为亚洲的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之一。政府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以及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又进一步提出了全民教育,即国民精神教育。所谓国民精神教育,就是要确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立的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心,确立民族性,以实现复兴韩国的理想。它唤起了大韩民族的自立意识,激发了民族复兴的强烈渴望和万众一心的气慨。同时也是韩国德育的成功途径。对其国民精神教育的成功之处,笔者只简析两点:国民精神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礼仪教育。
(一)完善的爱国主义教育
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韩国十分重视国格教育,对学生从小就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学校中老师时常教导学生:韩国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只有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立国生存。在韩国,培养孩子热爱自己的国家,是每个学校的自觉行为。另外,韩国人爱国,还表现在对本土的热爱。“身土不二”是韩国随处可见的广告词,意思是说,我生在自己的国家,拥有养育我成长的国土,而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从幼儿园到大学,这一直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举一个最普遍的例子,在韩国,家长和孩子都吃本国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品,虽然超市里国产的某些食品比进口的要贵,但买的人却很多。在韩国,满街跑的汽车绝大多数是韩国产的“现代”或“大宇”牌。在韩国消费本国产品被视为“爱家乡、爱民族、不忘本”,消费外国产品,往往被看作“素质低”或“不爱国”。在孩子们的印象中,热爱本土就是自觉地选择国货,他们从小接受的也是这种教育。除了让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正规的民族传统教育外,学校和家长更注重利用社会大课堂,对孩子们进行活生生的现场教育。
(二)全民性的礼仪教育
韩国人极其重视礼仪教育,他们认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爱国,才能振兴祖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复兴。韩国的学校教育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最初的教育都是从礼仪教育开始的。首先是“孝道”教育。孝道,在韩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浸透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角落。韩国人从小就重视对儿童进行“孝道”的熏陶。因此,韩国孩子从小就认为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一种神圣的义务。其次,谦让教育和榜样作用。韩国的学校和家长非常重视大人与孩子之间的及时交流和沟通,并且鼓励孩子自己协调和解决与同伴的冲突和矛盾。但是,无论错误在谁,大人和小孩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行为是否给别人增加了麻烦和不便,任何时候都应该懂得谦让。另外,在礼仪教育方面,大人的行为习惯具有无声的影响力。孝道、和谐、为他人着想成为韩国家庭教育的重点。大人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遵守秩序,孩子们就会跟着学,从礼貌精神、礼仪形式到实践行动,都对儿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开设专门的礼仪课。韩国幼儿园都有专门的礼仪室和礼仪课,配备以韩式家具、传统的民族服装等。礼仪课则包括如何向长辈问候、小朋友之间如何打交道、吃饭时的礼仪、过年过节走亲戚的礼仪、向老人敬茶时的礼仪等。
三、历史文化教育是韩国道德教育成功的突出体现
历史教育,重点不在历史知识的简单讲授,而在于思想品德教育。而更着意于民族意识,民族复兴教育,突出韩国强烈的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韩国学校除了教授韩国被侵略、被压迫的苦难历史,还特别强调在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英勇事迹。另外,韩国的中小学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访问历史名流的故居遗址。韩国社会为抗日英雄们树立纪念碑、雕塑像、建陵园庙宇等。今天,在许多公共场所都矗立着抗日英雄的塑像,成为韩国纪念先人教育后人的基地。
韩国的道德课中传统道德部分一直占着重要比重。韩国人视传统为珍宝,认为通过传统道德教育,可以培养青年一代热爱祖国、热爱山河、热爱人民的优秀品德。但这种传统教育的内在精神是为本民族的发展服务的,与民族时代进步相一致,是有助于大韩民族走向世界。同时,韩国学校重视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也为世界所赞叹,甚至许多西方国家也望尘莫及。例如,韩国的中小学内,都设有传统习俗教育室,不仅有许多传统习俗实物供学生参观,还有供学生实习传统礼节的场所。此外,韩国从幼儿园到高等学校,在校园内的走廊里、教室内、办公室内,都可看到精美有力的汉字书法和传统的山水国画,内容多是先贤关于做人的至理名言。韩国还特别认真地保护历史文物,保护祖先留下的文物古迹。这些都能增强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自豪感。可见,韩国鲜明的民族性和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是韩国学校道德教育最为突出的特征。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深入推进减负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2013年5月,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和北京市教育学会初中教育研究分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中部联合举办“初中减负工作校长论坛”,全市初中校校长代表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交流活动。
论坛旨在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各方面和各环节总结经验,探索减负工作新做法、新思路。论坛主旨发言均选自各区县推荐的初中减负工作典型学校代表。本期所刊登的九位校长的文章分别从关注差异、构建不选择学生的教育、精细教学管理、学科减负、“学困生”帮扶、加强教研、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中小衔接等不同方面,交流了学校减负工作的真招和实效。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高度肯定了全市初中校减负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并对进一步推进初中减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努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北京市教委本着“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将减负工作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在工作规范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减负工作八项具体要求;在工作思路上,坚持“三个结合”,即减负与增效相结合、调查研究与实践改进相结合、规范管理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在实施策略上,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不断加大减负工作力度,引导区县和学校结合实际创新实践,使减负工作不断深化。
今年4月,北京市教委在朝阳实验小学召开了“向幸福出发”减负工作主题现场交流会。现在,我们又在这里召开初中减负工作校长专题论坛。9位校长的主题发言,使我很受启发,同时也高兴地看到市教委颁布减负“八项规定”后,各个区县和学校针对实际情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推进工作。可以肯定地说,我市中小学减负工作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减负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无论是社会观念还是教育观念都需要进一步更新,教师队伍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今后,减负工作推进要重在行动,“行于教育过程优化,成于教育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德国;中国;成人教育;立法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成人教育在以一体化和科技化进步为特征的全球化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通过学习,成人获得了知识、技能,获得了改善自己生活的能力,而且使他们的家庭、社区和社会同样受益。成人教育在减少贫困、改善健康状况、提高营养水平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1949年第一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与成员国一起为了确保每个成人拥有最基本的受教育权而努力。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成人教育的内罗毕建议书》,该建议书明文规定了各国政府有义务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将推广成人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72年“富尔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以及1996年“德洛尔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推广终身学习的发展框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成人教育的内涵
(一)什么是成人教育
“对很多人来说,成人教育就是为人们提供他们没有接受过的基本教育。对于许多没有接受过完整教育的个体来说,成人教育是初等教育或专业教育的补充。对于那些通过成人教育来应对生活环境所带来的新挑战的人来说,成人教育是教育的延续。成人教育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提供进一步的培训。对于每个人来说,它是获得个体发展的一种手段。”
根据人的年龄可以将人的生命历程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和阶段,而文化和社会因素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终身学习是提供和实施教育与培训的连贯的、有意义的框架,朝着人人终身学习的范式转变是必然的,而成人学习和教育是这一范式转变的核心。
因此成人教育是“有组织的教育过程的统称,不论它的内容、水平和方法怎样,不论它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不论它是早起中学教育还是学院和大学教育、学徒教育的延续或替代,正是通过这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被所在社会认为是成人的人增强了他们的能力,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或专业资质。或者,这种教育过程在个人全面发展与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重视角下为他们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有所改变。但是,成人教育不应该视为独立的实体,它是全球终身教育与学习计划的一个分支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成人教育的类型
成人教育学习即包括正规的、连续的教育和非正规的学习,也包括多元化的学习型社会所提供的,基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非正式的、随机的学习。
1.正规学习
正规学习是在教育和培训机构,通过有组织的学习目标、学习时间和支持最后得到证书的学习活动,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正规学习具有目的性。例如我国的成人学历教育,通过学习,学生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非常规学习
非常规学习不是由教育或培训机构提供的,通常不会得到证书,但却是有组织的(在学习目标、学习时间或学习支持方面),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非正规学习具有目的性。例如新东方教育,以英语学习为目的教育。
3.非正式学习
非正式学习是与工作、家庭或娱乐有关的日常活动。它不是有组织的(在学习目标、学习时间或学习支持方面),一般不会得到证书。非正式学习可能有目的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没有目的性的,或者说它具有“意外性”“偶然性”。例如对某国文化产生兴趣而开展的自我学习。
(三)成人教育的政策
成人教育政策一般都包含在常规教育政策里,很少在全面发展框架内成为主流。大部分成人教育政策既不连贯也不完整,更像是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反应的拼凑,而不是密切关联的原则和项目的框架。在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中,有154个国家提交了国家报告,其中126个国家宣布成人教育已经直接或间接的包含在某些政府政策中。区域之间的差异明显,欧洲比例最高,接下来是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国家。但是这里对政策的理解过于宽泛,从国家基本立法、宪法到行政命令和立法颁布,再到中期发展计划和十年发展计划等。
国家受困于普遍贫穷、高度的内部不平等和国际债务的程度,影响着成人教育政策制定的方向。而每个国家的成人教育政策在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凝聚力双重政策目标上侧重点不同,一些国家坚持以经济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一些国家强调“公益”模式,而且坚定地致力于将终身教育作为对个人和公民发展以及人力资源做出人本主义贡献的事业。
因此成人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使成人教育政策在整合的终身学习政策框架内成为主流。普遍的区域和国际合作可以为成人教育建立一个共同的平台,一个共同的监测系统,这可以作为国家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补充。公共政策的调整,建立起法律、经费和管理架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将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成人教育联系起来,组成连贯的体系。
二、成人教育的立法概况
各国对成人教育立法都十分重视,1997年以来针对成人学习和教育的立法也有很多具体的实例,这些立法法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成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见表1)。
成人教育的立法为将民主和可持續发展变为现实,这是一种进步。当然,要想在世界各地公平和人人有权接受教育还不能实现,但成人教育立法的开始,已经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受重视程度的提高,各项配套措施逐步到位,成人教育未来必将有良好的发展。
三、德国成人教育概况
(一)德国成人教育制度的建立
“德国是一个思想的国度。教育和科学、研究和发展被赋予核心地位。在一个无国界的欧洲和一个市场全球化的世界里,教育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无国界和知识网络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在推行教育社会化、民主化的德国,终身教育的实践已相当广泛,以成人为对象并为之提供学习机会的主体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谓硕果累累。
德国的成人教育开始于19世纪前半叶,1919年《魏玛宪法》第148条明确规定:“继续教育是政府的责任,民众教育制度以业余大学为主,由共和国、州和社区共同来承办。”至1932年,德国有200多所業余大学。1949年德国政府的国家基本法就对成人教育高度重视,1960年德国教育委员会通过了《德国成人教育的现状与任务》。1969年德国又通过了《继续教育法》《教育假法》《工作促进法》以及其他相关法令,使得成人教育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迄今德国已建立了兼具多元性和辅的成人教育体系。
(二)德国成人教育思想的形成
1970年,终身教育的思想在德国开始受到重视。1990年,德国联邦议院的研究委员会的报告《未来的教育政策:教育2000》为德国未来的教育政策提供了建议和方向。1994年德国又提出了《联邦法令规章与联邦、州、地区共同发展继续教育使之成为第四教育领域基本原则》。1995年德国的研究、科技与革新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信息社会:机会、革新与挑战》的报告书。1997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了《终身学习:职业继续教育的情况与展望》报告。1998年又发表了《终身学习的新基础:发展继续教育成为第四教育领域》。
(三)德国成人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一是企业或企业联合会举办的成人教育机构。
二是国家、社会团体和大学主办的成人教育机构。
三是教会举办的成人教育机构。
四是其他机构。私人的函授机构通过训练班提供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普通和职业领域里的进修机会。而图书馆、博物馆、社会文化中心等机构也提供众多的学习和进修机会。大众传媒机构则以讲座的方式和业余大学密切合作,进修计划通过媒体进入千家万户。
五是互联网教育。德国注重运用互联网发展远程教育,通过扩展成人远程教学服务以支持成人教育的推广。德国在1996年便开始推行“学校网络计划”。
(四)德国成人教育经费来源
德国成人教育经费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私人企业出资、举办单位筹资以及参加学习者交纳的学费。
四、中国成人教育发展
(一)中国的成人教育制度
中国成人教育近几十年来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制度建设还尚不完善。在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尚无法典形式的中国成人教育制度。部分成人教育的内容包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成人教育的专项制度有一些如:
(1)岗位培训制度:是指对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主体行为或对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活动进行规范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2)继续教育制度: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主体行为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活动进行规范的一系列行为规则。
(3)学历教育制度:是指以书面的文字形式反映在政府文件或法律法规文件中成人中、高等教育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系。包括管理体制、招生考试、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制度等。
(4)自学考试制度:是指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按照国家指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6)现代企业教育制度。
(7)农村成人教育制度:扫除文盲、成人学历教育、乡镇企业职工教育、农村绿色证书、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农村文明教育、农村老年教育、督导评估等。
(8)社区教育制度: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目前,虽然专项制度很多,但是执行起来情况不一,有的执行的较好,有的则流于形式。由此可见,没有法律形式的规定,仅靠各专项制度是不能保证成人教育的有效实施的。
(二)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成人教育学萌芽期开始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成人教育被纳入到大教育的行列中。建国初期称成人教育为社会教育,后又改称为工农教育、业余教育,1982年开始正式称成人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学起步期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结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学科群起步期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通过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成人教育学科框架结构基本形成,在成人教育学科的概念、范畴、理论、原则、方法等方面相继出版了一批有关成人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的专著。
(三)中国成人教育的类型(图1所示)
通过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成人教育的类型主要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大类。其中学历教育又分为初等学历教育、中等学历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初等学历教育基本已经不存在了,主要以中高等学历教育为主。而非学历教育分为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和成人自我教育三种。类型多样,可见社会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四)中国成人教育经费来源
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而教育投入的主要形式有教育财政、学校财政、学生贷款、教育资助、教育经费筹措等。
成人学历教育的投入来源是学生的学费,由政府部门进行定价。低学费虽然为学生报考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教育成本却不断增大。成人非学历教育经费基本上是学生的学费,也包括部分社会的经费。
五、从德国成人教育立法看中国成人教育立法
德国的成人教育已经非常成熟,在金融危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德国能够保持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其发达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实体化为基础的经济配以丰富多样的人才队伍促使德国的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发展,这对中国的成人教育有很大的启示。目前在中国,虽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并非每一个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且在边远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保障也存在一些问题,读书无用论、女童辍学率等问题常有发生。德国和中国的成人教育虽有很大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让成人接受各类教育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为了保障成人教育的实施,必须从更高的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将成人教育立法提到日程上来。像德国一样,将成人教育纳入法律范畴,以法律的力量来保障成人教育的实施。
成人教育制度是通过公共规则和社会规范而实现的个人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权益得到保障。成人教育制度要创新,主要表现在保障性、规范性、资源性三个层面,如理论创新、创制技术创新、运行模式创新、制度监督创新等。要解放思想,完善教育体制,实现人们终身学习理想;促进基本的规范性结构的完整;保证受教育者权利的压制、歧视、阻挠都能被纠正;同时制度异化的问题得到有效抑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加快成人教育立法的进度和执法的力度,保证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基本权利,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把成人学习与教育融入国家政策关注点之中,特别是教育决策部门要理顺、理解与成人教育相关的范畴、概念,使相关表述更准确;加大对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各个部门协同参与成人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模式;扩大成人教育的参与度和全纳性;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成人教育队伍,提高素质;建立检测与评估机制。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使前人制度文明的成果必须在新的制度设计中得到体现。一个制度、一部法律本应有的形式要件不得随意缺失,它的逻辑结构必须完整,否则理念再好如果技术上随意性太大、漏洞太多,这个制度、这部法律所应承担和完成的任务就会付诸东流。另外成人教育制度规范化,需在立法和制度创制的每一个环节、在法律和制度执行的保障和督促等方面稳步跟上。
要落实成人教育依法治教的精神。第一个要义就是在成人教育的各个层面都要有保障以人为本、保障每一个公民都有通过学习开发潜能并达到自我实现的一系列制度。第二,这些制度还必须能够从虚拟的课堂上和书本里真正走向现实,具体些、细致些、以便做到可操作、可落实。
虽然,成人教育立法还存在困难,但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举措。一是巩固成人教育改革成果的需要。成人教育办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需要用立法的形式来巩固和确认。二是解决成人教育问题的需要。管理体制的多元、指导思想的模糊、生源的不稳定、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三是完善教育法制的需要。制定一部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操作性强,适应市场经济的成人教育法对于完善教育法规,实现依法治教有现实意义。随着成人教育立法工作的进行,将有效地推动我国成人教育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各级各类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东升.我国成人教育立法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08(18).
[2]刘畅,黄梅.论德国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08(5).
[3]任春.德国成人教育[J].德国研究,2007(1).
[4]崔玉玲.经营理念视域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1).
[5]宋孝忠.欧美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1).
[6]李胜春.德国成人教育研究[J].成人教育,2006(2).
[7]孟庆梅.中德成人教育比较及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新认识[J].成人高教学刊,2006(5).
[8]黄日强.关于德国成人教育的探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作者:张霞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研究和掌握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的艺术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如何使学生在快乐的语文学习中学会做人,更值得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深思。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营造气氛、和谐课堂。民主、和谐的课堂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上语文课就是一种放松,就是一种享受,这样不仅能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共同造就一个积极向上、互敬互爱、团结协作、民主和谐的生动局面;而且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培育人文精神的大课堂。
二、调动学生,以趣激德。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听讲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性和自觉性,要善于设疑、激疑和解疑,使学生始终跟随教师的讲授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思考的能力,更能让他们学会如何和父母坦诚相处,和朋友真诚结交,以及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等,这些德育渗透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为人处世方法。
三、走进学生,倾听心声。要教育学生,首先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必须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必须了解病人的病情一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主动地接近学生,了解他们。要像朋友一样,以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份关心、一份了解、一份默契,让他们的心里感到温暖无比,从而激发走出困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也得到一份丰富的人生体验,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有着积极的,健康的心理。
四、开展活动,全面提升。我们要尽可能地利用语文课的特点,多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品质。比如说开展一些自由阅读谈感受课,以小组为单位,这样既可以培养他们积极思考,敢于发言,乐于发言的好品质;演课文情景剧,让学生自编自演,在活动中去进行情感体验,感受作品中人物的美好的品质;进行各类演讲比赛活动,比如关于品德、修养、人格方面的演讲(如《中华魂》演讲比赛),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崇高伟大;对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有些知识进行质疑辨论活动;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知能力;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两种方式。一是针对部分教师的质性访谈,主要以开放式问题为主,内容涉及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经历、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目前存在的问题等。二是自编问卷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调查,问题涉及到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与兴趣、主体意识与价值、开发的内容与模式、研究的方式与方法、成效等。11个学科的359位一线教师参加了问卷调查,占学校教师总数的90%。问卷结果通过SPSS16.0分辨的数据的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收集的信息资料通过归纳与分类得出结论。
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的结果与分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情况;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收获;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情况
东师附小的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模式主要有“课程选择”“课程创新”“课程调适”“课程整合”四大模式。目前学校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各模式的人数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参与整合模式的人数最多,创新模式和调适模式的参与人数分列二三位,参与选择模式的人数最少。从四种模式操作上的难易程度上来看,创新模式最难操作,其次是整合模式、调适模式,最后为选择模式。可以说,多数教师采用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难度较大,其操作过程亦比较复杂。
图2反映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各环节的人数分布情况。问卷中设计了“你主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哪些环节?”问题。从统计结果上看,参与环节最多的是课程实施(44.3%),其次为参与课程研发与设计,分别为21.2%和20.3%,课程的决策与评价这两个课程开发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参与最少的两个环节,分别为8%和2.2%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环节中,课程决策参与人数可以从一个层面反映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程度。结果表明,学校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存在着广度有余,但深度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出校本课程的评价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之一。
(二)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收获
1.增强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
调查显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有所增强。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教师的参与动机进行了统计(见表1),其中30岁到45岁的教师选择“遵从学校规定”的要略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25%的25岁及以下教师认为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这个比例普遍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
从整体上看,青年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是:求知、好奇心和外在规定。而中年教师除了满足求知的需要以外,更倾向于遵从外在规定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见,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体现了内在驱动与外在规定相结合的特点,“求知的需要”是广大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动机,其次是“遵从规定”。不同群体教师虽然在参与动机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总体上趋于理性。
2. 凸显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
关于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性,问卷主要调查了自信与自尊、自身的价值、幸福感、责任与压力、课程权利等方面信息。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有92.5%以上的教师普遍感受到了自尊与自信的提高,87.2%的教师认为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89.1%的教师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幸福感,73.4%的教师认同“校本课程开发让自己感到拥有一定的课程权利”,与此同时,41.7%的教师体会到了一种压力和责任。
从调查结果上看,教师主体性的增强已经得到了教师的普遍共识,主要体现在自尊与自信的提高、幸福感的增强、自我理想与价值的实现以及课程权利的回归。但是,教师对于压力与责任的感知却与专业自主性的增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足50%的教师意识到了课程开发的压力与责任,教师很难将“责任”“压力”与校本课程开发联系起来。这说明教师投入校本课程开发的精力有限,同时也说明教师对于学校所赋予课程权利的感知不足。
3.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能力
44.6%的教师认为“提高了课程开发的能力”是他们最大的收获,有36.2%的教师认为“课程研究能力”的提高是他们最大的收获。为了进一步确认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带来的显著影响,从“学科知识”的角度针对教师进行研究与开发的内容进行了调查。在问及“校本课程开发促使你增加了哪方面的学科知识?”时,调查结果显示(见图5),教师认为教材方面的知识增加的最多(35.2%),与此同时,有28.7%的教师选择了“学科的思想方法”,有22.8%的教师选择了“学科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可见,教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不仅仅涉及到学科的内容性知识本身,也促使教师关注了比学科内容知识更上位的学科思想方法以及学科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
另外,调查发现,传统的“上公开课”已经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标志性成果之一,取而代之的是“个人的研究发表与报告”(35.4%)和“参与编写教材”(33.7%),这两方面已经成为教师认可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标志性成果。教师已经意识到课程研究并不仅限于上好公开课,而且也反映出教师对课程产品的理解已经超越了教学的层面。
4.增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形成了共同研究的合作伙伴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教师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和惯性,有85%的教师都有过参与合作研究的经历。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感觉学科内部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都提高了,而且,现在也成了我们的工作习惯,集体研究和商量课程与教学问题。”(访谈教师w)
在访谈中,一些教师认为,真正推动教师合作的在于学校的学科委员会①制。
“学科委员会组织的专业发展日和学术沙龙,这种集体研究和讨论比我们各自在业余时间的个体学习和研究效率更高,质量更好。”(访谈教师J)
目前,学校有30%的教师都加入了学科委员会。学科委员会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逐渐培育了合作研究的氛围,促进了课程研究与交流,提升了教师的合作研究意识和能力。
如果说,学科委员会是一种正式的合作群体,那么教师也在逐渐形成一些非正式的合作群体,而这种非正式的合作群体对于教师反思与研究的实际作用更有针对性。比如,学科组内的小范围的教师群体、一些具有共同研究取向的小型团队。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而且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大家上课之前经常在一起研究讨论,下课后在一起交流体会,这似乎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谁有好的点子,都互相分享……”(访谈教师H)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认为同伴合作很重要,在过程中进行交流与学习,而且要有明确的分工,有组织、有计划地合作开发。比如我们道德学科,现在就是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开发,开发完一个主题单元,我们就一起备课上课,然后再讨论交流反思,这样效果非常好……”(访谈教师P)
(三)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方式单一,理论培训仍然是主要研究方式
调查中呈现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的学习和研究方式”和“你认为哪种研究方式最有效”两个问题。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理论培训”是教师最常采用的研究方式(55.2%),而采用案例分析(1.7%)和跟踪指导(7.2%)的教师比较少。虽然教师很少接受或经历过“跟踪指导”,但是却仍有22.6%的教师认同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同时有47.9%的教师认为最有效的研究方式是“理论培训”,22%的教师选择了“个人反思”。
由此可以看出,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期,理论培训仍然是教师参与研究的基本形式之一,同时这种形式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但是,教师参与研究的方式呈现单一化和集中化。另外,相当一部分教师寄希望于“个人反思”“跟踪指导”这种研究方式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加强研究方法的指导成为教师的迫切需求
问卷呈现了“你希望今后学校应加强哪方面的培训、指导和研究?”,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选择“研究方法”“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最多,分别为41.2%和26.2%,说明随着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研究的深入,教师已经意识到自身方法论知识的不足,关于“研究方法”的知识也是教师研究能力形成的一个最为薄弱的环节,应该成为学校教师培训重点内容之一。
从表3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科专业知识也存在极大需求。教师的学科的专业知识始终都是开展研究与课程开发的基础性条件。而正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由于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理论培训,通识性理论对于教师来说已经基本“饱和”。
3.“时间与精力”成为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在关于“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的调查中,数据显示48.7%的教师认为是“时间与精力”造成的,其次“团队的氛围和文化”(20.3%)以及“有限的课程资源”(10.9%)分别列在二、三位,而来源于主观的因素“个人的能力与水平”的比例较低,仅为10.6%。(见图5)
三、思考与建议
(一)为教师赋权增能,提高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度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教师充分行使课程权利的过程。教师的课程权利主要包括课程决策权、课程设计开发权、课程使用权、课程评价权等。教师从不同的层面履行着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角色,但是多数教师仍然是作为校本课程产品的使用者,仅有少数教师真正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决策、设计、开发的环节中。因此,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程度还是低水平的,教师主要行使的是课程使用权,而课程决策权、课程开发权以及课程评价权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推进已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的启蒙和觉醒,但是如何让课程意识转化成为具体的课程开发的行为,需要学校对教师进一步全面的赋权,并采取一定的制度和措施保障这些课程权利的有效落实。为此,学校应进一步转变职能部门的管理方式,简政放权,将课程开发的权责落实到各学科委员会的基础上,进一步督导学科委员会将课程权力下放到每一位学科教师的身上,增强学科委员会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引领教师参与研究,保障课程开发的质量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期,整体性的教师培训有助于观念倡导与舆论宣传。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进与深入,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认同与行为跟进必须在参与过程之中得以实现与深化,学校的课程领导者必须要积极促成教师从观念认同到行为跟进的转变。
首先,鼓励广大教师参与课程研究。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需要依托一定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经验。课程研究能够促使教师理性地认识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价值,激发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内在动机,使课程开发能够真正指向教师的实践需要。学校除了在学科层面推广校本课程开发之外,还可以面向教师个体或团队设立与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的小型课题,丰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形式。
其次,加大对教师研究的指导,规范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机械地遵从某一种开发模式,而是需要教师在课程研究的过程中进行大胆创新。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识的欠缺已经成为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课程领导者应该提供课程开发的成功个案,帮助教师梳理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使教师学会选择研究问题,学会确立研究的思路与框架,学会运用具体的研究方法。
(三)实现制度创新,保持教师持久的研究动力
一项课程改革能否持续推进,关键取决于课程变革是否能够成为引发学校系统变革的引擎,也就是说配套的课程制度将成为保障校本课程开发持续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适当的奖励性评价制度能够持久保持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趣与激情。教师是需要被持续鼓励的,物质上或精神上的鼓励都会激发教师的成功感和自豪感。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设立用于课程开发的专项基金,支持校本教材与课程产品的建设,这会提高教师的参与热情,同时也提高了课程产品的质量。
其次,学校要为教师搭建交流与对话的平台,积极宣传、推广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和成果需要在交流与分享中获得反思和认同,教师间、同行间广泛的交流、对话与合作,能够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学校研究的成果,提高办学的品位和水平。
(四)合理统筹时间,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其自身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教师在学校的常规工作是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在什么时间去思考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这是学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学校应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一般来说,常规教研活动主要包括集体备课、学术沙龙、集体培训等形式,学校可以将校本课程开发分解为若干教研主题,以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载体,使校本课程开发合理地融入教师的常规工作之中,减轻教师的负担,也提高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
第二,学校应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常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校本课程开发是对现有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指向国家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适应,更为直接地是要解决常规教学存在的问题。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生长点应该来自于课堂教学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让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教学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使教师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教师额外的工作,而是其常规工作中应有之义。
注释:
①学科委员会是研究和决定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事项的咨询和决策机构。根据学科教师人数建立不同层级的学科委员会,确定委员会人数。主要职责包括:讨论、确定学科发展规划,塑造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扩大学科影响;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参与学科教学督导并向相关部门提出咨询意见;研究决定学科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和形式,积极组织学术沙龙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学科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中,研究决定学科推荐人选。
参考文献:
[1]彭茜.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
【关键词】小学体育 德育教育 教学
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中,一直都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为重点。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点和思维模式都不够成熟,这也造成了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活动向来都比较单一。然而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都在强化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人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小学生群体的体育教学中贯穿更好的德育观点和知识。
一、在小学体育中贯穿德育教学的必要性
在我国小学生的体育教学课程中加入德育教学的内容,这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尤其是最近几年来关于年轻人、在校生参与不良社会活动,受到不良社会影响,参与各种违规违法活动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考虑到学生的辨识能力差,对社会活动缺乏了解和认知,不能有效抵御不良诱惑和不良影响的侵害,在小学生阶段就普及德育教育也就成了尽快帮助未成年人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纠正未成年人成长风气的主要途径。
在小学体育中贯穿道德教育,让未成年人的德育、体育同步发展,是个不错的选择;也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
1.寻找德育、体育的结合点来做教学规划很重要
在体育课堂上融合德育教育的内容,需要选择良好的契合点来进行教育才能起到理想的作用。德育和体育在教学内容上的结合,需要教师们在开展实践教学之前深入了解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德育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寻找最为契合的地方进行适当的德育教学。如果可以制定课程规划来指导体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德育教学的效率,也会进一步保障德育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指导小学生进行跳远、跳绳等体育运动的时候,可以贯穿一些社会公德教育,提醒小学生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跳绳的时候不要扰民,不要在住宅楼里用力地蹦跳以免影响其他住户休息,这些德育教育都可以很好地结合到体育教学实践中。
2.教师的言行表率作用要到位
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很多时候是依靠模仿来进行学习。这就要求体育教学中老师们要言传身教做好德育教学,起到榜样带头作用。比如尊老爱幼、文明礼貌、谦逊谦让等道德、文明行为,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带头这样去做,给孩子树立了榜样,必然是能够带动小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和践行德育知识与主张。
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要求讲究文明礼貌,在学生面前尽量避免粗鲁的呼喝和训斥,以温和的语气和不断的鼓励为主。对于小学生来说,鼓励表扬的作用是巨大的。鼓励儿童按照德育教学的思想去做事,激发小学生的荣誉感,是个不错的选择。
3.激励性教学的尝试
小学生的自尊心、虚荣心较强,这也是值得在体育教学中加以贯穿的。要鼓励学生去了解和掌握道德观念、道德思想、道德准则,可以通过鼓励、激励、奖励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在课堂上对有良好道德表现的孩子提出公开的表扬,奖励小红花或者一支笔,一个作业本,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德育知识、贯穿德育思想的积极性。
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激励性教学,提高学生旅行道德观念的积极性,要注意把握分寸。第一不能过分的表扬以免学生形成骄傲自满的心态,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第二是调节激励的对象,不能只对道德表现好的学生进行激励,要注意均衡地分配鼓励措施,让所有的小学生都可以获得践行德育思想的动力,确保学生有良好的德育发展环境。
4.对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批评
在体育教学中,最容易发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小学生课堂纪律观念不强,经常会出现开小差,交头接耳的情况;还有一些小学生不认真听课,随意破坏教学设备,比如一些体育器材,跳绳、球类等,这不利于课堂规范的落实,但也给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支持和素材。老师要对一些不良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的纠正,通过道德方面的观点来指出小学生的错误,让小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逐步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
可以号召同学们在课堂上形成道德的互相监督,让学生们主动去了解班级之中哪些同学存在的言行举止是不正确的,让同学们之间互相监督,共同维护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这也会提高学生自我反省的观念,促进学生道德水准的进步。
5.通过信息化教学来提高德育教学的趣味性
信息化教育在我国已经普遍开展,在小学生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知识也会获得不错的效果。特别是从小学生的年龄来考虑,他们对于单调的课堂宣教不一定有多大的兴趣,反倒是这种以视频、图片等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气氛要良好的把握,避免学生过分关注信息化教学中的视频、图片信息而忽略了德育知识本身的内容。
体育老师可以尝试将一些道德宣讲的漫画素材引入教学之中,我国各地各部分都会有很多道德宣讲、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画、漫画,这类形式多样的资料融入体育课堂之中,也是个不错的创意。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推进,教学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教学已经由传统、单一的理论技能教学升级为德育教育、技能教育相融合的综合教育。教学活动及教学目标已经逐渐复合化。而如何结合学生成长特点,融入时代趋势,做好德育教学,这实质上已经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新的方向和要求。本文拟从当前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入手,结合德育教育的定义,深度分析在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德育教学的作用以及其渗透执行思路。
关键词 体育教学过程 德育教育 渗透思路
一、前言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学的全新要求,也是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缺失,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升华,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养成必要素养,就成为当前教学活动的重点和关键。素质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是德育,即思想道德培养。德育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理念引导,实质上已经成为对学生终身学习、进步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内容。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基本现状分析
当前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忽视对素质教学的有效引导,很多学生都是以自我为核心,不能有效配合、团结同学。而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忽视对团结、集体性的教学和培养,致使很多学生只想过多表现自己,忽视了与同学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同时,只想获得,对团队付出缺乏必要关注,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倾听教师的劝诫,针对体育项目中较危险的、需重点防范的部分,都不能引起足够重视。这不但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实效,同时更使得部分本应避免的活动伤害发生[1]。
而另一方面,对很多教师来说,其对教学活动的认知,往往是片面的,未成体系的。其通常认为其教学任务仅是开展教学理论和技能,缺乏对德育素养教学应有的重视和关注。由于教师未能对其引起足够重视,整个德育教学实质上是缺失的。而想要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教师就必须完善教学过程,丰富德育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目的。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和重点,德育教学的缺失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教学问题。
三、德育教育的定义及作用分析
(一)德育教育的定义分析
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法,其具体指的是教师通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进而帮助学生养成遵守社会习惯,并对事物的认知能够形成独立的、体系化的判断和结论。可以说,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内在品质、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德育教育的完善程度及开展状况,对学生自身成长进步有很大影响,这是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信念、信仰的重要过程。而对体育教学来说,其融入了体能教育、技能教育,同时也需要学生对之保持坚强的信念、毅力。而团体性体育活动,还需要学生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包容。而这是其他很多课程所很难具备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作用极为突出。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的作用分析
现阶段,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且有效的引导,因此很多学生多以自我个人为中心,忽视团队配合,忽视互相帮助,积极性和团队意识都很难达到要求标准。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体系化开展德育教学,不但能帮助我们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及时克服、解决自身不足和问题。此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德育教育与体能技能教学的有效渗透、融合,能够从根本上完成体育教学的效果与目标。除此之外,德育教育的开展,能让学生学会倾听,能够在体育运动学习过程中,形成必要的防范意识和思维,也能对学生终生成长进步形成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2]。
四、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学的渗透思路分析
(一)及时给与学生鼓励,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态
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推动作用。通常,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积极引导能够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参与教学学习。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在面对和解决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不能以耐心、正面的方法来处理,往往只是批评,这不但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比如学生在学习某些较难的体育课程时,应该及时给与学生鼓励,打消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恐惧心态。
(二)融入情感,在具体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
事实上,道德教育并不是通过理论课程就能完成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道德教育,就必须重视情感引入,结合体育教学的实践特点,有计划的开展德育教学活动。结合团队性体育课程,鼓励学生互相配合,结合有效引导,让学生在具体的体育活动中,形成互帮互助的意识和思维。
(三)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丰富学生认知
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要结合体育改革的要求,还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结合体育内容竞技性和团队性特点,细化德育教学的思路和方案。同时,必须认识到想要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多总结,将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引导与互动有效联系起来。从根本上丰富学生对德育教学和体育教学的认识。以实际行动帮助学生养成道德素养。
五、结语
通过开展全面有效的思想道德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处理事务的正确观念和价值导向,从根本上确保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的是通过开展这一活动,能让学生得到根本性提升。随着应试教育逐渐转向素质教育,各学科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和关键就是尽最大可能发挥德育的教育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知识信息双向传递交流的过程,也是思想和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好其中的功能,才能体会到情感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的作用。而教师作为施教者,处于主导地位,实施启发式教学、开展情感教育,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加强自身修养,为人师表
德高为范,教师应该加强师德师行修养,树立爱心。常言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热爱学生是应用启发式教学,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有调查表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形成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教师应该以真诚、适度、得法的爱,培养学生的“向师性”和“亲师感”,使整个教学过程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愉快进行。课上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积极热烈的呼应,课间一杯热水、一张面巾一把椅子,课后热情而礼貌的问候,都是学生爱教师的体现,值得每一位教师骄傲与感动。
2.用爱去关心、尊重学生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当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和学生沟通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人。杜甫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话与其说体现了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倒不如说它恰当的体现了教师职业的感情特点。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爱每一个学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应该兼具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的温柔,朋友式的平等,它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它是学生心灵的重要支撑,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着爱的示范,对学生的行为也起着强烈的潜移默化作用。
3.追求智慧, 不断充电
师德就是一种智慧,而且是一种实践智慧。首先,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学习,从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入手。因为师德不是空洞的,它就是教育生活。博学多才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不是静止的,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因而,为师者要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4.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体现了对教师职业心态的高度关注。教师的职业心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应有的内涵,同时也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缺乏自我学习和提高意识,固守已经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这种职业倦怠将会对教育事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
静下心来教书,才有可能提升自己,争当名师、大师,桃李满天下。只有静下心来,集中精力研究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潜心致力于学术钻研,才能不断提高水平,充实自己,并把学科前沿的高精尖问题带到教学中去。
5.善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天起就要对其进行远大的理想、科学的态度、坚韧的毅力、吃苦的精神等优秀的品质进行养成教育。日积月累争取到高三毕业时在各个方面都有提高,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源和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怕吃苦、怕困难、努力不够、执著精神不够等各种品质的欠缺。教学中要在养成教育中渗透科学态度、吃苦精神的培养,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认真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复习,诚信考试等方面要养成好习惯。学习过程中要动脑筋理解,不是死记硬背知识,回答问题要全面、准确,要弄懂知识间内在联系,才能准确掌握,学习中规律养成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坚韧毅力、吃苦精神、爱国主义的培养。
一、利用教材内容中化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事迹进行良好品质的教育
1.早就有贤者说过:“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高一教材中“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知识里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他没有受过正式教育,14岁开始当小学教师助手,并终身从教。青年时期爱好过气象,从事过新闻写作。最终自学成才而成为化学家。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学习,刻苦钻研,结果发现氮气、制得氧气等许多气体,还合成、制得了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甘油、草酸、硝酸酯、盐酸酯等许多有机物。
2.追求真理,顽强不屈。例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并已经发现了氟气,但一直未曾制得过氟气。又经过李巴维等科学家的研制都未制得,一直到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很多科学家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有很多人中毒,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为了制取氟气还是前仆后继,毫不退缩直到制取出来为止。
3.严肃认真,敢于创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汞的燃烧现象,并从中发现了氧气。最终彻底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而英国化学家瑞利和拉姆基在测量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亚硝酸铵制得的氮气和由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密度不同,但是仅几毫克的差别。这几毫克许多人是容易忽略的,而他们却认真地分析研究,进一步地分离测量,最后发现了稀有气体。
二、通过教材内容中国内外化学家的一些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隐藏起来。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而那瓶溶有奖章的王水溶液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重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自己艰辛努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通过这些事例的学习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吃苦精神、坚韧毅力、爱国思想等方面的优良品质。
三、通过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材中,《环境保护》一节的内容及其相关内容很多,要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目前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些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病、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发动学生对自己生活环境进行相关的调查了解,获得第一手资料然后再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