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6:18: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交媒体的影响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竞争已经渐渐地转化为人才的竞争。招聘工作作为企业补充优质人才的主要渠道,不但是组织实现人力资源整合的手段,更是组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目前,企业招聘人员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招聘量大和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用最快的时间、通过最有效的渠道找到合适的候选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及与之带来的社交媒体应用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这种快速建立人脉关系的理念和行为为招聘工作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首先通过社交媒体的举例,对其范围进行了界定,并且介绍了社交媒体作为招聘渠道与传统招聘渠道存在的差异。然后,通过列举招聘工作通过社交媒体LinkedIn及微信的实现,说明社交媒体除了职位之外对企业雇主品牌的推广做出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此外,由于社交媒体的应用与传统招聘渠道的方法不同,企业对于招聘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社交媒体成为高效招聘渠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带来的风险和潜在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人力资源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和专业知识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招聘渠道 招聘渠道趋势
上世纪90年代,企业招聘的主要方式是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然后通过信件的方式收集候选人投递的纸质简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等招聘网站成为各家雇主竞争候选人的主要招聘渠道,我们称之为招聘的Web 1.0时代;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雇主开始在微信、微博上建立专属的招聘账号来吸引更多的主动和被动求职者。2014年初,随着国际职业社交媒体LinkedIn正式进军中国市场,社交媒体作为招聘的重要渠道引起了所有招聘人员的重视,从而开启了招聘的Web 2.0时代。
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论坛等等,它具备人数众多、自发传播的两大重要特点。与传统的招聘渠道(例如各类招聘网站、招聘会、猎头等)相比,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招聘具有辐射范围广、调动被动候选人、增加雇主和雇员的直接沟通机会的明显优势,正是因为这些优势,使得困扰招聘人员的招聘信息传播有限、求职者数量不足、招聘渠道费用高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帮助招聘人员能够主动地接触到目标候选人群,并最终将他们吸引和融入到公司之中。
与传统招聘渠道一致,社交媒体的招聘也是以空缺职位并且完成招聘任务为最终目标。然而社交媒体对于企业的贡献和附加值在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社交媒体可以向目标人群有效地宣传企业的雇主价值主张。相比传统招聘渠道呈现方式的死板和定式,社交媒体的宣传方法则更加活泼、个性化和具有生命力。通过定制化并且结合企业文化的精心设计,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区别才能得以展现。企业雇主品牌的展示和推广同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被动求职者的求职行为,通过企业历史、文化、活动、薪酬福利的介绍,可以调动被动求职者的求职兴趣和热情,最终增加职位的有效投递数量。
2014年,国际职业社交媒体LinkedIn进驻中国市场,取名“领英”。充分利用“六度空间理论”,领英的个人会员可以免费建立自己的职业档案,并且联系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会员,以充实自己的职业人脉。据统计,领英的会员数量每秒钟都在增加,这使得这个职业社交媒体已成为巨大的招聘人才库。所以,领英为企业账户的招聘和雇主品牌推广定制了不同的方案。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建立免费的公司账户,定期推送公司的新闻和活动用于积累关注者。还可以建立职业界面,用于推广企业方的雇主价值主张,介绍目标候选人的标准,空缺职位。同时企业可以购买招聘人员账号,以直接搜寻被动候选人的方式进行招聘。
鉴于巨大的微信使用群体,招聘在微信平台上的应用比领英显得更加高效。企业方可以用较低的价格申请公共号,无论是第三方或者公司本身都可以进行对官方账号的设计和运维。微信招聘的最大优势在于使用简单方便,无论文章、活动、职位都可以非常快速的发至朋友圈进行传播,从而达到最广泛的传播范围。然而,搭载在手机平台上,受屏幕大小的制约,微信推广的内容则以精简和优质为快速获得关注者和求职者的关键因素。通过从系统后台抓取的关注者和求职者信息,通过数据分析,企业方很容易得到目标人群的联系方式,从而进一步增加招聘的成功率。
与被动的等待求职者投递相比,社交媒体下的招聘环境要求企业的招聘人员具备主动寻找和接触候选人(特别是被动候选人)的能力,与之产生互动,激发他们的求职热情,最终达成聘用上岗的目标。面对竞争对手之间激烈的人才争夺,招聘人员需要具备优异的沟通能力,这里的沟通是具有社交式的沟通特点,它的方法根据沟通对象和沟通渠道的不同而产生巨大地差异。例如,目标人群是大学生或者应届毕业生,与之沟通的语言和方式多数是年轻化的,并且主题多结合当下的流行话题,以这种方式来吸引他们对雇主的关注和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种沟通在网络上(如微博和微信),使用时髦的网络语言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是在官方的严肃渠道上(如官网和LinkedIn),语言的使用需要符合企业的文化和公关部沟通指南要求。新环境下的招聘可以比喻成产品的营销过程,所有的候选者即为顾客,运用营销的理念和技能,将手中的职位即商品,以合理地方式销售给目标人群,使顾客在整个求职过程中有良好的购物体验,最终达成双赢的局面。所以,除了已经得到企业认可的招聘人员胜任力模型之外,社交媒体下的招聘要求招聘人员同时具备营销人员的部门胜任力,充分理解并实践,才能更好的应用社交媒体为招聘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社交媒体;校园欺凌;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7-0016-04
近年来,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事件时有发生,校园欺凌问题多次成为社会热点。对于校园欺凌,人们一般想到和关注的是发生在校园里的欺凌行为。但是广义的校园欺凌应该包括所有侵害到学生的在校利益,或者破坏了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因此,校园欺凌不只发生在校园内,也可能发生在校园外,甚至发生在互联网上。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直播、社交网站等社交媒体(social media)顺势而起,为人们搭建了方便快捷的提供、、分享以及获取意见和信息的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社交媒体,使得校园欺凌也蔓延到了社交媒体。欺凌者在社交媒体上对个人或群体进行恶意伤害,称为网络欺凌。发生在校园内外的欺凌事件通过社交媒体使传播更迅速、范围更广。因此,我们对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必须关注社交媒体兴起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引导和应对。
一、社交媒体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影响
校园欺凌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校园欺凌的方式多种多样,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也很多,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校园欺凌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社交媒体的匿名性使校园欺凌更具隐蔽性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匿名性是社交媒体的重要特点之一,社交媒体中真假信息难以辨别,许多虚假信息的发出者都使用匿名的方式,很难追溯来源。匿名带来的自由,让不少社交网站成为粗野言语、低级趣味的“垃圾场”,一个现实生活中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可能在社交媒体上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网络暴民”。在以往的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是谁很清楚。而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匿名欺凌者躲藏在网络之后,处于“隐身”状态,利用虚假的电子邮件地址和网名来掩人耳目。这就使得校园欺凌更加隐蔽、不易发觉。社交媒体所在的网络世界向来被称为“虚拟空间”,但是其实网络也是真实的社交空间,从数字格式上可说“虚拟”,带来的情绪和心理体验却十分真实。
(二)社交媒体的便利性使校园欺凌更具随意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拥有一台电脑或一个智能手机,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App发出言论,满足自我表达欲望的释放。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由于势单力薄或者寡不敌众等原因,人们会自我遏制欺凌言行,表现得比较谨慎小心或比较善意。与在现实中的欺凌相比较,由于处于“隐身”状态,社交媒体上的欺凌更容易更随意,使得欺凌者较少甚至没有责任感和负疚感。青少年十分渴望被人认同、获得关注,“曝光别人的隐私”“人身攻击和谩骂”有时可能不是出于恶意,而仅仅是为了获得高转发率、高“点赞”率,他们并不清楚信息在社交媒体中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对于可能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有的欺凌者并不认为网上欺凌会造成伤害或是一种过错,只觉得这是开玩笑和嬉戏。
(三)社交媒体的快捷性使校园欺凌被更迅速广泛地传播
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相比较,社交媒体信息量更大,反应更加灵敏。信息更便捷,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覆盖率更广。这意味着如果有人把校园欺凌事件以文字、图片或录像的方式放入社交媒体,其他人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浏览转发使更多人看到,欺凌事件就会被迅速广泛传播,难以被阻断和控制,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而且一旦信息被广泛传播,则可能永久记载在媒体上,难以删除。正如前不久发生的中关村二小学生伤害事件,在短短几天中刷爆了朋友圈,原帖被众多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连续转发,网上的争论迅速达到白热化,不到一周时间,仅原网帖的评论就超过3.6万次。中关村二小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一夜成名”,成为承受校园欺凌这一社会问题的载体,成为众矢之的。
(四)社交媒体传播的广泛性使得校园欺凌产生的伤害更严重
当欺凌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被迅速广泛地传播时,一方面一些网友会做出不恰当的回复,或恶语谩骂或嘲S贬损或散布谣言等等,甚至对被欺凌者进行二次伤害;另一方面可能有粗俗言语、不雅照片、视频等通过社交媒体流向相关人群,这无疑又会使当事人在心理上受到更严重的打击。与此同时,可能还有一些人会因为接触这个信息而触动自己的内心创伤,引发消极情绪,陷入心理危机。
再以中关村二小事件为例,明明(化名,即受到伤害的同学)家长选择网络曝光,推动了社会对校园欺凌的重视和思考,其勇气可嘉。《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不》一文很能触动善良者的愤怒,引起网民热烈讨论,但留言大多愤怒、报复、火上浇油,一边倒地指责学校,鲜有客观理性的独立思考。这种做法将学校、家长以及孩子们一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给明明带来的伤害远比那两个淘气男孩的伤害大得多,整个事件中相关各方满盘皆输,没有一个人从中获益。
二、社交媒体背景下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
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一再向我们敲响警钟,校园欺凌迫切需要得到高度重视,社交媒体背景下校园欺凌的遏制需要政府、社交媒体平台、学校、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
(一)政府应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为社交媒体背景下的校园欺凌提供法律保障
面对社交媒体背景下的校园欺凌,首先应加强惩罚力度,提高损害赔偿标准以警示欺凌者;其次要保护欺凌信息不被散播,防止进一步对被欺凌者造成伤害,保护被欺凌者合法权益;最后法律中要明确社交媒体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与义务。
目前,英国、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已就网络欺凌行为进行了立法。比如英国法律中规定:通过公共电子通信网络(包含网络社交媒体)恶意冒犯、猥亵、伤风败俗或者恐吓威胁等性质的讯息将构成犯罪(在社交网络上的发言是否犯法最终应当由法庭来定)。日本法律中规定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学校和家庭对防范学生受到有害信息侵害负有责任与义务。还规定,一旦发现诽谤中伤留言或接到受害者投诉,通信服务提供商要及时采取删除有害信息等措施。
在我国,2015年6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网上未成年人犯罪和欺凌事件报道管理的通知》;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2016年10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制定颁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这几个文件中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社交媒体背景下校园欺凌的防治,但是原则性规定较多,具体运用时不得不借助于司法解释。未来我国的反校园欺凌立法应立足于实用目的,不论是校园欺凌的定义,还是校园欺凌的处理程序或者相关人员的责任,法律条文尽量具体、详实,凸显其可操作性,避免立法后仍旧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
(二)社交媒体服务商应承担社会责任,确保青少年获得安全的网络体验
目前社交媒体缺乏传统媒体的自我审查机制。一些社交媒体,尤其是营销公众号,为博眼球,增加点击率,就随意根据网友留言、论坛帖子撰稿,然后取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通过微信朋友圈、公众号推送,最后传统媒体也不甘寂寞介入其中。由此导致谣言、假新闻满天飞,导致校园欺凌势态扩大化。
当今世界,关注网络媒体不良影响的国家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由的背后是责任,社交媒体作为“准公共机构”,也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真正发达的社交媒体,应该有自我审查的意识和能力,应该对其中传播的内容进行约束,做到自净。手机公司、网站等通信服务提供商有义务为青少年提供过滤软件,免费进行过滤服务。
例如,2016年11月16日,据路透社称,美国社交媒体巨头Twitter宣布,将升级部分功能,允许用户通过屏蔽关键词来阻止暴力和仇恨言论,以更好地打击网络欺凌。该公司还表示,将提供“一条更直接的途径”,让用户举报不当内容,并且已改进了内部管控,以有效处理用户举报的滥用行为。
另外,利用软件对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动态进行监控,以提早发现网络欺凌、自杀威胁或犯罪活动,进而重点防范,这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等地区已经成功尝试。但这种做法涉嫌侵犯隐私权,引发了很大争议,将来可否继续实施以及如何有效实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学校要大力开展校园反欺凌专题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
学校作为校园欺凌的主要发生地,应当承担反欺凌的主要责任。学校应当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专门的校园欺凌处理程序,配备专门的校园欺凌处理人员。校园欺凌事件一旦发生,必然会引起家长、孩子的不快和焦虑。在处理问题时,学校和教师应有更清醒的认识,能够站在教育者的位置上,去面对需要呵护的孩子,给家长更专业的指导和建议。解决问题要充满人性关怀,不能冷冰冰地简单对待。当家长对学校处理出现异议时,更应审慎妥善地处理好,切记不可激化家校矛盾,甚至闹到两败俱伤。
除了常规的校园安全培训外,学校还应该开展针对校园欺凌的专项培训。学校应将反欺凌培训纳入教学计划和年度重要工作中,每学年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反欺凌培训。首先是欺凌行为识别技能培训。遭遇校园欺凌的学生通常会出现行为和心理上的异常,表现为迟到或旷课,学习成绩下滑,注意力涣散、行为退缩、抑郁寡欢、焦虑不安、性格变化等症状。当发现身边的学生有类似情况时,教师要有所警觉并及时干预。其次是普及校园欺凌行为的应对技巧,教给师生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具体方法。可以将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具体方法编成漫画读本,发放到师生手中;可以开设系列相应课程,进行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传授应对校园欺凌的安全自护方法;还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将校园欺凌的各方当事人邀请到一个团体中,聆听彼此感受,提升移情和应对欺凌的能力,促使当事人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有客观理性的态度,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上网、交友等习惯
中关村二小事件中,明明(化名,即受到伤害的同学)被精神科大夫诊断为疑似急性应激反应障碍。作为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业人员,笔者认为明明妈妈更可能是急性应激反应障碍,而且属于偏执人格。家长遇事不够冷静,得理不饶人,使得原本孩子之间的小冲突演变成为了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冲突,原本是想保护孩子,结果给孩子造成更大的消极影响和伤害。不幸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类似明明家长这样成为校园欺凌事件推手的家长时有涌现。
管教孩子是家长的法定监护职责。社会(社区)和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引导广大家长要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发挥榜样作用,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上网、交友等习惯,要注意观察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网络活动,及时了解孩子的各种表现和思想状况,积极与学校沟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及时管教,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也要避免溺爱袒护、教而不当。尽量多安排时间与孩子相处交流,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要通过关爱陪伴,化解欺凌事件对孩子带来的伤害,帮助孩子重拾自尊自信,走向自爱自强。
总而言之,工业4.0时代已经来临,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生长于“E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他们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做好社交媒体这一新环境下的校园欺凌的防范与管理,已成为学校和社会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应该正确把握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正视与社交媒体的关系,制定基于社交媒体背景下有效的校园欺凌防范与管理策略,体现教育情怀和社会责任,让教育有温度有尊严,保障和还原校园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文献
[1]杨岭,毕宪顺. 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社会防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7-12.
[2]纪瑞.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J].科教导刊,2016,29(10):165-166.
[3]方海涛. 美国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的借鉴[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6(2):32-38.
[4]魏叶美,范国睿. 社会学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 2016(2):20-23.
[5]孙晓冰,柳海民. 理性认知校园霸凌:从校园暴力到校园霸凌[J].教育理与实践,2015(11):26-29.
[6]李惠君. 校园欺凌的防范与心理干预[J].新教育,2016(15):7-8.
[7]厉恒. 企业危机公关的媒体策略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2008.
关键词 新型社交媒体 社交行为习惯 大学生 腾讯微信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1.079
New Social Media's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Habits
――Take WeChat for example
LIU Fang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ternet technology, a variety of new social media also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e college students is one of the largest application of new social media group, in such aspects as social behavior is deeply affected by the new social media. In order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grasp their social behavior of the "degree", improve their social behavior, improve the scientific nature, 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social behavi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ecessary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se new social media,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and social psychology, in order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form healthy social behavior,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new social media; social behavior; college students; Tencent WeChat
1 新型社交媒体的特征
社交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流平台也更加广泛。微信也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工具,对于传统的社交工具具有颠覆性的意义。效率高、成本低、互动性高是当代新型社交媒体的特征,这些特点符合当代大学生渴望便捷交流的心理预期,因而很快赢得了当代大学生的青睐。①下面以微信为例,对新媒体的特征进行详细介绍。
微信是一款免费的通讯服务应用程序,它支持图片、语音、视频以及文字的交流,而且还有群聊等功能,能够有效满足当代大学生交流所需要的私密性,同时能够满足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所需要的高饱满度。在交流时,微信注重用户之间的对话关系,具有一对一交流的私密性。通过语音聊天、点对点的视频聊天等等,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情感的表达,相比单纯的文字表达,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②
2 新型社交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社交行为习惯的影响
作为一种被当代大学生频繁使用的应用工具,新型社交媒体已经深入到当今大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如微信、微博等在他们社交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微信除了满足当代大学生追求更高水平的沟通和交流的体验、追求更加新奇的体验之外,更在广泛地影响着他们的社交行为,并在长期的使用当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社交习惯。
首先,新型社交媒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沟通交流所需要的成本。新型社交媒体的运营商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社交需要和社交习惯以及社交的心理预期,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业务,多数的新型社交媒体的形式新颖时尚,具有美感,除了基本的沟通交流功能以外,还具有支付、购物等功能。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型社交媒体支付产生的网络成本等,而新型社交媒体产生的交流成本较低,完全在高校大学生的支付范围之内。与书信往来、电话沟通等传统的社交方式相比,新型社交媒体的社交方式能够缩短交流所用的时间,减少社交行为产生的费用,符合当代大学生对社交行为的需要。
其次,新型社交媒体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它能够增加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效率。新型社交媒体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它突破了传统社交工具在实践和空间方面的局限性,拓宽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交范围。新型社交媒体的平台打破了传统社交当中的社会、文化及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障碍,为当代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自由的空间和平台。
再次,新型社交媒体的人际之间的交往具有虚拟化的特点,容易造成当代大学生信任缺失的情况。例如腾讯微信的交流就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容易导致交流存在高校大学生的言行有失规范、真实缺位的现象。这就导致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流于表面,甚至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交流理念,并在实际生活当中,对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
3 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
当前,新型社交媒体沟通平台在当代大学生之间的使用已经普及,并在大学生日积月累的使用当中,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社交习惯。新型的社交媒体正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而他们价值观的变化反过来影响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下面就新型的社交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方面的影响进行介绍。
首先,新型社交媒体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新型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的平台具有较低的门槛,且开放的程度较高,如微博等,容易导致信息的泄露。同时,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并未完全成熟,他们容易受到新事物的影响并对事物的判断也会有失偏颇。针对一些热点事件,当代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争论等需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以塑造他们坚定而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交行为习惯。
其次,新型社交媒体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观念。新型社交媒体让当代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必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从而让更多的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受到了很大影响。高校学生当中“宅男”、“宅女”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虽然当代大学生很“宅”,但新型的社交媒体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又能够将当代大学生与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因而,这些新型的社交媒体提供的平台进而发展成为了他们进行心理栖息的场所。当代大学生可以在这些新型的社交媒体提供的平台上对自己的各种情绪进行发泄,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就像现在大学生往往通过微信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同时分享这种感受和见解,增加当代大学生与同学、老师和坚韧之间的沟通交流。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容易导致当代大学生不愿意走进集体当中,形成一种恶心循环,导致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观念淡薄。
再次,新型社交媒体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物质观念。现在的高校学生多为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在他们中间,一些大学生的攀比心理还是存在的。当心的社交媒体出现以后,他们炫耀的平台又增加了。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熟,在虚拟的网络当中,学生难免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攀比、炫耀等行为便通过多样化的新型社交媒体中展露出来。例如,微信的朋友圈中有不少当代大学生攀比、炫耀的文字、图片等等内容。
4 利用新型社交媒体的平台引导大学生的社交行为
首先,利用新型社交媒体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提高高校信息平台的有效性和公开性。而且新型社交媒体的内容丰富多样,能够将学校的信息公告、新闻宣传、学生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将学校的历史、人文故事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等等向学生展示,增强当代大学生对高校生活的热爱,增强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高校要有效利用好微信这一平台,学生可以更加快捷地获得高校的各种信息,而不必登录高校门户网站。
其次,微信交互性很强,利用这一特点,高校可以设置相应的平台,例如,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栏目,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于高校学生有关的心理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为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借助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可以发起话题讨论,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针对高校学生在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平台可以纠正。老师应借助新型社交媒体平台多与学生互动交流,倾听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的行为,并形成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
5 小结
目前,新型社交媒体在当代大学生当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深入当代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各个层面,对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以及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习惯产生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新型社交媒体是一种不可逆的发展趋势,高校应顺应这一趋势,并结合新型社交媒体的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征,为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习惯提出更有效的策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注释
社交媒体的概念定义
社交媒体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最早出现在一本叫《什么是社会化媒体》[1]的电子书里。作者Antony Mayfield(2006)认为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Daniel Scocco(2009)则认为社会化媒体是各种形式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简称UGC),以及使人们在线交流和分享的网站或应用程序的集合。 同年,Ron Jones(2009)提出社会化媒体是这样一个类比的在线媒体,人们在这一类在线媒体上谈话、参与、分享、交际和标记。此后,Susan Ward(2010)给出了自己的定义:社会化媒体是一种促进沟通的在线媒体,这一点正与传统媒体相反,传统媒体提供内容,但是不允许读者、观众、听众参与内容的创建与发展。同年,Andreas Kaplan 和 Michael Haenlein(2010)对社会化媒体的定义是“一组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这些应用建立在Web 2.0(内容的创造和交流来自用户产生的内容)的理念和技术基础之上”。
除此之外,国内有学者从信息科学领域、情报学视角和传播学领域对社交媒体的定义进行了总结:在信息科学领域,研究者使用该概念对由社会性网络服务带来的新型网络信息交流空间进行集合性表述;从情报学视角来看,是个体信息空间与公共信息空间互涉的产物;在传播学领域,则始于对博客这种“自媒?w”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王晓光,2008)。
社交媒体的特点
社交媒体并无确切的翻译与释义,基于以上观点,可以将社交媒体简单定义为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web2.0的基础之上的互动社区,是一种用以社交的便捷的途径。它赋予了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并具有着这样一些特征:以对话的形式沟通,而不是独白;参与者是个人,而不是组织;诚实与透明是核心价值;引导人们主动获取,而不是推给他们;分布式结构,而不是集中式(Dion Hinchcliffe,2007)。
像新浪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广泛地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年轻人的生活圈子,更一秒也离不开它们。
大学生对新媒体有着天然的接受力和较强的使用能力,因此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交媒体中活跃的主角。对智能手机的超前适应性也使得他们比其他群体在网络社交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大学生们传统的交往方式,在社交网站中大学生通过对个人主页的管理,进行“选择性暴露”和“自我印象塑造”,创建了一个网络中的“拟态的自我”。大学生们通过“拟态的我”与“拟态的他”彼此认知、互动并带来心理需求的满足。然而“拟态的自我”并不等于真实的自我,“社交媒体依赖症”引发的自恋自怜、孤独寂寞、爱慕虚荣、焦虑不安的现象频发。这已成为关注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道路上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虽然这些社交媒体为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也渐渐地影响了我们的心理健康,特别是面簿,对人们的幸福感有负面的影响。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曾找来一批年轻人做测试,经过连续两个星期观察他们使用面簿的状况,发现使用频率高的人对生活的不满情绪也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觉得自己人生糟糕透顶。
根据调查显示,社交媒体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时时对比”,说的是人们在浏览了亲友或他人在社交媒体的生活动态后,而无时无刻不在比较自身现状和理想状况的行为,一旦发现与自身的真实生活成了强烈对比后,就产生了羡慕,或衍生成了自卑的心理,导致与亲友疏远。情况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患上忧郁症。
此外,有些人“时时对比”的情况下,在社交媒体上塑造一个虚拟的人格,就是只表现生活最好的部分,抑或虚造假象的生活,久而久之,则会使心理产生不安、烦躁等。
Instagra 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协会下属的青年健康运动组织YHM,最近分析了该国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和其心理健康的数据,并抽取了 1500 名英国 14 岁至 24 岁青年对 YouTube 、 Twitter 、 Snapchat 、 Instagram 和 Facebook 这 5 个社交媒体打分。在英国,超过 9 成的青少年都会上社交网站,是所有年龄段人群中使用社交媒体比例最高的,与此同时,青少年患有焦虑症或忧郁症的比率近 25 年来上升了 70 % ,有近 7 成的青少年称,在社交媒体上遭遇过网络暴力。评分结果显示, YouTube是这些平台中对心理健康影响最积极的平台, Twitter 和 Facebook 位居第二和第三, Snapchat 则排在第四位,而 Instagram则位列第五位,即对年轻人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最大。具体原因可能是,以图片为主的社交平台Instagram 和 Snapchat ,容易让青年人对自己的形象和体型产生焦虑和厌倦等负面情绪。
在报告中,YHM对社交媒体施加给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做了具体阐释。比如其会增加其焦虑症和忧郁症的患病率。每六位年轻人中就有一位称自己时常会对生活感到焦虑不安,而全英国有 8 万儿童及青少年患有严重的忧郁症。该组织研究人员发现,每天使用社交媒体两个小时以上与青少年糟糕的自我评价或是精神状态有很强的关联性,这种现象被称为“Facebook 忧郁症”。YHM 还认为,社交平台上的身材形象很容易给青少年,特别是女孩带来负面影响。在调查中,近 9 成的青春期女孩表示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研究显示,处于青春期或 20 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在浏览了一段时间的 Facebook 后,在身材和形象管理方面明显比没有浏览的人更加焦虑。
社交媒体另一主要负面影响是网络暴力。 SnapChat 和 WhatsApp 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让网络暴力的言论和图像得以迅速传播。而在 Facebook上,青少年被霸凌的概率是其他社交媒体的两倍。虽然每个社交平台都有反对网络暴力的相应政策,但 Bullying UK 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 9 成的年轻人表示,当网络暴力发生时,有关方面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此外,社交媒体还会引起青少年因焦虑而失眠,以及出现缺少自尊、害怕落单等消极心理状态。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健康也有一些潜在的积极影响。它们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他人保持健康的经验、专业的健康知识,建立、维护和巩固人际关系,还能成为青少年寻求情绪支持和社群构建的途径。调查数据显示,近 7 成青少年在情绪低落或者感到痛苦时从社交媒体上得到过帮助。社交媒体还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表达和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这对其个人成长十分重要。
社交媒体依赖带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早在1922 年,著名政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在其《公众舆论》一书中就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而在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媒介影响的不仅是人们对外部社会环境的认知,更包括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自身的认知。网络社交时代人们通过主宰自己的社交媒体展示页面(QQ 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主页等) 创造出了“另一个自我”,虽然这一自我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基础上,并且也会或多或少地包含自己的真实信息,但“网络中的自我”无法等同于现实中的自我,社交媒体中通过各种展示页面呈现的自我是每个个体经过自己的信息过滤之后呈现出来的“拟态的自我”。比如女生都会选择漂亮的照片放到自己的社交媒体相册中,每个人都倾向于把好的、完美的一面展现给社交网络中的观众,有意识地隐藏不完美的一面。基于社交媒体中的“拟态的自我”和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自我”之间的关联和矛盾之处,笔者试图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1. 自我意识的膨胀
“拟态的自我”是基于“真实的自我”之上的自我生产和自我更新,社交网络的发展给了普通大众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是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们天然的舞台。在社交网站上,年轻人乐于将生活细节等展示在他人面前。在前文的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哪些功能的调查中,有79% 的同学选择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生活点滴,在与被调查的大学生们聊天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有不少人会将诸如今天午餐吃了什么、哪条街新开了一家好喝的奶茶店这种生活琐事到自己的社交媒体主页中; 很多人在吃饭、逛街之前都要先拍张照发到社交网站上,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并不是无害的,因为过分地自我展示会进一步膨胀其自我意识,在某某餐厅吃顿饭就一定要广而告之,以期得到粉丝和好友的关注,不断更新有关自我的信息,高转发率和高评论率是他们所期望看到的。吸引眼球的指数成为自我肯定的因素,因而的内容越来越倾向于猎奇性、低俗化。日积月累的自我暴露,使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在社交媒体的使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过度膨胀。虚荣、自负、傲慢等性格的弱点被放大,这使得大学生的室友关系变得不那么融洽,近几年在大学校园频频出现的室友之间由于一点儿小矛盾而最后酿成大悲剧的例子比比皆是。“90 后”本来就是极具自我意识的一代,社交媒体更是膨胀了他们的自我意识,谦虚谨慎的良好品格却越来越被弱化。
3. 社交媒体催生了焦虑心理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社交网络 大学生群体 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005-02
社交媒体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而诞生的新生事物,在年轻人中有着惊人的高普及率。那么,大学生这个群体使用社交网络是否会影响其课外阅读习惯?
为了了解这一情况,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级新生为调查对象,按各学院新生总数及男女比例各抽取25%的学生(共计364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涉及五个专业,其中,文学专业10人(男2人,女8人);法学专业8人(男3人,女5人);管理学专业34人(男14人,女20人);理学专业20人(男14人,女6人);工学专业292人(男257人,女35人)。男生总计290人,女生总计74人。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样本涉及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使用社交网络的学生,那他们的情况有什么差异?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学生对社交网络影响阅读习惯所持的态度是否存在相关性?差异有多大?是本文探讨的问题。由于所涉及的数据包括定类、定量,所以本文拟分别以专业、性别为自变量,运用统计软件SPSS 19对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各变量之间是否相关,若存在相关性,则进一步进行线性关联分析以判定相关度的大小。
二 数据统计分析
364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对“社交网络是否影响阅读习惯”这一问题有三类意见:是、说不清、否。其中,男、女被调查者中选择“说不清”态度者(即社交网络是否影响阅读习惯自己并不太确定)分别为95人和23人,由于他们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对自己阅读习惯的影响并不明朗,关键是把握好“度”,并没有全盘否定其影响作用。因此,为了便于分析,笔者把选择“说不清”的被调查者归入选择“是”者(下同),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对于社交网络是否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这一问题,有69.8%的被调查者持肯定态度,仅有30.2%的被调查者持否定态度。那么,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态度是否一致,有无相关性呢?
1.不同性别调查者的差异分析(见表2、表3)
表2 性别* 影响
影响 合计
是 否
性别 男 计数 205 85 290
影响中的% 80.7% 77.3% 79.7%
女 计数 49 25 74
影响中的% 19.3% 22.7% 20.3%
合计 计数 254 110 364
影响中的% 100.0% 100.0% 100.0%
表3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Sig.(双侧)
Pearson卡方 0.559a 1 0.454
连续校正b 0.367 1 0.544
似然比 0.551 1 0.458
Fisher的精确检验
线性和线性组合 0.558 1 0.455
有效案例中的N 364
注:a. 0单元格(.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2.36。b. 仅对2×2表计算
由表2可以看出,有80.7%的男生认为社交网络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而持相同观点的女生也有77.3%。同时,仅有19.3%的男生认为社交网络不会影响其阅读习惯,持相同观点的女生为22.7%。我们发现,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对社交网络与阅读习惯的态度普遍一致,即普遍认为社交网络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那么这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否显著呢?
我们假设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对于二者的态度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综合表3的卡方检验显示:由注释a说明0单元格(.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2.36。理论频数小于5的单元格比例(0%)小于20%,说明统计结果可靠,可以进行阅读分析。卡方值(χ2)=0.559,相伴概率(P)=0.454>0.05,说明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不能拒绝原假设。
因此,我们认为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态度相互独立,即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一致,且不具有显著差异。
2.不同专业调查者的态度分析(见表4、表5)
由表4可知,不同专业的被调查者,对社交网络是否会影响阅读习惯持肯定态度者的比例较高,即:不同专业的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社交网络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其中,文学专业和理学专业被调查者的态度相同。
我们假设使用不同专业的受访者对于二者的态度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综合表5的卡方检验我们发现:由注释a说明0单元格(2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42。理论频数小于5的单元格比例(20%)不大于20%,说明统计结果可靠,可以进行阅读分析。卡方值(χ2)=4.349,相伴概率(P)=0.361>0.05,说明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不能拒绝原假设。
因此,我们认为不同专业被调查者态度相互独立,即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一致,且不具有显著差异。
表4 专业* 影响
影响 合计
是 否
专业 法学 计数 5 3 8
专业中的% 62.5% 37.5% 100.0%
文学 计数 6 4 10
专业中的% 60.0% 40.0% 100.0%
理学 计数 12 8 20
专业中的% 60.0% 40.0% 100.0%
工学 计数 211 81 292
专业中的% 72.3% 27.7% 100.0%
管理学 计数 20 14 34
专业中的% 58.8% 41.2% 100.0%
合计 计数 254 110 364
专业中的% 69.8% 30.2% 100.0%
表5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Sig.(双侧)
Pearson卡方 4.349a 4 0.361
似然比 4.182 4 0.382
线性和线性组合 0.108 1 0.742
有效案例中的N 364
注:a. 2单元格(20.0%)的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2.42。
三 结论
本次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被调查者对于社交网络是否会影响阅读习惯的态度普遍保持一致,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会对阅读习惯产生影响,而且统计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总之,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研究表明,社交网络的出现会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正确利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阅读内容、阅读方式的影响,把握好使用社交网络的“度”,培养大学生积极、正确的阅读习惯,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与互助。如此,才能进一步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优势,实现培养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下良好阅读习惯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在云、高文举.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浅阅读现象研究[J].新闻世界,2013(2)
[2]尕藏草、杨洪卫.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其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4)
[3]费鹏.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7)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2015),在30个大类产品中,通过社交媒体“推荐购买”等营销行为,可平均诱导26%的品牌购买,这一数字比一些机构先前测算的10-15%要高,在30个大类产品中有2/3的产品因社交媒体营销直接左右了消费者购买决策。2014年因社交媒体营销而选购某种产品的消费者,要比2013年多出10%。但调查也发现,生活必需品类产品的购买中,社交媒体营销带来的影响最小,只有大约15%的消费者会受它影响,而在旅游、投资产品(服务)等产品上,40%-50%的消费者会在社交媒体上寻求购买参考信息。调查表明:社交媒体营销页面的任何迟滞,都会导致浏览者快速流失。平均来说,一个企业/品牌/产品,只有1.7秒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时间。如果不能在1.7秒内迅速抓住潜在消费者的眼球并激起他们的进一步关注,他们就会离开,且几乎再也不可能回来(哪怕他们在别的地方又看到了这则营销信息)。
进一步研究表明:第一次购买某类产品的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寻求相关帮助信息的概率,要比重复购买者高出大约50%,尽管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数字化营销风生水起,但在接受调查的近百个品牌中,有接近一半仍主要通过线下方式进行营销。尽管社交媒体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像报纸、杂志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报道信息,仍具有较大价值,这些内容因媒体公信力等,常能让消费者读完后想了解更多或产生购买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社交媒体营销还会出现更多新特点,有一点可以确定,消费者更容易及时、便利地通过社交媒体,和获得关于某款产品(服务)的用户体验和是否值得购买的信息。
在社交媒体时代,消费者变得更加精明、主动与强大,在品牌营销中不再是等待被占领的“阵地”,而是已经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与生力军。这一特征为社交媒体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消费心理方面,中国的广大互联网网民们正在变得更有主见、更易怀疑。有调查表明(2014):消费者认为网络上消费者或第三方发表的评价比品牌厂商自己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超过60%的消费者感觉现在大多数品牌的广告宣传都是在自卖自夸,向消费者灌输他们的想法,很难令我信服,有56%的消费者认为我的需求与感受和别人有很大不同,在选择品牌与产品时,我会更有主见,较少听信品牌厂商的宣传介绍,有80%以上的消费者会经常查看与关注那些由真实用户发表与分享的产品使用体验与回馈,有80%以上的消费者对于从不同管道所了解到的各种品牌/产品信息会比较判断其真实可靠性。
今天的消费者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明白企业的营销策略会干扰自己的消费决策,甚至有时会发起一场“对抗营销”的讨伐。有调查表明(2014):有56%的受访者同意如果一个品牌厂商不断通过各种广告宣传来试图影响或改变我的想法,我会感到厌烦并有逆反情绪这一观点,同时有63%的消费者表示了解品牌厂商的营销手法,总是能轻松、清楚地判断出他们每个广告宣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在消费行为方面,有62%的消费者会花些时间与心思去琢磨品牌厂商通过各种广告到底想要传达给我什么样的信息,有55%的消费者会在看电视或上网的时候尽量避开广告(如换台、关闭广告窗口、做些别的事情等)等行为、活动。品牌营销就要借助社会化媒体让消费者通过与社群沟通实现他们的决策。
如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会化媒体成为了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信息获取平台。随着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人们可以通过多渠道、跨屏等形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人在作为接收端的同时更是内容制造、分享与传播的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的营销将会产生诸如存在感经济、点赞经济、想象力经济等信息交互性较强的经济体,没有交互和对话,就没有品牌影响力,人们在双向互动中理解品牌价值,品牌传播是基于关系链的传播。消费者会生成海量、自发、不受限、非结构化的评论与信息,通过这种行为与方式,消费者不再是单独的个体,他们现在相互联系,拥有群体的力量与权利。有调查表明(2014):有80%的受访者表示同意如果其他人对我所分享的经历与体验予以关注或有所受益,我会有一种成就感,并愿意分享更多这一观点,有80%的消费者赞同我喜欢与那些有共同兴趣或话题的人建立联系,倾听他们的经验与建议,并积极分享我的看法与感受。这也意味着在社交媒体下企业品牌营销不得不改变与消费者沟通、对话的方式,找出与这些“极富经验”的消费者进行有效互动的新方式。
中国的互联网网民除了乐意与“网上伙伴”交流与分享外,他们也乐意通过社会化媒体的品牌社区与“品牌”沟通与互动。有调查表明(2014):有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如果厂商在设计开发产品时能够提供让消费者互动参与的机会,我会乐于参加并给出有价值的想法。因此基于在线的品牌社区即一群招募的会员在一个以消费者洞察与研究为主旨的在线平台有组织地开展互动,借助各种有效的研究技术与方法获取持续的品牌消费者洞察,有70%以上的消费者同意如果能够有机会让厂商了解到我的意见,即便没有报酬,我也会愿意积极分享我的感受或体验这一观点。通过品牌社区他们正在成为品牌“事实上”的营销经理或顾问。源自消费者的每一条评论、微博和微信或产品测评都会成为网络上的一条永久记录,它们会像官网上自主的品牌信息一样,在百度或谷歌搜索时跳跃出来,影响消费者的品牌选择与态度。如果企业不能及时了解与把握这些内容,未来品牌营销将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当消费者感知不到营销对他们的价值和意义时,接受度将会变得低,品牌更易被淹没和忽略。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以社交网络如微博、微信、视频等新型信息分享和即时通信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出现,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模式被彻底改变,这些变化加速了市场营销策略蜕变进程。经营者充分意识到互联网时代下营销就是要更多地关注人,关注顾客的沟通方式、兴趣、个性、生活方式及其变化趋势,顺势而为之。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品牌营销,说教性的广告没人听了,单调、乏味、强制推出式的广告没人看了,请人做“托儿”、制造假“口碑”、自吹自擂的传播也很难再有人相信了。具像化,这点很简单,一图胜千言。图片、视频都是视觉性的呈现方式,千万别忽视它们。现在,人们越来越多使用手机查看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你的内容就在他们指尖滑动,只需受众轻触屏幕,也许就能达到营销目标。当然,具象化并不只是“图配文”的形式。想想你朋友刷屏分享的案例,是不是大多是gif和短视频呢。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中国市场学会 品牌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专家
影视摄像是一门以技能应用为主的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并行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讲授影视画面的艺术理论和表现形式,也要亲身示范摄录设备的操作技法,而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二者的融合和互补。
(一)运用PPT演示文稿展示知识架构和图形解析
在PPT演示文稿中,通过画面文字大小以及色彩变化,将课程理论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强化性的传播。在理论知识教学中,要避免大版面的“堆积式”文字呈现,学生对于PPT演示文稿信息的接收量是有限的。文字信息的呈现量和展示方式需要通过“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等编排,而不是简单的文字资料的堆积。同时,可借助图形图像演示工具,将专业知识信息的抽象概念转换为具象的视觉画面,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运用视频播放器展播摄像机的画面效果
在摄像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业务经验丰富的教师能“轻车熟路”地进行摄像设备的操作,并拍摄出富有美感的画面构图。但由于摄像机设备本身取景器偏小,只够操作者本人观看,使得一旁听课的学生往往有“雾里看花”的感觉,似懂非懂。即使教师在操作设备的同时,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也无法让学生构建理论知识点背后的画面形象符号,多数学生只能猜想设备操作和画面效果的关联性。而通过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平台,将各类拍摄手法和镜头运用的画面效果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相应理论知识点存有形象化的记忆片段,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并进行实际操作应用。
(三)运用多媒体设备信号传输系统,“直播式”呈现拍摄画面效果
讲授式课堂教学多是以教师授课为主,教学氛围比较单调。因此,在“摄像机操作”这类技能性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平台辅助教学,演示操作过程。先将摄像机通过视频线连接至投影仪,然后运用多媒体视频信号传输系统,将摄像机的画面信号传送至投影屏幕上,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摄像机操作方法的现场演示,并引导学生有效操作摄像机,提炼画面构图。通过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四)运用多台电视机呈现多人拍摄画面的效果对比
在摄像实训过程中,通过视频信号线将摄像机设备与电视机相连接,实现摄像机和电视机画面信号的同步输出,并在同一实训环境中组建多个视频信号同步传输系统,便于开展画面“对比式”教学。在视频信号同步传输平台上,多个学生同时进行“推拉摇移”等拍摄手法的操作,每个学生每一个操作步骤均会呈现于电视机屏幕上。这种直观化的学习环境,促使“结果导向型”学习方式的形成,对学生实际操作过程的缺陷进行及时校正,教学效果良好。同时,组织其他学生参与多台摄像机拍摄效果的讨论。对比不同摄像机的画面效果,从中反思拍摄过程中操作方式的准确性及失误之处,并在现场主动探索问题的原因所在,在竞争的学习氛围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二、基于多媒体的“影视摄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画面的形象化特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但过多形象化画面的呈现,也会助长师生抽象思维的懒惰性,从而引发一些问题的出现。
(一)文字演绎与形象符号呈现比例失衡
通过PPT演示文本呈现知识点的设计,文字、图片以及视频所占比例是否合适,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有的教师只是将课本知识点照搬到PPT课件上,将课本文字转化成电子书,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也有的教师喜欢在PPT课件上链接大量图片和视频,却不对视频进行有效剪辑压缩,以致在一个较长的视频片段里,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却很少。有的PPT教学课件呈现的图形图像符号与教学目标并不吻合,教学中往往会失去重点难点,产生偏离主题的现象。
(二)过渡依赖教学资源而引发学生注意力的转移
对传统课堂和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进行对比,可发现一个有趣的视觉现象:传统课堂上学生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教师和课本;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则更多地关注PPT演示文稿,甚至是专注于多媒体投影画面,不关注教师的教学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若过多地展播视频和图片,学生就会只顾着看视频和图片效果,而如果演示文稿中没有有效融入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学生的思维不是跟着教学内容走,而是围绕着图片视频等视觉符号进行他们自己的跳跃发散思维,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育工作者从传统教学思维向新型教学模式的被动转变
多媒体设备集成的教学平台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助于教师的知识传授和经验示范,但也限制了授课者教学思维和技艺空间的拓展。从准备课件开始,教师的教学思路已经被束缚在PPT演示文稿上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注意力和教学思路似乎也有意无意地随着PPT课件进行翻页式的游走。这种教学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设计与拓展,不自觉地围绕着多媒体投影屏幕上的信息符号展开教学。
三、基于多媒体的“影视摄像”教学策略与执行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方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有优势也有劣势。而“影视摄像”这类应用型极强的技能型课程,必须更多地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通过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巧妙地解决多媒体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增强多媒体教学效果。
(一)借助多媒体演示工具,有效地把握抽象知识与形象符号的呈现比例
在应用性课程教学中,部分抽象概念的知识点单纯靠教师的讲解与传授,理解起来较为生涩。而借助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形象演绎,加上教师适时地恰当引导,实现抽象知识“画面直播”式的视觉符号形象转变,可以填补抽象知识与具象理解之间的感知鸿沟。但在教学过程中,对视频图片等形象符号元素的选取与提炼应以充分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为标准。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平台,实现学习知识点的有效迁移
通过多媒体设备信号传输平台,将摄像机的画面效果直观地呈现出来。学生根据展播的画面效果,总结自身操作学习过程中的对错,并现场思考影视艺术理论的实际技能应用。对于摄像技术技能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知识点的迁移和再创造。通过多媒体技术平台的辅助学习,学生能够对相关理论知识点进行画面感知和技术应用。通过现场互动交流学习,激发学生思维上的再创造,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形成有意义的技能学习。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个性化运用
学生面对具象的视觉符号,往往容易单方面无条件地吸收接纳,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画面“眼见即为实”。任何具象的视觉符号背后都有抽象的工作原理,以多媒体辅助设备的直观画面呈现,教师应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不只单纯地观看画面效果,更要思考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结合,进而促使他们对同一理论知识点进行个性化的思考与运用。如何将泛化、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每个学生的技能,并进行个性化运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网络媒体构建学习共同体
摄像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需要感知与理解许多直观镜头画面。单纯依靠教师讲授,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在网络技术、移动媒体不断发展的社会媒介环境下,可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兴趣小组,组建QQ群、微信群等网络社交互动平台。教师通过这些平台有效地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进行合作学习和经验交流,探讨拍摄画面的优劣,在师生互动中提高对镜头画面的感知和创造能力。以网络社交平台为载体,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五)运用手机APP应用平台,拓展学习成果即时分享渠道
[关键词]新媒体;农村社会;交流方式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062 — 03
一、导言
近年来,以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飞速发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业务运营商的服务范围拓展,新媒体逐渐影响到了广大农村地区。有关新媒体在农村的发展情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5.64亿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已达1.75亿人,占所有网民的31.04%。此外,2010年中央1号文件更是提出相关政策,要 “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发展”,提出尽快实施宽带提速战略。可以看出,在广大农村地区,政府将把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上升到国家的层面来大力推行,这势必会加速农村新媒体发展的进程。
正因如此,笔者在友人帮助下,两次深入实地,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高村进行走访调查,尽量贴近实际而又客观严谨地了解和展现新媒体对中国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高村地处兴安县城北,距县城中心距离不足一公里,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城郊村。自本村起始的水泥大道直通县城,交通十分便捷。全村人口500多人,其中以何、刘两姓为主,另有其他七八个小姓。高村的发展受兴安县城市化的影响较大。就新媒体而言,高村居民的移动电话基本上每家至少有一部,数字电视则有一大半农村住户开通,可以说,高村是一个新媒体发展比较迅速的现代化农村。
二、新媒体对农村家庭内部成员交流的影响
通过笔者的深入走访与调查,农村中对新媒体设备的使用极大地影响了家庭内部成员间的交流,这其中既有正面的积极促进作用,也有负面的消极抑制作用。在调查过程中,体现更多的是积极的一方面,例如:通过全家人对新媒体的使用,增加家庭内部成员的交流机会,对新媒体带来的信息的讨论与交流,使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加深了理解,增进了感情,关系进一步趋于融洽,有利于和谐家庭关系的建立。与此同时,新媒体中体现家庭和睦因素的内容也为家庭内部成员的交流模式树立了榜样,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对和谐家庭关系的形成起到助推作用。
1. 新媒体对老年人家庭内部交流的影响
老年人是农村家庭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对于常年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而言,步入老年期之后,他们的社会交往往往会减少,更为明显的变化是其活动圈的急剧缩小。老年人的社会交流往往被局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之中,社交、友爱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就实地调查的现状而言,互联网的使用在农村老年人中还远不普及。在我们的调查中,有91%的被调查者都表示“会和家中的老人经常打电话”、83%的家中拥有数字电视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和家中的老人一起看数字电视”。由于心理、生理、成长年代、社会经历的不同,不同代人之间的行为和认知往往存在巨大差异。新媒体的使用可以使这些差异得到沟通,进而形成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新媒体是联系两代人的得力工具。通过新媒体,家中的老人也融入到家庭之中,紧跟家庭的变化,紧跟时代的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海量资源常常会使家庭内部成员在选择上产生分歧。例如在数字电视应用的家庭中,很多时候,年轻人喜欢看的节目是老年人毫无兴趣的,这自然会减少家庭成员一同收看节目,互相交流的时间。
2.新媒体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新媒体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的改变。在受访的农村居民中,许多家庭因新媒体而出现某些微妙的变化。例如调查对象刘某家的亲子关系就因互联网而发生巨大改变。2012 年9月,刘某为儿子购置了一台价值4000元的台式电脑,自打刘某家有了这台电脑,他家的生活方式便发生了巨大变化。刘某的儿子不再跟他抢电视遥控器,每晚也不会准时等待天气预报的播出,在互联网上可以自由地观看各种电视节目,随时查阅当地当时的天气信息。刘某说他通过上网能够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了解近来发生的国
内外大事。但他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首先是他儿子把大量时间耗在电脑旁,很少再出门和小朋友们玩耍;其次,他儿子的学习成绩出现下降;因此,刘某没少和儿子产生争吵。谈到这些,刘某对他家购置的这台电脑产生悔意。虽然电脑和互联网给他家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影响到儿子的学习、影响到父子之间的亲情。这个事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媒体对农村居民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效应。
3.新媒体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夫妻关系是家庭内部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夫妻之间关系的和睦直接左右着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发展。笔者于调查中发现,新媒体设备的普及与应用极大地影响了家庭内部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对新媒体设备的购买与使用,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夫妻关系的融洽,例如调查中访问的金某。金某独自带着孩子在农村居住,而丈夫李某则在外地务工。新媒体的使用大大地缩短了二人的距离,每天晚上妻子金某都会准时守在电脑旁,等待丈夫上线,二人进行视频通话。新媒体的应用使视频通话成为现实,身居两地彼此不再仅仅停留在声音层次,而是清晰的视觉图像。金某自己也说假如没有网络,她根本无法坚持着自己一个人在农村看孩子,一定会跑去和丈夫一起打工。新媒体的应用,缩短了夫妻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彼此互相了解的时间,这有助于夫妻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家庭稳定。
三、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改变
1.交流范围的改变
在新媒体影响之前,中国农村社会已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现代化进程冲击,原本维系传统农村社会的地缘与血缘纽带也已饱经侵蚀,在血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姓宗族长幼秩序也正在逐渐瓦解。然而相对于城镇地区而言,以血缘、地缘为联系构建出的社会关系依旧或多或少地发挥着效用。就个体而言,单个农民个人在农村社会中的社交关系仍旧较多地依附于血缘、地缘之上。尽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市场化的影响,农民个人的生存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可是“生与死长于斯”根植一方水土的农民亦然无法彻底摆脱血缘、地缘的拘囿。然而,新媒体尤其是移动电话的使用冲破了农民社会交流的空间局限,极大地延展了农民社会关系的空间范围,通过移动互联网上的社区论坛与交友平台,农民个人可以同任何地域、任何背景的网友建立其基于地缘、血缘关系之外的另一种社会关系。因为移动电话和移动互联网络易于双方互相沟通,而且还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社会交流机会,新媒体正改变着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活圈和社会婚姻生活圈。之前,以自然村落为核心,农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圈和社会婚姻生活圈的关系以不等的距离半径逐渐减弱,这也深深地反映着农村生活受制于地缘因素,然而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农村婚姻生活中,适龄的男女青年不再受地缘远近的局限。原本拦阻在男女青年之间的地缘鸿沟,因新媒体的存在和应用相对消失。与社会婚姻生活圈相类似,海量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也为农村提供了依靠信息来谋生的职业和靠着新媒体吃饭的职业。相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它们是一种技术工作,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并不像农业必须依靠土地,它可以是动态的、流动的,可以随着技术、信息、市场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行业变动。新媒体不仅为农村社会提供新的职业,还正在改变着农村居住者的就业观,同时还延展了农民的社会经济活动范围。在过去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协同合作的时期形成的以地缘、血缘为联系的社会关系,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随着个人交流空间的进一步拓展而进一步垮塌。
2.交流对象的改变
长久以来,情感要素在农村人际交流对象的选择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感性认识在社会交流的过程中基本上起着主导作用。可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前进,在商品经济的汹涌浪潮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功利性色彩,他们在对交流对象的选择上往往体现着注重对方能否对自己现在或是将来的生活、发展有帮助,这一交流对象选择标准带有极强功利性、目的性。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新媒体对农村居民在交流对象的选择上有着显著的影响。农村居民在选择交流对象时,最注重的早已不再是以往的感情要素,“是否对自己有实际帮助”、“财富程度”、“外表相貌”都已经成为不少被调查者考虑的首要要素。
如,购买电脑产品并连通互联网的刘某和孙某就对笔者明确表示他们在使用了电脑,尤其是连上互联网之后,在选择社会交流对象时,基本上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筛选的,通过互联网选择与自己爱好相似或者自己喜欢的类型的人进行交流,互联网业已成为使用互联网的农村青年之间建立新的社会交流网络的平台。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他们所选择的交流对象也必定是那些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也只有这些人才会在互联网上相互认识并建立起新的交流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些使用互联网,并且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对象选择的人,他们在交流对象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和广泛性,不再受制于传统血缘、地缘和职业圈的束缚,跳出之前的选择交流对象的模式,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余地。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中经常出现的“俊男靓女”以及各种“美好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都在影响着一些农村人的审美思维,这些被影响者也不只是直接使用新媒体者,还包括一些间接影响的受众,较为突出地表现在一些农村的青少年在他们选择交流对象时较为注重对方的相貌、衣着等外在条件。
3.交流形式的改变
传统农村的主要交流形式主要是面对面,这是一种最原始的,也是最直接的交流形式,然而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使用,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方式日趋多元化,原始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形式也已不再是占据主体地位的交流形式,农村居民的交流呈现出逐渐间接化的特征。借助移动电话、互联网的便捷交流形式,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高效化。新媒体的使用使得原本较为繁琐的交流礼仪被简化,交流方式的简洁便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居民在类似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过程中带来的时间上、经济上的浪费,农村社会交流效率也得到极大地提高。农村居民在社会交流形式上,由于移动电话、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农村居民在社会交流中借助新媒体作为中间媒介的行为日益频繁,这使得间接交流方式在农村社会交流中逐渐增多,交流过程中的感情因素也出现相应的减弱。在调查中笔者发现,43%的被调查者对新媒体的使用程度较高,而更是有7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本人或家庭成员经常使用新媒体”。在这79%的“本人或家庭成员经常使用新媒体”的农村居民中,大多数的人是购买了移动电话、电脑这类新媒体设备。这些新媒体设备的使用使农村居民参与社会交流的工具多样化。根据调查,受访的农村居民中大多都不只拥有一台新媒体终端,例如受访的何某,他家在两年中,相继购买了数字电视、电脑、移动电话等新媒体终端,他就跟笔者表示现在他与朋友的交流不再停留在实地面对面的层面,而是拥有了很多选择,既可以通过移动电话进行联系,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字、语音、视频交流。不可否认的是,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改变绝非仅仅受新媒体一方面的影响,而是受制于多种社会因素,是在多种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合力”性改变。
四、结语
关于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首先,从最浅的层面说,新媒体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为长久以来缺乏变化和革新意识的农村社会生活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是对农村稳定结构的有益改变;其次,新媒体的应用打破了农村社会交流的空间隔阂,极大地延展了农村社会关系的空间范围;再次,新媒体一定程度上作为农村财富、信息的代表,也会引起农村居民个人地位与交流方式的变化。不过,新媒体并未是百无一害的,正如上文所言,新媒体在家庭内部的交流中可能起到一定的副作用,在农村社会的外部交流中更是已经形成了一种注重“外表”的择友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的农村社会中新媒体的发展还受制于不少因素,诸如农村居民对新媒体的消费能力不足、农村居民对网络信息的吸收能力较低等问题。在注意改善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蹑手蹑脚,而需要大力支持新媒体在农村中普及,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参 考 文 献〕
〔1〕韩明谟.农村社会学.〔m〕北京:2001.
[关键词] 电子白板 交互功能 教学改变
一、黑板的历史
课堂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地方,而在传统的课堂中的教学工具,则要数黑板了,纵观全世界,在18世纪的法国就已经开始在学校里使用黑板了,黑板使用历史至少已经有几个世纪,一直到现在还中广泛使用,即使是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大学里,比如哈佛,牛津等著名的世界高等学府里,到现也在大量使用着传统黑板,足见教学对黑板的巨大依赖性。课堂教学的形式,模式都是围绕着黑板展开,没有太多根本性的课堂教学创新。可以说几个世纪以来,黑板的改革是极其缓慢的,在人类改造使用工具的历史上,这么保持这么长时间很少变化,也是比较少见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大概可以有这几个吧,首先黑板有其很大的优点,比如使用方便,成本低,在社会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18-19世纪,是最理想的教学工具。
其次黑板受到欢迎的原因是,简单易用,老师在使用黑板时,每个老师都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书写水平,尤其是在中国书法很盛行的国度里,利用黑板与粉笔,可以写出很漂亮的,带书法味的字体,许多老师可以写出笔划粗细不同,笔势,笔锋不同的个性板书,学生看了也是一种美的享受,老师也乐在其中,这是在现在多媒体设备已经发展很高水平的今天,仍然受到老师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就是在18-19世纪主要是重工业发时期,还没有出现微电子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尤其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在科学技术,还没有民用化。客观上制约了没有改变黑板的技术条件。
但是随着进入20世纪,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使用了上百年之久的黑板改变,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出现的计算机,投影仪的广泛使用,形成以电子白板为主体的多媒体设备已大举走了课堂,大有取代原有黑板的趋势,大大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不断产生。
二、现代多媒体学的现状
早期的多媒体教学,是用简单的录音机,常常看到英语老师提着录音机到教室给学生放英语录音,这是70-80年代学生最常见的一幕,到后来出现了实物投影仪,自己制作幻灯片,开始有了视觉上教学,上面的设备,不说其声音上质量,图像上的质量如何,最大的缺点是没有什么互动的功能。还是属于比较初级的多媒体设备。
到后来,出现了用计算机与投影仪或大屏幕平板电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设备,这个阶段主要的多媒体设备组合各个学校就各显神通,因地制宜,出现各种各样,各具特色的不同组合的多媒体设备,用得最多的有二种,1,也是最常见的,就是计算机连接投影仪,就是各学校常见的多媒体教室,这时同时有声音与图像的教学手段了,这种组合一直到现在还是使用最多的,主要是在成本上与现阶段经济发展最匹配,有一定成本优势。2,是在教室配在大屏幕(至少在52英寸以上)+计算机,做好课件在大屏幕电视上显示,搭配传统的黑板,进行教学,以上二种都虽然有了通过计算机的鼠标来控制,可以有一定互动了,但互动性还是比较差,老师不需要在计算机与屏幕之间来回走动,费时费力,即使有的使用平板电脑,可以在平板电脑上书写,也还是不太方便。
直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基本解决了以前所有的多媒体设备不能互动或互动性能差的情况。
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随时直接用手指或者用专用笔在白板上进行书写,或者随时给已经做好的课件进行加注解,随时根据当时的教学情况作出修改,或增加新的内容,与前面的多媒体设备是最大的不同,是以前的设备做好了的课件,很难根据课堂实际即时修改,灵活性差。这样就产生了完全不同的互动教学模式。
三、以电子白板为代表的互动教学设备对课堂的影响
1.构建全新的师生交互环境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电脑,投影仪互联构成了一个互动式的教学环境,在此教学环境下,老师不再是远离学生,躲在电脑的课件后的操作者,不再按照做好的PPT简单不变放映者,完全可以离开电脑,站在白板前与学生互动,无须周旋于电脑与幕布之间来回折腾,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断学生思维的连贯性,这样可以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目光交流,及时观察发现学生听讲过程从眼神上流露出的问题,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
电子白板可以通过学校网络连接到外部因特网,通过因特网的海量信息,及时搜集教学过程中需要的的内容。
可以把学校所有教室建成一个网络,资源共享,同一内容不同老师的课件都可以放在学校资源库上,让学生自由调看学习,由于每位老师对同一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角度的理解,也有不一样讲述方法,每位老师都有自己优势的地方,学生可以在资源库找到适合自己的哪种叙述方式,同时吸收每位老师的长处,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信息量。
可以方便建立专业课与基础课之间的联系,在中等职业学校及高校里,学生在基础理论课时,往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大量的数学知识都不知道有什么用,如何用,这是学校教育里一个普遍性,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大问题,电子白板系统给了我们一个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方式,老师可以把所讲的数学理论,可以及时地调出该班所上的专业课内容,找到该专业课里需要数学解决的内容,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而且为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发展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增强了学生学习基础理论课的动力。改变学生重专业,轻理论的的倾向。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平时老师在考试后的试卷讲评课时,一般都是记下学生普通性的问题,然后在课上进行分析,讲评,这样有时会显得针对性不强,学生在试卷上错误,不能很好,很形象地展示出学生出错的全貌,有了白板,老师可以把学生典型学生的试卷事先扫描好,在课堂上展示出整份试卷全貌(当然可以隐去学生的身份),在电子白板上进行现场讲评,指正,这样更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会从别人身上学到好的东西 ,对一些错误引以为戒,白板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一种新的交流途径,可以更充分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更充分认识自我。这种试卷的讲方式,更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
电子白板可以把老师的讲课内容及时地记录下来,方便下载,重播,随时调阅,免去学生一边做笔记,一边听课,免去学生一心二用的困扰,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听课中去,,思维更能与老师同步,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3.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新课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题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然而在目前的课堂中,老师虽然收集了许多资源,也大量运用了多媒体,但互动水平低,学生活动单一,接受知识的渠道比较有限,这样造成课堂不活跃,不利于学生主动寻找资源的能力的培养,电子白板完全整合了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与《新课程改革纲要》中的要求完全相切合。
4.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和许多优秀的软件无缝衔接,使许多优秀软件更加具生命力
我们知道微软公司即将的windows8操作系统,与以往的的操作系统最大的不同是:windows8是一款针对触摸操作的操作系统,可以完全使用手指完成所有的操作,这正是电子白板的操作方式,windows8的又将强化了电子白板的互动性。
微软word2007,excel2007,ppt2007,及以后的软件版本中已经集成了手写功能,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直接对已经做好的课件现场做手写批注,加标记,还有各种颜色可以选择。
几何画板,cabri 3D等几何教学软件,在电子白板上使用更方便,直接就可以有手指或专用电子笔画出标准的平面,立体的几何图形,可以完全抛弃原有的带三角板,圆规,极大方便教学,也给学生与老师的探究数学问题带来
总上所述,电子白板走进课堂,其在教学实践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具有极大的潜力,必将使传统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河南教育网《告别黑板历史,白板进入课堂》.
[2]中国现代教育装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刘朝丽,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