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6:18: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讨论时间的设置
根据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在完成中医学与古代哲学、脏象、经络、诊法、养生与防治等各阶段教学任务后,布置思考题,分别在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体质学说、诊法、防治原则部分授课后,安排4学时进行专题讨论。
2讨论专题的选择
讨论专题的选择,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及目标,选择不同章节的内容而形成。我们在设计讨论专题时,注重中医传统思维方法的横向性联系及中医基础知识点和面的联合,这是讨论专题能否深入触及中医基础理论脉搏的关键。如讨论人体气血化生的生理过程及其相关脏腑的作用等等。
3实施方法
将2011级中药专业普通班作为试验班,以8—10人为1组,每组以教师为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主讲的教学形式实施。学生推荐1人为代表,在充分准备基础上进行脱稿论述,可以采用以口述为主,板书和多媒体等形式为辅的方式;论述完成后,请组内同学进行提问,批驳,整组同学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上台进行总结’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讨论专题,并能够在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础上,从中医的病理生理角度进行中医专题分析。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勇于积极表达不同意见,激发学生能从兴趣出发深入思考专题,调动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的主动性。
4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必要性
国际21世纪委员会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共处,适应社会发展”。目前,中医学基础的授课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普遍缺乏相应的中医专业基础内涵培养过程,所以,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容易感觉兴趣缺失和动力不足,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教师的课堂授课方法无法吸引他们的学习。经实践发现,在中医教学各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主动讨论和展示学习能力的多种机会能使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前景取得最大的成果。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中医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中医思维探索及建设活动。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一思考一探索一解答”的积极状态。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寻求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学生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引起学生对中医学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中医基础理论学习。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难点问题。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题,则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体会针对其产生的原因,合理采取相应的方法。
1 哲学思辨中医基础理论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许多问题需借助哲学思维方能获得合理的解释。相反,学生普遍缺乏中国古代哲学知识,更谈不上进行哲学思辨,从而造成理解上的诸多困难。有鉴于此,《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当强化中国古代哲学知识,培养学生哲学思辨,以化解难题。如脾主运问题的认识就在于五行的逻辑推导:脾在五行属土,土能生养万物。《管子》云:“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春夏秋冬四时皆禀土气,靠土以养,这一观点被引入中医学后,则有“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之说。至于“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则是执“天地合气,化生万物”这一哲学原理类比推理而产生。肺为华盖,为人身后天之天;脾归属土,为人身后天之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吴医汇讲·辨脾胃升降》云:“盖脾……其属土,地气主上腾,然后能载物,……是脾之宜升也明矣”。藉此思辨,故有脾能升运之论。
2 拓展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除中国古代哲学对其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外,中国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农学、生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军事学、数学以及冶炼、酿造等知识和技术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气象学知识促成了六学说的产生,军事学知识促进了治疗原则的建立。然而,学生对上述中国古代诸学科知识大多不甚了解,导致无法深入地认识中医基础理论的渊源和内涵。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教学需引导学生广涉博学,拓展知识,以突破难点。即《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谓“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如十二经脉就与古代地理取象类比有关。《灵枢·邪客》云:“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其中十二经水即中国汉代以前所说的清、渭、海、湖、汝、渑、淮、漯、江、河、漳十二条河流。因为十二经水“受水而行之”,则十二经脉“受血而营之”,两者其象相应。
3 举例论证
中医基础理论并非纯思辨而形成,它既凭借经验事实的引导,又力求经验事实的验证,蕴含着丰富的实证事例。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某些从理论上难以讲清、以致学生不易理解的难题,可通过选用学生比较熟悉、易于体察的事例来说明之;即使理论上讲得清楚的问题,通过举例论证则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肺合皮毛理论,可举体表受寒时,人体会出现鼻塞、打喷嚏、咳嗽等症状以阐明之;通过人在悲哭时抽泣,大喜时心胸舒畅,发怒时面红目赤,过思时食欲减退等事例,可推理出五志分属五脏理论;联系大汗后人体会出现少气懒言、体倦乏力等现象,可加深对“津能载气”理论的认识;而对经穴刺激引起的局部酸、麻、胀等感觉及沿经脉走向传导,则说明经络有感应传导作用。
4 化整为零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有些大型问题较为复杂,教师不易讲清,或学生难以理解,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即将一个大型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型问题,逐个加以突破,以化难为易。如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功能。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脾主运化的具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可将其分解为两个过程—化和运:化是指经脾气的推动、激发作用,水谷得以消化;运则指精微经脾气的推动、激发作用由胃肠吸收,再由脾气的转运作用输送至全身各脏腑。而根据运化的对象(固态饮食物和液态饮食物)不同,又可将其分为两个方面: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运化食物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并转输其精微(谷精)的功能,运化水液是指脾气吸收、转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而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
5 融会贯通
《中医基础理论》各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相对独立,故教学时就分别论述;密切相关,则教学时要融会贯通。否则,就会带来理解上的困惑。众所周知,脏腑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各自具有特定的内涵,却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理解脏腑生理特性需要结合生理功能。如心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而心脉以通畅为本;心有主神明的生理功能,而心神以清明为要。故心的生理特性自然是主通明,通即通畅,明即清明。反之,联系脏腑生理特性对理解生理功能也大有裨益,如肺主行水生理功能其实是肺主宣发肃降生理特性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肺气宣发,将脾转输至肺的水液向上向外布散;肺气肃降,将脾转输到肺的水液向内向下输送,如此,肺气就能推动水液运行至全身。
1 中医美容发展历史回顾
中医美容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 其发展轨迹大致如下[1-2]:第一阶段为远古至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是中医美容起源时期;第二阶段为秦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64年),中医美容的萌芽时期;第三阶段为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公元265年至960年),此期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逐渐成形时期;第四阶段为宋金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至1911 年),中医美容的拓展时期,在理论及技术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第五阶段为20世纪初(1911年起) 至20世纪80年代前,中医美容被冷落,停滞不前;第六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此期中医美容如沐春风,发展壮大。各级医院相继开展中医美容服务项目,学术论文、著作纷纷发表,各级学会、学术团体相继成立,学术水平逐级提高,科研院所积极进行中医美容方面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医美容人才培养方兴未艾。
2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及技术运用
2.1中医美容的含义:关于中医美容含义的界定,杨智荣[1]五年前提出,目前根据中医美容的目的和方式,可以将中医美容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中医美容,研究的内容广博,其以整体观念、形神合一、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中医学说为理论体系的核心,不局限于颜面局部的美化,突出与防疾治病,养生健美、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紧密结合,运用中药、针灸、按摩、气功、食物、养生等手段补益脏腑、通调气血、扶正祛邪、综合调理,从而改善人体机能、形态与容貌,达到形体美和容颜美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容悦形美、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狭义的中医美容,重在研究美化、养护容颜及损美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以中医医术与方药为手段,消除个体容貌上的某种缺陷或改善容貌现状,达到中医所言之“驻颜”、“美颜”、“留颜”、“益容”的目的。杨素清[3]指出中医美容是在人体审美的理论原则指导下,运用诸如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针灸、按摩、中药护肤品等中医药手段所进行的美容。中医美容四种服务方式,即“维护”(美容保健)、“修复”(损容性疾病诊治)、“改善”(修饰、掩饰容貌缺陷或暇疵)、“塑造”(美容整形术)。中医形神美的定义用语反映了中医学特色,“形”即指人的形体及其形象,“神”即指人的神机、神明、神志、神色,也就是西医说的人的生理、心理现象或谓生命活力,形神美即指形体、容貌和生命活力之美。刘宁[4]对中医美容学给予了定义即中医美容学是一门在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美学,运用以自然疗法为主的方法,研究健康美丽容颜、形体的养护,损美性疾病的防治和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和矫正,以达到防病健身、延衰驻颜、维护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学科。从以上我们可以对中医美容的含义有较清晰的理解。
2.2 中医美容的特点:关于中医美容的特点,许多专家、学者有很深刻的理解和阐释。例如杨素清[3]提出中医美容的基本特点,一是以整体观为指导原则,二是以辨证论治为施术方法,其作用安全长效,措施防治并举;杨智荣[1]在2006年出版的规划教材中提出,对中医美容的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整体调养,标本兼治,辨质施调,因人而异;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可以归纳出中医美容所具有的优势及特点,其核心突出整体观念,标本兼治,辨质施调。
2.3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
2.3.1 中医学基本理论是中医美容的理论核心: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理论、藏象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经络理论等与美容、人体养生保健有着密切关系,这些理论是中医美容基本理论形成的基础,对中医美容技术的运用起到指导作用。
2.3.2 人体体质学理论应用于美容保健实践:1996年,匡调元编写了《人体体质学》。2007年,杨智荣编著了《美容保健技术》,将体质学理论发挥和运用,对人体体质保健理论及技术进行了高度概括和阐述,丰富了中医美容理论体系,对中医美容理论创新起到重要作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5],使体质分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对体质辨识及在中医美容保健方面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3.3 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 李红阳提出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中医整体审美思想为“形神统一”、“天人相应”。“大医精诚”是中医美学理论的精髓,即强调善是美的前提,不善不美的美学思想[6]。
2.4目前常用中医美容保健技术与方法
2.4.1 中药美容保健:美容保健中药及方剂在内在体质调养及外在容貌美化上有着独特优势。中药美容保健法是指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草药提高或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美化人体,保持青春健美的一种方法[1]。一般选用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等类药物,以内服或外用,平衡脏腑阴阳,调和经络气血,提高生理功能,达到整体美容保健目的[7-8]。本法的最大特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因人而调,辨质施调,充分发挥中药美容作用,它是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中医美容方法。中药内服即是依据辨证论治、辨质施调原则,以内养外,达到美容保健目的,体现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外用则是以不同剂型采取不同外用方法针对不同病症施治,达到局部治疗效果,体现治标;两种方法常同时使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常用美容的中草药有补气驻颜的黄芪,抗衰美容的人参,驻颜去皱、悦泽润肤的茯苓、麦冬,延缓皮肤老化、减少色素沉着、养血悦容的地黄,另有黄精、桃仁、杏仁、柏子仁、川芎、芦荟、、冬瓜仁、白芷、防风、辛夷、 五味子、苍耳、桃花等,不胜枚举。
2.4.2 经络美容保健:经络美容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经络、腧穴刺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滋养皮肤,达到美颜润肤,防病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美容技术。其技术方法多样,效果显著。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耳穴疗法、经皮给药等[10]。
2.4.3 中医膳食调养:膳食调养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食物或药食同源的中药通过日常饮食而达到防病治病、美容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1]。其特点是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易于坚持,适用范围广。
2.4.4 体质调养技术:体质调养是依据中医体质学理论,以辨质施调为原则,运用中医综合美容调理技术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改善偏颇体质,对亚健康状态进行美容保健及皮肤养护,达到美容延年目的。在预防、调理亚健康状态方面突出中医药优势,体现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1]。现代体质学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5],并科学建立了体质评判标准和方法,经过体质评定后,辨质施调,运用药物、膳食、经络、情志等综合调理,达到全身阴阳的平衡,健身延年,驻颜防衰。
2.4.5 其他中医美容相关技术:音乐调养及情志调节也是中医范畴的美容技术。中医尤其重视情志对美容的影响,根据五脏配五音、五志,以中医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为指导,即能发挥音乐和情志的美容保健作用[9]。
2.5 运用中医美容技术防治调理的常见损容性疾病及亚健康: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病有黄褐斑、雀斑、痤疮、白癜风、皮肤角化病、皮肤衰老症、营养不良症、日晒伤、皮炎、湿疹、斑秃、白发、甲病等,全身疾病有失眠、头痛、月经不调、肥胖症、妇女脏躁等。
关于亚健康,孙涛在《亚健康学》中进行了系统阐述,结合多学者理论,提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11]。世界卫生组织将亚健康定义为反映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以下 3~4个征兆可诊断为“亚健康”:浑身乏力、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头重、面部疼痛、眼睛疲劳、眩晕、立起时眼发黑、耳鸣、声音有异常、郁闷不快、早晨起床不适、失眠、早醒、手足发凉、便秘、心悸 、坐立不安 、肩颈僵硬。亚健康状态调理就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及体质学理论为指导,辨质施调[1,12]。
3 在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方面的建议
3.1应加强中医美容学、中医美容理论、中医传统美学理论的研究。
3.2注重专科专项的深入研究。在专科专病的防治、调理技术、方法、手段方面推陈出新,临床实践中确有疗效的美容中药、方剂、手段等积极立项、借助学术会议宣传,扩大影响,促进中医药优势的发挥。
3.3学术研究水平避免低层次,应在分子、基因层面上加大研究力度。
3.4善于吸纳经方验方,挖掘古方效方,并利用现代科研手段,通过基础实验研究或临床疗效研究,开发中医美容药方及技术,为中医美容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古为今用。
3.5注重现代美容技术与传统中医美容技术相结合,将成熟有效的美容技术应用于美容实践,西为中用,中医美容才得以长青不衰。
3.6中医美容要国际化[13],中医美容理论要现代化、国家化,中医美容诊断手段现代化,中医药研发和运用现代化,中草药美容制品现代化。
4 展望
未来人们对中医药美容保健会有极大的需求和渴望,中医美容的临床研究与实践会更加深入、系统、规范,达到更高层次的学术水平;随着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医美容技术将推陈出新,最大发挥中医药美容保健的特色及优势,给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中医美容高等教育将得到良性发展,专业人才培养体现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共同培育中医美容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美容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将得到提升,人们美容保健的需求会得到专业技术人才的优质服务和科学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智荣.美容保健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
[2]吴慧金,何智健. 中医美容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09,5(8):1-2.
[3]杨素清.浅淡中医美容学的特点[J].中医药高教研究,2008,36(3):112-113.
[4]刘 宁.中银美容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1.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制定[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6]李红阳.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7, 94(1):103-105.
[7]金宏柱.中医美容临床研究近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131-133.
[8]吴 宁.中药外用法在治疗美容上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药,2007, (11):79-81.
[9]陈景华.美容保健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
[10]黄藜珊.论皮肤针在针灸美容治疗中的作用[J].福建中医药,2008, 39(3:25-27.
[11]孙涛,王天芳, 武留信.亚健康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
[12]许明辉.论中医美容与亚健康状态的诊疗[J]. 临床进展中国社区医师,2009,23(11):13-14.
1.1培养中医思维方式:中医学是在浓厚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理性思辨和哲学睿智的医学。对于刚刚接触中医的人来说,《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是完全陌生的,与他们之前所学习的现代科学知识及所身处的现代科技环境有很大的差别。而中医学的思辩性思维,也会使习惯于逻辑性思维的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多困惑,造成对中医理论的误解以及学习兴趣和效率低下。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异,不是知识也不是经验,是思维方式。”因此,初学中医,亟须培养中医思维模式。因此,在讲授基础理论课程之前,我们着重《中医学导论》的讲授,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先秦百家思想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的本质特征及中医学对世界科学的贡献等,使其能够认识到中医学是不同于现代医学乃至于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和特点,逐步培养中医学整体的、辨证的思维模式,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1A]。
1.2引入人文文化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基,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水融的关系。而一般来说大学新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贫乏,因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文、史、哲等知识的讲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如哲学基础部分是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关键,在讲授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哲学,以及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历法等知识予以阐述[1B]。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而且能帮助学生领悟中医理论的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方法。
1.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从内容上看,《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包括四大知识模块,即:中医学哲学基础、藏象理论(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各知识模块特点不同。因此,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合该课程全部内容,而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出发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多样化教学,采用了互动式、案例式教学等多种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3.1互动式教学:课堂上,我们常用讨论法进行互动式教学,按照“选题-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提问-解答-点评”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透彻理解题意,明晰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贯通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此种教学活动,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可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巩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3.2案例式教学:例证是教学艺术的催化剂,它可使抽象的内容更形象具体,深奥的内容更浅显易懂[2]。而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作为中医临床实录的医案,能最直接地反映医生的临床思维。因此,案例式教学接近于直观场景,克服了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理论课堂教学方式的弊端,不但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利于学生理解记忆,适合中医基础理论的任何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采取不同的形式。最初可以以讲述为主插入案例分析,例如在讲解“气能生血”时,可以例举临床补血配合补气药治疗相关血虚的病例。而后期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问题能力提高,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内容详尽且通俗易懂的古今医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1.4配合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图像、文字、音乐、动画等,利用PPT、视频、录像、幻灯片等方式,综合处理授课信息,创造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其优势是它能把多种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们能从多角度、多途径获取大量的信息,特别是以往教学中较为欠缺的视觉信息。如经络学说的内容,结合多媒体教学,则图文并茂,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多媒体的设计要突出重点,而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师生互动[3]。
2加深理解,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尤其在医学教育中,它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必不可缺的教学方式。《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它能使抽象、深奥的理论得到直观的体现,中医方药的神奇效果得到验证,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
2.1在示教室观察各种示教模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某些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如经络学说中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分布规律等,很难如解剖学一样让学生目睹其真实状态,教师讲课费力,学生又难以理解。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让学生走进示教课堂,通过人体经络模拟模型观察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进而总结其走向规律、交接次序及在人体的分布规律等,如此则改善单纯课堂讲授时枯燥乏味的不足,增强教学效果。另外,舌象仪、脉象仪等各种直观示教模型,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起到重要作用。
2.2通过动物实验理解中医理论内涵:近年来,我们尝试逐步引入动物实验到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在系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实验方法和手段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验证和阐释,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如学习阴阳学说时可设计如下实验:制作阳证、阴证动物模型,观察阳证、阴证两组动物模型的表现特征如神态、眼球、活动及皮肤血管情况,并测量体温、心率的变化,运用阴阳学说理论对比分析两组动物的症状发生机理,从而加深对“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理论的理解。
3强化记忆、拓展知识,利用网络资源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学时数少,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创建《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后学习的平台是非常必要的。该网络资源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学习、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水平测试三个方面。
3.1基础知识学习平台:该平台的资源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讲稿、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等。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预习,使学生对每一次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有一个了解,避免听课时主次不分,影响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往的课堂教学,学生往往只顾忙于笔记而忽视了老师的讲解,从而使很多晦涩难懂的中医概念无法真正理解,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注意到这一点,我们把讲稿及全部教学课件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使学生上课时能集中精力听讲,而老师也能在保证重、难点知识讲清讲透的同时,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如此则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2教学内容拓展平台:拓展平台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开阔视野,从多角度全面认识中医。如千古中医故事、中医大家讲座视频等,可使学生对中国医学发展的坎坷历史、中医学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医学的贡献等有一个了解,进而增强学习中医的信心;中西医学比较部分通过对中、西医学的医学模式,中、西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各自诊疗疾病的特点等方面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优势及不足,利于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形成,并有助于以后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并利用现代医学先进的方法手段弥补中医的不足;案例教学内容可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最新研究进展部分则结合现代知识和现代研究成果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剖析,这样既有助于其理解和记忆中医理论知识,弥补中医理论较抽象、难理解的不足,还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
一、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特点
要发展民族医药,首先必须把政策落到实处,跳出思想的局限,独立自主地进行发展。至于为何要把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从现在的中医学范畴中提取出来独立发展,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和中医学的重大区别所决定的。
1、文化背景不同。根据其文化源流或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学科可分为若干类系:
(1)受佛教文化影响,特别是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结合青藏高原的疾病防治经验和药物资源,逐渐发展形成了藏医学、蒙医学。而傣医学则具有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文化的背景。
(2)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特别是受阿维森纳《医典》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医学实践而发展出了维吾尔医药、回回医药、哈萨克医药等。
(3)受朝鲜古典医学影响,并融合中朝古代医学特点,发展出朝鲜族医药。
(4)受汉文化影响,但又具有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从南方地区医疗实践中发展出苗、壮、瑶、彝、侗、土家、黎等医药知识体系。从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所植根的文化背景而言,其与中医药并非源和流、主干和分支的关系,而是一个不同于中医药的多元的、复杂的、独立的文化体系。
2、理论体系不同。文化背景、哲学理念的不同,必然导致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大差异。中医学以天人相应和阴阳学说为哲理观,以脏腑、气血、经络为生理观,以四气五味为药理观,以四诊八纲为诊疗观,从而构成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天人相应”为一般规律的整体衡动观;二是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构架的功能生理学;三是以阴阳为基础的矛盾平衡说;四是以四诊、八纲为内容的诊断学;五是以天然药物和方剂为主的治疗学。而蒙医基础理论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治疗方法等,对临床各科具有指导意义的一门学科。
蒙医学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它不仅仅是医疗经验的积累,而且具有从实践中升华出来的一套学术理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接受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吸收了印度医学、藏医学、中医学的部分基础理论,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提高。蒙药学是对蒙药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每味蒙药的来源、形态、产地、品种和真伪的鉴别、性味、功效以及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等。蒙药学还总结出了一整套用药规律,应用于临床,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健身目的。方剂学是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为防病、治病而研究配制、药物应用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蒙药的配置原则、配方规则、配方剂型、配制工艺、方剂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等。蒙医临床各科包括内科、外科、温病科、妇科、儿科、传统疗术科、骨伤科、五官科、皮肤科等。都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对疾病进行辩证分析、诊断和治疗的具有独具特色的学科。
二、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加强对民族医药学理论的整理、加工,继承发扬,形成疾病诊疗的理论支撑;少数民族群体疾病表达谱的建立,利于更好的防病、治病。另一方面,采用现代研究技术,加强民族医药的研究开发力度和深度。例如;对民族药材资源分布、生态环境、同功品种、易混品种以及种植加工、特性鉴别、质量标准等系列专项研究;对新开发的药品中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及药理毒理进行规范研究;对少数民族的单方或复方制剂进行作用机理的基础研究、剂型研究、制备工艺技术研究、质量标准研究、临床实验研究等等,为民族医药的开发提供科学严谨的数据,改变过去经验性的标准和手工作坊式的药品生产方式,推进资源转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大民族药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学科的飞跃。
三、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医体质 痰湿质 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02-0027-03
Correlation of the hyperlipidemia with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of Changfeng Community
HUANG Yun
(Changf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through identify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Methods: From 6 638 case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Changfeng community from 2013 to 2014, 638 cases with hyperlipidemia were selected as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470 cases without hyperlipidemia as a control group with a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was identified in two group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ir body constitution was compared. Results: Four types of the constitutions of the phlegm dampness constitution (25.86%), gentle temperament (10.34%), Yang quality (9.71%) and Yin deficiency (5.3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11.19%, 18.74%, 16.52% and 13.24 %, respectively), whose comparison difference ha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hyperlipidemia; constit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hlegm dampness constitu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长风社区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居住型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2012年社区居民血脂异常发病率达63.42%。本文从近2年参加健康体检的老年居民中抽取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患者的体质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关系,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为临床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在2013-2014年中心健康体检的6 638例居民中抽取单纯高脂血症患者63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98例,女性340例,平均年龄68.78岁;470例无脂代谢异常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14例,女性256例,平均年龄67.35岁,两组性别、年龄构成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且均意识清晰,同意参加中医体质辨识调查。
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诊断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制定的标准,总胆固醇(TC)≥5.18 mmol/L,或三酰甘油(TG)≥1.70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7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中医体质辨识
2009年卫生部印发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各地卫生局须进行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其中附件4的健康体检表中第7项检查项目即为中医体质辨识问卷[2]。我中心采用中医体质辨识仪和调查问卷结合中医望、闻、问、切,为居民进行体质辨识。体质辨识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二分类变量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相关性回归分析,P
结果
两组中医体质分布比较
观察组中医体质辨识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25.86%)、气虚质(15.36%)、湿热质(11.45%)、气郁质(10.51%)、平和质(10.34%)、阳虚质(9.71%)、瘀血质(6.58%)、阴虚质(5.33%)、特禀质(4.86%);对照组分别为平和质(18.74%)、阳虚质(16.52%)、气虚质(15.76%)、阴虚质(13.24%)、痰湿质(11.19 %)、瘀血质(9.72%)、气郁质(6.52%)、湿热质(5.35%)和特禀质(2.96%),两组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6,P
高脂血症与9种体质的相关性分析。
Logistic相关性回归分析中将高脂血症定为应变量,9种体质为自变量,赋值分别否=0,是=1,观察组的痰湿质赋值=1,进入回归方程,其他赋值均=0,故认为中医体质辨识中痰湿体质与高脂血症具有相关性,见表2。
讨论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当今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根据杨晓光等[4]调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发病率为18.6%,长风社区2013-1014年度参加体检居民中高脂血症发病率高达63.42%。高脂血症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慢性疾病,可加重全身动脉的粥样硬化,造成心脑血管疾病。2007年发表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中指出,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作用强度与西方人群相同,我国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与冠心病、脑卒中发病呈正相关。将血脂异常防治着眼于冠心病的同时也着眼于脑卒中,在我国人群中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痰湿体质
中医体质是每个人在生命过程中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共同作用下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三方面综合的特质。中医学认为,体质决定了某些疾病的易感性、病变类型及疾病转归倾向,并且可以通过自身调护进行体质干涉,中医体质辨识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及因人施治的特色。
高脂血症在我国古医籍中无直接相对应的病症,但从症状上推测,《内经》[5]及后世医家多将其归属到“痰湿”、“湿浊”范畴,由于人体脏腑阴阳偏颇、气血津液运化失司,造成水液内停、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特征的体质状态。这与现代医学检验血液中TG、TC及脂蛋白含量增高有异曲同工之意。
本病的病因病机正如《素问・百病始生篇》[6]所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痰湿的生成多因饮食起居失宜,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气机不畅,则聚湿生痰;《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这些论述与现代医学所说的饮食结构不合理、体型肥胖、压力过大等相一致。
上海龙华医院脾胃病研究所的临床流行病学证候调查显示本病症状“倦怠乏力(62.67%)、眩晕(44.26%)、口咽干燥(42.12%)、脘腹痞闷(40.23%)”出现频率最高[7]。脾主四肢肌肉,脾失健运,不能输布精微外达四肢,故倦怠乏力,不能输布津液上乘于口,故口咽干燥;痰湿中阻,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故见眩晕;湿阻气滞,胃失合降,故见脘腹痞闷等症。亦与高脂血症所导致全身血管损害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发生脑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出现头晕倦怠、胸闷胸痛等症相一致。
中医调护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整体观”、治疗中应用“三因制宜”、黄帝内经提出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均与现代提倡健康干预、三级预防理念一脉相承[6]。本中心每年为辖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和中医体质辨识。门诊就诊时,中医医师可参考体质辨识结果结合舌、脉,辨证论治,根据每例患者的体质状态,谴方用药。若患者为痰湿体质,应着眼痰湿为病理基础,化痰祛湿为标,调理肝脾肾三脏功能为本,通过调理中焦气机,健脾旺运,运化不失常度,则水谷精微归于正化,无聚湿生痰之虞,基本方可选用六君子汤化裁,根据不同证型施治加减。
临床预防时,可从起居有节、饮食适宜、精神内守三方面进行调护。起居上应顺应时节,调摄起居,居住环境不宜潮湿,衣着应透气散湿,肥胖者应选择合适运动,减轻体质量;饮食上做到膳食平衡规律,早在《素问》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配伍原则;精神调护要注意缓解压力,恬淡安逸,精神内守。
综上所述,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体质辨识,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因人制宜,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防治高脂血症。
参考文献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5): 390-419.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2-10.
王琦. 中医体质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457-466.
杨晓光, 翟凤英, 朴建华, 等. 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调查[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0, 11(1): 5-7.
王庆其. 内经选读[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112.
孙广仁. 中医基础理论[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 64.
关键词: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症状特点;中医证候特点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7717(2008)11-2409-05
Study on TCM Symptoms and Syndrome Characteristics of Alcoholic Hepatic Fibrosis
LI Fengyi1,TIAN Delu2,SUN Jinhui2, ZHANG Daoming3, ZHAO Xianjun4,BATU Deligen5,LI Qunwei6
(1.No. 302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39, China; 2.Dongzhimen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 China;3.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Beijing 100029, China;
4.Medical College of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0, Jilin,China;
5.The Affiliated Hospital Innermongoli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ongliao 028000,Innermongolia,China;
6. Taishan Medical College, Tai′an 271000,Shandong,China.)
Abstract:Alcoholic hepatic fibrosis was the investigative emphasis 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t home and abroad. TCM had some advantages in prevention and cure alcoholic hepatic fibrosis and the study on "syndrome" was TCM research focus nowadays.Though adopte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overally gathered the data of four methods of examination and correlat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f the alcoholic hepatic fibrosis patients, the study discussed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CM syndrome and TCM pathogenesis from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Key words:alcoholic hepatic fibrosis; TCM symptoms characteristics; TCM syndrome characteristics
酒精性肝纤维化是国内外酒精性肝病研究的重点,近10余年来在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优势,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在临床及基础研究领域都获得了许多成果。酒精性肝纤维化“证”的研究也是当今中医研究的热点,但至今尚无一致可重复的相关文献报道,更缺乏数理统计支持的多中心证候特点分布临床资料。本研究试图在此方面进行探索。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在明确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收集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和相关临床检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应用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临床信息,以期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酒精性肝纤维化临床中医证候的特点以及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特点进行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所有病例于2004年6月-2005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消化科、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泰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共5家医院,按统一研究方案收集,包括门诊及住院病人。最后共收集合格病例199份。调查表均由消化科医院临床医生填写。
调查表中酒精性肝纤维化临床资料的内容:包括中医面色、舌脉、全身症状(口味、肌肤、二便)、脾胃症状群、肝胆症状群、肾及血证症状群等共136项(详见《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临床证候调查表》)。全部症状均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标准进行分级量化:按症状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性质程度与外界刺激关系等4个方面进行综合量化,分为无、轻、中、重4级,分别量化为0、1、2、3;难以分级的分为不出现与出现,记为0、1。
1.2 研究方法
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FACTOR ANALYSIS)的方法[1]。主成分分析就是寻找潜在支配因子的分析方法,即将相关性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症状)归于同一类中,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变量(症状)之间的联系。主成分分析的工作原理比较符合中医“辨证”的思路,“证”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分析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体征等,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所作出的病理性概括,即“证候”,是潜在的、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因子);症状是机体内在病理状况的外在表现,是外在的、受“证”支配的因素(变量)。本研究就是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理论,将酒精性肝纤维化四诊信息中的相关部分提取为支配这些信息的因子,进而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和“证”相关临床判断标准来分析酒精性肝纤维化的证候特点。
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2.1 病例纳入标准
参照2002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南京的诊断标准和日本的诊断标准制定。①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40g/d,女性略低;或2周内有暴饮史;②过度饮酒出现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为酒精性肝纤维化者;③肝活体组织检查符合酒精性肝纤维化组织学改变者;病变的主体:a、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b、肝细胞周围纤维化;c、从肝细胞囊开始的星芒状纤维化。出现其中一项或全部;④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者;⑤血清HBsAg阳性但HBV-DNA阴性者;⑥年龄范围为25~70岁;⑦合并脂肪肝的纤维化(即脂肪肝加肝纤维化)病例亦归入此类。
肝纤维化的定性诊断注意事项:①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很难诊断酒精性肝纤维化。在未做肝活检情况下,应结合临床影像学检查结果。测定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可间接了解肝纤维化的有无,门静脉主干内径>13mm,脾静脉内径>8mm时,排除测量时的影响因素,提示有门脉高压的形成,肯定已有肝纤维化的存在。②肝和/或脾大。
2.2 病例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25岁以下或70岁以上者;②妊娠或准备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③血清HBsAg阳性,HBV-DNA阳性者;④血清学检测证实有HCV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炎、淤胆性肝炎或隐源型肝炎者;⑤合并肝癌、肝性脑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消化道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者;⑥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⑦原发性和/或继发性心脑血管、肺、肾、内分泌、神经和血液系统疾病者;⑧精神异常不能表达自身感受者。
2.3 中医相关辨证标准
参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相关内容。
3 结 果
3.1 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症状分布特点
对199例患者88个症状、舌脉进行频数统计,结果初步表明(见表1),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中医症状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于消化系统症状。舌脉病态改变也较突出,在以上88个症状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3.2.2 主成分法提取因子 特征根值大于1的因子有12个,其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70.241%。
3.2.3 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证候分布特点 用主成分法,经最大方差旋转法旋转变换,提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以下结果(见表3,仅列出大于0.3的因子系数)。
从表3得出的12个因子所包含的变量按因子系数大小排列如下:
F1:腹痛欲泄泄后痛减,手足麻木,胃脘疼痛,消谷善饥,饥不欲食,头晕,心悸(心慌),潮热盗汗,怯寒,夜尿频多,骨蒸发热,皮下瘀斑,齿松发脱,腹痛绵绵,口渴喜饮,口渴少饮,头身困重,喜太息,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减退,(肝区、胃部)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健忘,牙龈肿痛,口淡不渴,气短,五心烦热,耳聋,口燥咽干,懒言,耳鸣,齿衄,情绪抑郁,自汗,浮肿,肠鸣,矢气,,身热不扬,烦躁易怒,呃逆,嗳气,便血,失眠,胃脘灼热,口腻,便溏不爽,大便稀,吞酸,遗精,神疲,胃脘嘈杂。F2:身目发黄,口干而苦,小便短黄,胃脘嘈杂,不欲食,吞酸,胃脘灼热,脘闷,便溏不爽,口腻,肝和/或脾肿大,口燥咽干,食少,面部赤丝,失眠,肠鸣。F3: 嗳气,呃逆,自汗,耳鸣,情绪抑郁,便血,吞酸,胃脘灼热,矢气,烦躁易怒,恶心呕吐,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心悸(心慌),口渴喜饮,失眠,骨蒸发热,健忘,口腻,肠鸣。F4:腹胀,食少,口淡不渴,肠鸣,不欲食,便溏不爽。F5:面部赤丝,减退,齿衄,肝和/或脾肿大,(肝区、胃部)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夜尿频多,烦躁易怒。
F6:大便秘结,排便无力,懒言。F7:肌肤甲错,身热不扬,失眠,牙龈肿痛。F8:乏力,神疲。F9:胁肋(肝区)疼痛,恶心呕吐,肝和/或脾肿大。F10:脘闷,口腻,不欲食。F11:矢气,肠鸣。F12:牙龈肿痛。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和“证”相关临床判断标准来分析上述12个因子所包含的变量,可以得出每一个因子所代表的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特点:
F1的证候特点:属寒热虚实错杂;从所包含的变量分析,脏腑定位不明确,但主要症状表现为肝胆脾胃系统,兼见其他系统表现,与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临床错综复杂的症状较符合,故F1的症状群代表“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综合表现。F2的证候特点:属邪实,主要表现为肝胆热盛,病位在肝胆。因较符合“肝胆湿热”的辨证标准,故拟为“类肝胆湿热”。F3的证候特点:属邪实,主要表现为肝气郁结;病位在肝。因较符合“肝气郁结”的辨证标准,故拟为“类肝气郁结”。F4的证候特点:属实证,主要表现为脾为湿困的临床表现。病位在脾,故拟为“类湿邪困脾”。F5的证候特点:属虚实夹杂,虚症主要表现为肾阴虚,实证表现为瘀血表现,拟为“类肾虚血瘀”。F6的证候特点:属虚证,主要表现为脾气虚,病位在脾,拟为“类脾气虚”。F7的证候特点:该因子所含变量无内在联系,脏腑定位不明确,无法判定证候归属,予以删除。F8的证候特点:属脾气虚证,与F6的证候特点相同,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二者可合并,拟为“类脾气虚”。F9的证候特点:属邪实,主要表现为瘀血阻络,病位在肝脾,拟为“类瘀血阻络”。F10的证候特点:属邪实,主要表现为脾为湿困,与F4的证候特点相同,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二者可合并,拟为“类湿邪困脾”。F11的证候特点:该因子所含变量较少,只是脾胃系统的一个症状,无法判定其证候归属,予以删除。F12的证候特点:该因子只有一个症状,缺乏脏腑定位变量。无法辨别证候归属,予以删除。
3.3 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证候特点分布(见表4)
4 讨 论
证候的辨证可划分为古典(传统)辨证诊断和现代辨证诊断研究两个历史阶段。前者的方法包括“依据症状诊断”、“结合病因诊断”和“治疗性诊断”3种,都是定性的经验诊断[1]。后者是从80年代开始,目前正在进行探索期间,其特点是:一方面逐步引入“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力求进行半定量化、定量化、客观化和标准化诊断研究的各种探索;另一方面建立西医微观指标与中医“证候”的联系: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随着中医学科建设的发展及临床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医规范化已成为中医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传统的辨证过程,即医家以“四诊”为手段,获取了患病个体的直观信息,进而根据中医学理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析、思辨,并借助一定的标准,将其归属于相应的证候类别。今天,人们称之为宏观辨证,其作为判别依据的标准则称之为“证候宏观标准”。而制定“证候宏观标准”的过程就是证候规范化的过程,是对中医学术系统整理、统一规范、全面提高的过程。它是辨证论治规范化的基础。规范化、标准化,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中医对证的诊断为中医学所特有,故应立足于建立自己的科学标准,以提高临床诊疗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且利于对外交流。
本课题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遵循中医临床观察的特点,设计症状、体征调查表,在明确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收集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和相关临床检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应用统计软件处理分析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中医临床证候特点,为该病中医证候的分类、病机的探讨以及临床治疗措施的制定等方面做些探索性研究。
4.1 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
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中医症状出现频率大于50%的依次为:舌苔厚腻、神疲乏力、胁肋(肝区)疼痛、蜘蛛痣、肝掌、恶心呕吐、小便短黄、肝和/或脾大、腹胀、食少、口干而苦、脘闷、舌胖大荣润有齿痕、身目发黄、舌苔白、气短、大便稀、烦躁易怒。该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舌脉病态改变与临床基本符合,提示在临床诊治该病时应重视舌脉在酒精性肝纤维化辨证中的重要地位,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患者早期临床上可无任何不适症状,也既是所谓的“无证可辨”,此时对舌脉的诊察就显得尤为重要。
4.2 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病性以邪实为主 虚实夹杂
应用主成分分析得出的6类中医证候特点中,具有类似“邪实”性质的有4类;在199例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中,这些证候特点的分布也以类似“邪实”的为主(63.30%)。邪实,主要包括(类似)湿/湿热、气滞、血瘀;类似“虚实夹杂”性质的也有相当高的发生率(14.57%),主要表现为类似“肾虚血瘀”的证候特点;虚证主要表现是脾气虚(22.11%)。
4.3 酒精性肝纤维化病位主要在肝脾 与胆胃肾关系密切
应用主成分分析得出的4类类似“邪实”证候特点中,“类肝胆湿热”(16.08%)、“类肝气郁结”(10.05%)和“类湿邪困脾”(23.61%)的病位主要与肝脾(胆胃)有关;在“虚实夹杂”中,“类脾气虚”(22.11%)的病位与脾有关;“类肾虚血瘀(14.57%)”的病位与肾有关;“类瘀血阻络”(13.56%)无定位依据;从所涉及的证候特点分布频数及结构比来看,病位主要在肝脾,与胆胃肾关系密切。
4.4 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病机主要为湿热内蕴 气滞血瘀兼有正虚
中医学中虽然没有“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病名,但中医对酒及过量饮酒导致肝脏疾病的记载和认识远于西方各国。中医学认为,酒属湿热有毒之品,味甘、苦辛、性湿、有毒,入心、肝、肺、胃经。酒邪伤人,多现湿热实证,也可以直接损伤人体正气,导致脏腑亏虚。古代医家把过量饮酒导致肝脏病的病因概括为“热”、“毒”、“湿”、“痰”、“虚”、“瘀”等。对于病因的认识,历代医家不但认识到酒性(外因)在本病形成和病机演变中的作用,还揭示了体质内因是本病发生和病机演变的基础。如《世医得效方》曰:“大抵五疸以酒疸变症最多,盖酒之为物,随人性量不同,有盈石而不醉,有濡唇而辄乱者”。说明酒邪伤人,因人禀赋不同而异。
导师田德禄教授在继承古代医家对酒精性肝纤维化认识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认为酒精性肝纤维化归属中医“酒癖”范畴,脾胃虚弱贯穿于酒癖病程的始终;肝郁脾虚,气血不和,气痰瘀互结是酒癖病机的关键。导师认为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病机演变规律分3期。初期:病机为酒毒湿热之邪蕴结中焦,伤及脾胃,运化失司,湿浊内生,蕴而化热,湿热搏结,或阻于脘腹,或停于胁下,为伤酒之证。此时病位在肝脾(胃),证多属实属热,以气滞、血瘀、湿阻为主。中期:病机为酒毒湿热之邪留滞中焦,聚而为痰,阻碍气机,致气血痰与酒毒湿热相互博结,凝结成块停滞于腹中则为积块,或留置胁下而为痞块。病位在肝、脾,以气滞、血瘀、痰阻为主,为酒癖之证。后期:病由肝脾及肾,邪势未衰,正气已伤,正虚邪恋,此时气滞、血瘀、水停、正虚交织错杂,而成酒臌之证。导师根据以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病机的认识,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拟出具有疏肝理气、益气健脾、清热祛湿、活血软坚作用的复方“调肝理脾方”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在临床实践和实验室基础研究都得到了验证 [3-7]。
本实验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归纳总结出的类似证候的特点是以为邪实为主,虚实夹杂,邪实表现为湿热、气滞、血瘀;正虚主要是脾、肾虚。脏腑病位主要在肝脾,涉及胆胃肾。从中可以部分归纳出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中医主要病机为湿热内蕴、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这与导师田德禄教授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病机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8],本研究结论验证了导师田德禄教授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病机把握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190.
[2] 张道明,王远新,赵洪川,等.酒精性肝病-附136例临床与病理[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6,5(3):196-201.
[3] 丁霞,田德禄,焉小丽,等.调肝理脾方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1):58-61.
[4] 赵丽云,丁霞,蒙一纯,等. 调肝理脾方抗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的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2):25-27.
[5] 丁霞,田德禄,蒙一纯,等.调肝理脾方对肝脏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J].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2000,7(2):15-18.
[6] 丁霞,蒙一纯,田德禄,等.调肝理脾方对HSCDNA及RNA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2):23-25.
【关键词】 辨体施膳;糖耐量异常;营养干预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126-02
糖耐量异常(institute of gas technology,IGT)是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于中的一个中间阶段,也是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饮食治疗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的膳食结构及热量摄入有助于血糖控制,利于血糖稳定[1-2]。中医体质理论是中医学的精髓之一,且中医药膳在广东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本研究通过中医体质理论及食物交换份法对糖耐量异常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观察其血糖及相关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 1月 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营养门诊、糖尿病专科门诊及其他相关门诊收集糖耐量异常患者80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59.38±10.25)岁。按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1.1 入选标准 ①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糖尿病联盟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公布的IGT诊断标准[3]。②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判定标准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测评量表》[4]对IGT患者进行体质辨识。③年满18周岁及此上,自愿参加,意识清楚,无听力障碍。
1.1.2 排除标准 ①排除上呼吸道感染、应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其他相关疾病引起的血糖异常、排除妊娠和其他继发性血糖异常等。②排除精神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的营养健康教育(糖尿病饮食指导),干预组给予辨体施膳的系列营养干预方案,具体如下。
1.2.1 体质辨识方法 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判定标准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测评量表》[4]对IGT患者进行体质辨识。
①判定方法:回答全部问题,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
原始分=各个条目分值相加。
转化分数=[(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100
②判定标准:见表2。
1.2.2 IGT营养干预方案 笔者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根据中医药理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制定防治IGT9种体质的营养干预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根据身高、体重、腰围、血糖及血脂等指标为患者制定饮食总热量、饮食种类、饮食数量等建议表,并按糖尿病的食物交换份法[5]给予患者饮食指导;②中医辨体施膳,根据不同体质选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指导患者制作药膳炖汤:瘦肉100g,再加相应的中药,加水250ml炖1-1.5小时,加盐适量食用,每天1次。中药具体如下。
平和质:枸杞、玉竹、百合、黄芪等平补类中药,具有平补阴阳气血之功。
气虚质:人参(党参)、黄芪、山药、大枣等益气类中药,具有补气健脾之功。
阴虚质:沙参、麦冬、石斛、百合、枸杞等补阴类中药。具有滋阴生津之功。
阳虚质:杜仲、补骨脂、益智仁、蛤蚧等补阳类中药,具有温肾助阳之功。
痰湿质:茯苓、薏苡仁、陈皮、白术、苍术等化湿类中药,具有利湿健脾之功。
湿热质:、金银花、淡竹叶、黄芩、知母等清热类中药,具有清宣肺热之功。
瘀血质:川芎、丹参、三七、红花等活血类中药,具有活血祛瘀之功。
气郁质:玫瑰花、佛手、柴胡、陈皮等行气类中药,具有疏肝理气之功。
特禀质:白术、黄芪、人参(党参)等补虚类中药,具有益气扶正之功。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相关指标的检测,作为临床疗效评定的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相关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体重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有37例的血糖转为正常,糖耐量异常转归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见表3~5。
3 讨论
中医体质学说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体质特征与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况、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势,从而成为指导疾病和治疗的一门学科。中医体质理论是中医学的精髓之一,首现于《黄帝内经》中的论述。中医体质的现代研究兴于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研究取得了较多的进展。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各种偏颇体质是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内在依据,针对偏颇的体质,中医都有一套建立在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基础上的调整对策。通过调理体质、改善体质,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IGT的营养调治以中医营养学提倡的均衡营养、平衡膳食为原则,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结合饮食性味凉热对人体的影响,纠正患者体质的偏颇现象。从食物的性味来分析食物的作用,重视食物性味与五脏的关系,强调调养脾胃,同时也注重IGT饮食禁忌[6-8]。本研究针对糖耐量防治,开展饮食治疗结合辨体施膳,取得了明显的干预效果。干预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指标较对照组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糖耐量异常转归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糖耐量异常的早发现、早干预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初步观察了辨体施膳对IGT防治的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期为IGT非药物治疗提供更便捷、更经济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苏飞群.糖耐量异常非药物治疗性干预的研究进展[J].内科,2009,4(1):106-108.
[2]武琳,亓海萍,李晶.中医体质理论指导社区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效果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8):1103-1104.
[3]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4]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4(4):303.
[5]焦广宇,蒋卓勤.临床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
[6]孙勇,贾红.糖耐量异常的干预及现状[J].西南军医,2009,11(3):500-503.
【关键词】 饮食;药物;护理;应用
1饮食与药物的配合
1.1辨证配膳:中医基础理论认为疾病性质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即“八纲”,这是辨证施护的理论基础。食物有四性,即寒、热、温、凉,五味,即辛、甘、酸、苦、咸。在调配膳食时,应使食物与疾病性质相适应,应遵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如寒证给予温性饮食,热证给予凉性饮食,阴虚宜用清补之品;阳虚宜用温补之品等。
1.2食药搭配要得当:食物和药物若搭配得当可相互加强作用,起到良好的预防疾病和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如羊肉生姜汤中羊肉得姜配合可加强温补之功,可治疗虚寒性腹痛;赤小豆鲤鱼汤,可互相加强利水作用,可用于水肿的治疗;山药粥长期食用可以健脑益智,调整人体免疫功能。食物与药物性味搭配不当,也可以起反作用。如土茯苓忌茶,地黄、参类忌萝卜;白术忌桃、李子、大蒜;羊肉忌半夏。
1.3以食代药:有些食物直接能够治疗疾病,可以代替药物。如山楂经常食用可以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生大蒜能杀菌,抑制病毒,防治呼吸道、肠道传染病;芹菜汁能降压;藕汁能清热、凉血、止血;卷心菜熟食可健胃缓痛,对胃溃疡恢复有益,生食能抗甲状腺素。
2饮食宜忌
2.1食物四性五味对五脏疾病的宜忌:食物四性为寒、热、温、凉,五脏疾病应注意宜忌。病在心,忌温食;病在脾,忌饱食;病在肺,忌寒食;病在肾,忌热食。食物的五味对脏腑疾病亦有宜忌。如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
2.2饮食对不同体质、性别、年龄病人的宜忌:人的体质不同,饮食宜忌也有差别。如体胖多有痰湿,宜食清淡、化痰食物,如萝卜、花菜、杏仁、百合、鸡蛋。体瘦多为阴虚,血亏津少,宜多食滋阴生津补血食物,如菠菜、西红柿、油菜、肝、心、大枣、荔枝等。老年人脾胃虚弱,宜食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