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绿色经济前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4 16:59: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绿色经济前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绿色经济前景

第1篇

【关键词】绿色设计;绿色技术;工业设计

引言

绿色是生命之色,生命呼唤着绿色。它是和谐健康安全和幸福的象征,它是人们选购高科技产品的向导,它是知识经济的助动力。总之,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人们又把绿色作为人类与环境均有益而无害的代名词。绿色生活浪潮正成为国际的社会热点。新世纪的开始,绿色消费已经席卷全球,它正在从世界先进工业国家走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绿色工业与人类生产生活更是密不可分。它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的绿色产品,并义务为广大市民提供绿色产品的信息,引导绿色消费、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共同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子孙万代营造一个绿色家园而努力。

1绿色设计的发展

绿色设计(GreenDesign)是20世纪80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的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无怪乎人们称“广告设计”和“工业设计”是鼓吹人们消费的罪魁祸首,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师的职责和作用,绿色设计也就应运而生。

从历史可以看出,对于绿色设计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他就出版了一本引起极大争议的专着《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fortherealworld)。该书专注于设计师面临的人类需求的最紧迫的问题,强调设计师的社会及伦理价值。他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同时强调设计应该认真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对于他的观点,当时能理解的人并不多。但是,自从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他的“有限资源论”才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绿色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同。

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EcologicalDesign),环境设计(DesignforEnvironment)等。虽然叫法不同,内涵却是一致的,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

2绿色设计的重要性

当今人类面临着人口增长迅速、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给自身生存环境造成危机。除了工业、农业等生产过程造成的破坏之外,人们日常生活中制造的大量垃圾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家庭日常生活资源消耗的大幅度增加。不仅是由于人口的增加,还由于人均物资消费量的增加。有证据表明,地球上50%以上的人在近40年里依然希望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就意味着将消耗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多的废弃物。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环保技术在制造过程中的运用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如采用适当技术和清洁生产等。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设计对环保所起的重要作用,“绿色设计”成为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以人为中心,从满足人的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进行的,而无视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传统产品开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不少国家和地区,交通工具不仅是空气和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并且消耗了大量宝贵的能源和资源。因此交通工具,特别是汽车的绿色设计备受设计师们的关注。新技术、新能源和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为设计出对环境友善汽车工辟了崭新的前景。不少工业设计师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努力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创造了新颖、独特的产品形象。绿色设计不仅成了企业塑造完美企业形象的一种公关策略,也迎合了消费者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

绿色设计在现代化的今天,不仅仅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而是切切实实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的事。这对子孙后代,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都将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说19世纪末的设计师们是以对传统风格的扬弃和对新世纪的渴望与激情,用充满思辨生命活力的新艺术风格来迎接20世纪,那么20世纪末的设计师们则更多地以冷静、理性的思辩来反省一个世纪以来工业设计的历史进程,展望新世纪的发展方向,而不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实际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风格上的花样翻新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后现代已成明日黄花,解构主义依旧是曲高和寡,工业设计需要理论上的突破。于是不少设计师转向从深层次上探索工业设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力图通过设计活动,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这标志着工业设计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变。绿色设计的概念应运而生,成了当今工业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绿色设计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设计在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因而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的职责与作用。

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和Reuse,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上面,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去创造产品的形态,用更简洁、长久的造型使产品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3未来的绿色设计

设计师同时也是设计风格和品位的缔造者,产品的视觉形象对环境保护也会产生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品寿命期限相对材料的选择两个方面。由于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造成大量的产品品种的过时,以及产品频繁更换的速度对环境保护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如果能延长产品寿命期限,就可以减少对资源无谓的浪费。研究表明,在促成现有产品过时方面,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和材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质经济相对繁荣的今天,往往消费者的好恶直接决定着一些产品的“寿命”。

从某些角度看,“绿色设计”不能被看作是一种风格的表现。成功的“绿色设计”的产品来自于设计师对环境问题的高度意识,并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运用设计师和相关组织的经验、知识和创造性结晶。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设计主题和发展趋势:

(1)使用天然的材料,以“未经加工的”形式在家具产品、建筑材料和织物中得到体现和运用;

(2)怀旧的简洁的风格,精心融入“高科技”的因素,使用户感到产品是可亲的、温暖的;

(3)实用且节能;

(4)强调使用材料的经济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创造形象生动的造型,回归经典的简洁;

(5)多种用途的产品设计,通过变化可以增加乐趣的设计,避免因厌烦而替换的需求;它能够升级、更新,通过尽可能少地使用其它材料来延长寿命;使用“附加智能”或可拆卸组件;

(6)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

(7)组合设计和循环设计。

我们并不可以简单地认为采用明显的可回收材料的产品就一定是“绿色产品”,因为产品可回收性有可能成为加快产品废弃速度的借口,人们对可回收材料的外观的认可程度也可能会对产品的销售产生影响。当“绿色设计”渐渐融入主流产品的设计时,设计师所面对的不只是少数的“绿色狂热分子”,而是普通消费者。如果设计仅注重功能性,而忽视用户的审美需求,则无法延长产品寿命。

4结语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预示着“绿色设计”依然将成为21世纪工业设计的热点之一。为了减少环境问题,设计师要对产品进行环保性能的改进,要对环境问题和其影响有很好的了解;这就得要比以往对科学和技术有更多的了解,同时需要创造性、新思维和富于想象力。在产品设计的过度商业化的今天,传统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的消费和淘汰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较为极端的一种表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预示着“绿色设计”依然将成为未来产品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向之一。“绿色设计”将给产品设计工作者们带来更多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契机。正如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主席彼得先生所言:“设计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除可能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绝路,也可能成人类到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捷径。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内涵;特征;评价

一、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内涵

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

经济价值是绿色建筑经济性的直接表现,通过财务成本与收益核算较容易计算。例如绿色建筑的节能经济成本主要是建造阶段保温外墙.节能窗等技术措施的投入,收益主要是使用阶段节约能耗的经济价值。

环境价值是绿色建筑经济性的间接表现,需要对环境污染进行量化从而将环境价值转换成经济价值,例如绿色建筑的节能环境收益是将节能量用标准煤统一计算,并转化为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根据治理污染的花费评价其环境价值。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系统边界的不确定性、环境的主观偏好、市场的多变等复杂原因.环境价值的量化相对而言不易准确计算。

社会价值是绿色建筑经济性的隐形表现。从国际绿色建筑的发展来看,绿色建筑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西方绿色运动的一个产物,由环境保护开始,并最终扩展到以绿党为标志的政治层面。绿色运动所倡导的环境意识包含社会公平的内涵.绿色建筑所提倡的价值观是对现行经济制度的一种批判.绿色建筑所大力倡导的环境收益是对社会公平的追求.绿色建筑所力求减少的环境影响需要公众责任意识的觉醒,绿色建筑所希望达到的健康室内环境是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但绿色建筑社会价值的相关研究开展较少,还缺少可量化的计算方法。

相对于一般建筑.绿色建筑是以更小的环境影响达到更好的建筑性能。因此,从可计量角度来看.绿色建筑的经济性是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的总和。

二、绿色建筑的经济性特征

1、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又称外在因素等,是上世纪初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外部效应有多种定义.简单地说.外部效应就是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影响。它是一种成本或效益的外溢现象。

绿色建筑存在外部效应。绿色建筑的经济性一方面表现为直接的经济收益(如节能带来使用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表现为环境影响减少所带来的间接的环境效益(绿色建筑是以尽可能低的环境影响达到相对较高的建筑性能).这种环境收益通过一定区域表现出来。绿色建筑需要技术成本的投入,而绿色建筑所带来的环境收益为社会所共享,这就是绿色建筑的外部效应。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外部效应会造成价格不能反映真实价值。使一些环境资产的市场价格并不反映其真实的稀缺性。外部效应通过环境影响表现出来,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针对外部效应从市场角度来看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一种是直接干预的方法。早期的正统微观经济学家,如英国的庇古,主张由政府对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生产给予补贴.而对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生产征收专门的税。另一种是间接干预的方法.即以司法的形式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建筑的产权、设计,施工和使用相互分离是绿色建筑缺乏内在动力的根源。开发商追求效益最大化.很多情况下这个效益并不包括环境效益;设计师也无需为环境污染承担责任:大多数情况下业主并不关心建筑的使用能耗。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谁住谁掏钱;使用者缺乏改善建筑品质、提高环境收益的动力,因为并不拥有所有权。

我国绿色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还缺少相关的法律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相关的法律会逐步出台。

2、 时间效应

时间效应是指将来发生的费用与效益比现在发生的同等数额的费用与效益的价值低,相隔的时间越长,其现值就将越小。折现是将未来费用与效益调整为现值的过程。人们使用折现有两个主要原因——时间偏好和资金的机会成本。时间偏好是指每个人都喜欢先收益后支出,资金的机会成本是指现在的一笔资金比将来同等数额的资金价值更高。因此.高贴现率使很久以后发生的环境破坏和节约的成本通过折现可以减少到很小。

三、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评价

1、节能的经济性评价

建筑节能具有效率阶乘性经济特征。由于建筑的能源效率同时受到多个系统的影响.不同系统的累积效能提升使得绿色建筑能源策略有可能实现显著的经济阶值。在《四倍跃进》中.魏茨察克以空调能耗为例,详细分析了绿色建筑的能源效率提高策略与其所带来的价值间的乘数关系(黄献明):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用高效的照明设备.可以节约70%(大约为2/3,根据具体情形不同有所变化)左右的空调制冷量;适当放宽室内恒温、恒湿范围,可以减少20%的制冷能耗;通过被动或可再生能源补偿的方式,可以节约80%制冷所需的常规能源;提高传统制冷方式的效率,可以节约50%的能耗;采用更科学的控制方式,可以节约20%能耗。

因此,在理想的状态,建筑空调能耗有可能仅为传统方式的2%,这一分析虽然有些许夸张,但它揭示了经过整合设计的建筑节能在经济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

2、节水的经济性评价

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人均占有量仅为2300m3/年.居世界第88位.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均匀,长江及其以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6.5%,其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淮河及其以北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5%.其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9%。同时,受季风性气候的影响.我国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平均,大部分地区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左右。造成全国670个城市有4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的缺水,缺水总量约为60亿肿。节水不仅意味着用户可以减少经济支出,企业提高产值,同时可以削减基础设施的投入.减少相关的环境污染。

根据《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节水策略可以分为三部分内容:因地制宜制订中水、雨水回用等节水规划方案;通过分质用水、采用节水型器具等措施提高建筑用水效率;建立雨污分流系统,实现雨污水的综合利用。根据USGBC提供的数据.绿色建筑节水措施可以消减50%的室外景观用水需求、30%的建筑室内用水量。

3、节材的经济性评价

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材料的消耗总量非常惊人。据统计,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建筑物成本的2/3属于材料费,每年建筑工程的材料消耗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比例大约为:钢材占25%、木材占40%、水泥占70%。同时,由于大部分建材原料都来自不可再生的天然矿石、化石类资源,加之我国建筑工程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更加剧了建材消耗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因此,绿色建筑的节材策略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价值。

4、 节地的经济性评价

土地属于稀缺资源,保护农田、节约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绿色建筑节地策略需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通过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尽量利用已有建设用地,避免在原生环境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即非扩张性开发原则:二是当不得不在原生环境中进行开发建设时,要尽量减少开发带来的环境冲击,即影响最小化原则。

建筑的节地具体措施包括:控制建筑用地总量,保持城市的适度规模i研究合理的建设用地结构,科学合理地控制人均建筑用地指标;合理选择建筑用地,保护自然生态,不占良田或基本农田,“优先选用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如鼓励对旧工业区等废弃地的改造再生;建筑用地的技术经济指标,如建筑密度、容积率,户型、道路、绿地等都应体现节地原则(如可以适当提高公共建筑的建筑密度.住宅建筑的密度与容积率确定要立足于创造宜居环境);强调土地的集约与高效利用,尽可能利用地下空间。

建筑节地的经济性与土地的产权形式密切相关。相对而言。土地私有制的情况下.业主对土地拥有完全产权而能更好地关注土地的环境价值,土地利用更高效.节地的经济动力更明显。我国的土地为国家所有制,即业主只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而使用权对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等不同性质的土地具有不同的规定。以住宅用地为例.受经济利益驱动的开发商,从根本上来说.具有最大限度开发用地的使用价值的动机.而缺乏改善用地的环境品质的动力。但这种土地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为城市整体改造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排除城市改造过程中的腐败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节地的经济性来讲,我国的城市整体改造将趋向于紧凑式开发的模式。(作者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维娜,梅洪元,俞天琦.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 建筑技术. 2010(07)

[2]魏后粦. 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08(34)

[3]魏后粦. 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08(34)

[4]金德钧. 发展绿色建筑创建和谐人居[J]. 建设科技. 2006(22)

科学合理地控制人均建筑用地指标;合理选择建筑用地,保护自然生态,不占良田或基本农田,“优先选用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如鼓励对旧工业区等废弃地的改造再生;建筑用地的技术经济指标,如建筑密度、容积率,户型、道路、绿地等都应体现节地原则(如可以适当提高公共建筑的建筑密度.住宅建筑的密度与容积率确定要立足于创造宜居环境);强调土地的集约与高效利用,尽可能利用地下空间。

建筑节地的经济性与土地的产权形式密切相关。相对而言。土地私有制的情况下.业主对土地拥有完全产权而能更好地关注土地的环境价值,土地利用更高效.节地的经济动力更明显。我国的土地为国家所有制,即业主只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而使用权对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等不同性质的土地具有不同的规定。以住宅用地为例.受经济利益驱动的开发商,从根本上来说.具有最大限度开发用地的使用价值的动机.而缺乏改善用地的环境品质的动力。但这种土地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为城市整体改造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排除城市改造过程中的腐败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节地的经济性来讲,我国的城市整体改造将趋向于紧凑式开发的模式。(作者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维娜,梅洪元,俞天琦.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 建筑技术. 2010(07)

[2]魏后粦. 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08(34)

第3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保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加强环境保护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制定的各项环保目标越来越明确,监管力度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形势,有些企业的决策者不是采取积极态度,而是抱着侥幸心理对执行环保规定进行抵制,特别是某些对提升地方政府“产值经济”举足轻重的排污大户,受到地方主义的保护而有恃无恐,造成极坏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倒行逆施,说白了还是一个“钱”字:上环保项目投入大,花钱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给地方财政增加压力。然而,这些先生们实在不会算账,仅仅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认真执行国家环保政策,也决不会是赔本买卖,其效益至少不会比拒绝执行所形成的效益差。我们试从几方面进行剖析。

1.从目前形势看,国家对违反环保法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日益增大,谁想躲得过去?不可能!与其有朝一日被重罚,不如事前用罚款的钱来主动搞环保工程。而且,并非罚款以后就没事了――你还得花钱补课,经济效益更加受影响。这账该怎么算是再明白不过的事情。至于期盼靠地方“父母官”保护过关,过去是有这种可能,但在现在和今后这种可能性肯定越来越小!

2.目前企业环保工程的主攻目标是治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染物减排指标。如何减排?这“三废”该怎么处理?许多成功的经验是变废为宝。例如,把废水净化循环使用,利用废渣生产企业的副产品,对废气的利用也不乏引人入胜的范例。这从另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收益甚至很大的收益。虽然在不同的企业中,废物的种类、数量各不相同,但是,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的路子实在值得每一个企业都积极效法。

3.在许多行业首先是与人们衣食住行直接相关的行业,环保工程往往涉及产品本身:从采购合格的原料进厂,到各道工序加工,最后是成品包装出厂,产品能否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对出口产品还要求达到国际标准),是至关重要的。你的产品达标甚至超标,成为国家认可的“绿色产品”,信誉度就高,市场竞争力就强,企业的财路就广;否则就会产品滞销,经济效益下降,企业亏损甚至倒闭。所以,任何企业还必须在提高产品环保质量上扎扎实实地下功夫,千万不要贪图眼前小利,干那种蒙骗顾客的蠢事。

4.执行环保政策,进行技术改造,花钱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纯粹是花钱的问题。在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企业积极进行环保技改,必定很容易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他们就会主动想办法进行技术攻关,往往能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与此同时,还必将大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这两个方面的收益是不能用金钱量度的巨大的隐形财富。

5.企业的生产条件、作业环境符合环保要求,有利于员工的健康,能减少疾病特别是因环境污染造成的职业病的发生,这又能为企业节省一笔又一笔很大的开支。这里顺便提一句:随着国家民生政策的健全和落实,企业对保障员工健康的责任越来越重要,不允许不闻不问。

6.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在自己的事业中遵守国家环保政策、法令。这其实应该是第一条理由,只不过它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表面上不那么紧密才最后提出。所有上述理由,并不是什么新鲜内容,可以说已经人人皆知,问题在于有些企业掌门人甚至政府官员缺乏战略眼光。为此我们实在有必要加深对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的认识。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没有发达的经济不行,但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样也不行。所以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都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其共同的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尽管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但殊途同归,归于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第4篇

关键词:绿色景观 生态设计 可持续发展 乡土植物

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尊重传统文化、乡土知识和当地人文历史,一个适宜于场所的景观设计,必须首先应考虑当地人的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是一个关于天地-人和关系的设计。

乡土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绿色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还因为乡土物种的消失以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乡土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威斯敏斯特小屋是1996年由设计师爱德华.卡里南设计的,是一系列回归家园建筑中最新的一栋。小屋的平面是一个圆环,玻璃顶的公共区域,四周围绕着一圈房间。屋顶覆有绝缘体和草皮,一

个圆形的屋顶灯照亮了中央区域。结构上使用的是细木料,除了玻璃之外,几乎完全是由天然的材料构成。它的外形了回归自然的意识,展示了一座树屋、鸟巢的森林图景。

二、地表水循环设计原则

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使其作为水景创作主要资源,尽量避免硬质材料作为地面铺装,最大限度地让雨水自然均匀地渗入地下,形成良好的地表水循环系统,以保护当地的地下水资源。对硬质地面,如主要道路或水泥铺装地面,利用透水铺装材料、地面坡度和设置雨水渗透口使雨水均匀地渗入地下。对半硬质地面如镶草卵石、块石铺面,雨水直接渗入。而屋面雨水大部分(60%~70%)通过屋面绿化储存起来,经过蒸腾作用向大气散发,其余部分则经排水管系统向地面渗透或储存,并为水景创作提供主要的水源。在美

国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制定的各项环境法规的指引下,美国景观设计师正在努力探索雨水收集和利用的创新举措。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利用雨水之美来营造城市生活的宜人之处。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和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这样的城市,终年雨水充沛。景观设计师在这些地方经常运用“雨水花园”来增强城市排水功能。在停车场等城市公共环境中,这种“雨水花园”能够有效地使收集到的雨水变废为宝。

停车场地面上的雨水没有流入传统的雨水排放系统,而是通过“雨水花园”收集到名为“生态池”的专门排水系统中,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灌植被、滋润土壤或补充地下水。由于“雨水花园”将雨水收集起来,因此特别是在降雨量大、城市排水系统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它们有效地减轻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还有规模最大、最富盛名的“雨水花园”位于波特兰,紧邻俄勒冈会议中心。它由梅尔・里德景观设计事务所负责设计,主要收集5.5英亩(约合2.2公顷)屋顶上的雨水。收集起来的雨水蜿蜒流入一些石砌浅水池中,仿佛山间潺潺的溪流一般。“雨水花园”几乎吸纳了会议中心屋顶上所有的雨水――堪称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保护和恢复原则

2005年5月1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该公园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复利用、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农居搬迁、河道清淤、植物复种、生态驳坎、房屋整修等各种措施,使西溪湿地的水体、地貌、动植物资源、民俗风物、历史文化等得到了初步的保护和恢复。

四、生物多样性原则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本地植物,形成多样的地带性植物群落景观。通过对基地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自然系统是宽宏大量的,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与自然相合作的设计就应尊重和维护其丰富多样性,绿色设计的更深层的含意就是营造生物多样性的设计。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不但是人类自我生存所必须的,也是现代设计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对这一问题,绿色景观设计应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即:保持有效数量的乡土动植物种群;保护各种类型的及多种演潜阶段的生态系统;尊重各种生态过程和干扰,包括自然火灾过程,旱雨季的交替规律,以及洪水的季节性泛滥。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城市绿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通过绿色设计,一个可持续的、具有丰富物种和生境的园林绿地系统,才是末来城市设计者所要追求的。

结束语

绿色景观,绿色所指的是绿色廊道系统,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交换通过所在系统里植物、水、阳光、土壤、动物、微生物等自己来维持平衡,而不是通过人工来维系平衡关系,也就是自然做功。具体措施包括雨洪利用、乡土植物和材料的应用、自然风、水和光的利用,避免使用化学和农药,材料的可循环性等等。绿色景观设计不是一种

奢侈,而是必须;绿色景观设计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产品来源于自然,融入自然;同时绿色景观设计更是一种伦理;绿色设计应该是经

济的,也必须是美的。绿色设计是以后设计中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第5篇

学术界将“绿色包装”定义为对生态坏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够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根据这个定义,可将绿色包装的特点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安全卫生。不同的产品对于包装的需求和规范各不相同,可是在安全卫生的要求方面却是相同的。包装的结构用料和使用的涂料都要对人畜无害,特别是在食品和药品的包装上。第二保护环境。包装从取材到加工,再到使用,最后到废弃的一整个寿命过程中都不能够对环境造成破坏。包装在结束它保护、移动和储存的职责之后,最好能够循环重复利用,以达到其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第三节约能源。节约能源又分为两方面的内容,即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包装的取材应该避免采用难以再生的自然资源,此外,应减少包装加工的步骤,缩短包装制作的生产周期。这样做既保护了地球上的稀缺自然资源,也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电能热能的损耗。在结构设计方面,包装的体积要小,分量要轻,以减少运输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投入。包装特别是商品的运输包装的形状不要追求无谓的繁琐,尽量规整简单,以减少运输环节的压力。

二、推广绿色包装的必要性

1发展绿色包装,是对人卫生健康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遭曝光。假奶粉、假鸡蛋、假胶囊等造假食品骇人听闻。其中,最值得关注的部分是一些工业用料被添加到了食品之中。例如,无良商家用工业酒精勾兑假酒,用工业燃料“苏丹红1号”给食品染色等,这些工业添加剂给消费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包装生产属于工业生产的一部分,不可避免会加入一些工业添加剂。由于包装的特殊属性,它跟食品以及药物等直接接触。随着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强,唯有同时保证包装的卫生安全,使用对人体无害的材料和染料,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

2发展绿色包装,是应对国内外经济竞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经济影响力在世界上已经占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作为一个商品加工国,出口商品物美价廉。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想出了种种理由抵制我国的商品。近年来,他们已经不再以倾销和增加关税的方式,转而使用提高绿色包装标准的手段来组织我国商品的出口。为了保障我国的经济持续增长,为了保证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我们必须大力推广绿色包装,努力与国际接轨。

3发展绿色包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自然资源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物质条件,随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我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使用日益增大。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白色污染”、工业废水问题尚待解决,温室效应、雾霾天气又让我们束手无策。推广对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的绿色包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既满足了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环境资源造成损害。

三、推行绿色包装的必要措施

1加强绿色包装材质研发的力度,优化绿色包装的设计

根据绿色包装的4R1D原则,既Reduce、Reuse、Recycle、Recover和Degradable原则,可以看出绿色包装的推广需要材质研发和设计优化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包装的结构设计中,遵循少量化原则,减少包装材料,反对过分包装。在包装的选材上,尽量使用自然素材,使用本地材料,以减少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的消耗。绿色包装提倡使用能再生,可循环使用以及可重复使用的材质。目前再生纸,再生玻璃,再生塑料等材质得到广泛使用。这些材质依然在回收利用中存在着问题,新型包装材质的研发有待加强。

2规范绿色包装的评价体系

绿色包装的理念很早就被提出,可是对于绿色包装的定义和评价却始终没有一个规范。我认为推广绿色包装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具体化绿色包装的评价体系,量化每一个环节中的最低标准。这个量化的体系中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过程中物料消耗的消耗量,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运输过程和使用过程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包装寿命终结之后的回收率以及不可回收部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3完善相关的法制建设

第6篇

关键词:绿色会计;经济危机;思考

一、绿色会计概述

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也被称为环境会计,它是指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进行相关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并对环境资源的耗费提供有效的补偿。绿色会计属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但它又是会计学与环境学、发展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结合的产物。绿色会计是在借鉴环境学、发展经济学等领域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理论与方法体系。绿色会计的实质是要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牺牲环境质量的代价,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即在生产成本中,要将废物处置费用计算在内,避免将这一笔本应由企业承担的隐蔽而沉重的费用转嫁给社会,以减少公共费用的开支。

绿色会计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F.A.Beams)在《会计学杂志》(Journal ofAccounting)上发表的文章《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及1973年马林(J.T.Marlin)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开创绿色会计研究的先河。然而,绿色会计作为一个学科开始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就更少了。虽然我国近几年一直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少数大企业也开始在会计报表说明里涉及到企业为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努力,但是这些仅限于文字上的叙述,企业并不能从现行的会计体系中做出科学的经济决策,最终还是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经济危机下对绿色会计理念的需求

自2007年下半年起,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随后迅速升级为金融危机,又由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相连,以及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金融危机开始愈演愈烈,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出现,在给全世界带来财富缩水和恐慌之外,还会引起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而我国也应该顺应这一潮流,在经济危机的风口浪尖,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结构,率先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危机后占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因此,经济危机对于我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而绿色会计保护环境资源、让现代会计人承担起监督和核算资源消耗情况的新责任的理念,正是新经济条件下的新要求。因此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趁着全球经济大洗盘的契机,大力提倡绿色会计的理念,快速建立起绿色会计的核算体系对于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研究绿色会计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是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占领未来全球经济制高点的必然要求。我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大多数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绿色会计的应用刚好可以为企业的资源利用情况提供实质性的指导,从而促使企业节约资源、注重环保。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我国更应该厉行节俭、合理配置资源,以适应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如果趁着经济危机下废旧立新的机会,大力推动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更可以帮助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在以后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占领先机。

2.建立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如果企业考虑了环境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并对自身发展的行为作出规范,那么在将来便不会因环境成本费用大增而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明显的优势。而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的应用可以科学地明确企业的成本和效益范围,使企业能够依此改进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还能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声誉。宝洁、麦当劳等国际上的一些知名企业就是实行绿色会计,将与自己有关的环境信息和环保措施公布于众,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建立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赢得市场竞争、保护自身权益的必然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加入WTO,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势头下,国家之间的竞争会更为激烈,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苗头开始显现,我国在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改革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全新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帮助我国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抢得先机。这些都迫切要求我国高度重视绿色会计的实施,以便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三、未来绿色会计发展展望

第7篇

关键词:绿色会计;低碳经济;有效策略

低碳经济的提出与发展,不但为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各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建立新的绿色会计体系提出了挑战。如何在此时代背景下正确迎面我国在绿色会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其解决办法是现今我国必须面对的一大话题。

一、绿色会计的概念

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展以来,日益先进的现代化工业发展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引发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矛盾。大量的物质资源被开采利用,并一度呈现出枯竭征兆,人类的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重创,影响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开始被动摇。为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部分西方专家及学者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着手研究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自此,绿色会计的研究和发展逐渐走入人前。

进入21世纪后,环境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更为广泛的关注。为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环保问题上无论是支出和责任都有日渐提升的趋势。绿色会计通过充分强调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要求对其损耗予以补偿,充分彰显了其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

低碳经济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优化产业结构、追求技术和制度创新、开发新型能源等手段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另一方面,我们了解绿色会计也是为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而诞生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它们两者是互相依附、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相结合予以利用才能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下找到正确方向。

三、我国绿色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完善

现如今,我国的绿色会计工作仍然处于纸上谈兵的初级阶段,不仅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经验,对于相关理论的建立也存在着较多漏洞,在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如何核算,会计信息又当如何披露,甚至最终结论如何表现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

在我国的绿色会计实施过程中缺少许多必要的准则和规范,致使我国的绿色会计信息供需存在突出矛盾,大多企业对应当披露的企业信息选择视而不见甚至掩耳盗铃的行为,真正敢于披露、自觉披露、真实披露的企业可谓少之又少。

(三)政府机构监管不足

我国政府对于环保方面的监管历来较为松散,一来由于相关企业基数较大,不好管;二来由于法律不够健全,管不了。政府对于部分环境敏感的行业也着实感觉力不从心。

环境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去改善,然而当目前国对于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只能依赖环保部门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这显然远远不够。政府立法不健全,执法不严格纵容了企业普遍忽视环境问题。

(四)缺乏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

我国从事绿色会计研究的多为专业学者,对推动该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关培训,多数企业内部缺乏专业性人才,严重阻碍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系统的步伐。

四、推到绿色会计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健全绿色会计核算体系

面对绿色会计发展现状,我国需要广泛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同时结合国情构建起一个科学合理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关于绿色会计的研究,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查漏补缺,真正建立起一个满足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环境。

(二)修订及补充相关规范准则

面对绿色会计缺乏强制性规范的尴尬处境,这要求我国各政府部门要全面将绿色会计的核算、监督等“虚位以待”的相关条例以法律形式明文标出,并尽快制定补充绿色会计实施过程中遗漏的各项制度。增强绿色会计在推动实施过程中的“底气”。

(三)政府加强监管力度

面对企业对自身经常存在对企业信息披露不全面、不真实的情况,政府应该大力提升监督力度,不断完善监督机制,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共同作用加强对企业信息的审查与鉴定,保证应有的真实性、全面性。

(四)加大绿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面对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空缺,我国需要加强对绿色会计人才的教育培训投入,并不断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素质,强化绿色会计理念,更新传统知识结构,积极鼓励从业人员参与绿色会计研究及探讨,为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开辟新道路。

五、结论

绿色会计在当今低碳经济的背景显露出的作用日益明显,面对其在未来经济局面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我国政府都该及时行动起来,积极推广其理念,尽早完善相关规范,增强企业环保意识及其认同感,相信绿色会计必能未来的世界经济条件下发挥其不可限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庆来,范艳.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会计相关问题研究[J].会计师,2013(17).

[2]由晓琴.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会计[J].中国证券期货,2012(03).

[3]郭绍羽.浅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绿色会计的新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35).

[4]金莹.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会计新探[J].财会研究,2010(23).

第8篇

绿色经济主要的特点是: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增加;减少污染;低碳排放;防止生态系统设施与生物多样化的缺失;增加就业与收入。

这里绿色经济被看成是与全球气候改变的一场斗争,是摆脱金融经济危机后未来的方向。绿色经济增长的首要特点是能源效率根本地提高。由此,“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开始普遍使用。绿色经济的概念没有替代持续发展的概念。但是现在不得不承认,很多领域的持续性成果都取决于绿色经济。

因此,我们应动员并重建全球经济以增加对净化工艺技术和自然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经济生态化,防止全球气候改变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要实现新绿色方针,依靠对再生载能体投资为生产电能而使用的非再生资源要降到最小值,同时必须节能。

对俄罗斯来说,“绿色经济”本身是新的概念,实际上还没有在官方文件中使用。然而,俄罗斯近十到二十年国家制定的目标主要还是转向绿色经济的。这在资源使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政策中都有所体现。如,在国家中长期发展的主要文件中及俄罗斯联邦总统、总理的发言中均提到现阶段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脱离经济原料模式,而这一任务是绿色经济概念中的中心任务。

绿色经济的社会生态目标总的来说已写入俄罗斯2008年到2020年前国家社会生态发展的长期规划中,绿色经济的最主要目标是提高能源效率,这也是对俄罗斯来说首要的任务。这项任务已纳入2010年制定的到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及2008年颁布的“关于提高能源及生态效率”的俄联邦总统令,同时还纳入2009年制定的能源效率法律中。绿色经济的长期规划中优先发展的资源有:1)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这在2030年之前的能源发展战略中有所提到;2)水资源――已纳入2010年制定的2020年之前俄联邦水发展战略;3)土地资源――已纳入2012年制定的2013-2020年间国家发展农业、调整农业产品、原料及食品市场的规划中。

从90年代开始,俄罗斯就已经很积极地制定生态立法与战略发展文件。除了上述提及的公文之外,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1996年颁布的“关于俄联邦持续发展转向规划”的俄联邦总统令;2002年的俄联邦生态学说等等。2002年还确立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新联邦法。不久前刚刚通过了水法典和森林法典。近期还即将通过关于改进作为现代化技术结构改善与生态经济基础的可行性技术的相关法令。

俄罗斯为转向绿色经济提供了大量良好的资源――人力、物质、技术工艺及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是俄罗斯国家财富重要组成部分。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俄罗斯国家财富结构中的自然资产份额约占70%,而人力资源约占20%,设备资源约占10%。

俄罗斯巨大的自然资源潜能具有全球意义。俄罗斯的地下资源占全世界储量相当大的份额,包含各种矿产:燃料动力资源(石油、天然气、铀、煤);黑色金属(铁矿、锰矿、钛矿、铬矿);有色金属与稀有金属(镍、铜、铅、锌、锡、铝、铝土矿等);合金金属(钼、钨、钽、铌、锆、钒);金刚石和贵金属(金、假铂等);非金属矿产(磷灰石、磷灰岩、钾盐、萤石晶石等);还有宝石等等。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量在世界也占领先地位。淡水、森林资源的巨大储量、未被经济活动动用的生态系统、大量的生物多样化,这些都构成了俄罗斯绝大部分的自然资源。

俄罗斯自然资源在全球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对发展世界经济来说是自然储藏室;另一方面,大部分资源都是未被经济活动破坏的,大规模对其进行加工、将未开垦的资源纳入经济运营,这一切都对全球经济平衡造成不利的影响。

俄罗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土地资源。国家占地面积共17亿公顷(相当于1,700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中最宝贵的部分就是农业用地,共占地2.2亿公顷(也就是220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农用地在面积上仅次于超过国土总面积一半的森林覆盖面积。沼泽地占总面积的13%,居民和工业用的人工改造集约用地约占总面积的2%。

俄罗斯领土的大部分没有进行经济活动约占60-65%,这使这部分土地在调整全球生态环境稳定中起到重要作用。使用土地资源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农用地被破坏。事实上,俄罗斯的所有地区都存在土地状况变差的情况。土壤侵蚀、通货紧缩、沼泽化、土壤盐渍化、沙漠化、全球气候变暖、农用地上灌木及小林地区滋长,以及其他导致农用地肥力丧失和因经济运营而造成的改变情况都在加剧发展。

俄罗斯属于有丰富水资源保障的国家。俄罗斯多年平均的再生水资源占全世界水流量的10%,每年4300立方千米。俄罗斯水资源的基础是河流水量,河流总长度约为800万公里,河流的主要流域都流经俄罗斯领土,仅有5%流域流经其他毗邻国家。

在利用水资源的时候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水在俄罗斯领土分布不均衡。在已开发的俄罗斯欧洲部分集中了超过70%的生产能力,却仅有不到10%的水资源。

近几年来自然资源的引水量为70-80立方千米或者大约是再生水资源的2%,河流流域的引水量达到50%或更多。俄罗斯用于运输的水流失量达到每年8立方千米。由于技术水平低、土壤改良系统和水利建筑工程的大量损耗每年超过4.8立方千米的水量。由于集中给水系统技术方面的不合格状况每年大约有3立方千米或者超出注入自来水网总水量的20%的损耗。俄罗斯联邦每年有约17立方千米的污水产生,污水主要来源于住宅与公共事业、工业及农业系统,它们排放超过90%的污水。

俄罗斯的森林供应居全世界第一位,拥有超过世界林地和木材储量的20%。从经济和环保的意义出发,从森林管理角度来看,森林分为三类。第一类森林是有防护性、水源性和消遣。这部分森林仅占森林总面积的22%,这类森林不会用于开采使用。第二类森林(约占森林总量的6%)由于前些年砍伐过度,已不具备很大的开采价值。通常这类森林分布在居民高度密集地区和地上交通要道,以及亟待恢复森林资源的地区和靠近工业中心的地区,主要是要保护这类森林。这类森林在不破坏其再生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大量开采。第三类森林实际上占总量的72%。这是用于经济发展和开发储备木材原料的主要来源。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木材储量超过830亿立方米,其中包括超过50%的成熟木材与过熟木材。木材总储量中占75%的是针叶树种。木材储备在俄罗斯领土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供应木材的地区在东西伯利亚、远东和西西伯利亚经济区,占总储量超过70%。俄罗斯的地下资源包含了世界上碳氢化合物能源的大部分储量:石油的13%,天然气的34%,煤的12%。俄罗斯国家巨大的自然资源潜力取决于各种资源开采的复杂性、为将资源投放经济运营而必须进行的大量投资以及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巨大风险。与此同时,可盈利的资源在逐渐耗尽。对俄罗斯来说,近20-30年来石油资源匮乏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很多可盈利的可开采的矿物储备正在耗尽。伏尔加-乌拉尔和西西伯利亚地区的矿物储备也在耗尽,首先就是石油和天然气。为实行绿色经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划分出十个首先必须投资的部分。即,农业,房屋的供暖与照明,能源供应,渔业,林业,工业,旅游业,交通运输,废料,水和动力。

对于俄罗斯的经济来说,最关键的是优先转变动力能源部分的发展。它的发展会对俄罗斯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耗尽和处女地的变质有重要的改善作用。向绿色经济转向的主要方向是农业的生态化。现在俄罗斯是世界农业产品最大的生产者之一。俄罗斯能够从农业转向中获取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农业转向应该基于从传统集约型农业生产向生态化转换。这种转向的合理性在世界三大主导机构都有提到。就是联合国世界粮食与农业组织,联合国世界保健机构和世界银行。这些组织经过多年的研究比较了生态土地使用和传统土地使用(2009)。研究的结论形成了决议案,决议案中强调生态农业能促进人类群体的健康化,解决生态问题,消除粮食危机。

现在正在研究一系列为提高住房能源效率的促进机制,并已对能源效率有所要求,甚至制定了房屋动力能源费用的定额指标。使用这些机制应该能够废除能源在建设与改造房屋时候的不合理使用。为发展能源效率,还要求实施节省能源的措施,为房屋修理提供经济支持必须履行的条件。

绿色经济增长的首要特点就是能源效率的合理提高。能量的大量储备和损失问题在2008年俄联邦总统令,至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世界银行、麦肯锡公司、俄罗斯动力有效利用中心近期的研究中均已强调过。俄罗斯借助很普通的技术工艺就可以节省几乎一半所使用的能源。

能源效率技术工艺必须要在电能的产生和运送、热能的运送、住宅与公共事业效率、工业及绿色动力领域发展。

渔业资源稳定繁殖的最大威胁就是由于捕鱼与经济活动的大范围扩展而造成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不仅在全球,而且在地方都是如此)。国家方针指出,要以各种生物水资源的有价工艺形式增加天然水塘和人工水塘的原料基地。

长远发展方向中应当指出的是发展捕鱼业材料技术基地,发展世界海洋区域的捕鱼业,改造现代化鱼苗场,实现主要生产资源的现代化以降低设备损耗和无形老化的程度,以提高所研制产品的竞争力。

对俄罗斯来说,在绿色经济林业发展的目标中最重要的是改进对所砍伐木材的使用,加强木材的重新加工以获取高附加值的产品。根据全俄经济活动分类,工业可分为三个活动领域:矿产的开采,加工生产,还有电能、天然气及水的产出和分配。这三个领域在总商品劳务总量中的比重分别占22%,65%和13%。可以看出在工业活动中加工生产占据领先地位。从自然资源使用与环境污染总量来看,这种比例对于实现绿色经济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在俄罗斯采矿工业的比重比加工工业减少了三分之一。然而,如果要分析加工生产结构的话,其中占主要地位的将是“褐色领域”,也就是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石油产品与焦炭生产相关的领域。这些领域所占比重占加工工业商品及劳务总量的37%,这里说的加工工业是除了不环保的化学生产及纸浆制造的生产。

这样对于由“褐色”原料经济模式向绿色经济模式转型来说,针对能产生高附加值技术工艺并且能够实现原料的深入加工并产生某种生态影响的领域,在提高该类技术工艺领域的比重方面,工业活动中结构工艺的改进就成了亟待解决的任务。这个发展方向已由俄罗斯联邦总统及俄联邦政府最新的决议确定。对向绿色经济转型来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提议首要目标是为工业活动提高能源效率。俄罗斯所有企业中用于加工生产的能源消耗占总能源消耗的25%。

旅游业的发展在绿色经济转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其中也包括支持经济偏弱区域的发展,解决区域社会经济问题,增加就业和利用地区资源。对于运输方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绿色经济转型的目标是为达到能源需求和投放的目标指数而提高能源效率,同时增加公共运输的使用。对运输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收纳燃料税,提高运输税,严格要求燃料使用效率标准和排放标准,奖励选择更有效运输手段的驾驶人员。

为形成绿色经济,废料问题是最难的。这个问题对全世界和俄罗斯来说都是很现实的。俄罗斯积聚的不能使用的废料总量大约有820亿吨,约有11000个试验场和垃圾场。因此生产废物的二次利用比例为35%,固体生活废料二次利用的比例为3-4%。积存在俄罗斯的废料和垃圾堆、剧毒废料和有毒物质的埋葬都证明了多年以来积聚了生态破坏问题的严重性。

第9篇

关键词:绿色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Abstract: People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quality requirements increasing, the green settlements growing concern to the community,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settlement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four elements of its planning, combined Hefei Haitian Garden District planning in detail instructions.Keywords: green Settlements, landscape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 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随着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居住小区最基本的要求,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而且居住区绿地在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局部环境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2绿色住区内涵及其规划理念

关于“绿色住区”的概念,目前国家还没有一个规范性的释义,但学者们普遍有一个共识认为绿色住区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现代化科学手段,合理安排和实施住区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寻求自然、住区和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它关注的是人居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创造利于人们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空间。强调能源与资源的利用,关注环境保护,采用高科技建筑节能材料和技术,实现持续高效地利用一切资源,追求最小的生态冲突和最佳资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寿命。绿色住区一切从居住者出发,追求自然、建筑和人文的和谐统一,是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理想居住地。其规划理念有以下几点:

2.1 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高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的宜居性,满足人的居住、交往、购物、游憩等基本需求,突出均好性、多样性、协调性,是我们进行本住宅区规划的根本基点。小区的规划设计要服务于特定的人群,满足他们的需求。作为本小区的居住人们,青年人、小孩和老人三个年龄层次特征明显,表现出三种不同的需要特征:

(1)从居住行为心理分析,中、青年的生活节奏快,其对小区规划布局的最直接要求是节约时间,紧张工作之后能最方便迅捷到家,能方便省时地购置生活物品,并尽可能就近停车入户。

(2)儿童就近入托、就学,有充足游戏场所,有更多的接触外界的机会,能就近方便地得到家长的照顾,保证出门的方便安全。

(3)为老人提供足够的休闲、健身和集聚的空间。

除上述三者之外,现代城市生活需要更加丰富的社会化服务,需要更为完善的保安设施、信息技术设施,也需要为居民创造更多的参与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在当前的小区建设中,重视环境塑造,精心处理“人——建筑——自然”三者关系,创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居住环境的总体思想已得到普遍认同。

2.2 可持续发展

小区建设力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优化,按照符合地块特性、遵循建设规律、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原则,布局上体现科学、理性和文化情怀。

经济的可持续性,主要考虑开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充分考虑分期建设的可操作性,便于前后衔接与过度,使将来施工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做到弹性规划、有序发展,保持相对稳定性。

社会的可持续性体现在社区的社会性,即社区在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方面起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科技的时代,同时也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时代。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真正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社会的公正,以赋予每个居民以均等的享受生活、享受良好环境和生活设施的权利。公平性是一个社会的大课题,而均好性则是居住去所特别强调的,从规划设计的源头就注意避免社会分化和社会对立,促进社会和谐。

环境的可持续性体现在维护生态环境,节约利用土地、能源,减少污染方面起的作用, 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各种资源的消耗,提倡“4R”原则,即减少使用(reduce)、回收(recycle)、重复使用(reuse)和使用可再生资源(renewable)。

2.3 生态环境的利用和重构

小区基地现状周边生态环境要素丰富,设计中贯彻如下设计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全面综合规划、精心设计,以现状自然环境和城市景观为依托,创建空间层次丰富、环境优美舒适、交通便捷、设施齐全、具有独特文化品位、居住游憩相结合的智能化生态住宅社区。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高差,土方就地平衡。

2.4 追求绿色住区的宜居性

安全性原则:住区环境设计不仅要保证居民日常生活安全;还要考虑突况下的安全,如火灾、地震、洪水等,因此要有防灾设施和避难场所。

方便性原则:住区环境对居民提供的方便主要体现在住区的内外交通、内外系统关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服务方式的便利程序上。

舒适性原则:一般应当保证居住区环境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无污染,安静无噪音,宽阔的绿地和活动空间等。

过程性原则:住区环境生态系统是不断变动的,在环境生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种变动性,充分考虑适应环境不断变动的环境管理问题。

3绿色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原则

3.1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是绿色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更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3.2 贯彻绿地景观生态网络思想

规划设计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时,应贯彻绿地景观生态网络的思想,以植物造景为主,使小区内外的绿地景观连接成网络。住宅小区内中心花园绿化、宅前屋后绿化、阳台绿化、道路绿化、特色绿化等绿色植物系统交融在一起,赋予小区绿地景观空间多样性和脉络线;小区外设置区域性绿地,成为绿地的过渡和延续,也为居民放松游憩的场所,同时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住宅小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