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学安全教育课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4 16:59: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学安全教育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学安全教育课

第1篇

【关键词】体育课 安全教育 逃生技巧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安全问题,给学生心理、生理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我们的家长和学校长期以来却只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孩子有效的安全教育,以致他们缺乏安全知识、防范意识以及逃身自救和应急救人的技巧方法。由于学生缺乏这种自我保护意识而酿成的惨剧已比比皆是。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至上”的防范意识,要想方设法教会学生多种逃身自救和应急救人的技巧方法。体育教师作为学校的教育者之一,毫无疑问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任,体育课顺理成章地成为体育教师进行安全教育的最佳平台。人类生存,健康是前提,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源泉,而安全则是堡垒。体育课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更要重视安全教育,那么,体育教师究竟如何利用体育课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呢?现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理论课讲授安全知识

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向学生传授各种安全知识。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各种安全知识及安全素材进行搜集、整理和加工,利用体育理论课进行讲述及多媒体进行演示,让学生获得更详细更系统的安全知识。目前我做了一些安全教育课件,主要有:“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方法”“食物中毒急救方法”“传染病的防治方法”“防身抗暴自卫方法”“火灾发生后的自救和救人方法”等。其中“火灾发生后的自救和救人方法”一个课件也包含了诸如:火灾自救须知、防火的基本方法、灭火的基本方法、家庭失火自救法、烟雾中的逃生法等内容。而“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和救人方法”一个课件就包含了水灾、地震、雷电等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和救人方法等内容,通过实践,学生对我利用体育理论课进行安全教育的做法很感兴趣,而且教学成效也不错。他们表示通过我的课件演示不仅学到了系统的安全知识,而且还知道了大量的应急逃生自救技巧和救人方法。

二、利用实践课,让学生掌握逃生技能

体育教师在利用体育理论课向学生传授一些安全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利用体育实践课来教会学生掌握大量的应急逃生自救技巧,因为面对灾难时,能够化险为夷的都是那些既掌握了一定的安全知识,又掌握了必需的逃生自救技巧的人,例如(1):在水灾中,不会游泳者往往只能望水兴叹。所以我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利用体育实践课特点,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和情况,有意识的将一些安全教育内容和体育教学内容有机的整合到一起,来帮助学生掌握那些行之有效的应急逃生自救技巧。例如(2):在教学生练习引体向上的同时,我们有意识将爬竿、爬绳、爬树等内容一并纳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在锻炼上肢力量的同时来提高他们的攀爬能力,使他们能很好的掌握多种攀爬逃生自救技巧;在进行武术教学时,我们选择了具有防暴和抗暴作用的防身格斗术来进行教学,通过教学,不但强健了学生的体魄,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素质,而且帮助他们学会和掌握了许多防身格斗技巧,增强了他们在单独对敌时与敌搏斗的信心和勇气,切实为他们的正当防卫、见义勇为以及逃生自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利用实践课,使学生掌握救人方法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人有难,谁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应急救人不但是道义之举更是英雄之举,但是应急救人必须讲究方法,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应急救人方法而去盲目救人,往往会导致不必要的伤害,例如(1):不会游泳者奋不顾身跳进深水中去救人,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在传授安全知识,教会学生逃生自救技巧之余,还刻意通过体育实践课来教会学生掌握那些在灾难中的应急救人方法。例如(2):面对灾难和事故中的脱臼和骨折现象,我教育学生要掌握正确的紧急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一、迅速检查伤者情况,如果休克,应先做抗休克抢救(掐人中穴、胸外压放心脏法或人工呼吸),没有休克,要安慰患者不要乱动以免扩大伤情;二、根据现场条件和情况选择应急处理方法,如果现场已经没有危险,应该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案,万一危险仍然存在,则选择先简单处理(止血、固定和包扎),再快速逃离危险区;三、应急处理后要立刻将患者送往医院,将患者送往医院的方式有多种,我首先支持学生能使用现有的通讯工具联系120或110来运送伤员,在不具备上述条件时,我们要求学生要学会利用现有的东西来做担架运送伤员(门板、椅子、毛毯和强韧的衣类等)。

四、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安全竞赛活动

运动竞赛是体育课的魅力所在,体育教学离不开运动竞赛,运动竞赛在体育课上随处可见,为了更好的进行安全教育,我把安全教育的内容和运动竞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课上组织和开展了多种安全竞赛活动,例如:我们将短跑和灭火结合在一起开展了消防竞赛,学生要想在竞赛中取胜,不但要具备较强的快速奔跑能力,而且还要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我们还将负重跑和抢救伤员结合在一起开展快速抢救大行动,学生要想在抢救行动中有最佳表现,就必须要在成功抢救伤员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负重奔跑能力;通过教学,学生们在竞赛中掌握了安全知识和技能,在接受安全教育的同时体会到运动竞赛的乐趣,总之,在课上组织和开展多种安全竞赛活动,可真正做到体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双丰收。

安全就是生命。关注安全就是关爱生命,学校安全管理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安全教育同样必不可少,安全教育不但能提高中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他们安全知识,同时能掌握必要的逃生自救技巧以及各种应急救人方法。珍爱生命,要重视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

2.安全防范常识(便民手册)

3.少儿消防常识

4.校医手则

第2篇

【关键词】安全认识;体育教学;保障措施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职责,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营造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校园服务。

一、要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1、新课程体育是建立“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切实贯彻与落实,而“健康第一”的先决条件是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现代家庭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我们学校来说可能只是上千分之一,对于家庭却是百分之百,出现安全问题对每个家庭都是灭顶之灾,将会影响学生一辈子,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每个体育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线。

2、安全问题客观存在。

体育教学中活动是载体,通过活动,使学生得到体育锻炼,使我们的体育学科的任务得以落实。在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都曾发生过安全问题,自己都记忆犹新。因此,安全是我们体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回避的问题,更不能刻意隐瞒,而应该积极面对,去思考如何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使我们的课堂更安全。

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体育教学安全问题

1、不惧怕安全问题,更不能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由于安全问题客观存在,部分老师还在这方面吃过苦头,因此,会有部分老师有惧怕心理,进而导致在教学中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有人不敢安排一些激烈对抗的项目和一些体操类、投掷类项目,甚至有人出现只要安全不要内容的课。同时,从学校角度看,领导也害怕体育课中出现安全问题,不少学校出现了刻意删减体育课的现象。这些不良现象产生,表面上看是回避了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风险,但已经严重干扰了体育的正常教学活动,使体育学科的意义和任务大打折扣。

2、坚持科学、合理安排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学科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校方和体育老师对此要有清醒、明确的认识。我们要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要对国家教育方针负责,切实安排好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严格执行相关教学规定,开足课程,要从面上认真落实工作要求,使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应有地位得到体现,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应有落实。

三、保障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措施

体育教学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双边活动,保障安全,师生都有责任。

第3篇

关键词:体育课;渗透;安全教育

当前,在学校体育课教学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这一现象特别是在中等专业学校尤为突出。这一现象应引起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学校开设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体育工作者如何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中渗透安全教育,减少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安全第一”意识,把安全教育放于首位

体育教师在校内体育场所进行体育课教学或组织学生课外活动锻炼时,要把安全教育放于首位,要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做到安全教育到位、管理到位、措施实施到位。在教学中,应教育学生既要注重自身的安全,又要维护其他学生的安全;对于学练高难度的动作环节,教师要做好示范动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等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严禁任意违规作业;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安全意识转化成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行为。

二、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1、学校和体育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首先要制定好各项规章制度,如《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体育场地器材安全制度》、《学生体检制度》、《紧急情况处理制度》,要用制度和严谨的工作程序来确保学生安全,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2、体育课由于在室外活动,学生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教学的组织形势有全班的、小组的、个人的,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学应是一项具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教学。在教学之初,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体育课堂常规中规定学生准时集合上课、队列合理调动、场地器材合理布置、课堂纪律等都需要学生从集体利益出发,开始遵守、服从指挥。教师要严格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提高学生执行常规的自觉性。例:每节课上下课必须严格执行点名制度,对无故请假的和自行缺课的学生,要及时通知班主任和家长。要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做法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从而实现“健康第一”教育观念。

3、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教学安全防范,也是课中最易引发事故的原因,所以,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再进行组织教学,消除对学生健康不利的外部因素,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

三、教学中教师要把安全教育深入课堂

体育是以锻炼身体,强身健体为主要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学科。体育课是学生技能提高与技巧掌握的主阵地,是他们健康学习和幸福生活的起点,是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良好开端。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把安全教育渗透其中,可以避免或减少学生在体育课中受其伤害。

1、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教师要对这节课的安全状况,做一个分析,排除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如:课前教师检查运动场地、器材是否安全;同时,要检查学生着装:不让学生穿牛仔裤、带跟的鞋子等进入活动场地,避免学生扭伤关节,损伤身体;还有的是佩戴多余饰物和身上不该装的尖锐的器物和有危险的佩饰,这些都会带来运动损伤。再者,不能在同一个场地做几个项目的运动。如有的同学踢足球,有的同学在做其它的活动,踢球就容易碰到其他同学给其他同学的安全带来威胁,这些做法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各项组织工作,确保教学过程的安全。

2、教学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教学内容。

目前的体育课程标准能给教师和学生很大的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空间,在许多存在危险教学内容如体操类,教师可适当降低难度,以适合大多数学生能接受为目的选择教学内容,也不必因为考虑到危险性而避开这些内容教学。另外,从安全地进行体育教学出发,可适当选择改变教学方法。也可选择适合学生运动的项目来代替。可以按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发展。

(2)进行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在教学活动中要有安全措施的落实,教学内容的安排、场地、器材的利用一定要合理。针对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提出预防的措施和要求。体育教师要做到课前提前沟通,协调好各种环节,处理好教学内容与场地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体力情况,随时调节体力较差的学生的运动量,防止自伤或互伤。同时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老师要认真组织教学,杜绝放羊式的教学,教师切记不可擅自离开教学课堂。教师要处理好突发事件。学生一旦发生受伤,根据不同情况,即时进行处理,做到三快:即快抢、快救、快送医院,把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3)课后的放松、即时总结工作。

活动课后的安全工作不可忽视。完成一节体育课教学任务后,要做好充分的放松工作。放松能有效的缓解身体疲劳,按照运动负荷的大小,适当选择放松时间,使心率平缓下来。使身心得到放松,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体育课后延迟性的肌肉酸痛。如教师可让学生闭目站立或围坐到垫子上,聆听音乐。让学生得以享受,心理得到放松,如果能与身体舒缓的动作相配合,放松效果定会更佳。

第4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健康课;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顾名思义是指面对突发的状况时人所做出的应激的反应,其中包括自我的应急和保护,避免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损失。中学体育和健康课作为中学生的一门基础性质的必修课,不仅是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中学生必经的道路。生命安全教育的最初目的就是最终目标一直都是培养中学生的求生能力并且加大对于自己的保护力度。

一、当前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的数据统计不难显示,中国学生由于意外伤害而导致死亡的概率普遍为发达国家学生由于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率的3-11倍。2014年,昆明市的明通小学就发生了一起踩踏事故,这次事故一共造成了6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其原因是体育老师将教学所用的海绵垫放置在宿舍楼的过道处,学生蜂拥而出的时候,先下楼的学生跌倒在海绵垫上,后续小学生不明情况,相互积压,造成了学生的严重伤亡。这起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从侧面证明了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教学过程中落实不力。虽然2000年以后,中国开始实施一系列教育和课程的改革。此时有关的教育部门才开始慢慢正视生命安全教育问题,将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健康课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中学存在升学率的问题,生命安全教育在落实到实际的过程中并没有引起校方和老师足够的关注。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仅仅存在于理论的层面,并没有提高身体素质和求生技能。可以这么说,中国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尚且处于初级阶段,整个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达成,但是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却已经迫在眉睫,不容许我们再忽视了。

二、如何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的一部分,不仅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的进一步阐述,而且影响着中学的基础教育。但是目前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仅仅停留在纯理论层面,中学生本身缺乏实践的应用,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受年龄的限制,中学生仍然没有更好的应急性。如何更好地在体育和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我们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中,要努力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教学目标

我们首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目标,明白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探索,而且是学校落实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的模式。我们应该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的能力。学校作为特殊的群体在面临突发事件中应该将合理的疏散作为自身的必要课程。

2.加大对于师生体育与健康课的教育的重视力度

中学校方要明白生命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老师必须思想上有着清晰的认识,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正确面对突发事件或者意外伤害事故的重要性,增强中学生对于生命安全的意识,真正做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明白生而为人真正的价值。善于利用合法的科学的手段保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的质量。要在体育课程中明确运动的危险性,让学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练习。

3.在教学内容上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1)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导学生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的办法,如人工呼吸和紧急外伤的处理。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的办法并不是中学体育课的考试内容,关于逃生技巧的理论学习,很多学生不重视,没有认真听。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善于运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的一生可能会遇到诸如火灾、水灾、地震、食物中毒等危险,遇到这些危险时应该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接着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比单纯老师说理要更深刻。关于自救互救的方法,不能光让老师示范给学生看,教师必须重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训练,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自救互救的办法,当危险来临时,学生才能很好地应对。(2)要善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展开生存技巧的训练。生存技巧训练包括生存训练和逃生拓展训练,经过之前的理论学习,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各种生存训练和拓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做法与选择或把学生的错误做法与选择记录下来,训练结束后再与学生一起总结经验。通过这样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使中学生在灾难中得以生存并且提高生存能力和应急避险能力,相信这些求生的知识与技能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学生生命安全意识。(3)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力。面临突发状况的时候,心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求生,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属于弱势群体,但是如果过于慌乱,就会降低应急避险能力。教师要在平时练习中注意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突发灾难面前沉着、冷静,并且积极施救,从而降低这个突发灾难对于自身的影响,才能真正面对险情,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4.教师教学过程一定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

体育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注重客观存在的教学规律。要组织中学生井然有序地进行准备活动,并且让中学生从根本上明白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从心里做到真正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味地突飞猛进,要尊重学生的接受程度,拒绝毫无意义的填鸭式教育,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生命安全教育的真正含义。最后,体育老师要排除器械的不确定的故障,经历从根本上克服不安全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并且树立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5.强化学校体育法制观念近年来,由于中学生命安全教育的不到位,由此而来的相关民事诉讼大大增加。强化学校体育法制观念的目的在于增强老师责任感和法制观念,真心实意地关心中学生,老师要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时候会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

不难发现,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非常迫切的。生命安全教育不仅有助于中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稳定。中学生命安全教育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构建,还要有丰富的技能和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不能仅仅做到纸上谈兵。正是基于此点,在新课改中完善生命安全教育是中国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义不容辞并且责无旁贷的责任。

作者:周明 单位:钦州市第七中学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 课堂教学 安全管理

一、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一)体育课质量下降

由于安全问题的困扰,在基层学校中形成了当学教材不学,当有的难度没有,当使的器材不使,当用的场地不用,当搞的活动不搞,当上的强度不上等局面,目的就是回避体育课的安全风险。这使得常规体育教学不能到达应有的锻炼效果,体育课的质量下降明显。在访谈中一位老教师谈到:M中学锯掉足球门,起因就是一个学生在体育课踢足球,眼睛被足球打伤成为弱视。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这样因噎废食就太可惜了。还有一位老教师谈到:我有一个同事,外号叫“走跑交替”,是学生给取的,因为这位同事上体育课总是“走跑交替”,每次至少15分钟(走跑交替是体育课准备部分中一个基本的,强度为中等的准备活动)。

(二)运动伤害发生

在本人走访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回答“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你是否经历过或者见过其他人出现安全事故(如:挫伤、扭伤、拉伤等)”时,有92.9%学生回答亲身经历过或者看到过;体育教师回答中,100%体育教师全部亲身经历过或者看到过这些运动伤害的发生。可见体育课运动伤害事故在基层学校的发生是常态的。

(三)体育课的作用弱化

体育课的作用弱化首先体现在对学生发展的弱化,在访谈中一位教师说:家长关心的是学生的文化课,领导关心的是成绩,体育本来就不受重视,要是今天摔个骨折明天出个外伤,他们早就跟你急了,所以上课的时候先不要出事,每节课时间上满,其他的问题都好说。中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期,能力、智力和情感的发展正处于敏感期(学生在一定的年龄阶段,某一身体素质通过科学训练可取得更好训练效果的时期)他们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能力发展的平台、智力提高的课程以及情感体验的情景。可以说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体育课中可以给他们提供丰富多样活动提高他们的能力,在体育的各种博弈中增长的智力,在复杂情景里体验成功与失败、竞争与合作丰富他们的情感。而体育课安全问题的出现则对体育课形成了掣肘,使得体育课的作用边缘化化,由于体育课的作用是在其他课程不可能被替代的,这样体育课对学生发展就表现为弱化倾向。

二、强化中学体育课安全管理的策略

(一)增加体育教学投入

1.建立筹资渠道

实际中即便各级政府加大投入,但是过程必定历时很长。应适时建立各种筹资渠道。应发动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利用建立基金、专项奖金等方式扩大对体育投入的力度和范围。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各学校有各学校的特点和长处,应充分发挥各校的特长建立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的机制,现可借鉴外国比较成熟的经验,例如:社区资助、企业赞助、家长捐助、校友帮助等。

2.学校开展有偿服务

在确定投入主体和创建多种筹资渠道的同时也应发挥学校本身的“造血”机能,在基层中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通过面向社会,面向社区进行有偿服务来弥补资金短缺的问题,缓解对体育投入资金的不足。

(二)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1.丰富师生的安全知识

对教师采取强化的办法促进安全法规与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岗前教育、定期培训和多级考核等。对学生采取以宣传、教育的办法形成安全的认知,例如:以学校为主体开展安全知识与法规的宣传活动;以班级为主体开展安全常识的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专题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学习活动。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普及安全法规、知识促进师生的行为符合安全的要求。

2.培养师生安全情感

对教师开展职业道德和人生价值的相关教育,引导教师正确面对压力和安全管理,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和责任心,树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安全保证的思想,培养教师积极面对安全管理和安全问题的态度,例如: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等。对学生开展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活动,促使其正确认识体育安全管理对自身发展重要性,例如:主题班会、小组讨论、我为安全献一策等活动。通过上述做法增进师生对体育课安全的正向情感,将体育课安全转化为师生的意愿从而实现有效的体育课安全管理。

(三)提高教师安全管理能力

安全管理能力是教师多项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实现体育课安全的重要保证,而安全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却是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提高的过程中应注意适合体育教师特点、取得社会认可、从身边小事做起作为三个要点,将体育教师的安全管理需要更好地转化为安全管理的动力,促使其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达到圆满、安全地完成体育课任务的目的。

三、结论

体育课安全管理貌似微小,但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安全科学等众多相关学科,跟学生、教师、学校、主管部门、家长和社会有着紧密的切身关系,研究体育课安全管理、保障体育课的安全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是学校、教师的职责,也是社会强烈的需要。因此,本人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及分析,为优化中学体育课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参考文献:

[1]江坤.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做好安全措施[J].学周刊,2012/05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 课堂教学 安全教育

《科学》课程提出让学生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世界,了解生命的轮廓,形成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知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设有健康与环境专题。主要有“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及其预防措施;了解环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等内容,并在活动建议中,要求调查传染病的传染方式;收集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的资料,出专题海报,请有关专家做报告。科学教师在进行科学课程教学的同时,要将安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增强安全意识。科学课程中的安全教育是指实验教学安全、用电安全、自然污染物的防范以及传染病预防等方面。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这几个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一、在科学实验过程中进行实验安全教育

科学实验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素。因此,教师在实验前要做好实验的准备以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①要严格按教材要求做好实验准备,对所用药品、器材要于课前检查并进行预做,确保药品、器材、安全有效,不得让过期变质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药品进入课堂。②教师上课时要认真组织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在课前认真组织学生预习实验内容,让学生对实验内容及步骤熟记于心,并教会学生必要的实验安全知识及处理安全事故的知识。③上课时先讲实验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并对重要操作进行必要的示范和演示。④在上课过程中进行认真指导和全面监控,以确保学生安全。所有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中认真实验。严格遵守实验步骤,不懂就问,有问题及时向教师汇报。⑤实验室要加强有毒、有害、有腐蚀性药品的管理。药品储存、放置要规范,使用、操作要规范,给学生指导、讲解要详细规范。教师负责向学生讲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要讲清楚药品(特别是危险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的注意事项,预防学生因操作使用不当而酿成危险或出现中毒受腐蚀等伤害事故。教师通过对实验要求及过程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科学实验要求严谨,一时的疏忽就有可能酿成祸患,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准确操作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对其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

二、在电学知识教学中进行用电安全教育

七年级与八年级的课程中都有电学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八年级课程中就有一节是专门介绍家庭安全用电的,这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明白安全用电的重要性。随着电器种类的增多,家庭用电中存在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后才能培养学生在平时生活当中正确处理用电事故的能力,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家庭安全用电意识:①通过生活中实际的例子进行教育。如一些大型工厂的火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注意安全用电而导致的,我们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安全用电的意义所在。②让学生列举他们所看到的或自己碰到的由于没有注意用电安全而带来的危害及隐患。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进一步加深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③引导学生讨论。如果家庭电路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时候该怎么做,让学生明白当发生漏电或触电的情况时切勿擅自行动,一定要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如当发生触电事故时,在保证救护者本身安全的同时,必须首先设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再进行抢修工作。安全用电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学会安全用电,培养他们在遇到事故时冷静对待所面临的困难并用科学知识来保护自己、维护生命的意识。

三、在环境污染知识教学中进行人体健康安全教育

人体对环境中某些元素具有惊人的富集效应。镉为已知的最易在体内蓄积的有毒物质,镉的不断累积,可使接触者产生各种病变。急性或长期吸入含镉烟尘可引起肺部炎症、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乃至肺癌,镉还可引起肺、前列腺和的肿瘤,这些都是由于食物链和生物富集放大的结果。现在,各种类型的传染疾病不断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的环境受到了破坏与污染。因此,在介绍环境污染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机结合相关的传染疾病的介绍及预防和控制,让学生明白平时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四、进行预防疾病传染的安全教育

初中科学九年级下第三章“人的健康与环境”中就介绍了健康的含义,常见的传染疾病与预防等内容。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怎样才算健康,之后展开讨论,最后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如有些学生认为强壮的体魄才算健康,也有些学生认为心理的健康才最重要,当然也有些学生认为生理上与心理上都健康才能称之为人体健康。教师在这时可以借助于学生的想法从反面来教育学生,假如你没有健康的身体,没有健康的心理,也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你的生活会遇到什么困难?学生此时也会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意义。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再提出:平时我们的身体健康受到的威胁主要来自哪些物体?很多学生都会想到带有细菌和病毒的物体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凶手,此时教师可以从细菌和病毒两方面对常见的传染疾病进行归类,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有破伤风、肺结核等;病毒引起的最典型的传染疾病就是流感,除此之外还有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我们结合比较熟悉的流感让学生思考:如果你得了流感,你会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传染给别人?学生的回答有的说戴口罩,有的说去医院及时治疗,有的说尽量在家休息少去公共场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从中也使学生明白一个人患了流感后会传染给别人,因此流感是一种传染疾病。

教材中还有一部分重要的内容是介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回答:有哪些途径可以传播疾病?有不少学生都会想到疾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使学生明白传染病还可以通过饮食传播,也可以通过皮肤和血液进行传播,教师最后再进行总结,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即带有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只要切断其中任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最后让学生讨论我们平时有哪些具体措施可以预防疾病传染?学生根据刚讲过的传染病的传染环节会回答远离患者、增强免疫力、平时的物品要注意消毒、接种疫苗等具体措施。整堂课中我们从何为健康出发到如何预防传染疾病,使学生明白了如何预防才能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预防疾病传染的安全教育。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安全教育不仅可以使实际教学更加具体有效,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加了安全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育;安全意识

一、高度重视体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自身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理,重视体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学生的安全为主体,时刻以安全第一的教育思想来指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体育运动中包含剧烈运动、器械运动、角力运动、极限运动等,这些运动都属于挑战与风险共存的运动,并且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控能力差、平衡协调能力差、掌握力度能力差,更容易因疏忽造成意外伤害而引发安全事故。教师要加大向学生灌输体育安全教育知识的力度,时刻提醒学生随意运动而引发的严重后果,对于不恰当的运动行为要给予及时的制止和纠正,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促使学生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伤害的发生。

二、注重体育课程内容安排,做好提前预防措施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安排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和原则进行教学,要规范体育课堂纪律,要求学生统一运动着装,统一服从指挥,遵守体育课堂纪律,严禁各类违规现象的出现。在实际运动训练中,教师要做好课前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安排适宜学生的运动项目,并时刻注重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带领学生做足放松运动,做好安全预防准备,避免意外拉伤等。

三、合理选择运动器械和场地,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

体育运动离不开运动器械和场地。在小学体育课上,教师首先要认真检查教学中所用的体育器械和场地,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证运动场地和器械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选择适宜小学生的运动器械,减少运动中的危险系数,保证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第8篇

一、体育器材设施要有安全保证

体育器材设施要定期检查,防止设备陈旧造成的事故。室外体育器材,如单杠、双杠等,受风吹雨打、日晒。天长日久就会生锈、腐烂,学校没有及时检查、发现,学生在活动时器材发生断裂。致使学生摔伤。体育器材准备不够或摆放不当,有的教师上体育课因准备时间仓促。就临时指派几名学生去搬体育器材,学生在搬运过程中不慎跌落受伤或趁机打闹致伤。体育课后将铅球等一些危险器材随便摆放在操场上,又无人看管,学生因好玩致使人身伤害等。因此,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有条不紊地安排学生放置体育器材,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二、课前准备活动要充分

针对一些练习项目,如: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得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

对难度较大的项目多采用分解教学法。如在教跳箱时,首先向学生讲解示范,建立正确的助跑、踏跳、腾空、落地的动作概念,然后进行分解练习。这样学生在循序渐进中逐步掌握动作,既不感到枯燥又增强了学习锻炼的信心,克服了胆小害怕的心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在一个班中,身体素质好、接受能力快的和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应用分组教学。如:跳箱、跳高等项目,体重较大的胖学生和弹跳力协调较差的学生,首先要建立自信、消除恐惧心理,一些辅助练习对他们是非常必要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多采用游戏的形式来进丁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以问题带动兴趣,以兴趣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合理,难易要适度

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级水平的特点,教材过浅,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材内容过深,会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符合本人能力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学生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在同一活动中,常因能力上的差异而造成不同的结果,致使学生产生兴趣的程度不一。根据学生的特点、认知能力和身体状况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防止任意超出大纲要求。我们知道难度过小对学生没有挑战,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在进行体操类教学时,细分腿腾越的练习,将跳板与跳箱的位置拉大,或提高了跳箱的高度.导致伤害的发生。在前后滚翻练习或中长跑练习时,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加难度或提高负荷,导致伤害的发生等。

四、教学方法要科学

教学方法不好,学生的积极性就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也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的。因此,教学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锻炼兴趣。采用比较法来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又通过竞赛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较法与竞赛法可同时结合进行。如两组学生练跳箱,一方面进行正、误对比,让学生明确错在哪里,为什么跳不过;另一方面以正确动作跳过者记分进行比赛,看哪组完成质量好,好在哪里。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练习效果。同学之间相互鼓励,形成了你追我赶、生动活泼的气氛。竞赛法不仅可以在跳箱练习中采用,在其它许多项目中都可采用,这样学生越学越有劲,动作掌握快,成绩提高也快。

五、组织管理到位

教师在安排和组织教学管理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年龄、性别、体质情况和接受能力等。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会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节奏鲜明,效果显著,有利激发学生自始至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练习。组织管理一定要有安全意识。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材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防止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又没有严加管理,或教师对某些情况没有及时制止,导致伤害的发生.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

六、成立应急机制

第9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 课堂教学 安全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03

近年来,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明确要求,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的发展,因此各阶段的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再将语数外等需要考试的文化课作为日常教学的唯一目标,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也充分受到重视。这对于培养学生全方面多层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就以体育这门学科来说,在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强身健体方面有着莫大的作用,但作为运动为主的教学科目,学生的课堂安全问题又给教师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怎样才能做好这些科目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音体美等科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成为这些科目教师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逐渐增多,课业压力增大,更加需要体育课来帮助学生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中去。但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快速成长时期,精力充沛,活力大,这就导致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好充分的安全防范工作。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保证学生的安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安全问题,建立安全意识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安全有足够的重视。虽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明辨是非,保护自我的能力,但作为未成年人来说,初中生在自我保护方面的能力还不完全,对于运动危险的存在认识度也不够,因此需要教师时刻进行提醒和保护。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容易太过相信学生的自理能力或者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仅仅是跑跑跳跳能有什么问题?”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采取放任的态度,进而导致体育课堂上意外现象的出现。因此,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对待课堂安全问题,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时刻保持谨慎、严肃的态度,这既是对自己工作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责任。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自己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如在上课一开始,教师可以拿出一整节课的时间上“内课”,将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可以结合具体的安全案例,将错误的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事先告诉学生,让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做到心中有数,充分意识到体育课堂上保证自己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在以后上课的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教师,不做危险的事情,尽可能的杜绝受伤和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

二、加强纪律教育

首先,作为教师,在纪律方面要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初中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惧怕心理逐渐消失,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的错误行为敢于提出质疑,并且做出反抗措施,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更加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量不要让学生指出错误,挑出毛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要遵循规则,以体育教学为例,上体育课时为了保证安全,需要学生穿运动服,并且不能携带小刀、胸针等尖锐的物品,那么教师在上课时不能光要求学生,自己也要这样做,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甘心服从教师的命令和引导。

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赏罚分明,令行禁止。不论是室内进行的文化课教学还是室外进行的体育课教学,课堂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秩序,破坏教学秩序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进行室内学习,对于教室内上课的规矩非常明确:不能说话,不能打闹,不经过教师允许不能私自离开课堂等。

但是作为室外上课的体育来说,由于上课形式不同,所以学生容易放松对自我的要求,进而表现为没有纪律性,这就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明白什么行为可以做,什么行为禁止做。并且做到赏罚分明,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行为要及时的予以纠正,并且给予一定的处罚,久而久之,让学生习惯规矩,并学会守规矩,进而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安全高效的进行下去。

三、关注学生健康

首先,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上文中提到体育是一项以运动教学为主的科目,相对于理论性的科目来说,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上课过程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体力作支撑。如果学生在身体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会影响课堂的学习效果,还会造成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容易因为害怕主动和教师交流而隐瞒身体不适的状况。所以,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情况,及时发现学生身体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好教学安排;另一方面,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尤其是在进行短跑、跳高等运动强度较大的运动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充分做好身体放松准备,压腿、弓箭步走,作关节活动操等,尽量避免运动损伤和意外情况的出现。

其次,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育的状态,身体机能和心理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情绪变化剧烈,尤其是男生易怒易冲动,在运动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和纠纷,进而演化为打架斗殴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对学生做好监督工作,及时对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冲动情绪和行为进行安抚,从而减少学生之间因为运动而产生的相互伤害行为,进而保证体育课程顺利安全的进行。

四、提高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作为体育教师,通过我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即使做好完全的准备工作,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和意外,这就需要教师对于如擦伤、扭伤、脱臼、骨折等常见性问题,具备最基础的护理能力,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意外事故时,教师能够快速反应并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