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劳动教育项目式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4 16:59: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劳动教育项目式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劳动教育项目式教学

第1篇

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资源,企业就具备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在日益激烈的技术及产业竞争中立足。所以,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我们在高职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追求学生的规模和就业率的同时应更加看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及创新培养。众所周知,自2002年大学扩招以来,应试教育的弊端渐渐显现,学生较以前的冲劲不足,毅力减弱,且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有所下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针对当前学生状况,不应自怨自艾,随波逐流,而应该适时创新,大胆改变,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其创新能力,以更加适应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2高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判定方法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判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学生有创新的思维或者意识(2)对于事物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3)对新的事物有自己自己的看法(4)提出创新的思维只要具备了以上的一项或者几项,就说明了学生已经有了创新的思维,此时需要教师加以鼓励及正确的引导,就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能力。职业教育是“教学结合”的教育,除了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外,更要看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高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3.1项目式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方法是现如今绝大多数职业院校采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通过对工作或者作业进行项目式分解而进行的实践联系理论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基于教学和企业培训的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将针对的课题或者工作分解为多个项目,对其进行逐步分析,完善,确定其项目开展形式,项目组成人员,完成方法以及总结的一种教学形式。“项目式教学法”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盛行于德国,到20世纪中后期趋于完善,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职业技术教育。在我院的教学中,通过教师对项目的选择,布置,让学生从“用中学”,学以致用,并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完善项目的缺陷,以完成整个教学工作。在项目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①确立项目任务(通常由老师提供一个或多个项目任务,组织同学分组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需要完成的大致思路)。②制定项目完成计划(由教师给定思路,引导学生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完成的步骤和程序以及各人员自建的分工等)。③项目实施(根据已分析好的工作步骤和思路,按程序工作,并进行阶段性检查,同时能处理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并给定解决方法)④检查评估(先由学生自己评价,再由老师对项目结果进行总评)。

3.2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第2篇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国际贸易实务;应用

一、项目式教学概述

(一)项目式教学的概念

项目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完成一个整体性的项目的同时使学生掌握该领域综合性的实践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又被称为跨学科交叉式教学,其原因是一个项目中往往综合了多门学科的多种理论,学生在完成项目时必须要对项目中涉及到的各个学科的不同理论进行逐一学习研究,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将所学理论进行串联运用于实践中,从而提升实操能力。

(二)项目式教学的特点

项目式教学有记载的最早萌芽是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其雏形是十八世纪欧洲兴起的工读教育及十九世纪美国兴起的合作教育。经过美国合作教育超过二十年的探索发展,最终形成了当前的项目式教学理念,并在全球教学领域引起了一阵模仿热潮。项目式教学兼有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气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

1.变被动为主动

在项目式教学法的引导下,由于学生面对的是一个项目下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由被动接纳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在设计安排项目时则要进行协同配合,由各自独立备课向协同制定项目计划转变。

2.人才生成周期短

由于是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找解决答案,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3.利于教师掌控

一个项目由学生具体完成,老师全程辅助跟踪,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项目的完成进度利于被掌控,便于学生最大化的得到锻炼。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概述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定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定位主要是为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培养输送合格的人才,其对合格人才的定义不仅包含有理论水平,同时还必须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其最终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具备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国际贸易营销能力、金融分析能力、进口业务能力。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

1.理论讲授与工作实践相脱节

目前,各大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习过程中主要是依托教材讲义进行灌输式的理论教学,少数院校在课程中安排了一些实践教学内容,但从整体上看,理论课远远超过实践课的比重,且一些理论存在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2.教学方式方法较为陈旧

教学方法主要以“我讲你听”的方式,学生主要通过背记式的方式学习掌握知识,互动式、探讨式、协作式的教学方法使用频率不高。

3.课程计划安排不合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不仅有营销学、管理学知识,还包含有市场经济理论和商务英语知识,兼具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但当前一些院校在计划安排课程时,仍然存在“偏科”的现象,即重视语言的学习,忽略实操技能的学习,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不能较好的胜任本职。

4.考核方式不科学。

考核方式不科学也是当前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一方面难以检验学生真实的知识储备水平,另一方面,也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引入项目式教学的意义

1.能确保教学质量

项目式教学以实际项目为牵引,能够使教师之间形成密切的协同配合,避免了各自为阵、闭门造车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难保证的现象。

2.能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项目式教学方法的引导下,以完成具体任务的心态学习理论知识,使书本上的知识能够转化为现实中的工作能力,并在成功与失败中得到即是反馈,这种及时反馈反过来又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挑战疑难知识的动力,因此,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能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

由于项目式教学中,学生一方面面对的是具体的实践项目,另一方面,各个学科门类的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跟进辅导,因此,学生的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生成较强的实践能力。

三、基于项目式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设计

基于项目式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设计必须要考虑六个方面的因素,分别是国家政策、课程计划、讲授方式、商务英语、教学教材、考核验收。

(一)运用国家政策支持

我国在二零一零年曾下发过一个《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关于职业教育有专门的表述,职业教育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能够有效缓解就业难问题,促进人民改善生活,帮助解决三农发展不均衡问题,能够解决企业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要将职业教育摆到重要位置,推进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大众。同时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职业教育优惠利好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各大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引入项目式教学时应该积极寻求政策支持,抓住政策红利,在教学硬件设备上、在于企业合作培训上发挥协同优势,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二)确立实践教学地位

教学实践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没有教学实践作支撑,职业教育将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也很难适应市场需要。在设计教学计划时,要突出项目引导,着重设计六项学习内容,一是国际贸易术语,内容涵盖贸易的特点、贸易术语的含义及国际惯例;二是交易磋商与合同订立,内容涵盖交易磋商准备、进出易磋商、订立进出口合同;三是合同的标的,内容涵盖商品的名称、数量和质量;四是进出口货物运输,主要包含运输的方式、单据和条款;五是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主要包括保险的原则、承保的范围、保险实务和保险条款;六是进出口货款结算,主要包括支付的具体工具和支付方式。

(三)优化理论讲授方式

优化理论讲授的方式要从提升教师的综合任教能力入手,通过提高教师的任教能力,改进优化授课的方式,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水平。首先,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这是授课的基础,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任何方法技巧都不能发挥作用。其次,要找准市场与学生的需求定位,将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梳理,把不适应教学需要的,或效率低下的讲授方式剔除掉。多增加互动性、协同性、任务性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即是反馈。最后,要注重加强与相关科目教师的联系协同,避免教学过程中的单打独斗。

(四)注重英语水平提升

英语在过去、当前和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事实将难以改变,因此,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来说,商务英语则显得较为重要。在国际贸易中,与客户进行合同细节的沟通商量、签订、往来信函的沟通都是英语,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讲商务英语的学习运用贯穿其中,使学生在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学习语言知识,以便其在就业后能够顺利适应英语语言环境的需要。

(五)合力编撰教学教材

教学教材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核心辅助工具,但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材还没有得到同意,不同的学校选用的是不同的教材资料,据统计,目前在使用的教材多达十余种,其中以《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务实》最为常见,相对来说质量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更新之处。在教材这一领域,应该集合各院校的教学研究力量,合力编写一部通用教材,确保教材质量。同时,定期组织对教材进行更新校对,确保教材的实效性和准确性。

(六)丰富考核验收形式

考核验收对于教学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一方面,考核验收可以准确掌握教学质量,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好坏程度做出衡量。另一方面,考核验收带有天然的反馈性,可以督促教师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督促学生认真投入学习。不同的考核形式能够带来不同的效果。基于项目教学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应该注重将学习过程成绩、理论考核成绩、项目完成成绩三个部分有机结合,确保考核取得实效。

四、结束语

第3篇

大连市甘井子区学生劳动技能训练中心(以下简称“劳技中心”)创建于1999年,是全国首批素质教育基地。劳技中心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设有18个教学项目23个专业室,日接纳学生1200多人,年接待学生近10万人。劳技中心有教职工45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骨干教师3人,是一支专业强、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富有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劳动教育塑造美丽人生”是劳技中心的办学特色,以“核心主题、融合贯通”的区域运行模式为全区21所中学提供了体验、开题、实施、指导、评价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创新、成功、快乐”。十几年来,劳技中心稳步前进,内涵发展成为学校成长的新亮点。

作为全国首批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劳技中心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课程实施也在同类基地中处于示范和引领地位。

一、科学管理使劳技中心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从课程体系构建到区域运行模式盘活,从德育目标体系完善到专业选择“超市式”管理,从评价体系建立到办学目标确定,无不体现了劳技中心的发展与创新。

1.课程体系构建更科学、内容更丰富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要求,劳技中心从技术基础、家政指导和职业引导这三方面出发,设计了烹饪、面点、陶艺、金工等11个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项目,由此形成了最初的课程体系。为了满足学生、家长及社会需求,将“探究、创新、成功、快乐”作为劳技中心新阶段的办学理念。依据地方特色、办学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尤其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劳技中心对课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设计开发了编结、圆雕、面塑、软陶、茶艺、烘焙等18个专业课程。

对于未来新校区的建设,我们将把学生的活动区设计成操作实践区、技术体验区、技术拓展区、作品展示区、技术科普区五大区域;把操作实践区划分为美味生活区、美画生活区、美奂生活区、技术生活区、数字生活区五个个性区域,构建出劳技中心的完整课程体系。

2.“超市式”管理,倡导自主选择

劳技中心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动手能力,在专业选择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主申报专业,实行“超市式”管理。自主探究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助于学生发展个性、彰显特长,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没有什么比兴趣爱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变被动安排为自主选择,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学生也会从中体会到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乐趣,其研究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实施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观察能力、社会责任等都会得到全面提升。

3.构建“核心主题、融合贯通”的区域运行模式

2002年,在全国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劳技中心也开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研究与实践,经过反复研究与实验论证,我们认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最好抓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可以有的放矢,不至于手足无措、迷失方向;学生可以收获更多,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劳技中心成功构建了大连市甘井子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主题、融合贯通”的区域运行模式――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切入点,融合其他领域。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走进课堂,经过探究、实践、创新的学习,再带着研究课题利用业余时间走访、调查,继续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已成为基地办学的有效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4.完善独具特色的德育目标体系

依据得天独厚的德育优势,劳技中心始终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办学重点。德育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就卫生、纪律、就餐、安全操作等方面,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课堂德育渗透,在目标分解与教案编写、课堂目标落实、经验总结与提升等环节突出n堂主渠道的功效;三是研究性学习对德育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创建独具特色的德育目标体系,真正体现“时时处处皆德育”。在关注学生实践成果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以人为本,用“劳动教育塑造学生的美丽人生”。

5.建立全面综合的评价机制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改进、提高,劳技中心逐渐形成了全面综合的评价机制,可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学习,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既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让他们在整个活动中都能感受到评价所带来的收获。改变原有的注重结果评价为注重过程评价,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与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与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功能,真正达到评价的目的。

二、专业发展能提高服务学生的质量

1.目标教研,打造精品课堂

为培养“生活上自立、学习上自主、思想上自强、有道德、有理想、有个性、有特长、有科学、有素养”的一代新人,就要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成长,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获得成长。教学构想的实施也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多年来,劳技中心始终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主线,以“构建有效课堂、提升业务能力、实现四个必备、三专多能”为主题,以学校为主体,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开展了基于岗位、课堂、问题以及教师发展需求的学习与研究,着力打造“学前教育与理论探究、探究式教学、操作体验指导、创新引导及研究性学习与指导”五大课型精品课堂,实现“推门听课”的互助合作课堂,全面深化校本研修,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真抓实练,努力为新课程的改革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2.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

教研或科研工作开展得是否有效,关键还取决于学生的感受。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不断转变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升级着课堂的教学模式――“自己学习,自己研究,自主感悟,自己观察,自己操作”。劳技中心的每一个专业课程都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如知识搜索、技法探究、过程体验、作品鉴赏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体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个性,彰显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可以谈自己的困惑、成功的经验、探究的结论,或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可以谈自己的劳动感受,如“学到了什么”;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成功喜悦,等等。这种课堂模式,会使学生摆脱束缚、解放思维、尽情投入,真正体会“探究、创新、成功、快乐”。

3.任务驱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经过多年实践,为了促M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了“任务驱动式”的培养模式,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师带徒等一个个鲜活的任务,渗透着学校的培养目标,较好地促进了中坚力量的成长,也带动了一批教师的进步,使他们既是成功的“教书匠”,也是勤奋的“研究者”。在教育局领导的支持下,在省市教研员、专家的指导下,劳技中心教师编写了《甘井子区区本综合实践活动教材》,该教材已成为省定规范性基地通用教材,并被评为“辽宁省推广教材”。劳技中心还参与编写了《大连市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大连市基地课程标准》《大连市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现都已出版并投入使用,为更大范围的课程开发做着贡献。

三、完善功能定位,更好回馈社会

第4篇

英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的。2000年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出台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了英语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和解释了英语教学的三个特点: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但是从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教师主要采用单方教授,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这种模式的英语教学不仅教师们教的没有动力,学生接受也十分痛苦,教学质量更是难以提高,从而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违背职业教育以应用为目的的宗旨。

近年来,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做中学,注重将语言基础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全新的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被各大高职院校广泛地引入英语课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项目任务,在完成项目中会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同时习得相应的语言知识,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2.项目式教学的概述

2.1项目式教学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2项目式教学的特点。

2.2.1倡导整个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把掌握的既有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可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2.2.2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和数据是完成项目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生找到丰富的资料和大量的数据。在学生成果展示环节,教师更多地鼓励学生使用PPT,这一过程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

2.2.3团队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的工作方式,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这样的过程中,小组全员参与并承担不同的角色,讨论、协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项目式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实施

以 《新职业英语》为例, 大体上说,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分六个教学阶段:

3.1项目前准备。

本阶段主要由教师介绍“项目式学习”的定义、目标和选题原则,说明本课程的时间安排和教学形式,指导学生分组并选出组长。教师根据教材各单元主题,提出项目任务设想。经过介绍,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教学流程,把握选题方向。指导学生分组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倾向于男女同学搭配,并兼顾语言水平因素。

3.2课堂教学。

根据各单元主题和核心技能要求,选择教学素材,设计课堂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介绍项目计划的写作方法、调研手段、PPT制作要求、项目结题写作方法等。例如,《新职业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主题是workplace,那么教学目标就应该是辨别办公场所布局、扩充有关职场着装和行为规范知识、学习组织会议流程等,然后根据目标选择教学素材和设计课堂活动。

课前,教师将语言点知识和练习上传至师生交流平台,供学生下载学习。课堂上,检查语言点自主学习情况,针对课文内容理解做练习并为项目做准备活动。此阶段通过思考问题、完成活动,激活学生先前习得的知识和经验,调动他们探究新知识的欲望,鼓励他们联系生活经历,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问题。例如,Reading1:Workplace Fashion Trends,即职场时装潮流。那么,课堂上学生可以分组进行interview,学生A扮演作者,学生B扮演职员,B依据课文内容就职场着装向A提出问题,以此检查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3确定项目。

小组讨论是教师所提供的项目任务设想并确定项目,教师深入小组指导,把握项目的可行性和价值。项目应与职场相关,完成项目中至少做一次采访,至少涉及一个职场活动。例如,学生确定的项目为preparations for department meeting,即部门会议准备。那么,在完成项目中,学生应至少采访一位文秘,了解会议准备注意事项。

3.4制订项目计划。

学生小组制订项目工作计划及工作步骤,讨论并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明确分工。课堂上,小组代表陈述选择项目的原因及项目计划,其他小组和老师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以preparations for department meeting为例,分工时应明确会议室布置、会议通知拟定和、会议资料准备、会议议程拟定等工作。

3.5实施项目计划。

在这一阶段,学生按照计划中的小组分工和合作形式,收集资料和数据,并整理分析。各小组完成PPT初稿,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当修改。如果采取情景展示方法,小组在此阶段排练,教师在台风、英语表达、语音语调等方面提出建议。例如,实施部门会议准备项目中,学生在采访时完全用英文完成,加强情景口语训练。在布置会场时,检查会议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熟练使用办公设备。拟定会议通知和会议议程时,掌握写作格式,提高文字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并在通知中提出着装规范,应用Reading1所学的知识。

3.6检查评估及总结。

这个阶段是对整个项目活动的检查评估和总结,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评价内容既包括对项目成果展示评价,又包括对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表现的评价。例如,在检查部门会议准备项目中,小组以视频和PPT向师生展示成果,每个小组按照教师所给的评分表给其他小组的展示打分,教师适当点评,其他小组发表看法,以便改善。

4.教师在项目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4.1既重视整体把握,又不能忽视常规教学。

项目式教学是一个链条,连接着看似独立却联系紧密的模块知识。项目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整体构建、任务协调的意识,对以后从事项目工作很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常规的课堂教学是顺利完成项目的基础,毕竟高职学生的词汇和语法及知识储备有限,语言水平较低,项目实施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教师给予适当的讲解和答疑对于项目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4.2教师辅导渗透到每一个环节。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列举至少三个项目实例,并为学生提供查找资料的多种途径。在学生制订项目计划和制作PPT前,适时为学生提供样本,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及时进行面对面辅导。课后,学生要完成大量的项目任务,教师可以通过短信、微信、E-mail、网络交流平台等及时为学生提供辅导,增强学生的自信,促进项目的顺利完成。

4.3既重视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又不能忽略个体差异需求。

第5篇

[关键词]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汽车开放式教育教学将产生深远影响和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教学应大力改革、推陈出新、开展开放式实训培养和造就新时代的高职人才。随着汽车行业的深入发展,汽车上应用的各项技术日新月异,汽车维修人员要适应新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作为汽车维修行业的职业教育部门,要为汽车维修行业提供优质、合格的人才,给汽车维修行业注入新鲜血液,首先必须从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培养汽车开放式教育实践性教学在专业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点不仅是由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也是由开放式教育的特定功能所赋予的。我们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汽车开放式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对项目教学法在开放式汽车专业教学中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进行理论思考,并提出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具体方法,进一步强化开放式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一、汽车开放式教学法的作用和意义

1.汽车开放式教学法在职业技能教学中的主要作用。首先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汽车工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培养符合开放式汽车要求的学生,使其更好地适应汽车开放式教学的要求。其次,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再次,通过教学过程的实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使学生明确理论知识学习的目标以及方法。最后,汽车开放式教学法通过具体实施,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实际操作和维护。

2.汽车开放式教学法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意义。第一,汽车开放式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即培养汽车第一线的技术人才。汽车开放式教育是按照实践性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更高、更好的水平。

二、汽车实训中心开放式教育的目标、内容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我国传统的汽车专业课程教育模式仍旧沿袭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强调根据汽车专业各学科体系的基础性、系统性、完整性。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情况,方便教学管理、节省财力等因素,但由于课程内容的编排,是根据结构庞大且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这对学生来说,虽然学到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过程来说却是支离破碎的。以课程为中心,课程界限分明,各课程之间、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授课方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采用“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其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因此,对汽修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2.汽车开放式教学法的概念。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汽车专业教学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法,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方案,以汽车专业或一种合同的形式出现。其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将让学生受益匪浅。

3.教育的主体不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题,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多采用注入式,其教育的专业选择、步骤的制定和设备组织准备由实践进行。实践学生只需按规定的步骤机械地操作即可。开放式教育则把学生推到实践的主置,在实践过程中,由学生亲自选定实践课题,选择汽车设备,制定实践步骤、处理和分析实践结果、实践数据。教师只在提供实践资料、解答实践问题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

4.教学方法不同。传统汽车教学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实践前,教师一般要进行详细讲解,甚至操作示范。实践中,学生不需要主动思维和创新,只需按老师教材“依样画葫芦”。开放式教育教学力戒刻板,它给学生提供较大的创新思维的自由空间。在这种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自选实践课,自己选择组合部件,自己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总之,作为实践教学主体的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只知识和技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汽车开放式教育的方法

作为一名老师,要想成功地把课堂教学开展起来,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是我研究的首要课题。而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受众个体的差异性以及教师讲课方法及技巧的运用,又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效果。结合我的体验及实践,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开展汽车开放式课堂教学。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一直认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对于汽车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学校里,要想利用三年或四年的时间把所学专业的知识全部学完并能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在新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抓住机会,采用合适的方法,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学生们上汽车专业知识内容时,很多同学感觉这一部分高深莫测,不知从何下手。应该采取“三步走”的方法:首先带领同学们“认件”:打开发动机盖,结合电控系统的电路、气路、油路三部分,指出汽车上所装用的传感器、执行器,并具体分析该装置的作用;然后再返回课堂讲解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做到穿插实训时看到的情况,使同学们对这一部分内容做到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从而达到简便易学的效果。

四、汽车开放式教育的评价与原则

实行开放式教育实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因此,汽车专业实行开放式实训应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要坚持这个原则,才能使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和获得创新的成功的乐趣。

资源化原则由于开放式教育起步较晚,实训教学资源匮乏,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实训教学资源和有效利用优化配置并努力使他们产生共振效应。

第6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艺术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86

目前,在国内,我国的许多艺术类院校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上仍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专业基础讲授、专业课分析、实践。

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往往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作为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要做到以市场的需要为导向,加强理论讲解与专业设计及实践环节的联系,在实际案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是比较适合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

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背景

项目教学法最早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雏形是18 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

所谓的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处理,包括信息收集分析、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相对较短,见效快;可控性好并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一起完成项目,从策划到实施到完成,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认知项目教学法是顾名思义就是以“项目”为纽带进行的教学任务分配。

项目教学法可以追溯到美国,但是该方法真正引起教学界人士的重视则是得益于德国对该方法的开发和运用。因为项目教学法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因此它是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方法。

如果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企业用人机制接轨。

二、项目教学法适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专业特色

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着若干子系统,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度,具有整体思维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思考的重点。

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时候,要教导学生,以建筑学为根本,同时兼顾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等方面,则较容易形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社会适用性

从目前国内就业情况看,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的要求正在逐渐提高,不同的岗位需要从业者有相应的能力来适应并担负起这样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

根据当前以及未来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与评判标准来看,不难发现,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三段式课程设置已经落后于实际需要与现实设计市场要求人才技能的标准。

另外,专业内各课程的内容衔接不当,重复性较多,与实践的脱节,相关内容联系性不够,等矛盾,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也日益凸显。

三、项目教学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项目教学法在应用中教师参与并做指导;

2.项目本身要体现教学目标;

3.实施项目教学法的项目,在实际生活中是有价值的;

4.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要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该项目。

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是具备正确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能尽快适应本行业就业岗位的“准设计师”或“准人才”。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教学时,适合采用小班的形式――一位老师分带几位同学辅导,教师可带领学生参加实际项目设计或者参与设计竞赛。目的在于加强校际交流,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学思潮的撞击,让学生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共同承担设计项目或设计竞赛,创造出有创意和丰富实践意义的作品。

第7篇

一、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以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的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注重的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把握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见表1。

三、项目式教学法的基本流程

项目教学法一般按如下五个教学阶段进行。

1.确定项目任务

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的设想,然后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制定计划

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得到教师认可。

3.实施计划

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之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4.检查评估

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

5.归档或结果应用

略。

四、项目教学法在数控中级工强化训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数控中级工强化训练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数控加工技术和数控机床操作的实践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中级工(四级)的标准,让学生结合平时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与操作技能,独立完成典型数控零件的编程与加工,并能对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的日常维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和深入学习的能力。

1.确立项目任务

根据课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本课程始终围绕一个综合项目“工装装备选择和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制定”,并将该项目划分成2个模块,每个模块按照零件加工工艺难度,由简入难进行学习,模块学习顺序由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内容及课时安排见表2。

2.分组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项目内容,分组进行讨论,分工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联系平时所学理论知识,完成项目内容的设计。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让学生扮演实际工作岗位的角色,根据自身的岗位职责,完成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

3.项目实施

教师向学生讲述项目实施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修改、完善,完成项目加工,并形成书面总结。为保证有效地完成项目内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结合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管理“6S”要求,基于工作导向,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实施实训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和实际操作法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设计真实的工作情境,让学生以项目为载体,理论联系实际,按照项目的具体要求实施加工,最后分析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撰写项目报告,完成整个项目的操作。

通过分组、学习、改善、加工、总结五个步骤,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巩固,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加强;同时,通过仿真工作情境,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

4.项目考核

根据课程成绩总体评定办法,以理论考核为主,结合平时纪律表现、项目参与程度、项目完成情况、项目报告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评价见表3。

5.总结与拓展

教师根据项目完成情况,总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整改措施。项目完成后,教师可设置难、中、易三个等级的拓展任务,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拓展任务。这样,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项目,形成竞争意识,相互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第8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酒店管理 市场营销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 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学法直接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团队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型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项目完成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行动导向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

(一)教学目标不同

传统教学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项目教学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处理问题的技能。项目教学法更加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强调的是把理论贯穿于实践中,实现理论知识向基本技能的有效转化,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团队合作的习惯,同时注重加强动手能力,更快地适应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不同

传统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实行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而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索性的主动学习,教师仅仅是配角,是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者。

(三)参与程度不同

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法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往往是单方面,而项目教学法中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由浅入深的各项项目任务,参与程度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提升,也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激励手段不同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分数决胜负,分数往往是主要的激励手段,这是一种外在的激励手段,而项目教学法的激励手段完全是内在的,来自于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这种来自自身的成就感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项目教学法在酒店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酒店市场营销的每个阶段都可以设计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项目。

(一)项目设计

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中心,围绕项目的完成来组织教学过程,因此项目的选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项目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要求,选取操作性强的或者是理论难以理解或难以深入讲解,需要以实践配合的项目。在设计项目时,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将教学分成三个阶段七个项目:一是调研准备阶段,包括确定调研目标、确定调研对象和方法、制定调研方案;二是调研实施阶段,包括设计调研问卷、组织实施市场调研;三是调研处理阶段,包括汇总分析调研资料、编写调研报告,并对每个项目提出具体目标和任务等,让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来加深对调研方法、手段等的掌握。

(二)项目准备

项目教学准备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要求。教师的准备包括认真备课,准备好在项目中应完成的教学知识点,分析讨论在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学生的准备包括提前阅读教材,熟悉教学内容,了解所选企业背景及调研内容,广泛收集资料,为项目的实施打好基础。

(三)项目实施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成若干小组,并根据项目要求分配角色,明确各自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课堂上、书本中未发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状况和困惑,这时应引导学生自主寻求解决办法,对于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各组内学生又可根据兴趣爱好分为文件设计组、观测调研组、数据分析组等小组,各自完成项目任务,而后将调查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作为预测的依据,并通过预测模型正确做出预测。

(四)项目评价

在项目实施结束后,教师要针对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共性问题要给予深入分析和有效点评,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取答辩、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将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充分展示和讨论。在答辩或讨论过程中,每个小组要将自己的项目完成情况和调研报告与其他小组交流,并通过教师提问和组间提问的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回顾和总结调研的全过程。最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在该项目小组中的参与程度、贡献大小、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总之,酒店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利用好项目教学法,更要充分利用好市场资源作为项目教学的有益补充,让学生参与到一些酒店市场营销活动的策划上来,真正成为自我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主动构建者。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211-02

教学模式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已进入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转换的基本方向是以就业为主体导向,不仅要彻底打破以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科化教学模式,还要打破学习与工作二元割裂的状况,走工学相结合的道路。中职护理专业要达到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的目标[1],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和技能培训势在必行。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研究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提出的,他们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随后,我国教育界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渐趋重视,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中央教科所朱小蔓教授给出的定义是:“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对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体验,加以一定的抽象化、结构化的把握所形成的特殊理论模式。”上述各种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不尽相同,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学模式这一术语的含义。

综上所述,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能起到桥梁作用。

二、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基本类型

(一)情境教学

1.概述。情境教学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出发,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思辨的学习情境或情景,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参与和作用下,实现知识传承、能力提高和迁移、职业情感形成的统一的教学方法[2]。

1978年,李吉林提出情境教学的设想,目前已逐渐推广应用到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中。如李悦在中职护生护理技能实训中应用情境教学,通过实训前进行创设不同的诊疗场景、实训中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在护理实训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操作的能力,有效改善实训效果[3]。

2.特点。采用这一教学模式,主要作用在于让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针对于护理专业教学,教师需要在教学前收集大量与临床接轨的资料,准备不同临床护理的教学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行动”等步骤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通过所扮演角色的语言、行为特点,系统完成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评价全过程,使自己的认知、情感、技能操作能力全面发展。

(二)案例教学

1.概述。案例也称事例、个案,最早就出现于医学领域。案例教学是指将发生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事例,学生以已学和正在学习的知识点去整合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使学生有效地认识案例,从而提升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探研该模式,文献研究发现,案例教学尤其适用于医学教育教学[4],如李国华等将案例教学用于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采取“提出问题―分析案例―讨论案例―总结评述”的步骤,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主动、有效的掌握护理学基础知识,提高教学效果[5]。

2.特点。护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特点是着眼并针对于加强学生能力培养,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有代表性的真实事例,让学生在案例的思考、分析、讨论中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建立适合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逻辑思维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采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情景最好选取学生今后职业生涯中经常遇到的情景,缩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案例中蕴含的问题和面临的决策,就是今后工作岗位上不可回避的历练。

(三)项目教学

1.概述。项目即以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为目的的任务。项目教学指师生共同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的教学活动。

项目教学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2003年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针对护理专业教学领域的研究偏重于评价教学效果,比如项目教学对护士开展护理研究课程的效果研究、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6]。国内近年开始逐步在护理学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如夏军阁、叶华在外科护理、外科实训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认为项目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掌握实训项目的理论知识和适应临床一线岗位要求的专业操作技能、扩大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专业培养与临床工作岗位的零对接[7,8]。

2.特点。项目教学的实质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具体情境和小组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负责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从而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并且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与答疑的作用[9]。

(四)PBL教学

1.概述。PBL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把学生置于混乱、结构不良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步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PBL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中,当前已成为西方医学教育的主流模式之一,它也必将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PBL教学目前已从医学领域走向其他学科教育领域,并演化出多种流派[10]。

2.特点。PBL教学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具体问题的不同,从而导致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同变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在学生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如曹秀风等以进入医院实习的大中专护生为研究对象进行PBL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研究,认为PBL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11]。涂华婵则进一步大胆尝试,在中职内科护理PBL教学中融入体验式教学,更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进一步提升了学习效率[12]。

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PBL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效果均优于传统医学教学[13]。但是,PBL教学对各方面条件有一定要求,如卫承华等在医学院校实践该模式后认为,实行PBL模式:①成本较高;②部分学生因自学能力不够、已长期适应传统教学模式等原因,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在理论内容学习中可能遗漏部分内容[14]。故在国内中职学校需要根据实际将PBL模式加以改革和推广,才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笔者将国内外优秀数据库作为搜索库,对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相关文献进行信息检索发现,其中被引频次较多的是关于PBL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等在护理课程中运用的文献。综观国内护理专业三十多年的教学模式改革,一直朝着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的目标进行,实践性、综合性、参与性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三大突出特点[15]。学校、教师应共同努力,通过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医药卫生类(第一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姜大源.职业教育:情景与情境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3]李悦.情境教学在护理技能实训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2,4(4).

[4]韩庆奇,张宝,刘文宝,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应用中的基本模式及特征[J].西北医学教育,2013,(2).

[5]李国华,李加善.案例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

[6]Chen J.Problembased learning:Developing resilience in nursing students[J].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1,27(6).

[7]夏军阁.项目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

[8]叶华.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在外科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0).

[9]赵志群.对《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4).

[10]黄亚玲.PBL教学模式探索[J].医学与社会,2005,18(6).

[11]曹秀风,蔡美兰.PBL教学在护理学中的新进展[J].内蒙古教育,2014,(4).

[12]涂华婵.内科护理PBL教学中融入体验式教学的探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1).

[13]乔文达,张宏伟.论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改进[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