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4 16:59: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 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166-01

当前,不少学生抱怨高中地理难学、不容易学会,细究原因,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师不注重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理念陈旧,教学方法无趣,造成了学生内心深处排斥地理,掌握地理教学知识费时费劲[1];另一部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差异性,认为学地理难学,也认为学地理没用,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新课标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的要求,需要重新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和教学技能,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研究新形势下的多样化学习思维和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一、设置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又分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两种。教师通过预期的设计要让学生明白通过教学将会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教案中要花功夫,整个学习的流程、活动的设计、数据的应用、信息的播放、问题的设置等都要经过思考,明确编写的目的性。在讲授下节课前,可先将学习目标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的预习中先了解,在课堂讲授后可以检查学习目标,这样的导向性学习和总结性小结可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有的放矢。学案中给出的学习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师可设置悬念、布置问题、捕捉生活常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为现实,影音播放、动画模拟等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在教学中可借助地理模型、地球仪、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具,尤其可借助投影、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时,可以播放《汶川大地震》纪实片段,从地震灾情、地震抢险、地震救援、地震赈灾几个大层面,点面线体“四位一体”结合,配以音乐与声情并茂的解说,营造浓郁的氛围。相信学生看完片段后不少人已经泪流满面,在这种情况下导入课程,相信学生能大大地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进而再教学生地震的逃生技能,相信这样的课程会让学生终身难忘。

新课改的背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扣住教学目标,以此为依据创设情境。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世界自然带分布规律”时,师生共绘“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图”,边讲边引导读图,设疑问难:①低纬度或高纬度地区为何纬度地带性明显?②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为何在南半球相同纬度没有分布?属何种分布规律?③中纬地区为何经度地带性明显?④热带雨林带为何在大陆东岸向高纬延伸?[1]教师在设问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鼓励并引导学生多看书、多构思、多画图,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启发和点拨,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学习,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相关的问题。

三、师生齐动手,演示地理模型提高效率

地理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地理教学艺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突破常规,不断地突破自己,才能形成自己成熟的地理教学风格。而成熟的地理教学风格的最重要标志、最本质的特色是它的独特性。独特是风格的生命,而这种独特性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创造才能和智慧。

第2篇

教学方法是受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制约的,并为实现教育目的和传授教学内容服务。教学方法的种类多样,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我认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应是“讲读练”。即指“讲、读、练综合运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将“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阅读指导法”、“练习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分别发挥到讲、读、练各个环节中去,发挥出它们的综合效力。这种方法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感觉或思维器官,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进而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

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所谓教学手段是指“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用来进行教学活动,作用于教学的教育对象的信息的、精神的、物质的形态和力量的总和”。地理直观教学手段主要有:地图的运用、地理略图的描绘、地理图片的运用、地理标本和模型的利用、地理素描和漫画及地理图表的绘制,还有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幻灯、电视片、电影片等。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开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克服知识和心理障碍(如不重视,耽心学不好、怕困难),理解和掌握教材,对提高学习好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有巨大作用。

三、生动而丰富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指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使用语言作为工具和学生交往,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师以“舌耕为业”,总是凭借一定的语言去“传道、授业、解惑”。所以,地理教学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要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去表达。地理教师课堂语言是否生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生动而风趣的教学语言,在取得教学的成功方面,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首先,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其次,有利于突破难点,增强学好的自信心。在运用各种地理教具和直观手段时,都需要伴随教师的生动语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直观描述,也是一种直观的方法。通过教师的生动描述,给学生创设一种意想中的环境,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这样不仅突破了知识上的难点,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探讨

霍瑞华

一、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

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提升难度并不能稳固知识的基础。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据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

二、让学生拥有成就感

教师需要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第3篇

【摘 要】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定位在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之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的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高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师要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应用,开展一些脱离书本固有理论知识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基本技能进行提高,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本文首先对我国高中地理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之上对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提高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

地理作为高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在高考中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创新地理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成绩是高中地理教师要不断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之下,高中地理老师要积极的探索和改革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地理知识的识记难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素质。

1.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1对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大多数高中对地理学科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高中教师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度普遍不高,认为其不过是一个副科,无论在教师的课程安排中还是学生投入的精力上都明显不如其他学科。

1.2地理教学没有与生活相结合

地理学科本身的理论知识单纯理解起来颇有难度,但是,地理是来源于生活的,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与生活相结合进行讲解,那么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高中教学中,并没有将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而是单纯的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十分费力,大大降低了地理教学的效果,不利于我国地理教学的发展。

2.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针对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上述现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迫在眉睫。提高学习以及高中师生对地理教学的重视度,将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将课堂教学的中心从教室转为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地理教学发展的方向。

2.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主动进行学习,是提高其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幽默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多媒体教学方式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从高中地理的教学实践来看,创设情境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教师创设出一个教学情境,把抽象的课本知识具体化,将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完美进行结合,用地理知识对生活常见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解释。同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加深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课前开展地理信息会,这是创设情景的活动之一。教师还可以将对媒体技术引入教学,通过视频、图片等辅助手段进行情景的创设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2降低地理知识的识记难度

对高中文科生而言,地理是相对难度较大的学科,很多学生偏科,甚至出现放弃地理的念头,这都与地理学科的识记难度大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缓解这一问题,高中地理教师要创新地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透彻的进行理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内部总结之后派出代表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锻炼学生的勇气。同时,教师要给与肯定,即使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也要给予鼓励之后再进行纠正。这可以在加深学习对知识的记忆深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是提高其地理成绩的关键。

2.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将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息息相关,这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丰富,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通过实践巩固地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地理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就要增加学生进行实践的内容,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边操作边思索,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迫切的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通过创设情景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知识点的识记难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基本技能进行提高,保证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目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的推动,教育需要创新,教师要勇敢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主动的探索教育的新路径,顺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为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冬梅.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考试周刊,2013,(97):47-48.

[2]张永.浅析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上),2011,(12):70-71.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教学质量 兴趣

前言

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应该学会自主学习,掌握多种方法,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下面笔者简单谈几种教学方法。

一、转角色、构平等,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是课堂教学环境的直接创造者,而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良好的情绪和美好的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给学生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心情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

二、教学体现生活化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而让学习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比如在讲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时,笔者把门轴比作地轴,在开门的过程中门绕着门轴单位时间转过一个角度,这就是角速度,并且让学生体会地球上除两极点外任何地方的角速度均为15度每小时。

三、多归纳、显规律

地理知识总体比较抽象,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浮于教材的表面,而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知识的内在线索和规律,从而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例如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昼夜更替周期的长短变化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纬度分布规律、海水表层温度分布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分布规律、洋流的纬度分布规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水平、垂直分布规律)等等。通过这种规律的总结、知识的联系和思维的拓展深化,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科学设置实验,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数少,因此地理实验宜精不宜多,实验步骤要严谨,实验时间要适当。教师在选择实验时要善于根据学科知识特点精选典型实验,舍弃无实际教学价值、形式化的实验,在具备实验特质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思维疑点处设置实验,争取在有限的实验时间里让学生理解各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相关的原理。

五、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使教学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能够离开地图。

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就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形式,与地理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学生认知及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风格和特长,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创造性、科学性。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洋流”一课的教学中,借助视频或者动态图形把海水的大规模周期运动的情景、海水在地球表面的流动方向及变化规律展示出来,学生很快就会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印象深刻。

七、师生有效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生进行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应该闲着,也应有积极的活动,因为教师毕竟是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方式是讨论式教学,教师先布置好要讨论的主题,给学生课后的准备时间,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或辩论。另外,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结束语

高中地理新教材把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抓住学生心理需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让学生喜爱地理并学好地理。

【参考文献】

[1]郑刚.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观之我见[J].才智,2010,(3).

第5篇

一、地理教学方法及其最优化的界定

1.地理教学方法的含义

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深化,人们对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认识也进了一步。现在比较认同的表述为: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完成地理教学任务,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2.地理教学方法的新特征

地理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学科性质,具有继承性、创造性、实践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学方法出现了新的特征:

(1)以学习观为基础

学习观包括现代教学中的知识观和学生观。知识观指出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每个人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因此,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学生观指出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而不能忽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2)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学方法的根本落脚点,要求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认知目标的实现,而且要重视情感的激发、师生互动交流、认知目标与非认知目标的综合追求。新课改关于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它把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到了课程理念的高度。

(3)以发挥学生能动性为中心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要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强调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提倡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动。

(4)以多手段组合优化为关键

面对地理教学的新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严重滞后。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必将阻碍新课改的深入,所以我们要求在对传统教学方法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把一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优化组合起来,构成能更好发挥教学效果的整体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地理教学的新发展。

3.最优化理论和教学方法最优化的界定

最优化教学具体反映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上,就是指对原有的优秀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并根据教学实际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用最少的教育资源,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最优化的选择依据

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确定了教学目的,并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有有效的教学方法,否则,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就要落空。

1.尊重地理教学规律

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我们必须尊重这种规律的客观性,努力克服地理教学方法设计过程中的主观臆断,从而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比如,如果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那案例教学法就是最合适的,这时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准确的材料,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发现规律的能力。

2.遵循学生发展阶段特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新课程内容的安排从整体上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要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在某一年龄段的学生是如何掌握地理知识的,他们对地理的兴趣怎样才会产生,在什么样的教学条件下学生才能够更成功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及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是怎么样增强的等等。对于高中生,应以逻辑推理教学为主,辅以实验操作、实习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联系教师自身条件特点

好的教学方法只有适应教师知识、能力和个性特点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忽视了教师的自身条件特点,即使再好的方法也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教学方法总是随着教师的个性特点而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可以说教师的特长、优势和弱点、不足都会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有的教师善于组织学生活动,那么就可以多开展课堂讨论、质疑释疑、组织课内外演讲比赛、教具制作等参与式教学方式。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005-01

引言

地理作为文科中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具有涉及面广、难度大、空间思维强等特点,学生往往不知从何着手,尤其是在高考复习中,更需要教师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改变教学方法,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单一培养目标为多层次培养目标,使课堂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

一、关于教学内容

1.1 利用直观案例,锻炼学生表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在新课标地理教学的要求下,在日常的教学模式中,教材直观案例是引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起点,学生的思维可以对感性的、形象和直观的材料归纳整理,从事物的表象特征当中总结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而上升到理性思考。对于刚由初三升入高一的学生而言,其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都十分有限,所以一线教师应着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把选择合理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恰当的感性材料作为第一要务。感性材料的难易程度应该是刚好能初步揭示地理事物的一般规律,教材内的案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应用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不能过分倚重,否则会引起学生兴趣下降,思维僵化的问题。教材的案例只可作为引入点,不能成为规律总结的唯一切入点。

1.2 知识树的建立和地理事物的整体性

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事物是相互联系、综合发展的。其中,以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为主要线索。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理论主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结合,并在多方面相互渗透,以使地理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此,地理教学过程要阐明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及这两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使学生建立起从不同研究角度、不同层面上综合联系地理要素的观点,掌握认识地理事物综合联系的方法。地理事物和规律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新课标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也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存储器,在地理事物规律的应用上教师要培养学生联合、统一相互影响的发散思维,而不是

僵化的因果联系。就地理知识的“点”而言,发现“点”与“点”的区别是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而“点”与“点”联系成的“线”,是编织知识网络的基本构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知识树的建立和地理事物整体性的思维。

1.3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找到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应注意充分挖掘教材知识内容背景下的感性材料;与此同时应广泛搜集、充分积累相应的素材作为课程切入点,在潜移默化的课程进度中带领学生走向正轨。在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同时,不忘对学生的思维以正确引导。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前,合理的感性材料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兴趣可以成为思维发展的打火石,对感性材料这种有效资源利用的好,能让学生燃烧起积极学习的熊熊烈火。

1.4 重视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在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当中,其外部表象特征,反映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开阔性、准确性都是地理学科考查的范围且常见于简答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自己的思维表达方式,注意其思维的偏差和纰漏,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方向性的引导。其细节可以从一下几个点来掌握。第一,地理图名。地理图名揭示了该图的总结内容,是解决问题的起点。掌握图名内容有助于迅速查找相关材料。第二,图例和注记。是地理事物的符号表达,最能直观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及相关地理事物的外在联系,结合知识的点构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区域地理知识的应用。相关表象的内在联系在是课堂的教学的重要组成,通过学生应用情况教师应调整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的训练内容和强度。

二、关于教学手段

2.1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多媒体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将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感性素材通过多媒体形式的展现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在“言传”很难表达的素材上,多媒体的表现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

2.2 图示法

自制简图和填图册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高效利用。其中,自制简图甚至比多媒体的展示效果要好,简图能够有效化繁为简,更易寻求掌握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在简图的应用过程中,教会学生要掌握如何将复杂地理事物通过一定规则的转换成为易用图表。如世界大洲轮廓,洋流简图等。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简图,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动手能力。填图册的应用可以成为粗略内容的精细加工。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图标应用中,学生要注意将不同地理事物分图层掌握,而在规律的总结当中就要应用图层叠加,分析其相关规律。填图册也可以通过自制的方法加强记忆。适合不同学生的手工填图册使不同的内容得到了有针对性的训练。

2.3 列表比较法

地理学习中的同类型知识内容,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高发内容。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利用学生建立相关图表,相互对比并通过总结规律、语言描述、试题猜想、资源共享等课内授课方式来增大类似知识点的区分度,适时的锻炼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和相关内容的思维习惯。进而达到准确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2.4 理论联系实践

地理材料中的大部分内容均与生产实际,生活实际内容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理论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必要时,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建设参与机制来完成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

2.5 讨论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针对某个问题,通过分组讨论的模式得到的结论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能从这个过程中达到巩固知识锻炼思维的目的。但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一个导师的角色而不能成为讨论的领导者。学生自主的思维在讨论过程的各抒己见对锻炼学生而言是宝贵的财富。教学的方式是多样的,在不同的环境下,在学生素质差异下,教师要充分做到因材施教,力求在方法上创新、高效。建立一堂学生能接受,愿意接受,主动谋求结果的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最好方法。

结语

教师应该不断地总结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识记地理特征可以采用联想法、编顺口溜法、比较法等。理解运用地理原理可以采用推理法、赋值法、总结归纳法等。教无定法,在地理教学中善于总结方法,发现规律才能使地理教学化难为易,地理学习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

[1]唐金红.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0,4.

第7篇

关键词:传统教育 学生心理 新课改

地理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出多样的学习方法。新课改的教学方式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和独立性为基础,更加注重学生是如何“学”而不是老师怎样“教”。

一、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问题

在地理学习中就是有这样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老师讲的每句话都不放过,满脑子装的都是老师讲的思维模式,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思考的动力,不能主动的发现问题,更不会积极的去解决和创新,从而导致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冻结了思维不能学以致用, 还有的学生是学习不认真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情趣。不肯深入,严重者上课不拿课本,作业不做,或者抄袭他人的,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就是典型的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他不是不会而是不去学习,对学习失去信心。

二、造成学生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

有些学生因为学习能力稍弱一些,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不同。平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少了,动手能力少了,亲身经历也就会减少,理解能力也就会下降。有的学生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此类学生经过问卷调查表明都是认为学习地理没什么用,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另外就是学习成败出现偏差,有的学生会学习人家不用天天死记硬背最后也能考出好成绩,有的同学就会产生那种为什么人家那么轻松学习就能考好,而我天天学习也考不好的心理,与别人相对比最后感觉不公平,失去信心........

三、对学生心理研究采取的措施

针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所产生的心理障碍我们要进行一定的心理措施,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那些对地理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来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能力强,但学习效率不高的人;一类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高。其次是缺乏地理学习兴趣的学生,他们的学习问题重重,首先要提高学习兴趣,然后提高学习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漫无目的,首先要从知识框架图的梳理知识学起,理清思路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上课提前预习,及时复习老师讲过的知识,有时间阅读一些关于地理方面的书籍,逐步培养良好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地理的关键,这些都是针对当代学生学习的心理进行的一些措施。

四、新课改

新课改是老师经过教学经验和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新的创新教学模式,老师通过在教学中学习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让学生提前预习,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实行“问题教学法”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矛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针对性问题提供相应的资料、设计教学过程,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同时也解决教学课程内容多,任务紧急的问题;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开放性探索性的环境,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也从传播知识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学习建议,教会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对老师提供有力的教学方法,进行有兴趣的选择和认知性的学习。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中开始,问题是深入学习的起点,“问题教学”的方法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再者就是老师要鼓励学生去提出问题,只要是教学范围中的问题,不论什么样的问题都不去批评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热心解决,一视同仁,不要因为一些程度差的同学提出问题较简单而嘲笑他,反之应该多鼓励他,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给他自信,这样不仅能够学好地理,还能促进班里的每一位同学一起提高一起进步。另外就是分组学习分成多党制,相互带动。每组都要有程度好的、程度一般、和程度差的同学,然后各组之间较量、比赛,这样可以提高每位同学的积极性,促进全班同学学习。

例如一个班级中有56位同学,分成七个小组每组八个人,每个组都有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高、中、低(必须是均匀不同程度的),然后每个小组选个组长,给自己小组起个励志向上的名字,如:开拓者、蜗牛、云飞扬........等作为自己队的代号,然后班费买彩纸贴墙上画好格式、写上每组的代号和教学的科目,用剩余的彩纸剪成:星星、月亮和太阳,分别代表不同的分值,星星一分,月亮五分,太阳十分,够五个星星换一个月亮,够五个月亮换一个太阳,每提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加一分,一道大题五分,回答一个问题相应的贴一个在自己队,回答问题的标准由其他小组共同决定,在争执不定的情况下由老师决定,墙上的分数一星期一总结,赢得第一的小组班费出钱去请客吃东西或买学习用品给予奖励,当然不是铺张浪费的那种小小的鼓励而已。每组都应该让自己组较差的一名同学下次考试提高10到20分,而且座位一周一变动循环推动模式,每一组都有坐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机会,这样不仅激发每一位同学们的积极性,也减轻老师教课的内容。不仅解决了在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也解决了所有科目在教学学习的问题。

总结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给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之路。作为高中的教师,应该始终以新课改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保华,关于高中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J].2006(19)

[2]张飞琴,基于学生心理特征影响的高中地理课程教育研究,科教文汇(中旬刊) [G].2011.

第8篇

一、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概念及模式分析

(一)概念及意义阐释

分层教学主要指的是将班级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然后根据分层结果,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学习的不同需求。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克服传统“一刀切”所带来的弊端,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和教学活动。从指导思想上来说,“分层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单方面推崇教师的主体地位,而是主张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根据“学”的差异性来实施不同的教法。

(二)“分层教学法”的主要模式

现阶段,高中地理课堂所采取的分层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在一个班级之内划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内既有优等生,也有“困难”生,各小组整体能力均等,教师以学习小组为对象进行统一内容的教学;第二,根据班级内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习能力细化教学目标,保证每一层的学生都能学习到自己能力范围以内、或可接受领域内的知识;第三,打乱固有的班级形式,将所有的学生全部纳入到统一的分层体系中来,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师,使同一层次的学生组成“临时班级”集中到某一个教室进行学习。这三种分层教学方法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使用,无论哪一种都有助于实现教学分层的目的,即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协调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

(一)动态分层

在高中地理教学展开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地理知识掌握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建立综合的档案资料,并进行细致分析。这样在划分学习小组时,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特征,实现组内的优势互补,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层次的划分还要注意秉承发展的动态原则,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不同阶段的能力是可能发生变化的,一成不变的分组从本质意义上来讲,无异于“一刀切”。鉴于此,教师就要随时观察学生状态与能力的变化,随时调整分层策略,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分层教学,如此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分层作业

除了教学方法的分层,作业上的分层也属于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针对基础较差、知识掌握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易于模仿和完成的题目,这样有助于促进其对于知识的消化;针对基础较好、知识掌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针对思维较为发散、并具备一定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探索性题目,让学生在完成题目的过程中,不断发挥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其创造力。

而在后续的测试单元,教师也可以将试题划分为基础、拔高、深化探索三类;在评价单元,可以基于学生层次的不同而展开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利用表扬评价,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激励评价,将有助于学生在现有的成绩上愈发奋进。

三、分层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学生科学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高中地理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种应用策略。它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掌握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日常学习表现以及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因素,对学生的水平层次做出科学性的划分。而且,这种划分越科学,分层教学在课堂中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也就越大。鉴于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依靠必要的调查与测试,将全班同学划分为三个(数量较为合理,层次太多容易引发教学混乱,层次太少则达不到区分的效果)层次:

第一层,学习成绩较好,且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为强大的发展潜力;

第二层,学习态度良好,但是成绩表现较为一般;

第三层,学习基础较差,且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大部分学习活动是出于被动和非自愿的。

与此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心理,要让学生乐于接受这种分层,不能以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要让学生在理解分层原则、接受分层结果之后,还能够继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对于知识的认知、提升学习能力。高中生大多处于心理发展较为敏感的时期,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封闭分层理由之类的消息,保护学生心理。

(二)教学目标分层

分层教学要想真正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发挥作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必须要明确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后想要或者说可以达到什么水平。鉴于此,教师需要在对学生完成分层后,分别制定出合理且能反映其学习能力及状态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这一节的内容时,可以将其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分别对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是全体学生都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而这一部分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具体案例,则是需要不同层次学生区分掌握和理解的内容。教师要想完成对于不同层次目标的合理制定,就需要充分深入和理解大纲内容,对其拥有宏观性、统筹性的认识,如此才能做到运筹帷幄、胸有成竹。

(三)方法合理选择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是高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而言,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比如一些普通自然现象的概念、形成原因,教师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放其自学;对于那些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一部分,但是不能完全消化的知识内容,教师需要采取必要的讲解;对于固定的知识难点,教师必须要结合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性上和理性上获得对知识的全面理解。比如,教学“季风气候的形成”一节时,教师可以采用图标法、歌词记忆法、图像展示法等多种手段来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其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元素,选择出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必然能够促成事半功倍的课堂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将分层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不仅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必然选择,而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克服学习困难的良好方法。它不仅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所导致的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全面提升其地理学习成绩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微,高超.分层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探索和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07).

第9篇

关键词:教育改革;新课程理念;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新课改以后教学工作不再以应试为最终教学目的,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体现,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是相符的[1]。高中地理教师是高中教学工作中的一线工作者,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转变老师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传授教学知识为主,一般工作两三年的教师就能够很熟练地进行教学,往往只是看一下教材就开始授课。但是现在的课程教学除了有50%的课本知识以外,还要有40%的时间用于师生互动,剩下10%的时间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就要求当前地理老师在教学方面要产生一定的紧迫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不被时展所淘汰[2]。现在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形成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教师面对的都是年龄较大的学生,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地理学习方法,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为主,可能就会限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学生不能够充分挖掘适合自己的地理学习方法[3]。例如一所学校的地理教师在教学《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时候,有些学生的地理基础不好,教师通过实验的方式来使师生之间形成互动,实验过程中老师通过挤压吸耳球产生风让纸条飘动,然后问学生纸条为什么会飘动,并且提醒学生有了答案请举手回答。在这种教学方法下,课堂氛围被激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拘束。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表现来揣摩学生的思想,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此外,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做完习题后,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请别的同学做出点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最终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开创生动活泼的教学新方法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方面课堂组织形式的转变势在必行。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接下来我们将就这几种方式展开详细的论述:

1.通过实践带动课本学习

高中阶段的学生很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学生之间思维方式以及综合素质也存在差异。而传统的教学目标是预设性目标,已经不能够适应新课程理念的需求[4]。新课程理念下应该将预设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相结合,将文本式教学转变为实践式教学。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尝试探索答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简单化,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

2.在日常教学中融入考试难点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进行到一个阶段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并且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来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阶段性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高中地理教师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应该将地理知识与日常教学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自我能力的展现。

3.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高中地理教师要纠正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是不能够只停留在纠错的层面上,要能够重视纠错过程中产生的其他作用。例如,高中学生在学习热力环流知识的时候面对地面冷热变化,学生总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可以使用三步教学法来帮助学生减少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郑 刚.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观之我见[J].才智,2010,(3).

[2]唐金红.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0,(4).

[3]杨玉环.高中地理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4).

[4]刘星董,翟禄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刊,2014,(7):127―12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