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环境污染的现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7 17:18: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环境污染的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环境污染的现状

第1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建议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country'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gained the success that attract worldwide attention, happened to turn the world upside down change village appearance. But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gradually intensified, ecological damag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have been seriously affected, the interests of farmers has deeply hurt.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found analysis of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trengthen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is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is paper,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esent situation; 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X5

目前,我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长期受到忽视,农村环境问题令人堪忧。一些地方的环境污染已经危及农民的生存权,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问题,几乎让农民收入增加化为乌有,这有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的时候,千万不能忽视农村的环境问题。

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的迅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总的看来,我国农村污染的现状是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相互污染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较为严峻的形势。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农业污染占了排污总量的“半壁江山”。

1.1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1)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近几年来,畜禽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畜禽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畜禽养殖业所造成的污染问题逐渐突出, 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譬如: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也有加重趋势,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重庆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自2001年以来,重庆市畜牧业快速发展,到2006年,畜禽养殖生猪量活污水排放中的氮、磷污染负荷却仍然走高。其中来自农田化肥流失和生活污水排放已达3570万头,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9500多万吨,年排入环境的COD量28.5万吨,已超过工业、生活排放的COD总和,占COD排放总量的51.9%。(2)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追求高产,农药、化肥和农膜大量使用。据统计,近些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居世界第1 位,单位面积使用量居世界中等水平,但我国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0 %~50 %,这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形成环境污染,对土壤、水、生物、大气及人体健康产生污染危害。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不久前对江苏省大浦镇污染结构进行的跟踪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大浦镇农田化肥流失和生中的氮污染物,已分别占全镇年均氮污染负荷的39%和25%;来自农田化肥流失和生活污水排放中的磷污染物,也占这个镇年均磷污染负荷的20%和34%。

1.2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动使得人口居住特点由分散变为集中,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逐渐突出起来。但由于资金、技术有限以及其他原因,村镇的生活废弃物处理厂的建设及容量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相当多的村镇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 路边和河沿成为堆放垃圾的主要场所,污染了农村当地环境。

1.3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乡镇企业数量众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使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

1.4农村道路、交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近几年来,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拖拉机、三轮摩托、二轮摩托等机动车辆已在农村逐渐普及,这些车辆尾气废气大量排放;同时还由于一些乡镇和村间道路的路况差,通常是机动车一走,灰尘漫天飞扬,这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1.5村镇等农村聚居点因缺乏规划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的污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未能跟上:环境规划缺位或规划之间不协调———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农村聚居点则缺少规划,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带状发展,或者与工业区混杂。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则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 成了很大危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由于环境产权的缺位,导致环境保护问题的市场失灵,即使政府积极介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但政府制定的政策标准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提几点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相统一的建议:

2.1加大并充分利用政府的财政投入。环境保护是一项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活动,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投巨资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进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但是就总体效果来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遏止住,环境破坏的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大。尤其在农村,不仅政府缺少保护环境的投入,而且在农村没有强有力的监管体系,所以有限的投入产生的绩效不显著,农村环境进一步恶化。

2.2建立多种形式的监管制度。如何激励企业自觉提高处污能力,尽量减少污物的排放,由于政府政策的可执行性,政府的监管标准必须统一,但统一的政府监管标准容易导致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认为监管标准形式的多样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①退还押金制度。企业先预缴一笔额外的费用,待企业排污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后,将押金退还企业。这种办法对一些乡镇企业解决潜在污染问题比较有效,一些乡镇企业观念落后,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认为向周边排污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通过退还押金制度保证这些观念落后的企业切实解决环境保护问题。②购买排污权制度。该制度规定排污没达标的企业可以向处污能力比较高的企业购买排污权,一方面是对处污能力比较高的企业的一种奖励,另一方面从制度上保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一致性。③退税补贴制度。政府利用退税补贴方式鼓励企业购置处理污物的设备,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减少污物的排放。

2.3积极开展广泛的公众监督。公众监督是环境监管的基本力量,通过借用社会舆论和公众监督,可以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造者施加压力。但由于公众的搭便车意识,公众的监管又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如果政府能对个人监管者提供物质条件,减轻个人监管企业破坏环境的成本,甚至给予奖励,就可以大大激发公众的监督潜力。如浙江富阳地方政府在2000年实施有奖举报措施,不仅对举报者奖励同时环境部门在每天24小时接受举报电话,并规定对边远地区的举报,执行人员务必两小时赶到现场,其它地区1小时赶到,这样富阳政府为保护环境顺利地发动了公众的潜在力量。

2.4加强社会公德教育。道德虽然不像法制一样具有强制性,但却是市场的重要补充。利用信息公开化,让公众了解环境恶化的结果,同时借助社会舆论的宣传,在全体公众中广泛开展保护环境的公德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培养人们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使人们自觉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例如农民过多使用化肥或农药,或者使用方法不当,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这些都没办法受到法律的约束,但通过社会公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之后,他们将自觉与不自觉地注意这些问题,保护自己身边的生存环境。

三、结束语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不能重蹈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力避因为环境问题而阻碍农村社会的方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果不重视农村环境问题,势必出现农村环境污染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进而最终影响到城市,这不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农村经济》2004年09期

[2]李蓓蓓.《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分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樊兴毅.《浅析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科技资讯》2007年02期

第2篇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推进新疆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做了一系列努力,注入了很大资金支持。其中,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两级党委政府将乌鲁木齐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确定为重大民生工程。仅2012年,乌鲁木齐市就投入治理资金121亿元。其中,投资72亿元重点实施了供热能源结构调整,完成了城区189家燃煤供热单位的天然气改造,成为历史上投资最大、力度最大、规模最大的煤改气工程。近几年新疆工业废水达标率和城市生活废水处理率都有所提高,工业废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的处理率也有所下降,尤其二氧化硫的去除率由2010年的18.94%下降到去年的47%。据了解,2013年,新疆将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完成自治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程度,规范开发秩序;加快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和相关考核考评制度;推进自治区石油天然气煤炭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条例、生态补偿条例。力争全疆75%的城市、县城和建制镇建成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

二、对新疆环境污染发展现状的总结与建议

伴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大量的资金投入,新疆地区环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然也收到一些值得肯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环境问题仍然存在,并且相当严峻。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疆工业技术水平和“三废”处理能力都得到提高,但是随着环境污染,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远远不够,环境治理的形势依旧严重。为更快的扭转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结合这几年的现状给出以下建议:

1升级产业结构依赖丰富的自然资源,新疆地区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型工业结构,但是工业结构是一把双刃剑,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形式才能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这就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逐步脱离以劳动力为主的生产方式,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通过设备的优化和更新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倡低排放的清洁生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加强对环境的监管力度新疆环境监管的能力薄弱,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不深。在当前发展速度下,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防治设施得不到很好落实,环境执法与监管不到位,仍然存在环境准入把关不严等问题。虽然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离理想的状态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所以必须继续加大对环境的监管力度以及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3篇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现状;治理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3-0042-01

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因为集中饲养等问题,导致畜牧养殖行业粪污排放量急剧增加。粪污中一般都含有各种毒素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畜禽粪便当中的污染物质不仅包含了悬浮物、有机物,同时也有沉积物、气体以及细菌、病毒等[1]。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在收集、运输、储存过程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很有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家畜粪便产量每年大约为1.73×1011 t,如此庞大的粪便产量已经明显超过中国工业行业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所以必须要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

1 畜牧养殖污染现状

我国畜禽每年的粪便产量比较大,而粪便中的氮、磷等物质含量都较高。畜禽粪便总体土地负荷警戒值已经超过了最大额度,显现出环境胁迫与环境压力问题。

1.1 水质污染问题

水|污染一直以来都是畜禽粪便污染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因为如果粪便的浓度比较高,而且还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处理就直接排入到江湖当中,会严重影响水质。以上海地区为例,上海市郊地区的集约化畜禽粪便每年流失率约为50%,而这些流失掉的粪便会直接流放到周围环境中,导致周围环境恶化,并影响当地地下水水质。不光是上海,其余地区的污染也比较严重,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广州市、北京市情况也不容乐观。

1.2 大气污染问题

畜禽的粪便在发酵之后,会产生较多的粪臭素等气体,这些气体会直接挥发到周围环境中,不仅会使动物应激,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对人类的健康水平产生影响。在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因为养殖场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比较轻视这一环节的问题,所以对粪便的处理比较随意,导致养殖场时刻都在散发较为难闻的味道[2]。这种味道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环境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提升了空气污染指数。而且在恶臭的物质当中,包含了一些对人类影响较大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促使酸雨的产生。所以近年来各国的专家都在努力研究畜禽粪便当中存在的CH4以及NH3。

2 治理措施

2.1 好氧处理方式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好氧技术的方式来处理各种畜禽粪尿,将这些粪尿通过生物处理的方式,结合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序批式的反应器,是一种与Fill系统相对应的,在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歇性的活性污泥生产工艺。国内专家学者使用序批式反应器来处理粪便的实例比较多,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作经验丰富。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很难单独使用,需要结合其他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处理。利用活性污泥膜分离技术来处理家畜日常产物带来的污水,利用膜取代前些年常用的二沉池,这种方法可以提升出水的稳定性,还可以提升活性污泥的浓度,让其抗冲击负荷能力不断变强,剩余下的污泥量也会逐渐变少,装置结构更加紧凑的同时,占地面积也变小[3]。

报道称,使用SBR来处理宰鸡场排出的废水,可以有效提升沸水当中CODcr的含量,而且整体去除率可以达到95%左右。一般情况下,屠宰厂废水都必须要经过预沉池、厌氧以及SBR等诸多工艺环节,在满足一级排放标准之后再排出。好氧处理也可以使用在畜禽粪便进入到污水之前,或者也可以将其单独和其余物质放在一起进行堆肥处理。对这些家畜的粪便先进行脱水处理,等到这些粪便完全干燥以后,再将其生产成有机肥来使用。

2.2 厌氧处理方式

厌氧处理是能量需求比较低,可以产生新的能源沼气,对温度、对环境都比较敏感,所以可以当成具有高有机物负荷潜力的物质来使用,部分好氧的微生物如果不能降解有机物,则可以使用厌氧的方式来产生沼气。

3 小结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是近年来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中国的整体环境,提出了常见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方式,希望可以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提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彭家军,张韶林,陈妮琳,等. 畜牧养殖过程中针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6(24):240.

第4篇

【关键词】燃煤;SO2;现状;对策

煤炭是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为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是,由煤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最明显的是由SO2形成的酸雨污染。下面,介绍平顶山地区燃煤SO2污染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1 燃煤SO2污染现状

所谓的SO2污染,严格上说是H2SO4雨污染。SO2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后与O2接触,形成SO3,而后SO3被水蒸汽吸收,形成H2SO4,最后H2SO4随雨滴降落到地表,即通常说的“酸雨”。

燃煤工业锅炉是矿工区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据统计,平顶山地区目前有燃煤工业锅炉210 余座,工业窑炉90余座,炼焦炉 30余座。多数建在生产矿,吨位不大,操作管理水平差,热效率低,多为原煤散烧,有除尘设备,大部份无脱硫设备。炼焦炉归十几家焦化企业所有,除几家大型企业的炼焦炉有完备的脱硫设备外,大部分脱硫设备不完善或无脱硫设备。工业锅炉、窑炉和炼焦炉是平顶山地区燃煤SO2污染的主要来源。

2 造成SO2污染的原因

SO2的污染会越来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的使用、转化及加工的各个环节污染治理未达标造成的。SO2的排放量与煤炭的消费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96,而平顶山地区是以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和建材为主的工业城市,煤炭是主要原材料,在转化的过程中必须产生大量的SO2,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1)工业用煤的不断增加。平顶山地区有210余台工业锅炉,90余台工业窑炉,随着用煤量也与日剧增,大部分工业锅炉要么是烟气除硫方面的设备工艺落后,要么是根本没有除硫设备。

2)生活用煤的不断增加。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占80%的农村居民的主燃料由原来的秸杆改用煤炭。虽然生活用煤量不大,但没有除硫装置,产生的SO2对空气SO2污染不可忽视。

据统计,2007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3797716万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41592吨。其中,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30101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1491吨。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市的煤炭的需求量也日益剧增, SO2污染严峻形势可想而知。

3 防治措施

有效控制SO2污染的方法和手段如下:

3.1 实施燃煤锅炉综合整治

分期分批淘汰高能耗、重污染的各类工业锅炉,加强锅炉脱硫治理,逐步淘汰效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小机组。2007年对姚孟发电公司2台机组和平煤集团坑口电厂1台机组进行了脱硫治理。对燃煤锅炉煤质实行严格控制,要求硫份不得高于0.5%,灰份不得高于35%;对203套锅炉烟尘处理设施加强监管,确保其正常运行。取缔了市区的24台锅炉。督促关闭了9家23台总产能46.2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关闭了6家16条机械化立窑水泥生产线,关闭了天宏焦化公司66型焦炉和10家耐火材料厂。对14家焦化企业实施了综合整治。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全市SO2排放量由2006年149014吨减少到2007年的141592吨,使全市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观。

3.2 加强洗选加工

洗选煤是降低煤烟对大气污染的重要保证。据全国国有重点煤矿统计,原煤中硫的50%~80%是以黄铁矿的形态存在的,通过分选可以脱除原煤中30%~60%的黄铁矿,减少污染物SO2的排放。应尽可能回收利用在洗煤过程中产生的洗中煤、煤泥和硫铁矿等副产品,避免二次污染。政府应采取鼓励政策,加大对国有煤炭洗选加工企业的投资力度,降低民营企业进入煤炭洗选加工行业的门槛,以扩大平顶地区煤炭洗选加工的总体能力。

3.3 加强运销管理

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不均,有的省份大部分是高硫煤资源,有的省份大部分是低硫煤资源,这就要求产高硫煤的企业要引进低硫煤进行配煤加工,同样,产低硫煤的企业要引进高硫煤进行配煤加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商品煤规定的硫份指标。有些企业不免以图私利而不进行煤炭配煤加工就进行交易,所以,市政府要成立相应的部门,对产煤企业的煤质进行时时监控,让商品煤的煤质达到规定的硫份要求才能进行交易。从调运计划入手,做到煤炭分装、分贮、分卸、分运,通过对硫份指标的要求,对煤炭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行业规范。

3.4 加强脱硫技术革新

加强脱硫技术革新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原煤洗选过程中的脱硫技术。在洗选煤过程中最高可以除掉75%以上的硫,但是由于国内的洗选除硫技术差,脱硫效果不是很好;其次,是燃烧过程中的除硫技术不够成熟,造成脱硫剂吸收率和固硫剂固硫率都不高;再次,就是燃煤气的脱硫,虽然我国的燃煤气除硫技术相当可以,但是从整体上说还不尽如人意。所以,市政府要给企业优惠政策,如减免税,给予绿色通道等,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从煤燃烧的整个流程中把大部分硫除去,从而达到降低SO2污染的目的。

3.5 普及洁净煤应用技术

第5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492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村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大大改善,但同时,农村的环境状况也在每况愈下,这主要由于我国农村法律制度的缺失、农民的环境意识比较淡薄、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等等。下面我就将从不同的层面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以及对策进行分析。

1、农村环境污染成因

1.1、环境意识淡薄

我国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长期以来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随意处置农业废弃物的现象比较严重,垃圾乱倒、畜禽乱放、死畜乱扔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常见,基层农村管理者忽视了环保工作的法律强制性,使现存涉及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具体工作中被政策化,其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以及规范性,这就造成了我国的新农村环境保护遇到重重的障碍,农村的环境污染持续恶化。

1.2、畜禽污染

近年来,在我国农村,比如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对畜禽烦人养殖已经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的养殖,而对于工厂化的养殖,使得禽畜粪便的污染在大幅度的增加,再加上布局上的不合理,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比较低。与此同时,在污染排放的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也就变得更加严重。

1.3、法律体系缺失

多年来,我国已逐步建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其中包括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但是该体系建立的立足点往往是工业污染,虽然涉及了农村环境保护,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上述法律法规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需要,以此造成我国农村法律体系的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业环境虽有涉及,但都比较简单,而且未能将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这就使得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也未能有效建立,不利于我国农村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1.4、乡镇企业污染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系列富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乡镇工业企业以及畜牧养殖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为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污染问题。这其中,乡镇工业存在着数量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等问题,很多乡镇企业缺乏防污治污设施,而大多数的畜牧养殖企业经营管理也多比较粗放,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出现了大量粪便得随意堆放等现象,造成养殖场周边水环境亚硝酸盐、大肠杆菌等指标的严重超标,威胁居民的人身健康。

1.5、现代化农业生产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都采取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以资源的浪费为农业发展基础,再加上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年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有效利用率之低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过度的使用土地资源,这给农村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严重的危害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健康。

2、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2.1、生活垃圾和水源污染

结合我国农村生产、生活习惯,很难做到将生活垃圾的分类,绝大多数农村生活环境比较差,与此同时,村镇的环卫基础设施不健全、布局不合理、大量有毒有害垃圾的任意丢弃等严重的污染了土地、水源。同时,城市垃圾向农村的转移,也严重污染了当地的土壤、水源,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长期危害。

2.2、白色污染

目前在我国农村,农用塑料薄膜是农村白色污染物的最主要来源。虽然地膜覆盖技术的普遍运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残留薄膜的回收措施,造成残留薄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残留薄膜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会改变或切断土壤空隙的连续性,阻碍土壤水分的迁移,削弱耕地的抗旱能力,最终致使农作物产量烦人下降。

2.3、重金属污染

金属一般不会自行分解,有毒的金属离子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随雨水流入河流中或渗入土层,对土壤,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导致所产的农作物无法食用。比如一些造纸厂、化工厂等排放的重金属都是农村环境的污染源,这些企业排放的污水直接流入河中,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癌症村”越来越多,根据统计,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发生了多起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这些事件中,农村是主要受害地区,农民也是主要受害人群。

2.4、农药污染

现在我国农村在生产过程中,对农药的大量运用较大程度地污染了环境,给人们的粮食留下了致病的隐患。目前,农民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其实在实际上喷洒的农药只有少部分的附着在农作物上,而其他部分则流失在土壤以及空气中,这些不仅造成药剂浪费、地力下降,而且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3、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原则

3.1、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虽存在一定的地域分隔,但城乡环境同属于一个整体,相互影响,然而中国环境保护长期侧重城市,使得农村环境的不断恶化,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彻底的改变环境保护轻农村的倾向,把城乡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位,统筹规划。比如制定环境卫生标准以及责任区的制度;完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的建立、实施;加强农村的环保宣传工作,发挥村民自身的力量来美化生活环境。

3.2、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了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化的发展战略,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的生存,所以农村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并且充分的突出环境效益优于经济效益的原则。

3.3、村民自治的原则

环境的保护应该以教育为本。首先,在农村各中小学开展绿色进校园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其次,对广大村民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动员村民自觉参与农村环境的保护工作,引导村民关注、支持环保工作,提升农村整体环境的质量。

4、农村环境治理对策

4.1、增强环保意识

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所以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在平时通过多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开展环境保护技能的培训,使农民掌握科学农业生产技术;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与诉求,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4.2、完善环境监督法律体系

要做到重视农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根据实际制定出完善的约束性法规政策。在国家层面需要制定环境基本法,并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在地方层面上可制定专门性的农村环境保护地方性条例,对现有法律没有规定的内容作出全面具体的规定;完善相关政策,以已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系统分析对农村环境管理的具体要求,对相关政策进行完善。

4.3、建立城乡污水处理系统

要建立城乡污水处理系统,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场站,在近郊农村应建立比较完善的污水分流收集系统;在远郊乡村,可利用湿地以及沟塘等就地处理或者开展“一池三改”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4.4、统筹城乡发展

建立城乡统筹协调的环境保护机制,防止污染转嫁;针对我国农村的特殊情况,制定更适合于农村环境现状及发展的法律规范,提高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法律的现实操作性;创新城乡一体化环保工作与投入机制,全面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切实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环境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一定要根据实际,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使得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进我国经济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知栋,位蓓蕾,李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成因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4-7.

第6篇

关键词:污染 噪声 固体废物 汽车尾气酸雨 治理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水资源短缺与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生活污水排放量却迅速增长。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使水环境恶化, 七大流域河段都形成明显污染带,还有一些饮用水源也受到污染。而水资源也日趋短缺,在我们北方地区今年来地下水位可以说是逐年下降,而且下降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不少地区都形成了地下漏斗区,引发不同程度的地面下沉。地下水开采过量,地面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我们不仅要考虑留给后代充足的水,而且应该是清洁的水,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人类依赖水而生存,水环境亦需要人类的保护而完成循环,两个方面相互依存。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二)生活垃圾未得到妥善处置

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每天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它对整个社会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如果垃圾问题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着环境卫生和人民的身心健康。及时清理和处理城市垃圾,已成为建设优美整洁的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条件。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日常生活中和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一般性垃圾、人畜粪便、厨房废物、污泥、垃圾残渣和灰尘等固体物质。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

(三)以北方城市颗粒物和南方城市酸雨为特征的城市大气污染依然比较严重

全国相当多的城市仍以煤炭为主要民用燃料, 大量燃煤造成煤烟型污染, 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21%。许多城市受到酸雨侵害, 城市地面多、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渣土垃圾粗放收运使得城市空气中颗粒物常年居高不下。在全国重点监测的338 个城市中,63.5%的城市达不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等致酸污染物引发的酸雨,是我国大气污染危害的又一重要方面。酸雨是大气污染物与空气中水和氧之间化学反应的产物。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危害,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对森林、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植物树叶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

(四)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越来越突出

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第四大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近几年由于机动车数量上涨很快, 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在增加。交通干线两侧一氧化碳严重超标, 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类型已经由煤烟型转变为复合型。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危害甚大,由于机动车尾气低空排放,恰好处于人的呼吸带范围,对人体健康影响十分明显。此外,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在大气中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其污染范围更广,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危害更大。

(五)噪声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环境问题。

交通、社会生活、建筑施工是主要的噪声污染源, 目前, 交通对城市噪

声污染占70- 80%。在开展交通噪声监测的214 个城市中, 31.3%的城市处

于中度或较重污染水平。在开展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176 个城市中, 55.6%

的城市处于中度或较重污染水平。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它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

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它是一种致人死命的慢性毒素。

二、治理城市污染的对策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从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整体功能出发, 运用综合的对策来整治、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 以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采取多方面措施,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生态平衡, 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 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以协调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合理规划, 完善城市功能

遵循生态规律, 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保证能力出发, 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 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 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逐步解决城市功能区混杂问题,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二)治理城市水污染

对于污水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 资金、行政、法律保障措施

(1) 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2) 政府的支持是后盾

城市水系污染治理涉及面很广,需要市政府的强力支持,市政府也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没有一个强大政府的支持,许多强制性措施就难以行得通。

(3)污染治理需要法制

法律法规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准绳,应制定保护城市水环境的地方性法律,让水系管理部门有法可依,依法行政,这样一些事情做起来会容易一些。

2.水资源调控措施

水资源不足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河水不流,水质就会恶化。应加强水源调配方面的研究,如何既节约水源又保护水环境是必须研究的课题。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应加强处理水的应用,处理厂与输水管道应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将处理后的洁净水引入河道,这样既节约水资源又可保护水环境。

3.公众参与措施

(三)治理城市大气污染

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 改善能源结构, 大中城市要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在人口稠密的市区逐步取消直接燃用原煤。加快城市供热、供气能力建设。禁止在城市的近郊区内新建燃煤电厂和其它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燃料车辆, 逐步提高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大中城市以及城市群地区要综合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物的相互影响。按照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硬化, 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 有效控制城市扬尘。建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制度。

(四)治理城市垃圾污染

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 在优先进行垃圾、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础上, 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危险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建立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体系。

(五)治理城市噪声污染

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限制机动车、火车市区鸣笛, 对造成敏感建筑物声环境超标的交通重负荷路段, 采取降噪措施, 控制交通噪声污染。

(六)做好重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

综合考虑城市规模、性质、区域分布和环境状况等因素,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继续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 提升模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完善公众、社区和媒体参与城市环境管理的机制, 建立城市环境污染应急响应系统。

三、结语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近年增长迅速、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等综合因素来,在各级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的作用,城市环境保护面临极大的压力,改善下,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市环境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城市水和大气污染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垃圾处理水平低,噪声污染较重,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环境保护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增加环保意识,将我们的城市创建成为一个环保干净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吴文伟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科学出版社2003年

2、蔡维瑾《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与处理现状及其对策探讨》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1年

3、宗凯孙建业《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0年

第7篇

【关键词】城市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城市垃圾;生活废水;环境保护

城市是一个综合体,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达的象征,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忽略了环境问题,环境不断恶化,使得城市环境日渐突出,城市环境污染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目前我国城市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1.大气污染

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断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世界卫生组织对全世界53个国家272个城市的大气进行了监测,中国就有8个城市在全球10大污染城市之中。在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煤气燃烧污染、工业废气、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已成为城市污染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中悬浮颗粒物含量普遍超标,在调查的三百四十多个城市中,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规定浓度的城市占64%,30%的城市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规定浓度。

(1)二氧化硫排放

二氧化硫排放主要是煤炭消费量的增长,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就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6%。

(2)悬浮颗粒物污染

有关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北方多数大型城市大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主要来自本地粉尘及沙尘暴。其本地粉尘主要来自于城市建设中的拆迁工地、建筑工地和市政管线工地等。近年来我国沙尘暴现象也逐渐频繁,大规模的沙尘天气严重影响了空气的质量,给人民生活环境和交通运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机动车尾气排放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量就直线上升。自2009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7亿辆。在经济发展,汽车数量增长的同时也使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总量逐年上升。而汽车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这就造成了汽车尾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日趋恶化,每年全国因大气污染问题导致的死亡人数就高达17.8万人。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污染物的排放量一旦超过环境自身所能承受的的净化能力,大气环境就会日益恶化,这将制约经济的发展,也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破坏生态环境。

2.水污染

水污染,一般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人,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我国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一直高居不下,严重污染城市的水资源。城市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据统计,近几年我国的污水排放量已经超过400吨,其中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几乎相等。

(1)工业废水

工业水污染主要来自造纸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采矿业等等。而在一些城市和农村水域周围的一些违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如酿酒、制革、印染等小作坊,其污水排放量在水体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中占有一定地位。

(2) 城市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的排放总量相比工业用水却在逐年增加。1997年比1990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就增加了一倍,达到189亿吨,而我国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率仅为13.6%。全国各地生活污水对当地水体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影响都十分严重。例如,在一些发达地区,重庆市生活污水则产生了当地水体中68%的化学耗氧量和85%的生物耗氧量。

日趋恶化的水污染,已对人们的生存、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成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3.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是指固体废物在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的过程中产生的危害环境的现象。

目前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源主要来自城市生活废弃物、工业废渣或工业垃圾。而这些垃圾在 处理方式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城市垃圾填埋

我国大多数城市采用的是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方式来处理城市垃圾,不但浪费了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和危害。特别是填埋场的城市垃圾渗沥水,没有进行收集和处理,导致环境被严重污染的现象普遍存在。

(2)城市垃圾堆肥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堆肥是用混合收集的城市垃圾生产出来的堆肥,但其肥效低、杂质多、成本高,不能用于农田,也影响其市场的发展。在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气味及污水等未进行有效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3)城市垃圾焚烧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垃圾焚烧处理技术才刚刚兴起,目前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国内的技术设备大多处于较低的水平,难以正常运转和满足污染控制标准。

二、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1.城市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手段

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可以有3个解决方案;

(1)调整产业结构

调节产业结构,对污染严重等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业进行淘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

(2)改变能源结构

改变我国的传统能源结构,不在使用煤炭,使用绿色无污染的新能源,降低大气中粉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减轻大气对环境的污染。

(3)城市绿化建设

采用生物措施,以植物绿化城市,有效地防治城市大气污染。调节二氧化碳和氧的气比例的作用,以此减少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空气的质量。

2.对于城市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防治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进行集中处理:城市要建立专门的城市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尽可能地将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进人城市废水理厂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但工业废水的水质必须满足进人城市下水道的水质标准。对于不能满足标准的工业废水,应在工厂内部先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使水质满足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下水道。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并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1) 加强宣传

节约用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动城市居民养成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的良好习惯。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因此加强城市水污染的宣传,增强国民意识,循环用水,形成人人爱水、处处节水。对水环境的治理工作的开展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将回用水用于工业冷却或洗涤、城市绿化带灌溉、道路冲洗等,既可缓解水资源紧张,又可减轻水污染程度,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加强管理

城市水污染不仅影响着环境还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加强城市废水的回收利用,严格执行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标准和规范,科学引导各部门对再生水的利用。。强化城市污水处理措施,完善配套污水管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工业污染。通过有效途径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一支强大的专业队伍,真正实现城市水体污染的综合科学治理。

(3)加强监督

增强法律意识,对已经颁布的城市水环境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和学习。强化执法力度,严格实行监督政策。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的排查,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效率不高的现象。

3.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手段

垃圾污染要从量上进行有效的控制。要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改善垃圾回收的处理方式。主要有:

(1)破碎技术。便于城市垃圾进人填埋场,可以预先对垃圾进行破碎处理,主要有冲击破碎、剪切破碎、挤压破碎、摩擦破碎等此外还有专有的低温破碎和混式破碎等。

(2)焚烧和热解技术。是固体废物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处理过程,可以使有害的废料分解成无害的物质。此外,近年来由于垃圾中可燃物比例的逐渐增加,我们把焚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综合利用。

(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固体废物的分解作用使其无害化可以使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能源、食品、饲料和肥料,同时还可以从废品和废渣中提取金属,是垃圾资源化的有效的技术。目前主要有:堆肥化、沼气化、废纤维素糖化、废纤维饲料化、生物浸出等。

三、结语

随着科学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在逐渐提高,但城市环境却逐渐恶化。在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需要解决问题。在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研发新的防治措施,更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创建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第8篇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应对策略

中国长三角地区地跨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不仅地理环境优越,而且经济基础雄厚,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1]。但同时,由于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亟待解决。

1 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的现状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2]例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的水体污染。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长三角地区的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在三次产业结构中,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并且发展迅猛,不可避免地对区域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一般来说,第二产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也决定了工业“三废”即“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主要污染源。此外,由于长三角地区人口集聚膨胀,居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汽车尾气、化肥农药等也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另一环境污染源。按照环境要素来分,中国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突出表现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1.1 大气污染

长三角地区的的大气环境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属于轻污染级,但是在工业集中的部分城市和地区,大气污染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长三角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其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煤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秸秆焚烧等,这就决定了长三角地区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夏收、秋收时期是秸秆焚烧的高峰期,大面积的秸秆集中焚烧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重霾污染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大量的煤燃烧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和城市烟尘造成空气中臭氧和细粒子大量增加,再加上金属冶炼、矿物燃料和化肥农药等污染行业排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使得长三角地区的酸雨危害和温室效应日益严重。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酸雨控制区之一,整个上海、浙江和江苏南部都属于酸雨的重污染区。酸雨会导致土壤酸化和江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还会破坏植被生态系统,阻碍森林生长,造成植物果叶脱落,江河湖水酸化则会影响鱼虾生长进而导致死亡,另外,酸雨还会腐蚀建筑物,影响其使用寿命,造成经济损失。此外,城市空气中高浓度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如引起人体中枢神经受损、肺部损伤或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1.2 水体污染

长三角地区湖泊众多,水网稠密,水资源极为丰富。从自然地理意义上来说,“长三角可分为三个流域区:长江干流区、太湖流域区和钱塘江流域区。”[3]丰富的水资源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却同时也遭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污染,“调查显示,除长江、钱塘江干流的水质保持良好外,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余中小河道水质污染均很严重”,[4]其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废弃物和化肥农药的排放。长三角地区的水体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体黑臭和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有机物污染使得多数河流出现季节性或终年黑臭现象,这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质量,并且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此外,大量生物所需的氮、磷等元素排入河流湖泊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等水生生物的大量繁殖,既影响水质也破坏生态系统,对周围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长三角地区的主要湖泊如太湖、阳澄湖、淀山湖等都已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趋势,如2007年太湖爆发的严重蓝藻事件曾一度造成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短缺。

1.3 土壤污染

我国长三角地区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5],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有大量耕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被非农占用,致使该地区耕地资源浪费严重,耕地面积不断下降,例如江苏省人均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1.45亩下降到2009年的 1.41亩,上海市耕地面积在十年间减少了7.83万公顷。”[6]目前,耕地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的耕地土壤污染更是令人担忧。为了追求更多的农药经济效益,长三角地区注重调整农业结构以促进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化肥农药施用过多的情况,致使耕地土壤中的重金属、硝酸盐和有机物大量留存,而未经处理的各种污染物的无序排放更是加重了这种现象,因此导致了该地区土壤质量劣化、养份失衡,从而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整个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地威胁到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2 应对策略

虽然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污染防治效果并不理想,问题依然严重。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学界提供一点借鉴。

2.1 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的根本对策。目前,长三角地区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发展的环境条件极为有限,而且长三角地区每年用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费用极为庞大,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显现,而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节约资源,改变目前“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因此,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地区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矛盾。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企业要引进环保新技术,并加强自主创新,同时加大对新能源和环保节能型产品、技术的投入;政府要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能源消耗少、污染小的特征”[7],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解决经济高速发展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此同时,政府要鼓励其与传统企业进行技术互补交流,以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能力。二是,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要求并鼓励企业自觉使用环保新技术,使企业更加注重绿色经济效益,同时对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一定的奖励,树立带头使用环保新技术的典型,带动其他企业使用环保新技术。三是,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倡导绿色消费,在全社会营造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发展循环经济不是政府或某个企业的责任,“而且是国民经济的整体战略部署,这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建立新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实现一场新的产业革命。”[8]

2.2 完善环境立法

完善环境立法是解决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的法律保障。法律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完善的法律体系加上有效的法律实施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企业和个人的环境污染行为。目前,长三角地区不仅贯彻实行了国家环境法律法规,而且还根据地区特点,制定了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在贯彻实行中仍然存在着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惩处不到位、责任不明确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法律实施效果。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长三角地区应尽快完善环境立法。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有操作性的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各级单位的具体责任和各种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以保证法律的威慑力,达到立法目的。在法律中明确各级单位的具体责任可以避免在执行法律过程中出现的推诿扯皮现象;明确各种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可以打消行为主体投机取巧钻法律空子的心理。其次,在法律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确保各种环境违法行为都能得到有力惩处,同时还要对执法不力、包庇违法者的人员进行问责处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后,要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目前,我国环境法律对违法行为主要把罚款作为行政处罚手段,情节严重才会加以刑事处罚。很多企业的违法行为达不到刑事处罚程度,而所交的罚款数额远远没有违法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多,因此很多企业宁愿接受罚款处罚也要无视相关法律规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随意污染环境。要杜绝这种现象,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大处罚力度,“可以采用适当实行取消罚款总数额上下限,改为每天罚款总额的上下限,”[9]只要违法行为不停止,就不断累积罚款,累积到一定数额就对其处以刑事处罚,这样高额的违法成本一定会另众多环境违法者望而却步,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2.3 加强区域合作

加强区域合作是解决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的突破口。长三角地区有着相似的地理位置、自然生态环境和接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开放性和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再加上环境污染具有外部性特点,因此,长三角地区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加强区域合作。目前,长三角地区在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各城市都存在独善其身的问题,不仅对于不是本地区的污染问题不闻不问,而且对于影响到本地区的跨界污染事件也推脱不理,从而大大影响了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甚至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因此,长三角地区的各城市应该动员和团结各方面力量,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为改善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而努力。首先,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应该加强沟通与交流,了解彼此的共同诉求,暂时抛开分歧,,以共同实现区域内的环境治理为目标,用最大的诚心和信心加入到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合作中去。其次,在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长三角地区应建立区域环境管理体系,彻底改变按照行政区划条块管理的现状,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探索跨地区环境管理体制,可以“参考美国的加州南海岸大气质量管理区管委会(SCAQMD),建立起长三角区域的环境管理委员会,授予其制定区域环境管理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的权力”[10],这样便可以打破地区限制,形成政令畅通、高效有力的决策执行系统,最大程度地发挥合作优势。同时,还应该建立区域环境监控机制,及时获得环境突然变化的直接信息,以便在污染事故发生之前,及时采取行动,尽可能地减少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3 结论

总之,目前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依然严峻,集中体现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方面,虽然这已经引起了当地政府、学者和居民的高度关注,而且各城市都已采取相关措施力图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但是效果甚微,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是制约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为了改善环境污染的现状,笔者认为长三角地区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长三角地区应尽快完善环境立法,严格执法,加强监督,确保各种违法污染环境的行为都能得到应有的惩处。最后,希望区域合作能够成为长三角地区治理环境污染的突破口,各城市突破地域界限,加强沟通交流,建立区域环境管理体系,通力合作,定能使长三角地区目前的环境污染现状得以改善,进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杭爱.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1.

[2]吴晓璐.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D].复旦大学,2009,1.

[3]刘伟.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26.

[4]赵倩.外商直接投资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分析[D].厦门大学,2009,24.

[5]胡杭爱.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14.

[6]胡杭爱.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14.

[7]刘明铭.长三角利用外资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46.

[8]倪伟清.贸易自由化对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08,64.

第9篇

关键词:农业环境;污染;对策

Abstract: the agriculture environment has been very severe,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not only to limi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even more serious direct threat to the health,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of the farmer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it must find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issues, to seek solution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from a multi-pronged approach.Key words: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5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呈现出新面貌,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业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各种污染与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业环境受到严重冲击,农民利益受到极大伤害。同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一样,农业环境问题也处于某种弱势。由于城乡差距大以及政府过多地把精力放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保护上,导致农村的环境问题比城市更加突出和严重。

一、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

(一)我国目前近3亿农民都在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其中一些地区农村饮用水存在高氟、高砷、苦涩、污染及血吸虫等水质问题,长期饮用这样的水,将严重的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农村有6300多万人在饮用含氟量严重超标的水。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造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等问题。水污染不仅仅严重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它可以导致农作物减产、含有毒物质、渔业受损等一系列的问题。

导致农村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工业污染。为了实现对城市的环境治理,许多外地工业污染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农村转移。工业企业排放出的工业废水,都直接流入水域,使河流、湖泊、水库遭受污染。农民再取这样的水来灌溉、饮用。其次,农业废弃物也在对水体造成越来越大的污染。大量的垃圾、秸秆、人畜粪便进入水体,以及水产养殖业对水体的污染,导致水质不断恶化。化学肥料施于土壤中,被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或者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或者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稻田、池塘。地下水是人们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来源,化学肥料将导致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硝酸盐可直接引起婴儿缺氧甚至死亡。硝酸盐进入人体后,还会在口腔及肠道中迅速转化成亚硝酸盐,并形成亚硝酸基化合物,引起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人们喝了这样的水,就容易生病。目前有大量的化肥随着农田径流流入了江河湖泊。

(二)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当前,我国农业土壤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耕地、城市农业土壤环境、矿区农业土壤环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农业土壤环境的污染源呈多样化的特点。农业土壤环境污染的总体情况可以用“四个增加”来概括:农业土壤环境污染的面积在增加,农业土壤环境污染物种类在增加,农业土壤环境污染的类型在增加,农业土壤环境污染物的含量在增加。

导致农业土壤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有:

1、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

工业“三废”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将会污染环境,并最终归于污染农业土壤环境。

2、污水灌溉

不少地区用污水灌溉农田,且多数污水未经处理,所含重金属及有毒、有害物质会在农业土壤环境中累积,造成严重后果。

3、农药、化肥等化学制品。

许多地区单纯地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制品,造成农业土壤环境过酸,使农业土壤的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农业土壤板结。

4、重金属污染

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废水进行灌溉是重金属进入农业土壤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重金属进入农业土壤环境的另一条途径是随大气沉降。

5、非降解农膜的大面积使用

残留在农业土壤环境中的农膜阻碍了农业土壤中水分和气体的交换,破坏农业土壤环境的物理性状,甚至使农业土壤的性质改变而不宜耕作。

二、导致农业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一)粗放式现代化农业生产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由过去的传统农业迅速向现代化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生产过程污染较重而又治理不善,以及高耗低产等问题。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过去自然和谐型转变成现在的自然危害型。首先,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二)环境立法缺位

首先,我国目前的环境法律体系,是以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而农村的面源污染与城市污染、工业污染相比有着极大的差异。如前所述,农业环境污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二是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三是不易监测性。这与城市和工业的点源污染相比更加难以掌握、监控和防治。

(三)农村人口压力过大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的迅速膨胀,加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特别是在文化、教育十分落后的贫困农村地区,人口、环境、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人口素质低下―-人口再膨胀的怪圈。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四)农业环境问题宣传不足

我们国家的环保宣传设计是以城市为重点的,而对农民的环保需求,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的宣传。农民对农村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农民本身文化水平较低,对环境危害问题认识不够到位,大多数农民都认为只有工厂排放的污染物才叫污染,而化肥、农药、畜禽排放的粪便等都不属于污染。另外,相对于环境问题而言,农民更看重的是经济利益,他们普遍认为只要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农民环境意识的淡薄,也是导致农业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农业环境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我国尚未有专门针对农业环境问题的立法,现有的环境立法也难以用来解决日益严重的农业环境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制定出台一系列针对农业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对农村的有关防治畜禽污染,农村化肥、农药、农膜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作出专门性规定。

(二)加强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

针对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必须一改往日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平衡与发展,将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列为首位,是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是多资源利用的生产体系。

(三)控制农村人口数量

要在农村大力推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对人口的控制,减少总需求量的增长。从而达到减轻自然生态环境压力的目的。同时,还应当在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在农村切实有效的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及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环境意识教育。要使农民认识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心。

(四)加大对农业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要在广大农村干部中树立“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科学发展观,将环境保护摆在促进发展的重要位置。使公众成为中国环境保护的主力军,环境保护工作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