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美丽生态前景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7 17:18: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美丽生态前景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美丽生态前景分析

第1篇

【关键词】传统村落 文化保护 美丽乡村建设 大激店

每一座村落都有其特色,传承保护也没有一贯模式可循。如何结合当地情况,把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建设成“美丽乡村”;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值得我们研究。

一、如何处理好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在河北省的落地

一些传统村落和魍趁窬釉獾狡苹瞪踔料失,如何保护它迫在眉睫。《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准,已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改变了以往美丽乡村建设从方向性概念转化为定性、定量、可操作的工作实践,为全国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标准。2017年全国两会的召开,雄安新区的设立,也给我们河北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做好符合京津冀发展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我们得出要以“留得住太行山,记得住燕赵情”,作为河北省内落地实施的规划方案研究的目标。

根据《2016年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我们认为首先要积极整合河北省乡村建设项目资源,发挥各方力量,突出重点,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为重点,研究一条属于京津冀区域自己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规划的方法。其次关键之处还是应该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建设规划,明确实施指导意见,完善支持配套政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全面开展,整体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再次,通过挖掘太行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概念提升、科技参与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河北省古村落特点和民俗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及服务的文化产业形态。第四,发展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对深入挖掘和阐发河北省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二、以保定大激店为例看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挖掘与文化调性提升

以大激店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案为例,研究河北省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和实施落地,提出进一步创新河北省传统村落保护的工作机制,在全省内开展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经验的推广和学习,推动这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通过古村落现状概况分析了解村落发展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挖掘古村落的历史沿革、交通状况、用地现状、历史概况、古街巷现状、建筑现状、水系现状。以保定大激店村为例,经过调研分析、实践总结,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村内中心街功能内容单一,服务对象局限,缺乏吸引力;二、公共开敞空间系统不完善;三、基础服务设施配套欠完善,居住生活品质尚需再提升;四、大激店村的交通;五、历史建筑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六、管理水平上存在问题。虽然部分遗址已得到重视和原貌回复,现有古建筑也得到了保护,但缺少一个统一的机构进行管理。历史与现实产生剧烈碰撞,保持环境的完整统一面临时间加空间的双重矛盾。新建建筑往往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短期效益和片面强调现代人生活、生产所需而建。严重影响大激店村的总体文化形象和长远利益。

(二)通过发展前景分析制定保护与更新对策。隶属保定竞秀区江城乡的大激店村是中国北方古村落、保定传统村落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与典范,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河北省文明村”、“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先进村”等。发展前景总结如下:一、农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突破。二、旅游经济发展呈现新亮点。三、城镇建设出现新面貌。四、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从而得出以下对策分析:一、发展策略是保护与更新开发并重。二、保护文物建筑和优秀的近代建筑,应赋予新的使用功能。三、发掘与梳理村庄空间形态与肌理特征,建立生动有序的公共开敞空间系统和沿河景观系统,提高大激店村的环境品质,突出大激店村的形象个性,增强村庄活动与吸引力。四、新建筑注重其布局、尺度、形态上与保护建筑及街区空间的风貌的良好协调关系。五、注重居住环境与沿街商业建筑及大激店古村落形象的营造。

(三)通过设计理念挖掘保障文化调性的提升。从实际出发,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一个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旅游乡村。需要从制定规划原则开始,合理继承历史上形成的特色道路系统和建筑院落的空间格局,协调现代生活与传统风貌保护的矛盾,并尝试在改造中,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风格。作为保定市传统村落风貌风俗的保护与开发,大激店村是重点建设的村落之一,也是太行山区古村落的代表。在提炼大激店村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整体历史文化环境、重点历史地段与自然环境空间的保护,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确定规划范围,从而制定规划目标为:保定市城区西部生活的家园、旅游的胜地的设计理念。规划设计将遵循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严格服从规范,注重景观效果。延续其历史文脉,做到建筑风格的活态传承,形成独具特色的明清风格的北方水乡古村落。以人为本,创造健康、完善的“人居环境”。

发展保护京津冀地区的传统村落,建设“美丽乡村”,“走出去,引进来”向来是发展的良药。将中国特有的传统的东方元素展现在世界舞台,传统需要发展,需要和世界接轨。目前为止,两届保定大激店音乐节成功举办,让保定在世界发声,让世界听到了保定的声音。此外,大激店匠人谷项目、艺术家院落的筹建、各种文化节艺术节的举办都为大激店文化城的美丽乡村建设增砖添瓦。保定市大激店近郊村落文化的提升与改造在河北省内有较强的示范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型城镇化视域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何东升.延边党校学报. 2015(06)

第2篇

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严峻的气候变化使得人类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为此,我国出台了多项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包括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造林绿化的新要求,兑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承诺,实现“双增”目标(即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目标),国家林业局和全国绿化委员会编制了《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2011年至2020年10年间的绿化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建设重点、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纲要》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对绿化造林的重视和决心,也为云杉苗的种植推广提供了宏观市场环境。云杉作为常绿乔木,不仅适用于荒坡造林,也可适用于园林绿化,其市场前景广阔。

二、云杉苗市场分析

㈠生产状况

近几年,受绿化市场的影响及西部地区生态工程关注度的提高,苗木生产发展迅速,市场对云杉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因此农民对云杉的种植热情空前高涨,生产面积也随之扩大。然而,由于盲目跟风,所生产的云杉在品种和规格上过于集中,缺少栽培管理经验,云杉苗很快就出现了产销过剩的问题。粗放的苗圃育苗技术和管理模式,过大的种植密度及较低成活率等问题困扰着云杉苗的销售,目前,少数具前瞻性的苗木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传统的种植经营理念也逐渐在改变,精细化培育苗木理念也渐入人心。

㈡市场现状

据天天花木网云杉数据分析:目前,云杉种植户相对较少,排名前五位的云杉供应省份为甘肃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及青海省;云杉采购量也相对较少,求购省份前5名为山东省、辽宁省、河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根据数据分析,云杉产品供小于求,有种植前景。然而,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的云杉苗其市场价格不尽相同。例如,市场上,以生产地宁夏为例,各种规格的苗木都能满足市场需求,规格在0.3~2米的云杉,甚至供大于求。2015年秋季,宁夏的3年生留床苗,价格在0.1元左右;3+3的苗木,即生长3年的留床苗移栽后又生长3年,苗高0.3~0.45米,价格在1元左右;1~1.5米的价格在10~25元之间;1.5~2米的价格在30~50元之间;2.5米的价格在100元左右;3米的价格在180~200元。以前,苗木种植主要由集体林场和国有林场来完成,种植品种单一,市场行情把握滞后。在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建立合作社,专门经营苗木种植和买卖,没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民自己也种,这些因素导致了苗木的大量积压。㈢苗木市场前景分析目前,全国绿化苗木总量过剩,大规格苗木供应不足,区域性种植品种不尽合理,国内苗木市场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已经出现。现有苗木市场总体上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竞争环境已经形成,如果依然凭着老观念种植苗木,缺乏竞争意识,对市场反应迟钝,不重视精细管理,不关注品种选择,那么不仅生产出来的苗木卖不出去,赚不到钱,甚至还会亏本。因此,根据市场变动随时调整经营思路和发展方向,才是出路。总的来说,苗木产业是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一体的朝阳产业,随着城镇化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美丽中国”等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未来苗木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三、云杉苗市场投资策略

㈠创新思维,加强产销管理

苗木市场发展迅速,一些幼苗的经营周期较短,回笼资金也快。然而,不少苗木的供应商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不能完全把控市场走向,盲目地专注于培育幼苗,忽视市场需求,而导致产品积压,从而导致经济损失。要获得预期收益,云杉苗圃经营者应该创新思维,树立“市场第一,产品第二”的新理念,紧跟市场步伐,做到信息对称,积极寻找目标客户,进行市场分析,根据市场变动随时调整发展方向和经营思路,根据市场需求重视云杉品种的选择,并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云杉苗质量。

㈡调整结构,产品差异化发展

跟其他大多数农作物一样,由于盲目跟风,造成严重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批量种植,同一时段集中投放市场,短期的投机取巧行为,形成了恶劣的竞争氛围;二是产品市场供给品种单一,哪个赚钱就大力种植哪个品种,缺乏对市场的预测和分析,导致产品的滞销;三是多为技术含量低的低端产品。为了实现云杉的良好的销售预期,要选择差异化的发展道路,通过培育精品云杉实现产品差异化,求质不求量,全方位、多品种、差异化的发展苗木生产,形成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才能最终提高自云杉的竞争优势。

㈢解放思想,积极开拓市场

苗木的购销是一项特殊的交易行为,其要求的技术标准高,然后由于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受地域、时间、空间、设施、管理等多种条件的限制,苗木购销过程总会发生各种各样问题而导致销售的失败,不仅影响了企业形象,也阻碍了以后合作的机会。投资理念远比苗木本身更重要,要服务好客户,在给客户提供优质云杉苗的同时,并为客户提供技术上的咨询服务,如苗木后期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细致、周到的服务,更能获得客户的认可,从而创造源源不断的商机。

四、小结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苗木市场也因市政工程量减少、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苗农盲目跟风等种种原因,呈现出不容乐观的景象。虽然部分苗木企业保持稳健且略有增长的经济回报,但大多数情况极不理想。短期来看,苗木从业者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打理好圃地苗木。利用苗市低迷期淘汰株形差的劣质苗,精心养护圃地,提高苗木质量,等到有市场需求的时候,才不至于因为不符合市场要求而难以出货;二是做好产品差异化,除了选择新优品种外,现有的常规品种也可以从外形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提高其附加值。苗木行业要走出市场低谷,需要3~4年时间,虽然现在一线大城市的绿化慢慢趋于饱和,但是二线、三线城市还有巨大的绿化空间,因此苗木市场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马骋,窦学城.康乐县云杉育苗产业发展刍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3,(04).

第3篇

关键词:美丽乡村旅游;微信营销;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3-55 -03

一、前言

互联网兴起,4G时代来临,微信平台集结众多功能优势,成为开放有效的营销新媒介。微信营销已经进入智慧旅游领域,是旅游行业营销新方向。

乡村旅游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独具竞争力的一h。承德市宽城县西岔沟村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满族第一村,力求品牌影响力的扩大。

然而,乡村旅游营销消耗成本高与市场收益低这一矛盾,成为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借助微信平台开展乡村旅游营销,是美丽乡村建设势在必行的有效举措,也是此次研究的重点。

二、微信营销在旅游市场中的应用前景

(一)微信营销优势分析

1、平台规模巨大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达7.1亿,手机网民达6.56亿,微信朋友圈使用率78.7%。腾讯官方公布,截至2016年2月,微信平台月活跃用户6.5亿,汇集公众账号超1000万,城市服务已上线16省78城市,微信支付接入超20万家线下商户门店。

微信平台作为信息交流枢纽,使各行业服务与产品直达用户,带动各领域产业升级。庞大的消费群体和便捷的功能决定了旅游行业微信营销的广阔前景。

2、智能移动端高效便捷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3.04亿,4G用户总数达到6.46亿。智能移动端的普及为网络营销带来便利。

3、微信营销定位精准

微信最新版本的管理系统中可添加微官网、微会员、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等功能,提供多样的个性化服务。同时,微信不存在距离限制,用户免费注册后,就可形成“朋友圈”,商家通过平台提供信息和服务,实现点对点的精准营销。

4、真实有效的集群

微信用户注册信息真实有效,且主动搜索和添加账号,信息投放更有效。数据表明,六成以上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十次,每天超过三十次的重度用户占36%。55%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一小时,使用时长超过2小时的用户占32%。无论用户整体使用频率还是时长,微信平台都有强大的用户粘性。

(二)完整的O2O运营模式

2014年9月以后的版本中,支付功能使微信成为线上付款线下消费的交易平台。线下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通过手机客户端快速完成支付流程,并得到安全、便捷、高效的消费体验。

可以说微信支付促成了微信平台O2O模式的完整性,实现了消费者在微信平台进行完整消费的全过程。也促使微信平台的交易规模日趋增长,以此为基础的营销活动应运而生。

三、西岔沟美丽乡村旅游营销现状分析

(一)西岔沟美丽乡村旅游开发总体现状

西岔沟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毗邻承秦出海公路,占据京承秦金三角旅游线重要位置。这里是典型的满族村,满族村民占约81%,村内有正宗满族镶黄旗后裔,保留了满族传统习俗。2014年6月成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成员之一,是承德市唯一进入名录的村寨。村庄背靠鸭嘴山,自然条件优越,还有“花果乡村”的美誉。

目前,西岔沟村旅游发展模式单一、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欠缺,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基于以上,导致当地美丽乡村旅游缺乏核心吸引物,旅游吸引力偏弱。

(二)西岔沟美丽乡村旅游营销现状

1.品牌推广现状

西岔沟村没有市场精准定位和有效营销策略。在承德市范围内,该地旅游广告很少见,宣传覆盖范围有限,缺乏有力的品牌形象,对外知名度较低。

2.互联网营销现状

西岔沟村旅游产品开发没有涉及新媒体,延续传统的乡村旅游道路,集中在果品采摘和农家餐饮上,与游客的互动体现不明显,缺乏趣味性和知识性。通过实地调研,目前该村没有官方微信或微博账号。没有深入挖掘互联网与当地旅游资源的关联性,缺乏与产业的对接、与消费者的对接。

3.微信营销现状

基于对微信营销在旅游市场中的应用前景分析,可判定旅游行业的微信营销时代来临。西岔沟美丽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中仅限于开通微信账号,没有进行运营和营销活动策划。没有将O2O模式应用到智慧旅游体系当中。

四、西岔沟美丽乡村旅游微信营销策略

(一)微信平台线上营销

1.明确品牌形象

通过西岔沟微信平台进行品牌塑造,打造良好口碑,并建设美丽乡村微网站,进一步提高品牌认知度。

结合旅游市场多元化现状,以微信营销为主,整合新媒体和其他广告形式进行推广。针对高端客源市场,可直接或支持相关组织摄影、户外活动等等,并渗入到二三级客源市场的高端消费群,达到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双重效果,以获得稳定客源和经济效益。面对需求量大的青年市场,要注重微信营销搭配旅游网站、户外网站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应用。

2.开发智慧旅游

在微信平台充分展示智慧旅游功能,用户在移动端接收旅游地准确资讯。信息和服务推送包括实景地图、交通指引、汽车导航、活动排队等。

同时,提供景区语音导览、影音简介、游览导引、注意事项等智能服务。使消费者通过新媒体渠道快速直接的感知旅游地信息。

3.打造电商平台

在西岔沟微信号中设置在线预订和在线购物等模块,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完成线上商业交易,再促使用户到景区进行游览完成线下消费。即微信号等价于票据,方便快捷地完成了西岔沟乡村游的电子商务能力转换。可定期发起团购优惠、秒杀促销等活动,实现旅游地的经济效益转化。

4.享受线上体验

利用3D演示系统,用户体验乡村全景观游览。包括村内景点、农家生活、天气提醒、社交空间等。用户通过微信平台与景区发生联系和互动,提高旅游乐趣,提升品牌认知度。

5.实时内容营销

微信平台的群发功能将资讯传递给每一个粉丝,在和转发信息过程中抓住消费者的兴趣点和热门话题,制定有深度的图文内容进行推送。

成熟的内容营销可以为潜在消费者提供差异化服务,同时将旅游观感、体验进行图文分享,使西岔沟美丽乡村的资讯和服务通过微信平台传播。从而真正实现新媒体的内容运营,达到宣传推广目的。

利用微信提醒的即时性特点,使用户第一时间分享景区讯息,增加西岔沟旅游营销的曝光率和到达率。

6.在线节事活动

将西岔沟村的地方风俗和满族民间习俗等众多要素进行有效组织与整合,形成有影响力的节事活动,发起在线主题活动。微信平台配合大众媒体的传播报道来推广西岔沟旅游形象,迅速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7.精准定位服务

通过通讯网络或GPS定位获取微信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即时了解游客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基于LBS系统,快速收集信息,建立游客档案,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旅游服务体系。同时,微信账号结合LBS向“附近的人”推送信息。以此降低营销成本并提高服务效率。

8.二维码的应用

将微信公众账号生成二维码,结合传统广告形式,推广西岔沟美丽乡村旅游微信账号,广泛吸收粉丝。

(二)旅游景区线下营销

1.充分利用大数据

完善微信平台的数据分析系统,依靠精准的分析,合理管理粉丝,提升游客转化率。利用大数据进行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偏好设置,以此为基础建立会员制度。

提供会员优惠和VIP服务,结合景区会员验证功能,完善游客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

2.丰富社区微活动

线下举办颁金节、赏花节、摄影节、冬储节等具有塑造和传播西岔沟旅游形象的节事活动。在社区微活动中,发起抽奖、投票、爱心捐赠等营销环节。不仅实现对粉丝的二次营销,也能够实现良好的互动和效益转换。

为更好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运营,在游客服务中心设置微信平台宣传海报。⑵教ㄐ畔、相关功能、优惠活动等传播给游客,以全媒体整合来提升营销效果。

(三)O2O互动营销模式

西岔沟村微信官网设置节事活动专题、大型全景导览、游客服务中心等页面。获取用户偏好的同时,增进与消费者的互动。

1.活动体验互动

西岔沟村微信平台中设置互动版块,进行线上活动和线下作品征集。使用户充分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线上线下互动体验旅游的乐趣。

初始阶段,线上发起“中国满族文化第一村?西岔沟”旅游地标徽设计大赛,通过征集粉丝作品并转发、点赞、投票等甄选环节,赢取奖励。收集一定数量的作品后,进行线下作品展示和竞拍活动。

2.页面游戏互动

利用H5技术,制作“赏花节识百花”等一系列页面游戏,在西岔沟微信平台中。用户参与游戏的同时,(下转第101页)(上接第56页)可以通过页面图文影音等欣赏旅游地景观,刺激消费。

3.服务交流互动

利用西岔沟村微信平台文字和语音回复功能,借助智能技术,方便用户即时获取信息和服务,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便捷服务,也实现旅游地客户关系管理,增加游客再消费。

4.用户话题分享

有数据显示,微信用户最常见的分享形式是图片,其次是文字信息和位置信息。西岔沟微信平台设立分享机制,激励用户主动分享景区信息和游览体验,实现有效的营销效果。

五、结论

综上,微信系统不断升级,其作为营销渠道的发展前景广阔。此次依据互联网+美丽乡村的发展趋势,尝试以微信营销应用具体化的思维和角度,结合西岔沟旅游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挖掘西岔沟美丽乡村旅游建设在市场中行之有效的竞争优势,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叶静.社会化媒介语境下旅游企业微博与微信营销研究[D].暨南大学,2013 .

[2]杜鹏,杨蕾.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体系与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3):43―49.

[3]王立影.浅谈微信营销优势及其发展前景[J].中国证券期货,2013,(09).

[4]薛虹.网络时代的旅游景区发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150-178.

[5]钟栎娜.网络公关――信息时代旅游营销的新策略[J].旅游学刊,2012,(09).

第4篇

凯里,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苗岭山麓、美丽的清水江畔,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以歌舞传承文化,以服饰记载历史,以芦笙渲染生命,以木鼓张扬豪情。凯里以其古朴浓郁的民族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胜地之一和全球十八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和人类最友善的旅游目的地。2005年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城市整洁亮丽,街道开阔通畅,人车秩序井然。到过凯里的人,无不被她神奇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恬静优美的生活环境所陶醉……

“百节之乡”

凯里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在这块13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每1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民族节日集会点,可谓是“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小节天天有,大节三六九”,民族节目多达135个,居全国之首,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主要传统节目有芦笙节、苗年节、吃新节、爬坡节、姊妹节、木鼓节、牯藏节等,节日活动丰富精彩,主要有跳芦笙、斗牛、赛马、吹芒筒、跳木鼓、踩铜鼓、对歌、斗鸟等,参加人数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各村各寨的节日时间常常错开,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使游客在任何时候来凯里都有可能碰上民族节日。“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更是举世瞩目,享誉国内外。

“芦笙之乡”

在凯里,芦笙与苗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芦笙在苗族人的生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要有苗族人民居住的村寨,就有芦笙。苗族人民是用吹芦笙、跳芦笙来交流感情,青年男女用芦笙来表达爱意,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皆可用~把芦笙细细倾诉。苗族人民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的之乡”、“歌舞海洋”的称誉。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举行小规模芦笙会,最后到舟溪甘囊香芦笙会举行总会,以此迎新贺岁、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近年来,凯里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芦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从1999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鉴于舟溪甘囊香芦笙会所具有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社会影响,201 0年凯里市委、市政府将第十届“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正式更名为“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赋予芦笙节更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芦笙节“百头牛王竞高低,干对银角奇艳,万支芦笙奏欢歌”的缤纷壮观场面,不知倾倒了多少中外宾客。

“东方斗牛之乡”

苗族的斗牛,不同于西班牙的斗牛。苗族斗牛是指人们让两头水牯牛以角相抵斗以争胜论负的活动,被称为“东方式斗牛”。凯里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跟牛结下了特殊的情感。在苗寨寨门悬挂带角牛头,苗家神龛下放有相连牛角,不忘时祭,并以斗牛的方式,展示对牛的敬爱与崇拜。凯里各种大小集会、节日活动都少不了有斗牛活动,共有大小斗牛场一百余个,由此又被誉是“东方斗牛之乡”。“2010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的牛王争霸赛,有来自云南、广西和省内各地的膘肥牛王前来参战,比赛现场入山人海,场面壮观,精彩刺激,惊心动魄。

乡村旅游充溢民族风情

凯里的民族旅游村寨古朴神秘,在东南边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贵州省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被誉为“中国西南部高原之花”的南花苗寨;有百年古道、百年粮仓、百年古歌、百年古树的季刀苗寨;有屯兵古寨怀恩堡。在西南部有风情浓郁的奇特的青曼苗寨;有苗族民间绘画之乡石青、芦笙制作之乡新光。在西北面还有神秘的麻塘悼家寨;有古朴神奇的石龙西家寨。

凯里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有古朴多姿的芦笙舞、木鼓舞、板凳舞,热烈豪放的苗族飞歌、古歌、大歌、酒歌、情歌、叙事歌,别具一格的民族服饰,工艺独特的挑花、刺绣、蜡染、银饰等民族民间艺术品,令海内外宾客陶醉,被称为“民族民俗的博物馆、艺术的海洋”。

凯里民族饮食独具魅力。到了凯里,你可以先去品尝一下亮欢寨那色、香、味独特的苗家酸汤鱼,看苗家芦笙歌舞表演。也可以到民族商贸饮食一条街的侗寨楼去品尝侗家的腌鱼、腌肉、烧鱼、羊瘪等特色菜肴。城市建设彰显苗侗民族文化

在凯里城区主要街道的建筑、灯箱广告、公交车站,你随处可见苗侗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整个城市充满了苗侗民族文化的气息。市内有最具民族风格的民族体育场,围绕着体育馆看台的风雨长廊长达585米,是世界上最长的风雨长廊;有具苗、侗民族建筑风格的博物馆,馆内分设12个展厅,参观博物馆你会领略到苗侗文化厚重、丰富、多彩的内涵;有体现以苗族民间文化为主的仰阿莎民族文化广场。在城郊高速公路西出口,还有市政府精心打造的凯里民族文化园。

“根据凯里厚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良好的气候条件等优势资源以及国内国际市场前景分析,把凯里培育为‘具有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是符合凯里实际的。”市委书记杨正明这样说。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凯里市重申城市发展优势,把经济建设和旅游文化发展有初结合,将凯里城市发展定位为培育成具有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并围绕这一目标,在城市规划、城市文化、空间布局、建筑形态、产业发展上注入民族文化特色和个性理念,努力塑造凯里城市品牌,增加城市竞争力。

“文明”“绿色”凸现城市魅力

街道开阔通畅,人车秩序井然,市内的条条大道都是绿树相拥、绿带花草相间,城市小巧玲珑,干净明亮、文明卫生、绿色滋润,这就是凯里。凯里“文明创建”给这里带来的变化令人惊叹,凯里从过去的“脏、乱、差”变成现在市容整洁、井然有序的文明城市,尤其是人车分流、行人过马路自觉走斑马线已成为“凯里文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5篇

关键词:沼气;建设; 农村;环保

【分类号】:X832

沼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生物能源,是一种优质、卫生、廉价的气体燃料,开展农村当沼气建设,推广“三沼”综合利用,能扒动农村经济发燕尾服,使农民得到实惠,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发展沼气很重要,不仅可以方便农民的生活,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以沼气为纽带开展综合利用,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人,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我国能源矛盾日益突出, 而解决我国能源矛盾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我国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浪费严重.沼气产业实现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循环发展, 极大地节约了农村能源.发展农村沼气产业,是解决我国农村能源问题和建设节约型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沼气工程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沼气的应用能有效缓解农村生活用能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国家要生态、农民要致富的目标。本文客观分析了大庆市实施农村沼气工程的可行性,指出要以沼气建设为纽带推动农村富民工程, 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产气、积肥同步,养殖、种植并举,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城镇化的目标。

1 加强农村沼气建设,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建设,它是能源生态和能源环保建设的重要纽带,是农业生态循环的核心。因此,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对促进农业生态循环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 充分认识沼气建设的重要性沼气建设多年来,提高了农业的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污水、废弃物等基本全部流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解决了生活燃能。最后,沼肥成为高效有机肥和绿色农药。沼气的建设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低消耗、高产出、污染低排放的良性循环模式。

2.1 促进农民节支增收

沼气是 1 种优质燃料,燃烧后可产生高达 1400℃的温度。据测算,建 1 个 8 ~ 10m3沼气池,基本可满足 1户 3 ~ 5 口农家的生活燃料,每年至少可节约原煤 1.2t或12瓶煤气,约1200多元燃料费。此外,每年可为0.33hm2农田提供肥料,可节省农药、化肥开支 420 元左右。

2.2 保护生态环境

以沼气建设为能源,能有效解决农村因烧柴而毁树伐木割草的问题,从而起到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长期使用沼肥,能有效地改善土壤质地结构,提高地力,减轻化肥对土壤有机质的破坏,对保护耕地土质起重要作用。据实际测试,连续施用沼肥 2 ~ 3a,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0.39%,全氮增加 0.05%,土壤容重减少 0.2g/cm3,孔隙度增加 6.6%,土壤微生物活跃,保水抗旱性能提高;沼渣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可以松土,腐殖酸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团粒结构的形成。

2.3 提供了大量优质沼肥沼肥是人蓄粪便、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有机物质在厌痒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后的剩余物,即沼液、沼渣。沼渣中含有有机质 30% ~ 50%、腐殖酸 10% ~ 20%、氮 0.8% ~ 2.0%、磷 0.4% ~ 1.2%、钾 0.6% ~ 20 %;每667m2地施用 1t 湿沼渣,可给土壤补充氮 3 ~ 4 K、磷1.5 ~ 2.5 K、钾 2 ~ 4 K。沼液和沼渣是优质、高效、无污染的有机肥料、饲料添加剂或营养饵料,可用作基肥、追肥、叶面肥和浸种,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能力。

2.4 优化生活环境质量

沼气建设收纳了人畜粪便、生活污水与畜禽粪便等废弃污染物作原料,解决了养殖场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了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消灭了蚊蝇的滋生生源地,减少了有害病菌的传播途径,净化了环境,避免了对地下水源的污染等。因此,沼气建设对改善农

村环境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3 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意义

生态循环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 ,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 , 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它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农业的一种重要模式 , 它使农业活动由传统的“资源 - 产品 - 废弃物”的单一性运营转变成一个“资源 - 产品 - 再生资源”的循环式运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业无害化生产,实现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有机结合,,从而使果、疏、粮等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得以提高,是建设生态家园 , 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简单地说,生态循环农业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3 高农业 ( 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 )”,它追求的是 3 个效益 ( 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 的高度统一 , 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以及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建设美丽乡村。

4 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情况

4.1 沼气建设模式

多年来,沼气建设模式主要有户用型和大中型。目前,结合实际情况,今年,已全部转型建设大中型沼气,即,依托有一定规模的一体式的种、养殖场结合为载体,建大中型沼气池,集中供气,建设有规模的、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4.2 利用原则

坚持以“农林牧副渔并举,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为原则,因地制宜推广多类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地开发利用。

4.3 合理地科学地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利用效率结合种、养情况,在基地建设点安装水泵,建贮水池、沼液过滤池、沼液贮存池、埋设输送管道等。即将过滤好的沼液输送到贮存池,利用输送管道直接将沼液输送到地里浇灌作物,既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又避免了由于对沼液的使用操作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直接污染,从而提高了利用率。

5 找准问题,完善措施,健康发展

加强“三沼”综合利用试验示范,提高合理利用效益;加强培训和宣传,普及“三沼”综合利用,提高应用规范。大力发展具有较大规模性的种、养殖场,建设大型沼气池,相互依托,达到开发利用的目的。提高户用沼气池的正常使用率。经调查,由于多种原因,有许多停滞使用的病池、废弃池、漏池、闲置池等,需要提倡重新修复,恢复使用。采取多种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含道路及其他生产设备建设)。

6 结 语

总之,建设农村沼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是国家推进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政府在开展农村沼气工程的建设中颁布了多种政策和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在今后的几年里,农村沼气的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快农村服务网点建设,做好沼气建设的后续服务,促进农村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群芳 . 浦江县利用沼气综合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J]. 中国沼气,2005,23(2):43-45.

[2] 刘玉凤,樊鸿章等 . 渭北旱塬户用沼气生态系统效益分析 [J]. 中国沼气,2005,23(2).

[3] 李艳春等,“奶牛 - 沼气 - 牧草”循环型农业系统的能值分析 [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2):120-125.

[4] 吕纪增 . 沼肥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J]. 北京农业,2005(09).

第6篇

关键词:鼓子秧歌;基本形态;教学建议

1 鼓子秧歌的起源

鼓子秧歌最初流行于华北地区,属于国家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上最出名的三次大迁徙主要促进了当地的汉族与其他的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上,彼此之间也有了交融,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应运而生,舞蹈的风格不但具有汉族的成熟稳重,同样还有少数民族的特色,集天下之大成。但是如今经济文化的发展,鼓子秧歌的发展不容乐观,大多数人对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也相对反感,鼓子秧歌的传承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所以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维护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

具有特色的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是被人们这样定义的,当所有烦人技艺进入历史以后,历史的大舞台就会形成一种专门为了剧场而生的通俗舞蹈,由于各个通俗舞蹈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教材的规范应该受到重视,教师的教学水平的确定也是具有自己的独特的特色,将这种世扬的技艺传承下来。

在此之前,我们国家曾经派大量的人员进行考察,采集了许多当地的鼓子秧歌队的主要人员的心里想法[1],并且与他们进行了多次的探讨,研讨的最终结果是将鼓子秧歌搬进课堂,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2 鼓子秧歌的主要表现形式

鼓子秧歌最流行的地方是大同盆地,在春节、元宵节的时候人们会进行表演,主要表演的地方有广场、街头等地方,人们会张灯结彩,彼此之间以鼓子秧歌为主要的娱乐方式,他们的主要的表演人物一般为水浒传上的人物,各个鼓子队和秧歌队之间相互穿插,互相交流,大多数就是你来我往村与村之间相互表演,为各个村庄、各个秧歌队之间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交流的方式。鼓子秧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舞步不离地,将不同的风格运用到每一个舞步中,鼓子秧歌的重点在于秧歌的力度,一定要更上鼓子的点,将鼓子与秧歌结合在一起,运用得当,使得鼓子后来能够配合秧歌的节奏,也只有将鼓子的秧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境界,使得每一个舞步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3 促进课堂上的鼓子秧歌的发展

通过大量的数据研究,虽然鼓子秧歌的教材的整理比较早,但是在一般的艺术学校无法学习到他的真正的深度和意义。鼓子秧歌进入课堂经历了三个阶段。

最初的时候是整理的阶段,那时候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比较渴望将这些知识带出家乡,于是发扬了自己家乡的特色,并且将其他感兴趣的人员带到自己的家乡,以创作为主贴近人们的生活,真正的了解这一文化发展的内在的含义,并且将其与实际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将鼓子秧歌发扬光大,经过这些人的不懈努力,终于鼓子秧歌被列入了国家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他们为鼓子秧歌的创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鼓子秧歌的发展的第二阶段是第一批艺术生的招收,一些有着深刻情怀的人开始编写相关的课本,以此来引领大家进行[2]学习,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到了现在我们还能够找到那么宝贵的历史书籍,由此,鼓子秧歌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个阶段整理的所有书籍全部被人设置为国家保护的书籍,他们也在不断的传授者这些知识,他们也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前进,通过对教材的建设和许多学者的共同探索,鼓子秧歌的传承受到了最大的维护,以此也培养了一大批的传承人,同时也推动了鼓子秧歌的相关理论体系的促成。

第三个阶段就是停滞期,在老一辈的任务退休以后,学习鼓子秧歌的人越来越少,由于没有后续的研究力量,造成了整个鼓子秧歌的停滞,相关书籍的完善也不再有人继续,这种民间舞蹈一度处于消亡的状态,这也成为鼓子秧歌没有成为最流行的乐曲的最重要的原因。

4 教学的建设

教学上的具体的建设是教学形态转变的根本因素,也是鼓子秧歌再次兴起的关键因素,在课堂教学的设置中,应该引导学生去喜欢这门艺术,让学生去整理这一堂课的学习重点,这样就能够将学生的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应用到课堂中,还能够将学生们的意见整理成一本书籍,这样一是方便大家的查看,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后者是建立在学生对于这种文化真正的了解的基础上开展的,可以让学生对当地进行实地考察,这样不但能够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还能够在学习的期间自行的创作一些作品,这种作品是由于自己的灵感而来的,能够充分的把握内在的联系,还能够对传承人进行采访,在不同的原生态的基础上,可以继承前辈的深刻的理解思路,将谷子秧歌真正的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这样他们不但是娱乐的工具,更加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谷子秧歌的崛起的步伐也就大大的加大了。

鼓子秧歌的最大缺点就是动作太单一,想要融入当今的人们的思维中,必须要有创新的意识,只有具有这种创新的意识[3],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了鼓子秧歌的发展,这也就对现在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有创新的能力,只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的东西才能够被广大的人们所接受,将古老的鼓子秧歌与现代元素结合在一起,培养出一批新的继承人,继续弘扬和发展鼓子秧歌。

5 结语

谷子秧歌目前已经处于停滞期,想要再次发展起来,必须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注意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得鼓子秧歌成为大家共同喜欢的一种艺术,也借此来不断的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最快的速度走向国际。

参考文献:

[1] 于萍.舞蹈形态的学习[D].北京舞蹈学院,2009(8).

[2] 紫焕平,王宁.鼓子秧歌的生态学导论[J].文化艺术,2012(8).

第7篇

关键词 花卉业;现状;问题;发展趋势;主要机遇

中图分类号 F30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164-01

随着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寻求高附加值、创汇型的种植业时,花卉业愈来愈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幅源辽阔,气候地跨三带,是世界公认的花卉宝库,因此无论从我国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还是从市场的广阔前景分析,花卉产业必将成为新兴的效益农业之一[1]。

1 我国花卉业现状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作为一项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花卉生产面积已达127.02万hm2(包括花卉及苗木等所有相关行业,而国际上花卉业与苗圃业等是分开统计的),销售额1 279.45亿元,出口创汇6.20亿美元。花卉出口呈一定程度下降趋势,但内销呈增长态势。全国种植面积3 hm2或年营业额500万元以上的中大型花卉企业达1.5万家,设施栽培面积达13万hm2。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重要的花卉消费国和花卉进出口贸易国[2]。

2 存在的问题

中国目前的花卉生产力水平仍十分低下,平均产值为11万元/hm2,单位面积产值仅是荷兰的10.36%。花卉种植中普遍存在品种单一化,档次、质量低,设施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市场上往往出现生产旺季产品滞销,冬、春节日消费旺季缺货的现象。

3 发展趋势

为迅速摆脱简单的农事化操作模式,采取了一系列对策与措施。花卉业有以下发展趋势:建立全国性网络流通体系;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科技种花深入人心;重视优质种苗、种球基地的建设;产业化区域性分工,花卉流通形成大市场;品种结构向高档化发展,价格日趋合理化。

我国花卉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懂得借助花卉外资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自己。我国花卉产业30余年来稳步发展,花卉行业蕴含的巨大商机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他们携带强大的品种和技术优势来到中国,在壮大自身的同时,也带动中国国内企业积极主动地改革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使我国花卉产业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3]。

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外花卉产品陆续进入中国,但当时大多是从国外直接进口,通过商在中国销售,品种数量少,价格较高,并不能进入普通家庭。后来随着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外资品牌纷纷开始在中国设立公司,尤其是21世纪初,在中国建设生产基地和销售公司的外资企业越来越多,以品种和品质引领着国内盆花市场迅速发展。以大宗进口盆花种类红掌、凤梨为例,从最初价格高、品种少发展至今,已成为盆花消费领域的主打产品,并且经历了迅速增长、相对饱和、亟待转型的发展过程。

花卉发展进入瓶颈,转型发展已悄然进行。以大花蕙兰为例,连续3年低迷的行情,让商家损失惨重,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大花蕙兰生产企业也做了一些调整。以低成本高品质战略占领市场、拓展切花市场、研发小型大花蕙兰品种、开展功能性大花蕙兰产品研究,如利用大花蕙兰假鳞茎或花朵开发出生发、黑发洗发水和低糖大花蕙兰糖果、饮品,拓展了大花蕙兰的用途和功能[4]。

4 面临的主要机遇

在2015年中国花协召开的常务理事会上,中国花卉协会会长分析了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形势。新常态下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当前花卉产业面临的主要机遇:一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花卉产业发展拓展空间。二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决策的出台,以及部门和地方出台的惠农政策,使花卉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三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花卉走进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四是经济新常态为花卉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动力。要利用好新机遇,谋求花卉产业新发展[5]。新常态下我国花卉产业呈现的新特点:投资正由注重传统花卉种植业向投资花卉全产业链延伸;花卉正由排浪式、模仿型消费向多样化、个性化消费转变,由节庆消费、集团消费向日常消费、大众消费转变;我国花卉出口成为拉动我国花卉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去主要是价格竞争和数量扩张,现在正逐步转向差异化、质量型为主的竞争;花卉生产正由劳动、土地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花卉“大路货”供给能力超出需求,产业呈现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的新特征[6]。

5 参考文献

[1] 华新.中国花协召开2015年常务理事会议[J].中国花卉园艺,2015(15):10-11.

[2] 王新悦.盆花:突出自身优势 寻找国际伙伴[J].中国花卉园艺,2015(15):18.

[3] 陆继亮.大花蕙兰产业发展新方向[J].中国花卉园艺,2015(16):11.

[4] 殷洪生.国内球根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12):95-97.

第8篇

关键词:涂鸦;环境美化;创意;色彩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183-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人类越来越关注我们周边的环境质量和生存品质。我国“十一五”以来,国家提倡“环保、低碳、可持续、和谐”等生态发展的目标,且杭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和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在这样的形式下有利于本项目的实行和推广,并且通过我们的专业优势发挥专业特长。

通过对城市绿化树干的涂鸦,积极响应“环保,低碳,可持续,和谐”的绿色生态口号,从而为环保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本项目的开展首先是在涂鸦树干表面添加色彩和花纹,使树干有了美的视觉效果,同时起到美化城市整体环境的作用。其次,建立合理的色彩体系,让涂鸦色彩与城市园林建筑环境融合;再次,通过涂鸦材料和涂鸦形式的改变,使资源合理利用,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

一、树干绿化保护的现状

(一)存在的问题

杭城的树干绿化保护,整体显现出枯燥单调,毫无新意,无法创意的体现杭城的艺术文化,宣扬杭城的传统文化。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会对周边草地造成污染,破坏环境,不美观。故本项目立志于改良树干的涂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立合理的色彩体系。

(二)同类项目的借鉴

杭城的变电箱经过涂鸦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点,这也有力印证了本项目的可实施性。树干绿化涂鸦有应用范围广,参与性强,效果显著的特点。故适合在任何场地,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绘制。

二、项目进程安排

(一)项目进程安排

1、开展前期调研工作。

通过咨询园林部门及学校后勤处意见,得到其指导建议。制定调查问卷,通过网络传播和纸张传播的方式,有效的节省资源,达到了预期效果。

2、资料收集,材料准备。

查阅书籍,制定初步图形方案,收集材料。

3、实施方案。

草绳系列:铁丝箍出形状使草绳缠绕成形,达到自然美与形式美相结合。涂鸦系列:制作石灰涂料,刷于树干上,选取设计完的图形进行绘制。麻布系列:将麻布裁剪拼贴、折叠、捆扎等方式来组合成形状各异的图形,将其固定在树上。

4、总结整理研究成果。

对成功绘制的图形,进行拍照、录像、编辑,记录制作过程。

5、成果展示并撰写成果报告及论文。

三、材料的选取

项目组对树上的涂鸦材料进行筛选,通过对各种涂料的力学性能和环保性能等进行考虑,最终决定用丙烯颜料做上树涂鸦的主材料,以下是对丙烯颜料的调查结果。

1、广泛性:丙烯颜料最常见的是用做油画颜料,后被广泛地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壁画、垃圾桶、配电箱、服饰、窨井盖等都有它的身影。

2、环保性:从丙烯颜料的广泛性并可知道丙烯对环境的污染的很小的。同时对丙烯颜料的化学性能进行分析,丙烯是碱性物质,树的表皮与碱性物质不会造成冲突,因此不会对树的表皮造成伤害。

3、稳定性:丙烯颜料色彩鲜艳、纯正,表面略有光泽。颜料附着牢固,无干裂或剥落现象。色层间隔离、稳定性好,减少了色层之间的相互渗透所造成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

四、树干涂鸦的适用范围

(一)道路两旁

道路两旁主要以交通标志为主。如今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人们越来越重视交通安全,国家也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如禁止醉酒驾驶、违规扣分罚款等措施来提高警惕,故交通是值得推广的。本项目组把交通标志涂在石灰层上,不仅可以起到交通警示的作用,同时也具有趣味性,愉悦司机的心情。

在步行街或街道两旁,可以采用节约、安全、创意的环保标语等。既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也可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醒人们注意环保。

(二)校园

校园中,本项目组采用符合年轻人和当代精神为主的图案和色彩。在形式上更加注重色彩的活泼和样式的种类,在主题上会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色彩。在不同的学生段中也会有不同的形式区别,在对树木起到防寒防潮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校园增添色彩、美化校园。

(三)小区

小区中的绿化面积相对比较集中,本项目组希望可以在这一环境中用涂鸦的方式来展现和睦、安宁的气氛。小区的涂鸦也可以用于环保标语、安全警示、户外广告等方面。

(四)特定活动

根据不同的场景,如景区等,配合不同的图案,体现涂鸦的价值。

五、设计方案

(一)方案一

设计涂鸦的合理色彩体系。

项目组主要采用了两种色相配色:类似色相的配色和对比色相配色。

(二)方案二

设计涂鸦的图案模板。

涂鸦的图形设计:通过手绘、喷绘等方式将涂鸦嫁接到大树身上,采用创意图形、传统(校园)文化、交通警示、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三)方案三

设计捆绑材料的材质和造型,草绳和布料做造型设计。

六、成果展现

(一)涂鸦创意图形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公益活动规范街头涂鸦,提供一个大众交流平台,用规范化的涂鸦艺术打动身边的人,让更多人了解平民艺术的魅力,用公益融合时尚与现实,让城市更美好。(如图1-1)

(二)涂鸦传统图案

在小区或者在校园,可以运用传统元素。传统图案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传统图案的运用,体现人文气息,传扬中华传统文化。(如图1-2)

(三)涂鸦交通警示

如今交通事故普遍发生,人们越来越重视交通安全,国家也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如禁止醉酒驾驶、违规扣分罚款等措施来提高警惕,故交通是值得推广的。(如图1-3)

(四)草绳编织

对草绳的造型编织,使树干有了新的造型,立体美的展现,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为环境增添一道风景,适合在特定的活动中是使用。(如图1-4)

(五)草绳上的涂鸦

在采用草绳圈捆树木来做保温作用的同时,可以在草绳上做一些涂鸦图案,装饰了树木,美化了环境,让每个冬天充满色彩。(如图1-5)

(六)布料的造型设计

运用不同材质的布料,不同形式的缠绕,体现质感纹理色彩。 由于时效性差,适合在特点的活动中运用。(如图1-6)

七、市场前景分析和后续完善

项目组将与艺术学院团委协商成立“树干涂鸦志愿者协会”,每年义务去帮助园林部门进行树干创意涂鸦活动。让环保接力棒在浙江树人大学艺术学院届届传承。

项目组会提供一套涂鸦的色彩体系,作为以后园林部门树干保暖防护色彩的参考。这个色彩体系将成为杭州市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设计的宗旨是让色彩与环境相融合。

项目组会设计图形模具,采用喷绘的手法。通过模具的运用,操作便捷,加快工作效率,同时适合园艺工人操作。

八、结论

本项目在杭城树干绿化改良中起到积极影响,从以上论据论证中,得出涂鸦形式的可行性,灵活性,环保性。草绳编织和麻布缠绕有强烈的形式感,但综合考虑性价比不高,实施过程也较困难。该项目积极促进了杭城树干绿化改良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徐舫.装饰图形创意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1.

[2]张柏萌,宁凝凝.新色彩构成.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3.1.

[3]陈颖.图形创意 教学案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9.1.

[4]成朝晖.二维设计基础--色彩构成.北京大学.2012.01.01.

[5]王雪青.图形语言与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4.1.

[6]靳埭强.中国平面设计4.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7.1.

[7]邱蔚丽,高小伟,龚世俊.设计色彩快速表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8.1.

第9篇

关键词:渝派地产;川派地产;楼盘建筑风格;地产商发展模式;建筑布局;高端住宅设计;地产规划;山水特色;田园风格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3)0600850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区域铸楼盘特色”。渝派地产以重庆主城区楼盘为代表,川派地产以成都地产为代表,而川渝其余二级城市地产尚未形成代表性风格。重庆地形起伏大,城市发展速度迅猛,生活节奏较快;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地形平坦,城市发展悠久,生活比较悠闲。城市地域差异导致渝派地产与川派地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尝试从楼盘建筑风格、地产商发展模式、建筑布局、高端住宅设计意向以及地产规划五大方面对两派地产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现状与特色,意在为两派地产的发展规划提供差异化与错位竞争的概念设计与参考依据。

一、渝派地产与川派地产:“高楼大厦此起彼伏”与“田园小区星罗棋布”

如今的重庆有着一个新的形容词——“摩天重庆”。“重庆”与“高楼”已经密不可分。时下在重庆开盘的楼盘,80%都是清一色的高层住宅,可见,高层建筑对重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目前,重庆高层建筑总数已跃居全国第二,超过了北京、广州、杭州等众多城市,仅次于总数上万栋的上海。重庆直辖以来,其高层建筑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根据重庆市消防总队最近的统计,现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共有8 664栋,既包括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也包括10层和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其中,有84栋高楼“身高”超过了100米,属于超高层建筑(何军林 等,2008)。

案例:重庆珠江实业的“珠江太阳城”位于江北滨江路刘家台路段,地处重庆CBD,毗邻解放碑和观音桥商业中心,总占地面积22.5公顷,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1.8万,综合容积率3.86;是由37幢中高层住宅及商业建筑群组成的大型复合滨江社区,均价9 500元/m2。在整体规划中,“珠江太阳城”的建筑布局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对地形进行合理整治,以做到开合有度、高低错落,形成建筑与环境相结合的生活社区;社区内部空间形态丰富多样,结合环境又具有可识别性,各组团结合地形,形成围合,沿街空间形态各异,避免单调;结合地形设计的退台式中央绿化休闲广场是进行活动、锻炼、游戏、休憩的主要场所;广场内以林木、草坪为主要的环境构成元素,构筑起伏平缓的景观带,点缀各种花卉、树木、卵石等,成为社区天然雕饰的风景。

如果说重庆的摩天高楼是因为其独特的地形地势而形成的,那么成都的广阔和平坦则造就了以多层建筑为主的城市建筑形态。在成都平原建筑物平均层数为7层,属于多层建筑,虽没有高楼大厦的磅礴气势,但多了一份恬静舒适的感觉。成都总体呈现出田园式小区星罗棋布的布局,将美丽的田园风格和现代化发展的城市融合得越来越天衣无缝,体现了“现代都市与田园文明”的契合,展现了天府之国的“平原生态之美”。

案例:成都“翡翠城”位于二环边,南偏东约15°位置;左连南门富贵之气,上接百年川大翰墨书香,右邻繁华商业广场;占地69 384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1 918户,平均单价15 000元/m2。一湖、两河、三公园的簇拥,翡翠城俨然半岛城邦;三面环水,270°半岛河景,3 900米迤逦河岸线,共同营造出“翡翠城”纯净而优雅的气质。

二、渝派地产与川派地产:“走出去开拓新领地”与“请进来建设根据地”

重庆本土房地产企业发展真正开始起步是始于1995年,当时的南方汽配率先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成为重庆早期的民营房地产开发公司。1997年重庆直辖,重庆地产业进入了重要发展时期,1997—2008年,重庆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均增长率达10%(刘贵文 等,2010),本土的民营企业如龙湖、华宇、金科等开始崭露头角,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掌握重庆地产业的话语权。之后,经过一段行业发展的飞跃时期,自2003年起至今,重庆房地产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百花争鸣的阶段,重庆本土房地产行业巨头掌控了市场相对较大的份额,并确定了其行业领导者地位。此时的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在仅仅在重庆地区的单线发展,于是开始“走出去开拓新领地”。如重庆房地产行业排名第一的龙湖地产现早已开始着眼于面向全国发展,在重庆、北京、成都、西安、天津、上海等多个城市都已开展运作,现已将其总部迁移至北京;再如金科地产,除了在无锡、成都等地酝酿新项目外,还在长沙、贵阳、浏阳等城市布阵;东和除在本地的开发之外,还一举拿下海南三亚总建筑规模约65万平方米的三亚海棠国际的项目。各个重庆本土房地产企业都开始构造全国性发展的新格局。

案例:龙湖地产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成长于重庆,发展于全国,是一家追求卓越、专注品质和细节的专业地产公司。集团总部设在北京,现有员工7 300多人,业务领域涉及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和物业服务三大板块。截至2007年底,龙湖集团累计交房面积318万平方米、已销售待交房面积14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370万平米、规划面积191万平方米。公司于2009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经过十几年的潜心发展,龙湖形成了集投资规划、开发建设、商业管理和物业服务为一体的全过程运作能力和系统、高效的多业态综合开发能力,产品覆盖了普通住宅、写字楼、高层公寓、花园洋房、别墅、综合商业及大型城市综合体等多种业态,每一种业态都拥有城市标杆性的代表作品(陈涛,2010)。

成都房地产萌芽于1988年。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制度改革开始在成都乃至全国轰轰烈烈地推进,此时成都首批20余家房地产企业宣告成立,金房、合力达、青年房产、交大房产等成都本土房地产公司的名字逐渐出现在成都市民的视野中。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成都市本土房企风生水起,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力,进入鼎盛时期。然而1999年深圳房地产巨头万科来到成都后,开启了成都房地产的新篇章,中华、华润、龙湖、花样年等外来房地产开发巨头也纷纷进入成都,大量外来资本进入成都房市。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重庆房市的本土品牌走出去的发展模式,成都房市的发展则更侧重于“请进来建设根据地”,全面开放市场,面对外地房企巨头,引进外来资金,以此来发展成都本土的房产行业。

案例:万科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至2010年末,业务覆盖到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46个城市。成都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是万科集团全资子公司,自1999年进入成都市场。12年间,相继开发了“城市花园”“魅力之城”“金域蓝湾”“金色海蓉”“金润华府”“五龙山”等15个项目,为30 000多户家庭提供了高品质住宅及服务,成为成都主要住宅开发商之一。2011年,成都万科全年销售总金额约60亿元,已连续三年实现增长。

三、渝派地产与川派地产:“山地房产因势而建”与“湿地楼盘逐水而居”

重庆是著名的山城,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四面环山,其山地区域的多样性、山地地势的多变性和地肌地理的丰富性,使重庆的山地景观具有独特的视觉特征和景观可塑性。渝派房产正是抓住这一突出的地域性特征,使地产楼房依山而立,临江而建,地势的变化使房产空间分异呈组团式的图层结构和滨水带状空间分异的特征,形成一种层次感极强、地产群落分布明显的城市景观。随着重庆经济的逐年增长,重庆人口的逐年增长,促使重庆地区许多市郊房产开发,并且大多的房产建设场地具有场地形状不规整、地形高差变化大、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对于这些不利的条件,渝派房产在建设上适应其变化特质和规律,通过规划手段和建设方式,将地理环境上的不利条件转化为优势,突出了渝派地产“因势而建”的特点。

案例:重庆“天地雍江艺庭”位于重庆天地核心区域,南临瑞天路(原嘉陵路),北临嘉陵江,依山城地势,融于自然,融于山水。依托重庆“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的山水景致,打造更具有艺术化风格的时尚建筑,享有一线江景和近8 000平方米的江畔绿地休闲区,均价 11 200元/平米。

成都平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保持着其独特的川西建筑风格。在成都市内,目前已有8大生态湿地公园,如青龙湖生态湿地、清水河生态湿地、江安河生态湿地等,同时,还将陆续开建天府新区、彭州、郫县、金堂等地的一大批湿地公园。湿地环境保护着成都的碧水蓝天。依托丰富的湿地资源,成都各房地产商纷纷打出了“紧邻湿地、沿水而居、舒适宜居”的楼盘广告。川派地产将盆地特征和湿地特征结合,迎合了川西平原居民对“仁山智水美人”居住环境的渴求,不少楼盘呈现逐水而居的景观布局特色。

案例:“香榭里”二期“玲珑郡”位于彭州市龙门山地质公园白鹿镇法式风情镇中心区内,彭州市共投入10亿巨资,按照4A级旅游景区标准,将白鹿镇打造成“中法传统风情小镇”,是现中国唯一的中法风情小镇。白鹿镇拥有世界地质奇观——飞来峰、成都最近的溶洞和川西最壮观的天坑——塘坝子五龙溶洞、百年法式天主教教堂——上书院等著名景观。楼盘建设用地10 000平方米,均价5 000 元/平方米,绿化面积达百分之三十,是真正融入环境的最好楼盘典范。

四、渝派地产与川派地产:“高端住区注重功能”与“品质楼盘考究环境”

目前,重庆各大房地产修建的楼盘已逐步趋向建设高端住宅区,特别体现在重庆市主城区内。主城区内土地使用面积有限,随着重庆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面积日趋稀少,能够保证自然环境优越的高端住宅房地产建设甚少;又由于重庆历史文化的积淀,人们对住宅的要求更多体现在功能的实现。渝派地产着重强调房产功能,如对住宅区交通便捷性、生活服务便利性、基础设施完善性等功能的追求(扈恩邦 等,2012)。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重庆也将逐步进入追求高品质住宅的优环境时代,开启建设森林、宜居重庆。

案例: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权路88号(较场口转盘)的解放碑一号楼盘,由重庆鼎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户型区间为38~138m2,建面最低8 800元/m2起,套内均价17 300元/m2。由于位置地处渝中半岛,且融入繁华的解放碑之中,环境优越,交通便利,设施齐全,配套完善。

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休闲惬意的生活方式,决定其品质性楼盘更讲究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自然环境主要体现在宜人的气候环境、优美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人工环境主要为人工绿化环境、休闲服务环境。通过对四川房地产整体条件分析可知,川派地产注重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丰富的周边旅游资源、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蒋玉石,2011)。例如成都地产已逐步跨入公园地产,成都人居环境建设进入大公园时代。

案例:“泰悦湾”位于成都金融城红星路南沿线锦江河畔,是金融城规划的首席纯居住用地,是唯一临江并可观赏整个金融城繁华城市风景的纯居住区。整个项目总占地约67亩,住宅总建筑面积约16万m2,由7座全石材、Artdeco风骨的全江景大宅和两座3层的商业楼组成;项目采取半围合布局,每套住宅都面向一线江景,并且将绿地集中在中心,充分考虑小区内外景观自然融汇,规划了3重水景系统为核心的古典法式私家园林。

五、渝派地产与川派地产:“规划设计厚积薄发”与“起步在先不断优化”

规划是城市发展与楼市发展的重要指南与取向。渝派地产较川派地产规划起步较缓,属于厚积薄发型。囿于传统体制的藩篱,重庆在直辖之前,对城市功能及地产规划重视不够,导致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房地产业发展不匹配,功能结构失衡,部分居住环境的布局不合理,人居环境、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不协调(汪峰屹,2012)。重庆直辖以后,各届政府加大了城市规划、房地产业规划的力度,不断改善城市地产布局以及人居环境,加强规划管理力度,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和促进居住区集群,各类小区(包括公租房小区)建设注重按照规划实施,呈现出厚积薄发的态势。

川派地产规划设计优先起步,城市地产空间布局相对协调,逐步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规划,并不断优化地产规划。四川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宜居城市”以及“改善农民生活”等规划方案;随即四川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规划内容。不同时期提出的发展规划方案充分体现了川派地产应遵循的规划准则,也同时体现了川派地产规划的循序渐进以及川派地产规划发展的稳步上升模式。

六、结语

从以上五个方面对渝派与川派地产进行特色比较后,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成、渝两地紧邻,却在建筑形态、地产发展、城市规划布局乃至人们的生活习性上有着一些差别。渝派地产根据重庆建设“世界型大都市”的目标,利用重庆特有的地形高低错落、两江环抱的特色,精心打造山景房、江景房等重庆特色房产,不断创新,快速发展,形成品牌效应,并走向了全国。而川派地产则顺应成都建设“生态化、现代化的田园城市”的理念,着力弘扬其地势平坦辽阔、河网密集、湿地资源丰富的特点,精心打造富有川西风格的特色楼盘,更注重于惬意悠闲的城市生活环境的建设,发扬并不断优化其城市地产空间的协调布局、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结合的城市总体规划特色。可以断言,无论是渝派地产的“山水特色”,还是川派地产的“田园风格”,都旨在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城市构建一个协调的布局,最终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然,也要看到川、渝地产发展中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土地市场局部存在过热现象等(黄善明 等,2005),这都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陈涛.2010.基于品牌协同性探析物业服务对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影响——以重庆龙湖地产集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11):135137.

何军林,文峰.2008.重庆高层建筑总数全国排名第二[J].建筑工人(10):55.

扈恩邦,江曼琦.2012.关于重庆房地产状况的调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9):8892.

黄善明,祝捷.2005.西部地区房地产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创新[J].西部论坛(4):1619.

蒋玉石.2011.论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房地产的共生发展[J].商业时代(20):13313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