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际交往的建议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7 17:18: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际交往的建议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人际交往的建议

第1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若干建议,其着眼点是成人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在环境中创造机会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幼儿期,与家庭成员、同伴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是幼儿获得人际交往技能的主要途径,幼儿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和亲身实践获得了那些对人的一生都起重要作用的人际交往技能。

教师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可以直接与幼儿发生互动,帮助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获得相应的技能;教师可以在与幼儿的直接交往中示范良好的人际交往行为,让幼儿观察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协商,有时甚至可以指导家长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那么,教师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中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呢?

一、给予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空间和时间

幼儿期的同伴交往是儿童获得社会交往技能的重要途径,幼儿与同伴有着相似的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更乐于和易于接受同伴的影响,因此同伴交往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幼儿园是幼儿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中,幼儿之间或主动或被动地发生着相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幼儿一方面可以以亲历学习的方式发展其社会交往行为,尝试、练习自己还不会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策略,并根据对方的反应作出调整;另一方面,幼儿有了观察学习的机会,可以在与同伴交流、协商和讨论中观察同伴的反应,并采择那些有效的行为方式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

有学者通过观察4~6岁儿童在幼儿园的交往行为,发现同伴间的充分交流往往能带给儿童精神上的愉悦与放松,从而使儿童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更大的热情与耐心。但是,现在幼儿在幼儿园中,自由而充分交往的机会与时间并不是非常多,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几乎都被严格规定,甚至连活动之间的转换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好的。无论是高结构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是结构化程度较低的区域活动,儿童几乎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某些既定的目标,这就造成许多教师卡着钟点在进行各个活动,而忽略了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交往的时间。鉴于此,教师在设计一日活动时应该将幼儿同伴交往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如下两方面人手。

第一,加强游戏活动,尤其是自由游戏。不同的学者曾经对幼儿园同伴交往发生的环节进行过统计,几乎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行为在游戏中发生得最多。在游戏中,幼儿要相互协调、商议,制定游戏规则,然后分工合作,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努力完成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还会面临各种问题,甚至发生人际冲突,这些都为幼儿提供了人际交往的平台。现在幼儿园虽然非常重视游戏,但是大部分游戏活动偏重教育功能,并且有着与主题活动相关的预设目标,教9币在游戏中的主导性十分明显,从游戏的目标、内容到形式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这种游戏忽略了幼儿的自主性,从而导致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首先向教师求助,而不是与同伴商量解决。而且幼儿园中大部分游戏的时间都比较短,幼儿间往往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相互交流、协商与调整。幼儿应该是游戏的主体,教师要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充分的人际互动,要相对淡化游戏的教育目标,因为游戏从本质上说应该是没有外部目的的,是受儿童内部动机驱使的。

第二,延迟干预,给予幼儿自主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机会。在同伴交往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同伴不遵守游戏规则,等等。教师每天都会观察到若干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问题,也会遇到幼儿状告同伴的情形。许多教师为了防止幼儿同伴间矛盾激化或者出现攻击性行为,往往会急于干涉,试图将人际冲突解决在萌芽状态。其实,幼儿间的大部分冲突都是他们自己可以化解的,而教师的介入有时反而会起消极作用,因为幼儿会慑于教师的权威而听从教师,不去寻求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从而失去学习交往技能的机会。那么,面对幼儿同伴交往中的人际矛盾,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儿童心理学家Kostelnik提出了幼儿园教师冲突协调模型的理论。她认为,教师观察到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应该耐心观察,不急于干涉,如果幼儿花了很长时间来讨论如何解决矛盾,或者开始制定规则来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只要在旁边观察即可,不需要介入,而且教师应该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有在观察到幼儿之间的矛盾激化或者开始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才是介入干预的时机。但是,教师进行干预不是为了给幼儿答案。教师首先要平息幼儿激动的情绪,然后了解每个幼儿的想法,最后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若干方法,让幼儿自己对选择何种方法达成一致。这样的干预才是有效的,才能为幼儿提供发展同伴交往能力的空间。

二、帮助幼儿掌握人际交往原则和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幼儿社会性发展离不开成人的言传身教,其中身教尤其重要。教师作为幼儿成长环境中的权威,其一言一行都对幼儿起着示范作用。教师的人际交往行为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上比教师的“说教”对幼儿的影响更大。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原则和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第一,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原则。根据幼儿认知、语言与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悦纳、互利和自愿应该是幼儿在入际交往中首先要学习并遵循的原则。悦纳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人际交往始于个体间的接纳、肯定、支持、喜爱,教师应当教育幼儿,当别人对自己表示友好时,要作出“应答”,而这种“应答”得到强化后,会刺激交往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这有利于幼儿更进一步的交往关系的建立。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每个幼儿尽力看到同伴的优点,并且身体力行。人际交往中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互利原则。研究者很早就发现,学前儿童选择同伴一起游戏的最显著标准是相似性,即选择那些认知技能、社交性格、动作发展都与自己比较相近的同伴。第二个标准是互补性,即选择与自己发展水平相似、优势项与自己互补的同伴做朋友。这两个常用的同伴选择标准显示出幼儿人际交往的主要目的是互利。在幼儿园我们经常能听到教师对某个幼儿说:“班级里所有孩子都是你的好朋友。”其实,这种把朋友强加给孩子的做法并不被幼儿接受,因为人际交往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自愿原则。现实中幼儿对于自己愿意交往的对象有着选择性。仔细观察幼儿,不难发现,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喜欢和某几个幼儿一起玩,形成亲密的同伴关系。教师强调幼儿之间要相互喜欢,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喜欢一个人是一种情感体验,是很难被强迫的。教师应该允许幼儿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人,与此同时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自己不是那么喜欢的人友好相处。教师在教育幼儿遵守这些人际交往原则时要以身作则,实践这些与人交往的信条。

第二,帮助幼儿学习与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教师要教给幼儿人际交往技能,自己必须先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并在适宜的时机展示给幼儿,供幼儿模仿。下面就列举一些适合幼儿园教师的人际交往技能:(1)接纳、欣赏和赞美。人际交往中的3A技巧——接纳(Accept)、欣赏(Appreciate)和赞美(Admire),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剂。(2)动作与姿态。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能体现特定的态度,表达特定的含义,而这些含义不但成人能够感受到,幼儿也可以本能地觉察到。例如,一个人在倾听时如果身体略微倾向于对方,表示这个人对对方说的话很感兴趣;相反,如果身体后仰或侧转则会让说话者感到不受重视。在幼儿说话时,教师如果侧过身体,那么幼儿就会感到教师不耐烦。(3)交谈。一次成功的交谈不仅取决于交谈的内容,更取决于交谈者的神态、语气和动作等。无论是和幼儿还是和周围的成人,教师在交谈时都要表示自己的友善之心,不能居高临下,同时还要避免长篇大论,否则容易给听话者带来压力和不受尊重的感觉。(4)倾听。教师常常教导幼儿要耐心地倾听他人说话,其实倾听的技巧不仅要耐心,还要作出适当的反应,如表情自然,经常与对方交流目光,适当地点头以示赞许,或是用微笑来表示自己很乐意倾听。这样,别人才更有信一心继续讲下去。

三、帮助家庭形成融洽的亲子交往氛围

亲子关系是人一生中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其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许多家庭中的亲子交往并不尽如人意,幼儿园教师常常会遇到家长来求教:“老师,我孩子在家怎么怎么不听话,你说我该怎么办?”其实,帮助家庭建立融洽的亲子交往关系,也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工作。

第一,教师必须认识到家庭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并与家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许多研究都表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最重要的基地是家庭,幼儿园只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合作者,当家庭与幼儿园建立起彼此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时,幼儿的社会性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有些教师常常抱怨:“为什么我在这个孩子身上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但他还是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其实,这种抱怨反映出教师没有考虑到家庭在幼儿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如果家庭中没有好的人际交往氛围,那么仅靠教师的干预也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改善家庭亲子交往的氛围,对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教师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多提建设性意见。一项针对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家长对教师指导作用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认为教师的批评性意见太多,而建设性意见太少。例如,一位家长因孩子依赖性强而苦恼,询问教师该怎么办。教师认真倾听,并不时发表评论,告诉家长这种做法不对,会剥夺孩子独立的机会,那种做法不适宜,会造成孩子不自信。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家长对教师的分析连连点头称是,可是回家后仍然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下面摘录一段香港学者李中莹有关亲子交往技巧的论述,教师可以借鉴这些理念,并依据不同家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传达给家长,以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亲子交流:(1)少一些长篇大论和说教,多一些简短句子。(2)少一些埋怨(如“都是你不好,你本来就不应该”),多一些用“我”开始的句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每当你发怒,我觉得不想说话”)。(3)少一些“以偏概全”(如“你从来没有听过一次话”),多一些用描述的方式直接说出事情(如“听到你这样说,我觉得你没有做好这件事”)。

第2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人人网;大学生;人际关系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其中社交网络用户规模为2.30亿,占47.4%。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例最高,达到29.9%,高中以上学历群占56.1%。截至2011年1月,中国SNS用户2.35亿,而人人网注册用户已达1.7亿。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中,人人网占到25.1%,稳居第一位。从这些基本使用情况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无论是网民还是大学生用户,SNS还是人人网,它们的数量和比重都不容小觑。

校园里,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对大学社工日常生活的渗透。无论是宿舍和食堂,还是教室、图书馆,一切可以连通网络设备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学生们“刷人人”的身影。 “人人网,网人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黏在这张“网”上,这张“网”也逐渐从虚拟空间“撒”到了现实生活,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人人网影响程度的扩大,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并着手研究相关课题。本文从行为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讨论人人网对大学生现实中新的人际关系的确立的作用方式。

从行为主体来看,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新生从原本的血缘、地缘关系网中脱离出来,来到了一个人际关系网相对松散的新环境。由于大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迫切需要与现实中的时空限制存在矛盾,他们中一部分人通过人人网等虚拟的社交网络寻求解决问题的捷径。人人网登陆界面上就有相符合的“大一新生专用注册入口”,许多新生可以通过搜索校友结识师兄师姐,还可以通过组建小组、班级等功能应用提前认识新同学。虚拟空间的超时空性给行动者带来了便利性、时效性和丰富的信息含量,虚拟空间中的互动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社交网络平台内容的丰富性和扩展性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举例来说,人人网用户使用发表日志、上传照片、状态等功能就是给自己的价值观找到了非物质载体从而得以表达,满足用户“被关注”的心理需求;当个人主页“最近来访”中出现陌生人,用户回访就开启了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人人网的“留言板”担负着即时通讯的功能,双方可以使用“悄悄”话进行进一步的交谈,进一步推进关系的亲密;另外,从虚拟到现实――约网友见面,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网络与现实虽然可以联系,但是它们毕竟是相互区别的两个空间,其转化存在一定困难性和危险性,转换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埋藏着对结果产生破坏性的因素。根据社会角色理论,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形形的社会角色,大学生也同时扮演者现实角色也和虚拟角色。无论是在社交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有可能出现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致使主人公达不到角色期待而给他人留下消极印象,从而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从研究客体来看,人人网已成为国内大学生群体中使用率最高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实名制。人人网的前身是校内网,于2005年建立,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校内”一词的定位让许多大学生用户产生信赖感,填写姓名、学校、家乡等真实信息并利用它们来搜索可能认识的或期望认识的人。2009年,已经拥有一定数量学生用户的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并于2010年底跃居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第一位。从校内到人人,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可参与,这一转变给大学生扩展人际关系网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大学生用户不仅可以结识同学、同乡,还可以结识更多社会上的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

然而,这种变换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被大量的耀眼数据所隐蔽。虚假账户、僵尸账户的出现,以做广告等为目的的功利性互动的增多,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对人人网的信赖度。因此,大学生向人人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们以人人网作为社交网络一个代表,不难看出,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可谓喜忧参半。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米尔格兰姆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即在现代社会,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这一理论在现实中一次次被验证。网络极大地扩展了熟人的范围,进而使得人际交往由过去的熟人社交向弱熟人社交转变。正如威尔曼所言,社交网络提供的是弱纽带的人际联系,现实生活中则提供了强纽带的联系。有专家也认为,社交网络使人际交往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联系速度加快,而且使人际交往从原先的“点对点”、“点对面”的熟悉的强联系人群拓展到了遥远而陌生的弱联系人群,呈现出“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新形态。可见,在弱熟人社交下,虽然交际圈有所拓展,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则趋于淡化,信任度也在降低。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较多处于公共空间,如教室、图书馆、餐厅、派对、集体宿舍等之中,个人的交往行为无法摆脱周围环境的客观制约。而社交网络的出现,对原有的公共空间进行了重新分割,使得现实的公共空间被分割为私人空间的碎片。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联通了网络,个人霎时即可“脱离”公共空间而进入私人领地。这一现象随着近年来大学生中笔记本电脑、手机的广泛普及而愈加明显。令人赞叹的是,网络更在不同的私人空间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这种私人空间的共享形成了无限的网络空间。借助于网络,个人可以最终摆脱公共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扩展私人空间,并自由地选择沟通对象,构建理想的共享空间、交际圈子。这种公共空间私人化、私人空间共享化的趋势也导致了很多问题,出现了现实人际交流方式“严重退化”的现象。如正在上课的教室中,经常会出现大学生面对笔记本电脑、深陷私人空当中,教室内大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与同学的交流变得少之又少;同一宿舍的室友,有事不面对面直接交流而是社交工具来交流。长期如此,这必定会对这些同学的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面的。一方而,社交网络维持并强化了传统人际交往所难以维系的人际关系,极大地扩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网络创造的“虚拟现实”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不同角色、理想自我的场所;网络对公共空间的分隔,为大学生提供了无限的个人空间,增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权。另一方面,网络人际交往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比如现实人际交往的退化,人与人之间情感与可信度的下降,集体认同感、归属感淡化等。

浅析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利于弊,一方面经常使用社交网络发展人际关系的大学生不应该忘记现实中的直接交友途径;另一方面,不常使用社交网络的大学生应该适当利用网络这一新平台来拓展自己的交友圈。总而言之,对于社交网络,我们要用清醒的头脑看待它的多方面影响,趋利避害,给虚拟到现实一个华丽的转身。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1年7月.

[2]易观网 2011年Q1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R]2011年5月.

[3]黄少华 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J]社会科学研究 2002年7月.

[4]郭东 网络空间的二元交叠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 2005年8月.

第3篇

早在古希腊时期,先哲们就悟出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作为人类物质活动――人际交往的艺术,当然也不乏空间语言的奥秘!

在我国,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空间语言还是一门比较陌生的学科。许多人或许还没听到过这种说法。其实,空间语言是人类利用空间来表达某种思想信息的一门社会语言,属于无声语言范畴。

譬如,如果一个日本人和一个英国人在某一饭店的大厅内进行首次交谈,那么,你就会发现,那个英国人将在谈话过程中不断碎步后退。如果那个日本人不晓得对方后退的原因,他将会碎步进逼,因此,两个人很可能会转起圈来。实际上,那个英国人碎步后退是为了使他的个人区域不受侵犯,而那个日本人碎步进逼也是为了调整他的空间需求。再如,国外的一些大公司的总经理在和他的雇员谈话时通常保持一段距离,这种距离也是一种空间语言,意思是暗示出经理和雇员之间的等级差别。如果雇员不懂得这一空间规律而硬要凑近经理的身旁谈话,势必会引起经理对他的反感或恼怒。这种对空间的守卫和需求就是本章所要讨论的空间语言。

空间范围圈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空间范围圈内,这个空间范围圈就是他感到必须与他人保持的间隔距离。我们也称这种伴随个人的空间范围圈为“个人空间”。

那么,每个人的空间范围圈到底有多大呢?这个范围圈的大小取决于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即使在同一国家,同一部落内,也取决于不同的场合。比如,澳大利亚人喜欢有一个宽敞的空间,交谈时也喜欢人与人之间拉开距离。而对于两个素不相识的北美成年男子来说,最舒适的谈话距离间隔为70厘米左右,而南美人则喜欢靠得更近些。中国人或美国人与他人的空间范围圈差不多,而日本人习惯生活在拥挤的环境之中,因此,日本人的空间范围圈往往小于其他国家的人。非洲人的空间范围圈也比美国人或中国人小得多。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空间范围圈的大小,除了取决于不同民族和文化因素之外,同时也和许多其它因素有关。在宾客众多的鸡尾酒会上,人们必然会靠得近一些,以便交谈。在公园、办公室、酒巴间和其它社交场所,人们也往往靠得较近。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和他们所喜欢的人交谈要比和他们不喜欢的人交谈靠得近;朋友要比点头之交靠得近,熟人要比陌生人靠得近;性格内向者要比性格外向者保持稍大的距离。在交谈时,两个女人要比两个男人靠得近。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图书馆阅览室里,当周围到处都是空座位,而你不去坐,却偏偏要紧靠一个人坐下,那么,这个人不是急促不安地移动身体和书本,就是干脆离开。

但是,假设在高峰时的公共汽车里,如果一个人坐在一个双人座位上,即使他的身体几乎与另一个人的身体相触,旁边的那个人也是不会走开的。因此可见,在公园里和汽车里,同一个人的空间范围圈也会有所变动。正如霍尔教授所说,一个人的空间范围圈就象一个“气仓”,它紧紧地跟随着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扩大或缩小。在拥挤的公共汽车里,一个人的空间范围圈就会缩小到最小点。

区域距离与日常生活

人们正常地进入他人的密切区域有两个原因:第一,对方是密友,或是向对方求爱;第二,对方怀有敌意态度,或是准备“进攻”。在日常社交场合,我们有时能容忍陌生人进入我们的个人区域和社交区域。但是,一旦陌生人进入我们的密切区域,就会导致我们身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心脏跳动加快,肾上腺素注入血液,血液注入大脑,这样,身体肌肉就进入了紧张地戒备状态。

研究表明,当你友好地将手搭在与你刚刚结识的人的肩上时,即使他没有任何“反抗”的表示,或是为了不得罪你而故作欣赏,但他对你的印象和感觉会有一种消极成分。如果你想让他人感到坦然自在,最重要的准则就是同他“保持距离”。应该提出的是,我们是否能在他人的密切区域内活动,主要取决于我们同他人的关系如何。比如,一名新雇员在来到一个新单位的最初阶段很可能会感到受到别人的冷遇或慢待。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别人不过是在没有进一步了解他以前同他保持了适当的社交区域距离。过一段时间,当他被其他雇员了解以后,他们与他的区域距离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最终甚至可以进入对方的个人区域,有时还可能会进入密切区域。

在交谈时,人们的躯体相隔的距离大小最能精确地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恋人之间接吻时一般将他们的身体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并在相互间的密切区域内活动。然而,从国外某些国家的风俗习惯中我们会看到,新年前夕,甲的朋友和他的配偶来乙家坐客,当乙同甲妻亲吻致意时,两者都会将他们的骨盆部位相互保持至少15厘米的间隔。

当然,对于区域距离的准则也有破例。比如,到了周末,国外某个大公司的总经理很可能会成为他手下一名普通雇员的钓鱼伙伴儿。钓鱼时,他们会忘记他们之间的等级差别并且可以在相互间的个人区域或密切区域活动。然而,一旦回到办公室里,总经理就会重新将他的钓鱼伙伴儿置于社交距离之外,以维护他的尊严和社会等级规矩。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一个人对空间需求的欲望是有限的。当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大于他所需要的空间时,他就会感到凄凉、孤独和寂寞,当一个人的空间小于他所需要的空间时,或者当他的空间范围圈受到侵犯时,他就会感到烦躁不安。因此,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在荒郊野外的相遇和他们在大城市拥挤的公共汽车里相遇的结果会截然不同。两人在野外相遇,相互致意后几分钟内就可能谈得火热,甚至会交上朋友。然而,两人若在市内的公共汽车上相遇,即使他们坐在同一个座位上,也可能会互不理睬。对于热恋中的情侣来说,花园、郊外也通常是增进感情的好地方。

空间语言对我们的启示

概括起来讲,在社交中,你是受人欢迎还是惹人讨厌,主要看你是如何地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并取决于你对空间的处理办法。因此,在行动之前,需要慎重地考虑对方的各种因素,包括他的空间范围圈的大小。在同他人相遇时,如关系密切,有时拍拍他的肩膀,在谈话时触摸一下他的手也会产生一种好的效果。如关系不很密切,有时你站得离人太近,即使没有触碰他,他也会对你产生疑心。所以,正确判断你应同他人保持何等距离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许多因素都能直接影响一个人同他人所保持的距离间隔。在判断一个人为什么要保持距离之前,应首先考虑其中的每一个可能性,然后再作出判断。从图1来看,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几种猜想:

1.男人正在亲密地同女人“套近乎”。

2.男方的密切区域小于女方的密切区域,并无意地侵犯了女方的密切区域;

3.男人来自密切区域较小的国家,女人来自农村。

从图1看来,我们至少可以说两人的密切区域是有差别的。女人身体后倾的事实就是进一步的依据。

第4篇

一、医学成人教育的特点

1.专业性强,学习目的明确

医学成人教育的学员几乎都是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或者是与之相关的工作,他们之前大多接受过专业的专科教育或中专教育,都有一定的医学理论基础和实践经历,对知识的渴望比其他专业更加迫切,他们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医学技术、考取执业医师资格、为职称评选做准备等。总的来说,他们的学习目的明确,主动性强。

2.年龄跨度大

医学成教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有的是刚刚踏入社会的专科或中专毕业生,有的是在乡村医疗机构工作了几十年的医生,他们的年龄普遍较大,在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都不如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因此,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3.学习时间少,学习时间与工作矛盾突出

医务工作者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学习与工作的时间具有不定性,学习、工作与家庭的矛盾比较突出,他们大多没有固定的休假时间,一方面要用大部分时间来工作,另一方要抽出时间学习,还要照顾家庭,学习的时间比较少,而且医学类的知识大多需要死记硬背,学习任务很重。这个矛盾在年龄比较大、已经成家的学员中表现更加突出,尤其表现在低工龄、学历低,需要接受高一层次学历教育的基层医院的医务工作人员身上。因此,在医学成教护理专业的学生上课率比较低,甚至有一些学生中途退学。

基于以上医学成教学生的特点,如果教学方法采用一刀切和普教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率低,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极低,学生也学不到知识。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我们要改革医学成教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网络环境下医学成教教学模式的构建

1.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模式

医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的知识很多,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知识很难在课堂上讲解清楚,而且不容易记忆。因此,医学成教要加大网络课程的开发力度,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网络课程,采用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网络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大大减轻了学生学习时间上的压力,将学生从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中解放出来。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与学习内容的特点来决定是否选取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使枯燥无味的内容更加形象,加深学生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2.课堂教学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医学课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理解能力,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上讲,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但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反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出现厌学的现象。因此,可以采取将一些选修课程改为自学课程,让学生自学,教师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一些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对一些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点拨,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自学课程,教师在开课前做开课动员与开课报告,将课程的教学要求发给学生,并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编写指导性的自学方法、重点和难点内容,并在每章节设置课程练习,学生通过做练习、测试来检查自学的效果。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图书等手段,及时解决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3.实施学分制管理教学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实施学分制管理并取得了很大成效,实现了对学生的弹性管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是,学分制在成人教育方面的应用却很少,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缺乏资金,另一方面是成人教育的学生不稳定,难以实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制约着成人教育学分制的实施和管理。与传统的学年制管理制度相比,学分制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法更加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能更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分制管理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不同专业的学生只要选修了相同的课程就可以在一起上课,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因此,在医学成人教育中实施学分制管理,对于巩固医学成教学生的上课率,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实行学分制管理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制订学习计划,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其次,弹性的学分制管理,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大大缓解了医学成教学生学习、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矛盾。医学成教实施学分制管理也有利于整合有限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培养适应时展需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实用型医学人才,是医学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才能整体提升医学成人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大鹏,罗旋辉,黄妍.发展医学成人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中国成人教育.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小组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大学时期是人生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良好的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有着促进作用,不良的人际交往会阻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严重的会导致违法犯罪的行为。现代社会,大学生因人际摩擦而伤人事件屡见不鲜。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1小组社会工作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内在关联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包含有以下几种能力:首先是问题处理能力。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独立性、对父母依赖性过强的弱点;其次是表达理解能力。一方面指个体是否能够让他人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将个人内心的想法准确表达,另一方面指个体能否正确地理解他人所要表达的意思。

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本次小组主要遵循小组社会工作理论——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互动论,其核心概念是符号,指任何能代表某种意义的事物。因为人们赋予事物某些独特的意义,所以事物才会成为符号,并且所有人都认同这种意义的存在。在所有符号里,语言是最丰富灵活的系统,人们通过说话交流、肢体表达(包括不同的面目表情与姿势)等方式,相互间传递各种想法,进行相互间的多种交往。而在小组过程中,组员们利用语言、身体动作等符号进行互动,传递所要表达的意义,充分的展示自己,并实现与社工、以及其他组员之间的良好沟通,这不仅有助于组员的自身发展,还有利于在小组内营造良好互动的气氛,有利于实现小组目标。

2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研究设计

本次小组招募了广西M大学同年级多个专业的大一学生,通过口头介绍宣传、张贴海报、QQ群转发等手段来招募本次小组的成员,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进行筛选。

2.1需求评估

对报名参加小组的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问题的访谈了解,发现他们存在以下需求:第一,减少对网络人际交往依赖,学习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技巧;第二,嘗试主动交往,摆脱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情绪;第三,与他人能够进行有效沟通,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需求。

2.2小组方案

(1)小组对象:招募有人际交往需求的10名大一新生,其中男女生各半。

(2)实施方式:小组训练、小组分享、课后作业。

(3)频率次数: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共6次。

(4)小组性质:发展性、封闭式小组。

(5)实施原则:真诚、尊重与接纳原则。

(6)小组目标:①帮助组员减少对网络人际交往的依赖;②协助组员发现自身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足,正视缺点;③协助组员学会在不同的人际交往情境中,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清楚理解他人的人际交往方法,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7)单元大纲(见表1)。

2.3实施原理与单元设计

2.3.1第一次小组活动:小组破冰、建立契约、制定规范。小组社会工作探索阶段,通过小组破冰的方式,让组员之间有基本的认识,努力在组内建立信任互助的小组氛围。其次,需要让组员了解小组内容和目标,表达对小组的期望,共建“真诚、接纳、尊重、保密”的小组契约。本节小组活动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第一节活动,组员间还没有建立关系,由于小组的10名成员都想要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而这需要用到小组内部的力量,所以第一节小组活动主要是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与熟悉。

2.3.2第二次小组活动:建立组内交往、认识人际交往重要性。小组进入探索后阶段,经过第一次的破冰活动,小组成员之间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组内关系得到初步建立。本次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需要运用小组内部的力量,组员之间相互帮助、协作开展。因此在开始之前,运用游戏提高组员的积极性和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其交流的意愿和学习人际交往技巧的欲望。在“你画我猜”的环节中,通过组内游戏互动,让组员认识到双向沟通的重要性,明确人际交往能力在当下求学、未来就业以及对人的心理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进一步促使组员间的交流和开放,引导组员吸取他人人际关系处理的经验和方法,提升表达的能力,减少对网络交往的依赖。

2.3.3第三次小组活动:认识自我、纠正错误。小组进入熟悉阶段,围绕组员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缺陷,在处理缺陷的过程中实现小组凝聚力的提升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只有明确自身人际交往的情况,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因此,设计现场分享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这一环节,通过非批判式的分享,引导组员运用人际交往知识的能力,感受他人的支持对处理自己人际交往缺陷作用。更进一步的开放和信任能让小组自然过渡到自我认识阶段,协助组员认识到他人如何对待自己,取决于自己如何对待他人,进而延伸到人际交往需要主动的主题。通过组内人际交往经验分享,增加组员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引导其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积极主动的良好习惯。

2.3.4第四次小组活动:情景模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小组进入成熟阶段,有所侧重地从感性向理性延伸来理解和分析人际交往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组员之间在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基础后,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间互动增多,但是组员终究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中,需要与不熟悉的人进行接触,需要用合适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因此本节活动设计了人际交往中的一些特定情境,以提升组员对人际互动的理解。最后,让组员认识面对他人交往中常见的因应方式(给建议、安慰、教训等),并训练“积极倾听”和“表达同理”这两种有效的因应方式。

2.3.5第五次小组活动的重点:巩固效果、发掘潜能。小组由成熟阶段向结束阶段过渡,挖掘潜能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巩固效果则是小组活动的重点。组员在上一节活动中学习了不同场景人际交往的方法,需要及时对自身的情况进行检查,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挖掘自身的潜能,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因此本次小组活动主要是强化小组成员前几次小组活动学习到的交往技巧,并让他们相互分享、学习并提升,借助小组内部力量相互促进,改正人际交往中的不足,并保持在组内习得的良好交往习惯。

2.3.6第六次小组活动:回归现实、离别情绪处理。小组活动进入结束阶段。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困难多在于自身不够自信、主动,要掌握人际交往技巧,首先要帮助个体了解、纠正非理性想法,再以理性思维取而代之,就可以达到消除人际交往中消极情绪的目的。通过情景的设计,引导组员在适当的情景做出恰当的表现,帮助其掌握良好的交往技巧,以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末期,主要处理离别情绪,巩固小组成果,让组员表达小组活动未尽事宜,提出建设性意见。

3小组评估

3.1小组社会工作过程评估

小组社会工作的过程评估就是对小组活动过程进行整体的评估。小组过程的好坏决定小组的工作效果,从整个小组过程来看,虽然没有出现冲突性事件,组内保持着较好的互动氛围,小组活动过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某些组员因个人原因而表现出的不良情绪。

3.2小组社会工作效果评估

了解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前后组员的自我感觉。最后一次小组活动中进行自我评估,所有组员都提到了自身的改变,不少组员认为积累了人际交往的知识,深刻的意识到人际交往对自身以后学习、生活的现实意义,提升了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有组员通过在小组中与其他组员互动,逐步增强了自信心,负面情绪也随之减少。

4结果反思

在小组最后一个活动中,社工收集了组员对社工小组过程中表现的价值观念、运用的小组技巧、能否实现小组预期目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小组开展的建议等方面的评价,以便帮助社工总结经验并提高自身社会工作实务的技能。

据统计,5名组员对这六次小组的小组氛围表示满意,认为自己在这些氛围中能够使组员更好的进行交流。3名组员对组员间的信任度、交流分享时的真诚程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尊重程度表示比较满意。2名组员认为组员在分享环节的分享程度不够。另外,组员对社工提出一些建议:一是提高小组管理能力,尽可能防止小组活动过程中出现场面失控的现象;二是在活动之前做好预案,预想一切可能发生的突况,以便应对;三是小组活动某些环节的内容比较单调,可以设计得更丰富一些,另外在环節之间的衔接上有待加强;四是在分享环节注意把握与引导组员分享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秀美.高中生人际焦虑现状及其团体辅导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 谢昊宇.大学生交往能力提升小组社会工作项目报告[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5. 

[3] 桑伟林.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大学为例[D].山东:山东大学,2010 

[4]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1-127 

第6篇

A.猫咪挥舞爪子冲你大叫

B.猫咪沉默地看着你,与你对峙

C.猫咪重新闭上眼睛睡觉

D.猫咪站起来,慢吞吞地走开

小猫咪其实是代表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人”。对你或对任何人来说,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或多或少总会产生不安和恐惧,特别是在陌生环境中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人总会因为不够自信或紧张等原因,而在人际交往上显得力不从心或不够完美。你的人际关系应来源于平时积极的交往实践和有意识的训练。现在看测试结果,将更细致地向你提出人际交往方面的建议。

测试结果:

选A的人:

你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足够自信的人。你很害怕与别人交往,特别是当你独自面对朋友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浑身是缺点,很容易被朋友嘲笑或挖苦。你尽可能少地参加集体活动,你怕自己在活动中惹来大麻烦。

建议:要相信自己有的缺点别人也一定会有;不要过分贬低自己,更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否则只会让你越来越没有自信。多在朋友面前展现自己的长处,多在朋友面前发言或讨论,虽然开始很难,但是一旦试着去做,你便会发现,人与人的交往不是难事,不过是需要一颗真诚的心罢了。

选B的人

你是一个充满自信并相信自己绝对能“控制”朋友的人。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和周围人打成一片,也容易博取朋友的信任和欢心。你能在关键时候抓住朋友的心,但是也容易在利益冲突中失去朋友。

建议:平时与朋友交往的时候,不要过于强势,特别是对一些自尊心重的朋友说话,要注意口气和态度。不要因为彼此是朋友而忽略起码的礼仪,否则你得罪人还不知道!

选C的人

你是一个沉默寡言并处于孤独中的人。你周围几乎没有朋友,你在痛苦的时候会默默流泪,哀叹自己的命运不好和“不幸”。你觉得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你,却没有想过敞开自己的心扉,迎接朋友。

建议:一个人的世界虽然自由,但是缺少快乐。试着参加班级活动,试着和同桌、前后座的同学交流,从寻找一个知心朋友到发展三五个好友同进同出。你会发现朋友并不拒绝你。虽然你曾经错过了一些美好时光,别担心,现在开始人际交往并不迟。

选D的人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关系 齐美尔 冲突理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C-0015-02

大学阶段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大学生人际关系有着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理想色彩浓厚、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等特点。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产生一些摩擦或冲突,尽管这些摩擦冲突是非原则性的,甚至是缘于无关痛痒的琐事,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将这些摩擦或冲突消解,便会积重难返,严重影响同学情谊和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可能酿成校园恶性案件。大学校园里人际关系紧张导致同学相残的案例已经让我们痛彻心扉了。我们不能不重视大学校园内同学们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同宿舍同学的人际关系问题。

如何科学有效地化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建立和谐融洽的校园人际关系呢?这需要从相关理论上汲取营养以获得正确行动的智慧。

一、齐美尔冲突理论对我们人际交往的启示

齐美尔的冲突理论能为我们有效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提供有益的指导。冲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种西方社会学流派。它以率先反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而著称。它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冲突是社会互动交往的一种形式,冲突是普遍存在和不可避免的,冲突既是利益冲突的反映,也是社会行动者本能的反应,冲突并不一定引起社会各系统的崩溃和变迁。在他的冲突理论中,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思想:第一,冲突对整个社会产生整合性效果。冲突发生于一个成员与次级单位之间存在的高度功能性依赖的体系中,鼓励创造出规范协议来调节冲突,使资源的交换不至于中断。在一个理性化的社会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会使得群体间的界限更加分明,人们为了一致对外而紧密地结合起来,群体内的矛盾也暂时或永远得到化解。第二,良性冲突能暴露问题,引起交往双方的重视和调整,减少负面能量的聚集,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低烈度和低暴力性的冲突能让冲突中的人释放敌意。齐美尔认为,社会冲突有可能使矛盾激化,但也有可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或缓解。在冲突过程中,人们之间的敌对情绪得到宣泄,反面的观点得以表达出来,这使敌对情绪者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不至于使冲突上升到无法化解或尖锐程度。

由是观之,冲突理论给我们三点启示:第一,当冲突发生后,我们要正视冲突,不能逃避问题,把怨气埋在心里;第二,我们要理智选择冲突的方式,不要以激烈、暴力的方式进行对抗;第三,冲突只是我们发泄情绪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冲突是为了我们以后更加团结。

既然冲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而且冲突给我们带来的不全是消极功能,只要处理得当也有很多积极功能,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畏惧冲突,极力回避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明智地正视冲突,智慧地运用齐美尔冲突理论解决大学校园里人际交往出现的问题与冲突。

二、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透视

如今我们上大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上自己家乡的大学,很多人因为各种情况去上外地的大学,可能是在省内,也可能在省外。当我们去别的地区读大学时,我们要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际交往。因为一个大学、一个班级甚至是一个宿舍很可能就是由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组成的。大家的生活习惯、处事方法、文化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差异。这时候我们就要和有不同习惯的人打交道,当我们第一天报到住进宿舍时,人际交往便成了我们在大学里上的第一门课。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学中人际交往问题的三个案例。

案例一: A大学宿舍中一共有五个人,a同学是A大学所在城市的本市人, b同学和c同学是该城市周围县里的人,d同学和e同学都是外省人。这五个人性格都很开朗,在开学的前两天,她们都很聊得来,相处得也很融洽。可是过了一两周,问题就渐渐显露出来了。宿舍三个本地人, c同学家是农村的,还有两个妹妹,对别人很照顾,为人比较朴实,从不伤害别人。但是a同学和b同学平时做事就比较霸道,什么都她们先来,什么都听她们的。并且,别人有一点做得不好,她们就笑话个没完。举个很小的例子,宿舍楼内有电梯,若是五人一起坐电梯,a同学一定要第一个上电梯,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她也觉得别人应该为她让道。如果这时候有人抢先上电梯,她就会把别人挤到一边去,还说“不知道应该让我先上吗?”。其实大家都知道她是开玩笑的,但时间长了,这样次数多了,c、d、e同学都会觉得不舒服,都觉得凭什么事事都要按照她的喜好做。这样的事情多了,大家不免心中都有怨气,可是都没好意思说出来,都怕影响到宿舍内的关系,于是大家就忍着。可是她们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时间长了,这种事情多了不免会有人觉得不爽,觉得受伤,而且会影响好几天的心情。后来再遇到这种情况时就有人不再沉默,而是以开玩笑的方式反击。a和b渐渐意识到了别人可能并不喜欢她们这样的相处方式,不喜欢她们那样开玩笑和说话,就慢慢收敛了很多。渐渐的,她们不再做有可能伤害别人的事,很少说伤人的话,c、d、e同学也包容着她们的“霸道”和“自我”,让大家不愉快事就没再发生过。

其实,a、b同学与人交往时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她过高地评价自己,也就是有过强的优越感,因而,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总是不自觉地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以居高临下的心态与大家交流和交往,并且有极强的权力欲与自尊心,常常在不经意中伤害了别人,造成了人际之间的冲突和摩擦。

案例二:这个案例是发生在该宿舍中d和e同学之间的事。在该宿舍中e同学年龄最小,在家可能也备受宠溺,刚来大学时有很多娇气的毛病,而且比较依赖别人。比如去超市买完东西她自己嫌沉就总想让别人给她拎回学校;而且在宿舍里d和e关系比较好,结果就是d做什么e就跟着做什么,d几点起床e就几点起床,d去哪里e就去哪里。长期这样下去给d造成了不小的困扰,d有时想和别的朋友独处一会儿都做不到。后来宿舍里的几个人一起针对e这种小毛病说了说她,从此以后她就注意了很多,慢慢也独立了,成熟了。

e同学这种行为与她的家庭教育有关。平时在家,家长过分关注孩子或宠溺孩子,就会让孩子缺乏独立感,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就会过于依赖别人。经过将近一年的磨合后,她们都找到了一种大家都适应和喜欢的相处方式,都在提醒着、约束着自己和别人的坏毛病。大家都觉得阴霾过去了,生活中又重新充满了阳光,宿舍里的欢声笑语也更多了。到了大四毕业的时候,该宿舍是该班级所有女生宿舍中最团结的一个宿舍,成员感情处得非常深。在这些事情发生和解决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她们都没有出现很激烈的正面冲突,比如吵架之类的。她们都在用一种婉转的,开玩笑的方式告诉着别人她们的不喜欢与不接受,在受到别人的提醒后,大家也会注意自己言行,不再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可以说在这四年中,她们共同成长,相互学习。她们懂得了怎么和别人和谐地同住一个屋檐下,尤其是和生活习惯、行为处事有差异的人相处。她们明白了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问题不能争吵或用暴力解决,也不能一味忍让,使自己更受伤。人际交往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当我们需要独自解决人际问题时,我们要用一些温和理智的方式提出它,让当事人感觉到问题或不足的存在,最后通过改变自己而消除它。

案例三: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2.23 ”凶杀案,主犯马加爵与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由于不能及时化解矛盾,日积月累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前段时间发生的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致舍友死亡事件。这些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可以看出,这些恶性事件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宿舍同学相处不和谐造成的,这些当事人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再加上自己想法偏激,最终酿成了恶果。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人际交往,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人际关系。

三、冲突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设

上述正反方面的三个案例有力地说明了齐美尔冲突理论在人际交往中的指导意义:正视冲突的存在、理智地选择应对冲突的方式、以积极的态度去重塑交往方式,这不仅能够化解矛盾,收获友谊,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为此,我们基于齐美尔冲突理论的启示提出大学生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建设的三点建议。

建议一,不要回避人际交往中的矛盾,要正视矛盾的存在,并且要理性思考人际交往中矛盾存在的根源与解决的办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更是不现实的。一个健全的社会并非没有冲突。相反,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充满了冲突。就大学生而言,彼此作息时间的安排、说话的方式、空间和物品资源的利用以及其他利益的分配都可能导致彼此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往往是真实存在,我们无法回避和否定,也不可能心如止水而不掀起内心的波澜,它不可能对我们的心情、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没有影响。既然矛盾存在,冲突不可回避,那么我们只有冷静思考矛盾的根源何在、解决问题最佳的手段何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我们便不再心情郁闷和惶恐,内心烦躁和压力自然消失,这有助于我们保持正常的心态学习、生活和进行人际交往。

建议二,理智地选择应对冲突的方式。我们在面对人际交往矛盾时,要理智地选择应对冲突的方式,而不要选择激烈、暴力的方式。就像案例一中处理问题的方式那样,要用温和的方式处理人际交往的矛盾,先要冷静地想想问题的原因出在哪,需要谁做出什么改变,然后进行良好的沟通,理智地解决,而不能像案例三中那样用偏激的方式发泄情绪,酿成大错。其实,办法总比困难多。当冲突发生时,我们一定要充满信心,相信在朋友、老师和亲人的帮助下一定能够找到处理问题的适当方式,千万不要有陷入困境无力自拔的绝望心理。绝望的心理和心态容易使人走向极端而贸然采取非理性的反抗手段,害人又害己。马加爵和林森浩非理智的人际交往矛盾的处理方式我们千万要拒绝。

建议三,要以积极的心态重塑良好的人际关系。冲突只是我们暴露问题、发泄情绪的一种手段,冲突不是目的,冲突是为了我们以后更加团结。冲突后的团结才是我们追求的,才是更重要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自己往往不知道,通过低烈度的冲突,让有问题的一方或双方意识到问题所在,有助于改正缺点、弥补不足,从而为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有交往的需要。建设和谐人际关系更是正在全面发展中的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因而,面对同学间人际交往的摩擦,不要害怕,不要回避,不要非理性地反抗,而要在合理冲突之后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去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不仅是美好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大学生不竭奋斗动力的源泉。

由此可知,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有矛盾是正常的,人际交往中有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正确认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选择恰当方法手段去解决冲突。学习借鉴齐美尔冲突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选择恰当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升我们人际交往能力。

基金项目: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项目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育人规律探究项目(项目号:RDGD1303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青少年;独生子女;人际交往;教育建议

一、青少年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问题及表现

1.自我中心较强,欠缺合作精神

独生子女和其他非独生子女相比,他们的生活条件优越。家长把所有的期望集中于一个孩子身上,因此相对来说,独生子女懂事很早。但是,由于单方面接受家长的宠爱,缺乏与兄弟姐妹、外界的接触加上某种家庭教育的缺失,独生子女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相互尊重、关心与合作的意识。青春期的孩子又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阶段,自我意识逐渐高涨,导致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已有的研究也指出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并且在独生子女内部存在分化现象。在人格特质上,独生子女的合作精神较差。孩子长期独处,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小、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态,严重影响他们与人的合作关系和正常交往。

2.有较强交往欲望,但是交往技能缺失

独生子女是独生子女家庭中的核心人员,关系着家庭的幸福。但是,由于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共同沟通和玩耍的伙伴,加上现代城镇“独门独户”式的居住方式,淡漠的邻里关系与相对封闭的社区环境,容易造成青少年独生子女心灵上的寂寞和孤独。因而,他们往往乐于发展家庭以外的同伴关系并进行社会交往,有着较强的交往欲望。 但是在真正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由于缺乏交往技能,容易引起对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甚至产生闭锁心理。

3.人际交往中,过于强烈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

独生子女在家庭处于核心地位,身上背负着祖辈、父辈的深切期望。这种氛围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争强好胜的潜在影响。甚至,有些家庭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和社会高强度竞争压力,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导致青少年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 中往往有更浓厚的竞争意识和更强烈的好胜心。

二、青少年独生子女以上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因

个体在家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等,是其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家庭结构模式、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教养方式、氛围等都会对青少年独生子女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得青少年独生子女产生心灵孤独感以及对同伴的渴望。但是也正是这种相对封闭,易使得青少年独生子女产生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心理特征,也导致他们缺乏社交技能,缺少互助合作的机会。当他们真正需要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就会产生种种问题与矛盾。

社会节奏加快,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社会与学校都强调竞争,无形中增强了大家的好胜心,疏远了同学间的人际交流。学校是教育和培养人的重要场所,学校中的各项教育管理措施,包括课程的设置、教材的使用、教学组织、教师的教育和管理以及奖惩和校风的建设等,都会对青少年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三、几点教育建议

1.家长要予以合理引导

家长要鼓励支持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开展必要的同辈群体的交流交往,并积极培养青少年的各种社交技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友意识,学会用批判的态度和敏锐的思考去分析和评价他们涉足其中的伙伴关系给对方带来的好处以及它的发展方向。注意正确引导孩子外出与同伴交往, 关注他们的同辈群体交往情况。同时,给孩子的关爱,不要让他觉得理所应当。在家庭成员内部交往时,尽量让孩子感受“有所付出地获得”以及“有所回报的爱”,让他们明白平等、尊重以及互助互爱。

2.学校教育要树立正确导向

学校要正确把握青少年独生子女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开展互助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观念。同时,学校应通过加强德育向孩子传递正确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培养他们的交友技能,促使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学校要组织多种兴趣小组、社团等,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最后,学校应主动加强与独生子女家庭之间的联系,争取学校教育的成果在家庭教育中能得到保存和延续。

3.社区要创造良好环境氛围

社区要创设条件,为青少年交往提供便利条件。可以在社区内开设幼儿游戏场地、儿童游戏场地和青少年活动与运动场地。这些户外活动场地有利于把青少年独生子女从封闭的家庭中吸引出来,参与同伴的交际活动,培养正确交际意识,锻炼交际能力。同时,社区还可以有意识地定期组织住宅区家庭联谊活动和家庭互助活动,有利于孩子在交往活动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学会交际。

4.社会舆论要进行良性诱导

青少年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自身“社会免疫力”不强,容易受社会现实的影响,特别是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和社会问题。过多的负面报道和对青少年独生子女的批评,也容易使孩子们产生怀疑、不信任以及不被信任的不安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紧张、消极的社会心理。因而,社会尤其是媒体舆论,应对青少年群体多加关注,正确认识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及其相关心理问题与行为。要尽量进行良性的宣传诱导,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同时,尽量避免夸大社会的竞争压力与人际间的淡漠隔阂,同时可以适当宣传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民办大学生;人际交往

引言

民办高校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大学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承受着比公办学校更沉重的压力,比如高昂的学费,录取分数低以及社会偏见等带来的压力都给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人际交往,值得民办高校的办学者乃至整个社会关注。

一、民办大学生人际交往相关概念及重要意义

(一)民办大学生人际交往相关概念

一般认为,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分为专科和本科两个办学层次。

人际交往,也称为“人际关系(human relations)”,通常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互相联系得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等。人际交往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民办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直接影响到所处的生活环境,个人性格,和将来的步入社会的社交和择业,和个人发展方向等多方面,应该受到家庭、个人以及学校与整个社会的重视。

(二)民办大学生人际交往重要意义

民办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处在探索人生、认知社会、掌握专业知识的阶段,其人际交往能力、交往质量和人际关系将直接影响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与心理健康,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毕业后是否能够很好融入社会及其未来职业发展空间。

一方面,建立民办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其能够通过和谐的人际交往获得感情与精神满足,更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校园人际交往,有利于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在大学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使自己与同学、师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被广泛地接纳、尊重和理解,使自己能够体会到存在的价值,从而时常保持舒畅的心情、开朗的性格、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更加活跃的思维,能够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进而形成朝气蓬、勃团结友爱的和谐氛围与良好人际关系环境。

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自身的稳定与发展也需要和谐的民办大学生人际关系为保障。如今,我国民办高校无论是在规模和数量,还是办学质量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就必须要求有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氛围,保持办学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而作为民办高校主体的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是否有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

总之,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还是民办高校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正确认识并妥善解决民办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都具有迫切重要现实意义。

二、民办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问题

(一)以自我为中心

作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相当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享受着父母亲人的溺爱,总是怕孩子吃亏,慢慢的就养成孩子自私的心理,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崇尚个人奋斗,不善于与别人配合,在与他人交往时,“我”字优先,只顾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内心的感受,习惯的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待和处理问题。与别人相处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不顾场合。缺乏集体主义观念,较少的考虑集体或他人的利益,甚至不愿深入了解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可能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

(二)存在追求功利心理和“庸俗化”的交际观

在人际交往中,时常存在一种功利主义,即把交往作为手段,以利益追逐作为进行人际交往的最终目的。当代民办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的表现:首先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我利益为前提;其次,交往中更加重视物质利益,不断淡化精神情感的满足;同时,所进行的人际交往普遍表现出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另外,在交往手段上存在粗鄙化情况。

(三)内向、自卑的性格

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这些曾经怀揣公办大学梦的学生只能到民办院校来,内心的不情愿、不甘使得部分学生在交往中,尤其是面对陌生人时由于自卑感而自信缺失。而有些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知所措和无法与别人较好的沟通,基本上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性格内向和不自信,始终让他们处于一个不熟悉、不适应的环境中,不愿意去和别人交流和沟通。相当部分学生在该种情况下选择逃避并转向互联网,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寻找自己的价值,这样就使他们更加的封闭自己,在网络上虚幻和不完善的“人际交往”中越走越远。

(四)交往面窄

多数民办大学生交往主要以宿舍为主,这一点在新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教室里,他们基本都是一个宿舍的人坐在一起,平日吃饭、打水也是和宿舍人一起,但由于宿舍的圈子较小,他们在这种圈子生活久了就会受限制,久而久之他们就已经习惯了并且很满足这种生活模式,最终就导致不愿意接触外界的人和事。很多学生甚至连本班同学都没有认全,长此以往,交往面就会越来越狭窄,性格也很难得到不断地完善,这样就会削弱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作用。

三、解决民办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若干建议

(一)自身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大学阶段是系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大学生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将对他们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可以采用各种教育模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度重视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引导大学生积极的认识自我。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大德育教育力度,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将德育工作放在培养人才的第一位,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培养民办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民办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并能够加强大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有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有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正确的对待人际交往。学校是大学生们主要的生活场所,是大学生们主要的人际关系集中地。人际关系其实是一种高级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帮助学生修身养性、防止和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为大学生提供和谐的人际环境,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引导民办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

首先,加强自我意识教育。通过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并结合社会现实案例,使大学生对待人际交往的思想逐步转化,并且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当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得到肯定的时候,大学生们就会对这类事情产生观注,进行自我教育。其次,强化自我调节能力。学会并善于采用心理调节的手段,自觉的调整自己的心理,把彼此接纳作为交往的根本目的,扩大心理容忍度。克服不良情绪对其自身的影响,改善交往问题,加强自我教育,完善人格。第三,从真诚、赞美、理解、倾听等方面重视人际关系技巧的培养。

(四)加强对网络交往的引导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网络已经成为传播信息的一种新媒体,是大学生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并且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观念有着广泛的影响。许多民办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以逃避现实人际交往中遇到的种种障碍,进一步弱化了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可以开设“网络法制”课程,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和专职的教学队伍,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并增强网络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五)营造宽容接纳民办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氛围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际关系也带上了市场经济的色彩,“金钱至上”、“一切凭关系”等消极的社会风气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交往观。同时,相当部分社会群体,包括社会大众和用人单位,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民办大学生都是学习不好的“高价生”,综合素质不高等固有思想,对民办大学生“另眼相看”,因此,应当努力创建公平公正、包容仁爱、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为培养身心健康的青年一代铺筑道路。

参考文献:

[1]谢晓峰.民办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情况调查―以南京三江学院为分析案例[J].高等教育,2011,01

[2]王琦.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教育方式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0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