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19: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农村经济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土地流转 新农村经济 相关性 规模化
近几年全国土地流转的范围不断扩大,各地区在保证基本的土地制度前提下,进行了多种途径和方式的土地流转,但各地区取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对新农村经济做出的大小也不同。本文章着眼于土地流转利用变化的相关性, 为新时期新农村经济发展定位和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做笔者个人的见解。
一、农村土地流转与新农村经济发展的界定
要研究农村土地流转与新农村经济的关系,首先必须界定土地流转与新农村经济的定义。一般我们所说的土地流转严格意义上其实就是指拥有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土地、水面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也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这严格区别于在家庭承包制的制度框架下的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而笔者所述的新农村经济是指农村集体经济,是成员按照一定区域或自愿组织起来,在生产与交换过程中以土地、资金或人力为资本实行某种程度的合作经营,并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经济组织形式,区别于农业工业产值的经济指标,具体指生产组织方式的集体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则是为了实现发展解决致富问题,更区别于为了摆脱贫困解决温饱问题的家庭承包经营。从定义上层次看,土地流转是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而发展新农村经济即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以看成农村土地流转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手段和途径。
二、农村土地流转对当地新农村经济的作用
按照一般经济理论来说,土地的使用权流转是在市场经济利益的引导下,这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也就是说引导土地流转后创造出的价值比原有土地不流转的价值更高。例如甲、乙各有1亩土地,其中,甲的生产能力和工具较强,1亩地利润为500元。乙的生产能力和工具较弱,一亩地利润200元。现乙将土地合法转包给甲(乙不从事其他的工作),甲按照原有的经营方式和水平,则两亩地的利润为1000元,然后,甲付300元给乙,甲的纯收人增加到700元,乙的纯收入增加到300元。
根据帕累托改进的相关理论,说明交易会成功。甲乙都会得到比原有更多的利润,边际报酬递减对于甲而言,1亩土地的价值已经实现了的最优状态。可以看出,这就是在在同样的土地资源下土地流转合理配置下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则土地流转对经济价值提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以上假设在现实是存在的,在扩大原有的假设,就是进行规模化经营。选择生产能力最强创造价值最大的个人或经济组织,土地全部规模化经营。如原有的1亩土地的纯收入为500元,99亩每亩所创造的价值均低于或等于200元,现所有流向创造价值最高,土地总和为100亩,则按照原有的生产水平和经营方式,则创造的集体经济总和50000元,但是原有土地不流转创造的价值不超过25000元。通过土地流转大规模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可快速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合理有效的促进土地流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这只是从理论上来解释,因为现实中存在成本问题和同等价值创造的问题,所以必须坚持适度规模原则,不能只片面的追求扩大规模,而忽视地区农村的具体情况,按最优形式来实行扩大规模以及实现规模化经营最优化。
三、农村经济发展是土地有效流转的保障
中国农村的土地流转情况非常复杂,方式多种多样,同一土地,不同地区的土地流转情况完全不同,在同一农村,不同时期土地流转的情况也不尽相同。而怎样合理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发挥土地流转创造的最大价值,这需要强大的经济保障和制度保障。在我国现有市场经济制度下,我国商品其实很大程度都是由市场来调控,所以在土地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的关系中,土地流转是个关键的因素。而土地流转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供求关系,由于在供求关系中间最重要的是价格因素,能不能形成一个供求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将决定了土地流转是否能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价格越高,土地流转量越大,而一般的价格受当地经济情况影响,所以当地集体经济发达,土地流转的量更大,更有效。
四、农村土地流转与新农村经济的关系模型
对于土地流转的双方都必须是在利益共赢的情况相下进行流转,也就是说土地流入方和土地流入方一般会满足这些不等式:
P+P1≥C+P2 (1)
P3≥P+C1+C2 (2)
C+P2一P1≤P≤P3一C1一C2 (3)
其中P是土地流出方土地流出后得到的土地租金收益
P1是土地流出后通过劳动力或其他得到的不种地收益;
C是土地流出方流转过程须支付的交易成本;
P2是土地流出方原本种植所得的收益
P+P1即为土地流出方土地流转后预计收益,C+P2则为土地流出方不流出土地获得的收益或交易后带来的成本。
P3是土地流入方获得流入土地所获得的收益
P是土地流方流出土地所得到的租金收益,同样也是土地流入方所支付流出方的租金。
C1是在土地流转中流入方所支付的交易成本;
C2是土地流入方按照原有的管理对流入土地时的支出;
通过(1)和(2)式联入不等式得到(3)式,可以看出,P1和P3越大,则P的取值就越大,则土地越容易流转。P值保持一定时,C1+C2越小,则P3的取值将可能越大。也就是说当农民获得的非种地收入越高、土地收益率越高,土地交易成本和经营费用越低,土地流转就越容易,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土地流转收益较高,农村集体经济流入土地的意愿也会提高。并且土地流转的面积越多、规模越大,农村集体经济获益就更多,发展得更快。通过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因此可以得出两者的正相关联系。
五、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性作用
土地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性,所以我们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与土地流转相结合,充分利用集体的空闲土地或者村民抛荒的土地资源,应将土地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有如下建议:
1、改变观念,更新认识。在思想观念上要正确看待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改变原来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观念,充分认识土地流转对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和作用。
2、依实际情况促进有效流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耕种工具的提高, 只从事土地耕种的农民将越来越少,可将资源有效的整合流转,节省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3、完善农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当土地有效流转后,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土地有效流转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可通过建立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规模化吸收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并完善人口流动制度,为剩余劳动力流动提供制度保障。
4、完善土地流转后农村社会保障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传统农民而言,土地是维持生计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并通过土地产生的收益作为以后积累养老金,这就是土地的保障功能。土地进行流转后,收益和保障都会相应的减少,应设计出更合理的社会保障来弥补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基本生活和保障,可由当地组织、个人、国家按比例承担农民各种保障。
参考文献:
[1]贺振华. 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现实与理论[ J] . 上海经济研究.2003( 3)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新农村经济;因子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杭州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驱动力,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力,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撑力。2015年2月,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是一项重要内容。科技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农村的建设同样需要科技作为强大的支撑动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因此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是新农村建设必然途径。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发展高效的现代都市农业成为必然,加快农业科技发展任务更为迫切。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本研究以杭州为样本,以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在新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针对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新农村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1样本及数据选择
1.1杭州农业科技与新农村发展概况
近年来,杭州市科委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杭州现代农业发展目标,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全面启动杭州农业现代化“十大工程”,着力加强农业前沿技术的原始创新,突破主导产业提升和食品安全保障的关键、共性技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企业培育,改善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和创新环境,建设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推广服务体系,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引领能力,在农业“两区”建设、新农村科技示范点建设、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农业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搭建、科技帮扶与服务深入推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5年底,已累计建成各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104个,面积37000hm2,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65个,面积18587hm2。经过多年的农业“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杭州市蔬菜、茶叶、果品等“十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68.35亿元,增长6.4%。杭州市科委已累计认定286家农业科技企业、市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试点)84家[1]。
1.2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主要有农业科技投入和新农村经济发展两方面数据。农业科技投入采用科技部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数据,即科技三项费用中涉及农口的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对历年农业科研攻关、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种子种苗、科技扶贫和重大科技创新等5类项目拨款经费整理统计得到;新农村经济数据主要来自2007—2016年杭州市科技统计年鉴。新农村经济指标的选取基于相关文献研究[2-5]的基础上,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选取农林牧渔总产值、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菜籽产量和淡水产品产量等5个指标的人均值来反映新农村经济产出水平,即人均农林牧渔产值(元)、人均粮食产量(kg)、人均棉花产量(kg)、人均油菜籽产量(kg)和人均淡水产品产量(kg);选取农业机械总动力(kW)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来反映新农村的投入水平;选取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万元)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反映新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消除不同指标间量纲影响,对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表1),以实现数据指标间的可比性。
2结果与分析
2.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之所以称其为因子,是因其不可观测,即不是具体变量),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6]。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原有变量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一般相关系数在0.3以上[7]。本研究所选取的新农村经济指标有9个,要研究农业科技投入和新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则必须对新农村经济指标进行简化。因此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出新农村经济的主成分,以便进一步分析与农业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运用SPSS19软件,对9个新农村经济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各指标的相关矩阵。从表2中可以看出,多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在0.6以上,0.3以下的为少数。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对主成分因子进行提取,从而减少新农村经济变量的个数。对新农村经济指标量表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KMO统计量是取值在0和1之间。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时,KMO值接近1。KMO值越大,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当KMO>0.5时,就适宜进行因子分析[7]。在99%的置信水平下,本研究中新农村经济指标的KMO值为0.599,表示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度检验(BarlettTestofSpherici-ty)用于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是否是单位阵,即各变量是否独立。它是以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为出发点,零假设:相关系数矩阵是一个单位阵。如果巴特利球形检验的统计计量数值较大,且对应的相伴概率值小于用户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则应拒绝零假设;反之,则不能拒绝零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可能是一个单位阵,不适合做因子分析[7]。本研究中,巴特利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127.596(自由度为36),相应的概率sig为0,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因此,本研究的新农村经济指标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由表3可知,通过对新农村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主要因子F1和F2,其贡献率分别为60.3%和35.1%,累计贡献率达到95.4%,超过85%的要求,说明F1和F2解释了新农村经济9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从表4可以看出,F1在粮食、棉花、油菜籽、淡水产品、消费品零售额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这6个指标上载荷较高,说明F1解释了这6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F2则解释了农林牧渔和农业机械总动力这2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F1和F2同时解释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这个指标的部分信息。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如表5。根据该矩阵的数据,可得出因子得分函数。F1=0.036ny+0.17ls+0.168mh+0.219yc+0.235ds+0.135dl-0.065tz-0.133xf-0.119srF2=0.317ny-0.012ls-0.014mh+0.141yc+0.249ds+0.361dl+0.194tz+0.084xf+0.113srSPSS软件自动根据上述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样本相应因子得分SF1和SF2(表6)。
2.2农业科技投入与新农村经济综合指标关联性分析
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新农村经济指标后,得出新农村经济综合指标SF1和SF2,代表新农村经济9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对2006—2015年杭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数据和新农村经济主成分因子得分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表7可以看出,在95%置信水平下农业科技投入和新农村经济综合指标F1的相关系数为0.698,显著性明显;在95%置信水平下农业科技投入和新农村经济综合指标F2的相关系数为0.658,显著性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投入、新农村经济产出和投入水平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呈正相关,即农业科技投入增加会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3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新农村经济各项具体指标关联性分析
可以看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人均农渔牧林产值、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99%置信水平上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都在0.85以上。这说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明显的,对农村生产投入和农民增收起正向促进作用。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人均粮食产量、人均棉花产量在99%置信水平上呈负相关,且相关性也在0.85以上,这主要原因是杭州农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首先,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得以广泛应用,农民有更多的选择种植经济价值高的农产品,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粮食和棉花这类传统主要农作物产量减少,这也正说明了杭州新农村经济建设鼓励以“一村一品”为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如建德市莲花镇齐平村发展铁皮石斛特色产业,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发展莲产业等[8];其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耕地日益减少和农村居民抛荒现象更为突出,从而使得粮食和棉花生产面积直线下降;再者,近几年农村经济以发展农村休闲产业和乡村旅游为主,导致传统农业发展减弱,所以不论科技创新投入如何提高,其产量都在下降。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人均油菜籽产量、人均淡水产品产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相关性则不显著。究其原因,一是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位和自然禀赋决定了杭州市油菜籽产量和淡水产品产量在某个年份达到顶峰后又持续回落,形成一个倒U型抛物线。其中,淡水产品产量受养殖面积刚性下降、“五水共治”行动等因素影响[9],因此会出现人均油菜籽产量、人均淡水产品产量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相关性不显著的结果。二是杭州市“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地貌也决定了杭州农业不能大规模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农业机械总动力影响不大.
3结论与不足
运用因子分析对新农村经济发展指标进行降维提取,得到2个新农村经济发展主成分因子,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新农村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以及具体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1)农业科技投入、新农村经济的产出和投入水平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呈正相关,且显著性明显。(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人均农渔牧林产值、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99%置信水平上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都在0.85以上;与人均粮食产量、人均棉花产量在99%置信水平上呈负相关,且相关系数也在0.85以上;与人均油菜籽产量、人均淡水产品产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相关性不显著。综合分析,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增加会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本研究在考量新农村发展的特点和数据可获取性的基础上进行新农村经济发展指标的选取,主要突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新农村经济方面的影响,对新农村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影响则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本研究侧重于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对新农村经济的影响,农业科技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还需深入探讨。
4对策建议
结合以上分析,从政策制定者和农业科技管理者的角度,提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完善政策制度,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保障机制
把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研究制定鼓励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各级科技、农口等相关部门,要在财政投入等资源配置上向农业科技发展重点倾斜,在项目、经费、人才等方面优先安排,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和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活动和科技信息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成果、政策、最新进展和典型等,不断提高广大农户的科技意识和素质。
4.2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农业科技财政投入的稳定机制
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与涉农高等院校的倾斜支持力度,对长期从事基础性、公益性农业科技活动建立相对稳定的支持机制。增加对农业新品种选育攻关和农业主导产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等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落实农业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将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新兴产业培育作为政策扶持的重点对象,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农业科技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4.3加大智力投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智囊队伍建设体系
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加强高校涉农学科建设,推动教育、科技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加大高等院校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农业科研院所联合打造农业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地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制定有利于乡土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和培养计划。以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和重点创新团队建设为载体,培养和集聚高素质农业创新人才。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中,重点加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具有互联网知识的跨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支持创新领军人才组建创新团队,加大对创新团队创新创业的扶持。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和知识更新,深化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大力培养一批有技术、懂管理、熟市场的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
4.4引导投融资发展,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多元投入机制
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研发,逐步建立健全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信贷和风险投资为重要支撑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引导鼓励农业科技企业增加科技研发的投入,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引导创业投资资金投向农业种业企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金融服务,改善对农业科技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
4.5鼓励创新创业,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
转化激励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加快制定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应措施,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打破体制障碍,明确在职农业科技人员或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均可通过离岗创业、兼职兼薪,真正让“第二职业”成为正当工作、工资外收入成为合法收益;设立专项扶持资金,设立“创业之星”“重大贡献奖”等奖项,对创新创业成绩突出、效益明显的专家或团队给予重奖;完善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农业生产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就业;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参与现代农业、来料加工、休闲旅游、社区服务、商品流通、再生资源利用等产业创业。
参考文献
[1]2015年处室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思路汇编[R].杭州: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6.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发展 存在的问题 途径
我国现在的农村和农业经济发生了很大改变,社会现代化的推进,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的体制正在被逐渐破除,形成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城乡经济发展的互补性越来越多,互动越来越紧密,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伴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更是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在这种新的经济形式下要把握好机遇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促进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但是现有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种种新问题,笔者试从几个方面探析新农村经济形势下如何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基本情况分析
1. 农业种植的利润大大增加。在免除农业税后,种地除去必要的生产成本,没有其他支出,所以,农民在土地种植中有了利润;根据当前情况分析,农民仅种植粮食作物,每年的纯利润收益就在10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其秸秆、富余粮食等的增值效益。
2.畜牧养殖已成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从调查看,各户均养殖牛羊鸡等畜禽,不仅消耗了多余的种植副料,还增加了收入,其收入部分约占整个家庭收入的2成以上。
3.外出务工已成趋势。从调查看,现在村内坚持种地的大部分是4O一60岁之间的人员,20―40岁的绝大部分在外务工,或者两者兼顾,且外务工的收入已成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大约占到总收入的3―5成。虽然这部分的打工收入在农户家庭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但是,对改善家庭生活状况补助不大,主要原因是,这部分打工者在城市自身消费高,且都有向城市转移的倾向。
4.国家的补贴政策保障了农民种地利润所得,增强了广大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国家种地补贴已近农业种植成本的20% ,大大高于物价上涨水平,这样就基本抚平了农民对生产资料上涨的怨气。
5.农业种植的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现在农民土地种植中,约有2.5%是雇佣农业机械化的费用,如果加上自身已有的农机费用,大约应占一半,畜力、人力已经很少,虽然提高了种植成本,但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解放了劳动力,从而促进农村大批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二、当前农村农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当前农民依靠土地种植,促进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种植土地的利润率与其他行业相比是相对较低的。在现实情况下,如何提高农民种地的收益是最紧迫的问题。
2.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相对较低,不能适应新型农业发展的要求。年轻学生学习最好的考大学进了城,较好的上技校进城打了工,只有那些学习差的留到了农村,文化水平明显太低,另外就是缺乏农业技能。
3.农民因病、因教育致贫的现象还存在。农民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现象,或因看病上学而致贫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4.农民扩大生产缺乏保障。在当前的农村,有一部分有闯劲的农民,走了一条比较成功的路,但他们在进一步扩大再生产中缺乏必要的保障,使他们停步不前。
5.农业灌溉的自动化水平还较低。主要原因是受现实小片农田承包责任制的制约,因自动化水平的限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制约了农村劳力的进一步解放,因此,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已成当务之急。
三、解决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途径
(一)建立现代农业运行体制
1.稳定农业政策。当前正是农民休养生机的时期,而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又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基础的保障。现实中正是农民从事土地种植业积极性最高涨的时期,这对保障整个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业政策不仅要稳定,而且还要逐步完善,让农民在种地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对于那些现实中缺少土地的人,国家可在其他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让他们从另一条道路上富起来,形成农民致富的多业并举,从而使农村经济更加繁荣。
2.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加大改革力度。要想加快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首先是要建立完善农业产品的保障机制,保证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面对耕地逐年减少的情况,制定更为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加快改革征地和农村基地建设用地制度,其次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作保障,加大力度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成农业生产力,农业结构的调整要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度推广农业新技术。
3.农业实现产业化,加强政府引导,合理规划产业结构
努力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产业化的发展对农业的经济发展有很多的促进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实行,有助于当地的支柱性产业区域化分布,专业的生产,社会化的服务,现代化的管理,帮助农民拓宽了收入来源,可以形成产供销,以科技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条龙的经营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经济的自我积累,发展。
4.加大农业技术的投入。下一步在提高作物种子的品质上加大科技投入,包括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提高作物的营养品质等方面。
(二)进一步提高农民文化及专业技能水平。
一是加大对农村普通教育的投入,包括经费投入和提高师资水平两个方面。二是加大对农村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设立农业技术职业学校,全部由政府财政投入,农村人员可免费人学,招收的对象是那些普九后没有升入高中的学生,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代新型农民将由此而诞生。
(三)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农业发展
1.加大农业资金投入。资金就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任一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有资金的大力支持。据统计,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只占有金融的15%左右,剩下的尽被城市占有。即使这样也有专家提出,在这农村金融的l5%中,真正用于农业投入到农业经济发展的仍占少数。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不足现象。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包括政府政策对“三农”的倾斜,合理分配国家财政收入,提高农业在财政分配中的比例,进一步的稳定,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政策,形成对农业投入的长期机制,促使农业的弱势局面得到改善,向发达行业迈进。
2.加大农村医疗和教育保障。新农合的建立,使农民受益匪浅,但力度还应加大,面还要更广。在教育上应设定一定的教育基金,帮助那些上学困难的孩子
3.增加农民的抗御风险的机制。农民种植业的风险主要是技术和市场,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风险越来越小,因此,市场将成为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解决农村基层水利问题
关于基层水利问题首先,解决当前农村基层水利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根本上抓起,坚决落实中央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科学的水利发展观,综合考虑,全面展开。在当前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的前提下,不妨先尽快进行试点,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其次是尽快建立供用水预报制度。将各地情况根据当地土壤、作物种植以及天气趋势等因素结合起来,向社会,并将本地水资源储备、水利用以及可引调水的相关信息及时,以使农民提早储备,早做打算。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经济的基本保障,现在我国经济结构正处改革调整时期,大方向结构把稳,政府在政策制定上要农业给予大力支持,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宝瑞:《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五大增长点》【D】.产业化论坛,2009;
[2]张月瀛:《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着力点分析》【J】.理论学刊,2009;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1
我们花庄村是俞垛镇的一个偏远村落,距离镇里大约12公里,我村地处三县市交界处,全村共有农业人口2358人,非农业人口104人,耕地面积4000多亩,河沟面积3000亩以上,村集体收入18万元,三产总产值一亿元,人均纯收入6480元,村所在辖区私营企业6加,加油站,奶牛场各一家,主要以加工毛绒玩具、石油机械、锻仲、家俱制造、特种养殖为主导产业。就自己近期的调查来看,有许多的因数制约我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我村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我村的农业生产受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电灌溉率不高。
有这样有句话“要想富,造公路”,现在兴泰公路全线通车了,但是我们村的村级公路还很不发达,村西面跟南面的许多地方现在还是砖头路,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危桥,没有好的交通,就没有人来投资创业,农副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目前,我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三)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是农户走入市场的最大障碍。
我村的农民仍然沿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思想观念保守,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给以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当的严重。相当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农为本的生存观念和温饱型目标,小富即安,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受固有观念的制约,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模式停留在初级水平。
(四)经济发展中“短视心理”造成集体实力日渐削弱,对户营经济的扶持存在误区。这里的“短视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享乐主义,摆官架子的不利倾向。由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户营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抱的期望不大,导致近年我村集体经济实力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存在,要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缩小乡村致富的差距,就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遏制我村农民致富缓慢的势头。
二、多管齐下全面推进
发展现代农业,繁济荣农村经,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整个经济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必须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业现代化。要树立按比较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要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要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
(二)用现代装备带动农业。
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明年我村公路交通条件会得到改善,我村已经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进行土地整改,修建乡村公路和桥梁,国家明年对经过我村的国家v级航道鲁汀河进行休整。
我村要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要实施沃土工程,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前段时间我镇的秸秆还田现场会在我村召开,这不仅是对于我村前段时间秸秆禁烧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一池三改”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六通、六有、六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根据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兴农,这样才能强村富民。
我村是俞垛镇注水养殖大村,应该发挥自己的产业特色,将养殖业做大做强,联合各养殖户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降低市场风险,创建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招商引资,今年我村已经引进了四个项目,其中有一项就是蘑菇大棚种植,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要扩大规模,创建食用菌生产基地,创建加工厂,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品牌化经营,包装出口,争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花庄村的农村经济一定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奔小康。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
xx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总人口5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2.4万人,耕地面积782.2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市。近年来,xx辖区内国有商业银行、农发行、城乡信用社及其分支机构、邮政储蓄银行等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立足xx市情,按照“信贷支农、支付助农、信用惠农”的思路,积极贯彻落实中省“三农”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不断实现金融服务科学化、创新化、规范化,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现状与成效
(一)突出窗口指导,提高“三农”信贷政策执行力。人行xx中心支行、xx银监分局,积极贯彻落实中省有关“三农”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先后制定出台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全市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xx市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指导意见》、《加大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意见》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和指导意见。并结合xx“三农”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设施农业发展、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等支持措施。同时,人行xx中心支行作为管理机构,积极探索信贷政策窗口指导的有效途径,以35个信贷政策监测基点为平台,将涉农信贷投放纳入信贷政策导向评估考核体系,对金融机构“奖优罚劣”,引导辖区内涉农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XX年12月末,涉农贷款余额为306.78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49.18%,当年新增14.68亿元,占各项新增贷款比重18.47%,有效地落实了中省各项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
(二)提升服务水平,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xx各级金融机构以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为突破口,持续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建机制。人行xx市中心支行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项工作、一名领导、一队人马、一套措施、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市银行卡助农取款推进会。通过应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关于农业生产补贴、农民消费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既减少了国家补贴资金发放环节,又扩大了农民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还防范了补贴资金被挤占、截留等风险,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逐步成为全市农民获取金融基础服务的有效补充。
二是强宣传。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在庙会、集会上通过发放年画、宣传折页、宣传纪念品、有奖问答、现场解答、悬挂宣传条幅等方式,使农民群众对银行卡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中支与金融机构携手,组成志愿者队伍,开展“面对面”宣传,提高参与度。316名团员青年组成央行青年志愿者队伍,定期进村入户,宣讲使用银行卡的方便,并通过现场发卡等形式,提高农民群众对银行卡的持有率。五年来,中支通过从点到面、由浅入深的一系列宣传方式,累计组织开展了“央行支付、中流砥柱”、“畅刷银联卡,享受好生活”、“刷新生活,卡动五月”等主题宣传活动105次,发放资料13万份,惠及50多万人次,使银行卡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延伸到农村地区及打工地的“神经末稍”,增强了农民群众使用现代化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意识。
三是创建示范县(村)。XX年,确定了xx县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示范县,流曲村为示范村。人行xx中心支行指导xx支行指定县域金融机构在全县布放atm机35台、pos机290台,实现了自助设备在乡镇布放的全覆盖,畅通了“三农”资金流转渠道。截至目前,xx县人均持卡量1.1张,持卡消费额占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24.29%,受理银行卡的商户增长3.3倍,国家30多种补贴资金通过银行卡发放,xx县被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评为“陕西省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优秀示范县”。
(三)创新金融产品,加大支农力度。xx各级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依托自身职能,不断改善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创新服务产品,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突出特色服务,开展综合试点。人行xx中心支行在全市10个县(市)支行开展了“一行一特色”综合试点工作,先后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宅基地抵押贷款、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果库库存担保贷款等新的抵押担保贷款产品,涌现出了“银行+担保公司+农户+公司”、“一折通”抵押担保贷款等信贷模式,为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各县(市)支行也根据当地实际,纷纷开发新的金融产品。蒲城支行设立了乡长金融助理;华县支行推行了“点单式”金融服务新模式;韩城支行落实“绿色信贷”政策支持循环经济发展;xx支行以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为依托,创建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被纳入总行国家级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的备选库。多样化金融产品解决了部分农户和涉农企业融资问题。
二是以县域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为切入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农行xx分行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服务对象,持续加大对“菜篮子”、“米袋子”、农产品物流、农业科技等方面的金融支持,探索出了“大荔农户贷款”、“xx农业产业化”等服务“三农”新模式。近年来,累计发放金穗惠农卡33.4万张,占到全市总农户数的32%;累计投放农户小额贷款10.6亿元,受益农户达2.9万余户,建立惠农金融服务站近4000家,全市乡镇达到100%全覆盖,先后为200多户中小微企业发放约19.8亿元贷款,做到了“惠农天下,益农万家”,先后荣获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群众满意十佳单位等多项殊荣。
三是以“一村一品”为载体,创建“信贷专业村”。邮政储蓄银行xx市分行充分发挥其营业网点90%以上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地方的优势,以创建“规模化养殖专业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农产品收购专业村”为突破口,大胆尝试“信贷专业村”服务新模式,受到陕西银监局的肯定并在全省范围推广“xx模式”。其具体做法是:针对种养殖大户、个体农产品收购户及微小企业主缺乏标准化、规范化财务信息的状况,信贷人员通过走村入户深入调研,科学制定信贷支持方案,并聘请村干部为信息联络员,配合做好信息沟通工作,贷款的申请、审批、发放都在当地,具有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优点,符合个体农户和中小企业主需求特点。已累计为全市百余个专业市场、专业村提供资金扶持,放款户数达4000多户,为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扶持。
四是推行“阳光信贷”,促进群众致富。陕西省农村信用社xx办事处积极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制定了《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五年发展规划》,成立了公司、农户、个人三大贷款营销中心,推行全员深入农户,开展专业化信贷营销服务。各联社在全市网点设置“阳光信贷”公示牌,实行“信贷服务五公开”,向客户公开贷款种类、对象、条件、利率、审批程序等,提高了办贷透明度。累计向42.72万农户发放贷款207.44亿元,向976个农民专合组织发放贷款2.61亿元,发放新农村建设示范园贷款24.65亿元。同时,在辖区内10家县(市、区)联社设立了惠农资金兑付中心,代付涉农资金20余项,累计代付资金总额60余亿元。10家联社还设立了专门的创业促就业贷款服务中心,累计发放创业促就业贷款5.14亿元,支持1480名返乡农民工就业,走上致富道路,XX年被授予“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功勋单位”荣誉称号。
(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出台了《xx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三年规划(XX-XX)》,召开全市各级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座谈会,把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利用征信知识宣传周、3.15消费者保护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宣传征信知识诚信意识。人民银行xx中心支行从信用信息服务入手,为配合并推动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在农村地区持续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指导农村信用社累计为97.4万农户家庭建立了经济档案,建档面达82.56%;评定信用户43万户,评级面达44.1%;创建信用乡镇25个,信用村732个,为信用户发放无需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12.26亿元。中支团委组织开展了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评定工作,按程序选树了55名农业产业化代表、大学生创业典范、青年创业带头人等农村优秀青年为第一批信用示范户,已向示范户发放贷款上百万元,支持青年创业发展。通过信用示范户带动,诚实守信的文明风尚逐渐形成,也促进了农村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
二、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持续实施,农村经济日益活跃,对银行信贷需求也日趋强烈,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与较为完善的城市金融服务相比,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在量上差距较大。随着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趋向多样化。传统农户主要用于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性贷款比例大幅下降,个体、私营企业贷款剧增。但目前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无论是农行、农发行还是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和企业都设定了较高的信贷准入门槛,小额贷款对种养大户及农村个体加工运输户,3万元以下的授信额度则远远不够,资金供求矛盾较为突出,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地域范围向外拓延,可以同时经营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金融服务业务。由于农村金融服务受限于自然条件,贷款风险大,成本较高,利润较低,为实现盈亏平衡,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在主观上希望进一步拓展城镇金融服务。当前对农村金融机构吸收的农村存款如何确保返投农村,仍然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因而县域信贷资金向城市集中,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低于城市地区,由此造成农村金融服务“失血”较为严重,加剧了农业资金的供求矛盾。
(二)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不够健全。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主要商业银行在农村基层的网点撤销,现有机构贷款权限上收,基本上不再办理农户贷款和一般性农业生产贷款。农发行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主要发放粮棉收购资金贷款。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主要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部分涉农企业贷款,但受资金限制,并不能满足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的需求。邮政储蓄银行虽发放部分消费贷款,但尚处在起步阶段,涉农信贷业务发展缓慢。同时,较高的金融市场进入门槛,阻碍了村镇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难以形成完善的面向农村的投资体系,最终导致市场竞争不足,使得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动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三)金融服务品种有待进一步丰富。一是金融产品单一。目前,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仍沿用传统金融服务手段,金融业务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农村金融服务仍以现金为主,信贷产品创新不足。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农村资金需求已经从单一的农业生产扩展到生产、消费、教育等,缺少金融服务创新,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支农贷款对象范围狭窄。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对象局限于农户和农副产品加工个体户,涉农贷款过度分散,向农业优势产业带、产业区域和“一村一品”示范村适度集中不够,向与主导产业关联度大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不够,拉动农村产业发展的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三是农村金融市场细分不够。基层农村金融机构对多层次的“三农”金融需求主体很少进行细分,对不同客户往往采取相同的服务和管理策略,忽略了市场及客户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涉农贷款投放的时段分布与农业生产的需求衔接不紧、相对滞后、存在错位。据农户反映,设施农业在一季度的资金需求旺盛,而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往往按季度平均,甚或在一季度不能及时投放农业生产资金,这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四)农业信贷风险保障机制滞后。当前,xx尚未建立有效的农业保障救助机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以家庭基本生产单位为主导,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或遭受天灾人祸,农户就束手无策,难以规避风险。加之,农民自身拥有的房产、土地使用权、种养物等难以作为有效抵押物,金融机构既难找到适合条件的担保人,又缺少相应的专门担保中介机构,并受农业生产高风险、长周期、低收益等因素的影响,从资金出路和经营效益角度出发,虽有贷款愿望,但考虑到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和农户偿贷能力有限,又存在“畏贷”心理,对支持“三农”信心不足。同时,农业保险因技术复杂赔付率高,一些商业保险公司考虑其经济效益目标不愿涉足,尚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建议与对策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三农”的新思路,深入研究“三农”工作发展的新特点和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新要求。针对当前xx金融机构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资本的逐利性与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村金融不能完全靠市场自发调整,这就要求政府引导农村金融机构调整投资方向及投资方式。建议地方政府通过制定法规,公平、公正地界定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服务职责,对于连续完成一定比例投放当地的金融机构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村资金回流到农村,实现金融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地方财政对支农贷款、再贷款给予贴息,进一步落实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激发金融机构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引导资金进入农村。另一方面,人行作为管理机构,需进一步提升支农再贷款在引导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方面的导向作用。扩大支农再贷款的支持对象,由农村信用社扩大到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村镇银行等设立在县域的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借鉴福州等地经验,探索支农再贷款授信管理新模式,对内控好、涉农贷款比例高、支农再贷款资金需求季节性波动明显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试行支农再贷款“核定额度、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的授信管理模式,为其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提供更稳定的央行资金支持,防止因存款波动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的影响。
(二)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继续完善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把农村信用社发展培育成真正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管理体制,扩大政策性业务范围,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等开发性金融业务。建立邮政储蓄与当地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互通制度,使邮政储蓄吸收的农村资金,能及时回流、运用到农村、农业和农民。与此同时,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度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信贷组织、农村资金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而构建多种所有制并存,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提升对“三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一是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和农贷信贷员包村服务。利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在农村地区开办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在农民主要聚居地设立atm机和自助银行,提高金融服务便利度。对少数地域面积大、居住人口少、生产季节性强的村镇,提供或流动上门服务。推行涉农金融业务产品的流程、价格、贷款公开制度,实施“阳光放贷”,提高农民获得公平贷款权的机会。此外,要健全登记、托管、交易和清算制度,加快农村金融现代化清算系统建设,为农村提供方便、快捷、持续的金融服务。二是拓宽信贷范围。将城市成熟的金融产品推广到农村,探索开展农村教育贷款、生活消费贷款、农村住房贷款等消费性信贷业务。创新中长期贷款方式,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开展贷款、贴现和票据承兑业服务,对优质农业产业化项目可采取社团贷款、联合贷款等形式,以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三是适时调整。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建立起县乡两级农村经济项目信息库,实施重点涉农项目进展通报机制、涉农政策出台前沟通磋商机制,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等相关政策的有效衔接。金融机构据此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环节和不同主体金融服务需求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地提供差别产品、差别营销和差别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补偿和保障机制。一是创新担保方式。建议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联合,探索组建农业专业担保机构、农民自发组织形成的互助担保机构、财政资金支持的担保基金等,尽可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信用担保的合理需求。二是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我市可根据本地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及财力状况,在全省17种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品种之外,对能体现地方特色的项目适时纳入基本保险范围,并不断提高覆盖面和保障程度,减少自然灾害对农户经营的冲击。三是加强宣传。通过地方碎戏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介绍、宣传农业保险的重要性。也可尝试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兴软件以达到传播效果,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水平,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模式,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自愿参保投保。与此同时,加大地方性“三农”保险产品创新力度,探索开发“信贷+保险”金融服务新产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保险品种,实现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农户的“多赢”。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3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XX镇农村经济继续健康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XX镇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XX镇位于中江县南端,距镇城约40公里,属丘陵地区。全镇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辖22个村,2个居委会,2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近40000人,非农业人口3000余人。我镇农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XX镇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由农村基础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不够完善,水利设施损毁严重,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彻底解决。
(二)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依然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发展意识不强。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培育少,农民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难。农村教育水平已不能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XX镇不断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民搞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反季节蔬菜、特色水果、劳务开发等,也取得一定成效。
二、对加快XX镇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明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立的深化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为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镇提出了“保稳定、抓重建、强三农、壮支柱、促发展、创辉煌”的总体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在“抓重建”和“强三农”上狠下功夫,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抓住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国家富民安康工程、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机遇。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更加完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二)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加强农村发展基本制度建设。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努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以强化带动为助力,走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二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
(四)以恢复重建为纽带,加大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特别是汶川地震损毁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进一步加大 投入力度,发动群众搞好农业生产设施重建,尽早恢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加快农村交通通讯恢复重建。三是提高农村灾害预报、处置和自救能力。
(五)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为重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坚持把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努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一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抓紧灾后医疗卫生机构重建,重点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公共卫生安全,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
三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四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保障标准。
四是完善农村五保户、“三孤”人员供养救助制度,推进集中供养,不断提高供养水平。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军人的优抚政策,积极做好农村老龄、残疾人事业。
[关键词]农村经济;和谐新农村;农业发展现状
引言
农业经济发展要求扩大耕地面积和经营规模,大量使用机械,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农业企业,同时,要密切注意市场的动态和流向,将市场变化情况作为导向,将经济效益作为中心点,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在现有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聚集、装备,积累投入,调整存量,优化资源,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率。促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趋于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以及国际化,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推动农业经济规模的加大,早日实现农业的四个现代化。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自建国以来,我国逐渐的开始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和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一轮快速发展时期。纵观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发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使农村经济运行的宏观政策背景做出了巨大改变,突出表现在市场农业的发育以及市场机制对农业的调节作用大为增强,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现在已经开始趋向于优质、高校和高产方向发展,农业内部开始进行合理化的方向调整。
2.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稳定增长的同时,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行业高速增长,对推动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村非农行业的规模现在已经开始逐渐壮大,科技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其发挥的作用也大大提高,尤其是我国各区域农村非农企业增长推动因素不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东部地区主要是在农村非农行业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增加了力度;中西部地区农民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些企业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资源潜力正在不断的被挖掘出来,这就使得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呈现快速增加趋势。
3.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农民的收入普遍呈增高趋势。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特点:一是农民从事家庭经营生产活动仍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乡镇企业职工报酬收入继续增长;三是农民低收入比重下降,高收入人口比重上升。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1.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大落实农村政策落实力度
改革是改变农村面貌的必由之路,客观环境的变化要求农村翻遍也要走改革之路。总结以往的经验,可以得出改革是必由之路,不改革就要落后。目前,农村和你们仍然占我国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受到制约,那么其他发展最终也不会解决我们面临的根本问题。因此,必须加大农村的土地和金融等一系列的改革,我农村经济快速、持速、稳定、高效、科学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要努力落实中央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帮助农村加快发展。
2.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非经济因素”的探索与研究
当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正成为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切人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因此不断取得可喜的变化。实际上,在经济运动过程中,除了经济因素本身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外,还有大量的非经济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非经济因素作为一种隐性因素,不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周边各地区的发展形成影响,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而且在特定的时间还会对经济发展的整体局面造成影响,成为阻碍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顽固积瘤。以非经济因素作为分析视角充分研究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繁荣经济,促进发展
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息息相关,应该把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促进农村消费的关键举措。扩大内需增长空间,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去年以来。在以往的实施政策中,国家实施的多项政策在农村地区初见成效,特别是农村消费品市场呈现出日益繁荣的发展势态,甚至出现了农村经济发展快于城市局面,这是扩内需、促消费的战果。农村市场的新变化,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国家在农村相关政策的良好反应,也表明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大有可为。此外,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农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从而起到了拉动内需、繁荣经济的作用。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文化素质
在我国的和谐新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中,农民是发展的主体。农民素质的提高,对于未来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高素质的村民,就不可能有农村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强化农村中学初、高中毕业生劳动技能课程的安排和学习,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续力量打好基础,为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家庭经济发的展提供人才支持。
5.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农民种养结构的调整需要一定的引导,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要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农村经济和技术的服务指导工作,解决农村和农民经济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所以,需要我们的有关部门从城市下到农村和农民家里去服务。与此同时,要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卫星传输宽带网,扩大村民小组播放点建设规模,使得农村信息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为农村闲散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
三、结论
笔者在掌握了相关信息之后,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角度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新农村的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各方面的优化与调整可以促使我国的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为新农村的建设奠定基础。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可以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完善各方面的体制,促使我国成为世界强国。当然,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不应该只是流于形式,它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推进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参考文献
一、农村经纪人的概念和作用
农村经纪人是活跃在广大农村,为促成他人进行涉农交易而从事中介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农村经纪人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活农”。就是能够将零敌的农产品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组织起来,与市场衔接,形成农业生产和市场流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使农产品能够实现销售,农业实用科学技术能够得到应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找到出路。农村经纪人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从现实情况看,农村经纪人的发展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农村经纪人具有熟悉农业生产经营,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市场信息的优势,是沟通产销的重要牵线人和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带头人,是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桥梁,是引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鹤壁市浚县善堂镇经纪人采用“市场+经济人+农户”的模式,先后建立了临河西瓜市场、光明村茄子市场、什村大葱市场、双庙蔬菜市场,他们整日穿流在市场中,充分发挥其自身见识广、信息灵,以及网络的作用,吸引河北、山东、山西、安阳、鹤壁、新乡等外地客商纷至沓来,日成交量13万公斤,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善堂镇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鹤壁市开发区的农村经纪人利用掌握市场信息的优势,与当地14户粮食经营户建立了协作关系,定期把农民的小麦、玉米等粮食发往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当前农村经纪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经纪人素质较低。少数经纪人受多种因素影响,无视商业信用和职业道德,经营中不择手段地压级压价、欺行霸市,影响了自身形象。经纪人营销组织较散,产品检疫把关不严,产品包装粗糙,导致一些农产品进不了城市超市。
二是农村经纪人经纪行为不够规范。同行之间、同业之间往往为争夺市场相互排挤、搞无序竞争。
三是农村经纪人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村经纪人信息采集手段比较落后,季节松散型、家庭单干型所占比例较大,宏观上难以把握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及发展趋势等。大部分农村经纪人都停留在各自为战的无组织状态,并没有充分利用起社会的合作和分工机制,而分散经营使他们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四是农村经纪人业务结构不合理。营销经纪人居多,科技经纪人和文化经纪人缺乏。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大力培育和规范发展农村经纪人,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上,找到了经纪活农这个着力点。依据国务院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监督管理经纪人、经纪机构”的职责,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积极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
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村经纪人队伍素质。定期召开经纪人会议,认真学习国家工商总局《经纪人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始终把教育培训作为规范经纪人队伍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首要环节来抓。同时积极开展宣传,放宽农村经纪人的市场准入条件,提高经纪人的素质,提高经纪人在农民心目中的威信。
二是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的规范化管理。明确经纪人应负的法律责任,引导经纪人相互间交流经验,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每个县区建立经纪人协会,实行分片、分组管理。加强经纪人信用管理,建立信用档案,开展争创“诚信经纪人”活动,提高农村经纪人的信用意识。建立经纪人的学习制度和年检制度,制订经纪人票证、现金收结制度,促进经纪人行为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细化帮扶措施。对农村经纪人开展定期指导和跟踪服务,加强对农村经纪人骨干的培养。在农副产品的销售旺季,实行上门帮扶,指导合同签订,督促履约,调处纠纷,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经纪人注册、使用和保护农产品商标。
四是加强服务。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放宽核准范围,支持经纪人开展各项农业经纪活动;利用工商部门的政策法规信息,为农村经纪人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法规信息服务,增强农村经纪人的市场反应能力;在农村经纪人比较活跃的地方成立农村经纪人协会,制订会员守则,以诚实信用的原则规范经营行为,坚持交易自愿,公平交易;规范佣金标准,佣金由双方协商确定,保护经纪人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整合工商职能,成立“鹤壁市工商局支持三农工作领导小组”,对农村经纪人提供一条龙服务,促进农村经纪人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创新发展;思路;粮食;可持续;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可以看到,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很多的挑战,粮食安全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发展差距等问题日益威胁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和进度,从而不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长远发展,加强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粮食生产,不断提升农产品可持续供给水平
对于农村和农民发展,发展是基本核心问题,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是重中之重,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我国近年来虽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加强农产品供给,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规划化发展水平,但是也可以看到,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挑战,出生人口也在不断增多,城镇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民越来越重视粮食生产所带来的效益,如果不能满足预期,将会难以提高其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所以政府也应当提高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既要想法设法结合农村实际不断加大产品科技投入,提高粮食生产产量,又要从宏观角度加强管理,维持稳定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供应结构,才能更好地缓解供需矛盾,避免农产品生产不足或者过剩,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还要加强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生产问题,加大粮食生产供应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切实提高粮食安全生产水平,还要妥善处理好农产品供求平衡问题,既要加强宏观管理,又要适度放权,避免过多干预市场价格,从而影响农民收益,激发矛盾,对农产品生产结构积极引导和调整,积极探索转方式调结构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村提供更多的科学生产信息,不断提升农村素质和对市场的敏感性,进而基于市场供给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有效平衡农产品供给结构。
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调度,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最重要的因素,政府要全面加强市场监督和宏观调控,既要看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管理模式带来的好处,又要和宏观调控方式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平衡,妥善处理各方面的矛盾。一方面可以不断借鉴和学习国外在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结合我国国情,提高政府补贴力度,完善相应的补贴政策,创新探索政策补贴多元化的形式,从而实现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大形势,进一步突出第二、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积极探索农业发展转型的新路径,激发农民就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农民家庭收入,促进第三产业不断向前发展,此外还要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新模式,加强对农业资源的调度利用和宏观管理,探索组织化经营新方法,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资源集中最优化利用水平,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更好地促进粮食安全。
三、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足。随着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要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角度来进行探索,推行更加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和监督机制,推动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要不断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进而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水平,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发展模式更加优化,要对中东西部地区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加强资源统一调度和分配,在中西部地区增加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引导农村劳动力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有序维持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就业中心也逐渐转入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优化产业发展格局。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巩固农村农业发展基础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但是也可以看到,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步伐相对缓慢,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阻力和障碍,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一项持续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和需求,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所以一方面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鼓励地区结合实际完善相应的落实政策和实施细则,实行问责制,切实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确保专款专用。另一方面要尊重农村意愿,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不同地区农民精神文化建设需求,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家乡村与村之间的资源协同利用,加大对现有农业基础设施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力度,切实发挥基础设施应有的功能,提高资源最大化利用水平,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笔者认为,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核心能力的对策,应围绕资源、技术的开发应用与制度建设进行模式和方案的设计,主要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转变观念。把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当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来抓,必须澄清一些错误的观念:一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简单地理解为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工人化,简单地按城市模式建设农村,按城市的发展路径和经验改造农村,这是十分片面的。应当在保有农村基本的自然风貌和经营特色的基础上,利用农村的优势资源和应用技术改进农村的经济社会状况;二是过分依赖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农村脱贫增收,特别是利用农村廉价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搞低层次、浪费资源和重污染的制造业生产,这样做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是在更深层次上对农业的剥夺。
2.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立与资源优势相和谐的主导产业。我国农村的区域跨度大,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资源分布差异很大,这为农业产业的差异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实施差异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农业的低成本高收益产业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生产还是基本上以村庄或较小的区域范围为限,进行农业生产与流通的布局,结果是农业产业结构严重雷同,行业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国内市场农产品的供给不丰富,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个地区和村庄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立与资源优势相和谐的主导产业,实施差异化战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渔则渔,宜休闲则休闲,使自己的经营有特色、有品牌、占尽天地人和之利。
3.加强农村适用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首先,要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生产利用市场紧密结合的科技运行机制;其次,要加快普及先进适应技术。以产业化经营、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组织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区工程、农业标准化工程、良种产业化工程等科技兴农工程,引导农民发展适销对路的名优特产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三要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借用现代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
4.建立起在宏观上能够激励和约束经济行为主体创业行为、投资冲动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制度,解决我国农村因制度原因造成的低效率问题。如既要适当延长农业生产资源的承包期限,建立灵活的土地流转制度,加强投资者权益的保护,鼓励经营者进行长期的投资等,还要在合同上对投资者进行约束,要求他们按照维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经营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进行经营运作,不能随意破坏农村发展的自然规律和长远规划,搞急功近利性的经营。
5.适度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按照经济学的规模效益理论,在适度的规模内,随着规模扩大,经营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是递增的。目前,我国在农业产业和农地耕作上,存在着规模过小、现代科技应用成本过高的问题。所以,要通过农业适用技术的开发利用,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坚持统筹规划、连片开发,提高管理效率。
6.利用国家政策支持、政府服务和财政投资的引导作用,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为方向。在政策上,可以对立足于当地资源开发的项目和农业适用技术开发的项目给予贷款、税收上的优惠;在管理与服务上,建立农业服务信息网络,快速传递农业经济信息资料,对价格波动大的农产品,建立预警制度,避免更多成本支出;建立高效的运销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机能;大力推广农村适用技术,利用各种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加强媒体广告宣传,了解本土农业的特色,建立消费者对本土农业的信心与支持。
1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全的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是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认真落实“长久不变”的要求。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民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必须紧紧围绕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这根主线,以加强农村土地纠纷的调解仲裁为重点,以规范土地流转为突破点,推动农村土地承包规范化发展。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流转服务平台(即村有站点、乡镇有中心、县市有市场)是促进农村土地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必要手段,其作用日益凸现。一是成就了一批农民企业家。二是建成了一批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有组织地向种植能手、龙头基地集中,形成了一大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辐射范围广的种植基地。三是增加了农民的人均收入。通过土地流转,使一大批青壮年从传统农业中走出来,外出务工。同时提高土地的社会综合效益,近年来从经济收入情况来看,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务工收入对农户纯收入的贡献呈逐年上升趋势。四是提高了农民种植水平。通过土地流转,让农民接受了新的种植技术,种植大户、特别是龙头基地的经营者是农民更实在、更直观的榜样,看到了自身的差异,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种植水平。
随着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矛盾日益突出,法律的宣传普及使更多的农民懂得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土地方面的纠纷已经成为农村纠纷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领导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要求,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调解仲裁工作,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高效运作,力争实现仲裁机构合法化、人员专职化、装备现代化、管理规范化,充分发挥其化解矛盾、处理纠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2积极推行合作社发展新形式
推进合作社行政村全覆盖,促进合作社规范建设是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推进器。专业合作社有效地解决了村级组织“统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许多问题,体现了农村经济体制创新的内在要求。长治市提出了“三依托、三依靠、一联合”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上同步提高,健康有序发展。大学生村官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屯留模式”的推广,引导鼓励大学生村干部领办、合办、参与农民合作社,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学生村干部已经成为农村创业富民的带头人。随着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的推广,长治市逐步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知名品牌。23家合作社的12种产品得到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种产品进行了绿色食品认证;10种产品进行了有机农产品认证;5种产品进行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长治市区注册商标的合作社有99家;获QS产品认证的合作社有11家。2012年合作社的农产品在国家、省、市等各种农产品展销会上走俏。品牌效应、示范社带动、政府扶持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3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对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力度的加大是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避雷针。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会计委托和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是农村经济管理的基础。过去由于农村会计人员素质偏低,胡支乱花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引发农村矛盾纠纷等诸多问题出现。为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从源头上根除这一症结,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建立良好和谐的服务群体,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推动农村经济有序发展。“村账乡审”乡镇会计服务中心实行会计电算化,行政村建立资产台账,村级保障会计基本报酬实行一卡通,加强了对村级会计的管理,扼制了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现象。阳光农廉网络建设是推进村务公开的一个有效平台,市、县有阳光农廉监管中心,乡镇有阳光农廉服务中心,村级有阳光农廉查询室,对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对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科学评估村干部任职期间的工作成果,也是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治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规范操作程序》,从编制审计计划、确定审计对象、审计实施到审计结论及审计档案的保存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为村委换届选举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为村干部的评价考核提供了客观详实的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