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19: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城市更新研究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现代城市更新;建筑设计逻辑;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文章对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的定义进行了介绍,对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逻辑研究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二、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的定义
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应该如何具体落实其城市规划中的建筑设计,必须解决的是室内空间的使用、美观、经济的要求,然而应该遵循其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在建筑形态的外部形体上,在一定的时代特征风格的前提下,与城市历史文脉、周围环境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所以,建筑设计是在一种空间地域上的微观层次上的建筑规划,其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建筑群落的空间特性或建筑单体室内外。
三、建筑设计中的城市逻辑
1.城市节点中的建筑角色
不同的建筑样式和形态创造了不同的街道景观,反应不同的生活气息。如上海的弄堂,是上海一种特有的居住形式。弄堂与城市街道的衔接口为过街楼形式,过街楼都设在主弄弄口上部。过街楼面向马路的一面,作为弄门,有丰富的装饰和弄名标志。上海老街里还有石库门建筑,公寓弄堂。
与街道并存、对城市公共空间有重要影响的另一构成元素就是城市广场。建筑,作为围合广场的主要界面,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城市广场的空间形态和广场特色,为广场的塑造承担着历史的文化的含义。当然,随着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广场的建设已经摆脱了古代城市广场的建设模式,已向着广场建构要素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但是建筑的比例、尺度、围合程度、建筑组合方式、建筑与周围环境处理对于广场空间形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轴线设计是建筑师围合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实体的一种手段。自古至今,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途径,它在城市和建筑设计中始终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德方斯处于巴黎的传统轴线,即卢浮宫——协和广场——香榭丽大街——星形广场轴线的延长线上。为了加强新旧城的联系,在城市传统轴线的末端,德方斯巨门以其巨大的体量、纯净的形式、白色立面、观光电梯、篷状悬索,以及地下立体交叉网创造了城市轴线的连续性和景观的通透性。
2.建筑与城市互动
建筑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互动,一方面是城市系统向建筑的渗透,另一方面,建筑的功能与形态向城市系统辐射,成为城市系统的运作环节。前者体现在交通系统、公共空间与建筑功能与空间的互相整合,后者通过城市空间的组织作用,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对城市系统进行作用。
(1)城市交通系统与建筑的互动
城市交通系统分为公共机动交通、步行交通以及静态交通,当其与建筑结合时,一方面,增加了建筑主要功能之外的功能作用,激发了建筑内部职能与外部人流的互动;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介入,为建筑提供了一个在城市动线上的一个“接口”,使功能上具有一定独立性和内向性的建筑成为城市网络中一个能动的环节。
(2)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与建筑的互动
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与建筑的互动,可理解为城市中某种空间类型向建筑空间转换,使城市中具有场所特征的广场、街道空间出现在建筑内部,形成中庭空间与室内步行街,构建起内部的步行系统和交往空间。室内外公共空间的互通能够促进城市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的互动,促进高效而有序的城市生活组织。
四、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逻辑研究
1.建筑设计要进行关于市场的逻辑思维和判断。
我们应该对建筑设计产品的市场细分类型、相关领域和区域内的潮流和竞争、产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综合效益,客户群体的接受程度以及开发时序等方面进行收资、分析和判断。例如我们在接受北京润泽庄苑某地块项目设计的前期工作中,首先对市场、产品类型和定位。经济价值测算等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而指导设计师有效利用弧形沿河地段安排从叠拼联排、洋房、到中段的台院雅居,再到邻河大宅的三组不同产品。不同产品类型的组合,既充分满足容积率的要求、有明显丰富的规划布局空间和景观;既避免了单一产品市场开发的压力,又通过适当产品比例和价格组合实现较高的销售总价。
2.建筑设计要针对项目用地的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逻辑判断。
建筑基地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质、地貌、水文和植物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在收集资料、踏勘调查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要做出判断:究竟哪些方面的因素是我们可兹利用、可以辅助确定项目定位和营造特色环境、形象的。例如,我们在勘踏天津中北镇华亭佳园现场时,关注到基地中茂盛的原生树林,对其适度的保留和利用,发展成为小区中的自然原生绿化景观。又例如在济南银丰花园项目设计中,我们针对复杂的山地地形高差加以利用治理,营造“城郊山地花园”的特色主题,并以此指导后序的规划、向甲方汇报、规划报审和施工设计等一系列的工作。相近的例子还有北京东坝单店项目、沈阳深航项目等等。
3.建筑设计中对创作手法要进行逻辑性选择和运用。
关于建筑创作手法,因设计面广、流派多、层次深,我们将选取其中的立面风格进行阐述。以居住建筑中的住宅为例,其立面风格的确定往往与甲方领导的喜好、市场的流行趋势、产品的定位和性质、客户群体的认知、既有的现状环境以及规划管理部门的意见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建筑师要结合把握这些因素,选取其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判断。
五、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地方
1.气候的过渡。进入建筑庭院的气候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庭院中的空气运动与自然界的不同,除非庭院是外部空间。由于受到庭院周围垂直立面的约束,庭院中的空气温度受到空气盆积效应的影响呈垂直分布。冬季、空气温度由下而上升高,而夏季则相反。这样,庭院成为建筑与外间气候之间的缓冲带,建筑室内空间存极端气候以外的任何时候都能保持舒适。此外,夏季由于庭院四周的屋檐会形成阴影,阴影会使空气温度降低。
2.可调节的的热缓冲带。通过调整建筑群的关系和建筑立面的设计产生热缓冲层。形成室内环境利自然环境之间的缓冲带。缓冲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极端气候的不利影响,建筑热性能也可以随之得到调控。空气将集中在庭院中,能够减弱外部气流对室内环境的不利影响。空气温度和气流比较稳定,这有利于冬季的热量储存。夏季,庭院的热压能够改善自然通风,有利于建筑的被动冷却。
3.走集约型的设计路线
虽然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从而使资源相对贫乏。设计人员应该在满足使用者的使用与观赏的需求基础之上,采用集约型的设计路线。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要将建筑物的形式当作可以接纳各种设计的容器,不断地对其形式进行调整,让其产生更加完善的功能,从而将建筑的功能与美集约在一起。
4.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行业正行于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就需求现代建筑体系应当作为先进生产技术,重复以往西方走过的道路是不明智的,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设计经验。设计人员可以学习国外的建筑设计,认识其设计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认识和经验,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
结束语
现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逻辑思维和方法对于建设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大,加强建筑设计逻辑思维和方法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朱唯,袁春学.可持续建筑与设计方法探讨[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众参与;GIS;城市规划
一、 城市更新发展背景
深圳成立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在这种复合型的快速发展背后,面临着比其它大城市更为严重的空间资源“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根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为弥补深圳市建设用地的不足,未来将采用城市更新的办法来增加建设用地,并成为深圳空间资源供应的主要来源。另外,随着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市场和公众等多元利益主体利益诉求日趋分化,需要有新的方式对社会利益进行再分配。可见,无论从经济发展或是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城市更新都可能对深圳的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2009年底,深圳市政府公布并出台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系统、全面规范了包括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拆除重建在内的城市更新活动,并与2009年12月份开始实施。《办法》实施一年来,仅政府列入城市更新计划的项目就将近200个,深圳市内的各类旧区纷纷开展了规模宏大的改造建设。
二、城市更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办法》实施一年来,在旧区的更新改造过程中,由于城市的功能和结构具有保持稳定的趋势和以及惰性,各种各样在城市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仍不断地以各种形式重复出现。
1. 对城市整体功能结构缺乏整体考虑,出现城市布局新的紊乱
《办法》虽然确定了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制度,并提出了分类更新的政策框架,但在城市更新实施过程中,主要依据原有土地性质和权属来确定更新项目的用地范围,这样就使原有相对完整的区域被分为旧村、旧工业区等零散的空间来实施城市更新。而深圳市多年来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各类用地的分布是犬牙交错的状态,相互之间有分隔和渗透,各类型旧区的空间范围并不能清晰地界定。这也导致深圳许多亟待更新的地区,由于土地权属不清和土地利用状况复杂而难以开展城市更新工作。其次,城市更新单元的范围一般是在法定图则中划定,但法定图则仅对较小区域内的规划建设进行控制,这就容易产生零散的更新项目。这些更新项目往往以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为出发点,无法全面顾及公众利益、城市整体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城市更新对象进行全面的整合,这依靠法定图则办不到的。即使法定图则可能清晰划分空间范围,由于城市更新理论研究不成系统,无法通过统一的规划研究整合,仍会造成更新改造后,城市整体功能不完善,产生新的布局紊乱。
2. 重经济利益,轻生态和空间环境品质的整体理性
城市更新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开发商与拆迁居民,它们三者的目的是不一致的,但是成功的城市更新必须依靠三者的合力。居民的要求是保护他们的租金收益。房地产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为保住利润,只能千方百计通过加高建筑,加大密度,增加拆迁率等手段来提高容积率,或者想方设法降低拆迁成本,对生态环境和城市整体形象漠不关心。而政府希望避免财政压力,对征用权的使用就有极大偏好。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由于拆迁成本高,开发时过度强调高密度和高强调开发,不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整体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带来新的城市环境恶化,形成新的城市问题。
3. 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规划实施有一定阻力
目前,深圳市城市更新改造中公众参与机制仍需进一步的完善。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部门、企业和广大居民,普遍缺乏城市更新公众参与的理念,对公众参与的目标、价值观、行动机制缺乏正确的认识,整个社会还未形成公众参与的积极氛围。城市更新有关的政府部门和企业缺乏对公众参与的宣传,许多应释放的咨讯未及时,相关非政府组织、社区和居民往往由于不能及时得到相关资讯,无法真正有效地参与到城市更新中。这导致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居民利益诉求不能有效的反馈给相关部门,在城市更新实施过程中,会遇到来各个方面的阻力,给城市更新的实施带来较大的影响。
4. 缺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难以实现旧城更新的和谐发展
城市更新改造中,在经济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引导下,将旧区中原来的工业、居住用地大量地置换为办公、商业和高档住宅用地,从而导致城市旧区中大量社区解体,传统的社区居住文化圈被打破。为追求高额利润,在旧区中新建住宅大多数是高档商品房,价格昂贵,因此租金也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原有租户只能被迫搬迁到较远的区域,随之而来的产生了就业难、交通难、上学难、购物难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旧区居民不配合政府的改造活动,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5. 城市更新制度建设仍需完善
《办法》虽然对城市更新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使制度管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城市更新制度建设仍存在缺乏统筹与引导,包括对管理机制、相关政策和整合规划的统筹,以及对市场需求和公众需求的引导。制度建设的不足导致公众对城市更新的目标和价值观缺乏认识,难以实现对政府行为的社会监督。另一方面,对城市更新认识的不足使得市场和利益相关者既缺乏对城市更新过程和结果的合理预期,同时还普遍地存在投机心理。政府为平衡各方的利益,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多,但得到的社会认同却始终不足。不对城市更新制度进一步的完善,这种矛盾仍然会继续存在。
这些问题暴露出城市更新理论未能有效地指导规划实践。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的拓展城市更新规划理论,更清楚的认识高速城市化下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制,并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因地制宜选择科学的更新改造模式,制定更高效的城市更新策略,实现快速变化中的旧区结构转型,促进城市更新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进行深入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对策研究
1. 加强城市更新规划理论研究
随着深圳市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可供使用的城市建设用地有限,旧区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深圳市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影响因素的错综复杂,需要我们使用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理论,强调有机更新,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对高速城市发展条件下旧区空间结构形态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及相关规律展开研究,真正把握当前城市更新的实质。主要研究方向应包括旧区功能改变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旧区功能改变和空间结构转变的优势与适应度评价,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约束条件和矛盾分析,以及旧区功能、结构变化的特征及趋势分析等。
2. 加强城市更新的政策研究
从城市整体的角度看,城市更新可视为城市用地的空间存量调整,是更有效、更合理的利用城市用地的重要方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用地空间存量调整在性质、规模、形态、时序等方面的协调和平衡,往往由于缺乏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常被割裂,从而影响到城市功能的整体发挥。目前,深圳市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应加强城市更新中集中与分散的整合机制、旧区功能和机构与城市整体的协调机制,加强城市更新宏观政策与调控机制的研究,并从政策、空间、经济、管理、景观等层面提出措施和建议。
3. 加强城市更新中GIS技术应用研究
当前,深圳城市更新改造规模与速度空前且矛盾众多,使得城市更新规划中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变得相当复杂和繁琐,而在实际的规划管理中,需要对动态变化中的多方案综合评价和论证,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往往使得城市更新主观随意性大,甚至会造成规划决策的失误。GIS的发展为现在的规划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当前城市更新现状数据的处理必须借助GIS技术手段,并研究动态的时空模型为城市更新规划决策提供依据。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基于GIS技术的数据处理和决策模型,为城市更新决策提供多源的、动态的、海量的数据以及综合分析的模型,将能较好的充实完善现有的城市更新规划技术和方法。
4. 改革城市规划管理,适应更新管理
随着未来改造用地逐步成为深圳主要的用地供应来源,城市更新将逐步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首要内容。需要对现有城市规划体系和相关标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要在现行规划体制的基础上,纳入城市更新规划管理的目标和需求。如在城市发展策略中提出全市城市更新的总体策略,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全市城市更新的目标和实施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全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在统一、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分区域提出城市更新规划指引,确定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时序和具体目标;法定图则不但要明确城市更新单元的范围,还要对城市更新涉及公共利益的部分提出强制性的控制要求。只有利用法定图则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因素从市场博弈中抽离出来,才能使得下一层次的城市更新单元的详细规划具备全面面向市场实施的条件。通过上述调整,也有利于理顺城市更新规划委托编制的关系,使城市更新主体特别是开发商能够主持或参与到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层面的规划当中。因此,随着未来城市更新的全面铺开,城市规划行业从标准规范、技术方法、管理体制乃至规划师的思想素质方面都需要有所革新,特别是要改变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为多元利益主体的目标需求以及合理的市场博弈留有足够的弹性空间。
四、结语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深圳较早的面临着城市更新带来的全新挑战。城市更新在中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而在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影响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在城市更新与建设中注重改善城市的功能和结构,发掘城市的内涵和价值,激发城市更新的活力,保持城市的个性、灵魂和理念,不断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把深圳建设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城市。
参考文献:
[1]陈湛.昆明城市更新与发展规划思路的探索.建筑设计管理.2009 (11).
[2]吕晓蓓.赵若焱对深圳市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城市规划.2009(4).
[3]阳建强.高速城市化期的城市更新研究.城市住宅.2008(07).
[4] 黄金.深圳城市更新研究历程及发展方向探讨[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更新规划;城市规划体系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future of urban renewal planning will become all the big cities and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at the county level of the main work, urban renewal of city planning other types of planning system a far-reaching effect on the planning system should be active on the adjustment of the adaptability. Urban renewal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its existing in the system of the urban planning and other types of planning in the planning ideas and methods produce clear differences.
Key words: the city update; Updated city planning; Urban plann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城市更新及城市更新规划
我国传统上将“城市更新”称之为“旧城改造”或“旧城改建”。严格说这是很不确切的,实际上被社会误解成要适应现代生活就要对旧城大拆大改,因此,现在改用‘城市更新’一词。从旧城改造到城市更新的概念共识,并未能自动促使“旧城改造规划”向“城市更新规划”演变。目前北方不少大城市或县级市仍然在大规模地进行旧城改造规划。城市更新规划则更多地反映了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在通过一种综合的、整体性的观念和行为来解决复杂的旧城问题。以笔者近年主持的辽宁绥中县城凯达逸夫花园为例,规划用地面积10公顷,位于县城的中心区东南的边缘地带,原来用地是县城的煤建及石油储运仓储用地,用于当前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绥中县城也与中国其他的地区一样,城市用地扩张发展与内部更新发展并行,随着新一轮绥中县总体规划的调整,县城总城市规划用地面积由原来的20平方公里调整为30平方公里,县城内原来大部分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调整为居住及商业用地。
二、城市更新规划的主要特点
较之一般类型的规划, 城市更新规划最显著的特点是与物权的广泛联系。物权涉及到相关利益者的切身利益,牵动着公众、社会和政府最敏感的神经,是促进公民意识复苏和社会民主进步最重要的动力。物权为城市更新规划带来的不仅是物,更是“人”。因此较之一般规划,城市更新规划无论是从规划方式或规划技术上都须重视人的需求,重视人的空间行为特征和现实生活细节。“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市更新规划中具有更加实质性的含义。
三、 城市更新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定位
城市更新规划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法定规划之间“若即若离”的特殊关系。首先由于现行的法定规划几乎都是政府主导的“蓝图式”、“终极式”的规划,其中难以容纳利益博弈的动态变化和市场运作的弹性空间。而那些政府主导式的城市更新行为往往是“运动式”的阶段,与法定规划的捆绑可能会束缚“手脚”,因此部分政府宁愿选择放弃城市更新规划的“法定化”。目前我国的城市更新规划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概念规划。另一类城市更新规划主要是市场主导的单个开发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更新在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其实就是在定位城市更新规划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寻找各自的底线。城市更新在高层次的法定规划层面,则应更多地体现政府对公共利益和整体目标的意图;在面向建设实施的非法定规划层次,则应更多地为市场留有经营和运作的弹性空间。因此,只有合理地明确城市更新相关规划的规划内容、深度、规划类型归属,以及审批的层次和机构,才能够有效地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四、城市更新规划与现行规划体系的衔接
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主要是建立在对新增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基础上。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资源日趋饱和,未来可以预见的是城市更新可能取代新增建设用地而成为规划管理工作的主流。因此有必要对现行城市规划体系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完善,以适应城市更新规划管理需求。但城市规划体系调整的目的并非要游离于现行规划体系以外设立一套新的独立的城市规划体系,而是应在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基础上,对应相关的规划层次,采用补充、调整和“镶嵌”的方法纳入城市更新对城市规划的管理要求,使城市更新规划与法定规划能够积极主动地相互对接。以凯达逸夫花园小区规划为例,建成后的凯达逸夫花园,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其建筑风格为欧式的Art Deco风格,如何与其北邻的现状逸夫小学的“国际风”的现代化风格相协调是我们在规划中思考的问题,所以我们向甲方提出对现状逸夫小学教学楼进行立面整治,改造其为具有欧式风格的立面,以期与逸夫花园小区风格相协调。
由此可见,将综合整治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的范围,将有利于城市规划向“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发展,也将有利于为城市规划增加更多人文关怀的温情,引领城市规划回归人的尺度,回归空间细节,回归人文生活。
规划体系要应对城市更新的规划管理要求,不能单纯依靠调整各层次城市规划的编制内容,还必须对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调整和完善。我国现行的规划技术标准仍停留在“大建设大发展”的时代,主要针对一般性的新增建设行为,而且已经远远跟不上目前城市功能的演变。现行城市规划标准对城市更新管理的不适应,突出地体现在无法支撑用地性质和建筑功能混合的管理要求,难以为城市更新的土地经济效益研究提供支撑等等。因此有必要针对城市更新的特点对现行的城市规划技术规范进行必要的修正,而且这也将有利于推动城市规划技术向目标更为广泛、内涵更为丰富、执行更为灵活和管理更为精细的方向转变。
五、结束语
我国大中城市乃至县级城市更新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长,未来城市更新甚至可能逐步超出新增建设用地而逐步成为建设用地供应的主要来源。从类似绥中县这种规模的北方县市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我们明显感觉到,北方县市更新规划在地方规划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正在凸显。城市规划体系只有做出主动积极地调整,才能更好地迎接城市更新规划管理的大规模实践。
参考文献:
[1] 翟斌庆,伍美琴.城市更新理念与中国城市现实[J]. 城市规划学刊. 2009(02)
[2] 黄鹭新,谢鹏飞,荆锋,况秀琴.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1978―2008)纵览[J]. 国际城市规划. 2009(01)
1.国外城市更新理论研究进展
西方国家近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起源于产业革命。根据不同时期对城市更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以及城市更新动力机制的不同可以将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城市更新初创时期。
对城市更新理论的研究最初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霍华德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和平改革的道路》一书,在书中详细阐明了他著名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理论,希望通过建立新的、以绿化带限制人口向地区扩散的“乡村”式城市来限制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此后恩威和帕克“卫星城理论”和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又对“田园城市”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从本质上而言,这些理论的思想基础仍然是以传统城市规划中的“形体决定论”为基础的,将城市看作一个静止的事物从而寄希望于建筑师和规划师通过形体规划来构建一个希望中的蓝图,从而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但是与之前的研究相比,这一时期的理论摆脱了乌托邦式单纯追求理想化模式的城市规划思想,在理论实现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同时,在更新对象方面并没有局限于居住区而是扩大到城市的空间结构,这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第二阶段:20世纪初至二战末,城市更新发展徘徊不前
本阶段的研究仍然以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问题为主。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城市更新改造的布局、组织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邻里单位”随即出现。这一思想为不断扩张的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通过建立基本独立的综合型的城市单元能有秩序的扩大城市,而不是在城市边缘任意建设,无限制地增大城市面积。邻里单位思想可能导致城市的反中心化,但也是用来解决经常被责难的阶层和种族隔离问题的途径之一,以致于它在著名的《雅典》里作为“合理规模的居住单元”被引证。①20世纪40年代,英国土地开发补偿和赔偿政策研究委员会主席Justice Uthwatt 和他的委员会向政府提交了“过渡性报告”,指出为了适应战后大规模的重建工作,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控制无限制扩大城市建设的行为,并指出政府应该是城市应该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应将城市规划运用到全国的重建工作中去。这些建议都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为日后城市的城市更新打下了基础。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可持续城市更新
20世纪60年代之后,一大批学者如路易斯・芒福德(Lewis Munford)、简・雅各布斯(Jacobs Jane)、彼得・霍尔(Peter Hall)、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等都从不同角度和立场对城市更新更行了研究。到了20世纪7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出现在城市更新的思想中,并逐步成为当代城市更新的重要思想基础。1996年6月,联合国在伊斯坦布而召开的第二届人类住区会议上将“人人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确定具有全球意义的、全人类为之奋斗的两个主题,并将“可持续的人类住区”作为承诺之一。这是新世纪新时期城市更新的主题思想所在。
2.国内城市更新理论研究进展
我国对于城市更新的研究一开始不是从理论方面入手的,而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这源起于为了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如旧城中心区衰败、居住环境恶劣等城市问题。
(1)有机更新理论
1979 年,吴良铺教授在对北京什刹海地区进行规划研究时,深入分析了城市更新的“难处”所在,从如何正确处理好城市更新中继承与改造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有机更新”的理论构想。有机更新,是把整个城市当作人体一样,城市中承担着不同功能的地区是有机构成人体的细胞,所谓“有机更新”,就是把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那部分地区、街区进行改造规划,采用适当规模、适当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品质,争取使每一个片区的发展都达到相对的完整性,使有机更新的部分更能适应城市功能的改造方式。有机更新不是短时间内盲目地改造和乱建,而是将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那部分区域挑出来进行改造设计,这种改造是小规模、阶段式的,但从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又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通过这种有序的持续的更新活动,使城市达到最适宜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状态。
(2)系统更新理论
针对我国城市发展的特殊背景以及城市更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1999年,吴明伟和阳建强教授提出我国的城市更新应该走一条全面系统的更新道路。 他们指出,“我国现阶段的旧城更新具有面广量大、矛盾众多的特点,传统的形体规划难以担当此任,需要建立一套目标更为广泛、内涵更加丰富、执行更加灵活的规划系统。要从总体上对旧城区进行全面的研究,制定一个系统的旧城改造规划。”②吴明伟教授认为,城市更新应该以促进城市功能结构的整体协调为目标,旨在建设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人居环境。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但凡是复杂的问题,必是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这种层次结构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相同,而且多是不能相容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更新建设中学会运用权衡和优化决策,把城市更新中社会、经济、环境等各层次上的目标统一权衡,获取最优方案。吴明伟教授提出了旧城改造的控制观,包括系统观、经济观、文化观三方面。
(3)可持续发展理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规划理论的逐步完善,城市更新理论也在不停在发展之中。此后,也有众多学者基于特定地区城市更新的实践提出过不少更新理论。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成为城市更新的理论焦点。确切地说,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不是国内学者提出来的,但是该理论自提出后对我国城市规划以及城市更新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城市更新的理论基础。1994年,我国制定的《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指导性原则。从城市发展层面上来讲,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观,它强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城市品质的提高,包括城市生态环境的美化、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城市功能结构的完善以及城市精神面貌的改善,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观反映在城市规划上丰富了城市更新的内容,是对过去城市更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对我国以后的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小结
从城市更新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国内城市更新启动40年以来,我国的城市更新在实践中曲折的向前发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就更新的内容来看,从最初单一的住区更新向街区、商业区方面涵盖;从空间发展模式来看,从建国初期的小范围更新转向大规模、整片区的整体改造,这种更新方式虽然在某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但在特定时期对于促进城市发展、改善城市面貌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体制政策来看,从以政府为主的城市更新逐渐转为多元化主导的模式,房地产商、企业和当地居民逐渐加入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来,成为城市改造名副其实的参与者,使城市更新具有更大范围上的代表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如渊.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研究综述.[J]. 四川: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2004.
[2] 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而今,西方国家对空间再生产的行为也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遍地开花。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市场经济替代了计划经济,使资本有机会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去。由此带来的政府、开发商与公民的利益博弈也使中国社会遇到了40年前西方社会遇到的相同问题。如何理解城市更新中的空间生产与消费?如何在城市更新中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如何运用公共政策有效地解决我们正遇到的社会问题?是本文试图通过新视角探究的问题。
2.新理论及其发展
回顾20世纪西方的城市研究,在地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科学科的推动下,经历了由物质形态研究向空间过程、政治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研究,为城市空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在新理论发展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亨利•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大卫•哈维(DavidHarvey)和曼纽尔•卡斯特(Castells)。
2.1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列斐伏尔是揭示空间的社会属性的先驱者,他认为“空间是社会性的;牵涉到再生产的社会关系,也牵涉到生产关系”,“社会空间是被使用或消费的产品”,“空间的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资本主义不少的内部矛盾”。但是空间的再生产也带来了新的矛盾。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之下的空间是被用来生产剩余价值的。在此过程中新产生的基本矛盾是谋取利润的资本与消费空间的人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名新思想者,他对迈向社会主义的空间进行了展望:马克思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定义为满足社会需要的生产,那么社会需要的空间应先发挥对社会各阶层的使用价值而非资本生产。基层的消费者将通过社会运动争取到对空间的使用价值。
2.2大卫•哈维的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理论
大卫•哈维作为新的代表人之一,其研究深受列斐伏尔的影响。其理论核心内容是将资本主义的城市空间归结为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这对内在矛盾的结果,是从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空间问题。
哈维将城市视为由各种各样建成环境要素构成的人文物质景观。他将理论中关于对资本积累、阶级和社会冲突的剖析引入城市问题的研究,剖析资本塑造的城市建成环境实际是资本城市化的过程,是资本在城市空间中追求利益的体现。资本主义为积累资本扩大再生产而对城市空间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建成环境的投资上,其对城市建成环境的开拓与支配是由利润驱动的,结果只能满足资本控制阶层的需求,是不平等的。
为解释资本运动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他提出了资本三级环程流动的观点,包括:初级环程,即资本向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利润性生产投入;次级环程,即资本向物质结构和基础设施投入;三级环程,即资本向科教、卫生福利事业等投入。从次级环程开始,国家干预开始发挥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为了为私人资本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制定各项干预政策,介入资本生产,主要是为了提高劳动力再生产的水平,确保劳动力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私人资本和国家携手参与投资活动,推动城市的发展变迁。
2.3曼纽尔•卡斯特的集体消费理论
曼纽尔•卡斯特的理论对象是集体消费,是从消费角度分析城市空间问题。
卡斯特认为,消费问题是发达资本主义城市中的核心问题。城市在资本主义系统中的功能是通过消费的组织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因此,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基本矛盾是劳动力再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要消费品供给的矛盾。
卡斯特将消费品分为私人消费品和集体消费品。集体消费品是指那些“住房、社会文化设施、公共交通等经济学家称为‘公共物品’(的整个领域,它们的特征是:(在自由经济中)无法达到市场价格,不受供需关系直接控制。”作为资本所有者的资产阶级不愿生产这类利润少、投资回报慢的社会必需品。而缺乏这部分集体消费品必然会影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导致社会矛盾,威胁社会系统的稳定。因此,国家不得不承担起供给集体消费品的责任。
而政府供给集体消费品的结果是“‘供给成本’的社会化和‘所得利润’的私有化,政府对公共领域投入越多,也越有利于私人资本发展”。这又使城市消费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逐渐成为政治问题。由于不同阶级和社会阶层获取集体消费品的能力与待遇不同,引发了社会不平等,导致了追求集体消费资料的社会运动。这对于政府决策和城市发展结构会产生重要影响,也成为表达社会关系性质转变的有效历史实践。
3.城市更新的步伐
当今中国社会如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国家,城市旧城区危房旧房建筑质量差、人口密度高、公建配套不足、社会问题突显,由此带动了城市更新的脚步。
3.1富人的游乐场
以上海为例,“新天地”。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20世纪末,由香港瑞安集团和上海复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开发,总投资11亿港元。依照“整旧如旧,保护历史,文化兴市”的思路,保留代表上海市民阶层文化的石库门建筑,并建造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建筑。改造目标是为高消费阶层提供符合身份的居住、休闲、娱乐场所。改造结果完全符合当初定位。在新天地南里、北里的旧式洋房和新式建筑中聚集了国际画廊、精品商店、咖啡酒吧、时尚影城、健身中心等各种高消费场所,是公认的中外游客领略上海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去处之一,也是国内外高消费阶层的聚会场所。
“新天地”的改造使上海市中心某一地段的物质空间环境得到相当大的改善,一度成为国内各大城市参观学习和竞相模仿的对象。然而它却不属于大众,只属于一部分人,甚至是少部分人。这种脱离大众的城市更新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必然尝试,而真正的获利者是资本所有者。此后,随着土地价值提升、政府决策成熟、公民意识加强,类似的更新活动很难出现了。
3.2城市的休闲地
此后,上海城市更新的大手笔不得不提到延中绿地的建设。这是上海人在老建成区中“挤出来”的绿化,它位于延安路高架两侧自南路至瑞金一路沿线,横跨黄浦、卢湾、静安三区,绿地规划总面积28万平方米。其原址是上海市区旧房、危房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是上海热岛效应最严重的地区;地处繁华市中心,而旧房杂乱状况与上海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形象格格不入。上海市政府经过大量调研后,决定在此建设中心城区面积最大、品位最高、绿地形式多样的生态型绿地。
作为城市更新项目,市中心旧房动迁后的土地都用做公共绿地,而放弃做商业用途等更能立竿见影获利的方法,表明了上海政府为改善市中心生态环境、缓解中心城区“热岛效应”的决心,也为在中心城区推广开放式绿地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经过21世纪初若干年分期建设,延中绿地改善了城市面貌、美化了城市环境、树立了城市新形象,并逐渐成为全体市民与游客的休闲活动场地、为各类大型文化活动搭建了平台,提升了广大市民的生活与健康质量。
3.3市民的新居所
如今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已逐渐转向非市中心居住密集地区的旧区改造。
上海市的旧城改造工程——建民村地块改造、武宁绿地建设、平凉旧改开工,无一不伴随着绿地建设和住宅开发的城市更新活动。这些项目都配套建设了大型开放式公共绿地,并结合建设体育文化设施,弥补原有不足。无论是为周围的居民,还是为即将入住的新居民都提供了必要的服务设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居住开发与公共绿地建设相辅相成的做法颇多,是带动城市更新的有效方法。
3.4价值取向变化解析
上述几个上海的实例反映出城市更新活动的价值取向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工作的深入、公民权益的加强而不断向维护公共利益的方向前行。“新天地”现在已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之一,但从空间资源生产与消费的角度来看,它是政府进行城市更新活动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开发商运用资本通过空间进行再生产的谋利行为。这是一场开发商赢得先机的城市空间博弈,但在当时当地,在政府没有足够资金、没有相关经验的情况下,或许算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从延中绿地和其它旧区改造的建设活动来看,政府在这场与开发商博弈、与市民协调的运动中,逐渐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立场,能够合理运用公共政策,通过利用开发商的资本对空间进行的再生产来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取得了“三赢”的效果。这种对空间资源的分配,对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表明了政府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随着城市更新的若干实践,政府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控制能力越来越强,更有能力引导资金,并推动建设向着符合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发展。
4.城市更新中的规划思考
通过对新理论的解读以及上海城市更新实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更新包含了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的变迁,蕴含着城市空间的生产与消费,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应运用相应的协调与干预手段,既要起到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品质提高的作用,又要维护社会和谐、缓解并进而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4.1协调各方利益
城市更新的过程实际是政府、开发商和市民三方的博弈。这场较量的主动权往往会掌握在拥有资本的开发商手中,而市民一方通常会成为揣有微弱话语权的弱势群体。政府既需要依靠开发商的经济实力来完成城市更新建设,同时又要代表公众维护合理的公共利益。在此之中,政府应当扮演利益协调的角色,利用手中制定公共政策的权利来指导社会发展,协调社会利益差异,管制复杂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可喜的是,在上海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价值取向上的不断变化,不断向维护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平的方向上发展。
不同利益集团对空间所产生经济效益的竞争、不同社会阶层对城市高品质社会空间的竞争,在我国不同城市均导致了城市空间重组现象。城市规划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干预、调控的作用,既要为资本运作提供保障,又要兼顾公平,维护大众的利益。
4.2合理引导资本
关键词: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比较选择;利益共同体模式;探讨研究
1引言
城市更新理念最初是于20世纪7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管理领域提出来的,在现代化发展不断加快的过程中,该理念得到了大幅度的推广,并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就城市更新而言,其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城市内某些基础性设施的拆除、改造或是重新建设过程,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内的文化环境、生态等的改造,即城市内部非实体形态物质的延续和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城市更新的探究是基于广泛的实践所进行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城市更新的相关政策,主要包含城市重建、城市更新以及城市再开发等方面的内容,总体而言,在该方面的研究都是城市改造、重建以及延续的过程,仅仅是实施的方法不同而存在着某些差异。对于我国来说,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城市的更新、重建等都需要依据国外实践的相关经验进行,对于该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落后的。我国长期以来对于城市更新中所采取的主要政策是以管制型政府治理模式为基础,而该种城市更新治理模式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导致城市更新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难题。城市的更新治理应当是长期实践探究的产物,更应当符合系统化的发展要求,在建设过程中要满足体制化创新要求,也要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契合。当前我国在城市更新实践过程中也逐渐尝试采取新的政策来改善最终效果,并逐渐向着混合型以及自愿性工具的方向进行转变。
2城市更新治理过程中政府治理模式简要介绍
广州作为我国城市更新治理的典范城市,在2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改造、扩建,而现如今也被列入了城市更新建设的先行城市。广州市政府旨在将广州向四面进行扩展,并在几十年的建设过程中城市面积有了数倍的扩大,并仍在不断地更新扩建过程中。对于广州城市的更新进程而言,其城市更新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决策者以及实施者如何选取治理模式,由此可见,城市更新治理过程中治理模式的选取十分重要,以下就城市更新治理过程中政府治理模式进行简要的介绍分析。
2.1政府改造模式简要介绍
首先要介绍的政府治理模式便是政府改造模式,所谓政府改造模式,主要指的是整个城市的改造项目由政府直接组织,同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是由企业进行负责的。当前广州金花小区的旧城改造就采用的是政府改造模式,在具体的时间过程中,政府对改造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规划,同时予以一定的政策知道,帮助金花小区进行改造。不仅如此,在土地的开发方面也是由政府建设部门与承担改造任务的国有企业进行签订的,目的便是最大化地对金花小区的改造进行指导,以此来为广州其他地区的改造提供相应的标准。由此可见,政府改造模式中政府是作为合同实施的甲方,所要进行的任务便是确定城区的改造范围,并规定相应的改造期限,此外,还需要协调该区域内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最后还需要负责改造计划最终实施结果的查验接受。而相关的开发企业则需要根据政府的要求进行改造计划的实施,筹集改造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并进行城市改造中公共设施的建设。当前,广州金花小区的旧城改造已经完美收官,其中拆迁的6000余户居民也进行了妥善的安置,旧城改造计划结果也是较为满意。
2.2市场改造模式简要介绍
市场改造模式也是政府治理模式的一种,主要指的是旧城区改造过程中政府通过出让用地红线,由开发商按照相关的规划要求来负责项目的拆迁、建设的一种商业行为。广州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国内外诸多开发商的青睐,纷纷在当地实施旧城改造,而其主要进行改造的地段往往是比较繁华的路段,或是人口密集的区域,对于实际需要改造的旧城区却无法进行改造,由此便违背了旧城改造的基本内涵。这也是由于旧城改造过程中,危房、偏僻地段的改造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导致开发商往往不愿对这些城区进行改造,由此以来,旧城去的改造过程中并未有共建配套设施的增加,同时人口密度有所增加,这就导致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缺乏。由此可见,市场改造模式对于是旧城区该在过程中的一个误区,采用市场改造模式进行旧城区改造会进一步的加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缺乏现状,对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并未有实质上的帮助。就目前而言,广州富力广场改造过程中就采取此种改造模式,导致该地区的改造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影响到国家城市更新治理的实践过程,因而市政府也曾禁止开发商参与到旧城改造之中,目的便是防止市场改造模式进一步影响到城市更新过程。
2.3混和改造模式简要介绍
政府治理模式的最后一种便是混和改造模式,改种模式指的是政府为以行政手段来动员单位以及居民出资参与到城市景观政治以及旧房维修的过程中。此改造模式也是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被迫实施的措施,混和改造模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既有其优势,有存在着不足之处,其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将居民与旧城改造联系在一起,在解决改造资金问题的基础上,也能够给当地居民带来很大的便利。而不足之处则在于可能出现民众不配合的情况,对于出资改造旧城区持反对态度,由此影响到旧城改造的整体进度。因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往往还是由政府统一进行调节,对于民众出资进行保障,确保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收益,由此保障旧城改造的顺利进行。
3不同改造模式所产生的困难简要介绍
3.1开发企业成为旧城改造的主体部分,导致公共利益受损
当前我国相关开发企业在进行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始终是以自身盈亏作为最重要的部分,追求利润最大化更是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标准。因而开发商在参与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改造区域往往是比较繁华的地段,而对于拆迁难度比较大的地方却视而不见,这就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旧城改造的根本目的。不仅如此,为了节约成本,开发企业在对拆迁地居民的安置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通常选择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进行拆迁居民的安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居民的切身利益,最后,对于公共设施的建设来说,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开发商对于改造区公共设施的建设并不关注,因而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长此以往,便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矛盾,影响到国家的利益。由此可见,在该种城市更新模式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工作压力以及资金投入,但却无法对开发商的改造行为进行控制,因而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出现公共配套少、政府设计规划落空的情况。对于开发商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所导致的居民利益受损、社区居民公共利益受侵害的情况,都会给我国社会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
3.2政府成为旧城改造的责任主体,出现角色错位的情况
在广州金花小区的改造过程中,整个过程都是由市政府直接进行策划、组织的,在此过程中,我国某些国有开发企业也为政府承担了一定的责任,但国有企业并非是完全独立的经济主体,在执行旧城改造的过程中,也是受到了政府的指示,因而是受到政府控制的。由此可见,在改种模式下,旧城改造的主体成为政府,但实际的改造过程中,其主体部分应当是受改造的地区金花小区。金花小区作为旧城改造的主体部分,应当承担改造的责任以及风险,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政府需要在金花小区改造过程中及时地调整规划措施,并为改造过程提供资金,不仅如此,在回迁房的建设过程中,其缺乏资金时,政府也需要及时地调整相关政策,并降低相应项目的利润,此外,还需要承担改造过程中绿化、道路等建设的费用。由此可见,本应由金花小区承担的责任与风险都被强加到政府身上,因而旧城改造的主体部分便发生了改变,政府承担了改造过程中的巨大成本,而居民家庭却有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住房条件。这种模式下政府将承担旧城改造的一切责任,同时也会在经济方面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也不符合其作为公共组织的性质。总体而言,政府所采取的措施造成利益的不均等化,会影响到整体的改造过程。
4城市更新治理新模式——利益共同体模式简要介绍
就当前我国旧城改造的实践而言,依靠政府以及市场的导向政策解决城市更新问题是极为困难的,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城市的建设是整体化的研究,需要居民、私营企业、投资商以及政府机构投入大量的资本、时间进行建设,在此过程中,政府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帮助旧城区居民改善居住环境,加快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并不能将之作为城市更新治理的主体部分,由此才能实现旧城区经济、环境等的持续性发展。就以上的介绍而言,政府需要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构件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即利益共同体治理模式,该种治理模式需要对改造过程中的参与者进行角色划分,即区分责任主体、引导者等。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开发商的作用,将政府、开发商以及当地居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该旧城区更新治理模式的基本模式即是在改造区域内,对于一些基础性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严格的计算,不将政府的投入算入其中,结合开发商在此过程中的比例投入进行分析,由此来进行最终的分红管理。在此新模式的运行过程中,旧城改造成为兼顾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集体行为,同时也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大的收益,因而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其治理模式也能够将旧城改造的成本以及收益内部化,分配较为方便。不仅如此,参与旧城改造的各个团体都在本质上拥有了改造的决策权,能够对于旧城改造方案提出意见,进行修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某些不正当的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影响到旧城改造整体方案。最后,利益共同体模式治理新模式有利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城市化建设有着很大的帮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的研究发展。
关键词:恩宁路 旧城更新 矛盾与调和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城市更新,为通过清除和改造房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对衰退的邻里进行改造[ 为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城市更新概念。]。一般情况下,城市更新的目标是振兴大城市中心地区的经济,增强其社会活力,改善其建筑和环境,吸引中、上层居民返回市区,通过低价增值来增加税收,以此达到社会的稳定和环境的改善[ 见《中国大百科全书 建材 园林 城市规划》,P52,城市更新]。
改革开放之后二十多年间,广州市城市建设基本以外延式扩张为主,但在进入21世纪后,纯粹摊大饼式发展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弊病。为此,2006年,广州补充“中调”城市发展战略,着重在政府的控制下,通过老城区的更新改造,改善居住条件,解决交通、卫生、公共设施配套等种种问题,实现人居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提升的目标。
但理应得到社会广泛的支持的城市更新工作,事实上并非一帆风顺,自2006年开始恩宁路地块改造,为最明显例子之一。
2. 恩宁路地块概述
恩宁路地块位于荔湾旧城区中部,地块面积约11.37公顷,改造前现状建筑量约20.15万平方米,涉及2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有泰华楼、宝庆大押、李小龙故居、恩宁路骑楼等众多历史建筑,保存这完整的广州老西关城市肌理,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传承之地。
与地块丰富历史遗存并存的,是街区内衰败的现状。过高的建筑密度、恶劣的居住环境、随处可见的安全隐患,成为政府对街区开展整体改造工作的原因。
地块改造开始至今已近7年,其中呈现出政府与居民的多次矛盾,改造工作至今仍未完成。
恩宁路地块更新改造历程
3. 政府与居民矛盾所在
在国外相关旧城更新案例中的矛盾,多为公众利益与个人、小团体之间利益的冲突。但自恩宁路地块改造历程中可见,矛盾并不单来源于利益冲突,更多是产生于项目推进的方法与手段,与改造价值观的差异,而且上升为主要冲突:
地块改造程序:政府在改造前期,对于改造信息公开不足,无征询社会与居民意见,无公开改造方案并与答疑,同时多次调整改造方案,并最终仍未形成稳定方案,导致居民质疑改造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并强烈反对改造方案明确前的拆迁行为。
改造模式:居民担心对街区进行整体改造,将导致成为纯粹商业开发,破坏现有历史文化环境与居住氛围,主张自主更新改造;政府则倾向有利于全局统筹的整体改造,容易实现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
历史价值的判断标准:政府改造中对历史建筑的判断依据各类历史保护规划与研究,保护范围并无囊括街区内所有建筑,同时最初的规划中也并未对街区历史环境提出价值评判与保护办法;而居民则出于对街区本身的感情,认为绝大部分建筑以及环境均有较高历史价值,应予以保留。
4. 政府与居民矛盾的调和
在恩宁路地块改造中,所反映出来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建议可从合作机制、改造模式、价值统一等方面进行调和,更好推进项目建设:
(1)政府:
应主动公开改造信息,建立公众咨询、参与、合作机制与平台,而非被动地回应居民上访意见,创造政府与居民之间公平对话的环境,了解居民改造意愿,引导居民认识、理解并积极参与改造,营造良好的合作气氛。
从老城区层面整体研究并确定改造地块及周边功能定位,在下一步建设开展前,先明确地块近、中、远期建设目标,制定长期的实施策略与工作计划,并付之于今后的行动中。
研究居民自主改造或政府居民合作改造等改造模式,着重政府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控制,放宽改造参与机制。
进一步研究街区内部历史文化遗存,明确历史价值判别方法,对于历史街区建筑与环境应提出详尽确切的保护、修缮与利用措施,并听取居民意见,邀请居民代表全程参与其中,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提出复兴的方法。
提高工程建设队伍的管理水平与素质,避免历史街区内因错误施工而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
进一步邀请非官方机构对项目开展进行监督。
(2)居民:
应主动提高规划知识与意识,了解城市更新的整体目标与策略,理解历史价值的判断方法与历史遗存的保护要点,而并非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去提出判断。
成立改造居民委员会,成为居民的改造意见出口,积极并长期地与政府人员对话与合作,衔接政府与居民。
5. 结语
城市更新,本身是城市内部活化的必然途径,为老城区带来产业与环境提升,对于政府与居民来说都是双赢之举,在统一价值观下的协同合作,才是未来推动地块改造的唯一出路,也是实现旧城更新的最终途径。
参考文献
[1] 林冬阳 周可斌 王世福. 由“恩宁路事件”看广州旧城更新与公众参与[C], 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2
[2] 吴祖泉. 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以广州市恩宁路街区改造为例[C], 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2
[3] 黄文炜 魏清泉,香港市区重建政策对广州旧城更新发展启示[J], 城市规划学刊,2007
关键词:城市更新;杭州;合肥;比较
引论
城市更新是指通过清除和改造房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对衰退的邻里进改造,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关于“城市更新”这个概念我们更熟悉的是“旧城改造”一词。很多城市经历过或者正在进行旧城改造。
合肥作为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缓,目前城市建设的重点依然在向路桥、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新区建设上倾斜。旧城改造仍停留在开发项目和零星的整治工程上。
相比较而言,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提出城市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只能“更新”,不能“改造”,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本文通过杭州、合肥在几个以下方面的比较,以期为合肥的城市更新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实践提出新的思路。
一 两座城市在更新经历的主要阶段上以及相关理念方面的比较
杭州:杭州城市的“更新”也走过很多的弯路,主要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阶段:
1、“大拆大建,彻底抹平”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历经多次大规模城市改造,原有的古城格局遭到很大的破坏。 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在“彻底摘掉‘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这顶帽子”的口号下,杭州市从1993年起,决定每年拆除100万平方米旧建筑,同时配套建设新住宅120万平方米。大片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群被彻底“抹平”。
2、“旧瓶新酒,涂脂抹粉”阶段:2000年左右,以杭州吴山广场旁的清河坊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以下称清河坊)为代表的改造,基本将原住民全部迁走然后进行商业运作。这种让原住民很受伤,让开发商和管理者很高兴的行为很大程度上让清河坊成为又一处“假古董”商品。另外,有几条主要干道旁如莫干山路的沿街建筑开始简单的粉刷也即一般意义上的外立面改造(但是,在短短的几年之后这些涂脂抹粉的建筑立面改造又重新进行了新一轮的重新装饰)。
3、“保老城、建新城,有机更新”阶段:2003年以后,杭州对近代建筑的更新是积极而有效的,2006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了良好的开端。确立了十大历史保护街区和相关历史保护地段。并且启动了《城市化挑战与杭州城市有机更新》课题,对杭州城市更新实践与理论创新进行研究。
自此,杭州城市更新进入一个相对良性循环的阶段:“实践总结——理论探索——实践验证——理论创新”。
对比杭州城市有机更新的过程,可以看出合肥已经经历了第一阶段(大拆大建阶段),已经或者正在经历第二阶段(“旧瓶新酒,涂脂抹粉”阶段)。且尚未形成自己的城市有机更新理论。
二 两座城市在城市旧城更新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点方面的比较:
杭州:1、官方正面提出:城市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只能“更新”,不能“改造”,这是一个在理论上的很大突破;
2、 提出对原有生活内涵和社会网络的保护,应本着“人本”价值观,在物质保护之外,
也对由人构成的“社区价值”进行保护(不再将原住民尽数迁出,保护原社区人文价值,这也相应地保存了内部人文空间);
3、把“城中村”率先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4、“面子”工程(外立面)与“里子”工程(背街小巷整治)相结合。前者外立面的改造并非简单的涂刷,而是根据建筑分类原则在这一片区域里寻找不同的特色点,允许各年代不同类型的建筑存在,这样有差异化的设计带来的是城市空间的丰富性。后者为广大杭州住民带来极大的实惠,如老小区的道路重铺,管道上改下,绿化整改,外立面重新整治,平改坡等这些切实实际的工作让百姓衷心拥护。
5、“道路更新”,以道路改造带动城市街景整治带来了良好效果;
6、“河道更新”,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运河综合保护、市区河道综合整治,建立滨水慢行游憩绿色交通体系。
7、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体系。如确立名录、两年更新,如王星记扇业、张小泉剪刀产业基地的建立,再如举办相关传习班,带徒传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制度等等。
合肥:合肥近年来因为城市的工作重点是路桥、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大手笔的动作如畅通一环,环巢湖旅游大道建设,南淝河大桥等等所以合肥道路有比较大的改观。合肥正在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打也将成为合肥一张耀眼的名片。
三 两座城市在投入以及更新主体上的比较:
在杭州城市更新中,政府、规划与城管部门、房地产商以及居民是更新不可缺少的主体,政府引导、规划和城管参与服务,保障居民最大利益,同时和开发商实现双赢。比如杭州的某处近代建筑——穗庐别墅通过招商引进“江南文学馆”,以招商带动保护的工作初见成效。“保护—招商—利用—保护”在解决资金来源的同时提升了近现代建筑的使用和文化价值。而合肥在目前的旧城更新中,毋庸讳言,更多的时候考虑的是开发商的利益,居民似乎也没有更多的机会和热情去参与。
四 总结
毋庸置疑,杭州的城市更新走在全国城市化进程的前列,“杭州为全国树立了样板”(舒乙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合肥在旧城更新方面慢了一步。但是慢一步发展也有其有利一面,即现时的阶段可以纵向总结已往的经验和不足,横向吸取兄弟省份的成功与教训,并且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将理论先行——建立合肥的城市有机更新理论。
首先,观念要更新。一定是“更新”,而不是“改造”。二者差别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要深入到内涵去理解。
关于“旧城改造”这个词,可以借用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话语,他非常反对“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这两个没有文化的词。他认为,“旧城改造的问题在于仅仅把积淀了千百年深厚文化底蕴的旧城定位于改造的对象,而没有强调对它实施保护、需要有机更新的一面。如危房确实需要进行改造加固的话,那么旧房仅仅因为它们年代悠久就一定要改造吗?就如我们的父母仅仅因为年纪大了就不赡养了吗?”
归结起来有两点中心意思,第一,城市不要“被旧城”,其次“旧的”不一定要遗弃或者改造,可以关注保护(而不是过度保护)、更新(而不是刷新)。
其次,我们要找出合肥的城市人 文特色在哪里?
第一,找出合肥的“可识别性”,这是提升城市质量的重要基点。“城市的可识别性”是决定城市质量的重要因素,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胡同等都是这些城市重要的可识别性特征。杭州最具有可识别性的特征是西湖、运河与南宋文化。合肥有什么特点和不同,物质的和非物质上的?这点,窃认为可以由普通百姓、各行各业的人来广泛寻找,专家找,登报找,网络找,等等,比如杭州的中山路策划展览就有4000多市民参与,提出了大量建议、意见。
老调要重弹(如包公,三国),新曲也要新谱。这个新曲就是巢湖。历史上,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发生在这里,如“商汤放桀于巢湖”,“伍子胥过韶关”,“楚霸王乌江自刎”等都是耳熟能详。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三上将”也出生在此。巢湖划入合肥,合肥将新增“八百里奇观”,皖人已在畅想“合肥全面超越杭州的十大理由”。但是要把梦想变现实,还需要做大量的细致而前瞻性的工作。
第二非物质的。杭州有其独特的、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越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王星记扇业、张小泉剪刀、西湖绸伞等。而合肥有“羊蛇灯”、火笔画”、“门歌”、“庐剧”等等。合肥成立了“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也成立了教育培训制度,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另一方面,能否不把这些东西仅仅放在一个园子里或者博物馆里展览,这些隔了玻璃罩子或者象是舞台上演戏的感觉,令人隔阂感很深。比如通过“门歌”、“庐剧”进社区,“羊蛇灯”、火笔画”等制作工艺或者以制成简单的多媒体方式进入中小学生的课堂等等方式让更多的不进园子的百姓知道。
第三物质层面上。1、首先要确立历史街区和历史保护地段;
合肥虽然是有两千年建城史的古城,但保留下来的历史遗存非常有限。“历史街区要保护不要打造”,合肥没有成片的历史街区就不要“打造”,这样的街区人们接受的程度比较低,历史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必须坚持的原则。那么对于遗留很少的“历史保护地段”就需要进行认真的摸底,已经有文章对包河区、滨湖区的历史建筑进行摸底并提出了保护性意见,那么其余几个区块也需要进行相关类似的更细致性的调查,然后汇总进行总体和单体设计方案,方案应同时尊重街区原来的绿化环境,坚持小规模、渐进式的开发,而非一步到位。
2、建筑部分;
首先要区分何谓历史建筑与文物建筑,古建筑与近代建筑。历史、文物、古代建筑的保护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案例去借鉴,但是一定是一种审慎的态度来全局对待。
其次是近代建筑,这是大量的、琐碎的甄选工作。哪些是优秀的,哪些是一般的,这里面要克制刷“新 ”和一概抹平欲望,特别要建立一个近代建筑外立面保护原则以及相关的技术方法
2、 道路更新与河道更新;
杭州做法是坚持以路(河)带整治、以路(河)带开发、以路(河)带改造、以路(河带保护、以路(河)带管理,形成新“十纵十横”的“畅通工程”。“河道更新”则是利用杭州291条近900公里长的市区河道,这种是其独特性、差异性的宝贵资源,做到了清淤、护岸、截污纳管、架空线“上改下”、大面积绿化、水闸和船闸建设六个“一步到位”,慢行系统、旅游休闲廊道、景区景点、河埠头(码头)换乘中心建设和引配水六个“分步到位”,做到“一
河一景”、“一河一卖点”、“一河一产品”等等。
相比较而言,合肥近年来城市的工作重点是路桥、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但是规划要站在更高和更合理的高度,管理也要相应跟上,避免出现高架中畅通,上、下高架却拥堵的局面。道路建设上还要更多地考虑慢车道,人行道,而不是把二者变窄、合一,这样只会把人逼到快车道,交通更加混乱。在河道更新上,“蜀山淝水”是合肥的形象代表,作为合肥母亲
河的南淝河,2008年有一《合肥市环城水系沟通方案》专项规划,计划把南淝河市区段、包河、银河、雨花塘、琥珀潭、黑池坝及杏花公园、逍遥津公园水体纳入全盘考虑。
五 结语
城市有机更新的理论研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
互动中开拓前行的。理论离不开实践的锻造,实践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引。杭州拥有众多文物历史古迹的地域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一线城市”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合肥总结经验教训,寻找适合自己的有机更新理论,也或可作为“二线城市”的更新做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四川建筑,温日琨.基于FCA的近代建筑文化价值分级评价研究.2001,(3).
焦点房地产网,饶及人.美国旧城更新和改建的案例分析.2006-12-17.
合肥市规划局,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2-
2005),2002.7
新华每日电讯3版 2007.09
杭州市建委 城市更新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研究 2008.04
摘自hangzhou.gov.cn/kpb/cxcymb/2007cxcy/T242413.shtml
关键词:可持续;旧建筑;改造
一、可持续理论对旧建筑改造的影响
可持续理论在建筑领域早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国际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人们不断在建筑实践中对可持续理论做出运用尝试和研究,从早期的绿色建筑观、生态建筑观,到现在被国际建筑业推崇的可持续建筑观,都是国际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人们对可持续理论的一种积极回应和探索。这些积极的尝试与探索最终形成一系列关于可持续理论运用于建筑领域的理论成果,并对旧建筑改造产生了深刻影响。是建筑领域对可持续理论的早期探索成果。麦克哈格在书中提出把可持续的生态学的观念应用于建筑设计。
可持续理论在这些设计原则中被充分体现。前人研究揭示了运用生态学原理求解其共生融合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 5 点生态设计原则:1)设计结果应来自环境本身;这个原则要求生态设计应当首先从了解建筑场地环境及其周围环境开始,设计者们应当考虑环境能够承载什么,即允许我们做什么,这样才能保证设计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2)评价设计的标准——生态支出;在生态设计中必须对设计进行评估,应当认真考虑建筑对于生态在能源、材料、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此来评估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生态设计的可行性。3)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同时还应该要通过结合自然,以满足其他生物及其周围环境的需要。4)公众参与设计;反对建筑设计的“精英主义”,生态设计应调动公众的积极性,让公众参与其中,使公众意愿得到表达和实现。5)为自然增辉。生态设计可以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使人类关注和爱护自己所生存的地球。可持续设计指导原则的提出进一步发展了可持续理论在建筑领域中的运用研究,同时为旧建筑改造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原则,使旧建筑改造进入了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
二、可持续理论与旧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的关系
节省城市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由于旧建筑是城市历史记忆的主要承载体,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文化或历史价值,因此对旧建筑进行一味的拆除重建,不仅是对城市历史记忆的一种破坏,还是对城市资源的一种浪费和对城市环境的一种污染。在这种情形下,将可持续理论应用于旧建筑改造,提倡对城市中的旧建筑尽可能地进行合理保留和改造,使建筑重新获得生命力,从而减少了因对旧建筑大规模拆除重建而来的环境污染和城市资源的浪费。
使旧建筑改造形成全社会的一项长期工作。缺乏可持续理论指导的旧建筑改造不能很好地维持建筑改造后的成效,并有可能会对旧建筑产生重复伤害,如重庆市在召开第三届 AAPP 会前期开展过一次较大规模的城市旧建筑改造活动,仅在两年后,重庆市又在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前期开展了一次同等规模的城市旧建筑改造活动。由此可见,重庆的两次大规模旧建筑改造活动成效的维持时间较短,不仅对良好城市建筑风貌的塑造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建筑的质量问题,对旧建筑形成重复性伤害。因此,将可持续理论应用于旧建筑改造活动,通过对可持续理论的借鉴,对旧建筑改造进行改造前、改造中及改造后的系规划和管理,从而增加旧建筑改造后风貌的持久性,对塑造良好城市保持旧区的固有特色。
1)集中资源对市区优先重建区域进行整治
对优先重建区域的划定需要以规划署、屋宇署、消防处、民政事务总署及土地发展公司的楼宇楼龄及状况资料为准,先对区域建筑状况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重建的需要。
再进一步研究地区及策略规划、运输、社会人口以及环境等因素,藉以划定市区重建地盘。并且,许多优先重建地盘集中在旧区的局部范围,对此可以采取以目标区为本的方法,将优先重建地盘集中的部划为目标区,然后以整个地区为基础着手解决市区重建的问题。
2)制定市区旧建筑的系统整治
市重建局通过重建策略研究,认识到市区旧建筑老化趋势的日益严重,同时,也认识到如果建筑没有妥善保养,建筑物残破失修的问题将会迅速恶化,单靠拆卸重建最终难以解决建筑的老化问题。因此,对于市区旧建筑的修复成为了市区重建工作中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而对于市区旧建筑的风貌整治工作,市区重建局也制定了一套贯穿旧建筑整治全过程的策略,即在修复前,由建筑业主或通过重建局邀请建筑专家、工程师等专业人士或机构来对市区旧建筑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建筑整治工作的等级;在修复实施过程中,市重建局首先联合香港屋宇署推行了一项公众自愿参与的楼房安全检验计划,并辅助实施了一项改善楼房安
全问题的贷款计划,从而鼓励业主主动地对其建筑质素进行维护和改善,避免建筑结构及其它部分过早出现老化的情形;在修复后,鼓励业主对建筑进行定期的安全、节能检测,保证改造后的旧建筑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具备良好的建筑状况。
总结:
建筑风貌能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促进城市的有机更新。建筑的更新是城市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城市的有机更新必须依靠建筑的有机更新与发展。我国在早期的城市更新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理念引导,对城市中旧建筑总是采取拆除重建的更新方式,忽视了旧建筑作为城市资源的重要性,使城市更新建设进入了机械更新的阶段,对旧建筑进行大拆大建的短期更新行为严重破坏了城市文脉的维系,浪费了建筑资源。当人们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的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以旧建筑拆除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更新时代已难以为继,必须寻找一个科学的理论来引导旧建筑改造活动,推动建筑更新的有机发展,可持续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旧建筑改造活动中,通过对可持续理论的指导,可以使旧建筑改造活动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城市有新更新过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支文军. 对策:中国大型建筑设计院[J]. 时代建筑.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