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16:50: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学设计的性质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设计思想分析
本案例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在建构主义教学观、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和主体教育观的指导下,以实验和网络为交互平台,创设真实的情景,把“”的知识“包装”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落实三维目标。在预设中,突出变废为宝、组装微型实验仪器,把“观察与思考”转化为“活动与探究”,并设计开放性的思考题,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成式课堂。
2 教材分析
新课程,新标准。《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节课提出了三维目标,即了解硝酸的性质,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知道硝酸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体现了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结果的关系。
初中《科学》中明确指出,硝酸是一种强酸,且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介绍了酸的通性。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从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的特性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不稳定性,进而以工业制硝酸为背景,引出不同价态的氮元素之间的转化,这样做是对初中内容的深化和完善。不仅能巩固《化学1》中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概念,也为《化学2》形成元素概念和元素周期律提供感性材料。体现了新教材对知识的“螺旋上升”的编排特色。
3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认识到硝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知道从物质的属性、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特性三大角度走进物质,能用已学的基本概念分析、解决问题,已基本具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1)认为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还原产物为氢气;(2)对铜和稀硝酸反应起时观察到的红棕色气体,误以为还原产物是二氧化氮等。学生遇到问题时,可能会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可以查询资料、进行理论推导或实验探究;也可进行类比学习、对比学习、归纳学习等。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硝酸的化学性质;
(3)知道硝酸的工业制法,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
4.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硝酸的性质,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历程。
(2)通过网络搜索、网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进铜和浓硝酸的实验,感悟实验就在我们身边与实验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4.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硝酸化学性质的探究,感悟科学精神的核心是质疑、崇实、探索和求真, 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勇于创新、勤于动手的态度。
(2)通过硝酸的用途、工业制法和学以致用,关注化学的运用和科技的发展,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5教学重难点
重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用探究的方式,认识硝酸的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6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应用了对教学资源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对硝酸氧化性的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策略、对学习过程和结论的多元评价策略等。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进行信息情景设计、网上搜寻和播放实验录像;采用组装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教学。
7课前准备
(1)学生复习酸的通性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以及浓硫酸的性质。
(2)教师深入了解教情、学情,有的放矢地做好多维的、弹性的预设。
(3)教学场所是有多媒体的电脑教室。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如下:
[随堂实验]:2支内放有铜丝的一次性针筒、10 mol・L-1的浓硝酸和1.0 mol・L-1的稀硝酸(分别放在从医院回收附有胶塞密封的小药瓶,如青霉素瓶)、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2个胶塞。
[演示实验]:1瓶浓硝酸、1瓶浓盐酸、1瓶紫色石蕊试液、1瓶久置的硝酸、1支试管。
8教学过程
8.1情景导入,从生活走进化学
[学生] 以“硝酸的用途”为关键词,网络搜索。
互相交流结果,了解硝酸的用途。
[教师导课] 硝酸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让我们探究硝酸的性质。
设计意图:网络资源是信息容量很大,信息速度也很快,它包容了生活、生产和新科技的所有信息。网络把学生的生活时空大大地拓展,从更广阔的生活时空走进化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8.2自主学习,激活元认知
[自主活动一] 实验桌上有一瓶浓硝酸。请通过观察、查阅资料(主要是网络和课本)或简单实验找出硝酸的物理性质。(过程和结果略)
[自主活动二] 请同学们回忆、整理已学过的硝酸的化学性质,并用一种代表物写出离子方程式。
[已有知识]
(1)使指示剂变色: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3)与碱发生中和反应:H++OH-=H2O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2H++CuO=Cu2++H2O
(5)与某些盐反应:2H++CO32-=H2O+CO2
[板书]一、物理性质:无色、挥发性的液体
二、化学性质: 1. 酸的通性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和潜能,确信他们完全能胜任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8.3合作探究,构建新知识
[教师演示] 往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学生]观察现象:溶液颜色先变红后褪色。
产生困惑,形成认知冲突。
联想推理:
学生甲: 假设1. 与次氯酸类似,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学生乙:假设2. 与二氧化硫类似,浓硝酸与石蕊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等……
设计实验方案,互评:
假设1方案:
学生甲:铜与硝酸反应;
学生乙:碳与硝酸反应;
学生丙:硫酸亚铁与硝酸反应……
假设2方案:把褪色的溶液加热,观察是否恢复红色。
[教师演示] 在试管口套上气球,把褪色的溶液加热。
[学生] 观察现象:溶液没变红而是变黄。
产生困惑,再一次形成认知冲突。
[教师出示] 一瓶久置的硝酸。
[学生]观察、比较、推测原因。
进行结果分享、互评。(教师适时作出评价)
[播放] 硝酸受热分解的实验录像:
[学生] 描述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判断:假设2失真。
困惑:硝酸真的具有强氧化性吗?
[板书]2.不稳定性(具体略)
[教师层启] 大家俨然是小科学家了,硝酸是否具有强氧化性呢?大家设计的共同出发点是取还原性弱的物质与硝酸反应。大家思维开放、活跃、有创意,但课堂上准备的药品和仪器是有限的(展示随堂实验的药品和仪器)。我们先制定一个可行的实验步骤吧。
[师生合作] 步骤:(1)把内放有铜丝的一次性针筒直接插入小药瓶的胶塞,吸取0.5 mL浓硝酸(或稀硝酸),拔出后立即将针尖插入胶塞,以防漏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2)拿去胶塞,再往针筒里吸蒸馏水至2.5 mL(注意与前者反应剧烈程度的比较),插上胶塞,观察并记录现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把针筒倒立,拿去胶塞,往针筒里吸入适量空气,观察并记录现象。
(4)最后,往针筒里吸入2.5 mL的氢氧化钠溶液,将针尖插入胶塞。
[生生合作] 两人一组,同时进行浓、稀硝酸的对比实验并记录现象。
[学生甲] 铜与稀硝酸反应,观察到的也是红棕色气体,其还原产物也是NO2。
[教师] 学生甲事实求实的治学态度值得发扬。为什么学生甲的实验现象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学生] 讨论,交流。
一致认为:在实验前未把针筒的活塞压紧,筒内尚留有空气。
[学生甲] 那还有更好的装置吗?
(在此,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自己的关于装置改进方面的见解,这又是一次课堂生成的好机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可把它处理为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化学实验不仅对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而且现象直观、真切、说服力强。在教学中,笔者回收了医院里的一次性针筒和带胶塞密封的小药瓶,变废为宝,积极进行实验改进,把铜和硝酸的反应“观察与思考”改为“活动和探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了新知识。由于针筒和小药瓶密封性能好,本实验几乎实现了零污染,是环保教育的好素材。
[问题解决] 硝酸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酸,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金、铂除外)反应,为什么可用铝制容器或铁制容器储存和运输?
[学生] 查阅课本,得出答案。归纳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
⑴ 几乎能与金、铂外的所有金属反应, 一般情况下: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2;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
⑵ 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⑶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板书]2. 强氧化性
(1)与不活泼金属的反应(略)
[学生] 网络搜索关键词:碳与浓硝酸反应
观看网络动画: 碳和浓硝酸反应
[生生合作] 观察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板书](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略)
[学生] 书写假设1的方案3―硫酸亚铁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3)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三大强酸的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交流、汇总。
设计意图:利用比较性组织者把新知识通过已有知识的桥梁作用,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形成有意义的新知识。
[教师]顺势指出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是如何制备硝酸?请思考课本中的问题解决,总结硝酸的工业制备原理,知道硝酸的工业制备流程。
[学生] 思考、讨论、交流、补充。
[板书] 三、硝酸的工业制备(略)
设计意图: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整和课程资源,实践“用教材教”,突破传统元素化合物教学的物质中心模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把“”的知识置于真实的情景中“包装”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主、一层层揭开“包装”,经历获取真知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探究学习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方式。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采用了实验录像、动画实验和随堂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
8.4合作总结,促进学后反思
[教师启迪] 硝酸的性质主要有哪些?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获知的?今后,我们将如何更全面地学习物质的性质?
[生生合作] 从方法和知识上对课堂进行梳理:
(1)硝酸的物理性质:看一看、闻一闻、查一查、试一试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从物质的属性角度
2)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
3)从物质特性角度
(3)硝酸的工业制备
1)制备原理
2)制备流程
设计意图: 反思使人进步。探究式学习后,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学后反思,不仅能及时地落实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8.5学以致用,从化学走向生活
[学生] 阅读资料,解释现象,交流看法。
2005年12月14日下午1点左右,一辆运载着48 t浓硝酸的槽罐车在途经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北环西路庄桥段时,突然发生泄漏,不断有黄色的烟雾冒出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马路旁靠近黄烟的植物已经出现腐蚀现象,叶子被熏得枯黄。而距事发地点不远处就是村庄。接警后,市消防、公安、环保、安监等部门启动了化学危险品紧急处置预案。50余名消防队员迅速赶到了现场。
(1)记者看到的黄色烟雾,是烟还是雾?
(2)观察硝酸的颜色,为什么"烟雾"是黄色的?
(3)马路边上的植物出现腐蚀现象,叶子被熏得枯黄。推测硝酸具有什么性质?
(4)假如你是消防队员,将启用什么紧急处理方案?
9板书结构设计
参考资料:
[1]卢建筠主编.《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2004,5.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在高考中这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由原先的15 %提升至今的20 %,显然是加大了该部分知识的考核。但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显得散乱无章,学生易学易忘,难以掌握和应用。在高三复习课中,如何打实学生基础,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是新课改复习课中要解决的新问题。本文以“镁、铝的性质”为例做了一些尝试。
1基础知识梳理
教师: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粉末,一瓶是Mg粉,另一瓶是Al粉,如何鉴别它们?
生1:任取一瓶粉末少许,加入NaOH溶液中,若有气泡生成的是Al粉。
生2:任取一瓶粉末少许,加入水中并加热,若有气泡生成的是Mg粉。
生3:任取一瓶粉末少许,加入浓硫酸或浓硝酸溶液中,若有气泡生成的是Mg粉。
生4:各取粉末少许,分别加放到等浓度的盐酸溶液中,产生气泡快的是Mg粉。
生5:各取等体积的粉末,称量其质量,密度小的是Mg粉。
……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通过此题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Mg与Al的性质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当鉴别或分离两种物质时,我们往往利用其性质的差异来进行。
投影:镁、铝主要的化学性质(见表1)。
过渡:有了以上基础知识,你能否解决如下问题呢?
投影: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用化学方法分离Mg粉和Al粉流程图。
请回答:
(1)试剂A、B分别是什么物质?能否过量?
(2)请写出图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试剂B能否用稀盐酸代替?
(4)题中涉及到哪些含铝化合物?除此外还有哪些物质?你能画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吗?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交流讨论。
[投影]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见图2)
教师:在复习碱金属时,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可按“金属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主线进行构建。可由于铝盐有两种,所以在铝及其化合物转化变化中就构成了多个“铝三角”。熟练掌握这些转化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解决一些问题。
练习:下图中,A、C是工业上用途很广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B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H是一种耐高温材料,I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其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图3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由H制B的条件是___________。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讨论。
[投影]学生答案
教师:点评解题思路,强调书写的规范。
设计意图:由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繁琐难记,许多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易挂一漏万。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如何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是高三第一轮复习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将基础知识设计成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高效调用相关知识,从而自我检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的设计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还将知识串成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掌握。
2重、难点探究
探究1: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镁的金属性强于铝,你能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吗?
生1:将Mg条和Al条分别放入盐酸中,看哪个反应快。
教师:不错,思路正确。但这样的答案漏洞太多,你能完善它吗?
生2:将相同表面积的Mg条和Al条分别放入等浓度的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从而比较Mg和Al的金属性强弱。
教师:回答得很好!可是在具体实验操作中,只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速率就得出结论,不能让人信服。若两种金属的活泼性相差不大,产生气泡的快慢并不明显,那又怎么办呢?你能根据已学知识设计装置来准确比较反应的快慢吗?
生3:用气球套住两个试管口,通过观察气球鼓起程度来判断产生气体的快慢。
生4:还可用注射器代替气球,能从定量的角度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生5:用排水法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也行。
生6:还可测定溶液pH的变化来判断。
……
设计意图:镁、铝与酸反应的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整合了化学实验方法、化学反应速率比较、溶液的pH等有关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必修与选修中纵横驰骋,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也从表面进入到深层,考虑问题的角度从定性考虑发展到定量思考。
教师:以上实验方案的设计反映出同学们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请同学们思考,Mg与Al会与下列盐溶液反应吗?反应的结果能比较出Mg与Al金属性强弱吗?
探究2:Mg、Al与盐溶液反应
学案: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并由实验现象推测可能的结论和解释。
教师:演示上述实验
学生:交流完善上述表格。试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镁、铝与盐溶液反应是镁、铝与酸反应的拓展,该部分知识常出现在高考题中。该部分知识涉及到盐类水解、金属置换等知识,学生面对的是认知复杂的情境,在解决过程中,需要调动更多的知识,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因此该探究内容的设计就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另外,这些实验在教材中并没有出现,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很有必要演示这些实验,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避免“纸上谈兵”。
3学以致用,解决具体问题
练习:
1.某学习小组用图4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___________。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_________。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2.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1)表3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
①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_______。
②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两个练习题全选自近年的高考题,通过对典型习题的深入分析,促进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有效避免“题海战术”,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4教学反思
4.1以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学生提高能力的基础,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依据。在平时教学中,要全面落实课标的各项要求,切实打好学生的基础。可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较为零乱,在复习课中若让学生单纯去记忆和书写有关反应的方程式,就把学生引入到死记硬背的路子上去,学生写起来不情愿,记起来不积极,教学效果很差。并且学生即使记住了有关反应的方程式,遇到具体问题时,无法将他们所记的基础知识和具体试题情境相联系,只能“望题兴叹”。因此,在教学中可通过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练习中掌握基础知识,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单纯地写、枯燥地记的低效率学习。
4.2以元素化合物为基础整合各模块知识
纵观这几年高考化学试题,可以看出现在的高考试题完全打破了传统知识板块的界限,将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这种综合度高的试题,必然产生较高的陌生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有意的整合其他各类知识,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看待他们曾熟知的知识点,加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如本节课中通过气体体积的测定,整合了化学反应速率、溶液中离子浓度、盐类水解等知识,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认知。
4.3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而实验题却是高考中学生失分的主要题型。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平时课堂上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理解太少,对许多实验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更缺少的是如何在实验探究中发现新问题。本节教学设计中通过两个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实验现象的学习形式转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新型学习形式。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教材分析和设计思想
人教版新教材《化学1(必修)》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是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第一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当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高中元素化学学习也应起到引领作用。由于新教材新颖的编写思路和传统教材大相径庭,目前发表的相关教学设计很少。对于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研究就更鲜见。
本节教材在编写思路上延续了第二章分类法的思想。分门别类地对金属发生的反应进行了介绍,总结出了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和特性。在具体介绍金属的某一化学性质时,又运用了比较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金属性质间的异同,从而认识金属性质间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教材这样的编写思路。无疑也对元素化学第一课的教学提出了要求和指明了方向:要通过具体的金属元素化学教学,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做好衔接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要通过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2教学目标
在初中已有的金属镁、铁与氧气反应的基础上,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预测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再进行实践,让学生成功体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通过铝和氧气燃烧反应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通过提出铁粉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深入探究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和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
通过验证含铁吸氧剂具有吸氧能力的方案设计和实验探究,体验合作学习,激发探索的积极性。
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代表元素与氧气反应的学习,体验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等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3教学过程实录
3.1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准确定位元素化学认知起点、认知特点
[情境导入]环顾四周,有哪些金属制品?
[学生]铁制品,比如说铁架台,铝制品,比如说铝合金窗框……
[教师]这些金属制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有何变化?
[学生]比如说铁,会生锈。
[教师]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的共同作用。
[教师]许多金属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被氧气腐蚀,那么。这些金属被氧气腐蚀的难易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金属的活动性。
[投影]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教师]今天我们将从大家熟悉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选择四种金属――Na、Mg、Al、Fe。较深入地研究它们和氧气的反应。
[投影]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研究的金属中,哪种能够燃烧?
[学生]铁、镁
[教师]镁在什么条件下燃烧?
[学生]空气中点燃。
[教师]有何现象?
[学生]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投影]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图片
[教师]铁在什么条件下燃烧?
[学生]氧气中点燃。
[教师]有何现象?
[学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投影]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图片
[投影](边结合上述对话,边投影板书)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引入,亲切自然,过渡到学生熟悉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再选择代表金属学习。一方面注重衔接教育,另一方面也向学生介绍了整个高中元素化学的一个重要学习特点。在一群有联系的元素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代表元素进行详细地研究。然后通过演绎,使知识增殖,扩大规律性知识的应用范围。)
3.2初识金属钠,成功体验理论指导实践的快乐
[教师]下面来研究金属钠,钠能燃烧吗?
[学生]能燃烧。
[教师]你是如何预测到的?
[学生]钠比镁、铁活泼,镁、铁能燃烧。所以,钠能在空气中燃烧。
[教师]让我们先认识一下钠,从试剂瓶标签上能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易燃,不能遇水,需保存在煤油中。
[教师]让我们取一块钠出来试试。请一位同学上来仔细观察,并及时向大家汇报。
(大家推荐了一位同学)
[演示实验3-1]取一小块钠,吸干表面煤油后,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
[学生]银白色金属。
[教师]你再仔细看看。
[学生]又变暗了!
[教师]原因是什么?
[学生]钠和氧气反应了。
[教师]Na很活泼,和空气中氧气在常温下就能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Na20)
[投影]4Na+02=2Na20(常温下,白色固体)
[教师]加热,钠会燃烧吗?
[演示实验3-2]取一小块钠,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中,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后,很快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请该学生拿着玻璃管,给其他同学观察燃烧产物。)
[教师]这种淡黄色的固体是过氧化钠,关于产物的论证,我们会在其他课时再进行。
[投影]2Na+02=Na202(加热燃烧,淡黄色固体)
[教师]让我们把钠的性质再归纳整理一下。
[投影]
(设计意图:会看商品说明书是学生应当养成的生活习惯,观察钠试剂瓶的英文标签,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钠极其活泼,基于安全考虑,初次学习不宜安排学生分组实验。请同学代表近台观察,拉近了师生距离。且能有效缓解演示实验的一些不足。将教材中钠燃烧实验进行改进,增强了可观性,更适合演示。)
3.3深入研究铝。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教师]铝箔能不能燃烧?为什么?
[学生]能燃烧,因为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铝排在镁和铁之间。
[教师]太棒了,非常好的逻辑推断,动手试试。
[学生实验3-1]用镊子夹住一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教师]有何现象?
[学生甲]铝箔呈红热状,离开火焰后很快恢复原状。
[学生乙]铝箔熔化了,但没有滴落。
[教师]为什么没有滴落?
[学生乙]不知道。
[教师]铝箔熔化成液体,应该滴落,不滴落的原因是被表面的一层膜兜住了,这层膜是什么物质?
[学生]氧化铝。
[教师]氧化铝薄膜能将熔融的铝兜住,说明氧化铝有何性质?
[学生丙]氧化铝熔点比铝高。
[学生丁]氧化铝很致密。
[教师]铝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能不能说明铝箔就不能燃烧?
[学生]不能,应该在氧气中再试试。
[演示实验3-3]取一片铝箔,一端固定一根火柴,另一端用镊子夹住,引燃火柴,等火柴快熄灭
时插人收满氧气的集气瓶(瓶底放一些水)中。
(由同学结合初中铁丝燃烧实验,提出该实验方案以后进行。)
[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很剧烈,但燃烧结束后,铝箔完好如初。
[教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铝箔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均不能燃烧?
[学生]是铝表面上有一层致密的氧化层保护膜,阻止了铝的燃烧。
[教师]如果将铝箔表面打磨,破坏其表层的氧化膜,结果又将如何?
[学生实验3-2]取一块铝箔,用砂纸小心打磨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打磨,提醒学生合作。)
[教师]有没有燃烧?
[学生]没有燃烧。
[教师]没有燃烧,但和刚才有无差异?
[学生]熔化得比刚才更快。
[教师]可以预见,在氧气中应该反应得更快,会不会燃烧呢?
[演示实验3-4]取一片小心打磨过的铝箔,一端固定一根火柴,另一端用镊子夹住,引燃火柴,等火柴快熄灭时插入收满氧气的集气瓶(瓶底放一些水)中。
[实验现象]不燃烧。
[教师]还是不能燃烧,怎么解释呢?
[学生]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很快又生成了新的氧化膜,有效保护了内层金属,从而不能燃烧。
[教师]致密氧化铝薄膜的存在,使得铝箔无论是打磨、不打磨,在空气或氧气中均不能燃烧。
[教师]那么,铝是不是真得就不能燃烧呢?前几天,我在准备上课材料时,无意中发现人民网上有一则新闻,一下子激发了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投影]铝粉燃烧相关新闻:江苏沪宁城际铁路房屋坍塌事故系铝粉燃烧爆炸造成
[教师]这是在工地上的情况。在我们这样的环境中,铝粉能燃烧吗?现有铝粉、酒精灯、镊子、棉花等物品,请设计铝粉燃烧的探究实验方案。
[学生]用镊子夹住棉花,在棉花上蘸上一些铝粉,再用刚才相似的探究方案研究。
[教师]方案很好,但愿能成功。
[演示实验3-4]用镊子夹住一小团脱脂棉,脱脂棉上蘸上一些铝粉,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棉花能安静地燃烧,铝粉不燃烧。
[演示实验3-5]用镊子夹住一小团脱脂棉,脱脂棉上蘸上一些铝粉,在酒精灯上点燃,并立即伸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底放一些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铝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学生]哇,终于燃烧起来了! (情不自禁热烈鼓掌。)
[教师]该实验能很好地说明铝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吗?
[学生]不能,也可能是棉花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教师]需要再做什么实验作进一步地证明?
[学生]棉花在氧气中燃烧。
[对比实验]棉花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燃烧较剧烈,没有火星。
[教师]实验表明蘸上铝粉的棉花燃烧时火焰是棉花在燃烧。火星是铝粉在燃烧。
[教师]铝箔在氧气中不能燃烧,铝粉在氧化中能燃烧。怎么解释呢?
[学生]铝粉颗粒小,与氧气接触面积大,反应更快,以至于燃烧。
[教师]实验从另一方面也表明,氧化膜的保护不是绝对的。天然生成的氧化膜的抗氧化能力还不够强。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对铝的表面进行处理。人们是怎么做的呢?请看P45资料卡片。
[学生]阅读资料卡片:铝的氧化膜。
[教师]铝粉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反应本身能不能加以利用?它可能有何用途?
[学生]可以利用反应放出的热和耀眼的白光。
[投影]铝粉在照明弹、燃烧弹中的应用(图片略)
[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铝的燃烧反应的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对比法,条件控制法等,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3.4再次研究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样重要
[教师]铝箔不能在氧气中燃烧,铝粉可以,一下子使我们的视野开阔了。可燃物的形态可以影响它的燃烧行为,进而又想做怎样的实验进一步研究金属与氧气的燃烧?
[学生]可以用铁粉来试试。
[教师]需要做铁粉在氧气中能否燃烧的实验吗?
[学生]没有必要,肯定能燃烧的。应当试试铁粉在空气中能否燃烧。
[教师]铁粉能否在空气中燃烧,老师还未发现文献报道过,值得一试。
[演示实验3-6]用镊子夹住一小团脱脂棉,脱脂棉上蘸上一些铁粉,慢慢靠近酒精灯的外燃,轻轻抖动,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铁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学生]哇!象放焰火一样!(情不自禁地欢呼)
[教师]实验再次表明,随着反应物颗粒的减小,铁和氧气反应的速率会增大。其实,铁的这种性质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开始应用啦。再过十几天,就到中秋节快了,大家会发现有些月饼中有一种脱氧保鲜剂,它就是以铁粉为主要物质制成的,能设计一个简单方案证明它确实含铁吗?
[学生甲]烧一下。
[教师]能燃烧就是铁粉吗?
[学生乙]看它能否和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教师]还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
[学生]用吸铁石吸一下。
[演示实验3-7]用吸铁石去吸一包从“元祖食品”中取出的脱氧剂。
[教师]试设计简单实验方案说明含铁脱氧剂有吸氧能力。请大家讨论一下。
[投影]实验用品:大试管,单孔橡皮塞,直角导管,盛有蒸馏水的小试管,脱氧剂。
[学生甲]在大试管中,加入脱氧剂,塞上橡皮塞和导管,将导管插入到蒸馏水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学生乙]不应当加热,脱氧剂在食品中脱氧时也没有加热,而且,在加热情况下,即便脱氧剂吸氧了,由于气体膨胀也有可能有气泡产生。
[教师]那你打算如何改进?
[学生乙]只要不加热,其它一样,观察导管中是否有水柱形成。
[学生丙]将导管先插入水中,然后再接上盛有脱氧剂的试管,这样效果应当更好。
[学生丁]将丙同学的导管从水中取出,这时导管中应当有一段水柱,将大试管插在试管架上。水柱会倒吸。
[教师]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都有一定道理,下面就请大家按照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吧。实验时注意观察脱氧剂工作时有无热量变化。
[实验结果交流]除甲组同学现象不佳外,其他各组的实验效果均很好。
[回顾与总结](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金属的活动性既影响产物的类型,也影响反应的速率。
(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温度不同,反应产物可能不同,速率也不同;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金属存在的形态不同对反应的行为也有影响。
[课后思考]假如请你研究铜与氧气的反应,你打算如何研究?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源自笔者2009年9月中旬参加的南京市优质课观摩评比的一节参评课,从评委的评价、学生的表现、自己上完课后的心情来看,这堂课是成功的,值得反思与总结。
1教学设计思路
课题设计主线为:生活化学生活。以央视新闻“甲流及其预防”的录像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情境,通过初识“84”、探究“84”和解读“84”三个主题对日常生活用品中含氯漂白剂――“84”消毒液的性质进行探究。经过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问题、归纳等教学环节,在完成NaClO及HClO性质等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提高科学猜想和实验探究能力,体验“组成――性质――应用”的科学探究方法,进一步增强学化学、用化学的乐趣。
2 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84”消毒液的制取及其物理性质;
②知道NaClO的化学性质;
③了解HClO的化学性质;
④了解使用“84”消毒液的注意事项。
2.2过程与方法
①能够通过实验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科学猜想,并学会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②体验“组成――性质――应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猜想、实验和交流讨论等,形成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②感悟生活中化学现象所蕴含的化学原理,增强学化学、用化学的意识。
3教学过程实录及点评
4 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的特点是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但是知识比较零散.所以只要抓好时机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而且本课题知识难度不大,许多知识学生比较熟悉,所以本课时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我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进行如下设计.
1.教法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将更多的表达交流机会、动手练习与探究机会留给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
2.课堂教学设计(40分钟)
(1)整体思路
由于本课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授,在多次教学实践中,我尽量寻求先进理念与教学现实的平衡,采用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开放与收敛的平衡,尽量做到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我还以学案为辅助,引导学生完成本堂课教学.
(2)教学流程
单刀直入引出研究课题——学生交流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感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补充完善二氧化碳的性质——结束语及课后练习.
3.教学评价与反馈
(1)在第一、二环节,由于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探究要占用主要的课堂时间,所以我在学生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基础上,用幻灯片直接引入(连接幻灯片课件),然后让学生在课前发的学案上(连接学案课件)写出二氧化碳的性质,同时选两位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分别书写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充分讨论交流后进入下一个环节.对于什么时候发学案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过提前一天发学案的方式,结果发现学生思维受到教材的限制,不开阔不活跃,所以我选择课前发.
(2)在第三、四环节,由于受时空限制,我准备采用有限制条件的探究,先让学生选择他最想验证的物理性质,按兴趣分组.每个组在约两分钟内设计出方案,并反映在学案上,评析后引导学生明确目的和操作步骤,再花约三到五分钟同时完成实验,由学生充分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物理性质.由于是让学生按兴趣分组,曾经担心课堂不好控制,实际教学后,发现学生都愿意多尝试几种方案,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也采用过以下方式:探究过程全开放,不限制仪器和药品,结果学生思维活跃,方案五花八门,但评析占用过多课堂时间,冲淡了本堂课的主题.
(3)在第五、六环节,化学性质的探究思路跟物理性质的探究类似.根据实际教学来看,学生很容易提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燃烧以及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这两个化学性质,而探究的难点在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我认为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控制变量”这种探究方法,而不是创设这种探究方法,所以我采用由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出探究方案.在教学中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提不出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二是提出这个化学性质,但方案的设计有困难,我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取两朵干燥的石蕊花,一朵作为对比,另一朵滴上变扁的塑料瓶中的溶液,让学生观察其变色,在这儿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学生都不约而同的发出“啊”的一声,我抓住时机引发学生思考:溶液中存在哪些物质?是哪种物质使石蕊花变色?从而得出三个变量,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设计就水到渠成了.在得出正确结论后,进入第七个环节.
摘 要:通过创设情境、分析讨论、推测结果、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二氧化碳、学习目标、实录
一、教 材 分 析
本章教材的前二节研究的是碳的单质,从本节开始研究碳的化合物,碳的化合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和有机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三气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它的学习能真正明确“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又为以后学习酸碱盐做了良好铺垫。
二、学 生 分 析
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能灭火,能制汽水,还知道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也知道用石灰水检验CO2,但它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是什么性质决定的,它还有哪些用途,是学生们不知道的,要求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所以这节课重点不在知识的本身,而是形成结论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具备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用化学的视觉去看待世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将二氧化碳性质用途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二) 过程与方法:
1、 思考、交流、合作,训练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2、 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四、设 计 意 图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还设计了训练学生自主探究 CO2性质的教学过程,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世界观。
五、 教 学 环 节
创设情境—分析讨论—推测结果—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循 环
六、教 学 过程:
师:请同学们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它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生:CO2 。
师:你对CO2了解多少?
生:空气中有CO2,CO2能灭火,汽水中有CO2,光合作用需要CO2等等。
师:CO2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还有哪些你们不知道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氧化碳。(如图演示)请回答有什么现象?
生(1):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
生(2):还应该加上,蜡烛熄灭,低蜡烛先熄灭。
师:对,这位同学回答到位。(鼓励)
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生:说明CO2不燃烧,并且CO2的密度大。
生(2):还应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师:好,谁能完整地总结一下。
生:CO2不支持燃烧,本身不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师:好,CO2的这个性质,请同学设想一下,能干什么用?
生:灭火,灭火器。
师:好,请看一下录像(灭火及灭火器)
师:谁注意到哪种灭火器好?
生:干冰灭火器。
师:请开动你的大脑,干冰是什么物质?还有什么用途?可以查书,交流。
生:干冰是固态的CO2,可作制冷剂、人工降雨、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师:好,回答很完整,说明认真对待了,接着思考,用它做制冷剂有什么好处?
生:它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没有残留物,清洁、无污染。
师:好,回答很准确,再想CO2的这些性质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集思广益。(学生讨论,教师循查,估计学生何时处理完)
师:哪位同学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生:进入菜窖前的灯火实验。
生:进入山洞时选择火把比手电筒好。
师:为什么?
生:选择火把能检验出CO2含量多少,防止人因缺氧而窒息。
师:请同学们猜测,将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用玻璃罩扣上,会有什么现象?(如图)
生:高的先熄灭。
生:低的先熄灭。
师:意见不统一,请注意观察现象,并说明原因。
(如图演示)
生:高蜡烛先熄灭,原因不知道。
生:CO2气体受热向上运动,故高蜡烛先熄灭。
师:好,高见,同学们同意吗?这一现象用来解释什么现象?
生:不知道。
师:森林大火可否用CO2灭火。
生:(恍然大悟)不行。
师:喝汽水与喝水比,除了好喝外,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生:打嗝。
师:对,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有问题问我吗?
生:为什么喝进去的是水,而出来的是气?
生:这种气是什么?能证明吗?
生:这些气体怎么制成汽水的?
生:汽水与二氧化碳的性质一样吗?(问题表达不够科学)
师:这些问题问的好,咱们大家一起研究,逐一解决,谁有办法?
生:假设汽水的气体是CO2,把汽水瓶上安装一个导气管,通入石灰水中,看是否浑浊就可以证明。
师:好,那么这些气体怎么制成汽水的?汽水与二氧化碳性质有什么关系?(班级顿时活跃起来,人人参与寻找解决办法)。
师:(介绍石蕊试剂与酸变红。取石蕊试纸发给大家,学生桌上有准备好的汽水、烧杯、水、干燥的二氧化碳),你们可以利用这些物质自己研究二氧化碳与汽水的关系。( 循回指导五分钟后,停)
师:谁来说一下,你怎样证明的?
生:我们是先把石蕊试纸放入水中,发现颜色未变,再把石蕊试纸放水干燥二氧化碳气体中,也未发现变化,可是当把水倒入二氧化碳气体中振荡,再把石蕊试纸放水其中,发现石蕊试纸变红,我们又把石蕊试纸放水汽水中,发现石蕊试纸仍然变红,因此我们认为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与汽水的成分一样,就可以证明汽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的产物。
生:刚才老师介绍酸能使石蕊变红,既然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使石蕊变红,就能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酸,那么这种酸是什么呢?
师:好,鼓励,你的表现非常出色,能通过现象探究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本
质。 CO2+H2O=H2CO3
师:通过探究不难知道,二氧化碳怎么制成汽水的。
师:那么喝汽水打嗝又说明了什么?同学们还可以再想,夏天打开汽水瓶,和冬天打开汽水瓶现象一样吗?这其中的道理和打嗝一样吗?
生:一样,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立刻分解,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师:好,根据刚才的讨论,有谁会制汽水吗?回家亲自做一下好吗?
师:我们对二氧化碳又加深了认识,还知道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证明。可谁又想过,它为什么可以证明?
生:有现象,出现浑浊了。
师:它为什么可以有这个现象呢?这得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原理说起Ca(OH)2+CO2=CaCO3+H2O你们从中找出答案了吗?
生:啊!原来是碳酸钙不溶于水形成的。
师:这一原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你见过吗?
生:装过石灰水的玻璃瓶,放在空气中,内壁会变白。
生:石灰水在空气中会有一层白膜。
师:好,知道吗?砌墙用的是石灰浆,石灰浆在空气中凝固后会有什么变化呢?
生:坚硬、牢固,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
师:好,非常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哪些用途?能分类谈谈吗?给二分钟时间。
生: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二氧化碳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固体叫干冰;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呼吸;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刚刚认识了等式与方程的基础上接触到的。它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其中蕴涵的“化归思想”,直接给学生指明了解出方程的明确方向。同时,它也对学生后续学习不等式、函数,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在接触这些知识时,我们可以把知识内容加以练习,再次加深等式性质的理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比较容易理解的实验基础上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为今后运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打好基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用符号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在用式子表示实验结果、讨论、归纳的活动中,经历探索、总结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教学难点:两个等式性质的灵活运用,明确目的。
四、教学程序(分三部分教学)
(1)联系实际,激趣引入。大家可以直接看出像4x=24、x+1=3这样的简单方程的解。但是形如3x+7=32-2x的方程,仅靠观察来解就比较困难了。因此,我们还要讨论怎样解方程。方程首先是等式,所以我们要先来看看等式具有什么性质。首先激发探究兴趣,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用天平做过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天平游戏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1】
①具体情境,感受天平平衡。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示天平图的各个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语言来描述发现,与同桌交流。这样由具体演示到抽象概括,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图1、图2的教学模式(篇幅所限,图略,下同):先让学生观察,问:你发现了什么?然后提问: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再进一步提问:往两边各放1个杯子,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生口答,验证。接下去,继续提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把茶壶呢?生答,再一一演示验证。图3、图4的教学模式和前面一样。
②总结抽象,认识规律。通过上面的观察,先用一句话归纳图1和图2的内容。(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不变。)再以第一句话为基础归纳出图3和图4的内容。(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等式不变,0除外。)教师指出这是等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同时要让学生自己举例,检验等式的性质,加深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天平的两边同时放任何一样的东西,天平都是平衡的。让学生体会,一会儿我们在用字母表示规律时其中字母取值的任意性,再次加深学生对字母表达运算的认识,从学习的各个过程解决学生遇到的难点。
板书:等式的基本性质
(3)巩固练习,深化认识。练习题的设计,低起点,小台阶,循序渐进,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使学生逐步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在横线处填空】
①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4分)
1)如果x+8=10,那么x=10+___; 2)如果4x=3x+7,那么4x-___=7;3)如果-3x=8,那么x=__; (4)如果x=-2,那么__=-6.
②完成下列解方程。 (11分)
1)3-x=4. 解:两边____,得3-x-3=4_____.于是-x=______.两边____,得x=____.
2)5x-2=3x+4. 解:两边____,得____=3x+6;两边____,得2x=_____;两边____,得x=_____。
③解答题: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20分)
1)x+3=2;2)-x-2=3;3)9x=8x-6;4)8y=4y+1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发现问题,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我们要把方程化成什么形式?(X=a的形式)明确运用知识的目的,让学生学会总结分析学习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检测】
④解答题: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20分)
1)x+3=2;2)-x-2=3;3)9x=8x-6;4)8y=4y+1
【拓展训练】
⑤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20分)
1)7x-6=-5x;2)-x-1=4;3)2x+3=x-1;4)+2=+2
⑥当x为何值时,式子x-5与3x+1的和等于9?(7分)
⑦列方程并求解。 (8分)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2,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0,求这个两位数。(提示:设个位上的数字为x)
⑧如果方程2x+a=x-1的解是x=-4,求3a-2的值. (8分)
⑨等式(a-2)x2+ax+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即x未知),求这个方程的解。(8分)
五、关注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关键词:化学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24-002
1.教学设计的背景
笔者从教于特殊教育系统,面对的是问题初中生,他们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困难的学生。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和教学改革的需要,笔者以学生为本设计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化学课程。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笔者尝试将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1的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2.教学设计的理念
通过搭建合理的教学支架,将学生的智力水平从第一水平(现有知识水平):知道水的三态变化及燃烧现象等一些身边的物质变化引导至第二水平(潜在知识水平):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能辨析。利用教材提供的已有实验以及笔者补充的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讨论交流,并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于化学相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帮助学生逐步达成学习目标,将他们的现有学习水平提高到潜在发展水平。
3.教材内容的剖析
本课题是学生继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后的第二堂课,却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化学概念的第一课。如何通过实验探究的手段和科学概括的过程形成科学的概念和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将学生的智力水平从第一水平引导至第二水平的关键。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认知结构的发展,也影响学生对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教材加强了对概念理解的要求,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理解。
4.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搭建相关的教学支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独立探索,学会归纳整理相关信息。能够用化学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的现象美,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教学设计的思路
6.教学过程与分析
6.1创设情境,感知变化
(视频引入)氢弹的爆炸
(学生感到非常震撼发出一阵惊叹,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住)
(教师讲述)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获得完全的成功。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教师稍作停顿,给学生反应时间)
(教师激发学生情感)我们国家从昔日的落后到今日的强大,经历多次的变革和发展,其中更加离不开化学所作的巨大贡献。物质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根本。
物质是可以发生千变万化的,同学们,你们准备好去了解物质的变化了吗?
(学生精神振作,做好继续学习的准备)
[分析]教师利用一段震撼人心的爱国视频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做好身体和精神上的准备。
6.2搭建支架,引导认知
(教师讲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和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建议支架)在进行化学研究时,我们通常会采取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观察并记录实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教师引导学生从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的变化去观察实验现象,并认真记录,对新生成的物质做解释说明)
6.3独立探索,撤去支架
(学生独立完成,感受物质的变化,体会实验的乐趣)
1.完成实验2~5。
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比较归纳上述六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初步形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师巡视)必要时及时给予学生帮助,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6.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
1.(2012佛山)佛山是远近闻名的陶瓷之都。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混合 B.成型 C.干燥 D.烧结
2.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6.5效果评价,课堂反馈
(反馈练习)判断下列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
4.寒冷的冬天对着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5.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过一会瓶子外壁挂上了水珠。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亲身感受了物质的变化,了解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原来变化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细心观察一定能像孙悟空那样“火眼金睛”一眼把它们识破!请你们回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发生的变化并进行区分。
[分析]评估本节课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将学习带入生活中去,用自己的双眼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机会。
7.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理念,采用支架式教学方式,为学生搭建了学习支架,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发挥的平台,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的乐趣,从中掌握一定的实验探究技能的同时发现物质变化的特征,最终自己完成学习目标,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如果教师从头到尾都以演示实验为主,不给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那么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受到打击,学习积极性降低必然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更有可能错过教学意外的发生,从而错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还有学生再一次发展的机会。
针对本节课学生出现的实验现象不同,教师查阅资料后得知在硫酸铜过量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的碱式硫酸铜,久置后会呈蓝色,受热一段时间后会分解得到硫酸铜和氢氧化铜。学生在实验3中配制的硫酸铜溶液如果较浓,而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量又不足的情况下,硫酸铜就会过量,从而导致实验结果看不到黑色的氧化铜沉淀生成,而是出现蓝灰色的浊液。实验中的“失败”正常也普遍,关键在于教师的及时引导,除了为学生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也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契机,因此,教师不可轻易放弃“追查到底”的信念,用实际行动去发现证明研究的价值,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好榜样。
参考文献:
[1]许文峰,席改卿.支架式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施[J]邯郸师专学报,2004,14(3):64-65
[2]吴良根.化学支架式教学中搭建“脚手架”的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2009,(97):26
[3]吴良根.化学支架式教学中搭建“脚手架”的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09,(31):36-38
[4]任志鸿.初中新课标优秀教案:九年级化学[M]海南:南方出版社,200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三张一样的正方形纸、CA1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根据120÷30=4 在下面里填数并回答“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
(120×3)÷(30×3)=
(120÷)÷(30÷)=4
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填空。
被除数÷除数=
提问:通过刚才的复习,你们有什么联想或猜想?(分数是否也有与除法类似的性质呢?)
二、实践操作,找出相等的分数
活动与反馈要点:
(1)要使你们的猜想成为科学结论,还必须加以证明。你们能用三张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尺子、水彩等等材料(工具),通过折纸或其他方法说明自己找的分数(几个)相等吗?(可独立操作完成或与同伴协作完成。)
(2)先让同桌互相说说,现展示学生的方法。
结合展示追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相等的呢?从这3幅图中你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平衡分的份数和涂色的份数变了,但涂色部分的大小不变。)
(3)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整个验证过程。从图中可直接看出:==
三、探究交流,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1.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观察这组相等的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吗?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活动与反馈要点:
(1)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时,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如:“我发现=,分子、分母都乘4,得到的分数大小不变。”
(2)结合学生汇报,教师辅以必要的板书: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归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4)在初步归纳得到结论后,进一步追问学生: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相同的数是不是可以是任何数?这是老师心中的疑问,为什么要把“0”除外?在引发学生讨论与思考中,逐步完善学生的发现,并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
(5)通过观察、验证,我们得到这个规律。(多媒体演示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6)用笔画出教科书第75页,性质中的重点词,强调“0”除外。(齐读一遍)
(7)(揭示课题)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
(8)质疑。(启发学生在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同时,思考并提出问题,师生讨论解决。)
2.沟通“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
(1)你能说说“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吗?(进一步强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多媒体出示小结。(略)
3.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例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口答后教师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四、应用拓展,深化理解
1.完成教科书第76页做一做。反馈后继续完成练习十四第1、2、3、5、8、10题。
2.讨论:李小明同学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写了这样一道算式:=,你认为他写得对吗?你是怎么想的?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研究了什么?你认为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1.整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索”为核心,由复习旧知导入,提出猜想(或联想),以验证猜想为线索,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完成或与同伴协作完成),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经历思考―操作―归纳―总结的过程。学生能用多种方法找到相等的分数,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有的学生通过折纸验证,有的用涂色、画数轴、画线段图等方法探究,有的学生居然想到计算=0.5、=0.5、=0.5,说明==。整个教学重在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2.课前,我没有想到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想出如此多的方法验证猜想,而且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得如此之深。我深深感到,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要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探究,让数学课堂再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与碰撞。
3.课堂教学不仅是贯彻教师的预设,更应该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生性活动。教学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才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动态美,进而构成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精彩课堂。
作者单位
文山州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