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地理教学的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8 16:51: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地理教学的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地理教学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基本原则;策略

在日常学习中,教师不应该仅以学生学会知识为出发点,还要培养其创新及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好地理学科。所以,中学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建立现代化教育观念,摒弃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最终目标。

一、目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学校没能足够重视

一些中学对地理课教学的重视度相对较薄弱,教学设施落后。地理课时较其他课时所占比例甚少,甚至一些学校直接取缔期中考试,或者干脆不开设这门功课。

2.师资力量薄弱

初中地理教师队伍构成中师范类地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非常小,普遍存在地理教师专业知识欠缺的现象,对地理有关问题没有认真研究,照本宣科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另外,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年轻教师偏少,教学精力严重不足,这种“先天不足”的师资队伍现状严重制约了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3.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

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初中地理是副科,不需要完全理解,考试前死记硬背拿到好成绩即可,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根本做不到仔细研究,认真掌握。

二、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

1.学以致用

在地理学习中,很多知识都可以和现实生活相关联,教材上课后题涉及的如何识图读图,进行基本的时差计算,方向判别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教材迎合了生活的实际需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人为本

新课标的前提是以学生为本,更多地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导入了活动部分,使学生多动手,勤动脑,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实际应对能力,做到敢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策略

初中地理教学要“回归生活”。学生走进教室以前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流活动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定经验和观点。新课程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即要将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与学生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活相融合。地理学科教学纳入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植根于生活,既是新课改中地理学科追求的目标,又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在教学中,对于一些地理常识,从时差到方向判别,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到从交通图上选择最合理的路线,从天气预报到绘制各种图表等等,可以把学生置于现实生活中,不只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地理意识也得以树立。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地理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新奇的一门学科,他们感觉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地理内容都是我们身边的或是存在的东西,而陌生的内容是要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待。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教师从地理学科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地理的实用性及综合性,如电视节目中介绍各地风光的,报纸中关于旅游、房产的,指出地理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与兴趣。

2.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积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

3.地理想象力的培养。由于地理的对象极其广阔,要素异常复杂,难以一一感知。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获得地理知识时均要借助于想象,想象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地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源泉。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想象活动,充分运用各种地理图像、模型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关的地理表象。

4.运用多媒体优化地理教学。多媒体大信息、大容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在地理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补充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认识地理现象,而且能够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取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作用。

5.巧用地图教学。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在地理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读图和用图的习惯,告诉学生读图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所读图的名称和图例,还要注意图的地理界线和地域范围等。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读图,读图要有重点,观察地图要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面对地理现象要积极思考,要慢慢地能从地图中提炼出不同的地理事物的不同特征。教会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类地图去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让学生面对一组不同类型的地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思考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运用这些地图提供的信息去解释。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地理教学不单单是以学生学会知识为出发点,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创新及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在现代化地理教学中,要求教师一定要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富生.初中地理教学新探[J].才智,2012.

第2篇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它强调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学习相对。”

改变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对自主学习进行了多种的实验和尝试,积累了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自主学习强调人人参与、学生质疑,适合于小教学班,大教学班很难做到,要做到就要延长时间,而教学时间远远不足。

2、自主学习,强调自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师操作困难,学生、家长有意见。

3、自主学习的自主性,开放性、多选择性,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目前的教材又是新的,教师既要学习新教材、备课、改作业,还有很多别的任务,教师负担过重,难以承受。

4、自主学习强调学生自学、多方获得信息,费力费时多,学生负担加重。

5、自主学习要求比较充足的教学设备和课外教育资源,在目前情况下,这些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自主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学主要的方式之一。自主学习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思想,让学生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起源于理科教学的改革,后来才扩展到社会学科。因学科性质的不同,探究学习的目标、特点和具体形式也会有所变化。初中地理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探究学习在不同内容的学习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在讨论初中地理探究学习的设计时,应注意研究探究学习的特点,进而理解探究学习的实质,以免在教学中形成僵化的、机械的探究模式。

探究学习的第一个特点,是儿童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知识。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传统教学往往离开了自然事物、现象的探究,仅仅热衷于背诵现成的结论性知识。

探究学习的第二个特点,是旨在培养儿童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在研究自然现象时,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赤手空拳面对“自然”,“自然”是不会为你开启神秘之门的。要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和现象,加深对自然的认识,就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探究能力。

探究学习的第三个特点,是旨在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之基础的科学概念。探究学习最初起源于理科教学的改革,所以科学概念的形成就成为探究学习的重要特点之一。

因此可以说,探究学习是这样一种过程:在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儿童的主动参与,发展探究能力,获得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以此为武器,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开放式学习

开放式地理教学是对传统地理教学的批判和挑战。与传统地理教学相比,开放式教学的优点和优势突出表现在:

1、教学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受“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教材观的影响,是以知识为本的,强调知识的传授,注重对知识的继承、传授和掌握。中学地理教学一向使学生知道“在哪里”、“有什么”、“什么时间”、“怎么样”、“为什么”等作为教学目标,“知道”、“了解”、“熟悉”、“理解”等是常用的教学目标行为动词,其目标指向是“结果”,简言之即教学以“授人以鱼”为目标。

2、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其特点是教师讲授、板书,学生“听”、“读”、“记”,学生围绕教师的教案、讲义转,一个教师直面一个班的学生,一样的教学内容、一样的教学方法、一样的教学进度、一样的考试评价,教师的授课是无法照顾到不同接受能力学生的不同需要的,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都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容易引导学生按照统一的模式去思考,压抑个人创见和个性,是难以开发个人潜力、张扬学生个性的。可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实际上演变成为主体地位。

开放式教学是以“以学生为中心”的,由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全面开放以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其角色定位为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协助者、促进者、开发者。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系统地传授知识,其职责是“启发”与“指导”。

(四)初中地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人们一般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接受式学习,一种是发现学习。两者的区别在于知识到达学生的途径,前者是学生被直接告知结论,后者是学生自己发现结论。两种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这是人们共识的。课程改革强调发现、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不是因为接受学习一无是处,而是因为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学习,忽略应有的发现、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得教学存在死记硬背、过分机械训练等弊病。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样化,传统教学中有价值的方式与新课程提倡的方式应该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第3篇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浅析

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如何做好教材和学生的桥梁,给学生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以达到地理课堂教学的增效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挖掘地理课堂的教学方法。要增强学生的地理素质,就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要求我们逐渐改变以往地理教学中灌输、强迫记忆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开发创造力作为教学革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摸索出一套能够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

1 “图文结合”法

“无文之图”是学生难解的“天书”,“无图之文”是苍白无力的说教。只有图文并茂,图文结合,才能使地图变得易懂,文字变得有所依托,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强调地理学科“图”的鲜明特点和重要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以文释图”,即指将图像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以图释文”,是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大有益处的;“以图释图”,即是用另一张图反映这一张图,它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简单地说,地理就是地图上的道理。只有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图”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掌握图文结合的基本方法,这样“图文结合法”在教学中才能顺利地贯穿和渗透下去,最终完成教学各项目标。

2 善于发现新事物、新问题,产生新见解

从创造思维的特点来看,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思维方式上,得到非常有价值的锻炼,为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创造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一段时期的地理教学;我对地理教学中的一些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希望能与同事们来共同探讨。

2.1 改革传统地理教学方法,创设创造性问题的教学情境。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启发性教学,创设带有创造性问题的教学情境。对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起关键作用。思维始于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创设创造性问题的教学情境。不仅仅是指培养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提出带有创造性的问题,并能独立解决问题。

2.2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我们认为不仅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而且还要创造一些条件,逐步把这种好奇心引到求知欲上来。讲完东北三省,加入对原始森林和东北风情的描述,学生被白山黑水的秀丽景色和神秘感所吸引,对富饶的东北产生了兴趣,课后兴趣不减的学生纷纷向老师提出问题。我们不失时机的积极启发学生去探索,把问题交给学生去思考、去自己查阅有关资料。通过学生的相互探究、发现,巩固了所学知识。

2.3 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集中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既需要发散性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而更多地表现在二者结合上。

3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初中地理新课标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要在教学中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引导和启发很有必要性。

注重教材前后内容的联系,让地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置有效提问。地理学科的知识点不是零散的、相对独立的关系,这些知识其实都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教师要擅于寻找这种联系,在教学中体现这种联系,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4 积极开展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地理教学改革

第4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想使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了教育的宗旨,素质教育成为了关键。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人才竞争、知识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对人才提出了更加广泛的外延。面对现实。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教法的改革也不可避免。为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达到教学优化,实现素质教育,地理学科中的方法也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学生的特点。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行在共同的活动中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一、教师的教学法方法对知识的传授要具有系统的科学性

在常规教学中,对系统知识的讲授要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系统知识的科学性讲授,可以帮助学生有条不紊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并从中把握学科知识的体系,掌握学习的技能,能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如通过对《中国地理》知识的系统讲授,在复习中,教师可带领同学从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两方面阐述。

通过对系统性知识进行科学讲授,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知识。

二、正确选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

多少年来在教学法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但构建教学方法体系和选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却不外是“启发式”和“注入式”两大类。

启发式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通过启发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启发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的沟通和信息的反馈。

1、在地理教学中,正确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法方法,可促进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使所学的知识由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巩固记忆,撑握技能,实现素质教育达到教学优化。

在教学中使用启发式或穿插使用启发式,将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使课堂气氛活跃,双边活动协调,学生在教师的层层诱导启发下,思维得到拓宽,感性的知识上升为理性的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并使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得以利用。

2、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比较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比较记忆

如在讲授长江以后,讲授黄河就可采用比较法。比较黄河的发源地、入海、长度、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两河在治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通过以上内容的比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教学优化,实现素质教育。

3、通过形似记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使教学活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实现素质教育,达到教学优化。

地理图并非所有的图形都与其它的物体形似,但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内容时,找到形似物体,并运用于教学。即所谓的形似教学。如讲中国34个行政区内容时,为了加深对每个省区廓的印象,就可通过形似教学加深印象。湖南省的轮廓形似披发女郎、江西省形似一个侧面男子的头像、云南省象一只鸡、黑龙江省象一只肥鸭,陕西省象一只小手枪,山西省则象一个平行四边形,湖北省仿佛是披发女郎(湖南省)头上的富有艺术性的帽子等,通过轮廓形状的形似记忆,再记省名、简称、省会,就显得简单些。

三、在地理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可达到教学的优化,促进素质教育

直观教具如挂图、板图或实物教具的运用,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读图识图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技能,培养他们的读图技能,学会推理相关知识,突出学科的特点。

如读中国地形图,找出秦岭----淮河。点明它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接着读中国的煤、铁、石油分布图、有色金属分布图,得出我国的煤、铁、石油主要分布在北方,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南方,矿产资源具有分布广泛相对具中的特点。

四、在系统方法的基础上,辅之于现代的电化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体现素质教育达到教学的优化

第5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94-02

课堂教学评价是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测量和评价的总称,它是指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所进行的测量和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无论是对促进学生的成长、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抑或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课堂教学评价对地理教学的意义

1. 可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地理学习结果及过程,激励学生有效地学习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要面对的学生数量相对广泛,而这些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是参差不等的。如何才能了解我们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建构情况?是否懂得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否形成正确的环境资源观?也就是说,学生们是否达成了本节的学习目标。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可以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作出评价时,务必要多角度、全面地去评价,并尽量放大学生的优点,合理地指出其不足之处,让学生在付出努力之后,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其学习的自信心。

2. 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不但要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更要知道如何“传道、授业、解惑”。我们的任务是培养国家之栋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从而帮助到每个孩子呢?我们知道“因材施教”是科学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而科学的课堂评价,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优点和不足,也能让我们从孩子们接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更充分地了解和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不断地提升。课堂评价让学生和教师都不断地成长、让教学质量也得到不断的提升,那如何才能让它的效果更为显著呢?我认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根本,以下是我常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方法

1. 纸笔测验评价方法

纸笔测验评价方法是通过学生的书面回答,了解其学习情况的一种评价方法。使用这种评价方法,对试题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试题要尽量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注重“双基”的考查,即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其次,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例如:复习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时,我选用了下面这道题对学生进行测验评价。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009年3月在墨西哥和美国等地先后爆发甲型H1N1流感。墨西哥位于___洲,首都墨西哥城的大致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处于___(东或西)半球,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2)美国的旧金山位于墨西哥城的___方向。(3)纽约当地时间晚上9点进行的NBA比赛,北京的小明却是在上午观看这一场比赛直播,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地球的____(自转或公转)运动。

这道题的综合性、地域性和生活性特征就十分明显,通过它,就能评价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地理基本能力的达成情况。如第(1)小题,就要求学生记住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地球上五大温度带的划分界线这些基本知识。第(3)小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现了生活性特征。另外,第(1)、(2)小题还考查了读图判断地理位置和方向的能力。总的来说,纸笔测验评价方法,有效地发挥了各种类型题目的功能。它既能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又能考查学生通过图文等材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探究和创造能力等地理学习能力,综合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量表评价方法

量表评价方法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确定好需要进行评价的指标,并给出评价的等级,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逐项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这种评价方法可以是针对学生的,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教师,甚至可以是其他听课的教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量表评价方法,有利于我们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自己授课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需求,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方式,从而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量表可以设计成“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表”“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和“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评价表”等。如下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表”。

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表

学校名称_____评价人班级____姓名____评价时间____

这种评价表,一般交由小组长进行评价,然后教师总评,提出自己的意见。我们的学生人数多,教师不能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都了然于胸,所以必须依靠小组长的帮助。那么,事先我们应该把班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组长负责两三个学生,这样,对学生的评价会更准确,有利于我们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争取更大的进步。而“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则是让学生从师德师风、教学技能、课堂管理和作业批改等方面,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教师授课时经常侃侃而谈,不能深刻体会到学生的感受,认为学生应该都听懂了,都理解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所以,我们也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评价我们的课堂。作为评价者,学生给的意见,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方向也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评价,好好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积极改进,让师生都能受益。

此外,“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评价表”是依据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为,将课堂教学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从第三者的角度,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在教师行为方面,主要体现其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看其是否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教学中是否能以学生为主体、是否关注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差异,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等……而学生行为方面,则要注重其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能否独立思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解决问题是否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能否和同学、老师进行合作探究,有没有收获和体验等。这种评价方法,不仅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各自的要求,还体现了对师生的教与学之间配合的融洽度,是否达到了最为理想的状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怎样能够让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最优的体现?

当然,课堂评价的方法不仅仅是上述两种,还有课堂提问评价法、观察评价法,更为具体的还有档案袋评价法等。不论是哪种评价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其学习动力,让教师通过评价进行反思,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结束语

今后,课堂评价一定会越来越受重视,其优势和特点必将更广泛地运用到地理教育教学中。我们作为中学地理教师,也应该认真钻研,让评价的模式方式更科学、更完善,让我们的教学质量更优质。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乡土地理;让水乡更美;倾听学生;交流与合作;国家意志;地方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057-01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全国各中小学都大力推广探究性学习,究竟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如何展开,在实施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强调什么?探究性学习是否完美无缺?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转变学习方式成为最重大的“闪光点”,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能学”,但是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组织能力等要求较高,因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探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之一。探究性学习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在具体组织实施时,笔者特别强调以下几项具体目标:一是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二是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除了探究性学习,我们还要尝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上进行研究性学习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阶段

运用图片、报刊资料、录像、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景,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探索、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

二、问题导学阶段

教师针对学生要掌握的地理知识,有意识地提供一些可读性材料,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材料(即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表、照片或地图,及相关的背景材料),通过对材料中呈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分组讨论阶段对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分组自主学习分析,通过小组讨论自己总结出问题的结论。经过一轮的地理新课改教学以后,我们对课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思想的转变应是先导。《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这里,更多地强调了生活中的地理和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地理技能的运用,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地理,并且带着地理知识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才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它让学生走出教室,到社会“大课堂”上去拓展视野、感悟生活、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是地理学科“减负”增效、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教学研究价值。同时,这种教学形式的开放性特征,也决定了活动课与学生家庭、社会之间的必然联系。可以预见,地理活动课的无形的影响力,将会改变人们对地理学科的旧有认识,从而引导着社会大众对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进行重新定位。

乡土地理的教育性寓于它的实践性,即必须通过必要的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的感知,使学生真切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从而实现乡土地理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应把家乡的社会和大自然视为乡土地理教育的真正课堂。因此,乡土地理的课内外教学方法应是丰富多样的,尤其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调查、访问和野外考察,应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第7篇

【关键词】兴趣;地图;自信心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掌握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的掌握能力跟教学质量有这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很重要。

一、利用自然风土、奥妙激发学生兴趣

地理学科虽然也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是在教学方法上,却有许多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比如高中地理教育以介绍世界范围内的自然风土和奥秘为主,这些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土和奥秘对于很少出国的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大部分学生兴趣的倾向所在,最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在尊重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多介绍一些风土人情等知识,尤其是一些自然之谜,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如果调动起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那么地理学科将不再是学生的负担,反而成为学生认知世界的窗口,还能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在教学中用好地理地图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好地图,也是考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标准。地图以无声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内容,以生动、形象、鲜明的视觉感官来反映地理事物的特点,且往往会提供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的地理信息。比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要对一些地理名称进行记忆,在这个记忆过程放到地图上,就再好不过了。将地图在大脑中进行展现,来解决问题,将这些知识点与地图储存在大脑中,在运用时,将其提取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样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形象思维,形成一种无图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三、提高学生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

在日常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地理课堂也不例外。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的重要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无形的,老师很难说,学生理解很困难,整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不理解,缺乏动力、缺乏兴趣,没有一点兴趣,这样的课堂何谈效率。所以老师应充分利用教具直观和“小”的特点,对学生的地理范围,事物或现象的视觉外观的形成,形成促进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对学生反应说对于“时区”和“区时”的感念和算法感到难学,很模糊。特别是在课文中“钟点不变的情况下,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从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从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增加一天。”这几句话的理解感到特别困难。应对这种情况,我的办法是和学生一起制造直观教具,让学生清楚的“看到”时区和区时的不同。我将书本分开,装订线表示本初子午线,封面表示东十二个时区,封底表示西十二个时区,将书本合为圆柱,合拢的交界处的经度就是180,即理想日界线。将合拢的部分面对学生,在这样直观的教具面前,学生能够很快理解时区等问题的差异和定义,再也不会被这个问题弄得头昏脑胀,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进而使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信心大增,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四、讲练结合法

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创新,重视研究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地理教学强调知识发现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展示教学结果。在地理教学中和实践中,应该处理好强度和适度的关系,让学生训练思维和总结经验,从而真正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一些典型的例题,来进行思维方法的提炼归纳和总结,从而得出一些切实可行又高效的思维方法:①问题的归类。首先应仔细的阅读该题的试题要求,以明确该题的考点和问题的意图,比如该题是考查的工业区位还是其它区位的问题;②区位的展示。比如该题考查的是工业区位问题,那么我们则要充分的展示出工业区位的诸多因素,如原材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等等;③进行综合分析。应根据试题的要求,我们要进行全面而又客观的分析、评价,还应结合着具体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进一步深层次的分析,提炼出关键的信息、突出主导的因素、掌握动态的因素。逐渐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思维方式与答题方法的归纳总结。不仅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巩固自身掌握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就为学生今后能够充分运用这种思维方法灵活解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的确是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不仅教师应该积极的地引导学生,学生自身也应养成具备高效的思维方法进行学习,师生共同努力,从而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第8篇

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 多媒体 现实生活

高中地理教学可以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运用地理知识,学生可以对人类与环境之间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学生应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对终身发展有益的地理知识,地理学已从纯科学世界回归到了生活世界。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重“理”教学

“理”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基本概念,各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自然条件与生产的关系,各生产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产配置等基本理论的初步知识等。反映在教材内容、知识结构上主要表现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内部的联系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间的联系,教材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坚持重“理”教学,能使学生正确地宏观把握学习地理的方法。这里所说的“理”是中学地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坚持重理教学,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反之,将“理”之外的内容讲得很生动,到头来也只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坚持重“理”教学,在“讲”上下功夫。努力锤炼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文学性、趣味性,做到条分缕析、深入浅出,把“理”讲得形象生动、清晰剔透,从个别到一般,从专题到综合。做到讲一个问题,突破一个问题,不要弄成“夹生饭”。在教学时间上,要根据需要对章节教时重新安排,要舍得花时间,不要担心不能面面俱到。在讲述时,在深度及联系其他学科知识方面也要考虑到学生能否接受。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学效果出发,精心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及多媒体课件,精心引导和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识图能力,这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瞄准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很强的集成性,可以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媒体资料,如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集合在一起,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教学形象,变动为静,通过声音与颜色恰当地运用,可以把整体构成的事物分解,逼真动人的动画画面,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事物与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例如在讲授《地球的公转》时,在以往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只能通过使用教学挂图、实物模型,以及教材中插图进行相关知识的讲授,根本没有立体的感觉,学生无法充分展开空间想象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而通过利用地理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在屏幕上进行展示,学生很容易理解地球公转的变化规律,同时在学生的脑海里会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就不会死记硬背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了,能真正达到概念深入人心。通过在地理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可以加大课堂的容量,帮助我们构件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果。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及对地理产生很高的兴趣,从而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但是多媒体课件必须从实际着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自身的特点,并且要服务于重点、帮助突破难点为前提,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相统一,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相结合,为了能尽快地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在课堂中巧妙地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三、课堂联系现实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许许多多的地理知识,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现象来讲解地理知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是学生所常见的,比如太阳东升西落、地震火山等,这些看来很普通的事情,其实都包含着地理知识,学生却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些现象的原因。这就需要教师将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用地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真切感受地理知识的奥妙,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更强的学习动力来主动地学习知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材料选取外,还应注重联系现实生活,用生活经验来突破学习内容,把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去。例如在教学三大类岩石的成因时,对于变质岩,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举例说明:泥土加热会变成坚硬的砖或是瓷,那么对于地壳中已形成的岩浆岩、沉积岩碰到高温的岩浆会怎样?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变质岩的成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我们教学过程中要重“理”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多媒体,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加强日常生活和课堂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灵活的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合适的教学过程,这样就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卫华.高中地理教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

第9篇

一、打破传统思维束缚,鼓励学生创新

地理教学中我们需要对诸多的习以为常的标准答案进行反思,需要对一些不科学、不合理、不符合人文精神、不符合学生天性、不利于下一展、使学生丧失想象力的“标准化”进行彻底的改革。地理教材设置了许多探索性、实践性问题。这为学生创新、探索提供了一个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学生引进自己预先设定的思维轨道,这才不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只要打破束缚思维的框框,就会展开创新的翅膀任意翱翔。

二、构建有兴趣的地理课堂,激发创新兴趣

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无论准备得多么充分,课堂上发挥不出来,也是无法达到和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对讲课内容:首先要熟悉。对自己教学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的衔接都要心中有数、精益求精。其次要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地调动学生并灵活应对教学内容。教师应灵活、熟练地驾驭课堂,引领学生向自己的目标前进,既解决学生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的兴趣,学生能努力学习是学习动机的需要。只有让学生主动要学,真正体会到创新的乐趣,他们才有继续创新的动力。

三、教学互动,共享成功,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