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图书管理的现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8 16:51: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图书管理的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图书管理的现状

第1篇

读书是人类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方式,而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读者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创新图书管理,已成为所有图书管理人员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图书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1)现阶段图书管理还主要采用手工操作的管理方式。其管理方式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管理问题,满足不了现代化发展的图书管理需要。其次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图书的使用效率,导致很多书籍出现闲置的情况。(2)由于现阶段的图书管理制度下,图书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不高,从而影响图书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并且在这一体制下,对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也要求不高,图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下,影响图书管理效率和质量。

(二)书籍管理力度不强

(1)由于对图书保护措施不到位,并且没有明确的标识,导致这类书籍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体验,久而久之被闲置在图书馆中。(2)图书管理对图书的更新不是很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很多知识内容早已经更新多次,图书如果没有及时更新的话,就会对读者的学习造成影响。(3)在有些图书管理中,图书资源十分有限,时常不能满足读者阅读内容广泛的需求,久而久之就会被读者淘汰。

(三)领导不重视

校园领导不重视图书管理的创新也是当前形势下图书管理面对的现状之一。在校园教学中,领导往往只重视教学本身,不断地完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却忽略了图书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3]。学校领导往往很长时间才进行一次图书馆更新,并且不重视图书馆图书资源,导致校园图书馆失去其本身的意义。同时因为图书管理不善造成图书闲置,甚至对学生学习造成影响。

二、图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图书管理的创新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知识文化时,一部分是来源于教师的教导,另一部分则是来源于自主阅读。所以对图书管理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图书管理创新,来提高图书管理效率,提高图书管理对学生指导阅读质量,增加图书馆图书资源的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范畴。

三、图书管理的创新途径

(一)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

(1)提高图书管理领导者素质。一个优秀的图书管理团队,和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是分不开的。图书馆领导者首先要具备综合性素质。要了解图书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作用,要了解读者需要,了解当前形势下社会发展所需求的读物书籍。图书馆领导者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文化,如图书管理知识及员工管理知识。领导在掌握这些管理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学会应用这些知识,如果只知道知识而不懂得运用的话,也只是纸上谈兵,不利于图书管理创新。当前形势下的图书管理创新需要一支管理水平优秀的管理团队,而加强F队领导的专业素质则是重中之重。(2)在加强图书管理领导素质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图书管理的创新还需要图书管理人员去落实,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创新的成效。首先,应该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要以服务读者为工作目标。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水平,提高图书管理质量,学习先进的图书管理模式,并运用到实际中。最好,还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奖惩制度来实现。每月可进行相关考核,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可以获得奖励,表现差的员工则要接受惩罚。对员工的招收也要拥有一定的标准,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断提高整体管理人员素质。

(二)应用信息化管理图书

(1)要明确管理目标,要以服务读者为图书管理的基础理念,在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2)在图书管理中,要融入信息化技术。比如,建设一套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等技术,不断加快图书管理信息传递的速度,并且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建立完善的读者查阅平台,让读者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并了解整个图书馆书籍动向。通过读者查阅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提高图书管理效率。

(三)创新图书管理制度

(1)完善图书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图书管理制度来规范图书管理人员的行为。(2)加强监督制度的完善,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总之,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图书管理创新的先行条件。

(四)调整图书管理结构

调整图书管理结构也是图书管理创新的重要部分。在过去的图书管理结构中,图书资源不符合时展,内容比较落后。调整图书管理结构就可以从这点出发,建设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及时了解图书更新情况,及时了解图书资源的不足,并及时完善图书资源以及更新图书内容。在完善图书管理系统的同时,还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图书馆还可以加强和外界的合作,通过合作来不断提高图书管理质量及读者服务。

(五)提高图书利用率

(1)提高图书管理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安排图书管理人员工作,尽量排除工作内容重复的事情发生。(2)图书资源要及时更新,通过把图书资源整理上传至计算机中,来提高图书资源信息的完整及准确,从而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当前形势之下,现阶段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图书管理效率不高,图书资源不足,读者服务质量差,领导创新意识缺乏,图书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都是如今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图书管理制度,加强领导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图书的利用效率,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图书管理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239-02

图书馆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肩负着公民汲取精神食量,获得知识来源,拓展知识视野的重要使命。同时,对培养人们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和品格修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加强图书管理是强化地方公共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育水平和促进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内在要求。因此,探讨与分析地方图书管理的现状,解决地方图书管理中的困难与问题,对提高图书馆服务功能,提升大众人文素养,促进现代文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地方图书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图书管理是地方公共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大众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惯性思维中,人们只把安全和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而对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图书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地方图书馆资金投入不足、建设落后、资源匮乏、利用率低,不能真正发挥地方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和地位。

1.2 定位不准,利用率较低

许多地方图书馆不能准确定位自己,也不能完全从自身发展和满足读者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盲目大量购书。只考虑满足数量需求,不考虑满足质量需求,导致购置大量书籍内容雷同、知识单一,且缺乏一定的学科性和专业性,不能满足读者实际需求,利用率较低。

1.3 管理落后,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

图书馆作为一个知识信息的储存地,读者数量繁多,资料丰富,需要对很多信息数据进行管理。然而,在地方图书馆中,仅有少部分图书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使得数据繁琐、信息处理量大、资料容易丢失、内容不易查找、工作容易出错,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弱化了图书馆的有效功能,降低了对读者的吸引力。总而言之,我国大部分图书馆缺乏系统、有效、规范的信息化管理手段,难以发挥图书管理数字化的优势。

1.4 素质不高,信息化的专业人才缺乏

图书馆是科学的殿堂,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它在创建学习型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就许多地方图书馆而言,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限制了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发展,降低了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导致图书馆不能完全物尽其用和信息共享。

2 地方图书管理的对策研究

2.1 提高认识、加强监督,真正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

图书馆是地方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最重要的公共化教育资源中心,是为该地区提供文化教育服务的专门机构,是加强该地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大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个地方的图书馆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的整体文化教育和人文素养水平。因此,要提高认识,加强监督,重视图书管理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扩大馆藏规模,改善阅读环境,使其真正发挥有效功能和作用。

2.2 准确定位、明确功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效率

图书馆的作用不仅仅是收藏图书,更大更重要的作用是使图书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传播。因此,地方图书馆要准确定位,明确功能,了解各类信息资源的特点与分布,及时调研读者的知识需求,科学制定数字资源采购配置方针,引领和M足读者的真正需求,从而尽最大可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利用效率。

2.3 规范管理,科学谋划,提高图书管理中的信息化程度

图书管理工作是图书馆向读者提供服务的平台,规范管理是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前提和条件。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馆藏图书的利用效率与利用程度。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管理工作应当与时俱进,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需求,加快信息化的改革步伐,提高信息化管理程度,构建自身特色信息化服务。

2.4 健全机制、保障经费,加大数字资源采购力度

健全图书馆管理机制,保障充足经费,是加强图书馆基本设施建设的重要保证和有效措施。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的文化建设工程,地方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自然离不开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撑。另一方面,全球出版业从纸质向数字化转型,出版物载体多元化,图书馆资源的采访来源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多数的图书馆在采购配置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调整与努力,并拥有了一定数量的数字化馆藏。所以,地方图书馆应当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加大数字资源采购力度,围绕自身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全力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2.5 专业培训,提高素质,培养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专门人才

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准直接影响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推进程度。而强化专业知识、加强技能训练是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前提保证。因此,地方图书馆要结合图书管理人员的文化、专业素质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并将电子信息化、图书情报信息处理等新项目作为重点培训内容。通过全面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技能训练,切实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为广大人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

3 结语

图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图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人们一般性阅读与特定信息需求提供服务。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为地方图书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因此,地方图书馆要主动适应信息技术需求,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信息化的改革步伐,提高信息化管理程度,构建自身特色信息化服务,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为推动地方图书管理和促进现代城市文明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坤.地方图书管理的人性化与信息化[J].科教导刊,2015(5):179-180.

[2] 谢赜.图书管理工作现状及创新研究[J].中文信息,2015(5):10.

[3] 张洪彦.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及优化路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5(8):187.

[4] 杨洁.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设施建设现状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5(12):177.

[5] 黄永梅.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措施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3(24):186.

[6] 陈凌云.浅谈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J].中文信息,2016(7):23.

第3篇

关键词:职业中专 图书管理 现代化 改革

一、我国职业中专图书管理的现状

图书管理是职业中专的重要工作,图书管理水平的好坏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职业中专图书都采用人工管理或是简单计算机管理,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职业中专普遍存在领导不够重视、生源不足、办学经费紧张的问题,部分学校图书馆的软硬件基础较差,有的图书馆还处在于半手工、半计算机管理的阶段,远远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

2、知识结构不合理,现代化管理人才不足

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管理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图书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瓶颈。从目前龙岩市职业中专图书管理人员组成来看,文史类人员多,理科及外语类人员少,尤其是图书管理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过少,具有专业学科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图书馆业务知识、精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短缺。

3、求知欲望不强,学习动力不足

专业知识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必备条件。在不少职业中专,对于专业性、技术性人员,多安排于教学和研究部门,对图书馆人员业务技能要求相对较少,导致他们求知欲望不强,学习动力不足,难以适应图书馆向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人才培训制度不健全,员工继续教育工作得不到重视,部分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业务工作岗位难以为继。

二、推进职业中专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对策

图书资料既是教师教学、科研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研究的重要辅助内容。为充分发挥图书资源作用,必须解决好图书现代化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

1、领导必须重视,管理理念要先进,加大资金投入

领导重视是关键。首先要强化思想认识,只有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才能把图书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一方面是硬件基础投入,如采购办公电脑、数据库服务器等设备;另一方面是软件基础投入,一般可建立一套基于B/S(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

2、制定适合职业中专发展的文献采编方针、计划

采编计划是一定时间内工作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步骤、方法、任务,是图书馆文献采访的指南和依据。在制定采购计划时应坚持实用性、系统性、思想性原则,将有限的经费用到最需要的方面。目前要重点解决职业中专图书馆藏书层次比较低,文献资源严重不足问题。一是根据现有的馆藏情况及本校的专业设置、专业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采编计划。要根据专业需求对各类图书采购比例进行细化,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以实训类文献为重点,构建有实训特色的馆藏。二是对本校品牌学科和重点专业相关文献的采访注重系统性和完整性。连续出版物、多卷书、丛书应强调内容与时间的连续性,包括光盘、对应的外文资料等。三是藏书要做到重点突出。受经费和条件限制,职业中专馆藏文献要做到少而精、特色鲜明。

3、为用户提供快捷、精品化的信息

网络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由于其资源的繁杂性给读者带来了筛选信息的繁琐。图书馆应适应网络环境下读者需求,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使之精品化、个性化、特色化。要注重书目情报服务的时效性,在更短的时间内为用户推荐最权威、最有用的信息,节约用户时间和精力。如依据经验为用户提供最接近其需求的各种信息资源,为用户排除垃圾信息的干扰;采用定制网页、发送电子邮件、专题信息等网络信息推送技术;为重点读者群体推送长期或定期的定向式、跟踪式的专题信息服务;针对读者的具体要求,采用智能软件和人工干预的做法,快速组织与定制专用信息,把有深度、有广度的针对性信息资源定期发送给读者;新书以读者开设的专业为单位进行网上推介、借还书服务、网上咨询服务等服务方法。把实体馆藏服务与虚拟馆藏服务模式相结合,这样既丰富了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又强化了图书馆馆员服务的能力。

4、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合理调整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

在配备图书馆工作人员时,要注重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合理性,根据图书馆人才队伍结构状况,既注重引进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又注重引进相关学科,懂得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以适应图书馆工作需要。

5、深化图书馆内部改革,提高工作效率

应该立足馆情,以人为本,大胆实施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完善考核措施。实施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引进竞争机制,改革劳动人事制度。馆内人尽其才,公平竞争,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运用灵活激励管理方法,改革分配制度,奖勤罚懒,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增强馆内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6、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员工培训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也在不断进步,建立员工常态化、长效化培训制度是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工作任务。

第4篇

[关键词] 图书馆;图书管理;资源共享;高效

对于高校来说,图书管理作用的发挥就是要充分开发图书馆藏资源,实现图书管理的最优化,不断探索图书管理模式的高效化,努力满足信息资源的提供与完善,使高校图书管理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梯迈进[1]。

一、高等学校图书管理的现状

1、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图书馆中图书陈旧、更新补给不到位。由于高校教育管理大多对图书馆中人均拥有图书的数量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图书质量、期限则没有明确的界定,结果导致高校为了满足其管理机构的要求,而忽虑了图书是否符合现阶段师生的所需。

2.图书管理的封闭化、垄断化。所谓图书管理的封闭化,就是指在图书管理模式上存在封闭。对于高等学校的图书馆一般都是自我建设、自我服务,主要面对本校的广大师生。由于图书管理的封闭,不能及时与外界相关适时图书的补充更新,造成了师生在获取信息的局部性,限制了信息资源的扩大化。

2、图书管理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1.笼统、单一的图书收集方法。现代高校图书典藏的收集,大多数是参照其他“楷模”高校的图书典藏模式;直接从新华书社总部或一些小有名气的出版社大批购进,购进方法的简单使得图书馆的图书种类简单,进而也限制了涉及面的范围。

2.机械化、人工化的图书分类与借阅方式。图书馆是一个数量大、种类多的放置场所,但对于图书的分类编号,还存在着大量人工作业、手工登记的方法;对于借阅方式的管理,还沿用着手工登记,借阅者签字的传统借阅,远不能适应快节奏信息发展的步调。

3.借阅期限采用限期归还的方法。图书馆对于图书的借阅规定期限,而且不同种类的图书借阅期限长短不同。使得广大师生在还没有来的及完全获取所借阅书籍信息的时候,却到了归还期限;并且在归还时还存在着某些特定的典藏书籍不能进行续借的规定。种种借阅方式的管理,使得图书馆的管理更加局限,资源的利用价值效率更低。

二、对于高校图书管理发展新趋势的建议

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和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它通过搜集、收藏和流通书刊资料为读者服务。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图书管理发展趋势在向着一个更好、更新的管理模式;因此在优化图书管理工作,促进新阶梯的发展,应从以下几点进行继续的改进与完善。

1、改变传统图书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范围

图书馆在提供咨询服务、文献采购和导读工作时,首先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新刊到馆后,应有专人负责,做到盖章编号后立即上架,开架阅览,力争当天与读者见面。同时,尽可能延长开馆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周六、周日全天开放,提供阅览、检索网络、复印等全方位服务,并在晚间或节假日为一些急需服务的读者提供方便。其次要实现由“单一性”向“全方位”的转变。

2、做好基础工作,加快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方面,图书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存贮。实现图书管理现代化,首先要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因特网是一个开放型的信息资源库,含有大量学科信息,内容新颖,实效性强,具有先进、快捷、强大的信息传递交流功能,为教学人员检索文献资料,获得最新资料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图书馆可从网上有目的地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弥补图书馆面积有限、馆藏不足的缺憾。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和管理,加强技术设备的自动化与网络化,实现结构网络化、信息产业化和手段现代化[2]。

3、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新世纪的到来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从知识结构、工作技能、服务手段等多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一是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做到敬业爱岗,勤奋工作;二是具备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并能熟练地掌握岗位操作技能;三是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科研素养。既需具备快速准确搜集信息、分析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又要有一定的科研训练,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熟悉科研工作的基本过程,以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四是要积极接受各种业务培训,加强对高新技术和新学科知识的学习,扩大知识面。本着学以致用、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对图书管理学和图书管理工作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和研究。

4、实现大学图书馆之间的馆际链接

在现代学校图书馆的网上资源建设中,要敢于摒弃“小而全”、“大而全”的馆藏模式,做到“专而细”、“广而精”,更有效地服务于读者。现代学校图书馆能否在社会高速发展中扮演好服务角色,是否能最好地为教学、科研以及产业服务,图书管理工作能否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资源是关键。因此,现代学校图书馆应当主动开放多样的智力经营服务,使现代学校图书管理符合图书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网络技术,使大学图书馆之间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馆际链接。

总之,促进图书管理新趋势的发展,提高图书管理水平,发挥图书的应有功能;为广大师生扩大了知识面,也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地为学生打开通向成才和成功的道路;图书管理进一步发展与改进,也使得图书馆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具备了时代性与高效化。

参考文献:

[1]薛淑芳.浅谈新时期的图书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8(8)。

第5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员发展前景以人为本

我国古代图书馆被称呼为观、阁、楼等,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图书管理员――老子李耳,是西周的一个典藏吏。图书馆从西周发展到现代,图书管理员的职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发展现状仍不乐观,需要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其前景。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员工作的一般职责

高校图书馆作为全校图书资抖的核心库,是评价学校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在当中又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管理员的职责包括以下几点:

1、负责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1)图书馆管理员要完成图书资料的选购,购买等工作,确定图书的主题,索引号以及后续的技术加工,方便为广大师生服务。(2)依据定期收集的学校优秀成果,进行展品宣传。(3)完成硕博论文的接受整理工作。(4)每年年底,按照学校的有关制度规定,填报相关报表,提供图书馆的数据统计。

2、完成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1)办理师生员工的资料借阅工作。(2)完成相关刊物的,期刊报刊的征订、领取、登记、分类和上架。(3)解答相关读者对于资料检索的有关问题。(4)办理毕业生的离校退档手续。

3、负责图书馆的安全工作,包括图书馆的安全工作,关键的是消防安全,每月检查消防器材。

二、高校图书管理员日前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员的流失率问题突出。在当前的高校中,图书管理员工作条件差、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很多老的管理员由于长时间的负重,导致了严重的职业病。

但是图书管理员的待遇与付出不成正比,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北京有些图书管理员待遇转正后仅仅不到两千元,待遇相较学校的老师有很大的差距。

2.2 时代的快速发展,读者对服务要求也日益提高,图书馆管理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及知识结构与当前需求发展不适应。

(1)思想素质。由于图书馆是个清贫的地方,地位差,待遇低,没有甘当人梯的精神和踏踏实实的干劲是做不好这一职业的,在现代很多年轻的图书管理员缺乏老一辈的服务精神,思想素质不达标。

(2)业务素质。作为一个好的图书管理员,应当具有多项业务素质,包括:专业素质、信息素质、心理素质。

①专业素质:专业的知识,娴熟的技巧是作为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素质,很难为广大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的。现在很多图书管理员疏于专业技术的锻炼,连基本的借还都处理不好,何谈更深层次的服务。

②信息素质:当今社会网络知识丰富,做为图书管理员要有甄别信息的能力,成为用户使用广阔信息资源的甄别员,减少读者的检索时间。目前,大部分的图书馆员很难做到这一点。

③心理素质:图书管理员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不能因为职业之便对读者呵斥,一个良好的心态很重要,不能够和读者斤斤计较,容忍读者的缺陷,帮助其慢慢改正。在工作中注重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心胸,才能够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3) 结构知识。大部分图书馆管理员的的专业知识老化,很难跟上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现代的图书馆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服务者。图书管理员还必须掌握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能为读者提供需要的信息资料,尤其是信息的索引和分析等结构知识。

三、高校图书管理员的发展前景

3.1就高校图书管理员自身的素质来讲,需要从以下三点来提高自身的能力,适应时代的需求:

(1)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近年来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对图书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借借还还的工作,需要担当的任务更加的科技化。首先图书管理员要打破旧的服务观点,跟紧教育发展的步伐,通过参与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相关的信息资源整理,以提高现代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

(2)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能力。在信息时代,能够捕捉到信息和利用有效信息是一项重要能力,作为高校的图书管理员应当具有这种敏锐性。在浩瀚的信息中,敏锐的扑捉到能够合理利用的资源,并且根据信息挖掘其内在潜力,从而减少广大读者甄选的时间,节省他们在选择相关信息上花费的精力和时间。

3.2 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对图书管理员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管理员要想得到发展,高校图书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到了以人为本,才能够充分挖掘管理员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使读者利用图书馆获取各种文献资源。

首先,人才是发展事业的基础,高校图书馆要重视人才,图书管理员的任命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拘于形式,把品德,工作能力等放在首要位置。在任命的同时,注重人才队伍的梯队发展,确保图书管理人才后续有人。

其次,图书馆应当建立管理员培训计划,定期对图书管理员进行职业培训,根据不同时期的热点,以及不同部门的需求开展系统性的培训。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取外出培训和内部培训,或者还可以鼓励管理员参与成人考试,自学考试等,从而提高管理员的服务水平,工作技能等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高校的图书管理员做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主体,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为图书管理员带来了新的机遇,高素质的图书管理员是时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无论从图书馆的管理制度上,还是管理员本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上都要发生大的改变。只有发生质的改变才能真正适应当代读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贾英阁.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作用及馆员队伍建设[J]

第6篇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化 对策;挑战;创新

知识是隐藏在各类社会组织中无形的财富,特别是高校作为知识孕育、产生、培养和扩散的集散地。而其中高校的图书馆更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储存着大量的专业性质及非专业性质的书籍资料,是文化知识传播以及信息资源储藏的中心。图书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有其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方便对于书籍的管理;另一方面,方便读者进行各类资料的查询,增加了书籍资料的利用效率。因此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加强图书管理工作建设,推进图书管理信息化。

1 加强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可以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创新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随着现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完善和成熟,高校图书馆已经成为各种文献资料的载体,读者不仅可以利用馆藏资源,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获取各种电子文献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优势。

1.2 高校图书馆还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

目前人才培养,着重于综合素质以及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方向培养。高校图书馆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书籍资料,而且通过开展爱国、科研、演讲等形式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锻炼各方面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创新,现代网络技术的成熟,人类逐步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完备,注重速度与准确性。而原有的高校图书管理模式的缺陷日渐显露出来。在信息化的时代,图书馆要想不被抛弃,就必须突破原有的模式,敢于创新,充分利用微电子、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积极参与开发信息资源,开创图书管理信息化的时代。

2 图书管理信息化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

2.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其提供物质条件

现代的科技手段为图书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想要很快捷的查阅资料,就必须依赖于计算机。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可以将庞大的数据,以及复杂的数据结构系统化,建立起图书管理系统。将图书资料转化为信息资料。

2.2 原有的图书管理模式已不再能满足当下的阅读需求

长期以来,图书馆都是人工进行的,一般是通过目录或者物理介质传阅的方式提供给公众服务的。纸质图书通常摆放在图书馆的书架上。一方面,书本数量巨大,查阅困难,就算是按照图书分类方法按类划分摆放,如果想要在短时内找到,也不是易事;另一方面,图书数量有限,借阅者不能及时归还,别人便无法借阅,即不能实现资源共享。

2.3 图书信息化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首先,借阅服务很快捷,信息技术运用到图书领域以后,只要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读者只要具备几个基本条件就可以快速、高效的浏览图书。其次,一个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将各类图书转化为信息资料传入电脑,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为人们提供详细的资料。最后,网络服务的快捷,满足了人们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能查阅资料,这对于方便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3 高校图书管理现状

在我国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学校的标志性建筑,而图书是一个学校的一项重要资源,图书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教学评估的一项指标。目前来说,图书馆信息化还在初级阶段,各方面都发展的还不够完善。具体现状表现如下:

3.1 图书资源共享率低

我国的信息化图书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只是采集、编目、检索及流通方向上引用的通用系统。而且图书资源比较零散,不成系统。

3.2 图书管理信息化专业技能不高、缺乏信息技术专业人才

目前高校虽然都有自己的图书管理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维修。现在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往往是从事了多年的管理工作的老员工。对于新的招聘比例较小,因此很多员工都缺乏信息化相关的专业知识。

3.3 资金投入不足

图书管理系统必须采用计算机,而要实现其图书管理信息化,必须用相当大的数量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才能完成。高校领导没有认识到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或者客观条件的影响,导致目前高校信息化管理缺乏资金的支持。

3.4 图书馆只注重图书数量不重视质量

图书馆文献出版量逐年增长与学术文献出版质量的严重下降的矛盾,使高校图书馆面临如何提高馆藏资源建设的巨大困境。所以很多院校为了扩大图书规模,盲目扩大馆藏数量,忽视了图书质量。还有部分院校图书规模不大,馆藏资源分散,购买经费也严重不足,导致图书资源匮乏。

3.5 各院校信息化程度不均衡

目前很多高校已建有自己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并实施建设很多资源共享的网站,诸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这些网站的建立,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满足其阅读要求。但是由于各高校对于图书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同、客观条件的影响等方面,使得目前仍有很多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缓慢。而有些高校尽管已经建立了图书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系统不完善,应用的人少而起不到该有的作用。

3.6 信息资源缺乏安全性

信息数据的安全是当前数字化图书馆的关键所在。倘若由于网络问题而导致数据的丢失以及信息的泄漏等方面,这将对图书馆的建设造成严重伤害,而对于数据系统的侵入可能造成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目前各高校都忽视了对于数据库的安全保护,其相应的技术条件也不够完备。

图书管理要实现信息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过程总是曲折的。我们必须正视其中的机遇与挑战。

4 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4.1 对高校理念的冲击

信息化理念的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方面。只有树立正确的信息化理念,才能促进信息化建设合理有序地发展。在高校对于信息化管理这一观念仍有许多落后陈旧的观念。有人认为,信息化就是购买计算机和软件,只要花钱就可以解决。还有人认为,信息化是一蹴而就的,不需要持续的长久的建设,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中的理念建设,提高各层次人群的信息化素养。

4.2 高校内各部门数字信息资源难以整合

目前,我国高校的数字信息资源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但是普遍存在着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集成设计现象,致使各个系统的集成度和互联性很差,数字资源比较分散。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我们把握机会,促进其快速实现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张萌.高校信息化管理面对的挑战与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

[2]杨遵民.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08(1).

[3]徐菊香,黎明.新形势下的图书信息化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7).

第7篇

关键词:单位图书室;管理现状;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18-01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单位图书室拥有的传统书籍发挥出来的作用逐渐弱化,电子图书、网络资源等不断添加进来。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单位图书室无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单位图书室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同时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化管理提出相应的策略。

1.单位图书室的现状

单位图书资料室与公共图书馆相比主要特点是馆藏量较小,馆藏资源种类较单一,管理人员较少,经费比较缺乏,主要的服务对象为本系统、本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高速宽带信息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趋成熟,光盘电子出版物和网络电子出版物的大量涌现,单位的图书资料室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年代,既创造社会效益,同时又能创造经济效益,是目前单位图书资料室面临的问题,同时在为读者服务上也面临着由传统服务方式逐步向开放式信息化服务方式转变的挑战。

2.单位图书室在新时代的要求

2.1图书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单位图书室工作人员较少,同时来到图书室查询资料,阅览图书的人员相当固定,数量也不是很多。不少单位图书室的工作人员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没有正确理解单位图书室的工作职责。因此,在新形势背景下,对单位图书室管理人员首先要加强道德修养,让管理人员明白: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图书室从事图书资料室各项工作的基础。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馆员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把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社会的重视。同时,为了让单位图书室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胜任当前的工作,就要对图书室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

2.2图书室具备扩展信息的基本要求。单位图书室工作人员要对单位的各类工作不断熟悉,拓展业务范围,将单位图书资料室与政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政务公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办事,有利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法管理,有利于强化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真正发挥单位图书室工作的辅助作用。

3.单位图书室应该强化信息化工作策略

由于单位图书室工作对象相对性,导致这项管理工作的有着很强的独特性,也就是图书室的服务对象是单位。因此,就要针对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信息一体化管理。在现代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档案、图书资料综合一体化是必须进行的,可以更好地发挥图书室的特点与作用。

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发展转变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来说,信息化技术将图书馆传统的、封闭的管理工作转变为开放的、网络化的管理工作,这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知识、文献等信息的有效调取和存储,使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也避免了传统图书馆长期存在的盲目购书和繁琐的找资料的缺点,对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中的书籍和报纸刊物等呈现多样化,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有较多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是文献资源中的活跃要素,但是,很多外文期刊资料的购买价格相当昂贵,成本很高,这逐年消减了图书馆的购买数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这类文献的需要,但是,图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进行文献的选择、检索和查阅工作,大大提高了人们获取文献的效率,也提升了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但是,为了使得图书馆满足社会各层次的临床需要,我们在使用经费购买图书的时候不能盲目的并且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去购买图书,而是要经过调查并且有计划性的去购进图书,所有图书馆的信息的方面的管理和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社会中因为每个单位的工作人员所学的专业和要了解的知识都不同,所以要求购进的图书要多样化,同时也要实用和丰富。因此,我们要对各个单位人员进行详细的调研,这样就能够了解到他们对图书要求的最新的动态和他们对要丰富的信息方面的需求,从而在尽可能的节约和合理使用购书经费的前提下,分批和分阶段的建设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位图书室的工作性质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作为单位图书室管理人员,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借助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扩宽具体的业务范围,从而更好地发挥单位图书室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山区 农村中小学 图书室 现状 对策

近年来,宁夏南部山区的农村中小学在“普九”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好前景下,在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学校的努力下,图书室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图书室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发挥了第二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已经成为农村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的主要场所。但是,部分学校在图书室建设和管理上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就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建设现状作一简要分析。

1.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现状

 1.1 图书室硬件建设现状

近年来,借“普九”和“普初”的东风,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中小学的图书室在硬件建设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学校都建起了图书室,图书室的面积增大了、馆藏量增加了,图书的种类齐全了。但是,各学校图书室的建设仍参差不齐。条件好的学校,专室专柜,管理规范。而条件差的学校,图书室比较破旧,或一室多用(和体育、音乐器材放在一个房间),甚至设在仓库内。

图书室的图书来源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七、八十年代配发的,比较旧,种类单一;二是各类项目配套的,这部分图书种类全,比较新,也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还有一部分是有关部门和单位捐赠,学校自己由于经费短缺,几乎没有购买图书。单从数量上来说,大部分学校的生均比达到了标准(小学1∶20,初中1∶25)。但是,图书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以应试为主的书多,科普类、系统文学类读物比较少,旧书、过时的书多,新书少。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校领导观念落后和资金短缺。

 1.2 图书室的管理和使用现状

近年来,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的管理有了很大的改善。设了图书管理员,图书也分类编目上架,并建立了一套管理、借阅制度。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2.1 不向学生开放图书室或借阅率低

图书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借阅率,使其既可以更好的满足读者的要求又能引导读者好读书、读好书、做好人。不少学校的图书室建成后,却不对学生开放,常年大门紧锁,只是应付上面的检查,图书室成了摆设,墙壁上蛛网纵横、书架上尘封土盖,有的图书被虫蛀、鼠咬,图书室实际成了“藏书室”。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与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师的思想认识有关。目前,农村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上,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二是与经费短缺有关。宁夏南部山区的农村中小学大都经费拮据,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证图书室的建设和正常运转。一些学校怕把图书弄坏、弄脏,再无钱购买,宁可让图书躺在书架上睡大觉,也不愿给学生借阅。三是与师资短缺有关。宁夏南部山区的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师资非常短缺,教师大多超负荷工作,图书管理员只能是兼职的,因此,他们无精力和心思去开展工作,得过且过。四是图书陈旧、过时、种类单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不愿借阅。

1.2.2 图书管理员队伍建设不到位

调查发现,农村学校图书馆基本上没有专职的管理员,由其他老师兼任且人员不稳定,而且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业务能力差,缺乏图书管理知识,有些学校图书室几乎成了解决后勤人员就业的地方。图书馆工作不是单纯的服务性劳动,而是一种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图书馆工作的质量。

1.2.3 缺乏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要想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对学生的读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室,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关键。很多学生希望教会他们如何查阅自己需要的书籍,学会如何从茫茫书海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和方法,各学校应该办一些阅读指导讲座,帮助学生学会使用馆藏资源。

1.2.4 图书的借阅方式封闭守旧

大多数图书管理员,不考虑图书室、学校、学生的实际,没有好的借阅方法,总是坐在图书室等学生上门。要么无学生借阅,要么学生排队拥挤,工作效率低。

2.对策与措施

 2.1 转变学校领导和图书管理员的思想观念

农村中小学图书管理为什么无法走向正轨,我认为根本原因不是资金的缺乏,而是领导和图书管理员的封闭守旧的思想在作崇。作为领导和图书管理员应该树立三个观念:即服务至上的观念。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克服“应付”、“凑合”、“怕麻烦”的思想;开放的观念。图书管理员只有变“坐堂服务”为“上门服务”,变静态为动态,才能吸引广大师生,使图书室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才能真正体现图书室存在的价值;时间观念。对中小学图书室来说,应考虑学生的课外时间,合理安排借阅时间,为学生提供方便,才能促进自身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三种思想:即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纵横开拓的思想方法;创新思想。

 2.2 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业务水平

要想搞好图书室管理工作,图书管理员的业务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图书管理员,应该经过专业培训,具有基本的图书管理技能。中小学生是图书室最初级用户,他们缺乏借阅图书的经验和利用图书室的能力,对图书管理员的依赖思想很大,他们只有在图书管理员的热情帮助下,才能有效的利用图书资料。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培训、激励等手段,在知识技能、态度行为方面,提高服务水平,把他们培养成业务水平高的专职图书管理员。

 2.3 增加图书室建设经费

学校应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尽可能挤出一点经费,用于购买学生急需的图书,扩充藏书量,让图书馆(室)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

 2.4 开放借阅方式

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的硬件条件有限,完全按照规范的借阅模式是不行的。只有大胆尝试,改革创新,创建适合农村中小学的图书借阅模式,才能发挥图书室应有的作用。

首先,实行以班为单位统一借阅。首先将学生按学籍号顺序为学生编排借书证号,并向各班发放张贴。其次每班发放一份《图书登记目录》,上面有图书编号、图书名称等。然后向班级发放《借书申请表》,借阅图书工作既可展开。

其次,各班选派一名图书管理员,学生查阅《图书登记目录》后将想借阅的图书在本班管理员处登记并填好《借书申请表》。班级图书管理员将《借书申请表》交到图书室后,一般下午放学即可取书。各班图书实行统一归还。以上借阅方法,即可以为学校节约用于购买借书证的资金,又可以提高图书的利用率,还可以提高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和图书的安全。

 2.5 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

提倡中小学图书室、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把农村中小学建成当地的宣传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为文化建设提供服务支持和发展平台。

第9篇

摘 要:图书馆是一个平等的、开放的、免费的公共服务场所,如何正视安全意识,正确处理好多种不安全因素,让广大读者高高兴兴来到图书馆,轻轻松松利用图书馆各种信息资源,快快乐乐离开图书馆。文章阐述了,安全管理的内容和必要性、图书馆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安全、快乐的阅读场所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3-0050-02

收稿日期:2012-01-11

作者简介:刘颖 (1970-),新宾满族自治县图书馆馆长。1 图书馆安全管理的现状

1.1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资等。图书馆确实不像生产企业那样随时面临着生存危机,不像卫生部门那样随时有可能发生生命危机。但是火灾、偷窃、信息安全、建筑物、室内装饰等不安全因素时时存在。两年前清华大学图书馆链接省级以上图书馆网面统计表明,我国省级22所图书馆安全管理工作未有提到图书馆重要位子,可以说尚未引起图书馆界领导的高度重视。许多图书馆对防火、防盗、信息安全、设备设施、物资、环境等制度都有(见表1),而对策少之又少。

1.2 读者素质不高

图书馆免费开放后,读者人数增加,图书馆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读者。 读者的层次不同,文化素质也会参差不齐,这会给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造成一些困难。图书馆每天接待读者很多,读者层次参差不齐,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增大,主要表现在不敬长辈 、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寻衅闹事,还有部分读者进入图书馆后可能会不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大声喧哗、图书阅览后不及时放回原位、乱丢乱放等现象会较严重。这些问题将给图书馆安全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图书馆是传播精神文明的场所,特别是免费开放后,会有个别素质较低的读者,做出种种不良行为,这些行为虽属个别人所为,但影响较坏,也给图书馆日常工作带来不安全因素。

1.3 领导对安全管理重视不够

我国有许多图书馆的领导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安全工作没有提到工作日程表。我国由正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数字化图书馆过渡,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着领导重视不足,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的现象。从图书馆的安全管理现状看,总有部分人认为图书馆是最安全的地方,领导对安全管理,只是有检查就马上布置、赶紧应付检查,检查完了事,而不是规范化的管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只抓表面现象,不抓主要问题,只解决“标”的问题,而解决不了“本”的实质,对安全管理总是有“侥幸”、“幸运”、“没有隐患”等心理。

2 图书馆安全管理的对策

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是人们受终生教育的学校;是开放的、平等的、免费的,是人群居多的地方。因此,图书馆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图书馆界要对此课题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图书馆要有相关内容的应及预案,以便能指导广大读者特别是那些未成年的读者,在遇到实际情况时不慌乱。

2.1 提高认识,加大宣传

图书馆一定要打消过去安全工作一直由公安消防部门管理与已无关的想法。从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出台实行起,现在安全管理由各单位法人负责,在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过程中,首先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注意抓好典型,树好榜样,总结推广经验,扎扎实实,以事实教育人,改变那种一提安全管理是“公安消防部门的事”的旧观念,明确做好安全管理是图书馆每个人应负的责任。

2.2 明确责任,分工负责

在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过程中,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安全管理总体的要求,图书馆要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在建立制度过程中,要突出两点:一是体现责权一致的原则,即按照每个人的分工范围,确定安全管理责任,使权力和责任一致,安全与管理统一;二是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向从单位法人代表授权的负责人与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层层负责,人人心中有责任感,横向明确每个部门的安全责任。图书馆各部门须遵守馆内的安全管理制度。如不得私拉乱接电源,出现故障,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拆修图书馆,各部门负责人应对安全工作切实负责,不仅上岗时要重视,而且下岗时必须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做到人离灯灭、关好门窗等,这样把分管者的安全责任用制度泾渭分明,才能防止那种“原则负责,具体不负责”现象的出现;才能杜绝安全管理有制度无对策的盲点和填空,才能杜绝“花架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2.3 针对读者特点,开展安全教育

由于图书馆未成年读者,是图书馆读者群的主力军。他们的成长心理发展需求,必须给他们一个安全的环境。馆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对未成年读者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安全知识理解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图书馆要举办各种宣传、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如组织安全知识辅导、举办知识竞赛、参加安全模拟学习、编写安全警句、组织有奖征文等多种教育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各种参与和表达平台,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活动热情;鼓励他们把学到的安全知识在长辈和同学们中多宣传,从而使他们成为义务安全知识的宣传员。对成年、老年读者,图书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例如利用标语、宣传栏、服务提醒、专题讲座、 主题展览等, 既能强化读者社会公德意识,又能起到减少图书馆安全管理困难的作用。

2.4 实行全员安全目标管理

安全管理不仅是对广大读者,更重要的是图书馆工作者。除对读者进行宣传外,对馆员还要进行紧急疏散、建筑物防范等因素的训练,还要让馆员对图书馆不同岗位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认真研究,把研究内容明确到本职岗位中来,使馆员了解本职岗位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管理对策。根据图书馆的实际工作,笔者认为,读者到图书馆后,馆员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滞纳金的收取,有人不理解,有时会发生不愉快;带小吃进阅览室、偷书时的教育;因好奇打开室内灭火器,开水房热水器的开关、水龙头不关、下雨天地面滑等等。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把图书馆日常安全内容(见表2)做一归纳。

2.5 加大政府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由于种种原因,图书馆系统中长期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尽管如此,由于其直接服务广大城乡居民,虽说作用很重要。但从各地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现状来看,仍然有很多政府相关部门和领导对图书馆的作用认识不足。在馆舍建筑、维修等资金投入不足。因此,图书馆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图书馆免费开放后,这种不良局面应尽快得到改变,地方政府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大力支持图书馆建设,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改善图书馆基础设施条件,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学诗.计算机、信息、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与机密保护\[J\].吉林大学学报,1984(4):19-22.

\[2\] 吴新年.数字图书馆技术之进展[J].图书与情报,2000 (2):62-68.

\[3\] 吴亚非,李新友,禄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王春东,杨宏,赵俊阁.信息安全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 黎平国,钟守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问题与相关对策的探讨\[J\].现代情报, 2005(9):73-7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