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16:51: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发展新业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与此同时,一大批有知识、眼光和技能的创业者纷纷投身农业领域,他们以不同于传统农民的姿态,掀起了“新农人现象”。什么是新农人?新农人的出现对农业农村发展意味着什么?本刊就此独家专访了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郭晓鸣。
新农人就是新型职业农民
记者:您眼里的新农人是如何定义的?
郭晓鸣:新农人是相对于户籍意义上的传统农民而言的,新农人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新农人是指来自农村以外的新的农业投资经营人,他们来自城市和异乡,租地务农为生,把农业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广义的新农人就是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具有较高的农业种养技术技能和经营农业的能力,规模化地从事现代种养业。他们既可以是城里人,也可以是返乡农民工,更可能是来自农村内部的种养大户。
新农人的基本特质是他们的身份与户籍无关,职业是经营现代农业,他们是一群重信息、重资源、重互利、重创新的农业投资者、经营者、服务者,他们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的出现将改变传统农业小、散、多、弱的先天不足,带动农业向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迈进。
记者:可见,新农人是农民的新群体、农业的新业态、农村的新细胞,那么新农人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郭晓鸣:党的十以来,政策环境变化更加利好,农业产业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加速期。基于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现实需求,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向规模化发展的需求,伴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技术日益广泛进入农业领域,现代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将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群体。
新农人带动新农业发展
记者:您曾经带领专业调研队伍深入三个县进行了新农人的专题样本调研,调研表明新农人的构成比例如何?
郭晓鸣:调研表明,70%以上的新农人是以当地农村社区的农民为主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些人当中,有种粮大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等等,其中,也包含了打工返乡的农民工、当地农技员等,他们的出生地都在本地,本土性和稳定性俱强,他们是固守农业的乡土精英,这些留下来的人,将成为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最可靠的主力军。
调查中的新农人,还有20%―30%是纯粹的外来人口,这是一个极具意义的积极变化,表明在农村要素继续向城市流动的同时,以人为主的城市要素也在由城向乡逆向转移,这是前所未有的,城乡要素流动呈现了开放式、多元化的特点。
除了人口流动开放性增大的特点外,调查显示,新农人的平均年龄只有44岁,比传统农民60岁以上是大大降低了。同时,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更高,普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甚至有20%左右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这个结果更有现实意义,表明人们普遍担忧的“谁来种地”的问题并不是无解之难题,随着新农人源源不断地产生或进入,“谁来种地”的问题将可能逐步迎刃而解。
记者:从我们调查采访来看,新农人中有很多人就是跨界,都是从不同的行业过来的。带着新的模式、新的资金、新的人才来到农村,经过创业,很有可能培育出一个新的产业。随着新农人这个群体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壮大,您觉得它对农村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何在?
郭晓鸣:新农人代表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新农人是一个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常态,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它的出现和发展壮大是合理的,并且也是积极的。
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新农人的出现,构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期的新的人力资源。这将从根本上优化中国农村内部创业和就业结构,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极其重要的基础性支撑。
同时,我们也需要厘清两种重要认识:
一是不能笼统地用户籍来定义新农人。二是不能以新农人排斥传统农民。尽管老龄农业有明显局限性,但仍有其存在空间,新农人不可能完全取代老农民,在政策层面,应该给予老龄农民应有的政策支持。
给新农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多阳光雨露
记者:您提到政策支持,那么未来对于新农人这个群体该如何发展,您有哪些对策建议?
郭晓鸣:四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
第一,消除不合理的政策限制。新农人不断涌现,这表明城乡之间的泾渭分明的界限开始消失,各种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各种进入壁垒也更加松动。因此,应该取消对城里人进入农村从事农业的政策限制,让他们能够同等享受发展农业的各项扶持政策。让农民进城、城里人下乡成为一种常态。
第二,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新农人在农业专业技术方面是有缺陷的,应当据此提供更多的针对性培训,应设立农业培训基金,精准锁定对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率。
第三,突出支持政策重点。新农人从事的规模化现代种养业,生产性基础设施、融资和保险、社会化服务是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瓶颈,应瞄准其主要政策需求,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支持。
第四,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主要设定一定的进入门槛,保证新农人采取合理的经营行为,防止随意改变土地用途,防止短期化的破坏性生产方式。
绿色饲料是指以青绿色植物茎叶为基本组分的饲料。其“绿色”的涵义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化肥、农药的污染,对人体和畜禽的健康不构成威胁,对环境无污染,对生态无影响。近年来,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遭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减轻生态环境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抓住机遇,发展绿色饲料产业是实现现阶段目标的必然选择,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1 发展绿色饲料产业的必要性
1.1 发展绿色饲料产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地域大国和人口大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都对养殖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动物产品总量成为必然的课题[1]。养殖业的发展壮大又能解决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功能方向转变。绿色饲料产业的兴起正是新历史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发展时期。
1.2 我国精饲料资源总量不足问题将长期存在
研究表明,我国的精饲料资源总量长期存在不足,存在多达5000万t左右的缺口[2]。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未来几年面临的主要难题。绿色饲料资源丰富、品质好、适口性好,适用于绝大多数畜禽的养殖,这提供了绿色饲料生产发展的可能性。事实和经验证明,只有大力发展绿色饲料产业,才能解决我国饲料资源不足的问题。
1.3 绿色饲料产业示范建设工作初见成效
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绿色饲料产业化示范建设的初步工作,并已取得不错成效,这就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绿色饲料产业建设提供了可行性。
2 绿色饲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种类逐渐增多,生产消费持续增长
最初用作绿色饲料的是主要为紫花苜蓿,到20世纪末其它种类的绿色饲料产品总量已远远超过紫花苜蓿。随着绿色饲料影响力的扩大及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绿色饲料作物被开发利用。随着需求的持续增大,世界绿色饲料生产消费总量也在持续增加。四川等长江中下游农户养猪生态系统中,50%左右的饲料能量和蛋白质是由绿色饲料提供的。历史上我国绿色饲料生产与利用基本是以户种户用为基础的。近年来得益于国内养殖逐渐规模化,绿色饲料产业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2.2 科学化程度逐渐提高
绿色饲料最初主要是青干草,后来产品类型逐渐增多,存储方式也不断改进。绿色饲料的育种、栽培、加工、抗病、除虫等都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2.3 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步增强
最初发展绿色饲料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但随着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遭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减轻生态环境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在注重经济效益时,更应该重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原则必须严格遵守,才能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3 发展绿色饲料产业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绿色饲料产业科技含量
绿色饲料产业大都建立在相对差的生态环境地区,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摆脱以往传统、落后的耕种方式。要想扩大绿色饲料生产规模,实现真正的产业化经营,就更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种种因素决定了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必要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吸收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时候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切忌囫囵吞枣。
3.2 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与质检体系
应加快相关绿色饲料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同时加强标准化知识的宣传培训,帮助绿色饲料生产者、经营者正确理解运用标准,保障生产和经营的有序进行。随着绿色饲料质量标准的出台,应当配套建立各级质量监管体系,负责质量抽查与产品合格发放,以维护市场秩序,保证有序发展。
农业经济是我国立国的根本,目前农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标,各地农业部门应积极探索加快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思路,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绿色化、现代化以及技术化发展。
一、增强农民群众的农业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意识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水平偏低,整体的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环保等公共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在增强农民群众的农业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意识时,可通过展示一部分典型示范项目等形式,指导农民群众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从中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使农民群众亲身感受和掌握农业资源和环境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其对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认知度。同时,还可以积极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给农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运用可预见的经济收益以激发出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自觉了解循环经济原理,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过程中来,从而营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良好氛围,进而取得理想的经济成效。
二、立足农业生态环保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
首先,加大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一要制定有利于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安排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划好生态建设、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试验示范的补助方案,同时减免相应的税费,提高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补贴;二要拓宽投入渠道,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进行投资,以此来保障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具备充足的资金;三是金融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金融部门应制定优惠的生态循环农业信贷政策,增加对生态循环农业的政策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在有效解决农户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需求的同时,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建立健全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发展的激励体系以及奖惩机制,要积极倡导、鼓励开展植树绿化与水土保持等农业领域的综合性开发,加大对大型农业生态工程以及农业资源保护区的投入。
其次,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地农业部门要综合分析、研究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倡导、引领农民群众依据当地生态资源环境来有效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各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加强有机肥、无毒性生物肥料的引进和施用力度,进而有效降低各类农业生产污染源,同时还要注重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此外,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还必须强化农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的导向作用,从而保证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明确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及职能,做到管理和建设同行。故此,应当建立健全引领机制,有效指导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发展,积极引导各地方政府以及农民群众的行为,有效配置及重新组合城乡资源,并不断进行改进与优化,全力扶持与鼓励环境友好型措施的具体实施。与此同时,还要建立政府资金与金融资金之间的相互联动体系,并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形成社会资本引领机制,拓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资金的投资渠道。另外,各地政府要设置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专业机构并组织与协调农业生态环境取得可持续发展,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兼顾工作。
四、强化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加大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开发力度并加以支持,有效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水平。目前我国不断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财政投入,各地政府在此基础上应不断地吸引社会各方资金,形成多元化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投入机制,致力于生态循环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建设和研发上,逐步形成投资与收益相挂钩的新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相应的基础。一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要加快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率和转化率;二是加强推广应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畜禽排泄物治理、秸秆还田等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深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和示范工程,推广立体养殖、生态种植以及物质循环多级利用的生产养殖模式,扩大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空间,达到资源循环发展以及节约的目标。
(二)现阶段我国农业种植的间作套种、休耕轮作以及精耕细作等技术与经验已十分成熟和丰富,因此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创新应在充分汲收传统农业技术之精华的基础上有效进行。但现代社会是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的时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还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部分发达国家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已开始广泛应用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有效实现了生态循环农业的信息化、技术化以及标准化生产,这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
五、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农业资源不断紧缺、农业环境不断恶化的现阶段,加强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各地农业部门应积极宣传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农业发展支持投入力度,包括资金和技术等各个方面,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为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业经济是我国立国的根本,目前农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标,各地农业部门应积极探索加快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思路,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绿色化、现代化以及技术化发展。
一、增强农民群众的农业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意识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水平偏低,整体的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环保等公共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在增强农民群众的农业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意识时,可通过展示一部分典型示范项目等形式,指导农民群众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从中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使农民群众亲身感受和掌握农业资源和环境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其对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认知度。同时,还可以积极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给农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运用可预见的经济收益以激发出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自觉了解循环经济原理,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过程中来,从而营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良好氛围,进而取得理想的经济成效。
二、立足农业生态环保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
首先,加大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一要制定有利于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安排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划好生态建设、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试验示范的补助方案,同时减免相应的税费,提高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补贴;二要拓宽投入渠道,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进行投资,以此来保障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具备充足的资金;三是金融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金融部门应制定优惠的生态循环农业信贷政策,增加对生态循环农业的政策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在有效解决农户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需求的同时,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建立健全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发展的激励体系以及奖惩机制,要积极倡导、鼓励开展植树绿化与水土保持等农业领域的综合性开发,加大对大型农业生态工程以及农业资源保护区的投入。
其次,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地农业部门要综合分析、研究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倡导、引领农民群众依据当地生态资源环境来有效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各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加强有机肥、无毒性生物肥料的引进和施用力度,进而有效降低各类农业生产污染源,同时还要注重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此外,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还必须强化农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的导向作用,从而保证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明确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及职能,做到管理和建设同行。故此,应当建立健全引领机制,有效指导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发展,积极引导各地方政府以及农民群众的行为,有效配置及重新组合城乡资源,并不断进行改进与优化,全力扶持与鼓励环境友好型措施的具体实施。与此同时,还要建立政府资金与金融资金之间的相互联动体系,并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形成社会资本引领机制,拓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资金的投资渠道。另外,各地政府要设置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专业机构并组织与协调农业生态环境取得可持续发展,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兼顾工作。
四、强化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加大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开发力度并加以支持,有效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水平。目前我国不断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财政投入,各地政府在此基础上应不断地吸引社会各方资金,形成多元化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投入机制,致力于生态循环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建设和研发上,逐步形成投资与收益相挂钩的新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相应的基础。一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要加快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率和转化率;二是加强推广应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畜禽排泄物治理、秸秆还田等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深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和示范工程,推广立体养殖、生态种植以及物质循环多级利用的生产养殖模式,扩大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空间,达到资源循环发展以及节约的目标。
(二)现阶段我国农业种植的间作套种、休耕轮作以及精耕细作等技术与经验已十分成熟和丰富,因此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创新应在充分汲收传统农业技术之精华的基础上有效进行。但现代社会是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的时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还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部分发达国家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已开始广泛应用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有效实现了生态循环农业的信息化、技术化以及标准化生产,这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
五、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农业资源不断紧缺、农业环境不断恶化的现阶段,加强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各地农业部门应积极宣传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农业发展支持投入力度,包括资金和技术等各个方面,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为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1.自然概况
沈北新区地处沈阳市区北郊,处于东经123°16'~48',北纬41°54'~42°11'之间,区域面积1098km2。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7.7~9.1℃,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境内兼有山地、丘陵、平原,以平原为主。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总面积为126hm2,境内流经河流19条,分属辽河、浑河两大水系。
2.交通状况
新区地处东北走廊的枢纽重地、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区域。长大铁路、哈大专客,沈哈、沈环高速公路,101、102、203国道穿境而过,距桃仙机场仅30km,沈阳地铁2号线和3号线直达新区。
3.农业发展现状
新区农业历史发展悠久,果品、优质米、花卉、中草药、乳品、肉禽、生猪、饲料等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迅速,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薰衣草、向日葵、稻田画、果树沟等农业观光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稻田艺术节、香草艺术节、寒富苹果采摘节等乡村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旅游休闲产业已经形成。
4.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状况
沈北新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怪坡、棋盘山、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七星山等;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净居院舍利塔、石佛寺、马刚乡农家乐旅游等。全区居住着满、蒙、朝鲜、回、锡伯等十余个少数民族,素有"锡伯之乡"的美誉。
二、2011年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新亮点
1.薰衣草公园
薰衣草庄园位于沈北新区马刚乡马泉村,是沈阳北部旅游区山地、滨水休闲带的重要节点,占地面积5000余亩,核心区域1600亩,栽种全国最大的观赏性薰衣草花田,种植了薰衣草、波斯菊等数十种香草和花卉植物,全景展现了浪漫,如普罗旺斯的花海乐土。茫茫花海中,分布着婚礼广场、音乐广场、清澈湖泊、向日葵迷宫、森林氧吧、藏宝地带、小动物乐园、拓展基地、咖啡屋、香草餐厅、露营地等设施,是亲近自然、举办婚礼、影视拍摄、田园观光、游艺娱乐、团队训练、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的理想旅游目的地。
2.稻田艺术画
沈北新区稻田画位于兴隆台街道兴隆台村,紧邻兴隆台锡伯族中学。最佳观赏时间在6月末至8月初。是沈北新区优质水稻主产区,先后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水大米”荣誉,也是沈北新区重点打造的特色名片之一。稻田画共四幅图案,分别为锡伯骑射、华强恐龙、影星梦露、酷贝拉卡通女孩。稻田画项目是探索现代农业与旅游服务业有效结合的一个平台,也是现代农业重要的转型升级项目。由于是全国首例,目前已经委托相关部门进行了专利申请。
3.新亮点的巨大经济效益
马刚紫烟薰衣草庄园2011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后,已接待游客32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4000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1.2万人次;艺术稻田画7月初对外开放后,已接待游客6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1000人次;怪坡东北虎园项目9月28日正式对外营业后,已接待游客11万人次,“十一”期间,还创造了有史以来近6万人次的最高接待量。2011年沈北新区的旅游收入实现了7.1亿元,超过了过去10年的总和。仅国庆期间旅游门票收入就达2100万元,占到全市的60%。
三、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旅游资源的宣传
到沈北新区的主要游客仍是本市,其次是省内周边城市,外省市较少,故应采取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工作。
2.旅游产业链内部结构关联度低,需提高竞争力
沈北新区的游客大多是短途游,一般都是一天至二天,主要是一日游为主,收入中以怪坡、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两个景点旅游占有绝对优势,并没有充分带动生态农业旅游,辐射作用不够明显,衔接不够紧密。
3.产品结构单一,需深度开发
沈北新区的旅游花费主要是一日游的人均花费。在住宿和餐饮方面,游客支出最多,但都是旅游团统一安排,没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在购买纪念品和土特产方面,沈北新区推出的种类和款式较少,不能满足游客需要,另外结合本地区特色打造的购物点还很缺乏,尚未形成参观、购物、旅游一条龙服务的产业体系。
4.周边旅游对沈北新区的影响
由于旅游资源类似,区位相近,沈北新区与周边各城市之间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象。例如丹东大梨树、本溪的小市羊汤及关门山,新民市的温泉及小西湖,苏家屯地区的马尔山草莓采摘等旅游项目,对沈北新区来说,既是旅游开发的竞争,也是旅游品牌的争夺,这对沈北新区旅游带来一定影响。
5.旅游特色不鲜明,科技含量不高
从整体来看,这样一个庞大而技术难度又较大的产业开发,技术储备薄弱,科技含量不够。新区不少生态农业旅游景点还停留在“春天看花,秋天看果”的传统低层次上。花开过了,果结过了,游人少了,生态农业旅游也就失去了生命力,许多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未得到很好的利用。
6.旅游资源需全年统筹安排
旅游资源季节性变化很明显,尤其是对生态农业旅游活动的影响非常大,淡旺季反差十分明显。如采摘节、赏花节前后仅持续十几天或几天的时间,旅游旺季特别短,不少旅游点一年只火一次,造成了资产的闲置浪费。因此,如何延长旅游时间、减小季节性影响是生态农业旅游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对策及建议
1.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
未来五年,新区要与全国大型企业联合,重点发展玉米、小麦、大豆、水稻等系列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体系。并完善游客基本接待设施,开辟游客观光通道,建立讲解员队伍,将游客关心、感兴趣的加工程序展现出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理。同时要把新区建成小学、中学、大学的科普教育基地,这些科普教育活动将成为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巨大的市场资源。
2.建立建全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政策环境保障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缺少一个统一的、专门的、系统的法律规范和保障体系,沈北新区应该结合自身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特点,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上,形成一套促进和保障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和健康运行的政策体系,来保障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和升级。
3.加大宣传,扩大知名度
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汽车、火车、书籍、地图等媒介进行宣传。举办大型旅游节,或采取制作专题片在央视等主流媒体播出,在《中国旅游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报刊做旅游专题宣传,扩大社会知名度。
4.需完善交通、住宿、设施建设
沈北新区要加快旅游交通建设,增开旅游专线,实现公路、铁路、地铁、公交系统立体化格局,为旅游产业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加强住宿及餐饮建设,为旅游者提供一个环境优美、价格合理的住宿条件,打造沈北特色美食及旅游产品,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5.引进资金和人才
新区的生态旅游产业想要获得发展,必须保证资金的持续投入,首先要保障政府的公益性投入,其次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力度,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和融资方式,通过集资入股、建立制度等积极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沈北新区的生态旅游建设。第三,要引进一批既懂得经营管理、旅游管理开发及策划的专业人才。
6.确保旅游市场良性运行
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禁止宰客、哄抬物价、欺诈等不良形为,在服务态度及出租车运营等方面要严格监控,在沈北新区人民心中树立人人是旅游形象的观念,时刻把自身的形象作为沈北的形象,给来沈北新区的游客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通过他们积极宣传沈北的优良环境和旅游心得,扩大潜在游客范围,保证旅游市场良性运行。
7.重视环保教育,开发与保护并重
生态农业旅游经营企业的角色行为具有“双刃剑”的功能,一方面为观光农业旅游系统注入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能量,另一方面,追求经济利益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甚至是恢复的不可逆转性。因此,生态农业旅游企业应该处理好经济收益和环保补偿的关系,保证两者互利互惠,良性循环。
8.挖掘市场潜力,扩大游客来源
近年来老年人旅游人数不断持续增加,逐渐成为旅游的主力军,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尤其在春秋两季,除开黄金周,就是老年人的旅游旺季。因此沈北新区应开发一些适应老年人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充分抓住这个潜力巨大的旅游群体。
对于新闻事业来讲,满足群众的需要是其生存的基础和改革的动力。而县级电视台的主要受众为农民,所以首先需要关注农民的需求,以便取得更好的发展。作为县级广播电视管理单位,县级电视台需要播报一些关注“三农”问题的新闻,以便使当地的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继而确保全县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农业科技新闻就是为大多数农民和基层干部而制作的新闻报道,在县级台新闻节目中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注重农业科技新闻的发展,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体的需求,并发挥县级电视台的重要作用。就拿广东县级电视台来讲,受众主要分成两类,即本地区农民和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份子。而知识份子群体显然更乐于收看香港电视台的新闻和娱乐节目,当地农民群体则更加关心当地发生的事物和农业发展问题。此外,农业人口的数量要远远多于知识份子。因此,县级电视台应该注重发展农业科技新闻,以便获得更好的收视率,并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2农业科技新闻在县级电视台的发展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在制作农业科技新闻时,需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从本质上来讲,农业科技新闻内容首先需要注重的就是科学性,其次才需要按照新闻报道的方式进行内容的编排。一方面,农业科技新闻的策划需要将科技成果的特征和意义准确反映出来,并且精准的引用专业术语和科研数据。比如应用范围、增产幅度和科研水平等科技成果特征,都需要在新闻中一一罗列出来。此外,要尽量避免使用国际先进等词语。另一方面,在进行新闻的通俗化处理时,修辞手法的应用不能够脱离科技成果,以便使报道显得更加客观。
2.2通俗化原则
就目前来看,县级电视台的受众大多数是文化素质有着较大差异的农民,所以通俗易懂就是农业科技新闻策划的基本原则之一。利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报道,可以使大众更容易掌握需要传播的农业知识,继而实现新闻报道的制作意义。而为了遵循这一原则完成农业科技新闻的制作,则需要新闻策划人深入到民间学习更多的民俗文化,继而将复杂的农业知识通俗化。
2.3新闻性原则
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农业科技新闻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新闻性。具体来讲,就是根据实际对近期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但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时间较长,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具体的新成果、新品种或是新技术。因此,在进行农业科技新闻策划时,需要及时进行阶段性的科研成果的报道,以便使农业科技新闻的内容得到不断的更新。此外,为了及时将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科技成果播报出来,还需要对涉及农业新成果的问题进行追踪和报道,以便使农业新闻报道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2.4适宜性原则
就实际情况而言,不同的地区的农业发展程度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农业科技新闻的策划时,需要遵循适宜性的原则。一方面,农业科技新闻的采编需要与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相适应,并且需要指明科技技术的适用范围,继而避免给当地农民带来误导。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是季节性的,所以报道应该与当地的气候变化相适宜,以便满足农民的需要。在每个农耕季节到了之前,县级电视台都可以预先报道一些农业生产经验和技巧,以便为发展当地农业做出一定的贡献。此外,不同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有不同的政策法规,所以农业科技成果的报道需要以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
3农业科技新闻在县级电视台的发展策略
3.1增强新闻的科技含量
对于县级电视台来讲,需要承担起帮助农民树立科技理念的责任。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县级电视台则需要增强农业科技新闻的科技含量。一方面,县级电视台需要播报新型的农业科学技术,并报道一些当地的农业大户丰产丰收的经验,以便加强新闻报道对农民群体的影响。比如,韶关市曲江区广播电视台报道的一则新闻《曲江区花生分段机械化收获试验成功》,预计5年内,曲江区花生机械化收获水平将追上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不仅对农民产生不小的影响,同时也成功传播推广了农业科技,收到良好的反响。另一方面,县级电视台需要定期邀请有关的农技专家对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讲解,以便使报道的针对性得到增强。此外,在农耕时期,县级电视台还可以联系专家进行现场报道,继而更好的普及农业生产知识。
3.2迎合当地农民的喜好
想要使稍显枯燥的农业科技新闻获得更多的农民的支持,县级电视台就需要采取迎合当地农民喜好的播报方式。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播报时,需要尽量使用通俗语言,并利用比喻等手法将数字形象的表达出来,以便为农民提供能够看得懂的农业科技新闻。就拿广东来讲,白话、客家话是当地流行的地方语言,并且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所以,广东县级电视台可以适当使用地方方言进行播报,并加入一些民俗文化的内容,以使新闻信息的交流更加方便,继而获得当地农民的支持。
3.3采取快捷的播报模式
在对农业科技新闻进行采编时,应该采取快捷的播报方式。一方面,对于农民来讲,长篇大论的农业科技新闻将显得格外枯燥,并且难以突显出文章的重点。所以,为了帮助当地农民掌握有用的农业知识和内容,需要将新闻报道的篇幅尽量缩小,并且完成对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另一方面,农民群体的作息十分规律,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观看农业科技新闻。因此,采用农业科技新闻的时间最好控制在一定时段之内,以便及时将有用的信息传播出去。
3.4增强新闻报道的实用性
由于受众对象是农民,所以农业科技报道需要与该地区的农业密切相关,以便增强报道的实用性。一方面,新闻记者需要到生产一线了解生产实际,以便了解农民的切实需求,继而结合生产实际完成新闻的编写。另一方面,在采访农业科技专家之前,需要先了解相关的农业知识,以便使采访的内容更加符合实际。此外,需要播报一些与当地生产,特别是与现在流行的农业生态旅游等有着紧密联系的农业科技内容,以便切实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增收、家庭农场果园转型发展提供指导。
4结论
1、外向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外向型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了产品外向化、基地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并主动融入了国际健全的农产品进出口法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外向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
2、外向型农业是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高地。《南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要求建成江苏沿海农产品加工和出口集聚区,南通市因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和优质资源禀赋,外向型农业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且多年保持全省领先,理应成为南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高地。
3、外向型农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载体。敢为人先的南通市农业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迈开了农业走出去的坚实步伐,已占据全省农业对外投资的重要份额,必将通过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及农业贸易和资本的交流互通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开发。
二、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的特点
1、农业利用外资减速将成新常态。南通市农产品出口企业中45%为三资企业,56%的农产品出口是通过三资企业出口的。但世界经济的震荡,使跨国公司投融资能力下降,外商对投资预期降低,投资下行态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南通市作为开放型经济大市,一方面土地资源供应更紧、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更明显,吸引外资难度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招引项目单体规模大、附加价值高、外资集聚的态势日益显现。
2、劳动力成本提高将成新常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的成本不断攀升,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的外向型农业企业发展难以持续,依靠劳动力成本低的低端农产品加工品国际竞争力趋于下降。少数企业将外流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但更多企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
3、传统产业扩张减慢将成新常态。蔬菜、肠衣、海水产品及茧丝产品是南通市传统的出口农产品。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国内生产过剩,供求矛盾突出,量的扩张不再是提高出口额的唯一选择,需要进一步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只有技术上领先,才能占领市场。同时品牌和销售网络也是农产品出口的要件。
4、环境保护约束强化将成新常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铁腕治污力度的加强,从短期看,环境保护约束强化会带来出口农产品成本增加、出口量减少和企业利润降低;但从长远看,环境保护约束强化带来的绿色效益、创新效益和形象效益会对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绿色竞争力和竞争潜力带来正面效应。如皋市多年前将数百家分散的肠衣加工作坊进行集中,按照欧盟标准设计建造绿色环保的中国肠衣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去年肠衣城直接出口肠衣超亿美元。
5、农业对外投资加速将成新常态。农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农业,对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保证国家外汇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截至去年底,南通市5家企业累计对外投入达1.25亿美元,占全省农业对外投资总额的67.4%,保证了企业原料供应,传播了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增进了与投资国人民的友谊,树立了南通市走出去企业的良好形象。
三、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发展对策
1、加大出口基地建设力度,夯实农产品出口第一车间。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应主动出击,在政府引导下与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乡镇等组织和机构合作、对接,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南通市丰富的农业资源,形成合力,按照日本、美国和欧盟等主要目标市场质量标准加大出口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技术标准化体系等,全面提升出口农产品原料基地技术与管理水平。
2、加大出口市场开拓力度,拓展农产品出口后备空间。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应有所作为,强力推进农产品境内外促销,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空间。每年要组织人员参加国际知名农交会、农洽会、展览会和广交会。在稳定日本、欧美、东盟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开拓新兴市场的力度,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避免出口市场过分集中带来的风险。
3、加大产品转型升级力度,提升农产品出口附加值。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要结合技术创新与结构升级,学习、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优良品种、食品加工技术、营销模式、国际经营的先进经验,实现出口产品从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品向精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型;外向型农业企业从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转型;出口能力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技改驱动和品牌驱动转型。
4、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建立农产品出口行业组织。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企业要选择一批优势农产品、优势行业,如紫菜、蔬菜、肠衣等优势行业,抱团取暖,建立出口农产品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信息引导、科技服务、市场开拓、价格协调、行业自律等作用,推动农产品生产与出口。加强建立农产品出口保护和救助机制,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应对技术壁垒、贸易磨擦等国际贸易争端,维护出口企业公平竞争地位,增强对外销售的话语权。
5、加大企业对外投资力度,拓展农产品后备发展空间。新常态下有实力的企业要策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大农业走出去步伐。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把产品、资源层面的合作与资本、服务、技术、劳务等层面合作紧密结合;在防范自然、政治和市场的三个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市场的三个转移;在与国家对外农业合作战略、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象国迫切需求三个结合的基础上,将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纳入全球产业链中,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后备发展空间。
四、新常态下外向型农业发展应对措施
1、营造外向型农业发展环境。外向型农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需要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工作。要通过做好“大服务”,营造管理有序、服务周到的大环境。要协调农业、商务、海洋渔业、财政、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建立健全外向型农业联席会议制度,因地制宜确定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找准特色优势产业和市场定位,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要帮助企业协调土地流转,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出口基地建设。要着力在科技、信息、金融等方面加强服务,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在新常态下争取新的发展。
2、搭建农业招商引资平台。发展外向型农业,项目是抓手、园区是载体。尽管新常态下农业利用外资趋缓,但各级政府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调查研究和进行充分论证,明确农业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利用外资要与当地的特色农业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注重把资金引向最能发挥资源优势、能较好较大面积地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引向各地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同时,要加强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编制好招商引资项目,改善招商方式,开展网上招商、招商、“以外引外”、走出去、引进来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
3、打造外向型农业新载体。要以南通市创建国家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按照产品外向化、基地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引导相关产业关联度大、国际竞争力强、出口规模大、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明显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基地进行整合,积极申报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打造南通市外向型农业新的品牌。
多彩蓝莓节,庄河蓝莓产业发展新机遇
大连市地处北纬39度,水土、气候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蓝莓生长。2003年大连庄河市在辽南地区率先进行蓝莓人工栽培,面积至今已达1.8万亩,其中结果面积为0.5万亩,年产量2500多吨,年产值1亿多元,栽培面积、栽培品种均居东北地区县市首位。经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国果品之乡暨果品产业先进典型评选组委会评定,授予大连市“中国蓝莓之乡”荣誉称号。近年来,庄河加快推进产业融合,深度挖掘自然、人文、农耕等优势资源,利用旅游穿线,在公路沿线建设了一条别具特色的蓝莓观光带,全力推进蓝莓项目发展的同时,实实在在为农业增效,为农民增收。
大连庄河国际蓝莓节如今已经成为市级节庆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国内外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是大连市精心打造的又一独具产业优势、区域特色和节庆特点的城市品牌。本次蓝莓节将充分展示庄河市精品农业的良好生态环境,通过开展蓝莓采摘、蓝莓知识讲座、经贸洽谈等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经贸活动,让游客爱上蓝莓的同时达到推介庄河蓝莓,推动庄河蓝莓产业发展的目的。蓝莓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将极大地促进了蓝莓采摘游、庄河农家游、冰峪沟休闲度假游等周边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蓝莓采摘,都市休闲新选择
采摘带给我们的感觉不仅仅是回归田园,重要的是那一份真切而原始的收获喜悦。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越发喜欢走出家门,到市郊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跃动脉搏,采摘游便由此应运而生。在众多品类繁多的采摘项目中,蓝莓采摘可谓独树一帜。蓝莓属于灌木,高丛蓝莓也不过一米多,十分适合老人小孩进行采摘,不像樱桃有的结得高,还需要爬树。而且蓝莓无核,不用担心小孩子会连核一起吃掉。加之蓝莓本身所蕴涵的丰富营养,使得蓝莓采摘受到越来越多都市人群的追捧。而大连这座镶嵌于山海之间的浪漫城市所孕育出的蓝色果实势必会为蓝莓带来更多的浪漫元素。
《蓝莓花开》,蓝莓文化传播新动力
由庄河艺术团创作的大型现代辽剧《蓝莓花开》,在2010年9月25日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上荣获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这是建国以来大连市专业艺术团体获得的最高政府奖,也是大连市演出规模最大、排练时间最短、影响最大、质量最高的一个剧目。该剧使蓝莓文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升了“蓝莓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大连市蓝莓主要产区
庄河桂云花乡蓝莓园
庄河市桂云花乡是国际蓝莓节的举办地,这里地处碧流河上游,风景秀丽,桂云花乡蓝莓产业已经发展近lO年,几百亩蓝莓已进入成熟期,每棵树可产蓝莓八九斤。蓝莓采摘可以持续一个多月,在7月初大樱桃过季后,蓝莓正好进入成熟期,目前大规模蓝莓采摘可以持续到月末,一些晚熟品种可以采到8月中旬。
庄河吴炉光华村蓝莓园
庄河市光华村地处庄河市吴炉镇北,距201国道3.5公里。光华村蓝莓基地有1000多亩蓝莓园,但这儿的蓝莓刚进入结果期,产量不太大。
庄河大营镇四家村
庄河市大营镇旅游资源丰富,并且该镇位于去往冰峪旅游景区的必经之地。大营镇四家村有800多亩蓝莓,这儿的蓝莓也刚进入结果期,但可以和采摘歇马杏和其它旅游资源互为补充。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生态农业建设从1983年起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但成绩只代表过去,该县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式与新要求,充分解放思想,按照十七大精神,围绕财政增收、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该县强调综合发展和全面建设,改变以往“养猪―沼气―种果”比较单一的生态链,因地制宜,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以调整养殖结构、种植结构为突破口,综合开发农、林、牧、渔、工、贸,带动山、林、水、渠、路以及小城镇的全面发展。采取配套措施,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达到更为理想的良性循环。畜牧业改变了单一的生猪养殖结构,大力种草改草,发展牛、兔、鹅等草食动物,并向立体养殖发展。能源建设突破沼气能源的束缚,充分利用太阳能、小水电等能源,实现多能互补。种植业从平地向坡地发展,结合退耕还林工作,抓好毛竹、速生丰产林等经济林种的种植。同时,充分利用沼气池处理污水的功能,在小城镇大力推广运用沼气净化池来处理生活污水,保护环境,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其次,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该县大力改变目前农业生产农户分散的现状,使农业生产的布局合理化,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实施以特色水果基地、品种改良示范点为“据点”,加强辐射,采取连片综合开发利用或是集团联营方式,在稳定农村土地延包政策不变的前提下,由单位或经济能人进行大规模经营,走集约化之路,实现农业产业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的现代化、劳动的技能化、产品的市场化,凭借强大的实力抵御市场风险,规划和发展农业。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农业循环链条,推进“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向“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现代化生态农业方式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重点是抓好“两个结合”:发展生态农业与发展加工业结合,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重点抓好水果深加工,以汇源、汇坤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恭城为契机,抓好水果品质的提高,增强水果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与发展旅游业结合,积极开发集休闲度假、领略民族风情、体验劳动情趣为一体的农业旅游观光项目,拓展生态农业发展空间。
优化水果种植业结构。该县以提高水果品质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水果品种调整步伐,大力引进名优特新水果品种,提高水果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生态能源优势,建立一批无公害水果科技示范园,引导和鼓励水果生产向绿色水果、有机水果方向发展,拓宽发展空间。加强水果管护,抓好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实行标准化栽培。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和标准体系,提高水果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该县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对25°以上的陡坡地段及江河源头等生态地位重要地区全部还林还草。对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在保证整体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用材林、薪炭林和柑橙、桃、柚等经济林,大力发展生态林与经济林兼用树种,争取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