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16:51: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是基地,教育要当先
文化是人类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类生活的知识、能力、习惯的总称。文化传承就是指这两种财富在上下两代人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考量标的,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人类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教育来实现和完成的。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学校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因为文化在学校中具有最高质量的延续性。其中,大学通过传承、交流、倡导文化,推动新思想、新文化,满足人类的求知欲和精神需求,引导社会文明的价值选择。大学的核心职能是育人,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就体现在大学传播、研究和创新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传承创新,就是通过人才培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大学的文化传承使命随着育人功能作用的同时而实现。
狭义的文化是烙印着民族特性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精神追求的产物。民族文化传承是民族文化要素的传承,包括语言、行为、器物和心理的传承等。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民族意识的深层积累表现为心理传承,形成民族认同感的代际延续。教育能够实现民族文化要素传承,特别是心理传承。在家庭和社区的教育中,孩子通过对民族语言的学习和行为模仿,以及被强迫接受传统的思想和行为,并继承器物的识别与使用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心理传承。
某种程度上,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教育向学生传达民族文化的概念,使年轻一代获得关于少数民族的人文、历史知识,提高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神话、歌谣中保存了有关天地万物和人类起源的传说,一些故事、诗歌记录了少数民族的生活和精神文化。少数民族的歌舞、绘画、服饰、雕塑、建筑等艺术也渗透着历史和人文观念,年轻人通过传承民族文化,可使他们获得朴素的哲学观念,并得到美的享受和人文熏陶。
“文化的积淀是文化累积和传播的结果。教育对文化的经久保存和传播,直接导致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形成了一种文化的基本内核。”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期间,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经历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的发展过程。从而民族文化的逐渐凝聚和积淀,形成了民族文化传统。因此,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与承接促进了文化传统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积淀;在此过程中,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遗产的保护,生命是本质,原则要全面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具有知识性、技艺性和技能性的文化事项。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因其可见可感,而相对容易,并较早受到人类的关注,流传至今的各种物质文化遗传无疑都是世世代代的人们精心保护的结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多的是人类习惯性的无意识作为,在新的物质冲击下很容易被人们所淡忘。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当代,往往以利益为导向,忽视了文化遗产对于我们的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性,这是极不可取的。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动鲜活的,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创生并传承它的那个民族长期凝聚成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体现为共同信仰和核心价值观。正是这个灵魂,使它有吐故纳新之功,从而有生命力。非物质文化作为民间文化,它的存在必须依靠社群民众的实际参与。除此之外,还指它的变化。一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事项,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和创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其《保护公约》中明确指出:所谓“保护”,就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表现出真正的远见卓识和对人类文化建设高度的负责精神。这才是当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的固本求生之道。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标――保持其“生命力”,有四项原则需要注意:
其一,生命原则。作为人类特殊的精神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有生命的存在。要切实维持和增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必须首先探寻它的形成与发展谱系和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找到其中由特定民族精神凝铸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在源头和根本上准确认识保护的基础。如果舍弃对核心价值观的发掘与保护,也就等于从根上解构了它的生命,文化也就不再具有是活性,做的只是徒具形式抢救和保护。
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也是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过程。寝室文化既积淀着校园深厚的人文底蕴,又饱含着大学时代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信息量大且繁杂,已是高校主体的“90后”大学生在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环境下成长起来,思想意识呈现出新的特点,已不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用“火红的青春”在农村接受锻炼、80年代青年唱出“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激情豪迈。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个性张扬、接受新鲜事物快、追求新奇时尚、敢于挑战质疑并行动迅速,是极富活力、思维活跃和意识超前的一个群体。明确提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的路径。为此,在寝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要抓住正能量的时代新要求,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和多样的表达方式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践行文化的新理念,以中国梦为生动素材,以优秀寝室文化为根基,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丰富营养,结合时代精神开展教育,增加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结合大学生的价值观,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寝室是同学们思想最活跃、最宽松的地方,这里往往是多种文化形态的综合体现,每个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寝室的文化传统怎样就相应地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与之相匹配。当今大学生成长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这种多元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现实问题己经在不停地影响着大学生们的价值认知。寝室文化建设工作不应是空洞的理论宣传、花花绿绿的装饰、随波逐流的文娱活动,不了解大学生,不懂得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就不能取得好的实效。因此,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在中国梦的引领下贴近实际,关注大学生的价值愿望,关照大学生的寝室生活,着眼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寝室文化的共鸣点和利益的交汇点,区分层次,创新形式,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面向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寝室文化要紧抓时代脉搏,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充分研究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探索新思路,善于用“9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唤醒其内在的利益需求,建立一套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养成的文化传播方式,发挥大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等优秀品质,克服其自我中心和功利心等不良表现,增强其爱心和责任心,立足实际提升建设效果。要将时代要求与学生价值观相融合,这是在社会意识多元化、多样化、多变性和差异性的今天,弘扬寝室文化的必然要求、改进工作的迫切需要、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应对诸多挑战的现实需要。
二、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注重统合共同追求和个性特征
提起中国梦,会立即唤起每个青年学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省思和当今感悟。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发展中最富有朝气、创造力和理想追求的群体,他们的梦想与中国梦始终交相辉映,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有着不同个性特点和梦想,与此同时,又有着学业、就业等共同的理想追求。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不再相信任何权威,不愿意让别人来领导自己,即便如此,在这个群体中,始终有着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共同的追求和梦想、共同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信息时代、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寝室文化建设要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培育学生们的历史情感,认同“稚嫩”的梦想追求,镌刻共同记忆、烙印下四年寝室生活的文化印记,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学生群体自身凝结的共同价值追求。寝室文化更应“接地气”,符合寝室成员的个性特征。毋庸置疑,各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开展各项活动。如果说,来到一个学校,问大学生,知道“寝室文化节”么?最开始大部分人可能会回答不知道,那么,经过几年常态化、固定化的开展,一定会人人皆知。但是,在人人知晓活动开展的情况下问到“:寝室文化跟大学生有什么关系?”笔者认为,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恐怕是很难精准了。高校寝室文化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既尊重和保持个性独立、又相互适应共同生活的历史,但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由于对学生个性缺乏尊重和关注,导致大学生的个体功能难以纳入到寝室文化建设体系之中,并发挥其更加积极的作用。再好的建设项目如果没有群众基础,只能流于形式,必定收效甚微。如何能够在构思建设文化项目过程中,充分调动寝室成员共同参与,又不泯灭个性,把文化渗透、介入到同学们的寝室生活、基本情感之中,这才是寝室文化和大学生相依相靠的持久之道。共同追求和个性特征是辩证统一、互生互荣的。寝室文化不仅是一个寝室、一个生活区的文化,更是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个人的文化,彰显个人主体性是寝室文化的意义所在。寝室文化既要代表整个群体的共同意涵,也要具体到每个人的个人主体。传承和创新的好坏,关键就在于是否顺应时展大势,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共同追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具有亲和力和向心力。
三、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注重挖掘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是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是能具体感知、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在寝室文化中是第一需要和基础的内容,能够直接体现出文化的性质和程度的高低。历史遗存的物品,现代设计理念的楼宇建筑,具有科技含量的生活用品,报刊书籍、文娱活动、作息习惯等都是寝室物态文化的具体形式。物态文化既是学生主观世界外化的产物,也是学生价值精华的承载体。现在的寝室文化受到商业化、世俗化等现代性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另类的价值张扬,有主流文化价值观被弱化的倾向。不容忽视的是,个别高校在寝室文化建设中随心所欲、无实质创新、流于表面形式、娱乐大众,隐私、搞怪当噱头的低俗文化被放大到公众平台上,缺乏价值凝练,导致青年学生的文化价值观错位和混乱。物态文化的引导在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生活区后勤社会化的今天,如何转化机制,从单纯重视经济效益拓展到实现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值得管理者深思。中国梦内涵的核心价值要嵌入寝室物态文化生成的全过程,传承和创新有灵魂的文化作品,不仅愉悦感官,更要陶冶情操、撼动心灵,传播价值内容。所谓心态文化是包涵心智、情感、精神、创造力、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综合体,指某一个阶层的人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对社会存在的感知和认同,并由此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文化的现代化趋势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心态的复杂性,“中国速度”催生了每个人的“快”生活节奏———娱乐“快餐化”、阅读“快餐化”……“快”也许是大学生们对自己生活的最真切感受。心态是文化的反映,更是寝室文化落地生根的心理土壤,心态文化是寝室文化中的深层结构,与物态文化一起构成了寝室文化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大学生渴望生活在和睦友好、奋发进取、宽容自由的寝室环境中;另一方面,疏离隔阂日益明显,诚信友善度不断接受挑战。错综复杂、自相矛盾的心态折射出的是价值矛盾和冲突。因此,心态文化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关键部分,应该以此为入手剖析、探求。良好的心态需要引导和关怀,需要寝室文化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强化主流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增强和促进广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构建系统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承创新机制。
四、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更要注重强化政治认同教育
(一)旅游文化学科中几个概念的浅解
“旅游文化”一词,在今天曝光度不低。就其内涵,一般来说,旅游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外延很广,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民俗、建筑、生态、园艺、公共关系等学科。一般采用“总和说”来定义“旅游文化”,但特点并不鲜明。也有“旅游民族”说的观点,即认为旅游文化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国家在世世代代的旅游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本民族或本国家的文化”。这是从旅游文化的民族特殊性来定义的。
旅游文化归根结底是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形态,是旅游主体文化。旅游文化以旅游客体(以自然景观、地质地貌、山川等组成的旅游资源)为基础,旅游主体(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创造者和感受者。笔者更赞同“碰撞说”,即在旅游主体和客体之间有不可缺少的桥梁,就是旅游媒体,连接旅游主体与客体,是旅游文化的发现和传播者。再好的旅游景观,没有人去发现、宣传、保护,不能真正成为旅游资源(旅游客体)。因此,媒体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在此,媒体不仅指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更包括从事旅游宣传、歌赞旅游的人,如诗人、作家、记者、歌者、民俗学者等。如此,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就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文化系统。从基本组成来看,旅游作为一门产业,还涉及旅游管理部门、服务团体和从业人员(旅游局、旅行社、导游等)。
(二)贵州旅游文化的传承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气候宜人,风景秀美,从雄奇、神秘到绮丽,不同特点的景致星罗棋布,有“公园省”的美称。贵州全境生活着苗、彝、侗、水、布依等多个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37.9%,蕴含多彩多姿的山地村落民族民间文化和人类遗产。其中,世代口口相传的侗族大歌为世界非物质遗产,水族的水书遐迩闻名。更有大哲学家王阳明、一代经营之神沈万三等非黔籍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以及安顺地戏、屯堡文化的大明遗风与江南遗韵等,还有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些,都是贵州旅游文化的根基。发展贵州旅游文化,要抢救和保护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一是保护好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二是有组织发掘、整理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如名胜古迹的修缮、民间传说的梳理和编撰;三是民间技艺、节庆、历法、医药、传统体育、原生歌舞等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并有传承人;四是积极推动贵州非物质遗产世界“申遗”;五是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注意环境保护。
加大非物质遗产保护并向世界“申遗”,是发展贵州旅游文化的重要基础。因为非物质遗产具有独特性、活态性、综合性、民族性,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具有不可复制的垄断性。“汉人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这样的话只来自侗族世居的民间。发展贵州旅游文化,要克服存在的“短板”问题,如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提高、与此配套的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省内国际航班,只有贵阳到曼谷)。旅游业要做大做强,必然要与文化结缘。少林寺如果离开了少林文化,不过是普通的寺庙。唐朝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的诗歌,让寒山寺名扬天下;郑绪岚亮开嗓子,一曲《太阳岛上》让哈尔滨松花江北岸不起眼“太阳岛”几乎家喻户晓;一部电影《庐山恋》,胜过给庐山打专门广告上万次。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必以文化内蕴为灵魂。因此旅游文化,除了民俗学家、园艺学家、博物学家等参与,还应有媒体人和诗人、作家、艺术家的参与。
(三)贵州旅游文化的创新
第一,观念的创新。发展旅游文化不只是旅游服务行业的事情,如前所述,它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三位一体”的体系。因此,就需要政府和服务行业、文化新闻界和民间多方努力。第二,战略思维的创新。旅游文化要与文学艺术结缘,借文学艺术之光照亮旅游客体。借开展活动的行为文化和影视文化宣传旅游,已成为宣传战略的重要一环。就本省人才资源来说,是做得到的。这类影视剧本身,也是旅游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三,与文化创意产业结缘,把创意理念融入旅游文化中,如旅游商品的创意设计与市场运作、特色旅游文化活动的策划等。第四,通过精心策划和包装,把贵州旅游文化做成品牌,并加大对外推介力度,建立、完善常态化、动态化的“网上贵州旅游”数字化平台,实现宣传域面的全覆盖。第五,借鉴外省乃至国外好的做法和运作模式,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第六,通过旅游学校、旅游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以旅游文化推动贵州跨越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上海饮食 饮食传承 饮食创新
上海,是中国的“魔都”。在这里,可以用肉眼的速度感觉到中国经济的成长与发展,因而在这座城市里,迎来了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下成长的人。他们的到来,也让这座颇具江南气息的城市滋生了愈发圆润的气质。
一、上海饮食文化现状
为什么说上海“海纳百川”。因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里的美食可以满足任何一种口味的客人。不仅酸甜苦辣俱全,喜好韩式、日式或西式口味的人也总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餐厅。上海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一西式古典风格的小洋房里,却溢满莫斯科红菜汤的味道;极具现代风格的餐厅里,却是吃着火锅。这种两级分化的新兴饮食文化,在上海早已习以为常。当然,既有改革,也还留着“保守”。老上海弄堂里,二楼洋房,进门的老式留声机、老式唱片机,还有座椅也透着年代的久远。菜肴摆盘没有太多的华丽,连菜式都是很传统简单的上海口味,一份小笼,几块滋饭团,再和着一杯茶,上海人喜欢这样度过一个简单的早晨。
上海既有独立的餐厅,但也不乏藏在商城的美味。上海的繁华,是高楼林立,也有偌大商城。而开在商城里的餐厅大多带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和风格:日式的酒屋,美式的汉堡牛排,还有新兴的甜点小食,可谓应有尽有,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商城的餐厅是上班族快速解决食物的去处,也为老人学生周末闲暇时品尝新美味的天堂。同时,上海地处东南一隅,尚是江南小城,依然留存着古色古香的小城古镇。南翔、七宝至今不但是上海人的回忆,也是外来游客必去的一处景致,品尝上海美食。就像七宝里随处可见的糕团,依旧是上海人爱吃的点心,清明时节必有的青团,上海人对它的情感,就像北方人过年必吃的饺子一样。食物在今天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更替和改变,但是食物与人,永远是相依相存,每次的改变都是延续一种新的情感。
二、上海饮食的创新
食物不仅仅只为老人、当地人服务。众所周知,上海菜“浓油赤酱”,且口味皆偏甜。红烧肉,酱肘子甚至臭豆腐在上海人的口味里都是偏甜的。但是在旅游业发达的上海,若是只做甜味的菜式,怕是大多游客都无法接受,自然少了许多生意。因此在七宝、南翔古镇等旅游地方,店家为了吸引客人会开创许许多多的新口味,为四川游客准备的麻辣,为北方客人改良的甜度。例如青团,只是清明时节的时令小点,软糯的团子是甜而不腻的红豆沙馅,就是一道寻常平凡的甜点。但是杏花楼里的新开创咸蛋肉松青团在去年一跃登顶,成为“网红”,排队的队伍络绎不绝,不乏外国人,也来“凑热闹”,到最后只能限购。亦是为甜咸之争再添一笔。
不仅是传统食物的改革,就连外来食物也针对中国市场作出了相应的改变。披萨绝对是国外进口的“洋玩意”,必胜客、乐凯撒等都是在专门制作披萨的餐饮,在他们的手下,诞生了不同口味新颖的披萨:田园风味披萨、海苔鳗鱼披萨、奥尔良风味披萨等等,其中最为代表的莫过于榴莲披萨。虽然“中国市披萨”各式各样,但其实在国外,披萨没有如此多的口味,最受g迎的往往是极其简单的番茄佐芝士。但是,极其简单的披萨在中国一般没有很好的人气,中国人喜欢“盛”,富有热闹美满之意。例如过年过节时,年夜饭总是慢慢一桌,很是隆重,寓意着来年的兴旺。有时候的聚餐,国人也喜欢点很多,旁人总会觉得这是“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但是这和中国的文化有关,菜肴太少,往往被认为待客不周或者不重视 ,显得过于冷清。当然浪费粮食的行为坚决取缔。因此,榴莲披萨的出现则是商家为了迎合国人的猎奇,自创的“中国式披萨”。除了“中国式披萨”,就连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全球连锁快餐店,从印象中只卖汉堡可乐的纯种“洋快餐”,也近年来相继推出了米饭、汤等中国特色的款式。就连甜点也出现了红豆双皮奶口味的派。所以,食物是没有界限的,它就像是一种语言,互相交融,理解。
三、上海饮食的守旧
念旧是这些年的潮流趋势,人们开始感慨生活步伐走得太快,因此开始喜欢寻些过去的物件,装扮自身,美曰“慢节奏”。因此,在上海小弄堂里又有了那些手工匠人,他们不用机器,而是每日早起,自己和面,自己调料,自己买卖,每天固定的时间和限定的,单是这一份单纯的心意总可以吸引稳定的粉丝。阿大葱油饼、上海梦花街混沌、大壶春,这些有着上海老味道的食物的一举一动总是牵引着许多人的心。在工业化席卷制造业的今天,餐饮业大可以选择机器代替手工,这样就可以实现更大的收益。所以手工匠人被人尊重,是那份难能可贵的坚持。庆华饭店里的菜款很是简单,摆盘家常,但是来人还是很多,有人劝着 多创新些新菜,否则就被比下去了,可是老板还是拒绝了,这么多年依旧不变。其实,守旧是一种继承。不是老板古板固执,每一种食物的背后都有它独特的故事。就像化学物质固然好,但是厨师十分抵制,以它为耻,因为在厨师的宗旨里,厨师是要传播食材本身的味道,要让吃着体验到食物的韵味。快餐文化遍布全国,上海的早餐店已是数不胜数。为了节约时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快餐,但是父母还是更愿意为了孩子早起亲手做一份简单的茶泡饭,又或是按着四季的时令,择时令蔬菜,凭着这份心意,怕是不能比的。因为有人喜欢,就算再辛苦,也不愿意省一道工序。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就喜欢在食物上花心思,吃着愉悦,做的人也开心。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是由来已久,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和徽菜并列中国菜系。若说在中国的其他地区饮食都还带有自己的特色与味道,那在上海,仿佛已经被同化了。不是说上海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共融就是它的伟大。在这里,多种文化碰撞,形成了它单独的菜系。它满足了每一人的需求,也在害怕在大文化背景下没有了本真。现在,有人问起,上海的代表美食有什么,很多本地人已经说不口了。甜点糕团,江浙一带常有,怕是更加精致细腻。油条、汤包在北方随处可见。所以,在中西文化的大背景下,历史给上海这座城市留下了什么。虽然,上海老餐厅健在,手工匠人被人尊重,但是老餐馆里,坐着的都是退休老人,也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可是往往只是一次,新鲜面孔常有,可是老面孔也在一天天减少。因为从众心理,老老少少都喜欢去品尝“网红食物”,可是没有人想过这食物的来历,有时还会想着它能有几分创新,迎合年轻口味。这何尝不是一种,人们渴望经典东西流芳百世,可是却没有人愿意去继承,又何谈创新,再次赋予其新生命。不可置否,上海节奏快,生活的压力也大,上班族因为贪图便利,更愿意在餐厅匆匆解决一餐,味道虽好,简单快速,但是被遗忘的厨房又何尝不是饮食文化在被遗忘的过程。
因此,传承不单单是嘴上说得而已。好在,人们开始关注传统食物的境遇,想方法去保护他们,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去接触传统,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并在不改变原有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它们再次被历史接受,给予第二次生命。有人为之付出的同时,身为饮食最主要的消费者,也要给予适度的关注。全球化席卷,他国文化自然有其优秀的地方,但是也不能忽略了本国的文化,或许看来“俗气”,但是它也曾在历史长河里光辉璀璨过,至少我们不能忘记制作者的心意。我们在感激老一辈手工匠人的同时,切勿不要忘记新兴年轻人的功劳,更要提醒滋生,毕竟传承的使命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一、传承:学校文化的坚守与积淀
周南中学是著名革命教育家朱剑凡先生毁家兴创。朱剑凡很早便抱有教育救国的信念。当时朝廷明令禁办女学,但朱剑凡利用朝廷不禁家塾的政策空子,兴办女学,并将学校定名为“周氏家塾”。在朱剑凡夫妇的坚守及社会各界的支援下,周南女学渐渐壮大起来,发展为湖南乃至中国女子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华女学第一校”。周南中学文化从建校的那一刻起,已经如一颗顽强的种子扎进厚实的历史土壤,并注定要长成参天大树。
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历经军阀干涉、、文夕大火、,无论时局多么混乱,一代代周南人都坚守教育阵地,心念如一,薪火相传。进人新世纪,学校为求发展,在长沙城北新建北校区,并尽量保持了周南百年文化的“原味”:学校图书馆叫剑凡图书馆,用了创始人的名字;学校人工湖叫湘若湖,以纪念朱剑凡夫人魏湘若倾尽嫁妆解周南办学之艰危;学校新建筑的颜色全部保留了百年老校的青砖颜色,让人观之如旧。
周南中学充满传奇色彩的办学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学校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代教育人的坚守和奉献,需要一年年时光的磨洗和荡涤。不坚守,无以有周南;不积淀,无以成文化。
二、创新:学校文化的发掘与开拓
传承,是为了创新。学校文化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内涵,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生命源泉。优秀而富有生命力的学校文化,其精髓在于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在于古为今用、发扬创新。周南中学有着一百多年积淀的文化底蕴,不去传承,就会陷入,成为无根之萍、无源之水;而这种百年文化不去挖掘、发展和创新,又可能会成为束缚学校发展的绳索。在继承传统中开拓创新,是百年老校开启下一个百年辉煌的必然选择。
一是精耕细作。进人新世纪后,周南人一直在摸索着如何传承文化财富、开创文化未来。2005年,学校举办百年校庆,第一次总结归纳出周南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即以人为本、关怀社会的人文精神,求真务实、拼搏进取的敬业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和甘为人师、甘于淡泊的奉献精神。2014年6月,学校将周南精神进行了重新定位,即勇于开拓的革新精神,这是对朱剑凡先生突破樊篱勇创女校以及学校于新世纪率先进行课改的开拓革新精神的传承;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这是对朱剑凡先生毁家兴学和周南师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豪情大义的传承;严谨艰苦的治学态度,这是对朱剑凡、李士元等校长倾一生心血于周南,徐特立、杨树达、周世钊、陈嘉钧等名师不计名利、不辞劳苦,为周南学子的成长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精神的传承。
二是吐故纳新。在新的领导班子的顶层设计下,周南中学将朱剑凡先生的“自治心、公共心、进取心”作为核心办学理念。“自治心”原意节制整洁,主要针对人的外在形象而言;“公共心”原意博爱仁恕,主要针对内在品德而言;“进取心”原意勤勉耐劳,主要针对学习而言。进入新时期,周南中学重新梳理“三心”理念,“自治心”强调自我治理,着眼于学生的内在修养,做有德之人;“公共心”强调公共道德,着眼于处世,做合格公民;“进取心”着眼于态度和价值观,强调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都要笃学奋进,拼搏进取,做有为之人。
三是转型升级。周南中学将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为“不让每一个孩子输在终点线上”。“自治心”是为了让学生走得更稳,“公共心”是为了让学生走得更好,“进取心”是为了让学生走得更远。这样的教育思想,正契合今天的教育,强调自我治理,自我学习;强调打造公民社会,培养公民意识;强调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如今,“三心”理念已然成为新周南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精神支柱,成为周南师生的行为自觉,成为周南核心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的文化源泉。
三、升华:学校文化的内化与张扬
《孙子兵法》上说:“上下同欲者胜。”意为只要官民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目标,齐心奋战,共赴时艰,就能出奇制胜。治校也是如此,全校师生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表现在学校文化上,就是对学校文化的内化与张扬。周南中学作为百年名校,其深厚而独特的学校文化绝不是装潢门面的饰物,而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源,是全体师生思想境界的磁力场。
一是潜移默化。周南中学于2005年迁入现代化的新校区,这很容易让师生们产生一种历史的隔离感和文化的疏远感。为此,学校首先将百年文化的要素凝聚在大家耳濡目染的建筑上。如周南人引以为傲的剑凡图书馆,是一个挺立在38亩人工湖中的金字塔建筑,除了寓意为“学海勤渡书山可攀”外,其建筑灵感主要还是来源于周南老校区的亭台水榭式建筑;排球公园是为纪念学校排球队当年荣获“泰安球王”美誉而兴建的;樱花园是为纪念朱剑凡先生求学东瀛、回国兴教的事迹……这些全新的建筑处处透露着历史的气息,蕴含着周南文化。
二是培根护源。周南中学在德育上成功内化了“三心”文化。学校推行无声晚自习,实行学生晚自习的自我管理,30多个社团在学生自己的组织下积极开展活动,这是“自治心”的成功内化;学校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团队,组织志愿者关爱母亲河、清洁公交车、免费写春联、牵手留守儿童,无一不是“公共心”的内化;学校设置对表现杰出的学生的奖励制度,打造明星学生,是对学生“进取心”的肯定和褒扬;在课堂教学上,周南中学提出的基于“四性”的学教一体生本课堂模式,提倡学生课前自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上组织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学习,也是“三心”文化的具体表现。
Classique Chronométrie 7727精准与稳定的再突破
宝玑对制表业原创研发的热忱从未减退,在其现任总裁马克·海耶克(Marc A. Hayek)先生的带领下,宝玑持续投资创新技术与不同材质的研究及发展。2010年,宝玑发表了Type XXII Ref. 3880 ST腕表,其振频10赫兹 (即每小时振动频率72000次),这样的超高振频研发提供了更精确与更稳定的时间测量。2012年,宝玑的最新研发成果经典系列Classique Chronométrie 7727腕表,不但提升了时计的精密度,也对经典系列有了崭新的诠释。
Classique Chronométrie 7727腕表由18K玫瑰金材质打造,振频亦为10赫兹,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改良传统机械时计的精准度与稳定度,而这也是宝玑第一次将超高振频应用于非计时码表的表款中。摆轮与游丝是机芯结构中相当重要的零件,也扮演着走时精确度的关键角色。提高机械摆动的频率与动能之精准度,从而提高律动的稳定性。宝玑特别专为这款腕表所研发的硅摆轮游丝,提供了绝佳的精密度以及无与伦比的等时性。在外观上,该腕表采用偏心时分面盘,小秒针面盘位于12点钟方向,将宝玑一贯的简约风格做了崭新的诠释。
Tradition 7067 GMT传统与前卫的糅合之作
2005年,宝玑发表第一只将机芯结构置于表面上的7027 Tradition表款, 自此传统系列Tradition成了品牌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2012年,宝玑发表了两地时间表款,必定会赢得旅行者的青睐。全新的7067腕表承袭了大胆前卫的设计风格,其巧夺天工的机械主架构在表面上一览无遗。置于12时位的偏心面盘为第二时区显示,可透过表侧上10点钟方位的按键做快速调校,第二个镌刻图案面盘于8点钟方位为标准时区 ,而10点钟方向则为银色与黑色交织而成的日/夜指示。
不管其附加功能,这只Tradition两地时间腕表忠于该系列腕表的原创性,采用煤灰色机芯,凸显置于4点钟方位的摆轮。提高尾端曲线的宝玑游丝与倒置直线型杠杆式擒纵机构皆采用硅元素来呈现,这些源自于宝玑的技术发明,提升了机芯卓越的稳定率与准确度。18K玫瑰金或白金表壳,直径40毫米,搭载手动上链机芯,50小时动力储存。这是第一只具备动力储存指示器于表背的Tradition表款,透过蓝宝石水晶玻璃底盖,还可欣赏到常被隐蔽的部分机芯之细节。
Reine de Naples Gold Thread Bracelet 8908穿越200年的腕间光华
[关键词] 传统文化;动画艺术风格;传承与创新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厚重的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我国的动画艺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把中国绘画、民族工艺、传统戏曲、民间音乐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充分的运用到动画创作中去,并不断地融合与创新,创作出了《山水情》《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大量经典的动画作品。这些动画作品不但风格各异,包含了水墨、剪纸、皮影、木偶等多种动画形式,而且还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特别是水墨动画更是我国所独创的。因此,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一、动画艺术风格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我国动画艺术风格深受本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我国动画艺术家们将民族传统文化与动画艺术不断融合与创新的成果。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研究过程,充分的反映了我国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式丰富多样,民族风格鲜明。
早在1957年,我国著名动画导演特伟就提出了动画必须走民族风格的道路,中国动画艺术家们积极地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汲取营养,并不断探索与创新,从而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动画作品。如《牧笛》《山水情》《鹬蚌相争》等借鉴了我国传统中国水墨画艺术,从而创造出来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墨动画。《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哪吒闹海》等借鉴了我国传统的戏曲、年画等民族民间艺术元素。《小鲤鱼跳龙门》《孔雀公主》《九色鹿》《一幅锦》等借鉴了我国传统的装饰画等艺术元素。《猪八戒吃西瓜》《鹿铃》《人参娃娃》《金色海螺》等借鉴了我国传统的皮影、剪纸等民族艺术元素。《神笔》《阿凡提的故事》《曹冲称象》等借鉴了我国传统木偶等民族艺术元素。这些动画片都极具鲜明的民族风格,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随着美、日动画片的大量涌进,对我国动画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很多的动画片纷纷模仿美、日动画片的艺术风格,忽略了对本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使得既没有学到美日动画片的精髓,也没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结果导致了近年来我国几乎没有创作出经典的动画片,阻碍了动画艺术的发展。因此,当前我们在动画创作中一方面既要不断地从本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另一方面我们在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同时也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创新,在动画创作中把传统的艺术形式与现代的表现手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动画片中不断加入新元素,创造新风格,使形式风格变得更具有观赏性,符合时代的审美需要,从而创作出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及精神需要的优秀动画片来,推动我国动画艺术的大力发展。
二、动画题材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动画题材的选择是影响一部动画片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为我们的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戏曲名段等都是非常好的动画题材,这使得我国的动画艺术家在进行动画剧本创作时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创作出了很多经典的动画片。
中国的动画艺术在题材的选择上,一直注重向中国文化丰富的古典小说、民间传说、民谣、神话、民俗等进行取材,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就取材于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哪吒闹海》取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天书奇谭》取材于明代小说《平妖传》。《小倩》和《崂山道士》取材于《聊斋志异》。而《宝莲灯》《九色鹿》《葫芦兄弟》《女娲补天》等则是以民间故事为基础改编而成的。《骄傲的将军》《三个和尚》《鹬蚌相争》等取材于寓言成语典故。这些动画作品的取材都源自于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重要性,它们中的一些作品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不但赢得了我国观众的喜爱,也获得了世界人民的一致好评。
当前中国动画的发展落后于美、日等国家,创作出的优秀动画片也非常少,究其原因,动画剧本创作质量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我们在进行动画剧本的创作时,对古典小说、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寓言成语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题材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因此,我们在进行动画题材的选择和剧本的创作时,必须对传统文化题材进行深入的再挖掘与整合,并注重与当前的流行小说、社会热点、流行思潮和色彩、时装、网络内容等流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动画剧本,推动我国动画艺术的快速发展。
三、动画形象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动画形象无疑是一部优秀动画片的关键和灵魂所在,只有创作出好的动画形象,才能把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故事情节充分地表现出来。许多优秀的动画片就是因为它塑造出了许多鲜活而极富个性的动画角色形象而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我所熟知的《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哪吒闹海》中的小哪吒、《米老鼠和唐老鸭》中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等杰出的动画角色形象,虽然很多年过去了,我们却仍然记忆犹新。
我国的动画艺术家们在进行动画形象的创作时,非常注重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将动画形象的创作与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造型语言如戏剧、壁画、年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许多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风格的经典动画形象。如《骄傲的将军》中将军的形象就是借鉴了京戏脸谱的元素,赋予了角色鲜明的个性。《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玉皇大帝和四大天王等动画角色的形象造型,都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包含了敦煌壁画、中国戏剧、庙宇艺术及民间年画等多种民族传统艺术元素,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哪吒闹海》中的动画角色造型也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它融合了中国门神画、壁画及中国戏剧等民族传统造型元素,运用简练的线条、传统中常用的红、绿、青、白、黑等色彩,把哪吒、龙王、李靖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生动地展现了出来。木偶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中机智诙谐的阿凡提的造型则吸取了新疆的地域性元素。这些动画作品的角色形象都是从我国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中吸取了大量有益的成分,在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因而具有极强的形式感和民族特色,对我国乃至世界动画艺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动漫行业的大力扶持,我国的动画市场日渐繁荣,动画公司也越来越多,动画片产量也逐年增大,但是真正让人印象深刻、家喻户晓的动画角色形象却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我国的动画作品都开始模仿日本和美国,却逐渐丢失了我们自己的形象塑造风格,创作的主动性不突出,造型语言单调而重复,严重影响了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因此当前我们在动画形象创作中必须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并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不断创新,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动画形象,大力促进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
四、动画音乐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动画作为一种视听的艺术,必须将画面与音乐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将影片的主题思想深入表达出来,刻画出经典的动画角色形象,烘托感情等。我国大多数经典动画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对音乐的合理运用与深入研究,特别是对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充分运用,以此来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和民族风格。如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音乐以中国民族乐器古琴和琵琶为主,画面主要借鉴了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国画风格,优美画面与美妙音乐的完美结合是该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牧笛》则是把笛声与和谐的自然之音相结合,并大量运用中国南方音乐曲调,再结合中国水墨风格的画面,使影片达到了独特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境界,美国评论家将其称为“在中国听到的最妙的电影音乐”,并于1979参加丹麦举行的第三届欧登赛国际儿童和青年电影节获得金奖,影片能取得重大的成功是与对我国传统音乐的运用密不可分的。《哪吒闹海》也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如两千多年前的古乐器编钟、京剧中的打击乐器等,再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角色形象及场景设计,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完美地融入到动画片中,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还获得了多个国家大奖。《阿凡提的故事》充分发掘了新疆地方音乐的特色,音乐的运用使动画片呈现出独特的风情。总之,我国动画能创作出很多成功的作品,是与在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运用了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的精华分不开的。
我们在当前的动画音乐创作中,一方面,我们既要重视对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将我国丰富的音乐资源很好的运用到动画片中去;另一方面,在动画音乐的创作中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注意将传统音乐与当前流行音乐的有机结合。
五、结 语
综上所述,中国动画的成功,是与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密不可分的,正是在坚持民族化的基础上,我国动画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动画的发展与美日等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动画艺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一方面,我们既要对本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坚定不移地从本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继续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以其为基础并吸取当代文化艺术新理念,构建起独特的动画艺术风格;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坚持传统化、民族化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审美趣味,不断进行动画艺术语言的探索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动画艺术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经典的动画作品,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动画强国。
[参考文献]
[1] 李本建 .论中国实验动画中的民族创新精神[D].北京:中国美术学院,2008.
[2] 佟婷,编著.动画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 易欣欣,生喜,编著.影视动画经典作品剖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我认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渠道应该通过教育来实现。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会得以继承,同时也得到弘扬和发展。现代学校教育因其科学性、规模性、普及性的特点,非常适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
一、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现状分析
如今人们通过多种方式走进贵州走进民族区域,深闺中贵州少数民族的面纱慢慢被掀开,外界需要桥梁需要媒介了解贵州及其文化状况,只让大家看到原始状态的艺术固然重要,但其承载的东西单一,人们需要多元化的呈现方式。
1、市场缺少民族特色的原创艺术商品。在对贵阳市青岩古镇调研中发现,古镇共有580家商铺,其中旅游商品的286户,比例占到50%,在286家的旅游品商店中,有贵州地方文化原创旅游艺术品商店仅7家,原创设计比例不到3%,其余97%旅游商品均是全国各个旅游市场旅游景点都可以看到买到的大众旅游商品。
在对贵阳市内几个专营贵州民族特色旅游品商店的调研时发现,如知名的黔粹行、黔艺宝、金芦笙等主营游品商店,其商店60%的旅游工艺品保持了完全原生态造型,与时尚现代接轨的民族特色艺术品还是较少。
在黔东南的西江、郎德等地调研时我们看到了较好的现象,旅游点有70%左右是贵州少数民族特色产品,但产品大多保持着较为粗糙的原始工艺状态,欠缺较高品味的民族元素与时尚艺术结合的原创工艺品。
2、原创工艺品创意设计中的误区。从市场涌现出来的民族艺术商品中,发现许多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让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下去,第一类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直接将生活品转换为旅游商品售卖,其保持原件状态,售价不一,这里出现了一个矛盾的问题,售卖价格高了往往购买人群较少,价格低了却与纯手工打造所付出的劳动价值不相称;第二类、政府或资金雄厚的企业投入资金,拉动民族村寨,制作大众化旅游品,目的是改变当地经济收入,往往商品缺乏设计,做工较为粗糙,一味模仿外来的东西,丢弃了自身特色的文化元素。
我们调研当中发现了一些典型的案例,如某县开发的民族旅游商品 “钟”, “钟”盘上是复杂的刺绣图案,这种制作不知该怎么评价?单从外表看就会发现问题,花哨的底纹,使人的眼睛无法看清钟上的指针和刻度数字,这种强加的艺术效果影响了钟的使用功能,其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很不清晰,那会有多少人来购买这个“钟”呢? 另外我们还发现有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工艺品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比如蜡染是贵州地方民族特色工艺,蜡染图案却换成了西双版纳椰树、傣族少女等,失去了原本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
3、民族民间工艺的开发缺少专业设计人才。目前,政府提倡的大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创新。在相应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出现了一批民族文化研发企业,如“贵州精彩”、“贵州晟世锦绣”、“贵州印象”等民族民间工艺品研发公司,还有许多工艺作坊,他们主要生产还是来源于民间工匠,这些企业表示他们缺少能够与民间工匠很好沟通的专业设计师,可见在开发中需要即懂得传统民间工艺又具备艺术设计能力的专业设计人才。
二、艺术教育是担当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坚力量
本土院校的艺术教育是传承和发展本地区民间艺术的最佳载体,艺术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传承文化、开拓进取的艺术人才的历史重任。
1、打破艺术教学模式旧观念
艺术院校过去几十年的培养模式全部是向外看的专业教学方式,曾经的苏联模式、欧美模式和现今的日韩模式,充斥着艺术设计领域,外来的优秀理念和设计是非常好的,应该认真学习,但是长时间来我们却忽略了自己优秀民族文化元素的魅力,我们很少认真观察打量自己民族的文化理念和艺术元素,等我们回头思考,才发现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源泉,有着自己文化的东西才有自己的灵魂。
2、提倡融入民族元素的课程与教学
民族元素体现在人们生产劳动和生活实物中,其载体主要是民族服饰、民居、乐器、雕刻、图腾符号、生产生活用品等,以现实存在物的形式展示存储着民族文化,将生活中的民族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并融入到当代艺术设计中,其实才是现代创新设计的灵魂。
(1)在传统艺术设计学科中的课程融入。学校教学中要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将民族元素的运用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在设计基础学科中如图案课程,可将本地区少数民族图案学习作为重要课程内容加以重点讲解分析绘制;二是在设计领域的专业课程中结合民族元素的运用进行教学;三是在教学实践项目中,鼓励在民族特色纹样中利用提取、精炼、改造、创新等方式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使其得到新的视觉认可。
(2)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技艺的学习。传统民间工艺是靠师徒方式进行学习与传承,而今职业院校应该对民族民间工艺技艺进行开发学习,首先是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专业教师队伍,让专业教师成为承上启下传承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同时应将民间工艺大师请进课堂,直接对学生进行技艺教学,让学生直观了解学习传统工艺技法。
(3)有条件的院校,应将民族工艺作为专业课程或学科独立开设,学生通过学习传统的、融合现代的,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多元文化底蕴。
提及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往往会联想到古老、土气,确实如此,那反过来想想我们的教学中对于这些老土的东西做了多少研究,它之所以在民间流传几百上千年,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现在的艺术教学中过分重技法、轻创造,重式样、轻内涵,学生喜欢现代艺术,所以创意设计单一化现象较为严重,很多东西仅来源于书本,其知识是有限的,所以多元文化审美情趣培养非常重要。
教学中除传统美术鉴赏知识传授外,应加强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了解学习,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设计技能,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具备多元的文化素质和良好审美情趣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培养和积淀,带领学生到民族地区实践采风是学习和提高的很好方式,学会理解民间文化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创作出具有优秀文化内涵的作品。
三、艺术教育应承担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
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其文化保护方式长期延续着老旧的原封不动的继承模式,现在需要多角度多方面的拓展开发,以更好地继承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民间艺术,它需要后继有人。目前贵州仅有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系统地将民族民间艺术作为主要专业进行教学。其他院校也只是在相应学科中少量加入相关教学内容,这远远低于贵州后发赶超的发展速度,该领域需要更多懂得民族艺术的现代设计师。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文化传承与创新
作者简介:朱有明(1980-),男,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张薛梅(1976-),女,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与房地产经济。
基金项目: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编号:14YJA880084),主持人:杨建新;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一般课题“回归与创新、突破与深化: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路径研究”(编号:SYKJ15B10),主持人:朱有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一般课题“锡商文化与商科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研究――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编号:SYKJ15B19),主持人:张薛梅。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9-0045-0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学校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办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发展理念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水平提高、专业建设、教育科研管理、教师素质培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等。如果说高职院校是当今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柱力量的话,那么内涵建设就是高职院校面对“生存危机”,走出外延式、粗放式人才培养方式的抓手,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精神动力。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的创新、中西方文化交流、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校园文明与行为准则的建设、规章制度建设、校风建设、学风建设等是其主要内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素质、增长学生知识,还能够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更进一步地,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文化传承与创新还能够有效促进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一)具有明显的教育导向作用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之一是高校,这其中高职院校占了半壁江山。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的重要特点,优秀校园文化熏陶中的高职院校学生,对新知识和思想进行学习的同时,其审美情趣和情操也会得到提高。教师也能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引导下从学校总体教育目标出发,明确教学方向,不断改善教学活动,使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得以实现。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丰富快乐的校园生活,并使他们在走向社会时怀揣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责任感,让优秀文化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1]。
(二)能够传播更多的优秀文化
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是文化的重要特点,高职院校学生之间能够形成优秀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传播,优秀文化影响范围可能会从一个班级扩大到一个学校,再由学校扩大到整个社会,进而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产生有益的影响。由于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其在社会优秀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应更加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观念被不断更新,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得到掌握,公正正义、诚信友爱、遵纪守法成为学生具备的重要品质,他们能够深刻感受文化传承和创新带来的快乐,周围的人也在学生的带动下,对更多的优秀文化进行传播。
(三)能够增进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让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稳定的关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而学生之间统一的价值观念、文化精神的形成有赖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进而使学生之间的冲突与摩擦得到避免。所以,高职院校不仅要强化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还应使文化创新与传承的品味和个性得到凸显,使学生更加认同文化建设目标,对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的行为予以鼓励。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对弘扬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群体意识、向心力、凝聚力得到增强,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四)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生源复杂是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特点之一,高职院校招生方式的多样化,使高职学生来自不同的渠道,也在不同地方存在差异,包括爱好、兴趣、个性特征、个人经历、学习基础等。而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先进文化能够影响到每一个学生,高职各项教学管理活动能够在学生中有效开展,规范而和谐的校园规章制度得以建立健全。与一般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建设不同,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具有科学系统的特点,在彰显、提倡、弘扬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能够促进高职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而推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