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8 16:51: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第1篇

一.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使学生全而发展

素质教育重点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尤其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品行修养的培养,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孔子长期以来从事教学实践,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法上,总结出许多可贵的经验,他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学会做人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出发点与归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沦语为政篇》)。从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他教育学生特别注意行的方面,强调言行一致性,把它作为判断人的道德修养高低的标准之一。他主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要求学生敏于事而慎于言,反对言过其实的人,强调行的重要和多做少说。他还教育学生要做到仁、义、礼、智,信,尤其强调要讲诚信,认为守信是做人的基木原则,人无信不立。在教育过程中,孔子还十分注意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得到全面的发展,他提出《六经》持、书、礼、乐、易、春秋)及《六艺》(、乐、射、御、书、数)是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全面知识与技能。若以历史的目光来看待素质教育,孔子无疑是注重素质教育的,孔子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体现了他那个时代的素质教育所达到的水平。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木任务,不仅是孔子对教育思想史的重大贡献,而且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二.素质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个性

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是在注重学生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其潜能。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占之道也(《论语八份》)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卜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对学生的智能、志趣和个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孔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除了在道德上提出基木要求外,他并不要求学生改变自己的个性特点,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辟如就政这一问题,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子夏为营父宰,问政,孔子日: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针对子夏性急且重小利而答。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说如果必不得己而去,则依序去兵去食,强调了自占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观点。孔子意在鼓励子贡首先要牢固树立老百姓的信心。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是针对仲弓的气量小而对他提出的要求以上几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在回答他们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均针对各人的个性弱点指出不同的努力方向,语言既带有勉励和要求,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孔子实施因材施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闻斯行诸的回答了。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内有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公西华日: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日: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可见孔子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从补救其不足方面因材施教的。

因材施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反思现在的教育现状很有意义。在很长一段时期,齐步走的教育模式是我们的主要教育模式,并且现在还依然存在一些学校中。僵化的教育手段、陈旧的教育思想,以升学为教育目标,夸大学习成绩,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和个人特长的发展。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育评估片面性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今天,我们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宜,依据学生个体特点,实施适应个性差异的教育,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不同的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实质上就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句话放在是否能因材施教这一背景卜,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学思统一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创造,也是当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启发教育不仅是启发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而且是启发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正如占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可以终身受用。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子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关于启、发的论断,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起源。愤和悱是一个人渴求知识的急切心理在外部容颜上的表现,学生己经思考了但还没想通,这时可以去启发他,思考了并有所领会但还不能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这时可以去开导他。孔子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和及时的启发。学生不能从己知的一点推导到其他,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孔子就不会再重复去教授,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再讲,就会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就是说学生不到想明白而又不得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指导学生要在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动、主动性、积极性的时候才响

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机效没有兴趣,强迫灌输,学习效果是不可能好的,孔子不仅教学生时用启发的方法,自己和别人谈问题,也善于接受别人的启发。后来的《学记》把这一经验总结为善喻。遵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教学上很宝贵的经验。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须完善自我、以身作责

国务院在推进教育改革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孔子教育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孔子身正不倦,率先垂范。他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砰》);。孔子提出教师以身作则要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子日:予欲无言子贡日: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厂子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不言之教需要受教育者木人有意无意地感悟生活世界中的一切人和事物,获取智慧灵感,孔子认为,教师应认真诚实,心外如一,言行一致,他尤为赞同主忠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在盛赞老师时这样说:日胃然叹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昔才,如有所立卓尔,虽然从之,未由己也这正是孔子高尚人格和高超教育艺术的真实写照。孔子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身体力行,学而不厌。他认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应该经常自问是否做到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鼓励教师敏而好学,不耻卜问。他学习起来可以说达到入迷的程度,三月不知肉味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别人,但在好学方面要比别人强。孔子不但每事问,而且无常师。他对师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广泛,凡有一技之长,明一物之理的他都会拜为老师,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应该是教学相长的最理想诊释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师德。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无私奉献。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创设一种乐学的气氛,愿意并且善于和自己的学生接触、对话、交流,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教师应该是知识渊博和见解深刻的人。具有广一博的知识,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系统运转的规律,懂得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教师还应该具有继续学习的要求、能力和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孔子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和敬业爱生的品质,他的进德修业、永不停止的思想,对今天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

第2篇

关键词:《论语》 孔子 素质教育

一、孔子与素质教育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无论是在横向历史上还是纵向历史上,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对于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突出贡献,在他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素质教育”理念,在孔子整个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他有效地把自己素质教育的思想积极地付诸于实践当中。正是孔子所推崇的正确的思想,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贤能之士。在当下,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提供了现代的理论基础,对于国家的素质教育战略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是综合性的教育。具体包括我们常说的对于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是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德育的核心地位。与此同时,素质教育还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对于非智力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说,素质教育努力地做到因材施教,就像《论语》中所说的“夫子循循善诱人”,要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引导式教育。通常,一些像“情商”之类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不受重视,而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这些因素日渐成为人们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为人们所关注,这样来看,素质教育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素质教育并不是为某个个体量身定做的,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像孔子一样提到的“有教无类”,可谓是现代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有利氛围,激发起潜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可见,素质教育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需求的产物。

二、《论语》中所体现的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现论基础

(一)素质教育的思想

孔子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就在教育方面提出过有关素质教育的思想――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想法。孔子认为,“有教无类”的教学方式是要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每个人都要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与权力,无论人们的阶级、地位如何,都要细心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爱”思想。一方面,孔子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对于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因材施教,希望他们成长成才。这一点在《论语》中就有很好的体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来孔子对学生的平等,他关心和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并给予一定的肯定与鼓励。

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德行,这在《论语》中是这样讲解到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说,孔子要每个年轻人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也只有在这些的基础上,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孔子在时时刻刻都教导学生努力做到“君子坦荡荡”。

(二)教育本质观

在孔子全部的思想里,最核心的思想是他的“仁”。也正是孔子的“仁学”思想的提出,成为了孔子的有关于素质教育的教育本质观。“仁”的具体含义就是要“爱人”、“忠恕”,也是当下素质教育中关于德行的具体要求。孔子倡导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非常重视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无时无刻不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的地位要比鸟兽之类的动物要高,“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本真地活着,不为其他因素所改变,有着原本的生活状态。在这里,孔子对于人文关怀上的追寻在全方位上诠释了现代的素质教育精神,这也是《论语》关于人的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孔子在对弟子的教授中要求培养质朴的“君子”,这也是孔子教育理念的目的之一。在《论语》中是这样表述的:“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孔子认为,高品格的人才要具有“刚、毅、木、讷”等特点。当人具备了“刚、毅、木、讷”这些特质以后,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仁”的境界。在这一点上来看,孔子的学生子贡完全理解了老师的用意,他用形象的比喻为老师的话做了很好的诠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也。”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对于品德高尚的人要进行朴素的、原始的教育,也就是还原事物本来的样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和儒家的基本思想“人之初,性本善”有了很好的辉映。在子贡的话中,可以分析得到:“文”字与“质”字是一对反义的关系,“文”字指的是文饰,有修饰掩盖之意,而对于“质”字,指的则是事物最本真的状态,那么,在逻辑顺序上来看,也是先有“质”后有“文”的。在《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是这样说的:“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此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彩,犹人有美质,然后加文饰。”在这里,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素”字和“质”字,这就与我们当前国家所推行的“素质教育”有了辉映,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在史料中的最早记载。在《论语》的表述中,“绘事后素”这种方式正是还原人本质的最真实体现。对于每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来说,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首先是做有品格的人,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先做人,后做事”。具有了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有学习知识的基础,接着才能对学生进行“诗礼”的教育。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方面,孔子所说的“素”与我们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是完全相同的。孔子非常关注于道德品德上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所有的思想理念都是与素质教育不谋而合的,可以说,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是素质教育精神的体现。可见,素质教育中所倡导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孔子的教育实际中有着全面的诠释。

(三)教学方式方法

孔子有着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理想状态,就是同学生“浴乎沂,风乎舞雩”。在《论语》中记载,孔子的教学活动是从“问”这个行为开始的,孔子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有所不同,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论语》中,孔子对于“仁”、“诗”、“礼”的讲解,都会与不同的弟子进行问答,对于同样的一个问题,如若不同的学生提问,孔子会有针对性地在不同的侧面给予不同的答案。孔子一直以来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式的,对于知识与技能以及品格的教授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的,有时,孔子对于学生的提问故意不去回答,让学生进行仔细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正是学生的不断发问,孔子才做以正确的引导,他提倡学生多问才能多学,在《论语》中,常出现的就是“曰”字了,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出,对于知识的学习,大部分都是因为学生的提问才得以展开教学活动的,正所谓“不扣则不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优质的教学氛围,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上也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教学内容上,孔子主要进行的是伦理教育。孔子身处封建社会制度之中,他认为有关于农业生产、工匠技能方面的知识都不是那么的有价值。在《论语》中,樊迟请学稼,孔子骂樊迟“小人哉”。又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在孔子的价值体系里,有关于伦理学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并且,这些伦理知识是围绕“仁”而展开的“诗书礼教”。

追本溯源来看,素质教育理论是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的,正是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上应运而生的,并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孔子认为“素质”是人的一种朴素的自然状态,又通过教育达到教育目标,“绘事后素”与“文质彬彬”都是指人,前者是指“人性”:“性相近,习相远”,人性的特点都差不多,但教育使人产生巨大的悬殊;后者是指教育所养成的人。可见,人的素质既有先天的、与生俱来的素养又有后天的人为教育。素质教育是打好人生基础的教育,这个“基础”就是素质。

结语

孔子在生活点滴中对于弟子的教育,开启了中国传统生活教育理论的先河。从孔子的时代开始,中国开始了几年的教育历程。孔子所提倡的素质教育首先要做的是,教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习,平日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德性,知书达理,最后才能称之为人。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思想正是以孔子的理念为基础,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和全面实施推崇起来的,现在的素质教育之所以开展得如此顺利,是与孔子的思想密不可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孔子在教育领域中思想的成熟,显示出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强大的生命力。在孔子的年代,凭借着其智慧提出的实行素质教育的思想,成为了我国文化的瑰宝。如今,我们找到了素质教育思想的现论基础,并深刻地进行了总结与理论研究,进而开展科学的运用,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国家的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语

参考文献

[1] 杨丽君.对《论语》中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解读[J].语文建设,2012(02).

[2] 焦玉莉,阮巧玲.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内涵及其重要启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

第3篇

关键词:《论语》 素质教育 孔子

引言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对教育的重要贡献不言而喻,直至今日他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的教育产生着重要影响。孔子的教育理念主要集中于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而成的《论语》一书之中,通过对《论语》的品读,可以感悟孔子教育思想的深刻及高明,更能够发现其中所体现的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思想,这种跨越千年的“合”“同”对我们更好理解素质教育思想并有效践行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品德教育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品德教育一直都是我国素质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理论中“仁”便可以被看作是对人品德教育的目的的高度概括。孔子在他日常对弟子的教学中就会讲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在当下素质教育方面关于品德的要求。孔子告诉学生,你们见到了品德高尚的贤人,要努力地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争取到达一样的境界;当你们看到道德低下的人,就要去反省自己,检验一下自己是否有和这类人一样的过错。儒家对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孔子对弟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就是说,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不会背地里做什么违反道德的事情,而小人的做法却是令人厌恶的。他告诉自己的学生要做君子一样的人,可以说,孔子对人才的培养中,也最重视道德修养。具有完善的道德,是孔子认为成为“人才”的先决条件。孔子也对于“知”与“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见解:“未知,焉得仁?”这就解释了“知”是实现“仁”的首决条件,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道德,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道德,只有做到“知者不惑”,才能真正使“仁者不忧”。

孔子还从“学”与“思”的角度阐释了品德教育的理念。“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这里的学,所指便是对品德的学习,学习的目的也是“守死善道”。这里的道,所指便是品德。然而不单要好“学”,孔子还倡导人须善“思”,也就是说在语言和行动中都要时刻考虑到品德,考虑到德行的重要,这些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思想中对于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守信方面,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他教导学生要具有诚信的品格,如若不然,就什么事情也不会做成功的。

《论语》中不但从“知、学、思”的关系上强调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还从人们对于仁德的好恶方面阐释并强调了仁德本身的重要。儒家之“仁学”的内涵主要包括“爱人”和“克己”。在《论语》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的思想正是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最早体现。孔子说,“爱人”需要人具有极强的同情心,而同情心本身便是一种“仁”,所以,爱人者必能好仁。另一方面,“克己”,需要人去克服自己身上不良的情感,而这不良情感本身就是“不仁”,于是克己者必得恶不仁。这样一来,便能做到“仁者不忧”;“不忧”之人便能在心理上克服私心欲望,从情感上爱好仁德而成为“志士仁人”。故此,《论语》别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除此以外,孔子还从意志与道德的关系角度,提倡培养坚定的意志,用来使道德能够持之以恒,长久地存在下去。如前文所述,正当的情感欲望想要得到确立,同时,不正当的情感欲望也必须得到克服,能够使这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坚强的意志。因此,孔子也着重将意志的锻炼提升为理想人格形成的必要因素和环节,正如孔子把“志于道”放在了“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前,这样的句子都证明《论语》中对于人的品德及志向的认可,是非常高的。

二、能力培养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孔子的教育因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体现出素质教育特性。“培养德才兼备、表里如一的君子”是孔子明确的教育目标,因此孔子的教育中以德为先,辅以智体美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君子怀德”而又知“里仁为美”,还要在与人交往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智育方面,他也不仅注意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孔子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多么重视,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如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学生要多思考,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有很多迷惑和困扰,而只是空想,不把学习落到实处的话,那么就获得不到真正的知识,他还告诫学生要做到“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甚至闻一知十,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方面,孔子这样说道:“不学诗,无以言。”他还注重学生联想能力的养成:“诗可以兴”,还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观”,与人相处的能力“可以群”等。孔子还强调审美能力的培养,他要求学生要做到“文质彬彬”,成为内外兼修的君子。在《论语》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实就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只有做到拥有知识和具有高贵的品格才能称为是君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不但创造了他的素质教育思想体系,更培养出了高素质有综合能力的人才,从理论到实践都给后人留下了最辉煌的成果。

三、个性发展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发展学生良好的先天禀赋,使之成为学生固有的品质,一直是孔子教育理念中的重要部分,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者”。从这点来说,孔子确实看到并且注意了学生的先天个性。对学生天赋与个性的了解和开发,无疑是孔子能够成为世界瞩目的大教育家的重要原因。

首先,孔子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特长。他非常了解自己学生的秉性:“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他了解颜渊谦恭好学,知道司马牛多言而躁。不单是性格,连学生的特长,孔子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人或问孔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子贡何如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如人也?”曰:“勇人也,丘弗如也。”这些透彻的了解为孔子能够按照学生不同的个性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反映出《论语》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

其次,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天赋秉性,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引导,使那些天赋逐渐演化为学生身体中的美好品行。孔子对能言善辩子贡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使子贡更加加强自己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最终能够“使令于君前”,在外交方面显示了他的卓越才能。而对于有“勇”之天赋的子路,孔子在赞美的同时不免有所担忧,而他也没有采取师生之间命令的形式,而是用疏导的方法告诫子路:“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使子路既保持了勇武的天赋,又能够合理的控制,不至于作出小人之行,最终成为了拥有美好品行的人。

结语

综上所述,《论语》中所表现出的传统儒家的教学理念,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思想,或者也能说成《论语》的思想为当前我国所实施的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诚然,本文所述只是《论语》中诸多思想精粹之一二,还有很多语句与内容也都体现着素质教育思想,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去不断研究与发现,使传统的经典能够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发挥出它应有的效用,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推波助澜。 语

参考文献

[1]张建康.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和实践[J].重庆广播大学学报,2003(02).

[2]詹瑜.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管窥[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07).

第4篇

古语曰:文以载道。教师之道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时刻牢记这一教训,要认真备课,精心上课,耐心面对每一位学生。孔子思想进校园也是让学生深刻领会其思想的博大精深,从而懂得求学之道,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和现代教育有机融合,打下牢固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根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孔子教育思想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成人成才”为目标,主张面向全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品行修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有教无类”和“六经皆艺”体现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实现全面发展

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矛头直指“学在官府”,与“氏所以别贵贱”、“氏所以别愚”相对立,宣告教育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即是有力的证明。孔门弟子来自广泛的社会面,社会地位也十分复杂,如颜回身居陋巷,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贫生活;公冶长曾是犯人;子路食藜藿,曾百里负米供养母亲。在孔子的著名弟子中,出身贵族世家的仅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最富有的是子贡。 孔子提倡的“六经皆艺”,从对人的发展作用而论,礼、乐侧重智,射、御重体,乐又有美育的作用,“六艺”则是诸育兼顾。“艺”还突出了智能兼求的特点;“礼”主要指社会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孔子上承西周的敬德思想,明确提出德治论,主张以德治国、以德育人。其德育内容丰富且富有层次,如道、德、仁、艺就是逐渐递减的四个层次,“志于道”是最高原则,“据于德”是道的具体表现,“依于仁”是德的具体内容,“游于艺”是仁的实际运用。他认为要做道德高尚的人,必须“学以致其道”;要成为具有完美人格的“成人”,不仅要学道、适道、立于道(即守道),而且应灵活地推行这个道。素质教育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劳动技能以及审美素质的有机统一,而思想素质是首位。

二、“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和“启发诱导”体现了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的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孔子强调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告诉我们:如果学生不努力学习,那么灌输再多也没多大用处。素质教育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由此出发,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施以有区别的教育即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健康和完善发展。

“教学相长”反映的是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孔子在主张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同时,倡导向受教育者学习。他曾赞扬子夏与子贡对自己的促进作用:“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也曾批评颜回:“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学说。”

素质教育强调从重视教法转变为教法和学法并重,其中启发诱导是关键。孔子就认为必须承认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差异,教师施教的依据是学生的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这一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握学生的学习机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他反复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启发诱导应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既以学为依据,又以学为归宿,他所提倡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则揭示了求学的三种心理状态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教师不应是单纯教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应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提出值得通过后续努力去解决的疑惑,让他们真正“会学”。

三、“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关注学习方法的迁移性和创新性,要求我们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孔子认为学是求知、求能的起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其所说的学,不仅指书本知识,还包括“多见”、“多闻”的感性认识与经验。孔子同时认为学离不开思,思有助于学,因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君子有九思”、“君子有三思”,要求学生做到“视思明”、“听思聪”,以培养推理和归纳能力,“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告诸往而知来者”,做到善于演绎和推理;他还要求学生在博学的同时,坚持“一以贯之”,通过归纳将散乱的知识形成体系,即“由博返约”。

孔子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主张“默而识之”、“多说而识之”。其提倡的“温故而知新”从很大程度上说就突出了创新。他在编定六经时,坚持了“述古”的客观态度,对保存远古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运用西周礼学思想时,则大胆地进行了损益,“以述为作”,体现了很强的创新精神。

第5篇

关键词: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现代启益

一、“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内涵

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语出《论语·卫灵公》,由于论语是语录体,容易使人产生不同的诠释,因此对“有教无类”的解释,自古至今一直有歧义。归结前人关于“有教无类”的诠释,关于“教”字,古今同义。而对于“类”字则说法不一,一般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解释是将“类”解释为“种类”,但对于如何来划分这一“种类”却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

何晏认为“有教无类”的“类”是根据贵贱分类的,即“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而朱熹却把“类”归为人善恶的不同种类,他在《论语集注》中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息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恶矣。”这两种观点在孔子招收的弟子中均有所体现。据《史记·仲尼列传》的记载,孔子是不看重学生的出身和等级的,来者不拒。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很复杂,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结驷连骑,家累千金”的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子路是“汴之野人”,冉雍是“之子”;公伯寮曾犯过不忠于师门的错误,即“公伯寮愬子路与季孙”,孔子均收之为徒。由此看来,“有教无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分贵贱、出身、等级、善恶,只要愿意接受教育的,都要加以教育。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学生的智能水平、学习态度都不尽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但经过孔子的教诲,最终成为高才生。同时,孔子招收学生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比孔子小几十岁的。“类”还可以解释为“族类”,从孔子招收的弟子来看,地域上不仅仅限于招收本国(鲁国)之人,还有来自齐、秦、吴、楚等广大地区的。

综上所述,“有教无类”应该指有求教的,无论家庭出身、贵贱尊卑、善恶、智愚、年龄、种族等差异,都应该加以教育,不区别对待。孔子的“有教无类”突破了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的官学樊篱,使教育对象有了一定的普及性,一定程度实现了教育的平民化,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性。“有教无类”的主张和实践,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使古代教育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扩大了教育对象,促进了“文化下移”,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冯友兰认为,“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之以种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

二、“有教无类”的现代启示

1. “有教无类”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不仅及于华夏平民,还让边远地区的夷狄各族也享有教育权利。”孔子收徒,不问阶级出身和贫富贵贱,没有贵族和平民的分野。这样的教育,打开了一条“学而优则仕”的通道。

“教育公平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包括教育权利、就学机会、学业成就机会均等。”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当代中国正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教育充分体现教育公平原则,以回应孔子“有教无类”的呼声。

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教育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城乡学生受教育的质量差别悬殊”。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农村学生受教育的质量很低,主要表现在:第一,办学条件严重滞后。第二,农村教师总体素质不高。第三,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也是教育不公的又一表现。

2. “有教无类”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从孔子的教育实践来看,孔子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了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使每位学生成才。

在当代教育中,素质教育并没有真正得以落实,当今的素质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育评价的单一化、教育没有注重人的个性发展等。“无类”教育不分聪资愚钝,都应加以教育。而在今天的教育中,一些教师把学习成绩当做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缺乏公平的原则,轻视学习差的学生。教师与学习差的学生缺乏沟通和交流,缺乏对学习差的学生的了解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与“无类”教育是不相符合的。教师应该采取多元的评价机制来评价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

3. “有教无类”利于实现大众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全体国民素质提高靠的就是教育,一个国家要高度重视并发展面向大众的教育。所以要求教育要实现平民化,“有教无类”就是平民教育的最初探索。平民教育是现展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进行“无类”教育,以实现和谐社会。

大众教育问题已成为教育的又一问题。目前,大众教育在实现过程中面临如下问题:第一,弱势群体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突出。“弱势群体就是指在生活物质条件方面、权利和权力方面、发展机会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一般是指贫困农民、进城农民工以及下岗职工这三类人群。”要想实现“无类”教育,保障弱势群体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是首要任务。第二,留守儿童的教育面临困难。“无类”教育要求做到教育公平,留守儿童是缺少“爱”的人群,“爱”的不公平就是教育最大的不公平,这也导致留守儿童形成极度叛逆的性格,学习成绩跟不上。“据统计,近几年农村学生辍学率、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据官方公布的数字已达到5.47%,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以上,农村文盲所占比例也相当高。”所以教师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爱”,以真正的实现“无类”教育。

参考文献:

[1]何晏.论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白明凤.孔子“有教无类”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

索,2001(1).

[3]施旭东,张苏.孔子“有教无类”主张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昆

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4]陈贞兰,冯文全.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及其对和谐教育的启示[J].现

第6篇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 基础教育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因材施教,使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其潜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注意到了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提出了“因材施教”,培养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他非常尊重学生的品德个性发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子罕》),孔子很赞美弟子子路在这方面的德性,他说:“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这种性格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做到这一点。孔子还注意从发展学生的特长方面进行教育。他的弟子中有所谓德行、言语、政策、文学四科的区分,这正是发挥其所长教成的。孔子以后的儒家在《礼记》的《学记》中提出教学要长善救失,也是对孔子教学经验的总结。“因材施教”一语是朱熹对孔子教学方法的概括。孔子确定是这样做的。他首先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就是说对高才生要讲高深的道理,不要限制他的发展,对一般学生就只讲一般道理,免得他接受不了。颜回、子项都是孔子的高才生,但颜回自己说他只能闻一知二,实则颜回却能闻一知十,可见颜回在高才生里是最突出的。因此孔子对颜回讲的道理是很深的,颜回认为听了孔子的教导,“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也体现在孔子对学生的特点很注意、很了解。他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教学,最典型的例子是孔子对“闻斯行诸”一句的回答。冉求问孔子听到就该立刻做吗?孔子回答说当然,听到就应该做。子路问同一问题,孔子却回答,怎么能听到就做呢?有父兄在吗?还应再听取些意见。第三个学生公西华就怀疑了,问孔子为什么对同一问题两样回答。孔子说,冉求性慢,力行差一些,所以我鼓励他听了就去做;子路性急说干就干,所以我要教他慎重一些,多听取意见。这些都是从学生个性特征出发,以弥补学生的不足而因材施教的。因材施教在今天仍是教学工作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方法,我国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也应积累这些方面的经验。

二、德才并重,使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要旨之一,就是整体性原则,即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尤其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品行修养的培养,要求基础教育工作者不仅教书,而且育人。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立教。这种思想很多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遵循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孔子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义,就会矫枉过正,只有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仁爱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要建立互相尊敬与爱戴的师生关系。建立必要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关乎整个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活动,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一要义,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孔子把“爱人”视为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高准则,就是希望人们能以“仁爱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的理念,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最基本特征。

孔子认为在教学中,师生要建立互相尊敬和爱戴的关系。为此,孔子说要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的虚心态度,采取“不耻下问”甚至“每事问”的态度,并且拜善人为师。不仅如此,孔子与学生也情同手足,颜渊死,他悲痛不已。他不是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而是出现在学生之中或与学生结伴同行,或与学生席地而坐,或谈志向抱负,或述个人情怀,都能做到胸怀坦荡心心相印。孔子的学生用下面的话述说对老师的尊敬:“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子罕》)这正是素质教育所呼唤的真正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总之,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基础教育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庆德.论语通释[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祎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

[3]吴耕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J].考试周刊,2007.

[4]杨柱.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教育的启示[J].贵州大学学报,2008.

[5]喻平编.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7篇

关键词:儒家思想;教育;孔子;改革;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182-02

教育的文明与发展是现代中国人不懈的追求。标榜着先进、进步与科学的教育现代化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同进入了陈腐的旧中国。曾经,儒家经典是中国精英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它为中国古代社会培养了最核心的人才队伍,这群佼佼者成为了权利的掌控者。但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闯进中国时,也正是这群精英人群开始了对传统教育深切的反思和后来大刀阔斧的改革。自此之后,每场教育变革的重点便是摒弃“腐朽”的儒家思想。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仍在教育改革的大道上埋头努力,大批的教育改革者在教育现代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模式”似乎成为空想。此时重拾儒家经典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儒家的教育思想以及儒家在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进行新的思索,在传统精髓中寻找前行的指引。

一、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教育

1.儒家思想形成之前的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从夏代开始就有了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称为“校”。孟子说:“夏曰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庠”,到周成为“序”。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完善的学校教育对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社会作用。

春秋战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政治经济权势的逐渐膨胀,私学应运而生,并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儒,墨,道,法等诸家竞相兴办私学,为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

2.儒家的主要教育理念

儒家思想是在私学兴起的大浪潮下应运而生的。而谈到儒家思想的形成,就不得不先谈到孔子的贡献。孔子是我国私学的创办者。据史称,孔子有“弟子三千”,培养出了在当时颇具影响的“七十二贤”。孔子一生“诲人不倦”,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教学实践上,他认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同时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懂得“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这些都对后世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使人人有了接受教育的可能。而孟子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则进一步推动儒家教育思想走向成熟与完善。与孔子的教学理论相比,孟子更注重学生道德理想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锻炼。他反复强调“尚志”,认为人生第一大事就是要有自己的志向,并且要有大志向。关于道德意志的锻炼,孟子特别强调要“存其心,养其性”,要节制私欲,培养浩然之气。他认为坚定的意志是养成浩然之气的基础,一个人要通过意志的锻炼才能有坚强的性格,才能担当大任。

二、儒家教育理论与西方教育理论的比较

1.孔子的“有教无类”与西方“教育平等”

孔子是中国古代社会私学最主要的开创者,他认为人“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们天生并没有本质区别,个性差异是由于后天培养所养成的,只要通过良好的后天培养,艰苦的学习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养成君子的习性品德。所以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据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们来自齐、鲁、卫、晋、宋、梁、陈等国家,且大都出身贫寒。

西方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教育学家倡导以人为本、要求个性解放、重视人的现世生活,崇尚理性知识,这大大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与平民化。西方工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对政治、经济、科学、商业方面人才的需求加大。各种各样的新式学校随之出现,受教育的人群也都在扩大。

但是,此时的西方教育并没有普及到孔子“有教无类”的程度。西方的教育改革大多局限于对宗教神学与教会控制教育的反抗,所谓的“教育平等”只是这场战争的武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权利仍旧牢牢地掌控在贵族与富人手中。相比之下,孔子时期中国的平民教育的普及程度还是高过于西方的。

2.人本主义教育的共通与分化

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看来,在孔子眼中,天命才是最主要的,而天命就蕴含在自然运行之中,只要顺乎天命积极努力,自强不息就可以成才成仁。孔子将人置于主动的地位,认为人只要顺乎天命的努力便会成才,而不是在一味地接受鬼神安排。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们也极力抨击宗教神学对人思想的束缚。他们提出人完全可以通过教育达到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将希望寄托于后世。这与孔子的理念是契合的。

而后,中西方人文教育的发展却产生了天壤之别。西方现代教育为了服务于工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培养高技术的可以在工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人才,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与社会生产发展紧密配合,这些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工业技术的发展。而此时,儒家思想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仍旧坚持着王道政治为中心的道德教化似的教育。他们注重君臣、父子、夫妇的伦理纲常;重视礼乐教化,轻视生产知识。此时的中国教育已俨然发展成一种“人文教育”,自然科学从不被重视。而孔子的教育目的也只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这一点被后世的统治者基于不同的目的积极宣扬,为后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所以,当今中国进入全面现代化发展时期,西方应用型教育发展的理念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教育之中。

三、取其精华——儒家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

1.德行教育,人才培养的先行者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一直都有重道德教化,礼仪规范的传统。但多年对于现代科学教育的追求,让我们的教育者轻视了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我们只注重对于学科知识的教育,严重忽视了学龄青少年道德的培养。人们的道德标准越来越低。整个社会道德沦丧时,人们不禁又回顾起儒家思想在道德培养方面的巨大成就。

我们的教育者总是高喊着要普及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不只是开几节游戏课,少布置几张作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成为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合格人才。

孔子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他主张一个人要有理想、有抱负,要努力提高精神境界。为人处世要从道义出发,克制不正当的私欲。这对于现代社会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是一剂良方。同时,儒家思想以“孝悌”为本的仁爱思想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孝敬父母与关爱他人,以及爱国爱民的重要性。“忠恕之道”也成为现代社会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行为标准,成为如何应对矛盾,处理问题的智慧之源。这些儒家思想为我们提供的宝贵资源必须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2.素质教育的传统渊源——儒家诗书礼乐教育

孔子重视对其学生诗书礼乐方面的教育。“诗”即西周以来的诗歌,儒家教育思想认为诗能够激发道德情感,体会风俗盛衰,观察政治得失,是学生获取丰富知识的源泉。“书”即史书。读史可以提高学生明辨历史是非的能力,同时从其中获取行为指南。“礼”即周礼,是古老的道德标准和礼仪,礼使学生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乐”指乐曲,与“诗”相连。“乐”的作用是与“诗”相配合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论语中提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应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乐”在人格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儒家这种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可以为我们现今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很多资源。“应试教育”忽视了个人性情与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诗书礼乐”的标准能够为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与学习材料。

3.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发展之精髓

孔子的“因材施教”首先是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别。孔子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性格爱好等的差异,再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论语》中保留了大量孔子评价学生个性德行差异的记录。其次孔子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这恐怕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源头吧。

现代,我们也应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充分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级别,保证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个性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志向,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原则在很多方面与现代教育理论是相符的。儒家思想及儒家教育理论理应成为我们现代教育的宝贵借鉴。在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坎坷征途中,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吸收外来教育的精髓,同时不忘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教育思想中提取精华,实现中国教育的真正现代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周立升,颜炳罡.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马振铎.儒家之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3]郭齐家.儒家的教育思想传统及其现代价值[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

第8篇

关键词:实际教学;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B-0010-01

易中天先生写的《中庸的原则》中,在讲孔子中庸的思想时,引用了一次师徒的对话,也是孔子作为教师给学生解惑的过程。

在《论语・先进》中,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还在,怎么能闻风而动?冉有也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当然!听到了,就去做。这下子公西华不懂了。公西华说,先前子路问先生,听到了,就去做吗?先生说,父亲和兄长都还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做。现在冉有也问先生“闻斯行诸”,先生却说,既然听到了,当然就该去做。同样的问题,不同的答案,还截然相反,我实在想不通,因此斗胆向先生请教。孔子说,冉有这个人,胆小怕事,老往后缩,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唱反调”推他一把(求也退,故进之)。子路勇武过人,胆子一个顶俩,爱往前冲,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做减法”要拽他一把(由也兼人,故退之)。在这个过程中孔子根据两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给出不同的解释。这边推一推,那边拽一拽。因材施教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这样的故事在《论语》中还有好几处记载。根据《论语・颜渊》篇中记载的内容。颜回、仲弓和司马牛这三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这三位学生都向老师孔子提出了同一个问题:问仁。

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回又问其具体条目。孔子便兴致勃勃地讲了仁的“四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也是“仁”字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可以说孔子把自己思想的核心内容教给了颜回。朱熹评论《论语》中这一章“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机,非至健不能致其决,故惟颜子得闻之”。孔子数称“贤哉回也”,表现出对颜回的充分信任和嘉许。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曾经说仲弓有雄才大略,性格仁慈贤德,有帝王之才。因此,孔子从侍奉君主、管理人民的角度分析“仁”。

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说话迟钝。司马牛问的是“仁”,而孔子答的却是“仁者”。《史记》中说司马牛“言多而躁”,孔子告诉他:仁者说话谨慎,通过解释“仁”来告诫他,促使他以后注意改正缺点。

在《论语・雍也》中子贡也有此问,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子贡名端木赐,利口巧辩,善做生意,家境富裕。子贡有志于仁,每天想要博施济众,但眼高手低,不知从何做起。孔子教他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教给子贡一个“仁”的方向。

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出了有针对性的答案,这两个故事都堪称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典范,也是最有效、最成功的教。要想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1)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业务能力和道德修为,还需要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才能研究好学生,有综合、广博的知识结构才能发展好学生。(2)对学生的学情非常熟悉、了如指掌。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结果学生不会的问题很多,留下大量“夹生饭”,老师还埋怨学生太笨,讲了很多遍就是不会。根源在于过高估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不能根据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不理睬、不了解教育对象而只管闷头教书的做法是教育之大忌。

孔子的这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很有启发。无论搞素质教育还是课堂改革、开发校本课程等,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从个性化教育出发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教给学生最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本领,这才是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巫春英.我国“因材施教”教育思想价值取向演变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

[2]顿李芳.我国中小学“因材施教”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3]洪笑茹.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4]张彦.论“因材施教”[D].天津师范大学,2007.

第9篇

关键词:孔子;教学;观念

当今社会提倡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也必须改变‘鸟笼式’的教育方式,有计划地去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生活,以达到解放学生学习空间的目的。学校不应是放大的鸟笼,学生不是待哺的小鸟,鸟笼不是鸟的家园,不是鸟的世界,鸟的世界是森林,是海阔天空。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大教育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术运用到教学势在必行。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营造一个 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必须在课堂上下功夫。怎样更好的利用课堂45分钟是一个关键,巧妙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我们应把学生看做是一群鲜活生命,富有时代朝气的群体,看成是一株大树,树上每一片树叶都代表学生个体,每一片树叶都需要雨露阳光。我们不仅要学习和继承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还应针对当今社会的具体情况发展更适合学生自身需求的教育教学理念。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下的教育观、教学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教学中应注重体现教育的育人作用

《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清楚地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齐家、治国),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些学者认为,儒家教育思想是只考虑教育的社会作用而忽视个人的发展,甚至是压抑个性的发展。这种看法是不公允的。事实上孔子的教育思想很重视个人思想的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儒家促进个人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儒家的个人发展不是只强调“自我”而不管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发展,而是“己欲利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以完善人格为目标、和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思想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二、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在我国,春秋时代,大教育家孔子亲身实践了启发式教学,主张学生愉快的学习,教师要讲究教的方法与技巧。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启发式教育。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