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16:51: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课堂管理与其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教学成绩取决于课堂管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课堂教学顺利有序地开展,方有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试想,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毫无章法可言,学生也是为所欲为的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何说起?因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基础。接下来笔者就初中音乐的课堂管理极为混乱的现状及原因、课堂管理的对策两大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初中音乐课堂现状及原因
(一)、初中音乐课堂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音乐教学相对以前来说,受到了部分教师的关注。音乐教师们也在尝试着改变自己旧有的教学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尽量推陈出新,以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音乐教师的努力探索,音乐课堂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教学形式也有了极大的改变,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许多。但是与此同时,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相当部分学生将音乐课当成“休闲课”,不可否认,音乐课确实是能让学生们与繁忙的学习中得到有效的放松,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课就是纯粹的“玩乐课”,它仍然有其相应的教学目标。由于师生对音乐课认识的偏差,使得音乐课堂成了无序的、混乱的场所,要么任由学生自由演唱,要么教师随便为学生播放几首歌曲完事,其教学的质量可想而知。
(二)、导致课堂无序的原因
目前的初中音乐课堂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人们对其缺乏应有的重视以及音乐教师综合素质的不足所致。
1、音乐课没有得到重视
由于初中音乐不是中考考试科目,因而从家长到学校,再到教师及学生,对音乐都缺乏足够的重视。首先是家长的不重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对非考试科目音乐极为轻视。甚至有的家长阻止孩子以听音乐的方式进行放松,他们认为那样是浪费时间,还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其次是学校的不重视。毕竟目前的升学靠的仍是分数,即使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变,学校对音乐这一科目也缺乏应有的重视。不仅没有专门针对音乐教学的相关激励机制,有的学校甚至将音乐课安排给语文、数学等中考占分量大的教师,以便于他们占用音乐课来上所谓的“主科”。再次是教师及学生的不重视。在“一考定江山”、分数决定命运的现状下,由于初中中考必考科目较多,教师及学生更多关注的都是中考考试科目,对音乐等非考试科目,自然有所忽略。音乐广泛得不到重视,也导致了师生对音乐课的轻视。再加上学生们学习压力较大,要么将音乐课视为纯粹的放松课,要求教师不要教学相关的音乐知识,就放放音乐听听歌即可;要么在考试的压力下,也是认为音乐课是浪费时间,倒不如用来学习考试科目。可见,初中音乐课被人们所忽略,其根源还是应试教育。
2、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鉴于音乐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且在评优秀或者中考奖金的分配中存在很大问题(由于音乐是非中考科目,许多学校的中考奖金分配就排除了音乐课),也导致了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缺乏热情,抱以应付的教学态度,自然也就忽视了自身专业或者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使得自身的素质难以满足现代课堂上学生的需求。有的音乐教师根本不立足于学生实际,无视于学生的音乐经验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就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灌输,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兴趣,课堂组织一片混乱,课堂效率也随之降低。再加上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音乐课堂的丰富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际,充分借助各种教学工具,将相关的时代性强的音乐信息及时展示给学生。且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改变自己旧有的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以音乐传承者的身份胜任信息时代的音乐教学。否则,只会让学生们觉得音乐课枯燥乏味,教师墨守陈规的教学无法吸引学生。
二、保证初中音乐教学有序进行的对策
以上是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原因的分析,透过分析,不难看出保证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正常有序、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在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紧迫性。对此,笔者认为,要保证初中音乐教学的有序实施,进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正确认识音乐教学
诚然,音乐有着让人放松的功效,对人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但是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明白音乐教学的意义不仅如此。初中音乐教学需要学生们通过音乐学习掌握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为其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对初中音乐教学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正确的认识。音乐能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等的培养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们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受到相应的教育,真切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享受。
如教学《同属一个世界》、《让世界充满爱》、《手拉手》等歌曲时,教师在教会学生演唱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理解并真切体验歌曲的节奏及演唱特点外,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歌曲中表达了人类的哪些共同愿望。这样,学生在正确理解歌曲的主题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培养自己热爱和平、勇敢拼搏的决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音乐教学的正确认识及理解,从而端正音乐学习的态度。
(二)、增强教师的教学素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因而教师的教学素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由此,增强教师的教学素质,提高其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音乐是一门艺术,一门美的艺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具备优良的专业素质,让学生沉醉于其表现出来的音乐美感之中。例如教学《阳关三叠》,若教师能熟练地用埙为学生吹奏,必然能有效地让学生感受歌曲中深沉含蓄、情意绵绵、真切动人的惜别之情。其次,教师要有良好的文学素养。音乐作品除了是一门优美的艺术外,其背后还着广博深厚的文化背景,教师要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音乐内涵,还应为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等知识。新时代的音乐的内涵与外延都有着极大的变化,若教师能熟知相关的文化知识,并在必要时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展示给学生,在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有效构建和谐课堂
和谐课堂的构建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构建和谐的音乐课堂,以促进师生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和谐课堂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并包容学生,从而有效构建和谐课堂。
总之,初中音乐课堂能有效使学生快乐学习,并将这种乐学的情绪带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教师应积极管理好音乐课堂,确保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有序运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文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序——对初中音乐课堂管理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5期
[2]、周芳:强化课堂常规管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J],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5期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音乐,课堂实践,路径
新课标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们为中心,包括教学理念,教学任务和教学模式都需要不断的进行丰富和完善。音乐教学提升的是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在学生的情感上和能力上都有大幅度的提升,顺应着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一、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面临的挑战
现阶段音乐教学越来越得到学校的重视,在教学活动活动中正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力求寻找出一条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目前,初中音乐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学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总结和探索,实现对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音乐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是重视在教学内容上的传授,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上在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而言,初中时期学生对于学习充满了好奇,在复杂繁多的课程学习过程中,音乐教学更能为学生带来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审美享受。所以,音乐教学应该转变发展的思路,充分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的目的,这种音乐教学理念的转变充分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打破教学常规,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培养。
(二)音乐教学任务的丰富
音乐教学的教学任务应该随着学生发展的需求的变化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从学生的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仅仅能够学会乐器的演奏和声乐的表演,还能够通过音乐欣赏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音乐教学不是一味的演奏演奏和歌唱的技巧而忽视音乐本身的乐趣。教学内容上应该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通过音乐鉴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的领悟能力,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将音乐学习的成果吸收加工,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三)音乐教学模式的优化
在教学模式上应该符合初中生的发展特点,现代的青少年是充满创造性和无限潜能的一代人,对于学习的需求性非常的强烈,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充分的展现课堂的主体性的地位,教师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应该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音乐教学模式应该体现多样性的特点,符合时展的需求性,实现音乐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音乐教学模式的优化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将多媒体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通过展示和课堂情境的设计,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初中音乐教学的路径选择
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紧密的围绕时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应该为学生带来更全面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初中音乐教学活动应该调动多种资源,实现教学创新,根据学生发展的特定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提升。
(一)创设教学情境,拉近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依托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视程度。音乐教学是充满灵活性的教学活动,这对于教师能力是一种考验,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性都应该有准确的把握,通过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课程导入开始就为学生营造思考式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们设定一些思考问题,让学生们带着好奇进行学习,在音乐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自觉的进行学习,发现音乐课堂的乐趣。教学情境的设置不能够脱离生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情绪,通过情感教学的方法,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和学生的情感共鸣,将生活中的感悟带入到课程内容的传授中,让音乐教学更具有现实性和情感性。
(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寓教于乐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学习能够为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教学内容不仅仅是一本教材就能够完全涵盖的,所以就需要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和把握。学习活动是充满乐趣的活动,渗透相应的文化背景和名人轶事,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背后的文化底蕴,从而让学生能够带着好奇和兴趣去自觉的学习音乐课程的内容。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深化,教师通过设计一些课堂小游戏,增强学习的乐趣性,同时又能对以往的知识学习进行巩固加深。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提升学生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音乐学习成为学生们舒缓心情,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
(三)创新教学手段,推进教学改革
丰富的教学手段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音乐教学注重于对感官和视觉的感受,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用心聆听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因此,丰富的教学资源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保障,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找出学生们的特长。认真的选取教学音频视频材料,利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化的感受学习的内容。注重对学生鼓励和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内容的传授过程中应该讲究一定的方法,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绎,汇报表演等主要的形式让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习的乐趣。通过音乐课堂教学手段丰富,推进教学改革,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结论
综上,初中音乐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仍然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话题。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实现对学生们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音乐教学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3).
[2]杨斐,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实践[J],新课程学习(下)2014(2).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策略
一、我们的音乐教学为何“难”开展
让我们的音乐教学难开展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青少年的心里特征。初中,是学生的少年时代,这个时期的少年“一半是儿童,一半是少年”幼稚与成熟并存,是一个生理与心理发展迅速时期,令人烦恼又充满希望,一些学生情绪不稳定,具有叛逆性和闭锁性。他们开始非常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别人如何看待、评价自己。因而会有“自保”的态度,不愿当众表现自己,显出一定的“闭锁性”,这些生理和心理发展快的学生就没有了儿童那种幼稚天真活泼的性格了,他们对音乐课中的表演这个环节已经没有兴趣,认为那很丢脸,在音乐课中也不愿唱歌,不愿举手发言,担心自己如果回答错了或唱不好,同学会笑话自己,有损自己的“形象”。如果不正确对待,这种心理会导致他们更加封闭自己。中学生一般对“面子”的问题都看的很重,稍有不慎就会伤及他们的自尊心,这时很可能出现反抗心理,也称“逆反心理”,他们觉得你让他表演就表演很幼稚很丢脸,有了这种心理现象的学生往往会与你背道而驰,而且会一个影响一个,从而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老师不改变对他们的要求只会造成师生间的不愉快,因此,我们老师要尊重学生,理解他们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改变教学方法:
二、了解当前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需求
目前初级中学使用的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实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至今内容都没有更新和增加,在内容上已经不能适应新世纪初中学生音乐的需求,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音乐也在发展,多年的素质教育已经让我们的很多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能力和基础,没有学习音乐的孩子他们也可通过电脑,电视,市场上找到他们喜欢的音乐,有了他们这个年龄喜欢的音乐类型,所以,初中音乐教科书的音乐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加以更新。歌曲教学的内容的更新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与身心发展。在保留音乐教材中传统经典歌曲的同时,每单元要增加选学歌曲的数量,并要有完整的曲谱。留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唱他们想唱的歌,提高学生的歌唱热情,音乐课才会有他们真诚的歌声,这样你结合歌唱的要求,音乐知识的讲解,他们就会更能接受。其次,音乐欣赏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为首要任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要保留原有的经典作品,更要根据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既要保留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还要有现代的流行音乐,时尚音乐,不要总给学生旧的东西。可以增加一些当代有名的音乐天才的作品、表演,是学生平常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的,听到的,近距离的。从现实生活中去了解民族的东西,先让他们愿意接触这些东西,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再指导学生从本质上认识这些音乐,拓展初中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和音乐鉴赏能力。
三、初中音乐课的教学常规更是让音乐老师感觉音乐课“难”
说实在的音乐的课堂纪律实在是不好维持,特别现在的学生对流行乐坛的羡慕!无法描述!他们总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或者是说话课!作业课!唉……有时候真受不了。这是音乐老师很普遍碰到也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这里有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音乐课不用考试,不影响升学,没有很明确的要求,学多学少,学与不学没关系的思想有直接关系。其次,既然是常规,是一种行为习惯,音乐课学生的自由、放松行为不是一次形成的,而是从小学开始就要被重视,因为教学都有一个连续性。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集体,要使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进行,就必须有铁的纪律作为保证。音乐课也不例外。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个问题,对学生常规要求必须从小学做起,要让学生明确音乐课和其他课程一样要守纪律。而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课堂纪律、学习评价要有一个明确的要求,这样学生才知道我的老师对我有什么要求,我要怎么做,音乐课是快乐的轻松的,但不是随意性的,自由性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学科的特殊性形成一个不同学科的规则来要求学生。从小抓长期抓才会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硬件跟不上,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造成音乐教学“难”
一、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缺乏实践锻炼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呈现发展的不成熟性。一方面由于课时有限,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教学;另一方面。课与课之间的间隔时间长,导致学生无法对新旧知识进行系统的衔接,导致音乐课堂的效率低下;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课堂的效果,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自我揣摩的过程,而是直接教唱学生歌曲,忽略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和表达技巧的训练,学生失去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对音乐课堂的学习也只是一个歌曲学唱的过程,缺乏科学的方法和依据,使得初中的音乐课堂枯燥而单一。
(二)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忽视
初中学生对音乐课的认知和定位还不够准确,可能会盲目的把音乐课归为副科,对自己在知识和能力上的欠缺不是很明确,导致他们在音乐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较少。而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他们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评价上的要求较少,所以,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表面上音乐课堂上学习气氛很活跃,但是音乐课中的知识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没有达到教学的最初目的。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
近年来,虽然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在不断推进,但是可能在音乐、美术、体育等传统小科方面推进的速度比较慢,各个方面的措施并没有持续更进和落实。所以现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音乐课本可能还是陈旧的,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而且音乐课本中理论讲授少,歌曲曲目多,这些歌曲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学生日常能够接触到的,所以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音乐课本中的很多作品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下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去巩固,所以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积极。
二、在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构建初中音乐课堂的方法
(一)注重学生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水平
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人们受到来自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冲击,对音乐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甚至会盲目的学生学习歌唱等,忽略了音乐的内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一方面,学校要对传统的音乐课堂进行改革,真正的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论的认知水平,在音乐课堂初期,先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理论的教授,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准确的宏观的认识,用基础理论知识指导音乐实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虽然音乐课堂在各个初中都已经开设,但是很多都只是名义上的存在,实际上学校对音乐教学的效果和课程开设的具体情况并没有进行及时的评价和监督,学校在招聘音乐教师的要求上相对放宽了条件,这就使得音乐课的教师在专业素养上存在问题,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扎实,而且正常的课程进度也很难按计划推进。长此以往,导致音乐教师在思想上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不是很关注。所以,要改变当前这种现状,就必须对在职的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和引导,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某一学科上有所收获,课堂教学的对象时全体学生,所以在音乐课内容的选择上,必须重视学生当前所能够达到的实际水平。将音乐教学的曲目与学生日常接触的音乐种类相结合。保证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把常规的教学内容与丰富的课堂形式相结合,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真正的能够让学生对音乐有科学全新的认知。初中阶段学生的音乐素养差,音乐基础水平低,所以,要设立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匹配的教学内容,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小结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问题 策略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笔者在对当前初中音乐教育进行反思回顾时,发现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只有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提高我们的音乐教育质量。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课改实施以来,音乐教育又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本人还是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观念问题
尽管新课改搞得红红火火,但从现实的音乐教育来看,部分领导和老师以及学生个人都对音乐教育存在着偏见。因此,音乐教育仍然摆脱不掉在学校里的副科地位,老师们在教育观念上对音乐教育认识也不是很到位,引不起足够的重视,教学中因循守旧,不愿变革,这些教育观念都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教学方法问题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在音乐教育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走近音乐,并养成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的习惯,促进学生终身音乐学习。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教学,而教学方法则起着关键作用。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是很多音乐老师仍沿用传统单一的传授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第二,音乐老师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法上把握不好度,不能充分发挥出这些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作用。
3.满足不了学生兴趣需求问题
当前教材中的很多音乐作品,虽然大多数都是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很难满足这些90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需求,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代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种教学满足不了学生了兴趣需求,自然学生在音乐课中也就很难得到快乐和音乐的享受。这也成为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改革当前初中音乐教育问题的策略
针对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早解决,才能进一步推动初中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点策略:
1.转变对音乐教学的观念
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必须重新对音乐进行认识,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开展为契机,转变观念,充分体现音乐教育教学在学校发展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立足于音乐学科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紧紧围绕学科性质和价值把培养音乐兴趣、爱好、学习音乐的态度,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和情趣,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扩大文化视野等作为重要的方面构建素质教育式的音乐教育。
2.完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性
首先,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们要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音乐兴趣、音乐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改变我们以前传统教学中单纯地满足于课堂教学的老方法和老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社会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并且鼓励音乐创新,教学中应努力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求疑。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师的辛苦教学说到底还要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此外,我们还要把握好使用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法的“度”。在音乐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教材的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势,合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避免滥用对音乐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
3.发挥音乐优势向学生进行美育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发挥音乐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向学生进行美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让学生们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美育;此外,我们还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力争让学生们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发展审美想像,丰富审美情感,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开发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兴趣需求
由于当前音乐教材中的很多作品不能满足学生对音乐兴趣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音乐老师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有利契机,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适当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删、补。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调查,了解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喜爱程度,将教材中学生不喜欢的一些作品删减,同时对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一些网络上,以及明星新推出的一些流行歌曲,但内容必须是积极向上的,符合初中生身心特点的一些音乐作品进行开发利用,搬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这样通过有效开发利用音乐资源,将教材与课外音乐资源整合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音乐作为初中阶段学生们的一门必修课程,我们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找出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音乐的功能和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初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春艳.当代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简介[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聂小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探新[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4(B12).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氛围;原则;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尽量使音乐知识更加直观和形象,应当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的前提就是老师通过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深刻了解音乐学习内涵。创新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调动音乐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应当实施一系列的创新举措。
一、调动音乐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应当坚持的原则
(一)转变教学观念
调动音乐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老师在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兴趣是学生学习好音乐科目的重要前提,老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引导。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互动,调动课堂氛围。音乐又是一门情感艺术,老师应当善于运用音乐之美、音乐的旋律去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进而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学目的。只有老师从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观念上进行思想转变,才能够有新的教学思路,进而调动课堂互动氛围,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二)完善教学方法
调动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老师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没有一定之规。音乐课的教学创新最为主要的就是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老师要敢于去实践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老师应当多对学生进行启迪式教育,要善于让学生去掌握音乐的节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般的音乐教学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聆听,其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互动。现在应当打破常规,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让老师去解答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困惑。如让同学们对音乐学习中的某一个问题分组展开谈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把全部的学习内容全盘托出,有意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们去推测想象。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然后老师进行点评,这些教学方法的创新都是调动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
音乐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己去发现、理解的音乐知识,要比老师直接进行教学的印象要深刻得多。一言堂、填鸭式的音乐教学方法,整节课堂都是音乐老师的独角戏,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应当专注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和掌握学习方法。老师应当从演员变成导演,学生应当从观众变为演员。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点拨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的传授不单单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轻松,课堂教学氛围也变得更加有生气。音乐本身是让感觉到快乐的艺术,而学生接受音乐熏陶、学习音乐表达技巧、感受音乐魅力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音乐学习方法的过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音乐的规律。通过设计环环相扣、简单有效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音乐的天空中翱翔。
(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老师要在音乐教学中打破常规,精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也乐于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去学习。精心设计音乐教学内容不是指老是盲目的把深奥的音乐知识放在课堂教学中,而是整个音乐课堂教学应当围绕既定环节的教学目标,改变以往孤立的、专注课本的情况。音乐教学内容是一个系统化的有机环节,老师应当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为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对象。在课前老师应当多多搜集有效的教学资料,进行有效备课、有的放矢,除了课本中的知识传授以外,老师还应当将自己的教学视野放在课外知识中。老师可以考虑筛选一些有益的课外信息引入课堂,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将课内学习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这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孩子们的学习视野。
(五)善于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可以使得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形象化,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多媒体的有声、有色、有形以及生动有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当学生看到屏幕的内容以后乐于了解到作者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创作故事,让学生触景生情,进入音乐意境。初中生是活泼好动的,形象化、具体化、新颖的东西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理。而一些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将文字、图像等直观的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更乐于接受又唱又跳的歌舞学习形式,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把音乐中的乐理知识、节奏放在多媒体演示中,能够帮组学生从厌倦的学习情绪中解脱出来,唤起孩子们参与音乐练习的激情,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调动音乐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才能够促使学生去主动学习。因此,在音乐课堂上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音乐、亲近音乐。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去欣赏一些优秀的、悦耳的音乐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应当兼顾到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年龄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浅显易懂、旋律动听、富有特色的音乐作品。如果有条件可以将学生以及老师的演唱刻录成光盘利用多媒体演示出来。现身说法的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与音乐更加近距离的接触,最终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在进行苏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海滨音诗”第一课《大海啊故乡》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海的音乐形象,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命的情感。能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并让学生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老师可以用语言引导,如“漫步在沙滩上,聆听海鸥鸣叫声,海风吹拂着脸庞,阵阵的海涛声将我们带入无尽遐想,同学们,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像海鸥一样到大海上遨游一番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大海啊故乡》,在欣赏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通过这些语言互动,提升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让孩子们去想象大海的样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定有效教学目标
音乐课堂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教学目标的围绕是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原则。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老师活跃课堂氛围,设定有效的、可行性的教学目标。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当坚持几个原则,首先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应当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能力。具体点来说,音乐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表现以及创造力,因此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应当从这一理念出发。整个教学目标应当进行层层分解,将其分解为具体的、合理的、可操作性的小目标,每一节课去实现一个、两个小目标,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技能、方法过程融入每一个小目标中,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如在进行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春天的脚步”时,首先应当设置情感目标,让学生能够从“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到春天之美、体验到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其次是设置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欣赏《春之歌》、《春晓》,能够在聆听后对音乐主题、结构、音色(人声、乐器)等留有印象。最后让学生尝试以“春”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并以图形谱的方式记录自己创作的音乐。
(三)强化学生的体验式学习
音乐课堂教学的体验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音乐艺术的兴趣,目的在于从体验中实行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的体验式学习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自己去亲身主动的去体验、领悟、探寻,与音乐融为一体时,才能对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真正地加以理解与掌握,才能够让学生创造性的掌握音乐知识。情感以及音乐审美是音乐审美参与过程中的重要心理因素,应当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让学生全身心、全方位的参与到音乐学习和体验中。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老师应当运用语言魅力的引导,诱导学生参与音乐作品情绪思维体验,通过长期教学实践,让学生形成在欣赏音乐时的良好习惯。中学生的年龄虽小,但是想象力却很丰富,老师应当善于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愉悦感,这是保证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如在进行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锦绣江南”第一课《无锡景》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歌曲《无锡景》,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把江南民歌旋律优美、娇甜软腻的特点唱出来。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对现代幸福生活的讴歌,让学生感悟社会主义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老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准确把歌曲中出现的“呀”、“末”等衬词,表现出江苏民歌特有的风格。让学生在沉醉于歌曲旋律中时,一遍遍的让他们听赏歌曲,跟唱歌曲,增强学习体验,并及时提醒学生衬词如何唱更好听,如何去找到歌曲所表达的那种自豪、喜悦的心情,提升教学效果。
(四)积极实施科学有效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老师在音乐课堂中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以及评价,科学恰当的使用课堂评价语言是一门精妙的教学艺术。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老师应当把握时机,及时、有效的使用课堂评价语言。在音乐课堂中,老师如果用欣赏的眼观去看待自己的学生,学生就会以更加主动、更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应当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达到评价语言的灵活运用,最大程度的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实施多元化评价是指老师在音乐课堂上的语言评价应当是多样化、多层次性、有针对性的,应当将具有激励功能。在音乐教学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应面向全体同学,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
三、结论
总而言之,调动音乐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强化师生互动,不仅仅需要发挥好老师的指导作用,还应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通过完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老师应当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关注学生内在的情绪以及情感体验,使学生听得懂每一节音乐课,增强音乐课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家萍.初中音乐课教学法创新之我见[J].新课程(中学), 2010,(09).
[2]黄琳.中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4).
[3]张璋.浅析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8).
一、初中钢琴教育的背景及其意义
自从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钢琴教学建设进程也始终持续推进,渐渐地在各类年级音乐课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使得广大初中学生对于钢琴知识以及演奏技巧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掌握,能够表现出基础的水平,激发了他们对于钢琴音乐的兴趣。一节高水平的音乐课,结合现代化的网络、多媒体电子音乐教学,相较之下,则需要另外一种最传统、最经典、最优秀的音乐直接传播媒介,正是初中钢琴教学所存在的重要意义,既可辅助其他相关音乐教学,也可以单独成立一种钢琴模式的音乐教学体系。
二、钢琴教学的“三强”特点
现代钢琴被众多的音乐家们誉为“乐器之王”,直接印证了为何现代初中音乐教学尤为注重对于钢琴教学的应用意义。钢琴教学有“三强”的特点,即艺术性强、技能性强、实践性强,而整个初中钢琴教学也是去挖掘其中的“三强”特点,让学生们能够懂钢琴、爱音乐,增强学生们的音乐创造力、扩散性思维等因素。
三、钢琴教学的应用
1.传承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进程中,钢琴作为乐器被早早地使用在音乐课堂上,被定义为辅助伴奏的功能。然而现在的钢琴教学是以钢琴为主的音乐教学模式,但考虑到音乐教学的范围广,不局限于钢琴教学,钢琴应当继续传承传统教学模式:伴奏。如此做法,可以把钢琴教学与其他音乐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们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多元化地学习,鼓励学生课堂自主,教师则用钢琴为其演唱的歌曲作伴奏,形成一种初中音乐教学的互动陛。
2.黑白键的律感训练。52个白键和36个黑键组成了钢琴的键盘,从而演奏出各种优美的音乐。在基础的钢琴教学时,正是需要88个黑白键帮助学生们能够抓住对于音乐的律感,培养他们熟悉更多的“节奏”。音乐教师用钢琴中最简单的常规黑白键对一些学生们熟悉的音乐乐谱进行演奏或者伴奏,从简单的表演中,让学生们渐渐地掌握“律感”,对于拍子、小节、段符等等常规技巧初步掌握。
3.音乐教师与学生们互相教学的教学案例分析。(1)经过一定时期的钢琴音乐教学,学生们对于钢琴知识和掌握初步节奏技能,考虑到学生们对于钢琴音乐的欢喜程度不一,音乐教师给予他们一些曲子供选择,于是学生们在《歌唱祖国》、《让爱住我家》和《让世界充满爱》三首之中选择一曲,最终学生们选择了《歌唱祖国》o(2)音乐教师先采用多媒体音乐播放Mv画面,同时自己现场用钢琴进行演奏,利用多媒体直接在屏幕上展示《歌唱祖国》的钢琴曲谱。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把《歌唱祖国》的曲谱分成几组,让每个小组轮流演奏其中一段,其他小组认真观听。(3)每个小组轮流推荐除组长外的一人,来表达对于整首《歌唱祖国》所表达的情感和演唱本组组长所弹奏的部分歌词。通过交流,大家得到的综合观点,《歌唱祖国》具有摇滚、大气、激进、霸气、流行、爱国等诸多感情。(4)坌合学生们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用纸张记录下来其他几组组长在演奏过程中,对于节奏、拍子和技巧上面的评论。音乐教师等待每组写下自己的看法,然后采取组长轮流阅读组员之间讨论的观点,参与彼此相互讨论。(5)音乐教师在此时,应当认真听取学生们之间的评论以及结合自己刚才对于学生们演奏时候的观察,给予一定专业程度上的解释,并评出优秀讨论组和优秀演奏组长。(6)布置课外兴趣作业。通过周末,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个现场演奏《歌唱祖国》全曲进行拍摄,并录制一首《歌唱全曲》,为期3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音乐教师,进行下一次实践课程的讨论。
4.钢琴结合原创表演,激发学生们的音乐创新。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一首首经典的钢琴曲,例如《蓝色多瑙河》、《月光曲》等,让学生们感受其优美的钢琴曲调,结合音乐原创的理念,大胆创新地去编排情景剧、小短剧、舞蹈,等等。不经意间,便把钢琴的学习带入到学生们的个人情感之中,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音乐钢琴教学的举措。
5.利用对比模式,激发学生们对于钢琴的兴趣。当代初中音乐教育,多媒体电子音乐也是占了部分比重,并逐渐地超越部分传统乐器。音乐教师以一首普通的电子音乐曲的播放,和自己进行这首曲子的钢琴演奏。首先让学生们发言,阐述钢琴演奏和多媒体电子音乐之间的优缺点。然后重点阐述钢琴的几大优点:音域宽广、音量变化幅度巨大、最理想的多声乐器、独立完整的音乐世界、容易学习的入门乐器等等。用一些鲜明的例子去反衬出钢琴的优点,同时略带谈及现代多媒体电子音乐的优点,最终用对比的方式,去证明钢琴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总结
关键词:高效性课堂;教学设计;初中音乐
影响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课前准备不充分
教学内容远离学生实际生活;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缺乏学习的必要性,学生不感兴趣;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错估了学生的真实知识基础;首先,把握全局,如果是新教师,应该利用假期把整个学科的体系了解一下,至少本册课本要进行系统的了解,要进行系统的备课,便于掌握教材的重难点,不至于钻进死胡同。其次,熟悉课本材料,达到脱稿的水准,这样在巡视、指导、精讲时不至于翻书或者到处看学生的书。要对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人的知识水平有所了解。其次,本课知识与技能落实上学生的学习是否主动有意义,是否具备相关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有一个预设,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始终具备积极的情感。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的常规课基本也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它在课堂教学起到辅的作用。运用得好易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实现课常教学高效率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每一位教师都要向学生介绍地理学科的特点、方法及其作用,对学习进行方法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教会学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最重要手段。
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设计理念,往往强调教学结构的严谨与细密,一切围绕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追求目标的达成度,认为这就是高效。这种理忽视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个性感悟。教学方式是备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社,首先,教师应该知道要通过什么方法把备学生、备教材、备媒体融和在一起,通过什么方式将其呈现给学生。尤其注意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当一个组织者的身份,调动丰体地位的学生。其次,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发扬集体的优势,重点分析学生情况和教法学法,既集思广益,形成共性;又发挥特长,形成个性。再次,充分发挥组内骨干教师的作用,多学习骨干教师的经验方法,让他们往教学中起到引领和爪范作用。教师不能把学生往他预先的设计上引导,而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教师重预设、轻生成是当今教学的一大误区。
三、课堂的无效结果
无论初中音乐教学怎样改革,“高效的课堂”应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事实上,脱离音乐思维而生成的结果都应视作无效的泡沫,没有对智慧挑战的生成更是无效的生成。把音乐课上成想象课、学生常作些不着边际的猜想,都应视为无效的生成。一节课只有45分钟时间,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常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教师还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安排时间,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5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老师少讲精练,学生多学多练。洋思中学最著名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就做足了“练”的功夫,有人认为,其精髓就是一个“练”字。为了检测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所进行的又一次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学习。
四、教师的调控能力不强
实施素质教育后,在音乐课堂中,学生的自由度加大了,课堂氛围也较以往活跃了,但教师对课堂局面的调控能力却没有相应的增强,如:合作学习分工不够明确,学生责任意识不强,教师却无法指导;学生的问题增多便不予理会,或者没有时间理会;一些好学生总是被频繁点名回答问题,角落里的学生往往受冷落,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过于热烈或过于沉闷,教师无计可施等。
五、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逻辑思维火花的碰撞,离不开心的交流,感情就是催化剂,可以让这一切顺利的实现。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缺少感情投入,不能有效沟通,课堂教学必然低效。要想从根本上弄清楚师生关系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清楚谁是教育的主体?我们知道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十分明显的。没有学生,教师不复存在;没有教师,学生也不复存在。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健康的教学活动,才利于教学已知和未知的矛盾的解决。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转化关系,是一种复合关系,也是一种互为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业务关系。即:教学交往。教学交往涉及到的四个方面,即:对话、互动、合作、理解。
【参考文献】
[1]田福军.建立素质教育下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D]学位论文.2009,(04):5.
[2]《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
[3]鲁兵.打造高效性课堂应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四个因素六种关系.中外教育研究.2010年1月NO.1.
一、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与价值
1、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内在联系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一种情感艺术,具有承载思想情感、寓教化于娱乐的作用,具有审美教育功能。科学研究表明,音乐教育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声波经听觉器官的传递,有规律地刺激大脑的神经系统。而不同风格的音乐会使欣赏者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进而对人的情绪和思维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经常与优美的音乐接触,会让人在美的感受中不知觉地、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
随着近年来世界音乐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颁布实施的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把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首定位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充分肯定了音乐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德育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等。近年来,德育与音乐教育之间的相互融通关系受到广泛关注,人们从不同视角阐述了音乐美育的德育意蕴,认为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对德育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丰富德育理论、提高德育实效,拓展音乐教育的内涵,实现德育与音乐教育的整合。应在音乐教育中设计基于德育的音乐教学活动,把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德育的手段,把德育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目标与任务,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2、发掘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与价值
初中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发掘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与价值、创新教育方法是初中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关键。在当代多元化的背景下,注重丰富授课方式,增加具有时代特征教学内容,弘扬民族音乐的个性魅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挖掘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因素,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接受德育教育。
通常,音乐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学生在接受音乐熏陶的同时,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当前初中生所经常接触的音乐类型来看,这些音乐大多表达的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健康的思想和生动美好的情怀。如深受中学生们喜爱的《长江之歌》《我爱北京天安门》《三峡情》等歌曲,要么表达的是对伟大祖国和民族文化的讴歌,要么表达的是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这些满怀情思的优美旋律无疑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国家和民族、对秀美山河及广大人民的热爱。同时,很多初中生接触的音乐中都会涉及到民族乐器、古典诗词和地方音乐?这些音乐中包涵的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和社会知识,不但能帮助学生们了解历史、体悟人生,更能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其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的能力。总的来说,音乐的感染力,尤其是它对学生们稚嫩心灵的震撼力是不容忽视的,而这也正是音乐教育可以作为初中生德育教育媒介的重要原因。
二、初中音乐教育发挥德育功能与价值的影响因素
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很早就已经被人们所意识到了 通过音乐教育来提升初中生德育工作实效的做法在今天已不鲜见。但是,在这一做法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以音乐教育为载体的初中生德育教育依然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实施主体、受教育者、教育实效性和教育环境等方面。
1、教师对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与价值缺乏重视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确实较以往而言得到了更多的发挥,但总体来说仍然有很大的进步和上升的空间,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不少教师难以从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中跳脱出来。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重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课堂体验和课堂参与正视不足,音乐教学中涉及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它对音乐教学是否发挥出好的德育教育功能也不太在意。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对德育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渗透,还是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无疑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音乐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也是发挥音乐教育德育功能与价值重要保障,部分教师对初中音乐教育的教育使命存在理解上的误区。他们将音乐教育视为单纯的审美教育而完全忽视其德育教育目标。这不但使德育教育在音乐课堂中失落,更让音乐审美教育本身缺少了原本应有的思想深度和感化力度。在这种错误理念的影响下,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功能大大弱化,初中音乐课的娱乐化特征、去德育化特征日渐显现。很多教师过分强调所谓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活动方式的选择上不够审慎、搭配上过于失衡,太过倾向于玩乐。这种形式的音乐课虽然因其轻松的特点而易于被学生接受,但却其实是对学生音乐教育机会的一种巨大浪费,学生们无论在音乐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没有得到科学、优质的引导。
2、初中生自身存在制约音乐教育发挥德育功能的因素
制约初中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发挥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本身的音乐素养。在国内,初中生的音乐基础往往不够扎实,对音乐情感和美感的领悟能力较为有限。这无疑严重阻碍了他们对音乐教学的德育感悟。在某些地区至今还有一些音乐教师认为初中音乐教学的含义就是给学生们放音乐或教他们唱歌。学生们当然也非常适应这种不作为或者说简单作为的音乐数学模式,以至于当他们真正接受基础乐理和音乐赏析教育时反而会因为音乐知识本身不可避免的理论性而对音乐课产生乏味的印象。但事实上,音乐知识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正是他们所需要却又奇缺的。在学生的音乐素养难以跟上现实需要、难以达到既定标准时,不但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受到制约,音乐教学本身的成效也容易受到质疑。
3、音乐教育中发挥德育功能的教育实效性偏低
音乐教育发挥德育功能和价值的实效性,取决于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的物资保障、财力保障、师资保障、制度保障、信息保障等条件。合格的音乐师资是实施音乐教育的重要保障,在音乐教育中发挥德育功能和价值取决于执教者的积极主动性和业务水平高低。音乐教师懂得选择最佳的教学内容和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方法、手段等,都能极大地提高德育功能和价值的教育实效性。
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不同地区的音乐教师实力发展不平衡,很多学校由于受到音乐师资岗位编制不足、教育财政投入有限、缺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因素的制约,面临较多的困难和挑战,使音乐教育中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偏低。有待各级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从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德育实施主体的业务水平、音乐与德育教学内容整合、学校德育评价制度等方面为切入点,从经济上、制度上、师资专业发展上等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推动音乐教育中实现德育培养的目标,切实增强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实效性。
4、教育环境对加强初中生德育的影响
教育环境是对教育效果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因素。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会或多或少地制约教育成效。教育环境因素分为显性教育环境和隐性教育环境,教育显性环境是对教育成效有直接明显的影响因素,如教育方针政策、教学硬件条件、教育管理水平、课程的设置、教材选用等;教育隐形环境就是对教育成效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素,如施教者的教育意识、校风、班风、教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教学氛围、校园氛围等。
从音乐教育外在的环境来看,学校音乐教育环境对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趋于弱化,其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错误的观念,音乐课程设置中开课率不足,音乐课程安排中音乐教学缺少德育观念,学校或家长忽视初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或支持力度不足,校园音乐文化的欠缺,没有充分挖掘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因素等。从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看,多元化全球化的音乐世界对初中生产生影响,优美动听的音乐能让学生赏心悦目并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在接受音乐熏陶的同时,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避免不健康音乐的泛滥制约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
三、创新音乐教育模式提升初中生德育工作实效性
1、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德育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德育教育融入音乐课的常规流程中。比如音乐课开始前,学生们进入教室就坐并和音乐教师相互问好,这一系列动作的展开需要有一定的仪式感,站、坐、行、声都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意识和文明举止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感受,给他们音乐表演和抒发学习心得的机会、引导他们用音乐的方式大胆地展现自我,培养良好的心态。同时,教师们还应当要求台下旁听的同学认真欣赏、客观评论、细致借鉴,帮助他们明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学会真诚、友好地与他人相处,懂得博采众长、为自己所用。
其次,要深入地发挥出歌曲教学的德育媒介功能。歌曲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成功的歌曲教学不但能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还能让他们在歌曲的情感中体悟人生百味,树立起更加正面、更加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出健康科学的审美趣味.,在初中生的歌曲教学中,要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形象为重点,并借用歌曲的编排、演唱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自然、国家、人民的热爱。同时,要善于发掘歌曲中的德育资源,有意识地展开以歌唱祖国、歌唱家乡为主题的歌曲的教学,并积极地进行相关讨论。比如在教授予家乡有关的歌曲时,可以让学生们讨论自己家乡的特点和特色,表达出家乡让他们引以为豪的地方,再说说家乡当前发展的不足,引导他们将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转化为家乡作贡献、负责任的动力
最后,还要将初中生的德育工作渗透到音乐赏析课中。音乐赏析是一种较深层次的音乐审美活动。它以视听为主要方式,以乐谱分析和资料阅读为重要辅助手段,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赏析内容,能充分调动起赏析者们的艺术想象力,从而达到感悟音乐精神、体会艺术真谛的目的。也正是因为音乐赏析能够与人的心灵发生深度的联结和互动作用,这使得它被视作为初中生德育教育实施的一个有机媒介。通过在赏析中对音乐作品的内涵、主题、风格、形式等方面的深度理解,学生们既得到了艺术的熏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对美、善良、正义、积极人生的由衷向往,为德育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音乐课外活动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
虽然音乐课堂是以美育德的主要平台,但音乐课外活动的德育功效同样不可忽视,二者相互影响、互为补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外音乐活动是课堂音乐教育的扩充性延展,也是一种更具趣味的变体。课外音乐活动因其实践性而更易于被初中生接受、喜爱。课外音乐活动对学生德育的主要贡献在于,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而这一点同样得益于其实践性。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国内各中学针对初中生的课外音乐活动主要是团队表演,像民族小乐队、合唱团、铜管乐队等的都是较为常见的形式。它们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演奏和演唱能力、提升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给他们以审美上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升华。但是,若想要取得切实的德育教育成效,这些常见的课外团队表演活动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第一,无论是演奏还是演唱,都应当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好的音乐作品旋律优美、情感饱满、主题积极健康,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升华情感、净化心灵。同时,好的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德育资源。演出中,学生们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到音乐中,更加能对音乐中的积极力量产生共鸣。此外,在团队表演的排练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守时守纪、相互帮助、彼此配合,让训练的过程同样成为他们提升德育水平的机会。
3、将德育教育巧妙地融入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中
长久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校园音乐文化的德育功能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但其实校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巨大。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能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道德理念等方面对初中生们施以正面的引导。这种引导虽然具有一定的隐性特征,但其功效却是不容质疑的。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多在细微之处,细节既是它的提升空间,也是其展开的难点所在。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首先,要坚持课外音乐的播放。大多数中学都有校园广播站,但坚持运用广播站为学生们播放课外音乐的确很少。其实,校园广播是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要辅助工具。一首美好的音乐不但可以让学生们增长音乐知识、消解学习中的压力与疲劳,更能让他们置身于一个美好的环境之中。使他们认识美、了解美,由对美的向往中获得真与善的体悟,从而形成有利于德育教育展开的高尚情操和精神觉悟。
其次,要深入地利用好校园网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已经在国内普通家庭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男女老少,即便是还未成年的初中学生,很多人都能较为熟练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且由衷地喜爱这种信息交互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利用校园网络加紧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间接服务初中生德育教育对学生们来说算是投其所好。学校可以借助校园网向学生们推荐优质的音乐作品,并提供这类作品的在线赏析和免费下载。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学生们在学校里的快乐时光、增加他们对学校的情感;二来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去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好的文化、积极的精神更深入地包围他们。
此外,学校应鼓励、指导学生建立各种课外音乐兴趣小组和艺术社团。受到当前课程设置的影响,初中生每周的音乐课时数有限。学校、班级可以因地制宜开辟与艺术有关的活动场所,开展具有艺术鲜明特色、吸引力强的音乐与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个性特长。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积极开发利用当地社会的德育资源,建立家园协作德育模式,并同所在地的社区、艺术团体建立固定联系,发动、协调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学校德育工作,逐步建立学校与社会相互协作的艺术与德育教育网络,共同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