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传统文化基本特征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8 16:51: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统文化基本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传统文化基本特征

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统文化;理念;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探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而现实,本文将在此方面做出努力。

一、具体含义:儒家思想文化中的大同世界

从具体含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个人、社会、国家与自然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状态都纳入到了它自身的范畴之内。换言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自身的身心和谐,接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此基础上是社会各系统、阶层之间的和谐,最终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以及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和谐状态。这一具体含义所包含的逻辑思维、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正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的鲜明体现。《礼记•大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也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坚持由小及大、由里到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道德修养方式,即首先从自我个人的点滴实践做起,在加强自身德行的基础上逐步惠及家庭邻里,再进一步拓展到社会、国家乃至天下,当人类社会实现了以个人身心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时,就是步入到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世界。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正是遵循了儒家思想文化中大同世界建立的基本思路方法,深刻体现了儒家大同思想的思想原则与价值追求。

二、原则特征:古代中国对道德和礼仪的价值追求

整体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相结合,现代性主要体现为诸如民主法治、公平公正等特征,传统性则主要表现为诚信友爱、和平正义、稳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特征。而这些基本特征又需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加以实现,这些原则既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指导性原则,也有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这些根本性原则。《资治通鉴•周纪》载:“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以德为本、为先的价值取向,即便是现代性特征也是在充分借鉴以道德礼仪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而其基本原则既是党革命与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礼仪内涵在新时期党治国理政之中的深刻体现。主席曾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更离不开以道德原则为核心根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而反过来,正如中国传统价值观所坚持的那样,这又使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深刻体现出对道德和礼仪的一贯追求。

三、践行措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

十六大以来,同志针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现安全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大力建设和谐文化,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由此可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践行措施正是着眼于中国社会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以及最迫切的经济、文化等问题,立足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通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尤其是其对建设和谐文化和坚持公平正义原则的做法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十分契合。荀子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一说法从根本上体现出古代中国社会以道德为本、着眼生活实际的实践思想,即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还是平日工作学子中的言语思想,都应该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坚持文明礼仪、落实道德原则,从而在不断提高自身德行修养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幸福和谐。而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措施的提出也正是遵循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实践观的基本理念与思路方法。

四、结论与行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根基所在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支撑,无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想,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践行措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重要的理论来源、精神支撑与思想智慧的源泉。从具体含义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含义的提出不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的延伸拓展,更是其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新应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原则特征的形成则是古代中国史传统思想价值体系在当下中国社会的新体现,意味着其以道德礼仪为根本的思想追求与价值观倾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被着重参考借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贯彻落实的具体实践措施也深刻蕴含着中国社会传统的“着眼现实、以德行修养为根本”的实践观。由此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借鉴参考,也是其得以真正实现的内在精神根基。由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党和国家要在坚持以为根本指导的前提下,立足中国现实,大力弘扬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着重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最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线装国学馆编委会编著.四书五经第一卷[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2页

[2]张文治编:国学治要(经部史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76页

[3](北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一册),卷第一周纪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月1日第2版

[4]: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158页

[5]: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4月1日第1版

第2篇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意义)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必要性)

(3)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关系)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文化传播的媒介:

①传媒的形式(略)

②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地位: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为什么---------------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A、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多种文化传播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播)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有海纳百川,,又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D、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E、坚持正确的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交流态度)

高中文化生活第四课知识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是什么?

(1)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继承性的表现)及 各种形式的影响:

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艺术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为什么---

--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3、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1) 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 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4)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 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5)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与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

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 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5、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

A、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D、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E、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高中文化生活第五课知识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1、为什么要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如何进行文化的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

(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6)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四个关系

A、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B、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C、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D、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第3篇

关键词:藏族舞蹈;基本特征;创新发展

藏族舞蹈是在藏族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不仅具有强烈的审美特征,而且蕴含了藏族丰富的文化。例如,藏族人们的生活历史、性格特征、审美情感等等。我们在欣赏藏族舞蹈的同时,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还可以感受到藏族人们的生活气息。对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进行探讨,并分析它的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1 藏族舞蹈相关概念及其分类

(1)藏族舞蹈的含义。我国民间性的舞蹈,大致可分为“谐”和“卓”两种类型。藏族舞蹈就是一种以“谐”的形式流传在藏族民间的一种集体式的歌舞。藏族舞蹈的类型主要又分为四种,即《果谐》《果卓》《堆谐》和《谐》。后来藏族舞蹈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以及队形变换等内容。在这些新形势下,藏族舞蹈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以劳动形式展现出来的歌舞。这种劳动式的歌舞形式发展至今,已经被表演者们搬上了舞台,并逐渐演变成了我国历史上纪念生产劳动的一种艺术形式。

(2)藏族舞蹈的分类。从总体上来看,藏族舞蹈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自娱自乐为主的民间性舞蹈;另一类就是带有宗教性质的舞蹈。例如,《羌姆》,是寺院用来祭祀的舞蹈,这种类型的舞蹈就是宗教舞蹈的典型代表。这两种类型的舞蹈,有着部分共同的特性,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无论是自娱自乐性的舞蹈,还是带有宗教性质的舞蹈,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并且这两种类型的舞蹈在表演过程中,都能体现出一种优美而潇洒的姿态。但是这两者类型的舞蹈又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例如,《羌姆》和《果谐》中的圆圈歌舞或者《堆谐》中的踢踏舞,在舞蹈的表演形式上、道具的使用上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2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

有位著名的藏族舞蹈家,用“颤、开、顺、左、绕”这五个字概括出了藏族舞蹈的动律以及形态特征。

(1)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特征。藏族人民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地区属于一种高海拔、低氧气的环境,藏族人们在高原上生活着,就免不了要背着重物上山、下山。众所周知,背着重物上下山是需要很大的力气,时间长了,藏族人们就习惯性地膝关节发力。因此,藏族人们在跳舞的过程中,通过膝关节有韧性、有节奏地上下颤动,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颤动感和韵律感。观众在欣赏这种形式的舞蹈时,会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一种看似不紧不慢,却又绵绵不断、有条不紊的感觉。这种一张一弛的舞蹈形式,带给人不一样的美的感受。例如,藏族人们通过脚和膝盖的迅速颤动而表演的踢踏步,在给观众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也使人轻松自在,顿感身心舒畅。

(2)藏族舞蹈的基本形态特征。藏族人们在跳舞的时候,无论是落脚还是出腿动作,都以外开为美。例如,藏族舞蹈中的抬腿、踢腿以及跨腿、抛腿等动作,都会出现外开的脚型。另外,除了外开美,藏族舞蹈还具有很强的协调美。例如,在藏族舞蹈中,有不少动作是通过同手同脚来完成的。也就是说,藏族舞蹈的表演者在跳舞过程中,会经常使用手和脚顺边的运动。如果不从舞蹈的审美角度出来,我们会认为同手、同脚是一种很别扭的动作,但实际上,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顺边的运动是藏族人们在跳舞时用来保持协调感的一种方式。另外,在藏族舞蹈的表演过程中,女子比较注重前倾、垂臂等形态特征,力求通过肢体动作语言来给人一种典雅含蓄的美感。而男子则比较注重用懈胯、垂臂等体态特征,来表现一种豪放、粗犷之美。从以上这些特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藏族人们豁达开朗以及充满自信的性格。

3 藏族舞蹈的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1)藏族传统舞蹈与现代舞相融合。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新的舞蹈形式不断地产生。藏族舞蹈作为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新时期,我国传统文化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应该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因此,藏族传统舞蹈就应该与时俱进,与现代舞相结合,吸收现代舞中的优秀成分,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另外,藏族传统舞蹈与现代舞相融合,让现代舞继承藏族舞蹈中的精华部分,这不仅能够弥补现代舞中所缺失的文化内涵,还可以使藏族传统舞蹈中的优秀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总之,藏族传统舞蹈与现代舞相融合,可以帮助藏族舞蹈吸引更多现代人的眼球,从而推动藏族舞蹈的可持续发展。

(2)藏族传统舞蹈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融合。藏族舞蹈作为一种有韵味的形式,需要审美者的关注。在当今的物质经济时代,藏族舞蹈要想吸引观众的眼球,就一定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人们的审美情感。舞蹈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物质条件来支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藏族传统舞蹈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艺术需求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地追求市场需要而忽略艺术本身的韵味,但也不能将关注的审美情感置之度外。因此,将藏族传统舞蹈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融合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4 推动藏族传统舞蹈创新发展的主要措施

(1)加大对藏族舞蹈团体的扶持力度,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藏族舞蹈表演出来,就需要专业的舞蹈人员,而这些高素质的舞蹈人员都需要通过专业的训练培养出来,培养这些舞蹈人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因此,要想培养出更多专业的舞蹈人才,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对藏族舞蹈团的资金投入。其次,要扩大藏族舞蹈的影响力。例如,在各大高校积极开展藏族舞蹈课程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将藏族舞蹈教授给学生。

(2)借助各种媒介,加强对藏族舞蹈的宣传力度。藏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是藏民族人们生产劳动的智慧结晶。藏族人们通过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以及传承藏民族的文化。与汉族舞蹈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舞蹈相比,藏族舞蹈具有其独有的特征,象征着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藏族舞蹈的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影响力,让藏族文化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例如,借助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介,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感受到藏族舞蹈的艺术魅力。

5 结语

藏族舞蹈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中,感受到藏民族人们的生活状况。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推动藏族舞蹈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我国舞蹈文化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孙婕.藏舞中膝关节发力特征及带来的舞蹈韵律探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4):148149.

[2] 宋瑞江.从《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看藏族舞蹈的现代特征[J].艺术教育,2009(03):97.

[3] 尕藏.浅谈对藏族舞蹈中核心动律“屈伸动律”形成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0(02):4748.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发展;文创产品;文创产品策划课程;发展趋势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国家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经济与科技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无疑为我们国家近几年的社会发展及社会当中的各个行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就文创产品来说,其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工具,也可以是一种社会发展与国民思想意识改变的必然产物。有市场就会有变迁与发展。市场需求量的逐渐增加,使得现阶段各个高校开设了文创产品策划课程。因此,对高校文创产品策划课程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文创产品的概述

(一)文创产品定义

所谓的文创产品其实是文化创意产品的简称。立足于广义角度来讲,其主要指的是文化创意产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产出的任何产品或是多种的产品组合。从文创产品的基本内容上面来讲,其存在着两个必须的附属部分,一个是文化创意内容、另一个是对文化创意基本的基本硬件载体。而使得文化创意产品区别与普通产品的原因在于,文化创意产品具有着鲜明的文化内容。而其所具有文化内容也是整个文化创意产品的具体价值所在。但是这个具有鲜明价值意义的事物,并不能独立于生活当中,必须依靠文化创意产品当中的硬件系统才可以做到具体的价值体现。所以,对于一个文化创意产品的基本价值界定,一般将会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文化创意产品的具体硬件成本,另一方面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内容、精神与情感价值。而其中的硬件成本可以进行量化,但是文化内容额度具体价值没有办法进行量化处理[1]。

(二)文创产品的基本特征

文化创意产品的基本特征源于其基本社会价值表现,与实际应用价值表现。就文创产品的基本体现来说,第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具有鲜明的文化性。因为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是立足于不同文化内涵的,同时文创产品的基本构成也包含了文化内容。同时文创产品的原创性与教育性同样十分的鲜明。第二个基本特征便是抽象性。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文化创意产品的最初设计理念是设计师的理念体现,但是因为个体与个体之间本身便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所以产品还是一样的产品,而每一个人观看之后的感受则是不同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独特性。因为么每一个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内容是不同的,所以决定了每一个产品都是具有独特性的。第四个基本特征就是价值性。文化创意产品的最终目的是文化的传播,这是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而其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将会形成特定的文化价值[2]。

二、高校文创产品策划课程未来发展趋势

就高校文创产品策划课程来说,其最终的目的是人才的培养,并且希望通过此培养可以使学生在社会当中,具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竞争力。而各个高校之所以会在原有固定的教学体系当中加入一个新的教育体系,是因为市场当有明显的需求意向。首先,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促进了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势必会带动一系列的附加产业的发展。例如,纪念品就是文创产品的一个主要营销渠道。在市场不断增加的同时,社会对于文创产品策划设计的R等嗽毙枨罅恳簿筒欢系脑黾[3]。其次,为留住传统文化的最后一点“薪火”。近几年博物馆的建设从新的回到了人们的事业当中。但是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所以博物馆对于文创产品设计人员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再次,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决定了文创产品设计人员必须具手绘与电脑绘图的综合能力,因此即使在几年之后社会对于该方面人员的需求量已经饱和。但是这方面的设计人员仍然可以靠着自身的专业知识谋求好的发展[4]。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社会需求还是立足于个体本位来说,高校文创产品策划课程未来发展将会呈现一个递增的趋势。

三、结语

文创产品策划作为近几年的一个新型行业,已经出现便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与喜爱。其最终的产物也是具有鲜明文化特色,但是容易被当代人所接受的产物。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文创产品为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过程当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综上所述,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决定了文创产品策划工作将会存在着一个大的人才需求市场。而各个高校现阶段的文创产品策划课程教育,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教育发展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坚实的走好每一步。

【参考文献】

[1]罗丽,刘佳欣.浅议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及对策[J].中国博物馆文化产业研究,2015(00):311-315.

[2]曹增艳.浅谈阻碍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的因素[J].中国博物馆文化产业研究,2015(00):379-383.

第5篇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具体探讨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基本特征,认识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

2.明确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内容。

3.把握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和顺应变动性。

4.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

1.归纳和阐述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特征,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能力,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追寻温州的传统文化足迹中,感受温州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延续,结合温州传统文化具体事例体会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并把理论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追寻温州的传统文化足迹”的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关注、参与文化生活;感悟温州的悠久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同时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热爱家乡,主动自觉做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特征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特定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知识在合作交流中生成。

2.合作探究法:利用小组合作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实现信息交流,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在活动过程中实现对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

二、课堂实录

【导入设计】回忆童谣

播放温州童谣视频《送松糕》:松糕松糕,高又高,我请阿叔吃松糕。松糕厚,送娘舅,松糕薄,有棱角,松糕实,迎大佛,松糕松,送舅公,松糕烫,务好藏,松糕冷,务好打,松糕烂,送阿大,松糕燥,拜镬灶……

师:大约早在五、六千年前,散居于海中的瓯人,便开始在温州这块土地上定居生活。温州先民在极为困苦的条件下,繁衍生息,掀开了瓯越历史的第一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温州形成了特色的瓯越文化,遗存历史文化古迹非常丰富。刚才的童谣《送松糕》,耳熟目详,使我们儿时的记忆又慢慢清晰起来。你了解我们家乡的悠久传统文化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的继承”——追寻温州传统文化的足迹。

(点评:在导入环节中,借助温州《送松糕》童谣视频导入新课,稚嫩熟悉的声音唤起学生儿时的记忆,为追寻温州传统文化足迹打开了一扇门,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铺垫了情感基础。)

【新课教学】

片断一:追寻足迹

活动探究:温州历史文化悠久,四大组同学分别搜寻温州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了解它们的历史、发展现状,来见证我们温州传统文化的足迹。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交流成果,先请第一大组负责传统习俗的同学来展示。

生1:温州的传统习俗很多。如我们温州人端午时有吃粽子、划龙舟习俗。记得小时候还有撞蛋、抹雄黄酒,清明时吃清明饼、踏青扫坟等习俗。而现在很多传统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消逝,很可惜!

师:刚才同学的介绍又唤起了我们美好的记忆,那么负责传统建筑的同学呢?

生2:我们温州市区,我知道的有鼓楼街、江心屿、朔门古街,还有五马街。不过朔门古街和五马街的商业氛围太浓了。

生3:我来补充一下我们组的,我知道还有东瓯王庙、墨池、池上楼。尤其是对东瓯王庙的修建,为我们提供一个纪念温州始祖东瓯王、追溯家乡历史的场所。

师:看来我们同学知道的还真不少。下面谁来介绍一下温州的传统文艺?

生4:我来说。我上次和我们课题组的同学去参加调查拦街福活动,对温州的传统文艺还是有所了解。有永嘉昆曲、鼓词、瓯绣、平阳木偶戏、乐清黄杨木雕等,许多都被列入国家级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生5:温州的传统思想有永嘉学派、叶适的事功学说,还可以从南宋状元王十朋以及刘基、孙诒让等著名人物上得以见证。叶适的思想还是我们温州人精神的源头,对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教师结合学生以上的介绍,归纳分析知识: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点评:以“追寻温州传统文化的足迹”,作为任务驱动实现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学生搜寻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这个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片断二:解读传统

活动探究:自西周制《周礼》后,数千年来,凡婚嫁无论议婚步骤或迎娶仪式,都必以“六礼”为基础。古代的温州婚礼习俗,从媒妁、开合、议聘、小定、大定到迎亲,大致也是沿此礼俗。

(1)纳采(男家向女方送礼提亲)

(2)问名(男家问女方的生年月日时辰,卜吉凶)

(3)纳吉(卜得吉兆后与女家订婚)

(4)纳征(男家送聘礼给女家)

(5)请期(商请女方确定婚姻)

(6)亲迎(男子赴女家迎女,举行结婚仪式)

探讨:1.古今温州婚嫁习俗有何异同?

2.我们的婚嫁习俗与西方国家有何差异?

3.从中可看出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什么特征?

生1:我们温州现在还保留着有媒人提亲,也要先定亲,送聘礼,再男的到女方家里迎亲。

生2:-些人也要问时辰、卜吉凶。个别地方定亲时还有小定、大定,很繁琐、浪费钱财。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一些繁琐的仪式都省掉,简单多了。

生3:虽然古代和现在都有送聘礼,可现在的聘礼送的很阔绰,最少的都十万左右。现在还要到民政局登记结婚,有结婚证。

生4:我们和西方国家在婚嫁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他们一般是上教堂举办婚礼仪式,还有牧师主持婚礼,感觉很庄重圣洁。而我们的婚嫁礼仪很明显带有中国的特征……

师:从同学们刚才的回答中,可见我们同学对温州习俗的了解。那我们温州现在还保留着西周以来的一些礼仪,这说明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什么特征?

生5: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师:我们和西方国家在婚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又说明了什么特征?

生6: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师:即使身处海外,也会让我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因为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感。

温州传统婚嫁习俗随着社会不断变动,不断满足人们的要求,又说明了什么?

生7: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会起消极作用,必须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起积极作用。

(点评:设置婚嫁习俗情境,以“解读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个问题,作为任务驱动实现探究式学习,通过问题层层设置,使学生在探讨中自然而然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有效化解了教学难点。)

片断三:扬弃传统

辩一辩: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观点“温州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温州传统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组讨论,准备辩论的事例和观点。选出4位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场外提示。

观点一温州传统文化是财富

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

观点二温州传统文化是包袱

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生1:我方的观点认为温州传统文化是财富。没有传统文化哪有今天的瓯越文化,今天的文化都是由传统文化一步步发展来的。还有我们刚才提到的温州这些丰富的传统建筑和文学艺术,不是财富,那是什么?

生2:我反对正方的观点,我方认为温州传统文化是包袱。一些传统会蒙蔽人的思想,从而得不到发展。如重男轻女思想,还有一些封建迷信思想等。

生3:对方辩友,请注意,我们坚持温州传统文化是财富,是有前提的。传统文化中是有一些消极的不合理的内容,但是从总体的角度来说,它更多的是财富。积极的内容是主要的,消极的是次要的。

生4:我想请问正方三辩,如果回到古代的重男轻女思想社会里,你今天还能坐在这里上课吗?恐怕只能呆在家里绣绣花了吧?

生5:古代女子也有读书的。

师:刚才正反两方唇枪舌战,据理力争,其实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如我们对长辈的孝敬。但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如封建的愚孝思想。

(点评: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教师采取以“辩论”为载体突破教学重点。课前通过分组、明确角色分工。通过对“温州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的辩论,促使思维碰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继承观,化解认识上的误区,也让学生学会更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培养学生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片断四:感悟传统

方案设计:在搜集这些资料的过程当中,从追寻温州悠久文化的足迹过程中,同学有何感悟?谈谈你的想法。

并就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设计一份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利用课外时间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开展)

附:学生的活动形式:

①编写《温州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温州传统小吃》、《温州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与旅游点。

③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温州民间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文艺活动。

④开展题为“追寻温州传统文化的足迹”的讨论交流会,并制作展板进行展示。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追寻温州传统文化的足迹,感受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继承。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文化就像血液一样浸润着我们的心田,我们的生活需要文化,我们的成长呼唤文化。而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在于其跨过悠悠历史长河依旧指引我们的生活实践,我们有义务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也需要借助先进的传统文化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点评:在课堂结尾部分,设置“感悟传统”环节。让学生谈课堂感悟,在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方案的设计中,并利用课外时间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开展,使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强化做家乡优秀文化的传承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不仅仅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课堂来说也是一种情感升华。)

三、教学反思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现实的乡土资源,将其引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在教学中既能拓展、深化学生已有的知识,又能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课程开发的重中之重。

1.关注学生生活体验,挖掘地方课程资源。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充分意识到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所在:一方面,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身边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体味文化,在文化中感悟生活;另一方面,改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也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在整节课中,学生自始至终处在探究活动的中心地位,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探究过程,充当一个搭建脚手架的角色。整堂课围绕温州传统文化,设置“追寻足迹”“解读传统”“扬弃传统”“感悟传统”四大环节,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探究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伙伴,学生则更充分地参与到课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从课内到课外交流,共享学习成果,感受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体会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

3.把握课堂教学契机,凸显学科德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我及时把握契机,有效地发挥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通过这种充分发掘家乡传统文化资源的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接触和了解社会,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利用家乡优秀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的方案设计中,并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开展,使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强化做家乡优秀文化的传承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堂课虽然经过充分准备,但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在学习中,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在本课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个别学生不知所措,学到的内容不能形成完整体系。

【专家点评】(林月周,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政治特级教师)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关注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味、生本味,课堂教学中又注意时时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总的来说,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生活化设计,教学思路清晰。本课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在处理上尽量简化、淡化知识掌握,重在感受。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完成了设定的目标。“情境问题”互动教学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激发了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设计力求以生活化为目标,理念新颖,选材恰当,内容充实,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高效课堂小组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实例,尤其是温州传统文化,摆脱了空洞的思想政治理论说教,使课堂回归到了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主题和课程内容实现了有机结合。另外,在课堂中教师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通过情景和实例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社会的兴趣;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的课堂不是教师把学生感动,而是学生把教师感动,课堂给学生机会,学生就会收获一份进步,也会给教师一份感动,这样在课堂中学生就会创设许多生成性问题,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机智。

2.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注重生活和知识的结合。文化内容重在感受,本课教学紧扣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地方特色,引用温州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对于其他地域的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感受不深,但对于本地学生来说触动很大,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错。但要取得预期的效果,需要老师对当地文化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6篇

关键词:土家族;传统文化;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4.0065.02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其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斯·韦伯在其经典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将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归结于根植于新教文化的资本主义精神,从此开辟了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社会兴起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领域。因此,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千差万别,民族文化对本民族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果要分析某一特定民族特别是该民族聚集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必须对该民族的文化进行具体分析,否则有可能造成决策失误。因而,研究某一民族传统文化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是促进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1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定义。一般认为,“文化是人们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而各民族的文化则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由于历史的长期沉淀,从而使文化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而且,这种各具特色的文化,在各民族的发展过程中,还会以各种形式传递,世代都会受到该文化的影响,从而会形成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差异也成为区分各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

1.2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影响途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道德规范等制度的形成基础,是一个国家上层建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各地实践表明,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定与其文化水准相对应,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落后的生产水平往往对应于落后的传统文化,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往往可以用传统文化的地区差异来解释。

1.3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影响

关于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学术界一直存在两种理论:一种是“文化决定论”,该学派认为,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其中,符合现代精神的文化价值观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与现代精神不符、传统保守的文化价值观则对经济的发展起负面的、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对其现代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另一学派则认为,文化本身并不存在积极与消极之分,关键在于对文化的如何利用。因此,如果一个民族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占优势,该民族往往会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反之,如果一个民族中阻碍经济发展的价值观获得优势,则有可能使该民族陷入不发达的境地。

2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2.1宗族观念浓厚

宗族是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一种融政治、经济、社会于一体的社会组织。“由于传统习俗的力量,某些物质、经济力量的联结,使它具有多重功能,并能在农村社区发挥广泛的作用”。从土家族发展历史来看,土家族人的生存条件一直比较恶劣,须依赖于群体力量才能生存,从而促成了土家族人聚族生活。随时间的流逝,这种聚族生活逐渐演变成土家宗族,并形成了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族观念,直到目前,这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族规族训仍对土家族人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2.2山地文化突出

土家族世代居住在湘、鄂、渝、黔交界处的大山区,岩石遍布、山高坡陡、森林密布、野生动植物繁多,最初的生存手段就是凭借自身的勇敢和团体协作在深山密林里进行狩猎,形成了特有的山地经济。同时,强调“物我所用、用物适度”、“以和为贵”以及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资源观等仍然是目前的很多土家族聚集区所秉承的基本理念。

2.3开放性明显

由于土家族位于中国东西南北的交汇点,历史上曾经是进入四川和大西南的主要通道,在军事上常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也造成该地区成为历史上蜀文化、楚文化以及汉文化等大文化的结合部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原有的土家族传统文化不断地经受外来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冲击,在兼容并蓄的过程中,土家族传统文化逐渐发展成一种具有多元化特性的开放性文化。虽然这种文化的开放性导致当今的土家族人在服饰、语言、上产生了一些的异化,但也说明了该民族本身旺盛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3土家族传统文化对土家族聚集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3.1浓厚的宗族观念所引发的群体意识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客观来说,土家族的有些族规具有一些封建迷信因素,但是,土家族族规中的很多内容具有很强的积极意义,比如,很多族规都规定,族人必须奉行“尊老”、“敬老”、“以孝为上”的理念,在家庭矛盾的处理上,要求矛盾双方相互体谅、以大局为重,主张夫妻、兄弟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提倡邻里之间、宗族内部团结互助,甚至有些宗族还实行内部集资,将集资所得用于“资助成才”、“扶贫解难”等方面,有力地体现了宗族“一人有难、大家齐帮”的集体主义精神。所有这些都非常有利于营造一个和睦、健康的人际关系,这种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3.2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

土家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笃信万物有灵的民族,有些人曾把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等当成自己的祖先。因此,土家族人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有神气,需敬重和善待。对自然资源不能索取过度和滥用,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比如,湘西永顺县瞿家寨的瞿氏宗族就在族规明确规定:“在使用自然资源时,不能独个占用”,暂时不用的树木,他们以宗族名义封山育林,没有全宗族的同意,不能砍伐,无论是用柴、用木还是用地均不能过度使用。这种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资源观非常有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3.3文化的开放性有利于人力资本素质的提升

如前所述,土家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注重兼容并蓄、开放式的文化。因此,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的土家族人也具有兼容、开放的基本特征,“尊师重教”、“注重学习”等也是这个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这种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学习能力恰好满足了学习型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同时,这种素质也有利于提升土家族聚集区的人力资本素质。

3.4土家族传统文化能直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土家族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蕴含了很多经济发展机会。比如,土家族的饮食文化,如湘西腊肉,就是一种享誉全国的特产,目前,有些生产者已经通过在这方面的投资获得了不菲的收益,如果能将其规模和技术进一步提升,必将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次,土家族长期对自然环境的注重,不但造就了诸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猛洞河等著名的风景区,同时,土家族的特有文化也吸引了国内外的众多游客。此外,土家族所特有的酿酒、手工艺品制作、土家服饰等也是一种巨大的财富,只有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必将带来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4土家族传统文化对土家族聚集区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4.1部分地区小农思想仍然比较浓厚

虽然土家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在偏远的山区,特别是在那种聚集地村寨户数比较少、交通很不便利的地方更是如此,从而形成了比较封闭的生活文化。一般来说,这部分人不愿意打破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理念,具有浓厚的农耕意识,满足于当前的这种自给自足、仅够温饱的生活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无疑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4.2商品经济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当前,土家族聚集区货币化程度很低,成本观念淡漠。人们在修房、收割等活动中,免费互帮现象仍然普遍,主人只需提供食宿不需支付工钱。如果来了客人,往往也是免费提供食宿。这种相互帮助虽然体现了一种民族团结和社会美德,但是却不利于竞争机制的形成,使得很多该聚集区流行着“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具有浓厚中庸思想的传统谚语。这种观念虽然使自然经济得以继续延续,使民风淳朴成为一种常态,但是却不利于更高效率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而也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4.3宗族势力的过度干预可能会破坏当地社会稳定

虽然宗族具有稳定社会的功能,如果宗族势力中的不合理成分无限制发展则有可能成为破坏当地社会稳定。如族规中的“不许离婚”、“不许改嫁”,“不能改变祖宗的规矩”等规定就严重地制约人的行为,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宗族之间的帮派之争、对村委会的干预、对小姓农户的打压甚至将族规凌驾于法律之上等现象在各地也是屡见不鲜,破坏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同时这种修祠堂、修族谱等行为也浪费了农村宝贵的资金,不利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5对有效利用土家族传统文化来发展当地经济的主要建议

5.1大力保护和发展有利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家族传统文化土家族传统文化里面“敬老”、“团结互助”、“以和为贵”以及讲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观念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均具有很强的积极意义。为了促进该聚集区经济发展,必须对这些文化给以保护,可以利用发达的媒体工具,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事例进行广泛宣传,并配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反之,则给以批评和谴责甚至法律惩罚,来保护和发展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潜力。

5.2做好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土家族传统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虽然当前部分地区对土家族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量开发与利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大的不足,未能体现出其应有价值。相反,某些传统文化又存在过度开发的现象,特别是对某些文化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严重破坏。因此,当前应该对这些开发和利用行为进行进一步的规范,提升产品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高其经济附加值,以此来促进当地经济收益的提高。

5.3引导当地居民提升自身素质,尽力抑制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不利影响为了促进土家族聚集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在土家族聚集区营造一个稳定、健康的社会环境。当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宗族势力对农村社会和经济的不当干预,提升国家法律在当地的地位,杜绝族规族训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当然,在抑制土家族传统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方面不能操之过急,应重点做好引导和教育,特别是商品经济意识的建立和发展,更不宜进行过度的外在干预,否则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2(1):384.

[2]曹立村.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综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64.66.

[3]杨春彩.简论土家族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14.

[4]王天意.宗族的功能及其历史变迁[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4):50.53.

[5]黄柏权,吴茜.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特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7):70.73.

第7篇

关键词:西方文化;东方文化;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志码:B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Modern Garment Design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modern garment and accessories. It points out that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every designer to redesign garment by respecting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Key words: western culture; oriental culture; garment design

中国是拥有5 000年悠久文明的古老民族,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创造性、文化内涵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结合运用中国元素为手段,契合现代时尚元素,设计出既代表中国特色又拥有时代特征的服装是每一个服装从业者的责任。设计既要突出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使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服饰体现出来,还要通过服饰表达在新的时代特征下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促进作用。这对于提高我国服装的价值、满足消费者时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我国服装产业能开拓国际市场,壮大服装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我国服装业“中国梦”的重要条件。

1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的综合,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讲究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独有的中国特色,其精髓博大精深。这种文化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对其不断强化,已经深深地烙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反映了中国特有的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审美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纯真、质朴、平淡,高度概括了中国儒家文化的本质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凝聚力,注重和谐,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同时对外部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了独有的以追求道法自然为目标的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绘画、雕塑等艺术上追求“大智若愚”、“大巧不公”,注重作品的“神似”,讲究一种境界,是具体与抽象、灵动与拙朴、写实与传神的综合体,其审美表达为多样性。艺术作品表达的内涵与审视者的角度和人生经历相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 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独特表现

中国传统服装讲究“含蓄美”。人们在其上可以观察到独有的中国文化精神和艺术表达方式,这是东方文明的历史沉淀形成的特别符号。中国的传统服装以“宽衣体系”的平面表达为主,讲究意境的通达,通过纹饰的变化表达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认知,通过色彩的专属认定来体现和维持社会的阶级属性。在结构设计上多以直线和垂线为主,以最简约的平面裁剪处理方式进行结构分解,以系带式为主进行闭合处理。把对自然的理解、喜爱和敬畏以图案的形式表达于章纹中,传递人们对宇宙的认知观。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纯粹性、自由性、创造性,是写实与虚幻的完美结合,正所谓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化。

服装设计注重细节的同时,对服饰的穿着组合有明确的要求。中国传统服饰采用上衣下裳制度、深衣制度和短襦制度,结构上采用平面通裁方式。其服装的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结、宽大袖身、配以多变的圆领与直领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其中唐朝的圆领衫一直延续到明代,并对朝鲜、日本等近邻国家影响深刻。女装的襦裙裙腰高系,腋下以丝带系扎,同时裙身修长,配上薄纱织制的披帛,挽于两臂之间,行走时摇曳多姿,别具美感。

中国传统的色彩理论是以五行变化为基础的,对色彩的喜好源于黄帝时期。这一理论体系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的审美爱好。在这个理论的形成中,是以男尊女卑血缘延续为主要社会意识思想,加上对神秘自然现象的崇拜,通过儒、佛、道家等哲学思想的补充发展,形成阴阳五行学说的色彩理论,最终构成了中国传统色彩的表达方式。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是中国社会审美观念的外在表现。从中国服装的发展进程看,色彩包含的独有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和民族特征。在周代,就确定了中国的服色制度,规定了皇帝着冕服、玄衣、红裳,服饰图案配以十二章纹,王公大臣等衣着按此规制依次降低一个等级使用。而在民间,每到喜庆的节日人们穿红戴绿来表达心中的喜悦。

在用色上,以纯色的红、黄、黑、白、青等 5 种颜色为正统色,作为服装的基本色调。具体到哪一种色为尊贵,与每一个朝代所崇尚的思想和五行理论有关。例如周朝尚火(红色),秦朝尚水(黑色),汉朝尚土(黄色),汉朝之后尚木(青色)。同时五行和星相术结合,认为黄属土,居中央;青为木,居于东;红为火,居于南;白为金,居于西;黑为水,居于北;黄色居五行中央,居其他色之上,最为尊贵,为天子专用色。从此也奠定了黄色在中国几千年传统中的尊崇和专属地位,成为了皇家的专有用色。最著名的便是宋太祖的黄袍加身成就帝位,可见人们对于黄色的态度。黄色还是佛教中的主要用色,通常所说的“再塑金身”、“佛靠金装”等都是黄色的主要表现。

3 西方文化及其对服饰文化的影响和表现

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固定而且封闭的地域环境中发展形成的。自古以来,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文化都曾在这块热土上相互碰撞、交流和融会贯通,共同形成了以含蓄、包容为特征的中国文化,加上漫长的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统治,构筑起高度发达的文化体系。

从地缘上看,西方文明是开放的,是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美洲文明等多种文明交互融合的产物,是以宗教文化为代表的包含整个西方世界中所推崇的标准和价值观的文化体系。以宗教、个人主义为主要代表,以此构成西方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这种文明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科学、哲学、民主、建筑、文学等的综合,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

在西方文化中,宗教确定了人人自由平等的观念,即上帝、真理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最后成为上帝的宠儿。这种思想和中国宗教文化截然不同。

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模式的又一个典型表现。在西方,人们把个体的发展作为最高追求,强调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社会发展进步是在个体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突出强调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对社会的进步作用,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价值创造的意义,强调个体权利高于一切,主张个人奋斗和竞争意识。张扬自己的个性,对自我的充分认识是实现自我表现价值的前提,认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但是突出强调个体的奋斗高于一切。

西方服装服饰的造型和色彩装饰等受宗教和个人主义影响较大。在圣经中就有对服饰的规定:女人做礼拜要蒙着头巾,男人则不能蒙头。同时十字架的宗教意义对服装的形制也是西方服装服饰发展的根源,到后期的丘尼卡的缠绕式形成了西方服装的主要类型。西方的个人主义崇尚人体美,所以西方的服装以突出人体为前提,其形制外向,注重人体的自然属性,注重人体的自然表达。文艺复兴之后,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立体的裁剪方式应用于服装,省、褶裥的作用使服装能更突出表现人体的自然美。服装的作用是用以表达自我价值的工具,所以西方的服饰是以露、透为美,以服装弥补人体缺陷,追求自然法则通过人体予以表现,这与中国服装追求与自然和谐、着重表现精神气质与气韵不同。其裁剪方式和造型手法以线条、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来集中表达,服装是为突出、表现个体而服务的。

4 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应用的缺失

4.1 创新乏味,模仿横行,设计缺乏历史内涵

以模仿与仿制为主的再设计是服装界一直以来的做法。许多设计师在设计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简单拿来主义为主,以传统题材为目标的设计没有任何新意。多数设计师追捧西方的设计师,认为西方的文化和设计理念是先进的,因此在设计时不对国外的设计作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借鉴,尤其是没有从设计所表达的历史文化内涵上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只是追求设计形式上的相似,设计的作品缺乏独有的文化内涵的支撑。单纯的模仿不能做到神似,也就无法满足骨子里满是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消费者对时尚的至高追求。设计的作品以简单的某一种所谓的中国元素为主,表面上看是中国模式,仔细分析却缺少以文化为支撑的思想骨架,产品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4.2 设计远离市场,为设计而设计

服装设计是依托于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的设计,是以产品的艺术表现与人的个体魅力相结合的艺术创造,服装设计的根本目标是为个体的着装提供合适的产品。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如果忽视了设计与个体的组合关系,忽视设计与地域的文化属性的结合,忽视服装的最终极目标,单纯为了设计而设计,其最终的设计产品必将失去消费者。因此,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必须明确定位,明确设计的服务目标,不能简单地走为设计而设计的路子,不能为生活存在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5 现代服装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发展

现代服装设计必须是依托文化背景的再设计,是结合思想精髓的再创新。从中国传统服装的设计元素来看,服装设计所要求的既不是对传统的重复, 也不是对西方的简单复制, 而是以一种宽容、包容的治学精神与广泛的时空文化进行不同因素的组合, 从而使得设计师从传统的服装艺术中取材,进行更为自由的再设计。服装再设计不仅强调文化的传统性,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利用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来表现当代的精神理念, 以独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来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在设计时必须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从中吸收优良的人文内涵,以时尚化元素来表达传递,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提高知识的修养,提高对文化历史的把握能力,在长期的积累下消化为自然的情感。在当代各个方面都提倡传统化、民族化的大环境下, 中国服装传统元素的再设计是永不落幕的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徐清泉.中国服饰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3] 王东波.中国古代儒家文献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4(1):22-26.

第8篇

关键词:山水城市;现代山水城市;概念与内涵;基本特征;规划建设基本对策

Based on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urban planning point of view on the Landscape City

CUI Hai-jieLI Bao-min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bstract: Chinese development model of urban space -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urban landscap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in line with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meaning of the urban landscap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for this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limited and combing new building of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suggestions conducive to the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andscape urban planning.

Keywords: Landscape Cities; Modern Landscape cities; Meaning of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basic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对于山水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1. 产生背景

城市化带来的繁荣不仅是给人们带来前途与鼓舞的一面,还有令人感到忧虑和茫然的一面。人们开始探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又使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方法。

在这种背景下,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理念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理论蓝本和重要原则。相关研究日渐增多,“田园城市”、“花园城市”、 “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包括中国学者提出的“山水城市”等一系列的今日理想城市模式被提出。

1898年,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了田园城市也称花园城市(Garden City)的概念。

1962年,“森林城市”这一名词是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中首先使用,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范围内的所有树木。

1984年,生态城市的概念由O.Yanitsky首次提出,目的实现可持续的城市生态发展。

1990年,D•Gordon的《绿色城市》(GreenCity)追求的是一种由生态美学指导的城市。

1990年“山水城市”这一概念由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最早提出。

2. 概念与内涵

这里的“山水”是一个概念性的词语,涵盖“自然”之意。山水城市是人与自然,即社会和自然和谐的城市。是在现代城市理论和实践发展上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为基础,营造城市中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具有地方特色和中国风格,最佳居住环境的中国艺术城市空间。这是一种更符合中国城市生态特征的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

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它是花园式的城市。其次它是生态城市。第三它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3. 基本特征:

a.生态学哲理

“山水城市”是从生态角度考虑城市问题,把城市作为一个大园林来建设,使城市成为公园,反映了城市与自然的全新关系,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学哲理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b.中国文化特色

在传统思想中,山水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属性。与山水相关的诗词、园林、绘画以及风水学等为代表的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它表现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世界观和通过移情作用达成的比德山水美学思想。

c.自我整合能力

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将工业社会原文化体系与新时代相应的文化因素整合,尤其是东方尊重自然,比德的文化因素。中国山水文化在文化的自我审视与整合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4. 缺失:

山水城市的研究以钱学森先生的《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与汪德华先生的《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为代表。

但是研究大都是透过宏观的视角,来探寻普遍的规律,缺乏对实际建设的考虑,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要将其运用于实践中,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作为城市规划行业的一名成员,有必要从城市规划角度对山水城市进行重新诠释,使其具有具体的建设指导意义。

二、基于城市规划角度的山水城市

1. 产生背景

根据统计,山地约占中国土地面积的33%,丘陵10%,高原26%,盆地19%,平原12%。把低山丘陵、各种高大山脉和起伏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山区面积要占中国土地总面积超过2/3。山区面积广大,且山水融为一体。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诸大河流,在辽阔的大地上奔流。如此丰富的山水自然要素对中国自然形态的形成与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人在构城理论中指出“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管子》书中写道:“凡立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任何城市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城市山水骨架。

因此山水城市作为一种中国城市空间的发展策略势在必行,基于城市规划角度对山水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基本特征进行新的限定和梳理,提出建议性对策指导城市规划建设,更符合中国城市生态特征。

2. 概念与内涵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在“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所说的“山水”实指自然界中的山与河流,这与钱学森构想中的“山水”有所不同。这样有利于山水城市关于建设指导的进一步探讨。

总之,将具有自然山水要素即自然界中的山与河流的这类城市称为山水城市。山水城市是指城市空间与山水结合,因地就势,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有机的一种空间形态的人类聚居地,同时注重对传统自然山水美学形态和美学意境的研究。

第9篇

1传统建筑装饰语言属性的相关概念

1.1传统的概念

就“传统”这一词汇而言,其主要是起历史相传而来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共同认识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可见,就传统而言,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规律性。建筑装饰作为社会中的一种文化而存在,其与传统之间存在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内在的联系,其在成为传统建筑装饰之前,必然有一段被广大群众接受认可的过程,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积积累之后而成为一种传统建筑装饰。

1.2建筑装饰语言的内涵

建筑装饰语言在根本上说,其实表达建筑的一种手段,该手段是在建筑装饰实践活动中,经过长期的创造和总结而来的。建筑装饰本身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产物,同时具备一定的技术性、艺术性、实用性、审美性等。建筑装饰语言作为建筑装饰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兼具上述建筑装饰的几大特性。可见建筑装饰语言是双重的统一载体,是行和义的的结合体。在这里行主要是指建筑的形式、材料、空间等,义主要是指其所要向人类传达的思想和信息,即其所要表达的内容。

1.3属性的概念

事物是一个具体的存在,在存在的过程中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性质,如形状、颜色等等,同时事物在存在的过程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个体,而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在一起,在联系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关系。事物的属性主要是指事物的性质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的总称。就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的属性而言,其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其来源、特征、内在规律等都是其自身属性的一部分。

2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的来源

一提及传统建筑装饰,人们普遍的思考方式是从审美的角度进行理解,可是翻开建筑装饰的相关记载查看其演变历程可知,其来源并非仅仅是单一的审美功能,而是在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基础上,综合发展演变而来的。首先,传统的建筑装饰源于其使用价值,是对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一种满足,使建筑更加的坚固耐用。例如,高邮龙虬庄遗址中的杆栏式建筑,为了解决防潮的问题,在地面所进行的蚌壳面的铺设。其次,传统的建筑装饰来源于中国传统“巫”文化的体现,以满足人们对于情感和精神力量的追求。例如,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红烧土颗粒铺设的活动广场,该处的红烧土颗粒已不是就其使用功能方面的需求而铺设的,而是与原始的巫术礼仪行为有关。最后,传统的建筑装饰在一定程度来源于对于美的追求,从而满足其自身的心理愉悦。可以说对于美的追求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这种审美意识有着一定的传承和继承性。例如,在建筑构造中的对称原则即是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增强而产生并得到传承和发展。

3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的基本特征

传统建筑装饰语言作为语言符号的的一种,其必然像其他语言一样,具备可解读、可传递、可归纳以及可演绎的基本特征。这有在具备这些特征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对建筑装饰语言进行积淀、传承、演绎,使我国的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真正的传承和发展下去。同时,传统的建筑装饰语言作为建筑装饰的外在体现,建筑装饰在发展的过程中深深的嵌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印记,因此传统的建筑装饰语言也同样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无论从题材、样式、色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伦理性和等级性。另外,在传统建筑装饰发展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都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但是在整体而言,均呈现出一定的统一性和继承性,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大环境的印记,均是对传统的建筑装饰的积淀、传承和发展。

4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的内在规律

传统装饰语言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深受我国传统文化及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其内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装饰题材的选取及造型设计等两大方面。就装饰题材的选取而言,在对装饰题材选取的过程中均细致而慎重,这源于我国传统文化对相关题材的神圣理解。在对主题的表达上均正大而鲜明,并在表达的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平和、谨慎、严肃的氛围。在对装饰题材的寓意上均体现着祈福纳祥的寓意,以求平安吉祥,在这方面的表达上一般是通过谐音的利用、符号化的题材、隐喻的表达等来实现。就造型设计而言,首先是在利用线条的过程中曲直相结合使用,从而表现出刚柔相济的视觉美感。其次在造型设计中充分利用动态的设计,以求动静互生,从而实现我国建筑崇尚的稳固与和谐的审美标准。最后,在造型布局的过程中,充分讲究疏密相间、离合互应的装饰意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

5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