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术后护理要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8 16:51: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术后护理要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术后护理要点

第1篇

【关键词】ERCP术后;并发症;护理要点;观察要点

【中图分类号】R7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31-02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1],是目前较为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ERBD)、内镜下取石术等介入治疗,由于不用开刀、创伤小,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但作为一种侵入性的诊疗技术,不可避免的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感染、出血、损伤、胰胆管破裂及穿孔等,如何通过加强护理工作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提高ERCP术的成功率和减轻患者的痛苦,现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住院行ERCP检查及相关治疗的患者108例。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23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46岁。术前经辅助检查并结合临床病史明确诊断的为95例,胆道原发肿瘤23例,转移瘤17例,胆道结石42例,胰腺炎13例;术前诊断不清13例,术后诊断分别为胆道泥沙样结石8例,硬化性胆管炎2例,肿瘤2例,慢性胰腺炎1例。

1.2方法 根据患者所患疾病及镜下表现行ERCP检查及相应的治疗,胆道结石患者行机械碎石,网篮取石,如水肿明显,行切开并鼻胆管胆汁引流术;急性感染性胆道梗阻者,先行非X线监视下ENBD,再择期行ERCP及相应的治疗,预防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发生。

2 结果

95例患者经ERCP术后症状减轻,3例患者出现急性胰腺炎症状,经内科治疗后淀粉酶恢复正常,腹痛患者2例,给予解痉止痛处理后好转。发热并白细胞升高1例,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及白细胞降至正常。1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给与抑酸、止血等治疗后稳定。

3护理要点

3.1一般护理 禁食期间,持续胃肠减压,应妥善固定引流装置,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挤压和脱落,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及量,如发现胃管内引流出咖啡色液体时应高度怀疑发生应激性溃疡,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2急性穿孔的观察和护理 ERCP术后穿孔的发生率为0.35%~1.80%,穿孔后的主要症状是上腹疼痛,后背部放射痛并逐渐加剧。因此,术后密切询问患者有无腹痛并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并观察ENBD管引流量,色性质变化。若造影剂外渗则提示穿孔很大且仍在进展或患者的临床状态恶化,应立即行外科手术或经皮穿刺引流术。

3.3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通常情况下,一旦发生出血,无论是括约肌切开术中的即时出血抑或迟发出血,均可通过内镜下注射稀释的去甲肾上腺素得到控制。对于即时出血,可用标准封堵球囊进行气囊压迫,暂时控制出血并使出血处的视野清晰。避免对有凝血机制障碍患者行括约肌切开术,从而预防术中出血。或对有凝血障碍患者在括约肌切开的位置预先注射去甲肾上腺素甚至硬化剂也可降低出血的危险[2]。术后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变化,观察结膜颜色变化,观察患者大便的颜色、性状及量,询问病人有无头晕、心慌等急慢性失血表现,检测血红蛋白。

3.4胆管炎和胆囊炎的观察与护理 ERCP括约肌切开术可并发胆管炎或胆囊炎,ERCP并发胆道或胆囊感染的主要因素是胆汁引流失败或不完全,因此对于胆囊或胆道感染的治疗最主要的还是成功、充分的胆汁引流,因此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装置,准确记录引流液显得至关重要,同时应该观察患者有无发热等症状,如发现异常随时报告医生。

3.5急性胰腺炎的观察与护理 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可能与如下因素相关:术中插管困难、注入过量造影剂、造影剂渗透压高、Oddi括约肌功能不良等。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腹痛情况,有无腹膜刺激征,有无血尿淀粉酶升高,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稳定患者情绪,嘱患者半卧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遵医嘱给予药物,并记录24小时尿量[3]。

出院指导

3.6加强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一个月以清淡饮食为宜,避免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忌烟酒,注意劳逸结合。

参考文献:

[1] ,冀明,张澍田, 中国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指南(讨论稿).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 28(2): p. 102-103.

第2篇

凡以急性腹痛为突发症状而就诊的腹部疾病称为急腹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变化快、病情多较严重的特点。常见的急腹症包括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泌尿系结石及子宫外孕破裂等。此外,某些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血卟啉病、低血钾症、败血病、脊柱外伤或脊髓疾病,也可出现类似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大多数急腹症患者都是在紧急条件下进行手术的,术后较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且术后治疗是大量的。因此,加强术后护理,是保证急腹症治疗的完善,减少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现将急腹症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急腹症的主要症状

恶心呕吐、常伴有排便异常。炎症早期多有排便次数增多,晚期腹膜炎合并肠麻痹时则出现便秘、腹泻。腹痛伴有排尿困难,多见于尿路的急性梗死。部分患者出现局限性腹胀、发热、胸闷、气短、咳嗽、血痰等呼吸的症状。应考虑肺炎、胸膜炎。

生命体征的变化

手术治疗是急腹症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而手术后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重症患者应检测中心静脉压,监护心电,注意观察伤口出血情况,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准确分类记录其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和量。抗生素的应用,肝肾肺功能的维护,营养支持,各种水电解质及酸碱的平衡。术后进食、下床活动的时间,各种引流管拔除的指标和伤口拆线的时间,并发症的预防与常规同类手术大致相同。

因有效的手术消除了病灶,引流了脓液,控制了感染,常可使患者术前的休克状态迅速得到改善,但麻醉和手术创伤对机体可造进一步打击。一般患者术后回病房即刻需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以后定时连续观察,至少要等到麻醉作用基本消失或病情趋于稳定后在酌情停测。对于病情危重、手术复杂、血压不稳者,应加强观察,发现异常随时与医生联系。

严密观察术后出血情况

严密观察伤口及各种引流管有无出血现象,伤口敷料若被血液浸湿应及时更换;若发现持续、多量出血,就要考虑手术所致的出血并发症,须及时处理。术后早期出血,多发生在1~2天内;1周后也可因感染,组织坏死等原因致继发出血。术后腹腔内出血的腹部本征常因伤口疼痛、腹胀等被掩盖,故观察时应结合生命体征、全身情况等综合分析,以求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肠道探查

小肠应从十二指肠悬韧带开始,或从回盲部探致十二指肠悬韧带,结肠可由盲肠开始向下,亦可由直肠向上,逐段探查不致遗漏。

因受到致病物的刺激及手术和麻醉的影响,急腹症患者术后大都有程度不同的腹胀,且肠蠕动恢复较慢。一般24~72小时后肠蠕动可恢复正常。患者主诉有虚空是肠蠕动恢复正常的重要标志,护士亦可采用听肠鸣音及利用肛管排气管方法来观察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情况。

继续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腹部术后一般均需禁食,以静脉输液维持营养,并通过静脉给予各种药物治疗。故需继续保持静脉畅通,观察并记录出入量,必要时可采用输液泵调节输液速度,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保持引流管通畅

局限性腹膜炎可不予冲洗以免炎症扩散,弥漫性腹膜炎应以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直到清亮为止。通过清晰可减少细菌含量和稀释化学刺激物的浓度,清除渗液,减少腹膜炎性深处和感染的机会;减轻腹内粘连,使肠绊恢复自然功能位置。术后有发生胆瘘、肠瘘、胰瘘或出血之虑或后腹膜被污染暴露者均应放置安全引流。

某些急腹症患者,术后需放置几根引流管。患者术后回病房时,应首先将各管与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引流装置接通,然后加强固定。对神志不清或不合作者,须束缚其肢体,防止因躁动而误拔引流管。固定引流管既要防止张力过大而滑落,又要防止引流管过长致扭曲、折叠而不通。对置引流管者应加强巡逻,保持引流畅通,置引管多着,应作好标记并记录各种引流物的量、性质、颜色。发现引流管脱出及时报告医生。对置管时间较长者,还应注意管子有无老化、破裂,对置引流管处伤口应保持清洁、无菌操作。

饮食与用药

术后24小时内或胃肠手术后肠蠕动未恢复者,一律禁食;术后2~3天,排气后,可给少量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并密切观察患者进食后的情况,根据病情逐渐增加食量及调整饮食的性质。适当应用止痛药,如注射哌替啶,使患者充分休息,对术后恢复有利;但切忌频繁使用,以免抑制呼吸或成瘾。

预防感染

急腹症患者因腹腔大量积气、积液,致使膈肌上抬,肺容量变小,抗感染能力低下,再因术后刀口疼痛及麻醉等影响,极易并发肺部感染。当患者术后病情平稳时,应协助其翻身并行拍背,鼓励和协助患者咳嗽、排痰。应加强口腔护理及皮肤清洁,保持其被褥整洁、舒适、防止褥疮发生。因急腹症的发病急、变化快,多数是在紧急条件下进行手术的,因此往往给患者的心理上造成较大的恐慌。因此,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主动给患者以关心、同情及适当的语言安慰。使患者主动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

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定时观察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注意有无脱水等体液紊乱或休克表现。

定时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如有腹痛应注意腹痛的部位、范围、性质和程度,有无牵涉性痛。如腹部检查见腹膜刺激征出现或加重,多提示病情恶化。

注意观察有无伴随症状:如呕吐、腹胀、发热、大小便改变、黄疸等,以及呼吸、心血管、妇科等其他系统相关表现。

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三大常规、血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肝肾功能等检查;同时注意X线、B超、腹腔穿刺、直肠指检等特殊检查结果。

饮食:根据病情及医嘱,做好相应的饮食护理。一般患者入院后都暂禁饮食;对诊断不明或病情较重者必须严格禁饮食。

第3篇

1 重视心理护理

结肠癌病人除了焦虑和恐惧外,也常常会对自己和家庭的未来深感忧虑,产生沮丧和内疚等情绪体验,有些病人还可能产生愤怒、忿恨和敌意。尤其是永久性使用人工的病人会产生"不完全感"或失落感,可将自己当作"废人"感到悲观和绝望。也影响了病人的工作及交际活动。护理中抚慰病人,给予精神鼓励。对消极绝望的病人,根据不同情况分析原因,给予他们精神安慰。除了做好精神调养和生活指导等服务性工作,还给病人讲述一些治愈病例的治疗过程和疗养方法,使病人树立信心,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在治疗上看到希望。

2 注意造口清洁,勤洗澡

手术后早期睡眠宜采取侧卧位,使人工的一侧在上,这样可避免粪便污染伤口而引起感染。人工周围的皮肤应保持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擦洗干净,并涂以凡士林软膏,以保护皮肤.定时用手指带上指套扩张人工,当大便变细时,扩张更为需要。当手术的切口缝线已拆线,切口完全愈合后,便可以洗澡,造口似口腔粘膜一样,不怕水,水也不会从造口进入身体内,中性肥皂对它也无刺激,盆浴或淋浴都可选择。

3 正确看待人工造口

因手术而作再造的病人,由于人工没有括约肌,而且浑身上下都有异常的味道,病人常常产生思想负担,因此要多解释和鼓励,并帮助和指导病人作好人工护理。要让病人明白再造仅仅是吧从会转移到了腹部而已,并没有人用异样的目光看这件事,他自己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排便,自己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差别。或者让他知道只有患者自己知道在腹部,没有人能发现这个秘密。.衣着方面不需穿特制衣服,造口用品既轻便平坦又不显眼,只需穿柔软、宽松、富于弹性的服装即可,所用腰带不宜太紧,弹性腰带不压迫造口,背带裤可使用。

4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留置深静脉管,遵医嘱静滴深静脉高营养液,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排气后拔除胃管,先饮少量水,无不良反应后进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半流饮食,协助制订食谱,进高营养易消化低渣饮食。应注意不要吃过多的油脂,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食物,每天都要有粮食、瘦肉、鱼、蛋、乳、各类蔬菜及豆制品,每一种的量不要过多,这样才能补充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膳食中应注意多吃些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绿叶蔬菜),以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当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多食海带、紫菜等,因其含有大量碘、钙、胡萝卜素等,能将人体内的有毒有机物转化为无毒物,并且有清热、润肠、通便等效果[1]。

5 适度的运动

如散步、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可促进体力的恢复,也可促进新陈代谢和增加免疫力。每天都要运动,以保持健康的身体,有造口者也不例外。根据术前的爱好与身体的耐受力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但剧烈的运动,如打拳、举重则要避免。每天的活动量应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进行计划和调整,如计划每天散步2次,每次10~15分钟,待适应后逐渐增加。身体不适时应相对减少,不可操之过急。当病人的体力已恢复,便可以恢复以前的工作,但需避免重体力劳动

6 观察排便情况

无论在术前还是术后,观察排便的改变对结肠癌病人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即每天定时排便,不要待大便过于干硬,大便干硬会使排便不畅而肠内积存过多毒素,同时也会影响到术后伤口的恢复。对自己大便的颜色也应经常观察,如有血便或是黏液便应密切注意,有腹痛、腹胀、排便停止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

7  常随访注意复况

单纯依赖病人自身有无不适来判断是否复发是不够的,当病人出现梗阻症状(即排便不畅)时已属晚期,如此时再行手术疗效已不理想。因此,术后病人应加强随访,自我观察排便情况,必要时做钡剂造影或纤维结肠镜检,以期早期发现局限的病灶得到及时治疗,使疗效有明显提高。

一旦有复发的情况也不必太过紧张,如一般情况好,无腹水、无远处转移,影像学检查技术提示为局限性病灶,则可以通过再次手术进行治疗,再次手术切除机会较多。

结肠癌经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虽能用再次手术切除方法治疗,但还是要密切监测以免错过了再手术时机。因此术后定期检查间隔时间4~6个月,至少在2年内做密切随访,此后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

第4篇

术后有尿不能自解者,称为术后尿潴留,是外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总结了绝大多数患者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在护理工作中认真观察,根据不同类型的排尿困难,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为患者解决了不同类型的排尿困难,收到了良好效果。本文将外科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和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 术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

术前未对患者进行床上排便练习,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导致尿潴留,尤其是男性老年患者;患者术后由于麻醉或者手术刺激,使膀胱暂时性收缩功能丧失而引起尿潴留;患者由于对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促进排尿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并且担心下床活动会引起伤口缝线开裂。患者术后伤口疼痛,使患者不敢下床活动,不愿排尿,易发生尿潴留;患者术后伤口疼痛,以尿管存在依赖性,不愿自主排尿,愿意使用尿管;拔管前未进行膀胱收缩舒张功能锻炼。

2 术后尿潴留的护理要点

2.1 术前指导 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讲解术前训练床上排便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以及使用便盆的技巧。

2.2 术后指导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的活动耐力,协助患者在床上或者下床在病室内早期活动,以刺激膀胱的收缩功能,促进排尿。

2.3 心理护理 患者担心术后疼痛,产生消极恐惧心理。护士应与患者沟通,多关心体贴患者,指导患者自我调节方法,如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并耐心解释导致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减少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取得患者信任,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并安排与康复患者交谈,使其解除思想顾虑。

2.4 对麻醉及手术刺激导致的尿潴留可按医嘱给药,以刺激膀胱平滑肌的收缩,或行导尿术排尿。

2.5 诱导排尿 对病情允许的,可让患者坐起或者站立排尿。打开水龙头开关或者交替向盆中倒水,让患者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能饮食患者给予热饮料;使用温热便盆;放患者双手于热水中;用温水冲洗会。

2.6 腹部热敷按摩 部位:膀胱区。方法:热水袋内盛60 ℃~65 ℃热水。首先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然后将热水袋横放于耻骨联合上4横指处,即膀胱区。轻轻上下推转,时间15 min~30 min,以便顺利排尿,预防尿潴留发生[1]。

2.7 开塞露纳肛方法 取开塞露1个~2个,剪开开塞露封口,逐个将开塞露全部挤入,嘱患者忍耐30 min左右不要排便,30 min后便意急迫,在排便时一并用力,小便可随之排出。开塞露是一种通便剂,促使神经反射,促使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而导致排尿作用。此方法操作简便,患者无痛苦,易接受[2]。

2.8 针刺疗法 取穴:气海透曲骨,三阴交透悬钟或于阳陵泉,三阴交等穴做穴位封闭。

2.9 局部理疗 用红外线灯在术后尿潴留患者的膀胱区照射15 min~20 min,效果良好。红外线的主要生物学效应是热,热能进入人体组织后,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可解除膀胱括约肌的痉挛,促使尿液排出。

2.10 导尿 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第一次时不要太快,不要超过1 000 ml,防止膀胱内压力骤然下降,引起黏膜血管破裂而出血。导尿期间,要保持尿管通畅,妥善固定并及时倾倒尿液。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擦洗完后向尿道口滴入消炎眼药水2滴~3滴,预防感染。拔管前应先锻炼膀胱充盈和排空,可做间歇性引流夹管,以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即患者在自觉有尿意,并确定膀胱充盈后开放导尿管,排空膀胱后夹管,直到膀胱再次充盈。医嘱嘱咐拔管后,夹闭导尿管至膀胱高度充盈,在为其备好便器后,将尿管边转动边缓慢地拔出,并协助立即排尿[3]。

参考文献

1.刘正英,卫桂梅.两种不同的方法对骨科尿潴留患者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05:5.

2.李卫东.分娩后尿潴留的护理要点[J].实用医技杂志,2006:7.

第5篇

关键词:  胆道外科手术 引流管 护理要点

    随着胆道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与技术的复杂化,越来越显示引流管在胆道手术中的重要价值。胆道疾病的外科手术,常常需要在胆管内置管,做内或外引流胆汁。引流管的应用,不仅可以作为临时或短期的胆道引流,防止和减少胆漏的发生,还可以作为胆管内置管,成为胆管的支撑,防止胆管扩张和矫治狭窄,如医源性胆道损伤、胆总管端端吻合、肝门胆管癌处放置的U型管等。术后经胆道引流管做胆道造影,了解胆道有无残留结石或胆管狭窄,以协助诊断评估治疗效果。引流管可作为胆道镜的入路,经T管或U管的瘘管,插入纤维胆道镜进一步诊断或夹取肝内、外胆道结石。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400例胆道外科手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行胆道外科手术400例,男190例,女210例,年龄19~75岁,平均48岁,300例胆道探查与引流术,45例胆肠内引流术,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0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20例肝叶切除术。手术后并发8例切口感染,2例胆瘘,2例胆道出血。以上并发症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恢复良好。

    2 临床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对引流管要标明导管的部位 如胆总管T管,胆肠吻合内支撑管。妥善固定,防止脱出,要充分认识脱出的严重性,并告诉家属陪护。不正常的脱出,就意味着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如:胆汁性腹膜炎且丧失了手术后的后续治疗通道,为以后的治疗造成困难,对胆道引流者除术中皮肤缝线结扎固定外,还要用胶布加强固定,腹带绷扎。尤其是U管的固定十分重要,术后脱管是最常见的问题。

     2.1.2引流物的观察 注意胆道引流管引流物的色、量、质、气味等。(1)量:一般地说,胆总管探查,引流术后T管引流的胆汁约300 ml/d,肝胆管结石,胆肠内引流术后胆汁约250~300 ml/d。如胆汁量减少,可能的原因有:胆管远端通畅,肠蠕动恢复良好,胆管被结石堵塞或导管脱出,胆汁漏入腹腔或胆管损伤,造成胆汁漏。导管扭曲、折叠。随着肠蠕动的恢复,胆汁量减少,而无胆漏是良好的征兆。严密观察引流量的变化,很有临床价值,引流量突然减少,应及时报告医生,查明原因。如果腹腔引流管胆汁增多或有腹痛发热,提示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的存在。(2)色:正常的胆汁为黑绿色,红色或血样的胆汁示胆道出血,白色胆汁示胆道梗阻,肝功能不良的尿样胆汁转为墨绿色示肝功能逐渐恢复。(3)味:正常的胆汁无臭味,有腥味。如有粪臭味,高度警惕厌氧菌感染。(4)质:正常的胆汁,黏稠,清亮。胆汁稀薄,无黏液丝示肝功能不全,黏液性质恢复是肝功能恢复的征兆,胆汁内有泥沙或结石示肝胆管残留结石的存在,胆汁内有脓液或胆汁浑浊示胆道感染,胆汁中有菜汁、牛奶示胆肠瘘的存在或胆肠反流。

    2.1.3注意引流管的通畅  防止导管扭曲、折叠时重换引流管,并注意无菌操作。观察导管内有无蛔虫,结石渣堵塞,如有怀疑,应及时了解情况,并报告医生予以纠正,导管不太通畅时,根据情况可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压力不能太大,以免导致胆管炎,并注意有无寒战、发热、腹胀、腹痛的征象。

第6篇

一.引言

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常常并发极为严重的并发症,伤情复杂而严重,常伴有失血性休克、腹膜后血肿、多发性骨折、腹盆腔脏器损伤,病情变化迅速。致残率、病死率较高。原则上应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病情稳定后进行手术治疗。我院2014年08月-2015年6月护理38例骨盆骨折患者,注重加强分期护理,疗效满意,现作如下分析。

二.临床资料

本组男38例,其中女8例,年龄45~78岁,平均住院30d。多合并内脏损伤及其他部位骨折、尿道损伤、神经损伤9例,内脏损伤4例,肱骨骨折2例。移位骨盆骨折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愈合较好。

三.护理体会

(一)早期护理要点

在伤后1周内为早期。此期重点在于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合并性损伤,特别是危及生命的内脏损伤,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及时处理。为了便于观察,患者应当充分暴露,重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护理观察。

(1)全身情况:对神志、生命体征、尿量、皮肤黏膜贫血征象、皮肤弹性等必须密切监测,以发现失血性休克,及时输血、补液;发现患者意识改变、瞳孔大小改变,提示出现颅内压增高,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治疗。

(2)腹部情况: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呕吐、排尿障碍,测量腹围并注意其变化,观察肠鸣音的变化和腹膜刺激征,必要时可做诊断性腹腔穿刺以明确诊断。本组患者有2例虽生命体征平稳,但腹膜刺激征明显,经腹腔穿刺,1例抽出血性尿液、1例抽出肠液,经剖腹探查术后,证实分别是膀胱破裂、肠破裂。

(3)排尿情况:观察有元血尿、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难或无尿,以判断膀胱、尿道损伤情况。

(二)中期护理要点

在伤后或急症手术后2~4周为中期。此期患者病情趋于平稳、生命体征正常,护理重点在于骨折或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维持骨折的良好对位,为骨折的良好愈合创造条件。(1)对于无移位或稳定的骨折,需卧气垫床。骨突部位,尤其是骶尾部、股骨粗隆部、足根和内外踝等处,可用厚软的垫子或气圈保护,并注意2~3h给予翻身1次,以防褥疮发生。(2)行股骨髁上牵引和骨盆兜固定的患者,应认真观察肢体的位置是否合乎生物、力学要求,测量双下肢的长度。了解骨折的复位情况,定期对牵引针眼消毒,并注意牵引两端有无松动。

(3)防治泌尿系感染:鼓励患者大量饮水,维持每日尿量在1500

~2500ml以上。留置尿管期间,应注意严格无菌,定时排空膀胱,每天做膀胱冲洗,以便于将膀胱内积存的沉渣冲出,避免形成栓塞和感染。(4)防治呼吸道并发症:患者长期卧床,呼吸功能练习少,呼吸肌肉尤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液黏稠且不易咯出,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应鼓励患者通过吹气球方式,做深呼吸练习,做扩胸动作,定时雾化吸入,并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用器械吸出痰液。

(三)后期护理要点

在伤后或术后4周至患者康复出院为后期。此期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促进骨折愈合,在医师的指导下,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直至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1)促进骨折的营养护理。骨折后期,骨折端血肿已吸收,软骨细胞经过增生变性、钙化变成骨质,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高钙、高锌,高铜的食物,以利骨折修复和机体消耗的补充。同时,口服补肝、肾、壮筋骨之中药,促进骨折愈合。(2)采取主动与被动相结合、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医师的指导下,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首先,手法按摩双下肢。使关节囊、韧带、肌肉得到放松;然后让患者在病床上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活动,练习起坐和双手支撑身体并能掌握平衡,逐渐过渡到立位训练,配合使用轮椅或其他辅助练习器械。前者为被动活动,后者为主动活动,由于每个患者年龄、体质不同、损伤的程度不同,在训练内容和强度应有区别。每日训练总量应在2h左右,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心肺功能的变化,一般在伤后或术后6~8周,指导患者扶拐行走;12周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愈合后方能负重行走。

(四)心理o理

骨盆损伤患者,因意外刨伤,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多疑等心理变化,为疾病预后担忧,缺乏信心。护士应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参与各种功能锻炼及职业康复,重新实现自我价值。

四.讨论

(一)骨盆骨折护理工作中存在不安全因素

(1)护士对骨盆骨折评估风险能力缺陷:骨盆骨折的处理是严重创伤中并不少见却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文献报道此类患者的病死率达到18%~40%,最初24h的死因通常是失血性休克,也是容易引发医疗纠纷事件的原因,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护士对疾病的风险评估能力一定要强,患者生存在瞬间发生改变时,迅速对患者的伤情作出风险评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伤情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需要不断地锻炼和培养,不能因为没有估计到风险而丢失患者生命。

(2)护士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医护人员在各种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责任心不强,常造成病情观察不细致和病情记录不详细,对骨盆骨折造成有些症状如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加重活动性出血、腹膜后血肿引起胃肠道的反应以及患者出现的剧烈疼痛、足趾活动受限等不能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

(3)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缺陷: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年限、工作经历上的差别以及工作经验、护患沟通技巧、业务水、应急能力参差不齐,有时候无法迅速准确判断和处理突发状况,特别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和不信任,从而出现护理不安全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明.300例骨盆骨折并发症的处理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3,(7)

[2] 袁福禄,许俊岭,石国君.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J].河北医药,2010,(6)

[3] 王玮琦.跟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J].天津护理,2014,(1)

第7篇

关键词:  小儿 心脏直视术后 呼吸道管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大多需要经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矫治,由于手术创伤大,麻醉时间长等因素。容易产生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粘稠、不易排出;长时间的体外转流使肺毛细血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产生通透性改变,气道分泌物增多;手术过程中的低温麻醉又可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造成有效通气量减少,导致缺氧,所以呼吸道护理是小儿心脏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1 临床资料

        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科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室间隔缺损27例,房间隔缺损20例,法乐氏四联症8例,法乐氏三联症3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6.2岁。均采用低温体外循环手术。

        2 呼吸道护理

        2.1正确使用机械通气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小、病情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在围手术期诸多因素均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因此,绝大多数心脏直视手术患儿术后需要一段时间的辅助通气,以利于安全度过手术早期的危险期[1]。选择适合患儿的呼吸机及其管道,根据患儿年龄和体重设置呼吸机工作参数:(1)本组60例均采用定容、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模式,潮气量一般为 10~12ml/kg,频率为18~35次/分,吸入氧浓度(FiO2)30%~40%,气道压力<30mmHg。(2)加温湿化:湿化罐的温度为30~37℃, 良好的吸入气温度与湿度能保持呼吸道粘膜纤毛正常排除分泌物的功能[2]。一般以管道内壁附着密集的小水珠为湿化适宜。(3) 保持呼吸机管道通畅: 定期检查呼吸回路, 各接头处有无松动,严防插管脱出、扭曲、受压、堵塞,管道中的积水应及时倾倒。(4)应用呼吸机监测要点:除术后需监测的一般生命体征外,要重点观察患儿胸廓活动情况,两侧胸廓活动是否对称,经常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患儿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气道压力、呼吸频率等。监测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各参数。

第8篇

关键词:高龄;食管癌;术后;呼吸道护理;体会

食管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受麻醉、侵入性操作等影响,老年患者接受食管癌手术后容易造成呼吸功能下降,引发肺部并发症,肺部并发症可增加患者病死率,影响预后。加强对高龄食管癌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1]。本研究将总结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道的护理要点,探讨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6月~2014年4月入住我院的高龄食管癌患者10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男女比20:30,年龄65~79岁,平均(71.2±2.3)岁,肿瘤部位:15例食管下段累及贲门,30例食管中段,5例食管上段;对照组:男女比21:29,年龄66~79岁,平均(71.6±2.2)岁,肿瘤部位:14例食管下段累及贲门,30例食管中段,6例食管上段。排除意识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及精神疾患病例,比较两组入选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前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做好呼吸道准备工作,术后遵医嘱为本组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

1.2.2 实验组 给予本组病例术后呼吸道舒适护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①基础护理:保持病房空气新鲜,保证空气流通,减少人员流动,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保持口腔清洁卫生,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2次/d,鼓励患者漱口,4~6次/d,做好皮肤护理及管道护理,防止压疮及管道脱落;②呼吸道管理: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尽早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协助排痰;③:全麻未清醒者头偏一侧,去枕平卧,全麻清醒者去半坐卧为,促进呼吸、咳嗽;④活动:术后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床下活动,促进分泌物排出;⑤并发症预防:根据药敏试验及痰液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定时测量体温,观察痰液颜色、血象变化,防止肺部并发症[2]。

1.3 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入选病例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进行临床对比。

1.4 数据处理 借助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涉及资料均为计数数据,应用χ2检验法,以[n(%)]表示。P

2 结果

2.1 两组高龄食道癌患者肺部并发症统计 实验组共3例食道癌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9例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

2.2 两组高龄食管癌患者护理满意度统计 实验组40例对护理服务十分满意,10例比较满意,0例不满意,临床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

3 讨论

食管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应用手术方案治疗的高龄食管癌患者越来越多。

大量研究证实[3],为高龄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可收到满意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护理满意度为100.0%,与对照组的18%、82.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肺部并发症为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术后进行呼吸道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是保证高龄食管癌顺利康复的关键因素。

舒适护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兴护理模式,符合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可提高患者生理舒适度,取得患者的信任,赢得患者满意,进而收到较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以医疗服务水平。加强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术后呼吸道管理,鼓励其做呼吸运动,协助患者有效排痰,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可减少其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生理、心理舒适度,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5]。

综上所述,做好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管道护理、呼吸道护理,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丽华,谭尚展,石崛.36例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的呼吸道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06(05):93-94.

[2]陈平.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道护理[J].吉林医学,2013,16(32):6876-6877.

[3]周云,邱文娟,杨敏,等.高龄食管癌合并中重度肺功能减退患者的护理[J].护理杂志,2011,06(06):37-38.

第9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8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88岁,平均年龄(52.53±4.33)岁。

1.2方法

患者术前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术后接受常规外科术后护理干预;在围术期期间患者同时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腹股沟疝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同时患者对疾病的基础知识并不知晓,患者担忧麻醉意外、是否出现生命危险及术后生活质量如何等,患者可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在术前医护人员要将疾病的具体知识告知患者,详尽的回答其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其了解新型手术的优势及价格等,尽量详尽的告知患者手术的优势,使其能够做好心理应对,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术前各科室要合作使患者能够接受全面完善的术前检查;对于患者存在的各类原发病要积极治疗,同时对于可能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医护人员要积极治疗,如前列腺增生、长期咳嗽、便秘等,指导患者通过变换、床上排便及咳嗽、深呼吸等方法积极预防,告知患者戒烟;术前1天常规备皮,术前8小时禁食,术前1天晚上对于失眠患者可给予舒乐安定治疗,调整室内环境至人体舒适温度及湿度,从而促进患者良好休息;手术之前护士与医生要积极配合做好手术使用的药物及器械的准备。

1.2.2术后护理

手术后患者取平卧,待患者血压平稳6h后取侧卧;患者屈膝右侧翻身,之后取平卧,屈膝左侧翻身,反复3-5次后休息。屈膝后侧卧,从而缓解疼痛,体质较差患者可将床头抬高30o-45o,促进创面充分引流;加强对切口的观察,一旦出现渗血及出血现象,立即采用沙袋压迫12-24h,切口保持干燥,叮嘱患者减少打喷嚏、过力排便等,避免切口裂开;术后患者可出现疼痛,医院为患者提供安静环境,避免外界加重患者的焦躁情绪引起的疼痛,支持患者采用自控镇痛泵,缓解术后不适感,减少紧张、焦虑等情绪,对于疼痛严重患者,可给予患者镇痛药物,然而要严格控制药物使用剂量;术后1-2天后缓解疼痛后拔管;给予抗渗素药物,避免患者出现的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患者术后下肢肌肉松弛,常出现深静脉血栓等症状,因此患者血压稳定后要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加强对患者肢体的按摩,预防肺部并发症等;加强患者饮食护理干预,以易消化高蛋白为主。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等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方法,并记录患者出院时间。

2.结果

38例患者住院时间为5-10天,平均住院时间为(6.89±2.41)天,患者术后5例患者出现疼痛,其中轻微疼痛2例,中度疼痛3例,发生率为13.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