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效节水灌溉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9 17:23: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效节水灌溉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效节水灌溉

第1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高效节水;模式;重要性;存在问题;措施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但是,我国的水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因此,发展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势在必行的。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节水技术的运用已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只是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性,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蓄水保墒耕作技术、适雨种植技术或者是地膜覆盖等等。在进行水利灌溉的过程中,建立健全节水刮泥体系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按照节水制度和规定,做好节水计划,同时对于水量和水费要加强重视。

一、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模式

一般对农业水利灌溉来说,其发展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1、渠道防渗技术。从古至今,采用渠道的方式来进行农业水利的灌溉是较为常见的,主要是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方便性,操作的过程中减少了人工作业。但是冲渠道灌溉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水体输送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渗漏问题,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从这一方面入手,对渠道防渗技术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以节水方式为主,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滴灌式灌溉。滴灌式灌溉是用小塑料管将灌溉水直接送到每棵作物根部的附近,水由滴头慢慢滴出,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只有需要水的地方才灌水,可真正做到只灌作物而不是灌土地。此法可长时间使作物根区的水分处于最优状态,因此既省水又增产。但其最大缺点就是滴头出流孔口小,流速低,因此堵塞问题严重。对灌溉水一定要认真地进行过滤和处理。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在农业建设中,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的重要部分,节水灌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节水灌溉指的是农作物种植中利用低量的水来获得农田的高产,是在保障农业生产不受影响的基础之上,尽量节约灌溉用水,主要的措施是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进行科学灌溉,避免在水资源的运输和运用中出现浪费的现象,尽可能地追求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由于传统农业灌溉技术中,并不考虑水资源利用率的问题,而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所运用的水资源中只有小部分被真正应用到了农作物的生长中,这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所不容的,是农业科学建设的重大阻碍。

三、农业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提高农业产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农田水利措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于此同时,在农业水利灌溉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农业管理部门的重视。(1)灌溉方式落后:我国的农业水利灌溉,多是挖渠引水、凿井汲水的方式,或者利用相应的闸坝、堤防、沟渠等,从水库、河流等处引水灌溉,采用的一般是漫灌的方式,很容易造成灌溉不均匀的情况,而且在灌溉过程中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2)灌溉设施不完善:在灌溉中,多是以沟渠引水,而且沟渠以土质为主,在传输过程中,水资源会渗入土层中,同样造成了严重的浪费。(3)管理不当:灌溉工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权不明、权责不清、管理粗放、调度不灵活等问题。(4)资金投入不足:对于已经建成的水利灌溉工程,缺乏维护资金,导致其存在老化、损坏的情况,灌溉面积和灌溉效益逐渐就爱那个第,而新建的灌溉工程由于资金短缺,难以达到应有的规模,其功能也无法充分发挥。

四、加强高效节水灌溉的措施

农业节水灌溉不可能单纯的依托于先进的工艺灌溉设备来实现人们节水意识提升的目的,还有各种政策导向、科技市场发展、规模化经营等方式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国外在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过程中,使用了一套十分缜密的技术管理方式,当中很多的经验都是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的。

1、制定节水灌溉政策。当下我国的农村经济技术条件不够先进,因此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发展还离不开国家的重点扶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需要订立农业节水灌溉设备,设立专项补贴政策。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国家需要鼓励金融单位研究订立各种专门针对农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的优惠贷款政策,提高农民加入节水灌溉队伍的积极性,而一些已经开展农业滴灌的增值税减免政策上,另外需要加深订立各种农业用有别于其他节水灌溉设备的税收优化政策,以加快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发展。

2、以现代化方式发展节水灌溉。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时候,以高新技术与资本当成主要的发展手段,重点研究各项节水农业的各项灌溉结束以及后期的生产研发等等多品种配套的方式,其中像是输水管道、喷头以及滴灌管等,一整套设备组成了一个完备高效的节水灌溉模式。除此之外,投身农业科技发展的工作人员,还对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土壤含水量、各项组成元素等都有专业系统的研究,农民能够参照专家鉴定的结果,实行系统的灌溉施肥管理,有效提升了水资源与肥料的有效利用率。

3、推广节水技术的应用。依照我国具体国情特点,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要求使用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相互联合的方式,同样不可忽视工程技术和非工程技术之间的配合。现下我国节水措施的使用,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技术措施的使用:(1)雨水积蓄使用技术;(2)田间工程技术;(3)节水灌溉技术;(4)机械化保护耕作技术;(5)节水抗旱种类与高效种植技术;(6)耕作和覆盖的保墒技术;(7)化学方式抗旱节水保水技术;(8)监测土壤地力墒情和信息管理技术。

4、精细化地面灌溉技术。对地面的项灌溉技术进行改良,是建设在平整地面的基础上的,我国的地面灌溉量巨大,有十分广阔的灌溉覆盖面积,因此在平整地面的过程中,要求使用激光控制平面的技术和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等各种有效改进地面灌溉方式的措施,以期慢慢的实现田间灌溉水的有效控制以及精细化灌溉调整。激光控制平地设备的组成是激光发射装置、激光接收装置以及控制器和平地铲运等几个部分。此设备的使用能够高效实现土地平整的要求。

五、结束语

在节水灌溉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依照各个地区具体的经济发展情况、土壤状态与农作物要求,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操作方式,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和各种设施的推广应用。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体系,它涉及多学科技术领域,其实质是解决农业用水和农作物需水及单位水量产生的粮食产量和价值。这个体系以农业节水为中心,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实现农作物高产高效为目的。

参考文献

[1]飞.浅谈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

第2篇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措施

Abstract: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development was suit for Xinjiang area modern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drought, half arid area of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water shorta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gh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mod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Key words: high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275

引言:

水资源作为生态与环境的基本要素,又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以及未来发展的情况下,农业不可能再获取更多的水资源,就现有的农业灌溉水平和用水模式而言,我国的农业灌溉问题就更为突出。

1高效节水主要灌溉方式

高效节水灌溉主要是通过首部水泵提水加压,管道输水,然后利用喷头、微喷头、滴头等灌水器对田间进行灌溉。利用灌水器灌溉的不同方式主要分为喷灌、微灌两大类,微灌又主要分为微喷灌和滴灌两种方式。

1.1喷灌

主要利用喷头进行灌溉,喷头一般按工作压力划分为低压喷头(500 kPa )日

常灌溉中常采用中压摇臂式喷头较多,工作压力300 kPa。

对于丘陵地区的茶叶以及露天平地区域的低矮作物(比如蔬菜)可以采用喷灌的灌溉方式。

1.2微灌

1.2.1微喷灌

主要利用微喷头进行灌溉,微喷头从结构特征上主要分为折射式和旋转式。日常灌溉中主要应用全圆旋转式微喷头较多,一般工作压力为150 kPa。

微喷灌的应用范围较广,是一种主要的节水灌溉方式。适用于保护平地(如大棚低矮作物)、丘陵果树、苗木区以及露天平地区域,对于保护平地(如大棚低矮作物),一般采用倒挂式微喷头;丘陵果树、苗木区以及露天平地区域,一般采用地插式微喷头;而对于大棚育苗、花卉种植这类种植作物较密的区域,一般采用雾化喷头。

1.2.2滴灌

主要利用滴头进行灌溉,因滴头结构、出流形式的不同主要分为内镶式滴头和压力补偿式滴头,一般工作压力为100 kPa。

滴灌也是一种使用较多的灌溉方式,主要适用于保护平地(如大棚藤架作物)、丘陵果树等作物。对于保护平地(如大棚藤架作物)主要采用内镶式滴灌管,而丘陵果树等作物主要采用压力补偿式滴灌管。

1.2.3微喷带

采用特殊技术在薄管上打孔,形成小孔出流的一种灌溉方式,一般工作压力为50~100 kPa。

微喷带由于技术的提高,滴灌铺设简便,微喷灌出流大,结合二者的优点就产生了微喷带,其主要适用于葡萄 提子之类的藤类作物。

1.2.4其他

除上述介绍的灌溉方式,还有涌流管(小管出流)渗灌及滴箭等灌溉方式,在日常灌溉中并不经常使用。

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存在问题

2.1 节水认识不到位,浪费现象严重

受传统农业灌溉用水影响,长期以来,对水的认识均为无节制使用认识问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2.1.1有些领导认为高效节水工程规模小,而且相对分散,不像大型工程那样容易出成绩、出政绩,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当地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发展的速度。

2.1.2部分群众对发展高效节水浇灌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节水的意识不强 有些群众习惯了大水漫灌的方式,仍采用长畦漫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尤其是水资源相对充足地区的农民,搞高效节水灌溉积极性不高,也不利于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

2.2 资金投入不足,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缓慢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群众自筹落实难度较大,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高效节水灌溉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效节水面积占全省灌溉面积的比例总体不高。

2.3缺乏统一规划,全区发展不平衡

有些地方在推广先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过程中,不能够因地制宜进行合理规划,可行性论证不够,实施方案编制不够规范,针对性不强,致使高效节水工程不能正常发挥效益高效节水示范工程仅在部分地区开展,辐射作用小,影响程度不大,规模化程度不高。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造成了全省发展总体上的不平衡。

2.4高效节水措施单一,不能实现有效节水

对农业节水,除工程措施外,还有管理措施、农艺措施等非工程措施。高效节水灌溉是节水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在一起的综合工程,只有当各个措施都发挥作用时,节水工程才能发挥整体优势,达到农业节水的目的 目前,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存在重工程措施轻非工程措施的倾向,因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成后,非工程措施往往不能到位,不能实现有效节水。

2.5 节水技术水平较低,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发展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中,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力度小,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仅局限用于经济作物,发展面积少,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节水技术还没有被广大群众所认识和接受,只是作为示范工程,推广进展慢。

2.6 重建轻管,难以发挥工程效益

部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明、管理职责不清、监督激励机制缺乏、管理粗放、调度不灵活等问题。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重建轻管的现象较为严重,工程建成后,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跟不上 ,工程建成后的损毁较为普遍,损坏后不能及时维修,使工程效益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3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有效措施

3.1制定全区性的高效节水灌溉规划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精心组织、积极配合,共同推进规划编制工作,确定规划的总体目标,即在确保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充分节约灌溉用水。统筹考虑水资源布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节水模式,因地制宜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新疆地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需要具备一些前提条件。如水资源匮乏、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具有规模化经营的优势等,即必须具备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亩均投入500—700元进行滴灌设施的建设,每年亩均能增收200元以上,经济效益才能得以体现。因此,在全区范围内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应从水资源匮乏地区以及人均耕地面积较大、规模化经营程度高地区开始,然后逐步向适宜的地区推进。

3.2逐步完善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

目前,国家对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和节水灌溉设备制造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一是将喷灌机、微灌设备等节水农业设施纳入了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二是在农业技术推广等专项资金中支持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培训。三是在税收政策方面对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业提供了一定支持。但是这些政策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应在制定相关规划或产业政

策时,统筹考虑从科研、技术推广、人员培训、设备制造等多个方面予以支持,并对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和普通节水设备予以差别支持。

3.3建立共同投入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把支持高效节水灌溉的资金纳入政府投资和财政预算,千方百计增加投入。二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要以相关规划为依据,以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或者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为平台,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积极整合各项涉及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三是加强对社会资金的引导,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采取贷款贴息、引进龙头企业等方式,借助社会力量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3.4加强管护机制建设

要将节水灌溉的推广和工程管护机制建设以及农业水价改革结合起来。应借鉴新疆推行的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用水者协会、水管单位的作用,加强服务和管理。同时,要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的末级渠系改造投入为引导,规范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结合高效节水灌溉的推广,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实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推行农业水价改革。

第3篇

关键词: 高效节水灌溉探讨

中图分类号:S274.3 文献标识码:A

1农业灌溉及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1.1农灌基本情况

据统计2010年沧州市用水总量为130938.22万m3。其中农业用水97211.91万m3,占总用水量的74.3%;农业用水中农田灌溉89692.21万m3,占农业用水量的92.3%;沧州市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林果等。2010年总种植面积1967.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24.6万亩。

1.2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沧州市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类型主要有低压管道输水、喷灌、渠道防渗等。据有关资料统计2010年末,沧州市农业灌溉面积总计为878.87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559.80万亩,占灌溉总面积的63.70%。在节水灌溉面积中,管灌灌溉面积447.14万亩;喷灌灌溉面积42.32万亩;渠道防渗灌溉面积22.76万亩;其它节水灌溉面积47.55万亩。

2.高效节水灌溉发展中出现问题

2.1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水资源匮乏是沧州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严重障碍。虽然通过兴修水利工程,开源节流水资源,用水状况有所改善,但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基本状况仍未改变,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和8%。2010年沧州市水资源可利用量98503.00万m3,实际供水量为130849.22万m3,缺水量为32346.22万m3,缺水率32.84%。农业用水中地下水取水量77081.346万m3,占农业总用水量的79.3%。由此可见地下水仍是沧州市农业主要的灌溉水源,过量超采地下水,地面形成的漏斗面积及深度已逐年扩大加深, 造成地面沉降塌陷、裂缝、咸水界面下移等地质灾害。因此仍需在各方面加大高效节水灌溉的力度,控制地下水的开采。

2.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大部分陈旧老化、配套不够,排灌系统不完善,渠道渗漏,损坏严重。在农田灌溉工程中,有近l/3数量的机井已达到或接近报废年限,中小型灌区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不足0.5。农田排涝设施中,大部分排水渠道淤积堵塞严重,农桥、闸涵破损严重以致功能减弱,部分排水泵站因设备老化不能正常开机。新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标准偏低,节水灌溉工程只做到了一级防渗,缺少配套措施,水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存在。

2.3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设施蔬菜建设标准

设施蔬菜种植节水节地,经济效益好,备受当地农民的欢迎,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小。据不完全统计,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占总蔬菜种植面积的1.44%,复种指数低,土地产出率低、收益率和水资源利用率低。另一方面,已建成的设施蔬菜,结构简陋,建设标准低,且灌水系统不完善,相当一部分温室内没有节水灌溉系统,还是利用传统的地面灌水系统,影响节水、增产和效益的发挥。目前绝大多数蔬菜以农户分散种植、自产自销为主,能够受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有效牵引带动的为数不多,种植风险大。

3节水灌溉工程措施

3.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沧州市地区地形平坦,地形高差不大,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本地区农田节水灌溉的主要形式之一。应用低压管道技术时,注重把握管材、管件选择与连接,管网布置及田间工程配套,经济管径选择,机泵选择等主要技术关键,提高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建设配套标准,避免冰冻危害。根据土壤、机井出水量、灌溉作物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要与田间畦田配套工程相结合,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3.2喷灌技术

沧州市运东的黄骅市、海兴县等地区地块面积大、水资源短缺,喷灌技术在黄骅市牧草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孟村回族自治县、东光县、吴桥县棉花喷灌试点应用效果明显,具有抢墒、移动灵活、灌溉效率高等优点。在本地区推广应用管道式喷灌和机组式喷灌技术,重点推广半固定和全移动管道式喷灌技术。喷灌几乎适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它对地形、土壤等条件适应性强。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省水30%~50%,增产10%~30%。最大优点是使农田灌溉从传统的人工作业变成半机械化、机械化,甚至自动化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3滴灌技术

据多年推广节水技术的经验证明,滴灌是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滴灌技术是通过管道系统,使水成滴的、均匀的、定量浸润作物根系,使土壤保持适宜的含水量环境,促使作物生长,具有节水、高效省肥、增产、省工、减少病虫害发生等优点。膜下滴灌技术不仅适宜地区广泛,而且适宜多种作物栽培,包括地膜覆盖配套栽培和保护地各种设施栽培等技术,果树、花卉、苗木等生产技术,操作非常简便。根据多年应用结果,尤其是膜下滴灌技术比地面灌溉、喷灌节水。利用膜下滴灌技术病虫害发生率降低,节省肥料,节约成本、节电,同时膜下滴灌也能抑制土壤盐渍化。

4非工程措施

4.1调整种植结构,培育节水高产品种

由于品种的差异,作物水分利用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保证粮食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和种植区的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对提高农田整体水分利用效率是非常有利的。利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现代技术培育节水高产品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抗旱增产品种是现代作物育种的一个新方向,也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措施。

4.2农田秸秆和地膜覆盖

农田秸秆和地膜覆盖是一项人工调控土壤——作物间水分条件的栽培技术,是降低农田水分无效蒸发,提高用水效率的有效农业措施之一。农田地膜覆盖阻断了土壤水分的垂直蒸发和乱流,使水分横向迁移,增大了水分蒸发的阻力,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覆膜的抑蒸保墒效应促进了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有效循环,增加了耕层土壤贮水量,加大作物利用深层水分,改善作物吸收水分条件。地膜覆盖不仅具有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作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促进种子萌发,促进作物早出苗、出壮苗,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秸秆覆盖是一种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效益明显的节水技术,它能减少地表蒸发和降雨径流,提高耕层供水量,具有改土培肥,保持水土和节约灌溉用水的功能,增产效果明显。

4.3增施有机肥,推广节水施肥技术

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容重变小,孔隙度变大,能使雨水和地表径流水渗入土层中。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能把入渗土壤中的水变成毛管水保存起来,以减少蒸发。因此,增施有机肥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土壤涵蓄水分的能力,增强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达到以肥调水、提高水分生产率的效果。通过调节施肥水平也可以获得较大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通过以肥调水,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各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寻求以肥调水的最佳方案 ,在实践中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结语

高效节水灌溉的推广应用能够缓解我市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有效遏制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趋势;降低农业种植生产成本,提高劳力生产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益;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建健康、和谐、文明、科学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1《沧州市高效节水灌规划》沧州市水务局

第4篇

关键词: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灌溉方式;优缺点

在新技术、新理念、新设备的支持下,现代农业逐渐发展并得到广泛普及。其中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成为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近年来,喷灌、滴灌等新型灌溉技术得到了广大农业种植户的青睐,不仅提高了农田灌溉效率和灌溉质量,而且节水率达到了50%以上。但是这些新型灌溉方式对于设备、技术的以来程度较高,前期投入较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负担。因此,必须科学分析和理性对待节水灌溉方式的优缺点。

1 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状况

1.1 国外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因此,以美国、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美国为例,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相关部门就开始着手微灌方面的研究,有数据显示,截至1995年底,美国农田微灌面积达到2300万hm2,占到本国灌溉总面积的5.8%。而诸如以色列、伊朗等中东国家,由于国家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影响,也投入巨额资金用于修建节水灌溉工程,形成了系统化、高效化的节水灌溉体系。

1.2 国内开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

我国开始着手节水灌溉技术工作研究起步较晚,并且由于受地理条件、政策支持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节水灌溉技术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西北的宁夏、新疆等地,已经被列入严重缺水地区。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的推广应用,既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今自然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近年来,国家财政部门加强了对节水灌溉研究的财政支持,为推动新型灌溉技术的发展与革新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并结合我国农业特点,研发出适合我国农业灌溉的特色节水方式。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活动。

2 主流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2.1 喷灌

传统的灌溉方式,灌溉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各种形式的水分蒸发、渗漏问题,水资源的利用率仅为50%-60%左右。喷灌采用了管道输水的方式,用管道连接水源地和需水地,采用高压喷水方式,将水输送到农田。同时,管道出水口连接喷头,水流被分散成若干小水滴,均匀的喷洒到田间。喷灌根据应用设备的不同,又可分为固定管道式喷灌、中心支轴氏喷灌以及绞盘式喷灌等。

2.2 微喷灌

微喷灌是喷灌的一种分支形式,但是由于采用了技术改良,使得其灌溉效率更高、节水性能更好。微喷灌技术区别于喷灌技术的根本在于采用了现代化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农田种植区域的自动化灌溉控制:首先,农田土壤中装设有若干湿度传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土壤湿度不足,会向终端控制器发出供水信号。当计算机接受到该信号后,自动计算需水量,并将供水指令发送到喷灌系统,实现自动化、精准化灌溉。

2.3 滴灌

滴灌是一种局部灌溉方式,其灌溉原理是在农田土壤中埋设一定密度的塑料管道,然后将水分直接作用于农作物的根部,实现灌溉目的。滴灌是目前节水灌溉方式中最为有效的一种,与如今较为流行的其他节水灌溉方式相比,其水分利用率高达90%以上。同时,将农作物所需肥料溶于水中,配制成一定比例的营养液,还能够实现灌溉和施肥的同步进行,最大限度保证肥效。目前,滴灌主要应用于大型的果树、蔬菜及其他经济类农作物基地的灌溉。

2.4 其他类型的节水灌溉方式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灌溉方式外,目前在我国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还有管道输水、膜上灌溉、膜下滴灌以及做水种等,但是这些类型的节水灌溉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特色,推广和应用范围都相对有限。

3 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的优缺点分析

3.1 喷灌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喷灌的优势主要有:首先,适用范围较广,在丘陵地区或是种植低矮作物的平原地区都可以采用喷灌方式。我国主要的地形主要有五类(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其中丘陵和平原地形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因此喷灌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发展潜力。其次,射程大、范围广。喷灌采用的是压力输水技术,因此喷头处的水压较大,其射程一般在2-10米左右。同时,喷头采用了旋转式设计,能够保证喷射半径范围内的所有农田作物得到灌溉。最后,前期投资相对较低,灌溉设备简单。喷灌技术与其他节水灌溉技术相比,无论是在设备投资还是后期养护上,其资金花费都相对较少,对于生产获利相对困难的农业产业来说,低成本和低维护,无疑使得喷灌技术更具适用性。

喷灌技术的缺点有:首先,灌溉不够均匀。在水分喷射过程中,距离喷头越近的区域,其灌溉量越大,而喷射末端的灌溉量则相对较少。其次,喷射过程中水流会受风力影响,导致水分出现一定的飘洒损失。最后,喷头处承受较大压力,后期设备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加大了养护维修成本。

3.2 微喷灌技术的优缺点

微喷灌技术的优点有:微喷灌的应用范围较广,是一种主要的节水灌溉方式。适用于保护平地(如大棚低矮作物)、丘陵果树、苗木区以及露天平地区域,对于保护平地(如大棚低矮作物),一般采用倒挂式微喷头。微喷灌的优点在于每小时出水流量小,射程近,喷洒均匀性好,可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微喷灌技术的缺点有:田间管网布置密度高,影响作物的种植,亩均投入较高。雾化喷头其射程比正常微喷头的射程还要小,致使其管网密度更高。

3.3 滴灌技术的优缺点

滴灌技术的优点有:滴灌也是一种使用较多的灌溉方式,主要适用于保护平地(如大棚藤架作物)、丘陵果树等作物。对于保护平地(如大棚藤架作物)主要采用内镶式滴灌管,而丘陵果树等作物主要采用压力补偿式滴灌管。由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压力补偿式滴灌管道的造价有所降低,其正逐步替代内镶式滴灌管在将来成为主要的滴灌管材。

滴灌技术的缺点有:对于内镶式滴灌管,其所需压力小于微喷头的工作压力,对取水首部的水泵扬程要求较小,但由于其铺设于作物根部,未埋入土中,会影响作物的种植。而对于压力补偿式滴灌管,虽然其相对于内镶式滴灌管增加了压力调节能力,但其投资相对增加,所以,压力补偿式滴灌管应用于丘陵地区。由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压力补偿式滴灌管道的造价有所降低,其正逐步替代内镶式滴灌管在将来成为主要的滴灌管材。

4 结束语

综合考虑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断研发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已经成为科研机构和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各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都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为了保证其节水效果的发挥,必须做好前期试点工作,随后再逐步扩大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谭诚,兰才有,蔡振华.国内外节水灌溉发展趋势探讨[J].农业机械,2011(27):144-145.

第5篇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情况;高效节水灌溉

1水资源利用情况

1.1供水工程状况及供水能力:全县灌区现有中小型水库18座,总库容10043万m3,其中淤积库容4614万m3,防洪库容4998万m3,兴利库容2404万m3;水保骨干坝49座,总库容6050.8万m3,拦泥库容2637.14万m3;泉水改造141处,水窖4.74万眼,配套硬化集水场7000处;现有灌溉机井85眼,单井出水量30-50m3/h,年可供水量1235.44万m3;现有小型扬水站15座,年可供水量134.32万m3。

1.2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

1.2.1水资源总量:灌区近5年平均降水量为375.32mm,94905.29万m3。当地地表水7571万m3,客水1500万m3。全县地下水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红、茹河河谷,大面积的黄土丘陵区,地下水资源量少质差,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趋势与降水量的分布基本一致,由南向北逐渐递减,地下水3194万m3。

1.2.2水资源可利用量:灌区多年降水可利用量225.19mm;当地地表水4522万m3,客水1500万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459万m3。

1.2.3可供水量预测:全县水资源总量为9820万m3,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026.4万m3,本次规划P=75%现状灌区总供水量为3973.86万m3,其中自流灌区供水量为2604.1万m3,机井灌区供水量为1235.44万m3,扬水灌区供水量为134.32万m3。

2水资源平衡分析

2.1生活需水量分析:农村人畜饮水按综合定额按40L/人·d计算,城镇人口用水定额按80L/人·d计算。

全县城乡居民生活需水2010年:农村人口23.35万人,县城人口2.56万人,城乡居民生活需水总量为319.74万m3。

2015年:农村人口达到24.79万人,县城人口达到2.72万人。城乡居民生活需水总量为339.51万m3。

2020年:农村人口达到26.31万人,城市人口达到2.88万人。城乡居民生活需水总量为360.17万m3。

2.2工业需水量分析

2010年:彭阳县工业总产值为4.0088亿元,万元产值耗水量为17.93m3/万元,工业总用水量为71.87万m3。

2015年:彭阳县工业总产值为7.39亿元,万元产值耗水量为60m3/万元,工业总用水量为443.4万m3。

2020年:彭阳县工业总产值为10.77亿元,万元产值耗水量为50m3/万元,工业总用水量为646.2万m3。

2.3农业灌溉需水量分析:2010年有效灌溉面积8万亩,亩均灌溉定额240m3;高效节水补灌面积0.6万亩,亩均灌溉定额100m3;灌溉用水量1980万m3。

2015年灌溉面积达13.06万亩,亩均综合灌溉定额140m3,高效节水补灌面积5.32万亩,亩均灌溉定额100m3;灌溉用水量2360.4万m3;

2020年灌溉面积达15.64万亩,亩均综合灌溉定额140m3,高效节水补灌面积7.22万亩,亩均灌溉定额100m3;灌溉用水量2911.6万m3。

2.4水资源平衡分析:本次规划P=75%总供水量为3973.86万m3。至2020年农业灌溉用水量2911.6万m3,在灌区灌溉面积由现状8万亩发展至15.64万亩,高效节水补灌由现状0.6万亩发展至7.22万亩的情况下,通过灌区节水改造、田间配套以及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降低工业用水量,灌区总需水量小于可利用水资源量,到2020年余水55.89万m3。

2.5规划项目水资源情况: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共20个集中连片项目,水源为3座中型,7座小(一)型、6座小(二)型水库,66眼机井,现状水利设施可提供灌溉水资源量3973.86万m3,基本可保证15.6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7.22万亩高效节水补灌用水需求。

4“十二五”高效节水规划

4.1规划思路:通过灌区高效节水规划,彻底改变现有灌区灌水粗放等农业浪费水现象,建立节水型发展模式;根据本县实际,因地制宜,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转变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将彭阳县机井、扬水站、水库灌区建设成为满足彭阳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的高标准农业节水高效生产基地。

本次规划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思路,考虑项目区的地理优势,通过对灌区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减少输水损失,提高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发展瓜果蔬菜等设施农业种植,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项目区选取群众积极性高、愿意自动投劳,水源有保证,发展灌溉有条件,工程实施有保障,分轻重缓急,能够达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在红茹河流域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水资源较缺的北部山区发展高效节水补灌农业。在灌水方式上,一般在设施农业、大中拱棚蔬菜采用滴灌,苗圃采用喷灌,玉米、经果林等采用低压管道灌溉。

4.2规划布置与内容

4.2.1高效节水灌溉区:水库自流灌区主要分布在茹河流域和红河流域。茹河流域由硷沟、店洼、石头崾岘、吴川等水库灌区组成,红河流域由马河、李儿河、苏沟、常沟、庙咀、红堡等水库灌区,规划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44万亩(其中2011-2015年3.06万亩,2016-2020年2.38万亩)。

扬水灌区主要分布于城阳,古城、白阳镇、红河、王洼5个乡镇,规划发展灌溉面积2.78万亩(其中小型扬水灌区0.20万亩、长城塬扬水灌区2.5万亩)(2011-2015年0.20万亩,2016-2020年2.5万亩)。

机井灌区主要分布在红、茹河流域水库灌区未端无水可灌而地下水又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红河、新集、城阳、古城、白阳5乡镇,共计机井58眼,规划发展灌溉面积1.9万亩(其中2011-2015年1.7万亩,2016-2020年0.2万亩)。

第6篇

我国一直是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12760m3人均占水量更是靠近22200m3的世界水资源紧缺警戒线。在如此严峻的用水形势下,农业用水虽然占据了总体用水的69%,但其中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7%,形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水资源的短缺和浪费已经开始阻碍社会各行业的健康发展。而高效节水灌溉可以使用研发出来的专业设备和专业的灌溉技术使农田水利工程相关产业改革,这项技术和传统灌溉技术相比能更好的节约水资源。我国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起步虽晚,但如今也已经发展出包括微灌、滴灌、喷灌等技术。各类节水灌溉技术有着不同的使用要求,相比传统单一的灌溉方法,它也能更好的适应各种地理环境和气候类型,人们应根据实际情况来使用合适的灌溉技术和设备,以此使农田水利能进行高效灌溉。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必要性

节水灌溉的高效发展能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推进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它能否得到科学有序的发展将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社会生产经济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我们不应该对节水灌溉这个概念以偏概全的理解,它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针对我国水资源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发展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就显得非常必要,除了能避免浪费水资源的问题频繁出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在有一定程度上发展农业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使农作物加快生产速度,取得良好的收成。此外,高效利用水资源和发展相关灌溉技术,将能很好的推进我国的坚持走生态可持续科学发展的路线。我国目前的节水灌溉技术处于初级研发阶段,不但需要相关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给予充足的资金款项进行科研项目研究,确实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同时也由于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具有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不能很好的根据环境和气候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改善,这样也就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缺乏的不良局面。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

3.1优化调整水资源利用结构,推进农业优质发展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仍然处于短缺且利用率不高的情景中,科研人员应该在基于这个事实的基础上,优化节水灌溉设备配置,调整水资源利用结构,熟悉掌握当地的水资源布局和气候条件来实施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此外还需在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以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为战略路线,使民众的生产生活用水能够一一得到科学公平的安排。做到这些,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也必不可少,需要他们提供当地的详细气候历史数据和各种资源评估报告等,根据这些才能做出合理且科学的环境评估。同时还应该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分配,使用水总量能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对每一个用水项目和农田水利工程的用水量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和控制,对当地管辖范围内实施因地制宜的管理方针,让广大民众能够自觉做到节约水资源,不浪费每一滴水,以最合理的、最科学的、最有效的方法将水资源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充分发挥其价值,已达到高效利用水资源、使我国农业能够长久而健康的发展。

3.2设立高效节水灌溉先进项目

设立高效节水灌溉先进项目,对全面发展我国各地的农田水利建设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在实际的开发建设中要注意保持高效节水灌溉的优点,严格把关数值和制作过程,使农田在区域上能保持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使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使当地的经济效益和自然效益能互相起到良好作用。设立高效节水灌溉先进项目主要有几个要求,一是需要在合适、合理的地方进行;二是要避免地势崎岖,无法进行天然灌溉和干旱地区;三是要优先选择靠近经济发展较好、当地民众文化教育较好和新事物接收程度较高、对高效节水灌溉这类事业比较热情支持的地方;四是最好选择在主要作物是经济作物的地区。优先选择这些地区主要是因为能有便利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做支撑,能够使节水灌溉项目尽快步入建设日程中去,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对周边地市有着良好的辐射效果。

3.3努力研发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技术是高效节水灌溉的核心,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和研究相关技术,使节水灌溉效率能大幅提升。特别要关注能有效控制用水量的技术、能合理配置水资源使用架构的技术,一些西方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引进。当前,我国大致有这几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形式:3.3.1从农作物特点研究出发。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成长周期的因素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得出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并让其在人为构建的缺水环境下控制生长,这样能够很好的对农作物的各个育成期、收获期进行掌控,避免农作物不受控制的生长。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3.3.2利用计算机技术。善于将全球定位系统、遥控红外技术、地理环境状态等计算机技术投入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开发中去,通过计算机和这些技术进行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推断出农作物最适宜播种、灌溉和收获的时节,便于人们进行高效节水。3.3.3结合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如今发展势头良好的电子信息技术、自动机械化和有机生物技术紧密的连接起来,以人工操作或者电脑操作的方式全方位全天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观察和监测,之后得出相关的详细农作物和土壤分析,再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灌溉,以此达到高效节水的效果。具体工作原理如图1:这个系统内的控制器主要可以采集各类农作物数据、控制各个井房并执行主计算器发出的命令,起着连接灌溉系统各个设备的作用;此外,还支持多种灌溉方式,能根据当地土地的实际含水量定时定点进行自动化操作,进行用水量和水压的测定记录。3.3.4加强相关工程的管理。为了达到加强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我们必须要有当地政府和部门在法律政策条款上进行大力协助,制定合理科学的高效节水灌溉管理制度,将各项工作和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做到有法可依、有人可用、有理可讲,在一个开放科学的环境中,更好的发挥它的功能,推进当地农业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3.3.5制定相关规定。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还不算平衡,在很多农村落后地区推行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已然需要国家和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为此,我们应该优先为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实施专门的补助计划,比如集中添置高效节水灌溉设备、设立一些奖励政策和降税措施等,借此来提高当地农民使用和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热情。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想取得全面广泛的推行,就必须从国家政府本身开始做起。

从技术的发展前景我们能得知,未来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离不开生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应用的飞速发展,一是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来进行水资源的节约利用,解析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二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来实现对农作物的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元素的调节,以此进行节水灌溉。自“十二五”以来,国家政府开始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作为其中的核心项目自然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重视。我国在研发相关技术项目时碰到了不少难题,如水资源缺乏、落后地区缺乏资金支持、劳作人民普遍节水灌溉意识不高,项目难以顺利推行等,我们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大力研发和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使技术能够真正为民所用,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让人们意识到高效节水灌溉能大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节水灌溉事业中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定能在农林水利工程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作者:孔宁 单位:山东省郓城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水利发展;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缺乏。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膨胀,使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灌溉作为我国的用水大户,用水量约占总水资源量的65%,且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协调人与环境相和谐,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

与传统的灌溉模式相比较,高效节水灌溉模式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同时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的实效性。经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与过去的土渠灌溉模式相比较之下,采用喷灌模式节约的水资源可达到30%~50%,采用管道运输可达到30%左右,而采用微灌模式的节水效率最高可达到70%左右,而节水效率最高的则要属膜下滴灌,该模式的节水效率可达到80%。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为显著,主要体现在灌溉的适量上,保证农作物用水的同时,也保证了作物创造的经济价值以及农产品的质量,促进农民的增产和增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帮助农村地区创造良好的,也就是通过排水的少量性来实现农药和化肥功效的最大化发挥,将农业污染的程度有效的降低和控制。除此之外,将节约的用水向工业、农业以及生活等各个各方面提供,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改变,并且进行区域和产业划分,保证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农业产业就够的调整,为农村地区创造最大化的经济价值。

二、农业的水利灌溉模式

(一)渠道的防渗漏技术

渠道对于我国的农田灌溉而言非常关键,可是在以往的土渠输水中,渗漏导致的水量损失约占一半以上,所以渠道防渗漏情况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在发展节水灌溉上的关键技术措施。依照防渗漏材质能够分为土料施压、砖块衬砌、三合土护面、塑料膜防渗漏、预应力高压灌浆素混凝土衬砌以及沥青护面防渗漏。渠道防渗漏技术的节水特征为:降低渠系输水时因为渗漏导致的水量减少,提升渠系水运用系数,提升渠道的输水安全保障率,提升渠道在抗冲方面的能力,加大输水能力。

(二)喷灌技术

喷灌也就是喷洒灌溉,是通过专用设备,如:水泵、管道,将水压加大,或者通过水体自身的自然落差把水运输到灌溉处,经由喷头在空气中散播成无数细小的水珠,匀称的散播进行灌溉。喷灌的系统通常包含水源工程、各类管道、控制设施、水泵以及喷头。喷灌系统具备三种方式:固定式、半固定式以及移动式。

(三)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是依照作物自身的需水量,经由低压管道系统同安置在毛管处的灌水器,把水以及作物所需的养分一点一点平均且缓慢地滴在作物的根部土壤里。滴灌系统最主要的三个部分是首部枢纽、管道以及滴头。滴灌的主要特征为灌水量极少,灌一次水所需的时间较长,且周期较短,可以十分正确的把握灌水的量,而不会出现浪费的情况。滴灌还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管理,滴灌比喷灌更加具有节水增产的效果,并且还能够将肥效提升一倍以上。滴灌系统具有固定式以及半固定式两种。

三、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建议

(一)节水灌溉的新型技术

目前,发展潜力较大的农业节水灌溉新型技术是应用3S技术的精细灌溉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作物调控灌溉技术以及智能化节水灌溉装备技术等。3S技术的精细灌溉技术就是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电脑调控地面信息系统(GIS),从而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业率得到最大限度提高。在作物生理角度基础上,通过特殊处理从而使作物经历亏水锻炼,实现矮化密植,改善品质,最终达到在少量用水的情况下确保丰收的技术就是作物调控灌溉技术。智能化节水灌溉装备技术就是用高科技的节水灌溉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地检查土壤的以及田间农作物的所含水的百分比,按照作物含水量的不同实施不同用水量的浇灌,这样就会得到最大的农作物节水灌溉效益。

(二)严格设计主体资质,确保工程规划效果

为应对当前设计主体的的资质欠缺的困境,相关负责部门应针对设计人员水平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抛下地域限制的旧观念,放眼全国,寻求资质、能力强的设计单位,辅之以严格的评审程序,为工程建设的开展提供高水准的设计单位。作为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建设单位,应做到客观甄别施工、监理单位的水平与能力,对未能达到工程标准要求的施工或监理单位,倡导运用经济手段推进监理、施工单位高素质人才的投入,从而在保证设计主体资质达标的基础上,严把技术能力关、质量关,确保工程的设计与规划科学性、高效性,使得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在专业的团队设计下,依据科学的理论指导,结合施工地的客观实际情况,使整个系统工程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切实解决地方水资源短缺问题,造福一方百姓。

(三)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只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灌溉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四)促进节水灌溉设施制造业发展

一项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可能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伴随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业也可望能形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行业,成为中国加工制造业一个新的增长点,政府部门应使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和支持。

(五)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以及自然条件和水资源的的限制,发展灌溉工程难度大、成本高。农业经济结构单一,节水技术普及率低,节水措施不配套,抗灾避灾能力弱,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还很低。通过规划项目的实施,能够大力调整农、产业结构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率,能够加强地方优势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能够充分发挥农民用水协会的作用,结合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对不同产业的需水特性进行管理,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以此建立完善的现代化节水、高效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以此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增强农民的收入。

(六)滴灌

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将作物所需的水和养分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色列人创造了滴灌技术。我国也于1974年引进滴灌技术,现该技术已用于多种农作物的灌溉,在辽宁、河北、山东等地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滴灌突出的优点是灌水质量好、省水、省工、节肥,提高农作物质量和品质。我国在引进外国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设计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燕山滴灌技术。实践证明,与传统的滴灌相比,燕山滴灌技术不但省水,且投资节省80.00%~90.00%,操作简单,可以有效解决北方干旱缺水的问题,也可应用于开发贫困山区。滴灌技术的缺点是灌水器容易引起堵塞,在含盐量高的土壤上易引起盐分累,限制作物根系发展等。

结束语

总之,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好,农业生产才能取得较快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农田水利设施相比较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如何真正提高农民收入,农业发展是关键,这是全社会应该积极关注的问题,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努力推进新农业发展,着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海忠.浅谈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及新启示[J].农业与技术,2014,06:41.

[2]葛雷春.农业节水灌溉发展中的水环境问题[J].甘肃农业,2014,13:41。42.

第8篇

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保证资金在投放、使用和财务核算等环节中的合法性及有效性,根据国家、自治区和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专项资金,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灌溉水和自然降水,通过采用水利、农业、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从水源地通过输水、配水、灌水直至作物耗水过程中的损失,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耗水量,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值而投入的资金。

第三条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使用和管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专项资金,须遵循本办法。

第二章专项资金的来源

第四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专项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自治区财政、市本级财政安排的资金和县区配套资金以及其他方面投入的各类资金。

第五条国家、自治区财政安排的资金(以下统称自治区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可用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各类专项资金:现代农牧业生产发展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土地整理资金、大中型水库移民资金、扶贫资金、粮食增产工程资金等。

第六条市和县区财政根据每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任务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专项资金列入年度预算。

第三章专项资金的管理

第七条县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配套资金先上解市财政,市财政根据各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任务,同市本级和上级安排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资金(不含自治区专项资金)一并下达县区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各县区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级高效节水办公室(水利管理部门)的申请,及时将用于购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各类材料款汇入市高效节水办公室设立的专户(可走直接支付程序),市高效节水办公室根据采购计划适时进行采购,并对县区及时准确调拨相关材料物资。

对自治区专项资金按原渠道不变、保持项目的完整性、符合项目验收要求的原则,把其中用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各类材料资金通过项目实施单位汇入市高效节水办公室设立的专户。自治区专项资金需要县区配套的资金将从县区上解资金中解决。

第九条市和县区高效节水办公室(水利管理部门)设立高效节水灌溉专项资金专户,对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封闭运行”管理。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类高效节水灌溉专项资金的调度,并对专户资金的核算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第十条自治区专项资金和市级、县区配套资金下达县区财政后,各地须按市里要求及时将资金汇入市级专户,未按时汇款地区,市财政将从该地区财政往来资金中抵扣。

第十一条市高效节水办公室负责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所需材料的采购、登记、发放,并根据县区的要求负责提供材料的清单和发票等相关票据。市高效节水办公室将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所需材料的采购、登记、发放等制定具体办法。

第十二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资金拨付遵循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

第十三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专项资金的使用及管理,实行县区人民政府负总责的制度。县区人民政府应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反专项资金使用规定,截留、挪用或造成资金损失的单位和个人,由有关部门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加强对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的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十五条各级监察、审计部门应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附则

第9篇

1.1优化水资源配置与农业发展

根据我国目前水资源匮乏的现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人员要综合分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分质供水。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要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将促进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设计的基本思路,统筹发展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做好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监测与评估。水资源分配要坚持总量控制、配额管理的原则,确保每一灌区用水总量和具体指标。并严格要求各用水单位和灌区要节约用水,将水资源用到必须利用的地方,在高效用水的前提下,优化水资源配置与农业发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1.2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促进了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在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的建设中,建设人员要结合高效节水灌溉的特点,制定各项指标,以增加农业收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根本出发点,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在选址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选择严重缺水且地面高低不平,不能进行直流灌溉的地区;第二,选择经济发达,经济类作物种植较多的地区;第三,群众思想先进,可以接受并支持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的地区;第四,社会治安良好,没有恶性案件发生的地区。在以上地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速度较快,使用效果也相对较好,可以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促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此外,高效节水灌溉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基础,管理是保证高效节水灌溉顺利实施的关键,为确保投入使用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长期运行,必须要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1.3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重要前提就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于节水灌溉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包括节约用水管理技术、节约用水灌溉工程技术、灌溉用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和农艺与生物节约用水技术等。在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中,在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基础上,要大力引进新技术和新产品。水利工程建设人员要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下面几种:第一,在生物技术基础上建立的调控灌溉技术,调控灌溉技术是通过研究农作物的生理特征,在农作物生理期内实施亏水生长,使农作物得到亏水锻炼,这样农作物的品质便得到了改变,有效控制地上部分过分生长,进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及高效节水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第二,在3S技术基础上建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此种灌溉技术运用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技术,可以获取更为准确的农作物生长信息,将获取的各类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之后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灌溉;第三,在智能技术基础上建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此种灌溉技术是将生物学中的自动化、信息技术、智能化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全程控制农作物的生长,对农作物土壤和躯体中的水分实施实时监测,最后再将信息传递到计算机中心,计算机中心根据接收到的消息发出指令进行高效节水灌溉。

2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