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海绵城市的弊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09 17:23: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海绵城市的弊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海绵城市的弊端

第1篇

1海绵城市理念的基本内涵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划,而这些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又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无法避免的影响,部分城市会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城市干旱或是内涝等问题,这就会大大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的正常生活,在这一城市发展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也就应运而生,并为城市发展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海绵城市理念指的是以尊重自然环境和生态优先的原则为基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的相互结合,保证城市能够如同海绵一样,有效应对洪涝和干旱等问题,从而保证城市能够自行净化、渗透和积存雨水,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逐步提高,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安全。

2城市规划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城市建设者没有关注城市的竖向规划,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常常忽视竖向规划的作用,导致,竖向规划偏离实际,最终诱发城市发生雨后的严重内涝问题。第二,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专项规划与用地规划相互脱钩的问题,城市管理者需要同步考虑用地规划与专项规划,然而实际情况确实,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仅仅关注城市的功能分区,而没有同步考虑专项规划问题,最终导致开发强度与周围基础设施配套之间的相互脱钩。第三,缺乏定量分析,在进行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之前,需要对城市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和调研,从而选择适当的天然海绵体保护措施以及土地的开发强度,现阶段,较为常用的定性方法表现形式为文字描述型,这一方法相对较为简便,但其缺点在于容易偏离实际、严谨度较差。

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

第一,城市规划理念的转变。城市规划设计人员需要摒弃以往的城市规划理念,对海绵城市的基本作用、内涵以及应用方法进行全面的把握,并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引导下,关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在城市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以可持续的生态观为基础,重点规划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城市与生态的空间关系等内容。在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做到尊重客观实际、因地制宜,对海绵城市理念加以灵活、深刻的把握,从而提高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合理性。第二,仿生人工海绵体的构建。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在海绵体人工构建与保护的同时,通过仿生人工海绵体来增强城市的雨水储存和收集能力,常用方法包括: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科学分析城市洪涝情况,使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发挥最大作用;利用城市市政试点或大型停车场,对再生水的专用通道和设施加以建设,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基础构建仿生海绵体,从而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第三,建设和改造生态海绵体。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为生态海绵体的人工改造和建设,在城市生态海绵体相对缺少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人工的方式建设和改造海绵体,从而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其生态海绵体的数量。常用的生态海绵体人工改造建设方法包括:改造城市园林绿地,利用下凹式或滞留塘等形式收集雨水,并将其与绿地景观资源相互结合;对城市水系加以改造和构建,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自然水资源的调节作用;对传统的绿地布局形式进行调整,在有效控制投资成本和城市建筑面积的基础上,以面积更小、更为分散下沉式绿地取代以往集中的绿地建设形式,从而促进雨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设置人工绿地和园林,增强城市的洪水弹性应变能力[1]。第四,天然海绵体的修复和保护。城市规划建设中常用的天然海绵体恢复和保护措施包括:一是利用生态走廊的构建,加强天然海绵体保护措施,从而促进海绵城市的发展,构建起生态海绵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出天然海绵体的作用;二是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砌岸、水植物培养以及淤泥疏浚等措施,从而有效修复绿色生态系统,保证天然海绵体的调洪能力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对非建区和建区进行准确划分,利用强制性的方法对天然海绵体加以保护,避免其受到破坏[2]。第五,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城市管理者需要从整体上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并做好城市规划之前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进行专项的城市规划研究,并以相关研究结果为依据,对城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加以评估,从而确定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和处理现状以及潜在能力,而这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目标和方向确定的基础,会对城市的开发策略和开发原则产生直接的决定性作用,经过城市水系和道路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能够为海绵城市的构建,以及城市用地的合理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城市规划需要根据地块的地质地貌等特征来划分汇水分区,对城市建设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理念能够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就需要城市管理者对海绵城市理念形成深刻的认识,转变管理理念,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关注天然海绵体在海绵城市构建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充分构建仿生人工海绵体和人工改造的生态海绵体,从而增强城市的雨水处理能力。

作者:王艳海 单位:聊城市规划局

参考文献:

[1]苏义敬,王思思,车伍,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J].南方建筑,2014,(3):39-43.

第2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弊端;策略

前言

当前不管是在生态需求或是精神文化领域追求上,人们对周围的生活环境给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一面,受到了人们的格外重视,但在其设计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城市环境的健康发展。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弊端分析

(一)效仿问题严重

现阶段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效仿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缺乏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在我国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并不缺少经典的成功案例,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对这些案例进行参考,在条件适合的环境下是可以照搬就用,但是,其前提必须要全面的对当地的地理、气候、文化等多因素进行研究,才能保证其更好的融入城市特色设计,而实际上很多设计人员却忽略了这一点。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没有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点缺乏认识度,而只是翻看许多设计方案,生搬硬套到自己的设计图纸上。

(二)设计缺乏连贯性

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在设计层面上过于追求华丽感与规模,这就导致设计效果过于肤浅,与城市居民的需求产生矛盾,不能真实的将城市的特色反映。例如在城市综合性公园以及广场或是绿带设计时,不能仅仅将重点放在施工时间上,而是需要重视园林设计的时间以及设计出高质量的园林效果,要全面考虑城市发展的需求。

(三)植物使用不恰当

植物,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供遮阴、避暑,还能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也是大多数自然生物的气息场所,代表着园林景观的生命力。但是,目前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使用存在严重不当现象。首先,物种非常贫乏,对于观赏植物的收集非常欠缺;其次,植物品种单一,过多强调绿、阔叶,忽视了多样性的基本要求;最后,没有发挥出乡土树种的优势,过多种植异地植物。如果合理使用建设地的物种资源,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绿化造林成本,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够建设当地非常有特色的绿化园林物种类型。

(四)缺乏与时俱进的观念

当前很多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单位的数量还不是很多,而由于我国近年来该行业发展迅速,导致市场需求非常大。设计单位的任务非常重,所以就没有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对于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导致许多设计单位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来设计。这其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甲方单位的要求。与时俱进不仅仅要求所有的设计单位要时刻与时代需求紧密联系,同时还需要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这样才是合格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中的改进途径研究

(一)创新设计理念

国家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也是如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渗透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渗透不仅能够有效的将设计灵感密切的联系城市风景园林的内涵,同时还能在后期的建设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与美感,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创新设计理念应用能够有效的对方案进行规划,减少盲目性的发生,能实现设计理念的最终目标。

(二)加强设计连贯性

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对设计的连贯性进行强化,为了减少上述的问题发生,在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要综合考虑设计规模与设计华丽问题,要结合实际项目的特点,针对性的选择设计方式以及设计方案,有条件还可以到现场进行考察,通过合理的分析有效的控制好设计的连贯性,减少问题的出现。

(三)重视人才培养

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于设计能力欠佳问题,在工作的时候,必须要重视设计人才的培养,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人才,保证他们在设计过程中能有效的进行规划设计,保证城市发展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创造亲切的环境

在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全面的考虑到城市构件搭配的需求,只要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保证设计的搭配性与城市空间的亲切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文化休闲场所以及其它活动场所进行综合考虑,同时更加需要考虑自然景观给人们带来的充实感,并且在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好生态环境、空气、气候等方面的控制,保证景观设计效果能够体现出良好的视觉效应。

(五)加大海绵城市的建设力度

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重在观念的转变。传统城市建设中,大多是以硬化路面构成,一旦遇到大雨,主要使用排水管道、泵站等进行排水,容易形成逢雨必涝的现象。根据海绵城市的建设基本要求,城市建设工程中,应优先利用种植草沟、渗水砖、下沉绿地等设施来保证排水通畅,既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大规模洪涝现象,还能够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

三、小结

总的来说,在我国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想要将优美的景观环境构造出来,必须要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且将人们需求作为设计的起点开展设计工作,同时,在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将设计的弊端找出,从而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处理,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樊佳奇.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的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01)

第3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难点

在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到2015年12月20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再次强调“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短短几年时间,海绵城市已成为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然而随着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各城市面临从建设模式、前期规划、工程设计到后期绩效考核与运营管理各方面问题和挑战,如何因地制宜、合理高效地选择技术设施与产品成为突出问题和迫切需求。

1海绵城市的概念和作用

所谓的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且在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够实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功能,旱季则可以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这部分功能主要是通过实现综合性“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并完善。

具体来说,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可以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第一,保护水资源,打破传统“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思想,尽可能多地吸纳水资源,为城市所利用。第二,防治水污染,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减少雨洪初期雨水对水体的污染。第三,减轻洪涝灾害影响,通过减少径流系数的方式,使较大降雨量得到就地吸纳,降低城市内涝的影响。

2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是关系到国家生态文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在全国上下拍手叫好之后却面临着很多困难和矛盾。在建设初期如果缺乏针对性的理性思考,一味跟风、模仿,不能及时反思和评价,则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欲速则不达。

2.1“绿色海绵体”不足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范围普遍存在“海绵体”不足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城市房地产开发过热,城市土地价值哄抬过高,开发商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进一步加速了土地的地产开发流向,造成了公共绿地面积减少,硬质地面增加,最终导致可以吸水的绿色海绵体严重不足,使国内的海绵城市建设缺少了基础实力。

2.2社会认知不够

我国是一个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人们在遭受瞬时暴雨灾害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雨水被大量排放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对于立足于将雨水变害为利的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也不够深刻。目前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情仅局限于相关政府、建设及设计单位。人们对于相关改造的必要性和造成的不便不认可不支持,也会影响建设进程。

2.3缺少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撑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处于摸索尝试阶段。很多问题尚未预见,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也需要随建设的实践慢慢推进,需要在建设中总结分析,并实时调整。因此没有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撑,没有建设行业标准的硬性要求,建设中会存在混乱和无法可依的状况,也会影响建设力度和成效。

2.4突袭式建设存在弊端和风险

海绵城市突袭式建设会给城市带来很多尚未预见的风险。比如,改造道路绿化带为海绵体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理论支撑和安全评价,尤其对于济南等北方城市,植物品种普遍耐涝性差,夏季瞬时雨量大,可能给全市园林绿化造成灾难性后果。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改造原有市政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基础结构,因此需要进行严密的风险评估,避免改造中的人为灾难。积蓄雨水的后期净化处理和再利用不仅成本较高,处理效果和利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问题会随着建设的深入和后期的应用逐步显现,需要各方面密切监控并及时处理。

2.5科技研发滞后

海绵城市建设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现有的经验和技术多为借鉴,自我研发需要大量经验的积累和分析,也需要全面评价建设效果,因此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研发需要专业人才和资金的大量投入,人才的培养更不是一日之功,因此国内的海绵城市建设还会有一个很长的艰难探索和成长阶段。

3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关键点

3.1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规划控制目标和低影响开发技术选择

第一,通常情况下,规划控制目标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因素,具体则可以分为径流峰值控制、雨洪利用、径流污染控制等多种可选条件。这些条件的选取,对城市建设的标准和实施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加上各个城市的区域位置、水文特点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存在较大的差异,规划控制目标也就有一定的差别,因此要做到科学必选,因地制宜。此外,还可将径流总量控制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重要的规划控制目标,并制定合理的实施策略。低影响开发主要对包括地块透水铺装率、下沉深度、下沉式绿地率以及绿色屋顶率等单项指标进行控制等。

第二,选择低影响开发技术应遵循资源节约、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等选择原则。合理选择低影响开发雨水技术及组合方式,包括截污净化系统、储存利用系统、渗透系统、开放空间多功能调蓄、径流峰值调节系统等原因。在这里,尤其要注意运用因地制宜原则,针对属于干旱缺雨城市,首先应对考虑吸纳收蓄和利用雨水,而针对南方多雨地区的城市,则应侧重于雨水的迅速收集与排放。

3.2依据投资来源,合理确定开发主体,严格落实海绵系统的设计、建设工作

政府部门统筹管理,市政、规划、国土、交通、水务、园林等职能部门在各相关规划编制过程中严格落实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建设内容。政府对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工程的投资,由当地政府筹集资金。社会投资项目由企事业建设单位自筹资金。政府可利用建设奖励机制,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海绵系统建设。

3.3依据项目性质,建立并完善设施维护长效机制

依据职责分工,公共项目类低影响开发设施是由各相关部门负责维护,而针对社会投资类低影响开发设施,则是由所有者负责维护管理。日常维护和雨季前设施的检修维护则是由维护管理部门负责。

3.4加强政策引导、标准规范的制定

针对低影响开发技术涉及城市排水、中水回用、雨洪利用等多种技术,各类设施的设计标准规范需应进一步完善,同时注意吸纳环境保护等相关方面的法规,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4篇

关键词:城市内涝;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在今年六、七月份连续出现的几轮强降雨过程中,随州同北京、武汉等城市一样,出现了严重的内涝。特别是2011年7月26日晚,随州城区普降暴雨,城区包括舜井大道、青年路在内的多条道路严重积水,以往鲜亮的城市在瞬间变成“水城”,交通中断、出行不便、财产损失,各种问题逐步显现。查阅往年资料发现,近年来随州内涝问题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在这篇文章中重点分析了当前随州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弊端以及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城市排水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

1 随州市城区排水现状

1.1排水系统现状

随州市城区人口48万人,建成区面积约48km2。随州自古有“三山拱卫,两水入城”之称。目前,随州市城市排水管理机构主要是排水管理处,其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城区排水排渍,排水设备设施的新建和维护管理,参与提出和制定城市排水事业近、远期规划。旧城区排水管网主要是合流制,城东新区及部分小区新建了雨、污分流管道,但部分片区最终汇入雨水干管,还是雨污合流。城区形成了一套雨污合流的排水系统,雨污水均依地形地势就近排入管道或渠沟,污水部分进入望城岗污水处理厂,雨水最终汇入瘚水、府河及涢水。

城区排水系统分为区域,即明珠渠排水区、花溪河排水区、护城河排水区、漅丝厂冲沟排水区、厥水以西排水区、涢水以北排水区、府河以南排水区。目前城区已建成排水沟方沟10800m,泵站8处,闸门2处,排水渠1082m,管网226176m,内河道16180m 。

随州城区排水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1)没有统一的污水处理系统,府河水质污染严重;(2)城市部分管渠排水不畅,每遇暴雨,城市积水严重,易涝点分布较多;(3)排水体制不健全,大量污水没有纳入城区污水管道系统,对排污体制及管理造成混乱。

1.2近年来内涝情况

1.2.1近期国内几大城市内涝情况

今年以来,南方多个城市相继因暴雨发生严重内涝的情况,以往鲜亮的城市在瞬间变成“水城”,交通中断、出行不便、财产损失,各种问题逐步显现,暴露了一个个看似实现了“现代化”的城市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严重落后,这也让一度埋在地下的城市排水系统问题浮出水面。

北京——暴雨致北京多处积水交通瘫痪,内涝再度拷问城市

2011年6月23日下午,北京遭遇入夏以来最雨,局地降雨量超过100毫米,达到百年一遇标准。由于降雨正值交通晚高峰,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地铁部分站点停运。有网友调侃称,整个北京成为“积水潭”。

武汉——排水系统口径“落伍”

2011年6月以来,暴雨连降江城,每一次降雨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内涝在6月18日到达顶峰。《六月到武汉去看海,在武大操场游泳,坐公交冲锋舟》等多篇反映大雨导致城市内涝的帖子引来网民的“围观”。作为一座老城,武汉很早就有了地下排水系统,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这种标准已不能适应今天城市发展的需要,如管网、箱涵等排水系统的口径还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建的。

1.2.2近年来随州内涝情况

2010年7月17日凌晨2时左右,随州城区下起特大暴雨,大暴雨使随州城区发生内涝,城区、乡镇镇区普遍进水,有的地方交通中断。……2010年7月16日晚至17日晨,广水市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多个地区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应广大片城区被水淹没。广办东河、西河两岸全部积水,应山河两岸被水淹没,城区西部大片城区居民一楼被水淹没,居民均由驻广部队冲锋舟救出……

1.3内涝发生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内涝现象的分析,我认为城市排水系统脆弱是内涝发生的直接原因,排水系统问题又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建设和排水管网管护两方面的“历史欠账”:一方面是管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布局,城市排水系统不能与城市各方面发展规划配套,导致排水能力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排水管道不成系统,部分管线管径不合理,雨水管径普遍偏小,过水能力不足。在国内,排水管沟直径超过3米的几乎没有,而在一些国家,排水沟可以跑汽车。另一方面是排水管网的管护不到位,很多城市对污水排放管理不严,居民生活和餐馆污水任意排放,导致管渠淤积严重,过水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此外管网老化、排水管道被占压问题也比较普遍。

地面雨水渗透能力差也是发生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当前各个城市的地面都被大面积硬化,导致城市地面的渗水能力越来越差。正常情况下,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土壤会像海绵一样不断的吸收雨水并储存,专家把这一过程称为“海绵效应”。但硬化的地面就像铺在土壤这块海绵上的有机薄膜,降水只能流淌其上,而无法内部吸收,因此一旦雨量较大就容易形成城市内涝。

据初步估计,随州城区超过70%的路面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雨水根本无法渗透,从而导致随州近年来内涝问题严重。

主城区人口负载严重也是城市内涝不可以忽略的另一原因。虽然很多城市已经意识到了排水问题的严重性并加大了投入,但由于城区人口基数大,排水配套设施依然无法满足人口负荷。以北京为例,从2002年到2009年,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增加了3174公里,8年间增长了51.44%,同期人口增加了23.33%。但是从人均占有排水管道长度来看,2009年只有0.53米,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长度超过4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第5篇

关键词:社会类课程;城乡规划;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181-03

一、现代城乡规划思想的社会学渊源

现代城乡规划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种种城市问题和矛盾的一种回应。诸如英国着力于解决住房问题、德国致力于解决城市扩展、美国的重心则是城市的美化方面等。虽然各个国家在城乡规划实践活动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不得不说,现代城乡规划的萌生与工业化、城市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城乡规划诞生”这样一种线性过程。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性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一种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工业本身除了牟利的动机之外,从19世纪开始就成为促成城镇化的积极因素和巨大推动力。在这场技术革命当中,煤炭成为了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铁路的修建使工业企业选址脱离原材料产地成为可能,城市逐渐成为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之地,与此同时,空气污染、公共卫生问题、住房问题特别是贫民窟的出现,引起了一些社会学家的关注。针对英国大城市的弊端,艾比尼泽・霍华德1898年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表达了一个社会学家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书中试图通过开展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来解决城市问题,为此,他构建了一个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田园城市模式。20世纪初,围绕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的社会学派对芝加哥城市的社会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的研究领域逐渐与城市研究出现了交集,为后来的都市社会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英国社会学家格迪斯注意到工业革命、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为城乡规划是社会改革的重要手段,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把城市放到区域的层面上进行分析,注重社会因素对城乡规划的影响。城市社会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催生了城乡规划思想的发展。在当今全球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城市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和多样化,如何有效解决城市社会问题,不仅是社会学家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城乡规划理论发展的动力之一。

二、现代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与教育现状

城市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和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化。虽然西方现代城乡规划诞生于建筑学,城乡规划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实用型的技术科学。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也促进了城乡规划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城乡规划作为一项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政策性特点的工作,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涉及的学科不断增多,逐渐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围相互交叉,研究内容相互渗透,研究方法相互借鉴,学科多元化趋势日渐凸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增加了“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在此之前,城乡规划与设计仅仅是建筑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其他研究方向诸如区域发展与规划、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等均在其他学科中覆盖。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设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目前,设有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数量日渐增多,这些高校主要依托于建筑学、地理学和园林成立和发展城乡规划专业。与此同时,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也在不断改革和变化。从目前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上来看,主干课程仍然大多是以设计、工程技术类为主,由于受办学历史和专业特色的影响,一些学校增设了社会经济类、管理类、信息技术相关课程。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和城乡问题的研究深入,国家也开始注重城乡规划教育中的社会经济和人文方面的教育,从2000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始开展一年一度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作业交流评优活动,社会调查逐渐成为城乡规划课程教学中增加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的定位与设置

传统的城乡规划认为空间问题是城乡规划学科的核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形态的规划已不能解决城镇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城乡规划应当从其他学科中吸收相关的理论来充实城乡规划学的发展和实践,同时,具备一定的社会学、经济学理论背景的城乡规划人才越来越符合市场的需求。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来看,专业的城乡规划设计人才必须具备具有对城市复杂环境的整体认识和思考,特别是对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宏观分析与把握。《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城乡规划专业》中提到城乡规划社会调查教学任务的课程有“城市社会学”、“城乡规划系统工程学”、“城市研究专题”、“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规划设计与综合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以上课程均明确提出了规划专业应以城乡规划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为教学内容的要求。社会调查作为城乡规划方法论的内容之一,在实践环节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基础性作用和对规划实践的科学性的影响。因此,将城乡规划社会类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社会类课程既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又要加强城乡规划社会调查方法的应用。学生通过对城乡规划社会类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认识城市,也为科学规划城市奠定基础。

依托于风景园林设立的城乡规划专业比较偏向于物质形态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忽略学生社会学相关课程的学习,重设计,轻调查,因此,如何在以工科为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中建立社会类课程的特色教学内容成为城乡规划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融合在理论、实践、应用环节的教学中去。建立从“理论―实践―应用”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在梳理相关高校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城市社会类课程理论环节的课程应当包括城市社会学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门课程,分别作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城乡规划和设计调查报告,作为专业实践和实习的一部分。应用环节的内容包含在毕业设计前期调查分析部分中,作为考核毕业设计的标准之一。围绕理论―实践―应用这条主线,笔者在城乡规划四年制课程教学环节中设置了不同阶段的相关课程和阶段目标,如表1所示。

四、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类课程教学探索

针对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现状,适应新形势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设立,教学内容选择,考核方式和实践教学进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城乡规划复合型人才既要有扎实的设计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对城乡复杂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因此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和发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并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认识。并能够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社会调查方法在具体的城乡规划和设计实践工作中加以应用。

2.社会热点导入式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是课程体系的支撑,教材在课程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它的作用在于系统、简明地叙述和解释基本知识和理论。但社会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教材的更新远远跟不上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速度,就出现了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或联系不密切的情况。理论落后于实践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丧失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就是将社会热点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从专业角度去解决问题。例如我国城市规划目前的热点诸如海绵城市、多规融合、存量规划等,这些都是城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变革,和社会发展和城市问题密切相关。城乡规划如何来面对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专业热点导入问题,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热点的背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社会热点导入式的教学内容必将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3.建立有效衔接的课程关联的教学模式。社会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包括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城市发展,将社会学延伸到城乡规划发展的历史中去,在理论教学内容上主动关联到其他课程的内容上去,比如城市发展史、城市总体规划、居住区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等课程相关内容。另外,在教学安排上,合理安排各课程教学顺序,城市社会学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门课的理论学习安排在大二阶段,城乡规划和设计调查报告安排在专业实习或实践内容中去,安排在大三阶段,作为应用环节的毕业设计前期调查分析结合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四阶段安排。

4.建立教学―实践―应用三维一体式的联动教学方法。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社会学课程理论性较强,与城乡规划偏重实践有些偏离,事实上城乡规划和设计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城市现象和城市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读,社会类课程恰巧弥补了这一点。因此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应当强调教授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任何一个理论的诞生都是依托于特定时代背景之下,因此,笔者认为在理论教学环节,应当打破传统的理论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思维穿越到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历史为坐标,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解读理论,最终任何一个伟大理论的诞生都成为了一种历史必然,也就是一种历史定位的方法,这样学生对理论的认知更深入、更全面。另外,通过案例讨论,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深化理论学习。实践环节中,建立城市社会实践调查平台,将社会实践调查和专业实习与关联课程结合起来,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社会实践调查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串联起来,建立从教学―实践―应用的三维一体式的联动教学方法。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课程内的实践环节。第二,专业实习环节,如城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第三,毕业设计环节。通过以上三环节的教学,从课程练习到实践应用,形成课程实践教学主线,在实践教学的考核过程中,通过举行评优活动,特别是与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的城乡规划专业本课程作业(规划设计、调查报告)交流评优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结语

基于对城乡规划思想发展的社会学渊源的思考,认为城乡规划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公共政策的属性日渐凸显。同时城乡规划学科地位的提升也赋予了城乡规划更大的社会责任,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类学科的交流与融合,目前四年制城乡规划教育重视设计能力培养,缺少对社会学方法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锻炼,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方法应当是一种有结构的多学科方法,城乡规划教育也应当是跨学科的交流与整合,因此,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类课程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如何将社会类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和衔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曹康,西方现代城乡规划简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第6篇

一个桥梁工程的质量,无论是在施工中还是在竣工后,都会受到很多外界客观环境的因素所影响,例如,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实地施工与图纸设计的轻微出入,所导致的后期于设计图纸不符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会使得桥梁内部的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或者是因内力的改变导致桥梁的变形等。一个桥梁的施工过程中,严格的检测以及其控制,还有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的采集和研究,都是为了下一步施工提供合理条件的根本所在,也只有这样,桥梁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总的来说,桥梁施工中的控制不单单可以提高桥梁的内部应力满足其设计的理念,还可以使得桥梁施工的准确度得到明显的提高,并以此来增加桥梁整体的质量。

1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桥梁工程的重要性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拉动内需,可以说非常的重要,在我国各个城市都被广泛地执行着。但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使得我国西部或者是远海的地区其经济的发展与东部或者是沿海城市有着天差之别。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以及远海地域,由于交通的不发达,运输工具难以真正地贯穿整个地域,使得西部及远海地域的经济发展始终比不过东部以及沿海城市。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的运输可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为了能够积极地配合新型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省政府以及相关地方政府开始大力地建设铁路以及公路还有桥梁。而在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说一直是整个建设过程中最为高端技术的存在,也是其整个过程中的核心技术,可以说对于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以及开发一直列在首位。可以说混凝土技术发展的缓慢就是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的根本所在,并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混凝土技术被列为核心技术,并不是无的放矢,混凝土技术所拥有的取材面广以及价格低廉和超强的抗压性和维修费用低等等相关的优点就是其成为核心技术的根本所在,而这些因素也是混凝土技术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建设中的根本所在。在正常的环境长期影响下,混凝土会保持盈利不变且其质量也一直趋于稳定的状态,正常来讲,混凝土具有较高的耐久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会因为水位以及温度的变化而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其严重地影响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在路桥建设的过程中,因为混凝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终导致了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在桥梁工程建设时期,由于混凝土技术逐渐地被完善,通过混凝土技术将省与省之间完全的贯穿,将各种资源运输开来,使得桥梁建设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速度上都得到了一定的保证。可以说在桥梁建设的过程中,使用混凝土技术不单单将区域的经济水平有效的提高,还使得其交通运输以及经济发展得到了坚实的基础。一段桥梁的建设,混凝土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在无形中加快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混凝土施工在桥梁工程中存在的弊端

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城市的各级别公路以及各种桥梁的建设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桥梁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例如裂缝或者是渗水等病害的问题,这些弊端的出现严重的影响了桥梁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尤其是在一些桥梁工程的建设中,由于人为或者是客观环境的因素,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破损或者是坍塌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交通的运输,且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通常,混凝土都是由水泥以及砂料和石子还有水进行搅拌混合后形成的,并且经过人工硬化的处理之后形成了混凝土。因砂料和水泥以及其中的碎石其脆性很大,使得混凝土在抗拉能力上较弱,且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当混凝土受到了一定的张拉力或者是弯折力后,由混凝土形成的桥梁就会出现一定的开裂现象。而由于普通的混凝土会出现一定的热胀冷缩的现象,且其收缩的力度非常大,进而使得路面受到温度的影响最终出现裂缝等现象。普通的混凝土由于并不具备抗冻性,所以在寒冷的天气下,混凝土会膨胀,而且其强度也是不断的下降,最终出现裂缝的现象。而除却上述的这些问题,普通的混凝土抗侵蚀的能力也比较弱,而且对水泥石的抗侵蚀能力也较差,极易出现路面损毁的现象。上文提到过,桥梁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技术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混凝土的种种弊端,使得其由于承受力以及抗压性所引起的各种病状严重地影响了一个桥梁的质量,而且对交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但随着近些年桥梁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完善,一些特殊地域如高海拔以及高温或者是低温地域,这些桥梁的建设其混凝土的技术也随着地域的特殊环境持续的完善着。

3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的手段

混凝土技术的优点就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材料可以代替,而由于其缺点,也导致了各式各样的弊端,在桥梁工程的施工中,经常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为了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在没有找到新型可以替代混凝土的材料之前,就需要对这些问题施以有针对性的手段,最终解决这些弊端。

3.1原材料质量的提高

混凝土自身的质量对于一个桥梁工程的质量来讲,有着潜在的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的问题,就需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进行相应的提高。桥梁所用的主要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的质量归根结底就是其强度来决定,而强度即指混凝土在硬化后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性能,强度的好坏通常都会表现在桥梁的抗拉以及抗压和抗弯强度上。正常情况来讲,抗压强度最大以及抗拉强度最小就是一项相关的指标。对于桥梁工程来讲,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在桥梁建设工程中承受的压力以及支撑的承载物。所以提高混凝土的原料质量把关工作,就是提高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3.2材料配比的完善

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来讲,除却对原材料质量的把关,还需要对材料的配比进行一定的完善,无论是砂料还是水泥和水还有石块等,必须经过严格的计算,对混凝土制作的桥梁其承载力问题进行完善的配比,而除却这些还需要添加一些例如由矿物组成的海绵状玻璃体,铝硅酸盐玻璃微珠就是很好的选择,加入这些材料的根本原因,就是利用这些微珠其表面的光滑以及粒度细等,使得混凝土泥浆的需水量得到一定的缩减,还能将水泥浆中的孔隙进行有效的填充,使得混凝土的紧实度得到一定的提高。而如果在混凝土中再添加一些适量的粉煤灰,还能使得水泥不会再发生颗粒间的粘黏,将消化反应更好的进行,降低用水量提高其密实性能。

4结束语

第7篇

我想兼职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有几点具体的好处。

第一,兼职能增加我们大学生的就业经验。目前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就业压力太大,现在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很多企业都要求有工作经验,很多人希望通过打工取得工作经验,以此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并为将来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选择兼职的大学生就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增加经验,为自己就业的天平增加一个砝码。第二,兼职能提高我们正确使用时间的能力。我们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而兼职打工的时间有时候会与我们的学习时间有冲突,所以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这就提高了我们正确使用时间的能力;第三,兼职可以磨练我们的毅力,把自己变的更加的坚强。在工作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不能退缩,必须迎难而上,想办法解决。同时这也锻炼了我们的解决思考问题的能力。第四,兼职还能锻炼我们学生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虽然我们是在兼职也就是在帮别人做事,但随时都有可能遇到突发事件,比如上班迟到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能快捷而又高效的处理好这些矛盾,所以,兼职能锻炼我们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五,兼职锻炼了我们的社交能力。兼职让我们有机会去面对各式各样的人,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客户与自己,自己与同事,自己与上级的关系,这就锻炼了我们的社交能力。第六,兼职增加了我们大学生的收入。其实大学生的我们花消是很大的,有了兼职可以减少一点父母的负担。总之,通过兼职,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在更短的时间内赶上社会的步伐。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好处,因此,我认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还是应该要适当兼职的。

当然我们知道菜刀可以切菜同样可以杀人。

兼职,同样具有它不好的一面。由于我国存在很多贫困边远地区,因此有的大学生直到上大学后才第一次看到高楼大厦,第一次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城市的五颜六色,灯红柳绿,足以让这些大学生的内心荡起不小的波澜,很多大学生必然会抵挡不住诱惑,从而陷入诱惑的漩涡,甚至毁灭终身。比如,有得女大学生为了赚钱,去酒吧当陪酒女,甚至不惜出卖自己肉体和灵魂,最后只能是自取毁灭;同时,兼职有可能使人对学习失去兴趣。因为长时间的兼职,可以有一笔不菲的收入,有的同学不惜牺牲学习时间而整天搞兼职,以至于学业的荒废,这无疑是丢了绿豆拣芝麻。当然,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比尔盖茨?只有一个马云?这些同学只看到了眼前很微薄的一点利益却忽视了对知识的汲取,对知识的渴求,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本质意识。当然这些同学的初衷其实都是好的,都是想锻炼自己的能力,但由于缺乏很好的自控能力,在浅试社会的同时被社会的萎靡所迷惑,失去了自己的本真意识,最后只能落得个身不由己的境地。能力的锻炼固然重要,但我们做事情要权衡利弊,经过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大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兼职是次要的,不要一味地兼职而荒废学业。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总而言之,无非是社会的危险性,使得兼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了一定的危险性,这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害的。

所以我们大学生在选择兼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自己,要适度,要时刻提醒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的。在选择兼职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好各个方面的因素,比如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学业,所兼职的工作是否会影响到学校,社会,甚至是国家的安全,是否会对自己的安全有影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当然通过综合考虑我认为大学生兼职还是利大于弊,并且有一些弊端是我们综合考虑,提前有思想准备之后可以避免的。人是锻炼出来的,兼职可以让人早得到锻炼。早出炉,早得到真金。而且作为大学生,我们的确太需要锻炼了,只有通过锻炼才能有进步,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就像我们十几年寒窗苦读一样,因为我们十年如一日的“苦练”之后最后才换来了优异的高考成绩,换来了令家人感到无比骄傲,令自己感到无比欣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后找工作,关键是个人能力起决定性作用。虽说大学生时间少,但时间如海绵中的水,去挤总会有的。兼职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锻炼自己的能力,较早地接触社会,更清楚地认识社会,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兼职可以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同时也可以体味生活的艰辛。现在招聘首先问你是否有工作经验,文凭只是敲门砖而已。兼职的人比没有兼职的人更成熟,更能适应社会。竞争是残酷的,只有不断地充实、锻炼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兼职,我们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才能更好更快的提高我们的个人能力,才能更早的从青涩中走向成熟,才能充分把自己融入社会的群体中。兼职的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我觉得,人都应该敢于挑战,勇于挑战,勇于去面对危险的境地,否则,安于现状的我们就会很容易丧失战斗力,丧失自己的斗志。

第8篇

2000年前后,以TEMPUR等品牌为代表,记忆绵类产品开始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

记忆绵的出现,一度被称为家纺产业增长新的发动机。对于竞争充分的家纺市场而言,记忆绵产品确实存在很大惊喜:产品功能性强大、卖点明确;没有季节限制,能弥补家纺产品的季节性销售短板;尚处在产品导入期,市场处于不充分竞争状态,可以获取高额利润。一时间,家纺品牌纷纷伺机而动,有的将其作为新的产品线,有的专门推出二线品牌来专门经营记忆绵产品。

进入2008年,各品牌企业对记忆绵的预期愈发增强。美国诺伊曼率先发力,增大传播力度;香港赛诺以珠三角为基地,向上海、北京拓展;上海惠谊引进美国BEMCO,大肆展店;博洋家纺的二线品牌喜布诺开始在二线市场攻城拔寨……

但从当前的市场回报来看,除了诺伊曼等少数品牌有较好的业绩表现外,大部分品牌的营收与预期均存在很大出入。“记忆绵产品叫好不叫卖”是当前众多品牌面对的行业性困扰。

有人认为记忆绵产品“叫好不叫卖”的现状,是因为其产品处于导入期,没有被市场充分接受,导致销售提速整体缓慢。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记忆绵从2000年左右就进入国内市场,在长达八年时间里,国内经济汹涌增长,而记忆绵发展始终缓慢。因此,“产品导入论”的论调实在说不过去!

实际上,记忆绵的增速缓慢,有其根源性的深层次矛盾。从产业竞争的角度看,记忆绵的“叫好不叫卖”正是由其产业内外部的四大障碍引起的。

1、行业壁垒低,产品价值感遭到破坏

记忆绵产品的主要原料是聚氨酯化工原料,主要技术壁垒集中在生产工艺控制上,加工难度相对较小,一般海绵厂均能生产,其行业进入及退出的壁垒都比较低。从长远来看,记忆绵行业潜伏着类似当年保暖内衣恶性竞争的威胁。

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生产及工艺水平比较差的厂家推出了所谓的“记忆绵”枕头在超市的售价仅为六七十元,已经对行业的价值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因为行业壁垒低,各生产企业的工艺水平又良莠不齐,导致产品价值感受到极大的破坏,这是造成记忆绵市场增长缓慢的一个原因。

2、小众市场,短期内无法支撑起一定的市场规模

虽然记忆绵枕头、床垫在欧美多国已经普及,但考虑国内的消费水平,一个枕头几百乃至上千、一个床垫数千甚至上万的价格,足以令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

真正有能力购买记忆绵产品的消费者,仅是一小部分中高收入群体。虽然从长远来看,国内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在增强,但是从短期来看,这个市场的购买力格局无法得以根本性改变,这就决定了在现阶段记忆绵在国内仅是一个小众市场的产品。

这使得记忆绵产品短期内无法支撑起一定的产业规模,叫好不叫卖也是情理之中。

3、产品线单一,单店盈利能力差

目前大部分家纺企业均将记忆绵作为产品线的补充,因此不会对其单店营收平衡造成影响。 然而,单纯经营记忆绵类产品的专卖店却正在遭受极大的考验。因其产品线集中在记忆绵,而客户又是小众的消费群体,导致单店盈利能力比较弱。大部分记忆绵企业常常因为单店的亏损而苦不堪言。 单店盈利性差,也制约着记忆绵产业的扩张速度!

4、品牌的诉求和消费者的需求存在距离

不可否认,记忆绵类产品的确具有明显的改善睡眠、矫正体型等功能,而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一生中有1/3左右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对睡眠类产品的需求不可谓不大。

但非常遗憾的是,除了极个别品牌外,大多数品牌并未能真正将品牌诉求同消费者的需求联系起来,一味地强调产品的功能,甚至用了很多消费者难以理解的专业性词汇,诸如“太空绵”、“记忆绵”、“熟眠系统”、“脊椎医学”等等,颇有一种孤芳自赏的味道。

品牌诉求和消费者的需求存在距离,也是影响记忆绵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记忆绵市场短期内受其产业内外部四大因素的制约,增长缓慢,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其商业机会仍然是巨大的。

但凡使用过质量优良的记忆绵类产品的消费者,对其卓越的产品力,几乎都是赞不绝口的。单凭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相信:随着整个市场环境的增长,记忆绵在国内必然会像欧美市场一样,被广大的消费者所接受,成为大众消费产品;记忆绵也必然会成为家纺产业内一个庞大的类别,并推动整个家纺产业新一轮的增长。

家纺企业如能克服产业内外部的四大障碍,就有可能迅速从记忆绵市场中获得巨额利润。

下面就如何抓住这一巨大的市场机会,在具体操作层面展开探讨:

一、时间!时间!时间!

记忆绵尚处在市场培育推广期,消费者对其已经有了一定的接受程度,而且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还存在很多空白市场。哪个品牌能够率先在空白市场接触消费者,那么就能先入为主的抢占当地消费者的心智资源,成为该区域市场的记忆绵领先品牌,在短期内不仅能够规避其他低端品牌的价值破坏,还能赚取超额利润。

要在记忆绵行业取胜,必须抓住“空白市场”的战略机会,必须和时间赛跑,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去空白市场“跑马圈地”。在行业价值感遭受破坏之前,去抢占高额利润。

现阶段,时间资源对于记忆绵企业而言弥足珍贵!

但是,大量的企业将拓展重心放在了上海、北京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希望进入高端市场,顺势辐射全国。2008年,记忆绵品牌对上海等一些中高档商场终端资源的抢夺已经非常尖锐,一线城市的内线作战已经处于胶着状态。

优秀的企业,必须把握战略机会,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营销的重心从一线市场转移到广大空白的二、三线市场。

要打赢这场战争,必须在空白市场的渠道拓展上,比竞争对手抢得更多的时间!

二、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

面对行业壁垒低,价值感容易遭到破坏的弊端。有些企业通过不碰“记忆绵”,而采用其他类别名称的办法,来规避行业内低端企业对产品价值感的破坏,而有些企业则寄希望于打造品牌来增强竞争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为记忆绵类产品的本质相同,如果行业的整体价值环境遭受破坏,即使再怎么玩概念,消费者都不会买账。就像今天的保暖内衣市场,即便品牌做的再强,根据恶性竞争、优胜劣汰的理论,也难以获得好的回报。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优秀的企业应该进行记忆绵的标准输出,将自己的产品与低端产品进行区分,以获得长远的高额回报。

相对家纺行业的其它产品类别而言,记忆绵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产品类别,目前尚无严格的行业标准。因此业内相关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应该联合起来,争取早日出台一个行业标准,增加行业的进入壁垒。为记忆绵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三、开动营销机器,做足细分市场

短期内,记忆绵面对的是小众消费群体,市场容量存在一定的限制。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高层次消费者群体拥有的消费能力是巨大的。只要对人群进行细分,将目标消费群体的购买力集中起来,便可产生惊人的销量。

记忆绵产品能延缓体重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并对人体脊椎、骨骼具有保健养护作用。对于老年人、办公室白领、有车族、小孩而言,记忆绵产品能带来巨大的保健、养护效果。为此在销售过程中,应该围绕这几类消费者进行重点突破:开发出不同的产品线,有侧重的对各类消费者进行产品诉求。比如针对老年人,重点强调养护骨骼,促进睡眠;针对开车一族则重点诉求放松骨骼,减缓疲劳……

因为记忆绵产品具有特殊的功效性,在具体推广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保健品的一些合理推广经验,来聚焦消费群体,打动消费者。为此,以经营记忆绵为主的专卖店,更应变“坐商为行商”,由等待顾客上门,变成积极主动的在进行一系列的推广活动!

鉴于记忆绵产品的特征、价位,非常适合礼品赠送。从朋友间的馈赠,到单位的福利团购,记忆绵企业都应进行有效推广。从礼品市场也应该积极的从礼品市场切的一块蛋糕。

四、丰富产品线,扩大利润增长点

目前记忆绵产品的款式,颜色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对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以及实现重复购买而言,均非常不利。

另一方面,很多记忆绵品牌专卖店的产品线仅是单纯的记忆绵产品,单店盈利非常困难(上文已经提到)。

因此,优秀的企业必须从满足消费者个性购买及增强单店盈利两个方面来丰富产品线,扩张利润增长点:

1、满足个性购买需求

加强产品的工业设计,积极开发更多的款式,使得产品更加符合人性化需求;打破米色的单一产品色调,用多样的颜色来丰富产品线,丰富终端的视觉效果;积极采取多样化材质,来取代目前单调的记忆绵产品绒布外套。

2、增强单店盈利率

虽然现阶段记忆绵的消费群体是小众人群,但是除了记忆绵以外,可以采用其他的关联产品,以增强消费者的重复购买率和重复进店率,便能克服现阶段单店盈利不足的障碍。

可以在家纺大类别中寻找高价值的能与记忆绵能进行组合销售的产品,比如高纱支的四件套、贡缎提花类的小套件等,同记忆绵类产品进行组合推广和销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