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23: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的相互关系
(1)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伴随化工安全生产事业的全过程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实践行为与化工安全生产的完整过程相互伴随,为了切实为化工产业的生产实践活动提供充分的安全性支持,一般会同时性地运用和实施多种形态的生产实施技术以及管理实施方式。生产技术是我国当代化工企业实体实现良好而充分的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对化工企业的生产技术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将会有效保障化工企业生产实践各个基本技术环节的安全性,切实保障化工企业实体能够比较稳定地处于稳定运行的良好状态,就这一学理性考量层面而言,可以比较清晰地认识和感知到化工生产技术管理与化工安全生产事业之间现实存在的较为紧密的实践关系。(2)实施生产技术管理能助力消除生产实务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化工企业想要充分实现安全生产的运作目标,就必须开展科学且合理化的生产技术管理实践工作,充分而有效地开展技术实施层面的管理工作,能够切实帮助化工企业有效消除生产实务过程中的相关安全隐患。在实际的化工生产工作实施过程中,有较大数量比例的化工原料都客观性地具备着易燃、易爆,以及有毒等化学属性,加之化工生产中会不可避免地使用易燃易爆设备,共同为化工生产工作的实践路径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客观存在的安全生产实践隐患。在这样的实践新环境背景下,如果化工企业不能开展科学化且是行之有效的生产技术管理实务,将会难以阻止安全隐患发展成安全事故,阻止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现象的发生,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下,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将会切实性地成为消除化工生产实践过程中安全隐患现象的重要途径。
2提升化工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以及安全生产事业实施水平的措施
(1)切实提升化工企业在岗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建设水平化工企业应当切实加强针对员工群体的安全教育工作实践力度,可以在生产区域内,通过宣传栏或者是宣传海报的形式,针对参与企业日常生产实践的员工开展安全生产知识技能的宣传工作,并针对本企业在特定时间节点的生产实务工作的运行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制度,并在实际的生产实务工作运行过程中,严格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的落实工作,要针对化工企业实体不同岗位的具体员工配备专门性的指向安全生产实践目标的指导资料以及工作状态考核标准,并在针对化工企业员工开展安全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尽量引入实践案例进行情境教育,在有效引起员工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帮助员工有效实现安全意识的切实提升。(2)切实贯彻落实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实践制度要切实而充分地响应国家有关部门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实践事业的相关理念号召,逐步建立和完备指向化工企业内部各项实务工作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具体的制度建设实践过程中,化工企业要切实针对企业自身在现有发展阶段条件下的生产技术运作情况展开充分的评估,要充分关注生产实务运转过程中的全部技术细节,并在相关管理制度的实践运行过程中是,实现对制度的充分完善和强化。要切实保障已经制定的相关制度获取充分的落实程度,对一切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实务行为的工人要执行严格的处罚制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关于安全生产操作知识的强化教育,切实帮助企业中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开展安全生产实务行为的重要性,切实减小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3)切实加强员工队伍培训工作的实施力度在实际生产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缘于现有化工企业员工在自身素质建设过程中的差异性,使得一直有一部分员工不可避免地在生产环节的技术操作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性,但是就实践性考量层面而言,员工的专业化水平以及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是影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实践性工作背景之下,化工行业的企业实体应当切实提升针对员工群体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要清晰组织专门形式的会议,对员工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化生产知识教育,重点致力于帮助化工企业员工提升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性操作技能,助力我国当代化工企业生产实践工作安全性水平的有效提升。
3结语
[关键词]煤矿 生产技术管理 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13-2
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据相关部门统计,2014年1月3日至1月19日的半个月内,全国就发生了7起较大的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达19人,可以说形势十分严峻,这些事故不仅给煤炭生产企业带来了损失,也给煤炭生产工人的内心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这不得不引起煤矿企业的深刻反思,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何在?有人表示,煤矿的生产技术管理是其症结所在,所以当前加强生产技术指导,强化生产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1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分析
笔者认为要想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应当落实到生产技术和管理问题上。这是由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生命线,事实证明,很多煤矿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所以,当前我们必须把生产技术和管理问题作为落实煤矿安全生产的首要工作来抓,必须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指导煤矿的开采工作,必须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督,从而减少和避免煤矿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亡。下面,笔者首先探讨了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
1.1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生命线”
要想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矿井的健康发展,就必须牢牢抓住煤矿生产技术管理这个生命线。笔者在此为什么说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生命线呢?顾名思义,生命线就是预示着生命长度的一条线,在煤矿生产中,安全是第一位的,确保安全的生产技术管理就是预示企业生命长短的线,是预示企业能否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的线,是预示我国采煤业发展状况的一条线。这是因为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的安全生产关系密切,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好坏往往预示着煤矿的健康状态。
1.2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避免煤矿事故发生的基础
煤矿生产多以地下作业为主,开采过程中容易受到顶板、水、瓦斯、火以及煤尘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各种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另外,在开采、运输和挖掘等环节如果没有协调好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势必会为煤矿生产埋下安全隐患。要想消除和避免这样的安全隐患发生就必须强化煤矿生产技术管理,这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只有把好技术管理关,煤矿事故才能得到有效遏制。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消除安全隐患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管理需要多方的协作与配合,拟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也是当务之急。笔者相信,只要打好了生产技术管理这一基础,煤矿安全隐患就能及时消除。
综上所述,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煤矿安全生产有赖于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管理,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又是消除和避免煤矿事故发生的前提与基础,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和核心问题就是生产技术管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科学的生产技术管理就没有煤矿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2加强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2.1首先要加强地质勘测管理
地质勘测工作是煤矿开采的第一个步骤,它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了重要价值,是煤矿开采作业进行前的必要环节,也是能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一项基本技术。因此要想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就要进行严格的地质勘测。当前,我们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煤矿事故进行遥感预测,还可以根据预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的几率。除此之外,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实现多种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它最大的功能在于能够动态地模拟矿区内相应灾害的避灾路线和处理措施,引导矿区作用人员正确及时地逃生,并有效地展开救援工作,减少事故灾害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2.2其次必须抓好“一通三防”工作
“一通三防”是我国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的内容,它的意思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通风,防尘,防瓦斯,防火。灰尘、瓦斯和火可以说是矿井的“克星”,近年来,我国的煤矿事故多是由瓦斯爆炸引起的,给矿产企业和矿工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抓好“一通三防”工作,做好防止瓦斯积聚处理,搞好三道防线建设,加强监测监控管理;控制氧气浓度和引爆火源,加强巷道贯通管理;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避免因为水灾导致的爆炸事故发生。要把握住安全生产的主动权,时时刻刻抓住“一通三防”技术管理这条主线,坚决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
2.3最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管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经之路是依靠科技,进一步改进煤矿开采和生产的工艺,不断推广国内国外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继续采取各项措施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营造一个安全、安心的矿井环境。我们都明白,煤矿的安全工作不到位或者安全指标不达标,除了特殊的地质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以及员工的不当操作导致的。归根结底是没有把科学技术作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没有把科学技术当作煤矿安全的生命线来抓,这是当前我们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那么,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管理呢?一是要时刻关注最新的生产技术成果,及时收集最新信息,进行调查研究;二是要在资金上大力支持,使用或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或设备用于安全生产;三是要结合煤矿的具体情况,开展创新研究,探索出适合煤矿特点的新技术,以支撑日益提高的安全生产需求。
3结束语
总的来说,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抓住生产技术管理就是抓住了安全生产。当前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必须体现出高标准和严要求,各个单位和企业必须认真严格地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积极推行质量标准化工作,努力开展技术培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大力发展和实施能源战略的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的工作与管理体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要真正长时间地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稳定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就要力求技术管理模式的创新。唯有如此,我们希望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梦想才能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田永亮. 分析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及管理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8:80-81.
[2]盛振强.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及管理措施[J]. 科技信息,2010,32:732.
[3]瞿芳彬. 浅谈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250.
[4]刘光智. 浅议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J]. 科技与企业,2012,24:63.
关键词: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生产;关系
化工生产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技术的革新和管理体系的完善,但随着我国化工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相应的管理已经逐渐呈现出脱节的态势,造成化工生产安全问题频发,不仅危害企业的健康发展,还给生产人员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人身威胁。为了让企业稳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要加强技术管理,进行安全生产,解决内部安全生产的各种问题。
一、化工安全生产和技术管理的关系
(一)化工生产技术管理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我国化工产业迅速发展,安全生产问题比较突出。各行各业对化工产品越发多元化的需求更是给许多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难度。化工产品的安全性不仅标志着化工企业的技术水平,更能影响使用者的身心健康。质量不过硬的化工产品不仅制约企业的发展,还会给整个行业带来相当负面的影响。所以说,化工企业要加强技术管理,用先进的技术支撑化工生产,确保化工产品达到标准。另外,员工作为化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产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技术过硬的员工不仅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事故发生的概率,还能通过自身玩完善的技术,提高化工产品的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化工生产技术管理覆盖整个生产流程有些化工产品需要复杂的生产步骤,通过多种化学反应才能生成,这也就导致了企业要部署多个阶段的生产设备,让原料在进入生产流程之后能够通过不同阶段的化学反应,得到所需的产品。也就是说,生产技术管理涉及到化工生产的每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整个生产流程造成致命影响。所以说,加强技术管理,能够让每个环节的生产技术得到安全性保证,不仅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技术支持,还能适当提高生产效率。
二、化工安全生产的现存问题
(一)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纵观近些年化工生产事故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事故都是由于生产人员安全意识不到位而导致的。一些化工企业员工没有按照应有的规范来进行操作,或者在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没有严密监控相关参数,这些缺乏安全生产意识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化学反应失控,产生诸如爆炸、泄露等严重的事故,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二)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对于我国许多中小型化工企业来说,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的缺失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中小型化工企业本来生产水平就不高,设备有可能不够先进,如果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再不够健全的话,那安全风险将会逐层放大,有可能会在生产过程中集中爆发,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还有一些化工企业过于注重生产,忽视了对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落实情况的监督,加上一些技术人员擅自省略防范措施,更提高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加强化工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的相关措施
(一)结合信息时代的先进技术对于化工生产来说,一些化学反应往往需要极为精确的数据,一旦相关数据超出安全范围,就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化工企业更加精确地实施生产过程监控提供了可能。企业应加大投入,积极引入先进的监控设备,不仅对生产人员的技术规范和安全措施进行监控,还要对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监控,提高实时数据监测的准确性,降低生产风险。
(二)在企业内部确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众所周知,管理工作要依托于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于危险性较高的化工生产来说,完善的管理体系更是不可或缺。在制定管理体系时,要以行业内部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参考,并结合发达化工企业内部的完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企业自身的切实需要。由于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方法,所以,许多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导致化工生产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企业要想最大限度提高安全生产效率,就要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底线,以管理制度为约束,让整个化工生产流程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三)加强员工培训力度上文提到,员工能够对化工生产施加巨大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许多化工企业发生的生产事故,都是由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为了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对员工进行更加完善的安全教育是必要的。由于当下化工生产技术突飞猛进,使得技术对于安全生产产生的影响最大化。技术的使用水平,直接决定一家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水平。所以,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融合先进技术,让员工了解各种生产技术如果使用不恰当,会产生怎样的严重后果,这样讲技术管理和安全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让企业安全生产的步伐更加稳健。
煤矿生产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自身生产的特殊性,具有收益率高、危险性大等特点,因此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生产管理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受到了国家高度的重视。现阶段,为了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职工的人生安全,国家对煤矿生产安全技术管理方面进行了法制完善,加大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组建进行了明确,同时也加大了对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资金方面的支持。通过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以及对煤矿瓦斯的有效治理和诊治,煤矿生产安全技术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煤矿安全技术生产带动产量的大幅上升,“十五”时期中我国煤炭总产量每年平均的增长速度高达17%左右,其中国家重点煤矿煤炭生产量可达到12亿吨左右,国家地方性煤矿总产量也达到了3.5亿吨左右,乡镇级别煤矿原煤产量达到了近9亿吨左右。其次,生产技术指标稳步提升,目前我国重点大型煤矿企业采收工作量平均单产达到了5万吨/个/月,比五年前提高了近60%。挖掘能力方面单进达到了150米/个/月,开采人员工作效率达到了4.5吨/工时。第三,我国煤矿生产技术安全性总体趋于稳定。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治理煤矿安全技术生产,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国家以及地方性煤矿的监管力度,各煤矿企业对安全技术管理越加重视,截止目前为止我国煤矿年发生事故总量、特大事故率以及死亡率均有了明显的下降。事故率和死亡率同比分别下降近10%和20%。第四,为了加强对国内中小煤矿企业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在近两年里,我国加大了对中小煤矿企业的检查力度,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技术能力的企业给予暂停生产直至关闭的处理,使得我国煤矿市场得到了净化,同时对安全规范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就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现状进行了阐述,可以看到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具体问题如下:
(一)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和思想较为落后。我国部分煤矿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缺乏安全意识,对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程度不够,对生产、安全与产能效率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当,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重要性。只是一门心思扑在生产上,造成安全事故频发,导致人员伤亡、生产停滞等等,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二)煤矿企业技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目前,某些煤矿企业对技术管理的安全性不够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够科学,同时对监管的落实情况也不够到位,导致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长期处于低下。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即,企业内设定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只是凭借着自身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到现场进行监管,而这种监管存在着制度上的漏洞,明显缺少量化管理的方法,检查结果也缺少一定的权威性,此外安全检查人员也缺乏制度的保障,使得检查力度过于薄弱,效果可想而知。
(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相对被动和滞后。在我国某些煤矿生产企业对于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相对被动和滞后,每当煤矿生产出现了安全性问题,才会开展紧急动员,对受伤职工展开营救,处理遇难人员补偿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处理,在进行安全生产整改,而这种被动的处理方式最多维持几个月,之后安全管理又开始逐渐散漫下来,导致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如何有效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
(一)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煤矿生产中属于重中之重,而煤矿安全生产首先要注重生产技术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技术是煤矿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技术管理是新时期驱动煤矿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而科学技术管理与其他管理不同,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技术管理出现了问题导致的,因此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视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做好对煤矿技术管理中的“一通三防”。纵观这几年来,我国煤矿生产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大部分是由于煤矿瓦斯问题所致,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导致瓦斯事故的主要问题在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不到位所致。“一通三防”中“一通”是指对煤矿井加强通风管理,“三防”则是指对玩死、煤尘以及煤矿井内火灾的防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通三防”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因此,煤矿企业要加强对“一通三防”技术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1、进一步完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细化到部门和个人,明确责任,制定考核指标,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落实到位;2、加大对矿井内“通风”技术的管理力度。“通风”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三防”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做好通风系统的管理,对矿井内落后的通风系统进行改善,对通风设施定期给予维护,制定通风系统管理制度,保证供风、配风的通畅性;3、加强对“一通三防”技术的投入,煤矿企业要多老旧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更新,做好除尘检修管理,引进先进的除尘通风设备,确保瓦斯的排除率,避免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依靠科技作为推动力。目前,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管理需要依靠科技作为支撑,引进先进的采煤技术和生产设备,并给予推广和应用,同时注重对煤矿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广大职工整体技术水平,努力完善煤矿井下作业的环境,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进行。在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学会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区、不同地理特点的矿井生产,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并给予论证,切忌盲目行事,确保技术实施的可行性和适应性,杜绝新的隐患出现。
四、结语
一、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因为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环节众多。因此。我们必须把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甚至酿成大祸。
二、煤矿的合理开拓开采方案的设计主要取决于技术管理
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采区的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造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等都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为了满足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先进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进行广泛的了解,设计应贯彻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巷道布置力求简单,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经济实用,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上述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所以技术管理是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技术管理是查处和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本身就受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制约,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和事故,甚至可以酿成大祸,严重危及职工的安全,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有通过不断查处事故隐患,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众所周知,煤矿生产隐患与事故是密切相关的,那么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如果对小的隐患或一般的隐患重视不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可能使小的隐患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水、火、瓦斯、煤尘、顶板问题始终伴随着矿井的开采,因此对这些长期患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如果在开采过程中,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开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以及过断层等这些短期隐患,应明确责任,制定临时措施,加强管理,使其尽快消除,所以说,煤矿短期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不仅要有定期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度,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煤矿瓦斯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惨痛的教训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决不可疏忽大意,如果稍有不慎,思想上稍有松弛就会酿成大祸,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想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必须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狠抓“一通一防”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控制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就应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同时要重点把好四关,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隐患处理关。
(2)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是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供风、配分。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杜绝人为的破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3)加大“一通三防”安全措资金的投入,配齐通风防尘设施,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该花的钱,坚决一分不少,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
五、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大家都知道,煤矿安全状况不好,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推广新技术应因地制宜,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要盲目行事,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予以充分重视,因为,对一部分新技术存在着二次开发的问题,应注意新条件下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避免形成新的隐患,使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六、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效落实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也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关键词:烟花炮竹;生产安全技术;管理方法;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TQ0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绪言
无论是在烟花爆竹的生产、消费还是出口的过程之中,我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当前的烟花爆竹产业甚至已经发展成为了某个地区的支柱性的产业,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产业链条,为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与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形成了非常大的威胁,这个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包括有市场结构的问题、创新能力跟不上的问题以及缺乏应有的专业人才的问题。就当下,针对烟花炮竹的安全生产技术以及管理过程进行讨论,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烟花炮竹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2.1技术要求不达标,生产管理过程混乱
烟花爆竹出现很多安全问题,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非法生产,所谓的非法生产就是指没有获取相关的资质许可,擅自的开办相关的场点和作坊等等,在近些年来,国家针对烟花爆竹的一系列问题,重拳打击,端掉了很多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的窝点,但是非法生产依然屡禁不止,一系列生产问题屡次出现,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一些非法生产的烟花炮竹之所以会发生安全事故,主要还是由于他们不具备安全生产的技术和条件,或者说从业人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也不具备相关的从业资质。众所周知的是,烟花炮竹的生产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开展,并需要再生产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而且必须要成熟的技术支持,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大多数作坊不具备起码的生产条件,也没有技术上的支持,甚至连最基本的厂房和生产设备都没有,很多生产场地过于狭窄,设备也非常的简陋,有的厂房甚至和住房毗邻。笔者考察过某个不具备生产资质的烟花爆竹生产点,他们直接在庭院和杂物间进行生产,各种原材料和半成品无序的堆放在一起,没有任何的安全通道以及消防设施,无关人员可以随意进入,很多家庭主妇甚至可以在生产点烧水做饭。由于生产条件未能达到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所以非常有可能形成安全事故。[1]
2.2违规操作的行为时有发生
鉴于烟花爆竹在生产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危害性,国家专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对具体的生产行为进行指导,但是落实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是有非常多的违规行为存在,譬如说国家规定在带药的工序上不能使用铁制的工具,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很多工人用铁铲和铁称来进行生产,这些铁制的器具,和火药进行摩擦,很容易碰撞出火花,而引发不可估量的事故。还有的生产单位存在着违规存药的问题,由于车间的存药量不搭,对人员的伤害也比较轻,所以对村要有很多的限制,相关的规定也要求工人在做完之后将一些半成品直接送到仓库,然后再领取新药,但是很多工人为了节省时间,一次领取非常多的药,特别是在生产旺季的时候,这种现象更是非常普遍,很多的管理者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于存药量非常大,对工作人员所造成的危害也相当的严重,而且存药量太大,工人的工作任务也相应的增大,很容易造成工作疲乏,而出现误操作的可能性就很大,这些误操作都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形成安全事故。
2.3从业人群的素质低,不具备完善的生产技术和职业道德
任何一项安全生产活动都肯定离不开行为主体,人的参与,人在生产过程当中,必然也会受到一系列的自身家孩子观和安全观的影响,受到安全文化素质的支配和制约,我们也可以看到,烟花炮竹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引起的,由于企业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也没有认真的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而是从经济利益的层次上去考虑问题,很多生产管理者自己也知道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还是不顾生产人员的安危,进行不完全的操作和管理,也正是由于生产管理者和具体生产者的道德和观念存在一系列问题,才会导致安全问题的层出不穷。
烟花炮竹安全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策略
3.1切实提高烟花爆竹生产的技术准入门槛
要从事烟花炮竹的生产,必须要获得安全生产的许可证,在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国家也非常详细的规定了烟花爆竹生产需要具备的一系列条件,要想保障烟花爆竹生产的安全性,国家必须下大力气来加强生产的准入门槛,特别是相关的颁证机关以及办证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认真负责的检查相关的审查材料,而且还必须要亲赴生产地点,了解申报单位的相关资格,如果认定生产单位的条件不符合资格,就绝对不能颁发许可证。工作人员必须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制度,能够在颁发证明的过程中明确,谁颁发,谁负责。除此之外,还应该在社会上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行为,使全社会都认识到烟花爆竹生产的危险性,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动员大家为了自身的安危,举报非法生产窝点。[2]
3.2 积极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保障烟花炮竹生产的合法性
通过长期的考察,笔者也认识到,烟花爆竹的生产屡禁不止,有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由于一些地方经济不发达,而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很多地方政府想要快速的摆脱贫困的现状,又没有其他的致富方法。烟花爆竹的生产门槛比较低,投入也不是很多,利润丰厚,这就使很多人明知道生产过程很危险,明知道无证生产是违法行为,也以身试法的从事不安全的生产活动。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杜绝非法生产烟花炮竹的问题,必须要使相关的地方政府,也就是宏观的管理者认识到,地方经济的发展绝对不能依靠不安全的烟花炮竹生产来带动,必须要考虑到宏观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必须要使自己的生产行为和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相适应。
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所以很容易出现事故,但依然有很多地方政府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必须要转变相关管理人员的思想,要认识到非法从事烟花炮竹生产的危害性,要针对相关的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做好思想工作,教育群众不要从事危险的非法生产行为。众所周知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是合理合法的,但是这一切必须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实行,所以一定要尽最大可能的遏制非法生产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除了依靠《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有力规范和打击,还要通过多种宣传手段,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规范他们的短视行为,是非法生产行为不再出现和发生。
3.3 加强管理,严格技术操作规程
烟花爆竹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政策性还是技术层面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所以,必须要依赖一直专业化的队伍进行科学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求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必须要严格的执行各项安全操作的具体规范。在这个过程中,全国的烟花炮竹之乡浏阳经过长年的摸索,也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譬如说“小型、分散、少量、多次、勤运走”的方略,就值得全国的生产厂家进行学习在生产的过程中,无论是什么样的药物,还是成品与半成品,都需要严格的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控制,使用多少就领取多少,不能过量领取,特别是一些裸漏的药物,危害性非常大,所以,对待药物的控制要更进一层,从而有效的防治药物发生燃烧和爆炸的可能性。同时,在某个阶段生产出成品以及半成品,需要及时的运走,绝不能贪图方便放在工作台或者厂房内。浏阳通过多年的生产,甚至是血的教训对烟花炮竹的生产在技术层面和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也证明了这一标准在当下的烟花炮竹生产领域是行之有效的,可以科学的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都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总结和执行,必须要完善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加强管理,保障烟花爆竹生产过程的安全。[3]
结语
烟花爆竹生产在当下依然是一种高危险性的行业,而且鉴于多种多样的原因,譬如说很多厂家的技术要求不达标,生产管理一塌糊涂,或者违规操作的行为时有发生,以及从业人群的素质低,不具备完善的生产技术和职业道德,烟花爆竹的生产问题在当下依然经常发生,所以,我们必须要切实提高烟花爆竹生产的技术准入门槛,积极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保障烟花炮竹生产的合法性,最后还必须要加强管理,严格技术操作规程,从而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不受侵害。
参考文献
[1]曾丽霞.烟化爆竹乍产安伞事故原冈及防榨对策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技术,2008,(5):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现在;存在问题;完善制度
一、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现状
煤矿生产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自身生产的特殊性,具有收益率高、危险性大等特点,因此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生产管理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受到了国家高度的重视。现阶段,为了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职工的人生安全,国家对煤矿生产安全技术管理方面进行了法制完善,加大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组建进行了明确,同时也加大了对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资金方面的支持。通过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以及对煤矿瓦斯的有效治理和诊治,煤矿生产安全技术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煤矿安全技术生产带动产量的大幅上升,“十五”时期中我国煤炭总产量每年平均的增长速度高达17%左右,其中国家重点煤矿煤炭生产量可达到12亿吨左右,国家地方性煤矿总产量也达到了3.5亿吨左右,乡镇级别煤矿原煤产量达到了近9亿吨左右。
其次,生产技术指标稳步提升,目前我国重点大型煤矿企业采收工作量平均单产达到了5万吨/个/月,比五年前提高了近60%。挖掘能力方面单进达到了150米/个/月,开采人员工作效率达到了4.5吨/工时。
第三,我国煤矿生产技术安全性总体趋于稳定。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治理煤矿安全技术生产,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国家以及地方性煤矿的监管力度,各煤矿企业对安全技术管理越加重视,截止目前为止我国煤矿年发生事故总量、特大事故率以及死亡率均有了明显的下降。事故率和死亡率同比分别下降近10%和20%。
第四,为了加强对国内中小煤矿企业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在近两年里,我国加大了对中小煤矿企业的检查力度,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技术能力的企业给予暂停生产直至关闭的处理,使得我国煤矿市场得到了净化,同时对安全规范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就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现状进行了阐述,可以看到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具体问题如下:
(一)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和思想较为落后。我国部分煤矿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缺乏安全意识,对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程度不够,对生产、安全与产能效率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当,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重要性。只是一门心思扑在生产上,造成安全事故频发,导致人员伤亡、生产停滞等等,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二)煤矿企业技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目前,某些煤矿企业对技术管理的安全性不够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够科学,同时对监管的落实情况也不够到位,导致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长期处于低下。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即,企业内设定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只是凭借着自身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到现场进行监管,而这种监管存在着制度上的漏洞,明显缺少量化管理的方法,检查结果也缺少一定的权威性,此外安全检查人员也缺乏制度的保障,使得检查力度过于薄弱,效果可想而知。
(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相对被动和滞后。在我国某些煤矿生产企业对于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相对被动和滞后,每当煤矿生产出现了安全性问题,才会开展紧急动员,对受伤职工展开营救,处理遇难人员补偿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处理,在进行安全生产整改,而这种被动的处理方式最多维持几个月,之后安全管理又开始逐渐散漫下来,导致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如何有效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
(一)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煤矿生产中属于重中之重,而煤矿安全生产首先要注重生产技术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技术是煤矿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技术管理是新时期驱动煤矿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而科学技术管理与其他管理不同,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技术管理出现了问题导致的,因此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视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做好对煤矿技术管理中的“一通三防”。纵观这几年来,我国煤矿生产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大部分是由于煤矿瓦斯问题所致,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导致瓦斯事故的主要问题在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不到位所致。“一通三防”中“一通”是指对煤矿井加强通风管理,“三防”则是指对玩死、煤尘以及煤矿井内火灾的防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通三防”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因此,煤矿企业要加强对“一通三防”技术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1、进一步完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细化到部门和个人,明确责任,制定考核指标,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落实到位;2、加大对矿井内“通风”技术的管理力度。“通风”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三防”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做好通风系统的管理,对矿井内落后的通风系统进行改善,对通风设施定期给予维护,制定通风系统管理制度,保证供风、配风的通畅性;3、加强对“一通三防”技术的投入,煤矿企业要多老旧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更新,做好除尘检修管理,引进先进的除尘通风设备,确保瓦斯的排除率,避免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依靠科技作为推动力。目前,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管理需要依靠科技作为支撑,引进先进的采煤技术和生产设备,并给予推广和应用,同时注重对煤矿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广大职工整体技术水平,努力完善煤矿井下作业的环境,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进行。在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学会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区、不同地理特点的矿井生产,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并给予论证,切忌盲目行事,确保技术实施的可行性和适应性,杜绝新的隐患出现。
四、结语
总之,在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技术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煤矿企业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新工艺,同时注重对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晓雨.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11(05)
[2]李兵,周军民,王学哲.浅析煤矿“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中州煤炭,2010(03)
[关键词]电力企业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075-02
电力企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电力生产的特点是:发电、供电、用电同步进行,且电力系统铺设面积广,设备所处自然环境条件相对较差,而设备价值高,对安全生产要求高。因此对电力企业的要求是要有高度的可靠性,管理的高度统一以及在知识、技术、资金方面的高度密集性等。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随着电力体制改革 的不断深化和电网改造建设的进一步推进,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目前,电网运行状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普遍提高,事故率大大下降。但是, 电力企业时有安全事故发生。轻者损坏了一般设备,重者导致了人身伤害。所以,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要时时讲,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安全生产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安全文化教育是企业常抓不懈的工作,要使供电企业 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我局的安全生产方针“人人、事事、时时要安全”就充分阐述了企业对待安全的良苦用心,笔者就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作几点论述。
一、规范企业安全制度建设 。企业应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走依法治企之路,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到位规定、建立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标准,要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同时要采取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关心、共同保障”的良性循环。企业应将安全生产纳入规范化管理。开展规范化建设,从基层班组、变电站 抓起,从而带动整体安全管理上台阶。从事电力生产工作的每位员工,必须以科学 的工作态度去对待,要加大推广标准化作业的力度,按照南方电网公司《管理工作手册》及《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手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各类现场安全措施规范化设置要求,并在运用中不断修改完善,以彻底解决现场安 全措施不规范等不能完全保证生产现场安全的问题。
二、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安全文化是一个单位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 想法、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保障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 精通程度。 安全文化的功能就在于将企业的全体人员塑造成 具有现代化的安全观念和现代专业安全文化知识的生产队伍,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 践经验证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员工的认识,离不开员工的努力,离不开 员工的奋斗。而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一 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性。其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观念文化。当前国际上都在 强调要尊重人权,而人的安全权、生命权、健康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因此要从人权 观、发展观、人本观的高度去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安全社会是小康的前提,唯 有社会公共安全得到保障,才能称得上是小康。只有观念树正了,安全意识才能得 到加强。二是 制度文化。“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无法则乱,家无规则散。目前 电力企业国家级别的有《安全生产法》、《电力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等,各行各业也有着自己的标准体系、安全制度、规定,我们所从事的电力生产、营销等必须依从法律法规的约束,依从对应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三是行为文化。任何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社会环境,都可能处于易燃、易爆、有毒、高温、坠落、触电等构成的客观风险之中。但危险并未意 味着事故, 前提是要有风险防范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并不折不扣的的执行。 四是物态文化。高效的物质防护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即物的本质安全,物态文化不良,事故迟早是要发生的。物质防护是一种“超前防范”措施,通过它可将灾难减到最低。从企业安全文化所具有的功能不难看出,企业安全文化是解决意外伤亡事故的一个关键因素。 企业安全文化的传播和教育,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是预防和减少意外伤亡事故的灵丹妙药。同时,企业安全文化也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当员工具有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安全管理才能理顺。企业安全文化是将管理的诸要素耦 合而成,现代安全管理的结构只有将企业安全文化渗透在管理的每一要素中,才能把诸要素合成一个整体,使安全管理系统发挥出整体功能。
三、常抓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设备健康水平是安全生产的硬件基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许多事故事件的发生都是与设备的缺陷有关。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要以缺陷管理为中心,要 用好红外测温及成熟的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 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二是要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合理安排输变配电设备检修计划, 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 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三是改善设备性能。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 技术手段, 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 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 提高供电可靠性。四是加强监测与跟踪。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 跟踪, 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 采取果断措施, 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五是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供电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 巡视,重点检查。 常抓设备管理就应以设备风险管理为主线,做好设备危险点的分析与控制。 危险点一般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作业环境和 设备系统方面存在的危险点多属静态危险点。这类危险点大多是由于涉及不完善或 制造和安装检修质量不良造成的,比较明显直观,不整改无法消除,并对施工作业 产生长期影响。行为方面的危险点多属动态危险点,这类危险点一般不够明显,往 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条件的变化才出现。危险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静态 危险点,在此时是危险点,在彼时不一定是危险点;有的此时不时危险点,在彼时 由于条件的变化可能成为危险点。动态危险点更是如此。所以对危险点的控制应是动态的。危险点不应局限在人身安全方面,应该做到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并重。
四、做好基建与生产现场违章纠察和各种安全检查。违章行为是危害电力安全生产正常运行的起因,是导致电力安全事故的根源。基建现场也是安全管理最薄弱的地方,因为施工人员的不固定、作业现场复杂,作业风险较大和承包商为了节约成本等原因,造成现场施工发生事故事件风险较大,生产现场部分员工违章、麻痹、不负责任行为时有发生等都会增加事故事件风险,为有效控制风险,开展第三方纠察则能有效解决,对查出的违章要求施工单位现场整改或停工整改或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这样能充分发挥违章纠察的震慑作用,迫使现场作业人员遵守规程制度和操作规范。通过开展季节性安全检查,专项检查能及时发现生产现场的隐患和不符合项,通过纳入纠正预防系统进行闭环整改,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
五、要建立常抓安全培训的工作机制 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 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 《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包括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都做出了相关培训学时的规定。企业也只有 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培训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这项工作抓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全体职工 的安全基本知识掌握的扎实不扎实,安全管理素质有没有提高,安全观念牢不牢固 的问题。安全培训不能不分主次地抓,要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 对性地进行培训。 除了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企业还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要使职工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能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 促进职工自主保安全,遵章守纪。笔者认为要做好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要做到 以下几点:一是要要重点抓好国家、地区、企业各项政策、法规、制度的宣传、 教育和培训,通过培训加深各级管理人员对政策法规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安全管 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安全管理知识,同时要重点跟踪监督各各部门有没有制定和落 实安全培训计划,对没有执行或执行不好的单位要进行严格考核。 二是要对在岗职工和外来人员进行安全基本常识、如何做好危险点分析、如何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如何做好安全措施、如何杜绝违章现象等方面进行培 训。要认真做好安全技术培训计划的落实,所制定的安全培训计划要实用,便于实 施,不流于形式,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 促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整体提高。三是注重培训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因成人教育最忌讳集中满堂灌的方式,这样会让学员和老师都疲惫不堪,成人教育宜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例如现场讲解培训、兄弟单位交流学习、组织技能竞赛、观看视频教育片等等。培训老师可以利用企业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也可请一些厂家技术人员、一些专业培训老师等等。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凡是无视安全的行为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如:甘肃 3.5、宝鸡 3.23 人身伤亡事故,向我们警示,违规操作,习惯性 违章、经验主义和麻痹思想是生产事故的大敌,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无视规章 制度的行为都会留下一部不堪回首的血泪史。事实证明只有将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才能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稳定,安全是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参考文献
[1] 陈积民,电力安全生产,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年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现状;策略
0引言
煤矿的超产造成近些年来煤矿事故屡屡被曝光,煤矿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解决煤矿的生产安全问题成为了当前的头等大事。煤矿事故的发生大多都是由于不可抗力
之外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缺陷是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我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现状
1.1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规章制度的完善是促进企业生产安全的制度保障。但从我国煤矿企业的总体来看,很多矿井相应的制度建设存在很大的漏洞,在考核绩效以及激励机制的制定方面也缺乏合理性,即使一些国有大型煤矿在制度建设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性,但缺乏资金作为制度执行的保障,实际上也形同虚设。我国各煤矿企业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甚至有很多黑煤窑存在,这些违规的煤矿为了获得高额利润,置制度建设于不顾,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了安全隐患无时无刻不在。
1.2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缺乏有效管理
除了管理制度的问题外,很多煤矿企业对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缺乏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电设备是需要不断升级的,但升级则需要资金投入,就目前看来,中小煤矿企业都不愿在机电设备的升级上加大资金投入,很多矿井的机电设备早已过时,却仍在不断运转,很多零部件都已经出现了问题,急需升级和更换部件。机电设备过于陈旧,必然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有些黑煤窑和无证经营的私营小煤矿,其主系统设备都到了需要更换的地步,且相关的安全配套设施不全,系统的能力和生产规模也不相匹配。其次,在使用机电设备时,没有遵循规范,甚至出现了超负荷使用的情况。很多煤矿为了赶上煤矿产业的所谓“黄金期”,无限制地扩大再生产,甚至一些私营煤矿主根本没有考虑到机电设备的实际承受负荷,使得很多主机器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这对机电设备是一种毁灭性的损害,同时设备长时间的超负荷服役也会导致安全事故一触即发。
1.3机电管理水平不高,专业质量标准化建设存在缺陷
很多中小煤矿的机电技术管理水平不高,和生产规模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有些煤矿的机械设备管理不平衡,没有涵盖方方面面,只在通风和排水等方面加强了管理,没有考虑到综掘区流动设备的管理,或者是重视程度不够,结果导致综掘区的机电设备经常存在故障隐患,严重影响一线生产;其次,对机电设备的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特别是基础层面管理尤为落后,机械设备的图纸没有得到很好的保管,技术档案和图纸资料无从管理,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缺乏可参考的资料;再次,机电设备的管理不成体系,杂乱无章,特别是矿井口的设备检修不严谨,很多检测只是应付上级检查或形式主义;最后要提的是,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机电设备存在很多问题,如没有足够的安全间距、管线的吊挂也没能达到及格线等。
1.4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人才流失严重
当前各种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在企业中,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才素质的高低。笔者在阐述管理人才的重要性时,顺便提一下和我共事过的一位同事,他是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在此之前是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人员,可以说是专业对口,但干了三年就辞职了,原因是他本人认为煤矿企业工作条件很差,机电技术管理人员每个月要不定期下井,有时候一个月要下井超过20次,可想而知安全风险是比较大的,工资虽然比较可观,但总觉得每天都像是去冒险,安全隐患时时存在,因此,他才有转行的举动,现在这位同事在某外企做一名销售副经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人才外流已经成为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它和我国当前社工行业面临的人才严重流失的情况一样。由于煤矿企业工作条件和环境恶劣,很多优秀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人才纷纷跳槽,宁愿降低工资也不愿意在高危的环境下工作;同时,煤矿企业在应届生的专场招聘会中招聘管理人才,很多企业不能承诺给予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因此对应届毕业生吸引力不强,即使有的企业招聘到位,但毁约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都是造成煤矿机电管理人才匮乏的原因,有的管理人员只是煤矿企业通过开展培训活动临时培训的员工,因此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当突发事件出现时,只会纸上谈兵,没有足够的经验去冷静处理,这就导致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指数大大降低。
2完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策略
2.1健全并完善煤矿机电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机电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就好比是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其次就是要做到制度的严格执行,而不能让规章制度流于形式,或者是在上级检查时才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在此,要优化配置机电技术管理人才,在每一级内部处理好权责利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机电设备管理要做到责任到人,即遵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并完善问责制度,与绩效考评直接挂钩。同时,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要实行轮流值班管理和全天候跟踪管理,做好机电设备储备工作,使管理成为固定的体系。
2.2加大对机电设备维护资金的投入
投入总会有回报。煤矿企业的管理层眼光不能过于短浅,要做到顾全大局,加大对机电设备升级和维修保养的财务投入力度。首先,煤矿企业应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特别是机械化程度高的采煤设备和瓦斯监控设备,如此一来,在扩大再生产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如瓦斯浓度超标引起的矿井燃爆等的发生。除此之外,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小煤矿的资金扶持力度,确保中小煤矿的生产条件有所改善,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系数,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再次,煤矿企业要定期对井口的机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使安全监察活动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过程。
2.3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制度的建设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煤矿的生产安全是需要制度作为后盾的,制定完善和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煤矿企业的当务之急,只有做到责任到人,才能确保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否则它就成了一纸空文。要不断改善制度的落实贯彻情况,同时,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要不断研究安全管理工作,力争安全管理工作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对于煤矿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断去完善疏漏之处;还要采取相应的新对策,切实加强煤炭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启动安全事故的问责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绩效考核制度,以增强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为煤矿企业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2.4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
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方面,要落实好人才的招聘,煤矿企业应在这方面改善技术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完善工作人员的福利,以优厚的条件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来从事这份工作;另一方面,煤矿企业还应该对现有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管理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决定着煤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必须从煤矿机电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找到可操作的解决对策,把问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探索出新常态战略下煤矿企业的出路。
作者:冯冠芳 单位:洛阳龙门煤业有限公司龙门煤矿
[参考文献]
[1]邓戈.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州煤炭,2009(7):74-75,77.
[2]王光武.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