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23: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融合通信的概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VoIP已经在全球许多企业得以应用。
单一的语音或网络通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内外部通信服务的需求已经由早期语音数据各行其道的传统应用向网络应用一体化的方向所转变。
用户的需求决定着市场的风向,近年来,话音、数据、视频的融合已经越来越完备,而作为后起之秀的移动技术,正成为融合通信领域的新热点。2006年对于网络通信的技术发展来说,是高速发展的一年。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融合通信”、“智能通信”、“统一通信”等名词一次次地出现在中国通信市场的角角落落。据IDC报告显示,从2006年到2008年,中国企业用户对IP语音系统的需求增长率约为28%~32%。在这样的前提下,无论是传统的语音设备商、网络设备商甚至软件商,都跃跃欲试,希望能在中国的企业通信市场获得一片新天地。
VoIP的进化方向
如果说VoIP的出现给整个通信行业带来了一场革命,融合通信则是这场革命的必然结果。融合通信是VoIP进化的主要方向,它能够实现各类通信的统一和简化,理想状态下用户可以不受位置、时间或设备的影响进行通信。随着全球化和企业应用的复杂化,融合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成为企业智能通信市场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单独维护语音和数据网络使得企业的成本大幅度提高。此外,企业内部的呼叫中心管理、统一消息系统等一系列新的应用,也必须在一个融合的网上来实现。融合通信的相关系统和设备正在逐步成熟起来。
随着VoIP向着融合通信的方向进化,用户不受位置、时间或设备的影响按照喜好随时进行通信的梦想正在逐步走向现实。融合通信技术逐渐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手段。随着IP语音通信的不断发展,企业向IP网络的迁移,使得更多的应用成为可能。
据美国权威调查机构Yankee Group对企业进行的一项IT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称他们所在的企业网已经完成向IP网的过渡;另外30%则称会在今后一两年内完成。企业IT主管已认识到过渡到IP网络可以极大地提高网络性能、可靠性及可管理性。但他们同时也认识到一个完全整合的IP网络设施将是未来新应用和实时通信方案的基础。有消息指出,2010年,全球融合通信服务与设备市场将有望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在统一通信的产生过程中,客户的需求是最关键的,没有客户的需求就没有厂商的生产,也没有咨询公司的分析。” 思科(中国)统一通信业务总监罗军指出。融合通信的目的在于实现各类通信的统一和简化,用户可随时随地使用不同的终端进行多媒体通信。融合通信将常用的多种个人通信设备,以及多个网络(电话网、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用户在不同终端上只有一个账号,不同终端的业务体验相同,这无疑为用户的通信业务带来了方便性和多样性。
“融合通信是一个很广的概念,一般业界所谓融合通信,就是将语音、视频、数据、网络四个方面的应用融合在一起。” 宝利通中国区技术总监余宝生认为。融合通信的核心是如何使企业遇到的问题得到集中,同时使应用更加简单。而对企业而言,真正的融合通信解决方案需要具备三个特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使用简单、能够和企业的实际应用相匹配。“事实上通信的目的就是为企业服务,通信在企业中的流畅运用,将会提高企业包括生产效率及管理效率等在内的各方面效率。”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许多通信设备,而事实上现在的通信并没有比以前更方便,因为我们永远无法预知对方的状态。不断发展的技术使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罗军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在业务流程中经常需要人的介入,这往往会引起流程的停顿。“通信系统怎样介入,成为业务的中间环节而不导致停滞,甚至加快业务流程,这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市场,谁更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谁的反应能力更快,工作效率更高,谁就能获得成功。统一通信的目的就是切入流程的关键点,并简化通信流程。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独一无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你一定有机会比别人快一点,而快一点,就可能是很大的不同。
走向融合的历史进程
2006年6月9日,2006国际足联(FIFA)世界杯在德国慕尼黑开球,Avaya公司为之搭建了连接12个比赛场馆、12座城市、64场比赛、宾馆、机场、火车站等的庞大通信网络,可以同时传输数据和语音等内容。在整个世界杯赛期间,所有参赛队、裁判、记者,以及FIFA和世界杯组委会的官员都使用这个通信网络来完成认证、报告、赛果统计、后勤、运输等各项任务。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融合通信网络进入实际运营。
融合通信的概念从产生到得到应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步入融合通信一般会面临三个阶段:语音、数据和视频网络彼此分离的基础架构,具有特定的模式设备和VoIP网关,此时的架构不是融合状态,而是传统的集成化阶段;之后是融合网络阶段,这时开始集成语音、数据和视频应用,部署并充分利用IP基础架构,使企业范围的应用得到优化,这是模块化的系统,是单一IP协议的网络;而融合通信是以服务为向导的基础架构,它将带来丰富的多模用户体会、动态实时的应用、支持通信的业务流程等。它与融合网络阶段的关键区别是,立足于融合网络,但能帮助用户让通信与业务流程更好地匹配,实现一体化服务,只有能将通信融合到日常的业务之中达到优化企业的目的,才是融合通信的目标。
综观融合通信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渐走向兼容并蓄的过程。从思科公司2006年的八次收购也可略见端倪。在提出统一通信概念的2006年,思科紧锣密鼓地通过收购大举拓展了IP视频与监视、VoIP等领域。
融合通信的市场波折
新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其间遇到各种阻碍在所难免。事实上,2006年,融合通信虽然得到了许多企业和厂商的追捧,却并没有得到同表面所表现出来的热烈气氛相匹配的市场。
“目前融合通信相关厂商在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厂商具有很多融合通信的解决方案,而事实上真正的客户并不是很多,融合通信离真正的客户应用,还有一个市场的培育过程。” 余宝生说。“在宝利通融合通信解决方案的推进过程中,首先经历的是培育阶段,将相关产品和理念推向市场,被用户接受;其次是用户的感受阶段,用户在接受宣传和得到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开始逐渐体会到融合通信带来的好处;之后才是接受阶段,这个阶段的融合通信会得到整体的应用和较大规模的扩展。融合通信的发展是一个多方合作的过程,如果真正要做到融合通信的实质性应用,可能还有一段较长的发展历程。目前中国市场融合通信的相关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客户还需要时间慢慢接受和学习。
“我认为融合通信现在还没有较大规模的应用,原因是多方面的。”余宝生指出。“虽然有很多厂商提出了融合通信的概念,事实上真正符合客户需求的方案是不是成熟,客户是不是真的需要融合通信来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还都是个未知数。融合通信是一个大的框架,推广的关键在于怎样使解决方案更精练、更适合用户的需求。而将这个概念推进到应用阶段,是今明两年每个厂商要下工夫的地方。”
“影响统一通信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总体来说还是在于企业的经营理念和部署。在企业还没有体会到统一通信可能给企业流程带来的改变时,可能确实会存在很多障碍,但我相信没有永远的障碍。”罗军认为。如果企业非常关心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沟通、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以及企业对资源的整合能力,那么会比较容易地接受统一通信的概念。
而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也是融合通信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融合通信的概念很大,整个产业链涉及生产合作的厂商也非常多,真正意义上的融合通信的推广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一般的客户可能需要的仅仅是简单的语音加视频的融合通信,而大的应用则可能是运营商也要参与推动的过程。”余宝生说。
谈到对中国市场的理解,余宝生介绍说,从技术发展来看,偏向于中低端的应用是未来需求的一个发展方向。“整个融合通信市场还没有成熟,但融合通信始终是一个发展的最终方向。”
融合通信的未来期许
虽然融合通信的应用还处于发展初期,推进过程略显曲折,它的光明前途却是不可否认的。
“我认为2007年大家都会谈统一通信,无论是企业、顾问公司,厂商,应用开发集成商还是媒体。”罗军认为。统一通信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最早的电话到模拟电话、数字电话经过了100多年,但是从传统电话到IP电话,只经历了5、6年时间。2000年,IP电话的发货量第一次超过了传统电话。所以说统一通信的发展速度很难有一个准确的估量,但是肯定会保持飞速的发展。”众多厂商的参与,会使融合通信本身的业务量飞速增长,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什么时候能像使用电灯一样使用通信,统一通信的时代才真正到来。”罗军说。
谈到对未来的期许,余宝生认为,未来的融合通信应该真正做到随时随地、任何方式都能达到通信所要达到的目的,无论什么以样的接入方式,都可以融入通信环境。而与之相匹配的标准也是重要一环。“后台操作像一个大的黑盒子,内里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协议和技术,真正实施起来,还需要不同的运营商和厂商的设备和技术整合,需要基于国际标准来整合,否则就会有互通性的问题。”
2007年,各个厂商也会有相应的新品推出。宝利通将加强针对高端客户的高清网真技术的应用,通过音声光设备的协调,完全模拟面对面的交流,使用户在视频会议时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未来用户可能通过3G手机加入视频会议。”余宝生透露。虽然3G牌照还没有正式发放,宝利通和合作伙伴已经实现了用手机拨打加入视频会议的业务,目前中国网通正在进行相关测试。一旦网络条件允许,3G本身的设备到位,马上就可以实现。
而在不久的将来,思科也会有新品推出。“思科有许多新的技术产品和版本,在未来直至2012年,都会陆续推出。可能下个月或是下季度我们就会推出新产品,而且会有很大的动作。”罗军说。
思科(中国)统一通信业务总监罗军:什么时候能像使用灯一样方便地使用通信,统一通信的时代才真正到来。
链 接:2006年思科公司的几次主要收购
1.第一个收购对象是生产IP视频监视硬件和软件的SyPixx Networks公司,该公司的技术使模拟视频监视设备和基于IP的摄像机在IP网络中实现融合;
2.Audium公司是一家VoiceXML应用软件开发商,通过该收购可以加强思科公司的呼叫中心软件产品;
3.Metreos公司被收购前的主要业务为整合商务软件系统与思科的统一通信产品;
4.出于对视频点播和视频发送技术的兴趣,思科收购了Arroyo Video Solutions公司;
融合通信从企业网突破
IP融合通信未来的发展,主要应该是偏重在企业网这一块。因为电信网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网络,总投资往往达到几千亿、上万亿的规模,所以在电信网做融合,难度相对比较大,过程比较漫长;而在企业网这一块做融合,则走得更快、更容易。
我们公司的同事最近常常在讨论这个问题:能不能用笔记本电脑打电话呢?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系统,是基于IP的PBX系统,很多人在公司内部使用传统电话终端,可以拨短号,同事和同事之间用短号打电话,比较方便;现在可以基于IP方式做,也就是在每个人的笔记本电脑上安装一个软电话,就是一个软终端,这个终端除了是通过一个软件来实现以外,所有的功能都可以和固定电话完全一样。但是这样的电话在使用的时候会碰到问题,因为笔记本电脑在接电话的时候会振铃,如果不插上耳机,电话里的声音周围任何人都可以听到,所以在听电话的时候必须要插上耳机。IP融合通信的范畴远远超出通过笔记本电脑打IP电话这样一个范围,有着更深刻、更广泛的含义。
传统的企业通信系统包含PBX、电子邮件、手机、PDA等各种通信工具,随着通信工具越来越多,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打一个人的座机没人接,打他的手机也没人接……人们通信的方式越来越多,但是却不知道用哪种方式可以找到我们想要找的人,这在时间上会造成一个很大的浪费。
后来,大家都在想,希望把这些通信方式做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利用IP方式做企业通信的基础平台。
通信与商业流程整合
前一段时间,在美国召开的VoIP方面最重要的全球性会议VoiceCon 2007展会上,大会主席在发言中说,如今已经不能再提“IP通信”,“IP”这个词完全可以去掉,因为以后所有的通信都将是基于IP的,没有非IP的通信了。在IP的平台上,我们可以使用电话,用网线的接口接传统电话,还可以使用电脑、视频终端、手机,可以做FMC(固定、移动融合),把手机和固定电话号码绑定在一起,如果你的固定电话没有人接,可以设置成转到手机上,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应用。除此之外,根据目前厂商宣传的理念,融合通信不仅仅是通信应用,更重要的是它将通信的内容嵌入到商业流程当中来,IP PBX是基础平台,就像电脑有操作系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应用。通信的本质是为了让工作、沟通更加有效,因此需要和商业流程融合到一起,这样将更有价值。
我们公司目前就有这样一种应用,把CRM系统与IP电话系统结合起来。因为我们公司的客户数据量非常大,如果每次都把客户的通信信息调出来、然后用手工方式拨号,这样很费时间,所以我们做了这样一种开发――把CRM系统和IP PBX结合,在CRM系统找到这个人,然后在电脑上点右键拨号,就可以直接通过电脑和这个人进行电话沟通。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应用。真正的融合通信的本质应该是和商业流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让你的商业流程更可靠、更有效率。
加速推进
中国的各个行业,包括政府、公安、保险等,从2006年开始逐步把IP解决方案纳入到企业的内部通信平台上来。这只是IP通信,利用IP的方式实现企业的内部通信。融合通信是更新的概念,这个概念现在的推广力度比较大。
In-Stat在全球进行了很多调查,发现SOHO、小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用户对通信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VoIP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类型企业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小企业、SOHO很看重长途话费的节省,大企业更关注是否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提高,是否有利于长期发展。因此,所谓的融合通信还是要根据具体的行业提供具体的应用,包括通信实现和上层的应用。
在融合通信的大潮下,所有设备厂商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具体来看努力的方向有几个:
一是移动性、开放的环境,以服务为导向,现在流行的术语叫SOA。企业通信从长远发展可能就是软件。
作为中国通信设备和方案提供商力量代表之一的中兴通讯,最近也加入该阵营,进而使融合通信产业军团更显强大,也使融合通信的市场前景更为人所期待。
永无止境的“飞跃之旅”
两年前,中兴通讯还以“企业网市场新兵”自谦,如今,这个新兵已经成长为国内市场前三甲。和市场地位巨大变化相对应,中兴通讯在市场份额节节攀升的同时,也开始提出新的概念。
7月25日,中兴通讯举办行动总结会,给为期两个月的“飞跃之旅”全国巡展划上圆满句号。中兴通讯在今年的“飞跃之旅”全国巡展,效果出奇之好,无论市场影响力,还是与行业客户的深入沟通,此次巡展效果都胜过以往。
“覆盖14个城市,举办26场行业会议,接待了912家客户单位、1693名客户,接触合作伙伴400多家,120家达成合作意向,32家正在认证……”中兴通讯企业网品牌总监郝彩琴列举的一连串数字,清晰地描绘出中兴企业网的“飞跃”轨迹。
据中兴通讯副总裁钟宏介绍,此次巡展主要针对政府、能源、教育三个重点行业领域,整合了中兴通讯在通信领域和IT企业网领域全系列的产品,涵盖视讯、PCS、数据、服务器、ECS、监控、传输等多条产品线,推出了包括ZSR系列多业务集成路由器、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等多款新品。
与往届巡展不同的是,此次巡展中兴通讯首次推出了“拼图式网络”的建网模式,将以往普遍存在的纵向的搭积木式建网模式转变成新的横向可拼装型的网络结构。“拼图式网络”基于IP实现融合,基于融合通信部署业务,可以通过统一的平台对业务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网络搭建的简捷性和易操作性。
更引人注意的是中兴通讯“企业网重点解决方案和重点产品”的――作为“飞跃之旅”巡展的谢幕演出,中兴通讯隆重推出了基于融合通信平台的一揽子成熟解决方案,包括虚拟会议室、三维调度、数字家庭、一体化语音、立体化网络、协同办公……
这些解决方案的推出,既是对市场潮流的热烈呼应,更为中兴通讯企业网的未来开启了一次新的“飞跃之旅”。从进入企业网市场至今,中兴通讯已经连续两年实现了150%的飞速增长,要继续保持这一惊人的增长速度,在“融合通信”这一新兴市场领域下工夫,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全系列”应对“无缝融合”
为推出“基于融合通信平台”的成熟方案,中兴通讯可谓煞费苦心。据钟宏介绍,中兴通讯在面向融合通讯业务的产品开发和整合过程中,“从网络基础到终端应用,在多个层次上都力求能够将‘融合’统一起来”。他表示:“一个成熟的融合网络解决方案,应当从下至上分为多个层次,从网络承载的融合,到网络控制的融合,再到前端业务的融合,缺一不可。”
对于大部分的企业客户而言,在选用融合通信方案时,由于过多地注重表象,将关注重点放在业务融合上,而在网络控制和承载平台上,则因为产品和技术的不足,无法实现融合。“整体的网络融合需求不能满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整个网络解决方案只是产品的堆砌,而不是无缝的衔接。”钟宏说,“这样一来,很多的企业网络充其量只是采用了有融合能力的产品,而不是一个基于融合通信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中兴通讯从网络构建底层就开始着眼融合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进行产品的开发和选择。“中兴通讯是惟一能够提供面向企业网融合通信需求的全系列产品的提供商,也是当前业界惟一能够全面整合通信领域和IT企业网络领域全系列产品的提供商,这是其他厂商所不能到达的高度。”中兴通讯企业网品牌总监郝彩琴说。
自从1999年MSN和QQ的第一个版本问世以来,互联网通信应用快速发展,用户规模持续增长。3G牌照发放之前,互联网通信应用主要聚焦在固定互联网领域;3G牌照发放之后,随着无线网络带宽的增长、带宽资费的下调,互联网通信应用聚焦点逐步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迁移,微博、米聊、微信等移动互联网通信应用更是一面世即得到广大用户的追捧和持续关注。
互联网企业一般以互联网通信为切入点,通过互联网通信应用工具迅速扩大用户规模,占领用户终端入口,并以此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其它互联网应用(如社交、娱乐、云存储等),与电信运营商在增值业务领域展开正面竞争,对电信运营商造成重大威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互联网应用对运营商传统增值业务形成替代效应,例如手机QQ对短信应用的替代;其次,电信运营商开发的互联网应用与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应用相比,明显缺乏竞争力,例如Mobile Market的下载量为数亿次,而App Store下载量超过数十亿次,类似还包括像139邮箱与QQ邮箱、139社区与开心网等。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激烈竞争,运营商应该如何切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如何将自身优势体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以向用户提供满意服务,值得探讨。本文尝试从移动互联网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移动在开展互联网融合通信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信技术方案。
2互联网通信应用特点分析
目前主流互联网通信应用工具包括手机QQ/微信、米聊、Skype、Gtalk、Facetime等。互联网通信应用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
通过分析,可发现互联网通信应用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移动化、IP化、多媒体化;
跨平台、跨运营商;
以应用商店为第一营销平台,依托社会关系快速发展用户;
注重用户体验。
虽然,目前在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中,运营商处于劣势,但运营商在开展互联网通信应用方面也存在优势:
(1)号码资源:运营商最核心的资产为号码,通过与手机地址簿紧耦合,运营商可引导终端用户使用其互联网融合通信业务。
(2)网络通道:运营商对于通道的把控能力优于互联网企业,可提供分等级、有QoS保障的通道能力。
(3)通信质量:目前互联网通信的质量无法与运营商基于语音通道的通信质量相提并论,后者具有绝对优势。
(4)对通信业务的理解:对通信业务的深厚理解使运营商可以提供最好的通信业务。IT产品主要聚焦在应用层,而运营商可以从端到端的角度设计和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这正是运营商最擅长的。
3融合通信设计思路
3.1 融合通信设计思路
自2011年2月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第一次提出“SoLoMo”概念[1]以来,由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整合而来的这六个字母随即风靡全球,被一致认为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从Facebook到开心网、人人网等,代表社交的“So”已经无处不在;而“Lo”所代表的以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地理位置服务)为基础的定位和签到也开始风靡,包括Foursquare、街旁,以及社会化媒体所延伸而来的Facebook Places和人人报到等;“Mo”则涵盖了智能手机带来的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同时,在“SoLoMo”之外,云计算技术已经改变整个IT界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云计算在降低IT建设成本的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本文探讨的融合通信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通信应用,融合通信应符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并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跨终端、无缝切换、体验一致的服务。
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融合通信设计思路如下:
第一、通过用户的通信关系来掌控用户的社交关系;第二、发挥移动自身优势,整合现有通信手段,促使用户强化社交关系,并且能延伸社会关系;第三、在自身优势及吸取的互联网优秀基因的基础上,平滑向互联网延伸和渗透。
3.2 融合通信产品定位
基于融合通信设计思路设计的融合通信应用产品,定位为“云应用+多终端”的业务形态,将用户在各种设备上存储的数据、使用移动服务所产生的UGC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网整合到云端,允许用户通过不同的终端,随时随地管理、访问和分享;同时融合通信也为用户提供了以融合地址簿为核心的各种应用聚合,实现“一站式”业务体验。
4融合通信技术架构
4.1 融合通信总体技术架构
融合通信平台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功能模块包括云服务模块、通讯录模块、统一认证鉴权中心、统一用户接入平台、管理模块和运营模块等。融合通信总体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
融合通信平台定位为互联网通信应用平台,采用LAMP(Linux、Apache、MySQL、PHP)作为其技术架构,引入相关开源技术如Hadoop and Hive等进行融合通信技术平台开发。基于对融合通信应用的定位分析,融合通信平台架构的技术关键点主要包括:统一用户身份认证、用户核心资产云化以及用户体验一致性。
4.2 关键点一:统一用户身份认证
统一用户身份认证是指用户通过不同终端及网络访问云端通信资产及应用时,云端能够为用户提供数字证书、静态密码、动态口令等多种认证方式(或者多种认证组合),以方便、安全的形式为用户进行鉴权与认证,当用户进行应用切换时,可避免重复登陆鉴权,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
在进行统一身份认证中心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统一认证中心:需支持静态密码、动态密码、动态验证码和数字证书等多种认证方式以及不同的加密算法。统一认证中心统一存储用户的标识、密码,存在现有用户信息向认证中心迁移的风险;若保存在BOSS上,则会实时和BOSS系统进行交互,并发性能存在难度。统一认证涉及到用户标识方案,若采用手机号码则支持非移动用户存在困难;若使用新的标识,则涉及到标识的规则和现网用户的迁移,难度大。
(2)各个业务平台增加对认证凭证的识别:中国移动现有各业务平台需要增加对统一认证中心生成的认证凭证的识别,能够根据认证凭证给予对应的访问权限,须对各个业务平台进行改造。
4.3 关键点二:用户通信资产云化
用户通信资产包括通信录、通话记录、短彩信、照片、视频、图书和应用程序等。用户通信资产云化是指,用户通过任何终端产生(或更新)的通信资产,都会自动上传到云端,并且自动同步到其他用户终端。
在进行云服务平台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存储硬件能力:海量数据的存储对于存储设备能力的高效性、高性能接口、高IO能力提出了要求。对于存储设备,要求支持多种类型数据的存储和接口的标准化。存储基础设施和平台层都需要支持水平扩展能力,支持平滑地扩容。最大可支持EB级海量存储能力、百亿级目录和文件数。
(2)数据库能力:多种结构和类别的数据要求对现行数据存储管理机制进行优化,确保数据使用和硬件资源利用的高效。
(3)终端能力:终端类型多种多样,部分操作系统不开放,导致部分用户的信息获取困难。
4.4 关键点三:用户体验一致性
用户体验一致性是指,用户采用任何终端、通过任何网络均可访问云端的通信资产与应用,云端能够自动适配用户的终端及网络,并将云端的内容与用户终端及网络通道能力进行适配,向用户推送最适合的内容格式,为用户提供基于不同终端与网络的一致性体验。
提升用户体验一致性,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接入终端类型的识别:终端类型多种多样,部分操作系统不开放,平台对多操作系统进行适配以及客户端接入系统后,平台识别客户端类型等存在困难。
(2)网络通道能力测试:用户通过鉴权认证接入平台后,平台终端发起和用户终端之间带宽能力的测试,会涉及一定的流量计费及网关的跨越;同时网络能力存在动态变化的情形,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在涉及大流量业务,如视频呼叫、上传下载时,要进行实时网络能力测试。
(3)功能模块的权限设置:对于每个功能模块根据终端类型和网络能力判定是否可用,但如何界定不同能力下的服务功能存在困难,如当网络能力不足时,视频功能不可使用。
(4)客户端中间状态记录:当用户从一个客户端退出(包括异常退出),然后从另外一个客户端登录时,原来的状态记录不一定准确。
4.5 融合通信平台对现网的要求
在探讨融合通信平台技术架构的同时,有必要探讨融合通信平台对中国移动现有网络的要求,本文从互联网视角出发加以探讨。融合通信平台对现网主要提出两点要求:首先,中国移动现有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融合通信应用的网络接入。无论用户基于何种终端接入融合通信应用平台,都需要中国移动现有网络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例如现有网络需要配合融合通信平台为用户提供网络QoS服务,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带宽保证用户的融合通信应用等。其次,中国移动现有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网络基础通信能力。例如短信、彩信、WAP、飞信、音乐和阅读等基础能力,都需要现网相关平台开放出来提供给融合通信平台,融合通信平台再将其开放给第三方应用,从而进一步丰富融合通信应用类型,同时也能增加中国移动自有业务的使用量。
目前,WAP网关所处的网络位置非常适合为用户提供统一接入与认证鉴权服务,但WAP网关主要是为WAP请求进行协议转换;笔者建议在原有WAP网关基础上增加业务控制、灵活计费、运营支撑和安全优化等功能,建设成综合网关。用户通过综合网关进行统一接入,融合通信平台通过与综合网关交互,判断用户的接入方式、终端类型及网络状况,并实施相应的控制策略。
对于基础能力的调用,可通过开放移动互联网平台(OMP,能力开放及业务生成平台)实现,目前浙江移动公司正在进行OMP平台的试点建设。现有网络的基础通信能力通过OMP平台对外开放,供融合通信应用调用,同时融合通信自身的能力也可以通过OMP平台开放。融合通信平台与现网的关系如图4所示:
5融合通信应用功能展望
融合通信以融合地址簿为核心,以统一接入和统一鉴权为手段,以互联网通信应用为切入点,以满足基于多种终端的应用体验一致性为目标,融合各种网络,集成各种应用,提供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近期可考虑基于融合通信平台向用户提供融合地址簿、云存储、多业务统一认证、基础语音/视频、短/彩信、即时消息和状态呈现等服务;远期则需要在更高的高度进行融合通信的应用规划,将融合通信打造成云通信中心、云数据中心以及云应用中心,向用户提供丰富的移动互联网通信应用及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1 概述
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以综合媒体网关为硬件平台,以软交换为软件平台,复用或修改电路交换综通系统中的部分软硬件模块、UC统一通信中的部分软件模块 ,并引入栅格化辅助服务,最终实现基于栅格化架构,融合了软交换、统一通信、呼叫中心、指挥调度、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的智能综合通信系统。
2 系统架构
1)系统组成。a.软交换机;b.综合通信调度系统;c.网关及终端接入设备;d.录音系统;e.网管系统。
2) 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体系结构
3 业务功能
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提供综合通信及调度业务、补充业务、数据业务、业务开发接口。1)综合通信及调度业务。a.支持终端接入:支持模拟用户、IP电话、电话软件;b.支持中继接入:模拟环路中继、数字PRI中继、IP中继;c.支持电台接入:数字/模拟集群电台、常规电台、超短波电台接入;d.内部分机拨号功能:在内部分机上拨号可以直接呼叫数字中继、模拟中继、GSM/CDMA、IP电话和电台等,可实现保持、转移、会议等业务;e.调度功能及接口:支持多种调度终端,如PSTN电话、IP电话、GSM/CDMA手机、电台等,可以实现拒绝呼叫、强插、强拆、监听、会议合并、会议释放等快速调度能力;f.支持图形化指挥调度应用,通过指挥调度软件可以完成各种对外呼叫、会议及终端状态监视;g.实时监听,坐席电话可以实时监听系统内的任何通话;h.支持自动PTT和手动PTT,实现有线/无线等双工和半双工终端之间的通信通畅,并且可以在手动和自动控制之间进行切换。2)数据业务。提供电子白板、文件传输、位置信息等功能。
4 关键技术
1)不同制式通信网络互联互通技术
a.电路交换网络PRI、ETSI、SS7接入技术;b.下一代网络SIP、XMPP接入技术;c.电台接入技术;d.多种协议适配技术;e.互联互通技术解决了目前各行业有线、无线 等通信系统互相独立形成的“孤岛”现象,提高了指挥效率。
2)业务封装技术。业务封装技术,使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完全满足人防、电力、军队等行业的扁平化指挥调度系统对通信系统融合的要求,便于应用业务针对具体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功能的开发。
3)多种终端及接口接入技术。a.模拟终端;b.IP终端;c.数字中继接口;d.手机模块;e.电台终端;f.视频接口;g.多终端及接口接入技术,解决了现有通信终端的综合接入问题,降低了系统建设及部署成本,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
5 系统安全性
1)组网应用安全性。a.关闭系统不使用的协议接口。在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对外提供的协议接口上,除了系统需要使用的服务(如MGCP,H.248, SIP, H.323等)以外,系统将关闭其它任何不使用的网络服务,以防止非法用户通过非法的服务入侵设备。b.支持完整的IPSec协议,具有防止各种DoS攻击的能力。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利用网络路由器实现防火墙功能,支持完整的IPSec协议(IPSecurity Protocol),可有效地防止非法用户通过DoS攻击(如TCP同步洪泛攻击、PING超大包、ICMP攻击、IP分片等)、恶意攻击、窃听等手段破坏合法用户的正常服务。c.支持通过SBC保护核心设备。通过SBC和其他网络隔离,并实现私网穿越。
2)用户安全性
a.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支持对媒体网关、接入网关、各种分组终端、各种软终端的认证处理,可有效防止非法注册。对用鉴权用户名称和密码字段通过MD5等哈希算法进行信息摘要,防止密码信息被窃听。b.通过Pre Sharekey或者第三方认证技术对于软交换通信的实体进行认证,通过IPSEC或者TLS传输呼叫信令,保证合法用户的通信安全,防止软交换机接收和处理未经授权通信实体发送的消息。对非法用户消息进行识别并记录,协助完成对未授权用户的跟踪。
3)数据安全性。a.支持主备机架间数据的实时同步备份机制。当主架修改数据并保存后,会自动将数据保存到备份机架。b.支持话单的自动备份机制。c.支持审计机制,周期性的对呼叫数据进行审计,当发现数据错误时,会主动对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并同时产生告警。
6 结语
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由于其业务提供能力强、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部署,目前专网市场也有向软交换发展的趋势。现阶段电力、应急指挥以及军队都已经有了对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的明确需求。软交换综合通信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公安、电力、人防、军队等部门和行业,并可分级部署。
1多网融合的相关概述
多网融合技术是现代化网络技术中的代表,它属于新型的技术手段,该系统能够连接安全防范、管理以及监控设备,运用间接转化的方式将网络子系统和信息网沟通在一起,并利用TCP/IP通信协议,实现光纤网络的传播,保证各个系统的协调配合,完善管理工作,做好集成系统应用。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运用有助于将技术和内容集合为一体,实现信息网的接入控制,并做好管理系统的应用。简而言之,多网融合技术就是在宽带网络中实现各种科学技术的联合使用,将各种系统整合在一起,做好分析和管理工作,进而加强控制的一种新技术。将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到通信工程之中,能够实现一体化管理,做好汇总工作。与国外多网融合技术相比,我国该项技术的起步较晚,相关数据还不够完整,也没有建立自己的模型化管理。自主生产的自动化指挥系统虽然做到了数据的融合,但是其覆盖面积过小,缺乏规范化管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也受到较大限制。
2基于多网融合的通信工程分析应用
通过上述文章内容的论述和描写,我们已经能够直观清晰地了解到多网融合技术的相关概念,理解它的主要内涵和特点、优势。想要将它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就要做好分析工作,基于多网融合进行通信工程的建设,找到科学的方法完善工程,做好实际应用。
2.1数字电视多媒体网络在多网融合通信工程中的分析应用
数字电视多媒体网络是多网融合通信工程在应用中与实际联系最为紧密的项目,它能够满足受众对电视事业的高标准和高要求,保证通信和数字信息传递的稳定性。在多网融合通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结合产业链进行调整,促进我国电视产业向电视强国转变。优化投资环境,开展企业招标,积极支持数字电视相关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幅新股等方式筹集资金,增加对数字电视产业的投入;其次,增强税收政策的支持,对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进行优惠,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发展,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数字电视技术创新体制,鼓励企业联合开发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在现有科研院所和企业基础上组建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加强数字电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并积极发展地面数字电视,加强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大力推进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升级改造,鼓励境外有关研发机构和企业来华设立数字电视技术开发中心,实行机卡分离技术体制;再次,加强市场培训和监督,实施网台分离,鼓励采用以国内技术为主体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强化对数字电视节目制作、集成、播出等环节的监管,推进实施网台分离,形成适应数字化发展需要的电视运营机制;最后,电信广电优势互补,推进“三网融合”。鼓励电视机构开展数字电视和增值电信业务,支持国有电信企业参与数字电视接入网建设和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打破壁垒,互相准入,坚持“三网融合”和优势互补,从而突出通信工程的优势作用。
2.2多网融合的应用价值
多网融合通信是现代化通信技术最先进的方式,它的应用价值巨大,能够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它的整体性价比较高,有助于减少资金投入,提升管理水平,形成与自身相适应的管理对策,保证通信的平稳性。另外,它具有较强的增值空间,发挥数字通信工程的优势作用,利用网络实施增值活动,推出吸引顾客的方案,并改变传统维护过于分散、速度较慢的弊端,在不同的位置都可以进行检测维修,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切实提升通信工程的安全性。
2.3多网融合的安全性分析
据调查,目前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实施的防护措施依旧是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漏洞扫描技术,这些方式已经较为成熟,有助于防止入侵。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做好安全防范,采用的是主动防御措施,不仅是利用病毒查杀这一被动方式消除安全隐患。针对木马程序和入侵方式,采用NTM网络终端进行检测,只有通过审核,才能进行通信。
3多网融合的通信工程在分析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主要内容
3.1强化系统配置的安全流畅性系统配备想要网络安全稳定流畅地运行,不断优化更新系统也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选择更新系统时,要根据需求进行更新,挑选有需求的软件或固件,不要盲目地全部更新,这样会造成系统内存占用过多,影响系统的运行速度,降低工作效率。
3.2将互联网和电信网有机结合在一起
在数字技术日渐发展的前提下,我国的多网融合通信工程要打破原有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保证网络层面的互相连通,为多网融合打基础,并科学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网络的融合,弥补传统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开设增值业务。
3.3人员问题
在多网融合这个平台上,人员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专业人员和有从业经验的人员是最佳的人选,所以在挑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选人员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网络操作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欠缺,没有认真考虑客户需求就进行网络操作,使得客户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多网融合通信工程在人员选取中一定要严格把关,充分考虑操作者的专业技术和能力素养,把好质量的关卡,做好分析应用工作。
4结语
2014年中国移动4G基站数达到70万个
LTE-A系统渐成主流路径 ; 做好网络优化保障用户体验
继续推动LTE-A演进工作
关键词 1网络建设优化100万站
本报记者高超
一年70万个基站,比原定目标多了20万个,中国移动在2014年达到了近似于“恐怖”的4G网络建设速度,但是当时光来到2015年,情况将发生改变,中移动也顺势做出了调整。
据了解,中移动2015年的工作从全力建设4G网络过渡到重点保证4G建设投入,全力做好4G网络优化,积极引领4G演进发展。中国移动很早就表示,2015年将是大规模投资4G的最后一年,而其今年的工作计划也印证了这一点,即全年建设约30万个基站,今年的工作以网络优化为主。
事实上,经过了2014年的超速建设,中国移动拥有一张全球最大的TD-LTE网络,但网络覆盖广并不意味着网络质量高,在完成规模浩大的网络建设后,中国移动还有很多网优工作待完成。
相比基站建设,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业内专家表示,在日常4G网络优化过程中,工程师可以通过OMC网管、信令跟踪、优化工具等发现问题。可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优化的前提是做好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数据采集包括路测数据和话务统计数据采集等。显然100万个基站的建设和维护量并不是简单的任务。
网络优化工作可以保证用户获得较好的上网体验,然而这仅仅是基础工作。对于中移动而言,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推进4G技术的演进。
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GSA)日前的报告指出,到目前为止,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运营商推出了速率高达300Mbps的6类LTE-A服务,另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49家运营商推出了下载速度较低(介于110Mbps和300Mbps之间)的商用LTE-A载波聚合服务。该协会指出,目前澳大利亚、日本、阿联酋等国家正在进行9类技术系统的部署、测试。根据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的规范规定,9类技术是指理论下行和上行峰值速度分别达450Mbps和50Mbps的系统。LTE-A系统渐成主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移动尽管目前大规模商用的TD-LTE网络速率仍然停留在lOOMbps,但一直在推动LTE-A演进工作。据了解,中国移动于2014年与华为合作在杭州、深圳、北京等多个城市现网中部署了小规模的双载波聚合网络,并在同年的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验证了应用F频段+D频段95MHz帝宽进行的五载波聚合,最高下行速率超过1Gops。
尽管系统端和芯片终端厂商基本都已经做好TD-LTE载波聚合商用部署的充分准备,但是中国移动真正实现商用部署还需时日
L关键词2产品创新融合通信商用
本报记者田园
2014年年底,中国移动终于将融合通信从概念落到实地,在其合作伙伴大会上了主打“新通话、新联系、新消息”的“三新”手机,揭开了盖在融合通信业务头上的神秘面纱。在2015年中国移动工作会上,中国移动更是提出了全面实现融合通信商用的目标,将一大发展重点直指融合通信。
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表示,中国移动加速推动融合通信发展是大势所趋,在微信等互联网OTT借免费通话功能抢食运营商语音业务的趋势下,电信运营商必须让通信管道更加智能化,以期在通信市场继续唱主角。
而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指出,中国移动推融合通信商用,有应对互联网OTT冲击的成分,但主要原因还是通信技术的迭代下,以求更好发展的自我革新。
关键词3互联网转型推进数字化服务
本报记者田园
在2015年工作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表示,传统话音进入加速衰退期,流量经营迎来黄金期,数字化服务发展面临窗口期,改革创新处于攻坚期,这是中国移动发展的新常态。
中短期内,流量经营仍然是运营商最实质性的增长领域。从长远发展看,培育第三条增长曲线――数字化服务成为中国移动2015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奚国华更是表示,“价值链中利润最丰厚的部分开始转向数字化服务,拓展数字化服务关乎中移动的未来。”
国际上很多运营商都提出了所谓的三波增长。大量的创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都被归为所谓的数字服务。有业内专家表示,运营商在从话音向移动宽带转型的过程中网络效应正在减弱。网络效应的来源是“用户网络”,通常与“业务网络”相伴随而非“物理网络”,这也正是运营商受到OTT剧烈冲击的根源所在。
背景 ; 互联网OTT的冲击
通信技术的不断迭代
路径:
逐步下调流量资费
以用户补贴带动其使用积极性
以终端补贴推动终端成熟和多样化
在全球运营商营收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流量经营成为运营商的业务重点,移动增值业务更成为运营商撬动市场的另一个支点。
张毅表示,融合通信能帮助中国移动将自有的基础通信管道与移动增值业务入口打通,将用户以往通过互联网OTT上获取的内容通过“三新”功能实现,比如阅读新闻、查询位置等,从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避免被单纯地管道化,仅为他人做嫁衣。
毋庸置疑,在庞大的用户基数下,中国移动推动融合通信有着先天的优势。但不能忽视的是,实现融合通信商用凭借中国移动一家的力量是不够的,马继华表示。如果只有一家运营商推出融合通信业务,对用户使用习惯上的影响和改变很有限。此外,三大运营商一同推动融合通信,能够尽早催生新的通信标准的诞生,运营商整体都将从中受益。
对于中国移动如何更好地推动融合通信的发展,张毅表示,有两方面的工作可以做。
第一是对用户进行补贴。融合通信将传统的语音按分钟收费、短信按条数收费变为按流量计费,这种转变不仅是对用户使用习惯上的改变,按流量计费在价格上是否能够被用户所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使用与否的决策。因此,在逐步降低流量资费的同时,考虑通过适度的补贴,带动用户使用融合通信业务的积极性是有必要的。
第二是通过对终端厂商进行补贴。在发展初期,“三新”手机在合作品牌和数量上都有限,不仅技术方面有待加强,而且留给用户选择的余地小。对终端厂商进行补贴,可以推动“三新”终端的成熟和多样化,为全面实现融合通信商用奠定基础。
背景 ; 流量经营仍是营收主力
数字化服务被视为未来重要的增长点
路径 ; 清晰的业务发展规划
从内容和服务上打好基础
以开放的姿态引入外部优质资源该网络的用户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用户加入网络,该用户和运营商不需要做任何额外的动作,但在网的潜在用户看来,这张网络对它的吸引力和价值都提升了。这种没有伴随着任何成本发生而价值得到提升的现象,就被称为网络效应。
2G时代,中国移动就是凭借语音业务的网络效应瞬间成长为国内移动通信的巨无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消费是为了使用相关的互联网服务,在某种程度上,OTT业务正如运营商在话音时代一样受益于梅特卡夫定律。
在野村综研(上海)电信行业研究副总监陶旭骏看来,在过去的黄金发展期,中国移动错过了投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从业务运营商向投资集团转型的宝贵时间窗口――如今,这一话语权,正陆续转移到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手中。
独立分析师付亮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表示,数字化服务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内容,二是服务。在数字化服务拓展过程中要清醒认识自己能力,进行良好的规划。有些业务不需要第三方介入,中国移动可以自己来做,而有些需要第三方介入的业务则需要中国移动能真正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引入优质的第三方资源。在数字化服务的推动上,运营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移动需要带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
陶旭骏表示,未来数字化服务必然是一个产业链各方分食的市场,不会如10年前一般像个完全由运营商主导的“带有围墙的花园”。是否要将数字化服务的所有领域所有环节全部做遍?又能否将这些都做到极致?中国移动的出发点必须明确,这将决定投入何等的资源规模以及采取何种做法。
在全球电信运营商转型探索中,中国移动能否通过数字化服务的积极拓展迅速培育第三条增长曲线,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呢?
关键词 ; 4运营管理降本增效
本报记者高超
背景 ; 央企改革等政策要求
国资委要求大幅削减营销费用
利润下滑路径 ; 削减营销费用、下调终端补贴
创新机制、优化流程等
“降本增效”成为央企近一年来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更是成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移动在2015年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工作任务之一。
据了解,中国移动要全面推进运营管理方式转型。具体内容是,要顺应变化,从网络发展方式、营销模式、服务方式、渠道管理、支撑体系等方面全力推进转型,着力构建面向客户的低成本高效运营体系。
2014年,国资委要求三大运营商营销费用削减20%。据估算,三大运营商一年削减的营销费约400亿元。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通过各种业务和应用向电信运营商施加压力,使得后者传统通信业务受到严重威胁,利润进一步下滑,加之去年6月实施的营改增又令运营商利润降低三成左右,削减营销费用、下调终端补贴额度成为三大运营商的必然选择。
但是仅仅削减营销费用、下调终端补贴并不够,运营商需要从多方面降低运营成本。对此,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认为,央企在生产领域,要从创新机制、优化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建设方式等方面人手,而在非生产领域要抓销售成本、财务成本等几个环节,进行降本节支工作。
对于运营商而言,降本节支仅仅是一个方面,如何增加效益也是今年的工作重点。国资委对国企2015年工作的要求,除了进一步做好降本节支工作之外,就是全力以赴保增长。
[关键词]多网融合;通信工程;应用;网络技术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089
[中图分类号]TN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1
随着网络技术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网融合技术也逐渐被提上日程,由于其具备高效率、成本低及安全可靠等众多优势,应用于通信工程中还能够推动行业的优化升级,因此,已成为通信工程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1 多网融合技术概述
所谓多网融合技术,主要是在系统应用管理中,有效联合各个子系统与技术,对相应的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也就是处理联合中各个子系统的合并与管理问题,当各个独立的子系统经过系统融合之后再把信息进行统一传输。以电信、广电及宽带为例,3个网路都有自己的控制系统,要让3个网络共同运行就要加入相应的控制软件,这3个并列的操作系统通过网络协议接入控制软件中获取对接,这些结束之后再通过通信工程输入到终端,通过用户点击来对控制软件进行操作,从而进行多网融合。
2 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多网融合技术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工作效率的提高,因为在多网融合之前,如果各个网络出现问题,就需要分别进行测试和检修,而融合之后传输点减少了,即便是出现了问题也只是对通信工程进行单独检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客户的满意程度。
2.1 应用表现
在通信工程行业中,通过运用多网融合技术除了融合通信工程子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还能够通过接入融合通信网络的插口来进行信息融合。就当前情况来看,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一般有两方面的表现:首先,在通信工程中,各个独立的子系统的信息都需要进行全面的综合与融合;其次,对于多网融合来说,其不只是每一个子系统之间信息融合的一个重要基础,还需要通过接入通信网络地址与通信网络插口来完成融合。具体来说,就是在通信工程中,要应用多网融合,就要对通信网络中的IP协议进行处理,假如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接入IP协议,那么多网融合的意义就无从谈起。从这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多网融合,要全面结合通信系统的需求与现代化技术,进行统一部署和规划。
2.2 应用价值
2.2.1 经济价值
在通信工程中不管是应用哪一种技术都要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也就是看这项技术应用起来是否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多网融合技术也是如此。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应用的经济性是首要的考虑因素,在明确了多网融合技术的应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加上与其他应用技术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多网融合技术能够节约投资费用,比率在30%左右,节约的费用主要是商业占地面积的减少。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在通信工程中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通信工程占地范围大的问题也迎刃而解。此外,还可以结合通信工程的具w进度及使用状况,采取逐步分期的方法来建设智能化系统,这也相应地减少了通信工程投资者的资金压力。
2.2.2 技术价值
首先,增值服务方面的优势。跟其他技术相比,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到通信工程中的增值服务优势更为突出。众所周知,数字化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多网融合应用到通信工程中也开始衍生出一些增值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又在通信工程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使通信工程得到了优化和完善,为用户提供服务也更加得心应手。其次,维护方面的优势。针对专家学者多方面的研究,不管是何种类型的通信工程,在建设时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通信工程的线路维护问题。而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其中就会在传输网络中对一些相关的子系统进行融合,这样通信工程维护的重要基础就是数字化的通信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应用优势。例如:在一个住宅小区内,移动行业要在其中建设一个监控网络系统,要求能够覆盖小区的各个角落,在这个监控网络系统建设的初级阶段,需要开发商支付一定的资金,之后会按照相应的合同要求,小区的物业公司会在后期承担网络系统的维护资金。也就是说,在这个网络监控系统建设时,物业是不需要为建设费用垫资的,只需要在每个固定时期补偿一定的使用费用。而小区监控网络系统使用时,是能够通过维护通信网络机房的费用来抵消使用费用,从这点可以看出,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到通信工程中,其技术价值显而易见。
2.3 应用保障
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多网融合技术具备显著优势,但是在应用中需要连接通信工程系统与运营商的宽带网络,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其多个子系统经过融合之后,其中一个子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存在整个通信系统出现问题的隐患。如果通信系统感染到病毒,在不被及时发现和清理的情况下会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要保障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利用入侵检测系统来扫描病毒,还可以为系统设置防火墙,因为防火墙技术及病毒检测技术通过很长时间的检验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能够很好地抵御外来病毒的入侵。
关键词:通信网络 实验平台 综合 建设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及信息业务量的剧增,社会对通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企业需要的是既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并且了解通信行业技术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必须不断完善通信实验室建设,改进实验模式,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院于2009年提出了建设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的计划,并获得了中央地方共建专业特色实验室项目的资助。
1实验室现状及建设综合实验平台的必要性
2000年以来我院先后建设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原理、高频电子、EDA等基础实验室及检测与控制专业实验室。2004年通信专业开始招生,为满足教学要求,筹建了通信专业实验室。由于当时学校经费紧张,制定了通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分两步走的计划:第一步,建设以满足教学需求的基本型专业实验室,主要完成光纤、程控、通信网、移动通信等专业课程实验。该实验室建设方案以各种实验箱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组成,基本1人1箱,其特点是:技术成熟,投资少,维护方便。第二步,建设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室。第一步建设方案已于2006年完成。
2006年以来,通信专业实验室在实验教学工作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这些设备各自独立,没有形成网络,系统性不强,实验内容多以演示、验证为主。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类实验室条件局限性较大,没有通信全程全网的系统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课程缺乏系统整体概念,无法满足对通信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建设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是非常必要的。
2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的建设思路与目标
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电信领域正在向着移动化、宽带化的方向不断融合。因此,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建设一个集传输、交换、宽带接入及有线、无线通信为一体的综合现代通信网络,是一个类似于电信系统的全真式网络。该系统能够实现模拟网络运行,各个网络对接,并能够完成每种设备平台的实训与研究。通过该实验系统,让学生从软件到硬件全方位感受现代通信的真实环境,对所学专业有直观的认识及深入的了解,提高专业素质,锻炼动手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应用型通信技术人才。
3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的建设方案与内容
建设方案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通过反复多次的论证,提出了适应现有资金条件,适合当代通信技术发展的综合通信实验平台。整个平台由SDH传输网、程控交换网、移动无线接入网、EPON光接入网、网规、网优等系统构成。
3.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综合通信网络实验平台拓扑图
3.2 光传输系统
光传输系统是整个实验网络的核心,沟通了各模块之间的通信联络。系统采用SDH技术,由3台STM-1设备构成环形网络。SDH技术是目前通信网络的主流技术,它以其突出的技术优势为网络提供优质、高效、可靠的通信业务,能够满足宽带数据及视频图像等多业务的传输需求,自愈功能强。掌握传输技术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传输系统选用华为公司的Optix155/622HMetro1000型设备,主要功能及配置如下:
(1)系统高阶交叉能力为136×136VC4,低阶交叉能力1638×1638VC12。
(2)单台传输系统配置STM-1光接口2个,E1接口21个,FE接口数量为4个,支持155M至2.5G光速率的在线升级能力。
(3)具备多业务处理能力,提供多路E1,T1,E3和T3业务及各种音频接口,数据接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