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23: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红色文化建设对策及建议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新农村;科学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改革的系统工程。各地区农村科学文化发展水平显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但是,对科学文化进步的追求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共同目标。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农村科学文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建设丰富而健全的新农村科学文化体系,从而为农村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更好地造福于广大农民。
1 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以来,农村科学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我国城乡科学文化水平差异巨大,直接影响到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步伐。其原因可以归结以下几方面:
首先,地方政府对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农村的科学文化建设过程中,“重经济、轻文化”现象普遍存在。
其次,农村的科学文化体制不健全,成了农村发展的“弱点”。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体制转型,已是当前农村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正因为转换时期的科学文化体制出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僵化等问题,科学文化管理上的越位,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最后,农村科普教育地位长期弱势,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当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的上升期,农村教育科学文化的建设处于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虽然国家逐年增加这方面的投入,但是农村教育科学文化薄弱的现状还是未得到根本上的改善。
2 推M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路径
2.1 更新思想观念,准确把握农村科学文化发展规律
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科学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做好农村科学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大力营造倡导科学文化的氛围。二是要强化农民主体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热情。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环境闭塞落后,是农民主体意识比较薄弱的主要原因,所以,农民的主体意识有待增强。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电视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农民了解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意义,知道自己在农村科学文化建设中的权利和责任,明白这是农民"自己的事",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
其次,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通过科普、科技传播、职业教育、在职培训等非正式科学教育手段,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最后,及时总结本地的成功经验,通过成果展示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和其他先进地区的交流,开展工作交流和区域文化联动,不断提升我市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总之,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要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才是真正准确把握了“以人为本”的农村科学文化发展规律。地方政府转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政绩观迫在眉睫,应肩负引导和培育作用,不仅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资金到位,还要落实监督问责制,实现科学文化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保证农村科学文化建设健康进行。
2.2 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振兴农业必须要依靠科学,而科学进步又必须依仗科学人才,人才建设必须依托教育。要创新载体,大力普及科学。在农民科学文化建设工作中,要充分运用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函大等平台,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科普示范基地承载着农村科普的物质形态和以农民为主体的科技普及工作,基地的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本身就是一种有形而直观的面向农民的科普平台,已成为面向农民普及科技的场所,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工作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应该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和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聘请一些热心的退休干部、教师等担任科普宣传员,义务宣传科普知识,促进农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
2.3 拓宽投入渠道,加强农村科学人才的培养
针对农村科学文化建设资金短缺的现象,许多农民认为政府要加大投入。但是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财政压力大,而且渠道单一,难以满足现实的巨大需求。应该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商业资本进入农村文化事业领域,建立多元化资金流入渠道,积极承办与我市产业发展相关的国家级和省级学术交流活动,举办科学沙龙、学术讲座,资助开展小型化、专业化、高层次学术交流和决策咨询。
2.4 注重发掘地方特色文化,将科学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科学文化建设事业,要促使科学文化的普遍价值与民族文化的特殊价值达到有机统一。加强农村科学文化建设一定要注重地方特色,要立足本地文化底蕴、传统文化资源的实际,探索、开展创建“特色文化镇村”活动,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增强农民的自豪感,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文化活动。历史悠久的盐城市,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名人荟萃,卖饭曹文化村、华中局旧址、停翅港等闻名遐迩,近年来立足自身实际,深入挖掘、保护、开发红色遗存,让红色文化基因根植于盐城的每一块土地。一是深度挖掘红色资源;二是全力保护革命遗存;三是积极开发红色文化。要按照唯一、专业、独特、互动、艺术的总要求,把文化村建成遍地有景、处处有情的革命文化村落,使盐城广大农村居民时刻感受到红色革命精神,把红色文化融入到科学文化建设体系当中,让红色文化世代相传。
2.5 完善农村科学文化事业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科学文化事业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开展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绩效监督,构建制度化考核机制。采取政府组织、专家参与、群众反馈的考评方式,做好农村科学文化事业建设考评工作。每个季度开展对农村科学文化建设体系建设的考核评价,并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建立健全对科学文化建设体系建设的考核、激励、问责和监督机制。建议在年底综合绩效考核中,加大对农村科学文化建设体系建设的考核权重。
2.6 创新农村科学文化服务机制
当前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对科学文化有了新需求。但是在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受到现有旧体制的影响,旧有的服务机制存在着体系欠缺、功能单一、手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使农村的科学文化进步步履维艰。因此,寻求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模式,创新发展之路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一是创新服务方式。针对农民对科学技术实效性与综合性的新要求,在服务载体上进行创新,以互联网为纽带,以示范基地为支撑,以经常性培训的模式走出新路子;二是要不断拓展服务新领域,建立信息高速通道,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拓展信息网络覆盖面积,搭建信息共享的新型网络服务平台。同时,要通过科学文化体制的改革,消除当前制约农村科学文化发展的各种阻碍,加快建设农村科学文化体系市场化为主、政府政策指导为辅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仁怀市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156-03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类在仁怀繁衍生息。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仁怀置县,属滋州。宣和三年,降县为堡,属泸州郡。元置仁怀长官司、古滋长官司,均属播州安抚司。明为仁怀县(今赤水)辖地,属遵义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随府改属贵州布政司。雍正八年,移县治于生界亭子坝,十一年知县杜诠领帑项一万五千零八十两建城,至十三年新城就。远在汉代,仁怀人民便酿造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佳酿。1915年,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跻身世界三大蒸馏名酒行列。1995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仁怀撤县设市,是贵州省首批建设的20个经济强县(市)之一。
一、历史文化遗产现状
仁怀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是古代川盐入黔的重要驿站之一,也是“四渡赤水”战斗过的地方,更是驰名中外的国酒茅台酒的故乡,因而拥有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物质文化遗产
就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仁怀市境内历史文化遗产又具体包括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特色历史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四类。目前,可移动文物基本都珍藏于市博物馆内,有国家二级文物2件、国家三级文物2 000余件和近1 000件待修复的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共4处,即沙滩乡的古盐运码头、东门河云仙寺内的商周遗址以及中枢的水仙寺和玉屏寺;特色历史街区共3条,即清代遗存下来的梅子坳老街、三元洞老街和五马老街;文物保护单位共26个,分别分布在仁怀市城区及一些乡镇;具体情况(见下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仁怀市最为著名的要数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现已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仁怀也于2004年7月,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酒都”。此外,仁怀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境内居住着汉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因而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民族习俗,如后山乡的采月亮、苗族腊染、苗族打牛祭祀活动;有别具风格的地方戏曲,如学孔乡的春台戏;有众多精湛的手工技艺,如喜头镇的擂荼制造工艺、坛厂镇的制陶工艺等。其中,后山乡苗族的踩月亮活动与茅台镇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一同被列入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总体评价
从数量来看,仁怀市境内的历史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目前已登记的有3 000多件可移动文物、4件不可移动文物、3条特色历史街区、26个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地上地下历史文化遗产仍处于未发掘或未登记状态。
从类别来看,仁怀市境内的历史文化遗产种类比较齐全,涵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特色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四类,其中文物保护单位又包含近现代史迹、古墓葬、古建筑、古遗址、摩崖石刻等类别。
从年代分布情况来看,境内物质文化遗产(除可移动文物外)主要是清朝和近现代留存下来的,其中清代遗产18处,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11处,此外还有明代遗产两处,商代、宋代遗产各1处。
从位置分布情况来看,境内物质文化遗产(除可移动文物外)主要集中分布在茅台、中枢、鲁班、长岗和五马,其他如茅坝、坛厂、沙滩、三合以及火石岗等乡镇也有单个分布。
从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来看,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四渡赤水纪念塔、茅台渡口纪念碑、鲁班烈士墓、鲁班战斗遗址、长岗住地等9个文物保护单位联合统一申报),贵州省级两个,遵义市级两个,仁怀市级13个。
从保护与开发现状来看,仁怀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力度不够,除鲁班、烈士墓等极个别受到较好保护外,其他都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既没有划定保护范围,也没有派专人进行管理。由于缺乏保护,导致各级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价值不高,开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二、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文化遗产遭受自然、人为的双重破坏
仁怀市的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当中,除了被收藏在市博物馆的部分文物之外,其他都基本处在露天之下,如清代的古盐运码头、明清时期修建的众多寺庙以及时期留下的战斗遗址等。这些宝贵的遗产千百年来经历了无数次的风吹雨打,遭受风化、冲蚀等自然因素破坏严重,部分甚至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
当然,相比自然因素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而言,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破坏可谓更甚。其中,最为明显的要数战争所带来的毁灭性破坏,例如将领石达开与清朝政府的茅台一战使得诸如酒作坊等珍贵遗产一夜之间灰飞烟灭;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运动对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也相当严重,永安寺、天圣寺等寺庙中的雕像、石刻被毁之殆尽。
(二)认识浅薄,保护力度不够
在建设过程中,部分人认为保护文物、历史街区、古建筑就是保护“落后”,更有甚者还把保护遗产和发展经济对立起来,认为这些“死物”是在和城市建设抢地盘,阻碍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实,他们片面地理解了城市的现代化,认为只有高楼大厦才是现代化城市的象征,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城市历史沿承与城市文化品位。
(三)建设性破坏严重,孤立文物保护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这一迅猛潮流中,城市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等难免会与遗产保护发生摩擦。在城市建设用地原本就很紧张的仁怀,这一矛盾更是突出,而二者比拼、争抢的赢家又往往是经济一方。因此,许多尚未挖掘的珍贵遗产永久地埋藏于混泥土之下或是被彻底摧毁;而已发掘的部分历史文化遗产也不得不拆迁而另寻容身之所;几经曲折得以原地保留的也只是孤立保护,周围老建筑全部被拆除,整体风貌极不协调,其中最好的例子要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鹿鸣塔被孤立保护在市医院内。
(四)保护资金短缺
仁怀市境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多为土木类,由于自然、历史原因和现代化建设所带来的破坏,其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当地人民认识浅薄片面、重心完全偏向近期的经济发展,境内许多历史文化遗产都没有专项的保护资金,基本上处于自然消亡状态。地方政府采取种种措施筹措的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旅游收入、民间捐助等。
(五)文化特色明显,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未能充分体现
仁怀市的文化特色也非常鲜明,国酒文化、文化和古盐运文化便是这一城市的主打文化,也是彰显其城市魅力的最大文化品牌。尽管其文化特色非常明显,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上述“三大文化”均未充分体现出来。首先,在进入仁怀的各交通口岸,除国酒门、茅台巨瓶外,很少有能彰显其文化特色的广告、标语或标志;其次,市政中心地区也没有能充分展现其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另外,在仁怀市内的主要交通廊道和广场上,能体现其文化特色的雕塑和园艺也少之又少,走在仁怀境内的大街小巷上,人们很难感受到国酒文化、文化与古盐运文化的浓厚气氛及深厚内涵。
三、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切实有效地保护好祖宗留下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仁怀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着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在继续大力、持久地面向社会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向市民宣传、展示、普及相关知识的长效机制,比如通过举办免费知识讲座、参观、知识竞赛、开设报刊专栏、专门网站甚至进入学校教材等多渠道、多种方式宣传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及其保护意义,让每一位市民都了解城市的文化内涵及保护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提高广大市民的思想认识,引导全体市民树立和形成“保护城市的历史就是保护城市的未来”的共识,使全民投入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
(二)多渠道筹措保护资金
仁怀市政府必须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专项保护资金的投入,并主要根据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数量、保护程度,保护方式等决定具体的财政支出额度。除财政收入这一来源外,相关部门还应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方式,如以旅游资源开发的形式获取旅游收入;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维护、维修、展览和科研,吸收境内外企业、团体、个人捐资赞助,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等。
(三)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应始终坚持以有利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前提,在此前提下科学地加以利用,充分释放其历史和文化的价值潜能,并以此为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魅力的彰显。如修缮后的文物保护单位可结合雕塑、画展、文艺表演等,进行酒文化、盐运文化、文化的展示;也可以复制文物样品,开发旅游纪念品;也可以利用当地的手工技艺,如喜头镇的擂茶工艺、坛厂镇的制陶工艺等,开发体验型旅游产品。
(四)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充分地彰显文化特色
仁怀同时拥有酒文化、古盐运文化和红色文化,在具体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三大文化的关系。其一,要突出重点,即重点开发打造酒文化;其二,要体现三大文化的关联性,即做到“酒中有盐(盐运文化),酒中有红(红色文化)”。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第一,仁怀市的文化定位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酒都”,而不是“盐都”或“红色之城”,一切工作都要围绕“酒文化”来做文章;第二,对于载有古盐运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景点、景区,要继续予以保护与开发,但范围只限定在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开发;第三,部分酒文化载体中要适当融入古盐运文化和文化,主要体现后二者在仁怀酒文化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独特资源,保护并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传承并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纳入城市规划中,从城市发展战略层面来整体考虑,将更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更有利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君瑶.岷江上游的历史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关于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岷江上游文化旅游品牌的八点建议[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3.
[2] 秦趣,谌洪星,冯维波.基于景观功能分区的山地滨水型城市旅游开发研究――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J].六盘水师范高等
继“绿色旅游”、“红色旅游”之后,“蓝色旅游”又成为一大热点,但究竟什么是 “蓝色旅游”、应该怎样发展蓝色旅游呢?
对于以海为本的“蓝色旅游”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早期。1730年在英国的Scarborough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海水浴场,1754年,英国医生Russel发现了海水具有特殊的医疗功能,率先在布赖特使用“水疗法”开发海滨疗养场,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滨海疗养康复地,这便是世界滨海旅游的雏形;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滨海疗养娱乐大肆流行;20世纪中叶以来,休闲度假则成为滨海旅游发展的主体模式。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滨海旅游也迅速崛起,继60年代风靡全球的阳光(Sun),海浪(Sea)沙滩(Sand)“3S”旅游之后,又出现了外加风景(Scenery)安全(Safe)服务(Service)伴侣(Sex)舒适(Satisfaction)风格(Style)的“9S”滨海旅游,对整个旅游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开始,滨海旅游的发展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滨海旅游开发管理被提上国际议事日程。地中海及加勒比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注重滨海旅游开发研究,成立专门的海洋旅游发展组织,召开滨海旅游专题性会议,讨论海洋旅游的发展问题。1990年,“世界海岸与海洋旅游大会”在夏威夷召开,与会者主要探讨了海岸和海洋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1995年,印度洋旅游组织(IOTO)成立,来自印度洋沿岸18个国家的100多名成员就加强海岸带管理和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建立了印度洋区域旅游数据库和海洋旅游电子信息网络平台。
以海为本的“蓝色旅游”这一名词最先是由The Reef Atlantis 于2000年作为天堂岛酒店的一种经营理念提出的,主要是指给前往巴哈马群岛度假的人及其它游客提供一个与海洋互动、体验滨海旅游乐趣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机会;在我国,2010年9月,在“台州·中国海洋海岛旅游高峰论坛”上,旅游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首次提出了“蓝色旅游”的概念,指出蓝色旅游“是运用融合发展的新理念,依托滨海、海洋与海岛产业和特色文化资源,依据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整合开发滨海城市、海鲜美食、渔家风情、文化娱乐、产业旅游、购物旅游、邮轮游艇和休闲养生等多元化与系列化新兴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旅游产业”。
“蓝色旅游”确实是蓝色经济区发展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但如果只是盲目跟风不求甚解,将有可能破坏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我认为“蓝区”旅游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1.正确制定蓝色旅游发展战略。战略指导实践,是决定成败的上位解。这种决策性的框架搭建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专业理论的支撑。中国海洋大学张广海等(2007)在《我国滨海旅游发展战略初探》一文中借助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对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发展战略进行选择,构建出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战略体系和支撑体系,以求指导我国滨海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大连大学旅游学院肖瑜(2011)在《黑龙江对外贸易》上发表“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一文,结合辽宁省的既有条件,建议其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特色小城镇旅游战略、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人才战略五大发展战略,提出统一规划开发、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沿海经济带内各市之间及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合作等建议。借助专业理论及专家人才来加强战略研究,将从宏观上指导蓝色旅游的良性发展。
2.合理利用蓝色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和载体,有些旅游资源是可再生的,有些则是不可再生的;有些是适用于旅游活动的,有些则存在着诸多的隐患。我们可以结合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海洋旅游资源票赋谱和海洋游憩话动谱进行细化,筛选出适合本地的蓝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结合中国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与现状,建立蓝色旅游管理体系,从大旅游的高度来认识和利用蓝色旅游资源。
3.科学规划蓝色旅游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先行。蓝色旅游区域规划应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促使各区域协调发展,避免建设的无序性和重复性;统筹滨海腹地、海岸带和海域的开发建设,统筹海陆产业、生产要素配置、基础设施构建和生态环境治理,以海洋开发建设带动陆地开发建设,形成开发海洋、提升沿海、带动全域的蓝色旅游发展新格局。
4.深入挖掘蓝色旅游文化。重视海洋旅游文化挖掘,强化滨海旅游文化建设,是面向海洋世纪的必然要求,任何旅游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早在1999年,青岛海洋大学曲金良教授就在其《海洋旅游文化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中罗列分析了我国滨海旅游发展中在海洋文化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2011年卢飞在《国内滨海旅游文化研究进展》中对于滨海旅游消费文化和滨海旅游经营文化进行了总结分析;2005年刘桂春、韩增林又在《我国海洋文化的地理特征及其意义探讨》中,对国内海洋文化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我国海洋文化的地域性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海洋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指出海洋文化建设应积极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5.高度重视蓝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成为各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蓝色旅游也不例外。骆乐、刘海为(2009)的“上海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结合上海的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和旅游现状,通过对游客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了影响上海旅游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为滨海旅游开发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滨海城市要实现本地蓝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对其进行全方位的SWOT分析,必要时成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对当地经济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一、六合区竹镇村庄文化生活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竹镇作为南京市现代农业主导型街镇之一,在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引领下,竹镇镇政府深入挖掘江苏省百家名镇、少数民族镇、南京市千年古镇等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开展各项文化艺术活动,不断丰富竹镇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统筹文化一体化发展中成效显著。依据调研材料,本课题组将当前竹镇农民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勾勒如下。
(一)村庄物质生活极大提高,但精神文化产品严重不足
依据调查,竹镇农民家庭中物质性硬件普及率高,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普及率已达80%,手机普及率达92%。而文化产品则严重匮乏,书籍(子女上学用书)和影碟占有量较高,为40%左右,报刊占有量为20%,杂志为18%,乐器为10%,体育器材为13%。可以看出,农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出“重器物,轻文化”的特征,文化产品严重偏低。
(二)村庄文化性互动严重衰退,新生代文化享受呈现个体私密化
从文化的受众来区分,可分为公共性的互动文化和个体性的享受文化。依据在竹镇的调研,村庄内的公共文化活动难以组织,相互串门闲聊的互动已较少,中老年一代之前的闲聊互动还较多,而73%的年轻人偶尔或者很少闲聊互动,其活动的区域主要在镇上或市区,大部分的文化享受方式是较为私密性的上网、听音乐或看电视,见表2。
(三)个体娱乐休闲方式单调,内容空洞,不良消遣方式增多
依据调查,70%的村民反映消遣时无事可干,40%的村民反映空虚、心烦、没有精神,55~56%的农民主要娱乐方式为麻将或打牌,而麻将或打牌发展成赌博性质的活动占了20%左右,有15%的村民参与过地下活动。在村里总能看到不少人聚拢在一起打麻将或打牌,而因为赌博或导致家庭关系不和、人际关系破裂的人数有8%。
(四)农村出现信仰真空,地下教会组织呈现蔓延态势
尽管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信仰却出现了真空状况,传统的信仰观念正在被市场经济瓦解,在这种情境下各种“东方闪电”、“顶头教”、“地下基督教”等组织乘虚而入并逐渐蔓延开来,这些组织往往具有组织体系,传播途径具有隐蔽性,而其造成的风险具有不可控性,对乡村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严重挑战。
(五)民俗文化活动变化不明显,有些内容变质异化
竹镇的民俗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从家庭层面来看,清明祭祖、婚丧嫁娶甚至是宗族仪式等活动还有增强的趋势,但在民俗活动也存在异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面子竞争和内涵淡化等方面。例如,村庄赶人情比例极高,红白喜事办宴请的超过90%、考学当兵办宴请的超过70%、老人做寿办宴请的超过70%,人情往来频次多,花费大,成为炫耀和攀比的工具。而一些仪式尽管形式尚在,但丰富的情感和意义表达正在变得淡薄。
二、六合区竹镇村庄文化供给存在的问题
理论上,农村文化建设是政府外部文化供给与村庄内部承接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竹镇文化供给主体来看,目前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有政府、市场,还有各种民间文艺团体(如乐队、腰鼓队、秧歌队、戏曲组织)等。根据调查,课题组认为三种供给主体在供给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和困境。
(一)政府的文化供给分析
政府是文化公共品供给的主力军,但在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其一,重视“供给”,而轻视“需求”。调查发现,在竹镇文化公共品的供给中,政府在“有线电视”、“有线广播”上投入较多的经费与精力,为每一个行政村都设立了“农家书屋”,且经常为村组举办“送电影”等活动。但从问卷数据及访谈材料来看,村民对供方的举措并不十分满意,他们的主要需求点在“文化活动站”、“体育场地”及“老年人活动中心”方面。可见,政府供给内容与农村现实和农民需要之间存在明显张力。政府的文化供给与农民的文化需求错位必然消弱部分文化供给的效果。
其二,重视“硬件”,而轻视“软件”。调查中,课题组发现,作为考核村庄文化建设的一项指标,“农家书屋”成为每一个行政村展示其公共文化产品的标志物,也是政府提供文化产品的阵地。在此,农民理应可以享受精神文化大餐;然而,实际运行中,多数书屋或是长期处于关停状态,或是书籍拿走无人归还;因而,无法满足有阅读要求的村民需要。这一现象彰显了政府作为文化供给主体重视“硬件”(强调场馆、阵地建设)轻视“软件”(组织建设、组织保障)的偏好。
其三,重视“送文化”,轻视“种文化”。政府作为文化公共品供给主体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习惯于采用文化行政部门主导的、单向的、强制性的、灌输性的供给模式。这种供给模式的必然导致以 “国家”为本位 排除“农民”本位、以“精英文化”挤压“乡土文化”。调查发现,农民对政府的“送文化”缺乏兴趣,而对文艺下乡、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等较为轻松活泼的文化形式更感兴趣,但这些却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真空地带。
(二)市场化的文化供给分析
根据调查,农村文化活动市场化的供给主要是用于婚丧嫁娶及各种人情仪式的乐队、剧团或表演团体等,节目内容和形式皆可多元化。其运转和业务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团体不规范,档次难以满足需求。在访谈中发现,农村市场化乐队一般规模都较小,以几个固定演员为主,活跃于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表演着基本雷同的节目;随着时间的推进,其节目的创新性与新颖性丧失。可见,这样的文化供给主体提供给村民的只能是缺乏创新的“老一套”;消费方的农民也必然对此日渐失去兴趣。缺乏规范、档次不高成为农村乐队作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其次,节目导向性不强,有低俗化倾向。目前,在村庄的文化产品供给中,农村乐队较为活跃,但其节目内容呈现“低俗化”与“过度娱乐化”的特征。如在六合竹镇农村乐队演出中常见的“侄子戏婶”、“祝酒闹馆”、“傻子拜寿”等节目无不充斥着低俗、肉麻、搞笑的动作与语言;尤其是农村红白喜事不分,均以搞笑低级庸俗的情爱、小品等节目形式进行表演。低俗化演出日益瓦解了乡村原有的伦理价值,污染了乡村文化生态。
最后,加入面子竞争,难以形成好风气。尽管农村市场化文化产品供给主体存在着上述规模小、档次低、低俗化等缺陷,但在他们仍活跃在村庄场域中,成为家家户户红白喜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种仪式。调查发现,村民办事之所以请乐队是基于两方面的心态:一是面子问题,不能“人有我无”失面子,要做到“人有我有”挣面子;二是寻找心理平衡,在意邻里相亲的舆论评价。
(三)民间团体和村民自组织的文化供给分析
民间文艺团体和村民自组织的文化供给具有明显的准公益性,其活动类型包括农闲时的文化休闲、社区文艺晚会、体育健身项目等多种类型。当前两种文化供给方式存在的困境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民间团体供给文化的困境:体制支持有限,后劲发展不足。调查发现,在政府与市场文化供给主体之外,还存在着来自村庄内部与外部社会的文艺人才自发创办的文化组织。这类民间文艺团体多半是服务村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组织,可以弥补政府与市场供给不足的缺陷。但在实际运行中,民间团体遇到了资金筹集缺失、功能定位不准及与乡村两级组织关系失调等困境,其发展后劲不足就成为必然。
第二,村民自组织供给文化的困境:暂时维持运转,无法有效成长。在竹镇农村还存在着另一种类型的准公益性文化供给主体——村民自发组织,如篮球队、健身舞队、秧歌队等。村民自组织成员之间一般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基于共同兴趣、爱好与需求而组成的, 其活动内容体现村民文化生活的诉求。但由于经济实力、内部组织合作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村民自组织无法有效成长。
第三,民间团体和村民自组织陷入困境的原因: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弱化。调查中发现,问及为何民间团体与村民自组织的发展会陷入上述困境时,90%村民将原因归结到村“两委”与村党员队伍身上,认为村“两委”缺乏魄力、村党员干部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基层党员干部的“不愿干”、“不会干”、“不敢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弱化的形象写照,也凸显了民间文艺团体作的可持续性问题亟待引起关注。
三、南京市统筹文化一体化的对策和建议
课题组认为,21世纪以来,南京市在统筹文化发展一体化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但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南京市乡村文化的发展,我们应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来破解农民文化生活和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境,进一步提升文化一体化发展水平。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南京市统筹文化发展一体化应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按照“三个结合”路径,采取“四项措施”。
(一)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三有利”
一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文化具有价值性、社会性与政治性。因此,农村文化建设不单是为了满足农民文化需求,而是通过创造良好的文艺形式传播输入时代传统,如民族精神、八荣八耻、四有公民。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之下,如何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以多彩的贴近农民现实的文化活动方式来感染农民、教育农民、启发农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简言之,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是其应有之义。
二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主动性。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才能发挥村民消费文化产品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尤其是政府作为农村文化供给主体要克服“城市化思维”,用“种文化”来替换“送文化”,以农民喜闻乐见的载体与形式,将积极向上的优秀文化蕴含在农村各类文化活动中,让村民走出文化消费的边缘地带,成为乡村文化活动名副其实的主体者。
三是有利于增强村民福利,维护村庄秩序。从上述可见,当前村民闲暇时间增多、物质生活改善,但精神文化产品严重不足,仅有的一些文化产品也是内容单调,且不良消遣方式居多。因而,乡村文化建设应着眼于提高农民的道德感与幸福感,摆脱当下文化活动表演下流化、媚俗化、物欲化的窠臼;从精神层面,提高村民对真善美的感知与追求,发挥乡村文化增强村民福利与维护村庄秩序的功能。
(二)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三结合”
其一,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克服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重“硬件”轻“软 件”现象,必须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电影院、有线电视广播、农家书屋等文化场馆设施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关注的重点。但当下,组织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阵地建设应有的功能发挥。目前,既要抓好区、乡(镇)、村三级文化组织的职能定位和关系重塑,又要抓好民间文化组织建设,同时还要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二,政府导向与市场培育、扶持、规范相结合。从以上对竹镇文化供给主体分析可知,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来自政府、市场及民间三个主体。因此,要打破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中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思维习惯,学会接纳市场作为文化供给主体。尤其是对目前市场文化主体运营与模式上存在的规模小、档次低、低俗化等问题,予以培育、扶持与规范。换言之,政府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导主体,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形成协作多元主体共存局面,既有利于克服文化建设中政府主体的“效率黑洞”弊端,又有利于市场主体的壮大与规范化。
其三,政府财力支持与民间及村民自发组织相结合。农村文化建设多元供给主体中的另一极是民间文艺团体与村民自发组织,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在满足村民文化生活诉求与适应村民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政府与市场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体制性支持有限,极大地限制了其自我生长能力,无力向“发展型”阶段迈进。这就需要区、乡、村三级组织从财力与管理方面加大扶持,同时吸纳农民、村庄外部精英及非政府组织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力量来整合社会资源,来补充政府和市场供给中的不足。
(三)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四措施”
第一,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大文化投入力度。从六合竹镇调查情况来看,当前农村文化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整合资源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力度。为此,省市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同时落实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文化娱乐场所的税收返还政策;县文化局、乡镇文化站应积极争取来自省市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项目;同时释放与鼓励市场主体和民间社会团体投资赞助文化事业。通过多元化的资源整合,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短板,从而逐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走向良性发展平台。
第二,解放思想,进一步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管理机制涉及资金管理、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改变当前文化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首先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锐意创新姿态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上来;其次还需要实现对文化建设的分类治理、明确各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构建农民文化需求指标、发挥基层治理组织的行动能力、经费保障机制和“阳光”使用机制等,让农民过上体面而有意义的生活。
第三,加大扶持,进一步培养乡土文化人才。优秀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迈向新台阶的灵魂与保障。因此,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可忽视。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挖掘、保护与培育那些熟悉农村生活与民风民情的乡土人才;他们多才多艺且生活于村庄热爱这片乡土,对他们加以引导与培育使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主力;二是引进外部文艺人才,建立当地文化建设与外部文艺人才的长效互动机制;同时发挥村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优秀的乡土文化人才是自觉维护村庄道德价值、传播宣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环节。
第四,创建品牌,进一步创建特色民俗文化。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能否提供丰富多彩、贴近农民生活、“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这就需要:发掘一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沟通市场机制与农民文化诉求,打造一批真正属于农民的文化品牌;结合地方资源和产业优势,扶植一批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孝道文化、红色文化、道教文化、戏曲文化等;培育一批农村文化积极分子和文化产业经纪人,通过整合培训、评比,逐渐做大做强,逐渐形成农村文化品牌新的切入点和增长点。
参考文献:
李祖佩.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困境与出路.中州学刊,2013(06).
关键词:河南省;文化产业集群;优势与不足;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F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3-0069-04
DOI:10.13483/ki.kfyj.2015.03.01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主导产业之一。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省文化资源尤为丰富,近几年来,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作为我国文化资源大省,河南省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河南省提出了一系列措施用来发展文化产业,以达到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目的。
一、文化产业集群的概述
通俗地讲,所谓文化产业,就是以创意为核心,科技为载体,工业化生产为标准,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产业。它的英文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目前我国学者的定义是: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文化产业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其包含了文学艺术、影视音像、科学研究、新闻出版、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涵盖了文化财产、文化设备和传媒载体三个方面。简而言之,文化产业就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其主要目标。
而“文化产业集群”这一概念是由“产业集群”发展而来的。“产业集群”最早来源于经济学领域。所谓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有众多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文化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资本以及外部环境是构建文化产业集群必不可少的条件。首先,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如地域性、历史性和民族性。河南省作为一个文化大省,文化历史悠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成为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其次,人是文化的主体,人的能力的高低限制着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对文化人才的投资和培养最为关键。同时,文化产业是一种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复合产业,需要大量的资本和知识的投入,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不断地吸引资金投入。当然,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同样需要一种轻松的氛围、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如便捷的交通、轻松的交流场所、舒适的工作环境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如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以及各种剧院等。最后,适宜的外部环境能够为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提供外部条件,包括政策、制度以及市场环境等。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一)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文化悠久,是国内主要的文化大省之一,如果要把河南省建立成全国典型的“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就必须要充分挖掘河南省独有的文化资源,把河南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建设成为文化资源强省,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1.文化资源量大质优
河南省具有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的文化资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地下文物、馆藏文物数量都在全国居于前列,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南省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6041处198项,中国古都仅河南省就占了4个,以及22个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如此量大质优的文化资源,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而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就有涵盖中华历史的各种文化,例如中国史前文化,以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为代表;以及中原历史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戏曲艺术和各种民俗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基础,也为河南省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3.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建设展现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目前,全省各类文化设施建设如下图所示:
可见,在各种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河南省已经迈入文化强省的行列。其次,河南省拥有大量的文化人才,并且形成了以中青年文化技术人才为主要力量的全省文化人才体系。近十年来,随着文化机构的不断增加以及文化机构从业人员数量的递增,使得河南省的文化产业产值每年都呈现增长趋势。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2006―2013年河南统计年鉴
4.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省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首先,文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并向集团化发展。目前除了成立的一些新兴的公司和集团以外,一些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影视集团已经形成规模化发展。其次,河南省打造了自己的文化品牌。近几年,在以政府为主的相关单位的努力下,河南省涌现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其中“少林武术节”、“梨园春”都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同时,文化领域本着打造中原文化品牌的理念,积极发挥河南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优势,努力彰显文化大省的魅力。除此之外,新兴文化产业的兴起已经成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股新力量。例如动漫企业的出现和发展,为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区位优势明显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良好的区位优势极大地增强了河南省文化发展的承接力和辐射力。全省交通发达,铁路运输成三纵四横的网络状,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与航空、水运组成了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此外,河南省还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人口密集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巨大的需求才能促进产品的生产和产业的发展。就目前来看,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这就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不足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河南省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和一些东部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例如,文化管理体制僵化;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不够;文化产业领域投入不足;复合型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产业未能形成集群发展模式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河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文化管理体制僵化
2003年之前,我国的文化体制一直实行“双轨制”。近几年,随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文化机构开始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但是,这种体制矛盾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在国内体制大背景下,河南省面临着体制改革的问题。目前,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行业壁垒和地区壁垒,文化资源被分割使用,没有得到有效地整合。在管理上,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机构体系,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甚至导致人员冗杂却又很难做到责任到人。这些体制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导致文化资源大省的优势难以有效发挥。
2.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不够
河南省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拥有形式多样的文化内容,例如史前文化、历史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这些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象征,属于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他们在保护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困难。首要问题是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不力。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用地和工业用地需求加大,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单位钻法律法规的空子,导致文物资源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追根溯源,除了人们追逐利益外,对于文物保护的现行法规过于笼统,执法人员不能有效执法,惩罚力度不够以及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人们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相对薄弱等等。其次,大量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随着河南省文化建设的大力开展,为了弘扬中原文化,推进全省文化建设,很多地方借助当地文化资源举办各种特色文化活动,进行产业开发。不过,从目前来看,尽管河南省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发展规划,但是,仍然没有制定出具体的发展政策,也没有把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等相关行业结合起来。
3.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不足
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省文化事业经费和人均文化事业经费相对较低,近几年排名全国倒数第一。资金不足严重限制了河南省文化事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导致文化产业不能快速发展,很难产生集群效应。同时,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也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政府虽然已下达各种文件要求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但是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金融机构顾虑众多,实际上对于文化产业投入相对较少,绝大部分中小型文化企业很少得到或者基本上得不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
4.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
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专业的文化从业人员和技术人员。而有效的人才机制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目前,河南省文化单位用人机制依然陈旧,没有引进高素质的文化领域专业人才,文化产业人才大多从事传统的文化企业工作,缺乏研究动漫、移动传媒等领域的人才。缺乏有效的人才机制,不能合理地利用人才资源,人才发展体制陈旧,甚至存在挖掘人才困难,培养人才不到位,人才流动性大的问题。人才资源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制约了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
5.文化产业集群尚未成型
对任何产业来说产业链条越长对产业的发展越有利。然而截至目前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并没有实现规模化的发展。与四川、云南两省相比,河南省没有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旅游业结合起来。河南省不仅是文化资源大省,同时也是人文旅游资源大省,如何把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联系起来,建立起新的文化产业,并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条,发挥出自己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已成为河南省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另外,河南省在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的建设上,不仅没有形成集团化和规模化,也没有很好地做到将资源、人力、资本、产业要素等有效的集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的纵深发展。
三、河南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加快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关键在各个环节上实现突破。首先政府方面一定要有所作为,要能够出台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创造出宽松舒适的政策环境。其次,要有灵活的市场机制。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条件,降低企业注册资金,吸引大量企业进入市场,制定灵活的管理措施,搞活企业。再次,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正当竞争,灵活经营,同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为这些企业提供公平的、宽松的市场环境。最后,加大管理创新。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服务性政府和责任性政府,简化行政审批制度,为企业提供便利。
(二)大力开发文化资源,实施品牌战略
河南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如何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就需要打造品牌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要大力开发优势资源,而且要树立品牌意识。河南省并不缺乏国内外知名品牌,这些品牌中已经有一部分形成产业规模,但是,影响力主要还在国内甚至是某区域内。其次,打造地方特色。河南省拥有形式多样的文化内容,例如史前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将这些文化变成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同时将这些文化资源加以融合,创造出新的文化产业,是河南省未来文化资源开发要走的新路子。努力将现有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开发新的文化产业,做到其他省份有的,我们做精;其他省份没有的,我们做出特色。
(三)拓宽产业投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长期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出现了投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匮乏,文化产业企业运转受限等问题。资金不足一直是文化领域内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软肋,由于固定资产较少,尽管地方政府出台政策进行资金筹措,但是文化产业企业借贷款项依然存在困难。随着政府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来源就必须由政府的单一投资向资金来源多渠道发展,鼓励和吸收民间资本投入,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此外,鼓励民营文化产业企业发展,允许民营文化产业企业进入市场,政府必须要做好必要的引导和监督。
(四)引进专业人才,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
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国家必须要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河南省文化产业刚刚起步,人才缺乏是制约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首先要扩大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目前河南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分布在各个行业,没有形成专业团队,不能发挥出团队的力量,阻碍了河南省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其次,引进高层次、复合型的文化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要有高素质的文化产业科技带头人,起到带头作用,鼓励更多的专业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最后,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文化人才既然是第一资源,如何有效地挖掘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我们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五)发展规模经济,实现组团发展
河南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和区位优势,如何利用自己的特点,展现出自己特有的文化、区位和市场优势,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加强整合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的能力,借助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合作与互动,形成文化企业集团规模化经营。其次,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产业发展试验区的建设是做大做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发挥传统文化产业如传媒、娱乐行业的优势,鼓励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创意,动漫及移动传媒行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迈进。
文化产业在空间、要素、产业和服务上的集聚是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一环。第一,文化产业空间上的集聚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目前,河南省已经拥有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九个文化产业基地,十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这些园区在空间上做到了有效的集聚,能够达到在空间范围上的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享和服务共享。第二,文化生产要素集聚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所谓文化生产要素集聚,就是实现对劳动力、人才、资本和技术的合理配置,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第三,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是形成文化产业链条。不管是产业园区,还是试验基地,要不断地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形成专业协作、分工合作的产业链条,从河南现有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化链条,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第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十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行服务型政府和责任型政府的建设,坚持政企分开,政社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放松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管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市场作为无形的手,发挥着优胜劣汰的作用。同时,政府应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例如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法律,优美的环境,努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 新校区 校园文化建设
近年来,为适应高校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国内不少高校开始建设新校区或分校。新校区的建设,不仅需要配置现代化的大楼,更需要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新校区的建设也应该是建设优质校园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2011年4月,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时明确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的第四大职能,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到了新的高度。
高校图书馆是为师生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师生从事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学校的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在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图书馆应处于引领地位,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学校两次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图书馆文化建设实践,总结了图书馆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并为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1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高等学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它以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教师和干部为主要群体。一般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在各高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色、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这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的根本要求。
自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大幅度持续扩招,出现了学校校舍、设备和师资力量等严重短缺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全国许多高校纷纷设置新校区或分校。新校区通常是在地理位置偏远,相对陌生的地区拔地而起。作为承担“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大学,在新校区建设中本应充分融入自身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积淀的校园文化。然而现实情况是,相当多的高校在新校区建设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文化建设,出现了“屋新树不古”的校园文化危机。
究其原因,一是对校园文化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有些高校认为校园文化只能靠积淀形成,既没有主动去传承老校区的文化,也没有积极去设计和营造新校区的文化,只是任其自然生长;也有部分高校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搞的文体活动,没有认识到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提高学校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二是校园文化传承受阻。主要是师生间交流互动减少,代表学校文化传承的标识不足。三是校园“文化生态”失衡。例如: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缺乏互动。由于新校区位置偏远,学校周围缺少自然的社会生态,阻碍了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的互动。四是一些学校本身文化基础薄弱,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不够协调。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不仅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在于文化的熏陶哺育。面对新校区位置偏远、成立时间短、文化积淀薄弱的现实问题,着手研究对策以加强新校区文化建设是高校的当务之急。图书馆是高校的文化中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责任,因此,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是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2高校图书馆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资源中心、文化中心和公共活动的重要社区,不仅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窗口。图书馆文化体现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师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习惯、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等。图书馆在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2.1图书馆是学校物质文化的标志载体
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及物质基础,校园文化发展初始阶段往往直接通过不同的物质层面表现出来。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化中心,在校园物质文化方面,是学校文化景观的重要体现,是师生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一方面,图书馆建筑本身是校园文化的巨大载体。图书馆建筑不仅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也是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物质载体。一般情况下,大学图书馆都处在学校校园的中心位置或者是醒目位置,图书馆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以及内部环境的装饰,代表着学校的物质文化特色,是学校物质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另一方面,图书馆内的报告厅、会议室、读者服务中心、多媒体音像室、阅览室、培训中心等区域和空间,是师生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人们常说大学“非大楼也,而在大师”。但是,一所现代化大学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很难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创建健康、高雅的学校物质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校园文化育人就是“要让校园里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走进一座设计高雅、环境优美的高校图书馆,感受着泛舟书海的乐趣,这本身就是对大学生很好的教育和熏陶。
2.2图书馆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
精神文化主要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等。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归根到底决定并制约着学校文化系统的取向和性质。图书馆的理念、馆风、馆训、馆藏以及知名度和影响力等,都体现了所在大学的精神价值追求。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是广大师生汲取知识营养的供应站。图书馆“收藏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图书馆文献的整理排序方式也会“自己说话”,体现了所在学校的历史和特色。以特藏为例,特藏是体现图书馆及所在高校文化传统和特色的重要指标。按北京大学图书馆对特藏的定义:特藏是指按照一定的主题,遵循一定的收藏原则,经长期积累而形成或者经购买等渠道收集的比较完整的或具有相当数量的藏书,这些藏书在相关学科领域内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特藏的概念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善本古籍。学校的硕博论文、教职工论著、各学科专业历届考题、专题电子数据库等也成了具有某种重要性的特殊收藏。这些收藏记录了学校的文化发展历史,体现了学校的学科特色。例如中国计量学院图书馆所独有的“质量检验特色文献数据库”就通过浙江省数字图书馆平台,面向全省高校提供服务,既彰显了学校的计量办学特色,又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2.3图书馆是学校制度文化的组成部分
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一系列校纪校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校园文化主题长期以来对学校某项制度甚至整体制度的价值判断以及在制度环境中的行为方式,是高校文化价值观的形式化和固定化。主要由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干部管理等各项制度因素构成。图书馆的系列制度是学校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新校区建设是在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实施的,建设完善过程也是一个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现代大学制度要为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四大职能服务。作为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机构,高校图书馆员是学校“三育人”工作中“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主体,图书馆的制度文化也生动体现了所在学校的制度文化。
2.4图书馆是学校行为文化的支撑力量
行为文化是指全体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社团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主要包括:学术文化、艺术文化、科技文化、网络文化等。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空间,为学校行为文化提供了支撑力量。
图书馆作为活动空间,提供了师生学习、讨论的重要场所,师生们在图书馆中的行为习惯和方式展示了所在学校的校园行为文化。图书馆作为校园文献情报信息中心,为学校的大量文化活动,包括政治性、学术性、娱乐性等活动,提供了信息资源支持。图书馆宽敞的大厅、报告厅、阅览室等,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空间支持。图书馆组织开展的“读书节”等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和繁荣了校园文化。
总之,图书馆本身既是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代表,同时又以自己的文献资源、文化设施和馆员本身去支持和推进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加强图书馆及图书馆文化建设是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3加强新校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措施
图书馆文化是指图书馆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由广大馆员和读者共同创造、认同,并自觉效仿和奉行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它通常包括图书馆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提高文化自觉,充分认识图书馆文化在新校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对自身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提高图书馆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全面认识图书馆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中心。文化传承与创新应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所在。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把图书馆当作搜索文献信息情报的工具,而且把图书馆当作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化创新的领航者。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图书馆发展以后,又会以自身文献的搜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的独特方式反作用于它所属的文化,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例如,我国古代藏书楼,已不仅是一幢建筑物,而且还积淀着独特的文化,蕴藏着浓厚的人文精神,体现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高校图书馆产生于所在学校的文化环境,并参与和塑造了校园文化,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者。例如,和五四前后由革命先驱任主任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在传播新文化思想,宣传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当时的图书馆不仅是相关文献资源的传播地,也是教师学生参与运动的重要场所。
现代高校图书馆应担当起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以其高雅的环境设计、浓厚的学术氛围、周到的互动服务、系统的资料索引、生动的文化活动带给师生员工深刻的审美体验、求知乐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成为校园文化的中心。
3.2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新校区图书馆的整体文化设计
新校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优势在于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构建符合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高品位的图书馆文化,应当高起点谋划,全方位运作,并且由校园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共同设计、共同构建。
3.2.1坚持以人为本,构建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符合师生员工需求的环境文化
标志性的建筑是形成图书馆文化品味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内部设计、区域分割、通风照明、色彩基调、家具布局、饰品摆设、提示标语等,烘托和强化着图书馆的文化品位。
首先,图书馆建筑本身应该是校园里位置最中心、外观最气派、体量最庞大、设计最用心的标志性建筑。通过建筑来传递高校“以生为本、崇尚学术”的理念,讲述学校办学历史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绩。近年来落成的高校图书馆中不乏这样的作品,例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以一本翻开巨著的形状寓意“书山有路勤为径”,深圳大学城图书馆造型像一艘即将远行的豪华邮轮,重庆大学图书馆像一架红色的钢琴,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图书馆恰似座落在一幅水墨画中,这些建筑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时刻熏陶和感染着校园师生。
其次,图书馆的内部格局、空间设计、家具布置等都要体现“以人为本”。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方便师生对图书馆的使用应是第一位。因此,在设计上要符合读者使用文献和馆员管理工作的需要,符合使用者基本生理、心理、行为和文化特质的需求,同时,设计中要有超前的眼光,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种种迹象表明,在新世纪第二个10年,大学图书馆将发生第三次革命,逐渐进入到“数字资源海量的科技和艺术体验美妙的学研空间”的新阶段。其特征是:书架将大量地退回到密集书库,留下更多的空间供学生使用家具、电子设备,完成学习、研究和小组讨论。因此,大学图书馆要设计更多的活动空间,在馆内的装修、家具、色调等都要体现大学的文化品味,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情报需求、教育需求、沟通需求、审美需求和休闲娱乐需求,使其成为存储文化和传播文化的中心,成为终身教育和文化娱乐的中心。
第三,图书馆的环境要高雅肃然,给读者以心灵上的安抚和激励。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在教室、寝室以外驻留最多的场所,这里的一物一景,应在美感中体现教育意义。因此,走廊墙壁上的壁画、阅读桌上的温馨提示,每一个细节都应结合学校的特色加以精心的设计。例如:中国计量学院邵逸夫图书馆一楼大厅设置了人文长卷浮雕,以浮雕的形式表现了中国的悠久计量文化和人文渊源,沉稳、厚重地展现一种历史文化韵味,与图书馆的文化属性和氛围相契合。为纪念邵逸夫先生为我校图书馆建设项目捐资之善举,图书馆大厅还立着刻有邵逸夫先生头像的玻雕立屏。整个玻雕立屏背景为一棵桃树,上面共结了111颗桃子,象征“桃李满天下”与硕果累累,意寓学校办学与邵老助学的丰硕成果。
3.2.2精心设计图书馆文化活动,形成图书馆文化活动品牌,引领校园文化活动
在大学校园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也充斥着一些简单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活动。高校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校园文化活动不能简单地娱乐化,还要体现出知识的高雅性、学术的生动性。“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应该树立自己的文化活动特色和品牌,引领校园里高雅深刻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图书馆的文化活动中来。例如,近年来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展的“4.23读书节”活动已逐渐形成品牌。以我校为例,搬迁至新校区后,图书馆联系团委和各二级学院共同开展以“推进大学生阅读,浓厚校园学习文化”为目的的读书节活动,坚持多年,影响广泛。活动从开始时单一的活动陆续发展到“图书漂流”、“读书报告会”、“专家讲座”、“读书征文大赛”、“学业规划大赛”、“诵读经典”等系列活动,吸引了师生广泛参与,营造了愉快阅读的良好氛围,带动和丰富了新校区校园文化。
3.3适应时代要求,提高服务水平
办好图书馆等于办好学校的一半。图书馆对于大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所图书馆的好坏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服务上。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还要有“人性化”的服务。
3.3.1以丰富的图书资源,建一个知识的宝库
纵观国内外知名的大学图书馆,我们不难发现具有庞大的藏书量是衡量图书馆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现今的信息化网络社会,图书馆除了要不断扩充丰富自身的文献资源外,还必须与外界接轨,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所有可以使用的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数量不断增大的师生队伍的需要,才能将图书馆的文化力量更好地辐射到整个校园甚至社会。
多年来,我校图书馆除了加强书刊资源的采集和特色文献的选订外,还积极开展高水平数据库的引进与试用,并被成功列为CALIS虚拟参考咨询示范馆建设单位,使我校图书馆在参与全国高校文献保障平台上取得重大突破。此外,我校图书馆还大力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积极参与了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ZADL)项目,继续开通了ZADL文献传递系统,推进全省高校数字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3.3.2以多样性的服务,提升服务层次和服务成效
有了充足的资源、丰富的馆藏后,如何使这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就必须依靠不断提升的“人性化”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真正活起来。北京大学图书馆王波先生在接受《大学生》杂志记者采访时说,“大学图书馆将向着自身越来越复杂,使用越来越简单的方向发展,由‘矿山型’向‘智慧型’转变”。“未来的图书馆,资源只会更庞大、服务只会更精细、功能只会更广泛、岗位只会更繁多,将实现艺术无死角、科技无死角,是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教育技术馆为一体的校园核心建筑。”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要借助先进科技开发更精细的服务功能。我校图书馆近年来就推出系列个性化导读服务,设立“导读专柜”。重点推荐经典图书和学生喜爱的图书并定期更新,并通过QQ、电话、馆长服务信箱、微博等回复解答读者资源建设与服务的问题。图书馆还定期举办毕业生读者沟通座谈会、师生图书现来活动,让师生直接参与文献采集,激发读者的阅读需求。
此外,我校图书馆还开通了网上图书预约和图书续借,扩大图书到期手机提醒业务,本部和东校区间开通图书通还,延长阅览室开放时间等。通过这些举措,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3.4重视发挥馆员的主体作用,建立图书馆“学习型”团队
作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图书馆员每天面向读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师生产生影响。图书馆员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也代表了图书馆的文化品位。因此,“人”始终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和支点。
目前,高校图书馆员队伍中既有事业单位编制的专业馆员,也有非事业编制的聘用馆员。图书馆员队伍的整体结构、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及综合素质等距离新时期图书馆业务的高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新校区,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直接服务师生的图书馆员中,聘用人员所占的比例较高。图书馆要发挥馆员的主体作用,可以吸收学习型组织的有关方法,建立图书馆“学习型”团队。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阐述了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共同愿景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称它们为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作者还就团队做了详细论述,提出“团队是最佳的学习单位”,“团队智慧应大于个人智慧的平均值”等观点。引入到图书馆团队建设中,可以借鉴以下方法:
3.4.1建立共同愿景,进行目标激励
图书馆员在高校中是平凡、普通却必不可少的岗位。馆员如果缺少目标,容易产生职业厌倦,影响个人能力提升和图书馆形象塑造。要让图书馆员意识到,每一个成功人士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图书馆员的陪伴。馆员每天服务和影响的师生是社会的栋梁,图书馆工作看似简单的借书、理书的背后,承担的是一份光荣且重要的育人工作。
3.4.2强化团队意识,鼓励不断学习
高校图书馆是以服务师生教学、科研为导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师生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也趋于多元。图书馆不仅为文献收藏机构,而且要作为信息咨询机构,图书馆员要成为网络导航员、信息专家和信息素养教师。于是,学习能力成为图书馆员的一个基本能力。
针对图书馆员专业背景不一,非事业编制岗位流动性大等特点,可以将馆员中按专业、岗位等搭配组成小组,建立事业编制馆员联系非事业编制馆员的“师徒制”,强化团队学习。从学习图书馆服务人员举止和语言规范等基本制度,到学习先进文化、理念和前沿信息,通过鼓励全员学习,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形象和水平。
关键词:抱石文化,协调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35-0123-02
1 新余市抱石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意义
在新余的“十二五”规划中,推动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与繁荣被列入其中,成为其重要发展目标之一。而为达到这一目标,其主要途径便是实现抱石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傅抱石作为20世纪我国最具成就的艺术大师之一,无疑是文化产业的热点与焦点,他的艺术作品已是画界与文化界的重要研究对象,各类学术活动与文化艺术活动都对抱石艺术的研究投入了巨大兴趣与热情,大量报刊也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探讨。文化产业如今已是一个在全球极具影响力的产业形态,是推动发达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继仙女湖文化和天工文化后,抱石文化成为推动新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担当着推进新余市文化产业升级的巨大使命。依据新余“十二五”规划要求,新余人民需努力开展新余创意文化产业的改革实验,逐渐提高其创新能力、服务能力与综合竞争力,以推动新余地区与鄱阳湖地区的共同发展、推动全国经济的协同发展。因此,推动各方协调配合与共同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是提高抱石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根基。由此看来,对国内外与新余创意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经验进行总结,探讨新余抱石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优势,找出与新余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途径,对于新余抱石文化创意产业及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价值。
2 新余市抱石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为推动文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新余政府陆续制定与出台了许多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颁布了《新余市抱石文化创意园政策扶持办法(试行)》与《新余市促进经济发展暂行办法》之后,新余市政府又出台了《新余市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创立市级的文化产业专项发展基金,为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育、重点文化园区与企业的发展、关键技术攻关及文化企业重大项目的研发等各个方面提供支持。挖掘“抱石文化”的内涵并将其转变为文化产业,是新余市的学者与经济管理人目前的重要任务之一,抱石文化发展重点不只在“变”,更在“化”。新余是傅抱石的故乡,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其书画艺术在江西省极具影响力,是艺术家们创作的。改革开放后,新余市的发展产生巨大变化,在抱石精神的影响下,新余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新余市充分运用了抱石艺术的巨大成绩,发挥了其在全球的品牌效应,通过进一步的宣传以推动抱石文化的飞速发展,带给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发展至今,在抱石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上,新余市政府获得了一定成绩。如20世纪80年代,抱石公园的建立,使其成为江西省的重要文化设施,并且它是中国第一个以画家名字命名的公园。抱石公园作为自然风景与抱石文化完美相容的典范,充分地运用了抱石文化这一艺术资源,发挥了傅抱石的艺术创新精神,提高了新余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并提升了人们的审美能力。新余市已经开展了两次抱石文化艺术节,让人们感受到了抱石文化的精神内涵,了解到抱石文化的巨大价值。仙女湖抱石文化创意园、抱石书法美院、抱石名居、抱石步行街、抱石大道、抱石画院、抱石文化街、新余学院抱石美术学院……新余市积极地推动着抱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抱石文化往常态化、多元化与纵深化方向发展,将新余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做大做强。不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缓慢、总量较小、底子薄弱等缺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新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缺乏浓厚的氛围,在行政上新余隶属宜春的管理时间比较长,缺乏较深的历史文化底蕴;解放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省辖市的恢复时间较短,产业引导侧重于钢铁等重工业,忽视了文化产业的影响;新余人民争先创优精神不足,沉醉于扑克、麻将等娱乐活动之中,对文化产业缺乏兴趣;以仙女湖为首的文化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品缺乏当地特色;新余文化创意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市场主体实力较弱,文化服务功能较为单一,集约化程度不高,文化产品缺乏有效供应,主导产业缺乏突出优势,较难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
3 新余市抱石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
抱石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将推动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新余市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应坚持贯彻协同发展精神,重视抱石文化各要素的协调配合,在市政府的领导下,以企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研究机构与教育机构相互配合,深入挖掘新余市的文化资源,勇敢创新,以推动城市与地区特色文化的共同发展。在对城市的建设上,充分利用市场营销的方法,寻找出适合新余当地文化发展的途径,具体体现在:
①制订抱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计划,出台相关发展政策,通过科学实践,制定出合理的抱石文化创意产业中长期发展计划,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形态布局、产业导向、发展举措与实施步骤等,以推动抱石文化创意产业的科学发展。市长市委副书记丛文景声明,为与人民新期盼、文化建设新形势相适应,新余应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逐步提高新余的综合竞争力。抱石文化创意园作为新余市的重要建设项目,相关单位应足够重视,严格贯彻政府相关优惠政策。他还强调,为了实现协同创新发展,真正推动文化产业做强做大,需做到“8个结合”:结合市场,多开展论坛、拍卖会、收藏品展览等活动,开发相关文化产品,与市场多元化需求相适应;结合历史文化,在结合抱石文化、天工文化、夏布文化、仙女文化等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结合企业文化,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结合游客旅游,满足游客文化消费的需要;结合教育培训,持续壮大不断文化产业工作群体;结合收藏展览,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增强影响力;结合旅游资源,发挥品牌与资源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结合全国知名文化企业、协会、学校,整合多方资源,促进新余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②建立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有序地新余市的影视拍摄基地、广告设计、红色旅游文化创意、会展设计动漫及衍生产品设计等进行开发,运用地域优势,建立与武汉、南昌等城市互惠互补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网络,令抱石文化产业各行业的人才和软硬件互相补充,达到资源优势共享的目的,以此建立起我国抱石文化城市,创建集抱石文化产品的设计、制造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服务网络。积极发展动漫产业,引入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并具有市场前景的动漫企业,吸收与培育大量动漫产业经营、管理、制造与设计人才,大力培育动漫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规模效益大的动漫企业,吸纳和培养一批动漫领域创意、经营的专业人才,努力把新余建成围绕动漫产业为中心的抱石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致力于发展传媒网络产业,推动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建设,创建一系列受人喜爱、独具特色、定位准确的专业频道,推进互联网的发展,实现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相融合。推动广告印刷行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提高广告制作、创意、设计的水平,实现新兴广告媒体的规范化发展,着重扶持一、两家广告印刷企业。
③极大地运用学校资源,提高人才的素质水平,利用城北幼儿园、蓓蕾幼儿园、分宜县中心幼儿园与星海艺术学校等少儿艺术学校的教育优势,构建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幼儿教育培养基地。利用职业教育这一资源,努力构建艺术人才输出、艺术考级服务与艺术培训等相关产业体系。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培育,需充分运用新余学院的高校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除了利用正规的高等教育资源外,还需充分运用高校充足的人才资源与教学资源,实现文化辐射,针对性设置丰富的专业课程,开展相应培训,持续提高在职人才的专业素质,令其与时俱进。,对实现企业化管理、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的社会艺术培训机构进行扶持,构建集社会艺术培训、各级群团机构艺术培训与专业艺术培训为一体的多元化的产业发展体系。
④建立抱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于新余文化产业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建立起一些定位准确的动漫创意、广告印刷、文化艺术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专门服务于文化产品的制造、展示与交易及文化艺术的提供。吸收、培养文化创意产业骨干企业,努力引入与培养一些具有市场前景、经济实力强大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努力建立具有带动力及技术与品牌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群,对生产技术、工艺不断进行提高与改进,对生产格局持续进行优化,以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对特色工艺品生产制造、彩印包装、广告制作、娱乐演艺等产业品牌与龙头企业给予扶持。现今,仙女湖抱石文化创意园有些部分已经开园,它是江西省的重要文化企业、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建筑面积八万平方米、占地面积四百多亩,总投资高达四亿元,建造了名家和刺绣创意区、书画创作区、商业街、博览中心、陶瓷创作区等设施,该园如今已吸收了近十位大师,入住了多家企业,七个已经挂牌开馆的艺术馆,它的建成将突破仙女湖文化旅游原有模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福建;文化创意产业;产业文化共建;科技人才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被定义为一类新兴朝阳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对于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是推动一个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也是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产业文化的优势,提出当前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发展福建文化的相应对策。
一、关于文化产业的描述
当今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精神经济、体验经济等研究极大地呼应了文化产业的发展。2006年国家制定福建省为贯彻落实《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意味着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由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表明福建省文化产业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标准的理论范畴,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的不同,各国对于文化产业的界定不同。结合文化产业的消费层面、产业属性与产业内部各行业的联系,本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以市场化方式,从事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和服务的活动,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以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为动力而发展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专利、商标、注册权等的开发能够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这就是说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充分发挥文化的产业链功能和文化溢出效应,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
文化产业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在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文化产业的特征也逐步形成: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创意产业,其增长贡献主要来源于知识;文化产业又是一个高收入弹性产业,必须要有较扎实的经济基础来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拓展性,要求文化也应当实施对外开放。
二、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成效
对当前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立足于报纸杂志、广播影视音像业、出版发行业、旅游观光业、演出娱乐业、在线资讯业、工艺美术业、会展业、竞技体育和教育培训业等分析。
(一)新闻出版业迅速发展。福建省新闻出版发行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据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08年我省共出版各类图书10,319多种,图书124,383万份;2004~2008年期刊出版种数为176种,出版总印数3,450万册,出版总印张数133,385千印张。图书报刊的数量大幅增加,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报刊出版种数59种,出版总印数103,791万份,比1999年出版种数49种增加了10种,出版总印数比1999年64,195万份增加了39,596万份,为福建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影视、广播、音像业建设效果显著。2008年福建省拥有各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系统数221,818座,广播电台10余家、电视台数10家,“村村通”工程取得新成效,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0%和98.1%,分别比上年提高0.04个和0.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网的完成,使全省2/3以上乡镇有有线电视联网并逐步实现向宽带网发展;节目套数日益多元化,2008年全省广播节目86套,电视节目37套,与上年持平,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14套和11套。2004年成立了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这是由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福建电视台、福建电影制片厂和福建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等20家实体单位联合组成,同时又是一个以广播、电视、电影、传输网络、报刊出版和互联网站宣传为主业兼营科技开发、影视艺术、广告等相关产业的综合性新闻传媒集团,它的成立标志着福建省广播影视体制改革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文化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
(三)文艺演出事业发展较快。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福建省文艺演出事业发展主要体现在:2008年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0个,公共图书馆85个,剧场、影剧院76个,群众艺术馆10个,博物馆89个,文化馆78个,乡镇文化站1,090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约1.48万场,观众11,022万人次,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效应,实现收入约2.97亿元人民币。
(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指引下,福建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大力推进文化跨越发展。新一轮的文化产业政策表明要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经济和民间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确定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进入标准和程序,降低文化产业的进入门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壮大:产业总量持续增长,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50亿元,占GDP的3.2%;产业集群和溢出效益持续显现,目前全省已培育建设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30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
三、福建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发展福建文化产业,拥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是海西效应。海西成为国家战略,得到广泛认同和关注,得到中央机关和各部委的大力支持,这就有利于文化产业资金的筹集。另外,福建周边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西等地也主动融入海西,这对提高海西凝聚力、提升海西文化产业品牌总体形象,都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就为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
二是政策效应。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政策措施来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并实施《文化强省纲要》。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对海西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东岸效应。福建省与广东省相邻,同时与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省份交通便利,而这些地方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文化底蕴,多样性和丰富性都不如福建,而文化的趋同性和互补性又与福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只要海西开发出比较成熟的文化旅游产品,经过包装和推介,是能够大量吸引这些省份旅客的,这就为发展福建文化产业提供客源基础。从华侨方面来看,福建是名副其实的“华侨之乡”,福建籍华侨和祖籍福建的外籍华人800万人旅居世界五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华侨、外籍华人总数的1/3。这些海外侨胞每逢佳节或喜庆,都要返乡探亲、寻根,为福建保持了源源不断的境外客源市场。
四是品牌效应。在文化建设方面,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以及寿山石雕、乌龙茶艺等开始走出福建,在世界和全国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世界客家祖地、世界闽商大会、晋江世界同乡会、世界朱子后裔大会及进香、祭祖等一批民间大型宗亲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在两岸民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形成了较大的品牌号召力。
四、福建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差距大,人们的文化产业意识薄弱。2010年5月25日,根据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关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指出,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差距,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用于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497元,是农村居民59.6元的8.3倍。从分布上看,我省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地,闽东、闽西、闽北等地相对滞后。相比于上海、广东、北京等一些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省市,我省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文化产业意识与规划意识滞后,思想解放程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文化产业认识上观念落后,文化产业意识薄弱,极大地阻滞了福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偏小,文化多样性不够突出。从产业组织来看,福建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偏小,经济效益不够明显,2009年福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7%,居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24位;产业链不长,没有充分发挥产业关联效应;产业群体没有很好地形成,缺乏特色鲜明和效益良好的大型文化项目的带动;产业多样性不够突出,发展主要是靠传统的报刊、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发展,一些新兴创意文化、动漫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三是缺乏科技人才,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科技人才是创造文化创业产业的重要源泉之一,福建文化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且滞后于文化产业的新发展,这是制约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福建的文化市场目前呈现经营单位众多、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产业集聚程度不高、资源分散等市场发育不健全的问题,使得福建的文化产业总体上缺乏竞争优势。
五、发展福建文化产业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对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优势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实现提高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福建文化产业竞争力已刻不容缓。
一是要着力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缩小城乡文化差距。福建城乡文化差距大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乡村居民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意识淡薄。因此,首先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力度,解放人们的思想,转变人们的观念;其次,政府应加大财政的投入,制定和实施新的产业政策,发展福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思路,统筹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地区,挖掘地区特色资源、地区的饮食和优秀民间民俗文化,加强文化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发展乡村观光、绿色旅游业等。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为当地的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
二是发展文化多样性,推进产业和文化共建,扩大文化产业规模。结合福建历史文化资源和福建优秀民间文化,挖掘诸如歌仔戏、高甲戏、莆仙戏、闽剧、南音、提线木偶和闽西革命老区等历史和民间文化题材,实施和策划具有民间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产业项目,推进产业和文化共建,发展文化多样性,扩大文化产业规模,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一方面推进文化产业主要向农业行业的延伸发展,因地制宜地建设闽北高山茶叶园区;另一方面推进文化产业向工业、房地产、餐饮业和娱乐等行业的延伸发展,形成福州三坊七巷、闽西革命老区红色土地文化产业基地,市区百里长廊福建民间艺术品走廊,闽西“干”、闽北、闽南等风味小吃一条街等一批新型文化产业模块。
三是依托教育,培养科技型人才队伍。众所周知,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科学和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发展福建文化产业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要加强科技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政府层面,应当认识到人才问题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长久之需,应当适当加大对科技人才培养资金的投入。一方面依托福建大学城教育资源,重点培养高校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化产业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完善好继续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在职科技人才培训提高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科技型人才本身层面,也要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大胆创新。人才策略层面,要积极引进,尤其是负责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应该努力创设和优化科技人才工作环境,为人才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创造出更广阔的平台。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等.文化产业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冯子标,焦斌龙.文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蒋晓丽.全球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县域文化 产业融合 经济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以文化产业为智慧城市服务,主要渠道是发展以公共文化建设为诉求点的县域文化。在县域文化产业的布局中,应充分注意到城乡文化的差异性与地域文化的共同性,形成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文化产业链,为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构建社会主义的稳定城乡文化产业结构。①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要注意空间布局上的双向性,打破城乡二元制发展格局,走一体化发展道路,将县域文化产业与乡镇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交流与融合,确保平衡发展,避免在城镇文化发展规划中大幅度向城市倾斜,忽视乡镇特点的模式。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综述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新型城镇化是指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推动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②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一是依靠科学发展观,完善城市基本功能、实现城乡布局协调合理、城镇风格独特的建设格局;二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在此基础上文化产业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县域文化产业是指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潜移默化影响中,以城市文化背景为核心,在长期传统文化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对城市经济和政治产生一定影响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县域文化产业的特征:一是地域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文化的发展与本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理念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是依附性。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注重不断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物质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新型城镇化不断深化密切关联,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是在智力投资的基础上具有娱乐性,在娱乐中使人受到启迪。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载体是城市的经济、政治等因素。三是精神性。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凸显了文化作用。为了使城市文化较快发展,人们依据文化发展的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文化产业,保证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项目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相适应,并且把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合理地渗入新型城镇建设之中,借助文化的辐射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速度。
新型城镇化的要素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集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县域文化产业是技术和知识整合后形成的市场产业。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应变性和时效性,为其发展拓宽空间,提高传播的速度,有利于降低文化产业的生产、推广、销售成本。同时,可以提供部分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为新型城镇的居民提供文化服务。
生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了城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前提。文化产业本身所拥有的知识性、创意性和技术性,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与工业、农业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城市的发展。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以创意和知识为核心竞争力。以本地现有文化资源为依托。在新型城镇化中,发展县域文化产业能够有效降低资源利用中的能耗,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有效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的生态建设。
人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高度聚集的人文氛围,形成了新的人文环境,使县域各种文化进一步融合,包括民族、、传统风俗和社会价值观等,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体现了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是人们创造和消费潜能的释放过程,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集中体现出了人文精神。③
智慧。在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的产业发展要求下,加强城镇管理和经济调控,进一步提升城镇功能,调整城镇经济发展结构,整合文化、经济等资源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今天县域文化产业的建设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途径。城镇产业已经朝着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发展资金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发展资金不足。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建设文化产业设施,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导致的结果是文化产业规模没有规划中的合理,配置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缺乏鲜明的地域特色、功能设施不全、缺少档次高的标志性现代化建筑。基础设施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兴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与文化产业不协调,科学技术创新缺乏后劲,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缺乏创新意识。由于城镇发展水平和发展理念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当地厚重的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创建和推广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基层政府缺乏将本地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本的理念。在城镇一体化的道路上,有的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上过于随意,对文化产业的建设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造成了文化产业资源的浪费;某些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或停留在表面上,或大肆利用本地现有资源,极力寻找买家,把文化产业发展按市场化资本运作。虽然短期内能够收到一定效果,但是长远看发展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导致效益片面化,不成体系,没有发展后劲,不符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④
品牌观念淡薄,组织结构不健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合理有效利用本地资源的意识,缺乏打造本地文化品牌的理念。在文化产业开发中,不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或旅游文化基地,不能与周围的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体系。在文化资源发掘中,不能在充分利用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文化,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或在品牌开发出来后,缺乏必要的宣传措施,不能有效宣传,不能对现有的文化产业实施有效的战略性保护等。这些既是品牌观念淡薄,缺乏品牌塑造力度的结局,也是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阻力。
县域文化产业构成中,强调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过多,对商品属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能够促进文化发展,文化不能推动经济发展的观念根深蒂固,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产业的经济带动性和投资效益性,阻碍了企业进驻文化产业的进程。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部门不思进取,被动地依靠经济的发展维持产业发展,而对文化产业的创新和体系构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重文抑商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抑制了知识分子参与文化产业、促进其发展的积极性。⑤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单一,制约了文化消费。
目前县域文化产业的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停留在规模小,范围窄的片面化经营模式上,与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体系相比,缺乏有利的竞争机制。有的建设缺乏科学论证和长远规划,决策失误,资金浪费严重。有的经营效益低下,投资回报率低。计算机技术发达、信息社会化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随着文化产业资源不断增多,人们更愿意接受来自于网络的文化产业宣传资源,但是很多地区没有形成完整的网络信息体系,不能实现县域文化产业资源受众向网络方面的转化,缺乏互联网上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以人为本,集约化发展。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发展,除了要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和相关财政政策外,还要关注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的文化服务需要,在坚持文化产业发展普遍化、均等化、大众化前提下,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关键是人的因素,让居民能够聚居在一起,长久地聚居在一起,民有所居,民有所养,民有所乐,县域文化产业就是重要的粘合剂。⑥县域文化产业除了具有经济效益的社会属性之外,不能忽视其社会效益的经济属性。县域文化产业要存在得长久,发挥其巨大作用,经济效益的取得是至关重要的。要积极寻找县域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临界点,突出文化产业的主体地位,强化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使得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在文化产业建设中,文化产业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这也体现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集约化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要集约,以释放出更多的土地资源,以供耕作或其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要集约,不断创造和创新,要求不断推广和升级互联网技术,构建平等高效的交流互助平台。传媒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技术的革新和创造,要实现劳动资源和文化产业资源的进一步融合,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效能,运用各种手段,不断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实现文化产业创新和集约的有效结合,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谋划发展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谋划发展政策。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新型城镇化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科学合理的城乡文化发展政策。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区域,在保证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必须在实际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情况,准确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该政策要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要充分体现行业特征和要求。保证政策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严谨性,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⑦
加大扶持力度。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基础脆弱,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政府要推行一定的优惠政策,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文化产业的投资风险大,回报慢,如果缺乏优惠措施,很难吸引投资者。发展文化产业,县域政策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发展空间与速度。可以建立发展基金,可以利用银行贷款等方式促进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重大文化产业建设项目,政府可以放宽贷款标准,提前给予产业启动资金;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开发项目,政府要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选择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给予贴息等物质上的支持;奖励对文化产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企业或个人;政府要加强大型区域文化作品的宣传力度并进行资金支持。
营造发展氛围,完善运作机制。营造发展氛围。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县乡政府要有所作为,对基础薄弱的文化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创造合适的空间,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扩大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比重。市场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基础作用,要为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必须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积极创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完善运作机制。在新兴城镇化过程中,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在政府产业发展机制的引导下进行。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不断为其注入活力,培育好适合其发展的土壤,在资金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县域文化产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首先要有合适的文化产业项目和特色的区域产品;其次,要有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取得一定市场占有率。一般来说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在企业内部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专业人才,进一步增强企业在文化市场上的影响力;二是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打造高端品牌;三是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多种营销渠道相结合,增强企业的实力。只有切实做到这些,才能不断增强文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突出地域特色,打造产业品牌。突出地域特色。县域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最关键的是因地制宜,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显著,才能使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开发特色农产品、特色食品及特色旅游过程中,突出地域特色要深度挖掘县域内已有的文化资源,高标准、高起点进行形象包装,以质量至上、服务第一为宗旨,把文化因素全方位融入到产业当中。⑧
打造产业品牌。找准了文化资源的精髓,找准了文化软实力的着力点,就是找准了文化产业品牌的灵魂,找准了繁荣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应把品牌理念渗透到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树立市场运作理念,强化经济效益观念,将文化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项目科学整合,合理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知名的文化产业品牌,强大的产业基础,科学的市场运作,将产生高效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成为新型城镇发展的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只有搭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切实保证各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乡文化产业的结合。县域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其他产业的支持与合作,离不开县域的良好发展环境。科学规划县域文化产业的布局,合理控制文化产业的规模及数量,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完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制度,增强区域文化产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推动城乡文化产业的互动,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最终目的是助动经济发展。
(作者分别为唐山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讲师;本文系唐山师范学院2011年团队建设基金课题“基于冀东红色文化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和河北省社科联社会发展及民生调研课题“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软实力”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1ZY02,201203146)
【注释】
①宋晖,张效廉:“把握时代脉搏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第4期。
②杜晓溪,俞思念:“社会治理范式转换中的政府主导―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政府主导及其限度分析”,《求索》,2011年第5期。
③韩永进:“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发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艺术百家》,2011年第6期。
④陶东风:“什么是文化强国如何建设文化强国―解读六中全会决议”,《当代文坛》,2012年第1期。
⑤易华,易小云,刘嫦娥:“世界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动力机制理论研究述评”,《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2期。
⑥张静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原则”,《理论与当代》,2012年第5期。
⑦ 李永哲,杨振乾:“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甘肃金融》,201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