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煤矿安全与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0 17:00: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煤矿安全与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煤矿安全与管理

第1篇

抓好人的素质教育方式很多,如办安全培训班:进行必要的安全理论教育,生动的安全案例讲座,切合实际的防灾避灾讲解。开展寓人教育:管理人员特别是区队长、班长要主动了解职工、爱护关心职工,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深入现场做好言传身教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工人撑握现场技术,让其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从而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建立无形的师徒关系,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安全生产及职工队伍的稳定

第一,要给工人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人上一个班有办法去完成预期的工程量,收入有了盼头就有了浑身上下使不完的劲,收入稳定能稳定工人的心。区队工人稳定就给安全管理工作辅平了道路。良好的工作环境包含工作面的环境与后勤保障环境。如掘进工作面必须要保证风钻会钻,也就风、水、电、工俱要完好、轨道质量好、各班工作面不留余留工作量,工作面有安全感;采煤工作面支护材料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后勤环境主要是车皮供应要及时充分,有力保证各班工作循环正常。也就是说工人上一个班要保证工作面有办法干,可以干完,有时间干好,干好了算得到钱。第二是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住、吃是矿山职工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很多民工出外打工都是带家属,生活上的方便有利于稳定职工的思想。

3健全落实班组质量验收管理工作

质量是安全的基础,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的工程质量影响到全队的工程质量,严格按规程施工,保证掘进工作面一次成巷,采煤工作面支护按要求支设可以减少误工,这样才能提高循环率,质量上去了安全就有了保证。做好班组验收工作首先队里要制定严格班组验收办法并强制执行,对不合格工程且影响到下个班施工的要坚决推倒重来。其次是管理人员要强化监督整改工作。第三是矿里要制定有力质量考核办法,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让队长有质量危机感,明确“干好了有奔头,干差了尝苦头”的激励机制,扭转“区队消极应付,隐患整改拖欠”的恶习。

4重视“一通三防工作”

目前小窑开采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破坏严重,对矿井水灾的危协及火灾的危协日益严重,一通三防工作面临严俊的问题。为此,要落实系统完善工作,合理布置生产系统:首先要确定合理、科学的开采顺序,提高单产单进,集中生产,加快上水平的开采力度,设计好下水平的隔离煤柱,把上水平的小窑切断,确保矿井下水平通风系统不受上水平小窑的影响。其次要合理布置区段回风巷,回风上山。加强系统日常检查,加大巷修的投入,确保系统完好。三是落实消防材料配备、主通风机的反风安全性及矿井主排水泵的防灾抗灾能力的核定等工作。

5强化机运安全管理

机运安全管理是矿井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首先必须要抓好机运标准化的投入工作。运输线要确保轨道质量要标准,提升方面升光信号要完好齐全。机电方面要作好电缆吊挂标准化及设备使用的标准化,确保供电安全措施到位。其次是落实岗位责任:输提升方面主要是把钩工必须严格把钩:不超拉超挂,不让工人蹬钩,联接装置检查不松懈。绞车工对钢丝绳检查要到位,按章开车。机电方面主要是供电安全检查要到位,设备的入井安全检查不放松,要有台账记录,故障处理要及时、彻底。1.5强化责任制的落实,从第一责任者抓起,这样才达到立杆见影的作用。

5.1区队是落实各级管理人员提出整改任务的职能单位,是执行部门,必须做到令行禁止,只有这样才能把抓好矿井安全、质量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因此必须把落实责任与切身利益统一起来,促进区队第一责任人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5.2各级职能部门必须立足本职,做好现场指挥、监督及业务保安工作。企业关健要建立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要有针对性,实效性。

6现场管理要有重点

一是要技术指导要及时、到位。二是安全措施、安全工器具要到位并监督落实。三是隐患检查要及时,存在的隐患整改要有期限,不能拖欠,有跟踪检查、及时制止违章行为。四是要强化安全监察队伍的素质教育,提高安全监察检查员的积性及责任感,真正发挥现场隐患检查及跟踪督促落实的作用。

第2篇

为优化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员工的不安全行为,预防并减少事故的发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煤矿组织安全管理(安全价值观、安全沟通和安全保障)与煤矿员工安全绩效(安全态度和安全参与)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此次研究抽取有效样本127份,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组织安全价值观,安全沟通和安全保障能更有效预测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参与行为,相较于与员工安全态度的关系,安全沟通和安全保障与员工参与行为相关更强。员工的安全态度与其参与行为相关显著。

关键词:

煤矿;安全管理;员工安全绩效

近几年来,虽然企业对于安全越来越重视,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仍然存在很大问题。而煤矿作为一个高危行业,更是事故频发。事故的频繁发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国外学者很早就对煤矿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认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其日常管理问题[1]。著名的心理学家Reason指出了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不易察觉的错误,这种错误不仅是导致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而且组织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是最难发现和最危险的错误[2]。而煤矿作为一个复杂的生产系统,煤矿事故表面上看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生产环境中的不安全条件造成的系统状态失衡,本质上却是组织管理缺陷在系统状态上的表现形式[3]。即组织安全管理的缺陷会影响员工的安全态度、诱发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组织管理因素包括安全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沟通、安全保障等,它们对员工的安全行为及态度的影响不同,安全培训使员工掌握安全生产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够有效避免员工因知识技能缺乏导致的不安全行为[4];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对员工的服从有效;而安全沟通、安全保障则可能对使员工的参与有积极影响。Kath等的研究表明,积极有效的安全沟通和安全管理能够加强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员工对组织的信任会影响员工的安全行为方式。Mearns的研究表明,组织与员工的关系是相互的,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对其安全的重视后,他就会以积极的态度、行为等反馈于组织,如同事之间互相帮助、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组织、改变不安全行为、与组织进行沟通交流等[5]。因此,研究组织安全管理对员工安全绩效(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的影响很有必要。本研究构建了煤矿组织管理与员工安全绩效的关系模型,试图探讨如何通过优化煤矿组织安全管理体系来改善员工的安全态度,减少煤矿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从而预防并减少事故的发生。

1相关理论研究及假设

1.1组织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即管理者在组织当中完成他们的工作。管理者应协调好组织内部各元素,使它们作用于统一的目标[6]。管理者至少应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并规范自身行为、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完善激励机制等工作[7]。除此之外,较强的基本素质也是管理者不可或缺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安全责任感和协调能力,这样才能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有效管理安全生产[8]。目前,关于组织安全管理因素的测量量表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田水承等[9]在研究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权重中认为组织管理因素包括与工友的沟通、安全激励、安全承诺等;曹庆仁等在研究组织管理行为用教育培训、安全监督、沟通交流、管理者承诺来测量组织安全管理。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将重点研究组织安全管理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沟通和安全保障三方面。安全价值观即组织管理者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管理者通过决策、计划和控制来确定组织的安全目标,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对员工做出安全承诺等。安全沟通即管理者与员工积极沟通,主动参与。它反映了组织是否有良好的安全沟通途径,员工所感知的安全问题是否与组织安全问题一致,是否能毫无顾虑的表达安全想法[10]。有效的沟通包括以下特征:信任的氛围、准确的表述、互动的意愿、最高管理层的采纳以及上行信息的充分性。有效的沟通可以激励员工,控制员工的安全行为。安全保障即组织为员工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以及优良的作业条件。煤矿企业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如果作业环境不良,会降低员工对安全承诺的信心,并诱发不安全行为。

1.2员工安全绩效员工安全绩效由任务绩效(指员工履行有助于生产活动或管理活动的任务和职责)、公民行为(指有益于组织心理氛围的行为,如自愿帮助他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和反生产力行为(指有害于组织的行为)构成。良好的绩效意味着在前两个维度上表现出色并且避免第三类行为。安全绩效的指标选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选取相对有点难度[11]。张江石等[12]在研究行为与安全绩效的关系中提到安全绩效的指标可用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来衡量。态度是一个人对周围的人、事物、环境等所作出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它能够反映出人的内心想法。安全态度指员工所持的对生产中安全问题的内心反映,是员工对生产中安全的重要性的认知,决定着管理者对企业安全方针的拟定以及安全规程等的落实[13]。杜邦公司[14]认为员工的观念、态度将决定安全绩效。煤矿员工在安全管理中扮演双重角色,既是管理对象又是安全管理的参与者,所以应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改善他们的安全态度,调动其主动参与性[15]。一个与员工安全态度相关并引起学者广泛关注的概念是员工参与。员工的参与行为不同于遵守行为,遵守行为是员工按照组织的要求表现出的符合安全规章与规程的行为,是相对被动的一类安全行为,而安全参与行为则为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的行为,如对同事提供帮助、对管理者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等。它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安全绩效,但却能改善组织的安全氛围,使其更为和谐[16]。积极参与的员工对工作非常热情和投入,消极参与的员工则表现在工作不认真、不上进、没动力或激情等方面。同时,参与度高的员工能带来利润和成本方面的好处。参与度高的员工获得最高绩效的概率比参与度低的同事高2.50倍。因此,能激发员工的安全参与行为将真正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1.3组织安全管理与员工安全绩效安全绩效能够很好的衡量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17]。从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发现,组织安全管理者通过自身的安全管理手段能够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起到显著影响作用。在安全管理方面,Barling等[18]认为组织管理者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安全水平。Kelloway等[19]认为组织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对员工的安全态度有显著影响。刘文俊在研究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时,发现安全管理的缺陷、激励机制的混乱、对员工缺乏关怀等不合格的管理行为是促使煤矿频繁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20]。在1980年,Zohar通过研究以色列的工业组织如化工厂、炼钢厂等,发现管理层能够影响员工的安全态度[21]。由上述文献综述可知,组织安全管理对员工安全绩效有积极影响,故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组织安全价值观对员工安全态度具有正向影响,对员工参与具有正向影响;假设2:组织安全沟通对员工安全态度具有正向影响,对员工参与有正向影响;假设3:组织安全保障对员工安全态度具有正向影响,对员工参与有正向影响。

2研究方法

2.1研究样本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某矿在职工人127名,随机抽取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井上作业人员、各层管理者,严格执行标准化程序,用问卷对他们进行调查。除此之外,为保证问卷的真实有效,消除被调查者的答题顾虑,采取匿名式独立填写,被调查者应如实作答。本文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7份,均为男性工人。其中年龄最大的54岁,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33岁,其中30岁(含30岁)以下51人,占41%,30~40岁(含40岁)之间47人,占37%,40~50岁(含50岁)24人,占20%,50岁以上3人,占2%;工龄最长31年,工龄最短1年,平均工龄6.5年,工龄在5年(含5年)以下占61%,5~10年(含10年)占22%,10~20年(含20年)占10%,20年以上占7%,可见样本中的工人年龄集中分布在30岁(包含30岁)到40岁(包含40岁),且大部分属于工作时间不长的人群。被调查者中初中学历接近样本总体的50%,中专,高中学历者相对较少,而本科及大专以上者最少,说明样本中的高学历者不多,大部分人员都已婚。

2.2研究工具

此次问卷调查涉及以下三方面内容:被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如年龄、工龄、工作性质、工种、家庭基本情况、工伤情况、身体基本状况等)、组织安全管理和员工安全绩效。本量表为研究者自制,组织安全管理和员工安全绩效的调研量表均采用已被广泛应用的Likert五点量表,数字从“1”到“5”,符合程度递增: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清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组织安全管理量表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沟通、安全保障3个维度,共计17个题项,其中安全价值维度观用于测量组织管理者对安全的重视程度;有效沟通维度用于测量组织管理者是否为员工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等;安全保障维度用于测量组织为员工提供的劳动条件及环境的安全情况;员工安全表现量表包括安全态度和员工参与两个维度,共计12个题项,其中安全态度维度用于测量员工对安全的认知以及所掌握的与工作相关的安全技能;员工参与维度用于测量工友互相之间对安全的交流沟通。

2.2.1因子分析应用SPSS20.0建立数据库并对5个主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分析前,先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值是0.7884,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315.458,Sig值为0.000,适合做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

2.2.2信度分析运用SPSS20.0对各个主要变量进行信度分析,结果如下:安全价值观的Alpha=0.72,有效沟通的Alpha=0.70,安全保障的Alpha=0.70,安全意识的Alpha=0.80,员工参与的Alpha=0.72,以上数据表明,五个主要变量的信度系数都比较高,说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3结果

运用SPSS20.0对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

3.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3.2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本文所研究变量的相关系数见表3。由表3可知:①组织安全价值观与员工安全态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但是与员工参与行为呈现显著正相关;②组织安全沟通、安全保障和员工安全态度及参与行为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员工参与行为的相关程度更强;③员工的安全态度与安全参与行为相关显著。

3.3回归分析由表3可知,组织安全管理的三个维度安全价值观、安全沟通、安全保障对员工参与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故可通过回归分析来进一步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组织管理因素的控制,进而提高员工的主动参与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表5。由表4、表5可知,安全沟通和安全保障对员工参与的影响显著,相较于组织安全价值观,安全沟通和安全保障能更有效预测员工的安全参与行为。在回归分析中,再增加组织管理维度对员工安全态度的进入式回归,根据前文安全价值观因与安全态度相关不显著,可只考虑安全沟通与安全保障。结果见表6、表7。对比表5和表7可知组织安全管理维度对员工安全参与的预测能力优于对员工安全态度的预测。由表7可知,安全态度对安全保障和安全沟通的预测效果不理想,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8、表9。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假设1不成立,假设2、假设3成立。

4结果讨论

1)在组织的安全沟通和安全保障的影响下,其安全价值观对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员工参与影响不显著,即组织对安全重视,不一定员工就会有相应的安全态度,或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安全中。这可能是受到组织氛围的影响,即组织所宣扬的安全价值观并未受到员工的认同。即使是同一个组织,由于组织管理者的管理方法不同,组织氛围也会不尽相同。有研究表明,企业安全氛围越好,员工就会有越积极的安全态度,同时也会对员工安全行为有正向影响[22]。故提出以下建议:煤矿组织管理者应构建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组织应让员工能感受到他对安全的重视,这样员工就会感受到组织对其的关心,进而产生积极的反馈,具体表现在安全态度增强,不违反安全规章制度,不因抢进度而冒险工作等,同时也会积极参与到安全问题中。2)组织安全沟通和安全保障对员工参与都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组织管理对员工安全绩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员工参与上。有效的组织管理会激发员工的安全意愿,如果管理者能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安全的工作条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员工可以毫无顾虑的提出安全建议,那么员工的“我要安全”的意识就会增强,员工不仅会关心自己的安全,也会关心别人,与工友就安全问题互相提醒,对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提出意见等。故提出以下建议:煤矿组织管理者应重点从安全沟通和安全保障这两个因素着手来提高组织管理水平,激发员工的主动参与性。3)在组织中,沟通有四种主要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和信息,这也是沟通对员工安全参与行为影响的机制。但煤矿管理,特别是对基层员工的管理较多属于传统的管理,即依赖制度的规范和约束,而缺乏与员工的深入有效的沟通。因此,从管理顶层应改变煤矿管理方式,研究沟通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管理方式的变革,让员工感知更积极的安全气氛,从而表现出更多主动的安全行为。

参考文献

[1]博德F.E,洛夫特斯RG.损失控制管理[M].格鲁吉亚:洛根维尔学院出版社,1976.

[2]汤海龙.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组织结构探讨[J].煤矿安全,2011(5):184-186.

[3]金珠,马小平.基于核校准和SVM的煤矿安全组织管理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3):16-21.

[4]曹庆仁,李凯,李静林.管理者行为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1(6):69-78.

[5]叶新凤,李新春,王智宁.安全氛围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心理资本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4(1):86-90.

[6]黄战川.基于组织管理视角的中国煤矿安全事故成因分析[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8.

[7]曹庆仁.管理者与员工在不安全行为控制认识上的差异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22-28,177.

[8]黄战川.基于组织管理视角的中国煤矿安全事故成因分析[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8.

[9]田水承,薛明月,李广利,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权重确定[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5):113-116,123.

第3篇

煤矿生产企业必须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能做到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的企业不在少数,但不能排除个别企业贪图眼前利益,对安全费用投入的多少没有按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差异的产生不是个别现象,对安全生产工作有很大影响,这些差异的出现并没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但是这些差异造成的安全事故确实实在在的夺取了多少无辜人的生命。其实很多安全生产事故都是有预见性的,都是可以预防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努力的改变现状,缩小并或者改变这些差异,为安全管理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安全管理工作应首当其冲

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推动安全管理理念的确立,促进安全工作又好又快的完成。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理性的思维,去真抓、实抓、细抓、全抓。不能单纯就安全抓安全,要跳出安全抓安全,抓安全离不开三个方面因素:一是抓安全必须有一个好的氛围,要形成一个风正气顺人和的大环境和人人想安全、人人保安全的环境;二是必须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安全素质是决定煤矿安全程度的先决条件;三是安全是蕴含在生产过程之中,生产组织的“三个正规”循环,基层段队坚持均衡稳定正规有序和稳中求进以质取胜的根本点的生产基调,都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3安全需要完善的制度和机制做保证

安全规章制度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并抓好两个层面的学习:一是段队学,每天班前利用一点时间对当天生产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学习,通过学习让干部和员工知道应该怎么干,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二是各个部门学,让各职能部门依法监督检查,知道怎么管,管什么。要通过安全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使安全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为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4安全管理必须抓苗头、抓倾向

特别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做到履职问责,揭示管理。一是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对具有针对性的苗头性、倾向性、共性的问题要狠抓,将发生事故后的分析处理改变为各种事故发生可能性的预防,基层单位要每天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分析、处理,并公开宣传,以此来提示自身,警醒大家。二是权力就是责任,有多大权就有多大责,有责必负责,失责必问责。作为煤炭生产企业,我们必须对责任分工明确,更要把问责制制度化,常态化。对安全管理者的责任明确,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没有遗漏。

5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一支素质良好

第4篇

[关键词]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关系;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T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253-01

引言

新形势下实施科教兴煤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煤炭行业面貌的系统工程。煤炭生产企业安全为天,加强技术管理则又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煤矿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或出现漏洞而造成的。因为技术管理具有超前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因此,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

一、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因为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环节众多。因此。我们必须把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甚至酿成大祸。

二、煤矿的合理开拓开采方案的设计主要取决于技术管理

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采区的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造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等都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为了满足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先进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进行广泛的了解,设计应贯彻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巷道布置力求简单,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经济实用,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上述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所以技术管理是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技术管理是查处和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本身就受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制约,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和事故,甚至可以酿成大祸,严重危及职工的安全,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有通过不断查处事故隐患,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众所周知,煤矿生产隐患与事故是密切相关的,那么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如果对小的隐患或一般的隐患重视不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可能使小的隐患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水、火、瓦斯、煤尘、顶板问题始终伴随着矿井的开采,因此对这些长期患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如果在开采过程中,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开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斯来压以及过断层等这些短期隐患,应明确责任,制定临时措施,加强管理,使其尽快消除,所以说,煤矿短期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不仅要有定期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度,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薄煤层开采综合机械化技术现状

目前,我国薄煤层开采综合机械化有许多种,大致分为:①滚筒采煤机;②刨煤机;③螺旋钻采煤机。

2・1滚筒采煤机

现在使用的滚筒式采煤机是传统的采煤设备,其应用十分广泛,发展速度也比较快。随着缓倾斜中厚煤层至厚煤层综合机械化成套技术的逐渐成熟,“三软”和大倾角煤层等困难条件下综采配套技术也得到了应用。以电牵引、故障自动诊断、支架电液控制等为核心的技术也应用到了滚筒式薄煤层综合机械化设备上,这种采煤技术也正趋于成熟。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经过多年的试验,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开采效果。

滚筒采煤机由于适应性强、效率高、便于实现综合机械化作业,因而发展迅速。它的整体结构、性能参数、适应能力、可靠性等诸方面,都有了较大创新和提高。薄煤层滚筒采煤机是在中厚煤层滚筒采煤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也具有许多优点:

①积木式无底托架结构、液压螺母紧固、多台截割电动机横向布置、抽屉式部件安装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薄煤层滚筒采煤机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更为轻便;

②整体结构和传动方式的改进,使得滚筒采煤机的机身变得更窄、更低;

③采煤机功率的不断加大,以及电气调速行走和远程无线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薄煤层滚筒式采煤机更能适应较复杂的开采地质条件;

④薄煤层采煤机比较适合小型煤矿的综合机械化开采。

2.2 刨煤机

刨煤机采煤自20世纪40年代在德国问世以来,很快就得到推广和发展,成为薄煤层采煤机械化的强大支柱。原欧洲的主要产煤国德国、俄罗斯、法国等,使用刨煤机开采的煤炭产量占总产量的50%以上,刨煤机的日产量可达到5000t以上。

刨煤机的主要优点:

①能实现极薄煤层的综合机械化开采,便于实现开采过程中的自动化;

②采煤过程连续进行,工作时间利用率高;

③采出的块煤率高,工作面煤尘量少;

④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2.3 螺旋钻采煤机

螺旋钻采煤是前苏联顿巴斯矿区顿涅茨克矿业研究院开发的一种开采薄煤层的采煤方法。该采煤法是一种新型的无人工作面采煤方法,也是一种开采缓倾斜薄煤层的新型采煤方法,可将煤层可采厚度由0.6~0.8m下延到0.4m,对开采松软煤层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螺旋钻采煤法的主要优点:

①投资较低;

②人员和机组设备全部在工作巷内,人员在宽敞支护良好的巷道内就可将煤采出,安全状况良好;

③煤的可采范围达总面积的95%以上,可以多出煤,并充分释放瓦斯。

螺旋钻采煤法主要存在的问题:

①留设钻孔间煤柱和钻孔组间煤柱,降低了采出率;

②接长和缩短钻杆所用的时间占工作总时间的比重较大。

四、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一)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同时要重点把好四关,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隐患处理关。

(二)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使得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供风、配分。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杜绝人为的破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三)加大“一通三防”安措资金的投、配齐通风防尘设施,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该花的钱,坚决一分不少,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

第5篇

当前,引起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煤矿主体安全意识淡薄,如操作安全思想麻痹、重视生产轻视安全、机械设备违规操作以及指挥失误等。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煤矿行业已经成为暴利行业之一,部分的个体煤矿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的下达生产任务,员工也是为了多赚钱不断的进行加班生产,这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直接因素。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煤矿生产主体责任没有进行根本的落实,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低下。

另一个方面,从法律角度分析,煤矿事故违规后对其的法律责任追究过去轻,不论煤矿事故的严重程度是多少,煤矿业主所承担的刑事责任最多为7年的有期徒刑,而且部分的煤矿业主在服刑期间被保外就医,具有比较大的自由权力。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出现了“政府抓安全、企业抓生产”的局面,导致了生产与安全相互对立。部分煤矿企业弄虚作假应付上级检查,导致了煤矿企业管理层的安全风险意识更加淡薄,同时滋生了安全管理的侥幸心理,对煤矿安全管理极为不利。

二、煤矿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严格执行煤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想要最大限度的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就必须严格的执行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各煤矿安全管理部门既要总结近年来煤矿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又要放眼于未来觉察到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要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重点要放在以下几点:1、煤矿企业要根据自身生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并完善煤矿安全采掘作业规程制度,并且按照制度要求切实的落实好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将按规程办事真正执行起来。2、煤矿生产企业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来制定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监测、报告、分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已经制定出台,煤矿企业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的具体内容在该通知中都做了重点解答,制定了更加严厉的政策、制度和措施,从而起到切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作用。同时做好每天工作的记录及报告工作。

(二)建立并完善严格的安全管理检查制度。一方面,煤矿企业要重视自身的安全生产,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硬件设施的投入,同时也要抓好煤矿日常安全的检查工作。另一方面,县级相关部门尤其是煤炭局片区的责任人要加强对煤矿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检查。检查的重点要放在煤矿采掘工作规程、井下通风设备、井下管理人员到位情况、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安全预警预案以及井下的开采布局等方面。一旦在排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对重要的安全隐患要制定出专人预案,确保隐患的及时整改,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依靠先进的信息服务技术。要将科技兴矿作为煤矿工作的指导方针,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煤矿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性研究及应用性研究,充分的利用发挥国内煤矿科研机构以及煤矿现有的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依托科研机构以及煤矿产业的优势,设立瓦斯防治研究以及其他科研项目,共同面向安全生产第一线,研究解决煤矿安全生产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建立起科技服务型体系,为煤矿的瓦斯监测监控、采煤操作以及支护方法等进行联网服务。

(四)做好煤矿管理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在煤矿管理及生产人员的培训方面,国家要尽快的制定出相关的法规政策,建立并完善一整套适合煤矿专业人才的培养、分配等机制,为培养、选拨以及使用安全管理才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及平台服务。煤矿企业也要建立起人才保护机制,以良好的环境及优厚的待遇来留住人才。同时,煤矿管理部门也要制定并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体系。

(五)落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煤矿企业要将增强企业安全意识为重点,主要依靠法律及制度进行约束。同时,要强化煤矿生产安全现场管理,以生产班组作为安全生产管理单位,同时建立完善矿长跟班制、交接班制以及班组的专职安全管理监督制度。

第6篇

关键词:煤矿 细节管理安全生产探索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煤矿企业一切工作的根基。而安全生产作为一个动态变换过程,必然是由若干细节和小事组成的。每个细节的成败必然关系到安全生产的成败。对煤矿安全生产而言,生产条件恶劣、生产工艺复杂、人员素质偏低导致生产流程环节增多,把握好细节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

1、界定细节管理的定义与内涵。所谓细节,一般来讲,就是细小的事物、环节或情节。其相对于粗放管理而言,是以细节把握和精细操作为基本特征,以绩效评价和行为养成为主要内容,以建立健全内部责任控制体系为手段,以量化细化管理目标为标志,使煤矿企业管理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与控制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正所谓“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细节管理强调的是责任要细分,注重的是管理要细化,反映的是工作要细心,追求的是生产上的精耕细作、经营上的精打细算、管理上的精雕细刻、对待工作上的精益求精,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精密、精干、精简和精确。

2、细节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煤矿安全生产作为一个动态变换的过程,必然由若干细节和小事组成的。每个细节成败必然关系到安全生产的成败。对煤矿安全生产而言,生产条件恶劣、生产工艺复杂、人员素质偏低导致生产流程环节增多,把握好细节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

2.1细节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因果转换关系。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细节是“因”,安全生产是“果”,通过细节内因作用,可以实现安全生产,又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其关键在于对细节关注和把握程度。事故发生是忽视细节作用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煤矿事故的发生,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偶然因素,但绝大多数是忽视细节导致的必然结果。有统计资料显示,80%的煤矿事故由“三违”导致,而“三违”的实质就是漠视细节管理。事实说明,细节失控是煤矿事故发生的主导诱因。百分之一的细微失误或疏忽,就有可能演变成百分之百的安全事故。实现安全生产是关注细节作用的结果。在安全上重结果,轻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细节管理,忽视细节管理必然会本末倒置,导致事故不断。

2.2细节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质量互变关系。煤矿安全隐患是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积累到一定数量就会发生质变,也就是发生事故。而安全隐患往往是不注重细节的主要表现,可见煤矿安全生产与细节是质量互变的关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对煤矿而言,事故就潜伏在那无数细节中。安全生产最直接的目的,是要避免事故发生的“可能”。只有控制细节的量变过程,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生产。俗语“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要克服过去抓安全往往以查为主,个别基层单位为了应付检查,大搞“面子工程”,忽视了细节管理,使隐患没能得到根本性抑制,最终发生事故。事故再次告诫我们,谁忽视细节、放松细节管理,谁就受惩罚、吃苦头。

2.3细节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决定成败关系。安全生产决定着煤矿工作的成败,细节决定着安全工作的成败,细节必然决定着煤矿工作的成败。细节虽小,关系成败。细节决定安全生产的成败,还在于因其“小”,往往被人忽视,掉以轻心;因其“细”,常常使人感到繁琐,不屑一顾。但是,这些小事和细节往往就是安全生产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关系成败的双刃剑。分析每起事故,不难发现起因竟是如此微小,伤害却如此巨大。安全虽大,成于细节。安全工作千头万绪,但千丝万缕都归根于细节管理。在安全文化上,细节管理强调的是一以贯之的态度;在质量标准化建设上,细节管理强调的是动态达标;在安全管理上,细节管理注重的是细枝末节的管理;在安全培训上,细节管理强调的是学以致用的精神。所以说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那就是注重细节管理,求严求细。抓细抓实是手段,关注的是细节控制,而只有细化手段和控制过程,才能达到抓好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

3、加强煤矿生产国细节管理应努力的方向

3.1重视细节管理工作。近年来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补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及其国家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制定了配套规定,其目的就是要求煤矿企业要把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一个政府部门、具体企业的每一个管理人员,每一个职工。煤矿企业下发了一系列安全管理配套文件,召开安全管理会议,意识到细节管理的重要性,不仅强调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还努力抓质量标准化建设,从细微之处着手,从一点一滴做起,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每一个关键,解决好每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将问题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3.2强化细节管理意识。针对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生产过程中,忽视安全管理的细节,殊不知,“细节决定成败”煤矿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管理者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安全生产无小事。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带着“显微镜”深入一线检查安全隐患,运用“放大镜”及时整改隐患,要从大局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想在心里,挂在嘴上,看在眼里,跑在腿上,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

3.3提高细节管理执行力。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能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在工作中我们不缺乏各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缺少的是规章制度坚持不折不扣的执行,执行力的高低与细节管理关系值得关注。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每一次不安全事故背后,都隐藏着一些人为因素,都是不严格按章操作,不心思缜密地注重细节,宝贵的生命就这样在疏忽中失去。始终关注细节,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和操作规程,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安全管理尤其要注意从细节入手,不忽视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不放过一个细小的漏洞,不留下任何一个死角,需要每个细节很完美很难,如果要让细节成为一种习惯就是这一种完美,就是成功的法则。

第7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U6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149-01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煤矿事业是重要的基础行业,同时,它还属于传统意义中的危险品行业。当前,我国煤矿事业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忽略了安全问题。在煤矿行业中,安全是生命线,必须要保证煤矿的安全,才能推动煤矿行业不断发展。

一、问题

1.思想上没有对安全问题加以重视。一些煤矿企业中的管理层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对矿工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另外,有的领导没有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在安全生产方面没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导致违规以及违章操作等现象不断发生。

2.管理和操作粗放。第一,管理粗放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之一是形式主义,管理只是流于表面。不论什么事情,口号喊得再响亮,都不如做好实际工作。煤炭企业中的管理层与决策层一味想要建立企业安全文化,过于重视空泛和高深的理论,却没有对管理的具体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导致企业没有较为科学的管理思想。第二,从员工来看,作业程序没有实现标准化和定量化,导致员工习惯了粗放式的作业方式,做事不认真,也不能认真对待岗位的具体作业,粗放式作业方式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3.监察体系不健全,监察方式将监管的作用发挥出来。当前,我国在煤矿安全方面的监察工作已经实现了法制化,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管理工作已经得到了改善,但是当前的安全监察体系不健全,现有的监察方式不能实现监督的有效性。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煤矿的相关安全监察机构中,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当前,我国的煤矿数量有三万个,煤矿开采的相关人员数量超过了400万。但是,当前,煤矿安全监察的相关机构数量太少,工作人员编制少,不能在全部的煤矿中全面进行监察。其次,当前对煤矿进行监察的方式无法对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控。在煤矿中,危险源随时都可能发生,随时都可能出现。若是不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前的监察方式不能对各种各样的危险源进行自动化和系统化的监控,使得预防工作流于表面,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4.没有对人加以重视,使得事故发生几率居高不下。根据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在大多数煤矿发生的事故中,因为人的原因导致的事故比例比较大,很多事故是因为在生产现场没有严格做好管理工作,煤矿员工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作业导致的。从当前的具体情况看,很多从业人员没有较高的整体素质,企业也没有对其安全技术做好培训工作,他们的工作时间比较长,强度也比较大,这些都使得从业人员风险意识比较差,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不断增加。

5.我国企业部门中没有明确责任权限。在我国,有一些煤矿单位是新筹建的,其基础设施和部门职责还没有进行完善。职能部门主要是按照专业进行划分的,这就导致企业中各个利益中心的形成,各个部门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边界,一般情况下,工作流程都是在部门以内就完成的,如果涉及到别的部门,就要由上级领导进行协调。有的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工作人员发生不同部门之间的调动之后,原本的工作转移至当前的部门中,这就出现了事随人走的现象,使得部门中的业务流程比较复杂,和其他部门之间形成不少的交叉,经常发生扯皮现象。责任权限不明确,对工作效率造成严重影响,上级安全指示也就无法及时进行传达,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对策

1.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实现制度化与法律化。在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煤矿生产的安全问题,制定了矿山安全法以及煤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利用法律的特点,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法制化,另外,国家对煤矿安全技术进行重视与研究,为了提高安全技术的相关水平,建立了煤炭安全的相关科研体系和院校,对高级知识人才进行培养。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制定了具体的培训技术,对其分批分级进行培训,确保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2.运用各项技术,实现对危险源的远程以及实时监测与预警。在我国煤矿的各个开采现场,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对危险源做好动态的监控工作。针对采集好的数据,利用网络技术向煤矿安监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传递。改变以往使用人工对煤矿进行监管的方式,实现对危险源的自动预警,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3.建立电子监控相关体系,对生产过程和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从目前情况看,煤矿中经常会发生事故瞒报以及漏报等现象,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建立起电子监控的相关体系,对煤炭作业实行安全监测和监控,这样就能随时对井下的相关数据进行全面掌握。比如,射频识别技术的利用,能够对井下的有害气体和工作人员安全实现监控,再比如,利用虹膜技术能够把对下井工作人员进行识别的相关监测系统建立起来,对工作人员上下井进行识别,提升了执法的能力,有效避免漏报以及瞒报等现象的发生。

4.对从业人员加强管理。在对煤矿进行安全管理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从业人员,要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将行业以内各类人员具体从业的资格标准建立起来,对从业人员行为进行全面规范。煤矿作业具有较大的强度,煤矿企业要时刻对员工身心状况加以关注,使其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提升生产效率。

5.针对煤矿安全问题,做好风险预控工作,对事故重点和相应的应急措施进行明确。第一,针对危险较高的作业,尤其要做好安全预控工作,明确责任人和监督人,对交接班以及中夜班等各个薄弱环节要重点关注。第二,对于煤矿企业中的责任人,要做好风险预控的相关培训工作,提高其重视度,使其树立正确的认识,安全投资不是只投入,没有产出的工作。第三,将井下高危作业的相关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制定出来并进行完善,对于比较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重点进行培训,并进行实际演练,检查应急措施是否具有合理性。

6.在煤矿企业中做好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在煤矿中,安全文化是全体员工在长时间的生产实践工作中形成,共同拥有并自觉进行坚持的相关安全价值观以及安全行为准则和安全理念等。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就是要对人内在要素进行研究,利用安全文化对从业人员进行启迪以及教育和早就,将从业人员主动性与创造性有效发挥出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在生产实践工作中,要对人的观念以及心理还有态度和情感等人文要素进行重视。利用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煤矿员工能够将安全意识树立起来,并营造出安全生产的相关氛围,对员工安全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其安全习惯良好,提升其安全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煤矿行业之中,安全是一个重要问题。要想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就要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对员工进行培养,提高其专业技术,并利用相关技术做好管理工作,实现安全工作的制度化以及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鲍加峰.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3(Z1).

[2] 刘刚.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9).

[3] 曹俊贤.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06).

第8篇

关键词:煤矿 安全 生产 管理 责任落实

一、安全生产的根本思路:抓管理、重落实

根据我在太原煤气化公司华胜煤业工作期间的认识,通过担任综采技术主管工作的两年来对综采队安全生产调度与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体系间的联系分析,必须在安全生产前编制好各种安全生产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通过队组干部领导审议,将《国家煤炭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生产规程》、《操作规程》的法律法规和重要指示和规定相结合,在操作程序中规定出准备工作、注意事项、紧急事故或故障的处理措施等一系列精细的章程,只有这样将管理制度切实可行的贯彻、执行下去,让综采队全体职工认真学习,领会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从思想上、根本上认识到管理制度是为了约束不听指挥、违反先辈用血用泪换来的经验教训的职工,杜绝在安全生产中,盲目的追求生产速度,而忽视了正规操作流程和开停机顺序,这些行为和思维都是非常可怕的,因此在制度制定下发后,必须对现场职工安全生产过程进行全时段、全流程的检查、监督、管理,把班组长作为现场第一负责人,职责到位,保证行为和思维的绝对安全,并对“违章”作业行为予以改正和必要的处罚。

二、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从精细到精准严格执行

综采队全队有93名职工,7个岗位,每个岗位配备1人/班,为了能够让各岗位弓严格执行岗位规章制度。先对全队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到:安全方面80%、生产方面10%、基础知识5%、规章制度5%,由技术副队长主持,技术员分专业、分重点进行培训,时长不得小于48个工作时。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对岗前为考试合格的人员重新复训,直至考试合格,并给以处罚。工作面有遇到地质构造、断层等特殊变化情况时,技术副队长根据现场采空区的数据,详细分析,并制定转向安全技术措施。安全副队长现场跟班负责安全督导,全面负责安全作业,具体安排到当班班组长、安全员,明确各岗位注意事项,发生险情及时积极组织处理、上报,并对险情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和风险管控,在处理险情或隐患时,严格按照《风险管控》细则和标准执行到位。把安全工作精细安排,对现场情况精准分析,做到安全、顺利、快速的完成工作任务。

三、煤矿中的精细化管理向导与发展趋势

精:工致、精确、用功精深而专一。

细:细密、精致、仔细、细腻。

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贯彻落实的精细化程度则需要靠管理软件来实现。企业通过发挥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运用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保证岗位工作程序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落实,并实现持续改进,将煤矿各层面的目标具体全面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工作计划分层制定,分层审批,分层管理,总目标指导分目标。分目标保证总目标,构成一个全面的目标计划体系。

将目标管理实现责任细化,生产任务要有质量加以保证,才能使煤质打到需要的效益,因此目标计划体系建立之后,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组织,精细、严谨、扎实的管理来实现,引导干部与职工将目标落到实处,落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当中。

四、煤矿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的保证措施就是风险预控

以华胜公司综采队为例。华胜公司综采队为了杜绝煤炭安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机、环、管”的潜在危害,特将2011年7月12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作为保证煤矿生产一线职工安全的“保护神”。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综采队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明确综采队安全管理的对象和重点。对象就是我们自己、身边的操作设备、身处的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制度;管控的重点就是职工素质、机电设备的使用与开机率、综采工作面各个作业点是否管控到位、综采安全安全制度和考核办法是否得到执行;通过安全副队长跟班安全检查和奖罚分明,来促进综采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风险管控标准与措施的执行;相关部门通过危险源监测监控和风险预警,使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通过发现与控制,安全隐患即能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推行安全精细化管理任务会走的更加长远。

在煤炭企业中,尤其是队组管理当中,必须从基础抓起,明确队组是以安全生产为第一要务,只有在保证生产任务的同时,搞好日常煤质管理工作,才是煤企目前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导向,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将质量、安全标准一一落实到位,形成完善的操作流程和精细化的工作模式,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标准认识加以巩固,实践成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队伍是完全可以的。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安全隐患;机电设备

Abstract: due to the coal mines in more remote areas, and the fewer the number of management personnel to the site inspection and strength is not big enough, there is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is not found in time and be completely ruled out, coupled with the coal mine complex structure, many used in coal min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s relatively high technical content.

Key words: safety hazar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中图分类号:TD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众所周知,煤炭是我国重要能源资源,但同时也是我国风险、事故高发行业。由于煤矿多处偏远地区,而且相关的管理人员到现场检查的次数较少及力度不够大,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彻底排除,再加上煤矿构造复杂、很多用于煤矿的机电设备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如果单凭相关人员的检查,对潜在的隐患、故障的排查是难以很彻底的,而且有些生产环节、工序、条件都较为复杂,导致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大量下降,然而“三法”的出台缓解了这一矛盾,通过"三法"的管理,有效治理了安全过程中出现的"三盲",真正的实现了有的放矢,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煤矿安全生产秩序的稳定进行。

一 煤矿生产的风险形式及不利影响:通过多年来对事故案例及经验进行分析,煤矿生产的风险形式主要有:

(1) 经济损失风险 ,但就煤矿企业的经济损失来说主要分为:a直接经济损失、b间接经济损失。而分细了来说, 直接经济损失主要包括:(1)用于建筑的资源被破坏(2)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被损坏。它所带给的损失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估量的。 而间接损失是指企业因为事故的原因而造成的,主要包括:(1)需要恢复生产所需的费用(2)有时候企业信誉有可能会下降,从而导致融资成本上调(3)由于经营不善,企业破产成本的提高。具体的说,间接经济损失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a伤亡员工的丧葬、抚恤、补助、医疗费用、家属的安置迁移费用;b因为事故发生后会导致产生一定的违约金和罚款、诉讼费用等;c如果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所需要付出额外的基础建设、资源恢复的费用。

2. 责任损失风险 。根据事故的诱发原因,可以把煤矿事故风险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责任事故风险,二是非责任事故风险。非责任事故风险是因为自然并且不可避免的原因所造成事故发生后的风险,人为的无法避免。但是责任事故风险是由于人为造成的,譬如违章操作、工作条件恶劣、设备故障问题、管理人员的失职等。

人力资源风险,(1)人力资源供给不足。有人说矿工们其实是在拿命在赚钱,这些年来,事故发生的频率虽然是有所下降,但相比于其他行业,煤矿行业的安全仍然是很突出的。尤其是小型煤矿企业,现在还是采取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模式,企业生产生存对人力的依赖性很高,但伴随着社会各行各业多用工荒的出现,煤矿企业招工会更难。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某些曾经发生过安全事故的煤矿企业,招工更是一件难事。由于曾经发生过生产事故,这必会对工人的选择造成明显的倾向,要是可以有选择,不言而瑜,工人们肯定会选择没有事故记录的企业。因此,要想留住工人,就得多付报酬,以平衡工人们对风险的厌恶。

员工队伍稳定的风险。当煤矿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后,也许一部分员工会因此遭受工伤,或者更严重的会失去生命,企业除了处理事故还要对没有受到事故直接损失的员工做出表态以稳定他们的情绪。

4. 外部因素风险 ,巨大的外部因素风险对中小煤矿企业来讲尤其严峻。

二 加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强制有效的煤矿风险控制体系。在其生产过程中,风险控制机制应该以以控制理论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一套适合相应煤矿的解决办法。(2)规定的十大特种作业人员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必要做到业务娴熟、业务娴熟,其它在职工作人员或者中层管理人员一定要经过专门的培训部门进行培训,必须考核合格后才颁发上岗证。所有人员必须随时做到持证上岗。(3)提前研究煤矿生产的各个过程,并且要及时收集信息,防患于未然。(4)煤矿环境、管理、技术等风险都是可变性很大的,因此有必要加强煤矿风险动态监控程序(5)要加强对煤矿风险控制的事后评估方面的工作。在每次事故之后都应该要反思总结,以便在下一次风险前采取更适宜的措施。(6)有必要让煤矿风险信息透明化,以便减少煤矿内部人员由于不知情造成不必要的干扰。(7)建立健全安全的生产管理体系,充分配备安全人员。安全机构下发的通知有必要以正式文件下发到各部门,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可以成立安全管理小组组长,来协调管理安全问题。(8)提高煤矿管理者的在决策方面的能力。很多时候,能否及时将风险排除,关键取决于风险管理人员的英明果断的决策。由此可知,如果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煤矿管理、能承担重任、有过硬的技术水平等能力,就能有效的降低风险。(9)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那是全员的责任制,这样便可以将整个企业相互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然而如果缺少任何一部分都可能形成那么完善的体系。(10)各级领导应也采取入井跟班制度,与矿井工作人员同甘共苦,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以最大程度的减小安全隐患的存在时间,并将矿级领导带班人员的代班表现情况、带班资格、带班次数与工资挂钩,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以此来避免不安全因素带来不必要的威胁。(12)安全人员在检查时留下的检查痕迹,安监部门应该第一时间将所检查出来的结果进行下发,并留下原始资料以准备不时之需。(13)可以建立事故隐患管理体系,对重大隐患进行跟踪管理,从而对其形成的原因迅速的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一系列整改防范措施,争取杜绝类似重大隐患的再次出现。(14)努力建立完善的干部职工违章管理制度,该制度应该具有如实的反映煤矿查处“三违”情况的特点,安监部对“三违”定性务必要准确、处罚也要努力做到得体到位,对那些严重违反“三违”规定的,第一时间进行责任追究,并应该留下追查分析记录、处理通报等相关的资料。每个月至少要对当月查出来的三违行为进行一次总结,对发生频率较高的和严重的三违事故进行细致的全面分析,找出其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相应的制定相应制度防范同类、类似违章反复出现的得体的措施,从而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三违出现的频率。

结语:,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煤矿安全形势依然面临严峻的调挑战,各煤矿生产企业务必意识到“安全大一,生产第二”的重要性,随时都要清醒地保持着对煤矿生产风险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对于那些一般情况下人为可控的风险要尽量避免,然而如果是非责任风险,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想得到的方式来分散、转嫁风险,但如果不幸发生啦,应该及时想办法弥补,将这种风险带来的损失尽量降到最低。总之,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道路任然任重而道远,还得付出不懈的努力和汗水。

参考文献

[1]安全双基管理精细化在新田煤矿的实践应用安全管理网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