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17:00: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统语文教育初探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二、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大都不是很明白什么是传统文化。他们觉得是不是古诗,古文,古代文学常识就是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现代文化的基石。但可惜的是,今天我们的孩子对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书本中的李白杜甫,背的一首首古诗上。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传统文化变得只是应付形形考试。我认为,要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必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如传统美食粽子可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屈原等;月饼能让他们联想到嫦娥奔月等民间经典故事。还有剪纸,皮影,戏曲等民间传统文化。营造文化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当涉及到传统文化课文教学时,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三、加强教师在课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介绍及应用
在让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就要从自身认识到什么是中华的传统文化。比如:在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首先得让学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时代,然后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阳节时因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所写,最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華民族的传统文化。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学生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它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又例如: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诵读、写作等比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力求让学生们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诵读
诗词及是传统文化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的经典。
五、加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文化来源于生活更实践于生活,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来一辈辈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文化财富,所以,我们不是仅停留在经典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要更好的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例如,在重阳节的时候,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以及其相关的习俗包括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等,让学生知道这些习俗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都有体现;在中秋节的时候,组织学生赏月吃月饼,并朗诵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进行诗文的熏陶。在端午节的时候引导学生查询端午节相关的资料,了解屈原、伍子胥的事迹,用这些有趣的活动来让学生去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六、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教学模式的设置和运用也同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运用的教学模式不合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非常枯燥乏味。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传统优秀文化的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学情境下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在当前执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诗歌教学的目标有这样一些表述:阅读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于是,有的语文教师甚至某些语文教学研究者把这个目标解读为“读读背背”。
然而,这种解读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问题,那就是对学生的评价。“读读背背”该如何评价呢?如果按照《课标》上的说法,诗歌阅读的评价应该是“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记诵积累过程的评价可以解读为“背背”,而理解诗歌大意,仅凭“读读”就能行吗?事实证明,是不行的。就以每年的中考来看,很多地区都有诗歌赏析的考查题目,统计发现,这类题目学生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究其原因,就因为教师对《课标》的解读是错误的,教学的过程也是不完整的,诗歌教学的目标没有完成。“读读”似乎有随意读一读的意思,目标不明确。
那么,初中诗歌教学究竟应当教点什么呢?通过诗歌教学,究竟应该培养学生哪些素质?笔者认为,如果断章取义地解读《课标》,必然导致误读。如果结合整个《课标》来解读分析,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真正目标,旨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诗歌教学应该传承的传统文化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读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吸收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读出文采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诗文的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歌语言凝练,更能突出地体现语言的文采。历代诗人在创作中无不反复锤炼语言。阅读欣赏诗歌,典雅飘逸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诗歌教学应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华,让学生感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炼字是诗歌文采的基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人在诗歌中用词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悬”字,平中见奇,令人叹服。诗歌中锤炼字句,言简意赅,往往一字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读来回味无穷。炼字的功夫彰显诗人深厚的修养,文采自然飘逸。
修辞让语言更优美,是文采的又一主要表现。汉语修辞手法众多,使汉语成为最优美的语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形象生动的比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工整的对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夸张,“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双关。修辞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使诗歌的语言精美、形象生动。
各种表现手法灵活运用,使诗歌的文采发挥得淋漓尽致。“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直抒胸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景交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巧用典故,“城春草木深”的渲染烘托。除此之外,象征、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和想象、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2.读出美德
中华礼仪之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崇尚礼仪、重视道德、注重修养。这些传统美德,在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诗言志,歌永言”,诗歌重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大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
爱国主义是诗人表现得最多的情怀。在古代,爱国往往与建功立业、戍边卫国、歌咏自然等情感融合,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其代表。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充满豪情壮志是其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杜甫的《望岳》,李白的《行路难》,让我们看到,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诗人们总是乐观向上的。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终南别业》,“达则兼济天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
此外,杜甫《石壕吏》中忧国忧民的责任感,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关之思,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爱情与亲情,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友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牺牲与奉献精神,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3.读出美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美的追求,提倡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诗歌创作特别提倡追求美感,诗歌教学中也应该注重感悟诗歌表现出来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诗歌注重锤炼词句,注重修辞,注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形式多样,最能体现语言的优美;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注重平仄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反映出诗歌的音乐美;诗歌中总是描绘中林林总总的形象,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具有意象美;诗歌中表现出诗人各自的理想、情操、抱负,具有独特的情感美。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文是重要的内容。学习古诗文对于学生语文文化素养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能够让学生对古诗文的精髓以及魅力深入的体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学生学习古诗文能够体会到当时古人的情感以及心理变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要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水平,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效果。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搭建古诗与传统文化的桥梁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将学生兴趣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上。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参与到古诗文的学习中,也才能够在多读多写,领会古诗文中的意境,体会其中的美景与内涵。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介绍古诗文的出处,营造出当时的氛围以及情境,使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和感染,积极投入到古诗文的学习中。可以播放古诗文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韵律以及节奏美。学习《观书有感》体会“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学习《清平乐•村居》,感受乡村的恬静、自得[1]。通过对古诗文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在古诗文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搭建良好的桥梁,使学生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2介绍古诗文历史背景,把握历史文化进步
古诗文都是以一定历史条件为背景进行创作的,古诗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的理解内容以及内涵,就需要明确古诗文作者以及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对文化创作的背景有深入的认识。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在教材中,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补充古诗文的背景以及内容,利用文化创作背景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在学习《望岳》、《春望》等时,教师就需要向学生介绍杜甫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前后,杜甫内心的变化。《望岳》是青年时代杜甫创作的,充满着激情与浪漫,将自己的朝气与雄心壮志表达出来。《春望》则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创作的,这时社会局势动荡,百姓疾苦,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李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创作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李白身处盛唐时代,作品比较豪放,而杜甫的作品大多出现在安史之乱之后,社会极为动荡[2],作品中大多忧国忧民。通过这种对比方法能够让学生明确历史背景会影响到古诗文的创作,对传统文化也有更深的认识。
3创设教学情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说教,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古诗文教学中,走入古人的内心中,对古人的思想情感等更好的体会与感受,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古诗文创设相对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回归到古人的生活中,感受古人的情感以及思想,并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进行树立。比如学习《渡荆门送别》时,理解诗意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李白仗剑出川入手进行分析,对李白背井离乡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难舍之情充分表达出来,让想一下,如果今后自己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外求学,会是怎样的情形,学成之后又将怎样回报家乡和社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更加热爱家乡。
4强化学生主动性,自主学习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究精神,在学习中积极合作、自主探究,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习能力。比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中秋节的材料,风俗习惯、饮食特点等。再如学习《过故人庄》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时[3],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关于重阳节的相关素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好的认识。
5提高教师素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加强文化的传播,教会学生做人。只有教学与育人相结合的教师才能被称为是真正的好教师。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强化自身的修养,注重自身气质以及人格的提升,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古诗文中发现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学生处于文化氛围中,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体会和认识,让学生形成好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境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价值。如学习《口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口技表演者的技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诗文中包括很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将这些优秀的文化融入到古诗文教学中,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初中学生的学习以及认知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实现学生的稳步发展,也为学生今后的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栗冬冬.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初中古诗教学为例[J].科技风,2016,08:54-55.
[2]樊怡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16-17.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
新课改指出,应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以及爱国主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思想以及文化底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保护了文化知识,而且传承了文明。
一、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共同创造且共同享有的文化即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巨大的精神影响力,也会形成民族凝聚力。每个民族、国家的根基所在就是传统文化的弘扬。语文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原始社会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社会。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的学习,亦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二、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
(一)阅读国学经典,品传统文化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就是国学。国学影响着我国一代又一代学者,培养初中生对于国学经典的研读与学习习惯,有助于初中生吸收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挑选经典著作,也可由学生自主推荐,亦可以根据文章、季节等灵活调整课程内容。语文教研组可以在学生中间展开诗词或经典文章的诵读活动。教师也可以利用晨读时间引导学生对诗词歌赋的赏析,让初中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神韵。
(二)利用网络的优越性,传承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已逐步在人们心中淡化,绝大部分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网络已逐渐成为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网络平台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创新教学模式。网络技术将视频、动画、声音以及文字图像等结合在一起,从多方面(听觉、视觉等)刺激初中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书本教材制作成课件,并且可以将图片或者音乐等多媒体演示手段适当地插入课件中,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传统文化的兴趣。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把各个方面的有用的教学资源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学习资料鲜活化,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学习的现实感与时代感。教师给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以及优秀的视听材料,使学生在了解经典的同时掌握传统文化的真谛。随着人们继承传统文化意识的增强,以诗词、成语以及汉字等为题材的电视节目(《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等)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大众媒体,传统文化以一种轻松的姿态融入到了学生的生活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引导、组织初中生收看这类节目,并适当加以点评,激发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坚持知行合一,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弘扬应做到知行合一。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拓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传统文化,感知其魅力。第一,弘扬传统文化的最佳契机就是传统节日。例如,在端午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所知道的传统习俗。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对屈原的缅怀等这些众所周知的习俗,语文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或亲朋好友来了解更多的传统习俗。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家乡名胜古迹,认知传统文化”的社会调查活动,引领学生参观古迹、访问群众并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素养。这些活动的展开可以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学生道德素养得以提升。
三、结语
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创造力与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永存的支柱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扬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尤为重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我国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8):76-78.
[2]段泽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6(3):29-31.
[3]王剑.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4(10):95.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05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033
传统文化指的是被社会某些成员所接受、遵从的一整套沿袭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总和,这种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具有稳定性、传承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特有环境下形成、流传下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我们要发挥初中语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先天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将传统文化教育扎实深化下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感,养成阅读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让传统文化的回归给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强大的滋养,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物质富足和精神富足的双重幸福。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实行传统文化教育。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最主要的困难在于很多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这些教师往往是纯粹的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他们读书只是为了换取大学通知书,或者为了有一份工作,能够挣一份薪水。因此,这些教师内在是缺乏对学习的热情的,他们怀着一种内心枯竭的状态,很难给学生传递出一种对学习的热情。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毫无积极性,传统文化教育也只是流于表面,难怪效果很差。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气氛和计划的,而出于人性中懒惰情绪的影响,很多人也需要在一定的团队中进行学习,如此才能持久坚持下去。因此,教师就是n堂学习的领导者,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养成习惯,将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另外一个困难就是来自于社会的不良风气。很久以来,社会上兴起一股读书无用论的风潮,用能不能挣钱,挣钱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这种思想有好处,但是坏处更多。好处在于可以鼓励人们更努力地投入到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坏处在于内心精神世界匮乏,缺乏规范引导,容易变得为了钱毫无底线,最终也会获得无尽的空虚和孤独。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要与社会上类似的不良风气作斗争,努力消除其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保护好学生的求学热情。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一)发掘传统文化精髓,开阔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
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初中语文课堂可以利用的材料以及方式也实现了丰富化、创新化、全面化。教师要积极开发材料、扩充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稳定的根基。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具备发展性、开拓性的眼光,不仅要从课本中发掘教学资料,更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为教学所用。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优秀可用的传统文化资源,课文上的内容往往比较简练,只是呈现了一些精髓,而需要教师做更多的拓展和补充,这也是我们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契机。所以,在学完一首古诗之后,里面所包含的所有关键词,我们都可以通过扩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文字美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积累文化底蕴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鲁迅
实验上的失败,可能成为发现的开端。――巴甫洛夫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以上的名言警句都有共同的特点,都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懂得积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学习也应如此,要不断地积累才会有知识,这是成功的前提。语言文字的东西重在积累,重在培养语感和底蕴。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厚积而薄发,才能收获长期积累的神奇。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每天都进行传统文化的诵读活动, 可以只占用非常少的时间,比如十分钟,三年下来,就是一笔可观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有利于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果学校没有校本课,语文教师可以自己制定传统文化的诵读计划,帮助学生定期印制一些诵读的材料,选择早自习或者课上的多余时间进行集体共读。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将诵读中遇到的一些好词佳句摘抄下来,记在作文素材本上,不时拿出来品味欣赏一番,想想那个画面都觉得多了几分文人气息。
(三)加强文化实践,弘扬民族文化精髓
文化需要传承就离不开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我们才更能领会到其中的精髓,才能使其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滋养我们的灵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寻根,探得宝藏。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很多时候,一些封建思想浓厚的传统文化,其内在可能有很多的不合理之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针对其中有争议的内容进行讨论,筛选出其中的精髓,舍弃其中的糟粕。经过了这样一个思辨讨论的过程,学生会对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领会越深,思想上越认同,在行为上就容易效仿并实践。例如,对于《弟子规》中的很多内容,主要是教导大家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内容实践性很强,对学生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把传统文化放在重要位置上。从教材方面来说,我们在教学当中对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很多。作为教师,在对自己学生了解的基础上,还要选择适合的方法和方式来进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怎样诵读、怎样理解、怎样鉴赏,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样运用,在生活中去实践与体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自觉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 语文 古诗词 教学经验 策略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传统节日所蕴涵情感的渗透
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在向前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的国外的节日也随着经济发展的大潮涌入中国,中国的许多学生对“洋节日”情有独钟。然而,当我们为庆祝西方传入的情人节而把市场上的玫瑰花抢购一空的时候,却忘了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类似的节日“七巧节”,它不仅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更表达了人们对劳动的敬仰,对智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的乞朌,以及对世间真、善、美的追求,它丰富的内涵岂是“情人节”可比?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我们更应该借助古诗词的学习,来进行这一环节的渗透。新教材中古诗词所占的比重以及诗词的内容都比老教材要丰富很多,面对如此丰盛的古诗词大餐,怎么将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情挖掘出来,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课题。
诗歌讲究意蕴的悠远深长、意境的幽邃渺远,这一境界的达成,在诗作中往往与诗歌作者的感情息息相关。例如苏轼也在中秋佳节之时责问天上的一轮明月:“不应有恨,此时长向别时圆?” 又如王维在重阳佳节时吟唱的“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对传统的节日的了解中,挖掘、体味诗人暗藏在佳节背后的或痛苦、或忧愁、或喜悦的心情,让学生在对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诵和背诵默写的表层,而要更深层次的拓展古诗词学习的外延,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同时,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也对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文化形式多样,文化色彩浓厚丰富。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既是历史的沉淀,又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折射该民族的生活和发展轨迹。在今天,物质生活已是相当的丰裕,学生的头脑里储存有多少民俗文化呢?很多的学生追求的是流行的、前卫的事物,对于民俗,不少学生不知其为何物。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还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蕴涵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第三、第四句“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时,我们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在重阳节,古人都会做些什么事呢?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重阳节这天,古人有登高和佩戴茱萸的习俗,了解传说中登高可以消灾,佩戴茱萸可以除病,从这些习俗中,可以体会到古人对幸福、美满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古诗内涵的体味,让古诗学习成为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对学习古诗词的一种激发和推动。
诚然,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为了不断培养的探究意识,还需要让学生养成在课后搜集各个民族风俗的习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让他们知道重阳节时古人不仅有登高和插茱萸的习俗,还有吃重阳糕、赏菊等风俗习惯,而且还会了解到今天的重阳节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敬老爱老日;会知道中秋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古人还有月下吟诗的雅兴;会知道元宵有灯会,要吃元宵;会知道端午吃粽子;会知道除夕代表大团圆,要吃年夜饭;会知道春节要放鞭炮等许多的传统习俗,也会让学生对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且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感悟也会更深一层。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民族气节的渗透
每一首(篇)古诗词都寄托着诗(词)人的一份情怀,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爱国情怀,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思念情怀,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悲愤情怀,或“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顽强情怀,或“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悠闲情怀……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品味,领略个体悟诗(词)人的情感,把握古诗词中民族精神之魂,提升古诗词学习的境界。
在古诗词中,诗(词)人常常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古诗词中的梅、兰、竹、菊、莲、松等事物都会寄托诗(词)人的不屈不挠、清新脱俗的风骨,而这些又都是我们民族气节的精髓所在。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联系诗人的作诗背景:贫寒的出身、政治上的不幸遭遇,加上诗人的横溢才华,诗人在政治上遇挫之后愤然在诗歌的中间加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在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体现了诗人傲岸不屈、不畏权贵的精神。又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通过诗人对大海的景象的描写,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诗人把眼前实景和想象融为一体,即景抒情,又境界开阔,表现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伟大气概。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如何认识和处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过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心是师生主客体关系,现在则转向了师生主体问性。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是人类教育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其中也包含有很多主体问性思想,如困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教学相长,这些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一、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20世纪初,教育界围绕着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论”这两种观点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后来,德国的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概念,它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和理解的关系。随着对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的普遍认可,人们开始研究教育领域的主体间性问题。所谓教育主体间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分别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通过二者的平等交往和主动对话去发挥对方的主体性并由此获得双方的共同发展。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汽长、博大精深,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定型的教育遗产,是已经成为实际的教育历史实体,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过程的教育渊源。我国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教育改革,大都在模仿西方教育,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模式,面对新世纪,回顾和反思我国传统教育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对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现代化道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了众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优秀传统,并成为世界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活动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我国传统教育中就蕴涵着这种思想。
孟子认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就是说,只有让学生通过努力追求而获得的知识才能彻底掌握。朱熹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语类》)明朝的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也主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与心”(《观德亭记》),即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才是有效的学习。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传统教育强调学生要有“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精神。颜之推在《勉学》中列举了很多勤学的例子—“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以此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与创新精神。北宋的张载教导学生“学则须疑”,认为“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理窟·义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名言也强调了怀疑的重要性。柳宗元主张,学习要在“读百家书,上下驰骋”、博采众长的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自著伟词。韩愈要求学生不要一味背诵文章,而是要吸收前人的优秀思想,即“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主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的良好效果。宋代的程颖和程颐也强调“学者求有益,须是日新”((遗书)十九)。
2.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非就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指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朱熹更是强调,教师的作用就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在结束阶段去检验学习的效果,正所谓“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荀子提出,学生应当“隆师”,即主动接近教师,因为“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儒效》)。和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认为,“学者须先立志,志既立,却要遇明师”,“天下若无着实师友,不是各抒己见,便是态情。”这些都强调了教育中教师指导的重要性。我国特有的书院制度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书院教育采用的是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并且以自学为主。这种教育方式深刻体现了主体间性理论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宗旨。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就必须自己先学习,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此也有许多论述,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无私无隐等,这些都是合乎教学规律的、有价值的见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从古至今就肩负着培育人才的作用,需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发展而发展。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3教师妥运用好教学方法
关于指导方法,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也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因材施教,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早在2001〕多年前,孔子就在长期讲学过程中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在《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个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想法要立即去做吗?,,这样同一个问题。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却对冉求说“闻斯行之”。后来,孔子这样解释:“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才”,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北宋的张载说,“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语录抄》),教师要做到“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正蒙·中正》)。明清的王夫之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刚柔敏钝之异”,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正所谓“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四书训义)卷十五)。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教育比较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感、意志、爱好、能力等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并且也很注重通过教育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是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启发式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孔子在《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对此做了精辟的分析:“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排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孟子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他要求教师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下结论,而是“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张载认为,教师首先要“答问者必知问之所由”,回答学生问题来引导学生自求通达,以培养学生自己获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教师围绕着学生的问题来步步深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从而使其以学生主体的姿态来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4.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师生在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通过交往实现师生主体的共同发展。而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便是这一思想的高度概括。
“教学相长”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通过交往和互动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唐代的韩愈也主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荀子在《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强调每个人都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进步,提倡学生敢于超过老师。王守仁提倡“谏师”,更进一步地发展了“教学相长”的思想。他指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在这种双向互动的教育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反映了师生交往的平等思想,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包含着师生平等和教育民主的进步因素,是难能可贵的。”“教学相长”的思想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传统教育中主体间性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挖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许多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和规律方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传承和发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教师要运用好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这些教育思想都是经过历史检验而保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是我国教育宝库中一笔独特的宝贵财富,同样这也是世界人民教育宝库中的精华。
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现代教育思想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继承、汲取其中的积极成分,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进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成为我国再度腾飞的新起点。
2.我们要在教育实戏中认真贯彻主体间性思想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文化自信;初中化学教学
2014 月,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化学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如何在化学教育教学中重视结合化学学科特点,适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一、初中化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 从历史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科学价值
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表现内容是多方面的,在初中化学课程上,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化学的起源。西方化学家普遍认为,“近代实验化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炼丹术”。实际上,欧洲炼丹术来自十二世纪传入的阿拉伯炼丹术,阿拉伯人的炼丹术则是九、十世纪由我国炼丹术传入衍变而成。化学(Chemistry),源于阿拉伯炼金术Al-Kimiya。据考证,金液的泉州语言正是Kim-Ya,而泉州正是唐代最繁盛的通商口岸。所以我国著名的化学史专家袁翰青先生说:“(道教) 炼丹术是近代化学的先驱,它所用的实验器具和药物则成为化学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物质准备。”我国炼丹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据统计,其中所涉及到的物质有60多种,也分类研究了各种物质的性质,特别是相互反应的性能,为此涉及的各类器皿有升华器、蒸馏器、研钵等,创造的各种实验方法有研磨、混合、溶解、洁净、灼烧、熔融、升华、密封等,都给现代化学奠定了基础,建立起初步规模,为近代化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说:“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即使不是最重要的唯一根源)就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的。”而这个历史事实却是大多数西方人所不愿意说的。
2. 从人本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化学教学应当是帮助学生在其头脑中创建一个属于他的广阔无垠、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而不是把它变成一堆干瘪枯燥记忆和计算、逻辑和推理,力图让学生多快好省地掌握应考知识。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而人文性恰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在化学学习中进行人文渗透,如阐述其丰富的哲学内涵、美学内涵、情感内涵等,必能收到意外之喜。
3. 从环保视角认识传统文化对化学教育的思想价值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多处体现了环保思想,如不污染水资源、保护稀土资源、酸雨的危害等。实际上,对于天地自然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有“天人合一”的哲理思考,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爱物”;《庄子・秋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佛家强调:“心净则国土净”,均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资源。当前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和臭氧层空洞等诸多自然问题,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方兴未艾,却似乎不足以应对这一大堆挑战,因为化学贯穿于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与能源、资源、信息、环境和生命等问题紧密相连,而这些实际问题并不是靠单纯的化学知识就能解决的。西方学者开始把视线转移到东方,要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髓中找到答案。
二、 对教材中传统文化因素的分析
1. 化学教科书中引入的传统文化元素
整理教材上下册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下表所示)。
从下表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对传统文化的介绍有14处,表现形式多为图片和文字,绪言分布最多,有5处;走进化学世界与金属和金属材料各3处,燃料及其利用仅1处,其他八个单元都没有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看到,教材蕴藏着较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编者们不仅注意把传统文化元素与化学学科特点相结合,巧妙地融入到教科书中去;而且都坚持正确导向,材料多选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承担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彰显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 对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分析
一是引入内容过少。这一点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里表现要丰富得多,例如在“化学与生活”这一章里,就有“神农本草经”“我与地球相依为命”等6项内容。二是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几乎都是图片。唯一的对“化学实验室前身”的文字介绍也是语焉不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则有“化W史话”“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12种形式,使学习者多层次、多角度地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三是文化元素不够充分。初中化学教材只涉及了传统生活和文化遗产两个方面,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则涉及的范围就要广泛得多,有科技、经济、政治、地理、历史、建筑、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内容。此外,还有植入内容碎片化,呈现方式缺乏整体性,举例说明浅尝辄止,文字表达含蓄隐晦,传统文化自信不足。
三、在化学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 阐发已有的传统文化知识
如在教科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一课题中,“其中教材中图1-7”展示了我国古代炼丹时发明的一些实验器具,这是最古老的化学实验仪器,是我国古代化学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可简单介绍其基本情况和用途,以了解这些仪器与现代化学仪器的关系。如丹台相当于现代的实验台(桌),主要是摆放鼎等炼丹器材,进行炼丹的操作。丹台设计十分讲究,《金丹秘要参同录》载:“坛高三层,各分四方,而有八门。”三层坛分别与天、人、地相合,八门是象征八风。丹台上“垂古镜一面,前用纯钢剑一口”。与现代实验台需要的耐火、耐腐蚀等要求颇多异趣。抽汞炉又叫作飞汞炉,相当于现代的蒸馏设置,专门用来抽炼水银。下半部是加热的炉子,上半部是盛放原料的密闭容器,《飞龙经》上讲:“鼎上盖密泥,勿令泄拧!迸酝ü茏樱使容器里所生成的水银蒸气经冷凝后流入到罐里。这些炼丹设备,它们的功能与现代化学仪器已相差不远了,只是式样、质地不同,而又多了很多神秘性。
2. 挖掘本有的传统文化内容
挖掘本有的传统文化内容要从传统思想、传统习俗、传统生活、传统艺术、文化遗产五个方面着手。如传统生活中煤、石油的使用,东汉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的记载,天然气的使用在西汉杨雄《蜀都赋》 也有提及,这些成就都可让每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豪。如传统技术中,《淮南万毕术》纪录:“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变。”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实验后也说:“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可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初中化学课本含蓄地说曾青是“铜盐”,实际上“曾青即碱式碳酸铜”(张子高,《化学史稿》),莫斯科大学《普通化学教程》也有描述,不是CuSO4。因为《本草纲目》中讲:“曾青,无毒。斑疮入目,曾青一钱,捣汁和点。”而胆矾CuSO4・5H2O有毒,用于农业杀虫剂和水的杀菌剂。这样一讲,可以说是让学生兴趣盎然,发现化学原来也可以这样丰富精彩。
3. 补充必要的传统文化内容
(1)融入诗词教育。学校诗词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是文化艺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化学这门科学课程里,自如地在讲课中插入诗词,必然令课堂耳目一新,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得到锻炼。例如,在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里,P69卷首是一幅水的图片,清澈明洁,水珠四溢,此时可问“问渠哪得清如许”,学生定当会心一答:“唯有源头活水来。”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对啊,今天我们就让有关水的化学知识潺潺流入我们心间。”在谈到水资源匮乏时,有一幅图片是“缺水造成土地沙漠化,树木枯死”(P71),为加强学生的印象,可使用对比教学法,说此处当年苏轼所见是“水清石出直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王籍所听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维所见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样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差。
(2)融入传统哲学思想。爱因斯坦说:“哲学是其他一切学科之母,她生育并抚养了其他学科。”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内容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从人文的角度我们可以予以补充。如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阴阳是宇宙间万事万物最基本的、也是最高度的区别和概括,阴阳之间对立斗争、依存互根、消长转化。《周易・系辞上》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在初中化学教材中俯拾皆是,如阳离子和阴离子、硬水和软水。在讲到原子的结构时,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那么中子呈中性,是否超出阴阳学说之外?答案是否。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下夸克和上夸克之电荷互相抵消,所以本身不带电荷。再深入一层,则是明物质和暗物质的区分了,还是离不开阴阳。质量守恒定律则符合阴阳平衡理论,阴阳消长是量变过程,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性质也各异;阴阳转化是质变过程,如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木炭燃烧充分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补充。
一、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存在的问题
1.价值取向扭曲
当代大学生是自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以来成长起来的,其大多未经历生活的压力,且人生一直都是较为一帆风顺的,从而导致其个性发展大多注重以自我为中心,反对束缚。这种个性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当中就较容易发生冲突,甚至是出现暴力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代部分大学生在道德判断和价值观上缺乏理性认识。以见义勇为等行为来看,其在观念认知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很难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这种矛盾性的差异,也体现了当前社会当中不良思潮对于大学生思想的腐蚀。
2.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责任感指的是大学生对于自己在承担社会发展责任中是否切合其内心需要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过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低往往取决于其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很多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不损人”且尽量“利己”的这个“不作为”层面上,处于一种非常消极的状态,且没有达到主动帮助他人、以回报社会、服务社会为己任的“作为”层面。
3.诚信意识淡薄
在全国许多高校里,诚信的缺失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如高校中较为常见的: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利用虚假材料骗取国家助学金、剿窃论文、篡改成绩、伪造个人简历、擅自违约等等,这些不诚信的行为不但给学生自己,同时也给学校甚至是全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大学生诚信是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是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坚定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每个有志青年来说,是其成长和成才的思想基础。
二、我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
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也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顽强拼搏精神的真实写照。这种建立在责任意识之上的自强不息精神,己然熔铸于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生命力与凝聚力中,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精神支柱,才可以使得我们的民族可以万众一心,在历史的长河中披荆斩棘,始终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纵观我国历史,每当中华陷于危亡之际,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这种忧国、报国甚至是殉国的精神就为民族精神,这些无数先烈们的思想与行为也成为我们后人永远的模范与榜样。
3.民本与仁善的伦理道德观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较为重视社会道德伦理建构,且从先秦开始,以儒家和道家作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当中,在这些方面就作出了很多积极有益的贡献。我国的古代思想家们尤其是儒家认为,“义”与“利”间的关系是关系到道德修养的大事。在二者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先义后利”,要“见利思义”,不可“见利忘义”,并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观以及对于“利”、“义”的要求,要求个人“为天下兴利”,从而强调群体的利益,并倡导个人价值为社会价值服务,这种道德价值观在现代社会是值得提倡和很有必要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发挥榜样的力量
榜样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榜样可以触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敬仰,并且不断激发人的上进心,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失,往往是由于缺乏榜样和奋斗的方向。给大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自觉的效仿,并且朝着理想与价值目标去不懈的奋斗。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很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若是可以充分的发挥榜样对于大学生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则可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有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会大大的提高。
2.适时对大学生灌输传统文化道德规范
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灌输教化法,即通过学校对于传统文化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利用多种途径,来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灌输,并切实的落实到现实生活当中。当代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因此,需要利用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内涵,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孝道”、礼仪。如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中西方节日,给学生召开以“孝道”为主题的班会;组织大学生学习《弟子规》《论语》等传统经典读本,规范大学生言行和加强思想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言传身教
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但需要通过言教灌输,更需要以身立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切实按照所授的传统文化去做,会让大学生崇敬进而模仿,从而形成较强的号召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带头人,只有其精通了传统文化知识,才会充分的利用传统文化,来对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和思想意识加以正面积极引导。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高校是关乎培育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力量,来加强大学生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让大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让我们的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和延续。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国亮.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新视野的系统分析[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