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17:01: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疗机构市场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目前,由于国内能为医疗旅游提供必备服务的机构数量还比较少,所以国内各大医院鲜有承接医疗旅游服务。
前不久中山医院建成了国内首栋集医疗与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大楼,并投入使用。中山医院某主任医师表示,从长远来看,诊疗费用上具有优势的中国,未来推行医疗旅游也有相当竞争力。
医疗旅游的中国趋势
“国内旅游项目的设定基本上以路线为基准,分为国内旅游、国外旅游、周边旅游等,按照功能性分类的形式目前还是比较少。”中国海洋国际旅行社周小姐称。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任医师丁京生称:“实际上很多人出去玩没有达到休闲的目的,无论是精神还是体力都很疲惫,回来后不能很快地投入工作,甚至会对身体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肠胃不舒服、感冒发烧、血压不稳、一些小的外伤等等。”
所以,丁主任提出,医疗旅游,以保健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是很值得推崇的。
据东一信达市场研究与营销咨询机构专家李东辉介绍,医疗保健旅游可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偏重于保健,内容包括在旅游中安排登山、漂流、滑雪、野营,以及日光浴、空气浴、森林浴、温泉浴等健身活动;另一个方面是偏重于医疗,旅游服务行业和医疗机构共同合作,根据旅游者的身体情况及病情进行科学的分析,做出科学的旅游治疗安排。由导游、医务人员和服务人员共同带领 ,边游山玩水 ,边讲授有关的保健知识和运用保健方法,包括配合使用中医保健理论和药膳,并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治疗。
医疗旅游的中国攻略
目前,我国的中医保健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受到国外人士的关注,并且已有很多中医院专门为国外游客开设了医疗保健中心。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消息,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杭州市中医院、丽水中医院、杭州胡庆余堂等多家医院都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瑞士、韩国、日本等地的上千名游客。
东一信达市场研究与营销咨询机构经理侯胜田称,具体开发实施医疗保健旅游特色项目时,可以先从以下几点做起:各地旅行社与医疗单位合作,针对旅游者的身体状况及病情,组织相应类别的旅游团体,并为他们安排科学的治疗方案。除此以外,还可以尽可能地提前联系好所游览地点的知名医院和风景名胜管理部门,在旅游者游览和进行治疗时给予特殊照顾。
另外,随着自然疗法、针灸、推拿、足浴及中药美容疗法在发达国家备受青睐,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在安排旅游计划时,对尝试以中医药保健为目的的“健康游”也十分感兴趣,或在游玩后接受中医康复治疗,或在旅途中学习中医保健知识等。
对此丁京生主任表示,“对于国外游客,最基本的是要他们了解中医文化的基础知识,了解东方文化同中医药文化的关系。只有对此有了更多的了解,才会更容易去尝试去接受他们。”
一旦政策为互联网医疗打开闸口,现有医疗资源的服务能力和效率将成倍提高。
对于那些需要搭乘长途交通工具前往北上广等大城市就医的外地患者,通过移动APP上传检验结果,获取精确的专业诊断,会大大降低就医成本。边远地区的医疗水平也可通过远程互动大幅度提高。
在可穿戴设备和移动APP辅助下,家庭医生和护士可以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并制定更为个人化的治疗方案。随之形成的电子健康档案也更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随着电子健康档案的普及,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健康档案造假现状可以迅速扭转,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可快速推进。同时大量积累的医疗数据将为诊疗精确化、规范化、标准化打下基础。
技术进步带来医疗服务商业模式的推陈出新。更重要的是,这种由医生主导的新型服务模式,会吸引医疗行业自发主动地参与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有创新意识的医疗行业从业者自身会更加清楚需要哪些高效的变革,如何实现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现有的行政配置资源弊端在过去多年的改革中,已经暴露无遗,但受制于既得利益群体的阻力以及行业内部多年形成的思维定势约束,改革可谓困难重重。
而新兴的医疗服务业态,借助于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自然地改变了患者、医生以及医疗机构间的关系,同时天然地消解了部分既有行政管制的束缚。
例如,一个医生只要在线上注册,即可对患者进行远程诊疗,不必受到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生开设诊所的限制。同时其诊疗行为仍然可以受到监管,甚至因信息化而更加公开透明。 互联网医疗的政策制约
但以上都需要得到相应政策的支持。新兴业态发展的核心与传统医疗服务行业无二,在于人才。优秀医疗资源的支撑是新兴业态发展,进而盘活医疗服务市场的根本前提,是服务质量提升、进而与传统公立医疗机构竞争的根本保证。
除了需要与其相匹配的医务人员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予以辅助,新型业态也需要形成市场化的收入分配机制,为传统的医疗服务业态提供清晰可见的改革参照。
如果没有自由执业的优质医疗资源加入,再灵活多变的新兴业态也只会沦为空壳。
现有政策尚未为医生投身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打开窗口。一方面,现有远程医疗的政策,将其局限于传统医疗机构之间;另一方面,2014年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指出,“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并且“医务人员向本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应当经其执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并使用医疗机构统一的信息平台”。这一文件明确禁止医生自主进行远程医疗,将医生从事远程医疗的权限收归其所服务的机构。
这一规定根源于《执业医师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师只能在注册医疗机构开展执业活动,医疗责任由医疗机构承担。医师并不具备独立、自由的执业权利。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医生和患者越来越多能够越过医疗机构实体进行直接联系。这种实质上的个人行动和名义上医生从属于医疗机构的关系将产生越来越深的矛盾。
已经有相当多的优秀医生开始主动地进入新兴的医疗服务市场。但在现有人事制度下,他们作为公立医院职工,通过新型服务模式和业态获取的收入并不被现有体制承认,甚至违背现行法律和行政规定。这极大影响了优质医疗资源向这一领域流动的积极性,使得相当多的医生对新兴领域望而却步,妨碍了新型服务模式和业态的发展。而继续参与其中的医生则不得不面对违法违规行医的尴尬局面。
从长远看,互联网医疗的充分发展会显著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减缓医疗成本的增长速度、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对于中国尤为如此。
因此,医保偿付机制也应相应改革,以助推这些新兴模式的发展。但相关部门至今没有出台相关的配套文件。
上述种种都对互联网医疗的深入发展形成了明显制约。
2014年,罗德公关与益普索市场研究集团联合的《2014医生互联网行为洞察报告》显示,尽管大陆地区已有高达71%的医生首选通过网络或者移动设备等数字化渠道来获取相关的医疗信息,但对线上医疗平台及资源应用,中国大陆地区的医生无论在理念认知上,还是实践行动上,都相对落后于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地区。
仅60%的医生对线上诊疗持认可态度,而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则分别有91%和86%的医生认为线上医疗平台及工具可以改善诊断治疗过程。而在具体诊疗过程中,采用线上平台的中国大陆地区医生则更少,仅为48%,使用移动APP辅助诊疗仅有19%。 三大政策建议和配套措施
健康产业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经济社会体制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新型医疗服务组织和模式的出现,会极大助推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乃至为中国健康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很大的现实可能性。
如前所述,新型医疗服务组织和模式的发展,需要以医生自由执业为基础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来支持,也为形成规范透明的医生收入分配机制提供可能。
改革既应顺应行业自身特征,也应顺应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方向。取消医务人员的国有事业编制身份,实现医生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切断其收入与公务员薪酬体系的联动关系,促成医务人员收入的阳光化、透明化,进而促成改革成功、产业发展。
具体改革政策建议如下:
1)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薪酬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2014年5月15日由国务院颁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明确要求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等城镇从业人员统一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都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都实行与缴费相挂钩的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这已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此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双轨制”的矛盾。因此妨碍医生自由执业的最大制度障碍,已经从政策层面上予以突破。这个决定若能尽快不折不扣地予以贯彻执行,公立医疗机构实施全员合同制改革,全员加入社会保险,医生走向自由执业已无大的制度障碍。
为加快改革进程,可以考虑首先以医疗卫生行业为突破口,尽快废除医疗行业的事业单位体制和事业单位编制制度,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征的“优胜劣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人事薪酬制度。
2)修改《执业医师法》,取消对医生执业的限制,明确规定凡是有合法执业资格证书的医生,可以自主开办诊所或提供线上医疗服务,无需审批,只需在卫生监管部门备案即可。
3)废止区域卫生规划,废止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位置、规模和数量的限制,让民营医疗机构投资者自主选择执业地点、执业方式和机构规模,增加医生执业场所的选择。支持建立依托于信息技术的线上医疗机构,同样,也应该放开支撑线上医疗服务发展的线下新型医疗服务组织和机构的发展。
通过以上改革,医生由单位人转型为社会人,成为自由执业者,从而形成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征的“优胜劣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和薪酬制度。
此外,相应的配套改革也应完善,对医生自由流动予以支持。具体改革建议如下:
1)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限期实现医疗行业各级各类行业协会、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只有协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自治组织,真正意义上的行业(职业)自律组织和行业(职业)权益维护组织,医生不必再寄身公立医疗机构寻求行业庇护和执业庇护。
2)顺应取消国有事业单位编制制度要求,同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公立医院实施法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废除公立医院院长的行政级别和国家干部身份,公立医院院长走向专业化、职业化。
3)在这个过程中,医疗保险体制也需要相应改革,以配合和促进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保经办部门应该通过尽快引入医保医师制度助推医生自由执业,使得医生不必再依靠公立医疗机构身份获取医保资格,引导优秀医生分流到社区、民营医疗机构乃至线上机构,利用包括互联网医疗在内的新型医疗服务组织的竞争和分流能力,形成充分竞争、分工诊疗的医疗服务供给格局。
社会医保对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一视同仁,凡拥有合法医疗执业资质的各类医疗机构同等获得社会医保定点资格。
在近几个月,沉寂已久的移动医疗行业再度热闹起来,新人不断涌入,老将们则在积蓄力量,颇有大干一场的架势。
更多目光聚焦移动医疗
在苹果的iOS8系统当中,首次引入了HeathKit功能,以及随后的AppleWatch,引发了大家对于移动互联网在医疗和健康领域的诸多讨论。苹果通过iOS这一强大的软件平台、AppleWatch等硬件产品,搜集用户的体征数据,并引入专业医疗机构参与制定个性化的用户健康计划。
实际上,在苹果推出HealthKit套件之前,就有Jawbone、Gear Fit和小米手环等大量从健康出发的智能穿戴设备。尽管大多数设备的完成度还并不高,但是一股通过移动互联网呵护身体健康的风潮,已然兴起。面对一个还没有成型的大市场,各方势力已经蠢蠢欲动,从各个不同的路径跑马圈地。
BAT,又是BAT
是的,又是BAT,这一次他们又看上了移动医疗这个重要的垂直领域。这其中,动作最大的要当属如今风头正盛的阿里巴巴。早在今年5月底,支付宝就对外公布了“未来医院”的计划。
按计划,支付宝平台将对医疗机构开放,以帮助医院提升自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运转效率。对于用户来说,便可以通过《支付宝钱包》的“服务窗”,完成挂号、远程候诊、诊间缴费、取报告单和诊后互动等多个就医环节,避免在医院就医时的排队等待。而在后期,甚至还可能出现在线就诊和电子处方等功能。
另一个爆点来自腾讯。9月初,医疗健康网络平台丁香园宣布获得来自腾讯的7 000万美元战略投资―国内目前该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巨头腾讯,由此入局。据悉,后期丁香园将会和腾讯各个平台展开一系列合作,其中就包括与《微信》大平台的对接。最终通过《微信》和独立APP等方式,为公众提供可信赖的医疗健康信息与相关服务。
其实,《微信》此前也开放了硬件接口,目前已经和十多家智能穿戴设备厂商达成了合作。用户通过《微信》可以查看和分析这些设备所获取的用户运动数据。不止如此,腾讯更还在《手机QQ》的5.1版本当中,新增了专门的“健康中心”―一个开放的健康管理社交平台。第三方应用和智能硬件都可以接入其中,腾讯希望打通同类型应用和硬件间数据无法互动的问题。
和前两者的高调不同,百度在移动医疗领域的布局则更为务实。早在去年,其便推出了专门的平台Dulife,吸引了数十家硬件厂商加盟。这些硬件产品都打有Baidu Inside的标志,因为它们都采用了百度所提供的云技术。百度的野心也很大,那就是继续在智能硬件上延续优势、提供服务。为此,百度近期还上线了在线健康咨询等服务。
创业团队
在BAT之外,还有不少创业团队也看好移动互联网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前景,纷纷上马。不少智能硬件团队,选择了《微信》平台,软件团队则大多希望自建平台。这其中,最受关注的要数小米和春雨医生。
9月中旬,小米宣布2 500万美金注资九安医疗,而后者将旗下健康智能硬件的部分剥离出来成立新的公司,由小米持股20%。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这家公司旗下的iHealth品牌一直是苹果的智能硬件合作伙伴。除了投资,小米自身也开始试水智能穿戴设备,并了一款售价仅为79元的智能手环。
而通过应用侵入移动医疗行业的春雨医生,如今已经拥有超过超过2 300万用户和3万多名注册医生。今年8月,春雨宣布其已经完成了5 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在此前接受我刊记者采访时,CEO张锐就曾表示:春雨的团队接下来将致力于建立EHR(Electronic Health Record,电子健康档案),通过大数据建立核心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和天猫医药馆一样,春雨医生也在近期宣布和好药师网合作,联合试水医药电商。
三座大山的考验
虽然市场很大,而且富有想象空间,但这几年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却并未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蓬勃。在和一些行业中的从业人士交流之后,我们发现这其中的原因是多元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如何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也是接下来移动医疗能否大跨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其一,是来自于医疗行业本身的阻力。同行是仇人,这句话在医疗行业显得尤为写实。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同的医生甚至还会刻意在处方单上使用潦草的字迹,避免“方子被外泄”。相对于其他行业,医疗行业要更加封闭。
而现如今,几乎每一家医院都不乐意随意开放自己的数据,医院与医院,医院与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的数据沟通很难完成。这对于移动医疗领域的创业者来说,就意味着难以进行医疗机构、健康和诊疗数据,以及相关服务的全面整合。简言之,切入现行医疗体系的难度很大。
除了这个市场化程度不高的行业本身封闭,政策带来的“围城效应”同样是问题。第一个帽子,可能就是“非法行医”。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说法,医疗机构营业必须先进行登记,并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如若没有这个许可证的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否则将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甚至是触犯刑法。
要知道,我国当下对于医疗相关的政策限制比较紧,加之医疗还处于体制内,还未做到完全向民间资本开放,移动医疗创业团队要拿到许可证的难度较大。无证营业除了移动医疗创业团队涉嫌违法,入驻这一平台的医生也将涉嫌“非法行医”。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医生还可能构成非法行医,承担刑事责任。
其二,是实打实的安全风险。尽管诞生已久,但移动医疗相关的行业标准还基本处于空白,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发展。对于这个涉及用户人身安全的敏感行业来说,没有规范、专业人才缺乏和缺乏开放的硬件基础,会导致诸多风险难以控制。
对于患者而言,不专业会带来误导与误诊的风险,严重的话会延误病情。也正是因为这此,用户使用移动医疗服务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大部分用户也表示只有小病小症才有可能在移动医疗平台寻求参考,真有什么病状的话首选还是专业的医院或诊所。
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企业习惯小步快跑,多次试错,可以在试错成本很低的个人健康领域去尝试,但对于一些疾病的处理监护如果没有长期临床试验,得出严格的标准规范,试错成本就会很大。
其三,是并不明朗的盈利模式。虽然最近融资和并购的新闻在移动医疗行业不断曝出,但是目前还并没有一种公认的成熟商业模式。做医疗大数据是春雨医生等厂商的一个大战略,可眼前如何赚钱养活自己,大家却说不了太多。
事实上,纵观整个国内移动医疗行业,还几乎找不出一个成功的案例可供参考。如何活下去,是一个大家难以回答的问题。有些创业团队甚至放出话来,表示短期内并没有盈利计划。
移动医疗,如何突破?
在全球范围内,移动医疗也是形势喜人。美国 GVR预测,2020年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490亿美元。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此前的研究结果认为,到2016年“移动医疗”(mHealth)应用的全球下载量将达到1.42亿次。而要实现这一切,首先需要创业者们跨越上述三座大山。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创业者或许需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要首先建立一个可靠的医疗大数据平台,做好自己现阶段能做好的事。春雨医生、百度和最晚入局的腾讯等,都有类似的计划。不过,大家所使用的具体实现方式又不尽相同,有的从硬件出发,也有的靠APP起家。长远看来,软硬结合或许才是最有效的方式。今年年中,就有相关从业人士表示,将采用APP与硬件相结合的方式,以补强APP在用户健康数据采集方面的短板。而百度的Dulife除了囊括了数十款硬件产品之外,其背后还有百度云计算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论文关键词:营销战略;医院管理;市场营销
新时期,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医疗市场的竞争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使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势头,稳固占据良好的市场份额,成为医院管理者必须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核心问题。新的历史条件下,医院除要不断加强科学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培养高、精、尖的技术人才等方面之外,还应积极引用正确的营销战略,研究、制定医院的发展战略,以确保医院在竞争中超常发展、跨越前进。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地制定营销战略是医院营销成功的关键。医院营销战略是把营销和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是医院期望达到营销目标的营销逻辑,具有总体性、方向性和长远性。营销的一个基本而显著的特点是注重理性分析,以实证数据为基础,突出表现市场研究在营销领域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医院营销应当始于对医疗市场的研究与分析。如果医院缺乏明确的整体营销战略,营销就可能迷失前进的方向,甚至走向致命的深渊。因此,在医院管理实施营销战略、正确认识营销战略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1医院管理引入营销战略的作用
医院营销是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为出发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改善医院环境和整合宣传渠道,以进一步树立医院品牌形象、全方位展示医院风采、扩大医院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各种经营行为的总和。医院营销的核心表现为医院通过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获得患者的信任;其目的是识别并满足患者以及群众的求医需要,从而使医疗服务被群众接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要通过对医疗市场的分析,做好自身定位,立足实际,寻找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以确保医院经营与发展的正确方向。营销战略在现代医院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促进医院的长足发展医院营销是要向社会展示医院的优势,树立品牌形象,使患者认识了解医院,一旦医院的患者增多,必然带来更多的收入——经济效益和口碑——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2)提升核心竞争力病人是上帝,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病患,医院需要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培养医术高超的医护工作者,开发独到的医疗项目。医院只有拥有了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3)涌现更多人才医院营销的目的是要获得顾客满意,因此医疗人员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改进服务态度,通过良好的“医德、医风、医术”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赖。(4)构建团队精神医院营销是“全员营销”,而不是几个人的任务,因此把医院营销和每一个医院员工的利益联系起来,使他们认识到了医院营销的重要性,因而能够促使他们团结一致,为医院做出贡献。(5)创建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在医院管理引人营销战略后,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患者是上帝”而开展,病人既能得到生理上细心的治疗,又能得到精神上“如沐春风”般的关怀,因而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2营销战略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医院营销战略是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锐利武器。医院营销以其在医院发展中无形的推动作用,正越来越受到医院和社会普遍认同和重视。部分医院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大胆地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措施,在医院竞争中迅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推动医院走上了健康、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事实证明,医院营销在医院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医院营销战略有利于树立医院形象、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医院营销和医院宣传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和相互提高。医院营销不同于单纯的医院宣传,医院宣传是医院营销的有机组成部分;医院营销是对医院宣传的整合、提高,是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宣传方式。医院营销通过宣传医院而获得良好的营销效果,医院宣传又在医院营销中得到了推动和深化,使患者和社会更深刻的认识医院,了解医院,发现医院的优势和特色,不断提高医院知名度,扩大医院业务量,推动医院的改革发展,使医院保持蓬勃生机和强劲的动力。
(2)医院营销战略有利于推动医疗业务发展医院的业务开展是与患者的需求紧密相连的。只有拥有广阔而稳定的患者来源,才能保证医院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因此,医院一直以“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办院宗旨,采取多种方式争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在采取灵活多变的营销措施的同时,切实检查各项服务承诺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并进一步推动医疗业务的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提出的更高的就医要求,努力做到公开承诺、严格落实、服务患者、取信于民。
(3)医院营销战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院营销不仅要使患者认识医院,更重要的是要在患者心中树立起医院的品牌形象,这就需要营销人员和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一是需要医务人员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做基础,使患者在体验医疗服务的同时,了解医院职工的精神面貌、技术水平、服务理念和医德风范,从而更加理解医院、支持医院的各项制度和决策;二是加强沟通,维系与患者之间的感情。我院在为病人治疗的同时,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发放健康宣传资料,互通健康信息;定期回访,为他们提供健康指导,使医院在掌握了患者健康资料的同时,进一步融洽了医患关系,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减少了医疗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
最近,一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美国LVX公司合作发展可见光通信技术(VLC,或者Li-Fi)的新闻再次将Li-Fi技术带入了公众的视野。NASA和LVX签署了一份太空行动协议(Space Act agreement),该协议授权LVX公司的研究人员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研究并发展可见光通信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新应用。NASA此举意在拓展航天器内设备与设备间的通信手段以及为航天器内的航天员提供舱内定位功能。
Li-Fi的概念由来已久。Li-Fi是基于LED的通信技术,其利用LED作为半导体器件可以快速实现开关操作的性能,实现LED亮度的快速明暗变化,分别代表数据传输的1和0,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其具有通信速率高、无频谱资源限制、不受电磁干扰、热点接口数量多、无电磁辐射、保密性高等优点。早在1999年香港的学者就提出了用LED交通灯传输信息的Li-Fi雏形。2010年以后,德国研究机构推出了Li-Fi的通信组件,将这一技术推向产业化;2013年,苏格兰初创公司PureLiFi成立,融资1.4亿元人民币,并向美国一家医疗机构售出第一套Li-Fi设备,价值4万元人民币,标志着Li-Fi的市场价值得到认可。虽然Li-Fi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但是国内外企业和投资机构对其趋之若鹜,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对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后,预言在2020年之前Li-Fi行业至少会增长到90亿美元。
LED的发明被认为是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的又一次照明革命,而且蓝光LED的发明者被授予了诺贝尔奖,这些都是因为LED光源有着传统光源不能比拟的优越性能:其作为半导体器件,有着体积小、寿命长、能耗低、颜色纯净、发光效率高等特点。随着世界各国对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相继白炽灯淘汰路线图,LED照明替代不断深入,市场需要LED不仅是一盏灯,而是一个会“说话”的智能入口。LED作为半导体器件的天生特质使得LED可以承载更多的智能应用,如室内灯光环境的智能调节与智能控制等,而Li-Fi的出现使得LED向智能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LED灯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信号输入装置,而是一个可以向智能终端主动发送信号的信息热点。这时,光不仅能驱赶视觉的黑暗,也能照亮信息的盲区。
目前,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势在必行,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双向渗透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特征。LED的应用市场归根结底是替换传统光源,与互联网的关系似乎并不紧密,且由于传统LED照明产品利润率的下降,国际重点LED企业也相继分拆LED照明业务,集中资源专注于价值链高端的智能照明解决方案业务。而Li-Fi则是LED智能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提供了传统灯具与照明设备接入互联网的入口,装备有LED和光探测器的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可以通过LED接入互联网。基于Li-Fi技术,用户不仅可以实现高速网络接入功能,还可以实现室内定位、移动支付、设备间数据同步、智能控制、安全门禁系统等服务,为线上到线下(O2O)提供了一种全新方式,形成信息闭环,激发出大量新颖的移动应用方式,推动无线通信技术快速发展。
关键词 FPC FPCA FPC应用 SMT 手机 汽车电子 医疗监护设备
一、柔性线路板概述
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又称软性线路板、挠性线路板,简称软板或FPC,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配线空间限制较少、灵活度高等优点,完全符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是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和移动要求的有效解决方法。FPC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并能承受数百万次的动态弯曲而不损坏导线,可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并在三维空间任意移动和伸缩,从而达到元器件装配和导线连接的一体化的效果。FPC可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因此,广泛应用于PC及周边产品、汽车电子、医疗器械、通讯产品和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
FPCA(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ssembly)产品,即FPC组件,为FPC业务的产业链延伸,行业内的主流技术为SMT。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即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也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或其他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回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应用SMT技术有以下优点:
第一,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第二,可靠性高,抗震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高频特性好。第三,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第四,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第五,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
二、柔性线路板的应用
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需求潮流,使FPC迅速从军用品转到了民用,转向消费类电子产品,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几乎所有的高科技电子产品都大量采用了柔性电路板。日本学者召仓研史在《高密度挠性印制电路板》一书说:几乎所有的电气产品内部都使用了柔性电路板,而今恐怕很难找到不使用柔性电路板的稍微复杂的电子产品了。
三、柔性线路板的市场前景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中提到: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和信息产权局决定,将高档片式元器件、高密度多层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列为当前重点优先发展的信息高技术产业化领域之一。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市场对柔性线路板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
(1)手机市场。就手机而言,FPC在手机中主要作为折叠、旋转等部位讯号连接的零件,目前一般手机内应用3片以上的FPC,随着讲求轻、薄、短、小的高功能手机流行,带动FPC需求。FPC可应用于手机弯折处、LCD模组、相机模组、按键、侧键、天线、电池控制等功能中。目前FPC在手机转折处(Hinge Part)应用最多,常见的有折叠式、滑盖式、掀盖式到立体旋转式机体,多为双面或多层FPC设计,是FPC在手机应用中产值最大者。至于按键FPC、照相模组、天线或电池用FPC,则为手机设计者的选择性设计。在上述选择将逐步纳入手机标准化设计的态势下,有助提高FPC用量。工业和信息化部的2014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3942.6万户,总数达到15.36亿户,增长2.6%,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移动电话用户净增5698万户,总数达12.86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94.5部/百人,比上年提高3.7部/百人。而以苹果和安卓手机为主导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移动电话用户的首选,据《2013-2014年中国手机/智能手机市场研究年度总报告》预测,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比例首次超过全球人口的十分之一,到2018年,全球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将是智能手机用户,总数超过25.6亿人。2018年智能手机用户指数代表了全球移动手机用户的一半,这意味着功能手机将成为电子通讯领域的少数派。智能手机的FPC含量高于一般电子产品,智能手机采用5~12片FPC、高于功能型手机的1~5片,每台智能手机FPC产值约为功能型手机的2~3倍。如此巨大的市场必然带动与之相关领域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相机模组、天线、显示器、USB排线等等都离不开FPC的身影。
(2)汽车电子化市场。在汽车电子化的趋势下,车用的控制系统,如仪表板显示、空气品质、音响、显示器、传感器等,高讯号传输量和高信赖度的要求使FPC开始展现其优点,在FPC组件精密的趋势下,加上立体结构的车体,配线区狭窄且弯折的特点,采用FPC组件更能符合设计的要求。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7.26%和6.86%。其中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10.15%和9.89%,依然是增长主力。
(3)医疗监护设备。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2001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2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3年间增长了11.84倍。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抽样调查统计,2014全年全国医疗器械销售规模约2556亿元,比上年度的2120亿元增长了436亿元,增长率为20.06%。医疗监护设备作为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常规医疗设备,已逐步成为大、中型医院所普遍采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县级、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视,在老龄化、二胎政策、消费升级、医改投入、政策扶持等内外需求的共同促进下,以及目前国内整体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医疗监护设备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国内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并且几乎渗透到各行各业,正如文中提到的,已经很难找到不使用FPC以及FPC组件的稍微复杂的电子产品了。随着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在各领域电子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下游领域电子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必然带动FPC以及FPC组件行业的发展。同时,4G业务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这也将为柔性印制电路板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者单位为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家亮.全球挠性印制板的市场及其技术研究[J].印制电路信息,2011(10).
[2] 李春甫.挠性电路板面面观[J].丝网印刷,2012(09).
[3] 李春圃.挠性电子材料的选择、检测和应用[J].丝网印刷,2014(02).
[4]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 2013-2014年中国手机/智能手机市场研究年度总报告[R].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的数据,2014年全国共报送白内障复明手术146万例,比2013年增长25.2万例。
白内障复明手术率偏低
为了掌握白内障复明手术开展情况,提高我国百万人口白内障复明手术率(CSR),原卫生部从2009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启用了“白内障复明手术信息报告系统”。
国际防盲界和眼科界对CSR(Cataract surgical rate,即每年每百万人群中完成的白内障手术数量)十分重视,也是评价白内障防治工作的重要指标。著名眼科专家赵家良曾撰文称,目前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CSR达到9000左右。我国制定的《全国防盲致盲规划(2012~2015年)》设定的目标是“2015年年底全国CSR达到1300”。
国家卫计委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CSR超过1300的省份仅有9个,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海南、四川、广东和重庆。其中排名前三的是上海、北京、。
世界卫生组织为亚洲制定的目标是CSR达到3000。我国只有上海在2014年达到目标。
按照要求,凡是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需上报数据,但是据本刊记者了解,一些医疗机构并未按要求及时上报信息。虽然每年在“白内障信息系统”注册的上报信息的医院逐年增加,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t望东方周刊》,每年都存在一些医院注册却不及时上报信息的情况,还有上传信息漏报、甚至误报的情况。
国家卫计委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截止到2015年3月,仍有24个省的一些大型综合医院去年的数据为零报告,或者接近零报告。比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上报为零,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上报一例,山西省人民医院上报两例。
药物治疗效果不明确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82%的盲人和65%中重度失明的人为50岁以上的人群。而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我国老龄化趋势加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到204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28%左右。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眼科中心主任许迅告诉《t望东方周刊》,白内障属于中老年常见的眼病之一,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发病。但是也有部分中年人可能已处于发病初期,但因晶状体浑浊程度较低,视力影响不明显而被忽略。
另外,如果患有糖尿病、高度近视、葡萄膜炎等全身或局部眼病的患者,白内障发病可提前到中年甚至青壮年。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的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白内障药物市场规模达到17.91亿元,同比增长48.99%。
这份名为《我国眼科用药市场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白内障药物市场发展较快,年均复合增长率26.86%,高于整个眼科用药市场增长速度。
然而,上海眼病防治中心、上海眼科医院常务副院长邹海东告诉《t望东方周刊》,市场上一些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广告夸大了治疗效果。目前,所有的药物治疗效果都是不明确的,既无法逆转白内障,也无法提高视力,有效的治疗手段仍是手术治疗。
“美国眼科学学会编写的眼科临床指南明确写明,任何药物都不能减轻、治疗白内障。”邹海东说。
发病与多因素相关
“轻微的晶体混浊,视力仍在0.7以上”的患者,不在世界卫生组织医学上定义的白内障范畴内。白内障发展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部分的白内障患者直到临终前,仍稳定在轻度或中度影响视力的水平。
邹海东认为,如果患者的病症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可以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除了白内障还有其他眼疾,如黄斑变性、青光眼等疾病,不及时治疗的话,就会引发失明。
许迅将中老年人常见眼病分为严重与非严重问题。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都属于严重问题的眼病,不可逆转。而白内障都属于非严重问题眼疾,完全可以通过治疗恢复。
此前,业内一直有“白内障熟透了才能手术”的观点,然而接受本刊采访的多位专家都认为,熟透了再手术,效果并不好,容易并发青光眼,手术切口大,恢复慢,“如今这种观念已经过时。”
据本刊记者了解,白内障的发病不仅与年龄相关,同时还与日照、饮食、药物等因素有关。
从职业上来说,野外工作者、飞行员、宇航员、炼钢厂工人、吹玻璃工人,以及长期接触某些化学药品者都是易发人群。患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也较为高发,如糖尿病、严重肝脏疾病、严重腹泻、21三体综合征等。
目前市场上还有第三方机构来承担满意度调查,调查主体的形式又有多种,以汽车行业为例,可以分为以下3类:①由一些协会开展的,如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国汽车品牌顾客满意度研究”;②由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的国家级汽车满意度评测报告,其核心是中国汽车用户满意度指数(CACSI),该指数的测评体系是中国用户满意度指数(CCSI)测评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③由专业的市场研究公司自己出资独立完成的满意度研究,比较著名的有J.D.Power针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满意度研究,其于2004年首次向社会公开的调查数据共有4项,其中包括售后服务满意度调研(CSI)。上海地区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最初是以市医疗设备器械管理质控中心和学会的自身力量来进行调查设计和结果分析,后期也邀请了专业的国际化市场咨询公司帮助优化设计和完善结果统计。而全国其他地区的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调查的主体单位主要是以学会或质控中心的方式进行,通过与相关专业杂志社合作,并邀请专业市场调查公司帮助设计和统计,提升了专业化管理水平。而对照成熟行业的做法,比如以汽车行业为参照,医疗设备满意度调查目前还是停留在用户端和第三方调查阶段,还缺少与相关厂商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合作,缺少通过行业协会的内部制定规范和自查来进行评审的内容,更没有纳入国家层面的满意度调查指数覆盖范围。
2评价的内容
医疗设备售后服务的内容涉及广泛,从基本的安装、维修、备件的提供,到定期维护、系统升级,再到人员培训和科研合作等,并和设备自身的复杂程度,如设备系统的集成度、操作性、安全性、影响面等因素相关,不同种类的设备售后服务的内容会有所侧重,见图1。如何选择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对于一般的设备主要是围绕保障运行为中心的基本维修服务,而对于重要的医疗设备还必须包括安全质量保障方面的内容,包括预防性维护、监测验收、系统升级等,而更高的要求还体现在对于客户的培训,积极帮助用户开展科研合作、功能开发等更高层次工作。
3评价对象的选择
医疗设备行业的特点是种类多、产量小、厂家大小不一,很难以一个同样的尺度来评价比较各个不同种类设备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为了实现有效管理,需要分类和取舍。(1)选择日常管理有难度和应用较广泛的产品类别。在品类选择方面,应根据售后服务管理的难度来选择优先需要调查的品类,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充分性,还应选择具有相对比较广泛应用的产品进行调查。上海在2007年启动时就选择了问题比较多、应用比较广泛的5个产品类别进行调查,随着受调查用户的接受程度的提高和管理拓展的需要,2009年拓展到7种,2011年再扩大到8种,2012年扩大到13种,而对一些专科设备,由于服务相对好或量少未被纳入监管范围。(2)同类别内应以主流厂家品牌为主。在最初的售后服务调查中发现市场上存在进口厂家、国产厂家、大型设备厂家、一般设备厂家、厂家维修站、商维修站和第三方维修等,各方之间的差异巨大。由于供应商数量庞大,一些小的服务商变动快,故满意度调查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品牌的主流厂家上,其商服务可看作是该品牌服务的延续,品牌对于大厂家是优势,也正因为这点,他们会更加重视社会舆论的影响,其评价结果会受到更多重视。(3)采用相对满意度比较的效果更佳。满意度评价结果的评分受到专业设备特点、生态环境、竞争程度和调查方式等多因素影响,其绝对值会发生变动,无法代表绝对服务水平,而比较有意义的是该品牌与其同类竞争对手的比较,生产厂家会更加看重类似竞争厂家之间的差异和排名先后,故调查产品的分类应根据产品特点,将相类似的产品放在一起比较排名,容易形成一个竞争的态势。(4)适度选择同类品牌数量。在调查中需要对各类品牌进行一个初选,以方便受访者统一填写,入选数量不宜太少,太少会导致缺少竞争,甚至造成个别品牌孤芳自赏;但也不宜过多,太多的品牌入选,一方面会造成受访者的工作量增大,另一方面小的厂家用户量少,其采样数据会比较少,容易引起调查数据的波动,造成整个排名次序的波动,由于大装机量的品牌服务商的售后服务难度要高于小装机量的品牌服务商的售后服务,故需要对各品牌的基本装机量有个门槛要求,过少的用户调查数据不建议纳入排名中。上海地区2007年启动调查时就没有求大而全,而是设定将本地区主流品牌纳入监管范围,每个数量为4~7个,而且每年在启动前由专家委员会讨论推荐入选品牌,2009年以后还特别重视将国产品牌纳入范围,同时加入其他品牌的收容项,以期得到整个市场的数据。
4受访对象的选择
目前我们调查的医疗设备售后服务主要是指各级医疗机构在用的医疗设备,故收集调查数据的对象应为医院单位的用户,而且在某个地区的调查要覆盖尽可能多的各种级别的医疗机构。在这其中又分为以下3个调查对象。(1)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是医院内负责医疗设备保障管理的职能部门,许多医院设备部门具有相关的临床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工作在设备维护保障的第一线,掌握了有关设备售后服务的全面信息,理应作为受访调查对象。上海地区的售后服务调查就是以医学装备管理部门作为调查的主体。(2)临床医技使用部门。某些医疗设备聚集在某个专门的临床医技部门,部门的医护人员对各厂家的售后服务也有直接接触,他们的感受也是对厂家的服务评价的重要数据,也可以作为一个类别设备的调查数据来源。上海地区的调查除了调查医学装备管理部门以外,还采集了放射科、超声科和血透室部分一线医技人员的满意度调查数据,其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补充。(3)业内管理和技术专家。对业内的专家满意度数据的调查也是一种有效的抽样调查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在大范围内采样时的一个屈就方式,但对其抽样方式和数量要事先研究以确保分层合理,数据可靠。若是以上几种方式混合调查,还要对各自人群进行分析,分别对各类调查对象群体设定权重,再进行分析统计。
5调查的区域范围设定
(1)建议以省市地区用户为一个调查群体。调查的用户范围选择有多种方式,相应的采样方式也有多种,可以是全国、省或地市,其中对于全国范围的调查需要的样本量应足够大,其调查的工作量也会非常大,但影响也会非常大;一个省的调查样本量可以适当少一些,操作上相对比较方便,影响也较大;而某个地市的调查样本量不需要太多,实施方便,但影响力相对是局限在当地。同时考虑到我国疆土辽阔,东西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机构的分布结构不同,医学装备的档次、各地对服务的需求重点差距较大,故评价调查的指标可以根据当地需求特色和管理难点适当增减,以更加好地反映出当地的售后服务特点和厂家之间售后服务的差异。(2)参考主要厂家服务部门的分工范围。厂家服务部门的分布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目前国内各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一般都是在各省或市设立分支机构,对设备装机量大的省,厂家一般会在该省设立办事处。装机量少的地区,可能选择几个地区设立一个办事处,一个省的医疗设备售后服务支持的管理能力、技术服务水平与该省办事处经理的理念和管理水平、现场工程师的技术能力和工作态度相关,一个办事处售后服务部门的管理风格、服务水平会趋于同质化,故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来进行评价是比较合适的。结合以上两个因素,对一个省或地区进行调查,得到的结果可以对该省或地区各厂家的一个独立的售后服务部门的服务工作进行评价,该种选择方式具有可操作性,结果也具有针对性。
6结果与影响
由于此项调查结果对于各级医疗机构设备管理部门采购维修管理具有重要价值,而对于相关厂家服务部门更加具有影响力,所以调查结果的应选择具有影响力的平台,包括各种专业的年会、年度工作大会或地区的管理会议上加以公布,并邀请相关厂家参与,有条件的话可以设立颁奖活动,对获得优秀名次的厂家予以表彰,增加活动的互动性和激励性,并以书面方式年度调查报告。目前江苏省、浙江、湖北、内蒙古、广东、四川、安徽等地区启动的各省范围的医疗设备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多是在各省市的医学工程年会上公开,其满意度统计结果连同各类排名结果由《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统一印刷,每年度还将结果进行整理形成中国主要地区的售后服务调查报告(白皮书),这将形成合力推动中国医疗设备售后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7满意度调查的展望
移动医疗的发展正是伴随着技术的革新而来。
依托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医疗通过在传统医疗行业中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互动的同时更实现了健康信息的快速互通——医生可以通过此类服务更好地获得同业和市场的信息,将自身的服务进一步提升,而病人则可以通过移动医疗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并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
然而对于医疗这个特殊的行业而言,这种“泛服务”的互联网模式并不能完全解决个性化的医疗需求。
“做医疗要守得住寂寞”
现今,医疗服务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网上预约挂号、建立电子病历档案、远程问诊、远程监测等技术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春雨医生、好大夫、丁香园等APP的出现和快速的发展趋势更是将医疗推上了智能科技移动服务的大舞台,快捷方便的轻问诊模式迅速得到了患者的青睐。
但是,在轻问诊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泛大众化的服务模式,患者在软件一端进行简单的病症叙述或检查资料的上传,在另一端的医生在几分钟内即可给出初步诊断,这看似简单而美好的结果,在过程中却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德恒门诊创始人杜明伦(左)和北京小鱼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文辉(右)。
曾有一位医疗机构的市场人员(无医生执业资格)在某个知名线上移动医疗APP上进行了医生身份的尝试性注册 ,迅速的注册通过通知让他颇感意外,然而更意外的是在随后的五分钟内他接到了一个患者的常见疾病的问诊需求,他通过百度搜索出了解决办法,然后复制、粘贴,发送给了患者,为此他甚至还得到了五块钱的问诊费。在迅速扩张,圈用户的移动医疗市场,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据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在2015年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网络医疗尚存疑虑,对网上的医生缺乏信任,担忧“医生资质难核实”的网友高达57.1%,认为网络医疗“难以替代面诊”的患者达到了58.2%。
移动医疗的最大价值并不是一个提供各类服务信息和咨询的平台,而是能根据患者的需求实现一对一的隐私医疗,以及让真正的医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实现服务。“移动医疗不能沦为百度的搬运工,更不能成为庸医甚至是非医人士的赚钱平台,移动医疗的本质终究还是医疗,做医疗要守得住寂寞,要做实,做透,医生资质的管理、患者健康档案的建立、一对一的个性化诊疗方案和后期跟进等等,这些都需要系统性的纵向深入,迅速的商业扩张和融资违背医疗的专业服务初衷,这是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思维,不是医疗的思维”,德恒门诊创始人杜明伦先生如是说。
移动智能私人医生为健康而生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传统医疗行业,医疗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基层和区域医疗薄弱,患者健康意识普遍不足,分级诊疗举步维艰,医学信息化薄弱,医院效率整体偏低,医疗成本上升比GDP和就业还快,慢性病负担已经超日赶美,未富先老问题突出,不可能靠扩建医院,扩招医生来解决问题。移动互联网遇上医疗就像是干柴遇到烈火,移动医疗的高效、低廉、广覆盖、信息流、超体验等优势,非常契合国情。
然而,面对如此红火的市场,很多人却断言移动医疗90%的项目最终都会死,对此杜明伦表示,“这与先天导向有很大关系,一是移动医疗大多是技术创业导向,硬件技术没问题,但是缺乏医疗行业的操作经验,很容易导致后期服务跟不上,或者变质成为一个医疗电商平台;二是医疗应该是健康为导向,为患者的身心健康负责,这需要配置专业的医疗团队和长期的医疗跟踪服务,创业型的公司很难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去做,因为他们需要快速地用户积累量来对投资方有个交代;三是庞大的医生资源是对用户的核心吸引点,线上注册制相比于线下的推荐制能更迅速地积累医生资源库,但是却无法对在线注册医师进行身份的准确核实,这些是移动医疗创业者应该思考的地方。”
如今,在传统医疗行业沉淀10年之久的德恒门诊带着自己的强大医疗团队和资源将服务延伸到了移动医疗领域——德恒移动智能私人医生。
据杜明伦介绍,这款德恒移动智能私人医生并不是手机APP,而是与北京小鱼儿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的强强合作,在“小鱼在家”(家庭智能陪伴机器人)的终端平台上接入德恒移动智能私人医生的入口,这样做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依靠小鱼在家平台的音视频功能实现医生与患者的直接视频沟通,避免了“百度文字搬运工”现象和其他一些不信任问题的出现,实现了医生与患者的实时互动和面对面的沟通;二是依靠德恒10年积累的数千位的国内和国际专家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服务医生资料是完全公开透明的;三是以健康为导向,德恒移动智能私人医生的服务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采取的年度服务模式,并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的健康进行深度跟踪,每个医生需要为患者的健康负责任。
不同于其他移动医疗APP,德恒智能私人医生可谓是一款由医疗机构做主导的“先天发育充足”的移动医疗服务平台。
中国家庭私人医生时代到来
德恒智能私人医生采用私人医生的模式,即一对一私人医生定制健康咨询指导,多对一专家围诊、三甲医院权威专家综合会诊的三级医疗支持系统,以家庭为单位,层层把关健康。联合三甲医院、涉外医院实施远程医疗会诊,开设专家门诊,为高品质、高质量、高效率就医开通世界顶级医疗资源绿色通道。
这个曾经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健康的守门人”的家庭私人医生高端服务,其实早就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但因其昂贵的医疗费用而令很多中国家庭望而却步。如今德恒智能私人医生平台以平民的价格出现在了线上,它通过客户端和医生端的移动设备进行连接,为客户及其家庭进行私密、细致、耐心、专业的医疗服务。
在谈到当初为何选择小鱼儿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时,杜明伦表示,家庭是中国人的根,医疗的核心是个人,更是家庭,现代人生活节奏非常快,陪伴家庭的时间越来越少,老人就医和孩子健康问题突出,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就医、总是排不到的专家号、异地就医困难重重……这些问题让家庭陪伴和医疗帮助显得尤为重要。
“小鱼在家是一款家庭智能陪伴机器人,由摄像头、主屏幕和机体组成,配备了智能语音助手‘小鱼帮帮忙’, 通过德恒智能私人医生的接口,足不出户即可通过语音指令直接呼叫私人医生,预约专家医生,而出门在外的子女或孩子父母也可以通过相连接的手机端APP进行远程操作,实现三方或多方视频连线,参与医生诊疗方案的沟通和制定过程。”小鱼儿科技董事长袁文辉介绍说。
目前,德恒智能私人医生和小鱼在家终端机已经进入市场,反响强烈。在2015年12月的温州白麓城楼盘销售期,搭配德恒智能私人医生平台的楼盘被抢购一空,国人对于家庭健康的需求可见一斑。
“在中国文化中,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和齐家放在前面可见其重要性,放到现在来讲,修身、齐家还代表着个人身体和家庭的健康稳定状态,健康并不仅仅是治病的过程,它还包括我们生活中的食、睡、身、心、性、息六大方面,简单来讲就是对于饮食的调理、睡眠质量的跟进、身体状态的调整、心理情况的干预等等。科学的对生活进行全面的管理,对健康负责,这是私人医生跟其他治病医师的根本区别,所以德恒智能私人医生除了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外,还将对家庭成员的饮食、睡眠、心理等情况进行关注、指导和评估,使德恒智能私人医生平台实现由医生到家庭成员的转化,进一个家,爱一个家。”杜明伦说。
未来,智能私人医生或许不再仅是一个移动终端的存在,作为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平台,它将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比如健康管理师制定家庭健康计划、运动指导师为每个成员制定运动规划、营养搭配师从吃开始调理家庭饮食健康……一个中国家庭私人医生时代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