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0 17:01: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1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北农科技园;运行模式;功能定位;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177-03

农业科技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的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不仅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供了基地,同时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示范与推动作用[1]。

近年来,全国各地农业科技园不断涌现。2001年,科技部为规范引导现有各类农业科技园的健康发展,开始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工作。截止到目前,由科技部牵头分四批认定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共73个,省级命名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000多个,全国县级以上农业示范园区超过了6000个,园区的类型呈现多样化,有政府主导、科研院校主导、企业主导、国际或者地区之间的合作以及其他类型的农业科技园[2]。2013年1月5日科技部公布了第九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共98家,其中农业大学科技园所占的比重较低,仅7家。

为努力加强我校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我们通过分析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实际,努力开拓创新,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我国农业科技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园的建设以及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力度,并给予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及资金支持,但农业科技园能按照设计正常经营的不多。目前,农业科技园发展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园区过度依赖政府的投入,且经济效益亟待提高。一旦政府的资金断缺,园区就只能望农兴叹,维持不下去。在全国,这种现象极为普遍。

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农业园区的定位和产业功能相脱离。建园之初,特别是作为出资方的政府,希望园区具备“展示”功能,所以园区一味追求硬设施上的“洋、大、新、高”,而忽视了产业功能的内核。这种金玉其外的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堪一击,政府的资金一断,那些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现代洋设备,由于运行成本极高,就都被闲置了。

从1991年开始,我国就引进以色列的模式,大量建造温室,然而20多年过去了,众多引进来的温室设备都因运营成本极高而被关停或转做它用了。比如在北方温室里种植西瓜,价格要比从南方调运过来的西瓜贵两三倍,销售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产品卖不出去,园区就维持不了。再加上项目结构比较单一,就不能形成上下游产业链。

各大农业科技园一直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试图从全国农业科技园区的赔本桎梏中摆脱出来[3]。北农科技园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科技园发展的运行管理模式,着准定位且努力开展特色创新,为农业科技园建设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北京农学院科技园的运行模式

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简称“北农科技园”)于2009年12月被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及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按照“一园三区”的构架,已建设成占地11300亩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继2009年被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后,北农科技园先后被授予“北京设施农业主题公园”、“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基地”等称号。

北农科技园运行模式是“学校统一规划建设园区的各类基础设施,分项目(平台)引入企业运行,教师提供技术支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企业也从中获益,为园区的运营提供资金保障,使园区的技术示范得以持续开展,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双赢。目前北农科技园依托企业达到平均亩产值3000~4000元,基本能维持运营。

(一)学校统一规划建设

在北京农学院的统一规划建设下,科技园内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上下游产业,已建成各类种植、养殖、加工等相关设施面积共9.574万平方米,由以下三个功能区组成。

1.技术配套(孵化)基地与成果示范展示区(百亩市场):该区位于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学校主校区内,占地面积约270亩。技术配套(孵化)基地是依托“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农业部北方重点实验室”等35个研究机构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科技综合楼(40000平方米)等配套服务设施。目前,企业技术配套(孵化)基地使用面积达15000余平方米,为师生科技创业和高新技术成果研发孵化提供有效的保障。成果示范展示区(百亩市场)已经建成了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2万平米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产品集中展销中心(中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北京展销中心)、数千平米的零售展销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以满足相关学校教学科研、实践实习与企业服务需求。

2.技术转化孵化区(千亩农场):该区位于昌平区马池口镇亭自庄村,占地面积约1023亩。已建成各类经典农业样板日光节能温室、联动智能温室、农业加工设施及有机奶牛养殖场等,形成集设施种植、养殖、加工、循环等科技展示为一体的技术转化孵化区。

3.山区林场技术转化区(万亩林场):位于怀柔区宝山镇四道河村,占地面积10044亩。分为综合服务区、林下经济示范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保育区。综合服务区水、电、路、暖等基础设施完备;林下经济区建有高寒区半坡式节能日光温室、15亩林下种植区和4万平米林区生态养殖场,主要用于山区设施蔬菜、花卉、果树、食用菌种植和鸡、兔、猪等动物养殖。通过整合宝山镇四道河村林业、生态、社会、经济、农业等沟域优势资源,构建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集山区沟域教学、科研、实践、休闲、生态于一体的北京沟域经济示范基地。

(二)分项目(平台)引入企业运行

在平台建设方面,不是一味追求“洋、大、新、高”,而是做到“土”“洋”结合。产业布局上,坚持种、养、加结合,循环可持续发展,做到上下游结合。

目前,北农科技园依托大田作物区、果树种植区、设施种植区、园林树木区、园林花卉区、生态养殖区、农产品加工区、食用菌示范区、再生能源示范中心、综合服务保障中心等功能区,形成种植、养殖、加工、循环这四个基础产业的平台。种植主要有大田种植、设施种植、温室种植,种植种类有蘑菇、蔬菜、果树等;养殖种类主要有鸡、牛、猪、马、羊等;加工业主要有乳品加工和酒类加工。乳品加工主要是酸奶、鲜奶、奶酪,酒类加工主要有白酒、啤酒和红酒。做到种植养殖相结合,种的为养的服务,养的为人服务。比如牛场的粪便可以用作沼气发酵,变成生物能源,用来烧水和温室加温;沼渣沼液又可以作为有机肥料。通过各类平台引入各类企业。

截止2014年12月,科技园入驻企业已达96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生物工程、食品检测等多个领域。通过企业专业化的运营管理,为项目(平台)提供资金和人力保障。

(三)教师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园着眼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需求,将学校前沿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园区,将企业的技术需求与市场敏锐度引入园区,通过政、校、企三方相互配合、相互支撑,逐渐形成集成研发优势,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着力突破都市型现代农业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4]。我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动物科学、食品加工、园林等相关学科的63项科研课题在园区实施,学校广大专家教授和学术创新团队依托园区开展科学研究,分别在园区内建立科研试验点、研究室与研究成果的示范展示区。

同时,科技园还通过把教师科研成果的技术示范权委托给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努力打造成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基地。如北京山水都市林业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农学院各行业专家近十人,连续五年承担北京市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示范推广项目八项;永业集团依托我校专家做矮化葡萄及樱桃栽培指导,并为周边农民进行培育,指导草莓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同时,我校教师通过大学科技园,与昌平区镇街进行科技成果对接,辐射带动周边村镇经济发展,解决当地村民就业,带动村民致富。

(四)学生参与实践教学

科技园的建设始终紧密围绕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现代农业人才的目标需求。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及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的要求,科技园设立了大田作物、露地蔬菜、芳香植物、温室观光等总面积达489余亩的教学实习区,约占园区总面积的47%,每年完成北京农学院各专业学生15000学时的教学实践课程,逐渐形成了四年不断线、八个环节相互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4]。同时,科技园内入园涉农高新技术企业向学校开放的各种实习窗口,每年接纳一定数量的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实习实践。

2009年6月至今,先后接待我校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园林学院、城乡发展学院等467个班次学生实习,累计学生人数15395人次。在这里,来自北京农学院各专业的同学都可以参与到相关专业的实践与实习中,有效地将书本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实践本领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现代农业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三、北农科技园功能定位、技术与管理特色分析

(一)都市现代农业的园区定位及技术特色

1.功能定位。围绕着都市型现代农业学科建设和社会的需求,以现代种植、现代养殖、农产品加工、生态环境四大都市型现代农业基础产业为平台,突出绿色生态,安全生产,循环农业,技术集成,科技先导,高端引领等先进理念[5],建设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特色,设施农业、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山区沟域经济为主体的集教学科研、技术孵化、生产示范、科普观光为一体的农业大学科技园。

2.技术特色。循环、优质、安全、高效是园区建设的技术特色。运用生态循环原理和绿色环保技术,实现了农业低碳生产的方式。利用园区养殖厂的粪污及农作物的废弃物建设沼气池,并配有风能、太阳能发电装置形成循环农业的示范模式,园区运用生态循环的理念和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先进的检测设备及研发团队、规范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与高效生产。

(二)北农大学科技园“三位一体”的管理特色

园区管理上探索性采用教学实践、科学研究与农业高科技孵化“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方式,较好解决了园区运营管理体系问题。

入驻北农科技园的企业负责人有三个职务,首先是教学的厂长或者试验站站长;其次是项目孵化和对外合作的注册经理人;第三是项目研发的合作伙伴。园区的企业兼有运行管理公共专业平台的职能,平时负责专业平台的日常管理和企业自身的生产示范,优先为教学服务。当有项目进入需要展示和孵化时,这些企业承担着项目转化和示范的功能,是科技项目转化的专业合作伙伴。此外,这些企业又是独立注册的法人,在经营和市场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性。这种“场(站)长、经理、科技伙伴”三位一体的科技园管理模式是北农科技园的管理特色,较好解决了国内多数农业科技园有建园经费而无运营经费、教学与科研争资源、产业化与服务社会的矛盾。

总之,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应立足于自身实际,决不能盲目地贪大求洋,不切实际的追求高标准、新要求。应以效益为中心,合理统筹规划与建设,协调部署,不断探索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原野,陈士俊.我国农业科技园建设管理及发展新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35-4436.

[2]李昶罕,秦莹.中国农业科技园史述论[J].农业与技术,2013,33(2):6-7.

[3]程桔华.北农科技园:全产业链突围[J].中关村,2014,(01):38-39.

[4]高东,杨宝东,秦岭.大学科技园助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J].中国高校科技,2012,(4):8-10.

[5]张祖群.高校科技园运行机制探析[J].中国国情国力,2012,(12):18-19.

第2篇

关键词:栽培技术推广;现状;对策

当前,我国农业已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优化调整生产与经济结构过程中,农业生产已由数量转向质量发展。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随之带来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例如,农业品产量与品质、农业增产与增收等,这些问题也是在国家提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之后出现的。所以,要满足农业与农村经济对科技的依靠和需求,就要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步伐。

1基层农业发展推广的现状

1.1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现状农业栽培技术的推广是农业科技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农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加大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等。农业必须要与时俱进,进一步调整现有的农业结构,并实现“科教兴农”。在任何情况下,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都是推动农业技术发展的关键。1.2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1.2.1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少政府对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不多,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要比发展中国家的成本高出0.1%~0.5%左右。我国基层用在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方面的成本则更少,这就制约了农业技术的发展。1.2.2农民的知识水平及自身素质偏低农民对新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方法接受程度慢,且专业技术干部素质跟不上基层农业发展的需求,栽培水平低,因此,影响了工作人员的推广进度。1.2.3农民接受高科技知识的能力有限,缺少新鲜血液当前,农民文化水平低的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农村孩子念完初中就辍学,高中念完的少之又少,这是导致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接受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困难很大。

2加强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对策及建议

2.1合理设置机构基层领导班子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明确职能,提高领导能力及实际工作水平,进一步改善领导方法,提高决策水平。基层队伍也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与协作意识,提高农业栽培技术的创新能力,提高农业栽培技术的专业水平。2.2深化机构改革,增强推广效能在加强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过程中,基层领导班子应把握现代农业的理论内涵,并结合现代农业实际需求,对推广工作、推广人员及推广制度进行一系列的农业技术改革,充分调动科研、教育等单位参与其中,构建完善的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体系,以及适合我国基层农业技术发展的创新之路2.3建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激励机制根据基层农作物栽培特点,建议分地块进行推广。应设置推广中心,并从政府机构中,抽调人员下派到各个推广中心。要在众多推广中心中,评选出优秀推广站,并给予奖励,充分调动推广工作者的积极性。要牢牢把握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脉搏,围绕实现生态和谐的建设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推广工作核心,激励农民进行科学栽培、科学种植。

3结语

文章通过对基层农业发展现状及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基层政府应深化机构改革,增强推广效能;建立有效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激励机制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等对策,为我国基层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与研究,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潘文博.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沈阳农业大学,2009

[2]张雪峰.中国谷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东北农业大学,2013

[3]赵玉姝.农户分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优化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4

第3篇

农业气象学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实现对自然资源和农业自然灾害的了解和分析,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区域规划,合理规划农作物种植,并能够对小范围的天气情况进行人工调节,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农业气象观测是实现农业气象学研究任务的前提。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服务和建议,有助于农业生产者对农业生产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对实现农业的科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基层台站进行农业气象观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基层台站农业气象观测工作脱离了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目前,很多基层台站开展相关的农业气象观测工作,都偏离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诉求,由于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缺乏广泛性,以至于其服务的范围也相对有限,其主要的关注重点都落在一些常规农作物的种植生产上,而很多地区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推出了新型经济作物进行广泛种植,基层台站开展气象观测工作却没有契合当地的经济作物发展需求,不能够实现全面的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建设发展目标。还有很多地区呈现农产品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农业气象观测却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农业发展步伐。

1.2 基层台站进行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缺少必备的设备和人才支持

随着现代环境以及社会的变化,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内容更为复杂、工作难度更大,然而很多地方的基层台站却由于资金等条件的限制,缺乏先进的观测工作设备开展相关工作,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同时,专业工作人才的缺失也逐渐成为制约其工作职能发挥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尽管基层台站的工作逐渐受到重视,相关工作人员也经常进行专业培训,但是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仍然是困扰基层台站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现代优秀的农业气象学专业人才因为发展前景以及工资待遇等现实问题,不愿意加入基层台站的队伍中,而具有一定资历的老工作人员又缺乏专业知识,严重影响工作职能的发挥,不利于基层台站的可持续发展。

2基层台站开展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完善措施

2.1提高对基层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资金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基层农业气象观测的重视程度,认识到其对促进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财政制度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财政使用资金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具备必然关系,即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要将农业气象观测工作重视起来,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使基层台站能够拥有先进的工作设备,吸引更多专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工作体系中,利用有效的工作方式开展相关工作,保证气象观测服务的有效性,进而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果,为农业发展服务。

2.2基层台站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农业调研,实现农业气象观测的产品化服务以及多样化服务

基层台站要充分认识传统工作模式下实际工作内容与当地农业发展需求脱轨的现象,加强与基层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重视农业调研工作,能够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有深入的了解,熟悉农业进行农业种植的主要生产模式、生产项目以及生产周期等内容,进而促进自身的工作内容能够与当地农业的实际生产需求相契合,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农业产业结构,及时向社会公众提供气象观测成果,将自身的工作内容与现代信息化传播相结合,拓展更多的服务受众群体,利用自身具有价值性和参考性的气象服务内容,为更多的农业生产者提供服务,使农民能够及时对天气变化有所了解,积极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区域优势,为农业生产项目提供合理化建议,实现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工作职能和综合社会价值。

第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问题;对策

1.生态农业的特点

1.1生态农业是以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

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产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组织为原则进行生产;要以大力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为手段,促进各种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提升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

1.2生态农业是以现代工业和高新科技为基础

生态农业是在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业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在充分发挥和利用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土壤肥力、持续增产、持续协调、持续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来实现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1.3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生态农业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1.4生态农业是一个现代农业体系

生态农业通过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2.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过量使用化学合成的物资

农业增产增收,一靠科学、二靠化肥、三靠农药来保证。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污染了环境和产品,而且造成土地板结,不能维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造成作物品质下降,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2.2生态破坏现象较突出

一是农村大修大建损坏了天然植被,导致山体滑坡;二是农业综合治理忽视了生态保护,导致田埂山坡“遍山红”;三是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破坏自然环境,如坡面杂草一扫而光等。

2.3废异物处理技能有待提高

废异物如垃圾、工业废品、养殖场粪便残渣等污染较重,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亟需处理。

2.4废物处理资源化技术有待提高

当前,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生产新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突破,技术体系不健全,使环境污染不仅将“小污”变为“大污”,而且“小污”酿成“大害”。

3.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3.1强化制度保障

(1)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生态农业放在关系国计民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加以重视,要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2)政府部门应将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与城镇化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农村新市镇、农村城镇化等建设规划相配套,并制定本地区生态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稳定性,指导并带动生态农业快速推进、有序发展。(3)政府部门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制定土地流转有效措施。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以村委会为单位集中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资源,以租赁经营、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促进农业规模开发、集约发展。

3.2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加大对生态农业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环境保护与监测等项目的投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发展生态农业的专项资金,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投资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发展生态农业企业的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强化对生态农业发展进行考核,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或农技工作人员,政府部门可给予一定奖励。

3.3改善生态环境

(1)改变过去的治理模式。过去对待破坏的生态环境实行先污染后治理,虽然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但自然生态恢复时间较长,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现在应从源头上加以治理,杜绝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2)加强综合治理。一要实施封山禁牧工程,实行封闭看管、专人管理,禁止人畜践踏,使其自然生态环境得到快速恢复;二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保护森林和植被。

第5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 研究综述 发展意义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

旅游产业在外国发展得比较早,也比较成熟。 非洲的肯尼亚国家是开展生态旅游最早的国家,也是开展得最好的国家之一。肯尼亚政府于1977年就实行完全禁猎制度,以保护国内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并保持非洲国家独特的村野自然风光,以此特色吸引游客到肯尼亚参观旅游。早在1989年开发生态旅游就使肯尼亚就获得高达3.5亿美元的经济收入。默西哥的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ian)在1986年召开的一次国际旅游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得到确认,他指出生态旅游是游客前往没有被污染、被破坏、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区域进行对当地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和风俗习惯等欣赏、参与、研究活动(郑铁,2007)。

生态旅游农业是生态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其中的一种新形式。生态旅游农业在180多年前的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就出现了。郑铁(2007)认为生态旅游农业是指人们根据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业的各自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生产与农村优美的环境空间、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农村独特的民俗风情与现代旅游业结合起来,开发出能让游客参与、体验、休闲、娱乐、教育等项目的一种新型旅游农业。

二、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过程

张莹、何佳梅(2005)认为,外国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是兴起阶段。19世纪60年代意大利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推荐游客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购买、品尝新鲜农产品,从中得到特别的乐趣,这是“旅游农业”的开始。第二是发展阶段。20世纪中后期,世界各国建立了许多观光农园,以游客观赏为主,生态旅游农业得到迅速发展。第三是扩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游客参与性强的度假农庄。第四成熟阶段。生态旅游农业注重让游客体验农村、农业的“原汁原味”,注重原生态。

我国生态旅游农业于上世纪80年代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如今已有长足的发展。观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农家乐型(主要是游客到农村参观游玩),第二阶段为农业娱乐型(主要是游客到各类农业观光园参与农业生产等等活动),第三阶段为乡村度假型(主要是游客到农村体验生活为主,以到乡村度假为主要目的)。

三、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类型

关于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类型,从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外国主要有三大类型的生态旅游农业:

(1)传统观光型旅游农业。主要以都市人比较不了解的农业生产制作过程作为旅游开发卖点,在城市郊区或交通便利的乡村建设有农业特色的花园、菜园、果园、茶园等,招揽游客到园内赏花、拔菜、摘果、采茶等活动,享受田园无限乐趣。

(2)都市科技型旅游农业。主要是在都市周边建立高新技术的现代农业生产园区,以提供农产品和农业观光为主,同时也相应建有一定的娱乐场所。

(3)休闲度假型旅游农业。主要是让游客到农业园区进行休闲度假、观光娱乐、垂钓住宿、生态体验等各种旅游活动。

我国生态旅游农业的类型主要有:(1)综合性观光农庄。(2)森林公园。(3)乡村民俗文化型。(4)海洋观光旅游。

四、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情况

蒋建明(2009)介绍了生态旅游农业在几个国家的开展情况:新加坡近年来建设了10座农业科技公园,发展现代高科技农业和观光旅游业,让游客观赏动植物,而且可能尽情品尝农产品,让游客既有眼福又有口福,乐在其中。日本则大力发展观光农园和务农旅游,游客可以在观光农园内自由地参观,采摘鲜嫩的野果,参与农业生产劳动,还可以带走一袋自己采摘的新鲜农产品。韩国发展周末农场,主要建在大城市周边的农村,吸引市民到农场参与农业劳作、休闲、度假等等旅游活动。美国的农场可以让游客在农场的果园里采摘水果,随便品尝,不用另外付费,只需将离开农场时采摘的水果过称付款,非常实惠,游客们都非常开心愉快的。马来西亚开发的农林旅游区,距离首府吉隆坡35公里,以突出的自然生态属性为主要特点,以发展农林业旅游观光为主,吸引游客。瞿兆赛、曹林奎(2006)介绍了法国和意大利农业旅游的情况。农庄旅游在法国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占到法国全国旅游业1/4的收入,以“欢迎您到农庄来”作为主要旅游卖点招揽生意。意大利的城市居民利用周末或假期去到农村进行农业劳作,体验农村生活,在农村休闲度假,过绿色假期,较好地带动了意大利农村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迟,生态旅游概念在1993年9月才得到认知。近几年来中国国家旅游局陆续举办了“2006年中国乡村游”、“200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等主题旅游年活动,推动了全国各地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度假休闲农庄、民俗自然村等多种模式的乡村旅游,间接推动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朱智,2011) 。从40多年前的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深圳市举办荔枝节以来,生态旅游农业在全国各省市得到迅速发展,呈现出一遍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如重庆市2006年实现生态旅游农业收入近6亿元;西安市2008年发展观光农业面积约1.83万平方公里,旅游农业观光园区83个;河北省2013年有1800个村落开展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农业经济收入超过70亿元;吉林省2008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500多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高达450多亿元;福建省苍坂农场2007年开展农场生态旅游农业经济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显示出生态旅游农业独特的经济优势;四川省成都市近年来大力发展以“春季赏花、夏秋赏果”为主要形式的生态旅游农业,每年的阳春三月举办的“国际桃花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旅游经济收入达到近2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发展有1.8万多个生态旅游农业园区,150多万家乡村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达到4亿多人次,对促进农民经济增收起到重要的作用(邱继勤,2009;郭良,2013;刘宇鹏、胡士杰,2013;米冰、焦爱丽,2012;郑海明,2008;彭明勇,2005;刘英俏、李丹丹、蒋银郡、腾越坤,2013)。

五、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生态旅游农业是城市居民为满足追求大自然绿色生态环境和农村原汁原味生活体验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农业活动,它把农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新兴的、功能复合的产业。在我国虽然出现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农庄”、“观光农业”、“绿色果园”等概念层出不穷,生态旅游农业很快就成为都市人的一种时尚。但是由于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时间短、起点低、认识不到位等各种因素,对生态旅游农业健康发展非常不利,这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朱方胜(2011)认为,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生态旅游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效益不高;②经营方式落后;③硬件设备差;④思想认识不足;⑤缺乏科学管理。

邱继勤(2009)认为,重庆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存在问题有四个:①区域产业布局失衡;②产品单一,没有特色;③管理不规范;④经营模式不科学。

学者们认为,我国的生态旅游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思想认识不到位;②缺乏生态规划和科学指导;②盲目开发,同质化严重;③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破坏自然资源;④投入资金不足,服务设施不全;⑤管理不科学,服务不到位;⑥服务人员素质低,培训少;⑦缺乏指导,政策扶持不够;⑧产业化层次低;⑨生态科学宣传不足(刘年艳,2010;杨学峰,2007)。

从所看到的研究文献看,大家对国内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看法相似,这也反映了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六、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对策

杨学峰(2007)认为,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生态系统原则;②可持续发展原则;③多元化原则。

大多数学者们认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对策是:①政府重视,提高认识;②重视宣传,增加经济效益;③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④合理适度开发,持续发展;⑤科学管理,加强人员培训;⑥拓展市场,服务到位。⑦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好生态旅游农业规划。学者们进一步建议开发生态旅游农业各种有本土特色的产品:①森林度假旅游产品;②奇花异草观赏旅游产品;③瓜果采摘品尝旅游产品;④“三高”生态农业旅游产品;⑤渔业观赏旅游产品;⑥民俗文化旅游产品;⑦生态旅游农业度假区;⑧生态旅游农业园(刘英俏、李丹丹、蒋银郡、腾越坤,2013;张靖、李爱萍、贾崇建,2009;朱智,2011)。

七、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简要评价

国外研究文献对生态旅游农业的研究多在两个领域,一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理论的完善与补充;二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某一农业区域或农业企业发展生态旅游农业进行介绍、评价并提出对策。国内研究文献对生态旅游农业的研究多聚焦在以下几点: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绩、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以及推动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思路、模式和建议等方面;也有部分研究文献对广东省和河源市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八、河源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意义

河源市于1988年建市,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东江的中上游,地处粤、赣两省交界处,是纯客家的地级市,管辖源城、东源、连平、和平、紫金、龙川5县1区,102个乡镇或办事处。全市土地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是农业大市。

历届河源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非常重视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投入了大量资金,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成了一批生态旅游观光项目,使河源市的城市品位得到极大提升,旅游业发展迅猛,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源市是环珠三角城市,是“珠三角的后花园”、“广东绿谷”。境内具有丰富的人文自然生态景观资源,逐步打造了“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恐龙故乡、温泉之都、红色经典”的旅游名片。优越的地理环境、优美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成为河源市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资源,为高效发展河源市生态旅游农业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河源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1)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以拉动河源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村农民就业途径;(2)生态旅游农业是河源市旅游产业实现健康发展的最优途径之一;(3)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河源市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的着力点;(4)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以增加河源市农村集体和农民经济收入,加快脱贫致富;(5)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河源市实现扶贫开发目标有力抓手;(6)建立农民与生态旅游农业企业之间利益的双赢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曹瑞.浅析娄底市休闲观光农业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2013(6).

[2]郭丽.云浮生态旅游农业开发的困境与出路[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3]郭良.浅析西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J].网友世界,2013(10):68.

[4]季光照.建设“三带、三业、八区”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区[J].中国农垦,2013(510).

[5]蒋建明.外国的旅游农业[J].国外农业,2009(8).

第6篇

[关键词] 农业机械技术 推广问题 分析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207-01

在实际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培训、示范及指导等进行推广,只有通过这些步骤的实施才能最终实现农机成果的转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转型日益加快,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农机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对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果进一步运用农机科研有关知识,将农机试点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生活中成为农机技术推广的要点。为了更好地进行农机技术的推广,需要始终坚持农机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帮助广大农民掌握最新的农机技术,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向前发展。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主要问题

1.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技术水平较低问题。我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农业发展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由于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在实际的农机技术推广中存在技术水平应用不到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技术改变较为复杂等问题。我国总体农业机械技术水平布局呈现“东强西弱”的态势,西部不少山区、农村仍然采用这最为传统的落后农业技术生产方式。而且,由于地形、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农机技术在在西部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仍然存在较多的障碍,科技作用得不到充分地发挥。

2.推广方式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获得了长远有效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部门多数仍然处于推广滞后阶段,究其缘由主要在于经费紧张、技术力量薄弱、人力资源欠缺、设备落后以及推广宣传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对后续农机技术推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农机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3.推广对象众多

我国农机技术推广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的农民,这些群体不仅数目庞大,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未接受过高等教育,在思想观念上相对较为守旧,从众思想、小农思想较为严重,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极其容易受到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的影响。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有关部门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原有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同时加快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周期,缩短相应的推广周期,积极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主要对策

1.健全新型农机技术推广体系

当前,我国农机技术推广主要以省、市两级体制总结推广为主,通过县、乡两级农机推广站负责实际推广任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推广站为主体的农机技术推广模式不能较好地适应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未来更好地在农业生产中借用新型农业机械技术,不断追求农业生产的效率,需要进一步加强纵横互补类型的农机技术推广方式,主要体现在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条件,进一步引入市场这一主体,通过进行农机机械技术厂商与农民合作的平台建设,充分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个合适的农机推广方式。同时,还需要进一步配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机制,将技术应用切实应用到生产领域。此外,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动态,加强基础条件与设施的投入,努力提升农机设备工作效率,从而提升农机技术推广效能。

2.加大农机技术推广投入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离不开农技技术人员、宣传方式、机械技术投入、产品研发等众多方面的投入,积极提高农村机械技术推广人员的现代观念,需要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的农业发展条件与推广现状,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与专业知识的不同,将农机技术划分较多层次,以不同层次面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群体进行推广。此外,还需要加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的农业基础知识,将现代农业理念应用到农业科技生产中,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机械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一定要符合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要主要和谐与环境的建设,任何时候不能打破农业基础生态平衡,产生负面的环境效益影响。

3.树立农机技术推广典型

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过程中,建立适当的农机技术示范基地有利于为农机技术的推广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各级农机技术推广单位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机技术结构,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技术示范基地中,同时要促进交流平台建设。此外,还需要将现代农机体系结合运营花技术层次,进一步增强农业从业人员的推广积极性,树立优秀的推广典型,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地区农机技术推广效益,实现全地区范围内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效果的增强。同时,在市场经济导向的今天,进行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还需要将新技术与新知识充分应用到推广工作中,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总体农业生产效率,保障机械化技术应用在农业现代化生产中的重要性。在加大创新力度的基础上,保证农机技术推广的实践性,保障技术应用效果得到充分地体现。

三、小结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农业机械技术的提升,一方面,大力推广农机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农业合理布局的关键之处,另一方面,加强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体系的建设。各级政府应当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引导,建立健全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机技术创新研究,加强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潘荣翠.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问题分析与对策[J].福建农机,2009,03:30-31.

第7篇

关键词 设施农业;现状;对策;内蒙古鄂尔多斯

中图分类号 S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222-02

鄂尔多斯市位于北纬37°35′~40°52′,东经106°42′~111°27′之间,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温热、雨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霜冻来临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为适宜发展设施农业的区域。近年来,在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市设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稳定市场物价、增加农牧民收入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发展现状

1.1 发展规模

截至2012年底,全市设施农业建设总面积已达到3 835.73 hm2,实际可利用面积1 056.16 hm2。其中,温室面积850.07 hm2,大棚面积206.09 hm2。

1.2 设施结构

主要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全部钢架结构。日光温室结构类型主要有土打墙、双二四墙夹土、双二四墙夹保温板类型。智能温室数量较少,主要用于育苗、科普宣传和观光旅游。

1.3 经营模式

主要有企业自行建设经营,企业建设农户承包,政府投资建设、农户承包经营以及农户自行建设经营等模式,涉及的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共509家。其中公司60家,经营面积474.43 hm2,占总面积的44.9%;合作社36家,经营面积421.71 hm2,占总面积的39.9%;自行建设的农户有(种植面积在667 m2以上)413户,经营面积160 hm2,占总面积的15.2%。

1.4 种植结构

设施蔬菜种植种类主要是西红柿、青椒等相对耐寒一类的茄果类蔬菜和普通叶菜类,占总产量的98%以上,果叶菜比例约为2∶1。设施蔬菜栽培充分突出提早和延后生产的作用,实行多茬次、高效栽培,冬春茬西红柿、青椒分别于3―4月开始上市,延后栽培最晚延迟至12月中下旬,果菜类供应期可达300 d以上,较耐寒的叶菜类蔬菜可周年供应。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规模化发展

第8篇

在改革开放的30年进程里,我国基层的农业推广为了完善缩短城乡差距,深入解决围绕发展的温饱问题,使农民脱贫致富,而实现了由传统形式农业向现代化科技农业的跨越式转变。然而,由于我国地大物薄,农业资源相对缺乏,农业科技后劲不足,且受到市场发展中不利因素的制约,因此也体现了诸多与新形势发展环境不相适应,存在一定差距的不合理现状。

2现行农业推广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国外相对自由、形式丰富多样的农业推广相比,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主要以政府集中的农业推广机构管理为主,体现了农业推广模式的单一发展现状。虽然在一定推广条件的制约下,各农业单位能较好的履行我国总体的农业发展规划,贯彻执行相关发展规范,然而由于推广机制的相对死板与不灵活,导致农业各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总体推广部门的长效衔接效能不规范,不紧密,很难适应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元化、持续化发展的根本需求[1]。

2.1农业成果内涵不高,适宜推广的使用成果总量偏低

从表面层次看,人们总是习惯于用成果的好坏及推广率来衡量我国农业科技的成果推广水平,并将推广有限归结为推广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等成因。体现了片面性的衡量观点,进一步误导了我国农业科研系统的发展方向,并令科技成果的评审鉴定方法始终相对滞后,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进程。

2.2相关政府农业推广机构工作效率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各地政府部门所属的农业推广机构遍布全国各地,细化深入到农村各个角落,然而,深究其建设情况却不难发现,农业推广效率始终较不理想。

3新时期我国工业推广实践的科学应对策略

我国现行的基本国情与农业发展的弱质性决定,仍需以政府所属的推广机构为主导。因此,如何促进在该指导形势下农业推广的多元化补充、多格局发展将成为进一步需要完善解决的主要问题。面对以高校、农业研究院、所主力承担农业基础研究重任、成为成果技术聚集点的现状,如何促进企业推广机制的扩大化发展,广泛成立民间推广机构,发挥新兴民间组织的科学力量成为当今我们深入探索的领域。

第9篇

关键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云南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始于1991年,最初是针对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开展的一种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1999年,为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农业推广硕士(暂定名)”专业学位,201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正式定名为“农业硕士”。200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决定包括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在内的19种专业学位实行全日制培养。目前农业硕士学位共设置15个领域,培养单位在数量上从最初的24家不断发展壮大到106家,培养单位类型也从最初以农林高校(研究机构)为主拓展到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理工科类大学,目前非农高校67所,占全部招生单位总数的63.2%。从区域分布上看,一半的培养单位分布在华东、中南等沿海发达地区,其次是华北和西南地区占33%,东北和西北地区相对较少,云南仅4所高校成为培养单位,仅占全部培养单位的3.8%。截至2014年,全国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招生11286人,云南招生约为300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云南在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培养质量,都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一、云南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推广硕士自2009年才开始全日制硕士招生,仍然处于不断摸索前进的阶段,除了受报考人数少、社会认同度不高等外界因素影响,该领域自身发展还面临以下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生源不够稳定,入学动机不明确。我国2009年开始施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云南4所培养单位均在2010年开始招生。全日制研究生报考的主力军是应届毕业生,学生在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时往往不会选择农业推广硕士,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出于传统意义上对专业硕士学位的偏见,另一方面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缺乏了解。从而形成同样的农业推广硕士,非全日制培养因为“物美价廉”而供不应求,但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则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为广大考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新的途径,培养单位也可以通过调剂的方式完成预定的招生指标。然而,在调剂过程中,考生选择调剂农业推广硕士往往抱着“能上就行”的保底心态,就培养单位而言,往往也是以保证数量为第一前提。考生的保底心态结合培养单位数量第一的原则,必然导致学生以一种相对“盲目”的方式入学,不仅专业背景差异大,而且入学动机不够明确。

2.培养模式不统一,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虽然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自1999年开始设置,但长期以来都只是以非全日制方式进行培养,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不仅是学位教育,同时还是学历教育,所以现有的非全日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不能直接用于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充其量只能提供一些借鉴。另一方面,作为专业硕士,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用能力是专业硕士培养的重点所在,因此,相近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只是提供参考而已。培养单位通常在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性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和经验,设置培养年限和培养环节,以云南的4家培养单位为例,在学制上就有2年和3年的差异。在制定培养方案方面,目前培养单位往往只是在教指委推出的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不能体现地区和培养单位特色。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教指委规定必修课程外,受培养规模限制,为了节约培养成本,培养单位往往不会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课程,通常合并到所开设的相近学术型或专业型硕士点加以培养。

3.导师队伍不够完善,实践教学存在不足。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提倡“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模式。然而,由于全日制推广硕士培养开始得相对较晚,往往培养单位还没有制定确切的导师遴选规则,通常相近专业的硕士生指导教师直接可以申请为农业推广硕士生导师。这些指导教师往往由于缺乏必要的相关实践研究经验,只能凭借相近专业硕士培养经验完成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目前校内导师仍处于探索培养的初级阶段。本来校外导师可以较好地弥补校内导师缺乏实践研究经验的不足,但是对很多实践单位而言,还是一种新鲜事物,特别是在培养单位自身还没有完全消化理解的情况下,校外导师更是对培养过程束手无策,很难起到校外导师应有的实践指导作用。另外,根据教指委要求,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环节,但目前培养单位实践基地建设还明显滞后,即使在现有的实践基地上也很少实质性开展能够促进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活动,所以,目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往往只能依靠校内指导教师自行安排。因为导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各异,对研究生实践工作的要求和标准也各不相同,这必然造成研究生实践环节缺失必要的监管,甚至偏离面向现代农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二、农业机械化领域硕士培养改进措施及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以及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充分研究云南省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本文对云南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及建议。

1.加强引导和政策鼓励,提高生源符合程度。生源规模和质量是实现农业推广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一方面,现代农业发展亟需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和专业特点影响,目前农业推广硕士正面临着生源匮乏的窘境。显然在研究生培养的供给侧形成明显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主要体现为信息的不对称、观念的不对称和政策的不对称。目前仅仅依靠培养单位,根本无法走出上述困境。根据我国人才培养提出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在生源保障方面需要政府、培养单位和企业共同联手应对。具体而言,培养单位需要加强招生宣传,借助研究生招生网站等平台,重点阐明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基本情况和培养过程,引导考生打破传统观念。各级政府要根据地区农业发展规划,积极出台相应的优惠就业政策,一方面给学生一颗“定心丸”,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投身地方经济建设,进入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良性循环。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作为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所培养人才最终的归宿,在生源建设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用人单位要及时人才需求信息,并积极参与到招生环节,推进预约式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招生氛围。

2.突出培养特色,构建开放式师资队伍。虽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是面向全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作为云南省的培养单位,还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的重任,因此,在培养目标上应突出针对云南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人才的特色,同时有意识地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不仅要求导师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同时还对导师的实践研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培养单位需要加快完善导师遴选和培养体制,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等平台,有计划的实施导师培训工作鼓励并安排校内导师到企业开展合作研究,提高实践研究水平。同时主动邀请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导师,以专题报告和课程等形式为研究生讲授专业知识。

3.强调实践案例教学,拓展实践教学基地。为了让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专业内涵,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点,培养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案例教学已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点,2015教育部1号文就是《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农业硕士指导委员会也在2016年4月于中国农业大学举办了首届农业专业学位案例教学与写作师资培训。无论外部改革还是内在需求,案例教学将逐渐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模式。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本素材,而案例一定离不开实践活动,同时,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环节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应该积极互动,一方面培养单位有义务向实践教学基地所在单位全面诠释基地建设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提出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合作协议;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培养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主动向培养单位提供科研合作和人才需求信息。

三、结语

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基础保障,然而目前无论从生源规模到培养过程都不尽人意,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在分析云南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归纳目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一步在政策指引下,通过广泛参考成功经验成果,针对云南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在生源建设、师资队伍、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从而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尚巧霞,吴春霞,陆家兰,等.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种业领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37):272-273.

[2]张帆,叶恭银,袁熙贤.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浙江大学为例[J].科技通报,2015(2):247-251.

[3]曾雄旺,贺建华,李阿利,等.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背景下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四双制”培养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22-25.

[4]肖新棉,廖庆喜,李善军,等.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保障调查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3):228-230.

[5]唐慧丽,郭明,蒋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3(2):34-3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