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7:01: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农村家庭 家长观念 教育误区 对策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共同心愿,家庭教育理念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子女的教育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笔者祖上几代农民,身居农村,且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三十余载,既为人父又为人师,目下五个子女均已步入高等学府,虽谈不上经验之多,但颇有所感,现就农村子女的家庭教育谈谈认识。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普遍误区
1.在农村,多数家庭家长文化水平有限,缺乏教育理念,认识不够,忽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细胞,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接触知识的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但在农村,大部分家长文化水平有限,只是片面地认为:孩子吃饱、穿暖是家长的事,孩子的教育是幼儿园、学校的事,严重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孩子的早期教育不能如期进行,智力不能提前开发。而城市人则不然,很多人从怀孕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胎教,出生后就不言而喻。
2.身处穷乡僻壤,受环境的影响,思想保守落后,故步自封,动力不足。
家庭教育实际上早于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即使孩子进了幼儿园、上了小学甚至大学,变换多少环境,可家庭仍然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教育最长的地方。家庭教育有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众多家长普遍认为:身居这偏僻落后的土壤之上,祖辈种地,孩子笨,识上几个看门字就行了;读书的千家万家,做官的仅就一半家;能记个账签个字就行了,临了还是回家种地、打工。即使有的学生小有成就,家长也不给予足够的精神动力,不及时鼓励、激发子女的上进心。有的人认为:花钱上了大学,毕业又不分配工作,还不如用上学的钱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甚至有的家庭重男轻女,认为女孩到任何时候都是别家的人,没必要花那么大的代价替别人操心,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不公平。正因如此,自然而然导致子女对前途失去信心,早早辍学,提前步入社会打工族的行列。其实广大的农村地区电视、电玩、陈旧的教学设备、落后的教学方法、贫穷、破裂的家庭及普遍欠缺的成人指导,这些“平庸势力”才是我们家庭教育的罪魁祸首。
3.身边有成功的人相互攀比,盲目屈从,疼爱加溺爱。
未来的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每位家长、社会所关注的话题。他们相互议论、评说东家的孩子条件优越,西家的孩子智力投资好。可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家长给孩子配置学习、生活方面的诸多用具,可事与愿违,导致孩子身心疲惫、精神憔悴,有的甚至误入歧途,后果不堪设想,到头来收效甚微。多数人只知道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其实严和爱是不可分割的,严是出于爱的初衷,爱不应该超出严的范围。有的光注重孩子学习成绩名次的上升与下降,只鼓励孩子得了什么奖,赏钱多少元、买衣服多少件,平时不抓子女的综合素质教育,不采用科学合理的育儿方法,不注重孩子良好心态、健全人格、道德修养的培养。
二、农村家庭家长如何教育子女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一定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的出生,对于每位家长都是一件喜欢得不得了的大事,但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讲脏话,也不要因一时冲动在孩子面前吵架。无论家庭人口多少,以和为贵,和气生财;无论家境贫富,时常提醒自己富日子也应当穷日子过;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积极引导,讲清道理,绝不能迁就忍让。
2.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在一年年长大,其实他们很善于观察家长的言行举动,家长的言行举动会在孩子洁白无瑕的心灵上刻下难以泯灭的痕迹,对孩子思想、性格、品德、作风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因如此,家长要以身作则、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孩子待人接物的礼仪,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使孩子耳濡目染,从小受到善与美的陶冶与感化,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3.尊重科学,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独立性。
一个孩子从幼儿到成年,他的心理、生理发展的变化规律都是不一样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不良的环境会导致孩子在个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期间的各个时期,家长根据孩子的情况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因人而异,利用各种机会开阔他们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从小培养孩子在生活、学习上的独立性。同时,家长不能采取非人性化的专制教育。“代沟”的形成在于父母的专制,抹平“代沟”就要学会真诚地与孩子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座桥梁。家庭成员中不论大小人格上应人人平等,不要以大压小,长辈说了算,动不动就训斥孩子,出口伤人,要以理服人,善于倾听孩子的见解。从孩子上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家长会都要重视和参加,不论孩子的成绩高与低、表现好与坏、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及时和班主任沟通后反馈给学生。注重与孩子促膝谈心,以自己的人生经历、经验告诫孩子: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树立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三、农村家庭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的特点。
现在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像笔者这样多子女家庭极少。学校是个大家庭,在孩子的全面发展方面,学校和教师更能起到教育作用,家长应尽量与学校配合,并大力支持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是按国家规定实施教育的专门机构,有设备齐全的教育环境,教师都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内容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科学性,也是国家对未来的寄托与希望,这就是所谓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家长要积极支持并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及时了解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目标、内容和方法,在精神上和经济上做孩子坚强的后盾。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已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我们不能仍停留在那尘封的年代里,不要总对孩子说:“小学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初中;初中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高中;高中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大学;大学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工作。”应增长见识,保持家校联系,让孩子在丰富有趣的家校生活中获取知识、增强能力、增强体质,得到全面发展,不负众望,光宗耀祖,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3.采取多种形式,经常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
家长要随时利用便利的条件,采用不同的方式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介绍孩子在家的情况,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以便及时相互了解,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对好的表现要及时鼓励,不良行为及时制止并纠正,并且要有耐心、有信心。长期坚持,少安勿躁,切忌忽冷忽热。只有这样,长此以往,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全面地成长、成人、成才。
总之,家庭教育同样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现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将来可能是院士,成绩中等的学生将来可能是我们的同行,成绩一般的学生将来可能是我们的同事。笔者感觉以下几点至关重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挑剔;多一点感恩,少一点攀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点,少一点指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埋怨;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更多的方法,更好的办法,更广的经验都有待各位家长与同仁和笔者一起商榷,共同为下一代导航引路。
参考文献:
[1]宋玮.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2)191-192.
[2]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幼儿健康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教育理念一、家庭环境教育理念的讨论
幼儿从出生到三岁左右是接受事物的关键时期,而在这一时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之中,是在父母的关照和影响之下成长的。所以,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幼儿以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这时候就要求家长格外重视家庭环境氛围的营造。
1.家庭诚信教育
孩子的诚信状况,相对于外部因素,只有家长掌握地最清楚,所以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弱点。当幼儿首次出现不讲信用的行为时,他自己心中也满是恐慌,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及时与孩子交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在培养幼儿诚信品质时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尊重孩子
家庭教育最忌讳家长用命令、威胁、讽刺甚至暴力来管束孩子,这样极易损伤幼儿的自尊心,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阴影。相反,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则保证了孩子可以得到足够的理解与尊重。
(2)培养责任感
从小养成责任心的好习惯是保证孩子拥有诚信品质的内在要求。责任心强,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但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还能让孩子的诚信品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3)在实际行动中培养诚信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感受一些关于诚信的生活经历,让孩子亲身体会,从而对诚信有深入的理解。
2.家庭习惯的培养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从小培养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使孩子终生受益。所以,家长要注重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大到孩子的素质培养,比如“诚信”的培养、孩子的吃饭习惯等,都需要家长用心观察用心培养。
3.家庭教育中的榜样作用
家庭教育中的榜样作用是家庭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部分。不管是幼儿的素质培养还是行为习惯培养,都离不开父母所树立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就是因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天真的思维。要想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就需要父母一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想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家长就不要找各种借口熬夜赖床;要想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家长就要及时清理个人及家庭卫生。这些行为习惯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左右着孩子的发展,家长一定要重视。
4.家庭良好软环境的营造
赌博、电视音响、生意、夫妻关系不和等一系列家庭软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大敌人。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模仿能力极强的幼儿会自然而然地效仿,而且一旦幼儿时期养成这种不良的习惯,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很难改正,所以,家长们一定不能因为自身或者其他因素而忽略放纵这种不良的家庭氛围的持续。
5.采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所谓“棍棒之下出孝子”之说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我们所需要做的,是一种严而有度、爱而不溺的教育方法,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爱是教育的基础,父母要在情感生活上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可以在生活上给予幼儿无微不至的关怀,但是对于幼儿过度任性、极度过分的行为,家长要及时制止,并对幼儿讲解道理。至于严格要求,是不能以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小孩子的,要对幼儿有科学方法地进行诱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二、学校环境教育理念的讨论
幼儿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所以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同样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1.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
幼儿有极强烈的自主渴求,自主活动是幼儿发展的需要,而在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时,绝不能有教师的操纵,相反,教师要去引导和迎合幼儿的需要,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自主活动、引导自主活动、启发教育幼儿来诱发幼儿自主欲望、培养幼儿自主习惯、发展幼儿自主能力。但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幼儿的需求和思维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培养自主能力。
2.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幼儿与小朋友之间的尊重能力、分享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来达到培养目标。
(1)尊重意识的培养
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文明交往,通过游戏比如角色互换等来深刻体会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幼儿意识到生活中要尊重他人。
(2)分享意识的培养
幼儿最珍视的东西不外乎食物和玩具,教师可以诱导幼儿在享受自己的食物或者玩具时,与小朋友共同分享。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注意诱导方法,不能强迫不能欺骗,要耐心向幼儿讲明白和朋友“分享”的快乐。
(3)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需要大家参与的活动,比如“六一”儿童节的教室布置等带领幼儿共同装扮教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时地提醒幼儿要有合作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培养幼儿与老师、父母之间的交往能力,通过不断的交往训练和游戏训练,反复强化,在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下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三、结语
【关键词】80后;家庭教育;家长
一、80后父母教育现状
(一)多代教育会产生思想碰撞
由于大多数80后父母本身就是独生子女,因此他们的下一代具有“独二代”的特点。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独生子女的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思维灵活,面对众多的新鲜事物和新潮观念能够较快理解和应用。然而,遇到他们的孩子是“4+2+1”的模式,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和自己父母的思想观念会发生碰撞,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还会和时展发生碰撞。这就会造成这样一种现象,6个大人看一个孩子,对这个孩子倾注自己的精力,传递全部的爱。那么80后父母单独教育孩子的机会少之又少,为避免孩子被过渡溺爱,他们的担忧会增加,教育难题会增多,责任也相应加大。
(二)教育方式大多按照标准化模式进行
在家庭教育方面,80后父母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们大部分具有高学历,有较强的家庭教育意愿,能够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而且教育观念先进,教育主动性高,但是教育方式和理念却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通常80后父母对孩子的培养非常重视,如优生优育、胎教、早教等。从优生阶段就开始做足准备,力争生出一个既身体健康又智力超群的孩子。当孩子出生后,他们又会积极阅读书籍,听家庭教育的讲座,让孩子参加早教中心,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等,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比他们的上一代更为迫切,然而他们所灌输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执行的教育方式却未必完全正确,需要进一步学习掌握。
(三)父母教育孩子过于“奢侈”
80后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倾尽所有为孩子配备最好的物质条件,别的孩子有的东西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要有,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是明显带有功利性。他们高度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在“4+2+1”模式的影响下,那么多人照看一个孩子,他们会极力地为孩子投入过多的资源,开销会相应增加,如孩子的奶粉要买国外进口的,一个月的花销就上千;原来的尿布全部用“尿不湿”代替;孩子的衣服和各类用品都力求名牌;玩具更是多得数不过来;在教育上的投入更大,书籍买了一大堆,各类教育课程也踊跃报名。在孩子的上学、吃穿、日用品等问题上盲目攀比、过度奢侈的风气越来越严重。不仅父母之间要做比较,还把这一攀比的风气带到孩子身上,把孩子包装成炫耀的产品,盲目投入,甚至不惜贷款买房、买车,只为求住进高档小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功利心。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让他们有选择性地接触那些有钱或有地位人家的孩子,条件不好的孩子不予理睬。这样一来,就会让孩子无形中形成攀比,产生强烈的虚荣心。
二、80后父母教育子女的建议
(一)倡导正确的教养方式
有调查显示,父母的教育和培养方法不同就会对孩子的生活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80后父母要积极选择能够提高孩子自理能力的教育方法。第一,要提倡80后父母选择民主式的教育方法,在孩子的成长中积极引导,帮助他们了解和面对产生的成长问题。对孩子的成功要及时的肯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开发他们的求知欲。第二,80后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脱离家长专制的模式,在爱护孩子的基础上要学会适当放手。帮助他们建立起独立的成长意识。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孩子听话,这样会使他们做事缺乏胆量、没有独立性和主动性。第三,要远离放任不管模式和过度溺爱模式。这类模式较为偏激,不能采用。这是对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伤害,会造成他们的自理能力的不足。第四,要避免相左的教育方法。不管是哪一方教育孩子,父母和老人都要统一思想和立场,形成健康科学的教养模式。
(二)改变教育观念
80后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观念上侧重于智力培养,而对他们的自理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通常父母会全权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正常的自理能力。因而80后父母要转变教育思路,不但爱护孩子,还要适当地给予孩子自主生活的空间,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国外的儿童教育学家蒙泰梭利指出,在幼儿园阶段要重视孩子的动作教育,以此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能力的培养。由此可知,动作教育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和实践。为孩子创造合理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能够主动操作,父母再辅以指导,就能够促进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提高。
(三)正确对待隔代教育,扬长避短
在一些主干家庭教育中,往往存在着饱受诟病的“隔代教育”。我们要正确处理隔代教育,取长补短,才会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孩子的健康教育。通常80后父母的生活重心在工作上,无法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孩子,而老人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照顾孩子,在培养孩子上有丰富的经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老人的一些教育理念已经落后,还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80后父母要积极主动地与长辈沟通,让他们学习一些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方式,产生问题要共同解决,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第一目标。当然老人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摒弃落后的思想,学习科学的育儿方式,丰富自身经验,与孩子的父母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和睦共同努力,以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三、结束语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更多80后、90后在迅速成长,因此家庭教育问题日益重要,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的重视,这既是单个家庭的发展需要,也是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需要。因此重视家庭教育,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成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从事教育的人员和每一个家长提出了严肃和重要的课题。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家庭教育,为创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理念做出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越来越多的人的共同努力下,国家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会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顾丽梅.关于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思考[J].当代学前教育.2011(01)
【关键词】班主任 家庭教育
家庭是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他们的终身教师。家庭环境是否和谐、家长教育的方法是否科学以及家长素质的高低,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面对新时代更加富有个性的学生,作为连接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桥梁,班主任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采取多种形式,科学指导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提高自身素质――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基础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特点,这不仅给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中小学班主任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有一定的认识。如何才能更加科学地指导家长搞好家庭教育,对许多班主任来讲,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这就需要班主任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提高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首先,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教育观,认可学生的潜在性、差异性和主动性;其次,加强对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提高在具体情景下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再次,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中的问题研究;最后,还要学会平等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
二、主动与家长沟通――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前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首先要尊重家长。一个班几十位家长,各自从事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学识和阅历,尤其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他们更需要得到班主任的帮助和指导,不断改进教育子女的方法。其次,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要清楚与家长的关系是平等的,不能以教育者、救世主自居,否则必然引起家长的反感。当双方对学生的教育出现不同意见的时候,教师要保持耐心,心平气和地与家长进行交流,使家长能够协助自己作好学生的工作,提高教育实效。
三、确定科学的指导内容――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关键
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家庭教育的科学与正确与否。但是,一些家长不懂教育规律,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知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作为班主任,应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1.指导家长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理念是父母教育素质的核心,对家庭教育的目标、方向以及父母的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也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教育理念至少包含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教子观等四个方面。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的最根本目的在于,让家长明白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要把人格的培养视为家庭教育的重点。
2.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是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班主任应使家长明白,最重要也是最科学的教育方法至少有五点:相信孩子是千差万别的,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独特方法;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教子成功从培养良好习惯做起;父母身教重于言教;让孩子在体验中和群体中长大。
3.指导家长形成健康的心理。父母心理健康才会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错误倾向,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甚至完全脱离实际。班主任要提醒父母,这种过度竞争的心理是不健康的。现代的成功观是人人可以成功,成功就是发展,就是选择,就是和谐。使家长在以身示范前提之下,引导孩子力求做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由自知、自信而自强,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稳定情绪。
4.指导家长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吃饭、睡觉和运动,还应当包括人际交往和兴趣爱好等内容。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摇篮。班主任要提醒父母,人受环境的影响非常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在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方式方面,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
5.指导家长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必备条件。当前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不是教育,而是关系,父母往往过于关注教育,却忽略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培育。因此,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应当特别关注亲子关系的状况,引导父母理解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的道理,帮助家长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相互学习的亲子关系,使家庭教育过程充满理智之爱。
四、采取多种形式――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必备条件
家庭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来实现。班主任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家长、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理念与方法,介绍家庭教育的经验。
1.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针对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培训班,使家长举办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掌握学习科学的教育规律。培训内容要贴进实际,寓理论于实践中,寓一般于个别中,注重典型引路,使培训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2.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班主任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形式。要改变过去家长会由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做法,采用家长沙龙、亲子互动、家校心灵对话等新形式,交流经验,探讨热点,提出建议,缩短亲子之间的心灵距离,反思自己的行为,引起家长的共鸣,将家长的支持变为有效的教育力量。
3.采取家访、家校联系本进行个别指导。针对不同家庭的学生,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家访、家校联系本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
此外,科技的发展也为班主任拓展家校合作的形式创设了一个新的平台。班主任可以创建班级网站、教育blog、班级QQ群、公共邮箱等或通过校信通和家长沟通,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
五、讲究指导的语言艺术――班主任指导家教的有力保障
家长们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其素质、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他们对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方式肯定有不同理解。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除了要以个人的品质、学识赢得家长的接纳外,还要讲究语言艺术,坦诚大方、认真求实、谦虚灵活、深入浅出地将科学的教育规律、丰富的育人知识等介绍给家长,用风趣、幽默、委婉的语言获取家长的信任与理解,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育的效率,班主任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采用多种形式抓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帮助家长走出家教误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职能作用,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育的同步、同向与整体优化,使其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教育的合力,最终让阳光照耀每个家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宝祥.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家庭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家庭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文章主要通过对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
一、幼儿家庭教育的含义
幼儿家庭教育是指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自觉地、有意识地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的实践对幼儿施以一定的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及其过程。这种对幼儿的影响,可以是有意识的言传身教,也可能是父母无意识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正确的养育知识和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出生,让第一次为人父母的家长们手足无措,惊喜之余更多的体验到的是养育的艰辛和教育的无所适从。正确的养育知识可以从书籍、祖辈们的言传身教和朋友之间的互相沟通学习中逐渐掌握。而合理的教育观念虽然能在亲朋好友的相互交流中获得一些别人的间接经验,但针对不同幼儿的具体情况,父母其实是茫然的。
与此同时,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让家长们相互攀比,导致很多家庭在幼儿的家庭教育理念上步入重智轻德的误区,呈现明显的功利色彩。家长们偏执的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对幼儿进行识字、绘画、声乐等方面的培养,而忽视幼儿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这对幼儿的身心成长非常不利,可能从小就埋下性格缺陷的种子。
2、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养方式
任何家庭的父母都会想方设法给予幼儿最好的,很多父母舍不得吃的,舍不得用的,对于孩子而言却是习以为常的。这就造成家庭的过渡溺爱,家庭的溺爱直接造成幼儿的“自我中心”或是胆大妄为,缺乏应有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助长“白眼狼”的养成。
而还有一类家长,认为要从幼儿时代就必须“严格”要求,才能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培养好的习惯。这样的家长总是高高在上,极度权威,专制的对孩子进行管教,出现差错,非打即骂。孩子则出现不情愿的服从和偶尔的叛逆。这样的教育方式,幼儿完全处于被动,缺乏宽松环境下的健康心态的形成,最终也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3、缺乏良性的家庭互动
家庭是影响一个人一生最大也是与每个人关系最密切的单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运作。家庭互动即家庭中各成员之间行为和行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家庭互动都是良性的。有的父母对子女的愿望和要求不予理睬,不信任、不关心其成长,并经常伴随体罚、虐待、威吓、苛求等态度;有的父母把自己的希望投射在幼儿的身上,忽视幼儿的天赋能力和志向,要求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标准行动,常以严厉、顽固、强迫的态度来命令或监督孩子;有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过分担心和不安孩子的健康、学业等,对孩子过分负责、无微不至,经常出现代办、代劳的现象;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分喜爱,一味迁就,想尽一切办法来迎合孩子的要求,即使孩子做错了事情也替他申辩、开脱;有的父母在教养态度、教养方式上不一致,“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这些不良的家庭互动都可能导致幼儿不同的心理问题。
三、应对策略
为了让家庭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更加科学合理的给予幼儿更合适的教育,还幼儿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针对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家长在教育中应做好一下几个方面:
1、学习正确的养育知识和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正确的养育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好一个孩子的基础,正确的养育知识不能依赖于父辈的口口相传,应该多学习权威书籍和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科学的教育理念就是既要注重幼儿的智力的开发,又要注重幼儿德育教育的培养。从点滴的生活细节中逐渐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这才是真正让幼儿受益一生的重要品质。
2、坚持原则,采取宽严适度的教育方式
幼儿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可是需要把握基本的一些原则,在家庭教育中既能满足幼儿的合理的需要,又能抑制那些无理取闹。对于幼儿,爱是教育的基础,孩子在“爱的基础”上成长,要让孩子在家庭生活、教育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成功的体验,即经常有一种“成长的喜悦”。同时,对于一些道德问题,也必须及时加以制止和正面引导,做到既不过分溺爱,也严而有度,不能时松时紧,时宽时严。
3、运用合理的教育方法
家长的教育最常犯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更多的告诉孩子什么不能做,而没有告诉孩子什么是孩子可以做的。尤其是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往往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简单意义的责骂和殴打,用于制止幼儿的不良的习惯或者错误行为,而很多时候虽然从表面上起到了效果,而孩子本身有时候是不知道怎么错在哪里了,心里是极度不服气的。其所以,合理的方法应该是在责骂之余,家长孩子都心平气和之余,首先要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责骂他,是什么原因父母要管教他;其次,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他应该怎么做,也就是下一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他应该怎么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出发,科学合理的教育我们的孩子。
4、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时间: 参加人数:
目的:仪式的启动有效地整合了社会教育资源,倡导科学育儿的理念,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作用,带动更多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共建家园和谐。
二、促进家园共育,幼儿园召开新学期家长会
时间: 参加人数:
内容:
1、整体介绍幼儿园教师的师资情况、交流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2、家长们参加班级家长会。班主任老师与家长在会上交流互动,双方了解了幼儿在园与在家的表现,共同商讨如何作好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3、托班(早教班)家长观看孩子在园一日生活录像。
4、家庭教育指导师介绍婴幼儿的养成教育,早教亲子教师指导家长带领孩子体验亲子活动。
三、密切家园合作,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
时间: 参加人数:
内容:
观摩教育教学活动,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和孩子一起游戏,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进步和能力发展状况。
四、早教班深入社区开展亲子展示活动
时间: 参加人数:
目的:进一步普及0-3岁婴幼儿的家庭早期教育。
内容:1、为6个月-1岁和1岁-2岁的家长及婴幼儿进行了亲子游戏展示。
2、家庭早期教育咨询。
五、幼儿园小班召开“关注早期教育”专题讲座
时间: 参加人数:
内容:1、家长观看自己的孩子在早期教育中心上感觉统合、蒙特梭利、奥尔夫音乐体验课的录像。
2、观看新闻同期声《关注早期教育》,系统了解早期教育在政府支持下的发展状况及几种早教模式的教育理念。
3、早教专业教师传授:如何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兴趣实施科学的教育。
4、家庭教育沙龙。
六、早教班深入社区开展系列家庭教育服务
时间: 参加人数:
内容:1、在居委会,为0—3岁的家庭做早期教育亲子讲座。
2、与居委会携手,共同开展“早期教育不可少、聪慧宝宝亲子大赛”。
七、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
我园现有家庭指导师两名,在她们的带领下每班再挑选四名热心于家庭教育工作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建立现代家庭教育的工作网络。
八、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讲座
1、针对托小班的孩子,我们交流的话题是《您想让您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什么?》
2、针对中班的孩子我们交流的话题是《孩子习惯的培养》
3、对于大班的孩子我们的题目是《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九、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高家长育儿理念
1、发放家庭教育家长问卷,了解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程度和教育需求。全园家长参与。
2、举办“亲子游园会”,普及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科学认识的同时增近亲子关系。全园家长参与。
3、坚持以《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为主要内容,为全园家长布置家庭教育作业,逐步提高家长的教养观念和育儿方法。为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每道作业题后都附有菜单式参考答案,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指导。全园家长参与。
4、各班开辟“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教育专栏,及时提供可读性强的学习交流信息,张贴优秀家长作业调动本班家长学习积极性,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5、利用博客作为宣传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窗口,扩大家庭教育的影响力
十、现场咨询会
召开全园家长会,在会上向家长介绍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家长工作的重点,分别就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开现场咨询会。
十一、征集“习惯养成教育”家庭教育征文。
十一、组织大班举办“我毕业了”的活动。要求家长参加。
关键词:家庭教育;现状分析;教育理念;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33-01
一、具体问题分析
(一)家长过分专制,揠苗助长,陈旧教育理念沉重
为了赢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不顾孩子的意愿,让孩子上各色各样的辅导班。家长一味的认为我给孩子选择的道路都是正确的,孩子必须遵从。这样的家长过于专制,导致的后果是有时候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时,也不敢说,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变得缺乏主见,甚至过分依赖父母。也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自身的情况,强迫他像其他孩子一样优秀,因此强迫他学习各种东西,这一举措可能会造成孩子身心失衡,导致孩子出现脾气暴躁、焦虑、冷淡、退缩等问题,还可能会出现拒绝学习的问题,不懂与人和谐相处。导致家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些陈旧的家庭教育理念起了很大的作用,认为孩子上学学习就是一切,从而忽视了很多。同时认为孩子听话就是好的,很少给孩子发言的权利,自己独断专制包揽一切就是为孩子好。可是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如果孩子不能大方的展示自己的一切,过分依赖父母,那么很有可能被社会所淘汰,不能适应当今激烈的竞争社会。
(二)重智轻德,攀比竞争,期望过高
现在人们的目光大多投在了成绩上,很少关注孩子的道德素养,因此造就了一些高智力低道德素养的孩子,这些孩子在与其他人相处的时候让人觉得没素质,不合群等。这种现象有时候在学习特别好的学生显示的特别明显,明明他学习很好,但让人觉得很小气甚至脾气比较怪。这反映了现在人们对学习功课的关注程度远高于道德修养。同时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格外关注,一旦有了头疼脑热不惜找名医用好药,但当孩子面对学习或生活中的烦恼、挫折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时,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关注。
有些家长把自己的期望全部放于孩子身上,对孩子期望值热别高,希望孩子延续自己曾经的梦想,因此对孩子要求特别严格,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有这样一部分家长他们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同自己身边的听朋好友的孩子相比较,有的家长会把者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然而他们在比较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孩子的意愿,尤其是当家长说别人谁家的孩子考试考了多少、又学会了什么什么的时候,这时候往往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三)过分宠爱,过多保护,缺乏锻炼
现代家庭中多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们会尽可能满足孩子提出的愿望,这就造成了很多孩子由于家长的过分保护缺少自信、退缩胆小,不能自己独自面对挫折和困难。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这句话深有道理,家长对孩子的宠爱要有一个度,不要过多的为孩子操心。比如电视曾经报导一个上大学的孩子在入学的时候全家齐上阵,甚至连家里的保姆都要带上,着从侧面反映了由于家长的过分宠爱是孩子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不会,这种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料理的人他能成就大事吗?所以家长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孩子学会如何生存以及如何做人。
二、解决对策及建议
首先,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改变旧的不合理的教育理念。当今世界是竞争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们要以新的理念去面对这个新的世界,家长要教会孩子在这个世界中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由于重智轻德使很多孩子面临道德的缺陷,这就要求家长重视德育,让孩子学会做人,这样才能让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养不教,父之过。”因此家长要充当好孩子的第一老师,为孩子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家长遵循平等的原则和孩子交流,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不要把自己的思想意愿强加于孩子的身上,把孩子和自己放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不做过分专制的父母。
最后,孩子终究是要独立生活的,不可能永远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因此家长们不要什么都不放心,要让他们锻炼,让他们逐步独立,逐渐学会独立生活所需要的本领,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叶立群.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关键词:家庭教育;失效原因;陕北家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05-02
一、家庭教育现状分析研究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课题组于2012年1月发表的《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一文中指出,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家长错误的家教观念;家庭教育不到位、错缺现象越演越烈;家庭闲暇时间教育缺乏关注;家庭教育过度依赖于学校以及其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陈鑫源认为:我国家庭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父母溺爱过度,保护欲强;“三多”普遍:管得多,干涉多,惩罚多;性教育在中国家庭中几近空白。《略论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李东风,项羿)认为我国家庭教育观念复杂多样;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缺乏统一性;家庭的教育者整体素质不高。
综合来看,大多数学者的角度取自于家长本身教育理念的错误及当下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从陕北地区独特的文化视角出发来看,该地区家庭教育的现状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与孩子的情感基础淡薄,缺乏有效交流。
2.家庭教育的内容由以往的礼仪与单纯的德育教育转变为带有现代气息的教育方式。
3.代替家庭教育的专门性教育机构出现,家长们争相送孩子学习,但这样的替代机构是否真的可以代替父母的亲子教育?答案不言而喻。
4.家长普遍存在教育观念的陈旧、固执、缺乏耐心等问题。
5.学生成了家长的“主人”,学生的意志成了家长努力的方向。这类型家庭的家庭教育功能可以说完全处于失效的状态。
三、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失效的原因探析
《北京青年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家庭中有近6000万对父母说自己是失败的父母,他们十分烦心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并且对怎样教育好子女困惑不已,大多数家长认为急需学习科学的知识来教育子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三育结合。特别指出:“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与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还要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并且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另外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家庭教育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分析》一文中魏秀梅分析到:当代初中生家庭教育失效的原因主要是:家长存在过高的教育期待;以及时代变化导致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不当。
基于此,笔者在分析陕北当下家庭教育问题时,发现有如下原因值得重视:
1.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孩子接受的信息复杂多样,家长在为孩子甄别、选择、应用这些信息时与孩子产生了各种矛盾,增加了家长家庭教育的内容。
2.随着陕北地区近几年来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之形成的青少年对物质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提供物质条件的同时忽略了精神性教育。学生之间和家长之间有攀比心理,家长想让孩子在别人面前样样都好,对孩子的保护欲强,“帮”孩子解决他遇到的一切难题,致使孩子形成依赖思想,毫无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3.家庭教育专业机构的出现让更多的家长放手家庭教育,而寄希望于这些所谓的专业教育机构,忽视了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维系。殊不知,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础,这样的做法不仅会使情感纽带消失,更会引起孩子的叛逆情绪。
4.如火如荼的素质教育改革,倡导减负,而社会却丝毫未因此而降低对于人才的要求,反而更加苛刻,因而家长开始在孩子业余时间加满各种补习、培训科目,使得家庭教育内容变质。
5.传统的家长权威观念影响甚深,加之陕北人本身粗放豪爽的性格,使得一些人对孩子的教育不注重细节。陕北爷们儿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根深蒂固,一言堂式的教育理念比比皆是。这不仅加剧了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更会给孩子的未来家庭教育埋下祸根。
6.家长甩手教育给学校在中国已属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陕北地区些许家长不光如此甩手,更是与学生一起责备学校教育,可想而知,这样的做法使得学校在学生心中的威严威信减弱,最终会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起失效的情况出现。
四、对策浅析
《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一文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呼吁其与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家长,应该从学教师的专门培训那里接受应有的教育和培训。针对家庭教育中的“重智轻德型”和“娇宠放纵型”的教育方式,教给家长育人的新理念和方法,科学的教育知识,还可帮助制定家教计划,这不仅解决了其在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纠正了家庭教育中的偏差,还提高了家庭教育的实效。在《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文中贺幸平指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应注意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达到合力教育的效果;为了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动力,进而使家庭教育的地位得以提高,政府应加大家庭教育的投入和宣传力度,可提高与社会教育相等的地位;另外我们还要加强教育学术的研究工作,研究家教理论及其方法,做出细致观察与科学实验,以能推陈出新,家喻户晓;最后,以政府的行为来营造家庭环境,通过创办示范性的婴儿教养中心、家长培训学校等来营造。
纵观诸多家庭教育对策研究,大多提到:家校紧密联合,建立家长学校。笔者认为家校联合固然好,利于统一对孩子的教育,但这在现实社会中至少在目前陕北的社会中是鲜有成效的。
一则陕北地区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加之较大的社会生存压力,家长无暇或无力配合学校的“标准家长”。
二来,新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要求教师全面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技术,学习并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这需要教师潜心钻研,认真付诸实践。加之各教师每学期应完成的必须任务:听课笔记、业务笔记、教师成长手册等等科目,更加重了教师的工作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否做到细致入微地观察班上每一位同学的家庭教育状况?
针对这一对策在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陕北地区的家庭教育应多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们的家庭教育在无法做到知识培育的情况下,应力争做到家庭德育。家庭教育始终应以“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当前社会中出现的种种家庭教育失效困境的解决多是从社会家长两方面的因素入手,殊不知:事物的发展主要是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正如英国学者贺胥黎说:现代人更多的是灵魂的饥饿。针对中国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我认为它的改善应首先从家庭教育着手。
2.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学校教育应该助力于家庭教育。教师应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随时随地实施素质教育,课堂减负不减质,让学生的课外补习负担没有可乘之机;让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教师必备的熟练技能,以达到对学生教育的智育德育兼顾。
3.家庭教育不可由专业机构替代,那么可以考虑建立专门机构来进行家长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期使他们掌握正确的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素质,更新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进而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教育好了孩子,也提升了家长的教育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儿童;家庭教育;有效性
我国教育理念正处于转变的过渡阶段,家庭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社会的关注焦点在学校教育,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教育问题应当由学校负责,忽略了家庭教育氛围。实际上,低年级学生的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有了较强的行为认知和情绪意识。低年级儿童和父母在一起,会过度依赖家庭。但许多父母并不在意孩子的想法,家庭教育理念有偏差,以至于孩子的思想发展较为落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1我国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1.1逃避家庭教育责任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许多城市开设了多所幼儿园。幼儿园的学费高昂,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应当由幼儿园教师负责。孩子升入小学低年级后,家长这样的心态依旧存在。孩子做错事后,家长往往不寻找自己的教育过错,反而直接追究学校教师的责任。父母的工作忙、压力大,忽略了对孩子的日常教育。
1.2亲子活动较少
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上要求有家庭的依赖。低年级教育的课程较少,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呆在家里。父母对儿童有足够的支配和权威作用。倘若家长不和孩子开展亲子活动,带孩子出去游玩、踏青,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就会产生距离感。我国农村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很少,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不大。
1.3缺乏科学理念的指导
我国多数家庭在儿童教育上坚持继承,而非创新。家长的传统观念强,对孩子实施强硬的教育。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弹钢琴、绘画,报各种兴趣班。有些孩子并不喜欢这些兴趣班,逼迫之下过早失去童心,产生抵制心理。
2低年级儿童家庭教育的意义
2.1低年级儿童的社会环境发生改变
幼儿园的学习环境和小学学习环境完全不同。儿童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要求接受学校有计划、系统的知识、品德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入学时可能会有学习压力,校园自然环境和人际关系都感到陌生。低年级学生还要接受新的校规约束,这些都是较为严峻的挑战。家长可以为孩子出谋划策,帮助孩子认识一些小朋友,告知孩子在校不能做的一些事。家庭教育能够让低年级儿童更快的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2低年级是智力发展关键时期
9岁之前人脑发育速度最快。小学低年级儿童约在7周岁左右,该阶段儿童有着较强的自我抑制能力,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产生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弱,经常表现的不稳定。儿童开始形成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了思维灵活性、敏捷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儿童的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会让儿童形成正确的认知和道德观。
3实现家庭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3.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实际生活中,家长教育时常常会产生一些错误。比如,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望值,将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进行比较。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心情不好就会责备孩子。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心理生理有很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端正自己的言谈举止,采用不同方法引导孩子,并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合格的家长是从孩子特点出发,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从一些优秀的教育案例中吸取经验,摸索适合的教育方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3.2制定家庭教育目标
低年级儿童步入小学后需要承担较多责任。低年级孩子和父母相处时间多,家庭依赖性强。故此,家庭应当引导学生融入小学生活环境中,制定良好的家庭教育目标。在制订目标时要认真考虑孩子心理和身体的承受能力。目标要制订的详细合理,并且在孩子可承受范围中。比如,家长要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教育目标上规定孩子要自觉整理书包,自己承担学习用品丢失的后果。家长可适当教导孩子自觉洗衣、洗碗,培养动手能力。
3.3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正在转变阶段,家长要善于将孩子玩乐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让孩子了解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之间的联系,树立良好学习态度。低年级儿童学习比较盲目、自制力差,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干扰。家长需要和孩子多沟通交流,寻找孩子学习的闪光点。同时,家长要用闲暇时间培养孩子的心绪,可采用奖励报酬方法,让学生投身于学习中。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家长不可陪读、检查作业。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不认真学习,喜欢在旁边陪读。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孩子会产生过度依赖父母的情况。培养学习态度是长期性的,家长要为孩子拟定学习计划,按规定执行。
3.4日常生活的心理辅导工作
家长和孩子沟通交流时,要尊重和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征,重视孩子日常的心理辅导工作,让孩子能够适应社会生活。要帮助孩子端正独立学习的态度。低年级儿童的理解的世界和成人不同,心理辅导低年级儿童,不能用概念解释的方法,而是结合孩子可以理解的事例和语言进行教导。低年级儿童应具有明辨是非、尊重被爱、独立自理、团队合作、合理消费观等能力。培养孩子这些能力时,要循循善诱。孩子在人际交往时可能遇到问题,家长应当告知孩子如何和他人保持良好融洽关系、怎样避免冲突、怎样对待学习上的合作和竞争。低年级儿童考试成绩较差时,家长不能批评孩子,要以鼓励为主,和孩子进行沟通,发现孩子学习中的问题及时纠正。
4结束语
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的教育氛围,影响着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父母不能对儿童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父母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正确评价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有急躁情绪和过高要求。父母的言谈举止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家长应当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彼此促进,为孩子发展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实.浅谈低年级学生家庭教育指导[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