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民增收对策研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2 09:06: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民增收对策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农民增收对策研究

第1篇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只有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才有发展,农村才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才有基础。本文通过对XX县当前农民增收状况、农民收入来源及农收增收存在的问题的全面分析,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劳务输出、搞好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业科技体系、加强扶贫攻坚等几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农业、农村、农民、增收

引言:

近年来,XX县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农业科技,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发展,但目前仍存在许多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如何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

1.XX县农民增收现状

近年来,XX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目标,深化农村改革,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2006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23412.44万元,比上年增6075万元,增长17.47%;农民人均纯收入1399元,比上年的1256元增加143元,增长11.4%。

1.1种植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重要地位

从农民收入来源看,在全县农村经济收入中,农业收入9937.45万元,占42.45%,林业收入1050万元,占7.9%,牧业收入3574万元,占26.9%,服务行业收入2583万元,占19.08%。种植业收入在全县农村经济构成中仍占重要组成部分。

1.2农民收入增长平稳

从农民收入与上年对比来看,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一是农民出售农产品收入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今年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粮食总产增产达2%,随着粮价的上涨,畜禽产品价格也大幅上涨,全县肉产量2461吨,较上年的2255吨增9.1%,种植业和畜牧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1.3农民外出劳务收入成为增收亮点

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增加比较明显,全县在外务工农民多达13012人次,全年共实现外出务工收入2438.87万元,占总收入的10.4%,为农民增收1434万元,农民外出务工涉及餐饮、服务、旅游、加工、修理、建筑等行业。

1.4中央农民增收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中央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中央1号文)深入民心,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今年国家扶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农民从根本上得到了重视农业生产的实惠;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对增产粮食、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当前农民收入的几个重要来源

2.1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等,有效提高了全县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在全县大小春生产中大力推广各种农业新技术措施,农业科技贡献率得到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增长较快,经济作物的产值明显增加。

2.2农民出售粮食收入

由于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对粮食价格进行了调整,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加强了对粮食作物生产的田间管理,在粮食生产中虽然自然灾害严重,但仍取得了增产,2006年全年粮食总产达到55481吨,比上年增1.77%,农民出售粮食收入1137.65万元。

2.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由州农牧局牵头的与香格里拉·藏秘酒厂的青稞订单生产经过三年来的实践,在XX县沿江河谷地区种植青稞比种植小麦收入要高得多,在粮食价格低的时期厂家仍按订单收购农民种植的合格青稞。桑蚕基地建设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到2006年底,全县蚕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9451.4亩。通过有关部门对项目的扶持,该项目现已进一步的完善和成熟,全年农民出售蚕茧收入70.67万元,养蚕户户均增收达553.4元人均增收183.51。XX县种桑养蚕项目是一个以公司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也是XX县目前在产业结构结构调整中效益较为显著的一个项目,该项目的发展为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项目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2.4旅游产业的兴起

香格里拉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随着XX县旅游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逐渐成为XX县的又一个支柱产业,来自旅游业的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农民从旅游服务行业中得到的收入正明显增长。一方面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更多的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为地方特色农产品找到了销路,农民从旅游业中获得的收入正逐年增长。

2.5国家政策性扶持

国家政策性扶持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粮食作物良种补贴,根据我县的情况对全县杂交玉米种植面积进行了补贴,上级下达的补贴资金直接兑现到种粮农户手中,有效促进了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为全县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很好的政策依靠。

3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

3.1农业结构不尽合理,农民收入来源窄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农民增收,狠抓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运用行政手段的多,市场运作的少,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的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特优产品比例低,缺乏竞争力。二是一般性的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农产品品种在较大区域内大体一致,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农产品供求矛盾由总量为主转向以结构为主,从而致使农产品出现“卖难”和价格下降。

3.2农业生产成本高致使农民增产不增收

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不断上涨,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给农民带来的利益被增幅更猛的农业生产成本所抵消,农业的收益与其他产业相比是不断下降之势。农业经营分散,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小规模的生产模式导致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低下,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导致采用农业适用技术率不高,生产成本加大,从而出现了农产品增产空间变小,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受到限制,使农民增收受到很大制约。

3.3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影响农民增收

近年来,通过各级部门对全县广大农民开展一系列的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农村农业的发展,对农民生产技术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给农民增收增大了难度。

3.4劳动力转移困难约束农民增收

近年来,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村劳动力仍以就近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非农就业的机会减少,这必然导致收入渠道的狭窄。

4今后农民增收对策

农民增收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要切实处理好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与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处理好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思想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要继续抓好农民增收政策的落实,真正把扶持农业、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手中,确保让农民得到好处。

4.1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4.1.1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

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要加快实施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充分发挥各乡镇的区域优势,继续调整农业区域布局。根据XX县各乡镇区域特征和当前建设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分布,使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特优农产品的基地建设步伐,在全县内形成沿江河谷区、山区半山区、高寒坝区三个不同农产品产业区域带。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在沿江河谷地区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为主,同时抓好冬青稞种植和种桑养蚕,山区半山区以种植优质豆类、药材、林果为主,高寒坝区以发展优质春青稞、优质马铃薯、春油菜、反季无公害蔬菜、球根花卉为主。

4.1.2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县粮食总量稳定增长

近年来粮食生产获得了全面丰收,但由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粮食增产形势不容乐观,全县农业科技人员要进一步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确保粮食增产丰收,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为全县粮食总量稳定增长,切实贯彻落实好种粮补贴政策,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应长期保持在23万亩,粮食总产保持5.5万吨以上。

4.1.3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

按照农产品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尽快组织制定出我县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规程,用合同或订单形式引导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以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等,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和质量认证,在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过程中创造香格里拉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组织投资购置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设备,在XX县城建设一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中心及交易市场,严格检验检测,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树立良好的香格里拉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4.1.4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按照“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积极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一要继续扶持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青稞系列产品、畜产品、优质植物油、藏药、野生菌类、果汁果品、蔬菜、小杂粮等农产品加工农业龙头企业,为农业龙头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对列入省州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性支持,每年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州级农业龙头企业3户以上,其中争取1—2户成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4.1.5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鼓励外商以合资、合作、独资来我县兴办农产品生产、加工、旅游等领域的各类企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全县经济总量。合理利用和开发好我县境内的资源,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我县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良好格局的形成。

4.1.6积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以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行业协会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府想办办不了,企业想做做不了的事,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建立产前、产中、产后的联合服务组织,把农产品的规模化、优质化、上档次的问题很好地解决了。行业协会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扶持广大农民,按照自愿互利、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群众性经济合作组织建设要求,构建服务领域宽、组织化程度高、经营机制灵活、带动能力强的各类专业协会网络体系。帮助农村专业协会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协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交易市场、批发市场。

4.2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

4.2.1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的集约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发展在XX县1998年起开始实施,但由于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引导和重视力度不够,靠农民自发行为难以实现农村产业化发展,这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农民的引导和龙头企业的带动,才能实现农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通过发展农村优势产业的发展,在拉开水果、蔬菜、农畜产品档次的同时,方便交易,为农产品的期货交易、网上交易等创造条件,方便采购者和运销商。不论是农业部门还是科技工作者、农民、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的分级和包装、储藏等方面必须达成共识,足够重视。这是变农业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必须而关键的一步,对推动农业的标准化生产至关重要,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离不开农业产业的标准化生产经营。加强农产品的采收技术、包装技术、保鲜技术、储藏技术、运输技术、市场营销技术和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改造,保证农产品的市场优质和消费优质,保证优质鲜销、优质转化,通过实现农产品的加工优质,实现产后优质和保质。

4.2.2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

搞好订单农业直接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必须使之规范化、市场化和法制化,要严格规范产购销合同,根据市场行情制定合理的收购价格。要积极引导农民树立法律意识、价格意识、质量意识、履约意识。订单合同一经签订,产销双方都要履行合同条款的权利、义务,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避免个别农户出现“谁出的价格高,农产品就卖给谁”的现象,保证合同兑现;保证农产品的质价相符,确实维护农企双方的利益;加强合同履约监督,合同一旦签订,就具有了法律效力,产销双方必须按订单办事,发现问题要及时沟通,及早解决,对订单农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一定要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以期达到公平、公正和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的目的,确保生产者和经营者都能取得较好的效益。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发展订单农业和合同农业,引进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农牧部门要做好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原料的农产品基地,在基地建设中为农民提供优良品种,做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组织工作,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条件。

4.3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

4.3.1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就业。

进一步完善县农村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使其成为县政府的临时机构,有效与县人才交易市场结合起来,做好农民工的就业及输出工作,县乡劳务输出机构要进一步做好各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进一步建设好县乡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衔接机制,从体制、机制、组织方式、使用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实现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的一体化和规范化,立足县内,提高输出率和使用率。

4.3.2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进一步总结探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新办法,要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百万民工培训工程”、“绿色证书”、“阳光工程”和“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知识培训工程”为契机,积极争取资金,结合州内外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州内旅游和服务行业、重点建设项目等用工的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和法律法规、政策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和法律法规、政策意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用工市场的需求,更好地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4.3.3维护和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

要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积极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良好的条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降低进城和就业门槛,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竞争有序、高效公平的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加强对劳务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切实解决拖欠工资、劳动环境差和劳动安全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建立和完善民工救助机制和救助体系,加强劳动仲裁、司法援助、舆论监督,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要与全县支柱产业的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多创办一些农副产品和食品加企业,使更多的乡镇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

4.4.1支持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进入各行业和领域,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经营面,并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和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农村流动性小商贩要免于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减轻农村个体经济的负担。

4.4.2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

以《XX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进一步加快农村小城镇的建设,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形成香格里拉人文景观旅游的着力点,带动和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把发展小城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抓实抓好,逐步推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良性互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握好农村小城镇规模、功能的定位,以县城和建制镇为重点,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建设进度,使之尽快成为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为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民向小城镇聚集,鼓励农民发展餐饮、商贸、乡村旅游、中介服务等二三产业,鼓励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

4.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增收条件

4.5.1继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XX县将以2003年本级财政支农资金为基础,每年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的增长幅度。县级各部门要进一步争取国家、省、州对我县的农业项目的投入,并积极整合农业资金,向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集中,保证重点项目资金的投入,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强化支农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到位,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的效益。

4.5.2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建设人均一亩高稳产农田的目标加强中低产田地的改造,充分利用冬春农闲时期组织农民开展坡改梯、旱改水、客良、兴修田间水渠水窖等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的质量和农田生产能力。大力实施灌区节水配套工程、牧区水利工程、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不断提高农田灌溉保障,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对金沙江提灌工程和中型大沟等原有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和受损修复工作,确保有效利用。结合全县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确保农村小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加强对其投入改造和产权制度改革,推行民营化经营管理。

4.5.3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工程。进一步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等项目的实施,切实保护和建设好香格里拉优美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6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农业科技创新是不断强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针对目前农业生产成本居高难降的现实,必须加快科学技术应用步伐,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从而增强农业的投入产出效益。

4.6.1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引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实现这一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把农业科技成果直接带到农民手中,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4.6.2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巩固当前的常规种植技术的同时一步加强对高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应用。二是实施“种子工程”,推广优良农作物新品种。三是实施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通过各种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4.7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

4.7.1开展多种形式的开发扶贫

扶贫工作要以安居温饱、易地开发和劳务输出三项工作为重点,继续实施好重点扶持村和民族特困乡的扶贫综合开发,强化措施,加强协调和管理,巩固扶贫成果,进一步加强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4.7.2落实好扶贫政策

要坚持开发式综合扶贫,探索新型扶贫帮扶机制,从“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转变,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劳动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增强贫困群众外出务工的信心和能力,要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摸清底数,对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进一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到户。

4.7.3开展挂钩扶贫

进一步完善部门和个人挂钩扶贫工作,部门和个人要进一步加强对要对挂钩的乡、村、社、户的联系,提出合理化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发展建议,积极向上级争取扶贫资金,争取做到对扶贫点带资金带项目,并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活动。

第2篇

关键词:民营经济;户企合作;土地股权

2007年以来,涪陵区秉持统筹城乡发展理念,实施了“以企带村”工程,以项目集聚城市工商资本反哺农业,建成了美心(集团)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金科(集团)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南方(集团)金山谷农牧科技园、桂楼(集团)农业生态园、天木(公司)农业观光园等五大民营经济助推农户万元增收的各具特色的农业示范园区。特别是涪陵区第一个吃“户企合作”螃蟹的民营企业重庆桂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的“东江模式”,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一、“东江模式”案例剖析

“东江模式”从建立企业与农户长效增收机制和建设生态农业的高度,在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和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实现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生态保持、企业和农民增收三赢的目标。

(一)户企合作以企带村: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新探索

“东江模式”源于重庆桂楼集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营盘村实施的“东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桂楼集团公司在涪陵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利用企业经济优势,突出营盘村土地资源和近郊区位优势,大胆进行“户企合作,以企带村+土地股权”统筹发展机制的探索,大力推行“猪沼果(菜)”一体化的环保生态农业,走出了户企合作发展经济的新途径,我们称其为“东江模式”。

户企合作“东江模式”流程示意图(二)“猪沼菜(果)”生态农业:持续发展新模式

桂楼集团公司在建设“东江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时,利用猪沼菜(果)”种养循环模式,建立生态农业园,解决农事、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首先,按照“户企合作,股份合作”的统筹机制,完成了“东江优质生猪养殖场”以及畜牧粪便干湿分离与沼气池等配套建设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示范引导作用,推动了整个“东江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步伐。第二步,完成了生猪养殖场到种植园区的生产便道硬化、肥水喷灌管网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步,整理开发土地、实施机耕机种机收,推广优良品种,培育蔬菜(果)品牌,抢占涪陵与重庆城区蔬菜(果)供应市场。第四步,完善园区农业观光功能与体系,构建“猪沼菜(果)立体农业与观光农业高度结合”的“东江现代农业园区”经营模式。由此形成了“产业-废弃物-再生资源-产业”的循环经济利用模式,实现了生猪养殖与果菜种植的有效结合,增加了园区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了户企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户企合作东江模式: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

1.工业理念抓农业发展,开辟以工哺农新途径。“东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实践的“户企合作,以企带村+土地股权制”的发展模式,其实质是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到农业,把公司制企业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经营手段、分配方式,成功嫁接到农业园区的经营和管理上,延伸到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盘活上。

2.种养生态循环模式,促进户企合作可持续发展。如果说桂楼集团公司与农民建立“户企股份合作制”是从生产关系层面进行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那么发展“猪沼菜(果)”种养循环模式,则从生产力层面进行创新,为村企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3.规模化生产经营,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东江模式”拓宽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渠道,通过改土地粗放式、分散式经营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益,极大地激活了农业生产力。同时,伴随土地规模经营而来的劳作环境的改善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农村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到目前为止,园区共吸纳农民469亩土地入股,其中用于发展种植业的耕地415亩,常年从事种植业的员工只有18人,人均管理耕地23.1亩,种植效率提高了10倍。

4.城乡资源合理流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以企带村形式,发展现代农业,把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优秀的管理人才、管理方式、物质装备、生产技术等要素引入农业产业发展,弥补了农村农业发展缺人、缺钱、缺信息、缺技术、缺装备的劣势,突出了营盘村土地资源与区位优势。

5.农民素质整体提升,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成为股东,公司在对园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过程中,先进经营理念和现代企业文化等不断在当地农民中传播扩散,改变了农民的生产观念,提高了市场竞争意识,使农民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6.土地股权制,提高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可能性。东江模式通过户企股份合作机制,从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找到了农民稳定增收的切入点,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一是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向调节,企业在基地建设、农民培训、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直接进行投资,整合国家、企业、农民三者的开发资源,有效缓解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投入有限、农民积累不多、社会帮扶太弱”的矛盾。二是土地股权制,推动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体制的自身变革。三是户企股份合作制有助于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民增收难题得到有效缓解和突破。入股农民在得到最基本利益――土地租金保障的前提下,参与企业赢利后的第二次利润分配;公司返聘农民务工的工资收入,从另一方面对农民增收给予了保障,建立起了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二、东江模式助推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问题

(一)户企合作服务管理问题

一是民营企业本身的问题。参与户企合作的民营企业规模不大、技术能力不强、发展带动能力较弱;少数企业主大局意识、社会责任感不强,只希望通过户企合作项目套取政府扶持政策补助,壮大企业实力,对村企共建项目只做表面文章,想方设法应付了事,投入较少。二是政府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户企合作面临管理的婆家多,职责分散,政策扶持资源零乱重叠,引导服务管理、农民合法利益维护不到位,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相关部门及责任人员户企合作介入不深、缺乏主动性,对村企共建的发展项目未作科学统筹规划,造成村企双方共建项目的利益联接机制不健全、用地行为不规范、发展政策不确定,影响项目长远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二)农民失地潜在风险问题

户企合作、以企带村的股份合作制,缺少农业产业化经营破产风险的减震机制。一旦公司破产,作为股东的农民按法律规定应将作价入股的土地承包权拿出来清偿债务。这就意味着农民必须承担失去土地,成为无业游民,重新跌入贫困群体的潜在风险。

(三)土地入股利益保证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每家每户将土地承包权作价入股,在与“龙头企业”合作组建的公司中,农民只能是小股东,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是由大股东控制的。将农民的命运掌握在大资本手上,风险很大,接下来的疑问便是,如果大股东抽逃资金,污赢为亏,不给农民分红怎么办?

(四)土地公平估价问题

现在对于土地入股如何作价还没一个全面而科学的评估机制。农民的土地到底应该作价多少,形式上是公司和农民共同商定,而实际操作中是公司说了算。农民要么算不清楚,要么公司故意给农民算了一本“糊涂帐”。这就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公司的利益,而农民的利益就成了砧板的肉,任大资本恣意宰割。

(五)土地以租代征问题

户企合作模式基本上是通过以租代征方式获得农村土地使用权,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土地面积“缩水”的问题。企业追求的是商业利益最大化,在规模经营产业化过程中,对土地进行平整改造,配套建设沟渠道路,农产品生产加工用房,无形中打乱了农民土地承包时的四址界线,耕地面积被人为缩水。如果公司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或户企合作正常终止后,缩水耕地损失由谁来承担?谁来100%的归还农民土地承包合同上的耕地面积?二是改变耕地用途的问题。户企合作发展的渔业、生猪、肉牛、兔、羊等养殖产业,农产品生产、加工、管理等用房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土地使用性质,国家在追究违法用地责任时,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三是土地复耕的问题。户企合作退出后,土地恢复原貌和耕种需要很大一笔资金,这个由谁来负担,谁来保证兑现?

三、民营经济助推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近几年以企带村的探索实践中,“跑马圈地”已经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并且要通过法制措施逐步规范户企合作行为。民营经济助农增收必须站在“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多予少取”这一高度去思考、去谋划,去实践、去发展,必须把生态环保作为户企合作的第一要务。

(一)加强引导服务管理,助推农户万元增收

一是发展民营经济,扶持龙头企业。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只要是国家没有明文禁止的领域,只要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综合实力,有利于助推农民增收都应该向民营经济敞开大门,并从税费减免、土地使用、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民营经济助推农户增收的综合实力。

二是创新金融机制,破解融资难题。户企合作最大的制约瓶颈就是企业和农民投融资难题。设立中小型企业投资担保公司,改变传统的抵押担保方式,积极探索订单(产品)融资,发票(买卖双方的购销合同与增值税发票)、保理和商品(大宗商品存货或者货权作为质押)融资等贸易融资新模式,解决户企合作中的企业发展融资难题。设立农民投资担保机构。为实施户企合作项目的农户提供投资担保。积极探索“金融部门发放信贷资金+政府贴息+企业担保+农户(向企业交售订单农产品)偿还”融资模式。从而实现“确保放贷回收、减轻企业投资压力、保证产品收购来源、增加农民经营收入”的互利互惠效果。

三是强化服务监管,助推户企合作。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民营经济助推农民增收行为,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介入户企合作,建立统一的户企合作信息资源系统,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提供项目规划、融资支持、土地流转、技术咨询、市场开拓、风险评估与控制等行业服务,切实履行综合协调、监督管理职能。

(二)做大做强切好蛋糕,确保户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一是把“蛋糕”做大是发展之基。“蛋糕”做大指的是要努力提高户企合作生产经营效率、农产品附加值、资源的永续利用。通过资本化运作、集约经营土地资源,把各种现实的生产要素整合起来,实现最优化结合,寻求最大化增值。

二是把“蛋糕”做强是持续之源。让农民真正得到利益,才能得到农民的广泛拥护,户企合作才能有不竭的生命力。一方面以户企合作为龙头,发展周边村社农户按统一技术标准、生产流程、包装标识、市场销售组织生产,提高户企合作的集聚能力与辐射带动实力。另一方面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户企合作要最大可能地雇用当地农民进行带岗培训,让农民成为新型的产业工人,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收入。同时增加股份分红收入。户企合作的产业要向精、深加工方向延伸发展,延长产业链,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确保入股农民红利收入最高化。

三是把“蛋糕”切好是和谐之本。建立健全户企合作利益协调机制,在将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兼顾企业和村集体利益,做到个人、村集体、企业三赢。一要合理选择合作项目。各村历史、立地条件不同,因此在户企合作助农增收时,应充分考虑各自实际,合理选择村企共建项目,切忌企业与民争利;二要合理选择利益联结机制。这是户企合作的关键。主要包括三大机制:建立在散户生产基础上的“订单保护”捆绑机制,即企业和农户签定农产品收购定单,实行保护价收购,企业只有在完成产品回收,履行了助农增收义务后才能享受政府的扶持政策;建立在土地返租基础上的“基础加绩效”工资制。即农民在只投入劳动力的前提下,承包企业指定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在确保其基础工资的情况下,根据上交产品的数量与质量确定生产者绩效工资;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绩效报酬”机制,即业主与农户签定《种养合同》,由业主提供种苗、技术、饲料等生产物资,农户提供生产场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业主承担市场风险,农户承担生产风险,并通过向业主交纳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获取劳动报酬。三要合理选择合作方式。户企合作的核心资源是土地,应根据户企合作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下三种不同的合作方式:地租股份制,农民用土地租金入股,按出资比例承担经营风险和利润分红;土地股权制,农民把土地作价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复式股权制,农民股权为“土地作价+土地租金”,主要目的是通过政府补助方式,保障农民利益最大化,有效释放户企合作助农增收综合效益。

(三)创新土地管理机制,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一是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保险基金机制。即通过统筹保险或者商业保险手段,在农民土地流转收入、股份作价本金或分红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户企合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公司破产债务清偿、改变耕地属性土地的征地补偿、土地复耕补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的减震机制。最大限度降低破产失地农民跌入贫困群体的可能性。

二是明确土地产权关系与主体。依法赋予农民永久的土地使用权,突破传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的经营形式,将传统的集体与农民之间对土地的租赁关系转变为委托关系,并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权责,得到法律的保护。通过合同关系,将农村集体与农民的关系定格为市场的关系,以便更好适应以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环境。

三是注重土地股权制的公平性。土地股权是股份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这直接决定了农民股份的多少以及公平与否。建议按照集体土地和户籍关系的管辖范围,在社区集体组织内部按人口来界定和分配土地股份权,失去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如农转非、去世)的乡村人口不再参加土地股权的分配,从而保证农村土地制度稳定性和收益分配的公平性。

四是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和价格评估机制。促使土地产权的价格化,通过市场竞争科学地确定农村股改土地的市场价格。股份制改革实际上以资本合作为基础,无论是在决策过程中还是在分配形式上均强调资本本位,符合土地市场发展的趋势。因此,实现土地产权的价格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资本化,通过价格评估确定土地产权股份的划分和流转,决定在决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流向和收益分配环节中收益分配的问题。

五是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土地股权制改革。在适宜规模经营的地方通过土地产权的合理转让建立农业股份制公司,吸引工商业资金投入农业,促进农业与现代化市场经济接轨。允许外来资本进入农村土地市场,从农民手中购买或租赁承包经营权,集中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实现农业机械化。

六是强化土地使用属性监理。保护农村耕地,限制农业用地的用途,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股权化以后的农村农业用地原则上应以农业生产、开发为主。严厉打击非法征地、低价征地、无偿圈地、以公共利益征地后又改变土地用途或卖给开发商、以租代征等违法行为。建立对地方各级政府的监督体制,确保地方政府严格、有效执行国家的措施,杜绝基层政府对户企合作中以租代征行为给予默许的现象。

(四)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户后顾之忧

一旦户企合作的公司破产,农户的失地潜在风险就暴露出来了,为避免失地农户再次跌入困难群体,必须要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力度。制定失地农民培训的总体规划。明确主管机构,从培训对象、内容、时间等方面统筹协调,劳动、农业、科协、教育、老促会、扶贫办等方面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要有针对性地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和形式,将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订单式培训与推荐就业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引导性培训相结合。

二是切实推进失地农民就业。在统筹城乡就业时,把失地农民就业纳入优先安排范围。在政策上激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享有城镇失业人员同等的优惠待遇。对尚未就业的,享有城镇失业人员同等的免费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

三是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户社会保障制度。优先建立基本养老机制。要改变一次性货币安置为主的做法,按照政府、村集体和个人4:4:2的比例筹措资金,对失地农民全部实行养老保险。在失地农民自愿基础上,将其纳入城市户籍管理,在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社会保障部门要直接介入用地过程,确保失地农民生活保障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黄小君.户企合作营林模式初探[J].中国文秘网,2011,(6).

[2]刘学侠.土地股份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J].农业经济问题,2007,(7).

第3篇

【关键词】宁德 ; 农产品深加工;农民持续增收;对策研究

如何探索和破解宁德市农民增收问题,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摆在宁德市政府及农业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解决宁德市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则是破解宁德市农民持续增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就提高宁德市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出一些思考。

一、宁德市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积极采取政策扶持、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强化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09年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除水产品、竹木加工企业)5890家,产值达137.56亿元,年平均增长18%,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6%,比2005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60%。

2、规模企业不断壮大。各级龙头企业通过增资扩产,规模越做越大,实力明显增强,带动能力增大,市场辐射面扩大,显示出较强的扩张能力,成为我市区域经济的重点骨干企业。据统计,2009年规模以上企业109家,比2005年净增31家,实现产值51.78亿元,是2005年的1.9倍,其中宁德南阳实业有限公司成了我市第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3、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市各级农产品加工部门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引进,改造、新建,引进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先进生产工艺和生产线,推进了农产品加工由作坊式粗加工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系列化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如福安市林芝茶厂新建一条坦洋工夫红茶工艺造型生产线;古田山花食品有限公司在原有日产500kg珍珠银耳茶生产线的基础上,引进一条日产800kg珍珠银耳茶生产线。同时通过产业联盟,宁德投洽会、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和“院市合作”的机会,许多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一些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取得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新产品,培育和吸纳了一批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4、区域特色的加工产业体系逐渐形成。几年来,各级农产品加工业部门发挥资源优势,选准项目,基本形成了茶叶、食用菌、粮食饲料、畜产品、果蔬加工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体系。一是福安、福鼎等地已初步形成区域特色茶叶产业集群。福鼎市白茶加工基地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福鼎市星火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和福安市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二是食用菌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古田县玉田农产品加工区按照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构建了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纽带,联结商贸拓市场、联结基地带农户、联结科研出精品的新型产业链,带动了农户、基地和关联产业发展,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5、产品竞争力不断加强。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多年来通过开发新产品,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逐步形成了产业多元化、产品系列化的良好态势,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一是开发新产品。如南阳实业有限公司依托生猪养殖基地,发展饲料加工、大米加工和肉制品加工,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营格局,拉长了产业链,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福鼎好口福食品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开发了六大系列槟榔芋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销售区域不断拓展。二是培育品牌。通过技改,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涌现了一批省级名牌,树立了企业新形象。全市已有48个绿色食品,53个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

6、社会贡献不断加大。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了17万人的就业岗位,每年支付17亿元的工资报酬,平均每年为每个农村劳动力增加近1000元的收入。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主体力量,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宁德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与其他设区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具体而言,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的有力带动。虽然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几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带动全市各乡村农民共同致富的要求来看,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只有宁德南阳实业有限公司成为我市第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多数企业仍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龙头企业整体带动能力有限。此外,农户与龙头企业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建立,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由此导致农产品加工明显滞后,产业的出路和增值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能量还比较有限。

2、缺乏科技的有力支撑。虽然近几年“科技兴农”在全市上下已形成共识,各种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水平也有一定提升,但在对外农业技术合作等方面路子不宽,尤其是在宁台农业合作上虽有地利之便,却未能有大的进展;在利用高新技术进行农产品深层次开发和综合利用上也进展缓慢,精品不多,农产品附加值低。

3、缺乏资金的有力支持。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很难得到信贷部门支持,而农村信贷机构又存在网络不完善、贷款利息较高等问题,导致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经营大户特别是分散农户信贷困难,农民投资创业艰难。资金缺乏,投资乏力,是当前制约宁德市农产品加工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也是制约农民投资创业的一个关键因素。

4、缺乏信息的有效服务。由于区位条件限制,农村信息闭塞,获取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供求信息及新产品、新设备、新科技信息等渠道狭窄,手段方法简单,难以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生产、销售及升级换代形成有效服务,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

5、缺乏人才的智力支持。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上处于初加工多、水平低、规模小、综合利用差、耗能高的初级阶段,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实力不强,家族式管理模式随处可见;企业缺乏规范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其中关键是缺乏职业经理人和中高级技术人才。但由于条件的局限,要面向更广的区域求聘人才,显然极为困难;而本地的人才又囿于政策的局限,未能充分得到利用。

三、提高我市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思路

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是当前宁德市政府及农业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宁德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各有关部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必须共同努力,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快速、稳定增收。

1、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立,可以加大营销力度,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同时可以改变农产品大量集中上市,价格下跌的境况,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建议宁德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税费减免、贴息贷款、产销信息引导等鼓励和扶持政策。并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增加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的技改投入;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等,要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地建设、科研开发、技术服务、质量标准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科技、农业、乡镇企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科技开发资金、教育培训资金,应有一定比例用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外经贸部门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制品出口的支持和协调服务。同时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收购、兼并、联合、控股等方式,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结和重组,促进有益资产的优化组合,打破以往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实现从产品到资本,从产品运作型到资本经营型的经营模式转变,促使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尽快成长起来。

2、培育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提高品牌知名度

应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着力建设一批食用菌、茶叶、畜禽、果蔬、粮油食品加工示范区,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实行原料生产基地、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建立一批农产品加工一体化示范工程。鼓励企业开展“三品”认证,积极申报名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3、完善农产品加工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信息体系建设,利用“969155”服务热线和农村信息网,建立农产品加工信息平台,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及时。鼓励成立农产品加工专业协会。引导协会根据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培训、管理、信息等各方面的服务,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县级管理机构到省外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理念,进一步推动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4、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标准体系

应加快制定符合我市实际和国际惯例的农产品原料和加工制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尽快形成完善的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标准体系,把推行农产品和加工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建设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结合起来,逐步建立标明产品的产地、质量、标准的等级标识制度。鼓励和推进企业积极推行GMP和HACCP、ISO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保护等认证,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建立对世界有关标准组织动态跟踪的制度,鼓励和积极采用国外的先进标准,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5、优化人才环境、筑巢引凤

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必须采取综合的措施加以解决。对有技术、愿意返乡自主创业的优秀大学生,通过申报审核,开设绿色通道使其挂靠有关科研单位,以便解决其创业期间资金往来、评定职称等困难。对高薪引进的人才,要在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方面给予提供方便,要营造一个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的软环境。对多数人才来说,待遇虽然是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成就事业的环境。目前我市不少乡镇不同程度存在人才部门所有、人才流动不畅、人才使用排资论辈等问题,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人才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为一些人才流动到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和支持。

6、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应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经营方式进行创新,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形成“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鼓励农户通过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交易,形成稳定的、比较公平的利益关系,保证稳定的、规格和质量符合标准的加工原料供应,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及各类专业协会等,发挥它们在技术推广、培训、管理、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加强规范管理,使其带动农户遵从市场规则,维护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中各个方面的利益。

7、积极开展宁台农业经济合作,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升级转型。半个世纪以来,台湾经历了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煊的产业演进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加工制造业向外转移和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由于两岸在经济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台湾加工制造业的外移和传统产业升级迫切需要祖国大陆的支持。宁德与台湾具有“五缘”优势,更应紧紧抓住机遇,主动积极地与台湾开展农业经济合作与对接,汲取台湾地区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及利用高新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和综合利用上技术的先进经验,引进台湾农业产业富余的资金、设备及人才,促进农业的深度合作与对接,为我市农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升级转型服务。

参考文献:

[1]“2009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综述”《红旗文稿》2009年第24期。

第4篇

关键词: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现状;问题;增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4.8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庞大的农业体系和农村人口,河南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大,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3%左右。周口市又是河南省的农业大市,实现农村经济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且增长缓慢,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村稳定和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深入探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和较快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1 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的现状

1.1 周口市农民纯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

图1 2006年-2013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

周口市城镇居民、农民人均纯收入

近几年以来,周口市以提速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农村经济的重点,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探寻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认真落实和出台了一系列利农惠农政策,全市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图1可以看出,2006年以来周口市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为15%~20%,尤其是2007年突破3000元,2010年突破4000元,2011年突破5000元,2012年突破6199元,2013年达到了6950元。2010年以来每年增加的幅度更大,每年增加1000多元。

1.2 周口市农民纯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随着周口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讲,农村居民收入仍然偏低,农村居民占城镇居民收入的比重在40%以下。根据图1可以看出,2006年周口市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2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6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城镇居民的36.5%,2013年周口市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80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69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城镇居民的38.5%。

1.3 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与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依然很大

周口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来源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化的组织化程度低等原因,造成周口市农民纯收入较低,并与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较大。由图1可以看出,2006年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641元,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61元,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河南省的80.9%;2013年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50元,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475元,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河南省的82%。虽然近几年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006年的2.63倍,但与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还比较低,且差距在2000元左右。

1.4 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河南省各市相比较增长幅度小,增长率慢

根据河南省所辖的各市中2012年、2013年农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和增速比较来看(表1),近两年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河南省各个直辖市中最低,增幅最低,增长率也属于较低的行列。2012年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199元仅为郑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2531元的49.4%,2013年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仅为郑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9元的49.6%,差距还在扩大。由表1还可以看出,除省会城市郑州市外,北部、西部工业较发达,人均GDP高的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增幅大,以农业为主的中东部,人均GDP低的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增幅小。

图2 2013年周口市农民纯收入结构比例

1.5 周口市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2013年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同比增长12.1%,

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3%。其中,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为3533元,同比增长14.6%;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046元,同比增长8.5%;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纯收入371元,增长20.5%。周口市农民收入来源中(图2),家庭经营收入占43.8%,仍然是农民收入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工资性收入是周口农民增收的动力主要来源。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的扩大和工资水平的稳定提高,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逐步加大,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0.8%。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带动了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其在纯收入中的比重也呈逐步上升态势,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来源。

表1 河南省各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单位:元)

排序 市 2012年 2013年 增长率 增长额

1 郑州市 12531 14009 11.8 1478

2 济源市 10648 11958 12.3 1309

3 焦作市 10113 10113 13.6 1375

4 许昌市 9819 11007 12.1 1188

5 鹤壁市 9388 10608 13.0 1220

6 漯河市 8755 9875 12.8 1120

7 安阳市 8618 9670 12.2 1051

8 新乡市 8647 9728 12.5 1080

9 三门峡市 7906 8925 12.9 1019

10 洛阳市 7777 8756 12.6 979

11 南阳市 7752 8729 12.6 977

12 平顶山市 7518 8541 13.6 1022

13 开封市 7414 8355 12.7 941

14 信阳市 7008 7982 11.2 785

15 濮阳市 6945 7904 13.8 958

16 驻马店市 6599 7483 12.7 838

17 商丘市 6426 7217 12.3 790

18 周口市 6199 6950 12.1 750

2 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人均纯收入收入水平一直偏低

虽然周口市农民收入近几年稳步增长,但收入总水平仍然不高,低于河南省其他地市,还不及郑州市的50%(表1),也低于周边各市,仅为许昌市的63%,漯河市的70%,与驻马店市、商丘市相比较收入差距也有300~500元,且增长速度也慢于周边各市,迫切需要加快增长步伐。

2.2 农产品增产和增收困难越来越大

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43.8%,且家庭经营性收入中主要是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较大。然而周口市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偏少,再加上异常气候日益频发,进一步提高粮食等农产品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农副产品质量差,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低;农副产品品种落后,科技含量低,一直处于低价位销售状况。

2.3 农村务工人员工资水平增长动力不足

工资性收入是周口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50.8%。周口农村务工人员虽然数量众多,但普遍学历低,技能不高,多从事建筑、搬运、纺织等密集型劳动,工资提升空间有限。

3 提高周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措施

3.1 推动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稳定各项补贴政策,逐步加大力度,继续对种粮农民进行直补。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当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和基本稳定,支持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价格随着成本上涨而提高,健全完善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价格支持政策,保证农民获得合理收益。

3.2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逐步扩大高产田面积

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保护执法力度,建立健全长久用于粮食生产的高标准粮田保护制度。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农业高产田建设项目,逐步扩大农业高产田的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

3.3 推进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增效能力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使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对路。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初步形成优质小麦、专用玉米、高蛋白大豆、优质抗虫棉、高油花生、小杂果、芦笋、小辣椒、瓜菜、食用菌等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 引进农业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流通等行业。重点扶持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功能全、辐射面广、潜力大的加工企业(如莲花集团、大用集团、华英集团等)和流通企业(如黄淮农贸市场),通过这些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并形成一个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附加值。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民生产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积极培育各类农业经纪人队伍和农业营销大户,切实解决销售难问题,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3.5 建立健全农村劳务市场,加大农民工技术培训力度,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质量转移

坚持城乡统筹就业,从根本上取消城镇和农村劳动者就业的各种限制。探索建立功能完善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就业提供均等机会。继续实施农民转移就业的“阳光工程”,创新工作理念,改进训练模式,强化监督管理,有效提升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为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钟智利.沈阳市农民收入现状与增收对策[J].辽宁农业科学,2012(6):

68-70.

[2] 周口市统计局.周口统计年鉴,2012.

[3] 胡振华,宋姗姗.农民收入现状与增收对策分析―河南省为例[J].贵州大学(社会科学版),2012(04):39-45.

[4] 何丽.楚雄州农民收入增缓原因与对策[J].云南农业,2012(03):38-39.

[5] 河南统计网.各省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

第5篇

关键词农村产业结构;农民收入;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 f321;f32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011-0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利于直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而且有利于缓解目前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关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理论界已有较多研究。

在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中,齐晓丽、冯彦妍着重从家庭经营收入、劳动报酬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几个方面对农民收入结构进行了考察,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在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关系的实证分析中,谭燕芝[1]表明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金融发展,但农村金融发展却不利于农民增收,也不是农民增收的格兰杰原因,并且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农民增收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贡献率;在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民收入增长的互动作用分析中,张秀生教授[2]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内涵及作用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笔者基于农村产业结构与农民收入的数据,通过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农民收入的关系[3,4]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有针对性地对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相关建议。

1数据来源

笔者采用天津市1980~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变量包括天津市农民收入水平的人均纯收入,用i来表示;由于数据的可得性,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养殖业所占的百分比来表示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用s来表示。为避免因数据变化带来的剧烈波动和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分别表示为lnr和lns(见表1)。

2实证方法

2.1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第6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增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0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4左右。而农民收入又是目前破解“三农”问题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具体重要的意义。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城镇收入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拉大,而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好农业科学技术。因此,本文探讨了农民增收和农业推广的关系,为今后农业推广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

1.1 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节约农民劳动成本。农产品通过新型技术加工可以实现产品的升值,促进农民的增收。因此,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并推动产业化不断发展。

1.2 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手段

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如新品种的引进、配方技术利用、高产栽培技术及农业机械的利用,这些新的科技技术不但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因此,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改变落后山区农业面貌的重要途径。

2 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中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

2.1 农民普遍素质偏低

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对覃塘镇农民调查发现,该镇农民受教育低,大多数都只有小学或初中学历且老年化的现象日趋显现,这种现状导致农民在思想上不愿意接受现代化农业的经营模式和农业科学新技术,只满足传统的耕作方式。另外,农民由于缺乏基础的农业知识,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乱用药,乱施肥的现象严重,这样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回报率,同时还破坏了土壤结构,使农药残留超标。

2.2 农技推广队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

目前,我国农技基层推广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推广知识只停留在过去,对现阶段的推广技术掌握不够,无法满足现代化推广的要求,这导致了推广效果逐渐降低。根据调查,覃塘镇农技推广人员90%以上是中专生或高中生,知识结构老化,对一些新兴作物栽培技术、新农机的使用和维护技术还不够了解,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这严重制约了推广的步伐。

2.3 农业推广经费不足

科技推广服务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各级政府用于在科技推广服务和农业科学研究的费用较少,使推广人员的工资得不到保证,影响了推广人的积极性,由于经费比较少,所以难以开展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推广设施也比较落后,有的也是形同虚设。此外,农业技术推广应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基础的硬件设施,如电脑、电话,但目前很多基层农业推广部门都没有固定场所,有些大楼被长期租赁,这导致农业推广技术人员不能够正常开展工作,使得新技术很难进行推广。

3 农业技术推广对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培训力度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及报纸等方式,传播一些基础的农业知识,同时要定期开展技术类的培训工作,组织培训班,技术讲座等,也可以邀请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到现场面对面的给农民进行指导和讲解。加强农民基础教育,目前,农村基础教育普遍落后,这是导致农民素质低下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农民基础教育工作,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

3.2 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建立专项资金账户,把每年培训农民的经费落实到政府财政预算,确保各项农业推广项目、引种及示范工作的进行,同时要做好财政补贴政策的指导、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鼓励外资、民营、个体资金投入到农业,促进农业专业化,农机化,标准农业化。

3.3 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三农”服务的主体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他们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推广效果的好坏,因此,要采用会议培训、视频、考试及进修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培训,以更新他们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为现代化农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3.4 采用农民比较容易接受的推广方式

受农民自身素质问题,高深的技术理论会造成农民兴趣的下降,因此在实际推广中要采用简单的推广方法。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带动和辐射周边乡镇。建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农民加入。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通过他们的试验示范,让农民亲身感触到运用农业科技所带来的实际效应,真正提高农民对科技成果的兴趣度。

3.5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监督体系

根据调查,贵港市目前的农业监督体系存在问题,因此要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监测网络”,保证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情况,结构变化情况、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开展经营服务情况及公益性职能发挥情况等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服务质量。

3.6 建立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平台

地方农业部门要建立农业信息网,便于农民及时了解当地农业实况,病虫害防治技术、养殖技术、田间管理等。通过广播及电视,图文并茂的向农民宣传农业技术知识,这样更加生动、直观和便捷。建立农村信息技术服务点,可以及时和宣传农业信息,也可以提供农村技术咨询服务,这样有利于提高农业推广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志英,司静波,郑先哲.以农业推广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55-57.

[2] 黄祖辉,钱峰燕.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12):15-16.

[3] 刘进宝,刘洪.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弱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9):26-29.

第7篇

【关键词】农民增收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重庆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存在着大城市与大农村、大工业与大农业、较小范围的都市发达地区与较大范围的农村欠发达地区同时并存的现象,“三农”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自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轨道,农业和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农民收入水平近年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当前重庆市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与预期要达到的收入目标仍有很大差距。重庆市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概言之,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取得根本改观,因此,需要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重庆市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土地资源约束趋紧,制约农民增收。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国家下达给重庆市的耕地保护目标是到2020年,耕地总面积必须保证217.07万公顷(3256万亩),重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受到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制约。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有关数据统计,重庆的耕地总资源为3078.38万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为2076.64万亩,平均每个农村人口拥有常用耕地仅有0.86亩,平均每个农村劳动力拥有常用耕地1.51亩。全市中低产田土占耕地总面积的80%左右,15~25度坡耕地占32.5%。重庆市人均耕地面积小,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但同时又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撂荒现象,土地实际利用率很低。由于农资价格增长过快、种粮投入产出比低、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原因,很多土地无人耕种,土地资源匮乏与土地撂荒现象并存。此外,重庆市农业水资源分布不均,区域性、结构性缺水严重。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气候对农业的破坏性较大。天然草原资源有限,制约草食牲畜的发展规模。农业生态环境脆弱,酸化土地、水土流失、石漠化面积分别占15.1%、48.6%、11.6%,自然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2500万亩次、9000万亩次,给农业造成损失。

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制约农民增收。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是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化,农业机械和农业科技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重庆地形多为山地、丘陵、缓丘平坝,山高坡陡,田块零散,呈不规则形分布,田土依山傍水,不利于机械化耕作。田间机耕道建设较为滞后,坡度大、弯道多、路面窄、不平整,农机作业效率很难提高。农村经济落后,农民购买力差,农机拥有量较少,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人拉牛犁,肩挑手抬的现象在农村很普遍。

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数据资料显示,全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只有0.88%,机电灌溉面积比重为3.88%,采用现代喷灌、滴灌、渗灌技术的土地占耕地面积比重都非常低。此外,重庆农村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低,缺乏创新,农业科技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阻碍农民增收。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科学的农业产业体系是衡量现代农业的重要指标。整体来看,重庆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使农民增收较为困难。重庆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粮猪型结构比重过高,农业粗放经营,农业生产链短,生产布局趋同。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产业结构和布局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区域差异性和比较优势不明显。上下游产业之间相互衔接不紧密,一般性品种多,初级产品多,精加工、深加工产品少,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数量、规模偏小。

目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优质、绿色、营养的农产品更受亲睐,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大,而重庆农民的思想尚未转变,现有的生产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总量供过于求,但结构性需求短缺,使得农民增收困难。

存量劳动力资源匮乏,农民增收的主体缺位。通常来讲劳动力资源包括劳动年龄以内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和劳动年龄以外实际常年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根据重庆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数据统计,重庆市农村户籍劳动力为1496.52万人,农村常住劳动力为1090.41万人,户籍劳动力与常住劳动力之差(净流出)为406.11万人。外流的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受教育年限相对较长。存量劳动力质量偏低、年龄偏大极大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但同时又存在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农业人才结构矛盾加剧。一些地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现象日趋明显,农村留守人员整体素质不断下降。他们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新观念的意识不强,种粮吃饭、养鸡换盐、喂猪过年的思想还没彻底转变,技术推广难以到位,规模化生产销售难以实现。

重庆市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巩固高产田,提升中产田,改造低产田”的思路,配套农田水利设施。以农业经营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模式生态化、耕种机械化为目标,加强农田综合整治,加快建设乡村道路,提高农田质量,改善农机作业环境。根据重庆特殊的地形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对土地的开发和整理。依托各区域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引导农民连片种植,实行规模化经营,进行连片开发。鼓励农民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如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政府应加强对撂荒地的管理,帮助农民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将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实施产业化提升行动,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实施产业化提升行动,加大龙头企业信贷担保和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吸引城市企业加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行列,形成多种所有制结合、多业兼营、产业互补的龙头企业格局。培育产后深加工与市场营销的龙头企业发展,打造西部农产品加工高地。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扶持重点产业大户的政策措施,创新直接到产业、直接到大户的政策落实机制,从农资综合补贴中切块,重点支持种粮大户发展。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促进产业大户向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创新服务方式,分产业建立大户档案,在科技推广、疫病防治、信息服务以及贷款担保方面给予政策支撑和技术支持;发展种养结合、种加结合、产供销结合的结合型、综合型经营大户,形成新的产业链、产业群。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根据重庆市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各区域比较优势与特色,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生产结构,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在农户和市场之间搭建有效对接的平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经营体制。发展和建立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技术协会等,探索培育专业服务公司、农民经纪人等。探索并推进农民以土地和资金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真正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促成农业生产中各参与方的合作共赢,从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转变和革新经营方式,增加农业的经营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

农村人力资源保护与开发并举,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正确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与引进的关系,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确保农村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对于留守农村的存量劳动力,要通过多种途径挖掘潜力,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其较快成为适应农业发展的实用人才。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带头人,向农民普及新品种、新技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根据重庆市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性强的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帮助农民将生产技术运用到日常劳作中,促进农民实现增产增收,使农村劳动力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体。

此外,还需要健全财政支农机制,拓宽财政支农资金的来源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逐步建立起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财政制度,提高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加快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保障水平。

结语

当前,重庆市农民增收面临诸多突出问题。政府部门必须要用实功、出实招、求实效,针对性地设计和制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加强农村人力资源保护与开发力度,建立保障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第8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民;增产;收入;粮食产量;影响

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同时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是实现农业增产和农业增收的重要手段。鉴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农业的机械化,提高机械化水平。

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化水平,极大的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可见,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和农民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增产的促进作用

农业机械化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是对传统农业发展的创新和改革。首先,农业机械化使得人均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粮食生产区推进机械化的进程,大大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产出率,真正的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拓展了农产品的范围,进而调动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其次,农业机械化扩大了农业产业化的规模,摆脱了生产和经营管理对农业发展的束缚,扩大了发展规模,进而推动了农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可见,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且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截止到2012年,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达到了57%,农业进入了机械化阶段,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二)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农业机械化不仅推动了农业的快速发展,还未=为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动下,粮食产量提高,并且投入减少,这就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解放了劳动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农业发展的效率,减少了人力的投入,这就解放了劳动力,进而使农民可以通过其他推经赚取更多的报酬。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各种大型以及中小型的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对提高农业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还不是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首先,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且人均耕地少,这就使得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解放出的剩余劳动力难以完全吸纳,特别是在二元经济状态下的农业基础较为薄弱,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缺乏充分的支持和补贴。其次,由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处于起步阶段,农业机械各个方面还不完善,进一步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例如机械使用对能源供给以及环境的重大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农业机械使用量的不断增长,耗油量也不断增加,于此同时机械的使用效率也不高。此外,石油价格的上涨对机械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加大了机械化的成本,并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

三、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对策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着眼于当前农业机械化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研发的投入

农业机械化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对机械化研发的投入,特别是要对一些生产效率低的产业进行技术的扶持。充分的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而根据国情建立相应的机械化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同时政府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机械企业建立自身的研发机制和研发体系,并引入到市场竞争中,为机械化注入竞争的血液,推动机械化的快速健康发展。此外,为了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良性循环,需要引导院校的参与,共同克服技术难题,真正的做到优势互补,加快相关产品的成果转化进程。

(二)加快农业机械推广速度和范围

农业机械的研发是农业机械化的一个开端,研发出适合地区使用的农用机械以后,还需要借助一定的措施进行机械的推广,即让农民了解到机械的性能和效果,进而调动其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建立一支推广团队,方便技术人员对农业机械的使用进行技术指导,包括使用和维修保养的方法,提高农民使用机械的素质。此外,还需要向不发达地区进行技术的推广,使农民及时的了解产品,并自觉的使用,特别是要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使其了解到机械化的信息,真正的使其成为农业机械化的主力军。只有农民掌握基本的农业机械知识,才能够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正确的使用机械,充分的发挥其增收和增产的作用。

(三)建立机械化发展体系

大力开展科技下乡培训活动.用知识武装农民,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科技培训体系,各级政府将乡村机械化使用率作为干部考评点,建立科技与使用者之间的桥梁。更要增强农民对机械使用的信心,建立适当的机械使用风险保障机制,鼓励农民使用新机械,要确保通过机械的使用让农民看到实在的好处,通过收入的增加让他们自发使用机械。改善农业机械发展的环境,设立机械使用基金,确保机械的使用而增收,建立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

四、结束语

总之,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农业的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业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加大对农业机械的资金和技术投入,鼓励企业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并做好相应的推广工作,进而提高农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率,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瑞成.科技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农业技术经

济,2012(02)

[2]张晓山.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07)

第9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实证分析;存在问题

一 引言

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改善农产品的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拉动内需,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可以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发展当地的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还可以根据当地资源状况进行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笔者利用2004~2010年奈曼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的相关数据资料,在分析奈曼旗农业产业结构及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二 奈曼旗农业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农业既是农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销售市场,又是农产品加工部门的原料供应者。农业和农业关联产业之间,不仅在人力、资金、资源方面存在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联系,而且还在生产技术上存在着较为密切的投入产出关系。这客观上要求农业和农业关联产业必须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2004~2010年,奈曼旗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绝对总量在同步增长的同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减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并有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稳步增加(见表1)。

1.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1993~2008年间,奈曼旗在农林牧渔之间的结构调整上,种植业产值仍有所上升,牧业产值有一定比例的增加,林业和渔业所占比重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见表2)。种植业仍然是奈曼旗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种植业所占比重从1993年的55.7% 到2008年的56.4%;牧业比重从1993年的31.6% 上升至2008年的39.4%,绝对量增长了101514.3万元,增长了3.91倍,林业所占比重从5.1% 降至3.5%,绝对量增加5611.8万元,增长了2.37倍。

2.种植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从表3可看出2004~2008年,种植业内部的粮食作物占绝对优势,结构变动特征总的特点是,种植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不明显,蔬菜瓜果类播种面积和所占比例有小幅上升,经济作物所占比重略有上升。种植业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的比例从2004年的73.08∶7.1∶2.43,调整到2008年的82.29∶7.3∶4.55(见图1)。从种植业结构变化上看,近5年调整的方向不是很明显。政府应在政策上有所倾斜,确保经济作物和蔬菜瓜果播种面积的增加和农民增收。

从粮食作物内部结构的变化上看,主要粮食作物中,玉米比重一直在60% 左右,其他作物比重不足10%,甚至低于5%。玉米、水稻所占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由于粮食作物总的播种面积减少较快,实际的播种面积都处于减少趋势。近五年玉米所占比重一直处于60% 左右。

3.养殖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养殖业农产品中,肉类占到80% 以上,其次是牛奶的产量。从2002年以后养殖业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肉类和牛奶的比重呈此消彼长的态势。从肉、蛋、奶和羊毛产品的产量和结构变化上看,肉类总产量增加速度最快,从2004年的52048吨增加到2008年的87004吨。禽蛋产量从2004年的4134吨增加到2008年的7238吨,羊毛产量增加不明显。

三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几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奈曼旗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1)1993年~2010年,奈曼旗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65.2%下降到了21.4.%,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由原来的21.1% 和21.2%分别增加至49.5% 和29.1%。说明奈曼旗在这16年中,其经济已由一个农业旗逐步向农业和工业并存的经济转化。

(2)1993~2010年的16年间,奈曼旗第一产业内部各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可以看出,奈曼旗农业结构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并未发挥作用。

(3)2004~2010年的5年间,奈曼旗粮食作物中的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占主导地位,区位优势明显,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应利用玉米的区位优势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经济作物中的油料产量相对较高,其他则非常少,养殖业中的肉类产量相对较高,牛奶、禽蛋等高蛋白的养殖业产品则产量很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奶、禽蛋的需求将增加,应鼓励农民发展畜产品的生产。

参考文献

[1]焦嵬嵬.黑龙江省肇东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2]赵劲.内蒙古五原县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3]熊德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与关键[J].经济研究参考,2002(71)

[4]林鲁生.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6)

[5]万多.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