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影视行业的前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2 09:06: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影视行业的前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影视行业的前景

第1篇

内容摘要: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是市场主导型的代表国家之一,英国银行有独特的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本文从英国银行的发展史开始,详细地分析了其组织结构、监管方式、存款保证要求等,为英国的商业银行经营总结出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对英国商业银行的研究,有利于对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吸取一定的经验教训,从而为我国的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关键词:英格兰银行 清算银行 商人银行 分业经营

英国商业银行的诞生及发展历程

(一)英国商业银行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16世纪末,随着英国在世界上霸主地位的建立,英国最初的银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这其中就包括伦敦“金匠业”。金匠原本只是从事金银饰品加工的商人,他们刚开始只是替人保管金银首饰,发行一些金匠券,随着贸易数量的增加,金匠券开始作为一种流通工具在市面上流通,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金匠本票。于是最初的银行便形成了。后来,这些黄金店铺也慢慢地演变成了私人银行。

(二)英国商业银行的诞生及初步发展

17世纪,作为迅速崛起的经济强国之一,荷兰的银行率先实现了低息贷款制度,这一革命对英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了适应国内外商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英国的商业银行通过两种途径发展了起来,一是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步地向新型的商业银行转变。这类银行以私人及合伙银行为主,规模小,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二是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建立起来的股份制银行。

1694年,英格兰银行作为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被组建,规模大,资本来源充足,贷款利率低,满足了新兴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需要。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确立,为各国银行制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股份制银行也成为英国商业银行的主导,在英国金融资本的集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844年,“皮尔条例”的颁布,意味着英格兰银行独自占据了货币的发行权。自此,英格兰银行一方面有政府做强大后盾,为政府部门提供所需资金服务,另一方面又作为普通的商业银行参与市场,与其他银行形成竞争。在长期的发展中,英格兰银行的央行职责逐渐明确,不再以盈利为其目的,也不再直接对个人或公司进行服务,开始纯粹地充当政府部门的监管机构。1946年,国家收购了英格兰银行的全部股本。

(三)英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1826-1850年,大多数的私人银行或者合伙银行在与股份制银行的竞争中败下阵来,面临被兼并或者破产的命运,到1913年,私人/合伙银行只占到了英国银行业的41%。一战爆发前,股份制银行已经完全垄断了英国的银行业。大的股份制银行一方面吞并了私人银行或合伙银行,另一方面采取大鱼吃小鱼的手段兼并规模较小的股份制银行,从而使得资本高度集中。1995年,四大股份制清算银行:巴克莱银行、国民西敏寺银行、劳埃德银行,以及米德兰银行,牢牢地占据了英国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至此英国基本形成了以四大清算银行为主、其它不同类型的银行为补充的局面。

20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逐步放松了对银行业的种种限制,使得零售型银行的业务扩张,银行的经营逐步地向全能化发展。随着银行业的发展,英国的商业银行也开始慢慢地向混业经营的模式过渡。1963年,英国的商业银行被批准可以从事CD业务。这标志着银行业多元化业务经营的开始。1973年,商业银行开始从事中长期存贷款,利率互换等一系列业务,银行的中间业务利润占据业务支出的比例开始快速上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的分业经营模式开始发生重大变革,尤其是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了振兴英国的金融业,在1986年提出的金融体制自由化改革,更是加快了英国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步伐。1986年的改革被称为英国金融历史上的“大震荡”。这次改革,取消了证券经纪商和证券交易商的传统界限,将两者统称为证券经纪人,可以进行自由买卖;对英国金边债券市场进行了改革,通过政府的经纪商进行债券市场的交易,营造一个高流动性的国债市场,来满足政府融资的需求;并且允许银行和外国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

之后不久,伦敦又开通了24小时全球性证券交易。商业银行开始涉及多个领域,例如房屋抵押贷款、租赁等。另外,这次改革还通过了1986年《金融服务法》,这部法律的意义是重大的,它“从法律上确立了证券投资局在监管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业上的权威性和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次改革,提高了英国的金融市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促进了金融机构的效率,也推动了英国银行混业经营时代的来临。四大清算银行业全面进入了混业经营的时代。如巴克莱银行,就成立了巴克莱保险服务公司金融公司等一系列子公司来开展多元化业务。另外,英国的银行业也开始了跨国并购的步伐。2004年,苏格兰皇家银行就以10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一银行。

综合化的银行制度,克服了专业银行的发展局限,然而也为银行的业务经营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综合金融集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开始向银行业务渗透,给英国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银行体系是随着英国客观经济环境的实际需求以及在世界经济地位上壮大,一步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因此,英国的银行制度呈现出渐进式地、自然构造式的特点,人为干预的因素很少。

英国银行的体制构成

英国的银行体制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作为中央银行的英格兰银行,本土的商业银行,以及海外银行。

(一)英格兰银行

英格兰银行由私人银行演变而来,起着政府管理金融机构等核心作用,英国政府通过英格兰银行对金融行业进行调节及管理,但是并不直接干预。英格兰银行的主要调节手段是通过对贴现市场和再贴现率的调整,以及按照法律对金融机构进行的监督;英国已经实行利率市场化,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在英国也已经取消,英国的商业银行只需要向英格兰银行缴存一定数额(其存款总额的0.5%)的清算基金就可以了。

(二)英国本土商业银行

英国本土的商业银行分为:一级零售银行、二级银行和其他接受存款的机构。英国的商业银行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股份有限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产权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银行与其他产业部门相互渗透,银行财团以经营银行业务为主,兼营其他产业。商业银行的业务多样化,包括传统的存贷款,国内外的资金转移服务,专业服务,如投资、保险及业务等,特殊融资服务等。银行对贷款的审查过程十分严格,对其发放的贷款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因此,极少发生呆账、坏账的情况。

(三)零售型银行

英国银行体系中,零售型银行是英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主要向客户提供活期存款,小额贷款及资金转账等基本业务。清算银行是零售型银行的主要组成部分,分为伦敦清算银行、苏格兰清算银行以及北爱尔兰银行。如今,形成了四大清算银行几乎平分天下的局面,分别是劳埃德银行、巴克莱银行、国民西敏寺银行和米德兰银行。贴现行则是英国银行业中很特殊的组成部分,在全球金融机构中也是英国所独有的。它的前身是英国的票据经纪人,主要业务包括经营英国国库券,商业票据以及政府债券等,对国库券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担当着英格兰银行对金融机构进行调控的中介,英国对贴现行的放款也没有限制。商人银行也是英国的特色银行之一,它主要是由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发展起来的。

(四)商人银行

商人银行则以办理投资业务为主,主要负责提供专业性金融服务,如股票期货、期权交易,类似于美国的投行机构,其风险高,利润大。另外,商人银行还充当着中央银行和清算银行间资金拆借的中介角色,还曾为某些大型工程或者项目进行过组织贷款。本来,商人银行也是英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清算银行地位逐渐的巩固,大多英国商人银行都被清算银行所兼并,到了1995年,英国境内只剩下了23家商人银行。因著名的里森案而破产的巴林银行原来就属于商人银行。

(五)其他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

另外,英国的银行也还包括其他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如消费信贷公司,又称为金融行,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的借款或者是其他公司的存款,用于贷款给购买耐用消费品的人群。海外银行是指其它各国的银行设在英国的分行。由于伦敦的金融核心地位,许多外国银行都在伦敦设立了分行或者办事处。其中,发达国家的银行占据了主导地位。近些年来,随着离岸银行业务的兴起,英国国际财团银行也逐渐发展起来。它主要包括在英国注册的由多家银行组建起来的国际性金融机构,要求至少有一个股东是海外银行。1964年,汇丰银行吞并了米德兰银行在伦敦的分行,第一家国际财团银行米德兰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英国银行业的商人银行、贴现行和股份制银行并存,组成了多样化的金融系统,同时又呈现几家大股份制银行集中垄断的局面。英国政府对银行业从不给予过多干涉,因此,当前的垄断局面也是市场机制作用而成的。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大多都在全国以及其他国家设立了分行或者办事处,从而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异常敏感。

英国银行的业务经营特点

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小,英国是以分业经营为主要经营模式的。这种分业经营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真实票据论”,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对流动性要求很高,因此商业银行应将其业务主要集中于短期以及商业性的贷款,并且要保障贷款的真实性,以维护银行贷款业务的安全。据此理论,英国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客户短期存款,流动性高,风险小,资产业务则主要是具有自偿性质的贷款。

英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在国内都有大量的分支行机构,进行大规模的经营。英国是总行-分支行制度的主要代表国家之一,在三百多年的现代银行发展史中,其形成了完善的分支行制度模式,主要商业银行的分支行遍布国内外,在银行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支行制度有其独特的优势:银行分支行机构众多,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吸收存款,为客户提供便利的服务,有利于各银行之间的业务竞争;机构可以随着业务发展的状况适时增减,设置灵活,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可以分散风险,保障银行的安全运营和稳定发展。内部分工明确,可以向客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提供银行自身的效益;系统内部实现层层控制,有利于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管理。

然而,这一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由于分支行众多,容易造成某些大银行对市场的垄断,不利于经济的良性竞争;银行整个的机构过于庞大,使得银行自身的管理成本加大,也消弱了有关部门的监管效果;分支行采取纵向管理的模式,使得银行的经营不能很好地针对每个地方的特殊状况。

除此之外,英国银行业的业务经营还有以下特点:第一,股份银行制。按照英国的公司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允许以私人所有制的形式进入市场,不能参与工商企业的投资,以及证券投资活动,从而保证了所有者与银行之间的明确界限,防止银行用客户存款投资证券业务从而谋取利润,而将风险转移给客户或者存款保险机构。第二,业务经营方式由专业化转向全能化。随着金融中介的竞争日益激烈,商行之间的区别开始模糊,向全能化银行制度转变。然而跟德国这种老牌的全能银行制度国家来比,发展还显落后。第三,银行业务国际化程度高,伦敦是欧洲的金融中心,有大量的外国银行;另一方面,英国银行也开辟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如汇丰、巴克莱等。

英国银行业的监管

(一)英国银行的运作规则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英国的银行体系有其严格执行的运作规则。1979年《银行法》出台以来,各商业银行在法律的指导和货币当局的监管下,形成了良好的约束机制,从自身方面高度控制银行的流动性、盈利性等各方面的平衡;而且,行业内部成立了银行家协会,督促各银行开展平稳有序的经营活动。这一系列的约束机制,都更大地提升了英国银行在国际银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1975年,巴塞尔委员会成立,之后便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银行业监督与管理的理论文件。它以十个国家为基础,影响力渐渐渗透到全世界各国的银行业。目前常提到的是1988年所颁布的《巴塞尔协议》以及1997年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这两部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巴塞尔体系的完善,使巴塞尔体系在银行监管以及理论方面都有了切实的发展。

两年后,英国则出台了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英国银行的资本测定原则。为保证流动性充足,英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遵守两项规定:现金准备率达到8%,流动性资金占存款的28%。另外,发达的货币市场也为英国的商业银行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管理手段,为其开辟了更广阔的资金来源。英格兰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者,为受到破产威胁的银行提供一定的支援。

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在相关规则的指导下,英国的商业银行进行着有条不紊的商业活动,形成了成熟的银行机制;英国银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对英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二)英国银行的监管制度

英国是单一集权式监管制国家,监管目标以对放款人的保护和银行机构的有效经营为主。作为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集于一身,将国民充分就业、低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其最终目标,名义上隶属于政府,但是实际决策过程中独立性较强。其下属的主要机构归为两类,一类为货币稳定翼。这部分机构主要负责对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实施货币政策的操作,主要目标是维持英镑在国内外的价值稳定;一类为金融稳定翼。这部分机构则负责对银行机构日常的监督管理,其主要目标是保持金融体系的健康正常运行,保护存款者的权益,维护公众对英国金融业的信心。

1979年是英格兰银行完全发挥其监管效用的分水岭。1979年以前,英格兰银行虽然已成为中央银行,英国并没有赋予英格兰银行法律上的权利,英国仍然是延续着非正式监管的制度,主要以银行的自我管理为主,依靠道义劝说等温和手段进行管理。1973年,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恶性发展,英国爆发银行信用危机,暴露了非正式监管的缺陷,并且随着银行业的发展,银行部门的业务更加多元化,复杂化,需要正式的法律来对市场进行监督和指导,因此在1979年,颁布《1979年银行法》,把监管权力全部归到英格兰银行之下,针对金融机构服务结构不同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认可银行和许可接受存款机构,进行区别监管,自此英国银行体系全面开始了依法监管的时代。

《1987年银行法》的颁布,是对1979年银行法的有效补充。这部法规对商业银行的准入制度做出了一项重大修改:用单一认可制度代替两级认可制度,即原先对认可接受存款的机构实行的两级制度,认可银行和许可接受存款机构,按照新法都称为认可机构,由英格兰银行认可,必须符合最低的法定标准,同时对资本要求等方面都提高了要求,接受英格兰银行的监督。

1997年10月,英国财政部将英格兰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权分离出去,成立了金融服务监管局(FSA)。1998年,《英格兰银行法》实施,标志着英格兰银行把监管权移交给FSA。2000年,FSA被确立为英国唯一的金融监管执法机构,也是世界上最有力度的金融监管机构。然而关于FSA的监管效果,外界一直颇有争议。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法国等一些国家纷纷责怪FSA的监管过于松散,使伦敦许多银行甚至成为了恶势力洗黑钱的工具。针对此指责,FSA也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期能重新树立其国际形象。然而在伦敦的许多银行却纷纷指责英国的金融监管措施太严,许多外资银行也因此将分行撤出了伦敦。这对英国银行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长期以来,作为世界金融的中心之一,英国形成了庞大复杂的金融系统,这对单一监管部门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监管成本也大大增加。另外,英国的监管主要是以自律为主,使得英国的监管模式呈现非规范性的特点。然而近些年,随着多部银行法律的出台,使得银行监管部门的责任分担呈现越来越细化的特点,尤其是1998年对FSA进行的改革,使7个相关部门全都归于其管辖之内,英格兰银行此后只负责从整体上把握英国金融形势,这项规定使得英格兰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功能和指导功能分离开,使监督制度向规范化、法制化过渡。

英国的存款保证金制度

虽然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英国的18世纪,然而长期以来,英国却没有以法律形式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做出规定。1981年以前,只有6家大规模的伦敦清算银行需要向英格兰银行缴纳一定数量的存款保证金。后来,范围慢慢扩大到存款超过1000万英镑以上的所有金融机构,同时取消了现金存款准备金。存款机构的准备金信用工具丰富,除存款以及现金外,还包括对贴现市场的通知存款、商业票据以及一年期以内的国债等。20世纪80年代,英国取消了准备金资产比率,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存款总额的0.5%存入英格兰银行就可以了,并且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不予付息。

1982年,英国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政府出资建立了存款保险机构,所有存款性金融机构被强制要求参加存款保险,实行统一费率制度,“征收累进保险费,最高为存款的3%”(谢平等,2001);其中,外币存款、金融机构存款、大额存单、有担保存款、5年期以上定存、海外存款都不在存款保险范围之列,英国只对本币采取存款保护,并且规定最高限额为存款的75%,同时不能超过1.5万英镑。英国的强制投保制度在保障了存款者利益的同时,也剥夺了企业选择是否投保以及存户选择投保数量的自由。然而,相对于自愿投保制度而言,强制投保制度要安全许多。

英国四大清算银行的混业经营历程

1986年,英国金融大爆炸以后,随着金融市场的放开,商业银行也可以进入许多领域从事经营活动,发生在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之间的业务彼此渗透,使英国金融业多元化混业经营的趋势加强。在这段时期,四大清算银行也坚信“大而不倒”的理念,“开始不计代价地追求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以巴克莱银行为例,为了赶超国民西敏寺银行的规模,巴克莱银行在1989年进行了9亿英镑的配股(戴维•罗杰斯,2001);由于一味追求规模,没有很好的战略扩张计划,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仅在收购的其它欧洲国家的一些银行业务上遭受了重大亏损,在本国的商业房地产贷款业务方面也蒙受了巨大亏空。

国民西敏寺银行和米德兰银行也都遭遇了同等问题,米德兰银行更是因为受收购旧金山克罗克银行的拖累,大伤元气,自身在1992年被汇丰银行所收购。因此,在此期间,英国这三大清算银行的混业经营没有实现很好的效应。与此相对应,劳埃德银行并没有向全能型银行发展,在皮特曼的带领下,劳埃德银行牢牢地占据了国内零售业的领头位置,取得了巨大利润的同时,也避免了在国际市场上因经营不善而导致的损失,可谓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是成功的典范。

英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纵观我国的商业银行,目前仍然是以分业经营为主要模式,存贷款利差也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随着加入WTO以后市场的慢慢放开,从事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的进入,势必对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务造成很大的压力,从而推动其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因此,我国应该认真总结英国商业银行的经验和教训,在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放开中,制定清晰的战略计划,不能因放开而放开,而是要提高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尽快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以适应银行混业经营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白钦先,刘刚等.各国金融体制比较[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康书生.银行制度比较与趋势研究[D].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戴维•罗杰斯.商业银行的未来[M]中译本.新华出版社,2001

4. Asli Demirguc-Kunt,Ross Levine.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银行、市场和发展的跨国比较[R]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潘功胜.英国商业银行的基本架构及运作规则[J].中国城市金融,1996(1)

6.广西农行赴英国学习考察组.英国商业银行的体制及业务运作[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95(5)

7.王谨,钟菊.英国银行业实践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J].西南金融,2003(12)

8.谢平,王素珍,闫伟.存款保险的理论研究与国际比较[J].金融研究,2001(5)

第2篇

关键字:入世 旅行社企业 策略

而加入WTO,对于旅行社企业来说,同样会面临世界旅游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旅行社唯有面对市场,从上至下地苦练内功,加强管理,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获得新生。

一、扬长避短,正确定位,适者生存。入世并不可怕,从积极意义上讲,将给予企业更多的机遇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旅行社企业来说,重要的是面对旅游市场,认清自我的长处短处,正确市场定位。市场定位首要的是服务对象的细分。游客按群体可分为团体的、散客的;按路程可分为短途的、长途的、境内的、境外的;按消费标准可分为经济的、标准的、豪华的。当然还可按职业分、按年龄分、按文化分、按爱好分……如此无休止地细分下去,旅行社完全可以在细分的市场中寻找自己的服务对象和生存空间。其次市场定位还应该从方式、手段上细分。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大企业应该跨地区、跨国经营,成为外国人眼中的“外资旅行社”。中型旅行社企业可以从事批发商、地区总。小型旅行社企业可以从自己、从地区、从交通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办成专为大中型旅行社收客的代售店。

二、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科学的经营和管理。旅行社可充分运用电脑在文字处理、会计记账、分发文件及票据、资料库存、自动账务处理、电子邮件收发、旅游光盘制作等方面的作用,实现办公、业务的自动化;其次有条件的旅行社可与国内外电脑预订系统接轨联网, 例如和中国民航和铁路预售系统,和世界上著名的航空预售系统联网,和世界上等著名的订房预售系统联网; 再其次应在旅行社的各个岗位上,实施由经验型向科学经验型的转变。

三、学习、运用旅游发达国家实行的旅行社业制。商可以是旅行社,也可以是超市、百货店、电影文化站等,凡是有闲钱、闲情、闲时的人走动出入、方便购买旅游线路的地方都可以设立。这些商可以是旅行社自身投资的分社、合资的旅行社,但大量的可以是基本不用自己投资而通过定额佣金解决合作双方的经济利益的旅行社,这样可形成旅行社网络布局。

四、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旅行社业属于人力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人力、人才是旅行社业最大、最主要的资本。入世后,留住人才对旅行社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下更好地生存发展显得格外重要。有从岗前培训、岗位培训、换岗培训的全天候培训;从员工到经理的全员培训;从导游到业务、计调的全工种培训;从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办公自动化到实务操作的全方位培训。培育人才,是只讲了人才问题的一半,而使用人才、留住人才,才是人才问题重要的另一半。留住人才,首先是人尽其才,或者说是人才的自我价值实现。

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旅行社将面临更为成熟的竞争者,在这种情况下,旅行社企业的经营体系向着更有利于竞争和发展的模式调整已成为必然。另一方面,现在旅行社的基本特点是大型旅行社规模和市场份额大,中小旅行社数量多、比重大,这为旅行社经营体系朝着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和小型旅行社网络化的目标模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五、大型旅行社集团化。大型旅行社所要解决的重心问题是规模经济问题。规模较大的旅行社通过合并、兼并或其它方式重新组合,形成一定数量人、财、物一体化的紧密型旅行社集团,组织管理采用集团企业的管理方式。从微观角度讲,这种旅行社集团有利于真正发挥其在采购、预订、营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获得规模经济;从宏观角度讲,这些有限的大型集团企业的存在可以引导和稳定市场。大型旅行社在实现集团化之后,其基本业务包括3方面,即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旅游接待,而销售业务则主要由数量众多的中小旅行社。这些举足轻重的旅行社集团把全部资源集中于三块相互联系的旅游业务中,势必会提高自身和整个行业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力度,提高总体接待质量,同时还会因为避免了很多分散的重复劳动和相应的不规模竞争而减少资源耗费。

六、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大型旅行社在整个市场内通过重新组合实现集团化之后,市场上一些中等规模的旅行社(不排除一小部分小型旅行社)应相应调整其经营方向,实现专业化经营,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细分市场旅游者的需求。中型旅行社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所经营的产品上。与旅行社集团凭借自己实力通过经营标准化产品达到规模经济的指导思想不同,中型旅行社应针对某些细分市场,对某些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形成特色产品或特色服务。专业化经营集成本优势与产品专业化优势于一身,解决了这类旅行社因规模较小形不成规模经济、因而也难以直接与旅行社集团竞争的问题。而对行业来说,专业化的特色经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中型旅行社的专业化开发会使旅游产品更加多样化,从而增强旅游产品的总体吸引力。

七、小型旅行社通过实现网络化。与大型旅行社实现集团化、中型旅行社实现专业化相适应,众多小旅行社的调整是通过内部改造或增设的方式实现网络化,成为旅行社业面向旅游者的窗口。旅行社的网络化实际上是由旅游需求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也将日益普及,其结果是旅游需求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产生,为了便于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旅行社营业的场所必须广泛设立于消费者便于购买的所有地方,即所谓的网络化布局。旅行社的网络化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与制联合起来,即通过制来实现网络化(这里的网络化还包括旅行社之间的业务联系这层含义)。社不从事产品开发,也基本不拥有其它接待设施,其业务是专门从事旅游产品的销售,因为网络化的意义实际上等同于旅行社把销售触角伸向产生旅游需求的每个角落。前述高度集中的集团化经营方式无疑会满足这一要求,因为旅行社集团如果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广泛布点无疑会大幅度提高其经营成本,而且会加大控制难度和经营风险。现有众多小旅行社如果能够实现向社的转变,就可以彻底摆脱举步艰难的局面。

第3篇

摘要: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是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也是有效的经营和保护生态公益林的重要举措。本文论述了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的必要性,提出了几点实现林业分类经营的措施。

关键词:林业 分类经营 必要性 措施 可持续发展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森林经营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森林经营观念和模式必须不断更替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在分类区划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促进森林经营的政策、法律和制度保障,可以促进林业的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促进林业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实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分类经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对林业进行分类经营是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林地资源紧缺的实际,使我们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上必须通过对林地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实现,以提高林地的生产力水平。这对国有林场尤为重要。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生产行为,商品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因此,对于商品林经营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严格的计划去控制,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做出选择。生态公益林则以森林生态公益功能的发挥为主要经营目的,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协调经营行为,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林业分类经营其实质是林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细分化。通过分类经营,可使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实现高效经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既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对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林业分类经营是实现资源保护利用必要措施

1.实行分类经营可以让商品林走向市场。目前,林业中广泛存在的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产出投入比低、不能实现正常的投资回报等问题,使林业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而成为粗放经济的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实施分类经营,可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商品林的经营,使林业部门能够选择经济效益好的经营对象,从而使商品林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证。同时,在得到较高投资回报后,亦可吸引社会生产资源流向,林业部门,部分解决林业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国有林场实现森林分类经营后,其商品林经营完全属企业生产行为,一切经营活动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有利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积极性,亦可避免林场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实施分类经营可以有效经营和保护生态公益林。生态公益林的主体功能是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这种效益的受益主体往往不是森林经营者,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经营不投入,而经营者主体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类经营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国有林场的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成为林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经营对象。由于没有产出,林场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有效经营。因此,在未实施分类经营的情况下,因为不能理顺投入与产出关系,权益与责任关系,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并未完全实施有效的经营,因此大大降低了防护效益。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理顺投入与产出关系,明确责权关系,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效解决生态公益投入,可使其不再成为经营单位的经营负担,有利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护,使其生态防护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3.实施分类经营可以使国有林场林地资源得到合理使用。目前,因为受经营管理水平限制,使其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林场为了维护林地所有权不得不花大量精力;二是林场对有限的林地资源利用效力低。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对现有林地科学规划,按森林主体功能划分经营类型,同时在商品林经营中大力发展高效林业,可以有效解决国有林场林地利用效力低下问题。

三、实现林业分类经营的有效措施

1.要对国有林场进行划类经营。要实现国有林场的分类经营,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实行国有林场划类经营。措施上可根据林场资源构成情况把国有林场划为两大类型,即经营商品林为主的国有林场和经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国有林场。对于商品生产型国有林场按规范的管理方式管理,占用林地资源应缴纳林地占用费,国家投资形成的资产应折成股份,在林场分配过程中,国家股份所得应上缴代表国家行使资产管理职能的管理部门,林场的经营活动照章纳税,林场的经营活动投入应通过国家计划解决,这部分资金又可通过向受益部门收取森林效益补偿费解决。在不影响森林生态防护效益的条件下,允许林场积极从事商品生产,增强林场的经济活力。大部分水源林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可按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防护林占绝对优势的国有林场也应作为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管理。

2.要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进行划类经营。在实行国有林场划类经营的基础上,还必须对国有林场实行资源划类经营。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其经营投入,主要通过经营管理投入,预算由国家投资解决。商品经营型国有林场由于存在两类资源,还必须对森林资源划类经营。对于商品林完全由林场自主经营,国家或主管部门少干预,对于生态公益林应实行森林效益补偿制,解决其经营投入。实施时,可由主管部门向,受益部门征收,林场则通过税费减免或先征后返的方式按其拥有生态公益林数量多少,根据经营管理投入大小确定林场补偿额。

四、结束语

总之,林业分类经营是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的有效渠道,也是有效的经营和保护生态公益林的重要举措。在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时,要以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可持续性为主要目标,而且需要考虑有助于一个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的形成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金成,杜闽佳.我国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战略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2]李云龙,高守彬.浅谈林业分类经营的改革[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2).

[3]黄海波.浅谈林业分类经营及其重要意义[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3).

第4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二次经营;发展;竞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二次经营开始真正作为一种新兴经营方式走入广大企业,它主要应用于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的相关环节。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进行二次经营可以带动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一、二次经营的概述和实施的必要性、现状分析

(一)二次经营的概述

在市场经济中,甲乙双方签订一定的合同之后,在合同的执行当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经营行为就是所谓的“二次经营”。“二次经营”的发生要以“一次经营”为前提,没有“一次经营”也就没有“二次经营”。同时,也可以将“二次经营”看作是“一次经营”的发展和延续,“二次经营”的顺利发展也对能够为今后进行更多的“一次经营”创造便利的条件。尤其是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极其激烈,很多企业为了在招标竞争中获得胜利,不得不采取低价竞标的方式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但是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这样做获得的经济效益是很低的,甚至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亏损状况,不能保证企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二次经营”恰恰可以弥补企业的这个损失,它可以促进企业在进行“一次经营”之后继续进行相应的经营活动,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在企业中引入“二次经营”的理念是十分必要且符合当下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二次经营的必要性

2000年,我国加入了世纪贸易组织,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伴随着我国众多企业的走出国门,也有许多的国外企业涌入中国。在这些企业之中不乏大量的建筑施工企业,这对于国内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建筑施工企业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就已经有激烈的竞争了,外资建筑施工企业的大量涌入,对原本就残酷的建筑施工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般的打击。加之国内建筑施工行业长久以来缺乏相关的行业法规,管理体制不健全,有很多小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得胜利,采取了低价竞标的不公平竞争方式,这就造成了传统的大中型建筑施工行业在竞争中的地位更加被动,我国政府为了完善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让国营的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早日摆脱这种困境,引入了“二次经营”的经营形式。二次经营经过多年的发展,为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果。

(三)当下二次经营的现状

在中央政府号召和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都引进了二次经营的模式,企业改变了以往只关注于一次经营的陈旧思想,开始把经营发展的目光更多的放在企业的二次经营上。但是由于当下市场不完善和二次经营的引进时间较短,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二次经营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体现为如下几点:

1.陈旧落后的项目管理模式

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古老陈旧的行业,从古至今始终延续着传统的经营模式,一直都处于一种“施工型”的经营,而非适应当下形势的“管理型”的经营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碍了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建筑施工企业,完善的管理理念和安全质量评估体系、系统和,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和健全的分包商评价体系都是其良好运营和发展的关键。只有在这些关键的基础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二次经营,才能使企业得到最好、最快的发展。

2.在进行项目管理过程中缺乏团队合作

按照传统的建筑施工行业的规定,一个项目有且只有一个项目负责人。这些负责人大多是从具有多年经验的建筑工人提升上来的,他们肯定对项目工程的实施具有丰富的经验且遇事沉着冷静。但是,这些建筑工人普遍文化知识储备不足,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限,很容易造成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适时地引进一些文化程度高的项目负责人是十分有必要的。让建筑工人和项目负责人联手合作,共同管理工程项目,这也是促进项目经营的有利措施。

3.缺乏专业性强的施工人员

项目在进行经营发展中,要耗费大量的建材,而这些建材的使用者就是一般的建筑工人。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建筑领域,对劳动力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大多数的建筑工人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素质也都不是很高,以进城务工的农民为主,缺乏对建筑材料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使用技能,并且还缺乏相对的责任心。以上种种都会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大大提高了施工单位的建筑成本。

二、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合理、有效的进行二次经营

(一)做到成本管理的精确化和成本控制理念化

在进行项目工程的时候,要时刻考虑到建筑成本,避免相关的浪费。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企业应该在进行一次经营时就将成本管理理念深入到每个部门之中,建立材料责任制,防止材料管理人员的监守自盗,坚决杜绝贪污浪费。对在施工过程中的所有财政支出和人员流动问题进行及时的登记和回报,对在施工进行中出现的财政差额,企业要进行及时的查找,力争将各项成本都控制在计划的范围之内,同时也要将二次经营贯穿到生产和施工的各个领域。通过各领域之间的相互协调来实现“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严格控制生产成本,避免因为材料的浪费和不足而造成的工期延误,同时也要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此外,还应该对项目自身实行精细化管理,从施工开始,每一步都根据既定计划有条不紊的运行,保证工程的高质、及时、有效的完成,实现二次经营的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

(二)严格把控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

工程质量安全的好坏,是影响二次经营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质量安全是完成一个工程的前提和保证。施工企业在进行了一次经营之后,要严格按照合同上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任务。把握好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能够顺利进行工程的二次经营奠定下坚实的的基础。

(三)加大对工程施工的技术性投入

对施工工程进行相关的技术性投入,是现阶段施工企业进行二次经营的重要举措之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工作和生活之中处处离不开先进的科技。而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适当的引入高科技设备,采用先进的设施进行施工,会大大提高工程的质量,推进工程的进度。先进的设备需要由高水平的施工人员来进行操作,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积极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也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总体上提高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水平,保质保量的将工程顺利完成,为二次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对合同的相关管理

能否严格履行合同,确保工程按期、保质的完成是影响二次经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在同开发商签订了合同即完成了一次经营之后,就要开始仔细阅读合同文本,分析出合同中对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有利条件。同时,要明确开发商对工程的要求,了解当下的各项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到工程的顺利进行。在进行施工之后,要严格以合同为依据,遇到相关的问题要及时和开发商进行沟通,时刻保持与开发商的联系,建立和开发商之间的友好关系,有效的避免一切外在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找到一个素质高且专业性强的合同管理者是决定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影响施工企业和开发商之间顺利进行二次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结语

当今社会经济技术快速发展,内地市场的开放给建筑施工单位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顺应时展的优秀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借着这次开放潮流走出去,实现开发商与施工企业的二次合作,是施工企业顺应时展的重要举措,可以使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最小投入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收益,应该被广大建筑施工单位所提倡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辛亮.浅谈施工企业“二次经营”管理[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09)

[2]杨爱民.浅析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8)

[3]张莎莎.浅议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经济,2010(03)

[4]张睿.浅议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7(12)

第5篇

商业摄影视觉特性镜头

商业摄影顾名思义是指以商品作为主要拍摄对象,利用摄影艺术的表现手法,通过对商品外部特征、颜色以及性能、功效等特点的表现,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的摄影活动。商业摄影作为传播商品信息的手段和促进商品流通的手段,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已不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它已成为广告传播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在如今的生活中商业摄影无孔不入,它以奇特的视觉效果让人过目不忘,向人们反映着商品的特色,激发着人们购买的欲望。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商业摄影中的图片满足了我们的种种需求,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商业摄影中我们要根据所拍摄的题材和商品的特性来选择不同焦距的镜头进行拍摄。根据镜头焦距的变化我们可以把镜头分为定焦距镜头、变焦距镜头和微距镜头。其中定焦距镜头又可以细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三种。

一、定焦距镜头的视觉特性

定焦镜头是指只有一个焦段,焦距固定不变的镜头。它的设计相对于变焦镜头而言结构要简单的多,而且对焦速度很快,成像质量比较稳定。使用定焦距镜头比同焦距段的变焦距镜头更容易得到大光圈,它的镜头一般可达到F2.8以上的大光圈规格。同时具有较大光圈的镜头又可以获得更大的景深,特别适合商业人像摄影和产品摄影,满足摄影师对于突出主体的要求。定焦距镜头可以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三种。每一种镜头都有各自不同的视觉特性,适合与对不同拍摄题材的表现。

(一)标准镜头的视觉特性

标准镜头的焦距等于或者接近与它所使用底片画幅对角线的长度。标准镜头的视角跟我们人眼的视觉效果相一致(40o-60o)。标准镜头的视觉效果跟人眼的视觉效果几乎一致,所以它所拍摄的画面显得非常真实自然。这既是它的优点同时也是它的缺点,真实的画面效果可以使消费者,但是画面太过真实、自然,视觉冲击力就不够强,不容易出特殊的画面效果,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所以要通过光影、色彩、虚实效果或构图的变化以及好的创意和理念来加强画面视觉冲击力。

(二)广角镜头的视觉特性

广角镜头是一种比标准镜头焦距短的镜头,也被称为短焦距镜头。使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视角大、景深范围大、透视感空间感强。通常我们把视角大于60o的镜头统称为广角镜头,而把视角大于90o的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

在商业摄影中利用广角镜头可以获得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尤其是使用广角镜头加近距离的拍摄方法可以获得具有极强透视感的画面,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使人看后能够过目不忘。

(三)长焦镜头的视觉特性

长焦镜头是指比标准镜头焦距长的镜头,它的视角小于20度。长焦距镜头又可以分成普通长焦镜头和超长焦镜头两类。长焦镜头具有视角小,景深大,焦距长,成像大和空间感较弱的特点。所以在同一距离上使用长焦镜头能拍出比标准镜头更大的影象。特别适合拍摄远距离的对象而且由于距离被拍摄对象较远,在不打扰被拍摄对象的情况下可以抓拍到非常自然的画面。所以焦距在105mm的长焦镜头(135相机)又称为人像镜头,经常用于拍摄商业人像,长焦镜头在透视方面人像出现的变形较小,拍出的人像更生动而且由于135相机体积小,手持拍摄商业人像,尤其是动感十足的画面更加的灵活方便。

二、变焦距镜头的视觉特性

变焦距镜头是指镜头的焦距可以改变的镜头,它的成像质量虽然不如定焦距镜头,但在拍摄过程中可以根据拍摄内容的变化对镜头焦距作出快速调整,省掉了更换镜头的麻烦。同时还可以利用慢速快门在曝光过程中改变镜头焦距以获得内爆炸或是外爆炸的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三、微距镜头的视觉特性

微距镜头是一种用于近距离拍摄小物体的特殊镜头,我们主要用它来拍摄花卉及昆虫以及小型的产品等。微距镜头的分辨率极高,成像非常锐,拍摄商品广告时更加真实细腻,尤其是用作珠宝首饰的拍摄时效果非常好。

这样我们在使用微距镜头拍摄小物体的时候,能够带给人一种非常奇妙的视觉感受,这是因为人的眼睛一般无法看到微观的景象,再加上微距镜头自身可以得到的高清晰度的影像,被摄景物的质感再现也会使人得到一种影像的震撼。微距镜头拍摄的画面景深非常小,而且微距镜头在使用时放大倍率越接近极限值,景深范围就会越小,所以有利于主体的突出。

四、结论

相机镜头有很多种类,每一种的镜头又有着各自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商业摄影中我们要根据所拍摄的题材和要求来选择镜头。有效的利用相机镜头的视觉特性结合广告的创意来进行创作,利用景深的控制、空间感透视感的表现和细致入微的细节表现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达到推广商品和理念增加市场份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天平.新编基础摄影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45-49.

[2]张西蒙,张丹纳.广告摄影[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4-9.

第6篇

【关键词】苹果公司 经营哲学 社会市场观念

一、理论综述

(1)内涵界定。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的灵魂。张瑞敏认为企业的经营哲学要点就是谋取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利之势,强调以人为本。松下幸之助认为经营哲学对内使组织统一,对外传达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企业“信念”的表达。盛稻和夫认为经营哲学是经营公司的规范、规则或者必须遵守的事项。

综合以上,本文认为企业经营哲学是在充分尊重人的基础上,是企业生存的信念,是企业发展有理可依的经营准则。

(2)文献回顾。经营哲学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五类,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观念和社会市场观念。社会市场观念将社会和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统一考虑,关注市场并满足消费者需求,谋求社会长远利益的和谐发展,是最值得倡导的类型。

二、国内手机行业经营哲学

手机是高科技产品,作为高附加值的能再生行业之一,手机行业发展对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一)现状及问题

(1)国产品牌的经营哲学。据ITbrand 2012年10月25日手机品牌排行,针对全球IT品牌价值评估方法计算品牌影响力。以前三名国产品牌小米、联想、华为为例,分析其经营哲学。见下表:

(2)经营现状及问题。国产品牌手机行业的经营哲学主要是市场观念。国内手机行业不断学习国外的高新技术,与国外合作的企业亦不少,对国外经营理念的创新的思维还有待学习。

国外各种品牌不断涌入威胁到国内手机行业,问题主要是国内手机行业现有客户成长空间有限,企业将重点放在手机产品研发上,经营过程中对客户不够重视,对服务质量相应较低。

(二)山寨手机行业经营现状与困境

(1)现状及发展史。山寨手机行业经营哲学是推销观念,经营理念主要是模仿和低成本。发展史见下表:

(2)经营困境。山寨手机主要对偏远地区新增加用户进行销售,只能通过低价格战略促进销售。经营困境在于山寨手机行业没有创新经营理念。一个企业没有量身定做的一套经营理念,就没有超,处于被动地位。

三、苹果公司案例讨论

(1)公司概况。苹果公司成立于1976年,创始人为乔布斯等,是全球利润率最高的手机生产商,也是全球主要PC厂商。知名的产品有Apple II、Macbook、iTunes、iMac、iPhone和iPad等。2012年8月苹果成为世界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

(2)苹果公司的经营哲学。苹果公司发扬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苹果的经营哲学。苹果创始人对工业设计和艺术的情有独钟,使苹果公司天生就拥有优质的“服务”基因。具有社会市场观念的苹果经营哲学,关注社会,强调了解消费者需求,最大程度达到消费者满意。社会市场观念注重公司电子产品与消费者实际体验的契合,使得苹果公司高效的激发了目标消费者群体的购买力,使苹果成为手机行业的领头羊。

四、苹果公司经营哲学的启示

(1)对国产品牌手机行业。苹果的社会市场理念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其根源是苹果创造与众不同的市场,不断开拓手机行业的新领域。只有将社会市场观念植根于国产品牌手机行业企业自身的经营哲学,同时保留原有优秀的管理思想,将苹果先进的经营哲学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相结合,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哲学。

(2)对国内山寨手机行业。山寨手机行业应学习苹果公司消费者为主体,与社会和谐发展重视开创新市场的社会市场理念,重视用户的体验,而不局限于促销手段,应当尽力创立品牌,研发手机新特性,将目光放长远,而非一味模仿,重视顾客群体的经营理念。

参考文献:

[1]孙宝连.张瑞敏的谋势经营哲学及其启示[J].中外企业家,2009,(03).

[2]松下幸之助.经营哲学沉思录[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9.

[3]稻盛和夫.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4]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牟西军.华为公司国际化实践与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10.

[6]周江华,仝允桓,李纪珍.基于金字塔底层(BoP)市场的破坏性创新——针对山寨手机行业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2,(02).

[7]郝亚洲.苹果让创新落地[J].北大商业评论,2008,(03).

[8]吴海葵.苹果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

[9]刘林青,雷昊,谭力文.从商品主导逻辑到服务主导逻辑—以苹果公司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0,(09).

第7篇

【关键词】水泥工业;发展;经营企划

1.全面提升我国水泥企业发展能力

水泥企业发展能力即企业做强做大的能力,是指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通过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在企业业态、产业链拓展、研发创新、企业管理、市场控制和规模扩张等方面所拥有的竞争能力。

我国水泥行业长期以来通过产业规模扩张实现行业发展的模式,导致了整个水泥行业整体上大而不强,以水泥产品同质化、服务趋同化为根本特征,未能充分体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价格竞争仍然是主要的市场竞争方式;全行业在思想观念上未能实现从做产品到做能力的的转变。

1.1找准着力点 提升水泥企业在市场过剩条件下的发展能力

水泥企业的能力不仅仅是通过企业的生产能力来体现,更多是通过企业资源的可靠性、资产质量、战略和管理水平、研发能力、营销和服务模式、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来体现,而这一点恰恰为我国大部分水泥企业所忽视。我国排名前十的水泥生产企业尽管水泥产能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在世界顶尖水泥企业的权威排名中仍榜上无名,问题就出在这里,这不能单单归结于西方的傲慢,认真反思就可以发现自身的差距。

做强能力的着力点,在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培养是水泥企业做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延长产业链的基础。我国水泥企业在研发能力方面的欠缺较多,很少有企业配备专门研发中心对本企业水泥产品的应用进行专门研究,其相对应的结果是,我国水泥及关联产品的高度同质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所有世界顶尖水泥公司均致力于水泥产业链的经营。事实证明,如果水泥企业不具备对产品生产技术、应用技术、新产品开发、外加剂应用等方面全面研发、应用能力,就不能说企业拥有了在该领域立足、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作为高度资源依赖型产业,对资源的掌控是水泥企业能力的最直观的体现;作为技术相对成熟的行业,迅速把握行业取得重大突破的共性化技术的是企业取得发展先机的重要环节。从提品向提供服务转变,是水泥企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实现以技术研发及工程服务为驱动、以包括水泥产品和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为支撑的U型产业发展模式,应该成为我国水泥企业追寻的目标。在水泥产品产能过剩的环境下,这种能力至关重要。

1.2向全产业链发展应成为企业做强能力的必然选择

受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水泥企业自身的发展空间极为有限,通过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支撑主业发展。对砂石骨料、混凝土、预拌砂浆、水泥制品和建筑部品等纵向发展的整合应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水泥上游的建筑骨料行业是一个基本上完全分散但充满前景的产业,可以预期未来水泥企业将主导砂石行业结构调整。水泥企业进入建筑骨料行业不但可以解决原材料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动力。实现规模化开采,改变当前骨料粗放掠夺式开采,更加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意义。水泥企业在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布局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有水泥业务作为支撑,一般情况下,水泥-混凝土一体化的混凝土企业盈利将好于单一的预拌混凝土企业。产业链向水泥制品和建筑部品延伸必须成为水泥行业关注的新焦点,成为水泥企业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1.3抓住机遇增强市场控制力

当前产能严重过剩的产业环境,应成为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整合区域市场面临的良好机遇。在当前产业形势下,大型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有理由进一步加快,这对提高我国水泥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改善我国水泥产业结构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这种兼并重组应该是按照市场规律、符合市场规则来进行的兼并重组,单纯依托政策上的支持来实现规模的扩张,而没有实现资产的同步优化,以及现代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的深度植入,并不是市场意义上的兼并重组,既无益于企业,也无益于我国水泥产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方面强有力的支持下,大型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完全可能。类似Holcim收购Bluecircue的强强并购行为在我国是可以期待的。预计我国水泥产业大企业格局将在“十二五”期间大致形成。

2.新的发展形势下的产业结构优化

2.1新的发展形势为产业结构优化赋予新的含义

水泥产业在致力于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同时,应更重视企业能否实现产业规模和企业能力的匹配。

在新型干法生产技术已经占绝对优势的前提下,有关新型干法生产技术取代立窑等落后生产技术的话题在“十二五”时期已经过时。技术结构的优化调整更意味在现有新型干法生产技术的改造升级、在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精细化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新技术,以及两化融合等方面有所作为。对产品结构的调整,从行业整体角度更应该关注的是提升产品内在品质、积极向其产业链延伸。

第8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一、个人理财业务经营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目前的主要经营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理财专柜

在营业网点设置专柜为VIP客户服务。这个专柜除能办理普通的存取款业务外,还能代办银证转账、代收代扣、银行卡申请的受理等业务,但不能办理咨询与理财顾问服务,是 一种最初级的理财服务模式。

(二)客户服务室

这种模式一般是单独开辟办公场地,为VIP客户办理各种零售业务,同时进行非专职的业务咨询服务。这种模式服务环境有所改善,但服务内容上并没有新意。所以随着人们理财范围的扩大和理财要求的提高,这种理财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三)理财中心

这种理财中心,一般单独设立且空间较大,中心一般有比较齐全的金融设施,除了能办理一般的零售业务外,还可以办理所有的消费信贷业务、银行卡业务、信息咨询、专人理财顾问服务等投资业务。这种模式也是目前我国多数商业银行已实行或计划转型的模式。

(四)投资理财中心

这种模式在能实现第三种模式所有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服务范围和水平,主要是大大扩充了为客户投资理财的功能,包括证券、保险、基金、国债、黄金等投资工具,并配备了理财专家团队和配套的理财工作室,能为客户提供比较专业高水准的理财咨询顾问服务。这种模式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业务发展理念概念化,实质性不强

一方面,我国许多商业银行在开拓个人理财业务时,虽然都提出了“贴身理财”、“贵宾理财”的业务发展理念, 声称“个人理财中心”可以提供储蓄、保险、基金、国债、住房信贷等“一站式”服务,提供量身订做投资组合方案,但实际上主要停留在概念的推广和形象的宣传,推出的专业理财咨询服务及投资组合建议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推出的理财服务产品较多的还是一种概念包装,缺乏实质性内容。

另一方面,各家银行对于理财业务的认识也存在一定误区,帕累托的80/20法则深入人心,大部分人认为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就是对20%的客户营销。单纯从客户贡献度来确定战略重点和分配银行资源,这无疑有利于银行集约化经营,但银行要由经营产品向经营服务、品牌、文化方面发展,就不能过于急切地放弃低端客户,而应从银行客户结构调整的规律以及银行的声誉等因素去考虑取舍。

(二)产品品种同质化,创新性不足

目前,各家银行都纷纷推出个人理财品牌,如建行的“乐当家”、工行的“理财金账户”、农行的“金钥匙”、交通银行的“圆梦宝”、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等品牌。尽管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品牌,但它们的业务范围更多的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其理财功能主要是业务、信息服务、个人信贷业务,缺乏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一家银行刚刚开发出新产品,其他商业银行就立刻跟进,尽管名不同,但功能特点类似、投资收益相当。

(三)提供的服务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

个人理财业务注重的是个性化服务,根据客户的理财偏好、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实际的财务状况进行理财规划,推荐合适的投资组合,并跟踪客户的整个理财过程,及时反馈引导。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理财服务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个需求,配置的金融理财师也偏少,缺乏竞争力。

(四)理财人员缺乏综合业务技能

基层一线柜员普遍缺少理财专业知识,在销售新理财产品时又缺乏对这些人员的专门培训,造成一线柜员在宣传营销时只能简单根据宣传材料照本宣科,根本谈不上销售理财产品所需要的为客户测算具体的收益水平及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等。真正的理财是一项高智力的中介服务业务,涉及到市场、资本、金融、投资、贸易等各个领域,理财师需要具备广泛而又系统专业的金融知识,通晓各种金融商品和投资工具,了解国际国内金融形势。而这种高素质的复合人才正是目前各家银行所缺乏的。

三、主要原因分析

(一)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制约了理财产品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金融业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商业银行在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业务方面为客户只是提供,收益体现在手续费和佣金方面,不能获取直接经营利益。这种状况导致投资理财的主流产品市场发展不尽如人意,很多在国外合法存在的理财产品,由于我国缺乏相关政策法规,不容许办理。只能在储蓄新产品上进行功能扩张,把存、贷款新产品组合起来。由于我国的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涉及到保险、证券等业务时,只能以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机构出现。这样在深度和专业化上的先天不足,很难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理财产品。

(二)客户市场培育和挖掘不够深入

国人在财富方面,传统上比较低调,不愿意透露个人财产,这种传统怕“露富”心理影响理财行为的深入进行。作为理财师不能充分了解客户财务,也就无法提供全面的理财建议,只能局限在办理具体产品交易、提供信息、优先优惠服务等方面,使理财工作难以深入。

有的客户对理财服务的认识还有很多误区。部分客户认为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就是委托资产管理,关心回报率。有些客户认为银行理财师只提供建议,配不上大用处,在投资理财时完全相信自己。还有的客户理财积极性不高,其财富没有得到合理安排和充分打理,自己不会理财,但又担心风险,不放心交给别人,所以大量资金存放在银行储蓄、国债上。因此相当一部分理财需求仍处于潜在状态。

(三)商业银行经营水平不高

金融理财业务要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新的市场机会的判断能力、与其他金融机构争取客户的能力以及提高行销策略效率的能力。作为提供理财产品与服务的商业银行,恰恰存在市场敏感度较低,对客户心理的分析能力、针对不同目标市场产品需求的生产研发能力不足,对客户新需求、市场新特点、经济新环境等缺乏适应性调整的有效机制与措施,不能很好地满足优质客户的全面需求,整个经营模式不能迅速感知市场并做出有效反应。折射出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有待提高。

四、对策

(一)深化金融改革,营造有利于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政策环境

目前,我国的银行经营收入主要还是来源于存贷款利差,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还低于30%,而国外银行占到70%以上。这与我国的金融政策和监管有直接关系。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金融经营和监管方面的改革应进一步推向深入,先行试点实行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广,同时金融监管的配套改革及时跟进。当前主要的制约因数就是金融监管滞后,所以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应当是首当其冲的。有了宽松的金融政策环境,客户办理理财业务就可以在一个理财中心享受银行及非银行金融理财综合功能的服务。金融个性化产品的多样性,不仅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而且提高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益。

(二)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首先提高产品创新能力,通过开发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新产品满足不同需求的客户群体;其次,提高银行员工的业务水平,把银行客户经理尽快培养成金融理财师并充实到客户理财中心;同时提高银行柜面人员的业务水平,形成银行的整体竞争力。第三,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客户的心理和需求,在营销方面搞好市场细分,通过优质服务吸引和巩固更多的VIP客户。

(三)挖掘潜在的客户市场

第9篇

关键词:经济形势 民营企业 转型升级 思考

民营企业所指的是民间私人经营、投资、收益获取及经营风险承担的经济法人实体。通常民营企业具有家族式企业及合伙式企业两种形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但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民营企业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给予解决,以促进民营企业的顺利转型升级。

一、当前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转型所面临的问题

(一)经营成本大

随着我国节能减排理念的实施,民营企业的成本优势不容乐观,投入成本不断上涨,并且我国的劳动力供求情况也出现了很大变化,根据阿里巴巴的调查可知,我国20%以上的民营企业存在用工短缺的情况,每家企业平均用工缺口为14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用工难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除了人工成本外,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的升值,这些因素均使得民营企业的成本控制难度加大,加大了企业产品出口的压力。

(二)准入门槛高且融资难

在我国经济发展下,民营企业很难进入垄断行业中,尽管在2010年国家颁布了新36条,期望将垄断行业的壁垒破除,不过由于政策细则的缺乏,投资服务不健全,退出机制不完善,而执行监督又不到位,使得行业准入门槛依然很高。在民营企业转型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融资问题,民企的融资渠道窄,融资力弱,很多民企缺少有效的资产抵押,民企需要有抵押设备、房产或者第三方担保,方能获取银行贷款,而且融资方式的门槛高,手续多,融资渠道也单一,对于政府拨款、民间借贷与资本市场的融资等方法应用较少。

(三)高端人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首要的战略资源,可以说,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人才资源的竞争,企业要发展就需要大量优秀人才,但当前很多民营企业的高端人才缺乏,这主要是民营企业中一些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专业人才数量少,而民企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不好,例如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未得到有效解决,无法吸引或留住高端人才。民营企业要转型升级,新产品开发及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转型升级中,有关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对技术创新体的自身利益造成了侵害。企业通过大量人财物实施了技术创新后,其创新工艺及技术因法律法规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合理,使得知识产权不能有效被保护,新技术或新成果进入市场之后,易被其他企业跟进,并挤占市场,影响企业的利润获取,进而影响其创新积极性。

二、当前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措施思考

(一)强化民企的政策扶持力度

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当中,政府具有引导、服务与推动等作用,为了促进民企的转型升级,政府要提供政策扶持,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首先,尽快出台有关新36条的配套细则,让民企进入电信、金融与基础设施等相关领域;其次,强化财税支持,有效降低民企负担,加大民企发展的资金规模,并采取财政担保、贷款贴息及财政担保等财政方式,对民企的自创新项目给予支持,其税收可采取降低税率、直接减免与加速折旧等方式给予优惠;再者,加强相关法律环境的保护,对于知识产侵犯行为应加大查处与处罚力度,对各类侵权行为给予坚决制裁,有效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二)拓宽民企融资渠道,加强融资支持的力度

对于民企来说,造成贷款难及融资难的原因较多,不仅有企业本身原因,也有银行等机构的原因,不过政府应发挥自身作用,帮助企业进行贷款融资,强化财政支持,以补偿方式促进支持民间资本投资于民营企业,以拓宽融资的渠道。并发展民企服务中介,降低收费,改善融资的条件,对于符合国家环保及产业政策的民企,要增加信贷的投资力度,并加大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培育相关的信用担保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要给予担保费率的优化,以减少融资成本。

(三)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创新管理制度

民营企业要顺利转型,需要高端人才的引进,政府部门应积极完善人才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住房条件、子女教育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建设,为人才引进提供优质服务,并注重生活服务平台的构建,辅助民企人才的引进,并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高端培训体系,为企业提供多层次人才。同时,企业要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建立人才引进与激励的管理机制,构建高素质人才,可通过职业生涯的规划及管理留住人才,也可通过事业及感情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也能有效吸引人才,从而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当前我国很多民营企业为家族式的管理方法,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家族式管理方法的弊端越来越突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企转型发展,民企应加强制度创新,打破家族式治理,构建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治理方式,推动企业管理方法、利益协调、内部决策及企业文化等内容的创新,实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以推动民企顺利的转型升级。

三、结语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民企转型升级是个长期蜕变的过程,政府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及推动作用,为民企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保护民企知识产权,并拓宽融资渠道,以解决融资问题。而民企也要积极创新管理制度,实施人才战略,构建企业文化,在政府与企业的合力作用小,有效推动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