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9:06: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育是指教授知识、教书育人以及人才的培养,初中作为学生素质、人格培养的关键阶段,学校更要加强初中生的素质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地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一、初中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初中生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学生受到学习压力的严重影响,心理长期处于非常压抑的状态,从而严重影响了初中生身体健康和素质等多方面的发展。(2)在对初中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应试技巧的培训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而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性。(3)由于初中生即将面临中考,受到当前初中教育模式的影响,多数初中学校的教师过分注重中考科目的教学工作,而忽视了非中考科目的教学,虽然初中教学课程也有“轻重缓急”之分,但是课程的设计有其合理性,侧重部分教育课程,直接会导致教育效果的缺陷,这也是我国初中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4)过分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学生的素质教育并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成绩只是一个方面,初中素质教育应追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健康、和谐、稳定的发展。
二、解决对策
1.“减负”但不“放纵”
由于我国中学生普遍存在压力过大,所以学校为了响应国家有关素质教育的号召,通过各种手段,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如,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降低试题难度,教学工作严格执行课程标准,降低题目和教材的编写难度等。但是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问题,由于教师对学生没有进行严格的要求,一些学生贪图玩乐,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为学生“减负”的同时,还要严格遵守“严师出高徒”的教学原则,适当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当然,也不能完全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不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2.妥善处理学生、家庭以及学校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学校和家庭的核心,家庭是学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地方,而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对于学生而言,家庭和学校是最主要的活动场地。所以家庭和学校也要做好沟通联系,努力为初中生提供既宽松又严格的成长、学习环境。家庭的主要教育者是学生家长,教师是学校最主要的教育者,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就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素质,这是前提,这种教育方式也可以称为“前素质教育”。教师和家长要对素质教育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认识到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让初中生可以在更好的素质教育环境中健康发展。
3.正确认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
我国虽然摒弃了应试教育方式,但是多数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采用这种教育方式。应试教育是指偏离了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仅仅为了考试和升学率而进行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获得提高,并且可以以统一的标准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但是会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师和家长必须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和素质教育的优点。学校也要不断完善教育机制,建立相应的评估模式,努力改变以学习成绩为评估标准的现状,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但是要注意,评估形式应尽量科学、量化,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这种评估形式可以在发展学生个性、贯彻教育方针中,充分发挥其激励、导向作用。
综上所述,时代在发展,教育模式也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对于初中教育这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循序渐进,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在实践中摸索加强初中生素质教育的方法,探讨素质教育的强大生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新茂.对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人民教育,1998(01):28-30.
【关键词】幼师素质;幼儿教育;观念培养
幼师素质教育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智慧潜能、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充分肯定和明确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其核心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提高幼师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品质,使在幼儿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这是目前人们对幼师素质教育比较一致的看法。据此,我们可以将素质教育的实质概括成几个方面。
1强调幼师教育的全面性,保证素质提高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幼师素质,因此,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得以实现。在构建教育生态系统时要重视创立幼儿园文化,因为幼儿园文化是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幼儿园的品牌形象。幼儿园文化是由幼儿园的全体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和习惯传统等凝聚而成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文化在幼儿园内部对全体员工和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能增强凝聚力,提高教育效果;在幼儿园外部能对幼儿家长及所在社区以及整体社会产生感染作用。
2强调教育的公平性,保障所有应该得到受教育机会者的权利
促进所有受教育者的发展,尽可能缩小城乡、校际、班级、个体之间的差异,教育面向全体。从这一意义上讲,可将素质教育理解为所有学生都必须达到的目标,因此,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造适合全体幼师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幼师。观念的更新是一个持续发展逐渐提高的过程。当今世界关于婴幼儿身心发展和保健、教育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异常丰富,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用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而不需要从头做起。然而,学习和借鉴是为了提高,这就必须通过实践,在实践中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意识。从幼教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借鉴有关理论来解决实践问题,促进改革向前发展。今天,我国幼教领域出现了异常丰富的前所未有的创新成果就是明证。
3高素质的幼儿要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
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也就没有幼儿的良好素质。难以想象,习惯于重知识灌输、重技巧训练的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学习素质,只看重一日两节课的幼师能够全面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提高幼儿园教育自身的素质。
4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幼儿园教师不得不为自身的社会地位担忧,但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家长对独生子女未来的期待,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幼儿园教师理应十分珍惜本职工作,维护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形象。另外,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给孩子生活与处事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培养幼儿做人的素质,但原则和规范本身不是素质,而是达成素质的条件,幼儿各种素质的形成有一个复杂的过程。成人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常常比课堂教育的作用更大,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来说是具有权威性的成人,她们的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幼儿园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她们对待工作,对待同事、家长及幼儿所体现出来的良好的道德修养,将会在思想品德素质方面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5更新教育观念
正如前面所述,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有着丰富的内涵。然而,任何好的教育思想都必须首先由教师吸收、掌握并且转化为教师自身的观念,然后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策略,从而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因此,对于广大幼儿园教师来说,要想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素质教育,然后再来考虑幼儿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我认为目前幼儿园教师应有以下素质教育观念:了解幼儿,注重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不应对孩子过早下结论,幼儿园的特色教育都必须以全面发展教育为前提。信任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关心幼儿,让每一个幼儿的身心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鼓励幼儿,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6扩充文化知识,提高职业技能
知识与技能是素质提高的基础,也是素质得以表现的形式,因此幼儿园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提高,尤其应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化、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艺术修养的加强、写作与电教化教育能力的提高等薄弱环节上多下功夫。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7促进身心健康
关键词: 社会体育专业 人文素质教育 实施途径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教书与育人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教育部、团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也指出:“要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资料显示很多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体育教育专业相差无几,没有体现社会体育专业自身的特征,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显得比较薄弱。就社会体育专业而言,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能适应市场需求技能,能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健身咨询与指导工作能力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相对体育专业学生,他们更需要扎实的人文素质修养,以便满足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解决好当前高校相对薄弱且非常重要的社会体育生的人文素质提高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1.研究方法与与对象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并以西南科技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
2.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1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素质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它包括文化知识素养、道德情操素养、审美素养和人生境界追求,以及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多种形式的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促使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并加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修养,目标是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理论和道德素养,使其成为既有学识又懂得如何做人的人。它主要是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汲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便为自己在政治思想方向上的选择和价值取向上打下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
2.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
社会体育专业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体育专项人才、体育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体育工作者,其中社区体育人才的培养数量占的比例比较大。高校中的社会体育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学生群体,在进入社会后,必将成为体育各项领域的生力军,肩负着向社会大众传播体育知识和体育科学的重任。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既要有强健的体魄、熟练的体育技能,又要掌握全面的、科学的体育知识,更要有思想、有灵魂、有智慧、有信仰、有理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体育人文思想是社会体育学生的内质需求,所以在整个高校社会教育体系当中,着重塑造学生的体育人文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体育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2.3社会体育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的现状。
通过调查,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学生综合素质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的人文素质亟待提高,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对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产生动摇,缺乏人生目标的追求,道德、精神、价值失落,追求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对社会、他人缺乏责任感;对理论学习缺乏认识,“重武轻文”,知识结构不全面,文化底蕴不足,意志品质等个性因素发展不平衡,自我修养不高,如抽烟、酗酒的现象相当普遍,违纪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由于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弊端,体育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人文素质较差,究其原因是:(1)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入校时文化成绩较低,导致他们对体育项目以外的人文科学知识方面的理解力较差;(2)专业设置单一,学校的课程多数只设置与体育相关的专业,以致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了解甚少;(3)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仅凭体质的强弱,技术水平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只偏重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人文学科缺乏应有的热情和重视。就目前而言,仍然需要调整基础知识结构,术科和理论学科的比重,重新分配教育学科类、自然学科类,人文、社会学科类,以及工具学科类的科目设置或课时比例,力求从课程上达到塑造学生体育人文思想的目的。
3.加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3.1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
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既是一个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认识问题涉及学院领导、管理部门、教师投入、教学资源与教学时数的矛盾等。就体育而言,从学院领导到学生,首先要避免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轻视和排斥,重构教育思想,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人的文化世界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从教育体制到教学体系上给人文教育以准确定位。要纠正唯运动技术的倾向,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以育人为中心,把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
3.2充分利用体育专业的优势。
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许多专业课程,如体育心理学、体育史等,本身属于人文学科。此外,体育是德、智、美的良好载体,况且其本身蕴涵有人文素质要素。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开发运用,寓人文素质教育于课程教学中。同时,要特别强调在其他专业术科课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挖掘专业课的人文内涵,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诸多优势,使学生在运动项目的实践中深受体育与拼搏竞争、体育与环保意识、体育与社会公德、体育与公平公正等人文素养的教育与培养。
3.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最终要靠自己。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使学生素质的形成从外力作用的被动式促进变成自我培养的主动式升华。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弃主导地位,放松纪律要求,而是确认学生是发展自己素质的主体,教师在坚持严格课程管理和学风教育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民主平等的原则,积极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人文素质的提高,仅凭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学课堂上没讲、书本上没写的知识,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和体会。
3.4调整课程结构。
提高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有不少途径,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优化专门人文课程设置是其中之一。对于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要加强体育专业的教学,保证学生有较突出的专业技能,而且要设置一些人文社科类课程。近些年来,我校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在课程体系、内容安排、学时构成比例等方面采取了不少积极的措施,有了不少突破进展。但是,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人文社科类课程门类较少,学时不足,重视不够。如除了国家规定的“两课”的教育内容外,其它的人文社科类公共课程很少,只是辅修方向上有一些课程。在学生选修课程方面,关于体育知识扩展和深入类的课程仍占主要方面,人文社科类课程门类少、要求不高。因此,要改革和拓展现有有关人文素质课程,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系统、更合理,各方面素质一致发展,做到一专多能,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还应关注的问题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基础、层次参差不齐。不少学生在高中临考前改学体育,这部分学生欠缺的很可能是对体育的投入、热爱、领悟;而对于那些多年体育训练进入高校的体育大学生,他们欠缺的就可能会是文化底蕴,这就造成学生人文与体育基础的差异。要培养兼有两者的综合人才,在塑造学生体育人才思想这一过程中就不可忽视体育生中存在的层次差异问题。
3.5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
人文教育除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要有体现之外,还应贯彻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在讲授一门课程时除了其体育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的传授外还会产生一定影响:一是教师自身的形象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例如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勇敢顽强精神、优良品质、运动技巧、健康体态,会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二是使学生懂得每一门学科都与社会、人类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学生通过对这种密切关系的理解可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由此可见,一位教师形象的好坏,治学的方法是否严谨,是否有敬业精神,对社会的责任感等各方面对学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每一位社会体育专业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具备良好师德,身教胜于言教,只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此外,学校应加大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多学习多进修,使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人文知识,以及较强的教学方法和科研能力,以满足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3.6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人文素质作为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结构,其形成主要靠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熏陶,这比某些强制性的教育更有效,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关怀自然、关怀生命的情感。因此,营造优良校风,优化育人环境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与物质环境。校内教室、宿舍和训练场馆及所有公共场所要做到净化、绿化、美化,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加强图书馆资料的建设,提高资料的利用率;扩大计算机、语言中心、实验的服务效能。二是文化环境。要经常组织内容丰富多彩的各类报告,开展学术交流,举办高品位、高格调的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把知识性、趣味性、高品位、高格调融于一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从而使社会体育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品格得到提升,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和自身人格的完善。
4.结语
高校体育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校体育及至整个高校教育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要求,社会发展,以及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它能拓展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但当前我国社会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程设置单一,人文课程缺乏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优化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文课程、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施社会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改革课程体系,强化人文课程尤为重要。
我校社会体育教育应大力加强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其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唐健.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5,(1):105-107.
[2]文世平等.加强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体育科技,2002.23,(2):7-10.
[3]汪正毅.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225-227.
[4]郁建亚.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几点建议[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16,(3):52-54.
[5]陈俊钦.论终身教育思想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2003.22,(1):39-41.
[6]潘国斌.大学生体育人文意识调查与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3.2:54-55.
[7]周典明,郑沪娥.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95-96.
关键词:语文;教师;素质;教学;效率;提高
一、教师人格征服学生,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人境界的更少。
1.教师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么?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语文感兴趣。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有了“人格效应”,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2.教师应该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一着。
3.教师的高尚人格应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
4.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教学效率。
二、教师思想魅力感染学生,学生产生共鸣,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语文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再者,我们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语文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可以让自己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人,跟着最受欢迎的老师学习,教学效率肯定会
提高
1.语文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
2.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
3.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4.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笔顺要正确,你要求学生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书龙飞凤舞,杂乱无章,你哪里还有说服力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主客体关系;对比分析;研究回顾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必不可少的要件和元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问题有利于深入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结构系统及其基本规律,规约学科内涵、促进学科基础理论体系的完善。正因为该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所以一直以来学界尤为重视,相关论点也精彩纷呈。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问题的研究进行简单回顾和评述,特别是将近来部分学者提出的“六要素说”和已纳入学科经典原理之中并长期沿用的“四要素说”进行对比分析,思考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问题认识的主要差异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以便进一步从学理上把握和明确这一重要问题。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主要观点回顾与问题聚焦点
从近年的研究文献来看,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论述虽不算太多,但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这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理论的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初步查阅相应文献,可将当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构成的观点大致归纳为:“三要素说”、“三体一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含“新五要素说”)、“六要素说”、“七要素说”、“八要素说”、“十要素说”等[①]。
毫无疑问,这些探索都是富有意义。这里,我们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即什么是要素?从概念上分析,系统和要素是自然界、社会、思维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矛盾,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系统是诸要素(不少于两个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而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是指“组成系统的各个单元、因子、部分”。[1](P49)一方面要素要充分地体现与系统整体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要素与要素之间要充分体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因此,但凡举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都应力求把握三点:一是从特征上要充分彰显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中的不可或缺性,强调少了其一就难以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运行过程,即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构成实体,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构成;二是从功能上要能够充分反映和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形态上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即作为要素要能够在任何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当中找到相应对针的部分;三是从属性上要尽可能地可以突显和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性,即要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及其具体实践给予定性,强调一定内属性与独特性。以此为据,对现有的要素说试作分析,我们认为:传统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要求“三要素”说未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动态的过程外显出来,略缺动力性系统环节方面的描述。“五要素说”忽略了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其无力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状态下出现的新变化。“新五要素说”的教育媒介与教育环境语义关系不明,区分性不强,没有构成彼此独立的次级系统。“七要素说”所提出的教育效果和教育反馈已内在地包含于教育方式当中的,而且效果、反馈本身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完成后才出现的问题,不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八要素说”所提出的教育噪音等也与“七要素说”类似,没有根本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实质,不太符合要素的要求。“十要素说”用系统论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中观系统的角度分析具有一定启示意义,但客观上讲任何一项人的行为活动都可以推论到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概括性和内属性不强,且各系统之间存在重叠交叉之嫌。总的分析,按其定义逻辑和要求,很明显,还是“四要素说”与“六要素说”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的实质和特性,而且事实上当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问题争论的聚焦点主要还是集中在“四要素说”和“六要素说”上,两者在诸要素论中也是最受关注的。具体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受教育者。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用主客体的范畴来概括有欠恰当,因为主客体关系不能定义和说明教育者与受教育的关系。指出既然教育者和受教者都是活生生的人,那么人就应该有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选择,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受教育者)都是主体,因此二者之间并不完全是主体决定客体,客体反映主体的关系,两者的角色定位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可以概括的。同时,有学者从哲学层面对何谓主体、客体的概念先进行了分析,继而对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难辩难分的事实进行说明,指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表述,必须是清晰明确、不致产生任何歧义的。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话语形式不利于基本概念的厘清,并一定程度上造成语义不清、歧义不断,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还是不宜替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受教育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这里,有人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认识中的主客体关系附加到仅仅用于事实描述的主客体要素上从而提出主客体不能作为要素的结论。其实“四要素说”的主体、客体都是以实体形式出现的,作为要素时两者本身是原始且静态的,不带有认识论层面的主客体关系。
二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各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其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一不可,应独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而存在。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不妥,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不能笼统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等;把内容和方法合并为思想政治教育介体要素,确实减少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个数,给人一目了然之感,但是这些合并项的要素的质不同,在系统中的地位不同,为系统功能所做的贡献不同,把他们强行合并到一起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研究。同时也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两个要素,这两个要素内涵和外延不同,功能也不同,其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教育内容不能作为介体来对待,内容是由目标决定的,目标的客观性决定内容的存在,因此内容应该是教育的要素之一,但它不是基本要素而是目标决定的非基本要素。[2](P27)
三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情景。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不具备的可控性和可创设性,离开对“情境”和“环境”的区分,笼统地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逻辑上站不住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外的影响因素存在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则不同,它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具体情景。[3](P106)这种情境相对于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生成而言是一种外部的客观存在,但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本身就是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中的一个要素。同时提出有些环境因素虽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很大,但却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不能有效掌控的,相反情境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实现其教育目标而有计划地创设的具体教育条件,它的创设和存在就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初步印证其所接受的思想意识的正确性提供具体情境,其无时无刻不渗透和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具有实际可控性。[4](P71)同时“五要素”论者抓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的解释给予反驳,认为不应该专指“外部条件”,“内部条件”也当属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范畴,并且认为环境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外因与内因的关系,任何事物或活动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但不能把这些视为其构成要素。然而,对这个问题实际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所指的“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环体相互联结的纽带”,[5](P243)就已经内在地蕴涵了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内部环境因素,这个内部环境因素体现在主体、客体与环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当中。为此,上述看法实际上是认识角度的不同所致。
四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否属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现着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和要求,形式上是客观的,但实质上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其一旦确立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轴心,应当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但有人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际上已经天然地内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者)身上了,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设定和依托教育内容进行教育时已经内在地蕴涵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了,为此按照要素的定义无须单独列出。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问题见解不同的原因
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认识的差异其实主要还是根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理解,即在于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为一个宏观的、整体性社会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还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个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场”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质上,“四要素说”与“六要素说”的不同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认识的宏观(一般性)与微观(具体性)的区别,两者出发点和着眼点不同,本质上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按照一般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可以分为三层意思,即它首先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其次是一种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然后是一种有组织计划地以教育为中心形式并体现主导阶级意志的社会意识实践活动。为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在范围上就存在差异,宏观上可以理解为一切对人们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培育教化人的活动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而微观上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场合下教育者对特定对象所开展的具体教育实践活动,即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一种在特定的时空下,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时空共同“在场”的具体范围内存在的教育实践活动,如中小学思想品德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党的有关会议精神学习报告会、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企事业单位各种思想教育活动等等。不难发现,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解的差异,就导致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情景等认识的差异。例如,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一种在特定时空下教育者、受教育者“在场”的教育实践活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时空条件的具体性和可控性,那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也自然比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②]更能体现和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特征和范围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情景也就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能够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性和针对性。但是,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上升到整个社会实践层面从宏观上来理解,那么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就远远不只是基于教育者、受教育者、特定场合(思想政治教育情景)的“共场”问题了,它实际上涉及和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酝酿、组织、管理、实施、反馈等一系列过程。
这里,我们有必要再分析一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者”两个概念。一般而言,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体现为主导性、创造性与预见性的统一。但当用作指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的要素时,笔者认为教育者的概念则不应泛化,教育者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活跃、最直接、最正面作用于教育对象的人。“教育者”这一概念本身无法涵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直接参与具体教育但直接负责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组织管理机构、部门和人员等(下文有进一步解释),尤其是上级党政领导部门。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情景谁作为要素更合适的争论也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理解。如果也把思想政治教育限作是在特定、具体的教育者和受教者共同在场的教育实践活动,无疑,在特定的教育者主导性作用下,这个时空条件也是特定的,即教育者能够充分地通过预先设定和掌控具体情景来影响教育对象,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情景便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如果不基于特定的具体教育实践形式来理解,环境就自然且理所当然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
可以说,“四要素说”始终是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的,这同“六要素说”事实上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对立,只是彼此思维起点不同,即把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为是“国家(主体)(中介)受教育者(客体)”的过程,还是狭义的“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的过程[③]。这一点,正是这两种观点最主要的差异所在。
三、“四要素说”与“六要素说”的对比分析
其实无论“四要素说”还是“六要素说”恰巧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这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理解。但比较而言,笔者认为,“四要素说”比较切合设定为要素的要求,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领域内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的“四要素说”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主要在于:一是主体、客体、介体、环体这“四体”概念更能在系统层面反映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社会性与复杂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特性,能够从整体上高度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同时定性思想政治教育。二是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在语义表述上能够涵盖、囊括、体现和对应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变化和新发展,而不至于出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却无力说明和映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表现形态上的新变化的“尴尬”。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内涵和关系属性上要明显小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核心和实质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当中直面教育对象的教育施动者,不应全部涵盖各个组织、管理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人员、组织和机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概念比教育者更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工作特征,以及所不同于一般性学校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居于首要的政治性特点。一方面显示实践范式上的组织科层性,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性育人活动在统领部署和组织实施上的“自上而下”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显示当思想政治教育被纳入教育学话语体系下来作为一种教育形态来理解时所内涵的特色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思想价值观念的主导和引领职能。
用教育者、受教育者取代主体、客体可以规避主客体之间在关系上的无休止的争论,避免把受教育者当作纯粹自然化的客体来对待,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及其现实实践的必然要求。但也随之产生了两个疑惑:一是“教育者”一词在语义上应不应(暂不讲“能不能”)包括所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复杂系统的承担者、发动者、实施者?二是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能不能做到“双主体”乃至“主体间性”,而没有主导的一方或相对被主导的一方的存在?
对第一个疑惑:笔者专此翻阅了不少文献中对“教育者”一词的定义,发现“教育者”的解释也有多种,且大多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鲁洁、王逢贤认为“从广义上凡是有意识地形成或改善他人思想品德的主体都是教育者,包括教师家长亲友和其它社会成员;而狭义上就学校教育而言,全体教师都是教育者,都是德育主体”。 [6](P435)那么,如果从广义上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者自然就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组织者、发动者、实施者等。但恰巧不行,过于泛化的理解会带来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无法把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完全子系统化,也无法准确定位和定性思想政治教育。逻辑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自然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那么管理也就不需要再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教育与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范畴)。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组织、协调、控制、反馈等的总称;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专指直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特定实践过程,并直接采取“面对面 (face-to-face)”或“面——载体——面(face-carrier-face)”的方式与教育对象进行思想观念的直接互动交流,并对对象产生一定积极影响的人员。即强调两个“直接性”:身体直接在场或依托媒介直接在场、直接思想观念信息的沟通互动。这样区分,在有利于我们科学而有层次地把握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及其运作模式的同时,才可以更好地引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问题,谈相互关系也才有了现实的话语平台,否则由于教育者定位的“繁芜边际”必定无法避免随之而来的第二个疑惑。
对第二个疑惑:笔者认为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要素表面上规避了“主客体说”所带来的认识论层面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疑惑,但实践中却遭遇现实性的不可能,而且很容易产生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的一个“悖论”——主导性与主体性(含双主体、主体间性)的矛盾,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主体性理论之间能否实现一致?主体性和主体间性能不能使然产生出主导性?[④]尽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多样的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主客体也可以相互转化,但转化是有条件的。其实,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在很大程度和更多时候是特定的。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和内含的。主体还是主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方,客体总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的一方。我们不能因为要达到双方关系地位的平等而否认主体与客体存在的特定性。如果每个人都是主体,那就不存在客体,显然也就难以存在“接受”与“被接受”的问题,自然也就无所谓方向、立场和信仰。“双主体说”、“无主体说”与“多主体说”都是片面夸大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关系,而对二者不可省略的对立则采取了忽视的态度。[7](P214)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转化都是在一定条件和背景下才出现的,不是无条件地都发挥“主体”作用。
于此,需要补充的是:当前我们形成的共识是“当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体要素加以指明和概括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机整体的主要组成要素,它们是原始的,不加评论的。而当超越了实体性论证进入认识论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所具有的认识论的本质属性,使我们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过程时,需要引进主体与客体这对哲学概念,以便更加清晰地阐明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论系统中,主体和客体在它们的对象性关系中,双方相互作用的机制、过程和运动轨迹”。[⑤][8](P30)我们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要把握两点:一是动态性;认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很难以也不应该苛求达成一致,或者是视为固定模式,而且所谓固定模式也只是相对而言最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较为普遍存在的特定关系。这种动态性源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阶段性。但也要注意这种动态性关系相对在很多时空条件下所显现出来的一般性,那就是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二是具体性;例如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比其它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更带有即定性和规划性,为此课堂教学模式下教育者就很难与教育对象完全处于平等状态,即便是平等状态只会在表面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得到体现,本质上只要是教育者作为主讲(教育内容主导)这一实体存在,就不能说教育者非处于主导状态。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丰富多彩的,这决定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应该根据不同实践状态及其实践要求来具体认识区分,只不过在动态性与具体性的把握中我们要致力寻找当中的一些普遍性的特定关系。这才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出现了不少新变化,但“四要素论”都能够很好地框定这些新变化,从而避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却不能全面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变化发展的现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隐性化和网络化趋势大大加强,出现了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和虚拟性思想政治教育三种形态。而在生活化、隐形化和网络化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越来越不同于传统师生同场的学校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它的特征就是超越时空的具体限制,让思想政治教育无时无刻都在发生,但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无时无刻都不发生(似乎并没有实质性的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场所也随着消失,传统强调“在场”的教育模式变为“不在场”,“特定的人、针对特定的对象”变为“不一定特定人、针对不确定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情景也变得不再具有明显的可控性和可创设性,相反教育对象可以更为丰富地展开联想乃至于完全超越了原初教育者预先设定的情景和内容。与此同时,在生活化和网络化形态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日渐隐性化和掩藏化,教育者越来越不明显,教育对象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模糊,对象可能是一个群体、一个阶层,表现为不确定性和整体集群性。这时,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就存在无力说明和映证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新变化新特征的问题。但不同的是,主客体可以无限地框定各种实践形态的变化,主体可以框定各类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和机构而不论这种组织实施方式多么复杂和不确定;客体也可以很好地框定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而不论对象是多么混杂。因为每个人必定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而每一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都必定是影响其他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但不管“教与被教”如何转化互动,现实的客体的存在却是无法规避的。而表征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联系的介体也能够框定这些发生在主客二者之间的各种互动交往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跨域虚实之间,可以明显亦可以模糊,但这种关系却是实实在在存在且发生着的。至于环体更是可以涵盖对人的思想品德观念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远比情景更具有作用域上的广泛性和兼容性。
四、结 语
由于“六要素说”是从特定、微观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上来理解的,强调的是具体时空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更多带有教育学理论中关于教育要素的色彩,所以它更多与整个宏观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视角不同。从各自的特性上看,“四要素说”体现为整体性和实体性,能够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系统的实质;而“六要素说”体现为具体性和过程性,能够从具体过程的角度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的实质,反映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认识更为精细、具体、动态。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六要素说”实质上只是“四要素说”的一种再细分化的表述,本质上不存在绝对分歧。这正是两种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观的主要差异。
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仅只具有一般学校教育的属性,同时也具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属性,是一种比学校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更为普遍存在的教育形态。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不宜太拘泥于学校教育层面来阐发,它必须能够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们思想观念教育实践的社会性、群众性和广泛性特征,并能够在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定性思想政治教育。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性就是在理论一级学科之下,而不是属于教育学学科。综合分析,可以说,经过多年探索业已形成并坚持下来的“四要素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是较科学合理的。
参考文献
[1]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于晓雷.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的研究回顾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3):25-27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赵子林.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问题新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69-71
[5]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7]余亚平.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29-34
注释:
①三体要素说(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要求);三体一要素说(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和媒介);四要素说(主体、客体、介体、环体);五要素说(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 新五要素说(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媒介、教育环境);六要素说(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情景);七要素说(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教育效果、教育反馈);八要素说(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信息、教育载体、教育噪音、教育情境、教育效果、教育反馈);十要素说(主体系统、客体系统、内容系统、方法系统、环境系统、思想系统、原则系统、信息系统、决策系统、评价系统)。
②这里对主体、客体的认识属于实体性认识,不是指进入认识论层面的主客体关系。主体特指对一定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客体特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或受动者。
③ 笔者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构成的分析应立足于其社会性本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性逻辑思维脉路。与之相一致的观点可参见张耀灿教授《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思维》一文(载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10期)和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关键词]高等院校 素质教育 问卷调查 统计分析
多年来,围绕着素质教育的问题,政策语言、学术语言和公众媒体语言相互交织,大家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阐释着、实践着,形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境地。为了更多地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现状和相关信息,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我们进行了以“素质教育相关热点问题”为题的问卷调查,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问卷的设计
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素质教育相关热点问题调查,共有50道题目。第二部分是对素质教育方面的一些主要观点的认同情况调查,共15道题目。每题各有A、B、C三个选项,可以任选其一,也可以在D项中自由表述。为了提高调查的信度,问卷不具姓名和其它特征,答题不求标准,只求真实。热点问题共涉及10个方面,一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调查;二是素质教育现状调查;三是评价标准和人才观问题;四是教学大纲和教学管理问题;五是课堂教学和考试问题;六是实验教学问题;七是德育和党员发展问题;八是创新教育问题;九是心理素质问题;十是后勤管理和服务育人问题。调查范围是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的在校大学生。
二、调查结果统计情况
从已回收并统计的423份问卷来看,已初步反映了大学生的一些基本看法和认识现状。
1.对在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大学生对开展素质教育持肯定态度。有87.23%的学生认为开展素质教育是必要或非常必要的(其中认为非常必要的占46.75%,认为有必要的占40.60%),这说明绝大多数同学是支持开展素质教育的。但是从持“非常赞成”的比例看,仍未达到总人数的一半。这是否能说明过半大学生尚未感到开展素质教育的迫切性呢?如果从下面两个问题的统计情况看,结论似乎还不能这么下。70.45%的人认为开展素质教育对自己就业和将来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24.11%的人认为比较重要,认为不重要的只有4.01%,12.67%的人认为自己对素质教育的内涵非常了解,60.52%的人认为自己基本了解,但不全面。19.86%的人明确表示不太了解,6.86%的人未置可否或另行文字表述。这两题的答案说明相当一部分同学未表示出对于开展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并不是自己不需要或留恋传统的教育模式,而是对素质教育这个新模式了解得还不够透彻。这里面有一个进一步宣传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有待于素质教育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和毕业生走出校门后社会的反馈。
2.对高校实行素质教育现状的看法
对于当前素质教育的现状,7.57%的人认为很好,20.33%的人认为较好,61.47%的人表示一般,另外10.64%的人表示不满。对于当前的校风、学风,7.57%的人表示满意,54.37%的表示基本满意,34.99%的表示不满意。对于考试作弊问题,48.46%的人表示比较严重,21.28%的人表示很严重,26.00%的人表示不严重;47.28%的人表示反对作弊,30.02%的人表示可以理解,19.15%的人不置可否;40.43%的人认为政治和思想品德课非常重要,43.26%的人认为很重要,11.35%的人为不重要;26.71%的人认为教师是负责的,57.45%的人认为比较负责,只有12.53%的人认为是不负责的;49.76%的人对评定优秀学生和奖学金工作不满意,8.25%的人认为做得很好,35.61%的人认为做得较好;50%的人对学生中发展新党员工作不满意,8.73%的人认为很好,34.90%的人认为较好。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6.86%的人认为很好,44.44%的人认为一般,43.26%的人认为有所认识,尚未行动;47.99%的人认为影响自己学习的最大问题是同学关系及心理问题,认为是恋爱问题和就业问题的分别占14.66%和24.82%,对于大学生进网吧问题,认为大有好处的只占11.82%,58.39%认为运用恰当才有好处;赞成“网吧害了一大批同学”说法的占41.61%,基本赞成的占32.62%,不赞成的占22.46%。
3.对“素质教育”方面一些主要观点认同情况调查结果
(1)有人说,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素质教育提倡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个性化的发展。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A.赞成(48.22%)B.基本赞成(42.08%)C.不赞成(5.20%)
(2)有人说,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是片面发展;②是用多把尺子衡量人还是统一用一把尺子衡量人;③是面向全体人的教育还是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A.赞成(45.15%)B.基本赞成(42.79%)C.不赞成(7.57%)
(3)有人说,学校就是塑造各种专业人才的地方,就像工厂里生产机器上的标准件。要把学生塑造成革命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拧;要把学生塑造成祖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A.赞成(20.80%)B.基本赞成(28.39%)C.不赞成(46.10%)
(4)有人说,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教育活动。只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多开展一些活动就行了。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A.赞成(15.57%)B.基本赞成(37.26%) C.不赞成(41.75%)
(5)有人说,素质教育就是一系列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其任务就是创造方法和验证方法。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A.赞成(26.71%)B.基本赞成(41.61%)C.不赞成(26.48%)
(6)有人说,素质教育就是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成谋生所需的技能,以便学生据此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职业。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A.赞成(36.17%) B.基本赞成(39.71%)C.不赞成(18.91%)
(7)有人说,素质教育就是主动学习和自由轻松。自学为主,上课自由,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多跑跑图书馆和实验室,想干啥干啥。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A.赞成(20.09%)B.基本赞成(23.88%)C.不赞成(49.88%)
(8)有人说素质教育就是能力教育,尤其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你觉得这种说法准确吗?
A.准确(41.13%)B.基本准确(43.74%)C.不准确(8.75%)
(9)有人说素质教育就是道德教育加能力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你觉得这种说法准确吗?
A.准确(26.48%)B.基本准确(46.57%)C.不准确(21.51%)
(10)有人说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教育。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它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观、言谈举止和生活习惯等。你觉得这种说法准确吗?
A.准确(40.43%)B.基本准确(45.15%) C.不准确(8.51%)
(11)有人说,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对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和手段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具体说,就是把“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作为教育的目的;把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育全程的指导方针,在教育过程中大力提倡通才教育、创造教育和主体教育;最后就是坚持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的统一性,目的是唯一的,过程则具有多样性和阶段性。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A.赞成(42.69%) B.基本赞成(40.09%) C.不赞成(10.85%)
三、几点思考
1.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个性化的发展是其重要的内容。
一位哲学家说过:造物主费了很大的劲,把每个人都造得与众不同,但我们的学校教育似乎总要和上帝对着干,千方百计想把这些不同的孩子雕琢成一个样子,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纵观我国的教育,即使是在素质教育提倡多年的今天。我们何尝不是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来规范学生,塑造学生。我们常讲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谁曾想过难道学生真是无知无想的花木?园丁的“剪刀”专修探头的枝条,可以创造出整齐划一,怎能使创造性的人才脱颖而出?工程师是工业大生产制作标准件的高手,学生的灵魂岂能用机械化的程序去锻造?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知识还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创造,才能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素质教育必须把学生的自主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应该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发现问题的启发人,解决问题的参与人。学生时代是自我寻找,自我发现的过程,教师的本领是把每个人身上特有的火种点燃。大学应有丰富的选修课,让学生在完成一定量必修课的前提下自由地选课。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个性化的课表,在班级的管理方式上,也要改变传统的行政班管理模式为教学班——行政班管理模式。在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上,不能只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人,要积极发现和及时扶持每个学生身上的个性化特长。湖北省有一个学校试行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自己申报特长奖项,经过班级评奖委员会确定,学校颁奖。一个千余人的学校颁出了数百个特长奖,效果很好,有的所谓后进生第一次获奖,激动得流出了眼泪。把评价的尺子交给学生自己,相信他们在自我表扬和评价别人自我表扬的同时,也会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达到发展个性和自我完善的目的。
2.素质教育要充满爱,要增加服务意识,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我们过去常说教育要有爱,而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教育是第三产业,是服务业。我们如何来看待爱和服务的关系呢?其实爱是教育的良知,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服务是行业的基本要求,爱和服务是教育的两个侧面。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缺乏服务的观念。学校是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是个准衙门,后勤也是一个管理部门,行使的是管理的功能,学生是管理的对象。今天,尊重学生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推进高校人性化的建设已成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这其中包括尊重学生的个人生活、课程和专业的自主选择、价值观的表述和对学生首创能力的认可等多个方面。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尊重。教师要取得学生的尊重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外,更重要的要依靠其人格和道德的力量。
3.素质教育要处理好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过去我们常常强调要厚基础,素质教育又提倡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教学时数不可能额外增加,厚基础与创新是怎样的关系呢?有人说,太重基础扎实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兴趣丧失和思想僵化,使学生个性消失和自信心消解,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又有人说,创新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扎实,没有扎实的基础就不可能有所创新。其实问题不在于创新要不要重视基础,而在于我们要加强什么样的基础和如何把握“基础扎实”的力度。创新要有基础,成功只会留给有准备之人,合理的度才会有利于创造力的解放和潜能的发挥。素质教育中所说的创新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的欲望和创新的冲动,即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中去发现个体原先不知晓的事物。不是让每个学生都立刻能创新出新的理论和新的产品。重基础要避免思维定势和迷信权威,不能搞评价一元化和结构标准化。
4.素质教育要给教师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自由的发展空间,要从过重的工作量和各种指标的压力下解放出来。
近几年来,教师的工作量逐年增大,在沉重的教学、论文、科研等量化指标的压力下,教师很难再有诗人的气质、创造的冲动和理想的追求。教育是最具有守旧成份的学科,过重的压力只会强化这种守旧成份的巩固,实用主义和以吏为师思想的滋生。教师的职业就是一个理想的事业,而不能单纯地去看其职业性的一面。职业是谋生的手段,养家糊口的饭碗,他可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第一年的讲稿。而事业是没有止境的。拿着旧船票不断重复昨天故事的人,是走不到素质教育的彼岸的。
5.同质化的大学势必造就同质化的人才,学校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定位是搞好素质教育的根本。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和教务部门的事,它与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直接相关。中国的大学经过合并兼并风潮之后,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同质化趋向。在同一考核指标的导引下,工、商、理、文、法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越来越多。千校一面,只有量化指标下的排名,没有办学风格的分野。
素质教育重视个性化的发展,而同质化的大学势必培养出同质化的人才和同质化的个性。同质化的教育、同质化的国民是极其危险的。纵观世界名校,有个性的就是好大学。哈佛的人文博雅,斯坦福的实用主义,普林斯顿以形而上的理论研究著称,麻省理工专攻形而下,以科技领先自豪,虽说至今还只是一个以理工为主的“学院”,照样誉满全球。它们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强项,各以自己的看家本领吸引学生,拿诺贝尔奖,登上世界顶级大学排行榜。
参考文献
[1]扈中平.对基础与创新关系的重新认识.课程,教材,教法,2004(5).
[2]许纪霖.反思高校的大办文科运动.新闻周刊.
[3]朱永新.中国教育缺什么.21世纪教育,2004,(7).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课堂 素质教育
新课程强调,教学课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实施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呢?现在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及做法。
一、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发现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但是分析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难发现,在一部分课上,教师每节课都将学生几人分成一个小组,团团围坐在一块,也不管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坐在课桌外侧的学生扭起脖子看黑板的字是否舒服,也不能有效地关注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此时此刻真实的心理需求与学习状态,只有轰轰烈烈的形式,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只要让学生讨论起来,也能给领导与听课的教师一个满意的交待了。好像新课程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几位课程专家满意似的。
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时,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再说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
二、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表露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按我的理解,民主平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学生是与我们老师平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权利、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包括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又有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新课程强调,教学课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反思目前的课堂教学,民主平等的调子唱得很高,公开课、观摩课演得很有水平,而在这些课的背后——平时的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师生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与老师不一致的观点,课堂上气氛紧张,怕老师者大有人在。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课。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回答得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老师不是表扬他勇于说不,敢于否定的勇气,而是强忍着自己内心的不快,马上补充说出一个自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请问这种做法怎么会自由宽松,怎么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试举我执教的《落花生》为例。第一步,让学生理解对比的写法,知道是把落花生与苹果等对比起来写的。第二步是让学生找出对比方面,学生找到了“理”与“挂”,“枝上”与“地下”、“高高”与“矮矮”、“一见就生……”与“必须挖起来才知道”等四组对比词语,感受落花生与苹果的鲜明区别。第三步,让学生自读自谈,体会落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品格。第四步,师生相互品读,先由学生朗读、师生评议,然后教师范读学生品尝,体会师生读得好在哪儿,哪儿需要改进,从读的情感和技巧两方面品析,在品析中感悟,在品析中提高。听到这入情入理的解说,我心花怒放,拍案叫绝。显然,合作学习使他们产生了灵感。
三、课堂中的评价语言对学生而言是一支支兴奋剂
当前课堂教学教师评价语言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之一是教师不作评价,直到答到教师所谓的标准答案为止。问题之二是教师假评价,教师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表扬他,“啪,啪,啪”统一的模式,在全国各高度相似,真像同一个模子里制造出来的一样。
怎样提高教师评价语言的水准和品位呢?我认为一要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品位;二是要增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由衷赞美;三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评价语言,以便在课堂上灵活,恰当地运用。
1.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如学生提出了别人提不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我走上前去,握住他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赞美说:“你有一双慧眼啊,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
2.评价语言要充满激励性。学生成长发展走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之道,教师充满真情的激励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真能干”、“多聪明”、“就是与从不同”、“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啊”,这一句句话语就像蜜汁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化作前进的不竭源泉。
关键词:关注;语文教师;整体素质
从事一份职业就应该爱一份职业,研究自己所爱的职业。教师这一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这一特定的职业要求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更新、完善唯有读书、思考。教学中要时时关注自己的成长,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
一、关注我们自身的专业素养
迫于学生考试、升学压力,我们的语文教师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自身的充电远远不足。知识老化、陈旧,文学素养日渐低下。手头翻得最多的书籍不是名家经典作品,不是诗词曲赋而是《教师用书》及各种教辅读物。每年我们语文教师能读几本文学类的书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我们的学生每学期读两本以上的文学名著。我们语文教师呢,闲时上网淘宝购物,周末逛街、打麻将等。有几位愿意静下心到图书馆、新华书店走走。我们语文教师对王国维《人间词话》是否深读过,对禅宗文化能了解多少,对庄子又了解多少。语文教师不读书,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如何来提高。专业素质不高的语文教师又怎能担负起“继承与弘扬中华名族优秀文化”的重任呢?
学习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教师职业和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学习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因此,平时应通过各种渠道使自己在文化、专业素养上不断提高。可以参加校本培训、“国培计划”、学校教研活动、撰写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也可以申请参加课题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关注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纲领,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师是否真正的读懂、读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段对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各有什么要求,我们并没有深入地进行研究。我们只在乎上一堂课哪个教案写得好可以照搬来用;哪个教案设计的导入新颖可以借用;哪个教案的板书好可以抄录;哪个教案设计的步骤齐全,可以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进行授课;那个课件好可以拷贝来用,并不在乎课标的要求。在2011年版新课标中有着新的要求:一是适当减负;二是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的学习;三是阅读教学也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四是写作教学,这次课标修订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只有我们认真地学习了新课标,才能真正理解语文这一学科的性质。
再者,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太过于教条化,在新课程改革前,很多教师凭借一本教参讲遍课堂,现在五花八门的文本解读书籍,往往披着文化的外衣极富有迷惑力,于是我们的语文教师都一窝蜂的模仿。沿用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入、作者、背景、字词、诵读文本,最后就是教师的滔滔不绝的讲授新课内容)每堂课都是如此。课堂教条化倾向严重,“精彩”的上完一节课后,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形式是否适当;教学效果是否有效,三维目标是否真正实现。
三、关注自己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读者、学生、教师之间的对话。周国平说:“阅读就是与大师们的灵魂在对话”。作者通过文本想传达什么信息,想要表达什么情感。“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与学生是否真正地走进文本,是否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或者依赖教辅书的解读,把教辅书上的最新解读成果传授给了学生。美国教育家杜威有过这样的阐述:“一个真正把握教学内容,吃透教材结构的人,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探究学习方法。否则,任何的生搬硬套,不论动机如何良好,只能导致两种结果,牺牲学生和败坏这种理论的声誉。”
教师解读文本,首先,要与编者对话,揣摩编者编写教材的用意。教师只有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进行准确的文本解读,才能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才能更好地使用文本,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教学。其次,教师与作者对话,体会作者的思想。体会作者的思路,领悟作者通过文本想要表达什么情感。教师在与作者对话过程中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自己的思想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只有教师深入教材,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才能把握文本的实质性内容,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再次,与学生对话,感受学生的感受。文本解读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有利于课堂上及时、有效地引导和调控,使学生能及时调整自己与作者的对话,更正确、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意义。
我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且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踏实前行,就能做“一名行者,一名乐者,一名学者,一名智者,一名读者。”最后,我还要送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只要用心去做,在中学语文教育的这块平凡天地上也会有别样的风景。
参考文献:
[1]赵秀琴.行动研究:教师自我发展的新途径[N].学知报,2010.
[2]王景战.浅谈教师的自我修养.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Z1).
【关键词】 素质教育要求;小学管理;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引言: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小学教育制度的改革正在推进之中。然而,小学日常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整、制度在日常管理中落实力度不够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小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因此,学校的管理者要从管理现状出发,分析管理流程中的漏洞,认真研究学生对于日常管理工作的意见,并改进管理方式,使其适应素质教育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一、当前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制约素质教育的推广
在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传统管理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阻碍着改革,导致许多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的措施无法落实。一些小学的教育管理机构在倡导素质教育理念的表面形式下,仍然将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和升学率高低作为衡量教育实效的唯一标准。同时,小学的管理者没能深入认识和把握素质教育理念的含义和宗旨,导致改革教育制度的措施无法落实到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二)操作目标的不明确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当今时代是一个富于变化的时代,也是知识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树立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就要探讨超前性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对于复杂竞争形势的适应能力。小学实施的素质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素质教育,因为小学生这个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完善操作目标,增强目标的实效性、科学性和评估性,在此基础上重新整合小学管理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三)应试教育评价模式的广泛运用成为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瓶颈
对于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的评价,指的是根据教育目标,综合衡量和判断教育基础条件、教育实施流程以及制度实施成效。素质教育与传统的应试理念相对立,它们在价值目标和评价指标上都应当有所区别。传统教育模式的核心是提高学生考试分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侧重传授僵化的知识点,并带领学生练量的习题,以便应对考试需要。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也采用了单一的考核指标。这种单纯追求升学率的评价方式,导致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因而忽略了多数学生的培养,形成小学教育的人为差异。
(四)实施素质教育的硬件及软件条件不足
与传统形式的教育相比,素质教育理念对教学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而言,在素质教育指导下,小学教育的软硬件环境都应当更新,教师队伍的素质也应当有显著提高。然而目前,我国地域发展不够平衡,小学之间在教学资源和教师素质上的差别明显。在偏僻的省市地区,小学校设施简陋,教师专业素质偏低,无法满足学生对全面发展的需要。软硬件条件不够完善,制约了管理制度的改革步伐。
二、强化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管理相关建议
(一)增强管理的灵活及多样性
要转变步调单一的管理方法。目前,许多小学实施的是统一化的管理制度,强调学生步调的一致。这种模式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也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无法发挥能动性。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知识结构特点的了解,开展主题性的授课活动,充分发挥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效应,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要适当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搭建自由发展的平台,培养起他们对于知识浓厚的兴趣,并促进小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和启发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求新知识,并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增强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走出孤立封闭的生活范围,将教学活动置于社会大背景下,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发挥出社会合力和综合效应,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作为主要教育形式的校内教育,应当与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充分结合,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具体而言,可以从建立学校与家庭合作的网络、完善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制度,以及借助社会力量完善教学设施等方面入手,逐步形成合作力量,推动素质教育改革进步。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培养
首先,要塑造高尚的思想境界,确立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目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来服务学生,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其次,要培育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努力接受适应时代进步的教学观念,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并引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再次,要完善教师的知识构成体系。教师应当注重视野的拓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课堂内容。
(四)优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导向的评价制度,要分阶段和层次逐步推进,并选取合适的突破点。要树立逐步优化的理念,不要片面追求改革的速度,忽视了实际的教学效果;要抓住易于操作和容易取得实效的教学环节,进行重点评价,重新对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进行界定,多采用激励、引导等手段来督促学生探索知识。同时,要正确看待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使考试制度与新式的教学管理评价指标相契合,促进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将对学生学习习惯、求知能力和正确观念的培养程度作为评价的侧重点,从根本上满足素质教育需要。
三、结语
受到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理念的困扰,许多小学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管理目标不够明确、实现高效管理所需要的客观条件不充分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管理制度的完善,但同时也为管理者查找制度漏洞、采取进一步的改善措施提供了依据。改进管理模式,要从转变旧式观念做起,从多种角度改造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制度和日常规范,将小学管理过程纳入制度化和常规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王勇.农村小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新课程:小学,2012(01).